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20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二百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五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二百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二百五卷目錄

 梅部彙考一

  梅圖

  蠟梅圖

  書經商書說命

  詩經召南摽梅 秦風終南有梅

  禮記內則

  周禮天官籩人

  爾雅釋木

  山海經中山經

  大戴禮記夏小正

  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梅杏

  毛詩陸疏廣要摽有梅 有條有梅

  郭橐駝種樹書種梅

  范成大梅譜

  周密齊東野語玉照堂梅品

  林洪山家清供梅花湯餅 蜜漬梅花 湯綻梅 梅粥

  多能鄙事藏梅花法

  王世懋花疏梅 蠟梅

  王世懋果疏

  王象晉群芳譜

  花鏡照水梅 品字梅 麗枝梅 九英梅 臺閣梅 鴛鴦梅 紅梅

  徐光啟農政全書梅考 蠟梅花考

  居家必要作白梅烏梅法 梅醬 冰梅丸 糖脃梅

  高濂遵生八牋蒜梅 青脃梅湯 黃梅湯 鳳池湯 梅蘇湯 暗香湯

草木典第二百五卷

梅部彙考一

[編輯]

釋名

《梅》。詩經     《柟》。爾雅

時。爾雅     《朹》。爾雅

《英梅》。爾雅    《檕》,《梅》。爾雅

雀「梅。」爾雅    《江梅》:梅譜

《消梅》。爾雅    《紅梅》:梅譜

杏、《梅》。梅譜    《樃》,《梅》。綱目 蠟梅:綱目    《黃梅》:綱目

《檀香梅》。綱目   《綠萼梅》:梅譜

《重葉梅》。梅譜   《鴛鴦梅》:梅譜

蠟梅圖

蠟梅圖

{{{2}}}

{{{2}}}

《書經》

[編輯]

《商書說命》

[編輯]

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鹽鹹梅醋羹,須鹹醋以和之。

《詩經》

[編輯]

《召南摽梅》

[編輯]

摽有梅,其實七兮。摽有梅,其實三兮。摽有梅,頃 筐墍之。

朱註摽,落也。梅,木名,華白,實似杏而酢。南國被文王之化,女子知以貞信自守,懼其嫁不及時,而有強暴之辱也。故言梅落而在樹者少,以見時過而太晚也。梅在樹者三,則落者又多矣,頃筐取之,則落之盡矣。大全劉氏曰:《周禮》仲春令會男女,梅落之時則四月矣,故曰「時過而太晚。」

《秦風終南有梅》

[編輯]

終南何有,「有條有梅。」

梅,柟也。正義梅柟《釋木》云:「孫炎曰:『荊州曰梅,揚州曰柟』。」郭璞曰:「似杏,實酢。」陸璣《疏》云:「梅樹皮、葉似豫

章葉大如牛耳,一頭尖,赤心,華赤黃,子青,不可食。柟,葉大可三四葉一藂。木理細緻於豫章。子赤者,材堅;子白者,材脆。江南及新城、上庸、蜀皆多樟柟。終南山與上庸、新城通,故亦有柟也。

《禮記》

[編輯]

《內則》

[編輯]

漿水醷濫。

醷,梅漿,下文雲「調之以醯醢及若醯醷」,則醷是醯之類。又雲「獸用梅」,故知梅漿也。

桃諸梅,諸卵鹽。

言食桃諸梅諸之時,以卵鹽和之。王肅云:「諸,菹也。謂桃諸、梅諸,即今之藏桃也,藏梅也。欲藏之時,必先稍乾之,故《周禮》謂之乾䕩。」鄭云:「桃諸梅諸」是也。卵鹽,大鹽也。以其鹽形似鳥卵,故云大鹽也。

瓜,桃李,梅

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

膾獸用「梅。」

亦野物自相和。大全方氏曰:「所以收其味。」

《周禮》

[編輯]

《天官》

[編輯]

《籩人》「掌四籩之實,饋食之籩。其實,棗、栗、桃、乾䕩、榛實。」

《乾䕩》,乾梅也,有桃諸梅,諸是其乾者。桃、諸梅諸《內則》文,而鄭引之者,證《乾䕩》中有乾桃、乾梅,故云是其乾者。

《爾雅》

[編輯]

《釋木》

[編輯]

梅柟。

似杏實,酢。孫炎云:「荊州曰梅,揚州曰柟。」郭云:「似杏實酢。」《詩·秦風·終南》云:「有條有梅。」陸璣云:「梅樹皮葉似豫樟,葉大如牛耳,一頭尖,赤心,華赤黃,子青,不可食。柟,葉大,可三、四葉一叢,木理細緻於豫樟,子赤者材堅,子白者材脆。是也。」

時,《英梅》。

雀「梅。」時一名英梅。郭雲。「雀梅。似梅而小者也。」

《朹檕》。音計《梅》。

朹樹狀似梅,子如指頭,赤色,似小柰,可食。朹一名檕梅。郭云:「朹樹狀似梅,子如指頭,赤色,似小柰,可食。」

《山海經》

[編輯]

《中山經》

[編輯]

《靈山》「其木多桃李梅杏。」

岷山「其木多梅棠。」

《崌山》「其木多梅梓。」

《岐山》「其木多梅梓。」

雲山之上,其實乾臘。

臘乾梅也。

《大戴禮記》

[編輯]

《夏小正》

[編輯]

正月,「梅、杏、《杝、桃》則華。」

「五月煮梅」,為豆實也。

賈思勰齊民要術

[編輯]

《種梅杏》

[編輯]

《爾雅》曰:「梅柟,時英梅。」 《郭璞注》曰:「梅似杏,實醋。英梅未聞。」 《廣志》曰:「蜀名梅為䕩,大如鴈子。梅杏皆可以為油脯。黃梅以熟䕩作之。」 《詩義疏》云:「梅,杏類也。樹木葉皆如杏而黑耳,實赤於杏而醋,亦生噉也。煮而曝乾為䕩,置羹臛虀中。又可含以香口,亦蜜藏而食。」 《西京雜記》曰:「侯梅、朱梅、同心梅、紫蔕梅、燕脂梅、麗枝梅。」 案:梅花早而白;杏花晚而紅。梅實小而酸,核有虀。文杏實大而甜,核無文采。白梅任調食,及虀杏則不任此用。世人或不能辨,言梅杏為一物,失之遠矣。《廣志》曰:「滎陽白李,鄴中有赤杏,有黃杏,有李杏。」 《西京雜記》曰:「文杏材有文彩。蓬萊杏,是仙人所食杏也。」

栽種與桃李同。

作《白梅》法。

梅子酸核,初成時摘取,夜以鹽汁漬之,晝則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調鼎和虀,所在多任也。

作《烏梅法》。

亦以梅子核初成時。摘取籠盛。於突上薰之。令乾。即濃矣。烏梅入藥。不任調食也。

《食經》曰:「蜀中藏梅法。」

取梅極大者,剝皮陰乾,勿令得風,經二宿,去鹽汁,內蜜中,月許更易蜜,經年如新也。

作烏梅,欲令不蠹法。

濃燒穰,以湯沃之,取汁,以梅投之,使澤,乃出,蒸之。

《毛詩陸疏廣要》

[編輯]

《召南》

[編輯]

摽有梅

[編輯]

梅,杏類也。《樹及葉皆如杏而黑耳。曝乾為臘。置羹臛虀》中,又可含以香口。

《夏小正》云:「正月梅、杏杝桃則華。五月煮梅為豆實。」 郭璞云:「似杏實酢。」 陸佃云:「梅在果子華中尤香。俗云:『梅花優於香,桃花優於色。故天下之美,有不得而兼者多矣。女失婚姻之時,則感己之不如,故詩人以『摽有梅』』」 興焉。又《詩》曰:「墓門有梅,有鴞萃止。」 言墓門之隧,既非梅之所宜生,而鴞食葚而甘,非梅之所能養,猶之陳陀無良師傅,養成其質,以至於不義也。今江湘二浙四五月之間,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礎壁皆汗,蒸鬱成雨,其霏如霧,謂之梅雨,沾衣服皆敗黦。故自江以南,三月雨謂之迎梅,五月雨謂之送梅。《傳》曰:「五月有落梅風。」 江淮以為信風,亦花信風之類。賈思勰曰:「梅花早而白,杏花晚而紅。梅實小而」 酸,杏實大而甜。梅可以調鼎,杏則不任此用。世人或不能辨,言梅杏為一物,此則北人不識梅也。《書》曰:「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七命》云:「燀以秋橙,酤以春梅。」 正以春梅者,實尚青,味酢故也。舊說,大庾嶺上梅,南枝已落,北枝始花。羅願云:梅先春而花,其實亦早。古者以梅實薦饋食之籩,所謂乾䕩是也。《蜀志》曰:「蜀名梅為䕩,大如鴈子。」 《禮記疏》云:「䕩為乾梅。」 《說苑》曰:越使諸發執一枝梅遺梁王。魏文帝與軍士失道,大渴而無水,遂下令曰:「前有梅林,結子甘酸,可以止渴。」 《西京雜記》云:「漢初修上林苑,群臣各獻名果,有朱梅、紫花梅、紫蔕梅、同心梅、麗枝梅、燕梅、侯梅。」 范石湖云:「梅,天下尤物,無問智賢愚不肖」 ,莫敢有異議。

按《爾雅》凡三釋梅,俱非吳下佳品。一雲「梅柟」 ,蓋交讓木也。一雲時英梅,蓋雀梅,似梅而小者也。一雲朹檕梅,蓋朹樹狀如梅子,似小柰者也。鐵腳道人和雪嚥之,寒香沁入肺腑者,乃是「摽有梅」 之梅。《爾雅》獨未有《釋文》,真一欠事。範文穆公譜中所列種類甚多,不能具載,但綠萼梅、紅梅、蠟梅不可不辨。至如梅龍、盤園之奇古,及《重陽日錢塘江上折梅花觴詠》,有「橫枝對菊開」 之句,堪與《廣平》一賦並傳。

《秦風》

[編輯]

有條有梅

[編輯]

梅樹皮葉似豫樟。豫樟葉大如牛耳,一頭尖,赤心,華赤黃,子青,不可食。柟葉大可三四葉一叢,木理細緻於豫樟。子赤者,材堅;子白者,材脆。荊州人曰:「梅終南及新城、上庸皆多樟柟。」 終南與上庸、新城通,故亦有柟也。

《爾雅》云:「梅,柟。」 郭云:「似杏,實酢。」 孫炎云:「荊州曰梅,揚州曰柟。」 《詩·秦風》云:「有條有梅」 是也。《埤雅》云:「梅至北方,多變而成杏,故人有不識梅者,地氣使然也。」 《詩》曰:「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君子至止,錦衣狐裘。」 條,柚也。蓋柚渡淮而為枳,梅變而成杏。今終南之所生,有條有梅,而材實成焉,以譬人君之道化也。《爾雅·翼》云:「柟,大木也,可以為舟,又可以為棺,故古稱楩楠豫樟,以為良木之類。」 任昉云:「黃金山有柟木,一年東邊榮,西邊枯,一年西邊榮,東邊枯。」 張華云:「交讓木。」 宋子京云:「讓木,即柟也。其木直上,柯葉不相妨,蜀人號讓木。」 《名物疏》云:「按陸璣所釋梅,自是柟木,似豫樟者。豫樟,大樹,所謂生七年而可知,可以為棺、舟者也。陳」 文帝嘗出柟材造戰艦,即此柟也。若今之所謂梅,乃古和羹之梅籩實之乾䕩,郭璞雲「似杏實酢」 者也。若《爾雅》之「梅柟」 ,乃陸雲「似豫樟者。」 景純不當以似杏實酢解之。草木同名異種者甚多,如山榎名條,柚亦名條,豈可以上文之「條」 為柚耶?《朱傳》於「摽有梅」 既具釋此章,不復雲「似」 合二為一矣。

按:「條」 是「槄」 ,「梅」 是柟,《爾雅》與《陸疏》甚合。此篇乃秦人誇美其君之詞,借巨材以起興。若陸農師指「條」 為「柚」 ,指「梅」 為「杏」 ,取渡淮變化之義,益無謂矣。今併錄之,以見其誤。

《郭橐駝種樹書》

[編輯]

《種梅》

[編輯]

《桑上接梅》,梅則不酸。

凡移大梅樹,去其枝,梢大其根,盤沃以溝泥,無不活 者。

《苦楝》:樹上接梅花,則成「墨梅。」

《范成大梅譜》

[編輯]

《序》

[編輯]

梅,天下尤物,無問智賢愚不肖,莫敢有異議。學圃之 士,必先種梅,且不厭多。他花有無多少,皆不繫重輕。 余於石湖玉雪坡既有梅數百本,比年又於舍南買 王氏僦舍七十楹,盡拆除之,治為「范村」,以其地三分 之一與梅。吳下栽梅特盛,其品不一,今始盡得之,隨 所得為之譜,以遺好事者。

《江梅遺核》,野生不經栽接者,又名「直腳梅」,或謂之「野 梅。」凡山間水濱荒寒清絕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 疏瘦有韻,香最清,實小而硬。

早梅,花勝直腳梅。吳中春晚,二月始爛漫,獨此品於冬至前已開,故得早名。錢塘湖上亦有一種,開尤早, 余嘗重陽日親折之,有「橫枝對菊開」之句,留都賣花 者爭先為奇。冬初折未開枝置浴室中,薰蒸令拆,強 名早梅,終瑣碎無香。余頃守桂林,立春梅已過,元夕, 則嘗青子,皆非風土之正。杜子美詩云:「梅蕊臘前破, 梅花年後多。」惟冬春之交,正是花時耳。

官城梅,吳下圃人以直腳梅擇他本花肥實美者接 之,花隨敷腴,實亦佳,可入煎造。唐人所稱「官梅」,止謂 在官府園圃中,非此「官城梅」也。

消梅,花與江梅、官城梅相似,其實圓小鬆脆,多液無 滓,多液則不耐日乾,故不入煎造,亦不宜熟,惟堪青 噉。北梨亦有一種輕鬆者,名「消梨」,與此同意。

古梅,會稽最多,四明、吳興亦間有之。其枝樛曲萬狀, 蒼蘚鱗皴,封滿花身。又有苔鬚垂於枝間,或長數寸, 風至,綠絲飄飄可玩。初謂古木,歷久風日致然,詳考 會稽所產,雖小株亦有苔痕,蓋別是一種,非必古木。 余嘗從會稽移植十本,一年後,花雖盛發,苔皆剝落 殆盡。其自湖之武康所得者,即不變移,風土不相宜。 會稽隔一江,湖、蘇接壤,故土宜或異同也。凡古梅多 苔者,封固花葉之眼,惟罅隙間始能發花,花雖稀而 氣之所鍾,豐腴妙絕。苔剝落者,則花發仍多,與常梅 同。

去城都二十里,有臥梅,偃蹇十餘丈。相傳唐物也,謂 之「梅龍。」好事者載酒遊之。

清江酒家有大梅,如數間屋,傍枝四垂,周遭可羅坐 數十人。任子嚴運使買得,作「凌風閣」臨之,因遂築大 圃,謂之「盤園。」餘生平所見梅之奇古者,惟此兩處為 冠。隨筆記之,附《古梅》後。

重葉梅,花頭甚豐,葉重數層,盛開如小白蓮,梅中之 奇品。花房獨出,而結實多雙尢,為瑰異,極梅之變化, 工無餘巧矣,近年方見之。蜀海棠有重葉者,名「蓮花 海棠」,為天下第一,可與此梅相對。

綠萼梅,凡梅花跗蔕皆絳紫色,惟此純綠,枝梗亦青, 特為清高,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綠華。」京師艮嶽 有萼綠華堂,其下專植此本,人間亦不多有,為時所 貴重。吳下又有一種,萼亦微綠,四邊猶淺絳,亦自難 得。

百葉緗梅,亦名「黃香梅」,亦名「千葉香梅。」花葉至二十 餘瓣,心色微黃,花頭差小而繁密,別有一種芳香,比 常梅尤穠美,不結實。

紅梅,粉紅色,標格猶是梅,而繁密則如杏香,亦類杏。 詩人有「北人全未識,渾作杏花看」之句,與江梅同開, 紅白相映,園林初春絕景也。石延年詩云:「認桃無綠 葉,辨杏有青枝。」當時以為著題。東坡詩云:「詩老不知 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蓋謂其不韻為紅梅。《解嘲》 云:「承平時,此花獨盛於姑蘇,晏元獻公始移植西岡」 圃中。一日,貴遊賂園吏,得一枝分接,由是都下有二 本。嘗與客飲花下,賦詩云:「若更開遲二三月,北人應 作杏花看。」客曰:「公詩固佳,待北俗何淺也?」晏笑曰:「傖 父安得不然。」王琪君玉時守吳郡,聞盜花種事,以詩 遺公曰:「館娃宮北發精神,粉瘦瓊寒露蕊新。園吏無 端偷折去,鳳城從此有雙身。」當時罕得如此。比年展 轉移接,殆不可勝數矣。世傳吳下《紅梅》詩甚多,惟方 子通一篇絕唱,有「紫府與丹來換骨,春風吹酒上凝 脂」之句。

鴛鴦梅,多葉紅梅也。花艷輕盈,重葉數層。凡雙果必 並蔕,惟此一蔕而結雙梅亦尤物。

杏梅,花比紅梅色微淡,結實甚匾,有斕斑,色全似杏, 味不及紅梅。

蠟梅,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而香又相近,色酷似 蜜脾,故名蠟梅。凡三種,以子種出,不經接,花小香淡, 其品最下,俗謂之「狗蠅梅。」經接花疏,雖盛開,花常半 含,名「磬口梅」,言似僧磬之口也。最先開,色深黃如紫 檀,花密香穠,名「檀香梅」,此品最佳。蠟梅香極清芳,殆 過梅香,初不以形狀貴也,故難題詠。山谷、簡齋但作 五言小詩而已。「此花多宿葉,結實如垂鈴,尖長寸餘, 又如大桃,《奴子》在其中。」

《後序》

[編輯]

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奇者為 貴。其新接穉木,一歲抽嫩枝直上,或三四尺,如酴醾、 薔薇輩者,吳下謂之「氣條。」此直宜取實規利,無所謂 韻與格矣。又有一種糞壤力勝者,於條上茁短橫枝, 狀如棘針花密綴之,亦非高品。近世始畫墨梅,江西 有楊補之者尤有名,其徒倣之者實繁。觀楊氏畫,大 略皆氣條耳,雖筆法奇峭,去梅實遠。惟廉宣仲所作, 差有風致,世鮮有評之者,余故附之《譜》後雲。

《周密齊東野語》

[編輯]

《玉照堂梅品》

[編輯]

梅花為天下神奇,而詩人尤所酷好。淳熙歲乙巳,予 得曹氏荒圃於南湖之濱,有古梅數十,散漫弗治。爰 輟地十畝,移種成列,增取西湖北山別圃江梅,合三百餘本,築堂數間以臨之。又挾以兩室,東植千葉緗 梅,西植紅梅,各一二十章。前為軒楹,如堂之數,花時 居宿其中,環潔輝映,夜如對月,因名曰「玉照。」復開澗 環繞,小舟往來,未始半月捨去。自是客有遊桂隱者, 必求觀焉。頃者太保周益公秉鈞,予嘗造東閣,坐定, 首顧予曰:「一棹徑穿花十里,滿城無此好風光,人境 可見矣。」蓋予舊詩尾句,眾客相與歆艷,於是遊玉照 者又必求觀焉。值春凝寒,又能留花,過孟月始盛名 人才士,題詠層委,亦可謂不負此花「矣。但花艷並秀, 非天時清美不宜,又標韻孤特,若三閭大夫,首陽二 子,寧槁山澤,終不肯頫首屏氣,受世俗湔拂。間有身 親貌悅,而此心落落不相領會,甚至於污褻附近,略 不自揆者。花雖眷客,然我輩胸中空洞,幾為花呼叫 稱冤,不特三歎屢歎不一歎而足也。」因審其性情,思 所以為獎護之策,凡「數月乃得之。今疏花宜稱」、「憎嫉 榮寵屈辱四事,總五十八條,揭之堂上,使來者有所 警省。且示人徒知梅花之貴,而不能愛敬也。使與予 之言傳聞流誦,亦將有媿色雲。」紹興甲寅人日約齋 居士書。

《花宜稱》

[編輯]

澹陰   曉日,   薄寒   細雨。

輕煙   佳月,   夕陽   微雪。

《晚霞   珍禽》,   孤鶴   清溪。

小橋   竹邊,   松下   明窗。

疏籬   蒼崖,   綠苔   銅瓶。

紙帳   林間吹笛。 膝上橫琴, 石枰下棋。 掃雪煎茶, 美人淡妝篸戴。

《花憎嫉》

[編輯]

狂風   連雨,   烈日   苦寒。

《醜婦   俗子》,   《老鴉   惡詩》。

談時事,  論差除  《花徑喝道》, 對花張緋幕, 賞花動鼓板。     作詩用《調羹驛使事》。

《花榮寵》

[編輯]

煙塵不染, 鈴索護持, 除地鏡淨,落瓣不淄。 王公旦夕留盼,    詩人閣筆評量。

妙妓《淡妝雅歌》。

《花屈辱》

[編輯]

「主人不好事」,     主人慳鄙。

《種富家園內》,     與粗婢命名。

蟠結作屏。      《賞花命猥妓》。

《庸僧》「窗下種     酒食店內插瓶。」

樹下有狗屎,     枝上曬衣裳。

青紙屏粉畫,     生猥巷穢溝邊。

昔李義山《雜纂》內有「殺風景」等語,今梅品實權輿於 此。約齋名鎡,字功父,循王諸孫,有吏才能,一時所交 皆名輩。予嘗得其園中亭榭名,及一歲遊適之目,名 「賞心樂事」者,已載之《武林舊事》矣。今止書其賞牡丹 及此二則雲。

《林洪山家清供》

[編輯]

《梅花湯餅》

[編輯]

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嘗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 和麪作餛飩皮。每一疊用五出鐵鑿如梅花樣者鑿 取之,候煮熟,乃過於雞清汁內,每客上二伯。餘花可 想,一食亦不忘。梅後留玉堂元剛亦有詩:「恍如孤山 下,飛至浮西湖。」

《蜜漬梅花》

[編輯]

楊誠齋詩云:「甕澄雪水釀春寒,蜜點梅花帶露餐。句 裏略無煙火氣,更教獨上少陵壇。」《剝白梅肉》少許,浸 雪水梅花,溫釀之,露一宿,取去,蜜漬之,可廌酒,較之 敲雪煎茶,風味不殊也。

《湯綻梅》

[編輯]

十月後用竹刀取欲開梅蕊,上蘸以蠟,投尊缶中。夏 月以熱湯就盞泡之,花即綻,香可愛也。

《梅粥》

[編輯]

《梅落英淨洗》,用雪水煮,候白粥熟同煮。楊誠齋詩云: 「纔看臘後得春饒,愁見風前作雪飄。脫蕊收將熬粥 喫,落英仍好當香燒。」

《多能鄙事》

[編輯]

《藏梅花法》

[編輯]

梅將開時,清旦摘半開,花頭帶蔕置瓶中。每一兩用 炒鹽一兩灑之,不可以手觸壞,以厚紙數重密封置 陰處。次年取時,先置蜜於盞內,然後取花二三朵,滾 湯一泡,花頭自開,香美異常。

《王世懋花疏》

[編輯]

《梅》

[編輯]

南中梅,都於臘月前便開,吾地稍遲,紅梅最先發,元 日有開者,此花故當首植,性多蟲易敗,宜時去之。閩 中有深淺二種,可致其淺者,次則杭之《玉牒》,本地之 綠萼為佳。曾於京師許千戶家見盆中一綠萼《玉牒》 梅,梅之極品,不知種在何處,當詢而覓之。予薋園中 一綠萼梅,偃蓋婆娑,下可坐數十人,今特作高樓賞之,子孫當加意培壅。若野梅可置竹林水際,鶴頂梅 種園中取果,不足登几案也。

《蠟梅》

[編輯]

蠟梅是寒花絕品,人言臘時開,故以臘名,非也,為色 正似黃蠟耳。出自河南者曰「磬口」香色形皆第一,松 江名「荷花」者次之,本地「狗纓」下矣。得「磬口」,荷花可廢, 何況狗纓。

《王世懋果疏》

[編輯]

《梅》

[編輯]

梅種殊多,既花之後,青而如荳可食者,曰「消梅」、脆梅、 綠萼梅。消梅最佳,以其入口即消也。熟而可食者,曰 「鶴頂梅」,且霜梅、梅、醬梅供一歲之咀嚼,園林中不可 少。

《王象晉群芳譜》

[編輯]

《梅》

[編輯]

梅,「《先眾木花》,花似杏甚香,杏違不及老,榦如杏,嫩條 綠色,葉似杏,有長尖,樹最耐久,性潔喜曬,澆以塘水 則茂,忌肥水。」種類不一,白者有綠萼梅、重葉梅、消梅、 玉蝶梅、時梅、冬梅。異品有墨梅,他如侯梅、紫梅、同心 梅、紫蔕梅尚多,而重葉綠萼玉蝶,尢,今人所尚也。 梅實似杏,大者如小兒拳,小者如彈,熟則黃,微甘酸 可啖。生純青酸甚。多食泄津液,生痰損筋,蝕脾傷腎, 弱齒。為脯,含之口香,造煎堪久。子赤者材堅,白者材 脆,種類不一。白者有綠萼梅、重葉梅、消梅、冠城梅、時 梅、早梅、冬梅。紅者有鶴頂梅、鴛鴦梅、雙頭梅、杏梅。異 品有冰梅。

《花鏡》

[編輯]

《照水梅》

[編輯]

《照水梅》,花開皆向下,而香甚濃,奇品也。

《品字梅》

[編輯]

《品字梅》,一花三實。

《麗枝梅》

[編輯]

《麗枝梅》,花繁而蔕紫。

《九英梅》

[編輯]

《九英梅》為杜子美、白樂天所賞鑒。

《臺閣梅》

[編輯]

《臺閭梅》花開後,心中復有一蕊心放出。

《鴛鴦梅》

[編輯]

《鴛鴦梅》花艷輕盈,重葉數層。

《紅梅》

[編輯]

雙頭紅梅,「重葉並蔕。」《單瓣紅梅》、「《杏梅》花色淡紅。」《臙脂 梅》《朱梅》較《千葉紅梅》色更深而艷。

徐光啟農政全書

[編輯]

《梅考》

[編輯]

春間取核埋糞地,待長二三尺許,移栽其樹,接桃則 實脆。若移大樹,則去其枝梢,大其根,盤沃以溝泥,無 不活者。

接法:「春分後用桃杏體,杏更耐久。」

《救饑》

[編輯]

摘取黃熟梅果食之。

《蠟梅花考》

[編輯]

多生南方,今北土亦有之。其樹枝條頗類李。其葉似 桃葉而寬大,紋極麤。開淡黃花。味甘微苦。

《救饑》

[編輯]

採花煠熟,水浸淘淨,油鹽調食。

《居家必要》

[編輯]

《作白梅烏梅法》

[編輯]

取大青梅,以鹽漬之,日曬夜漬,十晝十夜,便成白梅。 調鼎和虀,所在任用。青梅籃盛,突上熏黑,即成烏梅。 用以入藥,不任調食。以稻灰淋汁潤濕蒸過,則肥澤 不蠹,亦可。糖藏蜜煎作果。烏梅洗淨搗爛,水煮滾,入 紅糖,使酸甘得宜。水內泡冷,暑月飲甚妙。或搗爛加 蜜適中調湯微煮飯。

《梅醬》

[編輯]

熟梅十斤,爛蒸去核,每肉一斤,加鹽三錢攪勻,日中 曬,待紅黑色收起。用時加白荳蔻仁、檀香些少,飴糖 調勻服涼水,極解渴。

《冰梅丸》

[編輯]

治喉閉。「五月五日合青梅二十個,鹽十二兩,先於初 一日醃,至初五日,取梅汁拌,白芷、羌活、防風、桔梗各 二兩,明礬三兩,豬牙皂角三十條,俱為細末,拌梅,磁 瓶收貯。」

《糖脃梅》

[編輯]

青梅「每百個以刀劃成路,將熟冷醋浸一宿,取出控 乾,別用熟醋調沙糖一斤半浸沒,入新瓶內,以箬紮 口,仍覆碗藏地,深一、二尺,用泥上蓋,過白露節,取出 換糖浸。」

《高濂遵生八牋》

[編輯]

《蒜梅》

[編輯]

青硬梅子二斤,大蒜一斤,或囊剝淨,炒鹽三兩,酌量 水煎湯,停冷浸之,候五十日後,滷水將變色,傾出再煎,其水停冷浸之,入瓶,至七月後,食梅無酸味,蒜無 葷氣也。

《青脃梅湯》

[編輯]

「用青翠梅三斤十二兩,生甘草末四兩,炒鹽一斤,生 薑一斤四兩,青椒三兩,紅乾椒半兩。將梅去核,劈開 兩片。」大率青梅湯家家有方,其分兩亦大同小異。初 造之時,香味亦同,藏至經月,便爛熟,如黃梅湯耳,蓋 有說焉。一者「青梅須在小滿前採,槌碎核去仁,不得 犯手,用乾木匙撥去,打拌亦然。槌碎之後,攤在篩上」, 令水略乾;二用生甘草;三用炒鹽,須待冷;四用生薑, 不經水浸擂碎;五用青椒,旋摘晾乾。前件一齊炒拌, 仍用木匙抄入新瓶內,只可藏十餘盞湯料者,乃留 些鹽摻面,用雙重油紙密蓋,緊紮瓶口,如此方得一 「脃」字也。梅與薑或略犯手,切作絲亦可。

《黃梅湯》

[編輯]

肥大黃梅蒸熟去核淨肉一斤,炒鹽三錢,乾薑末一 錢半,乾紫蘇二兩,甘草、檀香末,隨意拌勻,置磁器中 曬之,收貯,加糖點服,夏月調水更妙。

《鳳池湯》

[編輯]

烏梅去仁一斤,甘草四兩,炒鹽一兩,水煎成膏。一法 各等分,三味杵為末,拌勻,實按入瓶,臘月或伏中合, 半年後焙乾為末,點服,或用水煎成膏亦可。

《梅蘇湯》

[編輯]

烏梅一斤半,炒鹽四兩甘草二兩紫蘇葉十兩檀香 半兩,炒麪十二兩,均和點服。

《暗香湯》

[編輯]

梅花將開時,清旦摘取半開花頭連蔕置磁瓶內,每 一兩重用炒鹽一兩灑之,不可用手漉壞,以厚紙數 重密封置陰處。次年春夏取開,先置蜜少許於盞內, 然後用花二三朵置於中,滾湯一泡,花頭自開,如生 可愛,充茶香甚。一雲「蠟點花蕊,陰乾。如上加汁亦可。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