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273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七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二百七十三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三
泄瀉門二
李杲十書〈春傷於風夏為飱泄論 春傷於風夏生飱泄〉
朱震亨心法〈泄瀉〉
平治會粹〈泄瀉從濕治有多少〉
局方發揮〈泄利滯下治法不同〉
羅天益衛生寶鑑〈濡泄 飱泄〉
戴思恭證治要訣〈泄瀉〉
樓英醫學綱目〈泄瀉 飱瀉〉
王綸明醫雜著〈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寒熱表裏證治 泄瀉證治 總論治法〉
李中梓醫宗必讀〈治法有九 難經五泄 泄證有七 脈候〉
藝術典第二百七十三卷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三
[編輯]泄瀉門二
[編輯]《元李杲十書》
[編輯]《春傷於風夏為飱泄論》
[編輯]《素問·生氣通天論》曰:「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陰陽應象論》曰:「春傷於風,夏生飱泄。」王冰註曰:「風中 於表,則內應於肝。肝氣乘脾,故洞泄或飱泄。」成無己 註云:「當春之時,風氣大行,春傷於風,風氣通於肝。肝 以春適旺,風雖入之,不能即發。至夏肝衰,然後始動, 風淫末疾,則當發於四肢。夏以陽氣外盛,風不能外 發,故攻內而為飱泄。」王海藏曰:「木在時為春,在人為 肝,在天為風。當春之時,發為溫令,反為寒折,是三春 之月,行三冬之令,以是知水太過矣。水既太過,金肅 愈嚴,是所勝者乘之而妄行也。所勝者乘之,則木虛 明矣。木氣既虛,火令不及,是所生者受病,故所不勝 者侮之,是以土來木之分,變而為飱」泄也。所以病發 於夏者,以木絕於夏,而土旺於夏,濕本有下行之體 故也。不病於春者,以春時風雖有傷,木實當權故也。 或謂春傷於風,是人為風所傷,非也。若是,則止當頭 痛,惡風自汗,何以言夏為飱泄哉?今言春傷於風,即 是時傷令也明矣。諸家註釋,皆不得經旨者,蓋由推 求太過故耳。夫風,天地之氣也,其傷於人,人豈能於 未發病之前,預知其客於何經絡、何臟腑、何部分,而 成何病?及其既發病,然後可以診候,始知其客於某 經絡、某臟腑、某部分,成某病耳。註釋者苟悟因病始 知病原之理,則於此傷不勞餘力,自迎刃而解矣。夫 洞泄是因其發動之時,形診昭著,乃逆推之,而知其 昔日致病之原為傷風耳,非是初受傷之時,能預定 其今日必為此病也。且夫傷於風也,有當時發病者, 有過時發病者,有久而後發病者,有過時之久,自消 散而不成病者,何哉?蓋由邪氣之傳變聚散不常,及 正氣之虛實不等故也。且以傷風言之,其當時而發, 則為惡風發熱,頭疼自汗,欬嗽喘促等病;「其過時與 久而發,則為癘風、熱中、寒中、偏枯五臟之風等病」,是 則洞泄、飱泄者,乃過時而發之中之一病耳。因洞泄 飧泄之病生,以形診推之,則知其為春傷於風,藏蓄 不散而致。苟洞泄、飧泄之病未生,孰能知其已傷風 於前,將發病於後邪?假如過時之久,自消散而不成 病者,人亦能知乎?夫風者春之令也,春感之不即發 而至夏,邪既不散,則必為疾。其所以為洞泄者,以風 乃天地浩蕩之氣,飛揚鼓舞,神速不恆,人身有此腸 胃之職,其能從容傳化,泌別而得其常乎?故水穀不 及分別而併趨下,其為飧泄,亦類此義夫王冰之註, 雖未免泥於必字,及未得經旨,然卻不至太遠也。若 成無己之說,則似太遠矣,然猶未至於甚也。至王海 藏立論,則推求過極,欲異於人。殊不知反穿鑿綴緝, 乖悖經旨,有不可勝言者,此先儒所謂如大軍游騎, 出遠而無所歸矣。姑摭成無己、王海藏之說,辨其甚 者一二。夫無己謂風淫末疾,則當發於四肢;雨淫腹 疾,則當發為下利。竊謂「則當」二字,決然之辭也。春傷 風,遇夏之陽氣外盛,而不能外發,故攻內為飧泄,此 或若可通矣。《經》曰:「木發無時。」倘風不傷於春,而傷於 他時,不遇夏之陽氣外盛,將外發乎?將內攻乎?況風 屬陽,與夏同氣,果欲外出,則當隨其散越之勢而出, 安有不能之理乎?且風善行數變,其為病非一,豈獨 能為四肢之疾乎?所謂雨淫腹疾之義,其不通亦如 此乎?乃若《海藏》則又以春傷風為時傷令。故於春傷 風,謂春行冬令,而溫為寒折。又謂母亢而害所承之 子。吁!何支離破碎,徒費辭如此乎?《經》曰:「亢則害,承乃 制。」其義謂己亢極,則勝己者來制,如火亢極,則水來 制之。《經》所謂「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 之」之類,皆是勝己者為承。今以亢為母,承為子,將求勝於《經》歟?抑未達歟?又如以制物者為所勝,受制者 為所不勝,與《經》所謂「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 勝」,及傳之於其所勝,死於其所不勝之旨全反矣。
《春傷於風夏生飱泄》〈與前論異〉
[編輯]木,在時為春,在人為肝,在天為風。風者,無形之清氣 也。當春之時,發為溫令,反為寒折,是三春之月,行三 冬之令也,以是知水為太過矣。水既太過,金肅愈嚴, 是所勝者乘之而妄行也,所勝者乘之,則木虛明矣。 故《經》曰:「從後來者為虛邪。」木氣既虛,火令不及,是所 生者受病也,故所不勝者侮之,是以土來木之分,變 而為飱泄也。故《經》曰:「清氣在下,則生飱泄。」以其濕令 當權,故飱泄之候,發之於夏也。若當春之時,木不發 生,溫令未顯,止行冬令,是謂傷衛。以其陽氣不出地 上,當以麻黃湯發之。麻黃味苦,味之薄者,乃陰中之 陽,故從水中補木而瀉水,發出津液為汗。若春木已 生,溫令已顯,陽氣出於地上,寒再至而復折之,當以 輕發之,謂已得少陽之氣,不必用麻黃也。春傷於風, 夏生飱泄,所以病發於夏者,以其木絕於夏,而土王 於長夏,濕本有下行之體,故飱泄於夏。不病於春者, 以其春時風雖有傷,木實當權,故飱泄不病於木之 時,而發於濕之分也。《經》曰:至而不至,是為不及。所勝 妄行,所不勝者薄之,所生者受病,此之謂也。
「六脈沉緊,按之不鼓,膀胱小腸也。或瀉利不止而腹 脹,或純便血、赤血,或雜膿血,便雖多而不渴,精神短 少,或面白脫色,此失血之故。或面黃而氣短,此元氣 損少之故。且小腸者,手太陽經丙火也。膀胱者,足太 陽經壬水也。是壬水來丙,小腸之位,小腸為壬所尅 而外走也。」諸手經短而足經長,兼以五行相尅論之, 俱是足經。此火投於水,大寒之證,宜溫之則愈。其與 《難經》一證,寒熱相反,亦名曰小腸瀉,亦作洩。海藏云: 此雜病火投於水,變為寒證,又外傷足太陽膀胱經, 左脈俱浮,為表陽之候也。忽變為內寒,亦旺火投盛 水,而屈丙就壬化,脈反不浮而微沉,此內病與外病 俱有此火投水例,非精於診脈者,孰能知之。宜「薑附 赤石脂。硃砂丹。」
如飱泄不禁,以升陽除濕,防風湯導其濕。如飱泄及 泄不止,以風藥升陽,蒼朮益胃去濕。脈實䐜脹,閉塞 不通,從權以苦多甘少藥泄之。如得通,復以升陽湯 助其陽,或便以升陽湯中加下泄藥。
腸中寒,則食已窘迫,腸鳴切痛,大便色白。腸中寒,胃 中熱,則疾饑,小腹痛脹。腸中熱,胃中寒,則脹而且泄。 非獨腸中熱則泄,胃中寒傳化亦泄。
《朱震亨心法》
[編輯]泄瀉
[編輯]泄瀉,有濕火、氣虛、痰積。濕用四苓散加蒼朮,甚者蒼、 白二朮同炒用,燥濕兼滲泄;火用四苓散加木通、黃 芩,伐火利小水。痰積宜豁之,用海粉、青黛、黃芩、神麴 糊丸服之。在上者用吐提;在下陷者宜升提之,用升 麻、防風;氣虛用人參、白朮、炒芍藥、升麻;食積,二陳湯 和澤瀉、蒼朮、白朮、山樝、神麴、川芎,或吞保和丸。 瀉水多者,用五苓散。久病大腸氣泄,用熟地半兩,炒 白芍、知母各三錢,升麻、乾薑各二錢,炙甘草一錢,為 末,粥丸服之。仍用艾炷如麥粒,於百會穴灸三壯。 脾瀉當補脾氣,健運復常,用炒白朮四兩,炒神麴三 兩,炒芍藥三兩半,冬月及春初用肉蔻代之,或散或 湯作餅子尤佳。
食積作瀉。宜再下之。神麴大黃作丸子服。
脾瀉已久,大腸不禁,此脾氣已脫,宜急澀之,以赤石 脂、肉豆蔻、乾薑之類。
寒泄,寒氣在腹,攻刺作痛,洞下清水,腹內雷鳴,米飲 不化者,理中湯,或吞「大已寒丸」,附子桂香丸。畏食者, 八味湯。
熱瀉糞色赤黃,肛門焦痛,糞出穀道。猶如湯澆,煩渴, 小便不利。宜五苓散吞香連丸。
濕瀉,由坐臥濕處,以致濕氣傷脾,土不尅水,梅雨久 陰,多有此病。宜除濕湯,吞戊己丸,佐以胃苓湯,重者 朮附湯。
傷食瀉,因飲食過多,有傷脾氣,遂成泄瀉,必噫氣如 敗卵臭,宜治中湯加砂仁半錢,或吞感應丸尤當。 有脾氣久虛,不受飲食者,食畢即腸鳴腹急,盡下所 食物,方纔寬快,不食則無事,俗名《錄食瀉》,經年不愈, 宜快脾丸三五粒。
因傷於酒,每晨起必瀉者,宜理中湯加乾葛,或吞「酒 煑黃連丸。 因傷麪而瀉者,養胃湯加蘿蔔子炒研破一錢,痛者 更加木香半錢,瀉甚者,去藿香加炮薑半錢。」
有每日五更初洞瀉,服止瀉藥並無效。米飲下五味 丸,或專以五味子煎飲,亦治脾腎瀉。惟省節飲食忌 口,但得日間上半夜無事,近五更其瀉復作。此病在 腎,俗呼為「脾腎瀉。」分水飲下二神丸及椒朴丸,或平 胃散下小茴香丸。病久則重,其人虛甚,宜椒附湯暑瀉因中暑熱者,宜胃苓湯,或五苓散加車前子末 少許。甚效。
世俗類用澀藥治利與瀉,若積久而虛者,或可行之。 初得之者,必變他疾,為禍不少。殊不知多因於濕,惟 分利小水最為上策。
《平治會粹》
[編輯]泄瀉從濕治有多少
[編輯]泄瀉者,水濕所為也。由濕本土,土乃脾胃之氣也。得 此證者,或因於內傷,或感於外邪,皆能動乎脾濕,脾 病則升舉之氣下陷,濕變下注,並出大腸之道,以胃 與大腸,同乎陽明一經也。雲濕可成泄,垂教治濕大 意而言,後世方論泥雲「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 凡泄瀉之藥,多用淡滲之劑利之,下久不止,不分所 得之因,遽以為寒,而用緊澀熱藥兜之。夫泄有五:「飱 泄者,水穀不化而完出,濕兼風也;溏泄者,漸下汙積 黏垢,濕兼熱也;鶩泄者,所下澄澈清冷,小便清白,濕 兼寒也;濡泄者,體重軟弱,泄下多水,濕自甚也;『滑』」泄 者,久下不能禁固,濕勝氣脫也。若此有寒熱虛實之 不同,舉治不可執一而言,謹書數法於後。夫泄有宜 汗解者,經言:春傷於風,夏必飱泄。又云:「久風為飱泄。」 若《保命集》云:用蒼朮、麻黃、防風之屬是也。有宜下而 保安者,若長沙言下利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 之。下利已差,至其時復發者,此為下未盡,更下之安, 悉用大承氣湯加減之劑。有宜化而得安者,格致餘 論。夏月患泄,百方不效。視之久病而神亦瘁,小便少 而赤,脈滑而頗弦,膈悶食減。因悟此久積所為,積濕 成痰,留於肺中,宜大腸之不固也,清其源則流自清。 以茱萸等作湯,溫服一椀許,探喉中,一吐痰半升,如 利減一半,次早晨飲吐半升而利止。有以補養而愈 者。若《脾胃論》言: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熱,大便泄瀉, 從黃芪建中湯。有宜調和脾濕而得止者。若潔古言 曰:「四肢懶倦,小便不利,大便走泄,沉困,飲食減少,以 白朮、芍藥、茯苓加減治之。」有宜升舉而安者。若《試效 方》言:胃中濕,脾弱不能運行,食下則為泄,助甲膽風 勝以尅之,以升陽之藥,羌活、獨活、升麻、防風、炙甘草 之屬;有宜燥濕而後除者。若《脾胃論》言:「土濕有餘,脈 緩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從平胃散,有宜寒 涼而愈者。若長沙言協熱自利者,黃芩湯主之,舉其 濕熱之相宜者。若長沙言下利,脈遲緊,痛未欲止,當 溫之;下利心痛,急當救裏;下利清白,水液澄澈,可與 理中、四逆湯輩,究其利小便之相宜者。河間言濕勝 則濡泄,小便不利者,可與五苓散、益元散分導之,以 其收斂之相宜者。東垣言:『寒滑氣泄不固,製訶子散 澀之』。」以上諸法,各有所主,宜獨利小便而濕動也。豈 獨病因寒,必待龍骨、石脂緊重燥毒之屬?澀之治者, 又當審擇其說,一途取利,約而不博可乎。
《局方發揮》
[編輯]泄利滯下治法不同
[編輯]泄利一門,其用鍾乳健脾丸、朝真丸、駐車丸、訶黎勒 丸、大溫脾丸、黃連阿膠丸、胡粉丸、桃花丸、訶黎勒散、 木香散、七棗湯、赤石脂散、養臟湯、御米湯、金粟湯、狗 頭骨丸、豆蔻丸、肉豆蔻散、三神丸、丁香豆蔻散、止瀉 丸,皆用熱藥為主治,以澀藥為佐使,當為腸虛感寒 而成滑利者設也。彼瀉利者,將無熱證耶?將無積滯 耶?《內經》曰:「春傷於風,夏為飱泄,多屬滯下。」夫瀉利證, 其類尤多。先賢曰:濕多成五瀉。此確論也。曰風曰濕, 固不可得而通治矣。況風與濕之外,又有雜合受邪, 似難例用澀熱之劑。今方中書證,有兼治裏急者,有 兼治後重者,有兼治裏急後重者,此豈非滯下之病 乎?今瀉利與滯下,袞同論治,實實虛虛之患,將不俟 終日矣。
或曰:然則瀉利與滯下,為病不同,治法亦別,吾子其 能通之乎?予曰:經云:「暴注下迫,皆屬於熱。又曰:暴注 屬於火。」又下利清白,屬於寒也。熱者君火之氣,火者 相火之氣,寒者寒水之氣。屬火熱者二,屬水寒者一, 瀉利一證,似乎屬熱者多,屬寒者少。詳玩《局方》,專以 熱澀為用,若用之於下利清白而屬於寒者,斯可矣。 《經》所謂「下迫」者,即裏急後重之謂也。其病屬火,相火 所為,其毒甚於熱也。投以澀熱,非殺之而何?謹按仲 景之法,謂下利脈滑而數者,有宿食,當下之。下利脈 遲而滑者,實也,利為未止,急下之。下利脈反滑,當有 所去,下之安。下利不欲食,有宿食者,當下之。下利腹 滿痛,為寒為實,當下之。下利腹堅實,「當下之。下利譫 語,有燥矢,當下之。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急 下之。下利已差,至其時復發者,此為下未盡,更下之 安。」下利脈大浮弦,下之當自愈。風寒在者,不可下。下 後心下堅痛,脈遲,此為寒,宜溫之。脈浮大,此為虛,強 下之故也。設脈浮革者,因而腸鳴,當溫之;下利脈遲 緊,痛未欲止,當溫之。「下利心痛,急當救裏,可與理中、 四逆、附子輩。下利大孔痛,宜溫之。」觀仲景可下者十 法,可溫者五法。謂之下者,率用承氣加減,何嘗以砒丹、巴硇,決烈燥熱重毒之劑?謂之溫者,率用薑附為 主,何嘗用鍾乳、龍骨、石脂、粟殼緊澀燥毒之劑? 或曰:可下者,豈非腸胃有積滯乎?不用砒丹巴硇,恐 積滯未易「行也。吾子以為未然,幸發明承氣之意可 乎?」予曰:「大黃之寒,其性善走,佐以厚朴之溫,善行滯 氣;緩以甘草之甘,飲以湯液,灌滌腸胃,滋潤輕快,無 所留滯,積行即止。砒丹巴硇,毒熱類聚,劑成丸藥,其 氣凶暴,其體重滯,積垢雖行,毒氣所過,譬如強暴貪 賊,手持兵刃,其可使之徘徊顧瞻於堂奧間乎?」借使 有愈病之功,其腸胃清淳之氣,能免旁損暗傷之患 乎?仲景治利,可溫者溫,可下者下,或解表,或利小便, 或待其自已,區別易治、難治不治之證,至為詳密。然 猶與滯下袞同,立方命論。其後劉河間分別在表、在 裏、挾風、挾濕、挾熱、挾寒、挾虛,明著經絡,隄防傳變。大 概,發明滯下證治,尤為切要,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 則後重自除,此實盲者之日月,聾者之雷霆也。 或曰:「局方治法,將終不能彷彿仲景之方耶?」予曰:「《圓 機活法》,《內經》具舉,與經意合者,仲景之書也。仲景因 病以治方,局方製藥以俟病,若之何其能彷彿也。」宋 命近臣讎校方書,近臣者,術業素異,居養不同,焉知 醫之事哉?雖知尊仲景矣,亦未嘗不欲效之也,徒以 捧心效西施爾。觀桃花丸一方可見矣,即《要略》桃花 湯也。仲景以治便膿血,用赤石脂丸者,乾薑、粳米同 煑作湯,一飲病安,便止後藥。意謂病屬下焦,血虛且 寒,非乾薑之溫,石脂之澀,且重,不能止血。粳米味甘, 引入腸胃,不使重澀之體少有凝滯,故煑成湯液,藥 行易散。餘毒亦無。《局方》不知深意。不造妙理。但取易 於應用。喜其性味溫補。借為止瀉良方。改為丸藥。劑 以麪糊。日與三服。其果能與仲景之意合否乎。
《羅天益衛生寶鑑》
[編輯]濡泄
[編輯]《內經》云:「濕勝則濡泄。」《甲乙經》云:「寒氣客於下焦,傳為 濡泄。」夫脾為五臟之至陰,其性惡寒濕,今寒濕之氣 內客於脾,故不能培助胃氣,腐熟水穀,致清濁不分, 水入腸間,虛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隨氣而下,為之濡 泄,法當除濕利小便也。
飱泄
[編輯]《內經》云:「清氣在下,則生飱泄。」又曰:「久風入胃中,則為 腸風飱泄。」夫脾胃土也,其氣沖和,以化為事。今清氣 下降而不升,則風邪久而干胃,是木賊土也。故沖和 之氣不能化,而令物完出,謂之飱泄。或飲食太過,腸 胃所傷,亦致米穀不化,此俗呼水穀利也。法當下者 舉之,而消尅之也,以加減木香散主之。 下多者,還用白朮。氣泄而不收則下多。白朮甘壅補。 使正氣收而不下泄也。或曰。濕勝則濡泄。朮專除濕。 於是下多者加之。
《明戴思恭證治要訣》
[編輯]泄瀉
[編輯]冷泄不言而喻,「熱亦能瀉」者,蓋冷瀉譬之鹽見火,熱 則凝,冷則復消。熱瀉譬之水,寒則凝結,熱則復化為 水。此外證狀不一,疑似之間,並用先見分水丸一二 服,惟傷熱瀉不可用。
五虛者死。脈細皮寒少氣,前後泄痢,飲食不入,元是 冷瀉,因瀉而煩躁飲水,轉飲轉瀉者,參附湯、理中湯 加茯苓、黃連,名「連理湯」,用之多有奇功。且如今當暑 月,若的知暑瀉,自合用暑藥,的知冷瀉,自合用熱藥。 中間有一等感暑,又復內傷生冷,非連理湯不可,下 泄無度,泄後卻彈過響,肛門熱,小便赤澀,心下煩渴, 且又喜冷,此藥為宜。若元是暑瀉,經久,下元虛甚,日 夜頻併,暑毒之勢已然,而瀉不已,若用暑藥,則決不 能取效,便用薑附輩,又似難施,疑似之間,尤宜用此。 餘生治傷寒協熱自利,有用白薑黃對半,名金銀湯 者,即此意也。然不若連理湯為穩。如寒瀉服上藥未 效,宜木香湯或薑附湯、六柱湯,吞震靈丹、養氣丹。手 足厥逆者,兼進硃砂丹藥,食方入口而即下者,名曰 直腸,難治。如瀉已愈,而精神未復舊者,宜十補湯。寒 瀉腹中大痛,於服前藥外,間進乳豆丸,服諸熱藥以 溫中,並不見效,登圊不迭,穢物即出,此屬下焦,宜桃 花丸二五粒,訶黎勒丸以澀之。
暑瀉,由冒感暑氣,或飲啖日中之所曬物,坐日中熱 處,證狀與熱瀉略同,宜胃苓飲或五苓散加車前子 少許,兼進「來復丹。」凡瀉,津液既去,口必渴,小便多是 赤澀,未可便作熱論。的知熱瀉方用冷劑,不然勿妄 投,以致增劇。瀉止渴自止,小便亦能如常。
氣瀉腸鳴氣走,胸膈痞悶,腹急而痛,瀉則稍可,須臾 又急。亦有腹急氣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滯,氣不 流轉,水穀不分所致,宜大七香丸,入米煎服。久而不 愈者,寬中散吞震靈丹,仍佐以米飲調香附末。 濕瀉如其人本不甚瀉,每日二三次鴨溏,此脾家不 燥,常服平胃散自愈,緣內有蒼朮可以燥脾。
傷食瀉因飲食過多,有傷脾氣,遂成泄瀉,俗呼為「傷敗腹。」其人必噫,氣如敗卵臭。宜治中湯加砂仁半錢, 或七香丸、紅丸子雜服。
食積腹疼而瀉,不可遽用,《治中》兜住,先用調脾飲吞 感應丸。或因食一物過傷而瀉,後復食之即瀉者,以 脾為其所傷未復而然,宜健脾湯。因食冷物,停滯傷 脾,脾氣不暖,所食之物不能消化,瀉出而食物如故, 宜「治中湯」加乾薑,吞酒煑黃連丸。 或重而瀉泄頻數者,宜沖和湯。
瀉已愈隔年及後期復瀉。古論雲。「病有期年而發者, 有積故也。」宜感應丸。
風寒泄利下重,其人「四逆。」先以水盞半,蔥白二根,煎 一盞,去蔥,煎四逆散,至七分,欬,加北五味子、乾薑各 半錢,悸加桂枝一錢,小便不利加茯苓一錢,腹痛加 熟附子半錢。
若審是不利清穀,手足四逆,其人面帶赤,或腹痛,或 乾嘔,或咽痛,四逆湯倍乾薑。面赤者,加蔥一根,腹痛 加芍藥一錢半,嘔加生薑,咽痛加桔梗一錢。
若口中和而背惡寒,宜正方四逆湯,不必加減。四逆 散、四逆湯,俱治少陰下利,四肢逆冷,泄利下重者,與 下利清穀者,一涼一溫,又自有陰陽之別。蓋四逆散 是治四逆陽證,四逆湯是治四逆陰證。
「若初得病,便是少陰證,其人發熱惡寒,身疼頭不痛, 宜麻黃附子細莘湯微汗之,或五積散加熟附半錢, 或五積散加順元散。若煩悶厥逆,或舌捲囊縮,或下 利清穀,裏寒外熱,此屬厥陰經陰中之陰,宜進通脈 四逆湯,或當歸四逆湯加生薑、茱萸。」舌捲囊縮,不特 陰中之陰有之,陽明之熱,䧟入厥陰亦有之。蓋陽明 主宗筋,宗筋為熱毒風所致,故弗榮而急引舌與卵, 是以舌捲囊縮。當瀉陽以救陰,宜大承氣湯。
要知均自為利。身不熱手足自溫者。太陰身體四逆 者。少陰厥陰。其餘身熱下利。皆屬陽經。然陰利有反 發熱。或初病無熱。利後卻熱。或初得病即身熱。繼而 自利。此陰利非陽傳陰經之利。
若下利清穀,身熱躁擾,裏寒外熱,仲景謂之「反發熱」, 此乃陰盛格陽,宜四逆湯、附子理中湯。蓋陽氣傳陰 經而下利者,乃是熱利,陽陷入裏外,所以無熱;陰氣 入陰經而下利者,乃是裏寒自利,寒既在裏為主,則 陽必客於外,所以外反熱。要知陰陽二證,發熱自是 不同。發於陽而發熱者,頭必疼;發於陰而發熱者,頭 不痛。此為驗。
《有元》是陽證,因冷劑太驟,遂見下利不止,而諸陽證 仍在,略不少衰,此當以暖藥固其下,洞泄稍定,又宜 隨證治之,不可用熱。初病是陽經見頭疼,以次陽傳 入陰,頭略不疼,不可便謂不疼為陰證,須問其得病 之初,頭疼與否。
瀉而腹痛有積者,生料五苓散、藿香正氣散均各半 貼。若瀉雖無積,其腹痛甚,生料五苓散加木香七分, 或六和湯加木香半錢,或不加木香,止與二藥煎熟 去滓,調下蘇合香丸。
瀉而發熱者,胃苓飲。瀉而發渴者,胃苓飲兼縮脾飲。 餘瀉渴兼作未透者,湯化蘇合香丸,吞來復丹,或研 來復丹作末,白湯調下。已透者,香薷飲。
傷濕小便祕,大便溏者,五苓散吞戊己丸。戊己屬土, 土能尅水,因以得名。五苓乃濕家之要藥,《經》云:「治濕 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意蓋取此。
傷食瀉傷於生冷油膩,停滯膈間,脾氣不溫,食難消 化,或多餐糯食及一切難化之物。並宜紅丸子、「《金上 牢》內消丸。」
《樓英醫學綱目》
[編輯]泄瀉
[編輯]五虛之證,予嘗治數人,在下則泄瀉不止,在上則吐 痰不已者皆死。蓋氣脫無所管攝故也。若用參朮膏 救之於早者,十活二、三。
泄瀉身熱,小便不利,口渴者,益元、五苓。若火多,四苓 加木通、黃芩。泄而睏倦不便,及脈數虛熱者,宜參、朮、 滑石、苓、通。泄而脈滑堅者,實熱,宜大承氣湯。
運氣泄瀉有六:一曰土助脾,濕盛而泄瀉。《經》云:「歲土 太過,雨濕流行,民病溏泄腸鳴。」又曰:「歲水不及,濕乃 下行,民病身重濡泄。」又云:「歲火不及,寒乃大行,復則 病鶩溏腹痛,腸鳴泄注。」又云:「土鬱之發,民病飲發注 下。」又云:「濕勝則濡泄,治以苦溫」是也。
二曰風木攻脾,虛而泄瀉。《經》云:「厥陰司天,風淫所勝, 民病冷泄溏泄。」又云: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治以辛涼是也。
三曰熱瀉。《經》云:「少陽所至為暴泄。」又云:「少陰之勝,腹 滿溏泄。」又云:「火鬱之發,民病注下。治以寒劑。」是也。 四曰寒泄。《經》云:「歲水太過,寒氣流行,民病腸鳴溏泄。」 又云:「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又云:「太陽之勝,寒入下 焦,傳為濡泄,治以熱劑。」是也。
五曰熱中、寒中泄。《經》云:「太陽司天之政,三之氣,寒氣 行,民病寒,反熱中注下者,是外寒內熱泄也。」又云:「長夏善病洞泄。寒中者,是外熱內寒泄也。治以寒熱兼 施」是也。
六曰燥泄。《經》云:「歲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腸鳴溏泄。」 又云:「陽明司天,燥淫所勝,民病腹中鳴,注泄鶩溏。」又 云:「陽明之勝,清發於中,溏泄。」又云:「陽明之復,腹脹而 泄。」治以溫劑是也。
飱瀉
[編輯]久風入中為飱泄。《經》云:「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毛,留 而不去,傳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傳舍於經,留而不去, 傳舍於腧,留而不去,傳舍於伏衝之脈,留而不去,傳 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飱泄, 食不化。此久風入中為飱泄之義同也。 運氣飱泄,皆屬風木攻脾。《經》云:「歲木太過,風氣流行, 脾土受邪,民」病飱泄食減。又云:「歲土不及,風乃大行, 民病飱泄,體重腹痛。」又云:「土不及曰卑監。卑監之紀, 上角與正角同,其病飱泄,治以涼劑」是也。
《王綸明醫雜著》
[編輯]《證治》
[編輯]泄本屬濕,然多因飲食不節,致傷脾胃而作。須看時 令,分寒熱新久而施治。《治法》補脾消食,利小便。亦有 升提下陷之氣,用風藥以勝濕。亦有久泄,腸胃虛滑 不禁者,宜澀之。用白朮二錢,茯苓、芍藥炒各一錢五 分。已上三味,乃泄瀉必用者。陳皮一錢,甘草炙五分。 若傷食瀉黃,或食積,加神麴、麥芽、山樝各一錢,黃連 炒,七分若腹中窄狹,再加厚朴、枳實,以消停滯。
〈註〉「按前證若飲食已消而泄瀉未止,此脾胃之氣傷也,宜五味異功散。若泄瀉而腹中重墜,此脾胃之氣下陷也,宜補中益氣湯。若服尅滯之劑而腹中窄狹,此脾氣虛痞也,宜六君子湯。若脅脹少食,善怒瀉青,此脾虛為肝所乘,宜六君子加柴胡、升麻、木香。若少食體倦,善噫泄黃,此脾虛下陷也,宜六君子加升麻、柴」胡。大凡諸證,若脾脈弦長者,肝木乘脾土也,當補脾平肝。若脾脈沉弦者,寒水侮脾土也,當溫中補腎。夫黃連、枳實,雖消停滯,開痞悶。若脾胃充實,暴患實痞,宜暫用。若屢患屢服,或脾胃虛痞者用之,則脾胃反傷,而諸證蜂起。故東垣云:「脾胃實者,用黃連、枳實瀉之。虛者,用白朮、陳皮補之。」須分病之虛實,人之南北而治之。
若小便赤澀短少,加豬苓、澤瀉各一錢,以分利之。夏 月,加茵陳七分,山梔仁炒四分。
〈註〉「按前證若津液偏滲於大腸,大便瀉而小便少者,宜用此藥分利。若陰陽已分而小便短少者,此脾肺氣虛而不能生水,宜補中益氣湯加麥門、五味。陰火上炎而小便赤少者,此肺氣受傷而不能生水,六味地黃丸加麥門、五味。若腎經陰虛,陽無所生而小便短少者,滋腎丸。若腎經陽虛,陰無所化而小便短少者」,益氣湯、六味丸。若誤用滲泄分利,復傷陽氣,陰無所生而小便不利,或目睛凸出,腹脹如鼓,或腿膝腫硬,或皮膚斷裂者,先用滋腎丸、益氣湯。每見元氣虛而復用澤瀉、豬苓,因損真陰,以致前證益盛者,急投《金匱》加減腎氣丸,多有復生者。若反服牽牛、大黃峻劑通之,是速其危也。
若口渴引飲,加乾薑一錢五分、人參、麥冬各一錢、升 麻四分、烏梅肉五箇。
〈註〉按前證「若胃氣傷而內亡津液者,用七味白朮散。胃氣弱而津液少者,用補中益氣湯。氣血俱虛而津液少者,用十全大補湯。腎虛津液少者,用六味地黃丸。腎水不足而虛火上炎者,用加減八味丸。若腎水不足之人,患泄瀉,或服分利之劑過多而患口渴者,若不用前藥以固其本源,則肺腎復傷,多變小便不利」,肚腹水腫等危證矣。
若夏秋之間,濕熱大行,暴注水瀉,加黃連、蒼朮、澤瀉 各一錢,升麻、木通各五分。發熱作渴,加乾薑、石膏各 一錢;黃疸,小便赤,加茵陳一錢,山梔、木通各五分。
〈註〉按:東垣云:「若值秋燥令行,濕熱少退,體重節痛,口舌乾燥,飲食無味,二便不調,不欲飲食,或食不化,兼灑淅惡寒,悽慘面惡,此肺與脾胃虛而陽氣不伸也,用升陽益胃湯治之。」前證若濕熱內作,脾胃不能通調而致者,宜用此藥分利之。濕熱已去,脾胃虛弱而致者,宜用六君子、當歸調補之。濕熱已去,脾氣下陷而「致者,宜用補中益氣湯升舉之。其黃疸,若小便不利,四肢沉重,渴不欲飲,此濕勝於熱,用大茵陳湯。大便自利,茵陳梔子黃連湯。若往來寒熱身黃者,宜用小柴胡加梔子。若因勞傷形體,飲食失節而身黃者,用小半夏湯。」蓋黃疸為內傷不足之證,宜調補脾胃元氣為主,若妄用驅逐,復傷元氣,多致不起。
若久瀉脾胃虛弱,飲食難化,加黃芪炙、人參各一錢, 神麴、麥芽各一錢二分,木香煨、乾薑炙各五分。
〈註〉按:「前證或作嘔,或飲食少思,屬脾胃虛弱,用四君子加半夏、木香。或兼作嘔,或腹作痛,屬脾胃虛
寒,用六君子加炮薑、木香。若麥芽善損腎神,麴善化胎損神,不宜輕用。大抵此證多由泛用消食利水之劑,損其真陰,元氣不能自主持,遂成久泄。若非補中益氣湯、四神丸滋其本源,後必胸痞腹脹,小便淋瀝,多致不起。
若久瀉腸胃虛滑不禁,加肉豆蔻、訶子皮、赤石脂各 一錢,木香煨、乾薑炙各五分。
〈註〉按東垣云:「中焦氣弱,脾胃受寒冷,大便滑瀉,腹中雷鳴,或因悞下,末傳寒中,復遇時寒,四肢厥逆,心胃絞痛,冷汗不止,此腎與脾胃虛也,用沉香溫胃丸治之。」竊謂前證,若脾胃虛寒下陷者,用補中益氣湯加木香、肉豆蔻、補骨脂。若脾氣虛寒不禁者,用六君子湯加炮薑、肉桂。若命門火衰而脾土虛寒者,用八味丸。若脾腎氣血俱虛者,用十全大補湯,送四神丸。若大便滑利,小便閉塞,或肢體漸腫,喘嗽唾痰,為脾腎氣血俱虛,宜用十全大補湯,送四神丸。若大便滑利,小便閉澀,或肢體漸腫,喘嗽唾痰,為脾腎虧損,宜用《金匱》加減腎氣丸。
若飲酒便泄,此酒積熱瀉也,加黃連炒茵陳、乾薑各 一錢,木香五分。
〈註〉按前證若酒濕未散,脾氣未虛,宜用此藥分利濕熱。若濕熱已去,中氣被傷,宜六君子調補中氣。若誤服尅伐分利之劑,胸膈漸滿,小便短少,或腿足與腹漸腫者,急用加減《金匱》腎氣丸調補脾胃,多有生者。夫酒性大熱,乃無形之物,無形元氣受傷,當用葛花解酲湯分消其濕,往往反服大熱酒癥丸,重瀉有形陰血,使陽毒大旺,元氣消亡,折人長命。《金匱要略》云:「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每見善飲服酒癥丸者,多患疸證,不悟其因,反服分利化痰,以致變證而歿者多矣。
若寒月溏泄清冷,腹痛,傷生冷飲食,加神麴、麥芽炒、 乾薑炙各一錢,縮砂、益智、木香各七分。
〈註〉按:前證若脾腎虛寒,宜用四神丸。若脾腎虛脫,用六君、薑、桂。如不應,急補命門火以生脾土。
凡泄瀉病,誤服參、芪等甘溫之藥,則病不能愈,而或 變為黃疸。蓋泄屬濕,甘溫之藥能生濕熱,故反助病 邪,久則濕熱甚而為疸矣。惟用苦寒瀉濕熱,苦溫除 濕寒則愈。泄止後脾胃虛弱,方可用參、芪等藥以補 之。
若元氣素弱,飲食難化,食多即腹內不和,疼痛泄瀉, 此虛寒也,枳朮丸加人參、白芍藥酒炒、神麯炒、大麥 芽炒杵去皮各一兩。
〈註〉按:前方乃飲食所傷之治法也。東垣云:「亦有六淫而致瀉者,又有飲食所傷而致瀉者,有因胃氣下流而致泄者,有因風而成飱泄者,有因痰積於上焦,以致大腸不固而泄者,有因脾胃氣虛而洩者。治法:外淫所傷,當調六氣;七情所傷,當平五臟;飲食所傷,當消停滯;胃氣下流,當升舉之。因風者,解散之。痰積於上」焦,去其痰,脾胃氣虛者補益之。《丹溪》謂:飲食畢而腸鳴腹痛,瀉盡食物者,脾虛食泄,用理中湯加炮薑,攻刺腹痛,洞下水穀,名寒瀉,用理中湯送大戊己丸。寒甚者,附子桂香丸。惡食者,八物湯。糞色青黃,肛門痛,煩躁作渴,小便不利者,名熱瀉,用五苓散、香連丸。瀉而惡食,氣噫腐臭,名食瀉,治中湯加砂仁,或送「感應丸。」
若傷冷,食不消,腹痛溏泄,枳朮丸加半夏薑製一兩、 縮砂、乾薑、神麴各炒、大麥芽各五錢。
〈註〉按前證「若傷性熱之物者,二陳加黃連、山樝;傷濕麪之物者,二陳加神麴、麥芽;傷米食者,六君加穀糵;傷麪食者,六君加麥糵;傷肉食者,六君加山樝;傷魚腥者,六君倍加陳皮;傷角黍炊飯者,六君倍加酒麯。若物已消而瀉未愈者,此脾胃受傷也,宜六君子湯。若飲食減少,或食而難化者,屬脾胃虛寒,加炮薑、木香」、肉果。不應,加五味、吳茱萸、補骨脂。脾腎虛寒者,須服八味丸,否則多患脾虛中滿之證。其神麯、麥芽,雖助戊土,以腐熟水穀。麥芽一味,余嘗以治婦人喪子,乳房脹痛,欲成癰者,用一二兩炒熟煎服即消,其破血散氣可知矣。丹溪云:「麥芽消腎。」《婦人良方》云:「神麯善下胎。」皆尅伐之功多,而補益之功少,亦不宜輕用。
《李梴醫學入門》
[編輯]寒熱表裏證治
[編輯]傷寒無汗,寒熱相搏而有汗,不能週身,惟在頭也。背 強者,表不利也。證與風濕相似,滲濕湯主之。帶表,五 積交加散,裏寒,理中湯加附子。寒多浮腫,朮附湯妙。 陽證自利溏泄身熱,臍下亦熱,作渴尿赤,後重,泄下 黃赤,故曰「腸垢。」陰證自利,太陰手足溫,少陰、厥陰手 足厥冷,臍下亦冷,不渴,利下清白,故曰「鴨溏。」熱因表 「邪入裏,挾風則所下必暴寒,乃直中陰經大法,熱宜 和解,或攻泄,或利小便;寒宜溫中,或固下焦,俱不宜 發汗,令胃氣虛而脹滿作。」但自利舊分陽證陰證,又分協熱協寒,而治法相同。然陽證自利,亦必裏氣虛 而表熱乘之,乃能自利,雖太陽初證,下利亦然,與表 邪傳裏,協熱下利無異。至於陰證協寒,其證尤顯,所 以云:「陽證下利,誤溫則發黃斑出而死。」此等支離去 處,每為合一,庶不惑人。大概裏氣協熱,下利黃赤者, 黃芩湯最妙。帶表口渴下利者,柴苓湯。少陰熱證,渴 而下利者,白虎湯。少陰熱證,欬而嘔渴,心煩不得眠 而下利者,豬苓湯。熱甚口燥心煩,下利純清水者,大 承氣湯。潮熱譫語,脈滑有宿食者,大柴胡湯,或陶氏 黃龍湯。下利脈和者,內實下利,脈滑或浮大,按之反 澀,不飲食者,有宿食,並宜下之。又太陽初傷風,下利 不惡寒,頭痛乾嘔,心痞腹痛者,桂枝湯加芫花,或十 棗湯。胃不和,腸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小便澀,大便 利者,赤石脂丸。下利頻而溺如常者自止,橘皮竹茹 湯調之。合病自利。及心痞下利。見各條。
裏氣協寒,下利清白。太陰不渴者,理中湯、四逆湯。寒 毒入胃者,四逆湯加韭白。少陰自利,虛渴脈微者,白 通湯。厥逆無脈者,白通加豬膽汁湯。通脈四逆湯。少 陰下利,咽痛者,甘桔湯。厥陰下利,先厥而後發熱者, 下利必自止。若再厥者,必復利也,小建中湯、當歸四 逆湯。利不止者,赤石脂禹餘糧湯。又下利身痛者,先 以四逆湯救裏。利止,但身痛者,急服桂枝湯救表。凡 下利譫語直視,及厥躁不得眠,汗不止,無脈,及自利 不禁,身熱脈實者,皆死。
少壯人實熱下利,不宜止澀,止之則加熱悶而死,名 曰壯熱斷下。
邪在表,則能食;邪在裏,則不能食。表裏之間者,欲食 而不能食。今傷寒厥深,下利脈遲,當不能食,而反能 食者,名曰「除中。」中之胃氣既除,豈可再復。
泄瀉證治
[編輯]濡瀉,即濕瀉。腸垢,即熱瀉。鴨溏,即寒瀉、虛瀉、滑瀉。大 要熱者,小便赤澀,煩渴,腹中熱,穀或不化,而色變青 黃,或黃赤黑,身能動作,聲響亮,手足溫。寒者,小便清 白,不渴,腹中冷,完穀色亦不變,變亦白色,身懶動作, 目睛不了了,飲食不下。《機要》云:暴瀉非陽,久瀉非陰, 正如傷寒,始寒而終熱也。
濕瀉,如水傾下,腸鳴身重,腹不疼。外濕者,胃苓湯、除 濕湯、朮附湯加茯苓。內濕者,白朮芍藥湯、白朮茯苓 湯、二白丸。風濕相搏者,麴芎丸。痛甚者,治《痛瀉方》。 風濕惡風自汗,或帶清血,即太陰飱瀉,反其所食原 物,由春傷風寒,夏感冷濕發動,故其瀉暴。一方長幼 相似,不可溫澀,以致變為痢脹。要知四季脾受風濕, 亦名「飱瀉。」春宜古蒼防湯、蒼芍湯,夏宜二香散,秋宜 神朮散,冬宜不換金正氣散,微汗之。稍久者三白湯、 麴芎丸。帶血虛者,胃風湯。
寒瀉惡寒,身痛腹脹,切痛雷鳴,鴨溏清冷,完穀不化, 甚則脾敗肢冷,理中倍加茯苓、厚朴,治中湯加砂仁, 或「大已寒丸。」又有一種臟冷,以熱手按之則緩者,四 柱散、古薑附湯。
暑瀉如水,煩渴尿赤,暴瀉,實者,藿苓湯加黃連、車前 子,或「桂苓甘露飲;虛者,六和湯、清暑益氣湯;有潮熱 者,柴苓湯、升麻葛根湯;日久,香連丸、黃連阿膠丸、來 復丹。」
食瀉:食積痛甚,瀉後痛減,臭如抱壞鷄子,噫氣作酸, 須先消尅所傷之物。傷冷食者,感應丸、平胃散加香 附、砂仁、草果、山樝、麥芽。傷熱食及酒者,二黃丸加神 麯。傷酒晨瀉者,理中加生薑、乾葛,或香茸丸。熱者,酒 蒸黃連丸。傷麪者,人參養胃湯加蘿蔔子。傷水飲者, 五苓散溫六丸。
七情瀉,腹常虛痞,欲去不去,去不通泰,藿香正氣散 加丁香、砂仁、良薑,或木香勻氣散、七氣湯、古萸連丸, 調其氣而瀉自止。
痰瀉,或瀉不瀉,或多或少,此因痰流肺中,以致大腸 不固,二陳湯加白朮、神麴。實者,海青丸。虛者,六君子 湯。
火瀉實火口渴喜冷,痛一陣,瀉一陣,肛門焦痛,其來 暴速稠粘,五苓散去桂加黃連、芍藥,或黃芩湯加木 通、六一散。兼嘔者加薑汁。火性急,米穀不化者,薑汁 炒黃連為丸服。虛火氣虛,不能泌別水穀者,衛生湯。 陰虛火動,不能凝聚者,三白湯斂之,久者升陰丸。 虛瀉睏倦無力,脾虛飲食所傷,有遇飲食即瀉者,四 君子湯加木香、砂仁、蓮肉、陳糯米為末,砂糖湯調服。 久者,只加升麻、白芍,或平胃蒜肚丸。有停蓄飲食,數 日乃瀉,腹脹者,名瀼瀉,枳朮丸、沒石子丸。煩渴或兼 嘔者,錢氏白朮散、參苓白朮散。食少腸鳴,四肢睏倦 者,升陽除濕湯。日止夜瀉者,啟脾丸。又脾瀉久傳腎 為腸癖,經年不愈者,調中健脾丸。又有人脾腎虛瀉 者,用吳茱萸鹽水浸透,以豶豬臟頭一截,洗去脂膜, 將茱萸入內,紮兩頭,蒸爛,搗丸菉豆大。每五十丸,米 飲下。暖膀胱,清水道,固大腸,進飲食。
腎虛色慾所傷,瀉多足冷,久則肉消。五鼓,臍下絞痛或只微響,溏瀉一次者,古味萸散、二神丸、四神丸。陽 虛者,三味安腎丸、金鎖正元丹、養氣丹。陰虛者,腎氣 丸。
肝虛忿怒所傷,木尅脾土,門戶不束,厥而面青,當歸 厚朴湯,或熟料五積散去麻黃。汗多者,黃芪建中湯。 凡瀉,脈細皮寒,前後瀉利,飲食不入,是謂「五虛」,不治。 滑瀉久不止,大孔如竹筒,直出無禁,氣陷者,升陽補 胃湯、補中益氣湯加白芍。有風者,小白朮湯。挾熱者, 訶子散、沒石子丸,或古萸連丸、鸎粟殼煎湯下。氣欲 脫者,真人養臟湯加附子,或四柱散、大斷下丸、古蔻 附丸、香茸丸、婦人四製香附丸。又有大腸滑瀉,小便 精出者,萬全丸。
交腸瀉者,大小便易位而出,此因氣不循故道,清濁 混淆所致。當分利陰陽,使氣順各安其位,胃苓湯、木 香勻氣散、腎氣丸。
《總論治法》
[編輯]凡瀉皆兼濕,初宜分理中焦,滲利下焦,久則升提,必 滑脫不禁,然後用藥澀之。其間有風勝兼以解表,寒 勝兼以溫中,滑脫澀住,虛弱補益食積消導,濕則淡 滲,陷則升舉,隨證變用,而不拘於次序,與痢大同。且 補虛不可純用甘溫,太甘則生濕,清熱亦不可太苦, 太苦則傷脾,每兼淡劑利竅為妙。
抑考《難經》云:「胃泄,飲食不化,色黃。脾泄,腹脹嘔逆,言 瀉也。大腸泄,食已窘迫,色白,腸鳴切痛。小腸泄,溲而 便膿血。小腹痛。大瘕泄,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 莖中痛而溺澀,言痢也。」觀此瀉與痢,亦惟膿血與糞 之異。除傷寒三陽三陰傳變自利,雜病濕熱食積之 根,皆責腸胃。蓋泄瀉、瘧痢,同由暑月飲食所致。輕者 便作泄瀉,重者停為瘧痢。痰衝胸脅則為瘧,積滯腸 胃則為痢。《局方》分《難經》五瀉者,不免失之牽強。
《李中梓醫宗必讀》
[編輯]《治法有九》
[編輯]愚按:《內經》之論泄瀉,或言風,或言濕,或言熱,或言寒, 此明四氣皆能為泄也。又言清氣在下,則生飱泄,此 明脾虛下陷之泄也。統而論之,脾土強者,自能勝濕, 無濕則不泄,故曰:濕多成五泄。若土虛不能制濕,則 風寒與熱,皆得干之而為病,治法有九。
一曰淡滲,使濕從小便而去。如農人治澇,導其下流, 雖處卑監,不憂巨浸。《經》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是也。
一曰升提。氣屬於陽,性本上升,胃氣注迫,輒爾下陷。 升、柴、羌、葛之類,鼓舞胃氣上騰,則注下自止。又如地 上淖澤,風之即乾,故風藥多燥。且濕為土病,風為木 藥,木可勝土,風亦勝濕,所謂下者舉之是也。
一曰清涼。熱淫所注,暴注下迫,苦寒之劑,用滌燔蒸, 猶當溽暑伊鬱之時,而商飆颯然倏動,則炎歊如失 矣。所謂熱者,清之是也。
一曰疎利。痰凝氣滯,食積水停,皆令人瀉。隨證祛逐, 勿使稽留。《經》曰:「實者瀉之。」又云:「通因通用」是也。 一曰甘緩。瀉利不已,急而下趨。愈趨愈下,泄何由止。 甘能緩中,善禁急速。且稼穡作甘,甘為土味,所謂急 者緩之是也。
一曰酸收。瀉下日久,則氣散而不收,無能統攝,注泄 何時而已?酸之一味,能助收肅之權,《經》云:「散者收之」 是也。
一曰「燥。」脾土德無。水邪不濫,故瀉皆成於土濕,濕 皆本於脾虛。倉廩得職,水穀善分,虛而不培,濕淫轉 甚。《經》云:「虛者補之」是也。
一曰溫腎。腎主二便,封藏之本,然雖屬水,真陽寓焉。 少火生氣,火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運行三焦,熟腐 五糓乎。故積虛者必挾寒,脾虛者必補母。《經》云:「寒者 溫之」是也。
一曰固澀。注泄日久,幽門道滑,雖投溫補,未克奏功。 須行澀劑,則變化不愆,揆度合節。所謂滑者,澀之是 也。
夫是九者,治瀉之大法,業無遺蘊。至於先後緩急之 權,豈能豫設。須臨證之頃,圓機靈變,可以胥天下於 壽域矣。
《難經五泄》
[編輯]胃泄,飲食不化,色黃,承氣湯。脾泄,腹脹滿,泄注,食即 嘔吐,建中湯、理中湯。大腸泄,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 鳴切痛,乾薑附子湯。小腸泄,溲而便膿血,少腹痛,承 氣湯。大瘕泄,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承 氣湯。
《泄證有七》
[編輯]腎泄者,五更溏泄,久而不愈,是腎虛失閉藏之職也, 五味子散。亦有食積者,香砂枳朮丸,寒積,理中湯,宜 夜飯前進。酒積,葛花解酲湯。
鶩泄者,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鴨糞,澄澈清冷,小便清 白,附子理中湯。
飱泄者,水穀不化而完出也。《史記》名迴風。風邪干胃木來賊土。清氣在下。升陽除濕湯。
洞泄一名濡泄。瀉下多水也。胃苓湯。水液去多。甚而 轉筋。血傷故筋急也。升陽除濕湯。
痰泄者,痰留於肺,大腸不固,脈必弦滑。以藥探吐,其 人神必不瘁,色必不衰,或二陳湯加蒼朮、木香。 火泄者,腹痛瀉水,腸鳴,痛一陣,瀉一陣,火也。黃芩芍 藥湯,張長沙謂之「協熱自利。」
直腸泄者,食方入口而即下,極為難治,大「斷下丸。」
《脈候》
[編輯]胃脈虛則泄。脈滑按之虛者,必下利。腎脈小甚為洞 泄。肺脈小甚為泄。泄脈洪大者逆,下利日十餘行,脈 反實者死。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者,十五日死。 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不及一時死。下則泄瀉,上 則吐痰,皆不已,為上下俱脫,死。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