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援助與自助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援助與自助
作者:胡適

  我覺得蒲立德的訪華觀感寫得很好,也很公平。他對中國最近廿年來歷史的演變看得十分清楚,批評得很公道。我想就是讓最公正的中國人自己來寫,也不過如此而已。我個人對他的看法是完全贊同的。

  蒲立德認為中國是應該幫助的,也是值得幫助的,他這種態度是極嚴正的。至於他所提出的貸款數目是否夠用,我不敢貿然的說,只好讓專家們去批評討論。

  我認為麥克阿瑟目前所擔任的工作已經夠繁重了,不必再勞他來協助中國。

  專就援華貸款這一點來講,我認為中美雙方要互相了解對方心理。就美國方面來講,她應該懂得中國人是最講究體面,有時寧願受窘受困,而不肯接受不禮貌的援助。

  孟子說:「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噱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禮記·檀弓》篇上載着這樣一個故事:「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履,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現在中國當然很需要美國的貸款,但是中國還能自力更生,還沒有到「得之則生,弗得則死」的境地。

  英美人也有一句諺語,叫做「Manners before morals」這意思就是說態度比道義還重要。我希望美國人能了解此點,在貸款時不要提出些有傷別的國家民族尊嚴的條件,使對方不便接受她援助的盛意。

  從中國方面來講,我們既要借債也應該懂得貸款人的心理。人家希望有不貪污、不浪費的保證,這也是人情之常。我們應該諒解,不能既要借錢,又要完全單獨支配用途。同時我們還要知道,人家之所以不完全放心我們,也要怪自己的信用不夠。

  若果對貸款的管理和支配需要保證的話,我想最好的保證辦法就是由我們自己提出對方一定可以相信得過的財政專家,像現任國府委員陳光甫先生這樣的人,由他們來主持其事。這樣既可以獲得彼此的信任,同時也不使我們有因借債而喪失了國家體面的想法。

  (原載1947年11月2日《中央周刊》第2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