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欒城集 (四部叢刊本)/後集卷第二十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後集卷第二十 欒城集 後集卷第二十一
宋 蘇轍 撰 宋 郎曄 注 景烏程張氏南海潘氏合藏宋刊本
後集卷第二十二

欒城後集巻第二十一


 雜文一十三首

  汝州龍興寺修吳畫殿記一首

子先君宮師平生好畫家居甚貧而購畫常若不及


子兄子瞻少而知畫不學而得用筆之理轍少聞其


餘雖不隋深造之亦庶幾焉凡今世自隋晉以上畫


之存者無一二矣自唐以來乃時有見者世之志於

畫者不以此爲師則非畫也予昔遊成都唐人遺跡

遍於老佛之居先蜀之老有能評之者曰畫格有四


曰能妙神逸蓋能不及妙妙不及神神不及逸稱神

者二人曰范瓊趙公祐而稱逸者一人孫遇而巳范

趙之工方圜不以規矩雄傑偉麗見者皆知愛之而

孫氏縱橫放肆出於法度之外循法者不逮其精有

縱心不逾矩之妙於眉之福海精舍為行道天王其

記曰集潤州高座寺張僧繇予每觀之輒歎曰古之

畫者必至於此然後為極歟其後東遊至岐下始見

吳道子畫乃驚曰信矣畫必以此為極也蓋道子之

跡比范趙為竒而比孫遇為正其稱畫聖抑以此耶

紹聖元年四月予以罪謪守汝陽間與通守李君純

繹遊龍興寺觀華嚴小殿其東西夾皆道子所畫東

爲維摩文殊西爲佛成道比岐下所見筆跡尤放然

屋瓦弊漏𡍼棧缺㢮㡬侵於風雨蓋事之精不可傳

者存乎其人人二十而跡存逹者猶有以知之故道

子得之隋𣈆之餘而范趙得之道子之後使其跡亡

雖有逹者尚誰發之時有僧惠眞方葺寺大殿乃喻

使先治此予與李君亦少助焉不逾月堅完如新於

殿危之中得記曰治平丙午蘇氏惟政所葺衆異之

曰前後葺此皆蘇氏豈偶然也哉惠真治石請記五

月二十五日

  汝州楊文公詩石記一首

祥符六年楊公大年以翰林學士請急還陽翟省親

疾繼稱病求解官章聖皇帝以其才高名重排羣議

貸不加罪逾年以祕書監知汝州公至汝常稱病以

事付僚史以文墨自虞得詩百餘篇既還朝汝人刻

之於石皇祐中郡守王君為建思賢亭於北園之東

紹聖元年四月予自門下侍郎得罪出守茲土時

亭弊巳甚詩石散落亡者過半取公汝陽編詩而刻

之仍増廣思賢龕石於左右壁嗚呼公以文學鑒裁

獨歩咸平祥符閒事業比唐燕許無愧所與交皆賢

公相一時名士多出其門然方其時則巳有流落之

歎既沒十有五年聲名猶籍於士大夫而思賢廢於

𨽻舍馬廏之後詩石散於高臺華屋之下矣凡假外

物以為榮觀蓋不足恃而公之清風雅量固自不隨

世磨㓕耶然予獨拳拳未忍其委於荒榛野草而復

完之抑非陋歟抑非陋歟

  李簡夫少卿詩集引

熈寧初予從張公安道以弦誦教陳之士大夫方是

時朝廷以繇役溝洫事責成郡邑陳雖號少事而官

吏奔走以不及為憂予獨以詩書諷議竊祿其間雖

幸得脫於簡書而出無所與遊蓋亦無以為樂也時

太常少卿李君簡夫歸老於家出入於鄉黨者十有

五年矣間而徃從之其居處被服約而不陋豐而不

餘聽其言未嘗及世俗徐誦其所為詩曠然閑放徃

徃脫略繩墨有遺我忘物之思問其所與遊多慶暦

名卿而元獻晏公深知之求其平生之志則曰樂天

吾師也吾慕其為人而學其詩患莫能及耳予退而

質其里人曰君少好學詳於吏道蓋嘗便諸部矣未

老而得疾不至於廢而棄其官其家蕭然饘粥之不

給而君居之泰然其子君武始棄官以謀養浮沈里

閭不避勞辱未幾而家以足聞陳人喜種花比於洛

陽每歳春夏遊者相屬彌月君擕壺命侶無一日不

在其間口未嘗問家事晩歳其詩尤高信乎其似樂

天也予時方以遊宦為累以謂士雖不遇如樂天入

為從官以諫爭顯出為牧守以循良稱歸老泉石憂

患不及其身而文詞足以名後世可以老死無憾矣

君仕雖不逮樂天而始終𩔗焉夫又將何求蓋予未

去陳而君亡其後十有七年元祐辛未子以幸遇與

聞國政祿浮於昔人而令名不聞老將至矣而國恩

未報未敢言去蓋嘗恐茲心之不從也君之孫宣徳

郎公輔以君詩集來告願得予文以冠其首予素髙

君之行嘉其止足而懼不能蹈也故具道疇昔之意

以授之凡君詩古律若干篇分為二十巻

  王子立秀才文集引一首

昔予既壯有二壻曰文務光王⿺辶商務光俊而剛⿺辶商

而和子方從事南都二子從予學為文皆長於詩騷

然務光之文悲哀摧咽有江文通孟東野感物傷巳

之思予每非之曰子有父母昆弟之樂何苦於此務

光終不能改也既而喪其親終喪五年而終予哭之

慟曰悲夫彼其文固有以兆之乎始予自南都謪居

江南凡六年而歸⿺辶商未嘗一日不從也既與予同憂

患至於涵泳圖史馳騖浮圖老子之說亦未嘗不同

之故其聞道益深爲文益高而予觀之亦益久蓋其

於兄弟妻子嚴而有恩和而有禮未嘗有過故予嘗

曰子非獨予親戚亦朋友也元祐四年秋予奉詔使

契丹九月君以女弟將⿺辶商人將鬻濟南之由以遣之

告予爲一月之行明年春還自契丹及境而君書不

至子固疑之及家問之曰噫嘻君未至濟南病沒於

奉高予哭之失聲君大父諱鬷慶暦中樞宻使以厚

重氣節稱考諱正路尚書比部郎中樂易好施得名

於士大夫而君以孝友文章居其後謂當久逺而中

道天理有不當然者況予老矣而並失此二人能無

悲乎君之沒女初未能言而子裔未生君弟⿺辶商昔與

君客徐姑識予兄子瞻子瞻皆賢之意王氏之遺懿

其卒在⿺辶商⿺辶商裒君之文得詩若干賦若干雜文若

干分為若干巻以示予予讀之流涕為此文冠之庶

幾俟裔能立以畀之

  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一首

東坡先生謪居儋耳寘家羅浮之下獨與㓜子過負

擔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㗖蒣芋而華屋玉食之念

不存於胷中平生無所嗜好以圖史為園囿文章為

鼔吹至此亦皆罷去獨喜為詩精深華妙不見老人

衰憊之氣是時轍亦遷海康書來告曰古之詩人有

擬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則如於

東坡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

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

諸人皆莫及也吾前後和其詩凡百數十篇至其得

意自謂不甚愧淵明今將集而並録之以遺後之君

子子為我志之然吾於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

為人實有感焉淵明臨終䟽告儼等吾少而窮苦每

以家貧東西遊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已

必貽俗患黽俛辭世使汝等㓜而飢寒淵明此語蓋

實録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蚤自知半生出仕以犯

世患此所以深服淵明欲以晩節師範其萬一也嗟

夫淵明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人而子瞻

出仕三十餘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悛以䧟於大

難乃欲以桑榆之未景自託於淵明其誰肯信之雖

然子瞻之仕其出入進退猶可考也後之君子其必

有以處之矣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

老彭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區區之跡蓋未足以論

士也轍少而無師子瞻既冠而學成先君命轍師焉

子瞻常稱轍詩有古人之風自以為不若也然自其


斥居東坡其學日進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詩比杜子


美李太白為有餘遂與淵明比轍雖馳驟從之常出

其後其和淵明轍繼之者亦一二焉紹聖四年二月

十九日海康城南東齋引


  六孫名字說一首

予三子伯曰遲仲曰適叔曰遜始各一子耳予年六

十有五而三人各復二子於是予始六孫昔予兄子

瞻命其諸孫皆以竹名故名遲之子長曰簡㓜曰䇿


易曰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

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乆有功則可大可乆

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故簡之字曰業乾之

䇿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易之始未

有䇿也文王演而重之然後策可見故策之字曰演

適之子長曰籕㓜曰範書起於篆而究於𨽻史籕始

篆篆𨽻皆成於滋也故籕之字曰滋範法也王良與

嬖奚乘不獲一禽曰我爲之範馳驅終日不獲一爲

之詭遇一朝而獲十我不貫與小人乘請辭故範之

字曰御遜之子長曰筠㓜曰築始予得罪於朝而放

於筠遜從而筠生傳曰禮之於人如松栢之有心也

如竹箭之有筠也皆其堅者也故筠之字曰堅孔子

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

簣進吾徃也為山者必築前無所見則未成一簣而

止茍有見矣則雖覆一簣而進進而不止雖山可成

也故築之字曰進予蓋老矣而三子方壯將復有子

而予不及見乎則巳矣如猶及見焉則又將名之竢

其長而示之使知名之之意焉可也

  書孫朴學士手冩華嚴經一首

開府孫公歴仕四朝與聞國政者再經渉夷險而不

改其度世皆知貴之矣至其中心純白表裏如一平

生無負於物則世之人未必盡知之公之守眞定也

聞其覺山僧惠實説法惻然有契於心遂以為善知

識復受詔祈雨此山能出其靈蛇以救枯槁此僧此

蛇豈其用意專精獨有以識公誠心歟公亦嘗為請

於朝得間歳度僧又為實立碑於塔終身眷眷若有

遇於此公子元忠復手書此經藏之山中以成公遺

意如佛所説因縁不為妄語則予兄子瞻所記可信

不疑矣元祐八年十二月八日

  書楞嚴經後一首

予自十年來於佛法中漸有所悟經歴憂患皆世所

希有而真心不亂每得安樂崇寧癸未自許遷蔡杜

門幽坐取楞嚴經翻覆熟讀乃知諸併湼槃正路從

六根入每跌坐燕安覺外塵引起六根根若隨去即

墮生死道中根若不隨返流全一中中流入即是涅

槃真 際觀照既久如淨琉璃內含寳月稽首十方

三世一切佛菩薩羅漢僧慈悲哀愍惠我無生法忍

無漏勝果誓願心心䕶持勿令退失三月二十五日

  書金剛經後二首

予讀楞嚴知六根源出於一外縁六塵流而為六隨

物淪逝 不能自返如來憐愍衆生為設方便使知

出門即是歸路故於此經指湼槃門初無隠蔽若衆

生能洗心行法使塵不相縁根無所偶返流全一六

用不行晝夜中中流入與如來法流水接則自其肉

身便可成佛如來猶恐衆生於六根中未知所從乃

使二十五弟子各說所證而觀世音以聞思修為圓

通第一其言曰初於聞中入流無所所入既寂動靜

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

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㓕生㓕既㓕寂㓕見前若能

如是圓抜一根則諸根皆脫於一彈指頃遍歴三空

即與諸佛無異矣既又讀金剛經說四果人須陀洹

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

洹乃廢經而歎曰須陀洹所證則觀世音所謂初於

聞中入流無所者耶入流非有法也唯不入六塵安

然常住斯入流矣至於斯陀含名一徃來而實無徃

來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蓋徃則入塵來則返

本斯陀含雖能來矣而未能無徃阿那含非徒不徃

而亦無來至阿羅漢則徃來意盡無法可得然則所

謂四果者其實一法也但歴三空有淺深之異耳予

觀二經之言本若符契而世或不喻故明之言經言

如來有五眼近矚牆宇逺覧山河肉眼也隨其福德

見有逺近天眼也知物皆妄坐而轉物惠眼也入萬

法遍法界法眼也以惠眼轉物以法眼遍物佛眼也

謂如來有惠眼法眼佛眼可也何肉眼天眼之有曰

如來為衆生故入諸趣在人則同其肉眼在天則同

其天眼如聲聞人住無為法而畏生死則亦有惠眼

而已耳

  書白樂天集後二首

元符二年夏六月予自海康再謪龍川昌大暑水陸

行數千里至羅浮水益小舟益庳惕然有瘴暍之慮

乃𭻍家於山下獨與㓜子逺葛衫布被乘葉舟秋八

月而至既至廬於城東聖壽僧舍閉門索然無以紹

日欲借書於居人而民家無畜書者獨西鄰黃氏世

為儒粗有簡冊乃得樂天文集閱之樂天少年知讀

佛書習禪定既渉世履憂患胷中瞭然照諸㓜之空

也故其還朝為從官小不合即捨去分司東洛優游

終老蓋唐世士大夫達者如樂天寡矣予方流轉風

浪未知所止息觀其遺文中甚愧之然樂天處世不

幸在牛李黨中觀其平生端而不倚非有附䴡者也

蓋勢有所至而不能已耳㑹昌之初李文饒用事樂

⿺辶商巳七十遂求致仕不一二年而沒嗟夫文饒尚

不能置一樂天於分司中𫆀然樂天每閑冷衰病發

於詠嘆輒以公卿投荒僇死不獲其終者自觧予亦

鄙之至其聞文饒謪朱崖三絶句刻覈尤甚樂天雖

陋蓋不至此也且樂天死於㑹昌之初而文饒之竄

在㑹昌末年此決非樂天之詩豈樂天之徒淺陋不

學者陋益之耶樂天之賢當為辨之圎覺經雲動念

息念皆歸迷悶世間諸修行人不墮動念中即墮息

念中矣欲兩不墮必先辨真妄使真不㓕則妄不起

妄不起而六根之源湛如止水則未嘗息念而念自

靜矣如此乃爲眞定眞定旣立則眞惠自生定惠圓

滿而衆善自至此諸佛心要也金剛經雲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旣不住六塵亦不住靜六塵日夜遊於六

根而兩不相染此樂天所謂六根之源湛如止水也

六祖嘗吿大弟子假使坐而不動除得妄起心此法

同無情卽能障道道須流通何以卻住心心不住即

流通住即被縳故五祖告牛頭亦云妄念旣不起真

心任遍知皆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者也佛祖舊

說符合如此而樂天八漸偈亦似見此事故書其後

寄子瞻兄

  書鮮于子駿父母贈告後一首

中山鮮于子駿世居閬中昔伯父文甫郎中通守是

邦子駿方弱冠以進士見伯父稱之曰君異日學為

名儒仕為循吏遂以鄉舉送之其後子駿宦學日以

有聲予侍親京師始從之遊已而予在應天幕府子

駿以部使者攝府事朝夕相從也元祐初予為中書

舍人子駿為諫議大夫出入東西省無日不見是時

司馬君實呂晦叔范堯夫皆在朝廷與子駿有平生

之舊方將大用之而子駿巳病矣是歳明堂赦書贈

其先人金紫光祿大夫安德郡太夫人予⿺辶商當制實

為之詞未幾子駿以疾不起歸葬陽翟後十年士大

夫遭南遷之禍凡亡年予自龍川歸潁川子駿之子

綽來見涕泗言曰伯兄頡季弟焯不幸亡矣惟羣綽

在公與先君有文字之好願録舊詞將刻之石以慰

諸孤思慕不巳之意予亦流落南荒不目意全得至

於此撫念存沒流涕而從其請建中靖國元年三月

十七日記




欒城集後巻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