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抱經堂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二十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二十六 抱經堂文集 卷第二十七
清 盧文弨 撰 景閩縣李氏觀槿齋藏嘉慶丁巳刊本
卷第二十八

抱經堂文集卷第二十七

         東里 盧文弨 紹弓

 傳

   孫文定公家傳辛丑

公諱嘉淦字錫公號懿齋太原興縣臨河裡人姓孫氏

先世自代徙曾祖諱守意未仕祖諱世藎以貢生知江

西崇仁縣縣有劇盜羅漢七阻西山聚眾數千人設方

畧禽獮之境賴以安父贈光祿大夫諱天繡生四子公

行三家貧耕且讀嘗上山斧薪値大風雪斧落曾崖閒

緣跡手探之幾至僵仆卒不挫其志康熙五十二年

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聞母原夫人病乞假不

待報歸母旋卒服闋復官

世宗憲皇帝卽位

命臣工皆得上封事公以言事見知

憲皇帝嘗指以示九卿曰朕卽位以來孫嘉淦毎事陳

奏可謂直言極諫朕不惟不加怒而反加恩汝等臣工

當以爲法以國子監司業命提督安徽學政遷祭酒仍

畱安徽年餘調順天學政奏革一切SKchar應蒙

恩賜養廉歲四千兩並

賜西城官房七十餘閒爲考校京邑生童之處歲滿受

代蒞祭酒任公先爲司業時卽上言人才出於學校而

科目但取文藝無裨於用宐令天下學政𨕖拔諸生貢

太學使九卿舉經明行修者任助敎一以經術造之三

年考其成舉以佐用時方急西事未行也至是與同官

鄂公爾奇復上言經術必可成人才必可得今入學者

多必別置學舍以居之支帑金以贍之敎成宐分等敘

用以示勤

世宗允所請令戶部歲給六千緡 賜官房三百餘閒

今所謂南學也公嚴立課程五日一會講一時經術稱

盛焉署順天府尹奏請立法以平米價贈公卒於京邸

恩賜銀一千兩爲喪葬費公欲長畱

君惠乃竭家資營葬而以所 賜建宗祠置祭田服未

闋以順天府尹召晉工部侍郞奏請各工程宐定成式

以頒示天下而天下之物價與輓運費宐先令報部嗣

後核銷遂無駁詰稽滯之患遷𠛬部侍郞兼辦吏部侍

郞事府尹祭酒皆如故以引 見國子監敎習人員不

稱旨逮獄

世宗旋宥之且知公不愛錢

命在銀庫行走時果親王總庫務意公旣貴重驟遭責

降或不視事偵知不然旣又有人言公以輕兌邀譽者

公先以所兌別置一所至是王命取以比較皆中程以

是益重公河東鹽政有積𡚁

世宗命往署理不數月𨹟弊悉除

今上卽位召至京授吏部右侍郎擢都察院左都御史

仍兼公上三習一弊疏其畧曰臣以至愚荷蒙

皇上隆恩𢌿以風紀重任日夜悚惶思竭愚夫之千慮

而毎月以來捧讀

聖諭剴切周詳仁政皆巳舉行臣愚無可更言所欲言

皇上之心而巳

皇上之心仁孝誠敬明恕精一豈復尚有可議而臣猶

願有言者正於心無不純政無不善之中竊鰓鰓私憂

過計而欲預防之也今夫治亂之循環如陰陽之運行

坤陰極盛而陽生乾陽極盛而陰姤事當極盛之際必

有陰伏之機其機藏於至微人不能覺而及其旣著遂

積重而不可返此其閒有三習焉不可不愼戒也主德

淸則臣心服而頌仁政多則民身受而感出一言而盈

廷稱聖發一令而四海謳歌在臣民本非獻諛然而人

君之耳則熟於此矣耳與譽化匪譽則逆始而匡拂者

拒繼而木訥者厭久而頌揚之不工者亦絀矣是謂耳

習於所聞則喜諛而惡直上愈智則下愈愚上愈能則

下愈畏趨蹌諂脅顧眄而皆然免冠叩首應聲而卽是

此在臣工以爲盡禮然而人君之目則熟於此矣目與

𡡾化匪𡡾則觸故始而倨野者斥繼而嚴憚者疎久而

便辟之不巧者亦忤矣是爲目習於所見則喜柔而惡

剛敬求天下之事見之多而以爲無奇也則高己而卑

人愼辨天下之務閱之久而以爲無難也則雄才而易

事質之人而不聞其所短返之己而不見其所失於是

乎意之所欲信以爲不踰令之所發槩期於必行矣是

謂心習於所是則喜從而惡違三習旣成乃生一弊何

謂一弊喜小人而厭君子是也今夫進君子而退小人

豈獨三代以上知之哉雖叔季之君孰不思用君子且

自智之君各賢其臣孰不以爲吾所用者必君子而決

非小人乃卒之小人進而君子退者無他用才而不用

德故也德者君子之所獨才則小人與君子共之而且

勝焉語言奏對君子訥而小人佞諛則與耳習投矣奔

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則與目習投矣卽課事考

勞君子孤行其意而恥於言功小人巧於迎合而工於

顯勤則與心習又投矣小人挾其所長以善投人君溺

於所習而不覺審聽之而其言入耳諦觀之而其顏悅

目歷試之而其才稱乎心也於是乎小人不約而自合

君子不逐而自離夫至於小人合而君子離其患可勝

言哉而揆厥所由皆三習爲之蔽焉治亂之機千古一

轍可考而知也我

皇上聖明臨御如日中天豈惟竝無此弊亦竝未有此

習然臣正及其未習也而言之設其習旣成則或有知

之而不敢言抑或言之而不見聽者矣今欲預除三習

永杜一弊不在乎外惟在乎心故臣願言

皇上之心也語曰人非聖人敦能無過此淺言也夫聖

人豈無過哉唯聖人而後能知過唯聖人而後能改過

孔子謂五十學易可以無大過文王視民如傷望道如

未之見是故賢人之過賢人知之庸人不知也聖人之

過聖人知之賢人不知也欲望人繩愆糾謬而及於其

所不知難已故望

皇上之聖心自懍之也返之己眞知其不足驗之世實

見其未能故常欿然不敢以自是此不敢自是之意流

貫於用人行政之閒夫而後知諫爭切磋愛我良深而

諛悅爲容者愚己而陷之阱也夫而後知嚴憚匡拂益

我良多而順從不違者推己而墜之淵也耳目之習除

取捨之極定夫而後眾正盈朝而太平可覩矣不然自

是之根不拔則雖斂心爲愼愼之久而覺其無過則謂

可以少寛勵志爲勤勤之久而覺其有功則謂可以少

慰此念一轉初似亦無害於天下而不知嗜欲宴安功

利之說漸入耳而不煩而便辟善柔便佞者亦熟視而

不見其可憎久而習焉忽不自知而爲其所中則黑白

可以轉色而東西可以易位所謂機伏於至微而勢成

於不可返者此之謂也大學言見賢而不能舉見不賢

而不能退至於好惡拂人之性而推所由失皆因於驕

泰驕泰卽自是之謂也由此觀之治亂之機轉於君子

小人之進退進退之機握於人君之一心能知非則心

不期敬而自敬不見過則心不期肆而自肆敬者君子

之招而治之本也肆者小人之媒而亂之階也然則沿

流溯源約言蔽義惟望我

皇上時時事事常守此不敢自是之心而天德王道舉

不外於此矣疏上

上嘉納宣示焉遷𠛬部尙書總理國子監事河南鄭州

有疑獄

命使往勘仍不得實

上復命公會同總河白公鍾山審訊得其冤狀十餘人

盡脫之轉吏部尙書乾隆三年岀爲直隷總督鉏治豪

強穿濬溝洫豁邪敎之株連者釋重囚之誣服者時酒

禁甚嚴罹法者已至數萬人公言以日用飲食之故而

令天下騷然非盛治所宐

上卽令弛其禁環京師五百里皆旗地旗人居京師而

以田召漢人佃佃旣熟姦民卽增租奪佃先佃者多失

利以故多莫肎盡力旗人租入亦不足公爲酌定租額

官爲征給而奪佃之風遂息又奏旗人願就田者人予

二頃房屋牛種官給之慮近畿所容有限因巡邉見開

平土地平衍易種藝可駐數萬家卽具規畫上請議者

以其地苦寒難居遂止今內地之民往耕者獲利數倍

六年調湖廣總督楚人仰食淮鹽不時至價苦昂公至

除陋規令所司以鹽船啟行日先關白禁其逗遛而鹽

價遂平橫嶺三峒爲前巡撫馮公光裕所開鎭守者因

路險地僻議欲棄之公親自履行從城步入口路皆險

峻越嶺數十重乃至長安豁然開平延袤數十里土田

肥美公度若棄之則羣不逞之徒或且嘯聚於此煽連

鎭筸而寶靖城綏之民無安枕日矣乃奏設武員益兵

數千守之尋以湖南巡撫許容劾驛鹽道謝濟世案內

革職九年冬起爲宗人府府丞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十二年京察自陳休致十四年冬復以副都御史召

命在上書房行走遷兵部侍郎晉工部尙書署翰林院

掌院學士

恩禮日有加十七年九月以吏部尙書協辦大學士又

充 經筵講官因

召對自陳年老請免所居官惟在 上書房効力

上優荅不許公以易詩春秋爲聖人全經而解說紛繁

欲秉受

睿裁講明要領以垂敎來世乘閒進說

上納焉令日進講義一章於是先成詩義折中次及易

傳彖爻甫畢而公遂病矣以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六日

薨年七十有一疾之始作也

聖情冀其速痊中使侍醫駱驛於道又

特命 三阿哥臨視及遺本奏入

上深軫悼遣大臣侍衞奠茶酒 賜銀一千兩治喪事

卹典如例

賜謚文定居恆以八約自戒一曰事君篤而不顯二曰

與人共而不交三曰勢避其所爭四曰功藏於無名五

日事止於能去六曰言刪其無用七曰以守獨避人八

曰以淸費廉取在翰林日讀春秋患四傳互異於是專

精思經文著春秋義一書巳版行及蒙

世宗憲皇帝訓飭翻然悔曰吾學無眞得柰何妄測聖

經遂並所著詩刪南華通一切毀之後遂不復著書以

副都御史

召之明年有逆徒僞爲公奏稿傳播遠近逾年罪人斯

得公深不自安恐生平好名之累未盡有以致之也先

後屢典文衡總裁會試者二典鄕試者五分校鄕會試

者四敎習庶吉士一司成與督學皆再三世皆 贈光

祿大夫𠛬部尙書妣皆 贈一品夫人娶原氏繼娶張

氏皆一品夫人子男三孝懿太學生前卒孝愉蔭授𠛬

部浙江司員外郎擢直隷按察司使此據其家行述孫詒穀雲由𠛬部山

東司主事擢孝則天津府河捕通判女四人郭冠恂原宗淯

李念祖陳箴其壻也孫六人鎭今庠生鑾銓殤鑄鏞銘

葬於邑之東鄕喬家溝

門下士盧文弨曰公粹然儒者顧外人毎傳公少年手

刃仇人事其詳不可知今來公鄕復細詢於人始得其

崖略公伯兄楨淦爲同邑趙氏子所殺其人旣論抵繫

獄矣夤緣且脫罪時贈公痛子死非命而仇人顧安然

得無恙憤結幾不欲生公時年十八不忍痛傷其父乘

閒入獄刃趙氏子死跳身出與其仲兄鴻淦一晝夜步

行三百餘里至會城門啓而入遭貨瓿甊者仆焉盡碎

其器於是相與至縣庭令某素知公拒移逮者謂殺人

者實非公事遂解嗚呼此亦足以見公孝弟之性矣所

謂仁者必有勇非與不辱其身不危其親其智又有足

多者焉文弨以乾隆三年舉於順天公實爲試官分校

者慮語不盡醇或未必當公意公曰此本於經何害遂

置所取中公之敎人一本經術文弨雖無似亦曷敢不

以公之所爲敎者敎人哉

   四川布政使長芳李公家傳辛丑

文弨與陽曲李公仲子觀察君天培同乾隆三年舉人

宦跡參差不獲以年家子禮謁見公及來公鄕公巳不

可作矣得觀察君所爲述因畧識公之爲人彊敏能任

事而一本於仁厚使方伯連率皆如公則宇下之民尙

安有失所者乎於是輒次第其事爲家傳以僃異日史

官之采擇公姓李氏諱如蘭字長芳先世由山東臨淸

州遷山西之榆次曾祖諱傑人稱長者祖諱登山考諱

寶與其弟璽又遷居會城故遂爲陽曲人公少爲叔父

所器年十九補學博士弟子員試輒高等而不獲舉於

鄕叔父助貲令入太學循例得澤州儒學訓導公是時

以暇日於民生利病吏治得失之故巳熟究之矣

世宗初年以例當改主簿與同輩三十六人入 見奏

對獨稱

旨徑授江南高郵州知州州當水驛孔道使舟往來用

夫牽挽以四人爲之長歲斂民閒數千金爲顧募費官

吏因以爲利所募夫率流匄水次居民受其擾公至禁

絕科斂擇其便令可飮食宿止單騎上下巡歷弊遂絕

州西甓社湖驟凍合有客舟膠湖中無可爲計公用小

舟二剖竹編聯其底行冰上如轉輪遂得濟今皆用其

法在州九月積案悉淸吏無所容姦擢浙江紹興府知

世宗廉知公高郵之政特換江寧府知府使仍在江南

總督以公熟河務先署知淮安府稽覈一切工程數月

事皆辦始蒞本任江寧無賴子恃拳勇結死黨以害民

號曰喇子公縛其首惡數人斃杖下餘黨始戢同城有

將軍所屬兵素縱恣不畏吏公請於將軍有犯者悉繩

以一切之法於是嚄唶相戒不敢肆經兩考遷分巡廬

鳳兵僃道兼𣙜正陽關嚴禁苛索而稅益裕自懷遠至

壽州數百里閒湖陂瀰漫向爲盜藪商民苦之公欲絕

其患駕大舸僞若過客者伏健役舟中抵暮有數盜援

纜而上縛其一役請急歸否則患且不測公曰此去人

家遠歸安得至且示之怯益非計泊舟不行令眾人皆

寢息獨㸐二巨燭危坐夜半見火光隠約林莽閒又聞

岸上人語切切復有數十小舟劃波下上窺公舟寂若

無人者卒疑怪不敢動旦發有跪而請者謂昨所縛者

良民公命幷縛之以歸具得盜首從主名及窟穴誅其

魁數人盜皆陽以漁爲業公令漁船各限以地界悉編

記一二數及誰某在其地刦掠者卽坐之又增塘汛責

保甲嗣是行旅過者始不爲畏途改雲南督糧道進四

川按察司使初至罹重辟者以數百計公一一平處常

達旦不休訖無畱獄向發配人犯任自便以故殷阜之

區往往羣聚滋事公上言請以打箭爐松潘二廳茂會

理二州等邊地處之又奏秋審人犯定以期限軍流加

等不入於死竊賊問罪不計人數皆一一

報可嘗刊決獄近事比以爲問𠛬之準其命盜等案牽

連婦女者槪免逮有疫者皆給予善藥囚得免瘐死在

川六年調江西未幾授四川布政司使蜀人聞公來歡

迎載道公首重農桑以足其衣食舉鄕飮旌善良以示

之勸重倉儲使緩急有所資鉛銅就地開採以省遠運

滇粵之勞費乾隆九年水十一年饑以經理得所民樂

更生而城郭倉庾之被水衝塌黴爛者不以爲吏過吏

亦不至於困成都華陽兩縣民向領銀輸屯兵糧準田

科之下戶亦不免公言於大府均之近州縣公所到卹

災興學皆有善政而無若江南四川之在任久故其事

爲尢著會瞻對金川相繼用兵公督率饋餫無乏興然

常惴惴慮不免悉索驛騷之累日夜焦勞馴至於大病

乾隆十二年九月五日卒官年六十有四階通議大

夫父祖兩世 誥贈如公官妣皆淑人娶曹氏少公三

歲封淑人逮事祖姑繼姑以孝謹聞在高郵製葛衫一

領迨八十猶完衣率手自澣以嫗婢鹵莽爲之易敝也

子及孫旣仕宦時時以公遺訓訓焉卒後公二十七年

是爲乾隆三十九年五月五日也子天培旣貴遇 覃

恩贈公通奉大夫封曹氏夫人子男五雲鵬候𨕖州同

知天培進士歷官廣西左江兵僃道永祺舉人今四川

成都府知府思訓念祖優貢生候𨕖儒學訓導女六劉

充智趙泰賈毓賓馮郁黃景緯閣秉升其壻也孫九履

謙廣西潯州府知府由豫以潤附貢生知臨國子監生

德申縣學生兆恩之烜錫璉鳴臯曾孫十一葬於太原

縣許丹村之原

盧文弨曰才者德之用也有仁民利物之念而澤不下

究功效不見於後世者才詘也公之仁政彰彰若此非

才之能充其德者乎

世宗早識拔之於未試之初

今上復委任之於巳效之日遭時遇

主位躋通顯設施之大宐巳然公當爲學博士時巳不

錄錄嘗署陽城敎諭民怨其令甚聚數千人郊外謀掲

竿爲亂公聞變卽夜馳往諭使解散絕口不言功向使

公終爲小官亦必有以善其職決不至墮廢昔呂新吾

著明職一編自公卿以至庶司百執事莫不有職莫不

當盡其職公之於職可謂盡矣漢之黃霸唐之韋丹其

後皆至顯官而史列之於循吏舉所重也今之操史筆

者儻亦用斯比也有不以公爲循卓之𨕖者乎

        弟子武進吳兆慶佩德校錄

抱經堂文集卷第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