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04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四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四十四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四十五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四十四卷目錄

 瓜部彙考一

  詩經大雅綿

  禮記月令

  周禮地官委人 場人

  爾雅釋草

  汲冢周書時訓解

  大戴禮記夏小正

  許慎說文瓜釋名

  張揖博雅釋草

  郭義恭廣志各種瓜

  張華博物志食瓜

  任昉述異記龍肝瓜

  賈思勰齊民要術種瓜 缹瓜瓠法 缹漢瓜法 食經藏瓜法 食經藏

  越瓜法 食經藏梅瓜法 食經曰樂安令徐肅藏瓜法

  段成式酉陽雜俎

  匏瓜敗瓜星圖

  宋史天文志

  陸佃埤雅

  羅願爾雅翼

  格物論瓜蓏

  直省志書宛平縣 昌平州 歷城縣 濟陽縣 曹州 曹縣 清平縣 臨清

  州 范縣 保德州 翼城縣 乾州 平涼縣 寧國縣 通州 吳縣 崑山縣 嘉定

  縣 太倉州 上海縣 石門縣 平湖縣 烏程縣 臨川縣 邵陽縣 莆田縣 東莞

  縣

  冬瓜圖

  郭橐駝種樹書冬瓜

  王世懋瓜蔬疏冬瓜

  本草綱目冬瓜

  南瓜圖

  本草綱目南瓜

  越瓜圖

  王世懋瓜蔬疏菜瓜

  本草綱目越瓜

  黃瓜圖

  本草綱目黃瓜

  絲瓜圖

  王世懋瓜蔬疏絲瓜

  徐光啟農政全書絲瓜考

  本草綱目絲瓜

  苦瓜圖

  王世懋瓜蔬疏錦荔枝

  徐光啟農政全書苦瓜考

  本草綱目苦瓜

草木典第四十四卷

瓜部彙考一

[編輯]

《詩經》

[編輯]

大雅綿

[編輯]

《綿綿》瓜瓞。

綿綿,不絕貌。瓜,紹也。瓞,瓝也。瓜之本實,繼先歲之瓜必小,狀似瓝,故謂之「瓞。」綿綿然若將無長大時喻。后稷乃帝嚳之胄,封於邰。其後公劉失職,遷於豳,居沮漆之地,歷世亦綿綿然,至太王而德益盛。《釋草》云:「瓞瓝其紹瓞。」舍人曰:「瓞,名瓝,小瓜也。紹繼謂瓞子。漢中小瓜曰瓞。」孫炎曰:「瓞,小瓜,子如瓝,其本子小,紹先歲之瓜曰瓞。」然則瓞之族類,本有二種:大者曰瓜,小者曰瓞,此則其種別也。而瓜蔓近本之瓜,必小於先歲之大瓜,以其小如瓞,故謂之瓞,瓞是瓝之別名,故云瓞瓝。瓜實近本則小,今驗信然,雖繼先歲之瓜,不能大如先歲之瓜,猶若后稷封為諸侯。雖繼帝嚳之後,不能如嚳為天子。瓜之相繼者,歲歲益小,若將無長大之時,猶后稷之後世世益微,若將無興盛之時。瓜以年年相承,猶人以世世相繼,故取喻焉。瓜實無長大之時,后稷之後,則至太王而盛,欲言太王之興,故言「若將無長大之時。」其實《瓜唯》益小,終亦不能長大也。朱注「綿綿」,不絕貌。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其蔓不絕,至末而後大也。此言瓜之先小後大,以比周人始生於漆沮之上,而古公之時居於窯竈土室之中,其國甚小,至文王而後大也。

《禮記》

[編輯]

月令

[編輯]

仲冬行秋令,則天時雨汁,瓜瓠不成。

子宿值虛危,虛危內有瓜瓠。《天文志》:「瓜瓠四星,在危東。」

《周禮》

[編輯]

地官

[編輯]

《委人》掌凡畜聚之物。

凡畜聚之物,「瓜瓠葵芋」,禦冬之具也。《信南山》詩:「疆埸有瓜」,故知畜聚物中有瓜也

場人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蓏珍異之物

[編輯]

蓏,瓜瓠之屬。

《爾雅》

[編輯]

釋草

[編輯]

《瓞》,瓝其紹瓞。瓞音絰瓝音薄

俗呼瓝瓜為《瓞紹》者,瓜蔓緒亦著子,但小如瓝。「瓞,一名瓝,小瓜也。」紹,繼也。瓜之蔓紹緒,先歲之瓜必小,亦名瓞,故云「紹瓞。」《詩·大雅》云:「綿綿瓜瓞。」舍人曰:「瓞,名瓝,小瓜也。紹繼,謂瓜子。漢中小瓜曰瓞。」孫炎曰:「瓞,小瓜,子如瓝,其本子小,紹先歲之瓜曰瓞。」然則瓜之族類本有二種,大者曰瓜,小者曰瓞,此則其種別也。而瓜蔓近本之瓜,必小於先歲之大瓜,以其小如瓝,故謂之瓞,瓞是瓝之別名,故郭云:「俗呼瓝為瓞。紹」者,瓜蔓緒亦著子,但小如瓝。

《汲冢周書》

[編輯]

時訓解

[編輯]

立夏後十日,王瓜生。王瓜不生,困於百姓。

《大戴禮記》

[編輯]

夏小正

[編輯]

「五月乃瓜。」「乃」者,急瓜之辭也。瓜也者,始食瓜也。 八月剝瓜,畜瓜之時也。

《許慎說文》

[編輯]

瓜釋名

[編輯]

瓜,象形也。瓣,瓜實也。縈,小瓜瓞也。

《張揖博雅》

[編輯]

釋草

[編輯]

《土瓜芴》也。「藈菇。」請幫助識別此字。𤬏,王瓜也,冬瓜。請幫助識別此字。也。《水芝瓜》也。其 子謂之請幫助識別此字。龍蹄虎掌,羊骹兔頭。桂支蜜筩。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貍頭 白㼐無餘。」縑,瓜屬也。

《郭義恭廣志》

[編輯]

各種瓜

[編輯]

瓜之所出,以遼東、廬江、燉煌之種為美。有烏瓜、魚瓜、 貍頭瓜、蜜筩瓜、女臂瓜、龍蹄瓜、羊髓瓜、縑瓜、瓜州大 瓜,如斛御瓜也。有青登瓜,大如三斗魁。有桂枝瓜,長 二尺餘,蜀地溫良。瓜冬熟,有春日瓜,細小,小瓣,宜藏, 正月種,三月熟。有秋泉瓜,秋種,十月熟,形如羊角,色 蒼黑。

《張華博物志》

[編輯]

食瓜

[編輯]

人以冷水自漬至膝,可頓啖數十枚。瓜漬至腰,啖轉 多,至頸,可啖百餘枚。所漬水皆作瓜氣味,此事未試。

《任昉述異記》

[編輯]

龍肝瓜

[編輯]

龍肝瓜:長一尺,花紅葉素,生於冰谷,所謂「冰谷素葉 之瓜。」

《賈思勰齊民要術》

[編輯]

種瓜

[編輯]

《廣雅》曰:「土芝,瓜也。其子謂之。」請幫助識別此字。然「《瓜》有龍肝虎掌,羊骹兔頭。」請幫助識別此字。「蛌、貍頭,六㼐狄無餘。」縑瓜,瓜屬也。張孟陽《瓜賦》曰:「羊骹累錯,㼐子市江。」《廣志》曰:「瓜之所出,以遼東、廬江、燉煌之種為美。有烏瓜、縑瓜、貍頭瓜、蜜筩瓜、女臂瓜、羊髓瓜、瓜州大瓜,大如斛,出涼州,狀類舊陽。賊御瓜」,有香登瓜,大如三斗魁。有桂枝瓜,長二尺餘,蜀地溫良。瓜至冬熟,有春。白瓜,細小小瓣,宜藏。正月種,二月成者。「秫泉瓜,秋種,十月熟,形如羊角,色黃黑。」《史記》曰:「邵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家貧,種瓜於長安城東,瓜美,故世謂之東陵瓜,從邵平始。」《漢書·地理志》曰:「燉煌古瓜州,地有美瓜」,王逸瓜盛日落疏之文。《永嘉記》曰:「永嘉襄瓜,八月熟,至十一月,肉青赤,香甜清快,眾瓜之勝。」《廣州記》曰:「瓜冬熟,號為金」釵瓜。《說文》曰:「縈,小瓜瓞也。」陸機《瓜賦》曰:「栝樓定桃,黃㼐白傳。金釵蜜筩,小青大斑。元骭素腕,貍首虎蹯。」東陵出於秦谷,桂髓起於巫山也。

收瓜子法:常歲歲先取本母子瓜,截去兩頭,止取中 央子。

「《本母》子」 者,瓜生數葉便結子,子復早熟。用中軰瓜子,蔓長二三尺,然後結子。用後軰子者,蔓長足然後結子,子亦晚熟。種早子熟速而瓜小,種晚子熟遲而瓜大。去兩頭者,近蔕子瓜曲而細,近頭子瓜短而喎。凡瓜落疏青黑者為美,黃白及斑,雖大而惡。若種苦瓜,子雖爛熟氣香,其味猶苦也。

又「收瓜子法。」

食瓜時美者,收即以細糠拌之,日曝向燥,拔而簸之,淨而且速也。

《良田》小豆底佳,黍底次之。刈訖即耕,頻頻轉之。二月 上旬種者為上時,三月上旬為中時,四月上旬為下 時,五月、六月上旬,可種藏瓜。凡種法:先以水淨淘瓜 子,以鹽和之。

鹽和則不能死

先臥鋤耬卻燥土
考證

「不耬」 者,坑雖深大,常雜燥土,故瓜不生。

然後培坑大如斗,口納瓜子四枚、大豆三箇於堆旁 向陽中。

《諺》曰:「種瓜黃臺頭。」

瓜生數葉。搯去豆。

《瓜煜》弱苗,不能獨生,故須大豆為之起土。生瓜不去豆,則豆反扇瓜,不得滋茂。但豆斷汁出,更成良潤,勿拔之,拔之則土虛燥也。

多鋤則饒子,不鋤則無實。

五穀蔬菜果蓏之屬,皆如此也。

「五六月」種晚瓜。

治瓜籠法。

旦起露未解,以杖舉瓜蔓,散灰於根下。後一兩日,復以土培其根,則迥無蟲矣。

又「種瓜法。」

《依法》種瓜,十畝勝一頃。

於良美地中,先種晚禾。

晚禾令地膩

熟,劁刈取穗,欲令茇長。秋耕之。耕法弭縛犁耳起,規 逆耕《耳弭》,則禾拔頭出而不沒矣。至春德,復順耕,亦 弭縛犁耳翻之,還令草頭出。耕訖,勞之令甚平。種植 穀時種之。種法使行陣直,兩行微相近,兩行外相遠, 中間通步道,道外還兩行相近,如是作次第。經四小 道,通一車道,凡一頃地中須開十字大巷,通兩乘車 來去運輦。其瓜都聚在十字巷中,瓜生比至初花,必 須三四遍熟鋤,勿令有草生。草生脅瓜無子,鋤法皆 起禾茇,令直豎。其瓜蔓本底,皆令上下四廂高微雨 時得停水,瓜引蔓皆沿茇上,茇多則瓜多,茇少則瓜 少,茇多則蔓廣,蔓廣則岐多,岐多則饒子。其瓜會是 岐頭而生,無岐而花者,皆是浪花,終無瓜矣。故令蔓 生在茇上。瓜懸在下。

摘瓜法:在步道上引手而取,勿聽浪入踏瓜蔓及翻 覆之。

踏則莖破,翻則成細,皆令瓜不茂而蔓早死。

若無茇而種瓜者,地雖美好,正得長苗直引。無多槃 岐,故瓜少子。若無茇處,豎乾柴亦得。

凡乾柴草不妨滋茂

凡瓜所以早爛者,皆由腳躡及摘時不慎,翻動其蔓 故也。若以理慎護,及至霜下葉乾,子乃盡矣。

但依此法,則不必別種早晚及中三軰之瓜。

區種瓜法:「六月雨後種菉豆,八月中犁䅖殺之。十月 又一轉,即十月終種瓜。率兩步為一區,坑大如盆,口 深五寸,以土壅其畔,如菜畦形。坑底必令平正,以足 踏之,令其保澤。以瓜子、大豆各十枚,遍布坑中。」

「瓜中大豆」 ,兩物為雙,藉其起土故也。

以糞五升覆之。

亦令均平

又以土一斗薄散糞上,復以足微躡之。冬月大雪時, 速併力推雪於坑上為大堆。至春草生,瓜亦生,莖葉 肥茂,異於常者,且常有潤澤,旱亦無害,五月瓜便熟。

其搯豆鋤瓜之法,與常同,若瓜子盡生,則大概搯出之一區四根即足矣。

又法:冬天以瓜子數枚,內熱牛糞中,凍即拾聚,置之 陰地。

量地多少以足為限

正月地釋即耕,逐場布之,率方一步下一斗糞,耕土 覆之,肥茂早熟,雖不及區種,亦勝凡瓜遠矣。

凡生糞,糞地無勢,多於熟糞,令地小荒矣。

有蟻者,以牛羊骨帶髓者,置《瓜科》左右,待蟻附將棄 之,棄二三則無蟻矣。

《氾勝之》曰:「區種瓜一畝,為二十四科,區方圓三尺,深 五寸,一科用一石糞。糞與土合和令相半,以三斗瓦 甕埋著科中央,令甕口上與地平,盛水甕中令滿。種 瓜甕四面各一子,以瓦蓋甕口,水或減,輒增常,令水 滿。種常以冬至後九十日,百日得戊辰日種之。」又種 薤十根,令周迴甕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賣 之,與瓜相避。又可種小豆於瓜中,畝四五本,其藿可 賣。此法宜平地,瓜收畝萬錢。

《崔寔》曰:「種瓜宜用戊辰日,二月三日可種瓜,十二月 臘時祀炙蓮樹瓜田四角,去」請幫助識別此字。

瓜蟲。謂之。請幫助識別此字。

《龍魚河圖》曰:「瓜有兩鼻者,殺人。」

種越瓜胡瓜法:四月中種之。

胡瓜宜豎柴木,令其蔓緣之。

「收越瓜」,欲飽霜。

《霜》,「不飽則爛。」

收胡瓜候色黃則摘。

若待「色赤。」 則皮存而肉消。

並如凡瓜。於香醬中藏之。亦佳。

種冬瓜法:

《廣志》曰:「冬瓜蔬。」請幫助識別此字。《神仙本草》謂之「地芝也

傍牆陰地作區,圓二尺,深五寸,以熟糞及土相和,正

月晦日種。

二月三月亦得

既生,以柴木倚牆,令其緣上,旱則澆之。八月,斷其梢, 減其實,一本但存五、六枚。

多留則不成也

十月霜足收之。

早收則爛

削去皮子,於芥子醬中,或美豆醬中藏之,佳。

冬瓜越瓜,瓠子,十月區種,如區種瓜法。冬則推雪著 區上為堆,潤澤肥好,乃勝春種。

音缶瓜瓠法

[編輯]

冬瓜越瓜瓠用毛未脫者。

毛脫即堅

漢瓜「用極大饒肉者,皆削去皮,作方臠」,廣一寸,長三 寸,偏宜豬肉,肥羊肉亦佳。

《肉須》別煮令熟,薄切。

蘇油亦好,特宜菘菜。

蕪菁、葵、韭等。皆得蘇油,宜大用莧菜。

細擘蔥白。

蔥白欲得多於菜。無蔥,薤白代之。

渾豉、白鹽、椒末,先布菜於銅鐺底,次肉

無肉以蘇油代之

次瓜,次瓠,次蔥白、鹽、豉、椒末,如是次第重布,向滿為 限,少下水。

僅令相淹漬

缹令熟。

缹漢瓜法

[編輯]

直以香醬、蔥白、麻油缹之。勿下水亦好。

食經藏瓜法

[編輯]

取白米一斗䥶。音歷中熬之以作糜,下鹽,使鹹淡適口, 調寒熱。熟拭瓜,以投其中,密塗甕,此蜀人方,美好。又 法:取小瓜百枚,豉五升,鹽三升,破去瓜子,以鹽布瓜 片中。次著甕中,綿其口。三日豉氣盡,可食之。

食經藏越瓜法

[編輯]

糟一斗,鹽三升,淹瓜三宿出,以布拭之,復淹如此。凡 瓜欲得完,慎勿傷,傷便爛,以布囊就取之,佳。豫章郡 人晚種越瓜,所以味亦異。

食經藏梅瓜法

[編輯]

先取霜下老白冬瓜,削去皮取肉,方正薄切如手板, 細施灰,羅瓜著上,復以灰覆之。煮杬皮、烏皮、梅汁。器 中細切瓜,令方三分,長二寸,熟煠之,以投梅汁,數月 可食。以醋石榴子著中,並佳也。

食經曰樂安令徐肅藏瓜法

[編輯]

取越瓜細者,不操拭,勿使近水,鹽之令鹹。十日取出 拭之,小陰乾,熇之,仍內著盆中。作和法:以三升赤小 豆、三升秫米,並炊之,令黃,合舂之,以三斗好酒解之, 以瓜投中,蜜塗,乃經年不敗。

《崔寔》曰:「大暑後六日,可藏瓜。」

《段成式酉陽雜俎》

[編輯]

[編輯]

菰兩鼻兩蔕,食之殺人。

匏瓜敗瓜星圖

匏瓜敗瓜星圖

《宋史》

[編輯]

天文志

[編輯]

匏瓜五星,在離珠北,天子果園也。其西觜星,主後宮; 不明,則後失勢;不具或動搖,為盜;光明,則歲豐;暗,則 果實不登。彗、孛犯之,近臣僭,有戮死者。客星守之,魚 鹽貴,山谷多水;犯之,有游兵不戰。蒼白雲氣入之,果 不可食;青,為天子攻城邑;黃,則天子賜諸侯果;黑,為 天子食果而致疾。

敗瓜五星,在匏瓜星南,主修瓜果之職。與《匏瓜》同占。

《陸佃埤雅》

[編輯]

[編輯]

瓜性惡香,尤忌聞麝,麝氣觸之乃至一蔕不收。「制」字 象其實在鬚蔓之間。《詩》曰:「綿綿瓜瓞。」大曰瓜,小曰瓞。 《爾雅》曰:「其紹瓞。」蓋瓜之繼本為紹,今驗近本之瓜常 小,末則復大,故曰:其紹瓞也。《詩》曰:「中田有廬,疆埸有 瓜。」廬言於天無露者,瓜言於地無曠者。且田之大界 曰疆,其小者埸也。埸言至此而易主矣。至此易主,今

種瓜於其上者,以明百姓親睦,利與同,並共之也。蓋
考證
古之人,禮有讓畔,義有灌瓜者,由是而已。《爾雅》曰:「瓜

曰華之,桃曰膽之。華取譬於華,膽取譬於膽。」禮為天 子,削瓜副之,巾以絺;為國君,削瓜華之,巾以綌。蓋華 若草木之華然,副絕而不屬,華析而不絕也。《郊特牲》 曰:「天子樹瓜,華不斂藏之種也。瓜曰」華之,故謂之瓜 華。而瓜性少延輒腐,故《禮》以戒諸侯畜藏。又曰:「瓜祭 上環。」舊說其忖謂之環。環,瓜之脫華處也。其當謂之 蔕。蔕,瓜之繫蔓處也。蔕味小苦。《墨子》曰:「甘瓜苦蔕,天 下物無全美也。」《稽聖賦》曰:「瓜寒於曝,油冷於煎。」

《羅願爾雅翼》

[編輯]

[編輯]

瓜,古人以紀時,故遣戍者稱瓜時而往,及瓜而代。《大 戴禮夏小正》:「五月乃瓜。」乃瓜者,治瓜之辭也。瓜也者, 始食瓜。八月剝瓜,蓄瓜時也。《周詩》則以七月為食瓜 之候,蓋夏之五月也。《詩》云:「中田有廬,疆埸有瓜。是剝 是葅,獻之皇祖。曾孫壽考,受天之祜。」蓋薦瓜之重如 此。故天子樹瓜華不斂藏之種,而為天子削瓜者副 之巾以絺。副,析也。既削,又四析之,乃橫斷之,而巾覆 焉。為國君者,華之巾以綌,華中裂之,不四析也。為大 夫累之,累,裸也。謂不以巾覆。士疐之,不中裂,但橫斷 去疐而已。庶人齕之,不橫斷也。瓜祭則上環食中棄 所操。古之用瓜者,其嚴如此。周時,瓜無所出之地,至 秦漢間,東陵侯種瓜長安城東而美,故謂之東陵瓜, 又謂之青門瓜。其後以遼東、廬江、燉煌之種為美。而 瓜州大瓜如斛,御瓜也,故名其州曰瓜。其他瓜名尚 多。《說文》曰:「窳,嬾也。」草木皆是豎立,唯瓜瓠之屬,臥而 不起,似若嬾人,常臥室,故字從「穴。」荊楚之俗,七月七 日牽牛織女會,乃設瓜果於庭中,有喜子網於瓜上, 則以為得巧。以織女主瓜雲。

《格物論》

[編輯]

瓜蓏

[編輯]

瓜蓏也,在地曰「蓏。」有數種,皆蔓生。

《直省志書》

[編輯]

宛平縣

[編輯]

《物產》:瓜有東西、南北,王菜絲、甜地、香稍之分。

昌平州

[編輯]

《物產》:香瓜皮青子細,瓤甘肉脆,氣香味美,絕勝甜瓜。 甜瓜類最繁,有圓有長,有尖有匾,大或徑尺,小或一 捻,其稜或有或無,其色或青或綠,或黃斑、糝斑,或白 路、黃路,其瓤或白或紅。其子或黃、或赤、或白或黑,要 之,味不出乎甘香而已。西瓜出城東者佳。

歷城縣

[編輯]

「方產」黃瓜春秋兩種,西北方獨早熟。稍瓜青白二種, 早晚異時。西瓜隨處種之,城西村墅尢多甜瓜、冬瓜、 北瓜、番瓜類南瓜,皮黑無稜,近多種此,宜禁之。南瓜 絲瓜,圃中架植宜羹。

濟陽縣

[編輯]

《物產》:黃瓜、菜瓜、西瓜、南瓜、冬瓜、甜瓜、地瓜。邑雖產西 瓜,其種不大,鄉試年輒有行縣取瓜充棘闈之需者。 價既不敷,而地產又小不中選,往往赴長清等處易 之,殊為苦累。

曹州

[編輯]

《物產》:西瓜有青、綠、黃、白四種。

曹縣

[編輯]

《物產》:西瓜有青、綠、黃、白四色,子亦紅黑、玳瑁之不同。 其最大者名「冀州崑」,耐,久藏,可至過歲。北瓜形色各 異,有水麵二種,土人家家種之。

清平縣

[編輯]

《物產》:王瓜有春秋二種,西瓜各色甘美,佳於他處;南 瓜有黃、青、紅三色。

臨清州

[編輯]

土產瓜之別:「西冬甜絲稍,一握金虎頭,青沙爛、六月 鮮,火裏秀,王菜,民地金。」

范縣

[編輯]

《物產》:「瓜有十四:西瓜、王瓜、南瓜、東瓜、菜瓜、劉全瓜、蠻 瓜、稍瓜、苦瓜、甜瓜、絲瓜、香爐瓜、地瓜、金瓜。」

保德州

[編輯]

土產西瓜,近有一種名「高麗」,白色斑子,味甚甜脆,種 久漸變。王瓜、菜瓜、醋通瓜、絲瓜、甜瓜、東瓜、南瓜、北瓜。

翼城縣

[編輯]

《物產》:瓜有甜瓜,青黃二種。有「王瓜」,有菜瓜,青、黑、白數 種。有東瓜,有南瓜,青黃二種,有西瓜,青黑二種。其黃、 白長尺許者,近多有之。

乾州

[編輯]

《物產》:西瓜陽洪店出,味美於他處。

平涼縣

[編輯]

《物產》:蔩瓜,功用如人參,補肺理氣,勝今遼參。

寧國縣

[編輯]

土產甜瓜,有青黃二色,有長圓二種,白為銀瓜,黃為 金瓜。王瓜有青白二種,春栽夏生,至秋不輟。其種與 各處特異。有刺者,俗名刺瓜,或曰「瓜之王

通州

[編輯]

《物產》:葉葉瓜,其生甚繁,或名為天鵝蛋。

吳縣

[編輯]

《物產》:西瓜出薦福山者,味甘。裏鬆。

崑山縣

[編輯]

《物產》:楊莊瓜種甚佳。

嘉定縣

[編輯]

《物產》:橄欖瓜,西瓜別種出外岡,其形圓而長,瓤色鮮 紅,味甘如蜜,俗又名枕頭瓜,以形似也。向以西番蓮 為第一,今則遍栽此種。

太倉州

[編輯]

《物產》:西瓜舊推崇明,今沙頭出者,大不及崇明之半, 綠皮紅瓤,味遠勝之。種瓜人姓蔣,群呼「蔣瓜。」

上海縣

[編輯]

《物產》:西瓜出柵橋、海源市、閔行周浦諸處者佳。大如 枕,形如橄欖者,名枕瓜。橄欖瓜二月下種蔓生,七八 月實熟,有圍及經尺者,當將熟時種植之人樹茇舍, 晝夜坐守,以防人獸竊食。甜瓜有青、白、花、斑三種,擇 皮老質稍堅脆者入醬為葅。熟者名酥瓜;色淡黃者 名蜜筩瓜;皮黃如金、大如鵝子者名金瓜;青黃雜斑 者名「畫眉瓜」,俱甜瓜類筲瓜,有青白二種。

石門縣

[編輯]

《物產》:「瓜有熟瓜、嘗瓜、蜜筩瓜、田雞瓜,秋黃瓜。」

平湖縣

[編輯]

《物產》:橄欖瓜色白而長,蜜沙團圓小,色青,子極細。金 鵝蛋色黃,大如鵝卵。

烏程縣

[編輯]

《物產》:西瓜在山種者覆以沙,以防野獸之食,名「沙瓜」, 更佳。

臨川縣

[編輯]

土產西瓜,出丁家洲,去城三十里,其民抱瓜而富,土 深一丈,篩出其塊礫,然後下種。

邵陽縣

[編輯]

《食貨》:「瓜之屬有金瓜、銀瓜、白瓜、牛腿瓜、葫蘆瓜、餅子 瓜、杓、靶瓜、寸金瓜。」

莆田縣

[編輯]

《物產》:西瓜實大如斗,外青內紅,味甘。有一種皮薄中 尤紅者,曰「臺灣瓜。」又有一種實差小,中白多子,只收 其子為瓜子。

東莞縣

[編輯]

土產:合子瓜、鴨青瓜、香瓜、金瓜、銀瓜、白瓜。

冬瓜釋名

冬瓜:本經    白瓜:本經

水芝。本經    地芝:廣雅

冬瓜圖

冬瓜圖

《郭橐駝種樹書》

[編輯]

冬瓜

[編輯]

冬瓜,正月晦日,傍牆區種之,圓三寸,深五寸,著糞種 之。

《王世懋瓜蔬疏》

[編輯]

冬瓜

[編輯]

《天下結實》大者,無若冬瓜,味雖不甚佳,而性溫可食。

《本草綱目》

[編輯]

冬瓜釋名

[編輯]

《馬志》曰:冬瓜經霜後,皮上白如粉塗,其子亦白,故名 白冬瓜,而子云「白瓜子也。」

李時珍曰:冬瓜,以其冬熟也。又賈思勰云:冬瓜正、二、 三月種之。若十月種者,結瓜肥好,乃勝春種。則冬瓜 之名,或又以此也。《別錄》曰:冬瓜,原附於《本經》瓜子之 下,宋《開寶本草》加作白瓜子,復分白冬瓜,為《別錄》一 種,遂致諸註辯說紛紛,今併為一。

集解

《別錄》曰:「白瓜子,生嵩高平澤,冬瓜仁也。八月採之蘇頌曰:「今處處園圃蒔之。其實生苗蔓下,大者如斗 而更長,皮厚而有毛。初生正青綠,經霜則白粉。人家 多藏蓄彌年,作菜果入藥須霜後取,置之經年,破出 核,洗燥,乃擂取仁用之,亦堪單作服餌。」

李時珍曰:「冬瓜三月生苗,引蔓大葉團而有尖,莖葉 皆有刺毛。六、七月開黃花結實,大者徑尺餘,長三、四 尺。嫩時綠色有毛,老則蒼色有粉。其皮堅厚,其肉肥 白。其瓤謂之《瓜練》,白虛如絮,可以浣練衣服。其子謂 之『《瓜犀》,在瓤中成列,霜後取之。其肉可煮為茹,可蜜 為果。其子仁亦可食,蓋兼蔬果之用』。」凡收瓜,忌酒、漆、 麝香及糯米,觸之必爛。

白冬瓜氣味

甘微寒,無毒。

陶弘景曰:「冷利。」

主治

《別錄》曰:「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

陶弘景曰:「搗汁服,止消渴煩悶,解毒。」

《孟詵》曰:「益氣耐老,除心胸滿,去頭面熱。」

《大明》曰:「消熱毒癰腫,切片摩疿子,甚良。」

蘇頌曰:「利大小腸,壓丹石毒。」

發明

《孟詵》曰:「熱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煮食練五臟,為 其下氣故也。欲得體瘦輕健者,則可長食之。若要肥, 則勿食也。」

寇宗奭曰:「凡患發背及一切癰疽者,削一大塊置瘡 上,熱則易之,分散熱毒氣,甚良。」

朱震亨曰:「冬瓜,性走而急。寇氏謂其分散熱毒氣,蓋 亦取其性走而急也。久病者、陰虛者忌之。」孫真人言: 「九月勿食,令人反胃,須被霜食之乃佳。」

《孟詵》曰:「取瓜一顆,和桐葉與豬食之,一冬更不要與 諸物食,自然不饑,長三、四倍也。」

瓜瓤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甄權曰:「絞汁服,止煩躁熱渴,利小腸,治五淋,壓丹石 毒。」

李時珍曰:「洗面澡身。去䵟䵳。令人悅澤白晰。」

白瓜子

《別錄》曰:「冬瓜仁也。八月採之。」

正誤

蘇恭曰:此甘瓜也。「甘」字似「白」字,後人誤寫耳,當改從 「甘」字。

馬志曰:《本草》註:「白瓜子,冬瓜仁也。」蘇氏所言,殊為孟 浪。且甘瓜即甜瓜,亦有青白二種,其子色黃,主療與 冬瓜全異。但冬瓜經霜有白衣,其子亦白。白瓜之號, 因斯而得。況諸方惟用冬瓜子,不見用甘瓜子者,蘇 說不可憑也。

氣味

甘平無毒。

《別錄》曰:「寒,久服寒中。」

主治

《本經》曰:「令人悅澤,好顏色,益氣不饑。久服之,輕身耐 老。」

《別錄》曰:「除煩滿不樂,可作面脂。」

大明曰:「去皮膚風及黑䵟,潤肌膚。」 李時珍曰:「治腸癰。」

發明

蘇頌曰:「冬瓜仁,亦堪單作服餌。又研末作湯飲,及作 面脂藥,並令人好顏色光澤。」宗懍《荊楚歲時記》云:「七 月采瓜犀,以為面脂,即瓜瓣也。亦堪作澡豆。」

寇宗奭曰:「《服食方》亦稀用之。」

瓜皮主治

《蘇頌》曰:「可作丸服,亦入面脂。」

李時珍曰:「主驢馬汗入瘡腫痛,陰乾為末塗之。又主 折傷損痛。」

葉主治

《大明》曰:「治腫毒,殺蜂,療蜂刺。」

李時珍曰:「主消渴,瘧疾,寒熱。」又「焙研,傅多年惡瘡。」

藤主治

《大明》曰:「燒灰可出繡黥。煎湯洗黑䵟並瘡疥。」 李時珍曰:「搗汁服,解木耳毒,煎水洗脫肛。燒灰可淬 銅鐵,伏砒石。」

附方

積熱消渴:白瓜去皮,每食後吃三二兩,五七度良。孟詵 食療

消渴不止:「冬瓜一枚,削皮埋濕地中一月取出,破開 取清水,日飲之,或燒熟絞汁飲之。」聖濟總錄

消渴骨蒸:「大冬瓜一枚,去瓤,入黃連末填滿,安瓮內, 待瓜消盡,同研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煎冬瓜湯 下。」經驗方

產後痢渴,久病津液枯竭,四肢浮腫,口舌乾燥,用冬瓜一枚,黃土泥厚五寸,煨熟絞汁飲。亦治傷寒利渴。 古今錄驗

小兒渴利,冬瓜汁飲之。千金方

小兒鬾病,寒熱如疳:用冬瓜、萹蓄各四兩,水三升,煎 湯浴之。千金方

《嬰孩寒熱》:冬瓜炮熟,絞汁飲。子母祕錄

水病危急:冬瓜不拘多少,任意吃之,神效無比。兵部手集 十種水氣,浮腫喘滿:用大冬瓜一枚,切蓋去瓤,以赤 小豆填滿,蓋合簽定,以紙筋泥固濟,日乾。用糯糠兩 大籮,入瓜在內,煨至火盡,取出切片,同豆焙乾為末, 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煎冬瓜子湯下,日三服, 小便利為度。楊氏家藏方

發背欲死:冬瓜截去頭,合瘡上,瓜爛截去更合之,瓜 未盡,瘡已小斂矣,乃用膏貼之。肘後方

痔瘡腫痛:冬瓜煎湯洗之。袖珍方

馬汗入瘡:乾冬瓜燒研,洗淨傅之。

食魚中毒,冬瓜汁飲之,良。小品方

面黑令白「冬瓜一個,竹刀去皮切片,酒一升半,水一 升,煮爛濾去滓,熬成膏,瓶收,每夜塗之。」聖濟總錄 消渴煩亂:「冬瓜瓤乾者一兩,水煎飲。」聖惠方

水腫煩渴,小便少者:冬瓜白瓤,水煮汁,淡飲之。聖濟總錄 《服食法》:取冬瓜仁七升,以絹袋盛,投三沸湯中,須臾 取,曝乾,如此三度。又與清苦酒漬之二宿,曝乾為末。 日服方寸匕,令人肥悅明目,延年不老。又法:取子三 五升,去皮為丸,空心日服三十丸,令人白淨如玉。孟詵 食療

補肝明目,治男子五勞七傷。明目用冬瓜仁。方同上。 外臺祕要

悅澤面容:白瓜仁五兩,桃花四兩,白楊皮二兩為末, 食後飲服方寸匕,日三服,欲白加瓜仁,欲紅加桃花, 三十日面白,五十日手足俱白。一方有橘皮,無楊皮。 肘後方

多年損傷不瘥者。瓜子末溫酒服之。孫真人方 消渴不止小便多,用乾冬瓜子、麥門冬、黃連各二兩, 水煎飲之。冬瓜苗葉俱治消渴,不拘新乾。摘元方 男子白濁:陳冬瓜仁炒為末,每空心米飲服五錢。救急 易方

女子白帶:方同上。

跌撲損傷:用「乾冬瓜皮一兩,真牛皮膠一兩,剉入鍋 內,炒存性,研末。」每服五錢,好酒熱服,仍飲酒一甌,厚 蓋取微汗,其痛即止,一宿如初,極效。摘元方

損傷腰痛:冬瓜皮燒研,酒服一錢。生生編

積熱瀉痢:「冬瓜葉嫩心拖麪煎餅食之。」海上名方

南瓜釋名

南瓜:綱目    陰瓜:農書

南瓜圖

南瓜圖

《本草綱目》

[編輯]

南瓜集解

[編輯]

李時珍曰:「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諸處亦 有之矣。二月下種,宜沙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一 蔓可延十餘丈,節節有根,近地即著。其莖中空。其葉 狀如蜀葵,而大如荷葉。八、九月開黃花,如西瓜花。結 瓜正圓,大如西瓜,皮上有稜如甜瓜。一本可結數十 顆。其色或綠、或黃、或紅。經霜收置暖處,可留至春。其」 子如冬瓜子,其肉厚色黃,不可生食,惟去皮穰瀹食, 味如山藥,同豬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按:王禎《農書》 云:「浙中一種陰瓜,宜陰地種之。秋熟色黃如金,皮膚 稍厚,可藏至春,食之如新。」疑即南瓜也。

氣味

甘溫無毒。

李時珍曰:「多食發腳氣、黃疸。不可同羊肉食,令人氣 壅。」

主治

李時珍曰:「補中益氣

越瓜釋名

越瓜。宋開寶   稍瓜。食物本草

《菜瓜》:南人稱   羊角瓜:俗名

越瓜圖

越瓜圖

《王世懋瓜蔬疏》

[編輯]

菜瓜

[編輯]

瓜之不堪生噉而堪醬食者曰「菜瓜。」圓者如甜瓜,長 者如王瓜,皆一類也。以甜醬漬之,為蔬中佳味。

《本草綱目》

[編輯]

越瓜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越瓜以地名也。俗名「稍瓜。」南人呼為「菜瓜。」

集解

陳藏器曰:「越瓜生越中,大者色正白,越人當果食之, 亦可糟藏。」

李時珍曰:「越瓜南北皆有。二、三月下種生苗,就地引 蔓,青葉黃花,並如冬瓜花葉而小。至夏秋之間結瓜, 有青、白二色,大如瓠子。一種長者至二尺許,俗呼羊 角瓜。」其子狀如胡瓜子,大如麥粒。其瓜生食,可充果 蔬。醬、豉、糖、醋、藏浸皆宜,亦可作葅。

氣味

甘寒無毒。

孟詵曰:「生食多冷中動氣,令人心痛,臍下癥結,發諸 瘡。又令人虛弱不能行,不益小兒。天行病後,不可食。 又不得與牛乳酪及鮓同食。」

李時珍曰:按:蕭了真云:「菜瓜能暗人耳目,觀驢馬食 之,即眼爛可知矣。」

主治

《開寶》曰:「利腸胃,止煩渴。」

陳藏器曰:「利小便,去煩熱,解酒毒,宣洩熱氣。燒灰,傅 口吻瘡,及陰莖熱瘡。」

《心鏡》曰:「和飯作鮓,久食益腸胃。」

黃瓜釋名

黃瓜:拾遺錄   胡瓜。宋嘉祐

黃瓜圖

黃瓜圖

《本草綱目》

[編輯]

黃瓜釋名

[編輯]

陳藏器曰:「北人避石勒諱,改呼黃瓜,至今因之。」 李時珍曰:「張騫使西域得種,故名胡瓜。」按:杜寶《拾遺 錄》云:「隋大業四年,避諱改胡瓜為黃瓜。」與陳氏之說 微異。今俗以《月令》王瓜生,即此,誤矣。

集解

李時珍曰:「胡瓜處處有之。正、二月下種,三月生苗引 蔓,葉如冬瓜葉,亦有毛。四、五月開黃花,結瓜圍二、三 寸,長者至尺許,青色,皮上有蓓蕾如疣子,至老則黃 赤色。其子與菜瓜子同。一種五月種者,霜時結瓜,白 色而短,並生熟可食。兼蔬蓏之用糟醬,不及菜瓜也。」

氣味

甘寒,有小毒。

孟詵曰:「不可多食,動寒熱,多瘧病,積瘀熱,發疰氣,令 人虛熱上逆少氣,損陰血,發瘡疥,腳氣虛腫百病。天 行病後,不可食之,小兒切忌。滑中生疳蟲。不可多用 醋

主治

《甯原》曰:「清熱解渴。利水道。」

葉氣味

苦平有小毒。

主治

陳藏器曰:「小兒閃癖,一歲,用一葉,生挼攪汁服,得吐 下,良。」

根主治

《大明》曰:「搗傅狐剌毒腫。」

附方

小兒熱痢:嫩黃瓜同蜜食十餘枚,良。海上名方 水病肚脹,四肢浮腫:用胡瓜一箇,破開連子,以醋煮 一半至爛,空心俱食之,須臾下水也。千金髓

小兒出汗:香瓜丸用黃連、胡黃連、黃蘗、川大黃煨熟、 鱉甲醋炙、柴胡、蘆薈、青皮等分為末,用大黃瓜黃色 者一箇,割下頭填藥至滿,蓋定簽住,慢火煨熟,同搗 爛,入麪糊丸菉豆大。每服二三丸,大者五七丸至十 丸,食後新水下。錢乙小兒方

咽喉腫痛:老黃瓜一枚,去子,入硝填滿,陰乾為末,每 以少許吹之。醫林集要

杖瘡焮腫:六月六日取黃瓜入磁瓶中,水浸之,每以 水掃於瘡上,立效。醫林集要

火眼赤痛:五月取老黃瓜一條,上開小孔,去瓤,入芒 硝令滿,懸陰處,待硝透出,刮下留點眼甚效。壽域神方 湯火傷灼:五月五日搯黃瓜入瓶內,封掛簷下,取水 刷之,良。醫方摘要

高濂《遵生八牋》。

蒜瓜

秋間小黃瓜一斤,石灰白礬湯焯過,控乾。鹽半兩,醃 一宿;又鹽半兩,剝大蒜瓣三兩,搗為泥,與瓜拌勻,傾 入醃下水中熬好,酒醋浸著涼處頓放。冬瓜、茄子同 法。

絲瓜釋名

絲瓜:綱目    天絲瓜:本事方

蠻瓜。本事方   《天羅》。合璧事類

布瓜。合璧事類  魚。請幫助識別此字。舊名 虞,刺。舊名    《洗鍋羅瓜》:村人名

絲瓜圖

絲瓜圖

《王世懋瓜蔬疏》

[編輯]

絲瓜

[編輯]

絲瓜北種為佳,以細長而嫩者為美。性寒,無毒。有雲 「多食之能痿陽。」北人時噉之,殊不爾。然用其蔕,可治 小兒痘。汁滴瓶中,能消痰火,其涼可知矣。

《徐光啟農政全書》

[編輯]

絲瓜考

[編輯]

人家園籬邊多種之,延蔓而生,葉似《栝樓》葉而花又 大,每葉間出一絲藤,纏附草木上。莖葉間五瓣大黃 花,結瓜形,如黃瓜而大,色青。嫩時可食,老則去皮,內 有絲縷,可以擦洗油膩器皿。味微甜。

救飢

採嫩瓜,切碎,煠熟,水浸淘淨,油鹽調食。

元扈先生曰:「嘉蔬不必救荒,不實之花作蔬更佳。」

《本草綱目》

[編輯]

絲瓜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此瓜老則筋絲羅織,故有「絲羅」之名。昔人 謂之魚。請幫助識別此字。或雲「虞刺」始自南方移來,故曰《蠻瓜》。

集解

李時珍曰:「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 常蔬。二月下種,生苗,引蔓延樹竹,或作棚架。其葉大 如蜀葵而多丫尖,有細毛刺,取汁可染綠。其莖有稜。 六、七月開黃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黃。其瓜大 寸許,長一、二尺,甚則三、四尺。深綠色,有皺點,瓜頭如 鱉首。嫩時去皮,可烹可曝,點茶充蔬。老則大如杵,筋」 絡纏紐如織成,經霜乃枯。惟可藉靴履、滌釜器,故村 人呼為「洗鍋羅瓜。」內有隔子,在隔中狀如栝樓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葉卷鬚,皆可食也。

瓜氣味

甘平無毒。入藥用老者。

主治

朱震亨曰:「痘瘡不快枯者,燒存性,入硃砂研末,蜜水 調服甚妙。」

李時珍曰:「煮食除熱利腸。老者燒存性服,去風化痰, 涼血,解毒殺蟲。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治大小便下 血,痔漏,崩中黃積,疝痛卵腫,血氣作痛,癰疽瘡腫,齒 𧏾痘疹,胎毒。」 《生生編》曰:「暖胃補陽,固氣和胎。」

發明

汪潁曰:絲瓜《本草》諸書無考,惟痘瘡及腳癰方中,燒 灰用之,亦取其性冷解毒耳。

李時珍曰:「絲瓜老者,筋絡貫串,房隔聯屬,故能通人 脈絡臟腑,而去風解毒,消腫化痰,祛痛殺蟲,及治諸 血病也。」

葉主治

李時珍曰:「癬瘡頻挼摻之,療癰疽丁腫卵㿗。」

藤根氣味

同《葉》。

主治

李時珍曰:「齒𧏾腦漏,殺蟲解毒。」

附方

痘瘡不快,初出或未出,多者令少,少者令稀。老絲瓜 近蔕三寸,連皮燒存性,研末,砂糖水服。直指方 癰疽不斂,瘡口太深,用絲瓜擣汁頻抹之。直指方 風熱腮腫:絲瓜燒存性,研末,水調搽之。嚴月軒方 肺熱面瘡:苦絲瓜牙、皂莢,並燒灰等分,油調搽。摘元方 玉莖瘡潰:絲瓜連子搗汁,和五倍子末頻敷之。丹溪方 坐板瘡疥:絲瓜皮焙乾為末,燒酒調搽之。攝生眾妙方 天泡濕瘡:絲瓜汁調辰粉頻搽之。

手足凍瘡:老絲瓜燒存性,和臘豬脂塗之。海上方 肛門酒痔:絲瓜燒存性,研末,酒服二錢。嚴月軒方 痔漏脫肛:絲瓜燒灰,多年石灰、雄黃各五錢為末,以 豬膽、雞子清及香油和調貼之。孫氏集效方

腸風下血:霜後乾絲瓜,燒存性為末,空心酒服二錢。 一名「蠻瓜」,一名「天羅」,一名「天絲瓜」是矣。許叔微本事方 下血危篤,不可救者:絲瓜即天羅一箇,燒存性,槐花 減半為末,每空心米飲服二錢。普濟方

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魚腦五色者乾絲瓜一枚,連皮 燒研,空心酒服二錢。一方煨食之,俗名魚。請幫助識別此字。是也。經驗 良方

血崩不止:老絲瓜燒灰、棕櫚燒灰,等分,用酒或鹽湯 服。奇效良方

經脈不通:乾絲瓜一個為末,用白鴿血調成餅,日乾 研末,每服二錢,空心酒下,先服四物湯三服。海上名方 乳汁不通:絲瓜連子燒存性,研,酒服一二錢,被覆取 汗即通。簡便單方

乾血氣痛:婦人血氣不行,上衝心膈,變為乾血氣者, 用絲瓜一枚,燒存性,空心溫酒服。壽域神方

小腸氣痛,遶臍衝心:連蔕老絲瓜,燒存性,研末,每服 三錢,熱酒調下,甚者不過二三服即消。

卵腫偏墜:絲瓜架上初結者留下,待瓜結盡,葉落取 下,燒存性為末,煉蜜調成膏,每晚好酒服一匙。如在 左左睡,在右右睡。劉松石保壽堂方

腰痛不止:天羅布瓜子仁炒焦擂酒服,以滓傅之。熊氏 補遺方

喉閉腫痛:天羅瓜研汁灌之。普濟方

卒然中風:防風荊芥一兩,升麻半兩,薑三片,水一琖, 煎半琖,以絲瓜子研取漿半琖,和勻灌之。如手足麻 癢,以羌活煎湯洗之。唐珤經驗方 化痰止嗽:天羅即絲瓜,燒存性為末,棗肉和丸彈子 大,每服一丸,溫酒化下。攝生炒用方

風蟲牙痛:「經霜乾絲瓜燒存性,為末,擦之。」直指方 風氣牙痛,百藥不效者,用此大能去風,惟蛀牙不效。 天羅即生絲瓜一個,擦鹽火燒存性,研末頻擦,涎盡 即愈。腮腫以水調貼之。《馬敏叔》云:「此乃《嚴月軒家傳》 屢效之方,一試即便可睡也。」

食積黃疸:「絲瓜連子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因麵得 病,麵湯下,因酒得病,溫酒下,連進數服愈。衛生易簡方 小兒浮腫:天羅燈草、蔥白等分,煎濃汁服,並洗之。普濟 方

水蠱腹脹:老絲瓜去皮一枚,剪碎,巴豆十四粒同炒, 豆黃去豆,以瓜同陳倉米再炒熟,去瓜研米為末,糊 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湯下。蓋「米收胃氣,巴豆逐水, 絲瓜象人脈絡,借其氣以引之也。」此乃元時杭州名 醫宋會之之方。鮮于樞鉤元方

蟲癬,清晨采露水絲瓜葉七片,逐片擦七下如神。忌 雞魚發物。攝生眾妙方

陰子偏墜:絲瓜葉燒存性三錢,雞子殼燒灰二錢,溫酒調服。余居士選奇方

頭瘡生蛆,頭皮內時有蛆出,以刀切破,擠絲瓜葉汁 搽之,蛆出盡,絕根。小山怪證方

湯火傷灼:絲瓜葉焙研,入辰粉一錢,蜜調搽之。生者 搗傅,一日即好也。海上名方

魚臍丁瘡絲瓜葉即虞刺葉也,連鬚蔥白、韭菜等分, 同入石缽內研爛取汁,以熱酒和服,以滓貼腋下。病 在左手貼左腋,右手貼右腋,病在左腳貼左胯,右腳 貼右胯,在中貼心臍,用帛縛住,候肉下紅線處皆白 則散矣。如有潮熱,亦用此法,卻令人抱住,恐其顫倒, 則難救矣。危氏得效方

刀瘡神藥:古石灰、新石灰、絲瓜根葉,初種放兩葉者, 韭菜根各等分,搗千下,作餅,陰乾,為末擦之,止血定 痛生肌如神效。侍御蘇海峰所傳。董炳集驗方 預解痘毒:「五六月取絲瓜蔓上卷,鬚陰乾,至正月初 一日子時用二兩半煎湯,父母只令一人知」,溫浴小 兒身面上下,以去胎毒,永不出痘,縱出亦少也。體仁彙編 諸瘡久潰:絲瓜老根,熬水掃之,大涼即愈。應驗方 喉風腫痛:絲瓜根以瓦瓶盛,水浸飲之。海上名方 腦漏流汁,鼻中時時流臭黃水,腦痛,名「控腦砂」,有蠱 食腦中也。用絲瓜藤近根三五尺燒存性,每服一錢, 溫酒下,以愈為度。醫學正傳

牙宣露痛:《海上妙方》:用絲瓜藤陰乾,臨時火煆存性, 研搽即止,最妙。《惠生堂方》:「用絲瓜藤一握,川椒一 撮,燈心一大把,水煎濃汁,漱吐,其痛立住,如神。」 咽喉骨鯁:七月七日:取絲瓜根陰乾,燒存性,每服二 錢,以原鯁物煮湯服之。筆峰雜興

腰痛不止:絲瓜根燒存性為末,每溫酒服二錢,神效 甚捷。筆峰雜興

附錄天羅勒

陳藏器曰:「生江南平地。主溪毒,挼碎傅之。」

李時珍曰:陳氏注此不詳。又江南呼絲瓜為「天羅」,疑 即此物,然無的據,姑附之。

苦瓜釋名

苦瓜。救荒本草  《錦荔枝》:瓜蔬疏

癩葡萄。農政全書

苦瓜圖

苦瓜圖

《王世懋瓜蔬疏》

[編輯]

錦荔枝

[編輯]

吾地有名錦荔枝者,外作五色蜂窠之狀,內子如鱉 蟲,人甚惡之,不知。閩、廣人以為至寶。去實,用其皮肉, 煮肉味殊苦。廣人亦謂「涼多子。」京師種摘而自供食。 往在泉州,見城中遍地植之,名曰「苦瓜」,形稍長於此 種耳。

《徐光啟農政全書》

[編輯]

苦瓜考

[編輯]

又名「癩葡萄。」人家園籬邊多種,苗引藤蔓,延附草木 生。莖長七八寸,莖有毛澀,葉似野葡萄葉而花又多 葉間生細絲蔓,開五瓣花、碗子花結實如雞子大,尖 𧣪紋皺,狀似荔枝而大,生青熟黃,內有紅瓤,味甜。

救饑

採荔枝黃熟者,食瓤。

元扈先生曰:「南中人食此物,不止於瓤實青時採者, 或生食,與瓜同用,名苦瓜也。青瓜頗苦,亦清脆可食 耳。閩、廣人爭詫為極甘也。」此恆蔬,不必救荒,嘗過

《本草綱目》

[編輯]

苦瓜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苦以味名,瓜及荔枝、葡萄,皆以實及莖葉 相似得名。」

集解

《周憲王》曰:「錦荔枝,即癩葡萄。蔓延草木,莖長七八尺, 莖有毛澀,葉似野葡萄而花。又開黃花,實大如雞子, 有皺紋,似荔枝。」

李時珍曰:苦瓜原出南番,今閩廣皆種之。五月下子生苗引蔓,莖葉卷鬚,並如葡萄而小。七八月開小黃 花,五瓣如碗形。結瓜長者四、五寸,短者二、三寸,青色, 皮上痱㾦如癩,及荔枝殼狀,熟則黃色自裂,內有紅 瓤裹子。瓤味甘可食。其子形扁如瓜子,亦有痱㾦。南 人以青皮煮肉及鹽醬充蔬,苦澀有青氣。按:費信《星 槎勝覽》云:「蘇門答剌國一等瓜,皮若荔枝,未剖時甚 臭如爛蒜,剖開如囊,味如酥,香甜可口」,疑此即苦瓜 也。

瓜氣味

苦寒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

子氣味

苦甘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益氣壯陽。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