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國李相國全集/卷二十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十 東國李相國全集
卷二十一
作者:李奎報 高麗
1251年
卷二十二

[編輯]

鏡說

[編輯]

居士有鏡一枚。塵埃侵蝕掩掩。如月之翳雲。然朝夕覽觀。似若飾容貌者。客見而問曰。鏡所以鑑形。不則君子對之。以取其淸。今吾子之鏡。濛如霧如。旣不可鑑其形。又無所取其淸。然吾子尙炤不已。豈有理乎。居士曰。鏡之明也。妍者喜之。醜者忌之。然妍者少醜者多。若一見。必破碎後已。不若爲塵所昏。塵之昏。寧蝕其外。未喪其淸。萬一遇妍者而後磨拭之。亦未晚也。噫。古之對鏡。所以取其淸。吾之對鏡。所以取其昏。子何怪哉。客無以對。

舟賂說

[編輯]

李子南渡一江。有與方舟而濟者。兩舟之大小同。榜人之多少均。人馬之衆寡幾相類。而俄見其舟離去如飛。已泊彼岸。予舟猶邅廻不進。問其所以。則舟中人曰。彼有酒以飮榜人。榜人極力蕩槳故爾。予不能無愧色。因歎息曰。嗟乎。此區區一葦所如之間。猶以賂之之有無。其進也有疾徐先後。況宦海競渡中。顧吾手無金。宜乎至今未霑一命也。書以爲異日觀。

忌名說

[編輯]

李子問吳德全曰。三韓自古以文鳴於世者多矣。鮮有牛童走卒之及知其名者。獨先生之名。雖至婦女兒童。無有不知者。何哉。先生笑曰。吾嘗作老書生。餬口四方。無所不至。故人多知者。而連擧春官不捷。則人皆指以爲今年某又不第矣。以此熟人之耳目耳。非必以才也。且無實而享虛名。猶無功而食千鐘之祿。吾以是窮困若此。平生所忌者名也。其貶損如此。或以公爲恃才傲物。此甚不知先生者也。

蝨犬說

[編輯]

客有謂予曰。昨晚見一不逞男子。以大棒子。椎遊犬而殺者。勢甚可哀。不能無痛心。自是誓不食犬豕之肉矣。予應之曰。昨見有人擁熾爐捫蝨而烘者。予不能無痛心。自誓不復捫蝨矣。客憮然曰。蝨微物也。吾見庬然大物之死。有可哀者。故言之。子以此爲對。豈欺我耶。予曰。凡有血氣者。自黔首至於牛馬豬羊昆蟲螻蟻。其貪生惡死之心。未始不同。豈大者獨惡死。而小則不爾耶。然則犬與蝨之死一也。故擧以爲的對。豈故相欺耶。子不信之。盍齕爾之十指乎。獨拇指痛。而餘則否乎。在一體之中。無大小支節。均有血肉。故其痛則同。況各受氣息者。安有彼之惡死而此之樂乎。子退焉。冥心靜慮。視蝸角如牛角。齊斥鷃爲大鵬。然後吾方與之語道矣。

壞土室說

[編輯]

十月初吉。李子自外還。兒子輩鑿土作廬。其形如墳。李子佯愚曰。何故作墳於家。兒子輩曰。此不是墳。乃土室也。曰。奚爲是耶。曰。冬月。宜藏花草瓜蓏。又宜婦女紡績者。雖盛寒之月。溫然若春氣。手不凍裂。是可快也。李子益怒曰。夏熱冬寒。四時之常數也。苟反是則爲怪異。古聖人所制。寒而裘。暑而褐。其備亦足矣。又更營土室。反寒爲燠。是謂逆天令也。人非蛇蟾。冬伏窟穴。不祥莫大焉。紡績自有時。何必於冬歟。又春榮冬悴。草木之常性。苟反是。亦乖物也。養乖物爲不時之翫。是奪天權也。此皆非予之志。汝不速壞。吾笞汝不赦也。兒子等𢥠懼亟撤之。以其材備炊薪。然後心方安也。

理屋說

[編輯]

家有頹廡不堪支者凡三間。予不得已悉繕理之。先是。其二間爲霖雨所漏寢久。予知之。因循莫理。一間爲一雨所潤。亟令換瓦。及是繕理也。其漏寢久者。欀桷棟樑。皆腐朽不可用。故其費煩。其經一雨者。屋材皆完固可復用。故其費省。予於是謂之曰。其在人身。亦爾知非而不遽改。則其敗已不啻若木之朽腐不用。過勿憚改。則未害復爲善人。不啻若屋材可復用。非特此耳。國政亦如此。凡事有蠹民之甚者。姑息不革。而及民敗國危。而後急欲變更。則其於扶越也難哉。可不愼耶。

雷說

[編輯]

天鼓震時。人心同畏。故曰雷同。予之聞雷。始焉喪膽。及反覆省非。未覓所嫌。然後稍肆體矣。但一事有略嫌者。予嘗讀左傳。見華父目逆事。未嘗不非之。故於行路中。遇美色則意不欲相目。迺低頭背面而走。然其所以低頭背面。是迺不能無心者。此獨自疑者耳。又有一事未免人情者。人有譽己則不得不喜。有毀之則不能無變色。此雖非雷時所懼。亦不可不戒也。古人有暗室不欺者。予何足以及之。

垸擊貪臣說

[編輯]

崔員外洪烈。志尙剛正。嘗掌記南京也。縛殺權臣義文所遣蒼頭之怙主勢橫恣割人者。由是著名矣。爲微官時。廣會中有一文士理邑不廉者。崔君擧飮器瓷垸將擊之。先以口銜指大嘯。以敫其氣。敢言曰。坐有貪者。吾欲擊之。昔者段秀實笏擊奸臣。今崔子將垸擊貪臣矣。雖不斥言其名。其人自省己之不廉。潛出而遁之。後有以此爲戲者。崔君輒怒。唯李郞中元老笑之。則雖以銜指大嘯狀示之。崔君不得怒。但低頭自笑而已。以與李君相好故也。

論詩說

[編輯]

予昔讀梅聖兪詩。私心竊薄之。未識古人所以號詩翁者。及今閱之。外若芣弱。中含骨鯁。眞詩中之精雋也。知梅詩然後可謂知詩者也。但古人以謝公詩池塘生春草爲警策。予未識佳處。徐凝瀑布詩一條界破靑山色。則予擬其佳句。然東坡以爲惡詩。由此觀之。予輩之爲詩。其不及古人遠矣。又陶潛詩。恬淡和靜。如淸廟之瑟。朱絃疏越。一唱三嘆。予欲效其體。終不得其髣髴。尤可笑已。

七賢說

[編輯]

先輩有以文名世者某某等七人。自以爲一時豪俊。遂相與爲七賢。蓋慕晉之七賢也。每相會。飮酒賦詩。旁若無人。世多譏之。然後稍沮。時予年方十九。吳德全許爲忘年友。每攜詣其會。其後德全遊東都。予復詣其會。李淸卿目予曰。子之德全。東遊不返。子可補耶。予立應曰。七賢豈朝廷官爵。而補其闕耶。未聞嵇,阮之後有承之者。闔座皆大笑。又使之賦詩。占春人二字。予立成口號曰。榮參竹下會。快倒甕中春。未識七賢內。誰爲鑽核人。一座頗有慍色。卽傲然大醉而出。予少狂如此。世人皆目以爲狂客也。

天人相勝說

[編輯]

劉子曰。人衆者勝天。天定亦能勝人。予早服斯言久矣。今益信之也。何者。予嘗掌記完山。爲同寮者所讒見罷。及到京師。其人亦常在要會。簧其舌而鼓之。故凡九年莫見調。此乃人勝天也。豈天哉。及其人已斃。然後卽其年入補翰林。因累涉淸要。遄登高位。則此乃天勝人也。人豈可終妨哉。或難之曰。太公八十遇文王。朱賈臣五十而貴。此寧有人讒之而晚遇耶。實命數使然也。予曰。二公之晚遇者。如子所言命數也。算予命。雖於其時不至大蹇。有凶人乘之而鍛成其大故也。或又曰。命未大屯。而凶人乘而助之。亦命也。何謂是哉。予曰。我於其時。若小忍之而不與之爲隙。則必無是也。以予所自召而致之也。則何關乎命哉。或者服之曰。子之悔過也如此。宜乎遠到也。

夢說

[編輯]

予自四三品時。常夢坐一大樓上。其下皆大海也。水到樓上。霑濕寢席。予臥其中。如是者六七年。每寤輒怪之。或以周公夢書驗之。心以爲瑞夢也。及庚寅歲。以非罪流於蝟島。請寄一老司戶之家。則有高樓正臨大海。翼翼翬飛。水亦將拍於軒窓。眞若夢所見者。予然後方驗前夢矣。然則人之行藏榮辱。豈徒然哉。皆預定於冥然者歟。當時擬必死於其地。未幾復京師。至登相位。是亦非天命歟。甲午月日書。

[編輯]

送璨首座還本寺序

[編輯]

夫浮屠有一入靑山。草喫泉吸。竟一生不跡紅塵者。是誠髠首被緇者之所職然也。然以大道觀之。此亦孤立獨行。守一世之細節耳。又安足導哉。達人則不爾。能與物推移。而不染於物。能與世舒捲。而不滯於世。故不傷高行。而其慈液之及人也亦周矣。吾師之行乎世。遵此道也。赴經筵於王宮帝殿不辭也。受檀施於相門俟邸不拒也。亦與吾輩入詩社參酒場。遊戲自在。無可無不可。眞可謂達者也。然久於京輦。不能無桑下之戀。則世之人不可戶曉。焉知不以師爲不能無眷眷於人間世耶。今也得名藍於山水淸幽之地。手一筇頂一笠。飄飄若閑雲之返岫。則汩汩如我輩。得無羨乎心耶。雖然。僕亦老矣。亦豈不能豁然長往。陪杖屨於白雲靑嶂之側耶。餞席有賦詩以寵者。老居士以序也。

送崔先輩下第西遊序

[編輯]

夫士之求售於有司也。譬之農業。則若先自疑天澤之必不時。地力之必不利。迺不理鎡錤耒耜之具。而便不耕不種曰。是天地也非我也。則可乎。要必磨礪其器用。旣耕之。又繼以耘耨。汲汲欲及時。然後天時地利之不相答。則是天地之咎也。非耕者之罪也。今吾子自妙齡。棲息於書圃。礪舌耕之具。求試於有司。而有司不取。是有司之恥也。非子之恥也。子退焉。益復利其器銳其用。待明有司而較藝。則朝種暮穫。積至千廂。何不稔是懼。吾子勖之。一雁南飛。木葉半脫。送君此時。能不哀哉。白雲居士序。

送宗上人南遊序

[編輯]

釋子有源宗者將南遊。來告行。乞詩與序甚勤。予謂之曰。道境至空。無有東西。凡浮屠者。必虛舟其心。浮雲其跡。不以東西去住爲想者也。子之告行於予。實空門之罪人也。予唯以目擊送之。猶爲道境之一點痕纇。況此區區者乎。雖然。子欲之。吾不可無辭以贈。請言之曰。夫我以忘懷待之。雖有情之物。泯然無情。我以有想傾之。雖無情之物。反爲有情。子以山水爲可賞。抑以江南爲山水之最者。而今有是遊也。若懸懸傾佇。持地往觀。則山益佳水益美。莫不含情作態。媚嫵於前後。煙岫焉呈翠眉之脩嫮。淸湖焉作淡粧之嬋妍。水樂交奏。松絃雜彈。上人於是應接不暇。忘寢廢食。雖欲豁斷而來。奈彼牽引不放何。然則其與世之嗜色耽聲者。何以別乎。情之所著。一也。子去觀之。若果有山水之牽於目著於心。將挽引而不放者。當以吾言酌損之。視山水如糞溷。悠悠然亟復人間。還與吾輩雜遊。視紅塵如靑山綠水。然後可謂得道者也。贈詩曰。一片白雲閑。隨風落底山。東西本無繫。好去好來還。

送全右軍奉使關東序

[編輯]

予聞山水之奇秀。關東爲最。若金蘭之叢石,丹穴。高城之三日浦。翼嶺之洛山。則雖未覩蓬萊,方丈。想不能過此也。僕嘗以爲苟得一見。雖死無恨。但塵驂未鞭。千里悠然。空悒悒東望而已。今足下杖龍節耀皇華。振輕裝而言邁。跨逸駕之如飛。軒軒若傅翰兩腋。飛出六合之外。而令人歆艶之不已也。登高挹袖。手酌送行。此別不久。何必多淫涕耶。想足下每遇一山一水。不得不思我也。如不能緘淸漪封紫翠以寄之。尙可詩以收拾。因風有寄。使東海山水森列我眼界。足矣。何必親賞也。群子賦詩。予以序冠之。

送李史館赴官巨濟序

[編輯]

予固聞之。其所謂縣之巨濟者。炎方之極徼也。家於水中。環四面皆瀛海之浩溔也。毒霧熏蒸。颶風不息。暑月。有蚊蝱之大於蜂者群集噆人。誠可畏也。凡官於此。多是左遷者也。今足下以英偉之才。處蓬山之署。未嘗不汗靑修史。眉目萬世爲己任。課其績。宜受甄昇之命。迺反落此。能不悲哉。然可賀者有二。夫天欲成就之。必先試艱險。是陰陽之數也。子無罪而謫。此必大福將至之漸也。是可賀一也。大抵得道之深者。多在幽閑闃寂之地。何則。專其心一其入故也。今子之所之。地寂而人稀。官閑而務簡。無一事敢干於心者。常隱几於虛白之空。嗒然喪耦。遊於物之初。則其道之入也愈深矣。道旣充中。面澤外發。自然還童。必作神仙中人也。不知返轅之日。將莊,老其身而來耶。抑爲安期,羨門子而至耶。吾輩亦摳衣問道矣。是可賀二也。行矣毋多傷。時或以吾言慰其情耳。千里遠別。得無垂涕。挽袖欲留。其可得乎。

送同年盧生還田居序

[編輯]

始予與吾子遊學相從。莫不欲濯纓沐芳。縱轡靑雲。奮發平生之志矣。僕也雖未至遠步。亦得峨冠拖紫。待罪亞卿。在吾分足矣。吾子以雋秀之才。猶未霑一命。迺者尋薄田所在。攜家南往。方其時勢若可矜。不能無搶心。及僕之從官歷職。鮮歡薄味。殊無有官況。然後高吾子之勇去。未嘗不南向再拜也。今足下間關復蹈京師。則予疑其不能忘疇昔之志。有意於筮仕也。足下留不過數日。來告行期。予然後大悔期君之淺。而復欲頓首再拜。挹其高風也。噫。一夢升沈。僕已諳之矣。行當掛冠。笑謝塵寰。豈汩沒然終未作靑山白雲人耶。出處謬悠。更相見未可期。努力擧爵。無以魯酒而辭也。風日淸淑。鳥鳴嚶嚶。方將與之遊。忍捨我而南乎。

新集御醫撮要方序

[編輯]

夫有生之所重者。身與命而已矣。雖死生壽夭皆關乎天。若因節宣失適。爲疾恙所寇。而無良方妙藥以理之。則其間豈無橫失其命者耶。是古聖賢所以著本草,千金,斗門,聖惠諸方。以營救萬生之命者也。然部秩繁浩。難於省閱。其若寢疾彌留。勢可淹延時日。則謁醫可也。搜諸書求其方。亦可也。至如暴得重病。蒼皇危急。則又何暇謁醫搜書之是爲也。不若採菁撮要。以爲備急之具也。國朝有茶房所集藥方一部。文略效神。可濟萬命。以歲久脫漏。幾於廢失矣。今樞密相公崔諱宗峻。見而惜之。思欲摹印以廣其傳。以此聞於上。上遂欣然頷可。公於是分爲二卷。又添附諸方之最要者。使人繕寫。名之曰御醫撮要。承制勑送西京留守官彫印。使流播於人間。是亦聖朝視民如赤子之仁政也。抑又士君子所以汎濟含生之意也。噫。有善不可蓋者。予守也。公又命之爲序。則其可避乎。敢再拜略書梗槩耳。時丙戌四月日。序。

十二國史重彫後序

[編輯]

十二國史。諸史之樞要也。漁獵不煩。而足以鑑諸國之興亡善惡。故今按部盧公軾。雖居衛霍之班。雅好孔姬之術。於書傳中偏嗜是書。弭節完山。募工彫印。以施學者。是亦好善君子利人之一端也。某月日。全州牧掌書記某序。

妙法蓮華經心幷三十七品讚頌序

[編輯]

妙法蓮華經心四句偈者。文簡旨備。含一部之義。雖衰耄多忘及女人不識文字者。亦易誦持。與讀大本同其利。則實可謂用力少而見功多者也。其所謂三十七品讚頌者。不知誰所撰歟。愚竊疑後之若沙門法師者。其意豈以爲向所謂老忘與女人。其根器不同。有止讀經心者。有欲讀一部則不及。而讀經心四句則有餘者。故於三十七品。各著讚頌。置於不及有餘之間。引而進之。輒欲勸之者歟。侍郞金元瑜得唐本。切欲摹印廣施於人。其爲利可涯哉。旣募工彫鏤。因乞予冠之以序雲。

丁郞中鴻進字序

[編輯]

人有以名以字而索於予者衆矣。但不得已占之而已。鮮有序其占之之意也。今足下。正直淳厚君子也。況於文章之餘。以墨竹之戲。傾倒一時。求之於古。雖文與可輩所不能及也。惟名與字。當不朽萬世矣。今幸求字於予。則予敢不敬受而字之耶。請字之曰樂之哉。曰而安也。且鴻者。其進有時。其行有序。故於易漸之六爻。皆以鴻言之也。然不若六二之安且樂也。其爻曰。鴻漸於磐。飮食衎衎。吉。解者曰。漸於磐者。柔順中正。安而不危者也。飮食衎衎。進而樂者也。然則以樂之及而安字之。不亦可乎。於此二者。請擇所從而已。

吳德全戟巖詩跋尾

[編輯]

吳德全爲詩。遒邁勁俊。其詩之膾炙人口者。不爲不多。然未見能押強韻。儼若天成者。及於北山欲題戟巖。則使人占韻。其人故以險韻占之。先生題曰。北嶺巉巉石。邦人號戟巖。迥摏乘鶴晉。高刺上天咸。揉柄電爲火。洗鋒霜是監。何當作兵器。敗楚亦亡凡。其後有北朝使。能詩人也。聞此詩。再三歎美。問是人在否。令作何官。儻可見之耶。我國人茫然無以對。予聞之曰。何不道今方爲制誥學士之任耶。其昧權如此。可歎哉雲。

李史館允甫詩跋尾

[編輯]

予友李史館允甫。以嘗所著詩賦雜著五十餘篇。袖而來示之。予讀旣。將還之曰。彬彬乎文彩之備也。詩挾風人之體。賦含騷客之懷。其若無腸公子傳等嘲戲之作。若與退之所著毛穎下邳相較。吾未知孰先孰後也。子不爾則吾何以與之友也。予不知子。則子已廻首輩馳。雖一日十過吾門。終不一枉顧也。雖然。寧不與子交。其文可蓋耶。

睿宗唱和集跋尾

[編輯]

夫天下之未至太平。則雖好文之主。有不得與學士詞臣吟詠風月。以遂優遊之樂矣。屬太平多暇。上不喜文章。則雖才如沈,宋,燕,許。安可預淸燕侍從。得爲雍容賡載之事耶。伏聞睿廟聰明天縱。製作如神。席太平之慶。乘化日之長。常與詞人逸士若郭璵等賦詩著詠。摐金振玉。動中韶鈞。流播於人間。多爲萬口諷頌。實太平盛事也。今所謂睿宗唱和集是已。行於世久矣。臣未得奉覽。始於某人家得而拜讀。想目覩當代之君臣慶會。嗟嘆不足。不覺涕之橫流也。弟恨不得生於其時。綴詞臣之尾。以鼓缶俚音。續天章之末耳。然今上尤好文。但朝夕致太平。則臣亦庶幾矣。又何恨不生於彼時哉。

全州牧新雕東坡文集跋尾

[編輯]

夫文集之行乎世。亦各一時所尙而已。然今古已來。未若東坡之盛行。尤爲人所嗜者也。豈以屬辭富贍。用事恢博。滋液之及人也。周而不匱故歟。自士大夫至於新進後學。未嘗斯須離其手。咀嚼餘芳者皆是。其摹本舊在尙州。不幸爲虜兵所焚滅。了無孑遺矣。完山守禮部郞中崔君址。好學樂善君子人也。聞之慨然。方有重刻之志。時胡騎倏來忽往。間不容毫。州郡騷然。略無寧歲。則似若未遑於文事。而太守以爲古之人。尙有臨戎雅歌。投戈講藝者。文之不可廢如此。以是邑之大也。此一段幺麽事。咄嗟可辦。而若以彼區區戎醜之故。將姑息以俟太平。庸詎知後之來者又因循姑息。便不成吾志耶。遂直斷聞於上。上亦好文。欣然允可。於是當虜之未來。間農之未作。使之雕鏤。不日迺畢。費不煩而力有餘矣。非夫幹事貞固。綽有餘裕者。孰於此時成大事如此其敏耶。其爲政之大體。亦可知已。君於予爲門人。故託以標識。予亦嘉君之以他邑之亡書。以爲私憂。移之其邑。汲汲於補益學子。是以粗書本末。以跋其尾雲。時龍集柔兆㴫灘辜月日。金紫光祿大夫參知政事修文殿大學士監修國史判戶部事大子大保臣李奎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