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19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九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九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九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九十三卷目錄

 濟南府部彙考五

  濟南府城池考

  濟南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一百九十三卷

濟南府部彙考五

[編輯]

濟南府城池考        府志

[編輯]

本府。歷城縣附郭。

濟南府城 即戰國之歷下。自西漢建國,治東平陵。至南宋孝建中,移為郡城。至明初,內外甃以磚石,周圍十二里四十八丈,高三丈二尺,池闊五丈,深三尺,四門東曰「齊川」 ,西曰「濼源」 ,南曰「舜田」 ,今改為歷山,北曰「會波。」 成化四年,分巡濟南道僉事張珩重修。十九年,巡按御史宋經重修。萬曆二十年,巡撫宋應昌重修。「天啟五年巡撫呂純如重修。崇禎七年巡撫朱大典重修。」

皇清康熙十四年,巡撫趙祥星重修。二十七年,巡撫

錢玨重修

外州縣

章丘縣城 。齊天保七年,廢東朝陽,置邑於此,名高唐縣。隋開皇間,始名章丘城。高二丈五尺,周圍六里。明成化元年,知縣張慶立層樓其上。正德中,知縣呂秉彝重修。萬曆六年,知縣李臣之取女郎山之石,甃以石城四門:東曰繡江,南曰明秀,西曰錦川,北曰「清平。」 康熙二十三年,知縣鍾運泰捐俸建更鋪二十一座,復於二十七年捐貲倡修。沿堤植柳,麗譙如畫,迢遞相望,屹屹乎金湯矣。

鄒平縣城 元至元中,縣尹陳彥武築,高三丈八尺,周圍四里,四門:東曰通齊,南曰興賢,西曰迎恩,北曰「仁義。」 教諭張崇文有記。明萬曆八年,知縣李瑞重修,始砌以石,吏部呂坤有記。崇禎九年,知縣韓文焞重修,都御史張延登有記。

皇清康熙十五年,知縣劉元慧繕修。

淄川縣城 ,自漢興置縣,周圍七里三十步,墉高二丈,池深一丈五尺,四門甃以磚,各設戍樓,東曰「迎仙」 ,南曰「迎薰」 ,西曰「迎清」 ,北曰「迎恩。」 明弘治十四年,知縣楊武重修。嘉靖十四年,知縣李性再修,加以磚垛。萬曆七年,知縣王九儀重加擴治,始構以重門。門上有闉,闉下為河。崇禎九年,知縣韓承宣始建石城,分堵計工,紳民競勸。城高三丈二尺,基廣六尺,頂剡五尺,女牆至邊共闊一丈六尺,周圍八里,城下築岸二丈餘,塹石護之。外作深濠,內外堅緻。四門:東內曰黌山,外曰「書帶」 ;南內曰甘泉,外曰淑聖;西內曰孝水,外曰沙堤;北內曰萬年,外曰栱極。外門設樓,稱雄麗焉。邑人張大學士有《記》。崇禎十一年,知縣楊蕙芳建空心樓十一座,附城四面,中設砲眼各二十四,上覆敵樓。順治四年,謝寇陷城,官兵烘之,旋圮旋築。康熙七年,地震,城樓崩圮,牆垛傾毀。二十一年大雨,又復崩損城牆三處。闔邑公議,鳩工庀材,僅費七百餘金,而麗譙堞墉,煥然如故矣。此一役也,經始於知縣汪如龍,落成於知縣張嵋省,闔邑三千餘金。《易》曰:「不傷財,不害民。」 可謂兼而有之矣。邑人高侍郎珩有《記》。長山縣城 ,即古東平原縣,始於東晉、北齊,至隋、唐、五代皆因之。宋宣和末重修。元至正十二年,縣尹苗居巖再加修築。明成化二年,知縣薛方重築,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二尺,周圍四里,四門:東曰望遠,南曰懷范,西曰迎恩,北曰「傳命。」 成化三年,知縣趙沄重修。嘉靖二十七年,知縣邵苾重修。嘉靖三十六年秋,大雨,城圮。知縣邢邦彥重修。隆慶九年,知縣馬三接塞舊南門,移於儒學正南,名之曰「景文門。」 門上架樓三間,立石為之記。後復行塞閉,仍開南門。康熙二十六年,知縣錢士琰增修雉堞,復開景文門。越歲戊辰,李太史魁麟經王參戎登「《狀元形》家以為復開景文門之驗,或者國有人傑,地亦靈歟。」

新城縣城 ,建自「元末。明成化間,知縣白英因舊址修築。弘治中,知縣胡璉重修。正德六年,知縣許禮復增築外城,以資捍衛。十三年,知縣張民表重修。嘉靖中,知縣胡應鳴重修。萬曆七年,邑人侍郎王之垣倡建磚城。巡撫都御史趙賢、分守濟南道嚴用和、知縣牛希儒捐俸修築,厥功懋焉。城周圍五里,東圓西方,高」 一丈三尺,池闊二丈,外繞以短墉,樹榆柳以護之。四門東曰

《厚生》,南曰「永寧」 ,西曰「正德」 ,北曰「利用。」 嗣是,知縣趙文炳、錢汝梁皆重修。天啟二年,知縣孫印奇廣募鄉紳,重築而新之,增以戍樓,而規模異舊焉。

齊河縣城 ,自金偽齊阜昌初,始築城池,角樓四座,墩臺八座。外設隍塹,周圍六里,高一丈三尺。四門:東曰「臨濟」 ,南曰「瞻岱」 ,西曰「康成」 ,北曰「拱極。」 金大定中,劉信重修。明弘治十四年,知縣趙清重修。正德六年,知縣李秀、主簿陸垣重修。隆慶六年,知縣陳天策改南門。萬曆八年,知縣浦卿重修。北門。崇禎十四年,知縣張安豫重修。東北二面甃以磚,西南二面仍以土築之。東北二門各建敵樓二座,邑人都御史孟養性有《記》。康熙二十七年,知縣黃雯重修。

齊東縣城 ,建自元太宗七年。明成化元年,知縣薛獻修築。周圍五里零二百十四步,高一丈四尺。正德十年,知縣蕭敬諫增修,因東南隅逼近河岸,乃捐俸買地移築於內,下通馬道八尺,濠深一丈,闊七尺,六門:東曰「東皋」 ,今改「迎旭」 ;南曰「凝秀」 ;西曰「拱華」 ,今改「迎恩」 ;北曰「臨清」 ,今改「拱極」 ;東南曰「疏潦」 ,今改「放海」 ;東北曰「通汲。」 周圍五里零二十步五分。考與《舊誌》不同者,蓋因屢經河決,移築近裏之故也。

濟陽縣城 ,土築,周圍四里,高二丈八尺,址闊二丈,池深八尺。金天會間,築市井低漥,淋澇豬水,居民不堪。知縣張鏜增而高之。後知縣張端疏通水道,沿濠兩岸植柳數千株,引城中水入於城河,民始便焉。三門:東曰「仁風」 ,西曰「泰和」 ,南曰「清陽。」 明萬曆四年,知縣祕自謙易土雉為磚。十九年,知縣蔡惟忠建敵樓十五座,緣臺起堡,後復傾圯。三十九年,知縣侯加乘始營繕之。凡女牆、敵臺、城樓、城河俱為重修。迄今猶相傳為勝事雲。

禹城縣城 土築,周圍九里三分,高一丈七尺,池深七尺。唐守將李銑建。明洪武六年重修,嘉靖十三年、二十一年俱重修,萬曆元年重修,四年始建四門城樓。東曰祝阿,南曰禹蹟,西曰鬲津,北曰都楊。鋪樓三十一座,墩堡六座。七年,縣丞項太禒奉文監造,乃易以磚。護城,堤畔盡植楊柳,稱巖邑焉。有《蘭谷宗記》。

臨邑縣城 。宋建隆三年重築,周圍九里,高一丈九尺,池深一丈二尺。元至元中縣尹田壽、明、天順中知縣劉文、成化中知縣王啟,相繼重修。正德中縣丞高爵重修,知縣郭郁重建。南北城門,上建譙樓四門,東曰「迎暘」 ,南曰「南薰」 ,西曰「告成」 ,北曰「來蘇。」 城外為濠,濠外為堤。萬曆七年,巡撫都御史趙賢檄委知縣馬思恭盡易以磚,縣丞王執中堤上植柳,登城彌望,遂成佳觀矣。

皇清順治九年,知縣陳起鳳重修四門,因改「門」額為

東連滄海,南瞻「泰岱,西達燕趙,北拱宸極。」 後西、南兩門傾圮。康熙十五年,知縣鄭匯重修,額仍如舊焉。

長清縣城 ,元至正十四年築。明成化四年重築。十一年,知縣解瑛始易石城。正德中,知縣劉儒、縣丞呂俊再築長堰,高一丈五尺,闊一丈,周圍四里,環甃以石,女牆以甎。四門上建敵樓。東門曰迎恩樓,為景陽樓。南門曰通魯樓,為向離樓。西門曰挹清樓,為懷更樓。北門曰拱極樓,為安貞樓。城外濬池,深丈許。隆慶中,知縣柴宗義重修,植樹盈堤。崇禎中,知縣劉之蛟於四門外各增月城,為重門四:東曰「青陽」 ,南曰「南薰」 ,西曰「西成」 ,北曰「拱極。」 知縣王心學復增高女牆三尺。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呂朝輔重修。康熙六年,地震,城

樓傾毀十年,知縣岳之嶺鳩工重修,後圮。二十八年,知縣巴朝柱捐俸修築,不派里下,輿論韙之。

肥城縣城 ,創始無考。元監肥城,抹漢重「築,周圍六里一百步,高一丈五尺,池深五尺,闊一丈,南北二門,其方如矩。明永樂中,東城為河水所衝,後人隨地修築,而西北始灣環矣。成化五年,知縣林廷庸、千戶曹紀分築月城,復構重樓,南曰『文安』」 ,北曰「武定。」 弘治十三年,知縣張希達、千戶曹麟分修警鋪、角樓。萬曆二十三年,知縣馬經綸易磚城為「石城」 ,民永賴焉。

青城縣城 ,元至元間,華總管郭元帥築。周圍三里,高二丈,池深一丈六尺。四門:東曰「望海」 ,南曰「仰岱」 ,西曰「通濟」 ,北曰「拱宸。」 又闢南北二門,雉堞以土為之。正德中,知縣謝源增建重樓。嘉靖中,知縣許誌重修四門。萬曆六年,知縣李繼美因城薄易圮,加築四尺,雉堞更以磚。萬曆二十三年,知縣王建中四門,增以甕城,環城築臺十。

考證

《二》《青邑之民,實嘉賴之》

陵縣城 舊在平原郡城之內,即唐顏魯公禦安祿山地也。城舊用磚築,明永樂初,改州為縣,遂移於德州,廢為曠地,延袤甚闊。至正德六年,改築今城。嘉靖壬子,知縣孫昺又增築而高之,創建北門,居民便焉。南門無樓,亦復增建,城遂巖峻。

皇清康熙七年地震,城樓坍塌,知縣史颺廷重修。《四》

門完固,其名仍舊。東曰「迎暉」 ,南曰「朝陽」 ,西曰「聚秀」 ,北曰「望闕。」 捐俸竣工,斂不及民,實美政也。泰安州城 ,舊為土築,創始於金大定二年。明嘉靖癸未,濟南通判王雲興奉臺省修城之議,版鍤為石城,七里六十步,堞高而池深,雄據嶽麓,襟帶泮㴎。四門東曰靜封,南曰乾封,西曰望封,北曰登封。嘉靖三十二年,沂州兵備道任希祖檄知州鄭聚東重修。崇禎十二年,郡守道蔡懋德增修四隅刱,建四樓,復於壁內設砲眼。後為地震傾圮,而遺址具在焉。城以岱嶽為基,東北盡屬曠野,荒涼倍常。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州傅鎮邦悉心招徠,創作房屋。

後任知州張錫懌相繼營繕,遂成街市。南城敵樓、西城敵樓年久坍塌,康熙二十六年,知州陳於逵重修。東城倒壞,二十六年州同吳檉重修。南城、西城、北城連年秋雨,傾毀數處,二十七年,知州張迎芳重修。

新泰縣城 ,周圍四里,高三丈五尺,池闢二丈,深如之。舊有東南二門,弘治十四年,知縣吳禧始闢西門,東曰「通齊」 ,南曰「望魯」 ,西曰「瞻岱。」 正德中,知縣張啟建敵樓、甕城,典史張魁築護城堤。嘉靖中,知縣魏河用磚包堤,上植榆柳。戊申大水,城門壞,知縣郭邦清修之。萬曆丁酉,知縣李上林築石城一面。壬子秋,知縣高如山改東門於學宮之左,名之曰「文明。」 乙卯,知縣王應修沿城築堡百餘座,四隅增建敵樓。天啟壬戌,知縣趙希忭修完石城,建東門甕城。崇禎戊寅,知縣鄭寢昌修敵臺欄牆。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王大詔「重修柵欄。」城之外有舊

城基址規模宏闊,相傳為「康王城」 雲。

萊蕪縣城 ,元至正間建。明正德六年,知縣盧秉彝甃以石,周圍三里,高一丈四尺。三門:東曰通齊,西曰望岳,南臨汶水之衝。知縣傅國璧始建南門,增東、西、南甕城三座,敵樓一座,池闊一丈八尺,深丈餘,三郭人煙輻輳。北濬深池以衛之,土人名之曰「鐵城」 雲。康熙二十八年,大雨,城垣坍塌三十餘丈,知縣李欽式捐俸重修。德州州城 。魏泰和中築,明洪武三十年,都督張文傑、指揮徐福等,始建磚城。萬曆四十年,巡撫都御史黃克纘檄濟南同知孫森重修,周圍十一里,高三丈七尺,池深一丈。五門東曰長樂,南曰朝陽,正西曰聚秀,偏西曰廣川,北曰「拱極。」 武德道晉江陳亮采有記。西城有閣,俯瞰衛水,名「振河閣。」 外有羅城。正德六年,守備桂勇、知州甯河築以禦寇。嘉靖七年,守備張學、知州何洪增修。延袤二十餘里,北拱神京,襟帶趙、魏,東省之奧區也。

德平縣城 舊在治北一里許。宋熙寧三年,改遷於此。明弘治十一年,知縣李恕廣其規制。正德十年,知縣申惠、縣丞王楷重修,周圍六里,高一丈五尺,池深一丈,三門:東曰「長魁」 ,南曰「懷仁」 ,西曰「宜封。」 正德中,知縣朱冕增築外城。嘉靖三十一年,知縣趙鎛內外城俱重修之。萬曆四年,知縣何倬又易內城以磚。萬曆三十三年,知縣成文選濬內外池,深廣有加焉。崇禎四年,知縣扈邦直築城浚池,增修雉堞。知縣蘇翹楚建敵臺二,東曰「多助」 ,西曰「禦侮。」 屢經寇變,賴外城之捍衛實多。康熙七年,地震坍塌,知縣戴王縉增修堅厚,乃成崇墉。外城三門:東為「迎旭」 ,西為「留暉」 ,南為「來薰。」 知縣王霖重修,改南門曰「映奎」 ,以門拱儒學之東,取聚東井之義也。內城北垣,知縣程沂建有光岳樓。知縣王霖重修,扁曰:「海岱一覽。」 後圮,知縣戴王縉修而新之,更其額為「海岱文峰。」 二十七年,知縣楊天樞重修。

平原縣城 ,土築,高一丈七尺,周圍五里七十九步,池深一丈二尺。門四:東曰「控岱」 ,南曰「迎薰」 ,西曰「朝京」 ,北曰「拱極。」 創始莫稽。元至正十三年,達魯花赤也仙不花重修。明成化初,知縣周密始建敵樓。弘治十三年,知縣朱良重修。正德六年,知縣陶成築墉浚池。嘉靖三十八年,知縣鬍子重添修北門敵樓。萬曆三年,知縣王遵義增擴數尺,垣更堅厚。十年,知縣喬起鳳始建磚城。十一年,知縣方可畏增建樓櫓。三十七年,知縣

黃景章重修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崔掄奇捐俸重修。康熙二十

七年秋雨頹壞,知縣李瑢捐俸倡修。《邑誌》載古城二,一在南二十餘里,一在南三十餘里,或鄃繹幕之故址也。

武定州城 ,歷有徙置。今城昔為陽信之喬氏莊,宋大中祥符八年徙於此。崇寧元年,始詔工部牛保修築。周圍十二里,高三丈五尺,闊丈餘,基倍之。四門:東曰青陽,南曰朝遠,西曰金景,北曰「靖安。」 門。上建樓,東為春風,南為明遠,西為景山,北為紫微。復浚濠瀦水,深二丈,闊五丈。上造飛橋,又築護城堤,延袤三十餘里。九年而工始成。金大定十九年,詔守臣修葺。明成化五年,知州衛述重修。弘治十四年知州趙永禎、正德八年僉事許逵。嘉靖十四年僉事王璣、僉事王暘,相繼增修四城,乃各易以磚,並修四郭。門南關,植棹楔,題曰「古齊北鎮。」 崇禎十一年,副使魯棟重修,後圮。

皇清康熙二十七年,知州董鼐重修。

陽信縣城 ,土築,周圍六里十三步,高二丈四尺,池闊一丈八尺,深半之。元平章於保保建。明知縣張佶、李深、陶儼、吳琦、池龍相繼重修。嘉靖十年,知縣徐九皋刱建城樓四門:東曰「永和」 ,南曰「迎薰」 ,西曰「長阜」 ,北曰「拱極。」 又四隅各設敵樓。知縣毛鳳來建。

海豐縣城 土築,周圍三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七尺,闊五丈,四門。元至正十七年,平章於保保築。明洪武、正統中,俱重修。嘉靖三年,知縣王訓增築濬池。各署門額:東曰「宜春」 ,南曰「迎春」 ,西曰「通衢」 ,北曰「鎮河。」 四十四年,知縣喻曉建四城敵樓。萬曆二十五年,知縣郭應登重修。天啟三年,知縣王禎重修。崇禎十一年,知縣雷之渤增建敵樓四座。十二年,北城樓燬,雉堞多圮,知縣李桂芳修補。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杜良佐,內修女牆,外浚城濠,資

保障焉

樂陵縣城 ,土築,周圍三里,高二丈三尺,闢東南北三門。元末平章余潛據棣州舊城所築也,去今縣西南五十里。明洪武間,縣丞何恆始遷今治,即漢之富平縣。成化丁未,知縣孫賓重築土城,闢四門。正德辛未,知縣許逵重加修築,遂廢西門,增築城牆,高二丈八尺,建磚垛敵臺,顏其門額:東曰「朝海」 ,南曰「宣和」 ,北曰「迎恩。」 城外周圍浚池,冬夏不涸。隍外築堤,種植榆柳,成巖邑焉。萬曆五年,知縣劉旁重修。萬曆十九年,知縣王登庸增建甕城。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郝猷明重修四門,高培雉堞。

削,屢完好。康熙九年,知縣李時謙重修。二十一年,知縣錢為青重修。二十七年,知縣姜植重修城垣垛口,更鋪柵欄,誠禦備之至計也。

商河縣城 ,唐武德中建,土築,周圍三里,四門,壘以磚甓。明成化二年,知縣寇源修築,撤舊城而重新之。高二丈,厚一丈五尺,池深八尺,闊倍之,各題門額:東曰「太平」 ,西曰「聚仙」 ,南曰「德隆」 ,北曰「歸厚。」 弘治十三年,知縣徐朝元修築。正德六年,知縣陳旼創建外城,周圍九里,高二丈二尺,闊一丈四尺,池深一丈。嘉靖二年,知縣柯相重修城垣各設樓櫓四門:東曰「育物」 ,南曰「來薰」 ,西曰「阜民」 ,北曰「鎮武。」 萬曆六年,知縣朱希召重修。十二年,知縣曾一侗重修。崇禎四年,知縣邢體元、顧文光相繼重修。八年,知縣原毓宗增添外城四門塹板,砌以磚石,護以鐵葉,上覆重簷,居然一偉麗巨觀也。十四年,土寇吳魁陽破城蹂躪,外城遂廢。

濱州城 ,土築,周圍九里。元平章於保保築。明正德七年,巡撫御史張璿、副使王金,檄委都事呂佩重修,高二丈五尺,闊丈餘。四門:東曰「望海」 ,南曰「迎薰」 ,西曰「臨川」 ,北曰「拱宸。」 嘉靖二十七年,知州李德甫改轉向東,更名曰「永福。」 四十年,東昌同知攝州篆萬鵬程改轉向南,名曰「呈秀。」 萬曆八年,知州秦可久奉諸臺檄修,遂增厚一丈五尺。女牆壘砌,堊以陶灰。判官王寀督工,悉中法則。十一年,知州艾梅奉檄修築雉堞,悉易以甎。城外長堤,金昌明中築,久不修治。知州艾梅鳩工深濬,兩岸植柳,復發倉穀以供大役,州人猶有《郇伯》之思者,佚道使之也。

利津縣城 周圍七里,築土為之。四門:東曰「觀瀾」 ,西曰「朝京」 ,南曰「迎薰」 ,北曰「鎮海。」 正德中,縣丞魏彥昭增築,高一丈五尺,闊九尺。嘉靖中,知縣楊啟芳、隆慶中,知縣賈光大相繼重修,高二丈,池深一丈二尺。萬曆中,知縣周大年重建四門。

「甕城,並敵樓二十座。茲年久頹壞,峙乃楨幹,偫而畚挶,是在守者。」 霑化縣城 周圍五里二十步,創始莫稽。明成化二年,知縣陳謨重修。正德十年知縣馬福慮無城難守,經始鳩工,版築之日,親為省試,獎其能者,抶其不勉者,人民爭奮。一年竣役,延袤二里三百步,高三丈,上廣六尺,下一仞有半,池稱之四門:東曰布德,南曰「迎薰」 ,西曰「涵暉」 ,北曰「朝京。」 邑自此有城矣,顧土鹼易圮,守土者其加意修治焉。

蒲臺縣城 土築,周圍三里一百七十八步,高二丈九尺。明成化二年,知縣孫經增築。正統五年,縣丞薛元泰重修。嘉靖中知縣高大經、隆慶中知縣王淑時守中。萬曆中知縣李時芳相繼重修。四門:東曰「仁化,南曰迎薰,西曰金澤,北曰拱極。」 今西門閉塞,僅留西甕城一小門,俾民便焉。敵樓四座,敵臺十六座。萬曆七年,知縣祕自謙奉例創置城池。周圍四里,深丈餘,闊倍之。堤上植柳,以嚴保障。邇來城垣多圮,尚俟修築,存其故制,以有待耳。

濟南府關梁考    府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歷城縣附郭。

石固寨 城南四十里。四面皆險,惟西南一徑可入。南燕嘗據此。

玅真寨 在龍山。宋末,長白山寇李全據濟南時,其妻楊玅真居此。

丁字寨 泉、瀘東頂 、透明寨 、孟家峪、馬武寨 、臥狼山西,史稱「武未遇光武時,綠林渠寇流劫至此」 ,旗墩、石瓮猶存。

魏花寨 中宮鎮,南宋指揮魏花所居。

虎頭寨 、饅頭寨東,巉巖險峻,時吼陰風。九女寨 、魏花寨南,一名「三媳婦寨。」 三石壁立,宛如三婦並立雲中。

黃花寨 石固寨西,一名「小寨。」

三角寨 ,草溝南 。香爐寨 ,八達嶺西。楊廣寨 ,道溝南。

「黑牛寨 」 ,白雲寨東南。峭壁千尋,俯視眾山,若丘陵也。

天麻寨 九女寨南,形勝陡絕,楊家寨猶賴此為掎角。

迷魂寨 ,天麻寨西。孤峰倚漢,無路可躋。牛頭寨 ,迷魂寨西 ,黑山寨 ,玉皇嶺,西皇寨  ,天平寨東 ,雞山寨 ,東務南。饅頭寨 ,太甲陵東 ,天平寨 ,大水坑北,白雲寨 ,齊王寨東北。上有白雲洞,下有白雲溝。

黑雲寨 黑龍峪,亦名「黑牛寨。」

弔盤寨 方山寨南

羊欄寨 ,黑風寨,南險與黑風同。

「大王寨 」 ,紅山套西南北二里許,為小王寨,險可禦侮,惜輔山特少耳。

「黑風寨 」 ,神通寺西北。一夫守險,千夫莫近,固進可攻而退可守者。

齊王寨 神通寺東北,一名「齊家寨。」

馬鞍寨 ,黑牛寨,傍 季二寨 ,楊家寨,東南孟家寨 、季二寨,南 鳳凰寨 、齊王寨,北楊頭寨 ,函山東頂,陰崖凌厲,勢欲飛揚,故名。油簍寨 ,函山佛峪。

鵲華橋 古名百花橋,元易今名,遂以「百花」 名其南橋。《齊乘》曰:橋在大明湖南岸,橋側有元大書大明湖石碑。

濼源橋 《齊乘》曰:「濼源橋在城西,蘇子繇有記。」 百花橋 ,鵲華南,兩橋相望,中為百花洲。廣會橋 ,城西南,跨趵突泉下流。

會波橋 北門內。明湖之水悉出其下。

興文橋 府庠前。芙蓉泉水經流其下,入泮池。迎恩橋 迎仙樓下。正德十五年建。

旱石橋 西關,跨錦纏溝,嘉靖元年重修「宗家橋 」 、會波街。

「來鶴橋 」 「趵突泉」 白雪樓前,樊太守時英建。《洪濟橋 》齊川門外。

黃岡橋 城西五里。嘉靖十二年,袁中丞宗儒用有司議,開濬黃岡廢河。自匡山鋪經長清界,抵段店、華家口諸水溢塞處,悉疏掘之,達於鹽。

河,以防岱陰、濟濼暴雨泛漲,乃因匡山西廢橋甃石新之,又建板橋於西南河津。教諭王僎《記》:柳陰橋 城東柳行頭,昔有虯仙報一舉子云:「柳陰橋上定分明。」 揚榜日,行至橋上,遇報,始知此為柳陰橋。

劉家橋 「東流水」 ,西北,龍潭諸水出其下。普濟橋 韓倉店  。昇仙橋 在紅廟。錦陽橋 姜家莊  。永濟橋 中宮鎮。通聖橋 神通寺前 ,嶽廟前橋。

火神廟橋

新橋 梁家橋東南。天啟三年建。

梁家橋 南門外,西 聚秀橋 、井家溝、老鸛橋 、劉家橋,北府閘之水出其下。

姚家橋 東響閘東

勝濟橋 ,《老鸛北》,《五柳之水》出其下。

朱家橋 沙河北

《三空橋 》北壇北,錦纏下流,俗呼此名。

天生橋 姚家橋東

匯川橋 趵突泉,東山水溝,天啟間土人築之,不足跨水北流,徒令行人不便耳。

夾河小橋 趵突下流,至廣會橋分之,以殺其勢,下復合入城壕。洗缽、馬跑之水,自東南來會,亦一幽勝。柰皮工燻竈,減卻風味。永清閘 ,城西北,一名衛閘,西城之水繇此出。廣濟閘 ,邊家莊前,一名「分水」 第二閘也。聽水閘 ,標山西北,永清五柳之總閘也。護城閘 ,城河東北,一名壇閘,嘉靖初建新閘 。何家莊東,護城第二閘:

利田閘 黃臺山前,護城第三閘。

平水閘 利田閘東護城第四閘。

斜河閘 平水閘東北城河第五閘。

呼雷閘 、斜河閘、北城河第六閘。

崇正閘 《華不注》:「前城河第七閘。」

廣惠閘 利田閘西。天順四年,中丞年公富建,教諭傅鴻記。「閉則東城之水,經利田達崇正,開則西入五柳矣。旱澇蓄洩,全係於此。」 亦名縣閘、五柳閘 ,廣惠閘西。

東響閘 ,城東南隅,所以蓄黑虎諸泉之水也。西響閘 ,城西南隅,蓄馬跑諸泉之水也。柳林閘 ,《華不注》,後俗呼昝家閘。

小新閘 黃臺山前

韓家店閘 城東北十二里。成化間開濬小清,創設此閘,以候蓄洩。

蔡家閘 ,沙河灘,以上二閘俱存,河則淤沒矣。老僧口閘 ,在老僧口。

龍灣閘 在城北,成化十一年建。

四風閘 在城北,成化十一年建。

巨門閘 在城北,成化十一年建。

「二里壩 城西二里,趵突泉南,延袤二里餘,夏秋南山諸水暴漲,捍之使西,下達錦纏溝。今雖漸圮,遺石猶存,及時修之,為費尚小,因循不治。此堤一潰,趵泉數百家必受漂沒之害矣。」 丁家道口 ,馬家渡西 馬家道口。

尚家林西 「尚家林  」 「濼《口西》。」

濼口 :城北十二里大清河口,原設「濱樂」 分司,係鹺商會集處,蓋自昔稱巨鎮雲。

蘇家渡口 濼口東

牛家渡口 ,蘇家渡東北。

張,徐家窩 ,牛家渡東。

小街渡口 張徐家窩東。

堰頭 小街東  ,邢家渡  ,堰頭北,新開口 ,邢家渡東。

張侍渡 今名張水渡口。新開口東。

庾家渡口 張侍渡東北。

老兒灣 庾家渡北 。東河頭 ,史家塢東北。楊柳渡 東河頭東北,今名「楊令史道口。」 秦家渡 楊令史渡口北。

任家岸 ,秦家渡北,以上《大清河》要津。

孫家閘 柳塘河:東北 柳林閘 ,《華不注》。北王家閘 ,柳林閘。東  壩子屯 ,王家閘。東船柳渡 、壩子屯。東  四風閘 ,船流:東橋頭 ,《四風》:東北 張家圈 橋頭。東北溫流閘 ,張家圈。東北 老僧口 ,溫流閘。「東聶家馬頭 ,老僧口。東 韓家馬頭 ,聶家東,張家馬頭 ,韓家東  ,薛家馬頭 ,張家東鄭深馬頭 ,薛家東。」

趙官橋  鄭深馬頭東。以上「小清舊津。」 唐王道口 ,全節河西北。

鴨王口  ,唐王道口,西北。以上巨冶要津。章丘縣。

繡江橋 在縣城東淯河上。成化十六年建,「提。」

學廣信畢瑜撰文。嘉靖九年重修東萊大學士毛紀撰文。

錦江橋 在縣東南明水鎮。

利津橋 在舊軍鎮街上,宋咸平間造。

朝陽橋 在漯河。韓信破田橫,耿弇擒張步曾於此濟師。

鳳江橋 在縣西北水寨。

從化橋 在縣北八里回村淯河,有邑人尚書張舜臣《記》。

鄒平縣

西關橋 在西門月城下。嘉靖九年,知縣葉林修。

南關橋 在南門外濠上。

上口橋 在城北十二里。舊有碑沉水。

開河橋 在城北十里。康熙二十五年,知縣徐文瓚濬河重修。

西河橋 在西郭外沙河上。雨久波漲,涉者甚艱。康熙二十九年,知縣程議構石橋,石備未竟工作。

白家橋 在城北十五里。

孫家橋 在城西十五里小清河上,又名「閘子橋。」

段家橋 在城西三十里。唐平章段文昌封鄒平郡公,家於此。

石河橋 在城西南七里。淄川太史唐夢賚詩:「石橋臨翠巘,沙磧斷明河。」 即此。

鑑埠莊橋 在城西南十二里。即魚子溝水發源處,冬夏不涸。

對門口橋 在城西北十二里,即沙河注入小清河處。康熙二十五年,巡撫張公鵬議建石閘於此,未果。

白條溝橋 在城東八里。水出長白山,由柳泉口北流注於瀧水處。

三座橋 在城東北八里。夏月雨集,迤北窪地一派汪洋,連橋三座,以濟行人。

柴家橋 在城西二十里。

羅圈莊大石橋 在城西北四十里大峪。泉澗奔騰,匯此石橋。堅闊,亦頗據勝。

淄川縣

靈虹橋 縣治南門外般水上。成化十年,縣丞崔志創建。嘉靖丙戌,知縣張文全重修,邑人孫光輝有《記》。

濟川橋 在縣治北門外。洪武初建,知縣楊武改為迎恩橋。有記。《皇輿考》載為「廣惠橋。」

六龍橋 在縣治西門外孝婦河上。萬曆中,知縣王時和建。是歲秋,舉者六人,因賓興橋上,遂名焉。有孫之獬《記》。順治五年,大水壞之。康熙十六年重修,將成。戊午大水,又圮。

迎仙橋 在縣東門外。弘治十一年,知縣楊武重建,有《記》。

五里橋 在城東北,邑人高汝登建。

北澗橋 在城東南五里。

蘇相橋 :在城西十里,為邑景之一。

豐水橋 在城東北三十里。金太和四年建,有《記》。

明水橋 在城北二十五里。明嘉靖中,邑人胡應命建。後圯邑人韓茂柯、胡宜春「重修。」 胡為應命四世孫,康熙丙寅邑人韓沖倡義「重修。」 水磨頭橋 在城北二十五里。

范水橋 在城北二十六里,邑人高所。請幫助識別此字。建後圮,邑人袁希賢等重修,有記。

博濟橋 在城西十五里煥山下,為入省通衢,屢修屢圮。康熙二十六年,知縣張公嵋捐貲重修。

伏山橋 在城西四十里。

磁窯塢橋 塢南

韓家橋 在城西北三十里,邑人韓公揚建。翼鳳橋 在城西北四十五里揚西莊之北,池子頭橋 莊南。康熙二十五年邑人韓沖「倡義修。」

馬當橋 在城西四十里。

平津橋 在縣南十五里。

雷橋 雷泉下流。邑人王樛建。

般東橋 在縣東五里劉家莊南。

柳泉橋 在皇姑庵南山下。

長山縣

西關石橋 在西關外。康熙二十年,僧興澤及淄川張福祿、高通、楊永吉、生員盧起龍建。通順橋 在縣西  。禮參店橋 在縣西。豬龍河橋 在縣西 。尹家橋 在縣西。房家橋  在縣西 。白條溝橋 在縣西北。

小清河橋 ,在縣西北 。焦家橋 ,在縣北。劉家橋 ,在縣北 。顏家橋 ,在縣東。

楊家橋 ,在縣東 。陳家橋 ,在縣南。

於家橋 在縣南

新城縣

司馬橋 舊名「廣濟橋」 ,在縣東半里許。鄉官李泰重修,少師尚書王象乾增修,因名。

小石橋 在縣東北一里許。舊係土橋,鄉耆於祐易以石。

土橋,在縣東北二里。崔樓橋,在縣東五

里榮家莊橋去縣七里。壽官榮良貴修。

石橋薛家橋在縣東十八里。明嘉靖中,鄉民孫章等重修。

通濟橋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索鎮橋 在縣東三十里。疊石為之,歲久低凹,不便行人。明萬曆中,鄉官楊起震增而高之,行旅便焉。

皇清鄉官參議於覺世重修。

石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張店橋 在縣東南四十里。

萬家莊橋 在縣東南八里。邑增生王兆潤、鄉民孔應元等修石橋。

新橋 在縣西北二十里。

岔河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傅家橋 在縣北十里

姬家橋 在縣北十二里。

陳家橋 在縣北十五里。

朳頭橋 在縣北二十里。

北大橋 在縣北二十五里,逼近高苑。水漲時,高苑盜決為民害。

齊河縣

大清橋 「在縣東半里許,即大清河橋也。地係九省通衢,往來病涉。舊惟架木為梁,易於傾毀。明嘉靖二十七年,羽士張演昇發願募修石橋,真人陶仲文捐銀助之。復奏發帑金一萬四千餘兩,敕巡撫沈應龍編派九縣夫役,委濟南府同知王應乾、通判蕭音督修。至三十四年橋成,九空石皆鐵鉗,上置狻猊檻柱,經」 營完密,結構最工。建東西二坊,一額曰「大清橋」 ,一額曰「濟水朝宗。」 至天啟七年,山水漲發,橋欄盡被衝損,邑監生劉一琳捐金募化修補。

皇清順治八年,黃河金龍口決,衝入齊河故道水勢。

「滔天」 ,駕橋而上,淜湃湍激之聲,訇聞數里。五年餘而橋屹然未動,獨東西兩端並石檻為水衝毀。章丘縣監生穆遇春捐金募化,稍為補葺,又於橋西增置小橋七空。雖謀為粗略,未竟厥工,而行旅亦姑藉以得便雲。

高家橋 在縣西四十里。因趙牛河秋水暴溢,阻滯行旅。鄉民高祿出貲修橋,以便往來,至今賴焉。時稱「高家橋。」

張村閘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萬曆十六年建,旋即湮沒。今為張村渡。

劉家閘 在縣東北八里,今廢。

袁家渡 在縣西南八里。

韓家渡 在縣東北十里。即北紅廟。

李家渡 在縣東北十五里。

丘家岸渡 在縣東北二十里。

汪家渡 在縣東北三十里。

齊東縣

劉家橋 在延安鎮西三里。年遠傾圮,今改「板橋。」

潘家橋 在劉家橋南二里,今廢。

王家橋 在潘家橋南三里,今廢。

曹家橋 在曹家馬頭西。康熙二十三年重修,知縣余為霖有《碑記》。

孟家橋 在孟家坊西三里。康熙二十四年增修。

永濟橋 在迎旭門外九十步,石橋,有《記》。小南橋 ,在城東南三里許,通疏潦門,今改放海門。

齊家橋 在城南二里許,通凝秀門。

魏家橋 離城五里,今廢。

高家橋 離城八里

孟家橋 在麻姑堂西,離城二十里。

管家橋 離城四十里。今廢。

延安渡 在延安鎮北至城三十里。

徐家渡 在西鄉,至城十六里。康熙十七年新設。

桑家渡 在臨清鄉一圖至城十二里。

船張渡 在齊東鄉一圖:至城八里。明崇禎年廢。

楊家渡 在迎恩門西,至城三里。明崇禎年廢。李家渡 在迎恩門西,至城一里。今改名「新開口。」

義渡 在拱極門外迤西一里。康熙五年新設。趙巖渡 :在拱極門外一百三十八步,今改名「北馬頭。」

漁王渡 在正德鄉,離城十五里。康熙十七年,廢。

濟陽縣

南關橋 在城西南一里。建於正德年。後鄉民魯臣補修。萬曆三十五年,邑人序班郭夢疇重修。

商家橋 在城北三十里。

孟家橋 在城西四十里。

禹城縣

十里河橋 、「安仁店橋  」 、「御濟橋。」

莒鎮石橋 ,杜家莊石橋 ,「漯河石橋。」

通濟橋  ,鞏家莊石橋 。朱家道口橋。史家營橋 。丁家橋。

臨邑縣

解慍橋 、雙橋 俱在南門外。

月牙橋 在文廟前

金線橋 :在城南三十里。

溫將軍橋 :在城南四十里。

潘家橋 在城南四十里。

長清縣

陰靈關 在縣東南八十里。即石都寨巡檢司所守者。

迎恩橋 在東門外 。迎薰橋 在南門外。阜城橋 在西門外。嘉靖九年知縣張嘉會建。安貞橋 在北門外。嘉靖九年知縣張嘉會修葺。

水橋 在縣西南窯頭村之外,東南會流於此。由灰塚坡總歸於大清河。

廣福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崓山西。今改為鋪舍。

廣濟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

崇興橋 在縣治東南八十里。

小石橋 在崇興橋東三里。

廣惠橋 在縣治北二十五里炒米店南。沙河。門頭閘 ,在縣治西南二十五里。舊閘湮圯,萬曆十六年復建,仍為水衝壞。

吳家渡閘 在縣治西南二十里。今廢。

貼壁流閘 在縣治西南五十里。俱成化十一年建,今廢。

張村口閘 :在縣治西北十二里。萬曆十六年建,旋即湮沒焉。

土山頭渡口 三十五里。

方子頭渡口 四十里

沙河門頭渡口 三十五里。今廢。

趙家枯河渡 ,二十里 《吳家》渡 ,二十里孔家道口 ,十二里 《陰河》渡 ,十二里邊家道口 ,十二里 楊家道口 ,十里《張村》渡 ,十二里。

肥城縣

迎恩橋 在北門外。封君李第重修。

大橋 ,在安寧鋪北 。「《王晉》橋 」 ,在王晉村南。「張氏橋 」 ,在城南三十五里。

「西石橋 」 ,在衡魚社 。「焦老橋 」 ,在衡魚社。官橋 ,在演馬莊。

傅家岸渡 :在城西北七十里。

姚家渡 在孝里鋪西六十五里。

青城縣

歸仁口渡 。齊家口渡。

李家口渡 俱在城西北十八里。

清河鎮口渡 在城北十八里。

王瓢口渡 :在城東北十八里。

新城鎮口渡 在城東北二十里。

董家口渡 在城東北十八里。邑東北一帶多窪地,每遇霪雨為災,禾稼一空,居民患之。萬曆四年,知縣李繼美遍視原隰,見新城鎮董家口兩旁高阜,勢若重岡,中一夾道如壑,直達大清河,去漥地僅二里許,水可洩也,遂申請開渠。不踰月而渠成,水不為災。

陵縣

三里橋

泰安州

高老橋 、「廣濟橋 。」 「汶河橋。」

新泰縣

「安平橋 」 ,在苗莊 。「葛溝橋 」 ,在葛溝。

登瀛橋 ,在大溝 。「通汶橋 」 ,在梁莊。

瞻岱橋 ,在城西二里 。《廣濟》橋 ,在西都。《新安》橋 ,在西關 。《福泉》橋 ,在崖頭。

登峰橋 峙山下,順治戊戌鄉民王希成獨建。「公西橋 」 在公家莊,順治丙申鄉民劉三重、李望鳳重修。

萊蕪縣

人和橋 在東門外,成化七年甃。

文興橋 在西門外,成化七年甃。

迎恩橋 在西廂。景泰七年建,嘉靖十年重修。孝義橋 在縣東八里,《通志》作「大石橋。」 正德八年甃。

第一溝橋 ,在縣北二十里。正德十六年甃。王家溝橋 ,在縣西三十里。《通志》作新莊石橋。渡仙橋 ,在仙人山下北五里,有碑。

五路橋 在縣西四十里。天順八年,知縣劉迪建。

盤龍河橋 《舊志》稱「盤龍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鬨河橋 ,在縣東三十五里。

德州

浮橋 在城西衛河上,舊名曰「廣川橋」 ,通景州。石橋二 :一在南關馬市南,通恩縣;一在城東北徽王莊,通德平。

土橋 在城東,通陵縣。

小橋 在土橋西南張家莊。

浮橋渡口 在城西

彭家船渡口 :在城西小鍋市。

白草窪渡口 :在城西北十五里。

老君堂渡口 :在城西北二十五里。

第六屯渡口 :在城西北三十里。

桑園鎮渡口 :在城西北四十里。

上馬頭渡口 :在城西南。

第三屯渡口 :在城西南五里。

德平縣

馬家橋 在城北十五里。

杜家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

郭家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

范家橋 在縣西十二里。

方便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義民於安建,生員於斯盛重修。

楊家橋 在縣北十二里。

於家橋 在縣東北十六里。

郭家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

義渡橋 在縣西四十里。

閻家橋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張家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平原縣

津期橋 即平原津

曲陸橋 「萬曆五年草創。」

三岔口橋 在縣南二十里。

東北關橋

董家橋 在董路口,離縣二十里。處士董遇春創修。長百步,寬二丈。行者稱頌不絕。

武定州

辛家橋 。「聶索橋 。」 普濟橋。

海豐縣

楊扈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明成化十九年、崇禎十六年

皇清順治十二年、康熙三年,相繼修葺。

大山橋 在大山前。明崇禎十六年。

皇清順治十二年相繼修。

梁王莊橋 在大山橋東北十二里。

龍堂橋 在縣北十八里。明嘉靖四十二年、天啟六年

皇清順治十六年相繼修。

南家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近廢。

棗園橋 在縣西十二里,通京畿孔道。明成化二十年,海豐、慶雲協建木橋三。正德十五年、嘉靖三十三年、崇禎十五年,相繼修。增以木石,築馳道一里餘。

皇清順治十二年重修。以上六橋為「覆鬴河」設。

章鍾橋 在縣西北八十里。明崇禎十七年。

皇清順治十六年相繼修。

郭家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

新集橋 迤南為淯頭橋。稍東又一橋,康熙十七年張學憲為仁建,在縣西北七十里。以上三橋為鬲津河設。

張家店橋 在縣北十八里,計十八楹。明天啟五年、崇禎九年。

皇清順治十二年、康熙二年,相繼修,為「覆鬴支流」設。

樂陵縣

郭鎮橋 因鉤盤河建,縣北門外,晉杜預既建。

此橋,上從百官臨會,舉酒勸預曰:「非卿此橋不成。」 預曰:「非陛下聖明,此橋不立也。」 後圮萬曆十九年,知縣王登庸重加修建,第不空耳。

美政橋 因鉤盤河建,縣南十里務兒頭鋪,通陽信、武定、商河等處。每歲夏秋水發,行者病涉。景泰年間,知縣蔣昂創置。至今民賴以濟,俗名曰「大橋。」

善化橋 因徒駭河建,縣西南十三里。厥地漥下,四時不涸。知縣蔣昂率邑人韓剛等下樁實土成橋,袤二里。百姓賴之,有攸往之利。俗名曰「小橋。」 有教諭呂文聰《記》。

劉家橋 縣東南十里許河流處闊有三里餘,道通武定、陽信,每歲行者阻於水,賴有邑人劉仲良鬻產修之。知縣王登庸嘉其行誼,具《名「善人」 簿》申呈上司,時旌賞之。

通津橋 因徒駭河建,縣西南十八里,俗名「楊家橋。」

利民橋 因鬲津河建

廣濟橋 在縣東十六里。崇禎八年,鄉民劉復性募緣所建。

商河縣

土橋 在城東南三十里,即新開路劉家橋。永樂二年,知縣傅以莊建。

高橋 在城東南四十里,海豐知縣張鎔有《記》。黃郎橋 在城南五十里。

岳橋 :在城東南三十里。

濱州

王郎中口橋 州西南二十五里,在秦臺鄉《二圖》。

鳳凰鎮橋 在州西二十里。

呂家橋 州西二十五里。在秦臺鄉《二圖》。曹家橋 州西北二十里。在秦臺鄉。《七圖》。石橋 州西北二十五里。在秦臺鄉《四圖》。明弘治八年,致仕官楊榮嫂女造石橋,其地因名,有碑記。

皇清順治七年大水,「圮。」康熙二十八年州人,知縣杜

侗、杜亮《重修》,《進士》張宣《識石》。

流鍾口橋 在州北二十五里。

黃升店橋 在州北三十里。

三岔口渡 在州東三十五里,往樂安縣。路丁家口渡 ,在州南三十里,往鄒平縣。路李家口渡 ,在州南四十五里,往博興縣。路韓家口渡 ,在州南三十里,往高苑縣。路郭家口渡 ,在州南五十里,往長山縣。路開河口渡 ,在州西南四十里,往青城縣,路利津縣。

雲路橋 在萬世宗師坊南灣。中積水為池,乃學宮之「印堂」 也。明教諭朱堯時建。

楊惠橋 在南門外。明縣尹楊啟芳建,為暴水淜壞。康熙十一年重修。

夾河橋 在縣東北三里許。久廢。

東津渡 在縣東門外半里許。

洩潦渡 在縣南一里許。今廢。

呂家口渡 在縣南五里許。

宋家渡 在縣南十里。係新設。

宮家渡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今廢。

新開口渡 在縣東北十五里。係新設。

寧海鎮渡 在縣東北三十里。

十六戶渡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薛家厓渡 在縣東北五十里。新設霑化縣。

《東關頭橋 》往時秋柳行頭,水溢沿橋而北,今汾水由南城河西邁矣。

流鍾店橋 萬曆二十一年,義士李壽民鳩眾造。

黃昇店橋 萬曆三十年,義民王君佩、楊進孝鳩眾造。

趙家橋 在《富國》東北五里許。萬曆四十二年,耆民趙士夏造。

竇家橋 在富國東。萬曆三十年,義民李邁鳩眾造。

小博頭橋 在《富國》東南,萬曆二十七年,省祭官牟東岱、牟經邦造。

壩上橋 在《富國》西南。萬曆三十二年,義民李先明造。

蒲臺縣

蒲臺關一座 ,在北關外大清河口,樹木柵為之,鹽艘往來所必經也。

廣濟橋 在大清河。洪武十八年建,廢久。通濟橋 ,嘉靖間,縣丞林棐建,久廢。

朝宗橋 隆慶間,知縣王淑建,今廢。

大義橋 「萬曆三年鹽商建。」

《大清河義渡 》康熙二年,監生王維新設。卜家口 在城西一里。

刁家渡 在城東北二十里。

劉家口 在城東二十五里。

石家口 在城東二十里。

三岔口 在城東三十里。

鄭家口 在城東三十五里。

楊家口 在城東四十五里。

曹家口 在城東五十五里。

大水口 :在城西南五十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