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10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三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一百三卷目錄

 茅部彙考

  白茅圖

  仙茅圖

  書經夏書禹貢

  詩經邶風靜女 衛風碩人 鄭風出其東門 陳風東門之池 小雅白華

  周禮天官甸師 地官鄉師 春官司巫

  爾雅釋草

  山海經西山經

  毛詩陸疏廣要白茅包之 白華菅兮

  丘光庭兼明書包匭菁茅

  陸佃埤雅茅 白華

  鄭樵通志昆蟲草木略

  朱輔溪蠻叢笑包茅

  格物總論

  本草綱目白茅 仙茅

  直省志書新鄉縣 邵陽縣 慶符縣

 茅部藝文一

  靈茅賦         唐呂巖說

  拔茅賦           路蕩

  徵苞茅賦          前人

  江淮獻三脊茅賦      獨孤授

  仙茅述         元揭徯斯

  菁茅賦         明王儒真

 茅部藝文二

  香茅          梁簡文帝

  香茅          北齊蕭祇

  茅            唐李嶠

  玉虛觀去宜春二十五里許君上昇時飛白茅

  數葉以賜王長史王以宅為觀觀旁至今有仙

  茅極異常草備五味尤辛辣雲久食可仙道士

  煮湯以設客       宋范成大

  束茅行         明畢懋康

 茅部選句

 茅部紀事

 茅部雜錄

 茅部外編

草木典第一百三卷

茅部彙考[編輯]

《釋名》
[編輯]

《菁茅》。書經    《荑》。詩經

菅。詩經     荼。詩經

白華。詩經    野菅。爾雅

《藗》。爾雅     牡茅:爾雅

白茅:本經    茹根。本經根名

蘭根:本經    地筋。別錄

地菅。別錄    菅根。別錄

黃菅。古名    茅針。蘇頌芽名

茅秀:通志花名  香茅。李時珍

瓊茅。李時珍   《菅,茅》。李時珍

黃茅:李時珍   芭茅。李時珍

《絲茅》。開寶    仙茅。李時珍

《獨茅》。開寶    茅《瓜子》。開寶

婆羅門參      河輪勒陁。梵音

仙茅圖

仙茅圖

{{{2}}}

{{{2}}}

《書經》
[編輯]

《夏書禹貢》
[編輯]

荊州「包匭菁茅。」

菁茅有刺而三脊,所以供祭祀縮酒之用,既包而又匣之,所以示敬也。齊桓公責楚貢苞茅不入,王祭不供,無以縮酒。又《管子》云:「江淮之間,一茅而三脊,名曰菁茅。」菁茅,一物也,孔氏謂「菁以為葅」者,非是。今辰州麻陽縣苞茅山出苞茅,有刺而三脊。

《詩經》
[編輯]

《邶風靜女》
[編輯]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荑,茅之始生者。言靜女又贈我以荑,而其荑亦美且異也。

《衛風碩人》
[編輯]

手如柔荑。

茅之始生曰「荑」,言柔而白也。

《鄭風出其東門》
[編輯]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荼,英》荼也。言皆喪服也。荼《茅秀》,物之輕者,飛行無常。《釋草》「有荼苦菜,又有荼萎葉。」《邶風》「誰謂荼苦」,即苦菜也。《周頌》「以薅荼蓼」,即萎葉也。此言「如荼」,乃是茅草秀出之穗,非彼二種荼草也。《吳語》說「吳王夫差於黃池之會,陳兵以脅晉,萬人為方陳,皆白常、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韋昭云:「荼,茅秀。」亦以白色為如荼。與此傳意同。箋以《詩》說「綦巾茹藘」,則非盡喪服,故《易傳》以「荼飛行無常也。」朱注荼,茅華,輕白可愛者也。

《陳風東門之池》
[編輯]

東門之池,可以漚菅。

《釋草》云:「白華,野菅。」郭璞云:「茅屬白華。」《箋》云:「人刈白華於野,已漚之,名之為菅。」然則菅者,已漚之名,未漚則但名為茅也。陸璣《疏》云:「菅,似茅,而滑澤無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韌,宜為索。」漚乃尤善矣。朱注菅葉似茅而滑澤,莖有白粉,柔韌,宜為索也。大全濮氏曰:《左傳》云:「雖有絲麻,無棄菅蒯。」蒯與菅,皆謂苕也。黃華者俗名黃芒,即蒯也。白華者俗名白芒,即菅也。

《小雅白華》
[編輯]

《白華》菅兮,白茅束兮。

《白華》,野菅也。已漚為菅。《釋草》云:「茅菅,白華,一名野菅。」郭璞曰:「茅屬也。」此白華亦是茅菅類也。漚之柔韌,異其名,謂之為菅,因謂在野未漚者為野菅也。王肅云:「白茅束白華,以興夫婦之道,宜以端成,絜白相申束,然後成室家也。」

《周禮》
[編輯]

《天官》
[編輯]

《甸師》「祭祀共蕭茅。」

《鄭大夫》云:「蕭字或為莤,莤讀為縮。束茅立之祭前,沃其酒上,酒滲下去,若神飲之,故謂之縮。」縮,浚也。故齊桓公責楚「不貢苞茅,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元謂茅以共祭之,苴亦以縮酒,苴以藉祭。縮酒,泲酒也,醴齊縮酌。蕭字,鄭大夫讀為縮者,欲以蕭茅共為一事解之。雲「束茅立之祭前」者,此鄭大夫之意,取《士虞禮》「束茅立幾東,所以藉祭」,此義蕭茅共為一則不可,若束茅立之祭前,義得通。元雲「茅以共祭之苴」者,則《士虞禮》束茅長五寸,立於幾東,謂之苴者是也。雲「亦以縮酒」者,《左氏》管仲辭是也。此官共茅,《司巫》雲「祭祀共蒩館,茅以為蒩。」「兩官共共」者,謂此甸師共茅與司巫,司巫為苴以共之,此據祭宗廟也。《鄉師》又雲「大祭祀,共茅蒩」者,謂據祭天時,亦謂甸師氏送茅與鄉師為苴以共之。若然,甸師氏直共茅而已,不供苴耳。訂義王昭禹曰:「《易》曰:『藉用白茅』,是取茅以藉酒也。齊桓責楚不共包茅,曰『無以縮酒』,是取茅以縮酒也。」王氏曰:「必用茅者,謂其體順理直,柔而潔白,承祭祀之德當如此也。」陸氏曰:「茅有貢於萬國者。《禹貢》荊州之土貢,《春秋》齊桓之責楚是也。有共於甸師者,祭祀共蕭茅」是也。然甸師之茅,或入鄉師,或入司巫,鄉師之所共者,大祭祀,司巫之所共者,凡祭祀也。茅之為用,或以縮酒,如《記》曰「縮酌用茅」,《司尊彝》「醴齊縮酌」是也。或以藉物,《士虞禮》曰「鉤袒取黍稷,祭於苴,鄉師共茅蒩」是也。至男巫謂旁招以茅,則又除不祥也。

《地官》
[編輯]

鄉師之職,「大祭祀,共茅蒩。」

杜子春云:「蒩當為菹,以茅為菹,若葵菹也。鄭大夫讀蒩為藉,謂祭前藉也。《易》曰:『藉用白茅,無咎』。」元謂蒩,《士虞禮》所謂「苴刌茅長五寸,束之者」是也。祝設於幾東席上,命佐食取黍稷,祭於苴,三取膚祭,祭如初。此所以承祭,既祭蓋束而去之。《守祧職》雲「既祭藏其隋」是與。「共茅蒩」者,案《甸師職》「共蕭茅」,彼直共茅與此鄉師,鄉師得茅,束而切之,長五寸

考證

立之祭前以藉祭,故云「茅,蒩也。」 注杜子春雲「以茅為菹」 ,茅草不堪食,故後鄭不從。鄭大夫讀蒩為藉,謂祭前藉此,後鄭從之。又引《易》曰「藉用白茅,無咎」 者,證蒩為藉之義。元謂蒩,《士虞禮》所謂「苴刌茅,長五寸,束之者」 是也。引之者,欲見其蒩為祭之藉,此增成鄭大夫之義。

《春官》
[編輯]

《司巫》:「掌群巫之政令。祭祀,則共蒩館。」

蒩之言藉也,祭食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士虞禮》曰:「苴刌茅長五寸,實於筐,饌於西坫上。」又曰:「祝盥取苴,降洗之,升入,設於幾東,席上東縮。」

男巫掌望祀,望衍授號,旁招以茅。

「《旁招》以茅」,招四方之所望祭者。訂義鄭鍔曰:「用茅以招之,神來無方,其招亦非一方也,故曰旁招。茅之為物,柔順潔白,惟潔白可以見誠敬之心,惟柔順可以致懷柔之禮。」

《爾雅》
[編輯]

《釋草》
[編輯]

白華,野菅。

菅,茅屬。《詩》曰:「白華菅兮。」舍人云:「白華,一名野菅。」陸璣云:「菅似茅,而滑澤無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韌,宜為索。漚乃尤善矣。」郭云:「菅,茅屬。此白華亦是茅之類也。漚之柔韌異其名,謂之為菅,因謂在野未漚者為野菅耳。」《詩·小雅》雲「『白華菅兮』是也。」

藗,牡茅。

白茅屬。茅之不實者也。一名藗,一名牡茅。郭云:「白茅屬。」

《山海經》
[編輯]

《西山經》
[編輯]

天帝之山,下多菅蕙。

《毛詩陸疏廣要》
[編輯]

召南[編輯]

白茅包之。

《白茅包之》,茅之白者,古用包裹禮物,以充祭祀縮酒用。

《爾雅》云:「藗,牡茅。」 郭、鄭俱云:「白茅屬。」 邢云:「茅之不實者也。」 一名藗,一名牡茅。《周易》云:「拔茅茹以其彙,征吉。」 陸佃云:「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牽茹者,君子以類出處之象。」 又云:「藉用白茅,無咎。」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孔子曰:「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 《禹貢》云:「荊州厥貢苞匭菁茅。」 《吳錄·地理志》曰:「桂陽郴縣有青茅,可染。零陵」 泉陵有香茅,古貢之縮酒。《合璧事類》云:「茅叢生荒野間,野人刈以覆屋。江淮間生者,一莖三脊,曰菁茅。」

小雅[編輯]

白華菅兮,

菅似茅而滑澤無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韌,宜為《索漚》,乃尤善矣。

《爾雅》云:「白華,野菅。」 《舍人》云:「白華一名野菅。」 郭云:「茅屬。」 此白華亦是茅之類也。漚之柔韌,異其名謂之為菅,因謂在野未漚者為野菅耳。《詩·小雅》雲「白華菅兮」 是也。鄭氏云:「今亦謂之菅,似茅而高大。」 孔疏曰:「鄭箋云:『人刈白華於野,已漚之,名之為菅』。然則菅者已漚之名,未漚則但名為茅也。」 陸農師云:「《爾雅》曰:『白華,野菅』。」 《傳》曰:「已漚為菅,未霑人功,故謂之野菅。」 菅,茅屬也,而其華白,故一曰「白華。」 《詩》不曰《白華》,孝子之潔白也。《南陔》,「孝子相戒以養也。」 陔,戒也,故曰「相戒以養。」 《逸詩》曰:「雖有姬姜,無棄憔悴。雖有絲枲,無棄菅蒯。」 菅蒯,猶所謂糟糠也。范氏曰:「菅以為屨。」 濮氏曰:「《左傳》云:『雖有絲麻,無棄菅蒯』。」 蒯與菅皆謂苕也。黃花者俗名黃芒,即蒯也。白華者俗名白芒,即菅也。《異物志》云:「香菅似茅而葉長,大於茅,不生洿下之地。凡所烝享,必得此菅包裹,助調五味。」

按:郭景純云:「菅,茅屬」 ,而陸《疏》、鄭註、朱《傳》俱雲「似茅」 ,確是二物。下章雲「露彼菅茅」 ,猶《逸詩》雲「無棄菅蒯」 也。茅乃散材,菅為女作,纖微所不棄者,故《東門之池》與「麻紵」 同詠也。孔氏以為「已漚為菅,未漚為茅」 ,恐未必然。惟邢氏雲「未漚為野菅」 ,斯得耳。濮氏以為苕,想誤認為蓨,蓧之醜矣。若《異物志》所載「香菅」 ,又是一種。想成王時,會人獻以菅,即此類也。

《丘光庭兼明書》
[編輯]

《包匭菁茅》
[編輯]

《禹貢》:「荊州所貢,包匭菁茅。」孔安國曰:「包,橘柚也。匭,匣 也。菁以為葅,茅以縮酒。」僖四年《左傳》稱:齊侯責楚云: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杜元 凱曰:「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明曰:「孔失而杜得也。」何以 言之?按太史公《封禪書》云:「江淮之間,一茅三脊。」是知 菁茅即三脊之茅也。菁者,茅之狀貌,菁菁然也。三脊之茅,諸土不生,故楚人特貢之也。孔云:「菁可為葅。是 謂菁為蔓菁也。」且蔓菁常物,所在皆生,何必須事楚 國,匣盛而貢之哉?故知孔失之矣。

《陸佃埤雅》
[編輯]

《茅》
[編輯]

孔子曰:「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茅體柔而理直,又 潔白,故先王用之以藉,亦以縮酒。《易》曰:『藉用白茅,無 咎』。《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蓋巽柔者也,其於色也 為白,而又在下焉,藉用白茅之象也。《禮》曰:『縮酌用茅, 明酌也。茅,明也,故縮酌用茅,謂之明酌。《司尊彝》曰:『鬱 齊獻酌,醴齊縮酌,盎齊涗酌。縮酌以茅,縮而後酌,涗』』」 酌以水,涗而後酌。鬱齊不縮也,獻之而已;醴齊不涗 也,縮之而已;盎齊不修也,涗之而已。㡛氏以涗,水漚 其絲。《記》曰:「明水涗齊,貴新也。」則盎齊以水涗矣。又曰: 醆酒涗於清汁,獻涗於醆酒汁,獻鬱齊也。醆酒,醴齊 也。醴齊涗於清酒。今曰:醴齊不涗,縮之而已,言不以 明水涗之也。《易》曰:「拔茅茹。」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牽茹 者,君子以類出處之象。《管子》曰:「農趨時就功,首戴蒲 茅,身衣襏襫。」蒲茅,簦笠也。蓋尊者草服臺笠,而卑者 蒲茅。《詩》曰:「晝爾於茅,宵爾索綯。」言穀人日力不足,取 茅於晝,而夜以繼之,故以謂絲事方息,而麻事尋興; 野功既訖而宮功隨至。藏蔬於其秋,以助不給之冬; 索綯於其夜,以補不「足之晝。」《列子》曰:「因以為茅靡,因 以為波流。」言其轉徙無定如此。茅靡一作弟靡。弟讀 如稊稊,茅之始生也。《詩》曰:「手如柔荑。」荑、稊一也。又曰: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荑生於牧。言衛君無牧之道,夫 人無荑之德。《相經》曰:筋不束體,血不華色,手無春荑 之柔,髮有寒蓬之悴。蓋形之下也。

《白華》
[編輯]

《爾雅》曰:「白華野菅。」《傳》曰:「已漚為菅,未霑人功,故謂之 野菅。」菅,茅屬也,而其華白,故一曰白華。《詩序》曰:「《白華》, 孝子之潔白也。」《南陔》,孝子相戒以養也。陔,戒也,故曰 相戒以養。《詩》曰:「白華菅兮,白茅束兮。」言夫婦之微,以 仁相和柔,以義相纏,固本如此。今以之子之遠於道, 故俾我獨兮也。又曰:「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言夫婦之 微,為上所覆。露本如此,今以遇天步艱難,故之子不 猶也。《傳》曰:「露亦有雲。言天地之氣無微不著,無不覆 養。」此言是也。曰白華不菅則脆薄,白茅不束則散亂, 故詩以譬夫婦。《菅兮》與漚麻、「漚紵」、「漚菅」同義矣,束兮 與「束薪」、束芻、束楚同義矣。

《鄭樵通志》
[編輯]

《昆蟲草木略》
[編輯]

茅之根曰蘭根,曰茹根,曰地筋。茅之類甚多,惟白茅 擅名。其苗初出地者曰茅鍼,《爾雅》:「蒤,委葉」,《詩》「以薅荼 蓼」,皆謂茅鍼也。茅之花曰茅秀,《爾雅》:「蔈,荂荼」是也。茅 之葉如菅,故名地菅。《詩》云:「白茅菅兮。」又云:「露彼菅茅。」

《朱輔溪蠻叢笑》
[編輯]

《包茅》
[編輯]

《左傳》:「包茅不入苞」茅山在麻陽,茅生脊。孟康雲,靈茅。 揚雄曰:「璚茅,三脊也。」《爾雅》謂藐,《廣雅》謂茈䓞。《本草》云: 「生楚地,三月采,陰乾。」猺人以社前者為佳。

《格物總論》
[編輯]

《茅》
[編輯]

茅:叢生荒野間,野人刈以覆屋。

《本草綱目》
[編輯]

白茅釋名[編輯]

李時珍曰:茅葉如矛,故謂之茅。其根牽連,故謂之茹。 《易》曰:「拔茅連茹」是也。有數種,夏花者為茅,秋花者為 菅。二物功用相近,而名謂不同,《詩》云:「白華菅兮,白茅 束兮」,是也。《別錄》不分茅、菅,乃二種,謂茅根一名地菅, 一名地筋,而有名未用,又出地筋,一名菅根。蓋二物 之根,狀皆如筋,可通名地筋,不可並名菅也。正之。

集解

《別錄》曰:「茅根,生楚地山谷田野,六月采根。」

陶弘景曰:「此即今白茅菅。《詩》雲『露彼菅茅』是也。其根 如渣芹,甜美。」

蘇頌曰:「處處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針,俗謂之茅針。」亦 可噉,甚益小兒。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 潔白,六月采之。又有菅,亦茅類也。陸璣《草木疏》云:「菅 似茅而滑,無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韌,宜為索, 漚之尤善。其未漚者,名野菅,入藥與茅功等。」

李時珍曰:「茅有白茅、菅茅、黃茅、香茅、芭茅數種,葉皆 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開白花成穗,結細實。其根甚 長,白軟如筋而有節,味甘,俗呼絲茅,可以苫蓋及供 祭祀苞苴之用。《本經》所用茅根是也。其根乾之,夜視 有光,故腐則變為螢火。菅茅只生山上,似白茅而長。 入秋抽莖開花成穗如荻花。結實尖黑,長分許,粘衣 剌人。其根短硬如細竹,根無節而微甘,亦可入藥,功 不及白茅,《爾雅》所謂「白華野菅」是也。黃茅似菅茅而 莖上開葉,莖下有白粉,根頭有黃毛,根亦短而細硬 無節,秋深開花,穗如菅,可為索綯,古名黃菅,《別錄》所用菅根是也。香茅一名菁茅,一名璚茅,生湖南及江 淮間。葉有三脊,其氣香芬,可以包藉及縮酒。《禹貢》所 言「荊州苞匭菁茅」是也。芭茅叢生,葉大如蒲,長六、七 尺。有二種,即芒也,見後芒下。

茅根氣味

甘寒無毒。

茅根主治

《本經》曰:「勞傷虛羸,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 便。」

《別錄》曰:「下五淋,除客熱在腸胃。止渴,堅筋,婦人崩中。 久服利人。」

《大明》曰:「主婦人月經不勻,通血脈,淋瀝。」

李時珍曰:「止吐衄諸血,傷寒噦逆,肺熱喘急,水腫黃 疸,解酒毒。」

發明

陶弘景曰:「茅根,服食斷穀甚良。俗方稀用,惟煎汁療 淋及崩中爾。」

李時珍曰:「白茅根甘能除伏熱,利小便,故能止諸血、 噦逆、喘急、消渴,治黃疸、水腫,乃良物也。世人因微而 忽之,惟事苦寒之劑,致傷中和之氣,烏足知此哉。」

茅針氣味

甘平無毒。

《大明》曰:「涼。」

茅針主治

《別錄》曰:「下水。」

甄權曰:「治消渴,能破血。」

陳藏器曰:「通小腸,治鼻衄及暴下血,水煮服之。惡瘡、 癰腫,軟癤未潰者,以酒煮服。一針一孔,二針二孔生 挼,傅金瘡止血。」

花氣味

甘溫無毒。

花主治

《大明》曰:「煎飲,止吐血、衄血並塞鼻。又傅灸瘡不合,罯, 刀箭,金瘡,止血並痛。」

屋上敗茅氣味

苦平無毒。

屋上敗茅主治

陳藏器曰:「卒吐血,剉三升,酒浸煮一升服,和醬汁研, 傅斑瘡及蠶囓瘡。」

《大明》曰:「四角茅,主鼻洪。」

發明

李時珍曰:「按陳文中《小兒方》:治痘瘡潰爛,難壓不乾, 多年牆屋上爛。茅擇洗焙乾為末,摻之。此蓋取其性 寒而解毒,又多受雨露霜雪之氣,兼能燥濕也。」

附方

山中辟穀。凡避難無人之境,取「白茅根,洗淨咀嚼,或 石上曬焦,搗末,水服方寸匕」,可辟穀不饑。肘後方 溫病冷啘,因熱甚飲水成暴冷啘者:茅根切、枇杷葉 拭去毛、灸香各半斤,水四升,煎二升,去滓,稍稍食之。 龐安常傷寒卒病論

溫病熱噦,乃伏熱在胃,令人胸滿則氣逆,逆則噦,或 大下,胃中虛冷,亦致噦也。茅根切、葛根切各半斤,水 三升,煎一升半,每溫飲一琖,噦止即停。同上

反胃上氣,食入即吐:茅根、蘆根二兩,水四升,煮二升, 頓服,得下良。聖濟總錄

肺熱氣喘:生茅根一握,㕮咀,水二盞,煎一盞,食後溫 服,甚者三服止,名「如神湯。」聖惠方

虛後水腫,因食水多,小便不利:用白茅根一大把,小 豆三升,水三升,煮乾,去茅食豆,水隨小便下也。肘後方 五種黃病:黃疸、穀疸、酒疸、女疸、癆疸也。黃汗者,乃大 汗出入水所致。身體微腫,汗出如黃蘗汁用生茅根 一把細切,以豬肉一斤,合作羹食。肘後方

解中酒毒。恐爛五臟。茅根汁飲一升。千金方

小便熱淋:白茅根四升,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適冷 暖飲之,日三服。肘後方

小便出血:茅根煎湯,頻飲為佳。談埜翁方

勞傷溺血:茅根、乾薑等分,入蜜一匙,水二鍾,煎一鍾, 日一服。

鼻衄不止:茅根為末,米泔水服二錢。聖惠方

吐血不止:《千金翼》:用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 《婦人 良方》:用根洗搗汁,日飲一合。

竹木入肉:白茅根燒末,豬脂和塗之。風入成腫者亦 良。肘後方

婦人陰癢牆頭爛茅、荊芥牙角等分,煎水頻熏洗之。 摘元方

大便閉塞,服藥不通者,滄鹽三錢,屋簷爛草節七個, 為末,每用一錢,竹筒吹入肛內一寸即通,名「提金散。」 聖濟錄

卒中五屍,其狀腹痛脹急,不得氣息,上沖心胸,旁攻 兩脅,或磈礧湧起,或牽引腰脊,此乃身中屍鬼接引 為害。取屋上四角茅,入銅器內,以三赤帛覆腹,著器布上,燒令茅熱,隨痛追逐,跖下癢即瘥也。肘後方

仙茅釋名[編輯]

李珣曰:「其葉似茅,久服輕身,故名仙茅」,《梵音》呼為「河 輪勒。」《陁 蘇頌》曰:「其根獨生,始因西域婆羅門僧獻方於唐元 宗,故今江南呼為婆羅門參,言其功補如人參也。」

集解

李珣曰:「仙茅,生西域。葉似茅。其根粗細有節,或如筆 管節,文理黃色多涎。自武成來,蜀中諸州亦皆有之。」 蘇頌曰:「今大庾嶺、蜀川、江、湖、兩浙諸州亦有之。葉青 如茅而軟且略闊,面有縱文,又似初生棕櫚秧,高尺 許,至冬盡枯。春初乃生。三月有花如梔子,花黃色,不 結實。其根獨莖而直,大如小指,下有細短肉,根相附」, 外皮稍粗褐色。內肉黃白色。二月八月采根。暴乾用。 衡山出者花碧。五月結黑子。

李時珍曰:蘇頌所說,詳盡得之。但四、五月中抽莖四、 五寸,開小花,深黃色,六出,不似巵子。處處大山中有 之,人惟取梅嶺者用。而《會典》:「成都歲貢仙茅二十一 斤。」

根修治

《雷斆》曰:「採得以清水洗,刮去皮,於槐砧上用銅刀切 豆許大,以生稀布袋盛,於烏豆水中浸一宿,取出用 酒拌濕蒸之,從巳至亥,取出暴乾。勿犯鐵器及牛乳, 斑人鬢鬚。」

《大明》曰:「彭祖單服法:以竹刀刮切,糯米泔浸,去赤汁, 出毒後,無妨損。」

氣味

辛溫有毒。

李珣曰:「甘,微溫,有小毒。」又曰:「辛,平,宣而復補。無大毒, 有小熱,小毒。」

主治

《開寶》曰:「心腹冷氣,不能食,腰腳風冷。」痹不能行。丈 夫虛勞。老人失溺無子。益陽道。久服通神強記。助筋 骨。益肌膚。長精神。明目

李珣曰:「治一切風氣,補暖腰腳,清安五臟。久服輕身, 益顏色,丈夫五勞七傷,明耳目,填骨髓。」

《大明》曰:「開胃消食,下氣,益房事不倦。」

發明

蘇頌曰:五代唐筠州刺史王顏著《續傳信方》,因國書 編錄西域婆羅門僧服仙茅方,當時盛行,雲「五勞七 傷,明目益筋力。宣而復補,云:十斤乳石,不及一斤仙 茅,表其功力也。」本西域道人所傳。開元元年婆羅門 僧進此藥,明皇服之有效,當時禁方不傳。天寶之亂, 方書流散。上都僧不空三藏,始得此方,傳與司徒李 勉、尚書路嗣、供給事齊抗、僕射張建封服之皆得力。 路公久服金石無效,得此藥其益百倍。齊給事守晉 雲:日少氣力,風疹時作,服之遂愈。八九月採得,竹刀 刮去黑皮,切如豆粒,米泔浸兩宿,陰乾,搗篩,熟蜜丸 梧子大。每旦空心酒飲任便下二十丸。忌鐵器。禁食 牛乳及黑牛肉,大減藥力。

《汪機》曰:「五臺山有仙茅,患大風者服之多瘥。」

李時珍曰:「按許真君書云:『仙茅久服長生。其味甘能 養肉,辛能養節,苦能養氣,鹹能養骨,滑能養膚,酸能 養筋。宜和苦酒服之,必效也』。」又范成大《虞衡志》云:「廣 西英州多仙茅,其羊食之,舉體悉化為筋,不復有血 肉,食之補人,名乳羊。」沈括《筆談》云:「夏文莊公稟賦異 於人,但睡則身冷如逝者,既覺須令人溫之,良久乃 能動。常服仙茅、鍾乳、硫黃,莫知紀極。」觀此,則仙茅蓋 亦性熱,補三焦命門之藥也。惟陽弱精寒,稟賦素怯 者宜之。若體壯相火熾盛者,服之反能動火。按張果 《醫說》云:「一人中仙茅毒,舌脹出口,漸大與肩齊,因以 小刀剺之,隨破隨合,剺至百數,始有血一點出,曰:『可 救矣』。」煮大黃、朴硝與服,以藥摻之,應時消縮。此皆火 盛性淫之人過服之害也。弘治間,東海張弼《梅嶺仙 茅》詩,有「使君昨日纔持去,今日人來乞墓銘」之句。皆 緣不知服食之理,惟藉藥緃慾以速其生者,於仙茅 何尤?

附方

仙茅丸「壯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髭鬚。仙茅二斤,糯米 泔浸五日,去赤水,夏月浸三日,銅刀刮剉陰乾取一 斤蒼朮二斤米泔浸五日,刮皮焙乾取一斤枸杞子 一斤車前子十二兩白茯苓去皮茴香炒、柏子仁去 殼各八兩生地黃焙熟地黃焙各四兩為末,酒煮糊 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溫酒下,日二服。」聖濟總錄 定喘下氣,補心腎,神祕散:用白仙茅半兩,米泔浸三 宿曬炒,團參二錢半,阿膠一兩半炒,雞膍脛一兩燒 為末。每服二錢,糯米飲空心下,日二。三因方

《直省志書》
[編輯]

《新鄉縣》
[編輯]

《物產》:僊茅出縣北魯王溝,《方書》以茲土為佳,今不恆 有

《邵陽縣》
[編輯]

《食貨》:「草之屬有白茅、黃茅、雞冠茅、絲茅、蘆茅、蠟燭茅、 鳳毛茅、蓽茅。」

《慶符縣》
[編輯]

「土產仙茅」,出仙女山。

茅部藝文一[編輯]

《靈茅賦》
唐·呂巖說
[編輯]

「有靈茅之繁育,稟坤輿之粹晶,間叢薄以孕彩,候《韶 陽》之發生,與百卉而同氣,擅三脊而異名,糅纖條以 為族,枝連茹以彙征,蔓延亭皋,鋪敷原陸,白華霜淨, 翠莖雲沃,雜春澗之長松,亂寒潭之明菊,不剪彰帝 堯之儉,縕袍識子騫之服。若乃薈蔚匝地,低昂順風, 或結根於江漢之澳,或蓄苗於嶺岫之中。挺芳心兮」 䔿䔿,吐修葉兮叢叢,煙霰之所蕩拂,昆蟲之所翳蒙, 納日月之光照,資雨露之霑融。《東市》驗左生之術,《南 征》紀周王之功,嘉此物之為用,蓋今昔之攸同。至若 錫履於齊,俾侯於魯,頌容衛之所藉,實禮儀之攸睹。 純束美夫詩人,縮酒貢其任土,宜有意於遺芳,諒無 替於終古。茅之為物也賤,尚見采於先王。士之所貴 者道,豈敢昧於文章。慕朝宗之涓滴,對詞林而抑揚。 若邦國之是賴,希寄心於棟梁。

《拔茅賦》以靈茅類征吉為韻
路蕩
[編輯]

披大《易》而探賾,偉元言之杳冥。惟乾坤之交泰,獲品 物之流形。惟卦也,泰之義廣;惟卉也,茅之最靈。其用 也潔身而白,當春也應候而青。或茂江國,或生楚郊。 三脊之異,是稱靈茅。刺其無禮,詩人引之於純束;責 其不入,諸侯終貢於厥苞。不然者,草則多矣,胡著之 於《繫爻》哉?故可比君子,喻物類。惟人也,能同其地,人 「易心則兩苦,茅分族則雙悴。苟連茹以相依,夫何往 而不利。」是則傳其潔,守其貞,榮落惟運,窮通曷情。道 或屯蒙,滋雨露而育質;時逢振拔,與連類而共征。確 乎莫移,以保貞吉。用之錫命,既著之《夏典》;將以縮酒, 又薦於周室。異芝蘭之稟性,不用其香;等葵藿之有 心,尚思向日。歲聿云暮,霜風慘慄。願當蕪沒之時,不 棄輕微之質。

《徵苞茅賦》以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韻
前人
[編輯]

猗彼菁茅,挺生不雜,縮醪醴以致潔,與清明而相合。 荊人是職,將有體其精誠;王澤不流,遂無聞於賦納。 故小白仗義,夾輔衰周。言念彤弓元矢,實征九伯五 侯,惟苞茅之有闕,乃伊人之所羞。爾貢或愆於先職, 王祭誠非於異求。有命是遵,雖雲「我疆理;無思不服, 孰曰風馬牛。」於是戒徒無譁,命眾以律。顧爾心之有 二,諒我德之惟一。楚子承擯以請罪,夷吾將事而靡 失。陳師鞠旅,見旌斾之翩翩;伏軾致辭,想德音之秩 秩。且曰「祭有百籩,縮酒為先。類生芻而比潔,同有藇 以告虔。」職貢斯已,爾則不共於命;馨香罔薦,我將謫 見於天。豈可狃爾車,徒恃乃封。守慢上則君臣無等, 黷兵則齊楚非偶。議乎品列,我則齒兄弟之二三;揆 以疆場,我則吞蠻荊之八九。是以來求獻捷,豈敢定 居?如憂連茹而亡,禍之大者。乃將任土作貢,禮可忽 諸。於以止戈寰區,折衝醆斝,侔潔白於粢醍,肅君臣 於上下。太壇之禮成彼菁菁者茅;問罪之師罔倦,悠 悠於野。然後率職四方,用賓於王。信耀德於千祀,豈 矜功以一匡。《異魯》隱觀漁以犯憲,笑晉文將狩以亂 常。曷若「返《行葦》之積德,遵方物之舊章。美哉無私之 舉也,將歷代而彌光。」

《江淮獻三脊茅賦》以國有盛禮靈茅三脊為韻
[編輯]

獨孤授

茅有眾靈,名之為盛。雖百代以呈質,終三脊以居正。 每彰封禪之期,如受鬼神之命。生於古既光七十之 君,獻於今更表千里之聖。出於淮甸,來彼江潭,使馳 於北,星流於南。捧執而有嚴有翼,緘縢而再四再三。 及夫睹至尊,呈大國,致於金華之上,啟於瑤池之側。 施陳而百瑞慚容,撫翫而千官變色。美其出有常地, 「生必舊形,非成野鹿之禮,寧假澄酒之馨,超常倫而 薦闕,殊眾品而實庭。理盡三分,似葉通三之化。體皆 一類,欲明得一之靈,隱見之時,吉《蠲中禮》,獨標珍草 之狀,悉皆兄弟之體,整齊而玉匣遙傳,潔靜而瓊華 新啟,應盛禮而居首,表常度而為後。道未格也,雖有 采而必無;嶽可封焉,縱不求而自有」,觀王者之得失, 知禮事之臧否。且夫玉帛廣矣,何尚於茅。豈不以貴 稱三脊,重載六爻,始彙征於吳楚,終遍藉於陶匏。奉 上之時,且報雲亭之兆;升中之後,因知天地之交。吾 皇由是命太史,詔宗伯,議封山,謀勒石,備文物與禮 器,修玉函與金策。使聖功登於九天,靈茅光於三脊。 使臣稽首,稱萬壽以「旋役。」

===
《仙茅述》
元·揭徯斯
===豫章之新建黃堂隆道宮,道士羅君大年為余言仙

茅事甚異。其辭曰:昔晉之亂,有神人許旌陽者,出於 豫章之境西山之下,能以忠孝積功累行致仙道,師 事諶母於丹陽之邑黃堂之墟。母既授以道要,旌陽 感之曰:「吾必歲歲祠母。母曰:『吾即從此逝矣。去汝居 南五十里,吾有飛茅在焉。汝能得茅處,即祠我,歲八 月一至足矣』。」已而諶母果仙去。旌陽還,得茅叢生處, 其地曰黃堂,即建祠祠諶母,歲如期往朝之,旌陽尋 亦仙去。其徒歲八月四日具幢蓋儀衛鼓樂,奉旌陽 像朝母,如旌陽存時以為常。其後嗣其學者,擴其祠 為觀,復為宮,至今行之不衰。茅在祠前,剪而復生,如 揚州瓊華,不易其處。茅具六味,能致「六養,鹹能養骨, 苦能養氣,辛能養節,酸能養筋,滑能養胃,甘能養肉。 人得茅,煮而飲之,可以已疾癘,和榮衛,延年卻老。」余 居距祠百里,未嘗至其處,然嘗得茅,煮而試之,言不 虛也。夫茅著於《易》《書》《詩》《禮》《春秋傳》,祭則以縮酒,封則 以立社之上,以其物雖薄而用可重也,未嘗言能神 異如此。世稱神仙遺「蹟,奇詭荒誕不可深致詰者以 千數,而諶母特以茅著稱,其師弟子精誠之感,不可 掩」如此。夫古之言得仙者,或以服食,或以導引不食 穀,獨稱許旌陽以忠孝積功累行致仙道,蓋足尚矣。 夫可以動天地,感鬼神,貫金石,亙古今而不泯者,惟 忠孝為然,況其師弟之間乎!然嗣其學,守其壇場,而 無諶許師弟子之心,則樵牧殘之,牛羊踐之,茅雖神 能歷千歲而獨存哉?因羅之拳拳有感於忠孝雲者, 述以傳之,作《仙茅述》。至順三年秋九月日。

《菁茅賦》
明·王儒真
[編輯]

草木之生於天地間者,概乎其類。或有繁葉而疏枝, 亦有深根而固蔕。飽霑雨露之恩,足感陰陽之氣。叢 本則殊,榮枯有序。是以薰蕕之不同,因其品名之各 異。惟茲苞茅,生而異類。一莖三脊,拔乎其萃。曰芬曰 芳,為祥為瑞。著乎《禹貢》之辭,產乎沅江之地。春祠秋 嘗,備供王祭。於是朝廷所用有司加意督工栽種,培 「植盡誠。春則長養,禁護慇懃。夏則採拔,浣曝輕精。虔 恪包匭,驛傳遞程,眾官拜送。是用進呈,貢以宗祀之 用,及霑鬱鬯之榮。祼假縮酒,薦享克誠。」於戲!此茅之 為美也,其質甚輕。故用之為祭也,其禮至重。蓋《繫辭》 既有白茅之藉用,《春秋》復責苞茅之不貢,聖人巨筆, 猶車輪之曳踵。嗟夫!聖人制禮,先王身修。歷代未泯, 萬世傳流。作古今之儀範,繼天地之皇猷。承流宣化, 與國咸休。予是思之,豈不竦踴述其由,《泚筆》記其功。 用以風其意,彰以諗其眾。勿翦勿伐,宜栽宜種。冀其 於萬斯年,不失沅江之底貢。

茅部藝文二[編輯]

《香茅》
梁·簡文帝
[編輯]

銅律與鳴琴,俱稱類君子。豈若江淮間,發葉超眾美。 珍同自牧歸,茅因彙征起。豈獨邁秦蘅,方知蔑沅芷。

《香茅》
北齊·蕭祇
[編輯]

鶗鴂鳴不歇,霜繁綠更滋。擢本同三脊,流芳有四時。 植根縮酒易,結解舞蠶遲。終當入楚貢,豈羨詠《陳詩》。

《茅》
唐·李嶠
[編輯]

楚甸供王日,衡陽入貢年。麏包青野外,䲭嘯綺楹前。 堯帝成茨罷,殷湯祭雨旋。方期大君錫,不懼小巫捐。

玉虛觀去宜春二十五里許君上昇時飛白茅[編輯]

數葉,以賜王長史。王以宅為觀。觀旁至今有仙茅,極異常草,備五味,尤辛辣。雲久食可仙,道士煮湯以設客       。《宋范成大》

白雪堆裡白茅飛,香味芳辛勝五芝。揉葉煮泉摩腹 去,全勝石髓畏風吹。

《束茅行》
明·畢懋康
[編輯]

「候人何太苦,早晚迎官府。」閒積數根茅,為吹且結宇。 官府中夜行,不絕吏呼聲。燃火照官路,猶雲「火不明。」 「燃茅茅無束,次第拆茅屋。」「官府猶未知,宵征車。」𨌠𨌠

茅部選句[編輯]

楚屈原《離騷》:「索藑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 蘭芷變而不芬兮,荃蕙化而為茅。

梁《王筠詩》,「靈茅挺三脊,神芝曜九明。」

唐杜甫詩:「荒郊蔓草茅。」

《唐球》詩:「風動茅花月滿壇。」

《薛逢詩》:「風茅向暖抽書帶。」

宋林逋詩:「茅叢夾舊槎。」

陸游詩。「茅葉翻翻帶宿雨鄧肅詩。「窮山觸目紛茅葦。」

茅部紀事[編輯]

《莊子》:「黃帝築特室,席白茅。」

《尹文子》:「堯為天子,土階三尺,茅茨不剪。」

《尹子》湯禱旱,素車白馬布衣,身嬰白茅,以身為牲。 陸賈《新語》:「伊尹居負薪之野,修道德於茅廬之下。」 《史記微子世家》:「周武王伐紂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 造于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於是武王乃釋微子,復其位如故。」

《六韜》:「呂尚坐茅而漁,文王勞而問焉。」

《左傳:僖公四年》春,齊侯伐楚,曰:「爾貢包茅不入,王祭 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茅菁》茅也。

《史記·封禪書》。管仲曰:「古之封禪,江淮之間,一茅三脊, 所以為藉也。」

《管子輕重丁篇》:桓公曰:「天子之養不足,號令賦於天 下,則不信。諸侯為此有道乎?」管子對曰:「江淮之間,有 一茅而三脊,毋至其本,名之曰菁茅。請使天子之吏, 環封而守之。夫天子則封於泰山,禪於梁父,號令天 下諸侯曰:『諸從天子封於泰山,禪於梁父者,必抱菁 茅一束,以為禪籍;不如令者,不得從天子下諸侯,載』」 其黃金,爭秩而走。江淮之菁茅,坐長而十倍其賈,一 束而百金。故天子三日即位。天下之金,四流而歸周, 若流水。故周天子七年不求賀獻者,菁茅之謀也。 《左傳》宣公十二年:「隨武子曰:『蒍敖為宰,擇楚國之令 典。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慮無備》, 慮有無也。茅,明也。或曰時楚以茅為旌識。

冬,楚子伐蕭,宋華椒以蔡人救蕭。蕭人囚熊相宜僚 及公子丙。王曰:「勿殺,吾退。」蕭人殺之。王怒,遂圍蕭。蕭 潰。申公巫臣曰:「師人多寒。」王巡三軍,拊而勉之。三軍 之士皆如挾纊,遂傅於蕭。還無社,與司馬卯言,號申 叔展。叔展曰:「有麥麴乎?」曰:「無。」「有《山鞠》窮乎?」曰:「無。」「河魚 腹疾奈何?」曰:「目於。」「井而拯之。」若為茅絰,哭井則已。 明日蕭潰,申叔視其井,則茅絰存焉,號而出之。 《漢武故事》:帝拜欒大為天道將軍,使著羽衣,立茅上, 授玉印。大亦羽衣,立白茅,受印,示不臣也。

《拾遺記》:「任末年十四時,學無常師,負笈不遠險阻,或 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削荊為筆,刻樹汁為墨。」 《吳志陸遜傳》:「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從巫峽、建平連 圍至夷陵界,立數十屯。遜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 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破其四十餘營。」

《吳書》:「徐盛與曹休戰,賊積茅草欲焚盛,盛燒船而去, 賊一無所得。」

《吳錄·地理志》:「桂陽郴縣有青茅,可染布。零陵有香茅, 古貢之縮酒。」

《拾遺記》:冀州之西二萬里,有孝養之國,其俗人年三 百歲而織茅為衣,即《尚書》「島夷卉服」之類。

《晉書單道開傳》:「道開徙臨漳昭德寺,於房內造重閣, 高八九尺,於上編菅為禪室,常坐其中。」

《宋書江夏王義恭傳》,「世祖嚴暴,義恭慮不見容,乃卑 辭曲意,盡禮祗奉,且便辯,善附會,俯仰承接,皆有容 儀。每有符瑞,輒獻上賦頌,陳詠美德。大明元年,有三 脊茅生石頭西岸,累表勸封禪,上大悅。」

劉禹錫《刺史壁記》:「和州歲貢蒐茅銀七千兩。」

《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十三年,撫州三脊茅生。」

《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元年九月戊午,岳州進三 脊茅。」

《桐柏山志》:「玉霄峰在縣北三十五里,產香茅。」

《德平縣志》:「魁臺,俗傳盤古初生人處。地產茅,朱色,日 入後,望有餘暉。」

茅部雜錄[編輯]

《易經泰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程傳君子之進,必與 其朋類相牽援,如茅之根然,拔其一則牽連而起矣。 「茹」,根之相牽連者,故以為象。

《否》: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程傳《泰》與《否》,皆取「茅」為 象者,以群陽群陰同在下,有牽連之象也。《泰》之時則 以同征為吉,《否》之時則以同貞為亨,始以內小人、外 君子為否之義,復以初六否而在下為君子之道。《易》 隨時取義,變動無常,《否》之時,在下者君子也。《否》之三陰,上皆有應,在否隔之時,隔絕而不相通,故無應義。 初六能與其類,貞固其節,則處《否》之吉而其道之「亨」 也。當「否」而能進者、小人也。君子則伸道免禍而已。君 子進退未嘗不與其類同也。本義三陰在下。當《否》之時。 小人連類而進之象。而初之惡則未形也。故戒其貞 則吉而亨。蓋能如是。則變而為君子矣。

《大過》:初六:「藉用白茅,無咎。」本義《白茅》,物之潔者。大全中溪 張氏曰:茅,柔物也。《巽》為白,《程傳》苟錯諸地而藉以茅, 過於慎也。

《繫辭上傳》:「藉用白茅,無咎。」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 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 重也。慎斯術也以往,其無所失矣。

《詩經召南》:「野有死麇,白茅包之。」大全華谷嚴氏曰:「言野 有死麇,人慾取其肉,猶以白茅包裹之。有女懷春,汝 吉士,何不以禮娶之,乃誘之乎?」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朱注《純束》,猶「包之」也。大全 嚴氏曰:「純聚而包束之。」

《豳風七月》「晝爾於茅,宵爾索綯。」

《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禮記·郊特牲》:「縮酌用茅」,明酌也。

《周禮春官》:「司尊彝醴齊縮酌。」醴齊尤濁,和以明酌, 泲之以茅,縮去也。

《管子農》:「趨時就功,首戴蒲茅。」

《莊子》:小巫見大巫,拔茅而棄,此其所以終身弗如 南方草木狀,芒茅枯時,瘴疫大作,交廣皆爾也。土人 呼曰黃茅瘴,又曰黃芒瘴。

《異物志》:「香蓿,似茅而葉長,大於茅,不生洿下之地,丘 陵山岡。凡所蒸享,必得此菅茅裹,助調五味,益其芬 菲。」

《題綱》:白華,野菅草也。其性柔韌堪用。取此白華而將 白茅束之,喻申後被褒姒所代,惡人蒙善,好人見棄 也。

《雲仙雜記》:「茅地經冬燒去枝梗,至春取土中餘根白 如玉者,搗汁煎之,至甘,可為洗心糖。」

《演繁露》:東坡詩:「周公與管蔡,恨不茅三間。」《南史劉義 真傳贊》曰:「善乎龐公之言,比之周公管蔡,若處茅屋 之內,宜無放殺之酷。」

茅部外編[編輯]

《拾遺記》:「背明之國有焦茅,高五丈,然之成灰,以水灌 之復成茅也,謂之靈茅。」

吳孫堅母妊堅之時,夢有一童女,授以芳茅一莖,語 曰:「此吉祥也,必生才雄之子。」

員嶠山之南有移池國,人長三丈,壽萬歲。以茅為衣 服,皆長裾大袖,因風以昇煙霞,若鳥用羽毛也。 《神仙傳》:「介象善度世禁氣之術,能於茅上然火煮雞, 而茅不燋。」

左慈能變化萬端。曹公欲殺慈,慈走不知所在。後有 人見之,便斬以獻公。公大喜。及至,視之,乃一束茅。驗 其屍,亦亡處所。

《廣州記》:「董奉與士燮同處積載,思欲還豫章,燮拘留 不能免,後乃託以病死。燮開棺,乃是茅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