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問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共和國家與青年之自覺 新舊問題
作者:汪叔潛
1915年9月
婦人觀
本作品收錄於《新青年/第01卷/第1號

吾何為而討論新舊之問題乎。見夫國中現象。變幻離奇。蓋無在不由新舊之說。淘演而成。吾又見夫全國之人心。無所歸宿。又無不緣新舊之說。熒惑而致。政有新政舊政。學有新學舊學。道德有所謂新道德舊道德。甚而至於交際酬應。亦有所謂新儀式舊儀式。上自國家。下及社會。無事無物。不呈新舊之二象。吾人與事物之緣。一日未斷。則一日必發生新舊問題。新新舊舊。雜陳吾前。吾果何所適從耶。吾有此疑問。吾料人人均有此疑問。則辨之烏可不早辨耶。

吾國自發生新舊問題以來。迄無人焉對於新舊二語。下一明確之定義。在昔前清之季。國中顯分維新守舊二黨。彼此排抵。各不相下。是謂新舊交閧之時代。近則守舊黨之名詞。早已隨前清帝號以俱去。人之視新。幾若神聖不可侵犯。即在昌言復古之人。亦往往假託新義。引以為重。夷考其實。則又一舉一動。罔不與新義相角觸。因此之故。一切現象。似新非新。似舊非舊。是謂新舊混雜之時代。新舊交閧之時。姑無論其是否。然人各本其良心上之主張。不稍假借。國家一線之生機。猶系於此。獨至新舊混雜。非但是非不明。且無辨別是非之機會。循此不變。勢必至於舉國之人。不復有精神上之作用。吾不知國果何所與立也。

夫有是非而無新舊。本天下之至言也。然天下之是非。方演進而無定律。則不得不假新舊之名以標其幟。夫既有是非新舊則不能無爭。是非不明。新舊未決。其爭亦未已。始則口誅筆伐。終且兵陣相攻矣。吾國新舊問題。倘不早日解決。所謂新舊之爭。必愈演而愈烈。試觀數歲以來。國法何以朝更夕改。政治。何以舉棋不定。曰惟新舊之爭故。人心何以渙散不寧。社會事業何以停滯不進。亦惟曰新舊之爭故。此本過渡時代必經之階級。原不足怪。今日所可異者。人人投身於新舊競爭之漩渦。行其實而獨避其名。今試舉一人或一事焉。欲辨別其孰為新孰為舊。幾不可能。明明舊人物也。彼之口頭言論。則全襲乎新。自號為新人物也。彼之思想方法。終不離乎舊。譬之封爵。舊事也。而取義於平等。則新矣。譬之辦學。新事也。而明分乎階級。則舊矣。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是故從前新舊之爭。如火如荼。近則新舊之爭。為鬼為蜮。磊落光明之態度。一變而為昏沉曖昧。一旦積久而卒發。將有過當傾側之虞。吾嘗考此現象之所由成。蓋有三派之人。不能不負其責。

一曰偽降派 此派蓋純乎舊者也。彼之舊腦筋、舊觀念、舊方法、舊習慣。實與有生以俱來。彼於革新事業。本屬格格不入。徒以迫於外勢。不得不降心以相從。彼之降心相從。不過為彼之一種手段。彼雖極力敷衍新門面。然所謂舊觀念舊方法者。仍隨在流露於不自覺。今日新舊混雜之故。實以此派為之主動。

一曰盲從派 此派蓋近乎新者也。彼之趨新。如恐不及。一唱百和。竟成風氣。問其究有真知灼見與否。無有也。叩其究有真正信仰與否。亦無有也。此派之人。在國中實居多數。彼雖自命為新界之功臣。實則為新界之罪人。

一曰折衷派 往當新舊二派明張旗鼓之時。國中輒有一部分之人。好為調停之說。以為二者可以並行不悖。新者固在所取法。舊者亦未可偏廢。一方面提倡維新。一方面又調護守舊。所謂折衷派是也。此派言論。對於認理不真之國民。最易投合。且彼自身處於不負責任之地位。而能周旋於二者之間。因以為利。彼之自處。可謂巧矣。故養成此不新不舊之現象者。尤以此派為最有力。

綜此三派。可以一言蔽之曰。舊者不肯自承為舊。新者亦不知所以為新而已。吾惡夫作偽。吾惡夫盲從。吾尤惡夫折衷。吾以為新舊二者。絕對不能相容。折衷之說。非但不知新。並且不知舊。非直為新界之罪人。抑亦為舊界之蟊賊。吾為此言。吾非好為提倡新舊之爭也。吾以為國於天地。必有與立。一國之人。苟有一致之趨向上也。假使不然。則維新固有維新之精神。守舊亦有守舊之精神。人人各本其自信者。鍥而不捨。精神之角鬥。無時或息。終必有正當解決之一日。惟依違其間唯唯否否。乃至匿怨而友。陰相殘賊。而國家之元氣。真乃斲喪盡淨矣。不亦重可悲乎。

今日之弊。固在新舊之旗幟。未能鮮明。而其原因。則在新舊之觀念與界說。未能明瞭。夫新舊乃比較之詞。本無標準。吾國人之惝恍未有定見者。正以無所標準。導其趣舍之途耳。今為之界說曰。所謂新者無他。即外來之西洋文化也。所謂舊者無他。即中國固有之文化也。如是。則首當爭辨者。西洋文化與中國文化。根本上是否可以相容。欲解決此問。又當先知西洋之倫理。與中國之倫理。是否相似。此在稍識外情者。亦必知歐美各國之家族制度。社會制度。以至於國家制度。固無一焉可與中國之舊說。勉強比附者也。歐美現今一切之文化。無不根據於人權平等之說。在二百年前。其為君權政治。特權社會。固無異於中國。或且加甚焉。乃自法蘭西革命以還。人權之說大唱。於是對於人生之觀念。為之大變。人生之觀念既變。於是對於國家之觀念。亦不得不變。人生之觀念變。於是乎尊重自由。而人類之理性。始得完全發展。國家之觀念變。於是乎剷除專制。而憲政之精神。始得圓滿表見。是謂之西洋文化。而為吾中國前此所未有。故字之曰新。反乎此者則字之曰舊。二者根本相違。絕無調和折衷之餘。地今日所當決定者。處此列族競存時代。究竟新者與吾相適。抑舊者與吾相適。如以為新者適也。則舊者在所排除。如以為舊者適也。則新者在所廢棄。舊者不根本打破。則新者絕對不能發生。新者不排除盡淨。則舊者亦終不能保存。新舊之不能相容。更甚於水火冰炭之不能相入也。吾國提唱維新。幾三十年。大都局於新舊比較之詞。從未體認新舊根本之異。根本觀念。倘未明瞭。僅齗齗於一事一物之新舊。則所謂為新舊者。乃時間的而非空間的。乃主觀的而非客觀的。乃比較的而非絕對的。人人得各新其所新。而舊其所舊。新舊之說愈繁。而新舊之界愈晦。新舊之界愈晦。而新舊之爭。愈乃不可收拾。戾氣磅礴。罔測所屆。此誠中國唯一之根本大患。此而不辨。則一切雲霧。終無廓清之日。國事且不論。即吾個人安身立命之所。亦不能不有所歸宿。豈遂任多數潮流所支配。或東或西。自貽無形之天君以無限之苦痛。吾社會未來之主人翁。不應急擇所趣舍也耶。


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68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5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區(包括兩岸四地、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


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區(包括新加坡、加拿大、韓國、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