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象數論/答王仲撝問泠州鳩七律對
目錄 | 易學象數論 | |
◀上一巻 | 卷六·答王仲撝問泠州鳩七律對 | 下一巻▶ |
辛丑秋八月,王仲撝過龍虎山相訪。山空夜靜,閒談律曆。仲撝因舉冷州鳩所言爲問。余謂此須以三統曆推之,其言乃合,而刑雲路強案以授時,遂盡改其冬至朔日。至於歲月日星辰之所在,亦未嘗推步,徒以意相牽合耳,豈足信哉?然三統之術亦不傳,其載在漢書者,字數漏奪,依之不能盡通。余嘗欲著三統推法,將使漢律曆志爲有用之書。今便推所問,不特冷州鳩之言不誣,而三統亦可因之發凡矣。
昔武王伐殷,
上元至伐紂之歲己卯,十四萬二千一百九歲,
入入統五百二十一歲,〈凡推本年皆減一算,獨三統所積是已減者,不可更減。〉
積月六千四百四十三,
閏餘一十人,
積日十九萬二百六十七,
小餘二十九,
大餘七;
天正辛卯朔,〈即周之正月也,從統首甲申數之,歷七位而後辛卯。〉
冬至大餘一百一十五,
小餘六十三,
案律曆志云:「以算餘乘入統歲數,盈統法得一,名曰大餘,不盈者名曰小餘。」今若依之,必不能通,蓋「統法」乃「統母」之誤耳。大餘除六十爲五十五,從甲子起算,得己未冬至。
冬至己未。
歲在鶉火,
積次四百一十五,
次餘八十,
定次七。
從星紀起算,至鶉火第八,此正伐紂己卯歲也。刑雲路謂時殷之十一月成子,於夏爲十月。非是。此時歲猶在鶉首。
月在天駟,
前一年戊寅歲,周十二月,
積日十九萬二百三十七,
小餘六十七,
辛酉朔,
合晨三百七度在心三度,
月夜半在氐十二度
二十八日戊子,
月在房五度。
天駟,房宿也。月行二十七日有奇,仍還原宿。今朔日在氐十二,則二十八日過氐歷房。案三統不立日月每日所在之術,可謂疏矣。武王於是日發師,故言其日月之所在。
日在析本之津,
箕七度。
辰在斗柄,
合晨三百三十九度在斗一度,
此己卯周正月辛卯朔也。
星在天黿。
定見復數四十四萬七千八百六,
見復餘七千三百七十三,
積中法一百七十萬五千三百四,
中餘二萬七千六百八十八,
中元餘四萬三千一百八十四,
入章中數一百八十九,
見中次一,
次於玄枵。
星,辰星也。玄枵即天黿。案律曆志云:「以元中餘積中,餘則中元餘也;以章中除之,餘則入章中數也;以十二除之,餘則星見中次也。」此三箇「除」字,其法似乎一例,而不知元中之「除」與十二之「除」,皆爲除去而言;乃章中之「除」,則除一章中,當一數也。元中與十二所除之餘,所用在是;章中之餘,直棄之而已。其「餘」字當衍。
積月一百七十萬五千三百一十九,
月中餘四萬一十五,
月元餘四萬九千二百七十四,
入章月數二百九,
見於天正。
用十二、十三除入章,月數恰盡,故星見天正。漢書以章月除月元,餘則入章月數也。此「除」字與上「以章中除之」之「除」同例。
積日六百八,
小餘一千三百八十七萬九千七百七十四,
辛卯朔。
案律曆志雲,以月法乘月元餘,盈日法得一,名曰積日。餘名曰小餘。小餘三十八以上,月大,數除積日如法算外,則星見月朔日也。此條差誤尤甚,所謂月法者,乃見月法;所謂日法者,乃見月日法。小餘亦三千八十萬以上,乃月大耳。
入中次日度數二十九。
從斗十二度至女七度,爲二十九度,方盡星紀,歷玄枵。
星與日辰之位,皆在北維,顓頊之所建也,帝嚳受之。我姬氏出自天黿。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牽牛焉,則我皇妣大姜之姪、伯陵之後逢公之所馮神也。歲之所在,則我有周之分野也。月之所在,辰馬祥也,我太祖后稷之所經緯也。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自鶉及駟,七列也;南北之揆,七同也。凡神人以數合之,以聲昭之;數合聲龢,然後可同也。故以七同其數,而以律龢其聲,於是乎有七律。
王以二月癸亥夜陳,未畢而雨,以夷則之上官畢之。當辰,辰在戌上,故長夷則之上宮,名之曰羽,所以藩屏民則也。
周二月庚申朔,
積日十九萬〇二九六,
小餘七十二,
四日癸亥。
此即六壬月將加時之術也。周二月丑爲月建,以其爲日月所合之辰,故名丑曰辰。以天盤之丑,加於地盤之戌,蓋武王畢陳之時在戌也。丑既加戌,則癸亥日辰,乃在申上。申爲夷則,亥以變宮加於其上,故爲夷則之上宮。戌爲無射,羽也,故名之曰羽。
王以黃鍾之下宮,布戎於牧之野,故謂之厲,所以厲六師也。
五日甲子,
案牧誓:「時甲子昧爽,王朝至於商郊牧牧野。」是時在寅也。以天盤之丑,加於地盤之寅,則甲子日辰,乃在丑上,子爲黃鍾,而丑以宮處其下,故爲黃鍾之下宮。然丑爲大呂,子以宮加其上,不曰大呂之上宮者,以陰呂不可爲唱也。
以太蔟之下宮,布令於商,昭顯文德,底紂之多罪,故謂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德也。
七日丙寅,
以天盤之丑,加地盤之子,則丙寅日辰,上臨於丑。寅爲太蔟,而丑以宮處其下,故爲太蔟之下宮。
反及嬴內,以無射之上宮,布憲施捨於百姓,故謂之嬴亂,所以優柔容民也。
周四月己丑朔,
積日十九萬〇三八五,
小餘三十九。
案汲冢周書:「時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武王朝至,燎於周。」則王之反及嬴內在四月也。四月建巳,以天盤之巳,加地盤寅,則己丑日辰,以宮臨於戌上。戌爲無射,故曰無射之上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