跳至內容

承政院日記/仁祖/五年/二月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正月 二月 三月

2月1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義昌君,綾城君具宏,綾川君具仁垕,靑雲君沈命世,竝引見。

○雨雪交下,大風大震,故扈衛軍竝權罷。

○江華府尹鄭孝誠等引見,大司憲朴東善,大司諫李楘亦爲引見。

○姜璹爲別提,朴雴爲判官,因賊中出入之功,各賜衣次段一疋,未時,還爲入去賊中。

○崔鳴吉、張維引見。

○金瑬、李貴引見。以上內下日記

○上曰,光海移置井浦。

○義禁府啓曰,光海移置井浦事,命下矣。都事二員發遣,一員則往修井浦安置處,一員則與守直別將韓恆先,依前例眼同移置之意,敢啓。答曰,知道。《禁府謄錄》

2月2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宮墻扈衛,晝則例爲權罷,夜則例爲扈衛。

○政事爲之。

○夜二更,大臣、備局堂上、兩司長官,竝引見。

○二十九日,奴賊自中和,退屯平壤。以上內下日記

○訓鍊都監啓曰,宮墻扈衛軍罷陣休息事,傳敎矣。今日爲始,以四百名輪回,晝則退休,夜則扈衛,除標信擧行之意,敢啓。傳曰,依啓。準三百名輪回,可也。

○戶曹啓曰,訓鍊都監軍及諸大將軍官在京時,以木綿先給二月朔料,而木一疋准三斗之意,曾已明白知委,且放糧事目中,亦自三月朔爲始支放事,已爲啓下矣。此輩在京時,利其廉價,樂爲之受,到此則亦爲可念,不得已依例放糧,而所受之木,則事定後某樣處置,宜當,敢啓。傳曰,依啓。

○引見時,都承旨洪瑞鳳所啓,令出多門,兵家所忌,目前號令不一,奉行之人,莫適所從,至於水使以下,則諸上司衙門,持令旗紛紜指揮,疲於奔命,未遑酬應雲,體察旣已專制,而舟師亦有大將,前日受命下來之人,則只檢飭行在供頓等事而已,非臨戰節制之爲也。可罷者速罷,俾專號令,宜當。上曰,啓辭至當,令廟堂,罷其不緊各號衙門,爲當。近來爲軍官衙門,皆持令旗,作弊甚多,非領兵之官,雖有將名,只使喚軍官,可矣。速令罷之,而如或不卽擧行者,論罰爲可,閭家主人,竝移避結幕遠去,非但渠輩失所,爲客者,亦未有資賴,極可慮也。且士夫家奴子及軍卒無知之輩,難於樵採,或撤閭家而燒火者,雖非士大夫之所驅使,更有撓害者,則雖士大夫,必罪不饒。上曰,如是爲之,則宜當,見今番之亂,公不勝私,廉恥都喪,人心世道極可駭異矣。

○訓鍊都監啓曰,通津留在之軍,竝爲招來犒饋事,傳敎矣。渠所持馬,雖留置彼處,三百餘軍兵,一時渡涉不易,犒饋之後,勢將留宿此處,許多馬匹,亦無看養者,竝於犒饋之日,特遣近臣,稱以御史,前往通津犒饋以來,事甚便當,惶恐敢稟。傳曰,啓辭甚當,依爲之。《訓局謄錄》

2月3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綾城君具宏,靑雲君沈命世,竝引見。

○午時,上於南大門內第三門殿坐,本府居民父老等曉諭,施行民言。以上內下日記

2月4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上宗社拜謁後,義昌君、慶平君、慶昌君、寧城君、海崇尉,竝引見。

○政事爲之。以上內下日記

○訓鍊都監啓曰,都體察副使啓辭內,江華軍則付之中軍崔擇善,使之防一面,城中各處守直軍,令都監推移分定事,允下矣。但都監軍兵,專爲扈衛內外宮城門守直,宜當,而至於宗社實錄傳漏史庫儀仗,政院政府等處,以都監軍使喚守直,似爲未妥,令本府老殘軍,使之定送之意,敢啓。傳曰,知道。宗社實錄史庫,令都監軍兵守直,可矣。

○都體察副使意,從事官啓曰,城中扈衛等事,自有都監之軍,江華軍則付之中軍崔擇善,使之防一面,只除出餘軍,派送候望處而已。卽見江華分軍記,則城中各處守直,皆以江華軍爲之,以擇善所領之軍,自至略少,殊非專委之本意,請令都監,推移分定,江華軍則悉數還送於擇善處,何如?傳曰,允。

○備邊司啓曰,本司草記,黃珀之行,砲手二名,令本府給送事,傳曰,前日員役啓下時,砲手二名,已爲定給矣。此二名加啓請乎?問啓事,傳敎矣。砲手二名,前已啓下後,黃珀募得京砲手自願者二名,請爲帶行,而兵曹不許,故不得已以本府砲手爲請矣,敢啓。傳曰,知道。自願砲手給送。

○備邊司啓曰,姜絪今將西下,而未及賊中之前,道路阻梗,土賊亦不可不慮,訓鍊都監砲手任澤、林璡,請爲帶去,依願給送,何如?傳曰,依啓。

○訓鍊都監啓曰,都監軍兵屯宿軍幕材木,本府境則無可斫伐處,不得已通津地有處斫伐取來事,把摠文載道、李大根,卽日發送之意,敢啓。傳曰,知道。以上《訓局謄錄》

2月5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綾城君具宏引見。

○大臣、備局堂上請對引見。

○夜一更二更,巽方有氣如火光。三更至五更,白氣一道,起巽方,直指坤方,廣可尺餘,良久乃滅。以上內下日記

○義禁府啓曰,定配罪人姜燧、林健、崔護、申垍、南省身、安應魯、郭有道、呂後望、李宗英、孫祐、黃中允、鄭錫鐫、蔡有濟、沈宗道、羅萬起、李元輿、權誼、任光之、韓頊、張世哲等,旣有放釋之命,而因臺諫所啓,還收成命。前單子還入,付標處啓字爻周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又啓曰,譯官姜應信拿來事,命下矣。依前例,府羅將發遣拿來,何如?答曰,依啓。

○又啓曰,本府堂上四員內,判義禁臣李貴,方在被論中,同知事臣鄭廣敬,以親病到陽川,未及入來,只有臣金瑬、臣李景稷,而臣金瑬,料理軍務,不能專察本府之事,請鄭廣敬改差,其代,今日爲政差出,何如?答曰,依啓。《禁府謄錄》

○訓鍊都監啓曰,都監軍兵屯宿軍幕造作材木、蓋草,發送將官,方爲督令斫取,但未及造幕之前,恐有雨雪之患,許多軍兵露宿,極爲可慮。聞本府頒料空石之外,亦多聚空石,以補不時之用雲,軍幕補用空石五百葉,令本府備給之意,敢啓。傳曰,依啓。

○體察副使引見時所啓,火藥措備時,必多供用之炭,而卒辦甚難,聞園所儲置炭石雲,輸來用之,何如?上曰,依爲之。《訓局謄錄》

2月6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金瑬、具仁垕引見。內下日記

2月7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綾原君引見。

○大臣及備局堂上請對引見,奴賊前後相戰事,論議啓達不一。

○未時,日暈,暈上有冠,色內赤外靑。申時,日暈。

○體察使軍官李應發、具宏,軍官尹敬溭等,賊陣偵探知來,金瑬、李廷龜引見。以上內下日記

○義禁府啓曰,曾因傳旨,譯官金汝恭、崔得宗等拿來事,府羅將發遣京城及所在處,捉送事,移文矣。崔得宗拿來,而今見留都大將移文,金汝恭則行在所下去,而捉送守家老婢,金浦、通津等官馳報內,亦多訪問而不得云云,更遣羅將,訪問拿來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政院啓曰,國綱蕩然,將無以收拾,委屬痛心。尹暄拿來事,禁府都事下去,今已九日,密符收來,宣傳官復命亦久,而都事尙無形影,極爲驚愕,請除尋常從重推考,尹暄則發遣他都事,快卽拿到,何如?答曰,依啓。當該都事,令禁府從重決杖。《禁府謄錄》

2月8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大駕燕尾亭擧動,三嚴辰時,未時還宮。

○上上於北嶽,申時還宮。

○金瑬、具仁垕引見,燕尾亭諸將及水原諸將,竝引見。

○初昏,大臣、備局堂上、兩司長官,竝引見。以上內下日記

2月9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綾原君,綾城君具宏,靑雲君沈命世,竝引見。

○大臣、備局堂上、兩司長官,竝引見後,自內私招申景禛、具宏等,避左右引見。以上內下日記

2月10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政院諸承旨、備局堂上、兩司長官,竝引見。內下日記

2月11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

○金自點、洪瑞鳳、崔鳴吉,請對引見。

○申景禛、沈命世引見。

○卯時辰時,有霧氣。巳時,太白見於午地。午未時,日暈兩珥。申酉時,日暈。

○宰臣李廷龜、金藎國引見。

○接待官李廷龜、金藎國、張維請對,仍爲大臣、備局堂上、兩司長官引見。內下日記

2月12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臨津檢討御史尹知敬,以軍務面陳事,上來引見。

○綾城君具宏引見。

○胡差劉海,自賊中,使從胡一名,密書先送時,偕送我國人。

○黃海監司狀啓內,賊大陣,去初九日辰時,發向松都云云事。

○全羅右水使李應順領兵船二十隻,來泊甲串後肅拜。

○綾城君具宏,朝前、朝後兩度引見。

○留都大將偵探軍官忠州出身張許文,誤以偵探,使大將,輕出城中,都城洶洶,人心土崩,遣宣傳bb官b梟示。

○酉時,大臣、備局堂上引見。

○達夜下雨如注。以上內下日記

2月13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大臣、備局堂上竝引見。

○胡國入去假稱王弟李溥,爲人非但門地卑賤,觀以國體不可,以昌原副令[原昌副令]超資以送。

○大臣、備局堂上及差胡接待官李廷龜、李景稷、張維,竝引見。

○初昏,綾城君具宏引見。以上內下日記

2月14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大臣、備局堂上及胡差接待堂上,竝引見。

○沈命世、具宏引見。

○摠戎使中軍鄭承澤,弓矢賜送。

○胡差一名,當日未時,渡昇天府入來。

○夜二更,月入太薇垣端門內。以上內下日記

○備邊司啓曰,護行官李弘望,只率單奴入來,今將遠去,無人跟往,聞婢夫都監砲手朴莫金,欲爲隨去,給送,宜當,敢啓。傳曰,依啓。《訓局謄錄》

2月15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大臣、備局堂上及綾城君具宏引見。

○龜川君、豐海君引見。

○原昌君及李弘望引見。

○平安監司尹暄,平壤守城時,人民潰散,不能守城罪,梟示事,依臺啓。

○金瑬、李貴引見。

○初昏,尹暄,體府軍門行刑。以上內下日記

2月16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自卯時至酉時,日暈。夜一更二更,西方有氣如火光,良久乃滅。

○黃海監司及管餉使成俊耉狀啓,十四日成貼內,賊兵百餘騎,直向本道兵使李榏所住處,我軍盡爲潰散,李榏及新溪縣令李成身,文化縣令慶信俊,黃州判官元䎘,許沙萬戶李希天等,爲賊所執,賊兵,時屯平山地云云事。

○傳曰,政事,當日爲之。

○平安監司狀啓,初八日成貼內,初五日,韓潤率軍,定州離發,向於安州,先運則二百名,後運則三百名云云事。以上內下日記

○傳曰,昨日尹暄梟示,夜深爲之緣由,詳問以啓。

○體察使啓曰,凡罪人行刑時,整頓器具然後,禁府、曹司堂上及色郞廳,結縳罪人,送於行刑處所,乃是流來故規。臣金瑬請對罷出後,卽令訓鍊都監,結陣於南門外,馳往陣所,則日猶未曛,待罪人之至,至於送人催促,而久不來到,昏黑,始爲行刑矣,敢啓。傳曰,知道。禁府當該堂上、郞廳,竝拿鞫定罪。

○拿鞫現告,當該堂上沈諿,都事安廷燮。

○義禁府啓曰,昨日尹暄梟示,夜深爲之緣由,詳問以啓事,傳敎矣。臣李景稷,以胡差接待事,出往燕尾亭,日晩還來後,以問答說話,書啓,在備邊司,同知事臣沈諿,以曹司堂上次知爲之,而今方待命,未得問啓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又啓曰,本府有未元情罪人,今日當爲坐起,而判府事臣金瑬、李貴,皆爲遞差,同知事臣沈諿,有拿命,獨有臣李景稷,今日不得爲坐起,今政闕員,令該曹差出之意,敢啓。答曰,知道。以上《禁府謄錄》

○戶曹啓曰,傳曰,犒軍雜物,已爲准備乎?明日亦可爲之矣。問啓事,傳敎矣。招問府尹鄭孝誠,則酒已造釀,而魚肉等物,近以胡差接待之,故未及熟設,明日內勢未爲之雲。十九日爲之,宜當,且前日榻前,分運犒饋事,命下矣。令兵曹分運排日啓下,以便擧行,何如?傳曰,《訓局謄錄》

2月17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黃海監司狀啓,韓賊兇書二度及胡箭一箇,自平山、松禾路,韓賊奴子持去者,本營軍官徐克一、白光瑚及京砲手方大立等,同爲捉得事。

○世宗大王忌辰。以上內下日記

○傳曰,此非豐備肉饌,以養口腹之時,故頃日深念畿邑難支之弊,大君以下支供,竝爲革罷,只給乾魚鹽醬事,傳敎矣。厥後不爲奉行雲,極爲駭愕,京畿監司李溟拿推。

○以黃海監司李必榮狀啓,安衛拿囚元情,傳曰,臨難觀望,不遵監司之令,以其所犯論之,罪難容誅,姑示維輕之典,減死定配。

○咸鏡監司南以恭狀啓,永興府使李穳率領軍兵無故逃避罪,拿囚元情。判付內,減死絶島定配。

○禁府啓曰,今此流竄人等,大霈恩宥之日,事勢蒼黃,許多罪人未及啓,以乙丑年天使後,書啓單子,因入受點施行事,入啓蒙允,而只入仍存秩書啓單子,其付賓廳,大臣議稟單子,未及入啓,其中有罪同而不得蒙宥者,似涉冤悶,何以爲之?敢稟。傳曰,知道。其單子入之。

○傳曰,柳琳軍餉,乏絶已久,本道之糧,無一石上來,每請京倉支給,使本道六千之軍,將爲脫巾之變,極爲痛駭,忠淸道當該運餉差使員拿來,斷以乏軍興之律。

○義禁府啓曰,譯官姜應信拿來事,府羅將發遣,留都大將移文內,軍官一同推捉,則其家一空,只有隣居四寸家奴,捉來推問,則其妻子等,振威地下去云云,羅將捉祕密關文,振威地下去,則其婢夫張守招內,不知去向云云。上項姜應信,跟捕無路,稍待事定捉囚乎,移文八道監兵使處,使之跟捕乎?敢稟。答曰,姑徐。

○又啓曰,譯官金汝恭拿來事,發遣羅將,留都大將及畿甸近邑多般問見,不得拿來,不得已如姜應信例,事定後拿來之意,敢啓。答曰,依啓。以上《禁府謄錄》

2月18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安州牧使李焰,弓箭及筒箇,給送。

○政事爲之。

○大駕親臨犒軍計料,而雨勢如此,不得親行,令各陣軍兵,各各酒饌受去。

○霧氣無日無之。內下日記

○戶曹啓曰,軍兵雖分四日犒饋,而一日所饗,幾至四五千,非但使喚不足,亦必有久坐待之之弊,千餘名先饋出送後,又千餘名入坐,次次犒饗,則似無久坐雜亂之弊,敢啓。傳曰,依啓。《訓局謄錄》

2月19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體察副使意,從事官啓曰,昨日啓辭內,機張縣監朴潤緖領率軍兵,來到果川雲,想已到之地,使之把守孫梁項,而其軍中砲手一百名,則分送於柳琳處,宜當事。答曰,知道。雨勢如此,朴潤緖所領軍兵,姑爲仍置所住處,且孫梁項防備,則似爲不緊,統營戰船上來後,量宜分送事,傳敎矣。朴潤緖軍兵,姑留通津事,已爲傳令,而孫梁項把守,亦且等待,統營戰船上來後,一時爲之乎?柳琳處分送百名,何以爲之乎?未能的知,惶恐敢啓。傳曰,知道。柳琳處分送砲手,待晴送之。

○傳曰,今日雨勢如此,將不得親臨犒軍,熟設饌物,今若留置,則必變味不可用,今日應犒將士,各於所住處,先爲分饋。

○傳曰,來日訓鍊都監將官軍兵犒饋事,已定矣,非但雨勢如此,開霽不易,設令開霽,土地泥濘,必難爲之,依今日例,各於其哨,均一分饋,而如或措備,則今日內分饋之意,言之。《訓局謄錄》

2月20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平安監司狀啓,賊大陣,自平山移陣於禿坡事。內下日記

2月21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差胡劉興祚等及從胡十三名,四更末,燕尾亭近處黃致敬家留。

○以差胡出來事,大臣及備局堂上引見。

○體察使金瑬引見。內下日記

○李曙所啓,江都所送火藥運出江上時車價,請分付戶、兵曹備給,何如?上曰,令有處給之。兵曹啓曰,本曹布木,盡爲輸出載船,只有數十疋,而金緝,軍官權井男等衣資,將爲分給,此外無一疋遺在,不得上下之意,敢啓。答曰,知道。《兵曹謄錄》

2月22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舟師大將具仁垕引見。

○大臣及備局堂上,兩司長官,以胡書中天啓事,引見。

○李景稷軍官魏後徵,李貴軍宮韓哲男等,偵探賊陣,溫井移陣事,知來。

○鳥銃七十柄,舟師大將具仁垕處給送。內下日記

2月23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具宏、金自點、尹履之引見。

○內官羅嶪及軍官韓景信等,王弟安否事及賊情偵探事,進去。內下日記

2月24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金瑬、李景稷引見。

○娘胡、從胡叩頭事來闕,卽還,禮物給送。

○平安監司書目,賊兵數千騎,結陣於昌城越邊,三百餘騎則先渡向城下之際,城中民兵,先自潰亂,俄頃,一城皆空,未及逃走者,被擄,府使金時若,亦爲被擄云云事。

○政事爲之。內下日記

2月25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綾原君及權怗引見。

○夜一更,白雲一道起巽方,直指坤方,流星出參星上,入軫星上,狀如拳,有聲。內下日記

2月26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自願出征人洪龍海、閔灠,率自募軍三百名出去,二人皆賜馬以送。

○體察使金瑬,與舟師大將具仁垕,水操爲之。

○黃海監司狀啓,賊之大陣,或屯猉獜[麒麟],或退去鳳山前路云云事。

○酉時,李貴軍官朴仁茂、延大慶來言,賊之大陣,平山西面長朴古里禿山近處結陣雲。以上內下日記

2月27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午後,金自點請對。

○大臣、備局堂上,以劉海盟誓事,更入,故請對。

○申時,雨雹,狀如小豆。內下日記

○義禁府啓曰,罪人安衛已爲押來矣,令兵曹,依前例,押送於平安監司陣下,何如?答曰,依啓。

○備邊司啓曰,因禁府啓辭,安衛從軍於西方緊處事,命下矣。今聞體臣之言,則安衛膂力已衰,馳騁弓馬,則非其所長,自少長在海鎭,舟師運用之妙,實爲諳練,當調用於舟師,此處亦從軍之地,如不得自效,則還送配所,恐或無妨,敢啓。答曰,依啓。

○義禁府啓曰,罪人安衛,府都事朴檜茂押領,昨日已爲辭朝,更爲押來事,令兵曹發馬行移,何如?答曰,依啓。以上《禁府謄錄》

2月28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傳曰,綾城君具宏引見。

○臨津防守使金自點請對。傳曰,引見。引見後,內弓房上甲冑一部,賜給以送。

○犒軍時軍兵摠數,仁川水軍三十三名,哨官一員,追到機張將官十二員,軍兵八百四十七名,珍島將官二十五員,軍兵一千六百六十四名,金溝將官十員,軍兵六百七十名,機張別將砲手一百名,哨官一員,軍官二員,合爲三千三百八十五名。以上內下日記

2月29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自卯時至巳時,日暈左珥。

○綾城君具宏引見。

○胡差劉海、郞胡及從胡四名,到泊燕尾亭。

○胡差又來脅盟。答以,我國事皇朝二百年,受恩深,義不可背,前書已悉道,今不容他話云云。

○綾城君具宏更爲引見。以上內下日記

○兵曹啓曰,今二月朔步兵價布,只唐津、保寧兩邑來到,而唐津則陳省中泛以隊正準授書塡,不言其幾疋,所送多寡,無路憑査,保寧則兵使都目中,落漏不書,故准納與否,本曹不能査考,殊無詳愼致察之意,請忠淸兵使及唐津縣監從重推考。傳曰,依啓。

○兵曹啓曰,本曹軍需木布輸運事,當初李焰別將稱號,使之句管,而昨日所捉船二隻,則以慈殿下敎,已爲許給,而定送下吏,亦爲不現,每令捉載,則以被捉於內需司及諸上司爲答,今曉色郞廳馳去細問,則李焰及定送書吏,無一人存者,申景裕言內,以本曹軍需木載運事,船五隻,當初已爲準給,而李焰及所定書吏輩竝載其卜物,運布之事,則每每稱頉雲,其蔑法行私之罪,不可尋常處置,李焰則從重推考,所定書吏則從重科罪,其景裕所給船五隻,一一考准於景裕,今月內,使之刻期督運,何如?傳曰,依啓。以上《兵曹謄錄》

2月30日

[編輯]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以與胡差蒞盟事,接待官李景稷及大臣、備局堂上,竝引見。

○傳曰,大臣、備局堂上及李景稷,又爲引見。

○以胡差蒞盟事,兩司長官以下,竝引見。以上內下日記郞廳李鎭儀校。郞廳南鶴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