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里先生文集/卷三
疏箚
[編輯]謝恩賜且陳全恩事箚戊申二月二十日
[編輯]〈二月初一日。宣祖昇遐。初二日。光海卽位。十三日。拜領相。十四日。上辭箚不許。十五日。肅謝。以臨海獄設廷鞫。公進參。後疾作呈辭。批諭懇至。恩賜稠疊。公上箚謝之。因論逆獄使無冤死。且及珒貸死之意。〉
伏以衰朽無用之臣。遭逢不世之遇。殊恩異數。前後稠疊。內醫賫藥。晨夜看救。太僕煎粥。日復繼餽。乃又中使臨門。賜以肉物。仍宣聖旨。反復丁寧。繾綣懇至。不啻慈父母之詔諭愛子。臣雖至頑。亦有寸心。寧不激昂奮發。思所以報效乎。臣之所大悶者。六七年來。久罹膏肓之疾。僅延縷命於閑養之中。數旬勞動之餘。舊證輒作。衰暮之年。無望更蘇。聖旨有曰。今後勿復呈辭。臣猶且連章乞免。煩瀆不已。則人臣分義之所不安也。不復連章乞免。而身帶重任。安然久臥私室。則人臣分義之所不敢也。雖使出死力。曳載趨朝謝命。而謝命之後。公廳之會。一向稱病。則亦人臣分義之所大不敢也。以彼以此。俱不得其當。臣之情事。狼狽至此。兢惶跼蹐。不知所以爲計。況今逆獄方起。事體至重。臣忝首相。久未參鞫。人臣分義。又何如也。伏聞近日被鞫各人。或有言其不軌之事者。雖未得其曲折之詳。而聞來不覺髮豎而體粟。獄起於至親之間。以殿下天至之友愛。其憂傷痛迫。宜無所不至。恩義兼盡。必已有定算。此則臣不敢有言。至於徒黨之逆狀著見者。則當按律處之。尙何議爲。但念崑崗之火。玉石俱焚。大獄之下。寃死者必多。蓋以罪名甚大。推事甚嚴。連逮之人。逐名議鞫之際。或有事狀之不甚明白者。推官雖心內疑之。而旣不能明知其必不然。故亦不敢遽請平反。倘非自上因罪求情。因情議罪。開闔於常格之外。則無辜之人。不免陷於刑杖。刑杖一加。終無生理。豈不惻然。殿下自在潛邸。仁心仁聞。播於遠近。遠近之人。仰殿下好生愛人之德積有年矣。玆當嗣服之初。恐有匹夫匹婦之橫罹。敢以此爲說焉。古人云以恩遇之故而效忠者中。人以下者之所爲。臣是庸人。平日所養。本乏忠節。今以瞽說。欲效忠於殿下者。亦無非殿下恩遇激之使然也。伏願殿下垂察焉。取進止。
答曰。見卿箚辭。深嘉誠悃。予於哀疚之中。遭此無前之變。今則端緖已出。辭連之輩。不可不問。然當與推鞫大臣議而處之。卿可安心善攝。待差復以出。
以山陵事書啓
[編輯]〈因山定於健元陵內第五岡。起役已久。而中間有妖說。摠護使啓辭將移定於他處。有命書啓所見。故卽書啓。仍用於健元陵第五岡。〉
以事理言之。則健元陵內二岡。乃先王所已擇定之處。在今不可移易。而其時議臣。有家長之說。事體未安。以致改卜於他處。而方書之說。多岐而難信。術士之見。各異而難一。紛紜不定。以至於今。誠爲悶迫。水原之山。雖曰最吉。而種種之害。誠如上敎。聖念及此。凡在瞻聆。孰不感悅。此則聖意已定不用。無容更議。第五岡及臨瀛墓山。則臣不曾看審形勢。又專不曉解地家之說。其取其舎。委難臆斷。姑就其術士等所論而觀之。則第五岡稟定時。術士各人書啓。皆無凶咎。龜龍集之說。諸術士皆不以爲然。臨瀛墓山。則貶短者五人。而至有宗子宗孫衰殘之語。言雖虛誕。見之未安。以此言之。其優劣。似有所在矣。臣旣承下問。不得不略陳愚見。而山陵之事。摠護使主之。非他相臣所可擅斷。請以此意。議於他大臣。而令摠護使決定。何如。
答曰允。〈竟用於第五岡〉
陳時務箚二十六日
[編輯]〈在告中。聞上於哀疚中。念及生民。有敎於廟堂。故進箚。是爲宣惠廳。〉
伏以臣不幸得病。連章乞免。屢勤聖敎。罪合萬死。自承嚴命。日夜戰兢。思欲奮身趨朝。而積年沈痼之病。乘虛復作。氣力耗盡。未堪起動。不卽謝命。惶恐待罪。仍竊伏聞貢物軍卒等事。憂民之敎。頒布已久。而有司以臣在告。左右相亦相繼有故。迄未有規畫處置之事。夫民爲邦本。無民則無國。自古憂民者國常興。忘民者國常亡。方今百姓倒懸。大命近止。拯救之舉。晷刻爲急。以臣之病。致稽鴻霈。臣不勝瞿然悚慄之至。亟命精選知民事者四五員。別設一局。專主其事。及期會勘。以惠窮民。聖敎有曰。山陵之役。詔使之行。其所需用。秋毫盡出於民。哀我赤子。若之何能堪。辭旨藹然。如傷惻怛。民庻瞻聆。便有生氣。一言興邦。稟在是矣。山陵之事。事體至重。雖百竭民力。有不容議。但都監該掌。初不知需用之多少。只據謄錄及舊吏口傳。徴斂物件。招聚役夫。如只可用一物。而花消十物。只可役一日。而留滯十日。實不干於喪用。而費民財疲民力者何限。此則山陵國葬兩都監。亦可仰體至意。隨事察施。以祛民弊。詔使之行。前頭當有三遭。以此孑遺。將何以酬應。自前詔使支待。其入實不多。而有司只稱舊例。徴取無數。殘民膏血。盡歸於無用。誠可痛念。儐相之任。大提學爲之。柳根諳熟首末。且長於料理。其京中及一路。接待諸具。支供雜物。預令柳根與解事官數人主管區畫。得便定式。又與戶曹官商議。備儲詔使需索之物。俾不至於臨時病民。至若供上方物內需之事。則旣有量減之敎。當俟上命之下而爲之稟處耳。國家賦役之外。閫帥邊將守宰之貪暴者。剝膚推髓。漁奪不厭。利入於己。怨歸於國。誠可痛惋。博選敢言之士。置諸臺閣。而先正朝廷之習。時遣骨鯁之臣。分察各道。而摘抉贓汙之吏。用重典以勵其餘。古人云。養民以致賢。幼學壯行之士。其進也以活人爲心。人君能養民。則賢者將自至。況側席求之乎。殿下嗣服之初。首下求賢之敎。先拔數三人而置之於臺侍。可謂得爲治之要矣。此外宰臣朝士之恬退鄕曲。醇儒善士之自守草野者。尙多有之。乞命諸大臣各舉所知。收召試用。以盡其才。若用之而不盡其才。亦徒文而已。恬退自守。不但求之於鄕曲。尤宜求之於朝著之間。蓋士之仕於朝。其心所存。勢利廉恥。相爲輕重。勢利輕則廉恥重。行有不合。不肯苟容。廉恥輕則勢利重。經營鑽刺。干進不已。人君與干進之輩爲國。則其國不幾於殆哉。知人則哲。惟帝其難。知人雖難。而觀於二者之間。則亦可以得其槪矣。自上有敎。令銓曹破黨論而用其人。可謂至矣。人才有限。而議論多岐。四分五裂。不相保合。破黨收用。誠爲急務。然擇焉不精。而紛然雜進。則終未免爲一爭鬪之場。而保合無其日矣。惟當不嫌論議之相異。而取其平正有公心者而用之。則初雖有乖違之患。而終必有協和之美。私勝而偏陂者。則論議雖同。豈能久合。先儒有言。公則一。私則萬殊。布公道和朝廷。惟在殿下。朝廷和。然後百事可做矣。內政旣修。則外侮可攘。北勢危急。日甚一日。而防備之䇿。未免循常。宜急馳諭於方面之臣。與閫帥商議。如減客兵而省糧餉。調土民而蠲貢役。凡干慰悅軍情。以收人和者。各項應行之策。破格磨鍊。條列以啓。朝廷覆議稟施。則或不無有益於秋冬之守禦矣。易曰。通天下之志。然後能成天下之務。爲治莫急於開言路而達下情。然受言非難。而擇言爲難。媚悅之甘辭。順而易從。切直之法言。逆而難入。故人君未必不以甘辭爲法言而傾聽不疑。終致諛佞滿朝。國事日非。而不自覺。能察於逆順之間。求諸道而取舎之。則庶乎得矣。古人云。惟公可以服人。人主以兆庶爲一己。以四方爲一家。無分物我。廓然大公。然後可以服四方兆庶之心。一有偏私係累之跡。形於刑賞政事之間。則人得以窺其淺深。而四方兆庶。已不勝其藉藉矣。可不戒哉。朝廷爲正路。宮禁爲私逕。正路者所共由而所共見。故進言者雖或有私邪。而人得以論之。人主亦得以辨之。私逕則所獨行而所獨知。故其言之入。人莫得以驗其誠僞。而君心先蠱。事隨以乖。願殿下杜塞宮禁之私。而公聽竝觀於朝廷之上。執兩端而用其中焉。古先聖王。祈天省躬。先戒女謁。人主於深宮燕閑之中。其勢易與之親昵。若駸駸然流於不遜。而得以投其間隙。則穢濁之端漸開。而貨賄之習漸成。其人雖微。其事雖細。而其駭人聽缺人望爲甚大。願殿下肅淸內掖。閉絶交通。以昭淸明之治。殿下奄遭終天之慟。哀毀摧絶。攀號莫及。今日所事。唯在慈殿。慈殿所依。唯在殿下。願殿下至誠承奉。終始無間。至於諸王子之惸惸孤孑。所仰者惟殿下。亦宜撫摩顧恤。以篤恩愛。傳曰。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人主一心。爲萬化之原。苟於心上。無着實工夫。則凡百施措。皆無其本。安能有成。幽獨得肆之地。紛華波蕩之中。常存此心。澄澈涵養。其法具在經傳。聖學高明。體而行之。惟在殿下。臣專無學識。不敢妄以爲說。第念敬畏自持。雖在於人主。而薫陶裨益。必資於賢士大夫。日接賢士大夫。懋廣德義。以立出治之大本。而其叢脞庶事。罔敢知於玆。擇人以任之。而提挈綱維。則臣勞君逸。亶在是矣。臣事先朝四十年。受恩深厚。年富力彊之日。尙未能效其尺寸。況今衰朽病敗。世念已絶。惟欲退伏松楸。以待死日。不自意隆眷異奬。又及於臣。銜恩激昂。無路報答。欲以管蒯之見。仰補天地之德。伏願殿下垂察焉。取進止。
答曰。省箚。知卿憂國之誠。病裏彌篤。深用感歎。予當體念而議處之。疾瘳遲速。非人力所強也。卿宜勿爲未安。平心調攝。待差出仕。以副予望。
不得進參廷請陳箚六月十三日
[編輯]〈前此在告時。以獄起至親。恩義兼盡之意上箚。至是三司論請誅珒。仍督諷三公率百官請罪。故進箚。〉
伏以歷代以來。王室至親之謀逆事發者。廷臣必以按律爭之。或有以貸死請之。貸死之請。欲成君父之美德。按律之爭。欲擧邦家之常典。二者雖各有所主。而要之皆不背於事理。然按律貸死。出於各人之說則可。一人而兩說。則吿君之辭。不幾於變幼無倫乎。臣曾於去春。病伏私室。得聞逆獄。被訊者多有吐實之人。竊不勝其區區。遽以至親貸死之意。及於劄中。厥後獄畢。臺諫以魁首獨免爲失刑。據法論之。是固討逆之常典。臺諫爭之而不得。則廷臣相率而伏閤。又是事例之當然也。無狀小臣。忝在首相。欲論之則是前後變辭。臣雖不自恥。聖明當謂臣爲何。欲嘿嘿而已則以臣冒據之故。而廢朝廷之公議。寧有是理。臣衰朽癃病。呻吟度日。萬無供職之望。兼又事勢狼狽如此。而妄意國有大喪。差官又至。臣子辭退。恐非其時。遲迴隱忍。以至於今。不敢出一言陳乞遞免。玆者公論益激。物情益鬰。臺諫啓辭。以此爲言者屢矣。至此而臣之叨冒之罪。尤無所逃。請亟命遞臣職。改授他人。以便公私。取進止。
答曰。卿以宗戚大臣。死生休戚。當與國共之。目今差官朝夕入來。國事憂虞甚多。卿於此時。忍發辭退之言乎。予甚缺然。大臣臺諫。體面不同。全恩執法。言各有理。何可以此而爲嫌也。卿宜安心勿辭。終始輔予。
以請全恩事被斥進箚七月初七日
[編輯]〈鄭仁弘遠竄途中。有命放釋。拜大司憲。上箚論大臣庇護逆賊。敢請全恩等事。辭意峻甚。俱係極律。故進箚。〉
伏以臣身嬰疾病。七八年於玆。自在先朝。閉戶療治。或下村調養。朝請之仕。亦多廢曠。嗣服之初。誤恩遽及。國事方棘。未敢辭退。曳疾奔趨。且顚且仆。精神筋力。耗盡無餘。宿痾新痁。乘虛竝作。策勵報效。望已絶矣。且臣昏劣固滯。全無識見。奉職無狀。觸事乖拂。頃自以變辭爲不安。而連章祈免。不欲冒㨿。以遏公論。今之事勢。又大異於前。前後臺評之發。罪名非止一二。惶駭悚慄。無地自容。身爲大臣。被論至此。仍忝重地。豈有其理。玆又伏聞有委官之命。李恆福旣不敢出膺是命而呈告乞遞。況臣職是首相。裁斷論議。從前處事之繆戾。罪專在臣。旣不可居是職。又安敢承此命。伏乞亟收委官之命。仍將臣本職及兼帶竝命罷斥。以答公議。不勝幸甚。取進止。
答曰。國事危急。而卿等迭爲引疾。予不知所爲。大臣全恩之論。臺諫執法之意。竝行不妨。古人先國家之急。實出於知輕重大小之義。卿宜安心勿辭。更加盡忠。委官則遞之。
辭職箚十五日
[編輯]〈初七日進箚後呈辭。批答嚴峻。故進箚。〉
伏以仰承聖批。責諭丁寧。臣不勝戰汗痛迫之至。慈殿違豫。聖候失常。人臣分義。非有大不得已。豈有引疾堅臥之理。臣雖駑劣。待罪大臣之後。大臣非庶官之比。苟有人言。不可冒處於具瞻之地。況臣奉職無狀。前後被劾。罪名狼藉。俱係重律。方屏伏席藁。恭竢刑章。又安敢擧顔奔走。以供職務。臺評如此。而猶且冒進不退。則臺臣之風采。因此而銷落。士夫之㢘恥。緣玆而喪盡。聖明將安用喪㢘恥之大臣。以爲國哉。且臣職是首相。裁斷論議。首相爲重。今日議罪。臣當爲首。臣之癃病。固不暇言。而事勢至此。斷不可在職。伏乞亟命罷斥。以答公議。不勝幸甚。取進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懇迫之意。但自古論議。有經有權。權而得中。亦不害於義理。守經達權之議。何傷於竝行。況大臣體面與小官不同。詎可徒懷一截之嫌。苦爲辭退之計。不恤國家之急。君上之病乎。予爲卿等。不能無憾。予之倚卿。眷眷不渝。而卿之視予。邁邁如此。愧發於心。不知所云。宜體予意。善攝以出。
承旨敦諭後進箚十七日
[編輯]〈是日。命遣承旨。敦諭以出仕之意。故卽進箚。〉
伏以無狀賤臣。過蒙眷過。至遣承旨。責諭丁寧。臣非木石。寧不震慄。慈殿違豫。聖候愆常。人臣分義。非有大不得已。何敢一向退伏。不遵嚴命。臣之呈告。適出於同僚竝辭之日。故其跡相混。無以自別。臣實非專由於事勢也。臣少有心病。發或驚呼出奔。數年之後。方得差愈。而壬寅年死病。心疾復作。晝則稍定。夜必惝慌。至有叫呼不省之時。自在先朝。多在村莊。閉戶靜養。至於今日。年齡漸衰。氣力漸盡。無日不痛。無夜不悸。外而肌肉銷爍。內而方寸攪擾。喜怒言笑之微。亦失其常。又安有畀以職務而不至僨敗者哉。陵事未完。差官又至。忍死奔走。軀命尙延。今之乞免。是素志也。至於事勢之嫌。臣又大異於同僚。臣以首相。裁斷論議。種種罪戾。臣實當之。以病以勢。臣當先退。乞命亟罷臣職。以便公私。不勝幸甚。取進止。
箚批大槪。不許辭退。
辭職箚九月
[編輯]〈有學生南倬等二人。上疏稱譽。而仍及鄭仁弘,申磼,閔夢龍。改進箚。〉
伏以臣本一駑劣俗吏。平生惟以覓官干祿爲心。先大王失於知人。擢置宰輔。憒憒充位。無絲毫裨補。先朝之所已試。聖明之所已悉。六七年來。況於死病。與鬼爲隣。少歲心疾。乘虛復作。雖賴積年閑養。得延縷喘。而形神已脫。世念已絶。日望乞骸。畢命於松楸。不自意嗣服之初。又膺寵命。一日勞動。十日呻痛。宿痾新痁。與日俱深。其決不堪供職。人孰不知。而嚴命屢降。不敢退伏。狼狽悶迫之狀。聖明亦應下燭矣。竊觀亂離以後。朝廷陵夷。事體不尊。俗習汚下。諛佞成風。草野之人。見聖上首用臣爲相。因論他事。而屢及於臣。顯有稱頌之意。忍爲媚悅之態。臣心常痛嫉。而亦不敢瀆陳於天聽。玆者伏見南倬之疏。其主意專在於稱譽。首擧臣名。以及諸人。諸人是重臣達官而已。至於臣則大臣也。稱譽大臣。法有其律。此法若行。人豈敢羞浼朝廷至於此乎。先朝嘗以此律下問於該官。聖人之慮。實非偶然。譽大臣者。固有其罪。而爲其所譽者。其罪均焉。伏乞聖明。鐫罷臣職。以淑人心。以嚴朝廷。不勝幸甚。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懇。卿之心事。參天地而質神明。人之毀譽。於卿有何損益。卿宜安心自重。以尊朝廷。
仍災異待罪箚十一月初十日。前夜雷雨大作。故進箚。
[編輯]伏以新服之初。萬姓拭目。改紀更化。政在此時。而聖候違豫。久未復常。臣僚不得以時進見。下情未免有所否隔。企想之意。中外同然。伏念當今。君德豈盡無闕失。政令豈盡無疵累。外焉郡邑。生靈塗炭。內而朝廷。士論銷亡。左右諷諫。工師相規。悉心交修。猶懼不濟。而日復泄泄。自底潰裂。憂虞之象。不一其端。有君無臣。自古伊然。今日之事。罪在臣僚。大臣居百僚之上。元輔爲大臣之首。任大則責重。責重則罪深。臣庸劣無識。驟當大任。世亂國危。無所匡救。病敗濱死。亦不知退。㢘恥掃地。釁戾如山。頃日以來。天道反常。寒煖失節。閉塞之月。雷鳴電飛。又於去夜。雨注雷作。有同夏月。不令不寧。悚人瞻聽。災異策免。漢時故事。遇災答天。蓋不得不爾。如臣不肖。理宜先斥。乞蒙鐫罷。以避賢路。臣之痼疾。入冬轉劇。左邊中寒。畏風屛伏。不能躬詣闕下以自列。尤不勝惶恐隕越之至。取進止。
批答遺失。
辭遣內醫不離看病箚十二月初八日
[編輯]〈前月以後。呈辭累度。有內醫不離看病。故進箚。〉
伏以難持者志。難保者氣。氣盛而衰。未有衰而復盛。志立而頹。未有頹而復立。居官任職。惟在於志氣之如何。人莫不然。況於老且病者乎。臣雖愚劣。亦能自知器局偏隘。性度輕率。荷先朝殊遇。歷試內外之任。觸事皆乖。有敗無成。臣於是惘然自失。不敢復以職事爲意。不待老病。而氣已衰志已頹。雖欲自振。如水之就下。不可廻也。迨曩歲死病之後。連年痛苦。僅延縷喘。形換神奪。與鬼爲隣。日以歸死松楸爲至願。世念之絶。今已久矣。不自意嗣服之初。誤恩遽及。國事蒼黃。未敢言病。欲退不可。欲進不能。冒㨿終年。乞告殆半。狼狽悶迫之狀。聖明亦應下燭。至於今日。病日益痼。精力敗盡。氣已摧爍。不止於衰。志已耗喪。不止於頹。少歲狂奔之心疾。又作於積傷之餘。居常悒悒。憂喜失度。魂不附體。心緒攪擾。晝則稍定。夜則必亂。人臣之欲爲國家報效。只是方寸地。而方寸如此。其又何望。臣之前後懇祈。必期釋負者。爲國事懼也。非爲身也。臣之此病。固非可以藥物療治。得效於旬朔。而命遣內醫。不離看救。尤無任驚惶震懾之至。伏乞亟收成命。俾安賤分。仍將臣本職及兼帶。竝行遞改。以便公私。不勝幸甚。取進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懇。但念卿一生憂國。況値近來。變故多端。積憂成疾。其醫藥調治。不可等閑。玆遣醫官。不離看護。卿宜安心勿辭。善攝以出。
請寢言官補外箚己酉正月初九日
[編輯]〈司諫閔德男,正言兪學曾駁吏曹參判趙挺。上震怒。出學曾爲鏡城判官。薦學曾者吏郞金緻。出爲濟州判官。故進箚。〉
伏以臣氣力敗盡。神精耗喪。七八年來。已爲廢病之人。舊患心疾。日復增劇。種種醜證。已悉於前後章劄。其不堪供職。人所共知。特自上未之深燭。每當乞免。批諭嚴峻。憂惶罔措。不得不出。旣出無幾。又復呈告。歲未周而如是者四。瀆擾之罪。固所難逭。而狼狽跼蹐。情亦戚矣。仍竊伏念取人爲善。大聖猶然。接賢士大夫。以資啓沃。通上下之情。以立治道者。一日爲急。寧容少緩。聖候自罹哀疚。積月愆常。深居靜攝。勢固然矣。而群臣言事。久不得面承於榻下。下情之鬱抑。有不能自已。近觀朝論攜貳。聖心爲之不樂。昨因諫臣摘論旣往之事。遽下斥黜之命。竝及薦進之郞。一二人之進退。本非大段。聖朝之下。有此擧措。深恐日後人皆結舌。言路杜絶。危亡之禍雖迫在朝夕。亦不得上聞也。朝廷朋黨之漸。起於三十年之前。而近歲以來。其習益痼。不辨人物之賢愚。而取捨各以其類。不問論議之是非。而可否亦各以其類。賢愚相混。是非相雜。進一人而所進者雖賢。必曰其黨也。斥一人而所斥者雖愚。亦必曰非其黨也。至於論議可否。無不指點。擧一國卿士大夫。無一不入於黨目之中。彼此相猜。各執嫌疑。遇事彷徨。莫肯擔當。袖手傍觀。而置國事於沒奈何。思之至此。良用痛惋。人君圖一代之治。當用一代之人。寧有惡其爲黨。而盡驅除之之理哉。自上有意於俱收竝容。是誠大公無私。與天地同其度。凡在廷臣。孰不感聳。但不問賢愚。不辨是非。而徒以黨同伐異之疑。斥去盡言之臺諫。以爲鎭靜之道。則求所以鎭靜。而終無鎭靜之期。將何以收拾人材。共濟國事乎。蓋同氣相求。自然之理。士大夫亦有以士類自持。而士類以士類爲朋。其所以爲朋者。雖或不免有浮薄之人。而士論恢張。多在於士類。士類用然後國勢壯。士論行然後國脈長。國家誠使士類士論。常爲之主。而不分彼此。隨才收用。則其於尊主庇民。或有所裨益。而久久行之。亦或有保合大和之望矣。臣賦性偏滯。自在先朝。所見所論。一向如此。嘗以黨人詆時流。而時流亦以黨人詆臣。臣之不得見容。匪今斯今。嚮日宰臣洪可臣進疏。臣竊以爲如可臣者是士類。如此疏者是士論。伊時伏見聖批。以黨論責可臣。以是言之。不特時流以黨人詆臣。抑恐自上亦必以黨論責臣也。大臣爲黨論。而可以立於朝乎。臣病且死。絶意於世久矣。兼且奉職無狀。人言四起。身且不免於刑章。而敢復有言。臣罪萬死。取進止。
答曰。省劄深嘉法言。自古國家安危在大臣。而鎭靜朝廷。眞是大臣之責。卿言及此。尤用幸焉。朝著分明之弊。月甚日錮。其間賢愚邪正。予未能知之。而造言交亂。眩惑人心。黨同伐異。喜事樂禍之徒。不可不斥絶。以杜奸窺之漸。予爲是懼。有此不得已之擧。卿宜勿以寡昧爲顚妄。而益加匡直之道。劄辭予當體念。
因差官將到政府書啓
[編輯]〈因差官將到之報。有命書啓。此後大憲鄭仁弘及兩司苦爭論請誅去逆珒。而毋許差官面見。奏辨告訃。使臣失對。而自帝京拿繫以來。又論大臣庇護逆賊及使臣之罪。大臣亦前後力辨。書啓頗多。竝飃失不記。上卒從大臣之議。〉
自古上邦之待外國。豈有差官面質。以定君位之理哉。禮部覆題。其運意措語。誠爲駭異。第聖旨已降。撫鎭承命。若於差官之來。自此搪塞而已。則差官面報。撫鎭回奏。又將有一大釁。委屬可慮。前日諸大臣議以爲臨海事狀。直據其實而言之爲當雲。臣亦思之。此事終不可掩蓋。今宜另具奏本。極陳先王取捨之由。國人向背之故。仍及近日罪狀。數日內撰完馳送於差官未回之前。則天朝先得我奏。或可悉此間之事情。後雖有撫鎭之報。亦不無參酌之理。如此則面質讓本兩件事。不攻而自破矣。況讓者。推其有以與人之謂也。臨海爲先王之所廢。國人之所棄。名位本非其有。又安可以讓爲言。至於首相前往上本事。今日之事。萬分緊急。臣之往。不無有益於中朝之聞見。憂念國事者。多以此爲便。計非偶然。馳往爲當。
批答。大槪依啓。首相病不可往。遣領府事李德馨。
辭職疏五月初七日○前此呈辭十三度。不允。故進疏。
[編輯]伏以臣得病以來。恩數稠疊。病甚不曾具一疏陳謝。而日復祈免瀆擾於多事之時。罪合萬死。臣本癃病。心疾尤劇。壬寅死病之後。四五年閑養。僅得減歇。上年濫荷寵擢。扶曳趨命。不數月。舊疾復作。元氣大敗。一歲之中。乞告殆半。或出或入。調治不專。仍因積久。漸就澌盡。身病心疾。倍甚於壬寅。粥食幾廢。僵臥不起。神不守舍。怳在鬼域。種種醜證。有難枚擧。只待死亡之日。寧復有涖職之期。釋負而死。死亦安心。無非聖明之恩。釋負而放心治療。得延數年之命。亦無非聖明之恩。懇乞聖明。曲察下情。亟賜遞改。以便公私。千萬幸甚。臣神迷氣短。言不盡意。無任激切悲咽之至。
答曰。省疏。如見卿面。慰喜良深。卿勞憊積傷。致有斯疾。若非久調。難望其收功。願勿更辭。安心善攝。以期平復。丕慰予心。
辭職疏五月十一日○呈辭十四度。上疏一次。不允。故進疏。
[編輯]伏以臣瀆擾至此。罪當萬死。臣少有心疾。中年以來。暫致勞傷。心疾輒作。今臣之病。初緣積傷柴敗。而畢竟心疾爲主。心疾本非易瘳之證。而臣所患爲尤甚。達夜慌亂。如在鬼域。日曙之後。唇焦舌捲。言語不成。口內苦惡。如塗醎土。逐日如此。因此失味。惟思飮冷。頓廢粥食。僵臥不起。其勢決無供職之理。而重負在身。久未得解。憂煎惶恐。煩熱轉劇。雖久久調治。而漸至沈痼。終必死亡。豈有蘇復之期。天地父母。曲察下情。許臣遞免。而得以放心治療。則螻蟻之命。或可全活。公家之事。亦不廢曠。豈非萬幸。臣出於悶迫。不避濫猥。無任激切屛營之至。
答曰。予意已諭。卿勿煩辭。專意調攝。以膺勿藥之喜。
辭職疏二十五日○不得釋負。再疏不允。故三上疏。
[編輯]伏以臣積年閑養。僅延縷喘。上年以後。舊疾復作。至於今日。衰朽已甚。憊敗已極。肢體委頓。神精耗喪。沈迷欲盡。臥不能起。種種諸證。有難枚擧。一二年之內。決無供職之望。臣自知之已審。不得不血誠籲呼。而聽卑之天。愈久愈邈。憂惶煎熬。心火轉熾。自此唯有死亡而已。寧復有蘇醒之理哉。天地父母。曲察下情。許臣遞免。放心調治。得延數年之命。再趨朝請之列。則枯草腐根。無不被雨露生成之化。而聖明之下。無一物不得其所矣。臣無任激切悶迫之至。答曰。省疏。辭意甚懇。予無以爲懷。若可許退。則予有何所難。而強拂至此乎。卿之一身。佩國家安危治亂。卿亦不當自由也。矧今國事之艱虞。已到十分地頭。予豈忍元老之去位。任令國家顚隮而莫之恤乎。卿若氣力不逮。則雖經年臥閣。繫望蒼生。亦不妨論道匡弼。何待陳力就列而後可也。卿無困我。宜勿更辭。
辭職疏六月二十九日○凡呈辭十七度。上疏三次。而未蒙允。故又進疏。
[編輯]伏以臣干瀆嚴威。至於此極。鈇鉞之至。實所難逭。前後聖敎。丁寧奬諭。勉臣以國事。如臣駑劣。其不敢承當。固不待辨說。而積久之病。沈痼於衰朽之後。其勢決不能供職。尋常之務。且不能察。而乃自擬臥閣而經綸。閱歲窮年。偃臥私室。仍帶政堂重任者。古今安有此理。古昔聖王之體下。不強其所不能。不責其所不可爲。今臣之帶此任。以病決不能。於理決不可。而聽卑之天。愈久愈邈。不但賤臣遑遑窮蹙。一物不得其所。亦聖世之所宜恤也。臣之病。心火爲主。日夜憂煎。損盡元眞。柴毀僵臥。蘇復無期。懇乞聖明。特許遞免。俾得放心調治。則再延數年之命。復趨朝請之列。無非天地父母生成之至德矣。臣無任激切悶迫之至。
答曰。每見辭章。深用缺然。卿於國家。有同休戚共終始之義。雖有疾病。亦可臥閣論道。所貴乎大臣者。繫生民之望。而佩安危之寄也。何必以陳力就列爲任哉。宜遵前旨。勿計時月。安心調理。待平復以出。
辭職疏七月初四日○第五次進疏。此後呈辭上疏凡二十八度而乃遞。
[編輯]伏以臣伏承聖批。敎以勿計時月。安心調理。臣不勝悶迫焉。痼病無蘇復之期。而重負尙在身上。人臣分義。斷不可。國家事體。斷不可。自上雖有丁寧之敎。而臣不得不抵死籲呼也。臣素患之心疾。劇於痼病之中。抱病帶職。晝夜憂煎。雖欲鎭心。心不能制心。近日口苦廢食。煩熱引冷。積成頑痰。痰上氣窒。危證凶兆。無非心火上炎之致然。雖積以年歲。豈有安心調理之理。終必死亡而已。自古人臣。安有遑遑窮蹙。至於此極。而可以居官任職者哉。懇乞聖明。亟許遞免。使臣得以放心調治。則此後數年之命。卽天地父母生成之賜矣。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
答曰。屢省卿辭章。予非不知解負便於調病。乞免出於至情。予亦非欲存事體。而故爲是慰諭也。卿之一身。實係國家安危。雖有疾恙。斷不可許遞。予亦惱心。唯願卿毋思他念。克遵前旨。久久調理。勉副予望。
請罷遣看病醫官箚八月十八日○遞命已下。御醫趙興男,李永壽尙在。故進箚。
[編輯]伏以臣得病以來。恩數稠疊。每每陳謝。煩瀆不敢。近又有命近臣臨門問病。御醫不離救病。米豆庶品。賜餽盈室。聖上之眷念病臣至此之極。臣非木石。寧不知感。臣今獲釋重負。自此以往。猶存視息。而得免死滅。雖死而安於賤分。無非父母生成之至德。撫躬祝天。不知所云。臣痼病入骨。柴敗澌盡。除一時發作危證外。心火眩暈又劇。雖積年靜養。而衰朽漸甚。蘇復固難。況望其取效於時月間藥物。而恩遣之內醫久滯。特命之御醫又至。尤不勝悚慄惶悶之至。取進止。
答曰。省箚。如見卿儀。傾慰良深。卿疾尙未快痊。醫藥之遣。勿以爲未安。平心善調。用副予望。
請罷遣看病醫官箚九月初九日○前箚之上。未蒙許罷。故又進箚。
[編輯]伏以臣得病以來。異數稠疊。至於恩遣之醫。日夜臨門。已經半歲。下情之兢惶悚慄。愈久而愈甚。臣衰朽病敗。膏肓入骨。心恙漸劇。神思憒亂。眩證亦重。有時昏仆。肢體委頓。不堪起動。種種醜證。未可枚瀆。積年調養。猶難見蘇。況望其取效於時月間藥物哉。伏乞聖明。停罷留醫。時令往來。不勝幸甚。冒訴累次。尤無任震懼之至。取進止。
箚批大槪。省箚知卿病勢彌留。深用憂慮。當令時時往省。卿可安心調理云云。
謝遣醫問病兼賜藥物箚庚戌十一月初四日
[編輯]伏以本月三日。內醫承命臨問臣疾。繼之以內局之劑。臣經歲將息。治方不效。年漸衰暮。病漸沈痼。神精氣力之耗敗。日增而月甚。久伏私室。仰食國廩。恩深河海。罪積丘山。乃又宵旰萬機之中。聖念下及於癃病負罪之一微臣。聖敎丁寧。德意優渥。臣非木石。寧不知感。撫躬驚惶。中情自激。覆載鴻私。報答無日。與死爲隣。祗切瞻天。無任悚懼之至。取進止。
答曰。省箚有若利見。良用慰喜。醫藥之需。勿爲陳謝。只願安心善調。毋棄寡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