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251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五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五十一卷目錄
淮水部彙考一
考
山川典第二百五十一卷
淮水部彙考一
[編輯]東瀆大淮
淮水發源於今河南南陽府桐柏縣之「胎簪山,東流 逕桐柏山下,又東逕信陽、確山、真陽、羅山、新蔡、息縣、 光山、固始諸境,凡合數十大水,並流入江南,激蕩於 霍丘、壽州、懷遠、臨淮、鳳陽諸境,又合數大水,至泗州, 忽分為二:一自草嘴劉溝洪澤湖東流至清河縣天 妃閘河口會黃河入海,一由大澗口入湖,由湖入江」, 以達於海。
考
按:《書經·夏書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疏〉淮, 出桐柏山。〈蔡傳〉曾氏曰:「淮之源出於豫之境,至揚、徐之 間始大,其泛濫,為患尤在於徐,故淮之治,於徐言之 也。」
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疏〉《地理志》云:「桐 柏山在南陽平氏縣東南,淮水所出。」《水經》云:「出胎簪 山,東北過桐柏山。」胎簪,蓋桐柏之傍小山。沂水出泰 山蓋縣南,至下邳入泗。泗水出濟陰乘氏縣,至臨淮 睢陵縣入淮。乃沂水先人泗泗入淮耳。〈蔡傳〉《水經》云:「淮 水出南陽平氏縣胎簪山,禹只自桐柏導之耳。沂入 於泗,泗入於淮。」此言「會」者,以二水相敵故也。入海在 今淮浦。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正東曰青州,其川淮泗。」〈訂義〉易氏 曰:「《禹貢》導淮自桐柏。」《漢志》高陽郡平氏縣桐柏,大復 山在東南。唐以其地為桐柏縣,屬唐州。淮水所出,東 流至蔡州之真陽,流至申州之義陽縣,今為信陽軍 信陽縣。又東流至光州主城縣。又東北流至濠州招 信縣,今屬泗州。本漢臨淮郡淮陵縣地,乃古徐州之 域,即《漢志》所謂「淮至淮陵入海」者也。又東北經楚州 之盱眙縣,今為盱眙軍。與泗州隔淮相對。又至楚州 山陽縣入海。
按:《爾雅釋水》:「淮為滸。」
按:《山海經海內東經》,淮水出餘山,餘山在朝陽東義 鄉,西入海,淮浦北。〈註〉今水出義陽平氏縣桐柏山。 按《春秋說題辭》,「淮者,均其勢也。」
按:《漢書地理志》,「南陽郡平氏。」〈註〉《禹貢》「桐柏大復山在 東南,淮水所出,至淮陵入海。」
廬江郡。〈註〉故淮南,文帝十六年別為國。金蘭西北有 東陵鄉,淮水出焉。
九江郡「曲陽。」〈註〉應劭曰:「在淮曲之陽。」
東海郡「曲陽。」〈註〉應劭曰:「在淮曲之陽。」
丹陽郡「陵陽。」〈註〉桑欽言:淮水出東南,北入大江。 按《淮南子。地形訓》,「淮出桐柏山。」
按:《後漢書郡國志》:「琅邪國姑幕。」〈註〉《博物記》曰:「淮水,入 城東南五里。」
南陽郡平氏桐柏大復山,淮水出。〈註〉《荊州記》曰:「桐柏 淮源湧發其中,潛流三十里,東出大復山南,山南有 淮源廟。」
按《水經》,「淮水出南陽平氏縣胎簪山,東北過桐柏山。」 〈注〉《山海經》曰:淮出餘山,在朝陽東,義鄉西。《尚書》:「導淮 自桐柏。」《地理志》曰:南陽平氏縣,王莽之平善也。《風俗 通》曰:南陽平氏縣桐柏大復山在東南,淮水所出也。 淮,均也。《釋名》曰:淮,韋也。韋繞揚州北界,東至於海也。 《爾雅》曰:「淮為滸。」然淮水與醴水同源俱導,西流為醴, 東流為淮,自潛流地下三十許里,東出桐柏之大復 山南,謂之陽口,水南即復陽縣也。闞駰言:「復陽縣,胡 陽之樂鄉也,元帝元延二年置,在桐柏大復山之陽, 故曰復陽也。」《東觀漢記》曰:「朱祐少孤,歸外家復陽劉 氏山南有淮源廟,廟前有碑,是南陽郭苞立。」又二碑 並是漢延熹中守令所造,文辭鄙拙,殆不可觀,故《經》 雲「東北過桐柏」也。
淮水又東逕義陽縣。〈注〉縣南對固成山,山有水,注流 數丈,洪濤灌山,遂成巨井,謂之「石泉水」,北流注於淮。 淮水又逕義陽縣故城南。〈注〉義陽郡治也,世謂白茅 城。其城圓而不方。闞駰言:「晉太始中,割南陽東鄙之 安昌、平林、平氏、義陽四縣,置義陽郡於安昌城。」又《太 康記》《晉書地道記》並有義陽郡,以南陽屬縣為名。漢 武帝元光四年,封北地都尉衛山為侯國也。有九渡 水注之。水出雞翅山,磎澗瀯委,沿愬九渡矣。其猶零 陽之九渡水,故亦謂之為九渡焉。於磎之東山,有一 水發自山椒,下數丈,素湍直注,頹波委壑,可數百丈望之若霏幅練矣。下注九渡水,九渡水又北流注於 淮。
東過江夏平春縣北。
淮水又東,油水注之。〈注〉水出縣西南油溪,東北流,逕 平春縣故城南,漢和帝建初四年,封子全為王國。淮 水又東,曲岸北有一土穴,徑尺,泉流下注,沿流波三 丈,入於油水,亂流南屈,又東北注於淮。淮水又東北, 逕城陽縣故城南,漢高帝十二年,封定侯奚意為侯 國,王莽之「利新」也。魏城陽郡治。
淮水又東北,與《大木水》合。〈注〉水西出大木山,「山即晉 車騎將軍祖逖自陳留將家避難所居也。」其水東逕 城陽縣北,而東入於淮。
淮水又東北流,左會湖水。〈注〉傍川,西南出窮溪,得其 源也。
淮水又東,逕安陽縣故城南。〈注〉江,國也,嬴姓矣。今其 地有江亭。《春秋·文公四年》,「楚人滅江,秦伯降服出次, 曰同盟。滅雖不能救,敢不矜乎?」《地理志》曰:「漢乃縣之。 呂后八年,封淮南厲王子劉勃為侯國,王莽之均、夏 也。」
淮水又東得溮口水。〈注〉源南出大潰山,東北流,翼帶 三川,亂流北注溮水。又北逕賢首山西,又北出,東南 屈,逕仁順城南,故義陽郡治,分南陽置也。晉太始初, 以封安平獻王。孚長子望,本治在石城山上,因梁希 侵逼,徙治此城。齊司州刺史馬鮮卑不守魏置郢州 也。昔常珍奇自懸瓠遣三千騎援義陽行事龐定光, 屯於溮水者也。溮水東南流,歷金山北,山無樹木,峻 峭層峙。溮水又東逕義陽故城北,城在山上,因倚陵 嶺,周迴三里,是郡昔所舊治城。城南一十五步,對門 有天井,周一百餘步,深一丈。東逕鍾武故城南,本江 夏之屬縣也,王莽之當利縣矣。又東逕石城山北,山 甚高峻。《史記》曰:「魏攻冥阨。」《音義》曰:「冥阨,或言在鄳縣 葙山也。」按《呂氏春秋》,九塞其一也。溮水逕鄳縣故城 南。建武中,世祖封鄧邯為鄳縣侯。蘇林曰:「音盲。」溮水 又東逕七井岡南,又東北注於淮。淮水又東至谷口。 谷水南出鮮金山,北流至瑟水注之。水出西南具山, 東北逕光淹城東,而北逕青山東、羅山西,東北流注 於谷水。谷水東北入於淮。
又東逕新息縣南。〈注〉淮水東逕故息城南,《春秋左傳 隱公十一年》:「鄭息有違言,息侯伐鄭,鄭伯敗之者也。」 淮水又東逕浮光山北。〈注〉亦曰:扶光山,即弋山也。逕 新息縣故城南。應劭曰:「息後徙東,故加新也。王莽之 新德也。」光武十九年,封馬援為侯國。外城北門內有 新息長賈彪廟,廟前有碑,面南又有魏《汝南太守程 堯碑》。魏太和中,蠻田益宗效域,立東豫州,以益宗為 刺史。淮水又東合慎縣水,水出慎陽縣西,而東逕慎 陽縣故城南,縣取名焉。〈史記索隱曰慎陽屬汝南如淳曰音震闞駰曰合作滇陽 承予五年末印更刻遂誤以水為心〉漢高帝十一年,封欒說為侯國,潁 陰劉陶為縣長,政化大行,道不拾遺,以病去官,童謠 歌曰:「悒然不樂,思我劉君,何時復來,安此下民。」見思 如此。應劭曰:「慎水所出,東北入淮。慎水又東流,積為 燋陂,陂水又東南流,為上慎陂,又東為中慎陂,又東 南為下慎陂,皆與鴻郄陂水散流。其陂首受淮川,左 結鴻陂,漢成帝時」,翟方進奏毀之。建武中,汝南太守 鄧晨欲修復之,知許偉君曉知水脈,召與議之,偉君 言成帝用方進言毀之。尋而夢上天,天帝怒曰:「何敢 敗我濯子淵?」是後民失其利。時有童謠曰:「敗我陂,翟 子威;及子覆,陂當復。」明府興復廢業,童謠之言,將有 徵矣。〈漢書汝南舊有鴻隙大陂郡以為饒成帝時關東數水陂溢為害翟方進為相奏決去陂水有 童謠曰壞陂誰翟子咸飯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當復誰雲者兩黃鵠〉遂署都水掾,起 塘四百餘里,百姓得其利。陂水散流,下合慎水,而東 南,逕息城北,又東,逕南入淮,謂之慎口。淮水又東,與 申陂水合,水上承申陂於新息縣北,東南流,分為二 水,一水逕深丘西,又屈逕其南,南派為蓮湖水,南流 注於淮。淮水又左迤,流結兩湖,謂之「東西蓮湖」矣。 淮水又東,右合壑水。〈注〉水出白沙山,東北逕柴亭西, 俗謂之「柴水。」又東北流於潭溪水合水發潭谷,東北 流,右會柴水。柴水又東逕黃城西,故弋陽縣也。城內 有二城,西即黃城也。柴水又東北入於淮,謂之柴口 也。
淮水又東北,申陂枝水注之。〈注〉水首受陂水於深丘 北,東逕釣臺南,臺在水曲之中,臺北有琴臺。又東逕 陽亭南,東南合淮。
淮水又東,逕淮陰亭北,又東逕白城南。〈注〉楚白公勝 之邑也。又東北去白亭一十里。
淮水又東,逕長陵戍南,又東,青陂水注之。〈注〉分青陂 東瀆,東南逕白亭西,又南於長陵戍東,東南入於淮。 淮水又東北,合黃水。〈注〉水出黃武山,東北流,木陵關 水注之。水導木陵山,西北流注於黃水。黃水又東逕 晉西陽城南,又東逕南光城,南光郡治。又東北逕高 城南,故弦高國也。又東北逕弋陽郡東有虞丘,郭南
有子相廟。黃水又東北入於淮,謂之「黃口。」淮水又東北逕褒信縣故城南,而東流注之者也。又東過期思縣北。〈注〉縣故蔣國,周公之後也。《春秋?文 公十年》,「楚王田於孟諸,期思公復,遂為右司馬。楚滅 之,以為縣。漢高帝十二年,以封賁赫為侯國。」城之西 北隅有楚相孫叔敖廟,廟前有碑。
淮水又東北,淠水注之。〈注〉水出弋陽縣南垂山,西北 流歷陰山、關、逕二城間,舊有賊難軍,所謂「頓防。」西北 出山,又東北流逕新城戍東,又東北得詔虞水口,西 北去弋陽虞丘郭二十五里。水出南山,東北流逕詔 虞亭東,而北入淠水。又東北注淮,俗曰「白鷺水。」 東過原鹿縣南,汝水從西北來注之。〈注〉縣即春秋之 鹿上也。《左傳》僖公二十一年,「宋人為鹿上之盟,以求 諸侯於楚。」建武十五年,世祖更封侍中執金吾陰鄉 侯識為侯國者也。
又東過廬江安豐縣東北,決水從北來注之。〈注〉廬江, 故淮南也,漢文帝十六年,別以為國。應劭曰:「故廬子 國也。」決水自舒、蓼北注,不於北來也。安豐東北注淮 者,窮水矣,又非決水,皆誤耳。
淮水又東,谷水入焉。〈注〉水上承富水,東南流,世謂之 谷水也。東逕原鹿縣故城北,城側水南。谷水又東逕 富陂縣故城北,俗謂之成閭亭,非也。《地理志》曰:「汝南 郡有富陂縣。建武二年,世祖改封平鄉侯王霸為富 陂侯。」《十三州志》曰:「漢和帝永元九年,分汝陰置,多陂 塘以溉稻,故曰富陂縣也。」谷水又東,於汝陰城東南 注。〈下有缺字〉
淮水又東北,左會潤水。〈注〉水首受富陂,東南流為高 塘陂,又東積而為陂水,東注焦陵陂。陂水北出為鮦 陂,陂水潭漲,引瀆北注汝陰,四周隍塹,下注潁水。焦 湖東注,謂之「潤水。」逕汝陰縣東,逕荊亭北,而東入 淮水。又東北,窮水入焉。〈注〉水出六安國安豐縣窮谷。 《春秋左傳》,楚救灊,司馬沈伊戍與吳師遇於窮谷者 也。川流泄注於決水之右,北灌安豐之左,世謂之安 豐水,亦曰窮水,音戎,並聲相近,字隨讀轉,流結為陂, 謂之窮陂。塘堰雖淪,猶用不輟。陂水四分,農事用康。 北流注於淮。京相璠曰:今安豐有窮水,北入淮。淮水 又東為安豐津,水南有城,故安豐都尉治。後立霍丘 戍淮。淮中有洲,俗號關洲,蓋津關所在,故斯洲納稱 焉。《魏書國志》有曰:「司馬景王征毋丘儉,使鎮西將軍、 豫州刺史諸葛誕從安豐津先至壽春。儉敗,與小弟 秀藏水草中。安豐津都尉部民張屬斬之,傳首京都。」 即斯津也。
又東北至九江壽春縣西,泚水、洪水合北注之。又東, 潁水從西北來流注之。〈注〉淮水又東,左合泚口,又東 逕中陽亭北,為中陽渡,水流淺磧,可以厲也。
淮水又東流,與潁口會,東南逕倉陵北,又東北流,逕 壽春縣故城西。〈注〉縣即楚,考烈王自陳徙此。秦始皇 立九江郡治此,兼得廬江、豫章之地,故以九江名郡。 漢高帝四年,為淮南國;孝武元狩六年,復為九江焉。 文穎曰:「《史記貨殖傳》曰:『淮以北,沛、陳、汝南、南郡為西 楚,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為東楚,衡山、九江、江南、豫 章、長沙為南楚。是為三楚者也』。」
淮水又北,左合椒水。〈注〉水上承淮水,東北流逕蛇地 南,又歷其城東,亦謂之「清水。」東北流注於淮水。謂之 「清水口」者,左合椒水焉。
又東過壽春縣北,肥水從縣東北流注之。〈注〉淮水於 壽陽縣西北,肥水從城而北,入於淮,謂之肥口。淮水 又北,夏肥水注之。水上承沙水於城父縣右出,東南 流,逕城父縣故城南,王莽之思善也。縣故焦夷之地。 《春秋左傳昭公九年》,楚公子棄疾遷許於夷,實城父 矣。取州來淮北之田以益之。伍舉授許夷田。杜預曰: 「此時改城父為夷,故傳實之者也。」言夷田在「濮水西 者也。」然則濮水即沙水之兼稱,得夏肥之通目矣。漢 桓帝永壽元年,封大將軍梁冀孫桃為侯國者也。夏 肥水自縣又東逕思善縣之故城南,漢章帝章和三 年,分城父立。夏肥水又東為高陂,又東為天淙陂,水 出分為二流,南為肥水,北為雞陂。夏肥東流,左合雞 水。水出雞陂東為黃陂,又東南流,積為茅陂,又東為 雞水,《呂氏春秋》曰:「宋人有取道者,其馬不進,投之雞 水」是也。雞水又會肥水,而亂流東注,俱入於淮。 淮水又北逕山硤中,謂之硤石。〈注〉對岸山上結二城 以防津要。西岸山上有馬跡,世傳淮南王乘馬昇仙 所在也。今山之東南石上有大小馬跡一十餘所,仍 今存焉。淮水又北,逕下蔡縣故城東,本州來之城也。 吳季札始封延陵,後邑州來,故曰延州來矣。《春秋》襄 公二年,蔡成公自新蔡遷於州來,謂之下蔡也。淮之 東岸,又有一城,下蔡新城也。二城對據,翼帶淮濆。淮 水東逕八山北,山上有老子廟。淮水歷潘城南,置潘 溪戍。戍東側潘溪,吐川納淮,更相引注。又東逕梁城, 臨側淮川,川左有湄城,淮水左迤為湄湖。淮水又右 納洛川於西曲陽縣北。水分閻溪,北絕橫塘,北逕蕭 亭東,又北,鵲甫溪水入焉。水出東鵲甫谷,西北流逕鵲甫亭南,西北流注於洛水。北逕西曲陽縣故城東, 王莽之延平亭也。應劭曰:「縣在淮曲之陽,下邳有曲 陽,故是加西」也。洛澗北歷秦墟,下注淮,謂之洛口。《經》 所謂「淮水逕壽春縣北,肥水縣東北注」者也。蓋《經》之 謬矣。考川定土,即實為非,是曰洛澗,非肥水也。 淮水又北,逕莫耶山西。〈注〉山南有陰陵縣故城。漢高 祖五年,項羽自垓下從數百騎,夜馳渡淮,至陰陵,迷 失道,左,陷大澤,漢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及之於 斯縣者也。按《地理志》,王莽之陰陸也。後漢九江郡治。 時多虎災,百姓苦之。南陽宋均為守,退貪殘,進忠良, 虎悉東渡江。〈謝承漢書雲南陽宗資祖父均趙明誠金石錄雲宗資墓在南陽有天鹿辟邪 知宋均當作宗均也〉
又東過當塗縣北,《濄水》從西北來注之。〈注〉淮水自莫 耶山東北逕馬頭城北,魏馬頭郡治也,故當塗縣之 故城也。《呂氏春秋》曰:「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 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故江淮之俗,以辛壬癸甲為 嫁娶日也。禹娶在山西南,縣即其地也。」《地理志》曰:「當 塗,侯國也。魏不害以圉守尉,捕淮陽反者。公孫勇者, 漢以封之,王莽更名山聚也。」
淮水又東北,濠水注之。〈注〉水出莫耶山東北之溪,溪 水西北引瀆逕禹墟北,又西流注於淮。
淮水又北,沙水注之。〈注〉經所謂蒗蕩渠也。淮之西有 平阿縣故城,王莽之平寧也。建武十三年,世祖更封 耿阜為侯國。《郡國志》曰:「平阿縣有當塗山,淮出於荊 山之左,當塗之右,奔流二山之間,西揚濤北注之。」《春 秋左傳哀公十年》,「大夫對孟孫曰:『禹會諸侯於塗山, 執玉帛者萬國』。杜預曰:『塗山在壽春東北』。」非也。余按, 《國語》曰:「吳伐楚,隳會稽」,獲骨焉,節專車。吳子使來聘, 且問之。客執骨而問之,「敢問骨何為大?」仲尼曰:「丘聞 之,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之,其 骨專車,此為大也。」蓋丘明親承聖旨,錄為實証矣。又 按:劉向《說苑辨物》王肅之敘孔子廿二世孫孔猛所 出先人書《家語》,並出此事,故塗山有會稽之名。考校 群書及「方土。」〈一作士〉之目,疑非此矣,蓋周穆之所會矣。 淮水於荊山北,過水自南注之,又東北逕沛郡義城 縣東。司馬彪曰:「後隸九江也。」
又東過鍾離縣北。〈注〉《世本》曰:「鍾離,嬴姓也。」應劭曰:「縣, 故鍾離子國也。楚滅之,以為縣。《春秋左傳》所謂吳公 子光伐楚,拔鍾離者也。王莽之蠶富也。」豪水出陰陵 縣之陽亭北,小屈有石穴,不測所窮,言穴出鍾乳,所 未詳也。豪水東北流,逕其縣西,又屈而南轉,東逕其 城南,又北歷其城東,逕小城,而北流注於淮。
淮水又東,逕夏丘縣南。〈注〉又東,渙水西入九里注之。 渙水又東南流,逕雝丘縣故城南,又東逕承匡城,又 東逕襄邑縣故城南,故宋之承匡、襄牛之地,宋襄公 之所葬,故號襄陵矣。《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宋 景公、衛公孫倉會齊師,圍我襄陵。十八年,惠成王以 韓師、諸侯師於襄陵縣。齊侯使楚景舍來求成公,會 齊、宋之圍」,即於此也。西有承匡城,《春秋》會於承匡者 也。秦始皇以承匡卑濕,徙縣於襄陵,更為襄邑也。王 莽以為襄平也。漢桓帝建和元年,封梁冀子胡狗為 侯國。《陳留風俗傳》曰:縣南有渙水,故《傳》曰:「睢渙之間 出文章,天子郊廟御服出焉」,《尚書》所謂「厥篚織文」者 也。渙水又東南,逕已吾縣故城南,又東逕鄫城北,《春 秋?襄公元年經》書,「晉韓厥帥師伐鄭,魯仲孫蔑會齊、 曹、邾、杞,次於鄫。」杜預曰:「陳留襄邑縣東南有鄫城。」渙 水又東南逕鄢城北,新城南,又東南,左合明溝,溝水 自蓬洪陂東南流,謂之明溝,下入渙水。又逕亳城北。 《帝王世紀》曰:「穀熟為南亳,即湯都也。」《十三州志》曰:「漢 武帝分穀熟置。」《春秋·莊公十三年》,「宋公子御說」奔於 亳者也。渙水東逕穀熟城南。漢光武建武二年,封更 始子歆為侯國。又東逕楊亭北。《春秋左氏傳襄公十 二年》,楚子囊、秦庶長無地伐宋,師於楊梁,以報晉之 取鄭也。京相璠曰:「宋地矣。」今睢陽東南三十里有故 楊梁,今曰陽亭也。俗名之曰緣城,非矣。西北去梁國 八十里。渙水又東逕沛郡之建平縣故城南。漢武帝 元年,封杜延年為侯國,王莽之田平也。又東逕酇縣 故城南。《春秋?襄公十年》,「會諸侯及齊世子光於」〈吳本 作酃誤按左傳皆作會於柤古文柤作〉今。其地聚,是也。王莽之酇治 矣。渙水又東南,逕費亭南。漢建和元年,封中常侍沛 國曹騰為侯國。騰字季興,譙人也。永初中,定桓帝策, 封亭侯。此城即其所食之邑也。渙水又東,逕銍縣故 城南,昔吳廣之起兵也,使葛嬰下之。渙水又東,苞水 注之,出譙城北,自汀陂。陂水東流,逕酇縣南,又東逕 鄲縣故城南。〈漢志沛郡有酇縣又有鄲縣孟康曰鄲音多〉漢景帝中元年, 封周應為侯國,王莽更之曰留城也。音多。又東逕稽 山北,嵇氏故居。嵇本姓奚,會稽人也。先人自會稽遷 於譙之銍縣,故為嵇氏。取「稽」字之上以為姓,蓋志本 也。《嵇氏譜》曰:「譙有嵇山,家於其側,遂以為氏。」縣。魏黃 初中,文帝以酇城父山桑銍置譙郡,故隸譙焉。苞水
東流入渙。渙水又東南,逕蘄縣故城南。《地理志》曰:「故垂鄉也。漢高帝破黥布於此縣,舊都尉治,王莽之蘄城也。」水上有古石樑處,遺基尚存。渙水又東逕穀陽 縣,右會八丈故瀆,瀆上承洨水,南流注於渙。渙水又 東,逕縠陽戍南,又東南,逕穀陽故城東北,右與解水 會。水上承縣西南解塘,東北流逕穀陽城南,即穀水 也。應劭曰:「城在穀水。」又東北流,注於渙。渙水又東南, 逕白石戍南,逕蚿城南,洨水注之。水首受蘄水於蘄 縣,東南流逕穀陽縣,八丈故瀆出焉。又東合長直故 溝,溝上承蘄水,南會於洨。洨水又東南流於洨縣故 城北,縣有垓下聚,漢高祖破項羽所在也。王莽更名 其縣曰育城。應劭曰:洨水所出,音絞,《經》之「絞」也。洨水 又東南,入於淮。故應劭曰:「洨水南入淮。」淮水又東至 巉石山,潼水注之。水首受潼縣西南潼陂縣,故臨淮 郡之屬縣,王莽更名成信矣。南逕沛國夏丘縣,絕蘄, 逕夏丘縣故城西。王莽改曰歸思也。又東南流,逕臨 潼戍西,又東南至巉石西南入淮。
淮水又東逕浮山。〈注〉山北對巉石山,梁氏天監中,立 堰於二山之間,逆天地之心,乖民神之望,自然水潰 淮矣。
淮水又東逕徐縣南,歷澗水注之。〈注〉導徐城西北徐 陂,陂水南流絕蘄水,逕歷澗水西,東南流,注於淮。 淮水又東,池水注之。〈注〉水出東城縣東,北流逕東城 縣故城南。漢以數千騎追,羽帥二十八騎引東城因 四隤出,斬將而去,即此處也。《史記》:孝惠八年,封淮南 厲王子劉賜為侯國。《地理志》:「王莽更名曰武城也。」池 水又東北流,歷二山間,東北入於淮,謂之池口也。 淮水又東,蘄水注之。〈注〉水首受睢水於穀熟城東北, 東逕建城縣故城北。漢武帝元朔四年,封長沙定王 子劉拾為侯國,王莽之多聚也。蘄水又東南逕蘄縣, 縣有大澤鄉,陳涉起兵於此。火為狐鳴處也。南則 洨水出焉。蘄水又東南,北入八丈故溝出焉。又東流, 南北長直故瀆出焉。又東入夏丘縣,東絕潼水,逕夏 丘縣故城北。又東南,逕潼縣南,又東流入徐縣。東絕 歷澗。又東逕大徐縣故城南,又東注於淮。
淮水又東歷客山,逕盱眙縣故城西。〈注〉《地理志》曰:都 尉治。漢武帝元朔元年,封江都易王子劉蒙之為侯 國,王莽更名之曰匡武。淮水又東逕廣陵,歷淮陽城, 北臨泗水,岨於二水之間。《述征記》:「淮陽太守治,自後 置戍,縣亦有時廢興也。」
又東北至下邳淮陰縣西,泗水從西北來流注之。〈注〉 淮、泗之會,即角城也。左右兩川,翼夾二水決入之所, 所謂「泗口」也。
又東過淮陰縣北,中瀆水出白馬湖,東北注之。〈注〉淮 水右岸,即淮陰也。城西二里有公路浦,昔袁術向九 江,將東奔袁譚,路出斯浦,因以為名焉。又東逕淮陰 縣故城北,北臨淮水。漢高帝六年,封韓信為侯國,王 莽之嘉信也。昔韓信去下鄉而釣於此處也。城東有 兩冢,西者即漂母塚也,周迴數百步,高十餘丈。昔漂 母食信於淮陰,信王下邳,蓋投金增陵以報母矣。東 一陵即信母冢也。縣有中瀆水,首受江於廣陵郡之 江都縣,縣城臨江,應劭《地理風俗記》曰:「縣為一都之 會,故曰江都也。」縣有江水祠,俗謂之伍相廟也。子胥 但配食耳。歲三祭,與五嶽同舊水道也。昔吳將伐齊, 北霸中國,自廣陵城東南築邗城,城下掘深溝,謂之 韓江,亦曰邗溟溝。自江東北通射陽湖,《地理志》所謂 「築水」也。〈地理志江都有渠水〉而北至末口。淮自永和中,江都水 斷,其水上承歐陽,引江入埭,六十里至廣陵城。楚漢 之間為東陽郡。高祖六年為荊國,十一年為吳城,即 吳王濞所築也。景帝四年更名江都。武帝元狩三年, 更曰廣陵。王莽郡曰江平,縣曰定安。城東水上有梁, 謂之「洛橋。」中瀆水自廣陵北出武廣湖東,陸陽湖西, 二湖東西相直五里,水出其間,下注樊梁湖。舊道東 北出,至博芝、射陽二湖,西北出夾耶,乃至山陽矣。至 永和中,患湖道多風,陳敏因穿樊梁湖北口,下注津 湖逕渡,渡十二里,方達北口,直至夾耶。興寧中,復以 津湖多風,又自湖之南北口,沿東岸二十里,穿渠入 北口,自後行者不復由湖。故蔣濟《三州論》曰:「淮湖紆 遠,水陸異路,山陽不通陳,穿溝,更鑿馬瀨,百里渡湖 者也。自廣陵出山陽白馬湖,逕山陽城西,即射陽縣 之故城也。應劭曰:『在射水之陽。漢高祖六年,封左令 尹項纏為侯國也。王莽更之曰監淮亭。世祖建武十 五年,封子荊為山陽公,治此。十七年,為王國。城本北 中郎將庾希所鎮』。」中瀆又東,謂之山陽浦,又東入淮, 謂之「山陽口」者也。
又東,兩小水流注之。〈注〉淮水左逕泗水國南,故東海 郡也。徐廣《史記音義》曰:「泗水,國名。漢武帝元鼎三年, 初置都郯。四年,常山憲王子思王商為國。」《地理志》曰: 「王莽更泗水郡為順水」,陵縣為生夌,淩水注之。水出 淩縣,東流逕其縣故城東,而東南流注於淮,實曰口 也。應劭曰:「淩水出縣西南入淮」,即《經》所謂之小水者 也又東至廣陵淮浦縣入於海。〈注〉應劭曰:「浦,岸也。」蓋側 淮濆,故受此名。淮水出縣故城,王莽更名之曰淮敬。 淮水於縣枝分北為游水,歷朐縣與沭合,又匡〈匡字譌末 詳〉朐山西,山側有朐縣故城。秦始皇三十五年,於朐 縣立石海上,以為秦之東門。崔琰《述初賦》曰:「倚高艫 以周盼兮,觀秦門之將將」者也。東北海中有大洲,謂 之郁洲,《山海經》所謂郁山在海中者也。言是山自蒼 梧徙此,雲山上猶有南方草木。今郁州治。故崔季珪 之敘《述初賦》言郁洲者,故蒼梧之山也。心悅而怪之, 聞其上有仙士石室也,乃往觀,見一道人獨處休休 然,不談不對,顧非己及也。即其賦所云吾夕濟於郁 洲者也。游水又北,逕東海利城縣故城之東,故利鄉 也。漢武帝元朔四年,封城陽共王子嬰為侯國,王莽 更之曰流泉。游水又北,歷羽山西。《地理志》曰:羽山在 祝其縣東南。《尚書》曰:「堯時曰四岳得舜」,進十六族殛 鯀於羽山,是為檮杌,與驩兜、三苗、共工同其罪,故世 謂之「四凶。」鯀既死,其神化為黃龍。〈龍字誤當作熊〉入於羽淵, 是為夏郊,三代祀之,故連山。《易》曰「有崇伯鯀伏於羽 山之野」者是也。游水又北,逕祝其縣故城西。《春秋經》 書,夏,公會齊侯於夾谷。《左傳定公十年》,公及齊平會 於祝其,實夾谷也。服虔曰:「地二名。」王莽更之曰猶亭。 縣之東有夾口浦。游水左逕瑯琊即丘縣故城之西。 《地理志》曰:莒子始起於此,後徙。莒有鹽官,故世謂之 「南莒」也。游水又東北,逕贛榆縣北,東側巨海,有《秦始 皇碑》在山上,去海一百五十步,潮水至,加其上三丈, 去則三尺。所見東北傾石,長一丈八尺,廣五尺,厚三 尺八寸,一行一十二字。游水又東北,逕紀鄣故城南。 《春秋?昭公十九年》,「齊伐莒,莒子奔紀鄣。莒之婦人,怒 莒子之害其夫,老而託紡」焉,取其纑而夜縋。縋絕,鼓 譟,城上人亦譟。莒共公懼,啟西門而出,遂奔入紀。故 紀子帛之國。《穀梁傳》曰:「吾伯姬歸於紀者也。」杜預曰: 「紀、鄣地二名。東海。」贛榆縣東北有故紀城,即此水也。 游水東北入海。舊吳之燕、岱,常泛巨海,憚其濤嶮,更 沿泝是瀆,田是出。《地理志》曰:「游水自淮浦北入海。」《爾 雅》曰:「淮別」為滸,游水亦枝稱者也。
按:《晉書地理志》,「宣城郡陵陽。」〈註〉淮水出東北入江,仙 人陵陽子明所居。
按:《隋書地理志》,「淮安郡平氏。」〈註〉舊置漢廣郡。《開皇初》 郡廢。有淮水。
熙平郡「桂陽。」〈註〉有貞女山、方山。有盧水、淮水。
按:《唐書地理志》:「泗州臨淮郡,盱眙。」〈註〉有直河,太極元 年,敕使魏景倩引淮水至黃土岡,以通揚州。
宿州虹。〈註〉有廣濟新渠,開元二十七年,採訪使齊澣 開,自虹至淮陰北十八里入淮,以便漕運。既成,湍急 不可行,遂廢。
按《宋史河渠志》:「昔孝文時,賈誼言漢以江淮為奉地, 謂魚鹽穀帛多出東南。至五鳳中,耿壽昌奏故事,歲 增關東穀四百萬斛以給京師,亦多自此渠漕運。唐 初,改通濟渠為廣濟渠。開元中,黃門侍郎平章事裴 耀卿言,江淮租船,自長淮西北泝鴻溝,轉相輸納於 河陰、含嘉、太原等倉,凡三年,運米七百萬石,實利涉」 於此。開元末,河南採訪使、汴州刺史齊澣,以江、淮漕 運,經淮水波濤有沉損,遂浚廣濟渠下流,自泗州虹 縣至楚州淮陰縣北八十里,合於淮,踰時畢功。既而 水流迅急,行旅艱險,尋乃廢停,卻由舊河。德宗朝,歲 漕運江、淮米四十萬石,以益關中。時叛將李正己、田 悅皆分軍守徐州臨渦口,梁崇義阻兵襄、鄧,南北漕 引皆絕。於是水陸運使杜佑請「改漕路,自浚儀西十 里,疏其南涯,引流入琶琵溝,經蔡河至陳州合潁水, 是秦、漢故道。以官漕久不由此,故填淤不通,若畎流 培岸,則功用甚寡。又廬、壽之間有水道,而平岡亙其 中,曰雞鳴山,佑請疏其兩端,皆可通舟,其間登陸四 十里而已,則江湖、黔」、嶺、蜀漢之粟,可方舟而下。由是 白沙趨東關,經廬、壽,浮潁、步、蔡,歷琵琶溝入汴河,而 復經泝淮之險,徑於舊路二千里,功寡利多。朝議將 行,而徐州順命,淮路乃通。
按《夢溪筆談》:「唐李翱為《東南錄》云:『自淮沿流,至於高 郵,乃泝至於江。孟子所謂『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則淮泗固嘗入江矣。此乃禹之舊跡也。熙寧中,曾遣 使按圖求之,故道宛然,但江淮已深,其流無復能至 高郵耳』。」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淮水職方》,青州川出唐州 桐柏縣大復山,東南至盱眙軍昭信縣入海。」〈註〉桐柏 縣漢平氏縣東界。
按《金史地理志》:「壽州下蔡。」〈註〉有淮水。
唐州《桐柏》。〈註〉大定十年始置正官,興定五年六月廢。 有桐柏山、淮水。
潁州,「汝陰。」〈註〉有淮水。
潁上。〈註〉元光二年十一月改隸壽州。有淮水。
泗州虹。〈註〉有淮水。
按圖書編《淮水考》《禹貢》云:「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按淮水出河南南陽府、唐縣泌陽,及湖廣 德安府、隨州、襄陽府棗陽縣四界胎簪山,禹只自唐 縣桐柏山導之,桐柏去胎簪不遠。沂水至邳州會泗 同,至南直隸淮安府清河縣入淮。自桐柏東會於泗、 沂,至本府海州入海。
胎簪山極廣大深秀,綿亙河南南陽府唐縣、泌陽,湖 廣德安府隨州、襄陽府棗陽縣四州縣之界。有臥龍 山、石女山、蓮花峰、銅山,皆其山也。而淮正出於泌陽 之銅山下,謂「淮源出桐柏山」者此也。
《黃河由淮入海考》按:鄭曉曰:「洪武二十四年,河決黑 羊山,東逕汴城北五里,又南至項城入淮,而故道遂 淤。正統十三年,決張秋沙灣,東流入海。又決滎澤,東 經汴城,歷睢陽,自亳入淮。景泰七年,始塞沙灣,而張 秋運道復完。自後河勢南趨,而汴城之新河又淤。弘 治二年以後,漸徙而北,又決金龍口等處,直趨張秋」, 橫衝會通河,奔流入海,而汴城南之新河又淤。命副 使御史劉大夏治之,施功未竟,伏流潰溢。人皆言「黃 陵岡塞口不合,張秋護堤復壞,河不可治,運道不可 復,且有為海運之說者。蓋滎澤孫家渡口舊河,東經 朱仙鎮,下至項城南,猶有河流,淤淺近二百餘里。若 多役夫力,疏濬深廣,使由泗入淮,可殺上流之勢。黃 陵岡賈魯舊河,南經曹縣梁進口,下通歸德丁家道 口,以分殺水勢。然梁進口以南,滔滔無阻,以北淤澱 將平,計其功力,僅八十里。若多役夫力,疏濬深廣,使 由徐入淮,可殺下流之勢,水勢既下,則決口可塞,運 道可完矣。但既疏之後,不能保其不復淤;既塞之後, 不能保其不復決耳。」是時劉大夏能虛懷博訪、推心 任下。五旬而事竣。
《江通於淮考》「江與淮本不通越揚州高郵僅四百里 許。吳夫差與晉會潢地,鑿溝以運輜重。隋人廣之,築 堤壅水於兩頭,自江拽船而上,復拽船而下於淮,於 是江淮舟楫始達。」
按《湖廣通志》,德安府隨州有太平山,或名胎簪,最峻, 東北諸山皆宗之。淮水出於其下,北流於桐柏 按《河南通志》,南陽府桐柏縣西三十里有胎簪山,淮 水發源於此。縣東一里有桐柏山,淮水經其下,禹導 淮自桐柏,即於此。
淮瀆在桐柏縣西二十五里。源出胎簪山,流經信陽、 確山、真陽、息縣、固始,會泗、沂東入於海。
按《南陽府志》,淮水在桐柏縣西。《水經》,淮水出南陽平 氏縣胎簪山,東北過桐柏山。《山海經》曰:「淮出餘山,在 朝陽東義鄉西。」《尚書》:「導淮自桐柏。」《地理志》曰:「南陽平 氏縣,王莽之平善也。」《風俗通》曰:南陽平氏縣桐柏大 復山在東南,淮水所出也。淮,均也。《春秋說題辭》曰:「淮 者,均其勢也。」《釋名》曰:「淮,圍也,圍繞揚州北界,東至於」 海也。《爾雅》曰:「淮為滸。」然淮水與澧水同源俱導,西流 為澧,東流為淮,自潛流地下三十許里,東出桐柏之 大復山南,謂之陽口。水南即復陽縣也。又按:淮水其 源初出,伏流三十里,湧為三泉,因濬為井,所為淮井 是也。流六七里成河,東北經大復山,山南有淮源廟。 從義陽縣南東過江夏平春縣北寺,又東,過新息縣南, 期思縣北,至原鹿縣南,與汝水合。又東過廬江安豐 縣,與決水合。又東至當塗縣,與渦水合。又東過鍾離 北夏丘縣南。又東至徐縣,合澗水、蘄水。又東至盱眙。 又東北至下邳淮陰縣,與泗水合。東至廣陵淮浦縣 而入海。近海數百里通潮汐。《尚書》云:「導淮自桐柏,東 會於泗、沂,東入於海」是也。
月河在桐柏縣東。一水如帶,旋繞山岑,如月之圓,合 圍山諸水入於淮。
水磨灣,在桐柏縣西十里,林木蓊蔚,水東南流入於 淮。
按《信陽州志》:淮水在州北四十五里。《水經》云:「淮水東 經義陽」,即此。
明河一曰「明港河」,在州北九十里。源出天目山,東流 入於淮。
洋河在州東北七十里。一名「旴河」,東流入於淮。 溮河,在州南四十里。源出隨州黃土山,流抱州城入 於淮。
按《舞陽縣志》,「沙河在縣北五十里,源出魯陽堯山,經 北舞渡,東會澧水達於淮。」
按《確山縣志》,淮水在縣南四十里,源出南陽唐縣之 桐柏山,東南潛流三十里,東出大復山,東流入縣境, 經真陽、信陽、羅山,至息縣東南合汝水,東注固始朱 皋鎮,出境又南合淝水、渦水,納沂泗水入海。《禹貢》所 雲「導淮自桐柏」也。
按《真陽縣志》,「淮水在縣南九十里,源出桐柏山,東南 流經信陽入潁水界。」
閭河在縣南二十五里。源出確山縣高皇陂,東流合 撞陂港,經柳塞寺西入淮。
清水港河在縣南四十里。自確山縣橫山發源,通板 橋河,東入淮彭家河在縣南十二里,通閭河,東入淮。
按《息縣志》,「淮水在縣南四里。」
營河在縣北一百里。源出汝河支流,東南入於淮。 泥河在縣東四十五里,源出萬安塘,東達於淮。 谷河在縣東四十里,源出堅斧堰,東達於淮。
按《羅山縣志》,「淮水在縣西北二十里。」
濼清河在縣北三十里,即濼水澗,下流入於淮。 月兒灣河在縣東北三十里,源出掘山,流入於淮 竹竿河在縣東北三十里,源出窟壟山,北流入於淮。 按《光州志》:「潢河一名小黃河,源出湖廣麻城縣分水 嶺,經光山縣界,至州西北流,貫城東,出合恨溝,入於 淮。」
白露河在州東四十里。源出弋陽縣南,北流歷陰山 關,合淠水,北流入於淮。
按《光山縣志》,「淮水在縣北九十里。」
寨河在縣北二十里。北流合清流河入於淮。
官渡河在縣南五里。源出分水嶺,至光州為小黃河, 北流入於淮。
臨仙河在縣南二十里,合官渡河北流入於淮。 按《固始縣志》:淮水在縣北七十里,自張莊人境受白 露河、曲河史河水,至朱皋出境。《山海經》雲「淮在期思 北」是也。
春河在縣南十五里。源出商城縣黑山坡,東流入於 淮。
泉河在縣東四十里,受石樑堰沿城澗等水,入於淮。 曲河,在縣西二十里,源出斛山,東北流入於淮。 按《汝陽縣志》:「汝水源出汝州天息山,東南入西平界, 經上蔡、汝陽、新蔡、固始、朱皋鎮合於淮。」
梅山河在縣南一百里。東流入於淮。
營河,在縣東北一百五十里。東流入於淮。
按《項城縣志》:「穀河源出商水縣西召陵岡,流經縣境 入於淮。」
按《西華縣志》:「清流河源出許州東秋湖,流經鄢陵西 華縣界入於淮。」
按《臨潁縣志》:「石樑河源出密縣山谷中流至朝華寺 前,匯為黑白二龍潭,東流經臨潁縣北境,合蔡河達 於淮。」
按《商水縣志》,「北池湖在縣城北十五里,聚穀濟、棗子、 雙溝五河之水,方四十里,東流入陳州境達於淮。」 按《永城縣志》,「澮河在縣南二十里,自亳州經流入蒙 城達於淮。」
按《江南通志》:淮河在淮安府治西南五里許,自泗州 龜山東北流與汴河合,東北入於海。
按《霍丘縣志》,「淮河在縣北四十五里。」
澧河在縣西十里。發源棗木河,東北流入淮。
東河在縣東五十里。源自六安州東來,入淮河。 《史》河,源出固始縣界,經縣北境入淮。
決水在縣境。《通志略》云:「淮水東過安豐,決水自南來 入焉。」
按《潁上縣志》,「淮河在縣南二十五里。」
潤河在縣西南四十五里淮潤鄉。源出潁州,西流入 淮。
江口河在縣西北五十里。源出潁州東南合潤河入 淮。
按《潁州志》:「潁河在州城西,自南頓而東流,至趙家渡 入州境,東過沈丘,繞北門外,過留陵至江陽鎮入於 淮。」
大潤河在州城南五十里。源出土陂以上諸池泉。歷 泉南諸陂,東過磚橋,受小潤河東南入淮。
谷口在州城南九十里。源自潤河,經西鄉一虎橋至 水臺西入淮。
按《鳳陽府志》,「淮河經懷遠縣之東南,昔大禹鑿荊、塗 二山之峽,使淮出其間,水乃安流者即此。」按:淮源出 南陽桐柏山,歷信陽、汝寧、壽春,挾七十二山河之水, 激蕩於荊塗,鑿山通道,下濠梁,會淝渦漴沱溪湖諸 水,至界溝入泗州境。一自草嘴、劉溝、洪澤湖,東至清 河縣天妃閘河口,會黃河入海。一由大澗口入湖,由 湖達江以至於海,兩路通行,此淮之端委也。第黃強 淮弱,勢不相敵,淮為黃扼,別由大澗口、施家溝、周家 橋、高良澗、武家墩等處,散入射陽湖、白馬湖、草子湖、 高寶等湖,迤邐入江。所謂「排淮泗而注之江」者此也, 此淮之支流也。明隆慶六年,淮大溢,黃水亦漲,相逼 不得直下,沙隨波停,遂將清口淤塞。所謂「門限沙」者 是也。萬曆二年,淮又溢。總河潘季馴始為高家堰祇 築大澗口一處,淮猶可洩。後將小澗口等處,凡入湖 舊道,盡築隄防。自是清沙日高,淮水益壅,而泗大病 矣。郡紳常三省力辨其非。時隄工已成,不便復更。萬 曆二十一年,水患益烈,巡按牛應元親行踏勘,議開 金家灣芒稻河,洩湖「水入江;繼議開周家橋,洩淮水 入湖。又以淮受黃逼,乃先開武家墩以殺其勢。此議 開三閘之所由來也。是後定計分黃,以腰鋪地勢不若黃家嘴為便。」時奏請監督大發河南、山東、江北等 處民夫,自黃家嘴而下,直至漁溝、朗舍,由安東北疏 為河身,歸五港口,使獨入海,不趨清口,逼淮,令得縱 出。又定計導淮,先濬金家灣芒稻河,以為湖水入江 之路。又開子嬰溝,由射陽、廣洋湖入海。下流既通,上 流尚阻,乃建武家墩閘,由永濟河達涇河,下射陽湖 入海。建周家橋閘,由草子湖、寶應湖入子嬰溝,下廣 洋湖入海。上下流通,自不橫逆為害,不獨泗境安,即 淮、揚、高、寶亦安。此建三閘以分黃,導淮治河之所由 來也。
按《懷遠縣志》,天河在縣城南五里逕塗山,西南流入 於淮。
洛河在縣南七十里。源出定遠縣界清洛澗,至洛河 鎮入淮。
淝河,在縣北十五里。至縣荊山,東北入淮。
洱河,在縣西六十里,至縣南歐家村入淮。
碧溪澗在縣城南一里。從荊山下迂迴城中,入於淮。 又有冷水澗。澗、柴澗、茅澗,俱入淮。 渦水在縣城北一里。發源自葛河口,由鹿邑西來,至 亳城北與馬尚河合,經蒙城流至本縣東入淮。 塗山在縣治東南八里,與荊山兩岸對峙,淮水經其 中。
按《壽州志》:「淮水歷正陽,合沙門,經本州境。」
硤石山,在州城北二十里,兩岸相對,淮水經其中。 按《臨淮縣志》:「淮水在縣治北十里。」
市河在縣城中。濠水舊從清流門入,與此河會入淮。 宋連南夫作守,始掘濠水,徑達於淮。
月明湖在縣城東一里,北流入淮。
溪河在縣東北五十里。水流入淮。
乘龍洲在縣東北四十里,淮水中流。周世宗征濠,夜 遣兵持炬,乘橐駝絕淮,濠兵驚,以為「鬼龍」也,因以名 洲。
沙澗在縣南六十里,流入淮。
響水澗在縣城東。又有「紅娘子澗」、「焦子澗」、「青山澗」,俱 入淮。
按《定遠縣志》:「池河在縣南六十里,自廬州巢縣界流 入縣境,凡一百四十里,東北流入淮。」
按《五河縣志》:「淮河在縣東一里。」
澮河在縣南門外。源出河南歸德府永城縣馬長河, 東流經宿州,過靈壁縣固鎮橋,至縣南,東流入淮。 沱河在縣西北一里。源出宿州紫蘆湖,逕靈壁縣東 南,至縣西北,遶澮河東流入淮。
潼河在縣東北四十里。源出虹縣羊城湖,遶沱河,經 天井湖,南至銕鎖嶺入淮。
漴河在縣東南二里。源出南河,東流入於淮。 五河口在縣東二里,乃淮、澮、沱、潼、漴五水會處。 按《鳳陽縣志》:「淮居四瀆之一,去鳳陽僅七八里。東通 泗水,西匯渦河。少折而南,則由壽州以至六安。合東 西南三面計之,紆迴六七百里。其害有時溢,有時決, 而無時或徙。其利可以溉,可以灌,亦可以通漕。傍河 數大鎮,莫不」資水生息,民用安阜。然為鳳邑所轄者, 上至蚌埠,下至西土壩而已。蚌埠迤西則屬懷遠,西 土壩迤東則屬臨淮。鳳邑所當汛防者不過六七十 里。兩岸居民稠密,而長淮一衛軍民雜處,尚稱繁庶。 其間商艦漁艘往來絡繹不絕,弄兵於潢池中者無 有也。然「未雨綢繆,豳風載詠」,蒞斯者無事為有事之 防。其庶幾乎。
按《泗州志》:「淮河自五河東來,經州城南。」
「汴河」即隋時所開,自大梁過淮。
一字河在州東門外,以河形直如「一」字,故名。隋時開 通直河口入淮。
欄馬河在州北十八里。夏月水通汴入淮。
甓山湖,在州西四十里,長十餘里,水通淮。
撞堡溝在州城西北五十里。夏潦通淮。
黃岡溝在州城西二十里,引湖水入淮。
寇家溝在州城西五十里,通甓山湖水入淮。
章家溝在州城西一里,沙湖水由此入淮。
按《盱眙縣志》,「淮水在縣城北。」
池河在縣西。發源自合肥,至本縣界,北流入淮。 木場河在太平鄉。發源嘉山,北通淮。
長沙洲:在縣城北。淮水泛漲,賴以捍禦。
新河在彭城鄉。宋發運使蔣之奇開浚,以避淮流之 險。
三城湖在縣城西,通池河,入於淮。
按《宿州志》:「蟹河在州城西南四十里,源出本州仁義 鄉,東流逕靈壁縣,入於淮。」
泡河在州城南九十里。源出亳州舒安湖,經州之臨 渙城,合澮水東流至五河縣入淮。
按《靈壁縣志》,「淮水在縣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溝水在縣城東北三十里。源出東洪里,東流至五河 入淮按《潁州志》:「潁河在州西鄉,自南頓東來,繞州北門外, 至正陽入淮。」明宣德五年,西北淤塞,俗呼為小河,上 達古汴,下通淮泗。
按《清河縣志》,「淮河自盱眙龜山東北流經縣治東南 三里溝,故平江伯所鑿導,分入通濟閘,以接漕運。其 委乃經甘羅城以北,合黃河入海。」
運河元時故道由郡東入淮,至清口,亦稱險要。故平 江伯改自郡西,經清江浦,入本縣「七里溝東界,迤南 出三里溝達於淮以溯河。」
黃河原經天津衛北入海,後南潰留城,超、徐、邳,亂洸、 沂直下,從三汊河東南小清河,合於淮以趨海。 大清河口,在治東北八里,入治西北。老黃河口,遶縣 北漁溝鎮一帶,出治東北大河口達淮,今淤淺。 「小清河」在治前百五十步,東去入淮。
費家湖在治西南四里,常漲於淮,水涸則耕種。 北萍湖在治東南九十里,通於淮,淮漲則匯湖為澤。 四鋪湖在縣東北三十里,周圍十五里,入淮。
富陵湖舊有溝通淮。
七里溝在縣治東南十里,入淮。
三里溝在縣治東南三里。今新改淮口通運。
雙溝在縣治西南二十里,出泗州迮家灣入淮。 「石人溝」在縣治西八里,達淮。
卞家溝在縣治南五里。通淮出魚。
按《桃源縣志》:「杜村湖在縣治東南三十里,通淮。 倉基湖在縣治南七里,積水四時不涸,水溢通新河, 曲折東流五里,會丁家溝達河入淮。」
黃河在縣治北百十餘步。原自山東由淮入海,徐、邳、 泗河之下流。
按《淮安府志》:「淮河源出南陽府平氏縣桐柏山,其源 初湧,復潛流三十里,然後長騖東北,經大復山,從義 陽郡東北過平輿,又東逕新息南期思南合汝水,東 下壽春潁水,至荊山合渦水,又東北合濠水,東下北 轉淮陰合泗水,東至廣陵郡而入海。」
黃河源遠變多,不煩具論。其「中原入海故道今堙,而 淮安舊蹟,自山東、河南諸水匯於淮泗,今合黃河併 入於淮矣。」
高良澗在山陽縣治西南九十里,由清河澗沙埠橋 入淮。
馬邏港在山陽縣治東北九十里,通淮鹽運。今淮河 合流經此,乃成大河。
蘆浦港在山陽縣治東北一百二十里。東南入射陽 湖,西入淮。
建義港在山陽縣治東北八十里,東南流通濟溝入 射陽湖,北入於淮。
通濟溝在山陽縣治東北六十里,東經馬邏港入射 陽湖,西自橫溝入淮。
按《揚州府志》淮河,晉郭璞雲,「淮河出義陽平氏縣 桐柏山,東北經汝南、汝陰、淮南、譙國、下邳,至廣陵縣 入海。」盛儀云:「淮無至廣陵入海之理」,璞豈誤聞,或一 時水泛偶經耶?近來黃河南注,與淮合流,併衝翟壩、 周橋,泛入高、寶諸湖,而清水潭以決揚,並受淮之害。 景純之言始驗雲。
邗溝「周敬王三十四年秋,吳城邗溝通江淮。時夫差 欲霸中國,乃築城廣陵,穿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 末口,謂之邗溝。」漢吳王濞煮海為利,復開邗溝,自茱 萸灣下抵海陵倉,及如皋蟠谿,以通鹽艘。隋煬帝幸 江都,命尚書左丞皇甫議,發淮南諸州兵丁十餘萬, 開邗溝,自山陽至揚子入江,渠廣四十步,旁植以樹。 蓋前此揚州西北自末口達六合入江,東北自射陽 湖入淮,至是始自揚子達六合,自山陽瀆入淮矣。 按《合肥縣志》:「肥水源出紫蓬山,北流二十里,分為二, 其一東流往合肥縣,又東南歸巢湖;其一西北流二 百里出壽春入於淮。」
按《邳州志》:「泗河在州南二里,即泗水《禹貢》所載。其源 出魯卞縣桃墟,其源有四道,由西南過徐,又東過下 邳,合沂武二水,東至清河縣,又會淮水東入海。」 沂河在州城西,自山東沂州城西流至下邳,西南入 泗河,達於淮。
按《海州志》,「一帆河在官河東北流至伊廬山,南通安 東縣入淮。」
按《安東縣志》:「淮河在縣治南百餘步,經雲梯關東北 入海。」
漣河在縣境,有東、西、中漣三河,闊八十餘丈,發源自 西北大湖,東南入淮。
澳河在縣城東南百餘步,亦名「龍潭。」南臨大淮,為壩 以瀦水利。
官河在縣城北三十里,自西漣來,南通中漣,東流散 入遏蠻等河入淮。
支家河在縣城西十五里。南通山陽溝及孫新村浦 入淮。
響水河在治西一里。舊有迎仙橋,堙塞。洪武三年重挑。接支家河,引沭水太湖中漣,南流入淮。
劉村浦。
臧家浦。
界溝浦。
逄村浦。
鍬溝浦。
大飛浦。
酆溝浦已上七浦,益東流入淮。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