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77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七百七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七百七十二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七百七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七百七十二卷目錄

 畫部名流列傳六

  遼

  耶律題子     耶律褭履

  蕭瀜       陳升

  盧寶

  宋一

  燕恭肅王元儼   嗣濮王宗漢

  益王頵      鄆王楷

  漢王士遵     景獻太子詢

  臨川郡王迺裕   劉貴妃

  劉婉儀      和國夫人王氏

  宗婦曹氏     越國夫人王氏

  李成       范寬

  董源       郭忠恕

  王士元      黃居寀

  黃惟亮      王瓘

  王靄       孫夢卿

  趙元長      石恪

  李咸熙      王崇

  趙光輔      高益

  董羽       吳進

  吳懷

藝術典第七百七十二卷

畫部名流列傳六

[編輯]

[編輯]

耶律題子

[編輯]

按《遼史耶律題子傳》:「耶律題子,字勝隱,北府宰相兀 里之孫,善射,工畫。統和間,敗賀令圖於定安,授西南 面招討都監。嘗從北院樞密使擊宋,宋將有因傷而 仆,題子繪其狀以示,宋人咸嗟神妙。」

耶律褭履

[編輯]

按《遼史耶律褭履傳》:「耶律褭履,字海鄰,六院夷離堇 蒲古只之後。風神爽秀,工於畫。重熙間,累遷同知點 檢司事,後以事覺,有司以大辟論。褭履善畫,寫聖宗 真以獻,得減,坐長流邊戍。復以寫真召拜同知南院 宣徽事,使宋賀正,寫宋主容以歸。清寧間,復使宋,宋 主賜宴,瓶花隔面,未得其真。陛辭,僅一視。及境,以像」 示餞者,駭其神妙。

蕭瀜

[編輯]

按《繪事備考》:「蕭瀜,遼之貴族,官至南院樞密使。政好 讀書,輒親翰墨,尤善丹青,慕唐裴寬、邊鸞之蹟。凡奉 使入宋者,必命搆求有名蹟,不惜重價裝演,既就而 後攜歸本國。臨摹咸有法則。興宗清寧中,以義宗千 角鹿圖賜焉。」

陳升

[編輯]

按《圖繪寶鑑補遺》:「陳升,聖宗翰林待詔,嘗奉詔寫《南 徵得勝圖》。」

盧寶

[編輯]

按《遼史興宗本紀》:「盧寶,興宗近侍,偽學御畫。」

宋一

[編輯]

燕恭肅王元儼

[編輯]

按《宋史燕恭肅王元儼傳》:「燕恭肅王元儼,少奇穎,太 宗特愛之。慶曆四年,贈燕王,諡恭肅。」

按《圖畫見聞志》:「燕恭肅王位尊磐石,名重戚藩,天縱 多能,精於像物。嘗觀所畫鶴竹,雪毛丹頂,傳警露之 姿;翠葉霜筠,盡含煙之態。亦嘗自朽十六羅漢,令蜀 人尹質描染,稜稜風骨,類非常格所能及。聞朱邸甚 有遺跡,世罕得見。」

嗣濮王宗漢

[編輯]

按《宋史嗣濮王宗漢傳》:「嗣濮王宗漢,英宗幼弟,累拜 保寧軍留後、鄴國公、東陽安康郡王。元符初,以彰德 軍節度使檢校司空,嗣濮王。大觀三年,贈太師,追封 景王,諡孝簡。善畫,嘗作《八鴈圖》,人稱其工。」

按《宣和畫譜》:「嗣濮王宗漢,字獻甫,太宗之曾孫,濮安 懿王之幼子。宗漢博雅該洽,人皆不見其有富貴驕 矜之氣,又無沉酣於筦絃犬馬之玩,惟詩書是習,法 度是守。平居無事,雅以丹青自娛,屢以畫進,每加賞 激。又嘗為《八鴈圖》,氣韻蕭散,有江湖荒遠之趣,識者 謂不減於古人。歷官至秦寧軍節度使、兗州管內觀」 察處置等使、檢校太尉、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事、 提舉宗子學事、嗣濮王、贈太師,追封景王,諡孝簡。 按《畫繼》,嗣濮王宗漢,少即敏慧,儀矩端莊,作《蘆鴈》,有 佳思。米元章題詩曰:「偃蹇汀眠鴈,蕭騷風觸蘆。京塵 方滿眼,速為喚花奴。」又曰:「野趣分弱水,風花剪鑑湖。 塵中不作惡,為有鄴公圖。」元章許予甚嚴,詩意如此, 則可知其含毫運思矣

益王頵

[編輯]

按《宋史益王頵傳》:「益端獻王頵,初名仲格,英宗第四 子。封太寧郡公,進鄠國公、樂安郡王、嘉王,歷十節度, 徙王曹荊,位太尉。元祐三年,贈太師、尚書令、魏王,諡 端獻。徽宗改封益王。」

按《圖畫見聞志》:「皇弟嘉王,維城茂美,副茅土之強宗。 醴席餘休,命毫煤而取適。嘗觀所畫墨竹圖,位置巧 變,理應天真,作用縱橫,功齊造化。復愛狀蝦魚蒲藻, 筍籜蘆花。雖居紫禁之中,頗得滄洲之趣。筆意超絕, 殆非學而知之者矣。王尤精篆籀,有盡六幅縑止書 一字者,筆力神俊,可謂驚絕。」

按《宣和畫譜》:「親王皇叔端獻王頵,英宗第四子也。幼 而秀嶷,長而穎異,忠孝友愛,出於天性。方居東宮時, 自熙寧至於元豐,凡十上章疏,乞居外第,於是神宗 以其同氣之情,終不允許。至元祐初,固請期於必從 而後已,於是太皇太后、哲宗兩宮重違其意,乃允其 請。」蓋忠孝友愛,故非出於勉強也。平居之時,無所嗜 好,獨左右圖書,與管城、毛穎相周旋,作篆籀飛白之 書,而大小字筆力雄俊,戲作小筆,花竹蔬果,與夫難 狀之景,粲然目前。以墨寫竹,共茂梢勁節,吟風瀉露, 拂雲篩月之態,無不曲盡其妙。復善蝦魚蒲藻,古木 江蘆,有滄洲水雲之趣,非畫工所得以窺其藩籬也。

鄆王楷

[編輯]

按《宋史鄆王楷傳》:「鄆王楷,徽宗第三子。初名煥,始封 魏國公,進高密郡王,歷十一節度使。政和八年,廷策 進士,唱名第一,超拜太傅,改王鄆。」

按《畫繼》「鄆王,徽宗皇帝第三子也。稟資秀拔,為學精 到。政和八年,射策於庭,名標第一,多士推服。性極嗜 畫,頗多儲積,凡得珍圖,即日上進,而御府所賜,亦不 為少,復皆絕品。故王府畫目至數千計。又時作小筆 花鳥便面,克肖聖藝,乃知父堯子舜,趣尚一同也。」 按《圖繪寶鑑》「鄆王楷善畫花鳥,極為精到。尢善墨花, 但」用墨粗,欠生動耳。

漢王士遵

[編輯]

按:《畫繼》:「士遵」,光堯皇帝皇叔也。善山水,紹興間,一時 婦女服飾及琵琶箏面,所作多以小景。山水實倡於 士遵,然其筆超俗,特一時倣效宮中之化,非專為此 等作也。

按《圖繪寶鑑》:「士遵,高宗之叔。善人物山水,著色景頗 似李昭道。」

景獻太子詢

[編輯]

按《宋史景獻太子詢傳》:「詢,燕懿王後,藝祖十一世孫, 初名與願。開禧元年,立為皇太子。嘉定十三年,諡景 獻。」

按《圖繪寶鑑》:「景獻太子善畫竹石。」

臨川郡王迺裕

[編輯]

按《圖繪寶鑑》:「臨川郡王迺裕,景獻太子子尢,工墨竹, 喜作掛屏長竿,枝梢旁出如簷底,乍見濃墨獵獵,頗 具掀舞之態。題詩其上,用『善雅堂印』。」

劉貴妃

[編輯]

按《宋史劉貴妃傳》:「貴妃,臨安人,入宮為紅霞帔,遷才 人,累遷婕妤、婉容,紹興二十四年,進賢妃。」

按《圖繪寶鑑》:「劉夫人希字,號夫人,建炎年掌內翰文 字。善畫人物,師古人筆法及寫宸翰字,高宗甚愛之, 畫上用『奉華堂』印。」

劉婉儀

[編輯]

按《宋史劉婉儀傳》:「婉儀初入宮,封宜春郡夫人,尋進 才人。」

按《畫史會要》:「劉夫人善畫人物,得古人筆法,高宗甚 愛之。」

和國夫人王氏

[編輯]

按《畫繼》:和國夫人王氏,顯恭皇后之妹,宗室仲輗之 室也。善字畫,能詩章,兼長翎毛。每賜御扇,即翻新意, 彷成圖軸,多稱上旨,一時宮邸珍貴其蹟。

宗婦曹氏

[編輯]

按《宣和畫譜》:宗婦曹氏,雅善丹青,所畫皆非優柔軟 媚,取悅兒女子者,真若得於遊覽,見江湖山川間勝 概以集於毫端耳。嘗畫《桃溪蓼岸圖》極妙。有品題者 曰:「詠雪才華稱獨秀,回紋機杼更誰如。如何鸞鳳鴛 鴦手,畫得《桃溪蓼岸圖》。」由此益顯其名於世,但所傳 者不多耳。然婦人女子能從事於此,豈易得哉!

趙國夫人王氏

[編輯]

按《圖繪寶鑑》:「越國夫人王氏,端獻王婦王審琦後。作 篆隸有古法,為小詩,有林下風致。以淡墨寫竹,整整 斜斜,曲盡其態,見者疑其影落縑素。」

按《宣和畫譜》:「親王端獻,魏王頵婦魏越國夫人王氏, 自高祖父中書令秦正懿王審琦以勳勞從藝祖定 天下,為功臣之家,而未聞閨房之秀,復能接武光輝 者。端慧淑慎,有古曹大家之風,則魏越國夫人其後 焉。蓋年十有六,以令族淑德妻端獻王,其所以柔順 閑靚,不復事珠玉文繡之好,而日以圖史自娛,至取古之賢婦烈女可以為法者,資以自繩。作篆隸,得漢 晉以來用筆意。為小詩,有「林下泉間」風氣。以淡墨寫 竹,整整斜斜,曲盡其態,見者疑其影落縑素之間也。 非胸次不凡,何以臻此!

李成

[編輯]

按《宋史李覺傳》:「覺本京兆人。曾祖鼎,唐末徙家青州。 鼎生瑜,瑜生成,字咸熙。性曠蕩,嗜酒,喜吟詩,善琴奕, 畫山水尢工,人多傳祕其跡。周樞密使王朴將薦其 能,會朴卒,鬱鬱不得志。乾德中,司農卿衛融知陳州, 聞其名,召之。成因挈族而往,日以酣飲為事,醉死於 客舍。子覺。」

按《李宥傳》:「宥字仲嚴,唐之後裔。自吳徙青,遂為青人。 祖成五代末,以詩酒遊公卿間,善摹寫山水,至得意 處,疑非筆墨所成。人慾求者,先為置酒,酒酣落筆,煙 景萬狀,世傳以為寶。」

按《聖朝名畫評》:「李成幼屬文,能畫山水林木,當時稱 為第一。開寶中,孫四皓者,延四方之士,知成妙手,不 可遽得,以書招之。成曰:『吾儒者,粗識去就,性愛山水, 弄筆自適耳,豈能奔走豪士之門,與工技同處哉』?遂 不應。孫甚銜之,遣人往營丘,以厚利啖當塗者,卒獲 數圖。後成舉進士,來集於春官,孫卑辭堅召,成不得」 已往之,見其數圖,驚忿而去。章聖每見成筆,必嗟賞 之,故聲益甚。「成之為畫,精通造化,筆盡意在,掃千里 於咫尺,寫萬趣於指下,峰巒重壘,間露祠墅,此為最 佳。至於林木稠薄,泉流深淺,如就真景,思清格老,古 無其人。」景祐中,成孫宥為開封尹,命相國寺僧惠明 購成之畫,倍出金幣,歸者如市,故成之蹟於今少有。 按《聞見後錄》:「國初營丘李成畫山水,前無古人,後河 陽郭熙得其遺法。」

按《夢溪筆談》:「李成畫山上亭館及樓塔之類,皆仰畫 飛簷。」

按《圖畫見聞志》:「李成志尚沖寂,高謝榮進。博涉經史 外,尤善畫山水寒林。神化精靈,絕人遠甚。開寶中,都 下王公貴戚屢馳書延請,成多不答。學不為人,自娛 而已。後遊淮陽,以疾終於乾德五年。子覺尢,以經術 知名,職踐館閣。請恩幽閟,贈光祿丞。有《煙嵐曉景》《風 雨四時》《山水》《松柏寒林》等圖傳於世。」

按《澠水燕談錄》:「李成畫平遠寒林,前人所未嘗為。氣 韻瀟灑,煙林清曠,筆勢穎脫,墨法精絕,高妙入神,古 今一人,真畫家百世師也。雖昔王維、李思訓之徒,亦 不可同日而語。其後燕貴、翟院深、許道寧輩,或僅得 一體,語全則遠矣。」考白與成同時人,與成子覺並列 史館,其所紀宜不妄,不知文忠公何以據也?正當以 「誌」為定。

按《宣和畫譜》:「李成,字咸熙,其先唐之宗室,五季艱難 之際,流寓於四方,避地北海,遂為營丘人。父祖以儒 學吏事聞於時,家世中衰,至成猶能以儒道自業,善 屬文,氣調不凡,而磊落有大志。因才命不偶,遂放意 於詩酒之間。又寓興於畫精妙,初非求售,惟以自娛 於其間耳。故所畫山林藪澤,平遠險易,縈帶曲折,飛」 流危棧,斷橋絕澗水石,風雨晦明,煙雲雪霧之狀,一 皆吐其胸中,而寫之筆下,如孟郊之鳴於詩,張顛之 狂於草,無適而非此也。筆力因是大進於時凡稱山 水者,必以成為古今第一,至不名而曰「李營丘」焉。然 雖畫家素喜譏評,號為善褒貶者,無不斂衽以推之。 嘗有顯人孫氏,知成善畫得名,故貽書招之。成得書, 且憤且歎曰:「自古四民不相雜處,吾本儒生,雖游心 藝事,然滴意而已。柰何使人羈致入戚里賓館,研吮 丹粉,而與畫史冗人同列乎?此戴逵之所以碎琴也。」 卻其使不應。孫忿之,陰以賄厚賂營丘之在仕相知 者,冀其宛轉以術取之也。不踰時而果得數圖以歸。 未幾,成隨郡計,赴春官較藝,而孫氏卑辭厚禮復招 之,既不獲已,至孫館,成乃見前之所畫,張於謁舍中, 成作色振衣而去。其後王公貴戚皆馳書致幣懇請 者不絕於道,而成漫不省也。晚年好遊江湖間,終於 淮陽逆旅。子覺,以經術知名,踐歷館閣。孫宥嘗為天 章閣待制,尹京,故出金帛以購成之,所畫甚多,悉歸 而藏之。自成沒後,名益著,其畫益難得。故學成者皆 摹倣成所畫峰巒泉石,至於刻畫圖紀名字等,庶幾 亂真,可以欺世。然不到之處,終為識者辨之。第名之 不可揜,而使人慕之如是,信公議所同焉。或雲又兼 善畫龍水,亦奇絕也。但所長在於山水之間,故不稱 雲。

按《揮麈前錄》:「成字咸熙,系出長安,唐之後裔,五代避 地,徙家營丘。弱而聰敏,長而高邁,性嗜杯酒,善琴奕, 妙畫山水,好為歌詩,瑣屑細務,未嘗經意。周世宗時, 樞密使王朴與之友善,特器重之,嘗召赴輦下,會朴 之亡,因放誕酣飲,慷慨悲歌,遨遊搢紳間。太府卿衛 融守淮陽,遣幣延請客家於陳,日肆觴詠,病酒而卒」, 壽四十九。子覺,仕太宗,兩歷國子博士,其後以覺贈 至光祿寺丞,雲此宋白撰志文大略如此。王著書,徐鉉篆覺字仲明,列《三朝國史儒學傳》,敘其世家。又同 覺子宥,仕至諫議大夫,知制誥,有傳。載《兩朝史傳》云: 「祖成、五代永以詩酒游公卿間,善摹寫山水,至得意 處,殆非筆墨所成。人慾求者,先為置」酒,酒酣落筆,煙 雲萬狀,世傳以為寶。歐陽文忠公《歸田錄》乃云:「李成 仕本朝尚書郎。」固已誤矣。而米元章《畫史》復云:「贈銀 青光祿大夫。」又甚誤也。

按《圖繪寶鑑》:「李成世業儒,善文,磊落有大志。因才命 不偶,放意詩酒,寓興於畫師關仝。凡煙雲變滅,水石 幽閑,樹木蕭森,山川險易,莫不曲盡其妙。議者謂得 山之體貌,為古今第一。子覺,職踐館閣,贈光祿丞。」

范寬

[編輯]

按《聖朝名畫評》:「范寬名中正,字仲立,華原人。性溫厚 有大度,故時人目為范寬。居山林間,嘗危坐終日,縱 目四顧,以求其趣,雖雪月之際,必徘徊凝覽,以發思 慮。學李成,筆雖得精妙,尚出其下,遂對景造意,不取 繁飾,寫山真骨,自為一家。故其剛古之勢,不犯前輩, 由是與李成並行。宋有天下,為山水者,惟中正與成」 稱絕,至今無及之者。時人議曰:「李成之筆,近視如千 里之遠;范寬之筆,遠望不離坐外。皆所謂造乎神者 也。」然中正好畫冒雪出雲之勢,尤有氣骨。

按《圖畫見聞志》:「范寬,工畫山水。理通神會,奇能絕世, 體與關、李特異,而格律相抗。寬儀狀峭古,進止疏野, 性嗜酒好道,嘗往來雍雒間,天聖中猶在,耆舊多識 之。有《冒雪高峰》、四時山水並故事人物傳於世。」 按《宣和畫譜》:「范寬,一名中正,字中立,華原人也。風儀 峭古,進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常往來於京 洛。喜」畫山水。始學李成,既悟,乃歎曰:「前人之法,未嘗 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 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於是捨其舊習,卜居於終 南太華巖隈林麓之間,而覽其雲煙慘淡,風月陰霽 難狀之景,默與神遇。一寄於筆端之間,則千巖萬壑, 恍然如行山陰道中,雖盛暑中,凜凜然使人急欲挾 纊也。故天下皆稱寬善與山傳神,宜其與關、李並馳 方駕也。蔡卞嘗題其畫云:「關中人謂性緩為寬,中,立 不以名著,以俚語行。」故世傳范寬山水。

按《圖繪寶鑑》:「范寬畫山水,始師李成,又師荊浩。山頂 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既乃歎曰:『與其師人,不 若師諸造化』。」乃捨舊習,卜居終南太華,遍觀奇勝,落 筆雄偉,老硬真得山骨。晚年用墨太多,土石不分。

董源宣和畫譜作元

[編輯]

按《圖畫見聞志》:「董源,字叔達,鍾陵人。事南唐為後苑 副使。善畫山水,水墨類王維,著色如李思訓。兼工畫 牛虎,肉肌豐混,毛毳輕浮,具足精神,脫略凡格。有《滄 湖山水》《著色山水》《春澤放牛》《牛虎》等圖傳於世。」 按《十國春秋》:「董源又工人物。後主坐碧落宮,召馮延 己論事,至宮門,逡巡不敢進。後主使趣之,延己云:『有 宮娥,著青紅錦袍,當門而立,未敢竟進』。」使隨共諦視 之,乃八尺琉璃屏,畫夷光於上,蓋源筆也。

按《夢溪筆談》:「董源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 奇峭之筆。」

按《宣和畫譜》:「董元,江南人也。善畫,多作山石水龍。」然 龍雖無以考按其形似之是否,其降陞自如,出蟄離 洞,戲珠吟月,而自有喜怒變態之狀,使人可以遐想。 蓋常人所以不識者,止以想像命意,得於冥漠不可 考之中。大抵元所畫山水,下筆雄偉,有嶄絕崢嶸之 勢,重巒絕壁,使人觀而壯之,故於龍亦然。又作鍾馗 《氏尢》,見思致。然畫家止以著色山水譽之,謂景物富 麗,宛然有李思訓風格。今考元所畫,信然。蓋當時著 色山水未多,能傚思訓者亦少也,故特以此得名於 時。至其出自胸臆,寫山水江湖、風雨溪谷、峰巒晦明, 林霏煙雲,與夫千岩萬壑,重汀絕岸,使覽者得之,真 若寓目於其處也。而足以助騷客詞人之吟思。則有 不可形容者。

按《圖繪寶鑑》:「董源善畫山水,樹石幽潤,峰巒清深,得 山之神氣。天真爛熳,意趣高古。論者謂其畫水墨類 王維,著色如李思訓,兼工龍水,無不臻妙。其山石有 作麻皮皴者,有著色皴紋,甚少。用色穠古,人物多用 青紅衣,人面亦用粉素,皆佳作也。」

郭忠恕

[編輯]

按《宋史郭忠恕傳》:「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陽人。善畫。所 圖屋壁重複之狀,頗極精妙。多游王侯公卿家,或待 以美醞,豫張紈素倚於壁,乘興即畫之。苟意不欲而 固請之,必怒而去。得者藏以為寶。」

按《圖畫見聞志》:「郭忠恕,雒陽人。少能屬文,七歲舉童 子。初,周祖召為博士,後因爭忿於朝堂,貶崖州司戶。 秩滿去官,不復仕,縱放岐雍陝雒之間。善畫屋木林 石,格非師授,有設紈素求為圖畫者,必怒而去,乘興 即自為之。郭從義鎮岐下,每延止山亭,張素設粉墨 於旁,經數月,忽乘醉就圖之,一角作遠山數峰而已。」 郭氏亦珍惜之。岐有富人主官酒酤,其子喜畫,日給醇酎,設几案絹素及好紙數軸,屢以情言。忠恕俄取 紙一軸,凡數十番,首畫一丱角小童持線車,紙窮處 作風鳶,中引一線,長數丈,富家子不以為奇,遂謝絕。 太宗素知其名,召至闕下,授以國子監主簿。忠恕益 縱酒,肆言時政,頗有謗讟。上惡之,配流登州,死於齊 之臨邑道中,屍解焉。有屋木卷軸傳於世。忠恕尤精 字學,宋元憲嘗手校《忠恕》《佩觿》三篇,寶玩之。

按《聞見後錄》:「郭恕先畫重樓複閣,間見疊出善木工, 料之無一,不合規矩。」

按《宣和畫譜》:「郭忠恕,字國寶,不知何許人。柴世宗朝 以明經中科第,歷官迄國朝。太宗喜忠恕名節,特遷 國子博士。忠恕作篆隸,凌轢晉魏以來字學。喜畫,樓 觀臺榭皆高古,置之康衢,世目未必售也。頃錢塘有 沈姓者,收忠恕畫,每以示人,則人輒大笑,歷數年而 後方有知音者,謂忠恕筆也。如韓愈之論文,以謂時」 時應事,作下俗文章,下筆令人慚,及示人以為好,惜 古文之難知也如此。今於忠恕之畫,亦云忠恕隱於 畫者,其謫官江都,踰旬失其所在。後閱數歲,陳摶會 於華山而不復聞,蓋亦仙去矣。

按《野老記聞》,「郭忠恕畫天外數峰,略有筆墨,使人見 而心服者,在筆墨之外。」

按王得臣《麈史》:「郭忠恕僑寓安陸,郡守求其畫,莫能 得,因以縑屬所館之寺僧。時俟其飲酣請之,乃令濃 為墨汁,悉以潑漬其上,亟攜就澗水滌之,徐以筆隨 其濃淡,為山水之形勢。」此與《封氏聞見》所說江南吳 生畫同,但彼尤怪耳。

王士元

[編輯]

按《聖朝名畫評》:「王士元,汝南宛丘人。父仁壽,亦能丹 青,至士元尤精其藝,好讀書,為儒者,言有局量,鄉里 器之。與國子博士郭忠恕為畫友。文懿張公奏攝南 陽從事。」郭忠恕於人物不深留意,往往自為屋木, 假士元寫人物於中。王士元善畫天廄馬,雖駑駘 疲劣,亦能為之。骨氣高卑,皮毛上下,隨筆所定,較無 差處。至銜勒之飾,飼秣之所,皆有可觀。

按《圖畫見聞志》:「王士元靈襟蕭爽,畫法特高。嘗見張 文懿家有雜木寒林高丈餘,風韻遒舉,格致稀奇,兼 有《伊尹負鼎》《鳳樓十八怨》《四時山水》等圖傳於世。」 按《宣和畫譜》:「王士元,仁壽之子也,止於郡推官。襟韻 蕭爽,喜作丹青,遂能兼有諸家之妙。人物師周昉,山 水師關仝,屋木師郭忠恕。凡所下筆者,無一筆無來 處」,故皆精微。山水中多以樓閣臺榭院宇橋徑務為 人居處窗牖間景趣耳,乏深山大谷煙霞之氣,議者 以此病之。然求其風韻則高於關仝,其筆力則老於 商訓。

黃居寀

[編輯]

按《益州名畫錄》:「黃居寀,字伯鸞,筌少子也。畫藝敏贍, 不讓於父。蜀之四主,崇奢,宮殿苑囿池亭,世罕其比。 居寀父子入內供奉,迨四十年,殿庭牆壁,門幃屏幃, 圖畫之數,不可紀錄。授翰林待詔,將仕郎,試太子議 郎,賜金魚袋。淮南通好之日,居寀與父同手畫《四時 花雀圖》《青城山圖》《蛾眉山圖》《春山圖》《秋山圖》,用答國」 信。使命將發,《秋山》全未及畫。蜀王令取在庫《秋山圖》 入角。居寀與父奉命別畫,經月方畢,工更愈於前者。 翰林學士徐光溥進《秋山圖歌》以紀之。廣政甲子歲, 蜀王令居寀往葛仙山修蓋仙化,回至彭州棲真南 軒,畫水石一堵,自未至酉而畢,敏而復妙者也。今見 存。居寀有《四時野景圖》《湖灘水石圖》《春田放牧圖》。當 時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父子圖障卷軸,家藏戶寶, 為稀世之珍。今衙廳餘理《毛啄苔鶴》兩堵、水石兩堵、 《龍門圖》一堵、《武侯廟龍水》一堵,並居寀筆,見存。聖朝 克蜀之後,居寀赴京,頗為翰長。陶尚書榖殊禮相見, 因收得名畫數件,請居寀驗之。其中《秋山》一圖,是故 主答淮南國信者畫,絹縫之,內自有銜名。陶公云:「此 是淮王所遺。」看之果符其說。聖朝授翰林待詔、朝請 大夫、寺丞、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淳化四年,充成都府 一路送衣襖使。時齒六十一。於聖興寺新禪院畫《龍 水》一堵、《天台山圖》一堵、水石兩堵,工夫雖少,大體宛 存。

按《圖畫見聞志》:「居寀,黃筌之季子也。工畫花竹翎毛, 默契天真,冥周物理。始事孟蜀為翰林待詔,與父筌 俱蒙恩遇。圖畫殿庭牆壁,宮闈屏障,不可勝紀。學士 徐光溥嘗獻《秋山圖》,歌以美之。曾於彭州棲真觀壁 畫水石一堵,自未至酉而畢,觀者莫不歎其神速且 妙也。乾德乙丑歲,隨蜀主至闕下,太宗尤加睠遇,供」 進圖畫,恩寵優異,仍委之搜訪名蹤,銓定品目。居寀 狀太湖石尤過乃父,有《四時山景》《花竹翎毛》《鷹鶻犬 兔》《湖灘水石》《春田放牧》等圖傳於世。

按《宣和畫譜》:「黃居寀,字伯鸞,蜀人也。筌之季子。筌以 畫得名,居寀遂能世其家。作花竹翎毛,妙得天真。寫 怪石山景,往往過其父遠甚,見者皆爭售之,唯恐後。 故居寀之畫,得之者尤富。初事西蜀偽主孟昶,為翰林待詔,遂圖畫牆壁屏障,不可勝紀。既隨偽主歸闕 下,藝祖知其名,尋賜真命。太宗尤加眷遇,仍委之搜」 訪名畫,銓定品目,一時等輩莫不斂衽筌居寀畫法。 自祖宗以來,圖畫院為一時之標準,較藝者視黃氏 體製為優劣去取。自崔白、崔慤、吳元瑜既出,其格遂 大變。

黃惟亮

[編輯]

按《夢溪筆談》:「黃惟亮,筌之弟,隸翰林圖畫院,擅名一 時。」

王瓘

[編輯]

按《聖朝名畫評》:「王瓘字國器,河南雒陽人。美風表,有 才辯。少志於畫,家甚窮匱,無以資游學。北邙山老子 廟壁吳生所畫,世稱絕筆焉。瓘多往觀之,雖窮冬積 雪,亦無倦意,有為塵滓塗漬處,必拂拭磨刮,以尋其 跡,由是得其遺法。又能變通不滯,取長舍短,聲譽藉 甚,動於四遠。王公大人有得瓘畫者,以為珍玩。末年」, 石中令以禮召瓘畫昭報寺廊壁,厚酬金幣,乾德、開 寶間無與敵者。虞部武員外宗元,亦河南人,每歎曰: 「觀國器之筆,不知有吳生矣。」翰林待詔高克明亦謂 人曰:「得國器畫,何必吳生!」本朝丹青名者,惟瓘為第 一。

按《圖畫見聞志》:「王瓘,工畫佛道人物,深得吳法,世謂 之小吳生。石中令嘗令畫雒中昭報寺壁,及有佛道 功德故事人物等傳於世。」

按《圖繪寶鑑》:「武宗元謂瓘畫事物盡工,設色清潤,古 今無倫。子端,能世其學。」

王靄

[編輯]

按《圖畫見聞志》:「王靄,京師人。工畫佛道人物,長寫貌, 五代間以畫聞。晉末,與王仁壽皆為契丹所掠。太祖 受禪,放還,授圖畫院祗候。遂使江表潛寫宋齊丘、韓 熙載、林仁肇真,稱旨,改翰林待詔。今定力院太祖御 容、梁祖真像,皆靄筆也。又畫開寶寺文殊閣下天王 及景德寺九曜院《彌勒下生像》,最為奇出。」

孫夢卿

[編輯]

按《聖朝名畫評》:「孫夢卿,鄲州須昌人。少有精鑒,家世 豪右,志於圖繪。常曰:『吾所好者吳生耳,餘無所取。故 盡得其法。里中目為孫脫壁』。又曰:『孫吳生與王靄對 畫開寶寺文殊閣下西壁,為西方毘樓勒叉天王像 及金槍道菩薩相』。」

按《宣和畫譜》:孫夢卿,字輔之,東平人也。工畫道釋,學 吳生而未能少變。其後傳移吳本,大得妙處。至數丈, 人物本施寬闊者,縮移狹隘,則不過數寸,悉不失其 形似,如以鑑取物,見大小遠近耳。覽者神之,號稱「孫 脫壁」,又雲「孫吳生。」以此可見其精絕。但施於卷軸者 殊少,蓋塔廟歲久不能皆存也。

趙元長圖畫見聞志作長元

[編輯]

按《聖朝名畫評》:「趙元長,字慮善,蜀中人。通天文,仕蜀 為靈臺官,亦善丹青,凡星宿緯象,皆命畫之。從昶赴 闕下,太祖特原之,配文思院為匠人,常備禁中之役。 畫馴雉於御座。會五坊人按鷹,有離韝欲舉者,上命 縱之,徑入殿宇,以搏畫雉。上驚賞久之,召元長入圖 畫院為藝學,詔畫東太乙宮貴人之像,元長實督之。」 及命摸寫。王齊翰應運國寶羅漢深得其法。

石恪

[編輯]

按《圖畫見聞志》:「石恪,蜀人。性滑稽有口辯,工畫佛道 人物。始師張南本,後筆畫縱逸,不專規矩。蜀平,至闕 下,嘗被旨畫相國寺壁,授以畫院之職,不就。堅請還 蜀,詔許之。不樂都下風物,頗有譏誚雜言,或播人口。 有《唐賢像》《五丁開山》《巨靈擘太華》《新羅人角力》等圖 傳於世。」

按《益州名畫錄》:「石恪博綜儒學,志唯好畫,攻古體人 物,斆張南本筆法,雖豪貴相請,少有不足,圖畫之中, 必有譏諷焉。」

按《宣和畫譜》:「恪字子專,喜滑稽,尚談辯,工道釋人物。 初師張南本,技進益縱逸,不守繩墨,氣韻思致,過南 本遠甚。然好畫古僻人物,詭形殊狀,格雖高古,意務 新奇,故不能不近乎譎怪。孟蜀平,至闕下,被旨畫相 國寺壁,授以畫院之職,不就,力請還蜀,詔許之。」 按李廌《畫品》:「恪性不羈,滑稽玩世,所以作形相,或醜 怪奇」崛以示變。

按《圖繪寶鑑》:「石恪多作戲筆人物,詭形殊狀,惟面部 手足用畫法,衣紋皆粗筆成之。」

李咸熙王崇

[編輯]

按《圖繪寶鑑》:「李咸熙,王崇國初同時工人物。」

趙光輔

[編輯]

按《聖朝名畫評》:「趙光輔尤善畫蕃馬,凡欲為之,必心 潛慮密,視聽皆斷,方肯草本,然後點竄增減,求具完 備,始上縑素。故光輔無一毛之失,得者如有至寶,古 今為蕃馬者亦可數。胡瓌得其肉,東丹得其骨,光輔 兼有之。至於戲風拽繩,吃草飲水,奔走立臥,嘶嚙跑

蹶,瘦壯老嫩,駑良疲逸,羈縶疾病之狀,莫不精至
考證
按《圖畫見聞志》:「趙光輔,華原人。工畫佛道,兼精蕃馬。

筆鋒勁利,名刀頭燕尾。太祖朝為圖畫院學生,故鄉 里呼為趙評事。許昌、開元、龍興兩寺皆有畫壁,浴室 院《地獄變》尤佳,有《功德蕃馬》等圖傳於世。」

高益

[編輯]

按《聖朝名畫評》:「高益本,契丹涿郡人,太祖時來中國。 初於都市貨藥,有來贖者,輒畫鬼神犬馬,藉藥與之, 得者驚異。有孫四皓者,廣延藝術之士,益往客之,為 禮甚厚,畫鬼神《搜山圖》一本,以酬其意。歲初,復畫《鍾 馗》一軸為獻,孫遽張於賓館,或曰:『鬼神用力,此傷和 重』。益聞之,乃睨目奮筆,畫一異狀者,舉石狻猊以擊」 厲鬼,復張於舊所,觀者驚其勁捷,握手滴汗。嘗於四 皓樓上畫《卷雲芭蕉》,京師之人,摩肩爭玩。孫乃神宗 近戚,進益前所畫《搜山圖》。上歎賞移刻,遂待詔圖畫 院,敕畫相國寺廊壁。會上臨幸,見益寫阿育王戰像, 詔問:「卿曉兵否?」對曰:「臣非知兵者,命意至此。」上善之。 後畫崇夏寺大殿東西二壁。善神雖長於大像,但稱 其筆。凡畫《坐神》,用意最善。高益亦善畫蕃馬,於分 數盡得身段肥瘠,蹄踠疏數,皆取形似,尢富氣燄。 按《皇朝事實類苑》:相國寺舊畫壁,乃高益之筆。有畫 眾工奏樂一堵,最有意。人多病擁琵琶者誤撥下絃, 「眾管皆發」四字,「琵琶」四字在正絃,此撥乃掩下絃,誤 也。予以為非誤也。蓋管以發指為聲,琵琶以撥過為 聲,此撥掩下絃,則聲在上絃也。益之布置尚能如此, 其心匠可知也。

按《圖畫見聞志》:「高益,涿郡人,工畫佛道鬼神、蕃漢人 馬。太祖朝,潛歸京師,始貨藥以自給,每售藥,必畫鬼 神或犬馬於紙上,藉藥與之,由是稍稍知名。時太祖 在潛邸,外戚孫氏喜畫,因厚遇益,請為圖畫。未幾,太 宗龍飛,孫氏以益所畫《搜山圖》進上,遂授翰林待詔。 後被旨畫大相國寺行廊阿育王等變相,暨熾盛光 『九耀』」等,有位置小木,藏於內府後寺廊。兩經廢置,皆 飭後輩名手依樣臨倣。又畫崇夏寺大殿,善神,筆力 絕人。有《南國𩰚象》《衛士騎射》《蕃漢出獵》等圖傳於世。 按《圖繪寶鑑》,高益用墨,重傅色輕,變通應手,不拘一 態。

董羽

[編輯]

按《聖朝名畫評》:「董羽字仲翔,毘陵人。仕李煜為待詔, 寫香花閣幃床屏並積水圖,大見稱譽。建康有隋大 司空陳仁杲廟堂,後水一壁,至今猶存。隨煜歸京,於 學士院壁為戲水龍,於開寶寺東經藏院壁為弄珠 龍,皆為精筆。」

按《圖畫見聞志》:「董羽歸朝後,太宗嘗令畫端拱樓下 龍水四壁,極其精思。始被命畫端拱樓龍水,凡半載 功畢,自謂即拜恩命。一日,上與嬪御登樓,時皇子尚 幼,見畫壁驚畏啼呼,亟令杇墁,羽卒不受賞,亦其命 也。」玉堂北壁,舊有董羽畫《水》二堵,筆力遒勁,勢若 搖動。其下一二尺,頗有雨壞處。蘇易簡為學士尢,愛 重之。蘇適受詔知舉,將入南宮,囑於同院韓丕,使召 名筆完葺之。蘇既去,韓乃呼工之赤白者,杇墁其半, 而用朱畫欄檻以承之。蘇出見之,悵恨累日,雖命水 洗滌,而痕蹟至今尚存。時人以蘇之鑒尚、韓之純朴 兩重焉。

按《宣和畫譜》:「董羽字仲翔,毘陵人。善畫魚龍海水,不 為汀濘沮洳之陋,濡沫涸轍之游。喜作禹門砥杜,乘 長風破萬里浪,驚雷怒濤,與之為出沒,盡魚龍超忽 覆卻之狀。其筆端所得,豈惟壯觀而已耶。事偽主李 煜為待詔,後隨煜歸京師,即命為圖畫院藝學。」今金 陵清涼寺有李煜八分題名,蕭遠草書,羽畫海水為 三絕。羽語吃,時以《董啞子》稱。方太宗嘗令畫端拱樓 壁,觀者畏懾,因以杇墁,羽亦終不偶。頃畫水於玉堂 北壁,其洶湧瀾翻,望之若臨煙江絕島間,雖咫尺汗 漫,莫知其涯涘也。宋白為時聞人,一見擊節稱賞,因 賦以詩。其警句謂「回眸已覺三山近,滿壁潛驚五月 寒。」則羽之得名,豈虛矣哉!

吳進

[編輯]

按《圖畫見聞志》:「吳進,江南人,善畫龍水。」

吳懷

[編輯]

按《聖朝名畫評》:「吳懷,江南人。善畫龍水。其最佳處,據 孤島,憑老木,伏平」請幫助識別此字。拿怒浪呼雲自蔽,有夭矯肉飛 之勢。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