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第05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禽蟲典 第五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五十八卷
博物彙編 禽蟲典 第五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

 第五十八卷目錄

 騶虞部彙考

  騶虞圖

  酋耳圖

  詩經召南騶虞

  爾雅釋獸

  山海經海內北經

  宋書符瑞志

  毛詩陸疏廣要於嗟乎騶虞

  埤雅騶虞

  爾雅翼騶虞 甝

  三才圖會酋耳

 騶虞部藝文一

  封禪頌        漢司馬相如

  五靈頌         後漢蔡邕

  騶虞頌          吳薛綜

  騶虞贊          晉郭璞

  騶虞畫讚有序    唐白居易

  騶虞賦有序      明胡儼

  騶虞頌           解縉

  騶虞頌有序       陳祥

  騶虞頌有序       夏迪

 騶虞部藝文二

  應制獻騶虞詩有序   明胡儼

  騶虞詩           王直

 騶虞部紀事

 騶虞部雜錄

 獬豸部彙考

  獬豸圖

  神異經任法獸

  漢官儀豸冠

  宋書符瑞志

  述異記獬豸

  爾雅翼

  獸經獬豸

  三才圖會獬豸

 獬豸部藝文一

  獬廌賦          唐宋暠

  獬豸賦           闕名

 獬豸部藝文二

  詠史           唐李華

 獬豸部紀事

 獬豸部雜錄

 白澤部彙考

  白澤圖

  宋書符瑞志

  三才圖會白澤

 白澤部紀事

 白澤部外編

 桃拔部彙考

  桃拔圖

  宋書符瑞志

  爾雅翼桃拔

 桃拔部紀事

 桃拔部外編

 角端部彙考

  角端圖

  宋書符瑞志

  爾雅翼角端

 角端部選句

 角端部紀事

禽蟲典第五十八卷

騶虞部彙考酋耳附

[編輯]

釋名

《騶虞》。詩經    《甝》。爾雅

白虎:爾雅    《騶吾》。山海經

《騶牙》。史記

騶虞圖

騶虞圖

酋耳圖

酋耳圖

《詩經》

[編輯]

《召南騶虞》

[編輯]

彼茁者葭,壹發五豝,於嗟乎《騶虞》!

《騶虞》,義獸也。白虎黑文,不食生草。有至信之德則應之。正義白虎,西方毛蟲,故云「義獸。」

《爾雅》

[編輯]

《釋獸》

[編輯]

甝,白虎。

漢宣帝時,南郡獲白虎,獻其皮、骨、爪牙。白虎名「甝。」

《山海經》

[編輯]

《海內北經》

[編輯]

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 吾」,乘之日行千里。

《宋書》

[編輯]

《符瑞志》

[編輯]

《白虎》「王者不暴虐」,則白虎仁不害物。

《毛詩陸疏廣要》

[編輯]

《於嗟乎騶虞》

[編輯]

《騶虞》,即白虎也,黑文,尾長於軀,不食生物,不履生草。 君王有德,則見應德而至者也。

《中興徵祥說》云:「騶虞,仁獸也,其尾參倍,狀如虎而白色,嘯則風興,皜身如雪而無雜者是也。」 近代所謂白虎者,皆斑而虎文,《爾雅》所謂彪虎耳。《瑞應圖》云:「白虎仁而不害,王者不暴虐,恩及行葦,則見。」 《河圖括地象》云:「令訾野中有玉虎,晨鳴雷聲,聖人感期而興。」 《詩攷》曰:「古有梁騶,天子獵之田也。」 《韓詩》曰:「騶虞,天子掌鳥獸官。」 《賈誼新書》:「騶者,天子之囿也。虞者,囿之司獸者也。虞人翼五豝,以待一發,所以復中也。」 又引《墨子》云:「成王因先王之樂,名曰騶虞。」 《詩緝》曰:「騶虞者,騶御及虞人也。作詩者呼騶虞之官而嗟歎之,言有盡而意無窮。」 蓋三歎國君之仁心,而知其為文王之化也。《月令》:「季秋,天子乃教於田獵,命僕及七」 騶咸駕。鄭氏云:「七騶,謂趣馬主為諸官駕說者也。」 是騶為騶虞也。《孟子》:「齊景公田,則招虞人。」 是虞為虞人也。《禮記射義》云:「天子以騶虞為節,樂,官備也。」 謂騶御虞人皆不乏人,則官備可知。毛氏以騶虞為義獸,白虎黑文,不食生物。陸璣、山陰陸氏皆和之。《司馬封禪文》云:「囿騶虞於珍群。」 且謂般般之獸,「白質黑章。」 晉張華又謂「騶虞具五彩,乘之日行千里,皆祖毛氏也。」 今不從。漢武帝時,建章宮後有異物出焉,其狀如麋。東方朔云:「此騶牙也。」 或附會此騶虞即騶牙也。《爾雅》無騶虞。《名物疏辨》云:「按《禮射義》云:『天子騶虞為節,樂官備也』。」 《異義》:「《韓詩說》云:『騶虞,天子掌鳥獸官』。《魯詩傳》云:『古有梁。騶者,天子之』」 田也。賈誼《新書》曰:「騶者,天子之囿也。虞者,囿之司獸者也。」 以騶為囿名,及以梁騶為田名,僅見於《魯詩》。《賈子月令》:教田獵,「命僕及七騶咸駕。」 《左傳》:「晉悼公使程鄭為御,六騶屬焉。」 則騶者,馬御也。《舜典》:「益作朕虞,周有山虞澤。虞大田獵,萊山澤之野。」 則虞者,虞人也。《韓詩說》雲「掌鳥獸官。」 意蓋近之。《小序》云:「天下純被文王之化,庶類繁殖,蒐田以時,仁如騶虞。」 焦弱侯云:「騶人不失馳驅之法,則物不過傷。虞人厲山澤之禁,故物性能遂。」 因歎美歸功於二官。以此解序,未為不可;而與《射義》所謂「樂官備」 者亦可通矣。但《山海經》及緯候之書俱以為義獸;說其形者,或以為五采畢具,或以為白虎黑文,或以為皓身無雜,又各不同。羅願則據《淮南子》「文王囚羑里散宜生,得騶虞雞斯之乘,以獻於紂。」 謂文王之馬有名騶虞者,以其如林氏騶虞之俊逸而名之。文王必嘗駕以從田,能與人相應,致獲禽之多,故申而歎之。此又一說也。

《埤雅》

[編輯]

《騶虞》

[編輯]

《騶虞》尾參於身,白虎黑文,西方之獸也。王者有至信 之德,則應不踐生草,食自死之肉。《傳》曰「白虎仁」,即此 是也。夫其色見於白,其文見於黑,又義獸也,而名之 曰虎,則宜正以殺為事。今反不履生草,食自死之肉, 蓋仁之至也。故序《詩》者曰:「仁如《騶虞》,則王道成也。」

《爾雅翼》

[編輯]

《騶虞》

[編輯]

騶虞,珍獸,出林氏《山海經》。云:「大若虎,五色畢具,尾長於身,名騶吾。乘之日行千里。」劉芳《詩義疏》曰:「虞或作 吾。」然則騶吾則騶虞也。今詩之騶虞,解者類以為此 獸。歐陽公《詩本義》獨引賈生說,以為騶者文王之囿, 虞其官也。然騶虞從古以為獸。司馬相如云:「囿,騶虞 之珍。」群史之說,有得獸而莫知其名者,東方朔識之, 曰:「此所謂騶牙者也。」則漢武時嘗有獸號騶牙者矣。 古者聲音之假借,以牙為吾,故《九辯》曰:「左朱雀之茇 茇兮,右蒼龍之躍躍。屬雷師之闐闐兮,通飛廉之衙 衙。」讀者曰:「衙,猶吾也。」故朔稱所謂騶牙,則《詩》之所謂 騶虞者爾,豈可謂虞官也哉!然以詩為直指此獸,又 大謬。蓋此物自獸之俊逸者,以其俊逸,故馬之健者 比之。予於「騊駼」章中極其說。又《西京賦》云:「圍林氏之 騶虞,擾澤馬與騰黃。」是亦以其似馬而稱之也。《淮南 子》曰:「屈商拘文王於羑里,於是散宜生乃以千金求 天下之珍怪,得騶虞雞斯之乘,以獻於紂。」則文王之 馬有名騶虞,可見於此。是馬也,文王必嘗駕習之以 從田,其智足以知御者之情,其才能左右赴趨之意, 使其進退周旋莫不如欲。故曰:「彼茁者葭,一發五豝; 彼茁者蓬,一發五豵。」夫五御以逐禽為難,今其馬能 與人相應,使獲禽之多如此,蓋可歎矣。此所以申言 之曰:「於嗟乎《騶虞》也。」夫騶虞之馬工於逐禽如此,《詩》 言其仁,何也?蓋一發而得五,則庶類蕃殖矣。當葭蓬 茁之時,則蒐田以時矣。有以見文王於平時不妄殺 如此,此其一時之義。仁如此詩,則王道成矣,不必指 「騶虞」二字求其說也。且《詩》之言仁如《騶虞》,猶《禮記》言 「好賢如緇衣,惡惡如巷伯」,皆取其一篇之義。不然,則 所謂《緇衣》者,安知賢而好之?後之學者不得其說,乃 以《騶虞》不踐生草,又曰「義獸」;許叔重註《淮南子》亦云: 「騶虞,食自死之獸。」夫騶虞,虎也,搏殺攫噬之類,又其 修且碩如此,安能日得夫獸之自死者而食之?且《詩》 方矜一發五豵之敏,而顧嗟美禽獸,為能不踐食生 物,是義安所措?此皆因《詩》之序,不知其為馬而增為 之說也。許又云:「白虎黑文,日行千里,與五采畢具者 異,故併著之雞,斯雲神馬」也。

[編輯]

甝虎,西方之獸。白,西方之色。文質皆應其方,故古者 祭祀之禮,以白琥禮西方。白,言其色,虎言其形也。禮 西方者,以其物享之之義也。祭白虎不常有,故郭氏 但引漢宣帝南郡獲白虎為驗。司馬相如稱「般般之 獸,白質黑章為大瑞」,而世之說者又以白虎為騶虞, 許氏解《淮南子》稱「騶虞白虎黑文,食自死之獸,日行」 千里。騶虞之色雖與《山海經》所說不合,然漢儒大抵 皆以為白虎。又其言白虎性仁,食自死之獸。《瑞應圖》 曰:「仁而不害。」今白虎不甚搏殺,坐食而已。或云:虎之 老而仁者,有合於仁,如騶虞之義,此先儒之所為說 歟?《周書王會》曰:「般吾白虎。」晉、宋時,正旦元會,設白虎 尊於殿庭。蓋上施白虎,若有能獻直「言者,則發此尊 飲酒。」蓋杜舉之遺式,欲令言者猛如虎無忌憚也。

《三才圖會》

[編輯]

酋耳

[編輯]

英林山有酋耳,周成王時曾獻之。尾長於身,食虎豹。 王者威及四夷,則此獸至。

騶虞部藝文一

[編輯]

《封禪頌》
漢·司馬相如

[編輯]

般般之獸,樂我君囿。白質黑章,其儀可嘉。旼旼穆穆, 君子之能。蓋聞其聲,今觀其來。厥塗靡蹤,天瑞之徵。 茲亦於舜,虞氏以興。

《五靈頌》
後漢·蔡邕

[編輯]

大梁乘精,白虎用生。思叡信立,繞於垣坰。

《騶虞頌》
吳薛綜

[編輯]

「婉婉《白虎》」,優仁是崇。飢不侵暴,困不改容。斂威揚德, 愷悌之風。聖德極盛,《騶虞》乃彰。

《騶虞贊》
晉·郭璞

[編輯]

怪獸五彩,尾參於身。矯足千里,倏忽若神。是謂騶虞, 《詩》歎其仁。

《騶虞畫讚》有序
唐·白居易

[編輯]

騶虞,仁瑞之獸也。其所感所食,暨形狀質文,孫氏《瑞應圖》具載其事。元和九年夏,有以《騶虞圖》贈予者。予愛其外猛而威,內仁而信,又嗟其曠代不覿,引筆贊之。詞曰:

「孟山有獸,仁心毛質。不踐生芻,不食生物。有道則見, 非時不出。三季已還,退藏於密。我聞其名,徵之於書。 不識其形,得之於圖。白質黑文,猊首虎軀。是耶非耶? 孰知之乎?已矣夫!已矣夫!前不見往者,後不見來者。」 吁嗟乎騶虞!

《騶虞賦》有序
明·胡儼

[編輯]

永樂二年九月丁未,周王獻騶虞於朝。休嘉之徵,其儀穆穆。臣民聚觀,莫不忻躍贊嘆。臣儼謹按《詩序》曰:「騶虞,鵲巢之應也。」 《格物總論》曰:「騶虞,似虎白。」

質黑文,不踐生芻,不食生物,日行千里,人君有至信之德則應之。《瑞應圖》曰:「騶虞,義獸也。人君德至鳥獸,澤洞幽冥則見。」 凡若此者,在昔徒聞於紀載,未若今日之睹其盛美焉。蓋由聖天子德備中和,建立皇極,敦敘九族,蕃育群生之所致也。臣儼獲際嘉祥,不勝慶也,謹拜手稽首而獻賦曰:

「惟皇仁之溥博,均覆載於兩儀。揭日月於中天,照運 化之重熙。九族翕以雍睦,萬彙燿而增輝。曰彝邦與 蠻貊,皆稽顙乎赤墀。」天地氤氛,川岳鍾靈。迺產異獸, 魁然其形。「質皦皦而霜白,文黳黳而雲蒸。目熒熒以 夾鏡,尾搖搖而參身。見《周南》之山谷,乃《鵲巢》之休徵。 從二虎以為衛,豈百獸而同群?不食生物,不折柔莖。」 動則千里,嘯則風生。猰㺄屏其醜類,騏麟協乎至仁。 息不蔭乎惡木,渴不飲乎穢津。隱巖巒之煙霧,遠林 麓之熇塵。於是虞人告祥,喜溢藩王。爰命輕駕,八鸞 鏘鏘。翠蓋葳蕤,錦旂悠揚。綱請幫助識別此字。長坂委蛇,重岡陟險。 巇披蒙茸列,羽騎騰飛熊。兔潛形於三窟,猿罷嘯於 孤峰。風泛條而蕭瑟,月隱霄而朦朧。徘徊四顧,蹀躞 微蹤。眾禽迴翔,百神護從。願效奇於靈囿,遂託身於 顯融。辭長林之廖廓,就廣路之豐隆。群邪為之辟易, 壯士為之改容。乃獻金門,乃陳丹陛。王拜稽首,天子 萬歲。天子曰:「嘻!惟王孝恭,殿彼」周邦,光昭故封;行通 神明,福祿攸降。故茲獸之時出,其令德之所鍾。王曰 「天子,為天下君。」乃聖乃神,乃武乃文。功光祖考,恩洽 臣民。德至鳥獸,澤洞幽冥。和氣薰蒸,坱圠無垠。惟以 和而召和,故諸福之畢陳。景星爛兮璀璨,卿雲紛兮 輪囷。禾異畝兮同穎,麥兩岐兮並芬。文禽青兕,重譯 效珍;赤踶白象,萬里來馴。矧茲獸之旼旼,皆聖化之 所臻。未儲精於玉燭,已垂象於蒼旻。於以昭至信,揚 德馨,表聖知,協義聲,殆天以彰聖人。明明之治,豈藩 國之所敢勝。況於是時,器車出而朱草生,甘露降而 醴泉盈。角端見而長庚呈,山嶽呼而鸑鷟鳴。與《騶虞》 而並耀,垂不朽於丹青。彼林氏之五色,暨鐴山與瑯 「琊,徒傳聞於載籍,嗟歲月兮已賒。孰若今之昭昭,應 寶祚之靈遐。」乃有詞臣,載筆鸞坡,爰效詩人形之詠 歌。歌曰:「吁嗟騶虞兮國之禎,撫不懼兮逼不驚。黑章 繞兮白毳明。儵長嘯兮祥風興。履擇地兮食不生。參 二虎兮從百靈,王用躬致兮款天京,旼旼穆穆兮其 儀貞。鵲巢應兮聖化成,千秋萬歲兮歌太平。」

《騶虞頌》
解縉

[編輯]

聖德至同天地感,騶虞應,嘉瑞,均許有山曰神後,嵩 岳之輔高岧嶢。榮光紫氣徹漢霄,瑞靄密並祥飆洽。 幽明神駿奔,民懽欣,月光蕩漾浮矞雲,睨視如有白 石蹲。非熊毛質異,威若虓虎何其馴。三旗旦,七夕爛 渡江東雲影粲如玉,斯溫,雪斯白。白毛滃滃間花黑。 露漙漙,凝石黑,率舞明庭感聖德。感聖德,荷上天,永 樂禎祥出《簡編》,太平萬壽萬萬年。

《騶虞頌》有序
陳祥

[編輯]

永樂二年,周藩獻《騶虞》,百官咸奉表賀,臣榮作頌。又遠方之國,麟鹿象犀並時偕至,臣縉、臣廣、臣幼孜僉有頌言,咸稱嘉瑞。是時臣祥跧伏草茅,念惟騶虞,物不茹生,蠕動勿履,當聖人之世而出應,至仁也。聖人寶賢愛民,崇儒尊聖,豈繄異物之貴?灑灑洋洋,未之爰及。臣祥竊有意,茲幸備員瑣闥,獲觀先所為圖,謹「續短章,昭宣聖德,以畢夙心,臣祥不勝惶恐。」 頌曰:

昔在鈞田,騶虞出焉。白質元章,仁性自然。欽惟文皇, 慈和天植。民飢由己,肉不甘食。鑑揭《文華》,奏輯名臣。 於昭聖謨,惟以保民。不疑臣福,黨禁亦除。堯仁如天, 應在騶虞。四拜孔子,尊尚濂洛。育養儒臣,虛懷謇諤。 異結河冰,脂凝露華。陛前卿雲,閩海柏花,曹人之獻。 虎軀猊首。咸謂匪奇,稱賀勿受。飼象有禁,元兔愧夸。 豈茲周畋,而侈休嘉。成湯解網,商祚永綿。越裳卻雉, 姬籙以延。聖仁遠佞,皇圖萬年。

《騶虞頌》有序
夏迪

[編輯]

嘗聞「真人應命,則天必降嘉瑞,為之真符」 ,如龍、馬、洛龜、麒麟、鳳凰之屬,著之簡冊,昭然可考矣。惟我太祖高皇帝肇開皇明,修文偃武,殆四十年。民生皞熙,物無疵厲。於是始授之於陛下,太和絪縕,儲而為神,發而為祥。故凡文犀、白象、嘉禾、瑞麥、野蠶之繭,雖雲並臻,皆不足以當之。必有希世之瑞出焉,以昭至治,以飾洪猷,然後為至迺者騶虞見於周王之闕下,中外臣庶,觀者填溢,以為天錫靈貺,為國禎祥。於是所在頌聲洋洋,作者相繼。臣迪備職選曹,念不可默而無聞,謹拜手而獻。《頌》曰:

元穹儲精,寧輿效成。蓄為嘉祥,發為休徵。其禎伊何? 匪麒匪麟,匪騮匪驪,匪兕匪虎亦匪。象犀粲白,質采 黑章。猊首奮迅,虎軀昂藏。是為《騶虞》,希世所有。生物 不食,生芻不蹂。惟我皇上,法祖憲天。仁覆恩洽,際於 八埏。禮樂既成,禎瑞四應。凡厥生民,沾濡涵泳。吁嗟 《騶虞》,亦既萃止,充此靈囿,蹌蹌濟濟,為國之祥,四靈畢聚。篤生聖人,受天之祜。於斯萬年,作《華夏主》。

騶虞部藝文二

[編輯]

《應制獻騶虞詩》
有序   明胡儼

[編輯]

「永樂十一年夏五月,《騶虞》見於山東之曹縣,六月丁未朔,臣下以進。白質黑章,惟性而馴,徵之載籍,實為瑞獸。是由皇上盛德之所致,乃太平之嘉應也,故不可無紀述。謹拜手稽首而獻。」 《詩》曰:

「聖皇端拱居明堂,梯航玉帛來萬方。仁恩義澤被寰 宇,運化熙熙躋虞唐。於此山東產靈獸,玉燭儲精天 降祥。雪花英英瑩毛質,元雲冉冉凝天章。不履生芻 性仁厚,虎豹遁跡蛟龍藏。千巖萬壑生光彩,山靈岳 祇參翱翔。奇花異卉紛照耀,靈風滿川甘露瀼。要之 網羅不可致,虞人走告誇非常。近之不驚亦不懼,儀」 儀穆穆行蹌蹌。薦以雕籠籍芳褥,榮光葉氣隨飛揚。 猊首斑斑獻金闕,龍旗寶扇森開張。百僚拜舞慶嘉 瑞,鏘金鳴玉趨鵷行。昔者鈞州已來貢,重見實由聖 德昌。小臣忻躍載歌頌,願播《簫韶》儀鳳凰。

《騶虞詩》
王直

[編輯]

有靈者獸,是曰「騶虞。環滁之山,以潛以居。其靈維何, 莫之與匹。既元其文,而白其質。猊首虎軀,尾參於身。 一日千里,孰知其神。振振仁厚,不踐生草。彼物之生, 亦不以飽。維天生之,亦自天成。聖明之世,為祥為禎。 維今天子,道德純至。肫肫皇仁,遠邇一視。昭事上帝, 曰敬曰誠。孚於下民,皆樂其生。皇天維親,兆民胥悅。 神祇效靈,《騶虞》乃出。」石固之山,榮光燭天。百獸從之, 其行躚躚。彤軒文檻,帖然自致。翼以祥飆,獻於天子。 天開日晶,慶雲垂英。百僚歡趨,騶虞在廷。騶虞在廷, 實為大瑞。龍馬神龜,乃同其類。昔在太宗,文德武功。 《騶虞》之來,頌聲渢渢。維今天子,祖武是繼。《騶虞》復來, 以昭盛治。穆穆聖明,天眷滋彰。萬世之隆,萬世之光。 小臣作詩,以歌盛美。播之《韶》鈞,垂示無已。

騶虞部紀事

[編輯]

《淮南子道應訓》:「紂拘文王於羑里,於是散宜生乃以 千金求天下之珍怪,得騶虞以獻於紂。紂見而說之, 乃免其身。」《騶虞》《白虎》,黑文而仁,食自死之獸,日行 千里。

《玉海》:散宜生等之於陵氏,取怪獸尾倍其身,名曰虞。 鄭云:「蓋騶虞也。」

《墨子·三辯》篇:「周成王因先王之樂,命曰《騶虞》。」

《汲冢周書》王會解:「史林以酋耳。」酋耳者,身若虎豹,尾 長三尺,其身食虎豹。

「其西般吾」白虎。

《史記滑稽傳》:武帝時,齊人有東方生,名朔,拜為郎。建 章宮後閣重櫟中有物出焉,其狀似麋,以聞,武帝往 臨視之,朔曰:「臣知之,願賜美酒粱飯大飧臣臣乃言 詔曰:『可』。已飧又曰:『某所有公田魚池蒲葦數頃,陛下 以賜臣。臣朔乃言詔曰『可』。於是朔乃肯言曰:『所謂騶 牙者也,遠方當來歸義』』。」而騶牙先見,其齒前後若一, 齊等無牙,故謂之「騶牙。」其後一歲所,匈奴混邪王果 將十萬眾來降。漢乃復賜東方生錢,財甚多。

《漢書宣帝本紀》:神爵元年三月詔曰:「元康四年,南郡 獲白虎。」

《後漢書。安帝本紀》:延光三年「八月,潁川上言,白虎二 見陽翟。」

《宋書·符瑞志》:「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 三年,白虎二十九,見郡國。」

獻帝延康元年四月丁巳,饒安縣言白虎見。又《郡國 二十七》言白虎見。

《吳志孫權傳》赤烏六年:「春正月,新都言白虎見。」 《宋書符瑞志》:「赤烏十一年五月,鄱陽言白虎仁。」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白虎見河南陽翟,見弘農 陸渾。」

二年正月己亥,白虎見遼東樂浪。辛丑,白虎見天水 西。

晉武帝咸寧三年二月乙丑,白虎見沛國。

武帝太康元年八月,白虎見永昌南罕。

太康四年七月丙辰,白虎見建平北井《太康》十年十月丁酉,白虎見犍為。

《晉書成帝本紀》:「咸和八年五月,麒麟騶虞見於遼東。」 《宋書符瑞志》:「成帝咸和八年五月己巳,白虎見新昌 縣。」

簡文帝咸安二年三月,白虎見豫章南昌縣西鄉石 馬山前。

孝武太元十四年十一月辛亥,白虎見豫章郡。 太元十九年二月,行鞏令劉啟期言「白虎頻見」,行溫 令趙邳言「白虎頻見。」

《晉書。安帝本紀》,「隆安二年冬十月,新野言騶虞。」見 《宋書符瑞志》。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襄陽言騶虞,見 於新野。

宋武帝永初元年八月癸巳,白虎見枝江。

少帝景平元年十月,白虎見桂陽耒陽。

文帝元嘉十九年十月白虎見弋陽期思二縣南豫 州刺史武陵王諱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二月己亥,白虎見武昌,武昌太守蔡 興宗以聞。十一月丁丑,白虎見蜀郡二赤虎導前,益 州刺史陸徽以聞。

二十六年四月戊戌白虎見南瑯琊半陽山二虎隨 從太守王僧達以聞。

孝武孝建三年三月壬子,白虎見臨川西豐。

《南齊書祥瑞志》:「昇明二年,騶虞見東安縣五界山,獅 子頭,虎身龍腳。」《詩傳》云:「騶虞義獸,白虎黑文,不食生 物,至德則出。」

昇明三年三月,白虎見歷陽龍亢縣新昌村。新昌村, 嘉名也。《瑞應圖》云:「王者不暴,白虎仁。」

建元四年三月,白虎見安蠻虔化縣。

中興二年二月,白虎見東平壽張安樂村。

《南史梁武帝本紀》:天監十年:「春正月戊子,荊州言騶 虞見。」

《冊府元龜》,武德五年,豐州言「騶虞見。」

武德七年,仁州言。「騶虞見」

太宗以武德九年八月即位十月沂州言騶虞見 貞觀二年十月安州言騶虞見。

貞觀六年四月,楚州言。「《騶虞》見。」

貞觀九年閏四月,衡州言。「《騶虞》見。」

貞觀十年三月。襄州言。「《騶虞》見。」

貞觀十五年四月。慶州言。「《騶虞》見。」

貞觀十九年二月,滁州言。「《騶虞》見。」

貞觀二十一年十月。「南代州《騶虞》見。」

《朝野僉載》:天后時,涪州龍虎界多虎暴。有一獸似虎 而絕大,日正午,逐一虎直入人家,噬殺之,不食其肉。 自是縣界不復有虎矣。錄奏檢瑞圖,乃酋耳。

《冊府元龜》:「開元二十四年三月,獲瑞獸,酋耳形類虎, 尾長於身,有豹文,能食虎。」

文宗太和元年十一月河中觀察使薛平奏「當管虞 鄉縣王賢鄉有白虎入靈峰觀謹按孫氏《瑞應圖》白 虎者義獸也。名騶虞王者德至鳥獸澤洞幽冥則見 謹畫圖進上敕付所司。」

《齊東野語》:「世所謂祥瑞者,麟鳳、騶虞皆是也。然夷考 所出之時,多在危亂之世。今不暇援引古昔,姑以近 代顯著者言之。武成元年,騶虞見武定,永平三年,騶 虞見壁山有三鹿隨之。」

虎薈文宣朝,祥瑞,無間遠邇。永樂甲申八月,騶虞出 周郊,二虎隨之。宣德乙酉,來安縣石固山獲騶虞二, 是《關雎》《鵲巢》之應,備於一時也。

《汾陽縣志》:「白彪山城西二十五里,石巉峰聳,林茂泉 飛,迤南洞壑村墟,為郡勝境,傳騶虞見此。騶虞白質 黑文,故名白彪山。」

騶虞部雜錄

[編輯]

《周禮·春官大司樂》:「凡射,王以《騶虞》為節。」訂義薛氏曰:「先 鄭釋此。《騶虞》聖獸。」

《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三獲三 容,樂以騶虞,九節五正。」訂義鄭鍔曰:「《樂》用《騶虞》,天子之 射,雖志於中,然以仁心愛物為主故也。」

《商子禁使篇》:「若使馬焉能言,則騶虞無所逃其惡矣。」 《易林五軛》:「四國優得饒有,陳力就列,騶虞悅喜。」 《說文》:「騶虞有忠信之德,不吃人。」

《抱朴子逸民》篇:「夫銳志於雛鼠者,不識騶虞之用心。」 《博喻》篇:「騶虞側足以蹈虛,豺狼掩群以害生。」

鼠璞。以騶虞為獸,始於相如《封禪書》:「囿,騶虞之珍群。」 歐公引賈誼《新書》:「騶,文王囿名。虞,虞人之官」以闢之。 漢儒尚符瑞,以龍、麟、鳳、龜為四靈,後增騶虞以配五 行,曰:龍,仁獸;鳳,禮獸;騶虞,義獸。龜、麟,知與信獸。誣罔 可知。騶虞為獸,不見他書,誼以虞為官,得之矣;以騶 為囿,則又穿鑿。考之《傳》,「騶虞,樂官備也。」又曰「天子田 獵,七騶咸駕。」是虞固山澤之官,而騶亦官也。意文王田獵,雖騶從與虞人之賤俱有仁心,詩人於是歎美 之。如宣王行狩必言徒御,齊侯於沛必招虞人,騶虞 並稱,於經旨無礙。若不食生食,不踐生草之說,予不 敢信。

《玉海》:「茲爾於舜,虞氏以興。」《文穎》曰:「百獸舞則《騶虞》 在其中矣。」

《野客叢談》,歐陽文忠公《詩義》引賈誼《新書》謂騶虞非 獸,以證毛、鄭之失。騶乃文王之囿,而虞者,囿之司獸 者也。謂當《毛詩》未出之前,說者不聞以騶虞為獸,漢 儒多言鳥獸之祥,然猶不以為言,是初無此義。僕觀 司馬相如《封禪書》,「囿騶虞之珍群,徼麋鹿之怪獸。」又 曰:「般般之獸,樂我君囿。白質黑章,其儀可喜。」蓋聞其 「聲,今視其來。」師古註:「騶虞也。」則是騶虞之獸,果見於 武帝之時矣。太公《六韜》《淮南子》皆曰:「文王拘於羑里, 散宜生得騶虞獻紂。」張平子《東京賦》曰:「圄林氏之騶 虞,擾澤馬與騰黃。」何平叔《景福殿賦》曰:「騶虞承獻,素 質仁形。」晉安帝時,新野有騶虞,見以騶虞為獸者,似 此之類甚多,不可謂無是獸也。其他不可信,則太公 在毛、鄭之前,相如、淮南王與毛公同時在鄭之前,其 言亦爾,安得不信乎?則是毛、鄭之釋,亦不為無據。僕 又觀歐公作《五代世家》,曰「予讀《蜀書》,至於龜龍麟鳳 騶虞,莫不畢出,吾不知其為何物也。」當誼之時,其說 如此,然則以為獸者,出於近世之說乎?僕謂歐公是, 未考太公《六韜》、司馬相如《封禪書》與夫《淮南子》耳,《山 海經》亦載。

獬豸部彙考

[編輯]

釋名

《任法獸》。神異經  神羊:爾雅翼

《解東》:爾雅翼

獬豸圖

獬豸圖

《神異經》

[編輯]

任法獸

[編輯]

獬豸忠直,見人鬥則觸不直,聞人論則咋不正。一名 「任法獸。」

《漢官儀》

[編輯]

豸冠

[編輯]

《獬豸》性觸不直,故「執憲者以其角形為冠。」

《宋書》

[編輯]

《符瑞志》

[編輯]

獬豸知曲直,獄訟平則至。

《述異記》

[編輯]

獬豸

[編輯]

《獬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人。有罪。皋陶治獄,其罪疑 者,令羊觸之。

《爾雅翼》

[編輯]

[編輯]

「廌,似山羊,一角,一名神羊,一名解,東北荒中獸也。見 人鬥則觸不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古者神人以 廌遺黃帝,帝曰:「何食何處?」曰:「食薦。」「夏宿水澤,冬宿松 柏。」薦,澤草之名。司馬彪曰:「美草也。」崔曰:「甘草也。」王蒼 云:「六畜所食曰薦。」《莊子》亦云:「麋鹿食薦。」故薦從草從 「廌」也。《荊楚歲時記》稱,「屈原以夏至赴湘流,百姓競以」 食祭之,常苦為蛟龍所竊,以五色絲合楝葉縛之,又 以為獬廌。食楝,將以言其志,然則所食又不止薦耳。 說者以為人君刑罰得中,則生於朝廷。主觸不直者, 《說文》亦云:古者決訟,令觸不直,故又名任法。《論衡》曰: 「皋陶欽平任坐」,以明至公,所在任法而不任人也。古 法字作「灋。」請幫助識別此字。水以言,其平之如水。從廌去者,廌之所 去,法之所取。後灋去廌,豈時不及古,不可常得從而 去之耶?而廌冠之制,則傳於今。《淮南子》曰:「楚文王好 服獬冠,楚國效之,以廌角安冠上。」漢之法冠所謂柱 後惠文者是也。史氏以為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春 秋傳》所謂南冠者也。秦滅楚,以其君服賜執法近臣 御史服之。《異志》以為獬廌一角,今冠兩角,非象也。然 漢史氏特雲法冠,或謂獬廌冠不正決之,則亦不全 取象於廌。若貂若鶡,亦兩植之耳。《太平廣記》曰:「安南有象,能知人曲直。有鬥訟者,行立而齅之,有理者則 過,無理者以鼻捲之,擲空數丈,以牙接而刺之,亦廌 之類。」《論衡》曰:「觟𧣾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 獄,其罪疑者,令羊觸之,有罪則觸,無罪則不觸。

《獸經》

[編輯]

獬豸

[編輯]

《獬豸》任法。

《三才圖會》

[編輯]

獬豸

[編輯]

東望山有《獬。豸》者,神獸也。堯前有之,能觸邪,狀如羊, 一角四足。

獬豸部藝文一

[編輯]

《獬廌賦》
宋·暠

[編輯]

精瑞氤氳兮,生獬廌之炳靈,志耿介而不群。世情偽 而尤雜,動微明而鏡分。《詩》美乎思無邪,道貴乎解其 紛。得道之實,為身之文,豈徒神明其形,將以幽贊人 君。涇也濁渭,蕕兮在薰,辨之以履霜堅冰,無俾乎水 深雪紛。則致明如日月,靈應如風雲,所不至者,固亦 有聞。夫道無為,神無方,聖人之政,有以相合,靈物之 「質,不必咸章。名用而行,跡舍而藏。」與《麟趾》同符,《騶虞》 齊光。肇允丕應,時惟我皇。咨爾輔弼,咸懷忠良。感觸 邪之義,成無妄之綱。五福儲峙,四靈彷徨。爾有足兮, 不行而至,「爾有角兮其用也剛。」人是知勸,實丁厥祥。 孰與鳳鳥去飛,龍圖未揚。惜暌闊於明代,竟流連於 素王。物亦生蠱,邪行紊德。雖明足辨類,凶族起於唐 虞;智足周身,讒巧傾於孔墨。水火不可以同器,邪正 不可以同國。懿茲神獸,間執讒慝,分兩造之疑,冠百 祥之特,勇毅而能斷,智明而不惑,守法者仰之以司 南,疾惡者投之於有北,固操斧而思用,因伐柯而取 則。龍闕分官,烏臺肅政,扶直指之角,象繩愆之性,聯 繡衣以生風,借白簡而增勁。物莫不肅,時靡有競。所 謂君子,道長邦家。德政。苟違中人,斯同妄行。豈王臣 匪躬之德,葉哲後授賢之命。睠彼法冠,恐其規鏡。則 戴鶡聚鷸,足為服之盛。何必儀形神物,示人以敬。庶 乎在位者竭能而輔政。

《獬豸賦》以觸物知邪自然靈獸為韻
闕名

[編輯]

《獬豸》出乎唐堯之年,《神羊》至於我後之前。雖一物異 見,實兩時皆然。既曰珍祥,亦稱絕異。是考其跡,莫問 所至,乃審厥生,不知其自。步元墀以龍擾,向彤庭而 鶚視。夫其洪纖之狀,周正之儀,摶風比毳,素絲類皮, 人間之所常睹,天下之所備知。蓋《神羊》之末事,羌難 得而稱奇。及至一人視朝,百辟咸矚,張羅杞梓,列布 瓊玉。雖衣冠有貌,槐棘祗肅,為公卿是匿,匪神靈而 不觸。爾羊來思,其儀孔嘉,望表知裏,揆瑜識瑕。於是 騰雙眸而舉柱,聳特角而觸邪。當之者則立成於犴 獄,見之者則固節於邦家。無正不彰,靡姦不屈,常在 公而為言,匪從己而犯物。百發百中,或受命於神祇; 無黨無偏,寧奉辭於綸綍。則知唯聖得一以理,人得 一以靈。豈比羵羊下潛,空呈怪於季井;商羊上舞,徒 表沴於齊庭。日者神直簪筆,風潛衣繡,順素節以擊 揚,奏白簡而彈奏,指之者豺狼不避,觸之者回邪莫 漏。彼神羊之信靈,請從古而歸獸。

獬豸部藝文二

[編輯]

《詠史》
唐·李華

[編輯]

昂藏獬豸獸,出自太平年。亂代乃潛伏,縱人為禍愆。 常聞斷馬劍,每壯朱雲賢。身死名不滅,寒風吹墓田。 精靈如有在,幽憤滿松煙。

獬豸部紀事

[編輯]

《雲笈七籤》:黃帝時,外國有以神獸來進,名獬豸,如鹿, 一角,置於朝不直之臣,獸即觸之。帝問:「食何物」,對曰: 「春夏處水澤,秋冬處松竹,此獸兩目似熊。」

《續博物志》:「堯緝獬豸之皮,以為帝帳。」

《論衡是應》篇:「觟𧣾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 獄,其罪疑者,令羊觸之,有罪則觸,無罪則不觸。斯蓋 天生一角聖獸,助獄為驗。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此 則神奇瑞應之類也《淮南子主術訓》:「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國效之。」《獬冠》, 如今御史冠。

《朝野僉載》:周侍御史侯思止,醴泉賣餅食人也。羅告 準例酬五品。於上前索御史,上曰:「卿不識字?」對曰:「獬 豸豈識字?但為國觸罪人而已。」遂授之。

《酉陽雜俎》:「開元二十一年,富平縣產一角神羊,肉角 當頂,白毛上捧。議者以為獬豸。」

《金史熙宗本紀》:「皇統三年六月,太原路進獬豸並瑞 麥。」

獬豸部雜錄

[編輯]

《酉陽雜俎》:「獬豸見鬥不直者觸之,窮奇見鬥不直者 煦之。均是獸也,其好惡不同。故君子以獬廌為冠,小 人以窮奇為名。」

鼠璞。吳薛綜謂孫權曰:「日南男女倮體,可謂蟲豸。」五 代盧程罵任圜曰:「爾何蟲豸。」按《爾雅》:「有足謂之蟲,無 足謂之豸。」「豸」字合丈尒反。《十二獬韻》「豸」字下亦云:「蟲 無足。」侯思止曰:「獬豸但能觸邪。」按《說文》:「獬廌,獸也。」古 者決訟,令觸不直。廌字合丈蟹反。然四紙韻「廌」字下 亦註:「獬豸,獸名。」然則廌與豸義本相通。若有「獬」字下 「雖丈尒切」,亦獸也。如止一字,《縱丈》蟹反,亦蟲也。今人 見御史舊有獬豸冠,單呼為豸,可笑。

白澤部彙考

[編輯]

釋名

澤獸:宋書符瑞志

白澤圖

白澤圖

《宋書》

[編輯]

《符瑞志》

[編輯]

《澤獸》,黃帝時,巡狩至於東濱。澤獸出,能言,達知萬物 之精,以戒於民,為時除害,賢君明德,幽遠則來。

《三才圖會》

[編輯]

白澤

[編輯]

《東望山》有《澤獸》者,一名曰「白澤。」

白澤部紀事

[編輯]

《珍珠船》韋庶人妹以「白澤枕辟魅。」

白澤部外編

[編輯]

《雲笈七籤》:「黃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於海濱得白澤 神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因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 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凡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白澤。 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帝乃作祝邪之文以 祝之。」

桃拔部彙考

[編輯]

釋名

符拔。後漢書   天鹿。宋書

《辟邪》:爾雅翼   扶拔。爾雅翼

桃拔圖

桃拔圖

《宋書》

[編輯]

《符瑞志》

[編輯]

《天鹿》者,純靈之獸,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備則至。

《爾雅翼》

[編輯]

桃拔

[編輯]

桃拔《西域傳》云:「烏弋有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長尾。一 角者或為天鹿,兩角者或為辟邪,一名扶拔。」

桃拔部紀事

[編輯]

《漢書西域烏弋國傳》:「烏弋有桃拔、師子。」

《後漢書班超傳》:「月氏嘗助漢擊車師有功,貢奉符拔 師子,因求漢公主,超拒還其使,由是怨恨。」

《西域安息國傳》:「安息國,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獻符拔。 符拔形似麟而無角。」

《靈帝本紀》:「中平三年,復修玉堂殿,鑄銅人黃鐘四及 天祿、蝦蟆。又鑄四出文錢。」天祿,獸也。時使掖庭令 畢嵐鑄銅人列於蒼龍元武闕外,鐘懸於玉堂及雲 臺殿前,天祿蝦蟆吐水於平門外,事具《宦者傳》。案:今 鄧州南陽縣北有《宗資碑》,旁有兩石獸鐫其膊,一曰 「天祿」,一曰「辟邪。」據此,即天祿、「辟邪」,並獸名也。漢有天 祿閣,亦因獸以立名。

《南齊書芮芮虜傳》,建元二年、三年,芮芮主頻遣使貢, 獻貂皮雜物。與上書欲伐魏,獻師子皮褲褶,皮如虎 皮,色白毛短。時有賈胡在蜀見之,雲「此非師子皮,乃 扶拔皮也。」

《夢溪筆談》:至和中,交趾獻麟,如牛而大,通身皆大,鱗, 首有一角。考之記傳,與麟不類,當時有謂之山犀者。 然犀不言有鱗,莫知其的。詔欲謂之麟,則慮夷獠見 欺,不謂之麟,則未有以質之,止謂之異獸,最為慎重 有體。今以予觀之,殆天祿也。按《漢書》靈帝中平三年, 鑄天祿蝦蟆於平津門外。註云:「天祿,獸名,今鄧州南」 陽縣北。《宗資碑》旁兩獸鐫其膊,一曰天祿,一曰辟邪。 元豐中,予過鄧境,聞此石獸尚在,使人墨其所刻天 祿辟邪字觀之,似篆似隸。其獸有角鬣大鱗如手掌。 南豐曾阜為南陽令,題宗資碑陰云:「二獸膊之所刻 猶在,製作精巧,高七八尺,尾鬣皆鱗甲,莫知何象而 名此也。」今詳其形,甚類交趾所獻異獸,知其必天祿 也。

桃拔部外編

[編輯]

《十洲記》:「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北 接崑崙二十六萬里,去東岸二十四萬里。上多真仙 靈官,宮第門戶,不可勝數。又有獅子、辟邪、鑿齒、天鹿、 長牙、銅頭鐵額之獸。」

角端部彙考

[編輯]

釋名

《角,貒》:爾雅翼

角端圖

角端圖

《宋書》

[編輯]

《符瑞志》

[編輯]

《角端》者,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明君聖主在 位,明達方外幽遠之事,則奉書而至。

《爾雅翼》

[編輯]

角端

[編輯]

角端,似豬,或雲似牛。角在鼻上,可作弓。《說文》云:「角端 獸也。」出胡林國。《續漢書》:鮮卑有角端牛,以角為弓。《宋 書符瑞志》曰:「角端,日行一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 明聖在位,明達方外幽遠之事,則奉書而至。此乃異 物,非角為弓也。「端」當作貒。

角端部選句

[編輯]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其獸則麒麟角端。」選注《角端》角在 鼻上,或能人言。背上有肉似橐,故名。

角端部紀事

[編輯]

《癸辛雜識》:陳剛中云:成吉思皇帝常西征,渡流沙萬 餘里,其地皆荒寂無人之境。忽有大獸,其高數十丈, 一角如犀,能人言,忽云:「此非汝世界,宜速還。」左右皆 震恐。耶律楚材字晉卿,遼人,博物無所不知。蓋張華、 郭璞輩隨進云:「此名角貒,能日馳萬里,靈異如鬼神, 不可犯也。」帝為之回馭。

《輟耕錄》:「金華黃先生溍嘗云:『子將以舉子經學取科 第,有一賦題曰《角端》,亦曾求其事實否乎』?」余曰:「未也。」 因記《史記·司馬相如傳》「獸則麒麟角𧤗」之語,退而閱 之。按注,郭璞曰:「角𧤗,音端,似豬,角在鼻上,堪作弓。」又 云:「似麒麟而無角。」《毛詩疏》云:「『麟黃色,角端有肉』。張揖 云:『角端似牛角,可以為弓』。以此推之,豈亦麟之屬與?」 及考《符瑞志》《名臣事略》《癸辛雜識》等書,乃始得其詳。 蓋太祖皇帝駐師西印度,忽有大獸,其高數十丈,一 角如犀牛然,能作人語云:「此非帝世界,宜速還。」左右 皆震懾,獨耶律文正王進曰:「此名角端,乃旄星之精 也。聖人在位,則斯獸奉書而至,且能日馳萬八千里, 靈異如鬼神,不可犯也。」帝即回馭。載稽之前志,神禹 氏治水功成,天降飛菟,日行三萬里,而未嘗善言也。 又后土跌蹄之獸,至善言而未聞其獨角也。軒轅獲 飛黃而獨角,漢武獲獸,並角而五蹄,又未嘗聞其能 言善馳也。及聖祖誕膺天命,而角端出焉。夫一角者, 所以明海宇之一萬八千里之涉者,所以示無遠弗 屆也。此又天將開天「下於大一統」之象也。至正庚寅 江浙鄉試,八月二十二日夜二鼓,院中彷彿見一物, 馳過甚疾,其狀若猛獸者,軍卒從而喧鬨,因出角端 為賦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