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6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十八卷目錄

 保定府部彙考二

  保定府山川考水利附

職方典第六十八卷

保定府部彙考二

[編輯]

保定府山川考水利附  府志州縣志附

[編輯]

本府。清苑縣附郭。

白雲阜 在郡南,似山非山,俗曰「南坡」 ,春夏秋有氣如雲。

九水 ,舊志曰:「九水曰徐,曰漕,曰雹,曰平,曰一畝泉,曰方順,曰唐,曰滋,曰沙。」 徐水源發五迴嶺,徑北平縣東,合漕水,徑清苑城,又東南與滱水合。《地理志》曰:徐水出北平,東至高陽,入於河。又東入滱,別名順水。《水經注》曰:漢光武追銅馬五蟠於北平,破之,順水進保范陽。蓋徐水之別名也。漕水出寧縣漕河澤,東南流,左「合岐山之水,又東南,徑北新城故城。」 《水經注》曰:「漕水東入於徐水。又東南徑故城北,俗謂之祭過城,今安州有祭頭村」 ,疑即此。雹水源出石獸岡,在易州西南六十里。《水經注》曰:「雹水出中山城北易水東流,有毖水南會渾波同注,俗謂之雹河。」 司馬彪《郡國志》曰:「雹水出故安縣。世祖令耿況擊故安西」 山賊吳耐蠡符雹上十餘營,皆破之。即是水也。平水無考,疑是博水。《地理志》曰:「博水東至高陽,入於河,又東北徐水注之。」 《水經注》曰:「博水亦兼濡水通稱,以水道求之,即今所謂平和者。」 後世或因地名而失其本源耳。一畝泉,出滿城縣東,一名尚泉,其流與雞距泉合,東徑清苑界,入於滱。方順河,在滿城縣南五十里。流自完縣境,徑清苑界,俗名梁頭河,東入滱。唐水發源楊川嶺,出唐縣。應劭曰:「中人城西北四十里,謂之唐水。」 《水經注》曰:「唐水出中山城北,即中阜。下流徑祁州境,與沙河合。」 《一統志》謂:唐水源自山西大同靈丘縣南,徑飛狐口,過倒馬關,至唐始大,故名。沙水源出代郡靈丘縣白坡頭口,流徑新樂縣界,過祁州境,與滋河合。滋水源發山西放回山,徑唐縣張茂村,伏流出真定北,又東南注於唐水。此則「九河」 ,非會滱則入濡也。

徐水 出廣昌縣東南大嶺下,即五迴嶺也。三源齊瀉,一澗東流,轉徑東山下,水西有御射碑。「金井 」 在府城西南三皇廟內。明御史金毓峒殉難處。

雙井 在府城西。二井並鑿,相離尺許,一苦一甘。

龍井 在府城南,有龍居其中,旱禱即應,久廢。蓮花池 在府治前。元大帥張柔鑿。兩沼對開,一橋曲度,盛夏荷繁,乘畫舫穿花游泳,碧影香風,鳥歌魚躍,登臨漪亭,令人有濠濮間想。清苑河 「發源滿城一畝泉。」 東合雞距泉,徑郡城南,東入滱水,過安州、雄縣達於海。有西閘,東上閘、東下閘,啟閉蓄洩。天津賈舶直扺南城下,水勢瀠洄,波光澄澈。暮春初夏,郡人競為泛舟之游,絲竹槃壺,數里相屬。舊志以為一景。石橋河 ,方順河下流。按《縣志》:在滿城南五十里,流自完縣境,徑本縣魏村、白團、大冉、百塚、柳林,東入一畝泉河。

梁河 按《縣志》一即石橋河,一畝泉,二水交會之東,俗呼梁河。一在延福社北河莊,乃唐河支流,有雨則泛。

界河 按《縣志》,其源發自慶都縣,徑本縣王力、延福、草橋、百塚,東達於安州

清涼河 在清涼城西,故名。

一畝泉 《一統志》云:一名尚泉,一名西涯泊,傍有村,即程伊川所謂藻西莊也。按《縣志》:即清苑河,在城濠南,其源發自滿城賢臺社泉自地中湧出,大小方廣約一畝,故名。合雞距泉,徑城濠南,東入滱水,徑安州雄縣達於海。

雞距泉 發源在郡城西三十里。狀如雞距,故名。與「一畝泉」 合流,徑郡南,東入滱水。元大帥張柔作新渠,鑿西水門水入郡城,循市東行轉北,由北水門出,別為東流,夾南街雙流交貫,至府學泮池。由南水門出,及城外東南隅,仍歸清苑河。夏秋時,芰荷水鳥錦簇笙鳴,居人樂之。今堙塞為衢,遺蹟尚存。

青溝 按《縣志》「在喇喇地北。」

啞溝 按《縣志》,「啞吧溝在田家莊南,雨則漲,旱則涸。」

黃龍港 :按《縣志》「在溫仁村北,雨則漲,旱則涸。」 《滿城縣》

抱陽山 一名花陽山,勢南拱,內谷溫和,隆冬甚寒,冰雪不積,故名。上有石巖曰寶珠巖,珠窩尚存。巖下滴水成池,四時不竭。唐張說曾讀書於此。按《縣志》,在縣西十里。

玉山 產白石如玉,即燕石。按《縣志》:「在縣西北十五里,山有楊家寨,險阻可據。其峰尖如樹葉,亦名樹葉尖。」

《松山 》山多松,風雨撼之,聲若笙簧。

陵山 上有一畝石,石上有仙人蹟。按《縣志》:「在縣西南三里,南面有數十塚,相傳為順王墓,故以陵名。」

黃玉山 山頂平曠可居,石中有泉。按《縣志》,「在縣西北十里。」

環山 山勢環抱,狀若列屏。按《縣志》,在縣北二十里,一名紫山口。

眺山 上有恆嶽祠,巨石二,一名舞馬,一名黃金。下有洞,可容數十人。按《縣志》:在縣北三里雙龍洞 ,即抱陽山龍潭。相傳有二青蛇蜿蜒其中,能興雲致雨,故名。隋、唐、宋、元累封為靈溢公、英澤公。

神仙洞 ,洞有石床,行百步許,益高敞,儼如堂,上有石龍下垂。西北行二百餘步有門。望之,「門外水與石竇平,二三年輒一溢。將溢,聞洞中隱隱有聲如雷。」

渝河 伏流出為一畝泉。《書》云:「水在地中曰渝。」 按《縣志》:在縣西北十五里,發源易州嶺,西徑本縣渝河村,故名渝河。至此下注於地,伏流至一畝泉湧出,相傳謂渝水伏流,即《書》所謂「水在地中流曰渝。」 徑尉公山下,亦名尉公河。

大冊河 按《縣志》:「在縣境北十里許,發源易州五迴嶺,流徑清苑縣北二十里漕河,下達於滱水。」

方順河 按《縣志》「在縣南五十里,自完縣流至本境,下入清苑,會於滱水。」

要莊河

奇村河 按《縣志》:在縣東十五里。發源西北四里許,泉水湧出,其闊一畝,名一畝泉,一名尚泉,昔號西塘泊泉。西南二里許,又有泉噴出,狀如雞距泉,形狀可觀。此二泉合流經奇村,故名奇村河,入本府南城河,下達於滱,漸入於海。《明一統志》云:「昔程伊川謂:藻西莊即今一畝泉處。」 地多沮洳,可開田數千畝,以植秔稻,為一方無窮之利,因附之,以俟後之興《水利》者考焉。

安肅縣

釜山 ,狀類釜,黃帝朝諸侯,合符於此。按《縣志》,「在縣西四十五里。」

黑山 厥位面陰,上壤多黑,內有黑山村。地形高塽,物產雄茂,林木交蔭,叢柯隱密,上有清涼寺,為遊觀勝地。按《縣志》,「在縣西四十五里。漢靈帝光和元年,公孫瓚城雄州以自固,與安肅黑山賊為亂,袁紹討之。」

楊山 俗稱「宋將楊延朗藏兵處。」 山有石洞,洞側有《繫馬石》存焉。

班妃山 《地理志》云:隋煬帝征高麗,有妃名班,經此薨,葬於山巔,建祠於上。每歲春月,居民以蠶姑禮奉祀。按縣志,在縣西四十里。一雲漢倢伃。又考《漢書》:扶風曹世叔妻班彪之女,名昭,博學多才,號曰大家。一名班姬。未知孰是。今從舊志,以隋妃為是。

圍道山 四山高聳,中谷爽麗。按《縣志》,「在縣西四十五里。」

龍山 按縣志,「在縣西五十里,其山盤鬱蜿蜒,若蟠龍之勢,頂上有瀑布氣,麓下有村,曰龍山。」 漕河 在縣南三十里,發源寧縣漕河澤自西釜山之足,徑縣東南流,合岐山水,徑北新城。《水經》云:「漕水東入於徐水,徑故城北,俗謂祭過城,即今安州祭頭村。」 按縣志,「按《濡水圖》,漕河一雲發源易州,一雲發源廣昌,當夏霖雨」 水漲,橫舟以渡。

曲水河 按《縣志》「在縣西四十里,發源郎山,合瀑水。」

雞爪河 按《縣志》,雞爪泉在縣北二十里,發源定興閻臺,形如雞爪,湛流入瀑,大利園田種稻。子莊溪 按《方輿記》,水出子莊關,故名。

雷溪 發源五迴嶺,灘水湍急,其聲若雷。礧砢溪 ,聖人城北,山崩委澗,積石淪隍,故名柳灣 ,宋與契丹分界處。按《縣志》,在縣東北十

「梁門陂 」 易水東分為陂。

定興縣

沙河 即馬村河。按《縣志》:源出淶水樂平山麓,名遒欄河。徑縣境石柱北,與易州之梁村水、白楊嶺水、馬跑泉水合流而東,由古桑大仁究室河內,與易水會河陽渡。宋曹彬岐溝之敗,南趨易州,方瀕沙河,而釁休哥,兵至驚潰死者過半,水為不流,即此。

界河 按《縣志》,「今邑與新城分界也。源起新城閆家甫,由斗門而南淘窪,有灣,東流與之會,越鋪頭東及王家莊,入界河。」 鋪鋪,金遼舊築以備宋者也,其下流為西溝河。

青龍溝 按《縣志》,在田侯南。

藍溝 ,按《縣志》「在縣東南四十里,相傳范陽有五溝,青、白、藍、紅、黃、白溝為河矣」 ,此即藍溝也。督亢陂 ,在范陽城,又名鹽臺陂。

新城縣

紫泉河 大定間,一夕水變為紫,疾者飲之輒愈。按《新城縣志》:「在縣西北十五里,自龍泉、龍堂發源夾流,莫詳其始。元泰定丙寅秋,一夕水色變紫,故名紫泉。」 數派合而為一,由舊燕城釣魚臺,瀠洄澄澈如練。經衣錦村遶縣城,入高橋河、泗莊東西窪。

渾河 按《縣志》,「舊在縣東二十五里,即桑乾河。其源出山西代郡馬邑縣東北七里桑乾山,俗呼為小黃河。經宣府順聖川及蔚山北境,至黑龍潭,懸流數丈,聲如殷雷,東過土木驛,始折而南,入宛平縣之蘆溝,至看丹口分為二派,一徑高麗莊達白溝,一徑固安縣達新城、雄霸,合直沽入海。其性洶湧無定,遷徙不常。」 明正德十六年,封河神為「顯靈洪濟公。」 後徙固安。歲久

皇清順治十年癸巳,忽泛漲由東北固安之故城村。

衝決大河一道,橫流氾濫,直入新城境內。或下穴地中,或上摧高阜。莊村田畝,衝潰漂沒不可勝計。東北羅里莊、齊王務,及東南口頭村、昝哥莊、正南十里鋪、高橋,盡為澤國,垂二十年。至康熙壬子,乃東徙,復歸固安、霸州去。今新邑壤地淤高丈餘,向之腴田,變為沙磧。蕩析之後,閭里蕭條。

楊村河

酈亭溝

白溝 ,西受拒馬河水,東出為枝溝,又南仍入拒馬,宋、遼分界處。按《縣志》,在縣南三十里,源出山西代郡淶山,至淶水定興為拒馬河,至新城南為白溝河,即宋、遼分界處。宋建炎中,淵聖北轅,渡白溝河,僉書樞密院張叔夜隨行,道中不食,至此,御者曰:「過界河矣。」 叔夜仰天大哭,扼吭而卒。後文信國被執北行,有《過白溝弔張叔夜》詩。明建文三年,都指揮瞿能與燕兵戰敗,父子同沒於此。

唐縣

堯山 。堯為唐侯,國於此,故名。按《縣志》云:「府志首以堯山冠唐諸山。」 《漢地理志》云:「中山國唐縣,堯山在南。」 《漢書》張晏曰:「堯山在唐東北望都界。」 則似今望都山,即堯山也。張晏又曰:「堯山在北,堯母慶都山在南。」 則又當以完縣伊祁山為堯山。山之載於府志而不見於邑舊志者四,姑存其名,以俟博物之君子。

望都山 ,堯母登此山以望慶都,俗名孤山。按《縣志》,在縣東北十八里。

唐山 一名唐巖。按《縣志》,在縣北八里,為邑城脊背,登此山可見都山。相傳帝堯行樂於此,用石疊巖,以便登眺,今山勢不高,巖石無存。靈源山 山勢奇特,高爽秀麗,山半有壽聖寺,按《縣志》,在縣東北十五里。

柏巖山 下有柏院。按《縣志》,在縣西北六十里葛洪山 ,萬峰聳翠,如簇如插,霽暝不時,煙霞無定。中巖有宮,曰下清虛、上清虛、天風臺、冷空臺,水從壁滴,曰「浴丹泉。」 相傳葛洪修道於此,故名。俗呼葛公山。按《縣志》,在縣西北七十里父子山 ,上有浮圖,相傳父子共建,故名。按《縣志》,在縣西北四十里。

神和山 舊名石河山,按《縣志》,與父子山相接。白合山 ,下臨唐河,按《縣志》,在縣西北四十里,與父子山相望。

大茂山 山勢巃嵷,登其巔,俯視河北雲中諸山,羅列兒孫。山陰冰雪,盛夏不消,黃帝問道於大茂之山,即此。《北都賦》云:「茂山,恆嶽之別名。」 按《縣志》: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石門子西。太史公曰:「北嶽之名有五,曰太一宮。」 或雲即此山也。太

平,《御覽》云:「本恆山也。」 又連曲陽縣北,本屬中山府。《禹貢》:「大行恆山至於碣石,入於海。」 二山蓋連延至於碣石也。

風山 ,上有古剎,清幽可玩。按《縣志》,「在縣西三十五里。」

粟山 ,《水經注》云:「中山城內有山,銳上若委粟焉。」 按《縣志》,在縣北三十里。

《寄雲山 》山勢高聳,常有雲氣。

羅喬山 四山環抱,松柏交翠,古羅、喬二仙所居。按《縣志》,「在縣西三十五里。」

濁鹿山 ,按:《方輿勝覽》雲「在望都縣內」 ,疑即此山。

磨巖山 山形如磨石罅水垂,名滴翠泉。相傳為許由子州支父舊隱之地。按《縣志》,在縣西十五里。

齊雲巖 巖壑崒嵂,古木奇藤,盤旋翳鬱。按《縣志》,「其間泉甘,可以療疾。」 見《府志》。

老姑峪 在葛洪山西。宋時有老姑修道於此,自言住世二百年,後投崖下不墜,飛昇去,俗名「捨身崖。」

滱水 出代郡靈丘縣高氏山。南過廣昌縣南。又東南,過中山上曲陽縣北。又東過唐縣南。亦謂之「唐水。」

善利井 唐縣西。按《縣志》:一名天王井,在縣治西,其水與麻潢通,即堯泉也。

黑水池 ,酈道元曰:「盧奴城內西北隅,有水,淵而不流,其色正黑,旁有漢王故宮遺址尚存。」 唐池 ,《水經》云:「盧奴縣之西北,平地泉湧,東流為湖,俗曰唐池。」

慮水池 在滱水之右

龍潭 按《縣志》:一名龍門湖,在葛洪山北,兩山壁立萬仞,水出其中,長九里,橫三里,有瀑布泉五注盤石下,沫如輪,聲如雷。山之趾奇石林立,怪不可狀。

長星溝 按「縣志」 ,見《府志》。

博野縣

紫微阜 紫氣浮騰,土色熻赤。按《縣志》,在盧村。蟾河 ,唐時有蟾酥,取以入貢,亦名蟾溪。按《縣志》,蟾河在宋村北,因蟾得名。

西章河 按《縣志》與小店河溝俱達安州龍塘河。

《秦隄 》,秦始皇築。

慶都縣

龍泉河 按《縣志》:源出邑北三里龍泉,南流入隍內,匯清水河、灞河,東流入於清苑縣,名界河。《清苑志》云:「界河源發慶都縣」

霸龍河 按《縣志》《府志》云:「發源自慶都縣西南五里,東北流七里,與清水合」 ,今龍家莊有灞龍泉,即此。

容城縣

督亢溝    大渥淀    、小渥淀,《完縣》。

馬耳山 山形雄秀,雙峰對峙,似馬耳。東峰在完縣境,西峰在唐縣境,兩《縣志》皆載以此。後有桃花洞,遇旱,取洞泥置瓶中,出即化為水,天即雨。按《縣志》,在縣西三十里。

伊祁山 ,堯母所居,生帝堯於此,故名伊祁氏、祁水發源處。按《縣志》在縣西二十里。

壇山 巍峨參天。有金龍、桃花二洞,與馬耳山洞相通。其石溫潤,結成龍蛇形。迤邐入洞,甚奇。洞供鐵龍神十四,觀者竦然。舊傳梵王太子所居。按《縣志》,「在縣西二十五里。」

柏山 翠柏盈巔,清泉遶石,人環居之,境界幽異。按《縣志》,「在縣西三十里」

曲逆水 ,枉渚迴湍,率多曲復,謂之曲逆。按縣舊志,濡水源出易州窮獨山。引《漢書》云:「濡水於曲逆城東南,曲而西流,故曰曲逆。」

蒲水 ,出蒲陰縣城北。按《縣志》,在縣北四十里,發源道務村,昔年盛生蒲葦,故名。末流東會濡水,至曲逆城東南,與曲水下流合。

五雲泉 發源大嵬山,五竅如龍,故名。按《縣志》:「在縣西二十里,下流與祁水合,中搆亭榭,可資玩賞。四方來遊,每多題詠。」 今摘其最佳者錄之。龍池 灌溉田園,為利甚溥。

蠡縣:未載。

雄縣

大雄山 高數十丈,峰頂廣闊。按《縣志》:「在西南二里,一名望山。」 突出群表,屹然獨尊。時領燕山,如顧如望;左翼小雄,如呼如攜。俯視諸河,淀若牛涔蝸角,帶束星羅。峰頂亦廣闊,可容數百武。有亭、有林木,宜晚照。

小雄山 在大雄山左。多奇峰,有甘泉。按《縣志》:「東南一里,前瞰瓦濟,後枕城阜,故傳多奇峰,今圮。」 其上有五龍宮,禱雨輒應。宮前有古柳,宜暑,多槐多榆。宮右有庵有道。

《集雲峰 》雲聚山巔,常經日不散。

太和峰

雄河 按《縣志》,「雄城之周迴曰雄河。」 《郡志》:「派分易水,圍繞雄城,入瓦濟東下。明天順間,淤塞五里,知縣王夢賢濬之,今淤。」

瓦濟河

高陽河 按《縣志》「二十里曰高陽,自高陽由蓮花淀奔易易,入易水,抵瓦濟門外,與白溝合為瓦濟,東入天津。」

清河 按《縣志》「東南六十里曰清河,自任丘來,歷清口門,經茅兒灣入天津。」

玉帶河 按《縣志》,「二十五里曰玉帶,自鄚州來,今淤。」

三岔河 按《縣志》「東三十五里曰三岔,以其會易水、白溝、清河之三,故名。東北三十五里亦有之。」

黃灣河 按《縣志》:「西三里曰黃灣,為易水支流,秋氾則旁溢為災。」

「依城河      。」 《月亭河》。

馬蹄灣 按《縣志》,在白洋,曰馬蹄灣。去城八里。大黃灣 按《縣志》,方三里。

小黃灣 按《縣志》,「方三里。」

龍灣

白洋淀 九河所渚,方廣百頃,蕖開異色,鳥散清音,時有魚龍出沒。若築以橋堤,樹之桃柳,寺觀亭榭之繡錯焉,可稱「高陽湖。」

蒼耳淀 按《縣志》:在大姑曰蒼耳,方三十里多蒼耳,泛則漲天,涸則匝地。

綠鬚淀 按《縣志》,在小姑曰綠鬚,方五、六里,草生如鬚。

祁州

滋河 按《州志》:「去沙河五里。源出西山,抵於槁城、無極,經於深澤,入於境,會於二河,達於蠡吾,歸於海。」

沙河 按《州志》,「去唐河十里,自定州流入,注於滋,俗名三岔口。」

深澤縣

八角井 按《縣志》:在縣西十五里石橋社龍神廟前。井方丈餘,雖旱乾不竭。歲旱禱之輒應。又名曰龍泉。

神渚 方廣四百餘步,其深不測,天將雨則波濤泛溢,流沫成輪,若神物所憑,故名。按《縣志》,在縣西二十五里,滹沱、滋河二水衝嚙成之。束鹿縣

滹沱河 《山海經》云:「大戲之山,滹沱水出焉。漢光武渡處,名危渡口。按《縣志》,源發於山西太原府繁峙縣秦戲山,西南七十五里至代州,又南六十里至崞縣,又東北六十里至忻州,又東五十里至定襄縣,又東南七十里至五臺縣,又東南八十里至盂縣。自盂縣入,直隸真定府靈壽縣,又東南六十里至真定府,又東」 九十里至「晉州」 ,又東七十里至束鹿縣。

傾井 在縣境西南。舊《志》云:「漢光武師行過此,渴甚,得井無水。一夕水溢,井口自傾,不煩綆汲。」 安州

柳灘 按《州志》,「在州東南三十裏白洋淀西堤,與蒲口、趙口、陶口相連。」

古堤

菱子淀 按《州志》,「在州東南二十里郝關村,流自唐滋沙河,入白洋淀。」

蓼淀 按《州志》,「在州西北,周迴十五里,源出濡、易二水,徑安肅至州北,匯為淀,入長流河,合於滱水,俗名凌海淀、滹沱淀。」

高陽縣

豬龍河 俗傳顓頊時豬化龍而成。按《縣志》,在舊城之東三里。

高河 按縣舊《志》云:「在縣東二十里舊城傍入豬龍河。」 蓋滱水之徑解瀆亭南者,會河間徑流入邑也。今堙,而邑東南三十里有羅漢淀,東二十里有梁淀,則高河所瀦雲。

樓堤 ,按《縣志》,在城東,延袤五十里,以防龍河。榆堤 ,按《縣志》,在城東南,延袤二十里,以西防馬家河。

《萬柳》堤 ,「知縣冒守愚築。」

大潦淀 在縣境牛蹄窪之東。按《縣志》,「在縣東馬家河溢瀦也。河過圈頭北四里為解子窪,又五里為牛蹄漥,又十里為澇淀,而大澇在小淀。」

之北,周迴可二十里,《郡志》曰:「淹沒之害,民甚苦之,特受今名矣。」

羅漢淀 按《縣志》在縣東南三十里,梁淀在縣東二十里,俱高河之瀦也,為邑巨害。

新安縣

長溝河 按《縣志》:「一名長流河」 ,在新安城西南五里,源自雹河、平河、易水來,流至城南梁頭河,東至瓦濟河,入於海。

梁頭河 按《縣志》,「在縣城南三里」 ,即長河下流。景泰間,縣尹張勉以舟楫不通縣城關,民無貿易,遂疏此河向北,俾長流河自城而西,而南而東,跨東關橋接梁頭河,東流入瓦濟河,達於海。四殳河 按《縣志》,「在城東十五里。」 此渥易支流,又為四殳,一通王家砦、一通砦南、一通淀頭、一通四角河頭。

易州

郎山 《水經注》云:「岑若鳥翅,石如劍杪,極其崇峭。漢戾太子出奔,其子遠遁斯山故名。」 郡之望山也。山東北有燕王仙臺,騰雲冠峰,高霞翼嶺,岫壑沖深,含煙罩霧。按《易州志》:「在州西南九十里」 ,上有姑姑窩寨、天城砦、北樓院、東水砦、西水砦、大娥眉砦。

大嵬山 一名大巍山,勢巍峨,故名。五雲泉出此。按《易州志》:「在州北三十里,與筐山相望,綿亙千里,勢插雲霄,乃州鎮也。」

洪崖山 ,高萬仞,積雪不消,張果煉丹於此。按《州志》,「在州北三十里。」

太寧山 層崖疊嶂,翠色凌空。中有太寧寺,虯松偃蓋,砌水曲池,松蔭石几,池可流觴。秋深,海棠蔽山,爛然如錦。按《州志》,「在州西五十里,有上中下靜覺三寺。」

荊軻山 相傳為荊軻里。按《州志》:在州西五里。昔燕丹尊軻上卿館此。萬曆十四年,御史張文熙題曰:「燕義士荊軻之故里。」

孔山 《水經》云:「易水在東,孔山在北。」 按《州志》:在州西南五十里,山巔三孔,狀如星月,又名星月巖,穴有鍾乳,又名乳山。

翠屏山 在州東十五里。按《州志》:「山半石窟有日照泉,東向,雖冬旱不乾。」

龍蹟山 ,相傳有龍躍出,遺蹟石上,故名。西麓一坑如車輪,中有四穴,春則風出東,夏出南,秋出西,冬出北。昔有僧名法猛,入東穴,見石堂石人,欲窮諸穴,忽聞厲聲云:「餘穴皆同,不宜深入。」 猛乃止。按《州志》:在州西南三十里,俗名盤山。五公山 ,漢北平侯王譚,不附新莽,一子五孫,隱居於此,光武封為五侯,即山中五王也,故名。按《州志》,在州西一百里雙峰社

柳山 元末有楊道士施藥於此。按《州志》,「在州東十里。」

玉峰

星月巖 在易州

紅石洞 ,最深邃,人不敢入。

丹霞洞 山水清幽,景物秀麗,古道士煉丹於此。按《州志》,「在州北三十二里。」

乳水洞 按《州志》:「在州西七十里」 ,洞約寬可四丈許,有石槽。

桃花洞

五迥嶺 ,山勢紆迴,唐以名縣,徐水出其下。按《州志》,「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

紫荊嶺 山多荊樹,峰巒環矗如列屏,路通大同。按《州志》,「一名萬仞山,在州西九十里。」

接天嶺

奇峰嶺 高峰插天,壁立四絕,中外險要。按《州志》,「在州西北四十里。」

易水 按《水經》,「易水出涿郡固安縣閻鄉西山,東過范陽、容城、安次、泉州,由城南入海。」 按《州志》及《明一統志》曰:「易水在保定府安州城之北源。」 《州志》曰:「發源涿郡固安縣之閻鄉。」 予謂易州以易水得名,不應在安州城之北源,即《易志》所載,亦自相訛謬。世傳燕故都即今城南燕子村,則當年祖餞荊軻之處,或即村南之大河是也。《州志》又云:易水即白澗水。白澗乃軍營河之上流,子莊溪之下流雲

武水 自寬中谷歷武夫關,故名。燕下都曰「武陽」 ,以此。

濡水 出固安縣西北馬頭山,東流於源泉水。舊志訛洏,非。按《州志》,舊志一名徐水,在州治北三十里,發源窮獨山南谷,東流與源泉水合。淶水 ,按《水經》,拒馬河,劉琨守以拒石勒,故名。聖水 。《水經》云:「聖水出上谷。」 《晉書地道志》曰:「郡在谷之頭,故名上谷。」

五里河 按《州志》:「在州東五里,發源梁村逕范村,南流入易水。」

軍士川 其地多出武夫,故名。按《州志》,在州西一百里,發源龍村社,流與武夫關木合。

源泉 按《州志》:「在州西北一十?菥,源白楊嶺下,由西轉東而南入易水。」

《龍王井 》,性極寒冽。

義井 明天順初,州人李用賓等鑿。按《州志》:「在州治大門東。」

金臺陂 在濡水東

淶水縣

雲溪山 山形奇秀,白雲常棲。按《縣志》,「在縣北三里。」

石龜山 ,山巔石狀如龜,有巖可容千人,洞深莫測,外狹內寬,通廣昌四百餘里。

武山 四山周圍形如列戟。按《縣志》:「在縣西北九里,山下平坦,可以用武。」

亭山 ,山形如亭。按縣志,在縣北三十里。釜山 形如覆釜,中有龍潭,遇旱禱雨隨應,有靈泉寺在焉。按《縣志》,按《史記》,黃帝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野。《括地誌》云:「釜山在溈州懷戎縣北,山上有舜祠。」 若在溈州,則何言邑於涿鹿之野?查府志載:黃帝都涿鹿,朝諸侯,合符釜山。《通鑑纂要註》:釜山在安肅縣,又據《通鑑紀》:「黃帝擒蚩尤於涿鹿」 註云:「涿鹿,山名,即今涿州。」 又按《涿州志》,釜山在今涿之西南,易之東北淶釜山,離涿州六十里,正在其西南,形如覆釜,綿亙數里。皆相傳黃帝逐蚩尤,屯兵於此,山下有村,人煙稠聚,舊婁亭縣地,恐合符在此,未知誰是,以俟考者。

龍宮山 中有石洞出泉,匯而不流,潛通石井,在洞門外尺許。按《縣志》,「在縣西北三十里樂平里。」

紫涼山 山谷深幽,林木蔭翳,涼氣逼人。按《縣志》,「在縣西北三十里,高百餘丈。」

東洛水 上承鳴澤渚,漢武帝幸鳴澤即此。遒攔河 因遒縣得名,按《縣志》在縣西十五里,發源樂平山麓,南流至定興縣界,入沙河。清水河 按縣志在縣北木井社於家莊南流至縣東北,入拒馬河。

《府志》未載《山川》。

《清苑縣志》

[編輯]

「護城河 」 即「一畝泉」 、雞距泉合流,周迴城濠,東入大河。

「黃狗窪 」 ,在御城西隅,乃一畝泉,石橋河匯為淀,流入定州,俗傳為宋太祖家故里。

史家窪 在百塚村北

草橋窪 在草橋村北

劉家淀 在城東四十里,與安州共之。

三岔口堤 自高陽高家莊至本縣夾河鋪,延接安州。

劉家口堤 自青楊樹至老河頭三十八里,高一丈,闊丈二,以防一畝泉河泛漲。明嘉靖十六年修,歲久湮沒。萬曆年間,知縣王政重修。

皇清康熙四年,奉部文修築。

積水閘 在吳家灣東,明嘉靖年建。

皇清康熙十一年,巡撫金、守道丁思孔、巡道董署府。

事。同知徐祚炳知縣范永錫郡城人,刑部尚書高景重修,有《高景記》。

湯家閘 在城東湯家莊。明嘉靖年建,即今上閘。

青陽樹閘 在青楊樹。明嘉靖年建,即今下閘。「《西城》小閘 」 ,在西城外十餘步。

《滿城縣志》

[編輯]

龍角洞 在玉川東北隅,以隙形似角而得名。謁山 ,在縣北七里。山勢東出,有如朝謁焉,故以「謁」 名。山麓有迴聖寺,唐貞觀時建,殿宇甚壯麗。萬曆八年,僧人失火延燒,遺址尚在,惟存殿後菩薩閣、殿前配殿、山門而已。惜哉!

荊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

魚條山 在縣西北七里。形狀如魚,故以名焉。險壙可避兵,亦名「魚條寨。」

岡頭山 在縣北十五里。元張柔墓所在,亦名張家峪。

石井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中有青山寨,有「柏樹山寨」 ,皆可避兵。

樂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

尉公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

北眺山 在縣北十五里。形如孤峙,故亦名眺。龍王峪 ,在縣西北十五里。山崖有龍王廟,廟前有泉井,西巖上有石洞,可避兵。

漫峪嶺 在縣西二十里。其山形長漫,故名。嶺上有古人足蹟。

葫蘆山 在渝河村東雙山上,形如真葫蘆,故相傳「張果老施藥古蹟。」

冷水溝 在縣東南十餘里賈村東發源,下流漸盛,土人藉水灌稻,亦會於府南城河。

石井 在渝河村中,深四十餘丈。兩村人四百餘家俱用此水。取水者晝夜不絕,雖遇亢旱,亦不竭也。故老相傳,「漢時命官鑿修。」

《安肅縣志》

[編輯]

牟山 縣西北五十里,平闊無石。

鳳凰山 縣西四十五里。

象山 縣西四十三里,其形類象。

羊山 縣西四十里。宋咸平元年戊戌,契丹入寇,田敏從王顯為先鋒,大敗契丹於羊山。二年己亥,揚延昭以功拜鄚州刺史。契丹南侵,延昭伏銳兵於羊山,掩擊其將,進「保州團練使,駐遂城。」

藥欄山 縣西六十里。有黃伯陽洞。

郎峰 縣西八十里

孟村嶺 縣西南五十里。

釜陽峪 縣西北四十五里。

徐河 縣南四十里。按《九河圖》,「為徐,為漕,為瀑,為平。」 漢光武元始癸未,追擊銅馬五番於北河,順水進保范陽。順水,徐河別名。宋太平興國元年丙子,裴濟知定州,契丹三萬騎來攻,濟遂擊於徐河,斬數千級。四年己卯,命錢守俊與張勍等屯兵定州,以備北邊。及從征范陽,師還,道遇敵,戰於徐河,斬首千級。端拱四年辛卯,宋將尹繼倫大敗契丹於徐河。

瀑河 在縣北關外。《郡志》云:「世祖令耿況擊西山賊吳耐蠡符瀑河上下十餘營,破之。」 宋乾德初,賜工部侍郎馮拯手扎訪邊事,拯言「備兵之要於遂州,依瀑河為陣,形,勢可取勝矣。」

平河 縣南十里,今淤。無考。

白溝河 縣北十里,發源代州,一名「拒馬河」 ,為宋、遼分界。昔張叔夜死節於此,今淤。

《定興縣志》

[編輯]

拒馬河 拒馬河出代郡廣昌縣淶山。酈道元《注》云:即淶水也,亦曰渠水。歷淶水縣境,入定興之吳村,經中侯、南侯,蹴西城村、掖縣城,越渾酒店,趨河陽渡,與易水會。以晉劉琨拒石勒得名。雞爪泉 ,在閆臺之西,龍華之南,舊為五軍營草場。平地湧泉,三五不一分流形如雞爪,繚閆臺入安肅之雹河。郡治君子亭,聯所謂「泉分雞距」 ,即此。

狼兒淀 在閆臺西,地形窪下,郎山之水瀦焉。多蒹葭,黿鼉所宮。昔人有謂「堤其下而用之,可興水利。」 即此。

南召、五馬二堤 在西。靳以東防潰,值霪霖,則新城、定興被災。明永樂中河決,差工部主事丁寬董版築,後定為例,定興三分,新城七分。有《新城宋大本碑》,在北蔡可考。

皇清順治十二年,河決五馬口。次年,奉

旨:「部發。」

帑金萬兩,大興版築,役雇民夫十五萬有奇,不令

派之民間。然民間糗糒。仍皆自措。至今年年補葺。

《新城縣志》

[編輯]

高橋窪 在縣南二十里。受紫泉、斗門二水。泗莊東西窪 ,在縣南二十里,於高橋相連。斗門河 在縣西北二十里。發源李家營,即何承矩闢斗門興水利處。由界河西溝入高橋清水河,泗莊西窪入海子淀。

海子淀 在縣南三十五里,在許家莊,受紫泉、斗門西窪之水,大雨後,諸水灌注於此,又下流淤塞,縣東常有澇患。舊有小溝疏淀東注劉官營,但淺狹易淤難洩,循蹟開導乃可。

馬村河 在縣西三十里,為秦、晉、梁、蜀、楚、滇要津。發源自淶山,由淶水縣經縣中王村、高碑店、拒馬河之支流,水勢甚急。南數里復入拒馬河,即白溝河。

高村河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即白溝河支流。源頭壅塞,河道尚存,每遇霖雨水集,亦為民患。南里河 在縣東三十里,即胡良、琉璃、涿水三河,下流由縣東南王村南里。請幫助識別此字。上板家窩、米家務等村,經雄霸合直沽入海。相傳「舊惟小溝流水」,嘉靖三十二年,其溝自底突,瀑湧水,裂土成流,即通運河。遇雨連綿,居民受患。築隄防護,在牧民者

魚池河 ,在縣東北十五?腒。源頭由交渠鳴。

考證

《澤經倉》上入趙莊窪,瀦而不流。

龍灣河 在縣東北二十五?腒。源頭自河頭村平景孟良營溢入趙莊窪。

黑洋淀 在縣南五十里。渾河水淤,今可耕種。

《唐縣志》

[編輯]

封山 在縣北十八里中山城北。堯於此山下受封,故名。俗呼為丹鳳山。今山下有封莊社。狼山 ,在縣西二十里。上有宮觀。登此山晚眺,煙霞淒目。《隋地里誌》:「博陵郡唐縣,有堯山、狼山、中山,晉末時居民常保此以避契丹。」

鑼鼓山 在縣西北十里。狀如釜。

育山 在縣東北十里。山陽有高帝廟,前有龍祠,歲旱民禱焉。山腰險高,可避兵。

黃岡嶺 在縣北六里育山之西南。嶺後多黃土溝,雨後難行。

城子嶺 ,在縣北十里慕容城南。

楊莊嶺 在縣西北十二里鑼鼓山之側。唐梅嶺 在縣西北三十里。嶺上俱石砌,崎嶇上下長五里許,狀如游龍。又名「墁石道」 ,在馬耳山之西。

顯聖嶺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十八盤嶺 在縣西北六十里,雲中要路也。甚高,插天不能直上,盤旋曲折而過,是以名。五斗嶺 ,在縣北百一十里。

秦王嶺 在縣西北百一十里。相傳唐太宗為秦王時,追劉武周、宋金剛於此。舊有寺,今廢。南嶺子 在縣西北百一十里,路甚狹險。北嶺子 在縣西北百二十里南嶺子之北。鷂子巖 在縣北百二十里唐河東岸。

摔手岸 在縣西北七十五里。兩山壁立,路甚狹險,長數里。

「掩月洞 」 ,在葛洪山巔。

「重陽洞 」 ,在葛洪山陽。

仙姑洞 ,在唐梅村北,下臨唐河。相傳有唐姑梅姑修仙於此。

明伏洞 ,在父子山上。

賈島洞 在柏巖山南,島隱於此。

唐河 ,按酈道元《水經注》曰:「滱水出代郡靈丘縣高氏山,南過廣昌縣南,又東南過中山上曲陽縣北,恆水從西來注之。又東過唐縣南,又東經安喜縣南。」 按邑舊志,唐河昔自下素村,南折而東,經縣南十里,流入慶都,適與《水經注》合,其為滱水無疑矣。《一統志》曰:「唐水俗亦呼為唐河者,水至唐而始大,因地得名雲爾。」

橫河 。《禹貢注》曰:「恆水入滱。」 酈道元《水經注》曰:「滱水過中山上曲陽縣北,恆水從西來注之,又東過唐縣。」 即此水也。若以渾源州之水為恆水,則與滱水絕不相通,若以他水為滱水,則又與縣境絕不相涉矣。恆、橫聲相通,字之訛耳。逆流河 源出中山城粟山西,西北注於唐河。《府志》云:「唐水出中山城之西,城內有小山」 ,在城西側,銳上若委粟,即此。

放水河 ,源出馬耳山甘露寺前,與柳河合流,經峒巃,過顯口,至放水村,東注完縣常豐河。雹水河 ,源出狼山,至雹水村南注唐河。《府志》云:「雹水亦曰唐水」 ,與恆水、馬溺水俱入滱水。灣里河 ,源出蔡莊北山,經灣里長店大洋,注於唐河。

廣利渠 口在縣西河神祠之南。明神宗萬曆時,知縣楊一桂所濬渠也。詳見《水利》。

靈井 ,在縣西北隅,俗呼為趙母井。所謂「醇酎千日」 ,即此井所醞,今失所在。

《古堯泉 》在《口抵山》堯廟前。

瀑布泉 ,在葛洪山後龍門湖。若從天而注,奇怪不可狀。

石臼泉 :在馬耳山前。相傳,有石臼、烏臼二禪師隱此,故名。

「五龍池 」 在漢高帝廟傍,歲旱民禱焉。

風池 在石佛寺後

「雨池 」 ,在鳳池之側。

「龍湫 」 ,在風山之下。

城北石堤

皇清順治三年,知縣周日宣建。十七年,山水衝斷,數

處,知縣廖泉修補。康熙十一年又被衝斷,知縣王政修補。

距馬河堤 在軍城西北。明萬曆年,兩道督修。

《博野縣志》

[編輯]

「紫薇山 」 在盧村,紫氣浮騰,而土色亦赤。「興隆岡 」 在西章村,中心高聳,洪水不能沒。「沙岡 」 在蠡村,勢亙數里。

滋河堤 在堤圈村,秦時築。

沙河堤 宋人築,明成化年重築。

《堤圈》堤 勢長數里。

淥水堤 近西章村河溝。成化年築。

宋村堤 明嘉靖年築

北小王併套裡宋村、解村等堤。

皇清康熙年間,知縣郭堯都重築。

黑水坑 在板橋村。勢深水黑。

硯池 在宣慶關街心。其水經年不涸,本關文風於斯賴焉。

《慶都縣志》

[編輯]

神孫山 ,《魏書地形志》曰:「北平郡望都縣有伊祁山,有堯神孫山。」

博水 《府志》云:博水出望都東南。《水經》云:「滱水又東過博陵縣。」 注云:「又北左會博水。」 今境內無此水。

祁水 ,源出完縣伊祁山,經邑北、北水田等村,東流入曲逆河。

永豐河 舊《志》云:在鎮東半里許,延袤十餘里,由王家營達於龍泉河,今淤。

柳宿河 舊《志》云:在村西二里許,東北達於清苑縣界,今淤。

龍泉 在北龍堂,距邑北三里,即龍泉河之發源也。平地湧水,迂迴南下,直抵隍中,統諸泉水東流。

堅功泉 在大西堤,距邑西北二里。東流匯於龍泉河。

黃泉、黑泉 在邑北里許龍泉河膚內,二泉相去僅丈餘,其色分明不溷。

西堤泉 有二,在小西堤,距邑西北二里。一在村西北渠,一在村西南渠,合流東匯於龍泉河。「曲家泉 」 在城西半里曲家灣北,東流直抵隍內。

清泉 在邑西一里曲家灣南,即清泉河。發源東流入隍,經南門達北,匯於龍泉河。

沈家泉 在沈家莊,距邑西南二里。東北匯於清泉,入隍。

湧魚泉 在南龍堂,距邑三里。北流經通濟橋,東轉再北腋南關,左而兩分之,其一北抵隍中,其一東流匯於灞泉河。

《灞龍泉 》即「灞龍河。」 發源在龍家莊西,距邑東南三里。統涌魚泉水,東北匯於龍泉河。

界堤 ,高一丈,闊二丈,長六丈

《容城縣志》未載

[編輯]

《完縣志》

[編輯]

林尖山 在縣西北十八里。峰巔高聳,其尖如林,故名。

白崖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峰巒聳秀,四面多白石,故名。

摩天嶺 在縣北二十里。

安頭嶺 在縣西三十五里。

一箭嶺 在縣北四十里。

流九水 在縣西二十里,乃平地九泉,水與地平,雖淺而不深,亦旱而不竭。西北乾隅山半建大道觀一區,一泉從石隙流出,曲曲經村,灌民田園,東流入朝陽河,達曲水村口,有古柏一株,合抱高數丈,蒼翠茂鬱,根植石縫中,並無尺土源頭水 。其地北有鳳子山,東南龍岡。朝拱水北古剎一區,柿林蓊鬱,罩蓋梵宮。寺前石壁數丈。巖畔古柏菁蔥。中隔石磵磵橫石橋。伏夏清蔭幽邃。深秋紅綠相映。堪入畫圖。洵西山之佳境也。

王哥莊村西北一堤 ,長二十度;

王哥莊村北一堤 ,長十四度;

王哥莊村外一堤 長六度。

蘇頭村東北一堤 ,長十一度;

抹尖口一堤 長六十六度;

北常豐村北一堤 ,長九十度;

《下叔》村北一堤 ,長四十度;

下叔村北一堤 ,長十度;

亭鄉村西南一堤 ,長四十六度;

亭鄉村南一堤 ,長二十四度;

亭鄉村東一堤 ,長二十四度;

北城村北一堤 ,長十八度;

北城村東一堤 長十八度。以上十三堤係

皇清康熙元年夏四月創築。

北城村東一堤 ,長十七度;

抹尖口西一堤 長六十度;

蘇頭村一堤 ,長五十度以上奉文量撥民夫修築,原非官堤之處,實係河衝之穴。

《蠡縣志》

[編輯]

泔河 在孟嘗社,《舊志》傳為田文養客之處。又

考證

謂此河即疏通其漬米水耳。

小陳河 在小陳村。水自慶都縣,經村東流入安州。

甘井 在儒學西。其水甘美,汲者甚眾。知縣吳堂甃之,立石於側。

《雄縣志》

[編輯]

古乾河 ,西北十五里。

淶河 西北十五里

羅河 ,西北二十五里。

大河 西北二十五里皆淤。

四角河 西南十五里

閘河 東南五里,人言楊延昭運糧河尚有六郎樁舊蹟,延昭行六,時呼「六郎。」

運糧河 東北二十里,東南四十里亦有之,今淤。

張家淀 在《東安哥》,方十里。

姚家淀 在安哥方十里。

趙家淀 方十里

馬山淀 方三里

馬阜淀 在馬務方三十里,亦名「馬務。」

白淀 ,方二三里,白以不毛也。

稻淀 方二三里,或生稻也。

李家淀 在西樓,方四五里。

大李淀 方四五里

小李淀 方四五里

「黃淀 ,方十里」 ,取土築殿故窊。

燒車淀 ,方二十里,在雄為少,新安為多。昔人載灰遇雨而燒,故名。

留通淀 ,在小王方二十里,近留通。

馬家淀 在平王方二里。

石臼淀 在李郎方五里,與新安相半,其形如臼。

董家淀 在董家莊,方五里。

蓮花淀 在董家莊之南方三十里,多蓮,多鷺。《窩羅淀 》在郝家之南方七八里。

白絲淀 ,在邢哥東北方十里。

鉅鬚淀 ,在開口方十里。

菱角淀 多菱,方三里。

李家淀 方三里

《光淀 》方三里,光以不毛也。

菰漿淀 ,多菰,方三里。

蒲淀 :在下村,方十里,多蒲。

陳家淀 在大葛方十里。

五官淀 ,在石橋方三十里,下連任丘。

青草淀 在王村,方五里。

王家灣 在劉村,長一里。

矛兒灣 ,在留鎮,方百餘里,上匯百川,下通直沽。水至則「江海天成,水落則洲渚星見,傍匯《田臾》,時切望洋,而神機之營地在焉。」

軍窊 在西樓

戴家窊 在十里鋪,方十里。

天井窊 在下村方十里。

白家窊 在上村

薛港 在西樓

花木港 在留鎮

王家漕 方十里

「柳溪 」 ,即堤傍水也。

黿窩

全生渠

杷頭堤 ,西至安州新安,經縣南,遶崔村、馬務而東,長二百里,相傳築以捍水,可以行車,亦名「直道堤。」

大堤 ,其大謝王槐、西楊、東楊、東趙俱有之。黃花堤 在西南,多黃花。

沿河堤 在大陰

萬柳堤 在縣南

魯堤 明嘉靖三十年,白溝水決,民居民田衝淹數十里,知縣魯直築堤障之,民今賴焉。大姑堤

馬務堤 相牽二十餘里。知縣李一心築西樓堤 ,長十餘里,以障唐沙諸水。

黃灣堤 長十餘里

小姑堤

崔村堤 夾河二十餘里,增高飭厚,水不為溢,民甚賴之。知縣康功築

龍華村北橫堤 長一千五百八十四度。上村、下村堤 長二千三百二十九度。

王村口橫堤 長二千八百一十度;

楊家莊《大河決口 》長九十二度;

王村口南堤 長一千零五十度;

王村等處決堤 長三千六百六十度。

大陰村《南堤 決》三處,長八十一度。

大陰村東堤 決一處,長三十六度。

留通村西堤 長一千零二十三度;

亞谷城堤

郝家莊堤

大謝堤

馬家莊堤

常董莊堤

古縣村堤

西槐村堤 、「何哥莊」 、「胡哥莊」 、「邢趙莊」 、「張哥莊等堤。」

史哥莊堤

王家臺堤

龍灣 縣東南十里

烹耳灣 :縣東南八十里。

魚鱗口 縣東三十里,以魚多故也。或曰「居民之密如鱗。」

開口 縣東北三十五里。

王村口 縣東南五十里。

清門口 縣東南五十里。

《祁州志》

[編輯]

古城峰 ,舊屬鼓邑,距治南三十里。巍然高聳,與山無異。谷中春月有聲如鼓,今圮遺蹟存焉,近深澤。

漳河 《舊經》鼓邑,其源莫考。按《蔡氏書傳》,漳有二,一出上黨大黽谷,名清漳,疑即此也。今流久絕,化為田。

堤有三 :一在唐河北,凡二十里有奇。乾柴、紅孫二口,當水之衝。正德十二年河決,嘉靖三十三年河決,皆灌城邑。天啟六年七月復決,水幾入城,知州郭應響重修 。一在清水河東,凡十五里,嘉靖年間修 。一在沙河北,凡十餘里,嘉靖年間修,天啟七年重修。

《深澤縣志》

[編輯]

澬河 即滋河,去深澤八里。按沙河北去唐河十里,自定州流入於滋,俗名三岔口。滋河去沙河五里,源於西山,抵於無極,經於深澤,入於祁州,會於二河,達於蠡吾,歸於海。

石欄井 在興化寺大殿東。邑城內家各有井近百計,相傳九井石欄杆,水皆輕清,而此井尤為甘冽。

河堤 ,自西鄉堤北村起,與無極縣東漢村交界,至北鄉段家莊止,與祁州崔章村交界,延袤逶迤,歷定州東內堡、七級村等地,計五十餘里,俱係西北兩鄉民工修築,然亦歲造。《考成》有周家口、張家口、楊家口、杜家口、康家口、郝家口、趙八莊、寺後口、賈家莊口、張家莊口、百花口,河灣水猛最易衝決,宜加力隄防。夏秋雨淋水發。每有獾穴鼠竇。隱開漏罅。民各照界搭鋪。晝夜巡守。庶保無虞。

《束鹿縣志》

[編輯]

束鹿巖 縣志不載。按《祁州志》,去縣北三十里,三峰聳峙。《方輿勝覽》云:「巖外隘中廣,可容千人。」 丫兒河 縣志不載。按《祁州志》,距縣十里,即滹沱之支泒也。從晉析而下,因以名焉。經縣境達於深州,或斷或流,遇水溢大為邑患。

堤有四 ,縣志不載。按《祁州志》:「一曰趙念,二曰紅花口,禦丫兒河;三曰張岔口,四曰白蓮口,禦滹沱河。」

《安州志》

[編輯]

「蒼山 」 ,見《方輿勝覽》,今不可考。

雙石峰 ,見《方輿勝覽》,今不可考。

丘家道口河 在州東南三十里。流自高陽馬家河,東入白洋淀。

朱家港 在州西南十五里。流自直亭口逕沱上村,過石橋至同口,入白洋淀。

牙家港 在州西北三里。滱水逕流之地。載《方輿勝覽》。

圍城堤 相傳元時所建。後明成、弘間,知州王欽、宋經。正德間,李鉉、趙希夔重修。

萬柳堤 在州東南。自丘家道抵曲堤,長二十里。嘉靖七年,知州樊鵬築,多植柳,故名。

安陽亭堤 在州東南三十里,自丘家道口至高陽趙通村圈頭河,長十五里,高六尺,下闊一丈五尺,上闊八尺。嘉靖乙未,知州張寅創築。大澇淀堤 在州東南三十五里丘家道口河東岸,自雍城村至劉家沱,抵牛蹄窪,長十五里。乙未,知州張寅創築。後趙希夔、徐繡重建。徐漕河堤 在州西北,徐、漕二水合流之地,南北岸各五里。乙未,知州張寅建築,後趙希夔、李應春重修。

倒乂口堤 自牙家港至楊家莊,長十二里,高七尺,闊一丈。嘉靖己丑,樊鵬重修。又轉東接新堤五里,張寅、趙希夔、張稽古增修。

濡陽堤 在州北十里。自牙家港至新安長溝河,計十六里。高八尺,下闊一丈五尺,上闊一丈。嘉靖乙未,張寅增築。

壇臺口 在州西北。自葦家口一十八處,與護城堤相接,共長一萬七百二十丈。正德庚辰,知州李鉉築。後樊鵬、鄭朝輔相繼葺補。

東堰口 長五十丈

西堰口 長十二丈

孫家口 長二丈。俱在州東北。

邊村口 長一千五百四十丈;

金鵲口 長五十丈。俱在州城正東。

《崔家口 》長八十丈,

安家口 長六十丈。俱在州正東南。

直亭口 在州西南,長九里。成化二十年,知州王欽修,後張寅、趙希夔、張斾重修。龍堂口 長三十丈。

交子口 長五十丈

《張家口 》長六十丈,

劉家口 長五十五丈,俱在州西南。

田家慶口 長二十丈

《曹家口 》長六十丈,

《月陽口 》長五十丈。

牙家港口 長四十丈。俱在州西北。

《高陽縣志》

[編輯]

無影山 在舊城西北一里許。《舊志》云:「山峰日射無影,今纍然丘耳。」

金沙嶺 在邑東二十五里。自汜頭村跨舊城,歷樓堤諸落,以入任丘,隱約蜿蜒,若見若伏。或曰:「嶺斷處細沙如金色。」

百濟河 ,按《金史地里志》曰:「高陽有徐河。百濟河,今堙。」

馬家河 在邑東南三里許佩城而北,匯白洋入海。蓋古滱水。逕陵陽亭,又北左合博水者,蠡,蓋有陵陽雲。今即唐、沙、滋三水。匯蒲陰三岔口者,初,逕蠡吾,東入河間。正德十二年,藺家口北決,遂由玉田緒口北入邑,經延福,瀦為淀,又東逕圈頭,受今名矣。有通濟橋,夾岸堤可三十里而遙,樹萬柳,曰「萬柳金堤。」 販楫貨舶時集。灘口亦復有緇元騷墨,結宇行吟,蓋邑一逸地雲。按:唐水出中山城之西,《一統志》云:在唐縣西三十里,源自山西之靈丘,徑飛狐倒馬至唐縣境,東南入祁州,與沙河合。沙去唐十里,自定州流入於滋河。滋去沙五里,源山西抵無極,經深澤入祁,合二河,逕蠡吾,遶高陽入白洋淀。

土尾河 在邑西三十里。與馬家河同。出楊村河,入邑之西南三岔口,經宋家橋入安州界。遠繞邑之乾畛,抱安城而東,合雅兒寺河。按《宋史》:景德元年,北面都軫轄閻承翰,自嘉山東引唐河三十二里,至定州釃為渠,直蒲陰東六十二里,會沙河逕邊吳淀,遂入界河,以達方舟之漕。即此水。

運河 在邑之北,而今治故豐家口也,實瀕河之墟雲。蓋宋轉漕通界河者,今堙,獨秋潦澌流耳。

延福淀 ,在縣西南十里,楊村河瀦也。東口決則由圈頭而下,西口決則拍橫堤。

龍河堤 在舊城東南,延而北可二十二里,其起窩頭至伍家村十四里。景泰六年,魯能築,其北至叫臺七里。嘉靖七年,種雲龍築。萬曆中,冒守愚重築。

車道口堤 在瀦龍河之水窮處,以補唐堤之缺,坊曰「洋南浸」 者。萬曆初,冒令議築,以安州阻三十四年,錢春始從眾議,諭安州父老築之。三岔口堤 ,在城西南,延袤一十五里,以防土尾河。

安陽亭堤 在邑之東北,長十三里,自趙通村北抵安州丘家道口。嘉靖十一年,巡撫許宗魯題請,檄州守張寅同種雲龍創築。萬曆初,冒守愚重築。

橫堤 在縣西南六里延福村,以防馬家河之上流西決而北者。萬曆四年,冒守愚申兩臺,檄太府丞倅踏勘,數四,始議築,東西可七里餘。三十五年,河復決,錢令率吏民增築,頂闊五步,而西接留祥、左之南。四十年,周之藩重修。

白牛堤、駱駝灣堤 俱在邑東南,以防蠡水之溢。

《蓮子口堤 》在蠡之蓮子口東。

===
《新安縣志》
===

渥易河 謂渥、易二水所合也。俗稱「溫易河」 者即此。在縣西南五里。源自清苑一畝泉、安肅徐河、漕河、方順河來。至安州大橋北,一股為長流河,南一股為渥易河,東通瓦濟河,入於海。試牛河 ,在城東五里張家莊,即長流水所分,一名稠河。

蘆草灣 水自安肅北由容城小里來,每遇夏秋交,直澇山西村、馬家莊、申明亭、獅子村一帶,此九河外水也。更猛於九河。蓋以九河有河可循,此則四散瀰漫,不能安常順軌,所以為諸村首患也。

洛汪淀 在縣南十八里。明成祖靖難,徑過此,令軍士築臺,命名曰「樂駕。」

杜家淀 在縣南十里馬鋪村,周圍十餘里。大殷淀 ,在縣西北五里,即《水經》所謂大渥澱也。周迴四十里,白溝河溢出,由容城天溝、蘆草灣水匯而為淀。

殷家淀 在縣東三里,即《水經》所謂小渥澱也,流自長流河所瀦。

雜淀 ,在縣西五里。周迴二十里,雹水蘆草灣水所瀦。

鴨圈淀 在縣東十里,長流河所瀦。又南為楊家淀。

王家淀 在縣東十五里,流自白洋來。

閻家灣 在縣東南四里。世傳上有居民數家,一夕風雨晦冥,陷沒而成灣,乃渥《易河》所經也。大澇窪 ,在縣西南,野水匯也。

長城堤 在城西,延而西北可數十里,三臺、張村、淶城、公堤、留村一帶共之。

磚瓦口堤 自縣至留村三里。嘉靖十年,縣尹周冕築,係西鄉居民往來通路。圮則西鄉居民修之。

孟家溝堤 自孟家溝、李家園、韓家溝、大窯窪,係山西村馬家莊、申明亭、獅子村、獨家畽店、上村、張村、淶城、公堤村、六里等村地畝夫所修。獨山西村派牌甲,以所患在莊房也。

聖母淀堤 自公堤、古堤至大澇窪堤,長七里,係田畝夫修築。

殷家淀堤 係在城六里,南河、大陽一帶田畝夫修築。

「大澇窪堤 」 係在城西街,田畝夫修築。

大河南堤 ,自在城至馬家砦、段村一帶田畝夫修築。

閻家灣堤 在縣城南,長十五里,直抵安州。楊柳口堤 在縣城東南,長五十里。

燒場口堤 在縣城東南,長二十五里。縣尹李昇築。

白家窪堤 在縣城東南二十二里。縣尹李昇築。

高家堰護公堤

雹河堰 ,自黑龍口至紅石口,長十七里。

《易州志》

[編輯]

窮獨山 在州北三十里,俗名馬頭山。其巔為寨。南麓,元何平章墓在焉。其《神道碑》學士趙孟頫書。

千福山 在州北六十里。山有石佛腰洞六門堂最趣,甚佳。鄉民歲時祈福於此,故名。

善子洞 一名「山子洞。」

黃伯陽洞 ,在州西南八十里,深可里許,僅容一人。洞分東西,中有水二丈許。洞後崖上有石,形似雲板,俗名「雲板石。」

「月明洞 」 ,保定都司平安戰處也。

眾軍山 世傳明成祖屯軍處。

馬蘭洞 ,人莫能入,入輒死。

《倒垂蓮花洞 》,洞口石似,故名。

莪蘑山 州西北五十里。有崖南俯,俗名「白臉山。」 有龍門寺、觀音閣。山半崖洞中有自來琉璃佛七十二。

官座巔 ,在州西北五十里。四山環拱,一逕而入,宛若官座,故名。有速水洞。

石虎罡 即石獸岡,在州西南六十里,有二石如虎,故名。《雹水》出此。

樊館山 在州西南七里。是樊於期授首處,俗名「血山」 ,今有村。

峨山 ,在州西一百里。諸峰俯伏森列,故名。《郡志》誤列「完縣。」

聖女山 在州北五里,俗名「覺山。」

范水 ,即范陽陂,在故范陽城西十里,方一十五里,俗亦謂之「鹽臺陂。」

白楊水 在州治南三?菥,源白楊嶺,下通易水,又名「虎眼泉。」

雹水 在州治西南六十?菥,源石獸岡,經黃伯陽洞前東流,一名「毖水。」

聖女泉 ,即前「覺山」 ,乃《濡水》支分,入城近東四里許。昔淵而不流,今無水。

馬跑泉 在州東北二十里。相傳唐太宗征高麗,駐軍於此。乏水,馬跑地出泉,故名。

女思谷 在州西南五十里。發源女思澗,東北流注於易水,謂之「三會口。」

五龍池 舊《志》一名蓮花池。池通源泉水,在州之西關外。明景泰四年,知州王濤疏之,以種蓮花當大,比歲產並頭蓮,登科者倍出。今淤。惠井 在州治大門路西。明知州陳濂修。

皇清知州朱懋文《重鑿》。

易水河 流在黑龍口,南連安州,西接安肅,延袤五十里。頻年夏水泛溢,久未修築。

皇清康熙九年,大尹趙士麟修堤三百二十步。

淶水縣志

金山 一作金絲山。其山高峻,矗起群峰。有一嶺名「朝陽」 如金,故名。在縣北四十里,狀類房室,昔人避兵於此,俗呼人安寨。

龍安山 山高溪深,人蹟罕至,真龍所居之地,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龍灣山 在縣北五十四里。麓有龍潭,人多潛匿其中,俗呼「鐵葉寨。」

長堤山 ,在縣西十里,特峙無群,可以遠眺。馬龍山 ,在紫涼山之西。

牆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形如峭壁,故名。水峪山 縣西北三十五里。半厓有汍泉,故名。「對厓」 隔澗有寺,澗有石橋。遍竹山 在水峪之西,上有菴。

傅房山 在水峪西北。山畔有厓,厓上有堂,堂中有蜂蜜。

竹子纏 在傅房山之西。其地多叢竹,故名。「天堂山 」 ,在縣北六十里,山勢峻夾,俗呼「天堂寨。」

和尚馱 在縣西北三十里。一名「石梯寨。」 九泉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

鐵鎖厓 在龍灣,其山高峰卓立,下有崖,水流至此,分一支入涿州,一支入淶水。

淶水 按《水經》「拒馬河出代廣昌縣淶山,東過遒縣北。又東南過容城縣北。又東南至泉州縣西南,東入八丈溝。又東過渤海舒縣北,東入於海。」 酈道元注云:「淶水有二源,俱發淶山。」

檐車水 出檐車硎。東南流注紫石水,又南注於淶水。

檀水 出故遒縣西北。檀山,在今縣西。

稻子溝河 在縣東十五里赤土村,係拒馬河分流。

長堤 自遒欄鋪直抵北山,以防遒欄河水,亦因以名社。

甎井 在縣南街大悲閣前。其味甚佳,堙塞已久。康熙十三年,知縣陸扆箴率京商王國相募修,建亭其上,額曰「問源亭。」 前浚方池,栽荷花,通邑賴之。

水利附

[編輯]

《滿城縣志》

[編輯]

夜借泊 又名「鴛鴦泊」 ,在縣北。往昔荒蕪,民莫知墾種。明嘉靖二十七年,邑尹袁欽儒觀其沮洳,相其水泉,教民排濬,開成水田二百餘畝,獲利甚多焉。

市頭村 沿河泉水,居民引以灌稻,為田百畝。西塘泊 即今「薄家菴」 ,有古水田百畝。

賈村泊 暨夏家莊一帶,亦有古水田二百餘畝。

張家莊 即一畝泉河水,舊原有水田百畝。隆慶初年,郡人孫中丞觀其地多沮洳,相其水勢,建石閘二座,蓄洩有法,沿河引水,開種稻田千有餘畝。

按:滿之水利雖有已興者,而其未興者尚有一二處,志之以俟後之興水利者,今盡屬旗下屯地。

《唐縣志》

[編輯]

舊《志》云:符城劉琛欲開渠引水於唐河西壖之西河村,累議不果。至金太和六年,劉弁尹唐,率吏民督成之。開渠風山之下,引唐河水灌田數千畝,又導而東,以灌鄰邑田。故老相傳,「唐河昔自下素村南折而東,經縣南十里,流入慶都,秋水時至,松山之材浮河而下,唐民利之。後自松山禁民失材木之利。又自河流」 日猛,徑自下素決而南趨,不復折而東南。樂以西,符城以東,遂潰為沙川十餘里,劉公開渠灌田處無復遺蹟。

可尋。西河村、楊家、白家諸莊,皆附之水鄉,而民受衝決之害。西雹水河壖古木廠舊址在焉。下素之南,遺岸尚存。縣南一帶一十四村地,皆飛沙隨風游徙,不生禾稼,即官租地也,而河流之漕遺蹟宛然。劉公之後三百餘年,至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夏旱,知縣楊一桂率下素溫家莊民濬渠一道,引唐河水灌三莊田一千餘畝。二十八年大旱,明年再旱,復大率民為廣利渠一道,自西雹水村之西,古木廠之南,開渠建閘,引唐河水東注。至南雹水村,值澗溝為橋,騰之至城子,疏岡數里,始得東。經本縣三十五村、完縣三村,計長七十里。分折閘渠二十五,灌地二百餘頃。至完縣常豐村,入放水河合流投曲逆河,三年功乃就。立河伯祠,祀之甚詳。俱載《廣利渠碑》中。是年,又開屯村渠一道,引橫河水灌南北屯村地四頃三十餘畝,三日而渠就。三十二年春,又旱,又率百人鑿風山之麓,開渠一道,即金劉公弁開渠處也。引唐河水西南注灌羅莊南北符城三莊地。符城舊有山泉稻田一頃,開渠後,增至十頃。久之,三莊之東沙川一望盡淤而田,誠萬世之利也。

廣利渠二十五閘,分水時刻畝數,刊碑豎儀門外。其花名俱刊各閘碑中。

西北羅第一閘 ,自澆本村朱家莊、東北羅、上素岡北四莊,共地六頃八十三畝。初一日卯開,初十日寅閉,十六日卯開,二十五日寅閉。東北羅第二閘 ,自澆本村西高和二莊,共地一頃三十一畝。初一日卯開,初二日巳閉,十六日卯開,十七日巳閉。

東北羅第三閘 ,自澆本村地二頃四十六畝。初一日卯開,初三日寅閉,十六日卯開,十八日寅閉。

東北羅第四閘 ,自澆本村地一頃六十畝。初二日午開,初三日巳閉,十七日午開,十八日巳閉。

西高河第五閘 ,自澆本村地一頃五十二畝。初三日卯開,初四日巳閉,十八日卯開,十九日巳閉。

西高河第六閘 ,自澆本村地二頃一十二畝。初三日午開,初五日辰閉,十八日午開,二十日辰閉。

西高河第七閘 ,自澆本村地一頃六十八畝。初四日午開,初五日亥閉,十九日午開,二十日亥閉。

「西高河第八閘 ,自澆本村地一頃一十畝。」 初五日巳開,初六日巳閉,二十日巳開,二十一日巳閉。

東高河第九閘 ,自澆本村、葛堡二莊共地一頃二畝。初六日子開,本日亥閉。二十日子開,本日亥閉。

葛堡第十閘 ,「自澆本村西都亭二莊,共地三頃五十七畝,力澆醴泉地」 三十畝,共地三頃八十七畝。初六日午開,初十日酉閉。二十一日午開,二十五日酉閉。

葛堡第十一閘 ,自澆本村、西都二莊,共地二頃一十八畝;力澆「醴泉、白塔地」 二頃七十一畝,共地四頃八十九畝。初七日子開,十一日丑閉。二十二日子開,二十六日丑閉。

西都亭第十二閘 ,自澆本村東都亭二莊共地二頃二十五畝。初十日卯開,十二日寅閉,二十五日卯開,二十七日寅閉。

「東都亭十三閘 」 ,自澆本村白塔二莊,共地五頃一十八畝。初十日戌開,十五日酉閉,二十五日戌開,三十日酉閉,小月前挨一日。

南壇第十四閘 ,力澆本村北野洋、南野洋、野流四莊,共地五頃七十三畝。十二日卯開,十六日寅閉,小月前挨一日。

南關第十五閘 ,力澆本關南壇野流、張盆四莊,共地六頃五十四畝。十一日寅開,十五日寅閉,二十六日寅開,三十日寅閉。「小月前挨一日,南關第十六閘 ,自澆本關張盆二莊,共地三頃三十一畝。」 初一日寅開,初四日丑閉,十六日寅開,十九日丑閉。

東關第十七閘 ,力澆董家園、馬家莊、薛家莊、徐家莊,共地十一頃四十七畝。初一日寅開,初四日丑閉,十六日寅開,十九日丑閉。

「東關第十八閘 ,自澆本關地一頃」 ,十九日丑開,二十日丑閉。

「東關第十九閘 ,自澆本關地一頃三十二畝。」 初四日寅開,初五日丑閉,十九日寅開,二十日丑閉。

房莊第二十閘 力澆本莊淑閭共地七頃七十二畝。初五日寅開,十四日丑閉,二十日寅開,二十九日丑閉。

「賈莊」 第二十一閘 ,自澆本莊地二頃二十四畝。初五日寅開,初七日丑閉,二十日寅開,二十二日丑閉。

南高昌第二十二閘 ,自澆本莊地四頃八十一畝,初七日寅開,十一日午閉,二十二日寅開,二十六日午閉。

東高昌第二十三閘 ,「自澆本村地三頃一十六畝。」 十一日未開,十四日申閉,二十六日未開,二十九日申閉。

東高昌第二十四閘 ,自澆本村地六頃五十七畝。十四日寅開,二十三日寅閉,二十九日寅開,初八日寅閉。

東高昌第二十五閘 ,自澆本村地二頃二十六畝。本閘常開。

自本閘以東,經完縣郭村、莊里、常豐三村,無閘。三十五年,三村民挾渠爭水,改渠徑由放水入河,不復經完縣境矣。

按:自順治四年圈地置「滿洲屯」 ,而渠遂廢,非滿、漢不樂有水利也。沿渠民田十之三,滿田十之七,苐恐用力難均而竊水莫治,故以七十里之水利置焉不講。嗚呼!創之何難,廢之何易?有可興之利,而邑民竟不得一獲其利也。今特詳列其故制,以備後考舉行。

《慶都縣志》

[編輯]

水堰 在後營村東,距邑東十二里。按堰土築,始於明永樂中,因遷來,率皆南人,不能服粟,故開渠植稻,爰截河設堰,以均溉之。崇禎中,邑令段緯以石易土,穴其孔於中塞之。堰下用水,則撤其塞,堰上用水,則塞其孔,蓄水甚富。後鄉民無識,值亢旱水涸,遂歸咎於堰決至底,其水一洩無餘蓄,上下皆匱。後雖於村西設堰。終不若舊堰之水富而能遍及也。惜乎無遠識者。寧獨一堰為然哉。

自是堰決後,眾皆悔之,亟欲重建,而苦於力之難。齊邑宰李 閱惜乎無遠識者,「寧獨一堰」 之語,憬然中動。同儒學邑之紳衿偕至堰側,相視舊址,蕩然無存。乃集五村鄉老及有水田人等,詢問決堰情由。咸雲因用水不均,一時誤決,昔年有水不均,今則無水可均,情願湊貲再修。邑宰欣然樂甚,隨差役督催修理告成。又恐用水不均、再蹈前轍,令眾各具情詞、從公酌定、撰文紀事鑴石以垂永久。將行水溝道地土數目、詳開於後:

王家營野場、南北高嶺、侯駝五村,共行水地十三頃五十八畝七分六釐二毫。

「堰上行水地共七頃六畝一分六釐七毫,堰下行水地共六頃五十二畝五分六釐五毫。」 《雄縣志》

長堤 三十餘里,右留賴齊觀之西,縣丞劉天健築之,田千餘頃,永為民利。

《新安縣志》

[編輯]

王家橋渠 ,雹流所徑,即河身東西為一閘,以備旱蓄潦泄。由麥淀口入處,南北為一閘,引水東行,灌山西申明亭、獅子等村。

淶城村渠 ,雹水下流,迤東灌張村北上大小王等村,復折而東下大殷淀,與六道河渠會。六道河渠 ,淀水所流,沿堤南北為一閘,水漫衍宜稻,西行灌南北六里至小王等村。

按:諸志中《水利》,惟滿城、唐縣、慶都、雄縣、新安五縣,餘俱不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