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25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二百五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五十九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二百六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二百五十九卷目錄

 楠部彙考

  楠圖

  詩經秦風終南

  爾雅釋木

  山海經南山經 西山經 北山經 東山經 中山經

  毛詩陸疏廣要有條有梅

  本草綱目

 楠部藝文一

  楠贊           宋宋祁

  古楠賦           宗澤

  新繁古楠木記       蒲咸臨

  成都犀浦國寧觀古楠記    陸游

  楠樹賦          明王煜

 楠部藝文二

  題巴州光福寺楠木     唐嚴武

  題巴州光福寺楠木      史俊

  枯楠            杜甫

  楠樹為風雨所拔歎      前人

  高楠            前人

  至喜堂新開北軒手植楠木兩株走筆呈元珍

  表臣          宋歐陽修

  寄題郫縣蘧仙觀四楠    范成大

 楠部選句

 楠部紀事

 楠部雜錄

 楠部外編

 樟部彙考

  樟圖

  禮緯斗威儀

  山海經西山經 中山經

  東方朔神異經東荒經

  本草綱目

 樟部藝文一

  豫章贊          梁江淹

  豫章賦          唐敬括

  南溪樟隱記        宋祝穆

 樟部藝文二

  寓意          唐白居易

  豫章           宋祝穆

 樟部選句

 樟部紀事

 樟部雜錄

 樟部外編

 棆部彙考

  爾雅釋木

  本草綱目釣樟

草木典第二百五十九卷

楠部彙考

[編輯]

釋名

《梅》。詩經      《柟》。爾雅

《楠》:綱目

楠圖

楠圖

《詩經》

[編輯]

《秦風終南》

[編輯]

終南何有,「有條有梅。」

梅,柟也。

《爾雅》

[編輯]

《釋木》

[編輯]

梅柟。

似杏實,酢。孫炎云:「荊州曰梅,揚州曰柟。」郭云:「似杏實酢。」《詩·秦風·終南》云:「有條有梅。」陸璣云:「梅樹

皮葉似豫樟葉,大如牛耳,一頭尖,赤,心華赤黃,子青,不可食。柟葉大,可三四葉一叢,木理細緻於豫樟,子赤者材堅,子白者材脃是也。

《山海經》

[編輯]

《南山經》

[編輯]

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柟。

柟葉似桑。

《西山經》

[編輯]

「《石脃之山》,其木多棕㴝。」 「《天帝之山》,其上多棕㴝。」

《翠山》,其上多棕㴝。

請幫助識別此字。陽之山,其木多㮨柟豫樟。 《符惕》之山,其上多棕㴝。

《北山經》

[編輯]

《敦薨》之山,其上多棕㴝。

《東山經》

[編輯]

餘峨之山,其上多梓柟。

《中山經》

[編輯]

夸父之山,其木多棕㴝。

《綸山》,「其木多梓柟。」

朝歌之山,其木多梓柟。

瑤碧之山,其木多《梓柟》。

暴山,「其木多棕㴝。」

《毛詩陸疏廣要》

[編輯]

《秦風》

[編輯]

《有條有梅》。

梅樹皮葉似豫樟。豫樟葉大如牛耳,一頭尖,赤心,花赤黃,子青,不可食。柟葉大可三四葉一叢,木理細緻於豫樟。子赤者,材堅;子白者,材脃。荊州人曰:「梅終南及新城、上庸皆多樟柟。」 終南與上庸、新城通,故亦有柟也。

《爾雅》云:「梅,柟。」 郭云:「似杏,實酢。」 孫炎云:「荊州曰梅,揚州曰柟。」 《詩·秦風》云:「有條有梅」 是也。《埤雅》云:「梅至北方,多變而成杏,故人有不識梅者,地氣使然也。」 《詩》曰:「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君子至止,錦衣狐裘。」 條,柚也。蓋柚渡淮而為枳,梅變而成杏。今終南之所生,有條有梅,而材實成焉,以譬人君之道化也。《爾雅·翼》云:「柟,大木也,可以為舟,又可以為棺,故古稱楩楠豫樟,以為良木之類。」 任昉云:「黃金山有柟木,一年東邊榮,西邊枯,一年西邊榮,東邊枯。」 張華云:「交讓木。」 宋子京云:「讓木,即柟也。其木直上,柯葉不相妨,蜀人號讓木。」 《名物疏》云:「按陸璣所釋梅,自是柟木,似豫樟者。豫樟,大樹,所謂生七年而可知,可以為棺、舟者也。陳」 文帝嘗出柟材造戰艦,即此柟也。若今之所謂梅,乃古和羹之梅。籩實之乾䕩,郭璞雲「似杏實酢」 者也。若《爾雅》之「梅柟」 ,乃陸雲「似豫樟者。」 景純不當以似杏實酢解之。草木同名異種者甚多,如山榎名條,柚亦名條,豈可以上文之「條」 為柚耶?《朱傳》於「摽有梅」 既具釋此章,不復雲似合二梅為一矣。

按:「條」 是「槄」 ,「梅」 是「柟」 ,《爾雅》與陸《疏》甚合。此篇乃秦人誇美其君之詞,借巨材以起興。若陸師農指「條」 為「柚」 ,指「梅」 為「杏」 ,取渡淮變化之義,益無謂矣。今併錄之,以見其誤。「釋梅」 一條,已詳《摽有梅篇》中。

《本草綱目》

[編輯]

楠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南方之木,故字從南《海藥本草》柵木皮,即 「柟」字之誤,今正之。

集解

陳藏器曰:「柟木高大,葉如桑,出南方山中。」

寇宗奭曰:「楠材,今江南造船皆用之。其木性堅而善 居水,久則當中空,為白蟻所穴。」

李時珍曰:楠木生南方,而黔、蜀諸山尢多。其樹直上 童童,若幢蓋之狀,枝葉不相礙。茂似豫樟,而大如牛 耳,一頭尖,經歲不凋。新陳相換。其花赤黃色。實似丁 香,色青不可食。幹甚端偉,高者十餘丈,巨者數十圍, 氣甚芬芳,為梁棟器物皆佳。蓋良材也。色赤者堅,白 者脃,其近根年深向陽者結成。草木山水之狀,俗呼 為「骰。」《柏楠》宜作器。

楠材氣味

辛微溫無毒。

陳藏器曰:「苦,溫,無毒。」

《大明》曰:「熱,微毒。」

楠材主治

《別錄》曰:「霍亂吐下不止,煮汁服。」

《大明》曰:「煎湯,洗轉筋及足腫,枝葉同功。」

皮氣味

苦溫無毒。

皮主治

李珣曰:「霍亂吐瀉,小兒吐乳,暖胃正氣,並宜煎服。」

附方

水腫自足起:削楠木、桐木煮汁漬足,並飲少許,日日

為之。肘後方

心脹腹痛,未得吐下:取楠木削三四兩,水三升,煮三 沸飲之。肘後方

聤耳出膿:楠木燒研,以綿杖繳入。聖惠方

楠部藝文一

[編輯]

《楠贊》
宋·祁

[編輯]

蜀地最宜者,生童童,若幢蓋然,枝葉不相礙,茂葉美陰,人多植之。樹甚端偉,葉經歲不凋,至春陳新相換。有花實似母丁香雲。

在土所宜,亭擢而上。枝枝相避,葉葉相讓。繁陰可庇, 美榦斯仰。

《古楠賦》有序
宗澤

[編輯]

巴城之南山,有寺曰南龕,寺之外有大木曰楠,其生甚久。唐刺史嚴武、御史史俊,皆有詩歌刻於巖腹。嚴曰:「臨溪插石盤老根。」 史曰:「結根幽壑不知歲。」 自時迄今,又數百年,邦人謂之古楠宜矣。僕到官之三月,兩至巖下,讀史嚴之清什,感是楠之老於巖谷而可憐也,因慨然操筆而賦之曰:

「楠之生兮,層崖之中巔。詢之人兮不知幾何年。包堅 根而下蟠兮,貫頑石而徹沈淵。竦修榦以上凌兮,並 孤岑而參蒼天。大枝崛起兮虎豹拏攫,小枝回屈兮 蛟螭蜿蜒。黃葉敷陰,白晝沈沈。輪廣十畝,蓋窮百尋。 眾鳥托宿,鄧林非深。諸卉仰芘,荊雲非陰。雨濯瑩兮 一塵不染,風振響兮海潮同音。露下兮鶴唳,月明兮」 猿吟。擅此清致,亙古迄今。有客戾止,惻然動中。吁嗟 斯木之異兮,有不遇之窮。爾胡不生於泰山之側?「秦 帝東封,會風雨之是避,豈以五大夫之號而封松?爾 胡不生於周成之宮?禁林九重,顧親賢之是戲。豈以 封國之瑞而翦桐?爾胡不生於分陝之域?」舍彼召公, 未必以甘棠之蔽芾,流詠於《國風》。抑亦豈無工師之 良,識爾材之非常。用之為棟梁,則足以建九重之明 堂;用之為舟楫,則足以濟巨川之汪洋;用為宗廟社 稷之器,則足以參鼎鼐,交神明,薦至德之馨香。夫何 默默而甘老於窮山寂寞之鄉?徘徊其下,恍若夢兮, 心駭而目眙。蒼髯偉人瞋目視曰:「噫謂子知我,乃不 吾知。吾生於斯,長於斯,始於毫末,至於十圍。雨露不 吾遺,霜雪不吾欺。春兮秋兮,吾不知代謝之有期;漢 兮唐兮,吾不知興亡之幾時。柯葉顏色,曾無改移。過 者千百,睥睨焉不以吾為樸。樕輩待之。斧斤之害,亦 幸不罹。吾受天地造化之恩,孰有等夷。子之不智,而 乃我悲。使子處此,復將奚為。吾非不知強自取,藏器 以待時而動。老當益壯,自任以天下之重。儻匠人斲 而小之,能不浼然而悔,痛乃所願。比不材之樗,同乎 無所用。若曰不遇,自有物主之,非吾所能為,姑亦付 之一夢。」客聞之,釋然悟曰:「達矣夫!」斯言可書紳而詠 誦。

《新繁古楠木記》
蒲咸臨

[編輯]

周公賦䲭鴞之年,大風拔木,乃命邦人起而築之,最 為異事。然大風拔木,天也;起而築之,人也。大木所偃, 因人而起之,當無足怪者。孔子定書,從而記之,示訓 戒也。元祐八年,繁江隆道觀玉帝殿庭有古楠二章, 分列左右,如輔如弼。一夕,風雷大作,偃其左偏者。邑 宰命匠石取之,方執柯伐其枝,忽聞軋軋聲,乃稍稍 起立,匠石皆在上,如猿猱然。觀者驚駭,邑宰降階俯 伏謝罪。君子以是知天道之不可誣也。校諸金縢,茲 為尢異,蓋以不待人力而自起也。今五十有一年矣, 縉紳先生尚能言之。若不鑱諸石,以永其傳,則無以 訓戒後代。余被尉茲邑,道士詹次淵請書其事,因從 《春秋》「記異」之法,月而日之,以警不能寅畏上帝者。

《成都犀浦國寧觀古楠記》
陸游

[編輯]

予在成都,嘗以事至沈犀,過國寧觀,有古楠四,皆千 歲木也。枝擾雲漢,聲戛風雨,根入地不知幾百尺,而 陰之所庇,車且百兩,正晝日不穿漏,夏五六月暑氣 不至,凜如九秋。成都固多壽木,然莫與四楠比者,予 蓋愛而不能去者。彌日,有石刻立廡下曰:「是仙人蘧 君手植?」予歎曰:「神仙至人,手之所觸,氣之所呵,羸疾」 者起,盲聵者愈,榮盛枯朽,而金玉瓦石不難,況其親 所培植哉?久而不槁不死,固宜欲為作詩文,會多事 不果,嘗以語道人蘧昌老真叟以為恨。既去蜀三年, 而昌老以書萬里屬予曰:「國寧之楠,幾伐以營繕,郡 人力全之,僅乃得免,懼卒不免也,君為我終昔意。」予 發書,且歎且喜。夫勿翦憩棠,恭敬桑「梓,愛其人及其 木,自古已然。」姑以蜀事言之,則唐節度使取孔明祠 柏一小枝為手板,書於圖志,今見非詆。蔣堂守成都, 有美政,止以築銅壺閣,伐江瀆廟一木,坐謠言罷,亦 書國史。且王建、孟知祥父子,專有西南,窮土木之侈沈犀近在國城數十里閒,而四楠不為當時所取,彼 猶有畏而不敢者,況今聖主以恭儉化天下,有夏禹 卑宮室、漢文罷露臺之風,專閫方面,皆重德偉人,豈 其殘滅千歲遺跡,侈大棟宇,為王、孟之所難哉?意者 特出於吏胥梓匠欺罔專恣,以自為功而已。使有以 吾文告之者,讀未終篇,禁令下矣。然則何可不書?

《楠樹賦》
明·王煜

[編輯]

「繄楠之生也,含津元冥,托根崑崙。氣之所湊,殷殷屯 屯。羌濆浡之欻發,觸巨石而塊分。得貞剛以為性,匪 蓊茸之為倫。迨夫雨以膏之,雷以震之,風以撓之,霜 以嚴之。扶疏矗特,輪輪囷囷。虯枝上聳,迥無旁紛。凝 若木之晶魄,翕淑氣之芳芬。膚理潤玉,體榦堅金。」繄 楠之茂也,勢參岱華,光拍滄溟;上懸三光,下蟠九地。 「青鸞白鵠,朝夕是憩,夫豈鷦鷯之敢寄也?貞松巨柏, 戢戢相比,夫豈蔓草之敢麗也?莊生索之而駭眙,匠 石過焉而睥睨,顧神物之偉奇,斧欲揮而終忌。是宜 棟梁乎清廟,為九垓之大庇,繄楠之壽也。」瀋液內盎, 姿華外妍,顓頊不肅,祝融不然,枝拂常春之霧,根漬 不涸之泉,元龜蟠其下,卿雲覆其巔,《豐隆》為之呵護, 王孫怵而不前。望之蒼蒼然,叩之砰砰然。騰神光兮 夜曙,播蕃陰兮晝請幫助識別此字。老。請幫助識別此字。曾息蔭於《髫齔》。王母於茲 表道兮屢焉。笑蟠桃之難熟,輕銅狄之千年。諒元精 之丕搆,與日月而周旋。

楠部藝文二

[編輯]

《題巴州光福寺楠木》
唐·嚴武

[編輯]

楚江長流對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臨谿插石盤老 根,苔色青蒼山雨痕。高枝鬧葉鳥不度,半掩白雲朝 與暮。香殿蕭條轉密陰,花龕滴瀝垂清露。聞道偏多 越水頭,煙生霽斂使人愁。月明忽憶湘川夜,猿叫還 思鄂渚秋。看君幽靄幾千丈,寂寞窮山今遇賞。亦知 鐘梵報黃昏,猶臥禪林戀奇響。

《題巴州光福寺楠木》
史俊

[編輯]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樹出禪林。結根幽壑不知 歲,聳榦摩天凡幾尋。翠色晚將嵐氣合,月光時有夜 猿吟。經行綠葉望成蓋,宴坐黃花長滿襟。此木嘗聞 生豫章,今朝獨秀在巴鄉。凌霜不肯讓松柏,作宇由 來稱棟梁。會待良工時一盼,應歸法水作慈航。

《枯柟》
杜甫

[編輯]

楩柟枯崢嶸,鄉黨皆莫記。不知幾百歲,慘慘無生意。 上枝摩蒼天,下根蟠厚地。巨圍雷霆坼,萬孔蟲蟻萃。 凍雨落流膠,衝風奪佳氣。白鵠遂不來,天雞為愁思。 猶含棟梁具,無復霄漢志。良工苦昔少,識者出涕淚。 種榆水中央,成長何容易。截承金露盤,裊裊不自畏。

《柟樹為風雨所拔嘆》
前人

[編輯]

倚江柟樹草堂前,故老相傳二百年。誅茅卜居總為 此,五月髣髴聞寒蟬。「東南飄風動地至,江翻石走流 雲氣。榦排雷雨猶力爭,根繼泉源豈天意。滄波老樹 性所愛,浦上童童一青蓋。野老頻留懼雪霜,行人不 過聽竽籟。虎倒龍顛委榛棘,淚痕血點垂胸臆。我有 新詩何處吟,草堂自此無顏色。」

《高柟》
前人

[編輯]

柟樹色冥冥,江邊一蓋青。近根開藥圃,接葉製茅亭。 落影陰猶合,微風韻可聽。尋常絕酒困,臥此片時醒。

《至喜堂新開北軒手植柟木兩株走筆呈元珍表臣》
宋·歐陽修

[編輯]

為憐碧砌宜佳樹,自斸蒼苔選綠叢。不向芳菲趁開 落,直須霜雪見青蔥。披條泫轉清晨露,響葉蕭騷半 夜風。時掃濃陰北窗下,一枰閒且伴衰翁。

《寄題郫縣蘧仙觀四柟》
范成大

[編輯]

沈犀浦上舊仙蹤,老木長春翠掃空。敢請丹光來萬 里,為扶雲嶠駕飛鴻。

楠部選句

[編輯]

晉左思《蜀都賦》:「楩楠幽藹於谷底。」交讓所植。 《吳都賦》:「楠榴之木,相思之樹。」

唐歐陽詹詩:「楩柟十圍瑰,松柏百尺堅。」

《薛能》詩:「夜聲柟樹遠。」

宋宋祁詩:「童童挺十尋,一蓋摩空綠。」

文同詩:「佛現寶幢經幾劫,天開雲幄待何人。」

《孫覿詩》:「枯柟鬱崢嶸,老榦空自表。」

鄒浩詩。「雙楠庭之珍,斬伐殊榮枯范成大詩。「突兀雙楠夜更高。」

楠部紀事

[編輯]

《史記貨殖傳》:「江南出柟、梓、薑、桂。」

《西京雜記》:「上林苑柟四株。」

《三國志·東裔傳》:「倭人在大海中,其木有柟杼豫樟。」 《潯陽記》:「黃金山有楠樹,一年東邊榮,西邊枯,後年西 邊榮,東邊枯,年年如此。」張華曰:「交讓者此是也。」 《北史流求國傳》:「木有楓、栝樟、松、楩楠枌梓、竹、藤、果藥, 同於江表。」

《酉陽雜俎》《武陵郡記》:「白雉山有木,名交讓,眾木敷榮, 後方萌芽,亦更歲迭榮也。」

《宋史五行志》:「政和四年六月,沅陵縣江漲,流出楠木 二十七,可為明堂梁柱。蔡京等拜表賀。」

《蜀都雜抄》:「楠木巨材而良,其枝葉亦森秀可翫,成都 人家庭院多植之,有成行列者,其枝葉若相迴避然, 謂之讓木。」文潞公詩所謂「移植虞芮閒」者以此。 《遊宦紀聞》:「邑人慕容揮嗜酒好吟,不務進取,家於城 南,所居有雙楠,並植如蓋。東坡訪之,目為雙楠居士。 先君入蜀時,至華之鄭縣,過西溪,唐昭宗避兵,嘗幸 之。其」地在官道旁七八十步,澄深可愛。亭曰西溪,蓋 杜工部詩所謂「鄭縣亭子澗之濱」者。亭旁古松間支 徑入小寺外,弗見也。有柟木版,揭梁甚大,書杜詩,筆 亦雄勁,體雜顏柳,不知何人書,墨挺然出版上,甚異。 或雲墨著柟木皆如此。

《珍珠船》真多市有柟木,其竅若七星之狀。李八百妹 躡其竅而上仙後立星柟觀。

《四川志》:「柟溪,在酉陽宣撫司西二百里,其溪清淺,傍 多柟木。」

《黟縣志》:「柟木在梓路寺,年老,中空有戶,有堂可二人 對奕。」

楠部雜錄

[編輯]

《尸子》:「土積則生,楩柟豫樟。」

《淮南子》:「楩柟豫樟之生也,七年而後知。」

劉勰《新論》:「楩楠鬱蹙,以成縟錦之瘤;蚌蛤結痾,而銜 明月之珠。」

楠部外編

[編輯]

《群芳譜》:凡楠木最巨者,商人采之,鑿字號編筏而下。 既至蕪湖,每年清江主事必來選擇,買供運舟之用。 南部又來爭,商人甚以為苦,剔巨者沈江干,俟其去, 沒水取之,常失去一二。萬曆癸酉,一舟飄沒,中有老 人,素持齋守信義,方拍水,若有一人扶之至一潭口, 榜曰「木龍府。」殿上人冕旒甚偉,面有黑痕,宛然所鑿 字號也。傳呼曰:「曾相識否?」老人頓首曰:「榜已明矣,唯 大王死生之。」又傳呼曰:「汝善人,數尚可延,速歸。」令一 人負之而出。俄頃抵岸,則身在大木上,衣服皆不濡。 既登岸,一無所見。

《黃岡縣志》:盧公濬嘗浮舟江上,陽侯風起,舟師頻呼 楠木大王問故,以妖對。公歸,撰文牒水府,其略曰:「象 窮魍魎,轉深鑄鼎之思;誠格神明,欲下燃犀之照。雖 川靈之失綱,故令尾大者不掉。彼風師亦助虐,其與 首惡者何殊?」仍期三日以木來,屆期駕詣江上,忽一 木自樊口至,命縛之登岸。時修學宮以為左柱。萬曆 丙申,宮災,郡人猶有「楠木大王」之稱雲。

樟部彙考

[編輯]

釋名

樟。綱目      《豫章》:山海經

樟圖

樟圖

《禮緯》

[編輯]

《斗威儀》

[編輯]

君政訟平,豫章常為生。

《山海經》

[編輯]

《西山經》

[編輯]

請幫助識別此字。陽之山,其木多「㮨柟豫章。」

《豫章》大木似楸。

《中山經》

[編輯]

《蛇山》,其木多豫章。

《玉山》,其木多豫章。

《東方朔神異經》

[編輯]

《東荒經》

[編輯]

東方荒外有豫章焉,此樹主九州,其高千尺,圍百尺, 本上三百丈,本如有條枝敷張如帳,上有元狐黑猿 枝。主一州,南北並列,面向西南,有九力士操斧伐之, 以占九州吉凶,斫之復生,其州有福。創者,州伯有病; 積歲不復者,其州滅亡。

《本草綱目》

[編輯]

樟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其木理多文章,故謂之「樟。」

集解

陳藏器曰:江東舸船多用樟木。縣名「豫章」,因木得名。 李時珍曰:「西南處處山谷有之。木高丈餘,小葉似楠 而尖長,背有黃赤茸毛,四時不凋。夏開細花,結小子 木,大者數抱,肌理細而錯縱有文,宜於雕刻,氣甚芬 烈。」豫樟乃二木名,一類二種也。豫即釣樟。

樟材氣味

辛溫無毒。

樟材主治

陳藏器曰:「惡氣中惡,心腹痛,鬼疰,霍亂,腹脹,宿食不 消,常吐酸臭水,酒煮服,無藥處用之。煎湯浴腳氣,疥 癬,風癢,作履除腳氣。」

發明

李時珍曰:「霍亂及乾霍亂須吐者,以樟木屑煎濃汁 吐之,甚良。」又中惡鬼氣卒死者,以樟木燒煙熏之,待 甦乃用藥。此物辛烈香竄,能去濕氣,辟邪惡故也。

癭節主治

李時珍曰:「風疰鬼邪。」

附方

手足痛風冷痛如虎咬者,用樟木屑一斗,急流水一 石,煎極滾泡之,乘熱安足於桶上熏之,以草薦圍住, 勿令湯氣入目,其功甚捷。此家傳《經驗方》也。醫學正傳 三木節散治風勞面色青白,肢節沈重,膂間痛,或寒 或熱,或躁或嗔,思食不能食,被蟲侵蝕,証狀多端。天 靈蓋酥炙研,二兩牛黃、人中白焙各半兩麝香二錢, 為末,別以「樟木瘤節、皂莢木瘤節、槐木瘤節各為末」, 五兩,每以三錢,水一盞,煎半盞,去滓,調前末一錢,五 更頓服,取下蟲物為妙。聖惠方

樟腦集解

李時珍曰:「樟腦出韶州、漳州。狀似龍腦,白色如雪,樟 樹脂膏也。」胡演《升鍊方》云:「煎樟腦法:用樟木新者切 片,以井水浸三日三夜,入鍋煎之。柳木頻攪,待汁減 半,柳上有白霜,即濾去滓,傾汁入瓦盆內,經宿自然 結成塊也。他處雖有樟木,不解取腦。又鍊樟腦法:用 銅盆以陳壁土為粉糝之,卻糝樟腦一重,又糝壁土, 『如此四五重,以薄荷安土上,再用一盆覆之,黃泥封 固,於火上款款炙之,須以意度之,不可太過不及,勿 令走氣,候冷取出,則腦皆升於上盆』」,如此升兩三次, 可充片腦也。

修治

李時珍曰:「凡用,每一兩,以二碗合住,濕紙糊口,文武 火煨之半時許,取出冷定用。又法,每一兩用黃連、薄 荷六錢,白芷、細辛四錢,荊芥、密蒙花二錢,當歸、槐花 一錢,以新土碗鋪杉木片於底,安藥在上,入水半盞, 灑腦於上,再以一碗合住糊口,安火煨之,待水乾取 開,其腦自升於上,以翎掃下,形似松脂,可入風熱眼」 藥,人亦多以亂片腦,不可不辨。

氣味

辛熱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通關竅,利滯氣。治中惡邪氣,霍亂,心腹痛, 寒濕腳氣,疥癬,風瘙,齲齒,殺蟲辟蠹。著鞋中,去腳氣

發明

李時珍曰:「樟腦純陽,與焰硝同性,水中生火,其焰益 熾,今丹爐及煙火家多用之。辛熱香竄,稟龍火之氣, 去濕殺蟲,此其所長。故燒煙熏衣筐席簟,能辟壁虱 蟲蛀。」李石《續博物志》云:「腳弱病人,用杉木為桶濯足, 排樟腦於兩股間,用帛綳定,月餘甚妙。」王璽《醫林集 要方》:「治腳氣腫痛,用樟腦二兩,烏頭三兩,為末,醋糊」 丸,彈子大。每置一丸於足心踏之,下以微火烘之,衣 被圍覆,汗出如涎為效。

附方

小兒禿瘡:「韶腦一錢,花椒二錢,脂麻二兩,為末,以退 豬湯洗後搽之。」簡便方

牙齒蟲痛:《普濟方》:「用韶腦、硃砂等分,擦之神效。」 余 居士《選奇方》:「用樟腦、黃丹、肥皂去皮核等分,研勻,蜜 丸塞孔中。」

樟部藝文一

[編輯]

《豫章贊》
梁·江淹

[編輯]

伊南有材,匪桂匪椒。下貫金壤,上籠赤霄。盤薄廣結, 捎瑟曾喬。七年乃識,非曰終朝。

《豫章賦》
唐·敬括

[編輯]

東南一方,淮海維揚。爰有喬木,是名豫章。根坎窞,篲 天綱。鬱四氣,煥三光。矗縮雲聳,離披翼張。一擢而其 秀穎發,七年而其材莫當。懿夫倚荊衡,連楚越。迴合 湘沅之浦,芬敷吳會之闕。點彭蠡而煙垂,汨滄浪而 吹發。清輝艷艷,朝灑陽臺之雲;翠影亭亭,夕皓巫山 之月。爾其孤幹直指,交莖亂傾。紺葉煙綠,朱華日明。 掩蓂靈之光價,奪若木之芳榮。卉不暇植,蔓不及縈。 總此眾美,疇之與京。其下則啼飛猱逐,暴武,突兀鹿 麌,爪牙鉤挐,盤遊其下,蓋難勝數。其上則陸鴻漸谷, 鸎遷孔翠。曳曳鸞鵠,翩翩翼翳日,聲聞天巢。集其顛, 動盈百千。嗟乎!不囷不輪,有典有則。其榦也巨,其材 也直。空懷寶以自棄,諒斤斧之未識。日者龍宮是搆, 鵲觀雲修,罄山林之木,應榱桷之求。何獨不見千金 而留?為媒紹也闕,為出處也幽,為爾不任,大為賢而 致尢。今叢木之所忽,吾亦為之心憂。借如將趙括於 上軍,秩長卿於下令,良驥為鹽車所伏,谷松為山苗 所映,以曼倩而等侏儒,尚俳優而輕雅正。雖物情之 共爾,固君子之攸病。向若廓君之林池,充君之苑囿。 膏澤既沐,鴻休亦覆。門柳不可齊華,庭梧不能獨秀。 已矣夫!用之則哲,抑之則沈。隨取捨之攸措,何棟梁 之所任。梓匠之瞻望靡及,江潭之歲月空深。「誰當徙 植天池畔,終冀成君桃李陰。」

《南溪樟隱記》
宋·祝穆

[編輯]

余卜居南溪上流,溪之漘有喬木二,蓋古之豫章,而 今俗以「樟」名者也。其壽當三百餘歲,而大且二十圍, 團圞偃蹇,庇及數畝。老根盤踞,高突地面,如巨石礧 砢。余因募工畚土,厚培其根,使平若一臺,可坐數客。 久焉。根入土深,得所滋養,枝葉益敷暢。亭午日不穿 漏,夏五六月,清蔭覆地,暑氣不入,涼颸時來。方春,稚 綠競秀,靄若雲屯,及元冥凍冽,此獨挺秀。予愛護封 殖,每為賦《甘棠》之詩。予聞昔商山之老戲於橘中者, 謂之橘隱,後世效山陰之種竹者,謂之竹隱;慕彭澤 之採菊者,謂之菊隱;擬孤山之詠梅者,謂之「梅隱。」余 愛此古樟,遂名吾廬,以南溪樟隱。暇日披閱書篋,得 晦菴朱子所書四大字,適契余所命名,若有天相,亟 摹勒揭於廳之楣。即其右闢一小室,取朱子所書「歲 寒」二大字為匾,以表古樟之高致。室僅容膝處,勢最 高,平挹翠嵐,下臨綠浸,隔岸擔簦負笈之行人,中流 披蓑鼓枻之漁父,皆可坐見於幾席之上。市廛雖近, 而一塵不侵。余蓋於此讀書,以求聖賢為己之學,涵 養體察,私淑吾身,庶「幾不負朱子教育之意。且日有 餘力,則編輯古人嘉言善行,類成巨帙,窮年矻矻,皆 手自抄錄,樂而忘疲。今一二書行於世者,行有揚子 雲不以覆醬瓿之,可為。坐久神倦,起而欠伸,則信手 拈取前輩詩文一二帙,緩誦微吟,戰睡魔而卻之,此 則《樟隱》之成趣也。」其西則築小樓四楹,與廳對峙,又 取南軒張子所書「藏書閣」三大字揭匾樓上。雖余無 資聚書,不能多視。鄴侯插架,特泰山之毫芒。然余性 健忘,不可無書,舊所讀不獲盡記,必藉檢閱,積久抽 取。簡帙散亂,則必次其甲乙,使如舊序。剔去蠹魚,燥 以風日。蓋茲樓也,檢書則登,整書則登,曝書則登。當 此之時,窗櫺四敞,不妨眺望,以舒暢心目。「至於秋霄 爽豁,月鑑澄鮮,朔風怒號,雪絮飛舞,乘興一登,便覺 水晶宮闕,瓊樓玉宇,去人不遠,此又樟隱之勝概也。」 噫余晨興而啟吾扉,出入而涉吾庭,仰而瞻吾巨匾, 銀鉤鐵畫,動有法度。則思其人,儼若先儒之臨其上。 顧而見吾古樟,龍身虯柯,昂霄聳壑。則愛其木,凜然 歲寒之友在吾側。是則吾廬雖甚湫隘卑陋,而雄麗偉特之觀,固不在於輪奐之美也。

樟部藝文二

[編輯]

《寓意》
唐·白居易

[編輯]

豫章生深山,七年而後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圍。 天子建明堂,此材獨中規。匠人執斤墨,采度將有期。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疾風吹猛焰,從根燒到枝。 養材三十年,方成棟梁姿。一朝為灰燼,柯葉無孑遺。 地雖生爾材,天不與爾時。不如糞土英,猶有人掇之。 已矣勿重陳,重陳令人悲。不悲焚燒苦,但悲採用遲。

《豫章》
宋·祝穆

[編輯]

豫章偃蹇兩蒼龍,雪榦寧須匠石逢。借重歲寒雙大 字,絕勝松拜大夫封。

樟部選句

[編輯]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北則有陰林巨樹,楩楠豫樟。」 《王逸機賦》:「取衡山之孤桐,南嶽之洪樟,結靈根於盤 石,託九層於巖旁。」

晉郭璞《南郊賦》:「豫樟擢秀於祖邑。」

唐杜甫詩:「豫樟夾日月,歲久空深根。」豫樟深入地, 滄溟闊無涯。「豫樟翻風白日動,鯨魚跋浪滄溟開。」 元稹詩:「木尋豫樟幹,九萬大鵬歇。」

朱慶餘詩:「館依高嶺分樟葉。」

僧皎然詩:「大廈資多士,掄材得豫樟。」

樟部紀事

[編輯]

《高士傳》:堯聘許由為九州長,由惡聞洗耳於河,巢父 見謂之曰:「豫章之木,生於高山,工雖巧而不能得,子 避世何不深藏?」

《左傳哀公十六年》:楚白公作亂,秋七月,殺子西、子期 於朝,而劫惠王。子西以袂掩面而死。子期曰:「昔者吾 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終。」抉豫章以殺人而後死。 《漢述異記》:武帝寶鼎二年,立豫章宮於昆明池中,作 豫章木殿。

《三國志東裔傳》:「倭人在大海中,其木有柟杼」豫章, 《晉書五行志》:「永嘉六年七月,豫章郡有樟樹久枯,是 月忽更榮茂。」與漢昌邑枯社復生同占。是懷愍淪陷 之徵,元帝中興之應也。

《王廙傳》:廙字世將,丞相導從弟,而元帝姨弟也。帝即 位,廙奏《中興賦》,上疏曰:「臣郡有枯樟更生。」郭璞曰:「必 致中興。」

《宋書符瑞志》:「豫章有大樟樹,大三十五圍,枯死積久, 永嘉中,忽更榮茂。景純言是元帝中興之應。」

《荊州記》:「山陽縣豫章木,可伐作鼓顙。」

《陳留風土傳》:「尉氏樟樹生酸棗。」

《拾遺記》:「岱輿山北有沙棠,豫章之木,長千尋,細枝為 舟,猶長十丈。」

《豫章記》:新淦縣封溪有聶友所用樟木殘柯者,遂生 為樹,今猶存。其木合抱,始倒植之,今枝條皆垂下。 《南史王儉傳》:儉幼篤學,手不釋卷。丹陽尹袁粲聞其 名,及見之曰:「宰相之門也,栝柏豫章雖小,已有棟梁 氣矣,終當任人家國事。」

《陳書高祖本紀》,永定二年「秋七月,初,侯景之平也,火 焚太極殿。承聖中,議欲營之,獨闕一柱。至是有樟木 大十八圍,長四丈五尺,流泊陶家後渚。監軍鄒子度 以聞。詔中書令沈眾兼起部尚書,少府卿蔡儔兼將 作大匠,起太極殿。」

《續博物志》:豫章城南門曰松陽門,門內有樟,高七丈 五尺,大二十五圍,垂蔭數畝。《漢官儀》曰:「豫章郡樹生 庭中,因以為名。」

《花史》:建昌邑人李公懋入朝,高宗問樟公安否,李奏「枝葉扶疏,歲寒獨秀。」黃庭堅有記。

《夷堅志》:「信豐縣水南有瑞蔭亭,亭外兩巨樟相去百 餘步,其高拂雲,枝榦扶疏,類煙霄中物,亭以故得名。 紹熙癸丑秋,大水浸縣鼓樓,兩樟之間為水淘洗,露 出一連理枝,自東徂西,長四五丈,枝下去地丈許,遂 為一邑奇觀雲。」

《建陽縣志》:「唐劉翱卜築於麻沙鎮南,手植樟一株,其 後大數十圍,根盤屈曲,委地成池。有異人曰:『此木之 榮枯實關劉氏盛衰』。」故劉氏祠名「瑞樟。」紹興丁酉,劉 夢先讀書祠中,一夜聞樹閒有聲,啟戶視之,拾樟實 三枚,皆徑三寸餘,是年魁鄉薦,後又再魁鄉薦。紹定 庚寅,榦微枯,其年監軍劉純沒於王事,及封忠烈,其 枯復榮。咸淳庚午,榦生黃花三朵。是年劉氏領鄉舉 者二人,領漕舉者一人。劉門但有登科除擢,必先兆 雲。《括甌勝述》:括州白雲山下有麗陽廟,其神即以麗 陽作姓。寢殿二像,刻自老樟靈根,千年不榮不槁,而 柯萌時出殿外。

《閩部疏》:「建寧都司後園多大樟,皆十許人合抱。一樹 中空,可容五六人坐,槎枒下垂,儼如巖洞,不知為樹 也。」

《衡州府志》:「酃舊陵之下,有樟大數十圍,名曰龍爪。下 有孔,秋冬水涸,獺多伏於內。成化間,居民因積草於 孔熏之。是年廣東南華寺僧皆病喉疾,及考其日,正 與熏煙之日同。故諺云:『頭在雲陽作天子,尾在南華 作寺場』。」蓋指地之龍脈言也。

成化十八年八月,白晝晦冥,雷電交作。衡郡江水大 漲,有二樟,大數十圍,蔽江而下植溪田中,湧沙成阜, 樹枝青鬱如舊。水涸,根下有二竅出泉。至弘治末,泉 始竭,居民伐其樹。

《莆田縣志》:「吳府尹獻台屋後有大樟一株,大可數十 圍,枝葉虧蔽數畝,游其下者,雖盛暑若隆冬。陳宗伯 經邦有詩紀之云:『吳君屋後如竦峰,佳氣鬱鬱青濛 濛。問之乃知為古樹,植自遠祖屯田翁。老夫欣然一 趨視,喬枝直榦摩蒼穹。盤根似有神物護,飛翠迥與 壺華通。清廟明堂要梁棟,玆樹豈數徂徠松。匠石屢 顧不敢盼,故家喬木世所宗。五侯第宅有遺址,於今 苗裔居林東。願君珍重戒勿剪,千秋無恙稱章公』。」 《溧水縣志》:「萬曆二十六年戊戌七月,中山之麓樟樹 枯而復榮。時令為政清廉,邑人以為德感。」

《德化縣志》:「崇禎九年,縣廨後山有樟大圍丈許,枯已 數年,忽枝葉秀茂,合邑以為令姚遲愛民之祥。」 《興安州志》:「東北三十里曰老樹嘴,昔有豫章山,以是 名。」

北三百里,曰王莽之山,旁有豫章焉,高方數仞,其陰 四蔽而空,其中可設几筵,名曰「重陽。」

《石埭縣志》:「豫章三株,宋元時自豫章移來,皆大數圍, 枝葉婆娑可愛。乙酉歲一忽死,里人以牲禱之,三月 而活,人呼為神樟。」按乙酉年志中失載年號未知何時 《武進縣志》「香樟樹在鴈門灣,圍丈許,高四丈,蔭可十 餘畝,香聞數里。」

《仙居縣志》:「東嶺有樟木,蔭數畝,為亂兵所伐。傍發一 枝,不數年而成圍,殆若揚州蕃釐觀瓊花之異雲。」 《西安縣志》:「樟樹潭距縣東十五里,其深不測,長可十 里,有巨樟蔽地百餘畝。」

《樂清縣志》:「梅花洞巖縫中有樟、楓二木,下則異根,上 則連理。」

《高安縣志》:「社山治西四十里。山南有樟木,枝葉鬱茂, 多奇鳥棲止。土人異之,立為社壇,歲時禱焉。」

《廬陵縣志》:「南嶺北岸豫章十餘枝,蔽虧雲日,雖微風 颯然清爽,行者蔭之。」

古樟在長岡廟前。樹大五十圍,垂蔭二十畝。垂枝接 地,從枝末可履而上。上有連枝,下無惡草,往來於此 休息。傍有廟,神最靈,不可犯。

《萬安縣志》:「萬安樟樹花開,風雨薦至,雨足而歲必登。 若開發愆期,不旱則潦。」

東湖有古樟一樹,高踰百尺。

《清江縣志》:「土產以樟為最。樟之最大者,居人或作神 祠其下,以防剪伐。人家所植,多以樹之榮茂為興徵, 古寺院亦往往有之,獨樟陰觀最著。」

樟部雜錄

[編輯]

《莊子》:「騰猿得豫章,攬蔓而生,長於其閒,得便也。」 《尸子》:「土積則生楩楠豫章。」

《淮南子》:「藜藿之生,蠕蠕然,日加數寸,不可以為櫨棟 楩楠。豫章之生也,七年而後知,故可以為棺舟。」 《新語》:「賢者之處世,猶金石生於沙中,豫章產於幽谷。」 劉勰《新論》:「夫樟木盤根鉤枝,癭節蠹皮,輪囷擁腫,則 眾眼不顧,匠者采焉。製為殿堂,塗以丹漆,畫為黼藻, 則百辟卿士,莫不顧盼仰視。木性猶是也,而昔賤今貴者」,良工為之容也。

《豫章之植》,百尺而蒔柯。

《述異記》:「豫章之為木,生七年而後與眾木有異。」 《酉陽雜俎》:「樟木,江東人多取為船,船有與蛟龍鬥者。」

樟部外編

[編輯]

《搜神記》:吳先主時,陸敬叔為建安太守,使人伐大樟, 樹下數斧,忽有血出,樹斷有物,人面狗身,從樹中出。 敬叔曰:「此名彭侯。」乃烹食之,其味如狗。《白澤圖》曰:「木 之精名彭侯,狀如黑狗,無尾,可烹食之。」

《太平廣記》:「唐洪州有豫章樹,從秦至今,千年以上,遠 近崇敬,或索婦女,或索豬羊。有胡超師雲,隱於白鶴 山中,時遊洪府,見豬羊婦女遮列,訴稱此神枉見殺 害。超乃積薪將焚之,猶懼其樹上有鸛雀窠數十,欲 燒,前三日鸛雀翔空中,徘徊不下,及四邊居宅櫛比, 皆是竹木,恐火延燒,於是大風起,吹焰直上,旁無損」 害。遂奏其地置觀焉。

《桂林風土記》:「開成中,桂林裨將石從武,少善射,家染 惡疾,長幼罕有全者。每深夜,見一人自外來,體有光 耀,若此物至,則疾者呼吟加甚,醫莫能效。從武他夕 操弓映戶,以俟其來。俄而精物復至,從武射之,一發 而中,焰光星散,命燭視之,乃家中舊使樟木燈擎,已 倒矣。乃劈而燔之,棄灰河中,於是患者皆愈。」

《安溪縣志》:戴霧山有大樟樹,週圍五丈,高二十餘丈, 覆蔭數十丈,故老相傳為唐所植。元至正閒,有章大 材應鄉試得雋,報者依住址尋到,僅一大樹,始知乃 其神也。明進士黃森贈以聯云:「科場夙蜚聲,端賴神 光赫濯;遠近承樾蔭,莫非枝葉扶疏,今菁茂未艾。」鄉 人祀之,祈禱如響。

棆部彙考

[編輯]

釋名

《棆》。爾雅      釣樟。綱目

圖闕

《爾雅》:

《釋木》

[編輯]

《棆》,無疵。

棆,楩屬,似豫樟。棆木也,無疵病,因名之。郭云:「棆,楩屬,似豫樟。」按楩及豫樟,皆南方大木之名也。

《本草綱目》

[編輯]

釣樟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樟有大小二種,紫、淡二色,此即樟之小者。 按:鄭樵《通志》云:「釣樟亦樟之類」,即《爾雅》所謂「棆無疵」 是也。又《相如賦》云:「楩楠豫樟。」顏師古注云:「豫即枕木, 章即樟木,二木生至七年,乃可分別。」觀此,則豫即《別 錄》所謂釣樟者也。根似烏藥香,故又名烏樟。

集解

陶弘景曰:「釣樟,出睢陽、卲陵諸處,亦呼作烏樟。方家 少用,而俗人多識。」

蘇恭曰:「生郴州山谷。樹高丈餘,葉似楠葉而尖長,背 有赤毛,若枇杷葉上毛。」八月、九月采根皮,曬乾。 蕭炳曰:「根似烏藥香。」

陳藏器曰:「枕生南海山谷作。」請幫助識別此字。船:次於《樟木》。

根皮氣味

辛溫無毒。

根皮主治

《別錄》曰:「金瘡止血,刮屑傅之,甚驗。」

蕭炳曰:「磨服治霍亂。」

《大明》曰:「治奔豚,腳氣,水腫。煎湯服,亦可浴瘡痍疥癬, 風瘙,並研末傅之。」

莖葉主治

蕭炳曰:「置門上,辟天行時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