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文明與道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文明與道德
作者:惲代英
中華民國4年(1915年)12月10日
1915年12月10日
公布於東方雜誌1915年12卷第12期
本作品收錄於《東方雜誌

  自古至今。自野蠻以至文明。道德爲與日而俱進乎。抑與日而俱退乎。世之論者。則有三說。茲幷列之於下。

  第一以爲道德無進步亦無退步。古今人不甚相遠者也。其說或直以爲古今道德。毫無異點。如排克爾之說是也。或以爲古今道德。雖有異點。而不足持以定古今人之優劣。如泡爾生之說是也。排克爾曰。『世界之趣於文明者。非道德之進步。乃智識上之進步也。求道德之點。則古今無異。或有一二相異者。則古人樸而今人詐耳。以今人比古人。道德固非較劣。亦未嘗優。卽同爲今人。野蠻人之道德。不必劣於文明。故文明者。非道德之進步也。』泡爾生曰。『時代旣異。道德亦不能不隨之而異。其證至確也。道德何以必隨時代而不同。旣隨時代而不同。何以仍無失其爲道德。此雖聖哲猶難言之。常人之情。於古人已事。與今道德不相同者。往往斥爲謬妄。然在蠻野時代。用蠻野刑法。亦未爲不可。且趨蠻野而進文明。或亦不可無此作用。近日嚴明公正之制。所以行之而有效者。庸詎知非中古酷虐之制之所致乎。』此二說者。皆復言之成理。惟吾不能不有所憾者。卽以其間言理。頗不免有不完全不精確之點也。今請得而論之。

  排克爾之說。以爲古今人之道德。毫無異點。其爲失言明甚。卽就其所言。『古人樸而今人詐』一語。卽不能不承認爲古今道德之異點。卽不能不承認道德爲逐次退化。則排克爾之說。殆不可信也。至泡爾生之說。較新而可喜矣。然亦病其析理之不能精。敢爲武斷。而不能自圓其說也。夫不知其所以然。而敢決言其當然者。其事殆近於迷信。非學者所宜有。今泡爾生旣決定道德隨時代而異。又不能言其所以異。所以異而不失其爲道德之理。旣不能言其理。而仍不肯自疑其說。此則可怪詫也。吾今敢言泡爾生之說誤矣。惟其誤故聖哲不能得一愜意之解說。此甚易知也。夫蠻野之民。用蠻野刑法者。譬猶入賊夥而從事搶刼。固不失爲賊之道。交小人而從事傾軋。固不失爲小人之道。然而合於賊之道小人之道者。吾人不能認其合於道。何也。賊與小人。已爲道之所不容也。今蠻野亦爲道之所不容。故蠻野之民。用蠻野之法。雖合於蠻野之道。吾人不能認其合於道者正也。誠如泡爾生所言。則亦將謂君子小人之地位不同。道德亦隨之而異。道德旣隨人而異。而仍無失其爲道德。則凡是搶刼傾軋之事。皆未爲不可。皆不失其爲道德也。其說無乃太可笑乎。至其言蠻野之中世。對於今日文化之關係。一則曰『或亦』。再則曰『庸詎知』。固知其內有所怯。終不能言之而自愜其意也。如此則泡爾生之說亦敗矣。彼以爲古今道德爲無進退者。其不爲正確之說也。

  第二以爲道德隨時代而退化者也。持其說者。如猶太小說。以具足生活。爲在事物之始。文史哲學主義如西零者。對於原始種族。亦抱純粹完全之觀念。希臘之希西亞若。則謂『世界始於黃金時代。終於鐵時代。』法之盧梭。則謂『文明增進。則罪惡增進。』德之叔本華。則謂『人類智識日增。而苦痛之新原因。亦隨之而日生。』凡此皆本原於同一之心理所發生之論調也。徵之於吾國。卽鄙諺所云。『世道日衰。風俗日薄。』等語。已足徵人人有此觀念。學者好言先王。文人好言叔世。亦此等觀念之表出也。抑吾人述道德進化之說。有同時不可不注意者。卽無論持此說者爲何如人。所居之世爲何如世。其推尊過去輕蔑現在之情。常不相遠。卽使其人居於吾人所最羨慕以爲至善之世。其自視欿然。仍與吾人無異。如希西亞若。居於希臘。已言其時爲鐵時代。吾國唐虞爲善世矣。然路史載舜言。『妻子具而孝衰。人情大不美。』是唐虞之世猶有所未足也。進而論黃帝之世。素問載岐伯言。『今人以酒爲漿。醉以入房。故半百而衰。』是黃帝之世。亦猶有所未足也。豈眞具足生活。在事物之最初時代耶。

  然而爲此說者。其目光每專注於道德退化之一方面。而忽略其進化之點。不肯加以注意。故其說殊嫌於不正確也。大抵爲此說者。有二原因。其輕蔑現在者。生於憎惡之感情。其推尊過去者。生於重遠輕近之氣習也。泡爾生曰。『厭世主義者。不過各基於其特別之經驗。而立爲普通結論之謬見而已。人苟遇二三英國人。而意氣不甚相投。則必構爲結論曰。英國人者。無禮儀無知識之人民也。』夫其待英國人旣如此。充其量何難以此待世界人。則彼之所憎惡於世界者。其非世界之罪明矣。故曰。其輕蔑現在者。生於憎惡之感情也。至重遠輕近之習。尤爲人類弱點。朋友聚處。相視不足。一旦生離。則懷思彌切。偉人在世。責之甚周。一旦死別。則聲譽頓起。顏之推曰。『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遠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他鄕異縣。微藉風聲。延頸企踵。甚於飢渴。魯人謂孔子爲東家 。宮之奇少長於君。君狎之。』此皆失毀譽之眞者也。今人誦詩讀書。詩書所記。已多爲身後評述。詳於善而略於惡。吾人更以重遠輕近之習讀之。其終不至見有善不見有惡不止。然雖不見有惡。而欲因以證古人無惡。殆未可也。故曰。其推尊過去者。生於重遠輕近之氣習也。

  第三以爲道德隨時代而進化者也。持其說者。如克特、如戶水寬人是。克特曰。『文明人之社會。非有他優點。惟道德之組織。勝於野蠻人耳。』戶水寬人曰。『對於人間一切之道德(卽人道)及對於公私團體之道德。其進步之程度。蓋與時代爲方軌者也。』夫道德之進化。實有不可誣之事證。譬如言羣治。則由神權。而君權。而法權。而民權。而人權。言競爭。則由箇人競爭。而家族競爭。而種族競爭。而民族競爭。他如階級制度之廢除。平和思想之發達。無一不爲道德進化之結果。故主持此說者。以爲言道德退化。不過由感情所生之誤解。若究詰其退化之事實。常瞠目不知所對。卽有所對。每不爲古人所無之罪惡。而今人所獨有。不足以爲道德退化之證據。故道德非隨時代而退化。隨時代而進化也。

  吾人慾知前說之爲正確與否。不可不先解決下之問題。卽今日爲善之人數較多於古人乎。抑爲惡之人數較多於古人乎。對於此問題。吾人雖有所論列。要皆不過臆爲之說。譬如全球十五萬萬人民。究竟在古時若干人爲善。若干人爲惡。在現時若干人爲善。若干人爲惡。旣無何等統計表。以爲計算之根據。則吾人慾斷言道德爲進化抑退化。欲使之極精極確。其爲勢之所不能明矣。無已。則猶有一法。卽計算善惡之種類是也。計算善惡之種類。不必毛舉縷析。但觀今人之善。有古人不能知不能行者。古人之善。未有今人不能知不能行者。則知今日善之種類。較於古日爲多。此道德進化之明證也。然同時觀今人之惡。有古人不能知不能行者。古人之惡。未有今人不能知不能行者。則又知今日惡之種類。較於古日爲多。此又道德退化之明證也。則彼謂道德有進化無退化者。殆亦未盡然也。

  如上三說。旣皆不能完滿無憾。則吾人將以何者爲可信之說乎。曰。如上計算之法。則知道德亦進化亦退化。殆爲確而可信矣。至其所以亦進化亦退化者。蓋人智進化之結果也。人類愈發達。則人與人之關係愈多。而智力之範圍愈廣。夫旣雲人與人之關係愈多。則人類行爲之種類愈繁。行爲者。非善卽惡。故世愈降而善惡之種類愈夥也。夫旣雲智力之範圍愈廣。則智識愈發達。智識愈發達。則善者愈知所以爲善。惡者愈知所以爲惡。此道德進退之眞象也。要之道德者。不但其善之方面。隨時代爲進化。卽惡之方面。亦隨時代爲進化。惡之方面進化雲者。卽吾人所謂退化也。

  吾人須知欲硏究道德之爲進化或退化。不可離文明而單獨說之。抑吾人所最宜注意者。道德進退與文明之關係。非固定不可移易之性質。蓋可以由人力進退之者也。世愈文明。善惡之種類。因以俱多。旣如前所述矣。然善之種類之所以多者。以天下有爲善之人發現之也。使天下無善人。則善之種類。無由而多。卽使種類多而道德仍不能進化也。惡之種類之所以多者。以天下有爲惡之人發現之也。使天下無惡人。則惡之種類。無由而多。卽使種類多而道德仍不能退化也。故知道德之所以進化者。以天下有爲善之人故。而其退化者。以天下有爲惡之人故。使天下爲善之人多。而爲惡之人少。則道德進化之處多。退化之處少。使天下爲惡之人多。爲善之人少。則道德退化之處多。進化之處少。進而論之。使天下之人。皆爲善而不爲惡。則道德有進化無退化。皆爲惡而不爲善。則道德有退化無進化。故將來之世界。在道德界之價値。或如哲學家所述之具足生活乎。或如宗教家所述之末日世界乎。皆視現今人類之行爲而判定之。吾望有志之士。善用其由文明進化所得之智力。羣出於善之一途。使道德有進化無退化。以早促黃金世界之實現也。有志之士。可以起矣。

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31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