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21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十三卷目錄

 兗州府部彙考五

  兗州府山川考四水利附

職方典第二百十三卷

兗州府部彙考五

[編輯]

兗州府山川考四

[編輯]

水利附

[編輯]

西漢文帝十二年冬十二月,河決酸棗,東潰金隄,於是東郡大興卒塞之。今曹州正南二十五里,有《金隄集》。

武帝元光三年春,河決瓠子,東南注鉅野,通於淮泗。其後二十年,使汲仁、郭昌發卒數萬人塞瓠子決。天子自臨決河,沉白馬玉璧,令群臣從官負薪寘河,乃作《瓠子之歌》。於是卒塞瓠子,築宮其上,名曰「宣房。」 瓠子河在曹州東北六十里。成帝建始四年,河決東郡金隄,灌四郡三十二縣,居地十五萬頃,壞官亭廬舍「且四萬所。」 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夏四月,修汴渠隄。初,平帝時,河、汴決壞,久而不修。其後汴渠東侵,日月彌廣,兗、豫怨嗟。會有薦王景能治水者,於是詔景與將作謁者王吳修之,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每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泂注,無復潰漏之患。汴渠隄,即漢文帝時所壞金隄也。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河、汴分流,復其故跡。唐文宗開成二年夏,河決曹、濮等州。

後唐同光二年,塞楊劉決河。先是,梁攻楊劉,決河水以限晉兵,為曹、濮患。至是,發滑、汴兵塞之。未幾,復壞楊劉鎮名,在今東阿境內。

後晉天福三年冬十月,河決鄆州。開運元年,滑州河決,浸注曹、單、濮、鄆五州之境,詔大發丁夫塞之。三年,河決楊劉,西入莘縣,自朝城北流。周世宗顯德初年,河決東平楊劉口,宰相李穀監治隄,自陽穀扺張秋以遏之,水患少息。然決河不復故道,離而為赤河。

宋太祖乾德二年,赤河決東平之竹村。三年,河決陽武及孟梁鄆澶發州兵治之。

開寶六年六月,鄆州河決楊劉口。七月,河決單、濮州。

太宗太平興國七年,河大漲,蹙清河,凌鄆州,城幾陷。八年五月,河決滑州之韓村,汎澶、濮、曹、濟諸州,東南流,至彭城,入於淮。塞之弗就,乃遣張齊賢以太牢加璧祭白馬津。

真宗咸平三年,河決鄆州王陵埽,浮鉅野入淮、泗,水勢悍急,凌逼州城。

天禧三年,河決滑州,泛澶、曹、鄆入淮,發九萬兵治之。

神宗熙寧十年,河決澶州之曹村,北流斷絕,河道南徙,東匯於梁山張澤濼,分為二派,一合南清河入於淮,一合北清河入於海,凡灌郡縣四十五。逾年,從文彥博之議,決口塞,改曹村埽曰「靈平。」

元文宗至順元年,河決曹州濟陰,新舊諸隄一時盡壞,有蛇出沒於中。

順帝至正四年,河決曹州,漂沒濟、曹、豐、沛郡邑十八。遣工部尚書賈魯發丁夫十五萬,挽河東行,使復故道,由淮入海。二十五年春,河徙曹、濮。先是,河決小流口,達於清河。至是復北徙,自東明、曹、濮下及濟寧,民皆被害。

明洪武元年,河決曹州雙河口,流入魚臺。命大將軍徐達開塌場口入於泗,以通漕運。此即牛頭河永通閘河道也。二十四年,河決原武縣黑陽山,由舊曹州鄆城兩河口漫過安山,而會通河淤,乃自濟寧以北,陸運至德州下河。

永樂九年開會通河,遣侍郎金純從汴城金龍口下達塌場口,築隄導河,南入淮漕,以接運道。正統十三年,河決滎陽,自開封城北經曹、濮,北衝張秋,潰沙灣東隄以達於海。命工部尚書石璞、侍郎王永和、都御史王文相繼塞之,弗績。景泰四年命都御史徐有貞治之,沙灣始塞。乃於開封金龍口筩瓦廂開渠三十里,引黃河水東北入漕河以濟運。

弘治二年,河徙汴城東北。過沁水,溢流為二:一經蘭陽、歸德,至徐、邳入淮。一自金龍口黃陵岡,東經曹、濮,決張秋運河。命刑部侍郎白昂治之,役夫三十五萬。遂塞金龍口於滎澤,開渠導河。

由陳、潁至壽州達於淮。五年復決金龍口,由黃陵岡北趨張秋,絕運河而東,掠汶入海。命右副都御史劉大夏、太監李興、平江伯陳銳,以丁夫十有二萬,往治決河。乃先疏祥符、滎澤上流,東入於淮。又疏賈魯舊河四十餘里,出之徐州。支流既分,水勢漸殺,乃築塞張秋決口,又於黃陵岡之東西築長隄各三百餘里,「金龍口之東西築長隄各二百餘里。」 於是黃河東流經歸德、徐州達於淮,而張秋之決遂塞。

正德四年九月,河決曹縣楊家口,奔流曹、單二縣,直抵豐、沛,遂成大河,塞之不克。八年七月,河決曹縣天仙廟、孫家口三處,曹、單居民被害益甚。詔遣都御史劉某祭告,河退百二十步。十年夏四月,河決焦家潭,命都御史趙潢治之,奏「添曹、濮兵備副使兼管河道一員,管河同知及曹、單二縣主簿各一員。」 十一年,河北侵至大隄,遣河道侍郎趙某祭告。河退八里。

嘉靖六年,河決曹、單、城武等縣梁靖口處,衝入雞鳴臺。八年,河決飛雲橋北,徙魚臺、穀亭、舟行閘面。九年,河決塌場口,衝穀亭,歷經三年,淹沒廬舍,水患不息。二十六年,河決曹縣,東衝穀亭,運道復淤。二十七年,河決段家口,分為六支,俱由運河至徐州入洪。又分一支,由碭山堅城集、下郭貫樓,從小浮橋入洪,新集遂塞。三十六年,河決原武,經流山東,衝陷曹縣城池,溺死男婦數千餘口。決開北大隄,由城武、金鄉入運。三十八年,河決舊老隄南長隄,直抵漕運。四十四年七月,河決曹縣。自棠林集以下分為二支:其南一支遶沛縣戚山,流入秦溝;其北一支遶豐縣華山,出飛雲橋,至湖陵城口,漫入昭陽湖。沽頭一帶運河湮塞,命工部尚書朱衡治之。先築馬家橋東隄五十餘里,遏河使出飛雲橋,盡入於秦溝。乃開新河,自南陽至留城一百四十一里。河患始遠,漕運復通。

萬曆十五年,河決金龍口,衝潰曹縣白茅村長隄,東明、長垣二縣幾至湮沒。遣都給事中常居敬行視,尋即築塞。常居敬屢疏:「理漕必先於理河,治河即所以治漕。」 前後列款條奏,經吏、工二部復准施行。二十五年,河決單之黃堌口。總河楊一魁大挑李吉口,又濬小浮橋,築小河口治之,河患暫息矣。三十年,河決單縣東南。總河李化龍大濬朱王口治之,河歸故道。

崇禎二年,河決曹十四鋪。四年決單流河口,又大決荊隆口,總河李若星治之。及至五年、九年、十年,河連決曹縣曹家口,總河周鼎塞之。

皇清順治元年,河決單柳河口,又決曹流通口總河。

楊方興治之。康熙元年,河決曹、石香爐口,總河朱之錫塞之。康熙九年,河決牛市屯,又決單、瞧龍寺,水勢洶湧,民舍漂流。總河王光裕為開引河一道塞之。曹、單二縣為東省黃流衝決要害,而二縣境內險要歲宜修築之處,在曹以《傅家集》為第一,《青俸集》次之;單以瞧龍寺、石家樓為第一,鄧家、董家兩水口次之。傅家集為掃灣迎溜,最為不測,水勢悍急,秋伏水發,護堤不足捍也。康熙十七年,總河靳輔於南岸挖引河一道,使水直捷東行,以殺其北衝之勢,斯護堤可保。青俸集亦係掃灣迎溜,故於常家樓前築月堤,施家樓前築攔水以備之。而常家樓、樊家樓、孫家樓三處各築堤防之。瞧龍寺月堤一道,順治「六年築,以禦漕境滿河之水。今為黃水沙淤,故加高。石家樓攔水垻堤臨河掃塌,故加厚攔水垻大堤外黃家營莊河岸低漥,黃水發先從此出漕。故於本莊迤東橫築縷水堤一道,以防河水之發。鄧家水口原有舊堤,堤根單薄,黃水漲發出漕津水,故於北面加幇戧隄一道」 ,是皆曹、單二境之急務也。單黃河南岸與河南虞城交錯,有遙隄長二千四百餘丈,殘缺已久。康熙十九年,總河靳輔巡視,與河切要,檄調瀕河曹縣、曹州、定陶、單縣、城武、金鄉六處徭夫並民夫,加幇高厚。又挑兩月河,引水殺流,河不為患,黃河正道

黃河自河南考城而東,至於曹縣入境,縣在河北七十里。又東至於城武縣,縣在河北五十里。又東至於豐縣,入江南境。列其隄岸於左:「舊老隄 」 ,自東明白茅村起,至曹縣遙月隄止,長八十八里,每二里為一鋪,隄鋪四十四座,俱屬曹縣。

太行隄 在舊老隄之內。自魏家灣起,至城武縣隄界止,長六十二里,每二里為一鋪,隄鋪三十一座,屬曹縣。又自城武縣隄界起,至雙堌集止,長三十八里,每二里為一鋪,隄鋪十九座,屬

城武縣

縷隄 在太行隄之內。自「曹縣遙月隄起,至單縣隄界止,長四十九里。每二里為一鋪」 ,隄鋪十三座,屬曹縣。又自單縣隄界起,至碭山縣隄界止,長五十八里,屬單縣。

《南長隄 》,自焦家垻起,至羅家垻隄界止,長八十里,每三里為一鋪,隄鋪三十七座,屬曹縣。又自羅家垻起,東至豐縣隄界止,長七十里,每三里為一鋪,隄鋪十三座,屬單縣。

裏河隄 自王經莊起,至考城縣隄界止,長三十里。又自李居莊起,至曹家集官廳止,長二十里。每三里為一鋪,隄鋪二十五座。

遙月隄 在舊老隄之東,長十七里。每三里半為一鋪,隄鋪七座,俱屬曹縣。

月隄十有三 :曰「孔宣莊月隄,長十七里;曰娘娘廟垻月隄,長一里有奇;曰龍王廟月隄,長二里有奇;曰馮楨莊月隄,長四里有奇;曰孫家道口月隄,長四里有奇;曰牛市屯月隄,長七里;曰曹家集東月隄,長四里有奇;曰劉蒲莊月隄,長三里;曰清涼寺月隄,長三十里有奇;曰汪家廠月隄,長六里有奇;曰呂家廠月隄」 ,長五里有奇;曰「禹王廟」 月隄,長六里有奇;曰「紀家店」 廢隄,長六里有奇。皆屬曹縣。

垻十有四 :曰武家垻、曰李家垻、曰孫頂垻、曰趙璇垻、曰董來垻、曰崔家垻、曰焦家垻、曰陳士廉垻、曰新月垻、曰榮家垻、曰王家垻、曰曲家垻、曰高家垻、曰解家垻,皆屬曹縣。包大爟曰:「《考工記》匠人之職,凡溝必因水勢,防必因地勢,水之衝決隄岸設焉,凡以防之也。」 距河二十餘里,有舊老隄,北大隄矻如巨防,古人不與水爭尺寸利,故隄防若此。後世居民嗜水之利,而忘其害,濱河而居,奄忽被其溺,識者憫之。於是當河之衝,築土而培之,謂之月隄。於河甚迫,於勢甚危。懼其決也,於是又繞其外,培土以防之。有裏河隄,有縷水隄。隄有鋪,鋪有夫司守。猶懼其決也,又有南長隄,其鋪夫一如縷水之制。長隄之外,然後舊老隄北大隄在焉,蓋距河雖遠,而隄防甚固矣。《記》謂「善防者水淫之。」 淫液下流,隄防弗壞,民獲宅土之安,漕無衝突之患,隄之不可已也如此夫!

黃河北決故道

由儀封縣而北,入曹縣境,縣在黃河故道東若千里,應管河岸南自儀封,北至定陶,長四十里,自黃陵岡築成,水循正河,此道淤塞,黃河故道至縣境,分而為二,其別為賈魯河。

賈魯河 昔元時所開道也,在縣西南。西起黃陵岡,東至陽青村,長若干里。黃河自金龍口北決,至此分一支,東流入徐州小浮橋,其一東北入曹州境。

由曹縣而北,入定陶縣境。縣在黃河故道東二十五里,應管河岸,南自曹縣夏侯淺,北至曹州程義淺,長十九里。今河歸正流,此道俱塞。由定陶而北,左為曹州境,州在黃河故道西岸五里,應管河岸,南自定陶,北至鄆城紅船口,長一百二十里,其名為「雙河口。」

雙河口 一曰「灉河。」 黃河自曹縣入境,至州城東,折而北流,分為二支,其一支入於雷澤,其一支入於鄆城,謂之「雙河口。」 黃陵岡既塞,涸沽不常。雙河口水又東南流為牛頭河,經嘉祥、濟寧,至魚臺塌場口入漕。是南北決道,皆於州境而分也。

由定陶而北,右為鉅野縣境。縣在黃河故道東八十里應管河岸,南自曹州寶珠寺,北至曹州子家口,長十二里,其名為「安興墓古河。」

安興墓河 ,亦黃河支流也。由曹州入境,逕城西北,又東入於張秋,舊為估人往來之地,張秋決塞,此渠不通。

由曹州而北,入鄆城縣境。縣在黃河故道東三十餘里應管河岸,南自曹州沈家口,北至壽張黑虎廟,長一百九十七里,其名為「西裏河。」 西裏河 即灉河下流也。雙河口之水,既分而二,其一支至縣西南紅船口入境,流逕縣西北四十里,出水保北,為五岔河口,受冷莊河水北流。其一支出於雷澤,至白家河入境,遶金龍王廟後,逕縣西北,折而東流,又分其一為冷莊河,西北流逕古廩丘城,至五岔河口入於灉河。由鄆城而北,入壽張縣境。縣在黃河故道西北二十五里應管河岸,南自鄆城之王亮口,北至東平之魚護口,長三十里,其名為范城河,又為土河。

范城河 ,在縣南十八里。即灉河下流也。由鄆

城來,至縣境黑虎廟,逕故范城,東至張秋南沙灣衝漕東決。

土河 在縣南十里。洪武二十四年,河決陽武之黑洋山,由范縣入境,東流入於張秋。每夏秋水盛,猶可通舟。

由壽張而北為東平州境。州在黃河故道東七十里。西南自壽張之范城淺,東北至陽穀之高吾淺,長五里。其別為金線閘支流。

金線閘河 在戴家廟。弘治中建,洩漕渠之水,由西旺入大清閘。上有橋,曰「三洞橋」 ,屬壽張境,蓋古濟水道也。

由東平而北,為陽穀縣境。縣在黃河故道西北六十里應管河岸。西南自東平魚護口,長六十里。由陽穀而東北,為東阿縣境。縣在運河東岸。河決張秋沙灣,橫衝漕渠而東,其名為小鹽河。縣境之北,又有古黃河道。

小鹽河 在張秋東岸,古之馬頰故道也。馬頰,濟之支津。《水經注》曰:「濟水至壽張,分為二水,其支津西北出,謂之馬頰。馬頰水首受濟,西北流歷安民山北,又逕桃城東。東阿,桃丘也。又東北逕魚山南,東注於濟,謂之馬頰口。」 又曰:「濟水至魚山南,左與馬頰水合。」 今小鹽河龐家口在魚山南,入大清,是其地也。正統、弘治間,河決張秋,皆由小鹽河流入大清。張秋東隄既塞,其地湧泉如線,南流數百步,匯而為淵,方數十畝,謂之「黑龍潭。」 通政韓公築山其上,命曰「戊己隄。」 黑龍潭之水,絕之於渠。其稍東出,由大洪口故道東流至陳琦口,受五空橋水。北流至關山,又東流至魚山,南入於大清河。其水涵浸浟湙,平時不通「舟楫,雨水泛漲,則魚山鹽舟稍上,至於張秋,不能上,則至魚山而止,故謂之小鹽河 。」 按宋《河渠志》:「沿河州郡,各於要害下埽鄆州有六埽,關山子路,張秋居其三。」 此三埽者,皆小鹽河所經,則小鹽河故宋時河道也。又按:元時海運之法,自任城會源閘導汶水北流入清濟故瀆,由東阿舊城至於利津入海已。以海口沙壅,江淮糧運皆至東阿,起陸運至臨清,下御漳北,上則小鹽河,故元時運道也。正統河決,潰沙灣、東隄,由大清入海。《弘治》河決,潰張秋、東陽,由大清入海,皆於小鹽河假道,則小鹽河近代決口也。河決既塞,資以洩運渠之水,屬之大清矣。

古黃河道 ,舊在縣北四十里。從西南陽穀界中,逕銅城之南,由清冷口東北,過楊劉之南,入於長清界內。考之《水經》,河水自范縣東北流,逕東阿縣故城,西歷碻磝、茌山、臨邑之境,東北流注臨邑。碻、磝皆在今長青、平陰界上,所謂東阿故城者,即今阿城閘也。自宋以前,河在今邑之北,楊劉為津口。其後周顯德中,河決楊劉,離而為赤河,不復故道。其溢者注梁山泊,東入於淮鄆州部界,凡為六埽,以防其決。其在邑境者,有「關山」 、「子路」 二埽,皆在今小鹽河之側。其後河水又合永濟渠北入於冀。仁宗至和元年,議者欲復故道,遣使行度詣銅城海口,約其高下之勢,蓋欲返之使東,而歐陽修以為非便,因罷不修,而楊劉之河絕。銅城海口。即今清冷口也。明朝河決張秋。由小鹽河灌大清河入海。蓋猶與故道不相遠矣。

論曰:「河之由金龍北決,有所因也。」 《水經注》:「濟水自乘氏分而為二,其一為北濟,入於鉅野,達於大清。五代顯德四年,疏五丈河,由汴達於曹、濟,以通青、鄆之漕。宋太祖建隆二年,亦浚五丈渠,北歷曹、濟及鄆,以通京東之漕。以此推之,由曹、單北上,至於壽陽,有故道矣。」 凡水之性皆就下,未有無所因者。今所稱黃河故道,曰「安興」 ,曰「灉河」 ,名以時變,不可追原。要之非北濟故瀆,即五丈渠遺跡耳。五丈渠亦曰廣濟河。

黃河南決故道

由曹縣而東,為城武縣,境有支河三道:一在縣南二里,一在縣南二十里,達於單縣;一在縣北四十里,達於金鄉。正德十三年,河決霍家口,城武城壞。

由城武而東,為金鄉縣境,有黃母河故道。黃母河 ,古黃河道也,在城北三十五里。元時河遷豐沛,故渠遂湮。

由定陶而北,為鉅野縣境,有八里河故道。八里河 亦黃河南道也。從定陶入境,匯為天鵝坡,又北為稻穭坡,又東為雙碑坡,又東為蘇草坡,又東由北門外匯為蓮花池,至城東八里入於新河,遂受今名。又東至於嘉祥入於漕。歲久河塞,雨潦為害,嘉祥、濟寧不肯疏導,鉅野之民病之。

考證

由鉅野而東,為嘉祥縣境,有塔章河故道。塔章河 ,亦黃河南道也,在城北十里,西接鄆城,東入濟寧,出塔章口,故名。由嘉祥而東南,為魚臺縣境,有塌場口故道。

塌場口 即廣運閘下流也。黃陵岡決既塞,黃河由曹州雙河口東流,經嘉祥、鉅野、魚臺,至塌場口入漕。嘉靖九年,河決,上流分為三支:一自單縣曹馬集來,經城南入泥河達漕。一自金鄉南來,過丞相里,經塌場口入漕。今河南徙,其流俱涸。按《塔章》「塌場」 字音相類,恐即一口。

論曰:「夫河勢變遷,不可膠柱談也。弘治七年,沙灣既塞,河益南徙,由清河口入漕。十八年,又北徙三百里,由宿遷小河口入。正德三年,又北徙三百里,至徐州小浮橋入。其明年,又北徙,由魚臺塌場口入。嘉靖末年,又稍南徙,至飛雲橋人。飛雲橋決塞,新河既成,又稍南徙,至茶城口入。萬曆十六年,茶城口淤,又稍南」 徙,由內華三閘入。百年之間,倏南倏北,唯其所向。守隄之吏奈何不戒哉!

水經故道

濟水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為沇水。又東至溫縣西北,為濟水。又東南至鞏縣北,南入於河。《注》曰:「沇水俗謂衍水。」 孔安國曰:「泉出為沇,流去為濟。」 按濟水過河,分而為二:其一為北濟,由武陽縣故城北,逕封丘、酸棗,至濟陽縣故城北,是為府境。其一為南濟,由陽武縣故城南,逕小黃、東昏,至濟陽縣故城北,是為府境。沇,即古「兗」 字,州所由名。

濟水又東至乘氏縣西,分為二,南為荷水,北為濟瀆,此「南濟」 也。由濟陽城南,過冤胊、定陶,至此分而為二:其一南流,是為荷水,其一東北流入鉅野澤,是為濟瀆。乘氏、冤胊俱在曹州境內。《北濟》又東北逕冤胊縣故城北,又東北合於濮水,此「北濟」 也。濮水由封丘縣南,逕葭密、鹿城、句陽、乘氏,與濟同入鉅野。葭密、鹿城、句陽俱在曹州境內。

濟水故瀆又北,右合洪水。此南濟一支分為濟瀆者。《注》曰:「洪水上承鉅野薛訓渚,又北逕闞鄉城西,又北與濟瀆合洪口以上謂之桓公瀆。」 京相璠曰:「濟水自鉅野至濟北。」 是也。闞鄉在今汶上、壽張之間,鉅野澤即今南旺諸湖。又東北過壽張縣西界安民亭,汶水從東北來注之。《禹貢》:「濟東北會於汶。」 是也。《注》曰:「又北」 逕梁山東三里,濟水又北逕須胊城西 。《注》曰:「壽張縣西北有朐城。濟水西有安民亭,亭北對安民山,東臨濟水,水東即無鹽縣界也。」 安山與壽張故城俱在東平境內。

濟水又東逕微鄉東,又北過須昌縣西 。《注》曰:「壽張西北有故微鄉,魯邑也。」 杜預曰:「有微子冢。」 濟水至微鄉,又北,分為二水,其一謂之馬頰。微鄉、須昌,俱在東平境內。

濟水又北逕漁山東,左合馬頰水 。《注》曰:「馬頰水自微鄉西北,歷安民山,又逕桃城,東北逕漁水南,東注於濟。」 桃城、漁山,俱在東阿境內。馬頰即小鹽河。

濟水自漁山北逕清亭東,又北過穀城縣西。《注》曰:「濟北,東阿東北四十里有故清亭,即《春秋》遇於清者也。」 濟水側岸有尹卯壘,南去漁山四十餘里,是穀城縣界,故春秋之小穀城也。狼水西流泉逕穀城西,入於濟水。清亭、小穀、狼水西流泉,俱在東阿境內。

濟水又北,逕周首亭西,又北過臨邑縣東,又北逕平陰城西 。《注》曰:「臨邑有濟水祠,王莽謂之穀城亭。」 水有石門。《京璠》曰:「石門在盧縣故城西南六十里。平陰在盧縣故城西南十里,河道所由為防門。」 防門北有廣里,東北有巫山,上有石室,謂之孝子堂。廣里、巫山俱在平陰東北。巫山,即孝堂山。

又東北過盧縣故城北 。《注》曰:「濟北郡治也。」 按濟水自此以下出境,由濟南境內東北入海。其一水東流者,過乘氏縣南。又東過昌邑縣北。又東過金鄉縣南。又東過東緡縣北。又東逕漢平狄將軍淮南米鮪冢。又東過方與縣北,為荷水。又東過胡陸縣南,入於泗水。此南濟一支南為荷水者也。《注》曰:「荷水又東逕武棠」 亭北,又東逕尼母亭北,又東與鉅野黃水合,又東逕秦梁也 。按:濟水自此以下出境,由沛縣境內,東南入淮。昌邑東緡俱在金鄉境內,方與武棠、尼母皆在魚臺境內。

《論》曰:「北濟入於鉅澤」 ,不詳其出矣。南濟分而為二,一為濟瀆,則承鉅澤之洪水;一為荷水,則承

鉅澤之黃水,是二《濟》之流皆由鉅澤分也。今濟瀆之入海,惟大清河存其故道,荷水之入淮者,湮滅無存,而鉅澤之遺墟,南北巨匯幾數百里,則如故也。然濟之正瀆,則枯竭已久,不可指尋矣。

汶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西南,過嬴縣南。又東南,過奉高縣。西南,過博縣西北。又西南,過蛇丘縣南。又西南,過岡縣北 。注曰「汶水。」 又西,蛇水注之。水出岡縣。東北流,逕汶陽之田。又西南,逕鑄城西。又西,逕下讙城,入於汶水。蛇丘即今寧陽,岡縣即今岡城。

又西南過東平章縣南 。《注》曰:汶水又西過桃鄉縣故城西,王莽之鄣亭也。世以此為鄣城。今鄣城在東平境內。

又西南過無鹽縣南,又西南過壽張縣北,又西南至安民亭入於濟 。《注》曰:「汶水自桃鄉四分,當其派別之處,謂之四汶口。」 其左二水雙流,西南至無鹽縣之郈鄉城南,又西南逕平陸縣故城北。應劭曰:「厥也」 ,今有厥亭。又西南逕危山南,世謂之龍山,東平王雲所祠處也。

按:齊有三汶:一出萊蕪原山,西流入濟,謂之「北汶」 ,即上文所述是也。一出朱虛縣小泰山,北逕龜山之陰,東流入淮。一出五女山,南流納堂阜水,又南會蒙陰水入沂。惟入濟者為大。

泗水出魯卞縣北山 。《注》曰:「卞縣南有姑蔑城,水出二邑之間,西逕郚城北也。」 北山即今陪尾山,卞城即今卞橋。

西南逕魯縣北 。《注》曰:「泗水至魯縣,分為二流,北為洙瀆,南則泗水。夫子教於洙泗之間,在城北二水之中。」

泗水自城北南逕魯城西南,合於沂水。沂水出尼丘山西北,平地發泉,逕魯縣故城南,又西注於泗水。泗水在曲阜城北,沂水在曲阜城南,與《水經》合,惟洙水在孔墓前,泗水在孔林後,而註雲「洙北泗南」 ,與今不合。

「又西南,過瑕丘縣東,屈從縣東南流,漷水從東來注之。」 《註》曰:「漷水出東海,合鄉縣,西南流入邾。又逕魯國鄒山東南。又西南,逕蕃縣故城南。又西,逕薛縣故城北。又西,逕仲虺城北。又西至胡陸縣入於泗。瑕丘即今滋陽,邾城即今鄒縣。鄒山即今嶧山,蕃薛仲虺城皆在滕縣境內。胡陸即今魚臺,漷水即今沙河。」 其時泗水南流,故《漷水》注之。

泗水又南過平陽縣西,又南過高平,洸水從西北來流注之 。《註》曰:「所謂洸水者,洙水也。高平、平陽,皆在金鄉境內,洸水非今汶水所分之洸也。」

又南過方與縣東,荷水從西來注之 。《註》曰:「荷水與泗水合於湖陵縣西六十里穀庭城下,俗謂之黃水口。」 方與、穀庭,即今魚臺。

又屈東南,過湖陵縣南 。《註》曰:「泗水。」 又東,逕湖陵東城南,又左會南梁水。南梁水出蕃縣城北,西至胡陸入泗。自此以東,出境過沛縣、下邳,東南入淮。南梁水在今滕縣。

論曰:「汶之西,合於濟也,遮之而南,入於南旺;泗之南,合於淮也,遮之而西,入於天井。」 今所由與《經》異也。汶之支為洸,泗之合為沂,故今漕渠所資在汶、洸、沂、泗,河渠論之詳矣。

沂水出泰山蓋縣艾山 。《註》曰:「沂水又南與蒙山水合,水出蒙山之陰,東流逕陽都縣,南流注沂水。」 艾山,一名臨樂山,在新泰縣北。

又南過瑯琊臨沂縣東。又南過開陽縣東 。《註》曰:「沂水逕臨沂縣故城東,有洛水注之。洛水出泰山南武縣,一曰武水。」 東流逕蒙山下。又東南逕顓臾城北。又東南逕費縣故城南。又東南逕祊城南流注於沂。臨沂即今沂州。開陽在沂州境內,古瑯琊郡治焉。武水疑即今武河也。又南過襄賁縣東,屈從縣南西流。又屈南過郯縣西,又南過下邳縣,西南入於泗 。《註》曰:「沂水至下邳,分為二水,一水於城北西南入泗,一水逕城東,屈從縣南注謂之小沂水。」

按:此沂水乃《禹貢》「沂沭既導」 之沂,非曲阜城南浴沂之沂也。泗水既從濟寧入漕,而沂水挾泇、武、祊、浚諸水,至邳州入於河水,蓋即故泗水南流道矣。

洙水出泰山蓋縣臨樂山。西南至卞縣,入於泗。《注》曰:「洙水西南流於卞城西。泗水亂流,至魯縣東北,分為二水。西北流,逕孔里。又南逕瑕丘城東,而南入石門。」 又西南,逕南平陽縣。又南,洸水注之。洸水出東平上,受汶水於岡縣西闡亭。西南流,逕盛鄉城,又南逕寧陽縣故城西。又東南。

流注於洙水。洙水又南至高平,南入於泗水,西為茅鄉城。按:瑕丘石門即府城東金口垻也。以今考之,洙水至孔林西,又合於泗,同入石門,不與洸水合流,而汶水於岡城分為洸水,蓋自上世已然,非元人所創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