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正義 (四部叢刊本)/卷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 春秋正義 卷四
唐 孔穎達 等奉敕撰 景海鹽張氏涉園藏日本覆印景鈔正宗寺本
卷五

春秋正義卷第四     隱公

  國子𥙊酒上護軍曲阜縣開國子臣孔 穎逹奉

  勑撰

六年勑而不盟曰平 正義曰宣十五年宋人乃椘人平傳載

其盟辭昭七年燕曁斉平傳稱盟於濡上似平皆有盟而去不盟

者平實解怨和好之辭非要盟也彼自旣平之後別為盟耳此與

定十年及斉平皆傳無盟事定十一年及鄭平下乃雲叔還如鄭

涖盟平後乃盟知平非盟也 注雖無至放此 正義曰公羊傳

曰此無事何以書春秋雖無首時過則書首時過則何以書春秋

編年四時具然後為年此注用公羊為說釈例曰年之四時雖或

無事必空書首月以紀時変以明歴數也 注秋取至易也正

義曰經書冬傳言秋丘明為傳例不虛舉經文獨以秋言此事明

是以秋取冬乃告也冬告者告言冬始取耳故書之於冬若其使

以冬至告言秋取亦當追書扵秋八年傳曰冬齊侯使來告成三

國秋成冬告書之於秋明此以冬取告故書扵冬也賈服以為長

葛不繫鄭者刺不能撫有其邑凡邑為他國所取皆是不能撫

有之何故於此獨為𢙣鄭故杜以為上有伐鄭囲長葛則長葛鄭

邑可知故不言鄭也旣言秋取取實在秋因其經文在冬遂言冬

乗無備襄十三年傳例曰凡書取言易也知此乗其無備而取之

也杜知長葛不繫鄭非大都以名通者以前年雲伐鄭囲長葛長

葛之文繫於鄭故也劉炫以大都名通而規杜氏非也 傳注渝

変至更成正義曰渝変也釈言文変平者変更前𢙣而復為和

好変即更之義成則平之訓故傳解渝平謂之更成自狐壤以來

與鄭不和今日復和故曰更成言更復狐壤以前之好也服虔雲

公為鄭所𫉬釈而不結平於是更為約束以結之故曰渝平案傳

公賂尹氏而與之逃帰非鄭所釈安釋而結平也 注翼晉至

大夫 正義曰唐叔始封受懷姓九宗職官五正者謂周成王滅

唐始封唐叔以懐氏一姓九族及是先代五官之長子孫賜之言

五官之長者謂於殷時為五行官長今襃寵唐叔故以其家族賜

之耳今雲頃父之子嘉文者以頃父舊居職位名號章𩔰嘉父新為

大夫未甚著見故繫之於文諸繫父為文者義皆同此也

注諸地至放此 正義曰杜言不復記其闕者謂但言某邑而巳

下不雲闕若鄂直雲晉別邑及翼侯奔隨注云隨晉地鄭人侵衛

牧注云牧衛邑如此之𩔖皆不言闕是也若不知何國之地者則

言闕若虞公岀奔共也公孫嬰斉卒於貍服並注云闕是也亦有

雖知某國之地注亦云闕則隱十一年蘇忿生十二邑注陘雲闕者

以餘邑皆知所在唯此獨闕故也 五月庚申 正義曰案經盟

於艾亦在五月傳略不言月庚申之日須月以統之故別言五月

他皆效此注告饑至之賢 正義曰王使至魯皆應書經此獨不

書故解之以人情恕之不得自不輸粟空告他人故知巳國不足旁

請隣國故曰禮也定五年皈粟於蔡尚書扵經此不書者魯以徃

歳螟災故巳國饑困所輸不多宋鄭輸粟不復告魯故皆不書此

事無經而發故觧傳意見隱之䝨諸無經之傳皆意有所見悉皆

效此 注周桓至 焉依 正義曰桓公是周公黒肩事見桓

八年傳也幽王娶申女為後生大子冝𦥑後得襃姒嬖之生子伯

服廢申後逐大子以襃姒為後伯服為大子冝𦥑奔申申侯乃與

犬戎共攻幽王殺幽王扵驪山之下於是諸侯乃與申侯共立冝

𦥑是為平王以西都偪戎晉文侯鄭武公夾輔平王東遷洛邑毛

詩尚書國語史記皆略有其事七年注叔姬至故書 正義曰

女嫁扵他國皆有姪娣與適俱行則所尊在適書適不書姪姊叔

姬待年之女年滿時行故書其皈魯女嫁扵他國之卿皆書之

夫人之娣尊與卿同其書固是常例賈雲書之者刺紀貴叔SKchar

無其亊是妄說也 滕侯卒正義曰譜雲滕SKchar姓文王子錯叔

繡之後武王封之居滕今沛郡公丘縣是也自叔繡至宣公十七

世乃見春秋隱公以下春秋後六世而斉滅之世本雲齊景公亡

滕案斉景之卒在滕隱之前世本言隱公之後仍有六世為君而雲

齊景亡滕為謬何甚服虔昭四年注亦云斉景亡滕是不考校而

謬言之地理志雲沛郡公丘縣故滕國也周文王子錯叔繡所封

三十一世為斉所滅 注諸聘至元年 正義曰聘禮使者執圭

以致命束帛加璧以致亭鄭玄雲享獻也旣聘又獻𠩄以厚㤙惠

也是執玉帛以相存問也玉人職雲瑑圭璋璧琮八寸以覜聘注

雲八寸者拠上公之臣案聘禮圭以聘君璋以聘夫人旣行聘之

後璧以享君琮以享天人又鄭玄注小行人云使卿大夫覜聘降其

君瑞一等則侯伯之臣圭璋璧琮皆六寸子男之臣皆四寸又小

行人云圭以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錦琥以繡璜以黼鄭玄注云

二王之後享天子圭以馬享後璋以皮其餘諸侯享天子璧以帛

享後琮以錦子男享大國之君琥以繡享大國夫人璜以黼是玉

帛之文也 注戎鳴至西南 正義曰傳例有鐘鼔曰伐此旣言

伐知其鳴鐘鼔也杜意以皈者以彼隨已而巳非囚執之辭故云

但言以皈非執也杜必知以皈非執者榖梁傳雲以歸猶愈乎執

也又昭十三年晉人執季孫意如以皈若以皈是執何須別起執

文明直言以皈者非執也至如㝎四年以沈子嘉皈經雲殺之哀

七年以邾子益來傳雲囚諸負瑕旣有囚殺之文容或是執若直

言以皈無囚殺之事者則非執者也春秋有文同事異此即其𩔖

也劉君引沈子邾子云以皈者皆執以規杜氏非其義也

傳凡諸至禮經正義曰諸侯者公侯伯子男五等之揔號侯訓

君也五等之主雖爵命小異而俱是國君故揔稱諸侯也諸發凡

者皆周公之垂法史書之舊章立明采合舊語以發明史例雖意

是舊典而辭出丘明非全寫舊語同盟稱名薨則赴以名是周公

之舊典其告終稱嗣以下乃是觧釋赴意非舊語也僖二十三年

又發例曰凡諸侯同⿱眀皿死則赴以名禮也直言赴名是禮不言継

好是禮継好息民是禮之大意非禮之實明是丘明言此以解赴

名之意彼雲禮也此雲謂之禮經其亊一也言謂此赴名為禮之

常法丘明之意言周公謂之然也謂之禮經雖指此一亊諸發凡者

莫不盡然以此為例之𥘉故特言之 注此言至放此 正義曰

凡例是周公所制其來亦無所岀以傳言謂之禮經則是先聖謂

之非丘明自謂之也史之書䇿必有舊法一代大典周公所制故

知凡例亦是周公所制此言凡例則雲謂之禮經下言凡例則雲不

書於䇿以此明所謂禮經皆當書䇿從傳之首至此始開凡例故

特顕此二句者謂之經是一句與不書於䇿為二句也然則

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徃為霖不以為始而遠取十一年雲始開凡

例者以九年唯記當國雨雪之事史䇿舊文非是赴吿國家大事

之例 注朝而至卿寺 正義曰朝扵天子獻國之所有亦發陳

財幣於公卿之府寺如今者如晉時諸州年終遣會計之吏獻物扵

天子因令以物詣公府卿寺然自漢以來三公所居謂之府幾卿

所居謂之寺風俗通曰府聚也公卿牧守府道德之所聚也蔵府

私府財貨之所聚也寺司也庭有法度令官所止皆曰寺釈名曰

寺嗣也治亊者相嗣續扵其內 歃如忘 正義曰歃謂口含血

也當歃血之時如似遺忘物然故注云志不在扵歃血也服虔雲

如而也臨歃而忘其盟載之辭言不精也盟載之辭在扵簡䇿祝

史讀以告神非歃者自誦之何言忘載辭也且忘否在心五父終不

自言巳忘泄伯安知其忘而譏之 八年注宛鄭至東南 正義

曰內卿貶則去族外卿貶則稱人外無去族之理今宛無族傳無

譏文故知未賜族也傳言鄭釋泰山之祀使來歸祊知是鄭祀㤗

山之邑鄭以桓公之故受邑泰山之下天子祭泰山必從徃助祭

使共湯沐焉故公羊謂之湯沐之邑旣有此邑因立別廟劉炫雲

言祀泰山之邑者謂泰山之旁有此邑邑內有鄭宗廟之祀蓋祀

桓武之神注襄六至以名正義曰同盟赴名自有成例而引

桓公者蔡自春秋以來未與魯盟疑與惠公同盟故引杞桓

例𣏌與成公同盟而以名赴襄公傳曰同盟故也則與其父盟淂

以名赴其子故疑蔡與惠盟故以名赴隱也同盟稱名則兩君相

知君旣知之則國內皆知故彼父雖薨得以名赴彼子以此名甞

與彼父對稱故也若父與彼盟彼君雖在此子不淂以其名赴以

此名未與彼君對故也 注元年至備故 正義曰於例盟以國

地則地主與之元年⿱眀皿於宿知宿與盟也魯宋俱是㣲人宿

君必不親與知宿亦大夫盟也盟禱異俱是告神荀偃之禱先稱

君名知大夫聚盟亦吝稱君名臣盟旣稱君名則君薨得以名

赴宿君之卒冝以名赴魯今宿男不名自不以名赴非法不得也

故引僖二十三年傳例以明之言其赴不以名雖知亦不得書也

諸君不親盟而以名赴魯注云大夫⿱眀皿於某者義皆出此衛兾隆

難杜雲周人以諱事神臣子何得以君之名告神又荀偃禱河一

時之事耳非正禮也何得知大夫盟先稱君名乎杜必為此觧者

以諱事神謂諱神之名以事其神若𥙊祖而諱祖之𩔖山川之神

尊於諸侯故尚書武成告名山大川雲有道周王發則荀偃禱河

自稱君名於理何怪杜雲諸例或發扵始事或發扵後者若七年

滕侯卒傳曰凡諸侯同盟扵是稱名及桓二年公至自唐凡公行告

於宗廟是或發扵始事也宣四年凡弒君稱君及僖二十六年凡師

能左右之曰以是或發於後也雲因冝有所異同者宣四年鄭公

子皈生弒君嫌皈生無罪及宣五年髙固來逆叔SKchar嫌見偪成昬

故傳因以明之是也雲亦或丘明所得記注本末不能皆備者但

杜又自疑以為諸例皆應從始事而發在後發者以記注周公舊

凡不繫於始事繫於後事丘明作傳因記注所繫遂以發之如杜

此言則周公舊凡於記注之文散在諸亊丘明作傳因記注之文

發例故或先或後也 注齊侯至周地 正義曰春秋之例國以

大小為序外傳鄭語雲斉荘僖於是乎小伯此斉侯即僖公也此

盟平宋衛也斉為會主則斉冝在上今宋在斉上故特觧之由宋

敬斉侯與衛先遇故斉侯尊宋使為會主瓦屋旣闕知是周地者

以其會於溫盟於瓦屋會盟不得相遠溫是周地知瓦屋亦周地

也 注莒人至來間 正義曰僖二十九年公會王子虎及諸侯

之卿盟於翟泉沒公不言貶卿稱人直言會某人某人傳曰卿不書

罪之也在禮卿不會公侯會伯子男可也此莒人乃對會公侯故

觧之莒是小國卿當稱人非貶辭也㣲者不嫌能敵公侯故直稱

公也 傳注大丘至雨名 正義曰地有兩名新舊改易者傳則

言實以明之若二名俱存者傳則錯經以見之此犬丘與垂兩名

俱存故傳不言實釈例曰若一地二名當時並存則直兩文互見

黒壤犬立時來之屬是也猶卿大夫名氏互見非例也 注成王

至之田 正義曰成王營邑扵洛以為居土之中貢賦路均將於洛

邑受朝許田近於王城故賜固公許田以為魯國朝宿之邑詩魯頌

曰居常與許復周公之宇是周公得許田也公羊傳曰許田者何

魯朝宿之邑也是許田為魯朝宿之邑鄭諸易許田而求祀周公故

知後世因在許田之中而立周公別廟焉鄭桓公以周宣王之母

弟故於泰山之下亦受祊田以為湯沐之邑祊邑內亦有鄭先君

別廟此時周室旣衰王不巡守鄭以天子不復廵守則泰山之祀

旣廢祊無所用故欲以祊易許田近鄭祊田近魯各從本國所近

之冝也魯以許田奉周公之祀易其田則廢其祀恐魯以周公

別廟為疑慮將不許雲巳廢泰山之祀而欲為魯祀周公言鄭得

許田周公之祀不純也雲已廢泰山之祀者謂天子不復廵守鄭

家巳廢此助𥙊泰山祭祀之事無所祭祀故欲為魯祀周公其實

廢來已乆今始雲巳廢者欲為魯祀周公故云巳廢耳方便遜辝

以求於魯也定四年祝佗言康叔之受分物雲取於有閻之士以

共王職取於相土之東都以會王之東蒐有閻之土猶魯之許田

也相土之東都猶鄭之祊邑也鄭近京師無假朝宿魯近泰山不

須湯沐各受其一衛以道路並逺故兩皆有之禮記王制曰方伯

為朝天子皆有湯沐之邑扵天子之縣內然則朝宿之邑亦名湯

沐但向京師主為朝王從王廵守主為助祭祭必沐浴隨事立名朝宿

湯沐亦互言之耳異義左氏說諸侯有大功徳乃有朝宿湯沐之

邑公羊說以為諸侯皆有朝宿湯沐之邑許慎以公羊為非則杜

意亦從許慎也公羊傳曰此魯朝宿之邑也則曷為謂之許田諱

取周田也諱取周田則曷為謂之許田繫之許也曷為繋之許近

許也杜言近許之田是用公羊為説杜依公羊之傳邑實近許故

以許為名劉君更無所馮直雲別有許邑邑自名許非由近許國

始名為許以規杜氏非其義也 注鍼子至後祖  正義曰先

配後祖多有異說賈逵以配為成夫婦也禮斉而未配三月廟見

然後配案昬禮親迎之夜祍席相連是士禮不待三月也禹娶𡍼

山四日即去而有啓生焉亦不三月乃配是賈之謬也鄭衆以配

為同牢食也先食而後祭祖無敬神之心故曰誣其祖也案昬禮

婦旣入門即設同牢之饌其間無祭祀之事先祭乃食禮無此文

是鄭之妄也鄭玄以祖為軷道之祭也先為配匹而後祖道言未

去而行配案傳旣言入於鄭乃雲先配而後祖寧是未去之事也

若未去先配則鍼子在陳譏之何須雲送女也此三說皆滯故杜

引椘公子囲告廟之事言鄭忽先逆婦而後告廟故曰先配而後

祖此時忽父見在計告廟以居當是荘公之事而譏忽者椘公子

囲亦人臣矣而自布几筵告於荘共之廟不言稟君之命知逆者

雖受父命當自告廟且忽先為配匹而後告祖見其告祖方始譏

之知忽自告祖也或可鄭伯為忽娶妻先逆而後告廟鍼子見而

譏之公子囲告廟者專𫞐自由耳非正也 注言鄭至丙戌

正義曰庚午之後十六日而有丙戌二十一日而辛卯七月有庚

午九月有辛卯其間不容一月是八月不淂有丙戌更遙一周則

丙戍去庚午七十七日八月亦不得有丙戌是明丙戌為日誤長

歴推七月丁卯朔四日庚午至二十日是丙戌九月丙寅朔二十六日

辛卯其月二十一日是丙戌八月小丁酉朔十日丙午二十日丙辰二日

戊戌十四日庚戌二十六日壬戌未知丙戌二字孰為誤也不直

雲日誤而檢上下者困傳明文故顕言之他皆放此 注因其至

媯姓 正義曰陳世家雲陳胡公滿者虞帝舜之後也昔舜為庻

人時居於媯汭其後因為氏姓姓媯氏武王克殷得媯滿封之

於陳是舜由媯汭故陳為媯姓也案世本帝舜姚姓哀元年傳

稱虞思妻少康以二姚是自舜以下猶姓姚也昭八年傳曰及胡

公不滛故周賜之姓是胡公始姓媯耳史記以為胡公之前巳姓

媯非也 注報之至曰陳 正義曰胙訓報也有徳之人必有羙

報報之以土謂封之以國名以為之氏諸侯之氏則國名是也周

語曰帝嘉禹徳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胙四岳國賜姓曰姜氏曰有呂亦

與賜姓曰媯命氏曰陳其亊同也姓者生也此為祖令之相生雖下

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屬也與其子孫共相連屬其旁支別屬

則各自立氏禮記大傳曰繫之以姓而弗別百世而昬姻不通者

周道然也是言子孫當共姓也其上文雲庻姓別於上而戚單於下

是言子孫當別氏也氏猶家也傳稱盟於子晳氏逐瘈狗入於華

臣氏如此之𩔖皆謂家為氏氏族一也所従言之異耳釈例曰別而稱

之謂之氏合而言之則曰族例言別合者若宋之華元華喜皆出

戴公向魚鱗蕩共出桓公獨舉其人則雲華氏向氏並指其宗則

雲戴族桓族是其別合之異也記謂之庻姓者以始祖為正姓高

祖爲庻姓庻姓亦氏族之別名也姓則受之扵天子族則稟之扵

時君天下之廣兆民之衆非君所賜皆有族者人君之賜姓賜族

為此姓此族之始祖耳其不賜者各徒父之姓族非復人人賜也

晉語稱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得姓者十二人天子之子尚不得

姓況餘人哉固當従其父耳黃帝之子兄弟異姓周之子孫皆姓

SKchar者古今不同質文代革周代尚文欲令子孫相親故不使別姓

其賜姓者亦少唯外姓媯滿之徒耳賜族者有大功徳冝世享祀

者方始賜之無大功德任其興衰者則不賜之不賜之者公之同姓

蓋亦自氏祖字其異姓則有舊族可稱不丗其祿不須賜也衆仲

以天子得封建諸侯故云昨土命氏拠諸侯言耳其王朝大夫不

封為國君者亦當王賜之族何則春秋之世有尹氏武氏之徒明

亦天子賜之與諸侯之臣義無異也此無駭是卿羽父爲之請族

蓋爲卿乃賜族大夫以下或不賜也諸侯之臣卿為其極旣登極

位理合建家若其文祖㣲賤此人新升為卿以其位絶等倫其族

不復囚故身未𬒳賜無效可稱魯挾鄭宛皆未賜族故單稱名也

或身以才舉暫升卿位功徳猶薄未足立家則雖為卿竟不賜族

羽父為駭請族知其皆由時命非例得之也華督生立華氏知其

恐慮不得故早求之也由此而言明有竟無族者魯之翬挾柔

溺名見扵經而其後無聞是或不得族也其士會之帑処秦者為

劉氏伍貟之子在斉為王孫氏外傳稱知果知知伯之將滅自別

其族為輔氏如此之𩔖皆是身自為之非復君賜釈例曰子孫繁

衍枝布葉分始承其本末取其別故其流至於百姓萬姓其言自

有百姓萬姓未必皆君賜也晉語稱炎帝姓姜則伯夷炎帝之後

姜自是其本姓而雲賜姓曰姜者黃帝之後別姓非一自以姜姓

賜伯夷更使為一姓之祖耳非復因舊姓也猶后稷別姓SKchar不是

因黃帝姓也 諸侯至為族正義曰杜意諸侯以字言賜先人

字為族也為謚因以為族謂賜族雖以先人之字或用先人所

為之謚因將為族以謚為族者衛斉𢙣宋戴𢙣之𩔖是也而劉

君乃稱以謚為族全無一人妄規杜氏非其義也死後賜族乃是

正法春秋之世亦有非禮生賜族者華督是也釈例曰舊說以為

大夫有功徳者則生賜族非也至於鄭祭仲為祭封人後升為卿

經書祭仲似生賜族者検傳旣無同華氏之文則祭者是仲之舊

氏也諸侯以字字有二等檀弓曰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周道也

然則二十有加冠之字又有伯仲叔季為長幼之字二者皆可以

為氏矣服虔雲公之母弟則以長幼為氏貴適統伯仲叔季是也

庶公子則以配字為氏尊公族展氏臧氏是也案鄭子人者鄭厲

公之弟桓十四年鄭伯使其弟語來盟即其人也而其後為子人

氏不以仲叔為氏則服言公之母弟以長幼為氏其事未必然也

杜以慶父叔牙與荘公異母自然仲叔非母弟族矣其或以二十

之字或以長幼之字蓋岀自時君之命也叔𦙝稱叔不稱孫而三

桓皆稱孫俱氏長幼之字自不同也藏氏稱孫展氏不稱孫俱氏

二十之字自不同也然則稱孫與不稱孫蓋岀其家之意未必由

君賜也以字為族者謂公之曽孫以王父之字為族也諸侯之子

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子公孫繫公之常言非族也其或貶

責則亦與族同成十四年叔孫僑如如斉逆女傳曰稱族尊君命也

僑如以夫人婦姜氏至自斉傳曰舍族尊夫人也宣元年公子遂

如斉逆女遂以夫人至亊與僑如正同其傳直雲尊君命尊夫人

不言稱族舎族旣非氏族則不待君賜自稱之矣至於公孫之子

不復得稱公曽孫如無駭之輩直以名行及其死也則賜之族以

其王父之字爲族也此無駭是公之曽孫公之曽孫必須有族故

拠曽孫為文言以王父字耳公之曾孫正法死後賜族亦有未死

則有族者則叔孫得臣是也公子公孫扵身必無賜族之理經書

季友仲遂叔𦙝者皆是以字配名連言之故杜注並雲字也其蕩

SKchar者公子蕩之妻不可言公子伯SKchar故繋於夫字言蕩伯SKchar

非當時之氏其傳雲立叔孫氏臧僖伯臧哀伯叔孫戴伯之徒皆

傳家拠後追言之耳其公孟彄丗本以為靈公之子字公孟名彄

與季反仲遂相似俱以字配名劉炫不逹此旨妄規杜過非也必

如劉觧生賜族之文證在何処其公之曽孫玄孫以外爰及異姓

有新升為卿君賜之族蓋以此卿之字即為此族案世本宋督是

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華父是督之字計督是公孫耳未合賜族

應死後其子乃賜族故杜雲督未死而賜族督之妄也沈亦云督

之子方可有族耳注謂取至時君正義曰舊官謂若晉之

士氏舊邑若韓魏趙氏非是君賜則不得為族嫌其居官邑不

待公命故云皆稟之時君此謂同姓異姓皆然也服虔止謂異姓

又引宋司城韓魏為證韓與司城非異姓司城又自為樂氏不以

司城為族也 九年大雨震電正義曰説文雲震劈歷震物

者電隂陽激曜也河圗雲隂陽相薄為雷隂激陽為電然則震

是雷之劈歴電是雷光僖十五年震夷伯之廟是劈歴破之

雷之甚者為震故何休雲震雷也 大雨雪 正義曰說文雲雨

水從雲下也然則雨者天上下水之名旣見雨従天下自上下者

因即以雨言之雨螽亦稱為雨故下雪稱雨雪也平原出水為大

水直書大水平地尺為大雪不直書大雪而雲大雨雪者水則從

天入地岀地乃為多見其在地之多言其出水之大故不言大雨

水雪則自天而下下即委之於地見其自上而下言其下雪之多

故言大雨雪水則俯視雪則仰𮗚故立文有異其大雨雹亦與雪

同 傳注此觧至經誤 正義曰傳發凡以解經若經無霖字則

傳無由發故知經誤然則經當如傳言大雨霖以震不當雲大雨

震電是經脫霖以二字而妄加電也 先者至以逞  正義曰

嘗冦速去知戎心逐之逐其去者必有所獲獲謂獲鄭人也在先

者見逐有所獲不復顧後必務在速進謂棄其後者獨自先進進

而遇覆必速廻奔走後者不救則是無継續矣無継則易敗如是

乃可以觧患服虔雲先者見獲言必不往相救各自務進言其貪

利也其言見獲者當謂戎被鄭獲也鄭人速去以誘之安得𫉬戎

也在先者巳被鄭獲重進者將復為虜各自務進欲何所貪而雲

貪利也此則不言可解無故以觧亂之 注為三至死也 正義

曰前後及中三処受敵者前謂第一伏逆其前也後謂祝聃與後

伏逐其後也中謂第二伏擊其中也衷戎師者謂戎師在三伏之

中殪死也釈詁文也十一月至戎師 正義曰此即上傳所説擊

戎之事史官得其戰狀乃裁約為之辭經之所陳皆是此𩔖旣不書

經故準經為文以揔之 十年注公子至七年 正義曰傳稱羽父

先會斉侯鄭伯是不待公命也貪會二國之君自求其名時史疾

其專進故貶去公子公子義與氏同故以氏言之中丘之會計君

自親行今斉鄭稱人是使微者從之也於例師岀與謀曰及傳稱

⿱眀皿於鄧為師期公旣與謀計當書及今乃言會明其以翬專行非

鄧之謀釈例曰王命伐宋羽父不匡君以速進而先會二囯自以

為名故貶去其族斉為侯伯鄭伯又為王卿士二君奉王命以計

宋𢙣羽父之專進故使與微者同伐動而無功故無成敗也案四

年翬固請而行故貶去其氏此直言羽父先會斉侯鄭伯無困請

之文亦貶之者又公子豫邾人鄭人以不待公命而經不書此翬

亦不待公命而經書者翬扵四年傳稱固請此先會亦固請也

傳扵四年其文已詳故於此而略耳豫會邾人鄭人本非公命故

不書此則公會斉鄭於中丘己為師期翬又請公先會先會則

是君命故以書之 注斉鄭至宋地 正義曰案傳公會斉侯

鄭伯於老桃然後公敗宋師則知老桃之會謀與宋戰彼與公謀

戰而公獨敗宋師知斉鄭後期也 注三國至戴城 正義曰案

傳例克邑不用師徒曰取然則取者拠克邑之易今此克得軍師

亦稱取者但取者雖拠克邑之文其克得師衆而易者亦曰取是

以荘十一年注云威力兼備若羅網所掩覆一軍皆見禽制若非

前敵之易何能覆而取之故釈例曰如取如攜然則凡言取者皆

易辭劉君以取之非易而規杜氏非也沈氏亦云今日囲明日取

故知易也公羊傳曰其言伐取之何易也是杜所用之義地理志

雲梁國甾縣故載國應劭曰章帝改曰考城古者甾載聲相近故

鄭玄詩箋讀俶載為熾菑是其音大同故漢於載國立甾縣於晉

屬陳留 傳注尋九至魯地 正義曰九年傳稱會於防謀伐宋

未及伐宋而更為此會為師伐宋之期知是尋防會也釈例曰盟

於鄧盟於犖盟於戚公旣在會而不書盟者以理推之會在盟前

知非後盟也蓋公還告會而不告盟 注會不至日誤 正義曰

六月無戊申者下有辛巳取防亦在六月之內戊申在辛己之前

三十三日不得共在一月上有五月今別言六月知日誤月不誤長

歴推六月丙辰朔三日戊午五日庚申未知二者孰誤注勞者至

王爵 正義曰聘禮賔至於近郊君使卿朝服用束帛労覲禮至

於郊王使人皮弁用璧労周禮司儀曰諸公相為賔主君郊労皆

不言以饔餼勞案禮饔餼乃是旣相見致大禮不應於郊以設之

杜意蓋以熟食曰饔生牲曰餼以労客扵郊必有牲饌故以饔餼

言之非謂大禮之饔餼也勞禮大行人云上公三労近郊労一也

逺郊労二也竟首勞三也侯伯再勞去竟首子男一勞去遠郊凡

近郊勞皆君自行遠郊使卿竟首使大夫掌客又雲上公五積皆

眡飱牽侯伯四積子男三積是賔入竟之後有致積之禮積雖是

牽亦或有塾或在郊致積故謂之郊労沈依聘禮注其郊之遠近

上公遠郊五十里侯伯三十里子男十里近郊各半之注三國至

通稱 正義曰三國之軍在戴城下故鄭伯合囲之不言囲戴者

本意囲三師不囲戴也不言囲三師者今日囲明日取囲之不乆

經以取告不以囲告三國經皆稱人於例為將卑師少而傳言三

師故辯之師者軍旅之通稱 注報入至四日 正義曰九月無戊

寅者經有十月壬午長歴推壬午十月二十九日戊寅在壬午之

前四日耳故九月不得有戊寅上有八月下有冬則誤在日也

十有一年至來朝正義曰十下言有者干寶雲十盈則更始

以竒從盈數故言有也經備文傳從略故傳不言有桓七年榖伯

鄧侯別言來朝此兼言來朝者彼別行禮此同行禮由同時行禮

當長者在先故爭之 注與謀至昌縣 正義曰與謀曰及宣七

年傳例也傳稱會於郲謀伐許是公與謀也譜雲許姜姓與斉同

祖堯四嶽伯夷之後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於許今潁川許昌

是也靈公徒葉悼公遷夷一名城父又居析一名白羽許男斯処容

城自文叔至莊公十一世始見春秋元公子結元年𫉬麟之𡻕也

當𢧐國𥘉椘滅之地理志雲潁川郡許縣故許國文叔所封二十

四丗為椘所滅也漢丗名許縣耳魏武作相改曰許昌注實弒至諱

也 正義曰他君見弒則書弒魯君見弒則書薨公薨例皆地此

公又不地故觧之言魯史䇿書所諱也不忍言君之見弒又不忍

言其殭屍之処諱而不書故夫子因之傳不言書曰知是舊史諱

之也董狐書趙盾弒君仲尼謂之良史不書君弒則是史之不良

夫子不改其文而因之者為人臣者或心實愛君為諱愆過或志

在疾𢙣故章賊名雖事跡不同而俱是為國聖䝨兩通其事欲

見仁非一塗僖元年傳曰諱國𢙣禮也以仲尼之善蕫狐知為史

必須直也以丘明之禮諱𢙣知為史又當諱也釈例曰臣之事君

猶子事父微諫見志造膝詭辭執其是而諌其非不必其得蓋匡

救將然而將順其巳然故有隱諱之義焉至於激節之士則不然

南史執簡而累進蕫狐書法而不隱鬻拳劫君而自刖晏嬰端委

而引直聖䝨亦録而善之所以廣義訓博大道殷有三仁此之謂

也是言聖䝨兩通之意也鄭伯髠頑椘子麏齊侯陽生之徒俱

實見弒而以卒赴魯是他國之臣亦有諱國𢙣者非獨魯史也

傳注薛魯國薛縣 正義曰譜雲薛任姓黃帝之苗裔奚仲封

為薛侯今魯國薛縣是也奚仲遷於邳仲虺居薛以為湯左相武

王復以其胄為薛侯齊桓霸諸侯黜為伯獻公始與魯同盟小國

無記丗不可知亦不知為誰所滅地䋥志雲魯國薛縣夏車正奚

仲所國後遷於邳湯相仲虺居之 注薛祖至之前正義曰定元

年傳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是夏所封也 注卜正

卜官之長 正義曰周禮春官大上下大夫二人其下有卜師卜人

亀人筮人大卜為之長正訓長也故謂之卜正 注庻姓至姓也

正義曰周禮司儀職雲詔王儀南郷見諸侯士揖庻姓時揖異姓

大揖同姓鄭𤣥雲庻姓無親者也異姓昬姻者也是庻姓非同姓

也周之至為後 正義曰賈逵以宗為尊服虔以宗盟為同宗

之盟孫SKchar以為宗伯屬官掌作盟詛之載辭故曰宗盟杜無明

解盟之尊卑自有定法不得言尊盟也周禮司盟之官乃是司

寇之屬非宗伯也唯服之言得其旨矣而孫SKchar難服雲同宗之盟

則無與異姓何論先後若通共同盟則何稱於宗斯不然矣天子

之盟諸侯令其共奨王室未聞離逖異姓獨與同宗者也但周人

貴親先敘同姓以其篤於宗族是故謂之宗盟魯人之為此言見

其重宗之義執其宗盟之文即雲無與異姓然則公與族則異姓

為賔復言族燕不得有異姓也孟軻所云説詩者不以辭害意此

之謂也異姓為後者謂王官之伯降臨諸侯以王命而盟者耳其

 春秋之世押主斉盟者則不復先姫姓也踐土之盟其載書雲王

 若曰晉重魯申是用王命而盟也召陵之會劉子在焉故祝佗引

 踐土為比為有王官故也宋之盟椘屈建先於趙武明是大國在

 前不先SKchar姓若姫姓常先則椘不淂競也且言周之宋盟是唯周

 乃然故釈例曰斤周而言指謂王官之宰臨盟者也其餘雜盟未

 必皆然是言餘盟不先SKchar⿱眀皿則同姓在先朝則各從其爵故鄭

 康成注禮記雲朝覲爵同同位若然案覲禮曰諸侯前朝皆受舍

 於朝同姓西面北上異姓東面北上鄭玄雲言諸侯明來朝者衆

 矣顧其入覲不得並耳分別同姓異姓受之將有先後也若如此

 言則似朝覲不爵者但朝覲實以爵同同位就爵同之中先同

 姓後異姓若盟則爵雖不同先同姓也禮記周公朝諸侯於明堂

 之位三公中隋之前北面東上諸侯之位阼階之東西面北上諸

 伯之國西階之西東面北上諸子之國門東北面東上諸男之國門

 西北面上覲禮於方明之壇鄭言諸侯見王之位亦引明堂位為

 説是則諸侯總見皆以爵為班雖不分別同姓異姓其受禮之時

 爵同者猶先同姓也其王官之伯臨諸侯之盟雖群後咸在常先

 同姓故此言宗盟耳取重宗之亊以喻己也取譬之事聊舉一邊

 寡人若朝於薛不敢與諸任歯朝扵彼國自可下主國之宗諸侯

 聚盟不肯先盟主之宗也 注薛任姓歯列也 正義曰卋本氏

 姓篇雲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言此十國皆任姓也禮記

 文王卋子曰古者謂年齡歯亦齡也然則齒是年之別名人以年

 歯相次列以爵位相次列亦名爲歯故云歯列也 挾輈以走

 正義曰廟內授車未有馬駕故手挾以走輈轅也方言云椘衛謂

 轅為輈服虔雲考叔車轅箠馬而走古者兵車一轅服馬夾之若

 馬己在轅不可復挾且箠馬而走非徒歩所及子都豈復乗車

 逐之 注逵道方九軌也 正義曰冬官秀工記匠人営國經塗

 九軌車轍謂王城之內道廣並九車也爾雅宮雲一逹謂之道路

 二逹謂之岐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逹謂之康六達謂

 之菲七達謂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逵說爾雅者皆以

 爲四道交岀復有旁通故劉炫規過以逵為九道交出也今以為

道方九軌者蓋以九出之道卋俗所希不應城內淂有此道以記

有九軌故以逵當之言並容九軌皆得前達亦是九達之義故李

廵注爾雅亦取並軌之義又塗方九軌天子之制諸侯之國不得

皆有唯鄭城之內獨有其塗故傳扵鄭國每言逵也故桓十四年

焚渠門入及大逵荘二十八年衆車入自純門及逵市宣十二年入

自皇門至於逵路劉君以為國國皆有逵道以規杜氏其義非也

注蝥弧旗名 正義曰周禮諸侯建旂孤卿建旜而左傳鄭有蝥

弧斉有靈姑鉟皆諸侯之旗也趙簡子有蜂旗卿之旗也其名當

時為之其義不可知也 注弟共至元年 正義曰荘公之弟逃

於四方故知雅是共叔叚也說文雲餬𭔃食也以此傳言餬口四方

故以𭔃食言之昭七年傳雲饘於是鬻扵是以餬余口釋言云餬

饘也則餬是饘鬻別名今人以薄鬻塗物謂之餬紙餬帛則餬

者以鬻食口之名故云餬其口也 注謁告至曰媾正義曰謁告

也釋詁文婦之父曰昬釋親文也媾與昬同文故先儒皆以為重

昬曰媾 注絜斉至之祀 正義曰釈詁雲禋祭也孫炎曰禋絜

敬之祭周語曰精意以享禋也是絜齊以享謂之禋享訓獻也言

絜清斉敬以酒食獻神也禮諸侯祭山川之在其地者若其受許

之士則當祭許山川故知祀謂許山川之祀 注圉邊垂也正義

曰釈詁雲圉垂也舍人曰圉邊垂也 注此今至京兆正義曰地理

志雲河南郡新鄭縣詩鄭國鄭桓公之子武公所國是知新邑扵此

謂河南新鄭也且志又雲京兆鄭縣周宣王弟鄭桓公邑是知舊鄭

在京兆也志又雲本周宣王弟友為周司徒食采扵宗周畿內是

為鄭桓公桓公問扵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史伯為桓

謀取虢鄶之地今𭔃帑與賄而虢鄶受之後三年幽王敗桓公死其

子武公與平王東遷卒定虢鄶之地然則傳雲先君新邑扵此謂

武公始居此也史記鄭卋家稱虢鄶自分十邑獻扵桓公桓公竟國之

案鄭語桓公始謀未取之也武公始國非桓公也全滅虢鄶非獻

邑也馬遷之言皆謬耳昭十六年傳子産謂韓宣子曰我先君桓

公與啇人皆出自周以艾殺此地而共処之者謂𭔃帑與賄之時啇

人即與俱行耳非桓公身至新鄭注大岳至継也正義曰周語

稱共工伯鮌二者皆黃炎之後言鮌為黃帝之後共工為炎帝

之後炎帝則神農之別號周語又稱堯命禹治水共之從孫四岳

佐之胙四岳國命為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賈逵雲共工也従

孫同姓末嗣之孫四岳官名大岳也立四岳之祭焉姜炎帝之姓其

後変易至扵四岳帝復賜之祖姓以紹炎帝之後以此知大岳是神

農之後堯四岳也以其主岳之祀尊之故稱大岳許國是其後也

胤継也釈詁文舎人云胤継卋也 禮継至嗣者也正義曰經謂紀

䋥之若詩之經営經始也國家非禮不治社稷得禮乃安故禮所以經

理國家安定社稷以禮教民則親戚和睦以禮守位則澤及子孫

故禮所以次序民人利益後嗣經國家猶詩序之言經夫婦也

注百人至詛之 正義曰周禮夏官序制軍之法百人為卒二十五

人為兩此言二十五人為行者以傳先卒後行豭大於大知行之人

數少於卒也軍法百人之下唯有二十五人為兩耳又大司馬之屬

官行司馬是中士軍之屬官兩司馬亦中士知周禮之兩即此行是

也周禮之行謂軍之行列知此行亦卒之行列也詛者盟之細殺

性告神令加之殃咎疾射潁考叔者令卒及行聞祝詛之欲使神

殺之也一卒之內已用一豭又更令一行之聞或用雞或用犬重

祝詛之犬雞者或雞或犬非雞犬並用何則盟詛例用一牲不用二也

豭謂豕之牡者爾雅釈獸豕牝曰豝豝者是牝知豭者是牡祭祀

例不用牝且宋人謂宋朝為艾豭明以䧺豬喻也 注蘇忿至公

也 正義曰成十一年傳曰昔周克啇使諸侯撫封蘇盆生以溫

為司寇尚書立政稱周公告大史曰司寇蘇公是其事也注息國

至息縣 正義曰卋本息國SKchar姓此息侯伐鄭責其不親親知與

鄭國同SKchar姓也荘十四年傳椘文王滅息其𥘉則不知誰之子

何時封也地理志汝南郡有新息縣故息國也應劭雲其後東從

故加新雲若其後東徙當雲故息何以反加新字乎蓋本自他処而

徙此也 凡諸至於䇿 正義曰此傳雖因宋不告敗而發此例

其言諸侯有命非獨為𬒳伐之命故注云命者國之大事政令也

謂諸是大亊崩卒會盟𢧐伐克取君臣乖離水火災害經書他

囯之事皆是來告則書不告則否來告則書者或彼以實告改其

告辭而書之或従彼以虛告因其虛言而記之立文襃貶章雲善惡

雖復依告者多不必盡皆依告衛獻公之岀奔也傳稱孫林父寗

殖出其君名在諸侯之䇿及其書經則雲衛侯出奔齊如此之𩔖

是改告辭也晉人之敗秦也傳稱潛師夜起以敗秦於令狐秦實

未陳不與晉戰晉人諱背前言妄以𢧐告及其書經乃言晉人及

秦人戰於令狐如此之𩔖是因虛言也雖復或因其虛或改其實

終是皈於𭄿戒得告乃書也不然則否者雖復傳聞行言實知其

事但非故遣來告知亦不書所以慎謬誤辟不審若椘滅六蓼臧

文仲歎而為言魯非不知但無命來告故不書也師出臧否亦如之

者傳因𬒳兵發例嫌出師伐人不必須告故重明之雖及滅囯者

旣拠侵伐發例又嫌滅國事重不待告命故更明之言不書於䇿

者明告命大事皆書於囯史正䇿以見仲尼修㝎悉因正䇿之文

注臧否至乃書 正義曰不言勝敗而臧否者明其臧否之言

非徒勝敗之謂故知是善𢙣得失總謂理有曲直兵有彊弱也狄

伐邢之𩔖非狄能告也椘滅庸之徒非庸能告也故知敗克互言

不須兩告乃書也且哀元年傳曰吳入越不書吳不告慶越不告

敗也吳越並言知其不待兩告 注大宰官名 正義曰周禮夭

子六卿天官為大宰諸侯則並六為三而兼職焉昭四年傳稱季

孫為司徒叔孫為司馬孟孫為司空則魯之三卿無大宰也羽父

名見於經已是卿矣而復求大宰蓋𣣔令魯特置此官以栄巳耳

以後更無大宰知魯竟不立之 討寪氏有死者 劉炫雲羽父

遣賊弒公公非寪氏所弒公在寪氏而死遂誣寪氏弒君𣣔以正

法誅之君非寪氏所弒故討寪氏之家僅有死者而巳言不揔珠

之注𣣔以至無拠 正義曰劉炫雲欲以弒君之罪加寪氏

則君非寪氏所弒而復不能以正法誅之正法謂滅其族汙其宮

也傳言此者進退無拠進誅寪氏則實非寪氏弒君退舍寪氏

則無弒君之人是其進退無拠也


春秋正義卷第四

        計一萬二千五百三十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