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133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三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三十三卷目錄
大名府部彙考一
大名府建置沿革考
大名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大名府星野考
大名府山川考
職方典第一百三十三卷
大名府部彙考一
[編輯]大名府建置沿革考 畿輔通志
[編輯]本府
《禹貢》冀、兗二州之域。本商舊都,周封武庚於此。春秋為晉地。戰國為魏、衛二國之境。秦屬東郡。漢置魏郡,治元城。東漢分魏郡為東西部,置都尉。魏置陽平郡。晉因之。劉宋嘗置東陽平郡。前燕於此置貴鄉郡,尋省。後周置魏州。隋改州為武陽郡。唐武德中,復為魏州,治貴鄉。貞觀初,置都督府。龍朔初,改為冀州。咸亨中,復為魏州。天寶初,改為魏郡,屬河北道魏博節度治此。乾元初,復為魏州,號曰天雄軍。五代唐陞為東京興唐府,尋改鄴都。晉改廣晉府。漢改大名府。周復改天雄軍。宋初因之。慶曆初,陞為北京大名府治元城。金為大名府路,又改武安軍。元為大名路。明洪武初,改為大名府,屬北平布政使司。永樂初,直隸京師。
皇清因之,領州一,縣十。
元城縣:〈附郭。〉
周為衛地。《春秋》名「沙麓。」 秦屬東郡。漢始置元城縣,屬魏郡。三國魏因之。晉屬陽平郡。南北朝後魏析置貴鄉縣。北齊省入貴鄉。隋開皇六年,復置。唐貞觀中,復省入貴鄉。聖曆初,復置。開元中,屬魏州。宋慶曆二年,建大名府為北京,治元城。金因之。元屬大名路總管府。明屬大名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九里。
大名縣
周春秋時,為衛國地。漢為元城縣之貴鄉。南北朝後魏析置貴鄉縣,屬昌樂郡。周於此置魏州。隋改置武陽郡。唐復置魏州。宋省入元城縣。金改置屯營。元復置為縣。明初省入元城。永樂中,復置,屬大名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九里。
魏縣
周為洹水。戰國時為魏武侯別都。漢置魏縣,屬魏郡。晉因之。南北朝後魏分置昌樂縣。北齊省入昌樂。隋初復置,又析置漳陰縣。大業中,以漳陰省入,屬武陽郡。唐武德中,復置漳陰縣。貞觀中,復省入,屬魏州。宋屬大名府。金、元、明皆因之。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五里。
南樂縣
漢為樂昌縣,屬東郡。東漢因之。晉改長樂縣,屬魏郡。南北朝後魏因之,兼置昌樂郡。隋開皇初,廢郡,析置繁水縣。大業初,以昌樂省入繁水,屬武陽郡。唐復置昌樂縣,省繁水入焉,屬魏州。宋屬開德府。金屬大名府。元、明皆因之。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三里。
清豐縣
周春秋時為衛地,名頓丘。漢置頓丘縣,屬東郡。晉置頓丘,治頓丘,屬司州。南北朝後魏屬汲郡,復改黎陽郡。後齊省。隋復置,屬武陽郡。唐大曆中,析頓丘及昌樂縣置清豐縣,屬澶州,以隋孝子張清豐故名。五代晉天福中,以頓丘為德清軍。宋慶曆中,徙德清軍治清豐。熙寧中,省頓丘入焉。金罷軍,以縣屬開州。元因之。明洪武初,改入大名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里。
內黃縣
「商河亶甲居相」 ,即此。周初為衛地。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漢置內黃縣,屬魏郡。晉屬頓丘郡。南北朝後魏省入臨漳。隋復置,屬相州。唐初屬黎州。貞觀中,還屬相州。天祐中,屬魏州。宋屬大名府。金屬滑州。元因之。明屬大名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四里。
濬縣
漢為黎陽縣,屬魏郡。東漢、三國魏、晉俱仍名黎陽,屬魏郡。南北朝後魏置黎陽郡及黎州。隋初州郡皆廢,尋復置黎州。大業初,州廢,以縣屬汲郡。唐復置黎州。貞觀中,州廢,以縣屬衛州。宋為通利軍。熙寧初,改為黎陽縣,屬衛州。政和初,陞濬州,號濬川軍,尋改平川軍。金改通州,後復為
濬州,元因之。明降為縣,屬大名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里。
滑縣
商豕韋氏之國。漢置白馬縣,屬東郡。晉為濮陽國地。南北朝劉宋於此置兗州及東郡。後魏罷兗州,以東郡屬司州。後周改「札州。」 隋改滑州。大業初,改東郡。唐復為滑州。天寶初,改靈昌郡。乾元初,復為滑州。後置義成軍。光啟初,改宣義軍。宋改武成軍,後改滑州。金初屬開封府,後屬大名府。元因之。明降為縣,屬大名府。
皇清因之,編戶七十九里。
東明縣
秦為陽武之戶。牖鄉屬三川郡。漢初為陽武縣。武帝始置東昏縣,屬陳留郡。後新莽改為東明。東漢復為東昏。三國魏廢為鎮。隋並廢陳留郡。宋乾德元年,復置東明縣,屬開封府。金因之,後改屬曹州。元初因之。至元二年,改屬開州。明改屬大名府,尋廢。弘治四年復置。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六里。
開州
上古為高陽氏之都,故名帝丘。周春秋時為澶淵,屬衛。漢為頓丘縣地,屬魏郡。晉屬頓丘郡及魏郡。隋屬東郡及武陽郡。唐置澶州,又分置澶水縣。貞觀中,州廢,以縣屬魏州,後復置。宋為開德府。金為澶州,後改為開州,屬大名府。元、明皆因之。
皇清因之,編戶八十八里。領縣一:
長垣縣
周春秋時為衛之匡邑及蒲城。秦屬陳留郡。漢置長垣縣,屬如故。晉屬陳留國。南北朝後魏屬東郡。隋為匡城縣。唐因之。宋復為長垣,屬開封府。金因之。元改屬開州。明屬大名府開州。
皇清因之,編戶六十里。
大名府疆域考〈形勝附〉 通志府縣志合
[編輯]大名府疆域圖
本府
按《畿輔通志》,東至山東東昌府之冠縣界六十里。
西至河南彰德府之臨漳縣界一百一十里,南至河南開封府之封丘縣界四百里。
北至山東東昌府之館陶縣界,一百里。
東西廣二百里,南北袤五百里。由府治北一千一百六十里達於
京師
元城縣:〈附郭。〉
東至山東冠縣界,六十里。
西至魏縣界十里
南至大名縣界五里
北至山東館陶縣界,一百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五里。由縣治達
京師里數與府治同
大名縣
東至元城縣界,三十里。
西至魏縣界十五里
南至南樂縣界二十里
北至元城縣界五里
按《大名縣志》:「東南至南樂縣北張鋪界十二里;西南至內黃縣蔡村界六十里。」
東北《元城縣》,三齊廟北任村界。〈里關。〉
西北至魏縣。村界二十里。東西廣四十五里,南北袤六十里。北至府城八
里至
京師一千二百里
魏縣
東至大名縣界三十里
西至河南臨漳縣界,四十里。
南至內黃縣界,四十里。
北至廣平府廣平縣界十五里。
按《魏縣志》,「東南至大名縣界五十里。」
西南至河南彰德府一百四十里。
東北至丘縣九十里
西北至成安縣四十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七十里。東南至府城四十里,北至
京師一千一百二十里
南樂縣
東至山東朝城縣界,五十里。
西至大名縣界三十里
南至清豐縣界十五里
北至元城縣界三十里
按《南樂縣志》,「東南至山東觀城縣一百里,西南至內黃縣七十五里。」
東北至山東冠縣,一百里。
西北至大名縣四十里
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四十五里。西北至府城四十五里。北至
京師:〈闕。〉里。
清豐縣
東至山東觀城縣界,四十五里。
西至內黃縣界,三十里。
南至開州界三十里
北至南樂縣界三十里
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袤七十里。西北至府城九十里。北至
京師:〈闕。〉里。
內黃縣
東至清豐縣界十五里
西至河南安陽縣界,四十里。
南至開州界三十五里
北至魏縣界五十里
東西廣五十五里,南北袤八十五里。北至府城九十里,至
京師一千二百六十里
濬縣
東至滑縣界,一十五里。
西至河南淇縣界,五十五里。
南至河南胙城縣界,八十里。
北至河南湯陰縣界,四十里。
按《濬縣志》,「東西至滑縣界十五里。」
西南至河南汲縣界七十里。
西北至河南湯陰縣界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東北至府城一百八十里。北至
京師,陸路一千三百里,水路二千三百里。
滑縣
東至開州界一百里
西至濬縣界八里
南至河南封丘縣界,一百里。
北至開州界八十里
按《滑縣志》,「東南至長垣縣九十里。」
西南至河南胙城縣,一百里。
東北至開州九十里
西北至濬縣,二十五里。
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一百七十里。北至府城二百里。西北至
京師一千三百里
東明縣
東至山東曹州三十里
西至長垣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河南蘭陽縣界,六十里。
北至開州界二十五里
按《東明縣志》:「東南至山東定陶縣界九十里,西南至河南蘭陽縣界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山東濮州,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滑縣,一百二十里。
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八十五里。西北至府城二百二十里。北至
京師陸路一千三百里,水路二十站,由濬縣抵臨。
清
開州
東至山東濮州界,一百里。
西至河南湯陰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長垣縣界,一百五十里。
北至清豐縣界,四十里。
按《開州志》:「東南至山東兗州府曹州一百三十里。」
西南至滑縣九十里
東北至山東東昌府觀城縣,六十里。
西北至內黃縣六十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西北至府城一百二十里。北至
京師一千三百里
長垣縣
東至東明縣界,七十里。
西至滑縣界三十里
南至河南蘭陽縣界,四十里。
北至開州界二十五里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六十五里。北至開州城一百五十里,至府城三百里,至
京師一千四百五里
形勝附
[編輯]本府總
《史記》:蘇秦說魏襄王:「南有鴻溝,東有淮穎,西有長城,北有河外。」
《漢書》:「酈生說沛公守白馬之津,示諸侯形制之勢。」
宋劉攽《魏京》詩:「屹屹魏土,山河之固。」
江休《復縣壁記》:「矗如巨防,扼為要津。」
宋黃庭堅《上梁文》:「九河綿絡之奧區。」
《澶淵,地域志》:「地當兩河之驛路。」
《滑州沿革志》:「襟山帶河。」
《濬州志》:「介東西山水之間。」
元城縣:〈附郭。〉
各州縣
大名縣倚沙麓,蹋博望、洹洺,左附寇氏,右鄰魏縣。環漳水而襟衛河,面大行而背沙麓。南樂縣,南控兩河,北藩三輔。
清豐縣,倚秋山以為屏,引淇水而作帶。
內黃縣介澶、濮、漳、鄴之間,據洹上、黎陽之勝。濬縣伾浮列峙,淇、衛環流。
《滑縣》股肱淇濮,臂指衛梁。控遠勢於金堤,扼要津於白馬。
東明縣長隄捍其洪流,巨津升為沃壤。居魯、衛之域,當南北之中。
開州「川原縈帶,河朔隩區。疆場恢弘,畿南重鎮。」
長垣縣南。大河北,澶水,東連魯鄙,西接衛郊。
大名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雜引書傳
《漢書地理志》:「衛地為營室東壁之分。」
《晉書》「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為娵」 ,訾於辰在亥,衛之分野,屬并州。
費直云:危十四度。蔡邕云:危十度。
《舊唐書》:營室、東壁,娵訾之次。亥初起危十三度,中室十二度,終奎一度。其分野自王屋太行而東,盡漢河內之地。
今為懷州各衛所之西境,北負彰鄴,東及館陶、聊城。
漢地,自黎陽、內黃及鄴、魏武安東至館陶、元城,皆屬魏郡;自頓丘、武陽東至聊城,皆屬東郡。又為相州、魏州、衛州。
東盡漢東郡之域
《漢東郡》清河西南至白馬、濮陽,東至東阿、須昌,濱濟,至於鄆城,又為滑州、濮州、鄆州。其須昌、濟東之地屬降婁,非豕韋也。
郜氏曰:天文之為十二次,所以上考七曜之宿度,下配萬方之分野,仰觀變謫而驗之於郡國,其應如響。昔武王克商,歲在鶉火,伶州鳩曰:「我有周之野也。」 則星野之說久矣。及七國時,善星者有甘德、石申,更配十二分野,而張衡、蔡邕、李淳風等,又各以漢、唐州郡配焉。夫懸象終古不易,而郡國沿革,名稱屢變,其乖舛固宜,如營室、東壁為衛并州是也。夫并州非衛地,而又繫以天水、隴西、武威、燉煌等郡,細分其入,室、壁之度噫亦謬甚矣,故《舊志》略而不載。嘗考沙門一行之書,以山河兩界及雲漢始終為分野之據,其說甚悉。茲取其切於吾郡者述之,用補其闕。其言曰:「十月陰氣,進踰乾維,始上達於天。雲漢至」 營室、東壁間,升氣悉究,與紫宮相規接。故自南正至於西正,得雲漢升氣,為山河上流;自北正達於東正,得雲漢降氣,為山河下流。娵訾在雲漢升降中,居水行正位,故分野當中州、河、濟之間,於國為衛。且王良、《閣道》由紫垣絕漢抵營室。
則上帝之離宮,內接成周、河內,皆豕韋之分。又曰:「雲漢自坤抵艮為地紀,北斗自乾攜巽為天綱。其分野與帝車相直,皆五帝墟,而在乾維之外。」 葉北宮之政者,娵訾也,實為顓頊氏之墟。今顓頊故都在開東,而大名本商故都地,即周王所以封武庚者也。其為娵訾之分無疑矣。
大名府山川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元城縣附郭。〉
沙麓山在府北四十里。春秋僖公時,沙麓崩,即此。漢王翁孺嘗徙居其下。
《愜山》漢時河決,王延世運土成阜,塞之以愜人心,與沙麓對峙,遙映相屬。春草秋蘿,含煙帶月,有拱揖迎人,翠色慾滴之狀。
屯氏河土人誤呼為「王莽河」 ,在元城縣。唐朱滔攻魏州,壁此。《明一統志》一名毛河。
沙河近沙麓地,舊自西南引漳入城灌御河,復西北出城灌流。沙河南北長二十里,東西闊二里,流常轉徙不定。按《滑縣志》亦載,「沙河在滑縣南五十里。」
大名縣:〈無《山》。〉
雕馬河在縣北。按《大名縣志》,「宋嘗引漳流於此」 ,今涸,舊渠猶存。
支河在縣西,塗公新開,距城僅半里許,累肆衝沒,知縣趙一鶴塞之。
三角潭在縣東十五里。有牧、李、范三隄鼎踞於此,故名。方塘百畝,歲久不涸,或以為龍湫也。土人建龍神祠於其上,歲旱禱雨輒應。今衛水灌合,滔滔巨川,帆檣聯泊,尤為奇概。
蓮花池,在縣東二十里。上峙重岡,下冽深泓,蒲葦菱荇,葳蕤可玩,今成腴壤矣。
白水潭在縣西五里。林樹交匝,風清水遶,近郊勝地也。
張家潭在縣東二里許。冬夏不涸。沛縣令張珩結廬讀書其上,故潭以「張」 名。今半成平田。漳河隄南接樓底舊隄,至老隄頭止,約三十餘里;北接龍王廟舊隄,至艾家口止,約二十餘里。隆慶五年築,後漸圯。今重築。
護城隄環抱城外。正德乙卯年築,隆慶三年加築,高三丈五尺,闊五丈。
甄侯隄,起駢村新河口,至內黃田石界,約百里有奇,嘉靖三十四年築。
老隄頭在縣北二里。嘉靖己酉,為潭水逼近城郭築,今斷於支河。
紅船灣隄在艾家口東北一里許。
逯家隄在縣東南三里
李茂隄在縣東北八里
牧隄在縣東十八里
范勝隄在縣東南十里
匡公隄在縣北三里
華侯隄,起縣西關隄北隅,至回隆九十里。嘉靖二十七年築。
南樂縣
方山在縣北七里。相傳有東西二土山,其形方正,後為河決所蕩,今村名仍呼之。
御河即白溝水。隋煬帝引洹水為遊覽之所,故名,今不見。或曰亦併於衛,然土人猶曰御河。赤龍河在縣西南四里。相傳宋太祖微時,登澶州城,觀水漲,遙見赤龍,射之中左目,水遂奔潰。是日周世祖夢遊水中,被射,覺而目痛。按《南樂縣志》作「朱龍河」 ,源出開州澶淵,分流過清豐城北至本縣趙家莊,曲折南回,復入開州界《黑龍潭》。
繁水,在縣西北三十五里王村隄,西流入內黃界。古稱縣曰「繁水」 、曰「繁陽」 ,由此得名。
岳儒固河在縣北四里岳儒固村西南。自清豐界來,經本縣近得固村、豆村,迤東流至此,匯為傅潭。今樂清橋跨其上,東北注為方山固河。又北為潘家河,北入大名縣界,即今隄所障者。河久枯竭,每夏秋水盛,瀰漫數里,至冬春乃涸。亦黃河之支流也。
龍窠河在縣東四十五里。水自觀縣大周村來,經流本縣,至龍窠村而止。世傳龍潛此地,故名。
繁泉澶水,在頓丘廢縣西南三十里,伏流至古繁水城西南復見,故名。
傅家潭在縣西北四里《岳儒》固村。週約二里餘,清可見底。今涸廢。
蓮花池一在縣東十八里古莊村東南宋隄。
之西乃東黃河所溢,隄西又築月隄障水上,人呼為「來隄。」 昔有蓮生其內,故名。今湮為田疇。每夏秋雨積,尚蓄水下洩。或曰:蛇多聚此,掘則輒見,亦名「蛇窟。」 一在縣西北三十里倉帝陵東,舊為繁水所溢,遇夏蓮花盛開,故名。今理為平地。王村隄在縣西北三十里,未詳何代築。
「金隄在縣西十里,漢文帝十二年,河決酸棗,東潰金隄,成帝建始四年,河決東郡金隄,河平元年,以王延世為河隄使者,塞河決自金隄而增修之。」 按《南樂縣志》,「南接清豐,北入元城縣界。」 按《清豐縣志》,「在清豐縣南四十五里。」 按《滑縣志》,「金隄在滑縣南二十三里,築禦河患。」 按《大名縣志》,「金隄自東南入縣界。凡大名、元城、南樂、清豐、開州、東明、滑臺之境皆有之,綿亙三百餘里。宋隄在縣東十八里,宋元豐四年築河隄,自大名至於瀛州,故名。」 按《南樂縣志》,「宋隄在縣東十八里,黃河故道西岸,自清豐六塔河來。宋仁宗至和二年,修六塔河隄。神宗熙寧四年,河決澶州,元豐四年築河隄,自大名至於瀛州,故曰宋隄。」 按《開州志》:「宋熙寧間河決。程明道先生判州,築東西兩岸,高三丈」
魏縣
漳河在魏縣。按魏有濁漳、清漳二河,今清漳不見,或曰合流於濁漳。又有舊漳、新漳二名,今新漳亦不見,或曰即清漳,併入衛河。總之止一濁漳,遷徙無常,大為民患。按《大名縣志》:「清漳出太原府樂平縣沙山,濁漳出潞安府長子縣發鳩山,至相州鄴縣,與清漳合。」 《書》曰「衡漳」 ,蓋漳橫流也。周定王五年,河徙而東,過列人縣,東北過斥漳縣,又東北過曲周縣、鉅鹿縣。明初,漳西注魏縣,北歷元城西店,東注山東館陶縣,入衛。正德初,始徙府南閻家渡入衛。又十餘年,自雙井入衛。嘉靖初,自回隆鎮入衛,後復自內黃石村入衛。萬曆戊子徙魏縣,旋由故道徙肥鄉、成安、曲周諸縣,會達天津。
「衛河在縣東南,經清源達直沽,水清渠深不為害。」 按《魏縣志》:「衛河發源於蘇門山下,一股西北流入沁,一股東南流為衛,至合河鎮始大涉魏之東南隅,經清源達直沽矣。」 又按《濬縣志》:「衛河源出輝縣之百泉,自淇門入界,受淇水,經縣城西。又東北受洹漳二水,至直沽入海。」 又按《大名縣志》:「衛河在縣治南三里許,源」 發於河南衛輝府輝縣蘇門山,自淇門入本府濬縣界,受淇、蕩諸水,經內黃與漳水合,東北至縣境大嚴屯橫腰南界,又東北注龍王廟,達臨清,至直沽入海,同濟漕運,故一名「御河。」
洹水,經縣西南,下流達於白溝,今無蹤跡,疑併衛河雲。
清豐縣
秋山在頓丘廢縣西北。《山海經》:「帝嚳葬於秋山。」
鮒鯉山在舊頓丘西北三十里,一名廣陽山,一名青冢山。《山海經》:「顓頊葬其陽,九嬪葬其陰,四蛇衛之。」 按《清豐縣志》:「鮒鰅」 ,《九域志》作「務鰅。」 又按《滑縣志》:「在滑縣西北七十里,一名高陽山,一名青塚山,一名廣陽山,一名商丘,今名土山。」 又《開州志》:「鮒鰅在州西北三十里。」
硝河在縣西南十八里。其地產硝。按《大名縣志》:「硝河者,泄滷下墊,凡所經流,率數歲不能芻牧。」 一由滑縣北,逕開州戚城,匯趙村坡、傅家河,注岳儒固,達館陶,或北注大名。一由石村瀠內黃縣東北,逕大名大嚴屯邊馬集馬村東注,或注南樂縣霸王溝北張鋪小支河。萬曆二十九年,大名縣知縣會同南樂縣知縣,「即舊河身小加挑濬,水直東下。今居民率佃治其間,河身漸為平陸矣。」 按《開州志》,「硝河由滑縣逕開州馬駕河,東北注戚城半,東匯為趙村坡,所浸坡地七八百頃。而西引王家潭口,復會於白倉之北半,夾戚城逕白倉北,合趙村坡而來還者,會於傅家河,北注岳儒固,以達束館鎮。」 按《滑縣志》,「硝河在縣東北六十五里,古黃河經流處。」
陸塔河在縣東南三十里。宋嘉祐元年夏四月,「河決陸塔」 ,即此。
淇河在頓丘舊縣北五里。按《清豐縣志》,淇河上接清豐縣,下入元城縣。按《滑縣志》,淇河一名王莽河。《冀州圖》云:「河西從河內界入黎陽,至臨河西十四里,至王莽河出焉。」
豬龍河縣東七里,一名「龍河。」 南接開州,北入南樂。夏秋霪雨水,數月不竭。
黃龍潭,在縣東南三十五里,約二十餘頃,水深,終歲不竭,在斷隄之間。舊傳有黃龍居焉,隄
上有「龍王廟」 ,今廢。
泉源,舊傳在頓丘古城東,詩:「泉源在左」 ,即此。蓮花池在江瀆廟東北百步,相傳唐太宗征遼時,靈井水溢,注此為池,蓮花生焉,因名。復關隄在清豐縣。按《清豐縣志》,在南黃河北阜,高三百步,自黎陽入清豐縣界。按《滑縣志》,復關隄在滑縣城東北六十里。衛詩云:「登彼峗垣,以望復關。」 按《開州志》,復關隄在開州南門外,去城三百步。自臨河縣至黎陽,下入清豐縣界。見《寰宇記》。
內黃縣
博望岡,《通志》不載。按《明一統志》,內黃縣東南一十三里,接汲縣界。
溝河,按《方輿勝覽》,「源出內黃,流經濬縣」
蕩水《水經》云:「蕩水,出河內蕩陰縣西山東,又東北至內黃縣,入於黃澤。」 唐貞觀元年,以水微溫,改曰溫水。
羑水《水經注》:「羑水出蕩陰縣西北韓大牛泉,東至內黃,與防水合。」 《地里志》:「羑水出內黃,入蕩防水。」 《水經注》:「防水出西山馬頭澗,東逕防城北。」 盧諶《征艱賦》所謂越防者也。其水東南流,注於羑水,又東歷黃澤,入於蕩水。
白溝在內黃縣東北。《水經注》云:「洹水逕內黃縣北,東流注於白溝。」
宜師溝,《水經注》云:「淇水自晉鄙城又東謂之宜師溝,東北至內黃澤,右入蕩水。」
《六輔渠》,漢倪寬為內黃令,開渠大溉民田,為利甚厚。
永濟渠內黃縣隋大業中嘗增修。按《滑縣志》,「永濟渠在廢臨河西北三十里,自濬縣入界,東北入內黃界。」
高雞泊在府境。唐宰相王鐸出為義昌節度,過大名,樂彥禎子從訓,利其裘馬妾侍,伏兵於此,鐸家屬佐吏三百餘人皆遇害。朝廷微弱,莫理其冤。
鸕鶿坡,在內黃,洹水舊縣南五里,周八十里,舊有蒲葦之利。
集賢陂在內黃縣東郭門外。南達硝河,北通衛流。積雨水溢,瀰望無涯。
黃澤在內黃縣西北澤數十里,又名「黃雀溝。」 黃澤隄,在內黃縣西北五里,漢世祖嘗破五校於此。
鯀隄在內黃縣,鯀治水築。按《滑縣志》,「鯀隄在廢臨河縣西十五里。」 又按《開州志》,「鯀隄在州西郭村,去城十里。」 又按《濬縣志》,「鯀隄在濬縣東。倪公隄在內黃縣,倪寬所築,長十數里。」
古堰在內黃縣衛河東,沿河修壘,出境方止濬縣。
大伾山在縣東南二里。山高四十丈,周圍踰五里,峰巒秀拔,若依屏障。《禹貢》:「導河至於大伾。」 即此。一名黎陽山,又名青壇山。《爾雅》曰:「山一成曰伾。」 孔安國曰:「山再成曰伾。」 今觀山形,當以安國為是。按:漢光武於上築青壇方望,劉禎賦所謂「青壇成祀,高碑頌靈」 者是也。
浮丘山在縣西南隅。半在城內,勢若行舟,故名。按《明一統志》:「峰巘三層。」 宋濬州故城,在山西二里。宋天聖初,以地陷為湖,移城此山。明移治於山東北之平地。
紫金山在濬縣東五里,大伾山之東。山無餘土,翠石稜稜。相傳玉女修煉於此,丹成飛去。有玉女觀、白金泉、拖裙石、玉女巖、仙跡觀,今廢。鳳凰山與紫金山東西相對,相傳鳳凰集此,故名。
善化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縣治之乾岡也。山出雲氣,為樓觀亭臺、舟車、旗鼓、人馬之狀,變幻不常,故曰善化。形如鼎足,故曰「三山。」 宋孟昌齡修三山石橋即此。俗傳紂殺比干於此,故又曰枉人山。按:濬縣舊產花石,因鑿取過多,遂致雲氣全無。又按《明一統志》:「山有三峰如鼎峙,南北連跨巨岡,左右溪澗不啻數百。」 西南峰近西有黑龍潭,上有龍祠。又有仰泉如盆者七十二,春夏水常不減。山產紫班石,居人以其能興雲致雨,故名「善化。」
童山,在縣西南三十里。《爾雅》曰:「山無草木曰童。」 隋宇文化及與李密戰於童山之下,即此。一名同山。以為武王伐紂,諸侯會同於此,故名。按:武王會在孟津,不應在此。然今山下有百僚村,又似非誤。
白祀山在縣西二十里,西連龍脊岡。按《濬縣志》,「相傳秦始皇曾祀西嶽於此,故曰白祀山。有巨碑,無字,人呼為秦皇碑。」
黑山在縣西北七十里。漢獻帝時,黑山賊十餘萬眾掠魏郡,即此。山多峭壁怪石,迴溪曲澗,盤鬱其中,形如展箕。嘉祐寺正在箕中,尢奇者,溫泉西湧,冷泉北流,蓋諸山之最勝也。相傳黑子居此食苓,壽五百歲。
大佛巖在大伾山東。石勒以佛圖澄之言,劖巖石為佛像,高十餘丈,以鎮河流。拓拔魏時,覆以重閣。元末燬於兵。按《濬縣志》,今重建,極壯麗。觀音巖在大伾山北,巖今鑿為洞,劖石為像。龍洞,在大佛巖北百餘步,大小三穴。天將雨,穴中先出雲氣。宋政和間,禱雨輒應,敕封康顯侯。洞前建豐澤廟,西日返照,穴中有光,故又曰「西陽明洞。」
千佛洞,在浮丘山巔,平峰突起,如冠巾狀。下有洞二,閎邃如室,中有佛像千餘,唐永隆中,僧大淵所鑿。
藏軍洞,在白祀南岡上。洞寬丈餘不可測,入數步則寒氣凜冽。父老相傳為古藏軍之所,不詳其何時也。
「寒波洞」 ,在黑山南五里許,下臨淇水,深邃幽窈,蓋昔人鑿以避兵者。
風穴在黑山嘉祐院中。穴口如斗,風從中出。附口處草皆外偃。寺僧嫉遊人之多也,以石土塞之。
陳家山按《縣志》在黑山西南,連亙臨於淇水,石壁峭拔,高二十仞,相傳昔有陳氏居此,因名此下至呂祖洞,俱按《縣志》。
土山在童山西南五里,四山連峙,皆高數丈。龍脊岡,在縣西二十里,連亙善化、白祀童山,勢如遊龍,當脊處若龍脊,故曰「龍脊岡。」
達西岡在脊岡西。其西皆崇岡,連絡不絕,直達太行。
呂祖洞,在大伾西崖峭嶂之間。知縣劉德新創鑿,幽深精潔,殿廡崇閎,結構異致,景物瀟灑,真仙境也。
溝河,《方輿勝覽》云:「出內黃,南自濬、滑,經顓頊帝嚳陵之南,遶東北,入內黃界。」
波羅河在童山西麓,南流至龍口峽,伏流地中,值潦溢則會於長豐泊。按《濬縣志》:一名渿河。淇水源出林縣西大號山,綿歷太行而東,自濬縣西北入界,南流至枋頭入衛。《詩》云:「淇澳菉竹。」 又《漢書》:武帝伐淇園之竹。據此則地最宜竹。今無一箇。按《明一統志》:在廢臨河縣東南五里,源出林慮山中。
亭子陂在城西一里許。長壽村之南、李家莊之北。
長豐泊在縣二十里,即白祀、童山二陂水所匯。每逢夏秋雨集,河水泛濫,渰沒民田,經年不涸。明知縣陸光祖鑿渠疏水,民免墊溺。繼而知縣徐廷祼等相繼有功。
皇清知縣張中選疏鑿深廣。其渠南起交卸村,北抵
屯子鎮工成,九十餘里。按《明一統志》,天下水不泊者有二:一梁山泊,一長豐泊,後為牧地,然當為水所渰。
白龍潭在縣西南四十里新集大隄之西,四時不竭。明嘉靖時,深處時有龍吟。
黑龍潭在縣南四十餘里大屯東南。歲旱禱雨輒應。鄉人建龍王祠於潭上。
井固在井固村,其深不測,相傳中有水獸,東北入衛。
耿家潭在縣西南三十里耿家莊。
聖水井在縣西三十里西岡之巔。歲旱,父老設空瓶於井上禱之,有水則雨。恆以水之多寡、有無卜雨澤焉。
白金泉在紫金山下。按《明一統志》:「相傳古玉女鍊丹於此,丹成飛去,即今泉內色碧如酒,味甘香。山南壁有太守徐閎中泉銘,字剝落不可辨。」
甘泉:在黑山澗中,味甘美,土人因呼為「甘泉澗。」
檻泉在善化山下,共七十有二。《爾雅》曰:「檻泉正出。」 正出者,湧出也。近日湮塞過多,其存僅半。荊家砦、張家窪、王楓園、石橋頭、東陽澗、西陽澗、大屯、大泉、小泉,則最著者也。
十里鋪隄,南自長壽村,北至侯固寨,長十餘里,明嘉靖時,知縣陸光祖築。董世彥再築亭子陂隄,南自傅家莊,北接十里鋪,長十里,明萬曆時,知縣任養心築。
黎水。按:《明一統志》「衛河、淇水合流至黎陽故城為黎水,亦曰濬水」 ,俗傳舊水流至濬縣南十里,有名外郎河,乃黎之故渠,西經長豐泊東北
歷善化山,復西北會於漳。金時濬州守以州城象舟,乃自外郎河疏引東北,浸而流於此,若舟在水也。
滑縣
白馬山在縣東北三十四里。《開山圖》云:「有白馬群行山上,悲鳴則河決,馳走則山崩。」 故津與縣皆以此名。今縣有村曰白馬牆,蓋亦因以名。天臺山,在滑縣。按《滑縣志》:宋天禧三年,河決滑州,發丁夫數萬塞之,十月成,高數丈,王曾率百官入賀。一名天臺埽,以其近天臺山麓。狗脊山,按《縣志》:與城西北隅相連,其地出狗脊草,乃名
滑河在縣南。經北而東,滑最大,自洛以西,眾水會於滑。唐沈亞之作《魏滑分河錄》,明皇時得龍於此以獻。
王莽河,在縣北臨河境內。
滹沱澤,在縣西北三里,周五里。
白馬津,在縣西北十里。漢酈食其說沛公「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形制之勢」 ,即此。
靈昌津,在廢臨河縣東北二十里,舊名延津。石勒伐劉曜,至河,不得渡流,澌風結濟訖,勒自以為得天助,號「靈昌津。」
雙龍潭在南門外龍王廟東,世傳有龍𩰚此,故名。南潭十頃六十畝,西潭十頃四畝,有魚蓮。「北龍潭」 在縣西狗脊山北,十三頃三十六畝。「豢龍井」 在廢韋城內東南隅,即古豢龍氏之鄉。
聖井在縣北二十里顯靈王廟西。有碑云:「無故而汲之者,速受其譴,有病而飲之者,立愈。」 冰井在縣西南二十里,韓襄王藏冰之所。八角井一名新井,在城外北濠下。《太平廣記》云:「唐貞元中,節度使賈眈因城北有昏墊之患,鑿井鎮之。潛令人窺,有老人問曰:『誰鑿此』?對曰:『節度』。老人曰:『大妙手,但近東西南北耳』。耽曰:『是太大也』。」 自此患隨息。
陳公隄在縣南門外,一曰「相公隄」 ,州守陳堯佐築。
瓠子隄,在城西南三里。漢武帝時河決,使汲仁、郭昌發卒數萬塞之。
東西大隄一在縣西南邢村。一在黃塔兒東西隄。一在大船頭,西接衛輝,東達開州,土人呼為「夾隄。」 一在八字口後,此護靈河隄也。新隄,正統九年,河決胙城,復泛縣之馬村、大關村三十餘里,因築大隄禦之。東接長安界青岡村,號曰「新隄。」
靈平埽,元豐元年,塞曹村決河,名其埽曰「靈平。」
黃河故道,在縣西二里,北盡縣境,東北有苗固、魚池、蔡胡諸漯,皆河經流處,今河南徙,舊道淤矣。按《清豐縣志》:「在清豐縣東十五里。」 按《南樂縣志》,「黃河故道有二,一在南樂縣西北郭村,距縣十五里,河自濬縣大伾山北流,經內黃黃灘村,至此,東北入元城界,今惟斷岸沙磧存焉。」 此西黃河故道也。一在南樂縣東宋隄之東,距縣十八里。自澶州坡經清豐東六塔河流至此,北入元城束館鎮,今亦枯竭,故道猶存。此東黃河故道也。按《開州志》,「在州南秦臺,距城一百二十里,即俗所稱響子口。」 後南徙益遠。明正統十三年,河決陽武,循響子口故道東流,抵濮州張秋入海。今塞。按《濬縣志》:「西南自石濟經黎陽遮害亭」 ,走大伾山下,南為黎陽津。宋南渡後,河身南徙,流沙壅積,山阜重疊,大有深谷為陵之勢。衛南坡,在縣東五十里。
東明縣
白雲山在縣東北二十里。郊原平衍,土山突起。當平旦時,白雲與山色相映,蔚然可觀,因名。《史》稱「張良辟榖於東昏之白雲」 ,即此。故東明有白雲里。附近有懷良村,有白雲寺。舊傳前有張良洞,今廢。
龍光山在東明縣東南三十里龍光集迤西,壘土為臺,勢高聳。雖經黃河淤沒,形尚突然特起。元時有鄉民見龍乘於上,赤光閃閃,故又名龍掛山。按《東明縣志》:「歲旱禱雨於此,輒應。」 濟河在縣南三里,即今之洪河,蓋二水合流之會也。按《桑欽水經》,「濟水出王屋山為沇水,東流為濟,隱見無常,下流出東昏縣故城之」 北,即陽武之戶牖鄉也,漢陳平家焉。按《東明縣志》:「濟河過東昏,又過平丘縣故城南,又東經濟陽縣南,又北圈東過冤句縣故城南,東北會汶水達於海。」
賈魯河在縣南六十里斷頭隄,元漕運所也。
元工部尚書賈魯所開,故名。按《東明縣志》:「自斷頭隄流入山東界。」
濮河在縣西北。東北流與洪河合,相傳莊子垂釣處。按《東明縣志》:「濮河俗誤為普葢,訛。」 傳云:灉河,在縣南五十里。《禹貢注》云:「水自河出為灉。」 乃黃河之支流也。今涸。
漆河在縣北門外玉帶橋下。西自漆隄,東北入洪河,抵張秋入海。
響子口,按《東明縣志》在縣西南二十里,即黃河之故道也。按《一統志》,「其流奮激,聲聞數十里,故名。」
此下至「夾隄」 俱《縣志》。
枯河在縣南六十里杜勝集稍東南,夾河內河之支流也。今涸,故名。
洪河在縣東南三里許。西由滑縣衛南波,經洪門、雲臺口,會濟水東北抵張秋等處入海。每秋水至,自洪門村至十里鋪,數十里俱遭渰沒,屢歲不收。四十年,知縣李遇知督理開鑿,還其故道,民得稼穡。
佘家潭在縣東十里。北曰「長潭」 ,南曰「圓潭」 ,相去一里許。
護城隄周圍八里許,闊二丈,高丈餘。
海頭集隄在縣東二十里。嘉靖四十二年修。漆隄,在縣西十里。
孟華隄在縣南二十五里柳園店南一里許。東抵山東界,西入滑縣界,綿亙二三百里。斷頭隄在縣南七十里。長隄截其首,故名。杜勝賽隄在縣南六十里杜勝集迤北。嘉靖十三年增修。
大隄,在縣南六十里《杜勝集》:「東西起自胙城,歷長垣,東明曹縣、單縣,下至徐州數百里。」 夾隄,在長隄北,大隄南。
長隄,在縣南六十里,西入長垣,即新豐、長村等隄,東入曹州界,綿亙二百餘里,鋪八十餘所。開州
雞鳴山在開州儒學北,蓮花池後。
洪洋山在州東南義井裡。舊《志》:明道郎真人嘗遊於此。一名紅羊。按《開州志》:「土岡南北綿亙數里。」
杏花岡在開清河西北岸隄口高約三丈,上可坐三百人,下臨河水,草木殊秀。有大杏數株環列於岡上,花開爛熳可愛,上有「觀鳧亭。」 《呂團岡》在州東南李村里。
龍泉岡在州清河岸北。按《開州志》:「岡上有寺,因名。」
望河岡在開州清河裡十字街北,高可二丈許。清河之勝,舉在目睫,而河在其西南,登眺者必先焉。
衛陽山,按:《開州志》:「在東南二十里,居衛之陽,故名。」 今莫知其處。此下二山俱《州志》
嶺子頭在東郭里。顓頊城之東。巉巖連絡幾一二里,相傳顓頊子葬嶺東,俗名「遮羞嶺。」 瓠子河在州西新惠里。漢元封元年河決,武帝自泰山還,率眾塞之,築宮於河上,名曰「宣防。」 按《開州志》未載此河。
清河在州東二十里。澄碧汪洋,終歲不竭,居民造紙為業,長數里。
西湖:在州治西南,空洞可愛。按《開州志》:「州西今久無蓄水,所謂西湖者,惟存沙鹼不毛之地而已。」
澶淵在州南。《春秋?襄公二十年》,「盟於澶淵」 ,處濮水。按《開州志》:在州東南孟里,距城六十里。舊志以為莊子垂釣楚,使人相問之處。
黑龍潭在宣房宮下瓠子河口,大旱不竭,俗稱「龍湫」 ,多題詠。
蓮花池在儒學後。「池水淵潔,後壅塞。明天順間濬之,萬曆間復濬之。」
南湖在州東南得勝隄下。每秋潦輒成巨浸,望之如湖。
蓮花潭:在龍潭南三里。方五、六頃。每秋水泛溢,則與龍潭通。
澶州坡,或曰古澶水也。舊《志》在頓丘廢縣西南二十里,伏流至古繁水,謂之繁泉。今按:澶水由開州南界東北逕清河頭,十之七分注於霸家河。又東逕濮州,入於張湫,十之三分注於清豐縣東南界孫古城北,匯為朱龍河。又西受硝河之水,自傅家河而東注者,流次邵家灣,次英滿城,而北瀦於南樂、趙莊間,溢則東引清流橋以達束館鎮。萬曆七年,知州丘東昌始濬坡築郭家寨口,距城五里,長四百八十步。今濮州清豐、南樂多有阻塞,水不能洩。
高平渠,《水經注》「濮陽有寒泉岡」 詩,所詠在浚之下,乃高平渠也。
《百尺溝》今湮為田,不知其處。
趙村坡在州東北
韓村隄。此隄外為滑水,水發則禍州。州四面去水道甚遠,下無所洩,故不能仰受滑水。橫龍埽、王八埽、王楚埽、《孫陳埽》。
小吳埽。大吳埽。商胡埽。《明公埽》。
「此諸埽」 自河南徙,多湮廢。
長垣縣
宜丘,在縣北十五里。四圍約數畝,高聳數仞,斷續起伏,形勢蜿蜒。上有古寺曰「萬壽。」
學堂岡在縣北十里。平廣突兀,為一邑主山。大岡在縣東五十里。雄峙環抱,屹然而高。盧岡在縣東二十五里。南北兩阜相望,中貫以河。
荊岡,在縣東南四十里。
黃河在縣南六十里。按《東明縣志》,「黃河原在縣南十里響子口,後徙杜勝集南關外,去縣六十里。上接三門七井,下灌呂梁二洪,波濤洶湧,今南徙。」
淘背河在縣南三十里。連年黃河水即由此東行,亦一要害。。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