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0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八卷目錄

 平陽府部彙考二

  平陽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三百八卷

平陽府部彙考二

[編輯]

平陽府山川考一       府志

[編輯]

本府。臨汾縣附郭。

姑射山 城西三十五里。山有姑射、蓮花二洞,即《莊子》所謂「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是也。神居洞即姑射,政和八年敕立。元王惲有《遊姑射洞》詩。

九孔山 ,城西三十五里,姑射山前,九孔相通,深不可測。

平山 ,城西南二十五里,即姑射山之支也,平水出焉。《山海經》云:「平山平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是多美玉。」

浮山 :城東南三十里。相傳洪水橫流時,此山隨水消長,故名。

臥虎山 :城東三十里。以《形類》名。

礬石山 城西北五十里,山有石似礬。

漫天嶺 城東北五十里,與龍角山東西相距。汾河 ,城西二里,源出太原府靜樂縣,有二:一在管涔山天池,一在林溪山龍眼泉。至支鍋石村,合流,至寧化所五里,禹之孫昌寧公所定,名「定河。」 至縣西南流,經樓煩鎮,歷交城、陽曲、太原、清源、文水、祁縣、平遙、介休、孝義、靈石、霍州、汾西、趙城、洪洞、臨汾、襄陵、太平,至絳州東繞南門西流,過稷山河津,榮河,入於黃河。所經州縣,多引為渠。《山海經》云:「管涔之山,其下玉,汾水出焉。由西南注河,入皮氏南。」 秦之皮氏,今之河津也。平水 城西南平山下,東流至城西五里,名平湖,為居民上巳遊觀之所。又名晉水,流至襄陵北門外入汾 。按《水經注》,汾水南與平水合,水出平陽西壺口山,《尚書》所謂「壺口」 也。其水東經狐谷亭北,春秋時,翟侵晉,取狐廚者也。又東經平陽城西,入汾。俗以為晉水,非也。

金龍池 ,出平山下。詳見《水利》。

澇水 ,出浮山烏嶺下,一名「黑水」 ,其傍有小澗溝,合流至府城北高河,西入汾。

永利池 城內西北,即蓮花池。周圍三百八十步,深五尺。

澐泉 城東南二十里東亢村,出於平地,相傳通濟源。周圍三畝六分,舊名深泉。金因其不雅,易之曰「亢元」 ,又易曰「澐。」 植蓮甚盛。池上有澐泉神祠,禱雨輒應。

黃蘆泉 城東二十五里。源出臥虎山下。宋慶曆三年,知晉州軍事潘大博曾引入城中蓮池,後廢。

襄陵縣

臥龍山 縣東南四十里。其巔有塔,一名崇山,又名太尖。曰「臥龍」 者,隋時有千尺大蛇臥其上,故名臥龍神。廟前古松一株,大十數圍,高百餘尺,枝葉扶疏如蓋,蔭可數畝。又古柏一株,內抱槐,亦大數圍,皆千百年物。其山南接曲沃翼城,北接臨汾浮山,俱名分水嶺,東北亙長二十里。平山 ,見臨汾。

龜山 縣東三十五里,臥龍山之北。突然高起,其形如龜。

三嶝山 ,縣西南三十里,長九十餘里,巍然獨高,其形「三嶝。」

九龍山 縣西南三十五里三嶝山之南,其山脊有九曲。

盤龍山 縣西南三十里。山勢盤繞,如遊龍狀。壽星山 縣東南四十里,俗名「南岱。」

「少石山 。」 「龜山」 後有石洞,相傳為子房辟穀處,旁有黃石公祠。

焦石嶺 縣西十七里。其石皆紫黃色。上有龍王祠,禱雨輒應。

石牛嶺 ,喬山東北支山。世傳李耳過此,牛臥地化石,今其石色青,形如牛。

龍澍峪 縣西南二十里。有龍澍神祠。世傳曾有龍𩰚於此,謬也。土人讀「澍」 為「𩰚」 ,故又名龍𩰚。龍泉頂 ,崇山之支高阜處有石泉,水味清洌溽,夏人日飲之不涸。

「白崖 」 趙曲東南高阜處,建文昌閣,地形嵸峭。

「樹色蓊蔥。」 為鎮之文巒。

華池峪 縣西十五里,中有石洞,遇歲旱,滴水如珠即雨。

仙人坡 ,縣安李村西南,相傳赤腳大仙至此,今石上足跡深四寸許,俗呼為「神仙腳。」

白石坡 縣西南三十五里。山徑崎嶇,人跡罕至。弘治間,知縣李高開廣為大路,通隰州等處,商樵便之。

平水 縣西北十五里。見《臨汾》。

三交水 縣東南三十里。源出崇山,至興光村西合鄧、梁二水為三,波紋瀠繞。

巢溪 縣東南三十里,即三交水,西注至荊村入於汾。世傳巢父洗耳處。又名洗耳河,又名潁水,旁有土阜,名「箕山。」

丹朱泉 縣西南十五里景村。世傳丹朱插劍於此,拔而得水。

娥英泉 縣西南十五里薛村里。世傳娥皇女英游於此,泉東入汾。

灰泉 縣北二里。泉底皆灰,淘之不盡,其水清洌異常。

靈泉 縣東深泉村,其泉平地湧出,匯而為池,雖旱不乾,雖澇不溢,鄉人以為「靈異。」

飲虹澗 縣南二十里。上有飛虹橋,下通二郎溝,邑人邢雷有《記》。

汾河 縣東一里。按《縣志》,其源出靜樂山,經臨汾流入縣境,南逾太平,至榮河入於河。

石盆溝 龍泉頂畔巨石如盆形,內潔水常盈,人莫見其泉源,雖盛暑大旱不涸。

二郎溝 縣南二十里。有二郎神祠及雲幽洞。邑人范晟有《記》。

八眼井 縣西十八里薛村里。世傳趙宋時村之人賈姓者,刈麻田間,謀鑿井。請幫助識別此字。麻忽白衣老人指之曰:「離此西南一里許可鑿。」少焉白衣不見。二人遂於其地鑿井,無水,再鑿亦無。鑿至八眼水方出,其七眼水俱出焉,遂通流為八眼滿水井。 一在縣東南十里魚池村,一在縣東南四十里張相村。其水長溢流於外,夏月尤盛。《洪洞縣》

九箕山 ,在縣東一十三里。以狀類箕,南向者九,故名。亦名「土山。」

英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圈頭村西北。西望婁山,南連天石,上有「娥皇、女英祠」 ,因以名。

婁山 在縣西三十里婁村西南。北接趙城羅雲山,南對臨汾天石山,屹然孤秀,翠柏陰森,上建「婁山神祠。」

玉峰山 在縣北玉峰門外少東。山自九箕山而來,回龍朝拱,廟貌巍峨,臺閣聳麗,松柏蒼翠。東望霍岳,西面汾川,南對洪崖,真勝地也。洪崖 在縣南安流門外一里許,高聳百尺,形若壁立,望之屹然。

寶崖 在縣東六七里秦壁村東北。四壁巀然高聳,俯瞷澗水。中建三教廟,旁立神祠,爽塏僻靜,孤柏插雲。邑稱勝景,修業者多聚焉。樵牧於此,嘗獲寶錢,故名。明嘉靖二十年,知縣楊九澤奉文築城堡於上。城與壁稱,足以捍禦。

汾河 在縣西北,拱汾門外二里許。北來南流,其水渾濁,臨河居民,穿渠溉田,其利無幾。夏秋雨水瀑漲,兩岸良田崩沒,民甚苦之。舊河身不甚大,今七倍於昔,一望無際,漸徙而東,去城伊邇,抱遠慮者恆憂之。若伐石砌長厚大堤於河右,預為捍城計,是在賢有司。

澗河 在縣南安流門外。發源岳陽縣。其源二:一出縣北安吉嶺,一出縣西北金堆里千佛溝,西南流至故岳陽村。二水相合,經洪洞西流入汾臨河。居民多引溉田。夏秋雨漲,逐年崩塌,臨崖地幾盡。弘治十七年,河水浸塌城垣,知縣鄭選令義官張滿築堤護之,長二百丈,高丈餘,後衝損。嘉靖二十二年,知縣陳宗仁加修砌石,堅固倍昔,迄今賴焉。流至城西南角,四曲三灣,轉北環城與汾水合流處,仍作「迴轉。」 洪邑人文之盛,蓋賴此雲。

英泉 在縣西二十五里英山西南麓。水出石竇,深不盈尺,飲亦不竭,俗呼「神泉。」

無底泉 ,縣北八十里坊堆村。陰晦水濁,晴明水清,人溺入不沉,故名。俗傳為「海眼。」

浮山縣

中條山 縣東四十里。南通翼城東烏嶺,北達岳陽草峪嶺,東支遙接沁源界,俗名「橫嶺。」 堯山 ,縣東八里,即中條之西麓,巋然高出,上有帝堯廟,因名。古柏數株,傳聞帝堯曾避暑於此,歷代碑記頗多,每歲四月二十八日,有司詣

山致祭

天壇山 縣東南五里,一名「南堯山。」 由橫嶺蜿蜒而趨,乃堯山西南之結聚處。突兀撐空,上有石壇三級。壇東有龍井。又有真武廟、玉皇閣及太乙閣,為邑勝境。

司空山 縣東南二十里。原名風穴,因上建司空廟,故云。其山腹內空虛,人經過行步有聲。傳聞其巔有穴孔出風,樵牧者納其衣於穴中,少頃即出。唐時有數虎在此為害,一異僧降而伏之。今山東北隅地有虎兒殿,見《玉兔寺記》。鳴山 縣東南二十五里,南連銀洞,北接司空。每天欲雨,此山颯然先鳴。

龍角山 縣南三十五里。東西二峰並峙,高出雲表,舊名羊角山。唐武德間以神人見於此,更今名。下有穴名珍珠洞,深不可測。東峰巔有泉曰華池,上建嘉潤侯左伯桃廟。西峰巔建孚祐將軍羊角哀廟。每四月八日,有司詣山致祀。銀洞山 縣東南四十里。西北連龍角,相傳舊有礦,土人因以「銀洞山」 呼之。其水南流達翼城界。名「金河。」

月山 縣西南二十里,南接臥龍,西距漫天嶺。按《通志》:「每新月之出與落月之入,恆經此處,因名。」 上有武則天廟。

壺口山 縣西南四十五里。一名「蜀山」 ,西接臥龍,東連龍角。潏水出其下,綿亙數十里。

黑山 縣北四十里。一名牛首,又名烏嶺。《水經注》曰:「黑水出黑山西,逕陽城南,又西與巢山水會。」 《山海經註》:「牛首之山,勞水出焉,西流注於潏水。」

北天壇山 縣東北二十里。一名北堯廟,亦中條之別支也。山端有廟,柏樹叢羅,氣象深秀。佛嶺山 縣東北三十里,即中條之右臂,去山僅數里,高敞清幽,上有祠並寺觀,為地勝境。西左嶺 縣西十五里,一名黃花嶺,以其地產芫花故也。南距月山,西達郡城,橫亙十餘里,為本邑右臂。

秦王嶺 縣北四十五里。唐太宗為秦王時,自太原而南,破宋老生於霍邑,從霍山東分兵詭道潛行至此,曾率游騎轉戰於柏壁村,後人因立廟嶺上以祀之。又趙城、靈石、聞喜皆有秦王嶺。

南河 縣南一里許,源出中條,自東南環城西北流。邑境無水利,獨此河灌溉園圃,至馬臺會丞相河,西入於汾。舊有「蓮花池」 ,在河旁南坂坡下,今廢。

楊村河 縣北二十五里。發源中條,由唐葛柏壁村西流,經楊村與黑水合流,入高梁達於汾。金水河 縣西南三十五里,源出浮山下,本邑趙家嶺之西溪也,土人有時於流沙中見金屑,故名。北流至河裡莊,由下寨橋入汾。

潏水河 縣南二十里。源出壺口山,自西南來,會龍角、司空二山水,至交頭河折而西流,經汙水殿,合濟瀆澗,遶大義寺而北,趨龍神溝,歷下寨橋入汾。唐時引此水及高梁水入百金泊溉田。

諸葛河 縣北六里。源出中條,經柏村,合南王澗水,西流為丞相河,至馬臺界與南河交會入汾。丞相河者,謂係霍光之別墅也。

澇水河 縣北四十里。源出烏嶺下,一名「黑水。」 見《臨汾》。

龍池 有二:一在縣西二十里浮谷鄉之龍王廟,一在東南十五里之濟瀆祠。禱皆有應。華池 ,龍角山東峰之巔。武德間,初建慶唐觀,苦無水,池水乃自流至觀前,工畢流止,遇旱禱雨輒應。

龍井 天壇山南澗中有三,一東南,一正南,一西南,深不可測,天旱禱雨屢應。在西南者,即今之「龍泊」 是也。

永惠泉 縣東四里,天壇山西麓,土厚地高,居民乏水,鑿石引泉,蓄於石窩,取之不竭,民甚便焉,故名。

懸泉 縣東北二十里,北天壇之西巖。懸崖涓滴,鏗然有聲,宛若戛玉鳴佩,匯流成澗,甘涼透骨,號曰「清溪。」 西北流合於黑水。

趙城縣

霍山 一名太岳,在霍州東南二十里,南接趙城,北跨靈石,東抵沁源,古為冀州之鎮,今為中鎮。其東有峰上圓,名觀堆峰,山極高峻,形勢巍然,迥出雲霄,上有五色花雙頭蛇。入山五里許,有中鎮廟,靈應甚速,凡遇災異,遣官奉祀,仍命有司例祭。《水經注》曰:「岳廟甚靈,鳥雀不棲其林。」

考證

《猛虎常守其庭,又有靈泉》以供祭事。《鼓動則泉流,聲絕則水竭》。

羅雲山 縣西四十里。巖嶮巍峨,峰巒重疊,北接汾西,南連洪洞,西抵蒲縣。其山嘗有雲氣,不時舒布於上,故名「羅雲。」 舊有七佛峽寺,即雲崖也。寺後有小泉,味甚甘美,居人用之不窮。明珠山 、羅雲山東北近石明里,上有清真菴。山之西南溝中有龍泉寺。

五女原 縣北十五里。漫衍廣博,為邑北屏第一。河 以山溪眾水所宗,故名。源出七佛峽,流經蒲城城西,至大寧縣界入黃河。

霍泉 源出霍山之南。見水利。

汾河 縣西,臨河,居民多引灌田,見水利。馬跑泉 。廣勝寺北范霍峪。按《通志》:「山頂上有一大石,上有馬蹄跡及人面半邊之跡,俗傳以為二郎神聽水面貼於石,遂有此跡及馬蹄雲。」 南小澗 ,縣南五里許,出霍山谷中故屯,南有廟,有禱輒應,邑人呼為「小澗龍王。」 西入汾河。南大澗 縣南二十里上紀落鎮南,出霍山青條谷中,上有大石橋,西入汾河。

舞羊澗 縣北十里石明里。南山上有一小泉,時遇雨水,遂成大河,東入汾河。

轟轟澗 縣西十里石明里北。水聲如雷,故名。源出汾西,流至本縣境,東入汾河。

太平縣

姑射山 縣西十五里。見《臨汾縣》。

九原山 ,縣西南二十五里。晉大夫多葬其處。「趙文子與叔譽觀乎九原」 ,即此。

汾陽山 縣南十里汾水之陽,故名。東西亙峙,為邑之南屏。

巴山 縣東二十五里,有蘆葦懸生崖半,蔓延數尺,歷冬不凋,望之如藤蘿狀。

汾河 縣東二十五里。由北而南,西入絳州界。龍谷水 ,縣南三十五里南柴村,流經絳州東北十八里龍谷村,溉田入汾。《左傳》云:「龍見絳郊。」 即此地。

源泉 縣北。源出景毛村,又潛流地中,至西郭村,復東出。

岳陽縣

霍山 縣西北九十里。見《趙城》。

鳳凰山 縣西北七十里,其形宛若鳴鳳昂霄,兩翅矯然。

尖陽山 縣西北七十里。崇岡峭壁,旭日先照,故名。

雪白山 縣北四十里。上多白石,遠望之如雪。三稜山 縣北五十里。三峰並峙,觚稜峻厲。鰲頭山 縣北五十里。巉岩峻厲,形若鰲頭。蓮花山 縣北七十里。七峰連峙,霍山之支也。按《通志》,俱似蓮花蕊。

黨家山 縣北九十里。霍山之支也。

尹家山 縣東六十里

屏風山 縣東四里,太行餘支,有虎踞龍蟠之勢,一名「掛榜山。」

刁黃嶺 縣東一百五十里。

安吉嶺 縣東北五十里,澗水發源。

草峪嶺 縣東南七十里,路通潞安府。

龍頭崖 縣北七十里

滴水崖 縣北七十里

香爐崖 縣北六十里

饁餉崖 縣北六十里

滲水,崖 縣北六十里。大水湧流至此,忽然滲乾。相傳神人以杖卓山,水遂透山而過。至今趙城縣廣勝寺下有水湧出,即此水也。

仙洞崖 縣北五十里,洞深不可測。

盛佛崖 縣北五十里

鐘樓崖 縣北四十里

洪門嶺 縣東八十里

東鄔嶺 縣東南一百里。

沁河 縣東北九十里。一出沁源縣西北綿山,一出沁源縣東北馬圈溝,合流縣境內百餘里,東南入黃河。

藺河 縣北八十里。源出寶豐里,經流唐城、上縣等處,東南流入沁河。

赤壁水 縣北六十里。源出趙城縣霍山赤馬交,西南流二十里,至漏崖,潛入地中,過南三十里復出,合澗水。見《一統志》。

大澗水 ,有二:一出縣北安吉嶺,一出縣西北堆金里,俱西南流,經洪洞縣入於汾。

神水 縣北五十里,池水常滿數百,人飲之不涸,即經千日不取,亦不滿。

八十里川 ,縣東一百六十里,湧出,長子縣發。

鳩山,西南流與沁水合,長八十里,故名。

聖泉 縣東三里。東山之麓,延慶觀,水出石中,激之從石鯨噴吐注觀中,石渠宛轉曲折,伏流三清殿下,至殿前流出,匯為二池,可以畜魚。澤泉 ,縣北二十五里。

馬跑泉 縣北五十里。按《通志》,「或雲秦王出師過此,渴極,馬蹄一跑,水隨湧出,故名。」

曲沃縣

紫金山 縣南十三里。東達太行,西極隘口。高五里,盤踞百里。《古志》云:「產銅,今無。」

絳山 縣西南二十里,即紫金山脊尾,日夕迴光返照如絳色,故名。

喬山 縣北四十里,太行之支也。山形陡峻,故名。雙峰峙空中,遵磴造峰頭,猶山麓也。北壁萬仞,徑絕,好事者鑿石梯之,僅容一身,上攀下踐,手足皆損。既躋四顧,群山皆斷,嶄然削成,南北可三四丈,東西少廣,有石室,一謂「喬山。」 以下有空洞,山覆於上,如橋形。西麓有夢感泉,中峰有軒轅廟,遇旱禱者畢至,輒有片雲止簷際即雨。歲久廟燬,石柱鐵瓦猶有存,相傳葬黃帝衣冠於此雲。

壚頭山 :其巔略坦,《爾雅》所謂「上正章」 也,故名。峰側有石龕,似避世地,鐵鐘猶存。

臥龍山 縣東北四十五里。又名太尖山,乃太行支脈。舊《志》:「隋時有龍臥於此。」

郝家山 ,明郝修己賜田處。己嘗耕此,後服官清介。洪武間予田,旌之紫金,故童山獨此草樹茂密。

冰巖 縣南十五里,紫金山半有泉,下注石崖,冬則凝而成冰,山陰暖遲,三四月猶存,與晉宮殿遙對,岩下有龍底泉。

四稜寨 即紫金山之巔,正對縣治,上有紫陽宮,宮側有風洞,深邃莫測。

青玉峽 ,紫金山東南北長二里許,東西兩崖對出,高數十仞。

汾河 縣西八十里。見《臨汾》。

澮水 縣南三里。源發太行山東烏嶺,經本縣河底、韓村等里,西流入於汾。按《通志》:晉平公與齊景公乘至於澮上,見乘白驂八駟以來,有犬貍身而狐尾,隨平公之車。公問師曠,對曰:「首陽之神有犬,貍身狐尾,其名曰者,飲酒得福則徼之。」 蓋於是水之上也。

合水 ,縣北二十里。源出太尖山,與溫泉諸水合流,西入於汾。

沸泉 縣東南二十五里。源出絳縣,流入本縣景明村。《水經注》曰:「俗謂之白水也。」 水出絳山,東至寒泉奮湧,揚波北注,懸流奔壑,十一許丈,清崖若點黛,素湍如委練,望之極為奇觀。

翼城縣

翔山 縣東南十五里。舊府志作澮高山,《括地誌》云:「澮水出焉。」 《通志》作詳高山。其形如鳥張翼,亦名翱翔山,今通名翔山。產銅鐵。前有灤將軍祠。

灤泉 ,按:《通志水經注》曰:澮水東出詳高山,亦曰河南山,又曰澮山,今邑志作澮高山。

烏嶺 縣東六十里。二嶺相對,東烏嶺屬沁水,西烏嶺屬翼城。《地里志》名黑嶺,因避宇文諱,易今名。《穆天子傳》曰:「西絕鈃鄧」 ,即此。唐節度使石雄伐澤、潞,引兵踰烏嶺,破五寨,亦此其地最險隘。有巡檢司。

蜀山 縣北三十里。相傳漢鄧通鑄錢處,爐跡尚存,每有拾銅與錢者。按文帝鄧通蜀嚴道銅山,得自鑄錢。《括地誌》云:「在雅州榮經縣北三里。唐大曆中,第五琦上言,請於絳州汾陽、銅源兩監,增置五爐。」

羊角山 縣東北三十里。唐武德三年,有吉善行者於羊角山下,見有白衣父老曰:「為吾語唐天子,吾為老君而祖也。」 詔以其地立廟。山有二峰,西北峰屬浮山,東南峰屬翼城。上有羊角哀左伯桃廟,開元十八年敕修。有水名華池,歲旱,人多禱焉。

丹山 縣北二十里,出丹砂,雨後人多拾之者。又曰「丹陵即丹朱封地,上有丹朱廟。」

覆釜山 縣西北一十五里,即縣西陵之首。蜿蜒而南,綿亙數十里,有介之推廟,俗呼為「小綿山。」

八寶山 ,縣東北二十五里,有八峰。漢文帝時河上翁隱此,至今人呼「河上翁堆。」

七寶山 縣北二十五里,與八寶山相對。石姑山 縣北四十里。其南有大石挺立,故名。舊《志》云:「昔有龍女至此,入石縫,有草葉似莎長。」

四五尺。俗呼「龍女髮。」 旱梳之則雨。山下有石。如牙斧狀。又雲「龍女所棄。」

佛山 縣東七十里,澮水南源出焉。按《縣志》,以有佛剎,故名。

天柱山 縣西北四十里,一名「臥龍山」 ,俗稱「大尖山」 ,界翼城、臨汾、襄陵、曲沃、浮山五縣。

歷山 縣東南九十里。通稱舜王坪,即舜耕處。山界翼城、垣曲、沁水、陽城四縣。旁有瞽塚村、諸馮村,屬垣曲。又有溈汭泉,屬沁水。《史記注》:鄭元曰:「歷山在河東。」 《朱子綱目》云:「舜耕於歷山,生於姚墟,因以姚為氏。」 邑北門外冰清鎮,古相傳為姚墟地,今尚多姚氏。又蒲州亦有歷山。

百草嶺 縣東南四十五里,多產藥草。

菩薩崖 縣東二十里,又名觀音洞,深遠莫測,洞口建觀音祠。

千佛窟 縣東南二十里,翔皋山後。窟內風大多聲,人不敢入,或雲與觀音洞通。

蝦蟆口 縣東南三十五里,兩山相夾,雲起多雨,旱則邑民望焉。

澮河 ,一在烏嶺,一出佛山下,合流而西。《水經注》曰:「澮水西逕翼城南,又西南合黑水嶺水導源東北黑水谷,西南流,經翼城北,右引北川水,出平川,南流注之,亂流西南入澮水。又西南與諸水合,謂之澮交。又西南與絳水合,歷曲沃,至絳州入於汾。」

灤水 出翔山,至李村與澮水合。詳《水利》。賀水 源出絳縣東賀村,西與灤水合。《水經》云:「有賀水東出近川,西南至澮交入澮」 者是也。高泉水 出東南近川,西北趣澮交,注澮。紫谷水 東出白馬山,西與田川水會,水出東谿,西北至澮交入澮。

范壁水 出於壁下,並西北流至翼城,二水合而為一,西北流至澮交,入澮。

釵股泉 縣西十五里感軍村,雙泉並湧,形如釵股。《舊注》云:「漢薄太后從文帝之代,聞河上翁明老子道,枉駕訪之,衛士渴甚,太后祝天,插釵於地,遂得泉,因名。」

沙泉 縣東南十二里,下流村西,西與灤水合。詳《水利》。

神泉 縣北門外冰清鎮。

善淵 縣北十五里龍女村。俗傳張老夫婦於淵旁得一卵,歸家化為一女,遂與之同居,衣食常自豐足。後女入石姑山石縫中,土人祀為「石姑神」 雲。

蒲縣

翠屏山 縣西南一里。山勢秀麗,松柏鬱蔥,儼如翠屏。上有晉文公廟、歲寒亭、棲雲閣。明末流寇擾亂,知縣張啟謨以土城難守,請將松柏變價,備磚包城。今山木濯濯,僅存空名而已。按《通志》:「山半有泉湧出,人有疾禱,飲之汗出即愈。」 南屏山 縣南一里,狀如屏風,松柏森然,羅列如眉,又名蛾眉山。

東神山 縣東五里,根盤數十里,松柏濃茂,為蒲勝景。

公峪山 縣北七十里。蒲處萬山之中,其著名者惟此。

五鹿山 縣北五十里,高八里,盤踞十里,上有五鹿大夫廟,迤邐至縣,高峰再起,是為縣北山,城建其下。

蒲子山 縣東北五十里。世傳堯師蒲伊子隱於此。

行駕坡 縣西南二里。其地不生荊棘,相傳晉文公封蒲行駕於此。

龍頭嶺 縣東三里

龍母洞 ,一名龍興洞,縣北四十里,居群山中,泉冽而甘,傍產五色花乳。石內有風穴,風起常如龍吼。遇旱禱雨,得其湫水即應。明天啟四年,知縣羅永新步禱三日,大雨如澍,人咸異之。第一河 即東大河,至縣南,眾水皆匯,故名。世又傳重耳逃難渡此,殺其漲而得濟。曰:「第一者,靈之也。」

「東小河 」 發源於五鹿山之北,南流七十餘里,遶城東至南屏山下,與第一河合流而西。「南川河 」 發源於鄉寧之牛王廟,北流八十餘里,至縣東南,與東大河合流而西。

蒲峪川 :發源於萬山中,西南流二十餘里至夾村,伏流至洛陽村,再見。又西南流二十餘里至城東,與東大河合流而西。

《飲馬池 》縣東《東神山》下。

南澗泉 縣東南一里,三官祠前。

東,大河 縣東。發源於本縣之分水嶺,西流七

十里,遶縣之南,經隰州界,過大寧,入黃河。舊《志》「出趙城七佛峽」 ,非是。

古寶泉 縣北五里,龍興寺前。

聖水泉 縣南一里南屏山下。

汗水泉 翠屏山半,從石竇湧出,人有疾禱之,飲其水,汗出即愈。土人立像祠之,號「汗水祠」 ,隱龍泉 縣東南八里侯家莊。按:蒲之水皆係山溪,遇積雨則暴漲,其勢奔騰而不可遏。數十年來,洗蕩民田千有餘畝,盡成砂礫,且漸逼城根,蒲雖山國,實多水患也。

汾西縣

聖水山 縣西五十里。泉出不竭,澄清如鑑。姑射山 縣西六十里,一名「青山」 ,乃姑射之連阜山,產鐵,舊有藐姑仙人祠。

商山 縣東南六十里,上有商山神祠。

石佛崖 縣北三十里。崖高三丈許,廣四丈有奇,環崖皆石佛像,崖雖崩裂,佛像仍見。

九仙洞 縣西六十里。石壁峭立,俯臨汾河。壁有洞,深邃莫測。

汾河 縣南關乾河鎮,見《臨汾》。

轟轟澗 縣東十五里。澗東南有廟,下有潭,深不可測。廟後有石洞,澗中有穴,望前噓而出聲,望後吸而入聲,其聲如雷。見《一統志》。

小潺澗 縣東北五里。流於霍,會於汾,其聲潺潺。冬寒,其水若沸,常有白蛇出沒。又名「白龍池」 ,泊池 縣東城內。元天曆初,縣尹平民濬甃為池,冬夏不涸。

李安莊洞泉 縣東十五里。懸崖之內有古洞,深五丈餘,內有清泉丈許。

靈石縣

綿山 縣東三十五里。一名介山。《左傳》:晉公子重耳出奔,及還國,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遂隱此,因名。一名介美山。南連雷首,北跨恆岳,盤亙遼遠,隨地異名,其中名勝,不可殫述。

抱腹山 縣東四十五里,即所謂「抱腹岩。」 石膏山 縣東南七十里,與尖陽山相對。多產石膏且佳。有上中下三岩,峰巒壁立,谿壑幽深,一登其上,而瀟灑清奇,若入異境。

翠峰山 縣東。林木茂密,四時蒼翠,故名。十八盤山 、石膏山。南山極陡險,上下盤繞共十八曲。

孝文山 ,石膏山東十里,相傳孝文皇帝寓此。馬頭山 ,縣東五十里,山勢聳出,如馬頭然,亦名「馬脊山。」

尖陽山 縣東南七十里。山勢陡峻,高插雲表,上恆積雪,雖春深,望之皓然。

捕狐山 縣東南七十里,高五里,徑過七里,上有神廟,俗傳為「捕狐神。」

臥牛山 縣南四十里,其形如臥牛。

烈鳳山 :縣西一十五里,如鳳之飛揚。

蛤蜅嶺 縣西南五十里,以狀類名,即古賈胡堡。相傳唐兵取霍邑,駐此,俗呼「蚰子嶺。」

韓侯嶺 縣南二十里,有廟在墓後,多名人題詠。

秦王嶺 縣西南三十里。唐太宗取霍邑,駐馬於此。

柏槐岩 縣東五十里,與抱腹崖相連。

龍巖 縣南七十里,有寺,俗傳宋藝祖避兵處。馬跡巖 ,縣東三十五里,石上有一馬跡,宛然。「文殊原 」 ,縣西二十里,傳為文殊菩薩顯真之所。

望川原 縣北十七里。東西鋪頭兩界。相傳禹治洪水時,登此觀水勢,有祠。

禹王原 縣西南道美里。相傳夏禹曾遊於此,有祠。

小水河 縣北門外。源出綿山興地峪及柏溝曲美峪,流經靜介等村,至縣入汾。夏秋水暴漲,洶湧迅急,勢如建瓴,縣處下流數被其患。曲美峪河 縣東四十里。源出綿山箭藿巖諸溝之水,流經梧桐等村,與小河合入於汾。柏溝峪河 縣神林北。源出綿山欒空諸澗,水流漲岫等村,與小水河合入於汾。

新水峪河 縣西南六十里。源出隰州印馬峪,而孝義、柏枝峪諸水復自北流會之。經雙白等里,至秦王嶺,南入汾。

汾河 流經縣境冷泉等鎮,直逼縣城之北,合小水河繞縣西,復轉而東,抵翠峰山下,折而西南入霍山界。

桑平峪河 ,冷泉北十里,居民千餘家,山水環繞。

沙峪溝河 縣東四里,入小水河。

考證

懷來峪河 縣西十里,入汾。

仁義河 縣南四十里,源出沁源,流經尖陽、石膏諸山之南,過仁義鎮,至南關鎮入汾。

石門峪河 縣西四十里。源出孝義、舒江等山峪,諸水會流,經文學等里,至夏門鎮入汾。石村溝河 縣南五里,會東山之水入汾。郭家溝河 、韓侯嶺、常家山之中,各山水會流,經魯班纏入汾。

景家溝河 ,索州鎮汾河,西通孝義、郭壁等村諸溝之水入汾。

賀家溝河 曹村北通文學里諸溝之水,入汾石門溝河 ,仁義驛北水入仁義河。

柳溝河 仁義驛東水入仁義河。

羅兒溝河 仁義驛東水入仁義河。

青石溝河 道千村水,入《仁義河》。

水峪溝河 縣東北十里,水入小水河。

冷泉 縣北四十里,「風景寒涼,其泉清泠異常,下與汾河相通,視河消長以為盈涸。」

野泉 縣南十里,水極甘美。

方泉 縣北七里

平泉 縣西北三十里,水入景家溝。。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