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秋
卷一
[編輯]宣帝
[編輯]宣王天姿傑邁,有英雄之略。〈(《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註)〉第91頁
宣帝初不欲屈節曹氏,辭以風疾,不能起。魏武使人往,微刺之,以觀信否。宣帝堅臥不動。〈(孫盛《晉陽秋》——《御覽》743)〉第91頁
〔青龍二年。〕諸葛亮寇於郿,據渭水南原,詔使高祖拒之。亮善撫禦,又戎政嚴明,且僑軍遠征,糧運艱澀,利在野戰。朝廷每聞其出,欲以不戰屈之,高祖亦以為然。而擁大軍禦侮於外,不宜遠露怯弱之形以虧大勢,故秣馬坐甲,每見吞並之威。亮雖挑戰,或遺高祖巾幗。巾幗,婦女之飾,欲以激怒,冀獲曹咎之拆掉,朝廷慮高祖不勝忿傎〈(一本作憤)〉,而衛尉辛毗骨鯁之臣,帝乃使毗仗節為高祖軍司馬。亮果復挑戰,高祖乃奮怒,將出應之,毗仗節中門而立,高祖乃止,將士聞見者益加勇銳。識者以人臣雖擁眾千萬而屈於王人,大略深長皆如此之類也。〈(孫盛《晉陽秋》——《世說·方正第五》註)〉第92頁
諸葛武侯杖二十以上皆親決,宣文聞之喜曰:「吾無患矣。」〈(孫盛《晉陽秋》——《御覽》650)〉第93頁
有星赤而芒角,自東北往西南流,投入亮營,三投再還,往大還小,俄而亮卒。〈(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諸葛亮傳》註,《御覽》7)〉第93頁
〔景初二年。〕高祖伐公孫淵,過本縣,賜牛酒帛郡守、典農。會暮次父老故舊,宴飲。高祖作歌曰:「天地開闢,日月重光,今遭〈(原註:一作「遭逢」)〉際會,奉辭遐方。將掃逋穢,還過故鄉、肅清萬里〈(原註:此句亦見《書抄》)〉,總齊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原註:一作「武陽」。《御覽》570,《樂府解題》85)〉第93頁
〔嘉平元年,曹爽等從駕謁高平陵,以太后令閉諸城門。〕司農桓範,字符則,出奔曹爽云:「大司農印在吾手中,所在得開倉而食。」〈(原註:《御覽》231,勸詣許昌,謂不憂穀食,爽不從)〉第93頁
〔乃誅曹爽。〕初,高祖勒兵闕下,經曹爽門,爽帳下督嚴世引弩將射高祖,孫謙在後牽止之曰:「事未可知。」三註三止,高祖車乃過。〈(孫盛《晉陽秋》——《類聚》60,《御覽》348)〉
景帝
[編輯]正元元年。〔九月,廢芳離髦。〕高貴鄉公神明爽雋,德音宣朗。〈(罷朝)〉,景王曰:「上何如主也?」鐘會對曰:「文高陳思,迕類太祖。」景王曰:「若如卿言,社稷之福也。」〈(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四)(編者:此文應為《魏氏春秋》)〉
〔正元二年,毋丘儉、文欽起兵,擊敗之。欽奔吳,儉走死。〕景帝有目疾,文鴛之來攻,驚而目出。懼六軍恐。蒙以被,痛甚,嚙被皆破。〈(孫盛《晉陽秋》——《御覽》707)〉第95頁
文帝
[編輯]〔甘露元年,以盧毓為司空,固讓王祥,不許。〕王祥少有美德行。後母數譖祥,屢以非理使祥,弟覽輒與祥俱。又虐使祥婦,覽妻亦趨而公之。母患,方盛寒冰凍,母欲生魚祥解衣將剖冰求之,會有處冰小解,魚出。〈(孫盛《晉陽秋》——《世說·德行第一》註)〉第95頁
〔文帝近相國,以劉實參相國軍事。〕劉實字子真,平原人。〈(孫盛《晉陽秋》——《文選·晉紀總論》註)〉第96頁
〔以王沈為豫州刺史。〕王沈檄唐彬為治中、別駕,忠肅公亮,匡救違闕,盡規誨以納善,不顯諫以自彰,當朝正色焉。〈(孫盛《晉陽秋》——《書抄》)〉
〔景元三年,殺嵇康。〕嵇康性不偶俗〈(原註:《文選·五君詠》註。案:《三國志》卷二十一註「正元二年,司馬文王反自樂嘉,殺嵇康、呂安」,《本傳》作景元三年)〉第97頁
〔而尚奇任俠,與阮籍、籍兄子咸、山濤、向秀、王戎、劉伶相友善,號「竹林七賢」。〕於是風譽善於海內,至於今詠之。〈(孫盛《晉陽秋》——《世說·任誕二十三》註)〉第95頁
阮嫂常歸家,籍相見與別。或以禮譏之,籍曰:「禮豈為我設邪?」〈(孫盛《晉陽秋》——《文選·五君詠》註)〉第98頁
文帝親阮籍,恆與譚戲,任其所欲,不迫以職事。籍從容嘗言曰:「平生曾遊東平,樂其土風願得為東平太守。」文帝大悅,即從其意。籍便騎驢徑到郡,至,皆壞府舍諸壁鄣,使內外相望。然籍教令清整,當留十餘日,便乘驢去。〈(孫盛《晉陽秋》——《御覽》901)〉第98頁
〔母卒,飲酒無異平日。〕何曾於太祖坐謂阮籍曰:「卿任性放蕩,敗禮傷教,若不革變,王憲豈得兼容?」謂太祖「宜投之四裔,以潔王道。」太祖曰:「此賢素羸病,君當恕之。」〈(孫盛《晉陽秋》——《文選·與山巨源絕交書》註)〉第99頁
嵇康與東平呂安親善。〈(孫盛《晉陽秋》——《世說·雅量第六》註)〉第99頁
安字仲悌,東平人,冀州刺史招之第二子,誌量開曠,有拔俗風氣。〈(原註:《世說·簡傲第二十四》註)〉安與嵇康相友,每一相思,千里命駕。〈(孫盛《晉陽秋》——《水經註箋》)〉第99頁
安嫡兄遜淫安妻徐氏,安欲告遜遣妻,以咨於康,康喻而抑之。遜捏不自安,陰告安撻母,表求徙邊。安當徙,訴自理,辭引康。〈(孫盛《晉陽秋》——《世說·雅量第六》註)〉第100頁
〔康及呂安事,臨誅作詩,自責云:今愧孫登。〕康嘗見孫登,登對之長嘯,逾時不言。康辭還曰:「先生竟無言乎?」登曰:「惜哉!」〈(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十一,《御覽》392,《類聚》19略)〉第100頁
〔咸熙元年,姜維受後主敕降鐘會。後知會有異志,說之反。斬會及維。〕盛以永和初從安西將軍平蜀,見諸故老,及姜維既降之後,密與劉禪表疏說欲偽服事鐘會,因殺之以復蜀土,會事不捷,遂至泯滅,蜀人於今傷之。盛以為聲人云: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其將至。其姜維之謂乎!鄧艾之入江由,士眾鮮少,維進不能奪節綿竹之下,退不能總帥五將,擁衛蜀主,思後圖之計,而乃反復於逆順之間,希違情於難冀之會,以衰弱之國而屢觀兵於三秦已滅之邦,冀理外之奇舉,不亦暗哉!〈(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四十四)〉第101頁
二月,文帝進號為王,太尉王祥獨長揖。王謂祥曰:「今日然後知君見顧之重也。」〈(孫盛《晉陽秋》——《御覽》543)〉第101頁
〔後主舉家遷洛陽,封為安樂公。〕他日,司馬文王問劉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也。」郤正見禪曰:「若王後問,宜泣以對。」會王復問,禪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王曰:「何以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孫盛《晉陽秋》——《類聚》315)〉第101頁
卷二
[編輯]武帝
[編輯]泰始元年。
〔時魏刻薄奢侈,欲矯以仁儉。武帝令曰:「殿前織成帷不須施也。」〈(孫盛《晉陽秋》——《御覽》700)〉第103頁
時有司奏:御牛青絲靷斷,以青絲為親靷。詔可以青麻代之。〈(孫盛《晉陽秋》——《御覽》814、898)〉第103頁
泰始二年春帝正月。〈(原註:《史通·仿真》云:「孫盛魏晉二《陽秋》,每年首必云:某年春帝正月。因元年無正月,故標於此。)〉
高安鄉侯夏侯佐卒,惇之孫也,嗣絕。詔曰:「惇,魏之元功勛書竹帛。昔庭堅不祀,猶或到此之,況朕受禪於魏,而可以忘其功臣哉!宜擇惇近屬劭封之。〈(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九,《類聚》51)〉第103頁
給陳留王碓一區〈(孫盛《晉陽秋》——《御覽》762)〉第104頁
拜張華黃門侍郎。華有文雅之才,晉儀禮釐革制度,敕有司給筆劄,多有損益。〈(孫盛《晉陽秋》——《御覽》606)〉第104頁
華博覽洽聞,無不貫綜。世祖嘗問漢事,及建章千門萬戶,華畫地成土,應對如流,張安世不能過也。〈(孫盛《晉陽秋》——《世說·言語第二》註)〉第105頁
〔有司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奏可。〕孫盛論曰:孔子修《春秋》,列三紀,為後王法。今仍舊,非也。且晉為金行而服色尚赤,考之古道,其乖違甚矣。「〈(孫盛《晉陽秋》——《通典》55,《宋書·禮志》)〉第105頁
〔帝於華林園宴射賦詩。〕散騎常侍應貞,詩最美。〈(孫盛《晉陽秋》——《文選·晉武帝〈華林集詩〉》註)〉第106頁
〔貞,璩子。〕應璩作五言詩百三十篇,言時事,頗有補益,世多傳之。〈(孫盛《晉陽秋》——《文選·百一詩》註)〉第106頁
〔立子衷為太子。〕世祖疑惠帝不可承繼大業,遣和嶠、荀勖往視之。既見,勖嘆曰:「太子德更進茂,不同於國外。」嶠曰:「皇太子聖質如初。此陛下家事,非臣所盡。」天下聞之,莫不稱嶠為忠,而欲灰滅勖也。〈(孫盛《晉陽秋》——《世說·方正第五》註)〉第107頁
七月,立常平倉,豐則糴,歉則糶,以利民也。〈(原註:《御覽》190)〉第107頁
〔帝給向雄酒禮,使詣吳奮。〕孫盛《不與故君相聞議》曰:「昔在晉初,河內溫縣領校向雄,送御犧牛,不先呈郡,輒隨北送洛。值天大熱,郡送親多渴死,臺法甚重。太守吳奮召雄與杖,雄不受杖,曰:『郡親者亦死也,呈牛者亦死也。』奮大怒,下雄獄,將大治之,會司隸辟雄都官從事,數年為黃門侍郎。奮為侍中,同省相避不相見。武帝聞之,給雄酒禮,使詣奮解,雄乃奉詔。〈(孫盛《晉陽秋》——《世說註》三。案,今《晉書》作向雄與劉毅事,《世說》作向雄與劉淮事,唯王隱書與此同。)(編者:此條乃孫盛議論,但未必為其《晉陽秋》文;湯球每輯入)〉第107頁
泰始五年春帝正月。〈(原註:見上)〉
泰始六年春帝正月。〈(原註:見上)〉
〔六年冬,譙周卒。〕詔曰:「朕甚悼之,賜朝服一具,衣一襲,錢十五萬。」周息熙上言,周臨終囑熙曰:「久抱疾,未曾朝見。若國恩賜朝服衣物者,勿以加身。當還舊墓,道險行難,預作輕棺。」殯斂畢,上還所賜。詔曰:「還衣服,給棺直。〈(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四十二)〉第108頁
〔十二月,吳孫秀降。〕賜雲母車。〈(孫盛《晉陽秋》——《御覽》808)〉第108頁
〔妻秀以姨妹蒯氏。〕蒯氏,襄陽人,祖良,吏部尚書;父鈞,南洋太守。〈〉
泰始七年春帝正月。〈(原註:見上)〉
〔三月,裴秀薨。〕裴秀有風操,十餘歲,時人為之語曰:「後進領袖有裴秀」。〈(孫盛《晉陽秋》——《文選》卷38《為蕭揚州作薦士表》註引)〉第109頁
泰始八年春帝正月。〈(原註:見上)〉
吳拔西陵,羊祜救之不及,歸自江陵。務修德信以懷吳人。吳陸抗與羊祜推僑、劄之好。抗嘗遺祜酒,祜飲之不疑。抗有疾,祜饋之藥,抗亦推心服之,於時以為華元、子反復見於今。〈(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五十八,《類聚》81,《御覽》430)〉第109頁
祜不附權貴,攻江陵以軍閥將斬王戎。王夷甫父乂,有簡書,將免官,夷甫年十七,見所繼從舅羊祜,申陳事壯,辭甚俊偉。祜不然之,夷甫拂衣而起。祜謂賓客曰:「此人必將以盛名處當世大位,然敗俗傷化者,必此人也。」〈(孫盛《晉陽秋》——《世說·識鑒第七》註)〉第110頁
〔庾純父老,不告供養,賈充劾免官。〕孫盛論云:若乃冢宰大臣,不以家事辭王事,折小全大。自非此族,固宜盡陟岵之恩,若匹夫之志或不可奪,縱未裁抑者,孝子之心何得忍而不言!純未嘗告,誠非也。〈(孫盛《晉陽秋》——《通典》68)〉第110頁
泰始九年春帝正月。〈(原註:見上)〉
〔鄭袤薨。〕袤字材叔,泰子。泰與華歆、荀攸善。見袤曰:「鄭公業〈(原註:泰字)〉為不亡矣。」初為臨淄侯文學,稍遷至光祿大夫。泰始七年以袤為司空,固辭不受,終於家。子默字思玄。〈(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十六)〉第111頁
泰始十年春帝正月。〈(原註:見上)〉
〔四月,荀顗薨。〕荀顗字景倩,幼為妹夫陳群所異,博學洽聞,意思慎際。司馬宣王見顗,奇之曰:「荀令君之子也,近見袁侃,亦曜卿之子也。」擢拜散騎侍郎。顗佐命晉室,位至太尉,封臨淮康公,嘗難鐘會「易無互體」。見稱於世。〈((原註顗弟粲,《三國志註》十)〉第112頁
荀粲字奉倩,常曰:「婦人有才智不足論,自宜以色為主。」驃騎將軍曹洪女有美色,粲於是聘焉,容服帷帳甚麗,專房宴寢。歷數年後,婦偶病亡未殯,傅嘏往唁。粲不哭,神傷曰:「佳人難再得!」痛悼不已,歲餘亦亡。〈(孫盛《晉陽秋》——《御覽》380)〉第113頁
粲亡時年二十九,性簡貴實,不能與常人交接,所交者皆一時俊傑。至葬夕赴者裁十餘人,皆同時名士也。哭之感動路人。〈(孫盛《晉陽秋》——《御覽》554,《白帖》)〉第113頁
荀粲曰:「立象以盡意,非通乎象外者也,系辭以盡言,非言乎系表者也。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蘊而不出矣。」〈(孫盛《晉陽秋》——《丹鉛總錄·史籍類》)〉第113頁
〔以山濤為吏部尚書。〕濤雅素恢達,度量宏遠,心存事外而與時俯仰,嘗與阮籍、嵇康諸人著忘言之契。至於群子屯蹇於世,濤獨保浩然之度。〈(孫盛《晉陽秋》——《世說·賢媛第十九》註)〉第113頁
〔濤薦紹為秘書丞,紹應命。而王裒三徵七辟皆不就。〕王裒母性畏雷,及母死,每雷震輒就墓側,啟曰:「裒在此、裒在此。」〈(孫盛《晉陽秋》——《類聚》1)〉第114頁
阮咸行己多違禮度,濤舉為吏部郎,世祖不許。〈(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14頁
杜預造河橋於富平津,所謂造舟為梁也。〈(孫盛《晉陽秋》——《水經註》5,《初學記》6)〉第114頁
咸寧元年春帝正月。〈(原註:見上)〉
八月丁酉,大風折大社樹,有青氣出焉。此青祥也,占曰:「東莞當有帝者」。明年,元帝生。是時帝大父武王封東莞,由是徙封瑯邪。孫盛以為中興之表。晉室之亂,武帝子孫無孑遺,社樹折之應,又恆風之罰也。〈(孫盛《晉陽秋》——《晉書·五行志》,《宋·五行志一》。按此條僅因有「孫盛以為中興之表」一句,即被全部錄收。)〉
咸寧二年春帝正月。〈(原註:見上)〉
〔八月,以陳騫為大司馬。〕騫字休淵,司馬矯第二子,無謇諤風,滑稽而多智謀,仕至大司馬。〈(孫盛《晉陽秋》——《世說·方正第五》)〉第115頁
咸寧三年春但正月。〈(原註:見上)〉
〔以王戎為豫州刺史。〕戎為兒童,鐘會異之。〈(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16頁
戎年十五,隨父渾在郎舍,阮籍見而悅之。每適渾俄頃,輒在戎室久之。乃謂渾:「浚沖清尚,非卿倫也。」戎嘗詣籍共飲,而劉昶在坐不與焉,昶無恨色。既而戎問籍曰:「彼為誰也?」曰:「劉公榮也。」浚沖曰:「勝公榮,故與酒。不如公榮,不可不與酒。惟公榮者,可不與酒。」〈(原註:同上七)〉昶為人通達,仕至兗州刺史。〈(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16頁
戎為豫州刺史,遭母憂,性至孝,不拘禮制,飲酒食肉,或觀棋奕,而容貌毀悴,杖而後起。時汝南和嶠,以禮法自持,處大憂,量米而食,然悴憔哀毀,不逮戎也。世祖及時談者以此貴戎也。〈(孫盛《晉陽秋》——《世說·德行第一》)〉第117頁
司隸校尉劉毅奏:「南郡太守劉肇,以布五十匹、雜物遺前豫州刺史王戎,請檻車征付廷尉治罪,除名終身。」戎以書未達,不坐。〈(孫盛《晉陽秋》——《世說·雅量第六》註)〉第17頁
咸寧四年春帝正月。
〔冬,以衛瓘為尚書令。〕初,惠帝之為太子,咸謂不能親政事。衛瓘每欲陳啟廢之而未敢也。後因會醉,遂跪床前曰:「臣欲有所啟。」帝曰:「公欲所言者,何邪?」瓘欲言而復止者三,因以手撫床曰:「此坐可惜。」帝意乃悟,因謬曰:「公真大醉也。」帝後悉召東宮屬官大會,另左右瓘尚書處事以示太子,令處決。太子不知所對。賈妃以問外人,代太子對,多引古詞義。給事張弘曰:「太子不學,陛下所知,宜以見事斷,不宜引書也。」妃從之。弘具草奏,令太子書呈,帝會悅,以示瓘。於是賈充語妃曰:「衛瓘老怒,幾敗汝家。」由是怨瓘,後遂殺之。〈(孫盛《晉陽秋》——《世說·規箴第十》註)〉第118頁
〔程據獻雉頭裘,焚之。〕時御府令蕭譚承徐循《儀疏》,作漆畫、銀槃、粉碗,詔殺之。〈(孫盛《晉陽秋》——《御覽》758,又七760)〉第119頁
咸寧五年春帝正月。
馬隆討涼州虜,隆募限腰因弩四十六鈞〈(原註:當作三十六鈞,則與《綱目》九石數合)〉,弓限四鈞已上。隆捶摽〈(原註:音標,立標也)〉懸弓弩,摽側閱試。自旦至日中,得三千五百人。〈(孫盛《晉陽秋》——《御覽》348)〉第119頁
肅慎來獻楛矢、石弩。肅慎國,武帝時及元帝中興皆來貢獻,成帝時又通貢於石季龍。曰:每候牛馬,向西南眠者三年矣,是知大國所在,故來。〈(孫盛《晉陽秋》——《事類賦》註「牛類」)〉第119頁
肅慎土無鹽鐵。〈(孫盛《晉陽秋》——《御覽》813)〉第120頁
太康元年。
〔三月平吳,改元。〕王濬收其圖籍,領州四,郡四十三〈(原註:一作四十二、一作三十三,皆誤)〉,縣三百一十三,戶五十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米穀二百八十萬斛,舟船五千餘艘,後宮五千餘人。〈(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四十八、《御覽》324)〉第120頁
陸機字士衡,吳郡人,祖遜,吳丞相。父抗,大司馬。機與弟雲並有雋才,司空張華見而悅之,曰:「平吳之利,在獲二雋。」〈(孫盛《晉陽秋》——《世說·言語第二》註)〉第120頁
吳有葛道〈(一作「衡」,當作「衜」)〉,字思真,明達天官,能為機巧。改作混天儀,使地居於中,以璇機動〈(原註:一作轉)〉之,天轉而地止,以上應晷度。〈((《三國志註》六十三、《御覽》2、752,數值事類賦)註一、《書抄》)〉第121頁
〔五月,封孫皓為歸命侯。〕孫盛曰:夫古之立君,所以司牧群黎,故必仰協乾坤,覆燾五物。若乃淫虐是縱,酷彼群生,則天人殛之,剿絕其祚,奪其難免之尊,加其獨夫之戮。是故湯武抗鉞,不犯不順之譏;漢高奮劍,而無失節之議。何者?誠四海之酷仇,而人福之所擯故也。況皓罪為逋寇,虐過辛、癸,梟首素旗,猶不足以謝冤魂,汙宮薦社,未足以紀暴跡。而乃優以顯命,寵錫仍加,豈龔行天罰、伐罪弔民之義乎?是以知僭逆之不懲,而凶酷之莫戒。《詩》云:「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聊譖猶然,矧僭虐乎?且福旗電掃,兵臨偽窟,理窮曬迫,然後請命。不赦之罪既彰,三驅之義又塞,極之權道,亦無取焉。〈(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四十八,《綱目》)〉第121頁
〔封平吳功臣,封羊祜夫人夏侯氏為萬歲鄉君。〕孫盛論曰:婦人之封,六國亂政。〈(孫盛《晉陽秋》——《書抄》)〉第122頁
〔十月胡威卒。〕胡威,字伯虎,淮南人,少有志尚,勵操清白,父質出忠清顯。質之為荊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貧,無車馬僮僕,自驅驢碭行,拜見父。停廄中十餘日,告歸。臨辭,質賜威絹一匹,為道路糧。威跪曰:「大人清高,不審於何得此絹?」質曰:「是吾俸祿之餘,故以為汝糧耳。」威受而去。每至客舍,自放驢,取樵炊爨,食畢,復隨族進道,往還如是。質帳下都督素不相識,先其將歸,請假還家,陰資裝百餘里要之,因與為伴,每事相助經營之,又少進飲食,行數百里。威疑之,密誘問之,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賜絹答謝而遣之。後因他信,具以白質。質杖其都督一百,除其吏名。其父子清真如此。於是名譽著聞,歷位宰牧。及威為徐州,世祖賜見,與論邊事,語及平生。帝嘆其父清,因謂威曰:「卿清孰與父清?」對曰:「臣父清,畏人知;臣清,畏人不知,是臣不如者遠也。」官至前將軍、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贈鎮東將軍。威弟熊,字季象,征南將軍;威子奕,字次孫,平東將軍;並以潔行垂名。〈(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二七,《世說》註一、《類聚》50、85)〉第123頁
〔以樂廣為太子舍人。〕尚書令衛瓘見廣曰:「昔者何平叔諸人沒,常謂清言盡矣,今復聞之於君!」〈(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23頁
樂廣善以約言壓人心,其所不知,默如也。太尉王夷甫、光祿大夫裴叔則能清言,常曰:「與樂令言,覺其簡至,吾等皆煩。」〈(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23頁
太康三年春帝正月。
〔閏月,李胤薨。〕李敏將家入還而復與子相失,敏子追求敏,出塞,越二十餘年不娶。州里徐邈責之曰:「不孝莫大於無後,何可終身不娶乎!」乃娶妻,生子胤而遣妻,常如居喪之禮,不勝憂,數年而卒。胤生不試父母,及有識,蔬食哀戚亦如三年之喪。以祖、父不知存亡,設主奉之。由是知名,仕致司徒。〈(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八)〉第124頁
太康四年春帝正月。
〔三月,齊王攸薨。〕齊王攸,字大猷,文帝第二子。孝敬忠肅,清和平允,親賢下士,仁惠好施。能屬文,善尺牘。初荀勗、馮紞為武帝親幸,攸惡勖之佞,勖懼攸或嗣立,必誅己,且攸甚得眾心,朝賢景附。會帝有疾,攸及皇太子入問疾,朝士皆屬目於攸,而不在太子。至是勖從容曰:「陛下萬年後,太子不得立也。」帝曰:「何故?」勖曰:「百僚內外,皆歸附於齊王,太子安得立乎?陛下試詔王歸國,必舉朝謂之不可。若然,宜從親始,親莫若齊王。」帝從之,於是下詔,使攸之國。攸聞勗、紞間己,憂忿不知所為。入辭,出嘔血薨。帝哭之慟。馮紞侍曰:「齊王名過其實,而天下歸之。今字薨殞,陛下何哀之甚?」帝乃止。劉毅聞之,故終身稱疾焉。〈(孫盛《晉陽秋》——《世說·品藻第九》註)〉第125頁
〔以魏舒為司徒。〕魏舒適主人妻產,俄聞車馬之聲,問曰:「男女?」從者入反曰:「男也。年十五以兵死。」又問:「寢者誰?」曰:「魏公。」舒默然謝之。〈(孫盛《晉陽秋》——《御覽》361)〉第125頁
太康五年春帝正月。
癸卯,二龍見武庫井中。帝觀之有喜色,百官將賀,劉毅以為不祥,獨表曰:「昔龍漦夏庭,禍發周室,龍見鄭門,子產不賀。」孫楚上書曰:「頃聞武庫井中有二龍,群官俱謂之禎祥而稱賀,或有謂之非祥,無所賀。可謂楚既失之,而齊未為得也。夫龍或俯守鱗翼,潛於重淵,或仰攀雲漢,遊於蒼昊。而今蟠於坎井,同伴於蛙蟆豈獨官庫之士,或有隱伏;廝役之賢,沒於行伍,故曰龍見光景,有所感帝邪?」〈(原註:以上亦見《占經》一百二十)〉帝答曰:「朕德政未修,未有以應受嘉祥。」遂不賀也。孫盛曰:「龍水物也,何與於人?子產言之當矣。但非其所處,室為妖災。夫龍以飛翔顯見為瑞,今則潛伏幽處,非休祥也。漢惠帝二年,兩龍見蘭陵井中,本志以為其後趙王幽死之象。武庫者,帝王威御之器所寶藏也,屋宇邃密,非龍所處。是後七年,藩王相害。二十八年,果有二胡僭窺神器,二逆皆字曰龍,此之表異為有徵矣。」〈(孫盛《晉陽秋》——《晉書·五行志》,後論亦見《玉海》183)〉第126頁
太康六年春帝正月。
〔劉毅卒。毅常奏中正之設,損政者八。〕初,陳群為吏部尚書,制九格登用,皆由於中正,考之簿世,然後授任。〈(孫盛《晉陽秋》——《御覽》114、《玉海》50)〉
〔減百姓絹綿三分之一。〕有司奏依舊編調房子、睢陽綿絹,武帝不許。〈(孫盛《晉陽秋》——《御覽》817,818)〉第127頁
太康七年春帝正月。甲寅朔,日有食之,乙卯又食。〈(原註:「又食」二字疑衍)〉詔曰:「邦之不臧,實在朕躬。公卿大夫,極言其故。」太尉亮〈(原註:汝南王也)〉、司徒舒、司空瓘上言曰:「三朔之始,日有食之,伏陽節過而堅冰未消。謹案曰:日,君道也、父道也、夫道也、君子道也。陽勝陰,氣之常。今陽,冰不消,陰氣盛。陰盛者,臣擅君權也,孝道不修也,後宮過度也,小人在位也。」〈(孫盛《晉陽秋》——《開元占經》九)〉第127頁
〔四月,朱整卒。〕朱整少有名行,官至中書監。魏禪晉,使整與中書令劉良共為詔,世祖踐阼,權即用之。〈(孫盛《晉陽秋》——《御覽》220)〉第128頁
〔四月新廟乃成,十一月庚寅,梁又折。〕孫盛論曰:於時後宮殿有孽火,又廟梁無故自折,先是帝多不豫,益惡之。明民帝崩,而王室頻亂,遂亡天下。〈(孫盛《晉陽秋》——《宋志》二十)〉第129頁
太康末,陸機入洛,聞左思作《三都賦》。與弟書曰:「此間有傖父,欲作水中三都賦。」吳以〈(原註:一作謂)〉中州〈(原註:一作「國」)〉人為「傖」。〈(孫盛《晉陽秋》——《世說註》四、《玉篇·人部》)〉第128頁
〔後機見思賦絕嘆伏。〕孫盛曰:左思造張載問岷蜀事,交接亦疏。皇甫謐西州高士,摯仲治宿儒知名,非思匹倫。劉淵林、衛伯輿並早終,皆不為思賦序註也。凡諸註解皆思自為,欲重其文,故假借名姓也。〈(孫盛《晉陽秋》——《丹鉛總錄》十)〉第129頁
太熙元年春帝正月。
〔魏舒卒。舒子先亡。〕魏舒子亡,詔曰:「唯有一息,足堪負荷思,所以散其憂懷,給陽燧、四望車。〈(原註:一作「給賜道車四望」)〉使出入觀望,散其衷懷。「〈(孫盛《晉陽秋》——《御覽》715,《事類賦》註十六「車類」)〉第130頁
惠帝
[編輯]永熙元年〈(四月即位改元)。〉五月以楊駿錄朝政。馮翊太守孫楚謂曰:「公以外戚居伊、霍之任,而不與宗室共參萬機,禍至無日矣。」駿不從。〈(孫盛《晉陽秋》——《綱目》)〉第130頁
〔六年,賈后殺衛瓘。〕衛瓘字伯玉,清貞有名理,少為傅嘏所知。弱冠為尚書郎,遂歷位內外,為晉尚書令、司空、太保,惠帝初輔政,為楚王瑋所害。〈(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二十一)〉第131頁
〔以裴楷為中書令,加侍中,與右僕射王戎並管機要。〕楷與王戎俱加儀同三司。〈(孫盛《晉陽秋》——《世說·雅量第六》註)〉第131頁
元康二年春帝正月。
元康三年春帝正月。
〔孫楚卒。〕孫楚字子荊,驃騎將軍資之孫,南陽太守宏之子。鄉人王濟,豪俊公子也,為本州大中正,訪問宏,求楚為鄉里品狀。濟曰:「此人非鄉評所能名,吾自狀之曰:天才英特〈(一作「博」)〉,亮拔不群。「楚位至討虜將軍、馮翊太守。楚者洵,潁川太守。洵子盛,字安國,給事中、秘書監。盛從父弟綽,字興公,廷尉正。楚及盛綽並有文藻,盛又善言名理,諸所論者,並傳於世。〈(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十四,《世說·言語第二》註)〉第131頁
〔楚為著作時就白社中見董京載歸。〕董威輦〈(原註:京字)〉潛遁去,不知所之,於其寢所得一石及竹子,並詩二首。〈(孫盛《晉陽秋》——《御覽》52,《事類賦》註七「石類」)〉第132頁
元康五年春帝正月。
〔王湛卒。〕王深弟湛,字處沖,汝南太守。湛子承,字安期,東海內史。承子述,字懷祖,尚書令、衛將軍。述子坦之,字叔度,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王昶子中湛最有德譽,而承亦自為名士,述及坦之並顯重於世,為時盛門雲。〈(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三十七)〉第133頁
元康六年春帝正月。
〔吳令謝洵表為孫氏置守冢人。〕謝洵,河東人,終於吳令。〈(孫盛《晉陽秋》——《文選》卷38《張士然為吳令謝洵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註)〉第133頁
張悛,吳國人也,為太子庶子。元康中,吳令謝洵表為孫氏置守冢人,悛為文,詔從之。〈(孫盛《晉陽秋》——《文選》卷38《張士然為吳令謝洵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註)〉第134頁
〔周處及齊萬年戰,敗死之。〕處輕果薄行,州郡所棄。處仕晉為御史中丞,多所彈糾。氐人齊萬年反,乃令處拒萬年。伏波將軍秀欲表處母老,處曰:「忠孝之道,何當得兩全!」乃進戰,斬首萬計,弦絕矢盡。左右勸退,處曰:「此是吾授命之日!」遂戰而歿。〈(孫盛《晉陽秋》——《世說·自新第十五》註)〉第135頁
〔以王戎為司徒,無所匡救,是說成王衍尚清談。〕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所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孫盛《晉陽秋》——《文選·廣絕交論》註)〉第135頁
〔胡毋彥國與王澄、王敦、庾敳為衍所昵,號四友。〕王澄有通朗稱,而輕薄無行。兄夷甫有盛名,時人許以人倫譾識。常為天下士目曰:「阿平澄第一,子嵩庾敳第二,處仲敦第三。」庾敳以澄、敦莫己若也。及澄喪、敦敗,庾敳世譽如初。〈(孫盛《晉陽秋》——《世說·品藻第九》註)〉第135頁
皆以放任為達,輔之嘗酣飲,子謙之厲聲呼曰:「面議彥國年老,不得為爾!」輔之笑呼入飲。彥國子謙之,字子光。〈(《世說新語補》注)〉第135頁
元康七年春帝正月。
〔傅咸卒。〕司隸校尉傅咸,勁直正厲,果於從政,先後彈奏百僚,王戎多不見從。〈(孫盛《晉陽秋》——《文選·晉紀總論》註)〉第133頁
元康八年春帝正月。
〔關中氐反,諸將敗退,乃遣革命觀討之。〕振威盧播,伐萬年。〈(孫盛《晉陽秋》——《文選·關中詩》註)〉第136頁
元康九年春帝正月。
〔孟觀獲齊萬年。〕孟觀為振威將軍,擊氐、羌於中亭,大破之。〈(孫盛《晉陽秋》——《文選·關中詩》註)〉第136頁
永康元年春帝正月。
〔廢賈后、殺張華。裴頠、賈謐,黨與皆伏誅。〕潘岳,字安仁,滎陽人,夙以才穎發名。善屬文,清綺絕世,蔡邕未能過也。仕至黃門侍郎,為孫秀所害。〈(孫盛《晉陽秋》——《世說註》三)〉
歐陽建,字堅石。渤海人,有才藻。時人為之語曰:「渤海赫赫,歐陽堅石。」初,為馮翊太守,趙王倫為征西將軍,孫秀為腹心,撓亂關中,建每匡正,由是有隙。〈(孫盛《晉陽秋》——《世說·讎隙第三六》註)〉第137頁
永寧元年。〈(四月改元誅倫)〉
正月乙丑,趙王倫篡位,樂廣與滿奮、崔隨進璽綬。〈(孫盛《晉陽秋》——《世說·品藻第九》註)〉第137頁
〔三月齊王冏起兵討倫,四月攻孫秀於中書省,斬之。〕孫秀為趙王倫侍郎,劉弘為瑯邪內侍,廉秀於倫,遂為所信。弘謂人曰:「孫秀校才,其志難滿。」(《書抄》)第137頁
倫篡位,秀為中書令,事皆決於秀,為齊王所誅。〈(孫盛《晉陽秋》——《世說·賢媛第十九》註)〉第138頁
六月齊王冏輔政,士以牛酒郊勞。平原王幹獨齎百錢於懷,賀之。〈(孫盛《晉陽秋》——《御覽》151)〉
平原王幹,陰雨則乘犢車而入乘露車。或問其故,曰:「露者,宜內也。」(《御覽》775)第139頁
〔復封常山王乂為長沙王。〕荀邃字道元,少喜談論,解音樂,後進諸賢莫逮。驃騎將軍長沙王以為參軍。〈(孫盛《晉陽秋》——《書抄》)〉
太安元年。〈(十二月殺冏改元)〉
夏四月,彗星晝見,不行其占也。〈(孫盛《晉陽秋》——《占經》89)〉第139頁
太安二年春帝正月。
〔六月劉弘討張昌,敗績。〕以劉弘顧望,除名為民。〈(孫盛《晉陽秋》——《文選·為範尚書讓吏部封侯表》註)〉第139頁
〔弘以長史陶侃為大都護,據晉陽。七月遣侃討張昌,大肆破之。〕侃父丹,娶新淦湛氏女生侃。湛虔恭有智算,以陶氏貧賤,紡織以資給侃,交結勝己。侃少為尋陽吏,鄱陽孝廉範逵嘗過侃宿,使會雪。侃家無草,湛撤所臥薦銼給,陰截發,賣以供調。逵聞之嘆息。逵去,侃追送之。逵曰:「豈欲仕乎?」侃曰:「有仕郡意。」逵曰:「當相談致。」過廬江,向太守張夔稱稱之,召補吏。舉孝廉,除郎中。時豫州顧榮或責羊晫曰:「君奈何與小人他同輿?」晫曰:「此寒俊也。」〈(孫盛《晉陽秋》——《世說·賢媛第十九》註)〉第140頁
〔○與穎舉並反,十月,○大破之。穎殺陸機。〕機入晉仕著作郎,至平原內史。〈(孫盛《晉陽秋》——《世說註》三)(據余嘉錫,此條為《陸機別傳》文字,非《晉陽秋》)〉第141頁
〔○討長方,不克。十一月,穎逼京師,驃騎主簿祖逖啟○,使劉沈討○,○從之。〕祖逖字士雅。好俠。每之田舍,輒稱兄命,散谷帛以贈貧者。〈(孫盛《晉陽秋》——《御覽》473)〉第141頁
逖與司空劉琨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與琨同辟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而寢。中夜,聞雞鳴俱起,曰「此非惡聲也」。每語世事則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共起,吾與足下相避中原耳。」〈(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42頁
永興元年。
〔正月樂廣卒。〕成都王之起兵,長沙王猜廣。廣曰:「寧以一女而易五男?」〈(原註:廣女為成都王妃)〉○猶疑之,遂以憂卒。〈(孫盛《晉陽秋》——《世說·言語第二》註)〉第142頁
〔既殺○,二月廢太子覃。三月。〕河間王○表拜成都王穎為皇太弟。〈(孫盛《晉陽秋》——《御覽》149)〉第142頁
七月,司空王戎、高密王簡、平昌公模等以大駕北征。〈(孫盛《晉陽秋》——《御覽》149)〉第143頁
十二月廢皇太弟穎,立豫章王熾為皇太弟。〈(孫盛《晉陽秋》——《御覽》149)〉第143頁
惠帝詔曰:「天禍晉祚,冢嗣莫繼,鸞軫弗禦,禁軍莫衛。」〈(孫盛《晉陽秋》——《書抄》)〉第143頁
〔以劉弘領荊州以鎮南土。〕劉弘字叔和,熙之弟也。宏與晉世祖同年,居同里,以舊恩屢登顯位。自靖至弘,世不曠名,而有政事才。晉西朝之末,弘為車騎大將軍開府,荊州刺史、假節都督荊、交、廣州諸軍事,封新城郡公。其在江、漢,值王室多難,得專命一方,盡其器能。推誠群下,厲以公義。簡刑獄,務農桑,每有興廢,手書郡國,丁寧款密,故莫不感悅,顛倒奔赴。咸曰:「得劉公一紙書,賢於十部從事也。」〈(原註:以上八句亦見《類聚》、《御覽》595)〉使帝在長安,命弘得選用宰守,徵士武陵。伍朝高尚其事,牙門將皮初有勛江漢,弘上朝為零陵太守,初為襄陽太守。詔書以襄陽顯郡,處資名輕淺,以弘婿夏侯陟為襄陽。弘曰:「夫統天下者當與天下同心,治一國者當與一國推實。吾統荊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後為治哉!」乃表:「陟姻親,舊制不得相監臨事,初勛宜見酬。」報聽之。眾並服其公當。廣漢太守辛冉以天子蒙塵,四方雲擾,進從橫計於弘,弘怒斬之,使人莫不稱善。〈(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十五)〉第143頁
永興二年春帝正月。
〔六月,王戎薨。〕戎多殖財賄,常若不足。或謂戎故以此自晦也。戴逵論之曰:「王戎晦默於危亂之際,獲免憂禍,既明且哲,於是在矣。」或曰:「大臣用心,豈其然乎?」逵曰:「遠有險易,時有昏明,如子之言,則蘧瑗、季劄之徒,皆負責矣。自古而觀,豈一王戎也哉?」〈(孫盛《晉陽秋》——《世說·儉嗇第二十九》註)〉第145頁
〔七月,越與范陽王虓發兵,將西迎大駕。留睿以東平,監徐州,守下邳。睿請王導為司馬。〕王導接誘應會,少有牾者。雖疏交常賓,一見多輸寫款誠。自謂為導所遇,同之舊昵。〈(孫盛《晉陽秋》——《世說·政事第三》註)〉第145頁
〔越承制,以劉喬為冀州,使虓領豫州,喬拒之。〕劉喬有贊世誌力,惠帝末為豫州刺史。喬冑胤丕顯,貴盛至今。〈(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二十一)〉第146頁
〔四月,越奉帝東還,六月至洛,八月以越為太傅。〕庾敳為太傅從事中郎。〈(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46頁
〔越以敳名重,辟之。〕敳頹然淵放,莫有動其聽者。〈(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46頁
〔十月,范陽王虓薨,長史劉輿誅穎。〕劉輿字慶孫,中山人,有豪俠才算,善交結。為范陽王虓所昵,虓薨,太傅召之,大相委仗,用為長史。〈(孫盛《晉陽秋》——《世說·雅量第六》註)〉第146頁
太傅將召劉輿,或曰:「輿猶膩也,近將汙人。」太傅疑而禦之。輿乃密視天下兵簿諸屯戍及倉庫處所,人谷多少牛馬器械,水陸地形,皆默識之。是時軍國多事,每會議事,自潘滔以下皆不知所對。劉輿便屈指籌畫計,所發兵杖處所,糧廩運轉,事無疑滯。於是太傅遂委杖之。〈(孫盛《晉陽秋》——《世說·雅量第六》註)〉第146頁
〔十一月,帝中毒崩。〕惠帝崩,由食餅也。〈(孫盛《晉陽秋》——《御覽》860)〉第147頁
懷帝
[編輯]永嘉元年春帝正月。
〔七月,瑯邪王睿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祖逖為汝南太守,值京師傾覆,率流民數百家南渡,行達泗口,安東拔為徐州刺史。〈(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第147頁
〔睿用王導計,始鎮建業,以周○、劉超等為掾屬。〕劉超字世瑜,瑯邪人,漢城陽景王六世孫。封臨沂慈鄉侯,遂家焉。父徵為瑯邪國上將軍。超為縣小吏,稍遷記室掾、安東舍人。忠清慎密,為中組所拔。自以職在中書,絕不與人交關書疏,閉門不通賓客,家無儋石之儲。〈(孫盛《晉陽秋》——《世說·政事第三》註)〉第148頁
永嘉二年春帝正月。
〔王彌寇洛陽,王衍敗之。〕夷甫善施捨,父時有假貸者,皆與焚券,未嘗謀貸利之事。〈(孫盛《晉陽秋》——《世說·規箴第十》註)〉第148頁
〔以王衍為太尉。〕太尉王夷甫言選者,以弟澄為荊州刺史,從弟敦為青州刺史。澄、敦俱詣太尉辭。太尉謂曰:「今王室將卑,生物使弟等居齊、楚之地,外可以建霸業,內足以匡帝室,所望於二弟也。〈(孫盛《晉陽秋》——《世說·簡傲第二四》註)〉第149頁
永嘉四年春帝正月。
澄至鎮,日夜縱酒,不以寇戎為懷。郭舒為荊州別駕,諫刺史王澄宜撫養文武,簡練士卒,以備不虞,不可輕佻。〈(孫盛《晉陽秋》——《書抄》)〉第149頁
〔周○斬錢璯睿以○為吳興太守。〕吳興錢璯亂。〈(孫盛《晉陽秋》——《玉篇》「玉部」)〉第149頁
〔六月劉淵死,聰代之。〕聰一名載,字玄明,屠各人,父淵因亂起兵,死聰嗣業。〈(孫盛《晉陽秋》——《世說·假譎第二七》註)〉第149頁
〔五月,石寇汲郡。〕司、冀、青、雍蝗,茅草皆盡。石勒與蝗競取民禾,百姓謂之「胡蝗」。〈(孫盛《晉陽秋》——《類聚》100)〉第150頁
永嘉五年春帝正月。
太傅東海王越之東奔也,石勒追之。焚屍於寧平,數十萬斂受受害。樂縱騎圍射,屍積如山,王夷甫死焉。〈(原註:余謂:俊者所以智勝群情,辯者所以文身祛惑。夷甫雖體荷雋令,口擅雌黃,侮辱君親,獲罪羯樂。史官方之舉正,諒為褒矣。《水經註》12)〉第150頁
夷甫將為石勒所殺,謂人曰:「吾等若不祖尚浮虛,不至於此。」〈(孫盛《晉陽秋》——《世說·輕詆第二六》註)〉第151頁
王夷甫論曰:「夫芝蘭之不與茨棘俱植,鸞鳳之不與梟鴞同棲,天理固然,易在曉晤。」〈(孫盛《晉陽秋》——《文選·辯命論》註)〉第151頁
庾敳字子嵩,潁川人,侍中峻第三子。恢廓有度量,自謂是老莊左徒。曰:「昔未讀此書,意嘗謂至理如此。今見之,正與人意暗同。」仕至豫州長史。〈(原註:時越領豫州)〉為石勒所害。先是敳見王室多難,知終嬰其禍,乃作《意賦》以寄懷。〈(孫盛《晉陽秋》——《世說·文學第四》)〉第152頁
〔越之出也,使河南尹潘滔居守。〕滔字陽仲,滎陽人,太常尼之從子也。有文學才識,永嘉末為河南尹,遇害。〈(孫盛《晉陽秋》——《世說·識鑒第七》註)〉第153頁
六月劉曜入於京都,六宮幽辱。〈(孫盛《晉陽秋》——《文選·晉紀總論》註。懷帝陷於平陽。(孫盛《晉陽秋》——《御覽》588)〉第153頁
〔七月六曜入長安。〕征西將軍南陽王模出降,斬之。以模妃劉氏賜胡張平為妻。(孫盛《晉陽秋???《文選·晉紀總論》註)第153頁
永嘉六年春帝正月。
劉淵加帝開府儀同三司、會稽郡公。引帝入宴。謂帝曰:「卿為豫章王時,朕與王武子俱造卿。武子稱朕於卿,卿言聞名久矣。卿以所作樂府文示朕曰:『劉君,聞君善詞賦,試為看也。』朕與武子俱為盛德頌卿,稱善者久之。又引朕射於皇堂,朕得十二籌,卿與武子得九籌。卿又贈朕柘弓、銀硯,卿頗憶否?」帝曰:「臣安敢忘之,恨爾日不得早識龍顏。」聰曰:「卿家骨肉何相殘之甚?」帝曰:「此殆非人事,皇天意也。大漢將興,應幹受歷,故為陛下自相驅耳。且臣家若能奉武皇帝之業,九族敦睦,陛下何由得之?」聰甚有喜色。〈(孫盛《晉陽秋》——《御覽》588)〉第153頁
〔王敦殺其兄澄。〕澄為荊州,群賊並起,乃奔豫章。〈(原註:使敦方討杜○,屯豫章。)〉而恃其宿名,猶陵侮敦,敦使勇士路戎等搤而殺之。〈(孫盛《晉陽秋》——《世說·方正第二》註)〉第154頁
〔永嘉七年正月,帝遇弒,崩。〕荀崧常謂人曰:「懷帝天姿清劭,少有聲名。若遭承平之世,足為守文之佳主。而繼惠帝擾亂之後,東海專政,祿去王室,無幽、厲之釁,而有犬戎之禍,悲夫!」〈(孫盛《晉陽秋》——《御覽》98)〉
湣帝
[編輯]建興元年〈(四月奉懷凶聞,即位改元)〉
〔睿以祖逖為豫州刺史。〕逖性統濟,不拘小節。又賓從多是桀黠勇士,逖待之如子弟。永嘉中,流民以萬數,揚土大饑,賓客攻剽。逖則用戶全衛。譚者以此少之,故久不得調。〈(孫盛《晉陽秋》——《世說·任誕第二三》註)〉第155頁
逖既有豪才,常慷慨以中原為己任,乃說中宗雪復神州之計,拜為奮威將軍(四字依《書抄》補)、豫州此時。使自招募。逖歲率部曲百餘家,北渡江,誓曰:「祖逖若不能清中原而復濟此者,有如大江!」〈(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55頁
建興二年春帝正月。
〔石勒復奉表於王浚。〕石勒偽事王浚,浚遺勒麈尾。勒為不執,置之於壁,朝拜之,云:「見王公所賜如見公也。」〈(孫盛《晉陽秋》——《御覽》703,《書抄》)〉第156頁
卷三
[編輯]元帝
[編輯]〔正月庚子。〕虹長〈(原註:「長」當作「霓」)〉彌天,〈(孫盛《晉陽秋》——《御覽》14,原作建武元年,《晉書》同下節皆作建興五年)〉三日並出〈(此鞠亦見《御覽》4)〉觀臺令史諫章曰:「天下其三分乎?巫咸曰『三日並見於房心下,不出一年,天下治,有磔地為三州者。』」〈(孫盛《晉陽秋》——《開元占經》6,原作建武元年。)〉第157頁
〔七月大旱。〕司、冀、青、雍蝗,茅草皆盡。石勒與蝗競取民禾,百姓謂之「胡蝗」。〈(孫盛《晉陽秋》——《類聚》100。按:《類聚》引作懷帝永嘉四年,《晉書》作建興五年,故又附此以俟考)〉第157頁
太興元年。〈(三月奉湣凶聞,即位改元)〉
太興二年春帝正月。
〔修復山陵。〕衡陽歐純者,臣有巧思。造朱木室,作一婦人居其中。人扣其戶,婦人開戶而出,當戶再拜,還入戶內,閉戶。又作鼠市於中,四方丈餘,開有四門,門中有一木人。縱四五鼠於中,欲出門,木人輒以椎椎之。〈(原註:一作輒推木掩之。)〉門門如此,鼠不得出。〈(此節亦出見《類聚》95及《白帖》)〉又作指南車及木奴,令舂穀作米。中宗聞其巧,詔補尚方左校。〈(孫盛《晉陽秋》——《御覽》752)〉
〔周訪斬杜曾。〕王敦許周訪荊州,又授梁州。訪怒,敦書曰之。遺以玉碗,訪投碗於地。〈(孫盛《晉陽秋》——《御覽》760)〉第158頁
太興三年春帝正月。
〔乙卯詔曰:「吾雖上繼世組,然於湣、懷皇帝皆北面稱臣。今祠太廟,不親執觴酌,而令有司行事,於情禮不安。可依禮更處。」群議不同。〕孫盛曰:「《陽秋傳》〈(指《公羊》)〉云:臣、子一例也。雖繼君位,不以後尊降廢前敬。昔魯僖上嗣莊公,以友於長幼而升之為逆。準之古義,明詔是也。(孫盛《晉陽秋》——《宋書·禮志三》第159頁
〔閏月以周顗為尚書僕射。〕顗字伯仁,有風流才氣,少知名,兼美姿容,終日正體嶷然,雖一時儕輩皆無敢媟近。辟為太尉參軍。汝南賁泰,淵通清操之士,嘗嘆曰:「汝、潁故多賢士,自頃陵遲,雅道殆衰。今復見周伯仁。伯仁將祛舊風,清我邦族矣。」舉寒素,累遷尚書僕射。〈(孫盛《晉陽秋》——《世說·言語第二·賞譽第八》註,《書抄》)〉第159頁
初,顗以雅望獲海內盛名,後屢以酒失。庾亮曰:「周侯末年,可謂鳳德之衰也。」〈(孫盛《晉陽秋》——《世說·任誕第二三》註)〉第160頁
〔七月,後趙兵退走,祖逖進屯雍丘。〕逖攻城略地,招懷義士,屢摧石虎,虎不敢復窺河南。石勒為逖母墓置守吏。劉琨與親舊言曰:「吾枕戈腮腺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60頁
〔十二月,以譙王丞為湘州刺史。〕司馬丞字符敬,譙王遜子也。為中宗相州刺史,路過武昌,王敦與燕會,酒酣謂丞曰:「大王篤實佳士,非將禦之才。」對曰:「焉知鉛刀不能一割乎?」〈(孫盛《晉陽秋》——《世說·讎隙第三六》註)〉第160頁
太興四年春帝正月。祖逖聞王、劉構隙,知大功不遂,發病。九月,會其不必,卒。先有妖星見豫州分。逖曰:「此必為我也,天未欲滅寇故耳。」贈車騎將軍。〈(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61頁
永昌元年春帝正月。
〔王敦起兵。初,敦與朝廷乖離,錄有時望者。〕謝鯤字幼輿,陳郡人。父衡晉碩儒。鯤性通簡,好《老》、《易》,善音樂,以琴書為業。避亂江東,為豫章太守,王敦引為長史。〈(孫盛《晉陽秋》——《世說·文學第四》註)〉第161頁
敦將謀逆,召(譙王)丞為軍司馬。丞嘆曰:「吾其死矣,地荒民解,勢孤援絕。赴君難,忠也;死王事,義也。死忠與義,又何求焉!」乃馳檄諸郡,丞赴義。〈(孫盛《晉陽秋》——《世說·讎隙第三六》註)〉第162頁
〔沈充應敦,使周顗、周筵等討之。〕王敦既下,六軍敗績。顗長史郝嘏及左右文武勸顗避難,顗曰:「吾備位大臣,朝廷傾撓,豈可草間求活,投身胡虜邪?」乃使朝士詣敦。敦曰:「近日戰有餘力不?」對曰:「恨力不足,豈有餘力邪?」〈(孫盛《晉陽秋》——《世說·方正第五》註)〉第162頁
顗為王敦所害。〈(孫盛《晉陽秋》——《世說·方正第五》註)〉第163頁
周顗既遇害,王彬哭之甚哀。敦怒曰:「周伯仁凡人,遇汝,何為如此?」彬曰:「伯仁長者,君之親友,在朝雖無謇諤,亦無所阿黨。且加之極刑,何痛如之。」左右見敦甚怒,竊勸跪謝,彬曰:「腳痛不能跪拜。」敦復曰:「腳痛孰與頸痛?」咸為失色。〈(孫盛《晉陽秋》——《御覽》372)〉
敦將還武昌,謝鯤勸敦朝天子,不從。鯤隨王敦下,入朝見太子於東宮,語及夕。太子從容聞鯤曰:「論者以君方庾亮,自謂孰愈?」對曰:「宗廟之美、百官之富,臣不如亮;縱意丘壑,自謂過之。」〈(《世說·品藻第九》註)〉第163頁
〔沈充陷吳國,張茂遇害。〕孔敬康、丁世康、張偉康俱著名,時謂會稽三康。偉康名茂,常夢得大象。以問萬雅,雅曰:「君當為大郡,而不善也。象,大獸也,取其音狩,故為大郡。然象以齒喪身。」後為吳郡,果為沈充所殺。〈(孫盛《晉陽秋》——《世說·品藻第九》註)〉第164頁
〔敦陷湘州,譙王丞死之。〕敦遣從母弟魏○攻丞。王○使賊迎之,薨於車。敦既滅,追贈驃騎,謚曰湣王。〈(孫盛《晉陽秋》——《世說·讎隙第三六》註)〉第165頁
中宗性簡儉沖素,有司嘗奏,舊太極殿廣室施絳帳。元帝曰:「《漢文集》上書『皂囊為帷』。」遂令:冬可青布,夏可青練帷帳。〈(孫盛《晉陽秋》——《書抄》)〉第165頁
昔秦始皇時,望氣者云:五百年後,東南金陵之地有天子氣。於是始皇東遊以厭之,改金陵曰秣陵,塹北山以絕其勢。今建康即秣陵,西北界所塹,即建康南淮也。〈(原註:一作始皇於方山掘流西入江,亦曰淮,今在潤州江寧縣,土俗亦號曰秦淮。以上依《類聚》10、《御覽》61、及《初學記》6補)〉吳人以為:孫權,帝之表也。盛案:始皇遊歲至權僭號四百三十七年,考之年數既不合,校之基守又非倫,豈應帝王之符而見兆於上代乎?有晉金行,奄君四海,金陵之祥,其在斯斯乎!且秦政東遊,至是五百二十六年,所謂五百年之後,當有王者也,真人之應在於此矣。〈(原註:二句依《本紀》補)〉咸寧初,風吹大社樹折,社中有青氣。占者以為東莞有帝者之祥。由是徙封東莞王於瑯邪,即武王也。及吳之亡,王○實先至建鄴。而皓之降款,遠歸璽於瑯邪。天意人事,又符中興之兆。〈(原註:上十二句依《本紀》補)〉又孫皓將亡,吳郡臨蕪湖,一應草木自除。於湖邊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長四尺,廣二寸餘,上有「白帝」字。使人莫察其祥,意者豈中宗興五湖之徵〈(原註:《水經註》40引作「元皇中興之符徵,五湖之石瑞」)〉歟?太康三年,建業有寇,餘姚人任振以《周易》筮之曰:「寇已滅矣,後三十八年揚州當有天子。」又太安中童謠曰:「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永嘉大亂,王室淪覆,唯瑯邪、西陽、汝南、南頓、彭城五王獲濟,至是中宗登祚。〈(原註:此節亦見《類聚》13)〉先是歲鎮熒惑,太白四星聚牛女之間。〈(原註:此亦見《類聚》10)〉識者以為吳越之地當興王者。〈(原註:二句依《本紀》補)〉五鐸又見於晉陵,冥數玄感,若合符契焉。〈(原註:此亦見《類聚》十三)〉又初,元石圖有『牛繼馬後』,故宣帝深忌牛氏,遂為二榼共一口以貯酒,帝先飲佳者,以毒者鴆其將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欽,而生元帝,亦有符雲。〈(孫盛《晉陽秋》——《御覽》98)〉第166頁
明帝
[編輯]明帝文武鑒斷〈(原註:此句亦見《書抄》)〉初在東宮,經理賢士,昵近明德,、自王導、庾亮、溫嶠、桓彜、阮放皆見親待,分好綢繆。雅好辭章談論,辯明理義,與二三君子並著詩論,粲然可觀。於時東宮號為多士。〈(孫盛《晉陽秋》——《御覽》98)〉第167頁
太寧元年。
〔轉溫嶠為中書令。〕溫嶠上疏曰:「臣才短學淺,文義不通,中書之職,酬對無方。斟酌重輕,豈惟文疏而已,自非望士良才,何可妄居斯任!」累辭而止。〈(孫盛《晉陽秋》——《御覽》220)〉第168頁
〔六月,敦內向。〕王敦將至,溫嶠燒朱雀橋以阻其兵。〈(孫盛《晉陽秋》——《世說·捷悟第十一》註)〉第168頁
〔遣段秀等波水掩其不備,大破之。敦憤惋而死。〕敦少稱高率,通朗有鑒裁。〈(孫盛《晉陽秋》——《世說·豪爽第十三》註)〉第169頁
〔劉遐又破沈充,應奔荊州,王舒沈之於江。〕王應字安期,含子也。敦無子,養為嗣。以為武衛將軍,用為副貳,伏誅。〈(孫盛《晉陽秋》——《世說·識鑒第七》註)〉第169頁
〔周光斬錢鳳,自贖。〕鳳字世儀,吳嘉興尉子也。奸慝好利,為敦鎧曹參軍,知敦有不臣心,因進說,後敦敗見誅。〈(孫盛《晉陽秋》——《世說·假譎第二七》註)〉第169頁
〔吳儒殺沈充,黨平。〕沈充字士居,吳興人,少好兵,諂事王敦。敦克京邑,以充為車騎將軍,領吳國內史。敦死充將吳儒斬首於京都。〈(孫盛《晉陽秋》——《世說·規箴第十》註)〉第169頁
劉超以討以敦有功,封令陽伯,為義興太守而受拜。及還朝,莫有知者,其慎默如此。〈(孫盛《晉陽秋》——《世說》註二)〉第170頁
太寧三年春帝正月。
王敦既平,思求民瘼,詔尚書令、僕射、尚書曰:「吾饑於餐直言,渴於求亮,正想諸君達吾此懷矣。予違汝弼,堯舜之相君臣。吾雖暗度〈(原註:《晉書·紀》作「吾雖虛暗,庶」)〉不距逆耳之談。稷、奇之任,諸君居之矣,望共勖之。」〈(《御覽》98)〉
〔五月,以陶侃都督荊、湘等州軍事,復鎮荊州。〕侃練核庶事,勤務稼穡,雖戎陳武士皆勸厲之。有奉饋者皆問其所由來,若力役所致,歡喜慰賜;若他所得則呵辱還之。是以軍民勤於農稼,家給人足。性纖密好問,頗類趙廣漢。嘗課營種柳,都尉夏施盜拔武昌郡西門所種。侃後自出,駐車施門,問:「此是武昌西門柳,何以盜之?」施惶怖首伏,三軍稱其明察。侃勤而整,自強不息。又好督勸於人,常云:「民生在勤,大禹聖人,猶惜寸陰。至於凡俗,當惜分陰。豈可遊逸,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又老莊浮華,非先王之法言,而不敢行。君子方正其衣冠,攝以威儀,何以亂頭養望,自謂宏達邪?」〈(孫盛《晉陽秋》——《世說·政事第三》註)〉第171頁
〔閏七月,以左僕射荀崧為光祿大夫,錄尚書事。〕荀崧少有誌操,雅好文學,孝義和愛。在朝恪勤,位至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10)〉第172頁
〔以尚書鄧攸為左僕射。〕攸字保道,平陽襄陵人。七歲喪父母及祖父母。持重九年,性清慎平簡。〈(孫盛《晉陽秋》——《世說·德行第一》註)〉第172頁
成帝
[編輯]咸和元年。
〔四月鄧攸卒。〕鄧攸既棄子,遂無繼嗣,為有識者傷惜。〈(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73頁
〔阮孚求為廣州。〕阮孚字遙集,陳留人,咸第二子也。少有智調而無雋異,累遷侍中、吏部尚書、廣州刺史。〈(孫盛《晉陽秋》——《世說·雅量第六》註)〉第173頁
咸和二年春帝正月。是時成帝在繈褓,太后臨朝。中書令庾亮以元舅輔政,欲以風軌格政,繩禦四海。而蘇峻擁兵近甸,為逋逃藪。亮圖召峻,王導、卞○皆不欲。亮曰:「蘇峻豺狼,終為禍亂。晁錯所謂『削亦反,不削亦反』。「遂下優詔,以大司農征之。峻怒曰:「庾亮欲誘殺我也。」〈(孫盛《晉陽秋》——《世說·假譎第二七》註)〉第173頁
十一月,蘇峻作逆。〈(孫盛《晉陽秋》——《世說》註四)〉第174頁
十二月,詔庾亮都征討。〈(孫盛《晉陽秋》——《世說》註四)〉第174頁
咸和三年春帝正月。峻率眾二萬,濟自橫江,至於蔣山,王師敗績。〈(孫盛《晉陽秋》——《世說·方正第三》註)〉第174頁
亮又與戰於建陽門外,王師敗績。亮於陳攜二弟奔溫嶠。〈(孫盛《晉陽秋》——《世說·雅量第六》註)〉第174頁
遂克京邑。〈(孫盛《晉陽秋》——《世說·假譎第二七》註)〉第174頁
平南溫嶠聞亂,號泣登舟。遣參軍王愆期,推征西陶侃為盟主,俱赴京師。時亮敗績奔嶠,人皆尤而少之。嶠愈相崇重,分兵以醅給之。〈(孫盛《晉陽秋》——《世說·假譎第二七》註)〉第175頁
五月,蘇峻自姑孰至於石頭,逼遷天子。峻以倉屋為宮,使人守衛。〈(孫盛《晉陽秋》——《世說·容止》註)〉第175頁
〔九年,攻峻於石頭,斬之。任讓立峻弟逸,閉城自守。〕任讓,安樂人。諸任之後,隨蘇峻作亂。〈(孫盛《晉陽秋》——《世說·政事第三》註)〉第176頁
〔匡術以苑降,百官赴之,劉超等謀奉帝出,逸使任讓殺之。〕時劉超遷右衛大將軍。〈(孫盛《晉陽秋》——《世說·政事第三》註)〉第176頁
〔二月討逸,斬之。殺任仍而原匡術、賈寧。〕匡術為阜陵令,逃亡無行。庾亮征蘇峻,術勸峻誅亮,遂與峻同反。(峻逼居民聚之後苑使守之)後以苑城降。〈(孫盛《晉陽秋》——《世說·方正第五》註)〉第177頁
賈寧字建寧,長樂人賈氏孽子也。初自結於王應、諸葛瑤。應敗,浮遊吳會,出投蘇峻。峻甚昵之,以為謀主。峻敗,先降,仕至新安太守。〈(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77頁
蘇峻既誅,大事克平之後,都邑殘荒。溫嶠議徙都豫章,以即豐全。朝士及三吳浩劫,謂可遷都會稽。王導獨謂:「不宜遷。建業,往之秣陵,古者既有帝王所治之表,又孫仲謀、劉玄德俱謂是王者之宅。今雖雕殘,宜修勞來旋定之道,鎮靜群情。且百堵皆作,何患不克復乎!」終至康寧,導之策也。第177頁
咸和五年春帝正月。咸和六年春帝正月。丁巳,會州郡秀孝於樂憲堂,有麇見於前。孫盛以為吉祥,曰:「夫秀孝,天下之彥士。樂賢堂所以樂養賢也。自喪亂以後,風教陵夷,秀無策試之才,孝乏四行之實。麇興於前,或斯故乎?」〈(孫盛《晉陽秋》——《晉書·五行志》、《宋志》二一)〉第178頁
〔四月徵尋陽翟湯。〕翟湯,字道淵,南陽人。漢方進之後也。篤行任素,義讓廉潔,饋贈一無所受。值亂多寇,聞湯名德,皆不敢犯。〈(孫盛《晉陽秋》——《世說·棲逸第十八》註)〉第179頁
咸和九年春帝正月。
〔以庾亮都督江、荊等州軍事。亮辟殷浩為參軍。〕浩善以通和接物也。〈(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79頁
〔以虞潭為衛將軍。〕虞潭(翻子)清貞有檢操,外如退弱,內堅正有膽幹。仕晉歷位內外,終於衛將軍。追贈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五七)〉第179頁
〔二月立皇后杜氏。〕杜乂字弘治,京兆人,祖預、父錫,有譽前朝。乂少有令名,仕丹陽丞。早卒。成帝納乂女為後。〈(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80頁
咸康三年春帝正月。地生毛,近白祥也。孫盛以為民勞之異也。是後石季龍滅,而中原向化,將相皆甘心焉。於是方鎮屢革,邊戍仍遷。皆擁帶部曲,動有萬數,其間政法、征賦役,無寧歲。天下勞擾,民以疲怨。〈(原註:《晉書·五行志》原作咸康初,而下又雲咸康三年六月,「地生毛」無說。疑是一事,故附於此。《宋志》二一)〉第180頁
咸康四年春帝正月。亮欲起兵廢導,孫盛諫曰:「王公常有世外之懷,豈為凡人事邪,此必佞邪之徒欲間內外耳。」亮乃止。〈(孫盛《晉陽秋》——《綱目》註。疑有誤)〉第181頁
〔以導為丞相。〕時廬陵太守羊聃,疑郡人簡良等為賊,殺一百就是人,徒謫百有餘人。有司奏聃罪死,以景獻皇后有屬,八議。帝曰:「此古所無,何八議之有乎!未忍肆之市朝,其賜命獄所。」瑯邪王太妃山氏,聃之甥也,詣闕請命。丞相以太妃為言,於是減死罪,既出有疾,見簡良為祟,旬日而卒。〈(孫盛《晉陽秋》——《御覽》262)〉第181頁
咸康五年春帝正月。
〔七月,王導卒。〕常與亮共薦何充於帝,以充為護軍。何充,字次道,廬江人,導妻姊之子,明穆皇后之妹夫也。思韻掩濟(一作通)。有文義才情。導深器之,由是少有美譽。〈(孫盛《晉陽秋》——《世說·政事第三?賞譽第八》註)〉第181頁
咸康六年春帝正月。
〔庾亮卒。〕庾亮字符規,潁川鄢陵人,明穆皇后長兄也。淵雅有德量,時人方之夏侯太初、陳長文之倫。侍從父琛,避地會稽,斷拱嶷然,郡人嚴憚之。覲接之者,數人而已。累遷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孫盛《晉陽秋》——《世說·德行第一》註)〉第183頁
〔十二月陸玩卒。〕陸玩〈(原註:遜從孫)〉器量淹雅,位至司空,追贈太尉。〈(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五七)〉第183頁
咸康八年春帝正月。谷城縣民留○,夜見門外有光,取得玉鼎一,圍四寸。廬江太守以獻。〈(孫盛《晉陽秋》——《類聚》99、《御覽》756、《路史後紀》13)〉第183頁
康帝
[編輯]〔咸康八年十二月,立皇后褚氏。征後父裒為侍中,裒不願居中任事,乃除江州。〕裒簡穆有器。〈(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84頁
建元元年春帝正月。
〔庾翼移鎮襄陽,以庾冰都督荊、江等州。征何充錄尚書。〕初,顯宗臨崩,庾冰議立長君,何充謂宜奉皇子。爭之不得,充不自安,求處外任。及冰出鎮武昌,充自京馳還,言於帝曰:「冰不宜出,昔年陛下龍飛,使晉德再隆者,冰之勛也。臣無與焉。」〈(孫盛《晉陽秋》——《世說·方正第五》註)〉第184頁
建元二年春帝正月。九月帝崩。
〔十月,庾冰卒。〕庾冰字季堅,太尉亮之弟也。少有檢操,兄弟常器之,曰:「吾家晏平仲。」累遷車騎將軍、江州刺史。〈(孫盛《晉陽秋》——《世說·方正第五》註)〉第185頁
〔翼還鎮。〕翼率眾入沔,將謀伐狄。既至襄陽,狄尚強,未可決戰。會康帝崩,兄冰薨,留長子方之守襄陽,自馳還夏口。〈(孫盛《晉陽秋》——《世說·方正第五》註)〉第185頁
時東海哀王薨,逾年嗣王乃來,不復追服,詔國妃終三年之禮。孫盛認為廢三年之禮,開偷薄之源,漢魏失之大者也。今若以丈夫宜奪以王事,婦人可終本服,是為吉凶之儀,雜陳於宮寢;彩素之制,乖異於內外。無乃情理俱違,哀樂失所乎!《禮志》:「蕃國寡務,宜各守盛典。」可無疑矣。〈(孫盛《晉陽秋》——《宋書·禮志》)〉第186頁
穆帝
[編輯]永和元年春帝正月。皇太后設紗帷於殿,擁帝朝群臣。〈(孫盛《晉陽秋》——《書抄》)〉第186頁
〔四月,以會稽王昱錄尚書,昱以劉惔等為談客。〕惔尚廬陵公主,名南弟。〈(孫盛《晉陽秋》——《世說·排調第二五》註)〉第187頁
〔七月庾翼卒。八月以桓溫都督荊、梁等州,領荊州刺史。〕習著齒為桓溫荊州主簿,親遇深密。〈(孫盛《晉陽秋》——《書抄》)〉第187頁
〔溫以車胤為從事。〕車胤字武子。家貧,讀書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以夜繼日。〈(孫盛《晉陽秋》——《御覽》21,《事類賦》註四)〉第187頁
羅友字它仁,襄陽人。少好學,不持節儉。性嗜酒,當其所遇,不擇士庶。又好伺人祠,往乞餘食,雖復營署壚肆,不以為羞。桓溫常責之云:「君太不逮!須食,何不就身求乃至於此!」友傲然不屑答曰:「就公乞食,今乃可得,明日已復無。」溫大笑之。始仕荊州,後在溫府,以家貧乞祿。溫雖以才學遇之,而謂其誕肆,非治民才,許而不用。後同府人有得郡者,溫為席起別,友至尤晚。問之,友答曰:「民性引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門,於中路逢一鬼,大見揶揄,云:『我只見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見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終慚,回還以解,不覺成淹緩之罪。」溫雖笑其滑稽,心頗愧焉。後以為襄陽太守,累遷廣、益二州刺史。在藩舉其弘綱,不存小察,甚為吏民所安悅。薨於益州。〈(孫盛《晉陽秋》——《世說·任誕第三三》註)〉第187頁
〔己卯何充卒。〕何充與王蒙好尚不同,由此見譏於當世。〈(孫盛《晉陽秋》——《世說·政事第三》註)〉第188頁
用所昵庸雜,以是損名。〈(孫盛《晉陽秋》——《世說·政事第三》註)〉何充性好佛道,崇修佛司,供給沙門以百數。久在揚州征役吏民,功賞萬機,。是以為遐邇所譏。用弟準,以精勤,只讀佛經,營治寺廟而已矣。〈(孫盛《晉陽秋》——《世說·排調第二五》註)〉第189頁
充累遷會稽內史、侍中、驃騎將軍、揚州刺史,贈司徒。〈(孫盛《晉陽秋》——《世說·政事第三》註)〉第189頁
〔二月癸丑,以會稽王昱輔政。〕充之卒,議者謂太后父裒宜秉朝政。裒自丹徒入朝。吏部尚書劉遐勸裒曰:「會稽王令德,國之周公也,足下宜以大政付之。」裒長史王胡之亦勸歸藩,於是固辭歸京。〈(孫盛《晉陽秋》——《世說·言語第二》註)〉第189頁
王胡之善於投壺,言手熟可閉目。〈(孫盛《晉陽秋》——《御覽》753、《白帖》)〉第190頁
〔十一月,〕溫率所領七千餘人伐蜀。拜表輒行。〈(孫盛《晉陽秋》——《世說·言語第二》治)〉第190頁
永和三年春帝正月。
〔三月,桓溫平蜀,反役薦譙秀。〕譙秀字符彥,巴西人,譙周孫。(熙子)性情景,不交於俗。〈(原註:一作世)〉知將大亂,豫絕入事,從兄弟及諸親裏不與相見。州郡辟命,及李雄盜蜀,安車征秀。又雄叔父驤、驤子壽辟命,皆不應。常冠鹿皮,躬耕山藪。永和三年,安西將軍桓溫平蜀,反役,上表薦秀〈(原註:以上亦見《文選》註三十八,依補。)〉,曰:「臣聞大樸既虧,則高尚之標顯;道喪時昏,則忠貞之義彰。故有洗耳投淵以振玄邈之風,亦有秉心矯跡以惇在三之節。是以上代之君,莫不崇重斯軌,所以篤俗訓民,靜一流競。伏無所大晉應符御世,運無常通,時有屯蹇,神州丘墟,三方圮裂。《兔罝》絕響於中林,《白駒》無聞於空谷,斯有識之所悼心,大雅之所嘆息者也。陛下聖德嗣興,方懷天緒。臣昔承役,有事西土。鯨鯢既懸,思宣大化;訃諸故老,搜揚潛逸,庶追武羅於羿、促『墟,想王蠋於亡齊之境。竊聞巴西譙秀,植操貞固,抱德肥遁,揚清渭波。於時皇極遘道消之後,群黎蹈顛沛之艱,中華有顧瞻之哀,幽谷無遷喬之望。凶命屢招,奸威仍逼,身寄虎吻,危同朝露。而能抗節玉立,誓不降辱,杜門絕跡,不面偽庭,進免龔勝亡身之禍,退無薛方詭對之譏。雖園綺之棲商洛,管寧之!遼海,方之於秀,殆無以過。於今西土以為美談。夫旌德禮賢,化道之所先,崇表殊節,聖哲之上務,方今六合未康,豺狼當路,遺黎偷薄,義聲弗聞。益宜振起道義之徒,以敦流遁之弊。若秀蒙蒲帛之徵,足以鎮靜頹風,軌訓囂俗,幽遐仰流,九服知化矣。」〈(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四二)〉第190頁
〔十二月,蕭敬王叛取巴西。〕蕭敬文叛亂,譙秀避難宕渠川中,鄉人宗族憑依者以百數。秀年八十,眾人以其篤老,欲代之負擔。秀拒曰:「各有老弱,當先營救。吾氣力自足堪此,不以垂朽之年累諸君也。」後十餘年,卒於家。〈(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192)〉
永和四年春帝正月。
〔溫既滅蜀,為輔振朝廷,加溫征西大將軍。〕桓溫入蜀,聞有善星者,後有大志,遂致之,夜獨執其手,於星下問國祚之修短。星人曰:「世祚方永,太微、紫微、文昌三宮氣候如此,決無憂慮,五十年外不論耳。」溫不悅,明晚送絹一匹、錢五千文以與之。〈(原註:以上亦見《御覽》817)〉星人乃馳詣主簿習鑿齒曰:「家在益州,今受旨自裁,無由致其骸骨,緣君仁厚,乞命為摽揭棺木耳。」鑿齒問其故,星人曰:「賜絹一匹,令僕自裁培;惠錢無千,以買棺。故知之耳。」鑿齒曰:「君幾誤死,君尚聞乎?知星宿有衣不覆之義乎?此以絹戲君,以錢供道中資糧,是聽君去耳。」星人大喜,明便詣溫別。溫問去意,以鑿齒言答。溫笑曰:「鑿齒憂君誤死,君定是誤活。徒三十年看儒書,如一詣不聚習主簿也。」〈(孫盛《晉陽秋》——《類聚》85、《書抄》、《占經》66。按《占經》66作《續晉陽秋》。聚汪紹楹校本《類聚》85,末句應作「不如一詣習主簿也。」衍「聚」字)〉
永和五年春帝正月。
〔趙王浹來降,陳逵進據壽春。〕逵為西中郎將,領淮南太守,成〈(原註:疑作治)〉歷陽。〈(孫盛《晉陽秋》——《世說·豪爽第十三》註)〉第194頁
〔十二月,徐兗都督褚裒卒。〕褚裒字季野,河南陽翟人。祖砉,安東將軍;父治,武昌太守。裒少有簡貴之風,沖默之稱,累遷江、兗二州刺史,贈侍中、太傅。〈(孫盛《晉陽秋》——《世說》註)〉第195頁
〔以荀羨監徐兗軍事。〕荀羨字令則,潁川人,光祿大夫崧之子也。清和有識裁,尚公主,以主婿為駙馬都尉,少歷顯位。是時殷浩參謀百揆,引羨為援。頻蒞義興、吳郡,年二十八,超授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假節都督徐、兗、青三州諸軍事。以藩屏焉。(原註:以上亦見《世說》註三,依補)在任十年,遇疾解職卒於家,追贈驃騎將軍。羨孫伯子,今御史中丞也。〈(孫盛《晉陽秋》——《三國志註》十)〉第195頁
永和六年春帝正月。永和七年春帝正月。王洽除中書令,時年二十九。將辭之,從兄朗〈(原註:一作胡)〉之遺書曰:「弟今二十九便居清顯要任,敢不敬以先旨,為弟啟義讓之路焉!若弟年至四五十之間,雖復朝令,超登公輔,亦非吾所豫,況降此以還者邪。」洽遂不拜。〈(孫盛《晉陽秋》——《御覽》220)〉第195頁
永和八年春帝正月。
〔冉閔子智以鄴降。〕冉閔大將軍蔣幹以傳國璽付河南太守戴施,施獻之,百僚皆賀。璽光照洞徹,上蟠螭文隱起,書〈(原註:一作文)〉曰:「昊天(或作「受天」。)之命,皇帝壽昌。「蓋秦舊璽也。石虎刻其旁曰:「天命石氏。」〈(孫盛《晉陽秋》——《後漢書·輿服誌下》註,《書抄》)〉
〔免揚州刺史殷浩為庶人。〕初,浩以中軍將軍鎮壽陽,羌姚襄上書歸降。後有罪,浩陰圖誅之。會關中有變,苻健死。浩偽率軍而行,云:「修復山陵。」襄前驅恐,遂反。軍至山桑,聞襄將至,棄輜重馳保譙。襄至,據山桑,燒其舟實。至壽陽,略流民而還。浩士卒多叛,征西溫乃上表黜浩,撫軍大將軍奏免浩,除名為民。浩馳還謝罪,既而遷於東陽信安縣。〈(孫盛《晉陽秋》——《世說·黜免二八》註)〉第196頁
〔以王述為揚州刺史。〕述少時貧約,簞瓢陋巷,不求聞達,由是為有識所重。〈(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98頁
永和十一年春帝正月。
〔以謝尚為鎮西將軍,鎮壽陽。〕尚性通任〈(原註:一作任)〉,善音樂。〈(孫盛《晉陽秋》——《世說·任誕第二三?容止第十四》註)〉第198頁
尚率易挺達,超怊令上也。〈(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198頁
永和十二年春帝正月。昇平元年春帝正月。
〔謝尚卒。〕謝尚字任祖,陳郡人,鯤之子也。齠齒桑兄,哀慟過人。及遇父桑,溫嶠唁之,尚號叫極哀,既而收涕告訴,有異常童。嶠奇之,由是知名。仕至鎮西將軍,豫州刺史。〈(孫盛《晉陽秋》——《世說·言語第二》註)〉第198頁
昇平二年春帝正月。昇平三年春帝正月。昇平四年春帝正月。
〔燕慕容○立,署王歡為博士。〕王歡耽學貧窶,或人惠蒸餅一顆以充一日,妻子常有菜色。〈(孫盛《晉陽秋》——《御覽》860)〉第199頁
二月,鳳皇將九子見鄖鄉,之豐城。冬,鳳皇復見豐城,眾鳥從之。〈(孫盛《晉陽秋》——《御覽》915)〉
昇平五年春帝正月。
哀帝
[編輯]隆和元年春帝正月。興寧元年。
〔五月,加桓溫大司馬,都督中外。〕王珣為桓溫主簿,郗超為記室參軍,溫並親待之。故府中為之語曰:「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超髯、珣短故也。〈(孫盛《晉陽秋》——《書抄》)〉p。200
海西公
[編輯]海西公諱奕,字延齡,成帝子也。興寧中即位。〈(孫盛《晉陽秋》——《世說·排調第二五》註)〉第200頁
太和元年春帝正月。太和二年春帝正月。
〔以郗○為都督徐、兗等州軍事,平北將軍、徐州刺史。〕後大司馬將討慕容○,表求申勸平北將軍○及袁真等嚴辦。○以羸疾求退,詔大司馬領○所任。〈(孫盛《晉陽秋》——《世說·捷悟第十一》註)〉第200頁
太和三年春帝正月。
〔八月王述卒。〕述體道清粹,簡貴靜正,怡然自足,不交非類。雖群英紛紛,俊○交馳,述獨蔑然,曾不慕羨,由是名譽久蘊。〈(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註)〉第201頁
太和四年春帝正月。
〔四月,大司馬桓溫率眾伐燕慕容○,袁宏作《北征賦》。〕宏嘗與王珣、伏滔同侍溫佐,溫令滔讀其賦,至「致傷於天下」,於此改韻,雲:「此韻所詠,慨深千載,今於『天下』之後便移韻,於寫送之致,如為未盡:「滔乃雲酩得益『寫』一句,或當小勝。」桓公語宏:「卿試思益之。」宏應聲而益云:「感不絕於余心,溯流風而獨寫。」王、伏稱善。〈(孫盛《晉陽秋》——《世說·文學第四》註。案:《續晉陽秋》云:宏從溫征鮮卑,作《北征賦》)〉
太和五年春帝正月。太和六年春帝正月。閏十月熒惑守太微端門。十一月,大司馬桓溫廢帝為海西公。〈(孫盛《晉陽秋》——《世說·言語第二》註)〉第202頁
帝少同閹人之疾,使宮人與左右淫通生子。大司馬溫自廣陵還姑孰,過京都。以皇太后令,廢帝為東海王,後降封為海西公。〈(孫盛《晉陽秋》——《世說·排調第二十五》註)〉第201頁
簡文帝
[編輯]咸安元年太和六年十一月,即位改元。
〔十二月,溫奏降東海王為海西公。〕桓溫始以雄盛入輔,系以廢立。帝雖登祚,內不自安。初熒惑入太微,尋廢海西公。至是熒惑猶在太微,帝惡之。謂郗超曰:「命之修短,大〈(原註:當作「本」)〉所不計,故無復往日事邪!」超云:「大司馬溫方內固社稷,外布經略。非常之事,臣以百口保之。」超假還東,帝謂之曰:「致意尊公,國家(一作「家國」)之事,遂至於此也〈(原註:以上五句亦見《文選·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表》註)〉由吾不能以道匡樹,思患豫防,愧嘆之深,言何能喻!「又誦庾闡詩云:「士痛朝危,臣哀主辱,泣下沾衣,漣如相續。」〈(《類聚》十三)〉第202頁
咸安二年春帝正月。韓康伯年四十九,拜領軍。疾病,占候者雲不宜此官,固請徙之。〈(孫盛《晉陽秋》——《御覽》339)〉第202頁
孝武帝
[編輯]寧康元年春帝正月。
〔二月桓溫薨。〕桓溫字符子,譙國人。為瑯邪王文選,後進大司馬。薨。〈(《文選》註。不知錄自候篇。)〉
七月,乙未,火犯軒轅大星。〈(孫盛《晉陽秋》——《占經》36云:應二年大赦。)〉第204頁
九月癸巳,火入太微,掩西蕃上將。〈(孫盛《晉陽秋》——《占經》36雲,應二年刁彜薨。)〉
寧康二年春帝正月。癸未赦天下。〈(孫盛《晉陽秋》——《占經》36云:元年火犯軒轅之應。)〉第204頁
己酉〈(原註:《晉書》亦作己酉,當作乙酉。蓋正月無己酉)〉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刁彜薨。〈(孫盛《晉陽秋》——《占經》36云:元年火入太微之應)〉第204頁
二月丙申,太白犯歲星。〈(原註:《占經》21云:應太元元年遣軍救涼州)〉第205頁
寧康三年春帝正月。
〔謝安領揚州。〕袁宏為東郡太守,訟安執宏手授扇。宏曰:「謹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孫盛《晉陽秋》——《御覽》9、《事類賦》註2)〉第205頁
九月九日上講《孝經》,謝安仕坐,陸納、卞耽執讀,謝石、袁宏執經,車胤、王混摘句。〈(孫盛《晉陽秋》——《事類賦》註5)〉第205頁
太元元年春帝正月。三月丁巳,流星大如斗,椀赤色,尾長二丈。起心星南五丈,經積卒。〈(原註:《占經》75雲,應九月屯軍淮泗)〉第206頁
九〈(原註:當作七)〉月,氐帥苻堅屠涼州,虜刺史、西平侯張天錫。冬十月車騎桓沖〈(原註:一作「伊」,誤)〉遣軍泛舟淮泗。又發二州縣員吏,積積流民,悉置淮南。〈(孫盛《晉陽秋》——《占經》20,又75雲,寧康二年太白犯歲星及本年流星之應)〉第206頁
九月癸亥,熒惑犯哭泣。〈(孫盛《晉陽秋》——《占經》37云:應二年桓豁、王彪之薨)〉第207頁
〔太臺徵謝敷,不就。〕會稽謝敷字慶緒,隱若耶山。初,月犯少微星。少微一名處士星,占者以隱士當之。時戴逵名著於敷,時人憂之。俄而敷死。故會稽人士嘲逵曰:「吳中高士,求死不得死。」〈(孫盛《晉陽秋》——《御覽》7,《事類賦》註2,《史通》註3)〉第207頁
太元二年春帝正月。七月乙亥填星搖。〈(孫盛《晉陽秋》——《占經》三十八云:應三年六日大水)大角搖。(孫盛《晉陽秋》——《占經》六十五云:應三年作新宮,移會稽邸)〉第207頁
八月,征西大將軍桓豁薨。〈(孫盛《晉陽秋》——《占經》38云:元年熒惑犯哭泣之應)〉第208頁
十月,尚書令王彪之薨。〈(孫盛《晉陽秋》——《占經》38云:元年熒惑犯哭泣之應)〉第208頁
太和三年春帝正月。二月乙巳作新宮,帝及二後移居會稽王邸。〈(孫盛《晉陽秋》——《占經》65云:二年大角搖之應)〉第208頁
六月大水。〈(孫盛《晉陽秋》——《占經》38云:二年填星搖之應)〉第208頁
五月〈(原註:原作「五年」,疑誤)〉辛卯,歲星與太白相犯牙刷東井。二十月氐帥苻堅圍襄陽。〈(孫盛《晉陽秋》——《占經》二十)〉
太元八年春帝正月。十月及苻堅戰,大敗之。苻堅未敗之先,長安市道側夜聞鬼哭,彌月乃止。〈(《占經》113,《御覽》883)〉第209頁
慕容垂請至鄴拜墓,苻堅許之。權翼諫曰:「垂猶鷹也,饑則附人,飽則高颺。每遇風塵之會,嘗有淩霄之志。唯宜急其羈絆,不可任其所欲。」堅不從。果不返。〈(明·孫丕顯《文苑匯雋》24)〉第209頁
太元九年春帝正月。
太元十年春帝正月。王獻之為中書令,少而標邁,不循嘗貫,為一時風流之冠。獻之卒,以王珉為中樞令,世謂之「大王令、小王令」也。珉父洽又嘗為此官,珉復繼之,時人以為奕世令望。〈(孫盛《晉陽秋》——《初學記》11)〉第209頁
太元十一年春帝正月。六月甲午,歲星晝見在胃。占曰:「魯有兵,臣強。」〈(孫盛《晉陽秋》——《占經》23云:應翟遼寇陳、穎,討走之)〉第210頁
太元十二年春帝正月。慕容垂寇河東,翟遼使子釗寇臣穎。朱序討之,釗走渡河。〈(孫盛《晉陽秋》——《占經》23云:十一年歲星晝見之應。原作十二月,誤)〉第210頁
〔四月,尊夫人李氏為皇太妃。〕初,太宗諸子繼夭,諸姬絕孕。令扈謙卜繇雲,後房當有女誕三男一女,終大盛。〈(原註:三男當作二男)〉於是盡出後宮及諸婢悉見之。織紡中有一人色黑,宮人謂之「昆侖」,相者曰:「此是也。」帝以大計幸之,生烈宗。〈(孫盛《晉陽秋》——《御覽》360)〉第211頁
五月丙午,熒惑出端門,犯左執法。〈(孫盛《晉陽秋》——《占經》36云:應十三年謝玄薨,桓石虎薨)〉第211頁
〔六月聘戴逵等。〕逵不樂當世,以琴書自娛,隱會稽剡山,國子博士徵,不就。〈(孫盛《晉陽秋》——《世說》註,此條應為《續晉陽秋》文,誤入)〉第211頁
十三年春帝正月。丙塢,左將軍謝玄薨,戊辰,冠軍將軍桓石虎薨。〈(孫盛《晉陽秋》——《占經》36云:十二年熒惑犯執法之應。案「虎」字有誤,若為石虔,則又卒在十四年)〉第211頁
十一〈(原註:疑作二)〉月戊子,辰星入月在胃〈(原註:本作「晉」,誤)〉濤水入石頭。占曰:春水,冬大雪,牛馬疾役,牛馬貴,不出百日。〈(孫盛《晉陽秋》——《占經》12)〉第212頁
太元十六年春帝正月。孝武好覽文藝,敕著作郎徐野民廣字,料理簡四部書凡三萬六千卷。〈(孫盛《晉陽秋》——《書抄》,「廣字」為註而誤入正文者)〉第212頁
太元十七年春帝正月。以殷仲堪為荊州刺史。仲堪以桓玄才地雄豪,厚待之。玄復豪橫,士民畏之。顧愷之尤好丹青,嘗以一廚畫寄桓玄,悉糊題其前。玄乃發廚後而取之,封題如初,但失其畫。直雲妙畫通靈,變化而去,猶人登仙也。〈(孫盛《晉陽秋》——《御覽》713)〉第213頁
太元十八年春帝正月。
〔王謐表殷允、張敞、郗儉之、桓石秀是多書之家,請秘書郎分局采借。〕清河崔祖思死,家無財,有書八千卷。上聞,嗟嘆良久,乃以葛屯谷五百斛賜其家,曰「葛屯亦吾之垣,下令後知其見異。」〈(孫盛《晉陽秋》——《御覽》)633)〉第213頁
太元十九年春帝正月。
〔慕容垂圍長子。〕八月,西燕慕容永遣子宏,求救於雍州刺史郗恢,獻玉璽一紐,方六寸厚一寸七分,高四寸六分與傳國璽同送建業。〈(孫盛《晉陽秋》——《唐六典》註)〉
太元二十一年春帝正月。
安帝
[編輯]隆安元年春帝正月。八月乙巳,熒惑守井鉞。〈(孫盛《晉陽秋》——《占經》34云:應二年王恭等反)〉第215頁
隆安二年春帝正月。
〔王恭、庾楷等反。〕八月,以譙王尚之弟缺之為振威將軍,守蕪湖以備庾楷等。由是內外騷動。王恭慮禍難,復密要殷仲堪、桓玄同會京師。玄等皆向石頭,仲堪在蕪湖。朝廷驚駭。〈(孫盛《晉陽秋》——《占經》34云:元年熒惑守井鉞之應。)〉第215頁
義熙元年春帝正月。
〔四月劉裕虛浮鎮京口。〕初晉陵人韋○,桓修令於坐相劉公官當至州否。○云:「劉粗是有相人,當不失邊州刺史。」既出,私於裕曰:「卿大有貴相,向不敢極言耳。」裕惡其言太略,答曰:「卿狂言,驗當相世俗為司馬。」義旗後數年,○見裕訴曰:「周成不負桐葉之信,公不應忘『司馬』之言。今不希鎮軍府,聞護軍司馬缺,願賜卒恩。」裕美而用之。〈(孫盛《晉陽秋》——《御覽》248)〉第216頁
義熙九年春帝正月。群盜發卞○墓,剖棺虜掠。○屍僵,鬚髮蒼白,面如生人,兩手悉拳,爪甲乃長達背焉。〈(孫盛《晉陽秋》——《御覽》307)〉第217頁
義熙十四年春帝正月。
恭帝
[編輯]義熙元年春帝正月。
〔王宏為江州。〕陶潛九月九日無酒,坐宅邊菊叢中,採摘盈拔,望見白衣人至,乃王宏遣送酒,即便就酌。〈(孫盛《晉陽秋》——《類聚》217)〉第217頁
義熙二年春帝正月。知機其神乎!古人以為難,交疏而吐誠;今人以為難。〈(孫盛《晉陽秋》——《御覽》406)〉第217頁
傅隆議曰:其總章伎,即古之女樂。〈(孫盛《晉陽秋》——《文選·為顧彥先贈婦》註)〉第218頁
梁國張惲子義元,為郡吏,入值太守圍棋,投劄於地。惲曰:知府君惠風取以支戶(一作「支吾」),太守輟棋令坐。〈(孫盛《晉陽秋》——《御覽》606、《書抄》。以上數節不審《陽秋》何年,故姑錄於末。)〉
補遺
[編輯]〈(摘自黃奭輯本)〉
陸機
[編輯]《五等論》〈(孫盛《晉陽秋》——《群書治要》30引孫盛《陽秋》載〈五等論〉,又見《文選》、《晉書》。略)〉
皇甫陶
[編輯]泰始八年,帝與右將軍皇甫陶困事。陶固執所論,與帝爭言。散騎侍郎鄭徽表求治罪,詔曰:「面議讜言謇諤,直意盡辭,所望牙刷左右也。人主常以所媚為患,豈以爭臣為損乎!陶所執不愆此義,而徽越職奏之,豈朕意乎?」乃免徽官也。〈(孫盛《晉陽秋》——《群事治要》卷29)〉第227頁
世祖武帝
[編輯]武帝改營太廟。南致荊州之木,西採華山之石,鑄銅柱十二,塗以黃金,鏤以百物,填以丹青,綴以珠玉。〈(孫盛《晉陽秋》——《書抄》87。湯球輯《御覽》531《漢晉春秋》,與此全同。)〉第228頁
惠帝元康元年〈(原註:原○作「咸寧十年」。今從《晉書·五行志》改)〉,洛中謠曰:「南風烈烈吹黃沙,遙望路過郁嵯峨。」〈(孫盛《晉陽秋》——《書抄》159)〉第228頁
武悼楊皇后
[編輯]廢為庶人,賜死金墉城。〈(孫盛《晉陽秋》——《書抄》26)〉第228頁
惠賈皇后
[編輯]絕太后膳,賜太子酒。〈(孫盛《晉陽秋》——《書抄》26)〉第228頁
溫嶠
[編輯]溫嶠字太真,太寧初,手詔曰:「卿姨以令往往中允之懷,著於周旋,且文清而旨遠,宜居機密。今以卿為中樞令。」〈(孫盛《晉陽秋》——《書抄》57。《初學記》11引為《續晉陽秋》,略異;《類聚》48引作《晉中興書》。)〉
王洽
[編輯]王洽拜領軍,尋加中樞令。固讓,表疏十上。穆帝詔曰:「敬和清裁貴令,昔為中書郎,吾時尚小,數呼,見意甚親之。今所以所有為令,既極任須才,且欲時時相見,共講文章,待以友臣之義。豈便任國之大事耶!宜催洽令拜。」固讓,遂不受。〈(孫盛《晉陽秋》——《書抄》57)〉第229頁
袁宏
[編輯]袁宏字彥伯,長於作賦。為大司馬桓溫府記室。〈(孫盛《晉陽秋》——《書抄》69)〉第230頁
孫和
[編輯]大長秋孫和上書求以妾為妻,免官禁錮。〈(孫盛《晉陽秋》——《書抄》59)〉第230頁
王敦
[編輯]王敦敗京都之後,夢白犬自天而下噬之。〈(孫盛《晉陽秋》——《類聚》94)〉第230頁
客星入軫
[編輯]客星入軫,大風揚沙,中兵大起。〈(孫盛《晉陽秋》——《占經》81)〉第230頁
周延
[編輯]義興周延為左率,轉尚書,遷大將軍咨議參軍。〈(孫盛《晉陽秋》——《御覽》238)〉第231頁
劉裕
[編輯]劉裕平慕容超,將鎮下邳,聞盧循反,何無忌敗,乃還次山陽,造揚子江。問行人曰:「朝廷如何?」對曰:「劉公尚未至,劉公若還,無所憂也。」裕將濟而風急,眾咸難之。裕曰:「吾有天命,風當自息,如天不助,覆溺何足可怯。」即令登舟。舟移而風止。〈(孫盛《晉陽秋》——《御覽》872)〉第231頁
苻堅
[編輯]秦苻堅克襄陽,獲習鑿齒、釋道安。時鑿齒足疾,堅見之與語,大悅,嘆曰:「昔晉平吳,利在二陸;今破南土,獲士一人有半。」蓋刺其蹇也。初鑿齒嘗造道安,譚論自贊曰:「四海習鑿齒。」安應聲曰:「彌天釋道安。」咸以為清對。〈(《太平廣記》246引《晉春秋》。案:習鑿齒有《漢晉春秋》,及不得敘說己事,故定為孫氏書。又桷道鸞有《晉春秋》,見《唐藝文志》。據《寰宇記·東南東道》引孫盛《晉春秋》,知孫氏書亦有引作「晉春秋」者。)〉第232頁
衛瓘
[編輯]太保、淄陽侯衛瓘,河東安邑人也。瓘子恆,恆子玠。〈(孫盛《晉陽秋》——《寰宇記·河東道解州安邑縣》)〉第232頁
楊駿
[編輯]惠帝永平元年,殺太傅楊駿並父及子孫五人。故吏潘岳等收葬之。〈(孫盛《晉陽秋》——《寰宇記·河南道陜州靈寶縣》)〉第233頁
賀循朱誕
[編輯]陳敏亂,三吳知名士皆受爵祿,賀循、朱誕不辱其身。〈(孫盛《晉陽秋》——《寰宇記·江南東道蘇州吳縣》)〉第233頁
劉曜
[編輯]永嘉元年,洛陽步廣里地陷。有二鵝,色黃蒼者飛沖天,白者不能。黃蒼,雜胡夷之象,劉曜以為己瑞,築城以應之。〈(孫盛《晉陽秋》——《寰宇記·河東道并州清源縣》)〉第234頁
秦淮
[編輯]秦淮是秦所鑿,王導渡淮,令郭璞筮之。即此淮也。〈(原註:又稱)〉未至方山,有直瀆,行三十許里。〈(孫盛《晉陽秋》——《寰宇記·江南東道昇州江寧縣》引孫盛《晉春秋》。案:此是約引之辭)〉第234頁
元帝
[編輯]元帝登阼,是歲鎮、太星等聚於牛女之間。(宋·高似孫《緯略》)第235頁
湣帝
[編輯]湣帝在西京,旱傷薦臻,無註記年月也。〈(孫盛《晉陽秋》——《宋書·五行志二》)〉第235頁
孝武帝
[編輯]孝武帝寧康二年,九月甲子,太白犯斗第五星。三月丁未,大赦天下也。〈(孫盛《晉陽秋》——《占經》48)〉第235頁
吐魯番出土殘卷
[編輯]〈(摘自《吐魯番出土文書》第三冊阿斯塔那一五一號墓文書)〉
廢天囗為之〔憤〕……
【缺】
壂中〔典〕兵中郎濟……
還宣囗子與王妃〔晝〕……心,超、雅〔說〕曰:「秀,中
宮𣧑〔妒〕無道,與〔賈謐〕……〔太子〕。今國〔無〕儲副,社稷
將危,大〔臣將〕起事。……〔奉事〕中宮,與〔賈〕親善,太子
之廢,〔皆〕雲與知,一旦……〔必〕豫及。囗先〔謀之〕?」〔秀言〕於倫,
倫納〔焉。遂〕告通事令〔史張林及〕省事張衡、兼壂中〔侍御〕史
殷渾、〔右衛〕司馬督〔路始〕等,皆以為〔然〕。林,常山人,張〔飛燕〕
之曾〔孫〕。反車騎主囗囗衡趙王在鄴以姧利囗〔孫〕……
善始〔路蕃〕之弟子囗囗剋期而秀等以太子……
得志囗〔不〕即決〔謀〕囗泄。初,秀陰謀逆亂……
賈后囗囗增戾囗囗〔故〕構囗成〔太〕子罪今……
則天下囗怨毒以囗倫乘此舋得奮其〔詐〕……
除執囗囗後濟囗囗篡時〔後〕屢遣宮……
市道〔聽〕察群言〔後妹午〕及〔趙粲〕亦數……
人以參〔審〕鳳謠秀〔知〕其然乃使其私竪……
說皇〔後妬〕而太子〔非皇〕後所生憂怖不自……
後午粲及諸宮人聞之還白後後既聞……
言益囗故遂廢太子 既廢秀又令……
者尅囗當起兵如許迎囗或未兵杖……
群書治要
[編輯]泰始八年,帝問右將軍皇甫陶論事,陶固執所論,與帝爭言,散騎常侍鄭徽表求治罪。詔曰:讜言謇諤,直意盡辭,所望於左右也。人主常以阿媚為患,豈以爭臣為損乎。陶所執不愆此義,而徽越職奏之,豈朕意乎。乃免徽官也。〈(孫盛《晉陽秋》——《群書治要》29〉
機五等論曰:夫體國經野,先王所慎,創制垂基,思隆後業,然而經略不同,長短異術,五等之制,始於黃,唐,郡縣之治,創於秦漢,得失成敗,備在典謨,是以其詳可得而言。
夫王者知帝業至重,天下至廣,廣不可以偏制,重不可以獨任,任重必於借力,制廣終乎因人,故設官分職,所以輕其任也。並建伍長,所以弘其制也。於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親疏之宜,使萬國相維,以成盤石之固,宗庶雜居,以定維城之業。
又有以見綏世之長御,識人情之大方,知其為人不如厚己,利物不如圖身,安上在於悅下,為己在乎利人。
是以分天下以厚樂,而己得與之同憂,饗天下以豐利,而己得與之共害,利博則恩篤,樂遠則憂深,故諸侯享食土之實,萬國受傳世之祚,夫然,則南面之君,各務其治,九服之民,知有定主,上之子愛於是乎生,下之禮信於是乎結,世治足以敦風,道衰足以禦暴,故強毅之國,不能擅一時之勢,雄俊之民,無所寄霸王之志,然後國安由萬邦之思治,主尊賴群後之圖身,蓋三代所以直道,四王所以垂業也。
故世及之制,弊禍終乎七雄,昔者,成湯親照夏後之鑒,公旦目涉商人之式,文質相濟,損益有物,然五等之禮,不革於時,封畛之制,有隆焉爾者,豈玩二王之禍,而暗經世之算乎。固知百世非可懸禦(「禦」作「御」),善制不能無弊,而侵弱之辱,愈於殄祀,土崩之困,痛於陵夷也。是以經始穫其多福,慮終取其小(「小」作「少」)禍。
非謂侯伯無可亂之符,郡縣非致治之基(「基」作「具」)。也。故國憂賴其釋位,主弱憑於其翼戴,及其承微積弊,王室遂卑,猶保名位,祚遺後嗣,皇統幽而不輟,神器否而必存者,豈非事勢使之然與。
降及亡秦,棄道任術,懲周之失,自矜其得,尋斧始於所庇,制國昧於弱下,國慶獨享其利,主憂莫與共害,雖速亡趍亂,不必一道,顛沛之舋,實由孤立。
是蓋思五等之小怨,忘萬國之大德,知陵夷之可患,暗土崩之為痛也。周之不競,有自來矣。國乏令主,十有餘世,然片言(「片言」舊作「行宮」,改之)勤王,諸侯必應,一朝震矜,遠國先叛,故強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其觀鼎之志,豈劉,項之能窺關,勝,廣之敢號澤(「澤」舊作「乎」,改之)哉。借使秦人因循周制,雖則無道,有共興(「共興」作「與共」)亡,其覆滅之禍,豈在曩日。
漢矯秦枉,大啓王侯,境土逾溢,不遵舊典,故賈生憂其危,晁錯痛其亂,是以諸侯阻其國家之富,憑其土民之力,勢足者反疾,土狹者逆遲,六臣犯其弱綱,七子衝其漏網,皇祖夷於黥徒,西京病於東帝,是蓋過正之災,而非建侯之累也。
逮至中葉,忌其失節,割削宗子,有名無實,天下曠然,復襲亡秦之軌矣。是以五侯作威,不忌萬邦,新都襲漢,易於拾遺也。
光武中興,纂隆皇統,而猶遵覆車之遺轍,養喪家之宿疾,僅及數世,奸宄充斥,卒有強臣專朝,則天下風靡,一夫縱橫,而城地自夷,豈不危哉。
在周之衰,難興王室,放命者七臣,干位者三子,嗣王委其九鼎,凶族據其天邑,鉦鼙震於閫宇,鋒鏑流乎絳闕,然禍止畿甸,害不覃及,天下晏然,以治待亂,是以宣王興於共和,襄,惠振於晉鄭,豈若二漢陛闥暫擾,而四海已沸,孽臣朝入,而九服夕亂哉。
遠惟王莽篡逆之事,近覽董卓擅權之際,億兆悼心,愚智同痛,然周以之存,漢以之亡,夫何故哉。豈世乏曩時之臣,士無匡合之志歟,蓋遠績屈於時異,雄心挫於卑勢耳,故烈士扼腕,終委寇讎之手,忠臣變節,以助虐國之桀,雖復時有鳩合同志,以謀王室,然上非奧主,下皆市人,師旅無先定之班,君臣無相保之志,是以義兵雲合,無救劫殺之禍,衆望未改,而已見大漢之滅矣。
或以諸侯世位,不必常全,昏主暴君,有時比跡,故五等所以多亂,今之牧守,皆官方庸能,雖或失之,其得固多,故郡縣易以為政治,夫德之休明,黜陟日用,長率連屬,咸述其職,而淫昏之君,無所容過,何則不治哉。故先代有以之興矣。苟或衰陵,百度自悖,鬻官之吏,以貨准才,則貪殘之萌,皆羣後也。安在其不亂哉。故後王有以之廢矣。
且要而言之,五等之君,為己思治,郡縣之長,為利圖物,何以徵之,蓋企及進取,仕子之常志,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夫進取之情鋭,安民之譽遲,是故侵百姓以利己者,在位所不憚,損實事以養名者,官長所夙夜(「夜」作「慕」)也。
君無卒歲之圖,臣挾一時之志,五等則不然,知國為己土,眾皆我民,民安,己受其利,國傷,家嬰其病,故前人慾以垂後,後嗣思其堂構,為上無苟且之心,群下知膠固之義,使其並賢居政,則功有厚薄,而兩愚處亂,則過有深淺,然則八代之制,幾可以一理貫,秦漢之典,殆可以一言蔽也。〈(孫盛《晉陽秋》——《群書治要》30〉
- 晉朝
- 清朝
- 孫盛
- 234年 (提及)
- 238年 (提及)
- 254年 (提及)
- 255年 (提及)
- 262年 (提及)
- 264年 (提及)
- 272年 (提及)
- 273年 (提及)
- 274年 (提及)
- 278年 (提及)
- 279年 (提及)
- 280年 (提及)
- 282年 (提及)
- 283年 (提及)
- 284年 (提及)
- 285年 (提及)
- 286年 (提及)
- 290年 (提及)
- 296年 (提及)
- 297年 (提及)
- 298年 (提及)
- 299年 (提及)
- 307年 (提及)
- 308年 (提及)
- 310年 (提及)
- 311年 (提及)
- 312年 (提及)
- 313年 (提及)
- 431年 (提及)
- 432年 (提及)
- 433年 (提及)
- 336年 (提及)
- 337年 (提及)
- 338年 (提及)
- 339年 (提及)
- 340年 (提及)
- 342年 (提及)
- 351年 (提及)
- 352年 (提及)
- 353年 (提及)
- 354年 (提及)
- 355年 (提及)
- 356年 (提及)
- 362年 (提及)
- 371年 (提及)
- 372年 (提及)
- 373年 (提及)
- 374年 (提及)
- 375年 (提及)
- 383年 (提及)
- 384年 (提及)
- 385年 (提及)
- 386年 (提及)
- 387年 (提及)
- 391年 (提及)
- 392年 (提及)
- 393年 (提及)
- 394年 (提及)
- 396年 (提及)
- 397年 (提及)
- 398年 (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