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1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十三卷目錄

 平陽府部彙考七

  平陽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三百十三卷

平陽府部彙考七

[編輯]

平陽府關梁考        府志

[編輯]

臨汾縣

分水嶺 城西北姑射山,西接蒲縣界。舊有關,今廢。

西橋渡 城西門外二里。每夏秋汾水漲溢,人以舟渡。時將寒沍,則造橋以便往來。官橋外有「善橋」 、「義橋。」

加泉渡 城西,汾河上。

吳村渡 城西,汾河上。

永利橋 在明德坊永利池上。明洪武間,知府徐鐸建。

公濟橋 城北五里。明嘉靖五年,知府王溱建,即「高河橋。」

金店橋 城西二十四里。元天曆二年,邑民石成修。

雲津橋 城西南二十五里,平水神祠前,清音亭畔。

盧僧橋 東關西北門外,明弘治間木僧建,因名。

三氏橋 北關外。明嘉靖間,典史解廷玉、生員陳道中、續孟初三人建。

吳村橋 城北二十五里。明弘治間建。

襄陵縣

太平關 縣西南三十五里,太平縣北二十五里,舊名「故關鎮。」

郭村渡 縣東門外,汾河上。

北陳渡 縣東南五里

李村渡 縣南十五里

大陳渡 縣南二十五里。以上俱渡汾水。故關橋 縣西南,明正德間建。

晉橋 北門外晉水上。宋嘉祐六年建。明萬曆癸丑,水漲衝毀。甲寅,知縣馬逢皋重修。

高石橋 縣北二里,接臨汾界。

遺愛橋 縣東南十五里。元大德六年,里人鄧莊、鄧貞等建。世傳晉鄧攸嘗建,後人思之,故名。按《縣志》,晉鄧攸嘗建此,名愛橋。後知縣李高重修,改名「遺愛橋。」

龍飛橋 縣西南二十里龍𩰚峪龍澍祠前。元元貞二年建。

我山橋 在龍澍峪。明隆慶元年,知縣宋之韓建。

飛虹橋 縣南三十里義店村。元至大中建。眾木攢成,不見斧痕,俗呼「魯班橋。」

汾濟橋 按《襄陵縣志》:「在縣東郭村渡。弘治十二年秋,知縣李高因汾渡,冬橋夏舟,歲費百鎰,乃架木跨岸,為高橋,人不病涉,歲久浸壞。天啟元年,知縣衛先範復倣前制,建善則橋,有碑記,可為永利,惜今廢。」 以下府志未載。

通惠橋 「按《縣志》」 ,「在縣南四十里京安鎮,接太平境。弘治五年知縣張珣創建,橋北有樓。弘治十四年夏,大水衝圯,知縣李高重修,今復毀。」 東徐渡 ,按《縣志》,「在縣南一十五里。」

洪洞縣

惠遠橋 縣北五里官莊西南,為南北通衢。金大德二年,邑人請僧文妙募建。明洪武、天順間,知縣楊茂、程章俱復修。正德四年,邑人李廷秀、僧達連甃以石。嘉靖七年,邑人鄭讓、僧悟秀復修。

皇清康熙三十三年,縣丞沈青標重修。康熙四十二

年知縣杜連登重建

羊獬橋 縣南二十五里羊獬村。明萬曆間,知縣熊鎡修。

大石橋 縣西十里公孫村西南。

弘濟橋 縣東七里。明嘉靖十二年建,久廢。

皇清康熙三十一年,知縣鄧$1895$重建。

濟川橋 縣西二里,即汾河橋。

通駟橋 縣南門外一里,即澗河橋。歷來濟川、通駟二橋,秋冬時令里民納木蓋橋,歲蓋歲納。明萬曆間,知縣喬《因羽》將拆木籍藏,下年復用,民甚便之。

聚瑞橋 城南百餘步。明崇禎十年,知縣楊天精建。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趙三長、朱璘俱增修。

汾川善人橋 縣西二里許。明萬曆中,鄉民尚天福等募建。

皇清順治十六年,鄉民師邦勝等復募建《三橋羅漢》。

院一,公孫村一,堰頭一。勒有碑記。

青石橋 按《縣志》在郝家什字南,嘉靖年修,今壞。以下《府志》未載。

方石橋 按「縣志」 ,「在三真閣西,嘉靖年修,今壞。」 小石橋 按「縣志」 ,「在四桂坊東,嘉靖年修,今壞。」 通石橋 按《縣志》,「在城隍廟西,嘉靖年修,今壞。」 浮山縣

廣濟橋 縣北門外

南畔橋 縣南二十五里,知縣楊逢春重修。趙莊橋 「縣西十里。」

大口橋 縣東北三里

刺廟橋 縣東十里

趙城縣

豫讓橋 縣南八里。昔豫讓為智伯報讎,欲殺趙襄子,伏其下。明正統中,知縣何子聰甃石為之,後人改名曰「國士橋。」 嘉靖中,主簿趙田重修。一在太平。

清寧橋 縣南三十里。按《縣志》,「成化六年建」 ,今無。

屈項橋 縣南二十里屈項鋪北。按《縣志》,以石為之。橋南有一磚門。

關神橋 縣東四十里。橋闊八丈,上疊小堰於兩旁,下以流霍泉之水,上以瀉山澗之水。永利橋 縣北二十里鋪北。橋闊三丈,長十丈餘,高二丈五尺。明嘉靖間,知縣賀國定建。按《縣志》「以石為之」 ,上有石欄杆,東通霍谷,西通汾水,旁有二石人。北有關王廟,南北俱有牌坊。青石橋 縣北五里窯安鎮北門外。橋闊一丈八尺,長五丈餘,高一丈餘。知縣賀國定建。按《縣志》,「以青石為之」 ,上有石欄杆,東連霍谷,西通汾水。橋北有龍王廟。

太平縣

西吉渡 縣東南三十里。

東吉渡 縣東南三十五里。

南王渡 縣東南三十里。

永固渡 縣東南三十里。

姚村渡 縣東南三十里。

王村渡 縣東南三十里。

裴村渡 縣東南三十里。

蒼頭渡 縣正東三十里。

下尉渡 縣正東三十里。

丁村渡 縣正東三十里。

毛村渡 縣正東三十里。

史村渡 縣東北四十里。

洪濟橋 縣南關。金大定二十三年建。元元統三年修。明嘉靖、萬曆、天啟間,知縣耿儒、胡璉、趙京仕俱重修。

皇清康熙二十年,知縣吳軫重修。

義士橋 縣南四十里蒙坑河溝之上,以「豫讓」 名。明知縣李滸、羅潮、武城累修。

皇清康熙十年,知府劉儀恕重修。趙城「亦有。」

廣濟橋 有三:一在西門外,一在縣西南七里,俱明弘治間建。一在縣東北十八里柴王村。

皇清順治十四年建。

普濟橋 縣南二里,太山廟側。

通善橋 縣北二十五里故城鎮,萬曆間重修。惠民橋 有二:一在南關,明弘治間建;一在故城鎮南。

惠遠橋 縣南五里定興村北,明嘉靖間建。仙虹橋 縣東南五里彭村北,明正德間建。望汾橋 縣東一里,明弘治間建。

臨汾橋 縣東十五里,南賈村西。

南、北富水橋 有二,俱在縣北二十五里故城鎮內,金皇統四年建。

通濟橋 大張東南。明嘉靖間建,天啟間重修。《岳陽縣》。

潼關隘 縣北七十里石城內。有官廳、吏役房、營房。

千佛溝 縣北五十里。其溝甚深,關隘垛口尚存。

扶風橋 有二:一在北門外,一在辛莊。

麗澤橋 在金堆村

曲沃縣

鐵嶺關 縣西南五十里,隘口。東倚絕巘,西臨大壑,迤南石色如黛,峰峻徑仄,車難並軌。昔嘗

置關於此

滏河橋 縣西北二十里,高縣北。

通濟橋 縣西南三十里侯馬鎮南澮河上,橋東西是晉平公與齊景公相會地。《汲冢瑣語》云:「晉平公與齊景公乘至於澮上,見人乘白驂八駟以來,狸身而狐尾,去其車而隨公之車。公以問師曠,曠曰:『狸身而狐尾,其名曰首陽之神。飲酒於霍太山而歸,其逢君於澮乎?君其有喜矣』。」 蓋於是水之上也。

金溝橋 縣西南三十五里,隘口南金溝水上。明萬曆間,知縣王明善建。

懷遠橋 縣南關廂。明洪武間,知縣宮可初修。交橋 縣東南五里澮河上。康熙年間,邑人賈生芝、任之棟募修。

白集橋 縣北二十里。舊有橋,久毀。康熙年間,知縣潘錦重修。按《縣志》,「邑人名曰潘公橋。」 通津橋 縣東北二十里郇村。

虹霽橋 縣東南二十五里,景明村瑞石園西。獻文橋 縣西南四十里,《春秋》晉獻文子建。村有文子廟,今廢。

普濟橋 縣東二十五里,南屬寺。

月橋 縣南二十里任莊。

辛村橋 敬德橋

翼城縣

隆化鎮 縣東四十里。金興定三年,置隆化縣,至元廢。東連烏嶺,西臨翼城,南聯絳縣,北接浮山,此實扼其要害焉。

烏嶺關 ,半屬翼城,半屬沁水。為河東、澤潞咽喉地,置弓兵十五名。巡檢司屬沁水。

關子門 ,烏嶺之南,可以通澤、潞者惟此。蹊徑險阻,較烏嶺尢甚。舊有石門,今廢。

西門橋 縣西關外,舊名「阜順。」

皇清乙亥,地震圮,邑人上官澍復建。

霖公橋 縣北門外。舊名「安定。」

皇清甲子,為水所衝,上官澍復建。澍字霖公,即以名。

其橋

中丞橋 縣北關東門外。舊名「永定」 ,圮於水。

皇清癸亥,邑人上官鉝復建,行人德之,稱為「中丞橋。」

廣運橋 縣北門外冰清鎮東北。知縣鄭之衡易以石,有《記》。知縣陳應富重修。

通濟橋 縣西十三里陵下村東。明天啟間建。崇禎六年為澗水所衝。

皇清順治十二年,邑人王廷諫募建,南徙數十武,增

高丈許

石橋 縣東五里石橋村南,即澮水橫橋。高七尺,橫五尺,縱二丈許。頂僅一石承重,衝漲不漂。相傳魯班建。

偏橋 城東二十五里奉教村,今名觀頭村。世傳漢文帝訪道於河上翁,翁曰:「願陛下偏橋言道。」 帝行至偏橋受教,即此地。又名偏橋莊。永濟橋 縣西南二十里,湛清頭村北。

永堅橋 縣東南二十五里南常村。

普濟橋 城東南十里廟下村。康熙壬午年,邑人高中等募建。

馬冊橋 縣南十八里馬冊橋,即懷遠將軍何斯盛步戰劇賊吳思明處。

敦義橋 澗峽村南。明天啟二年,丁應科建,崔俊有《記》。

信義橋 城東南十里北常鎮小灣溝,順治九年建。

汾西縣

通濟橋 縣西四里水潤鎮南,即汾河。明萬曆間知縣毛炯建。按《縣志》,「夏秋汾水暴發,民艱渡河。」 康熙十一年冬,知縣蔣鳴龍建,造渡船濟之。濟川橋 縣東三十里南關村。

靈石縣

陰地關 縣西南五十里,即南關鎮。唐、宋以來,雄關橫亙。唐太宗取霍邑,曾駐於此。今關廢,遺址猶存。俗稱南關者,因冷泉關在北也。舊《志》載「仁義鎮」 為陰地關者,誤。

冷泉關 縣北四十五里,即古川口也。關外迤北皆平原曠野,入此則左山右河,中惟一線,實南北咽喉之重地焉。有渡,昔按院未裁時,為汾、平兩府迎送之所。舊有宮廨,今廢。

魚兒川 縣東一百二十里綿山之內,與沁源相界,通霍州、岳陽、武鄉、趙城諸處。山川險惡,林木茂密。先是流寇據為淵藪,劫掠焚擄,擾害居民。明萬曆初,議修堡寨,並置巡檢司,未果。郭家溝 縣南二十五里。兩山高峙,中界深溝。明嘉靖間,知府聶豹築臺起樓於溝南,題名「天險。」 並建官廳三楹,及窯洞數十空,以為防禦官。

考證

軍止宿之所。按《縣志》,溝跨一木橋,歲久圮敝。萬曆二年,知縣白夏易以磚石,仍再建弔橋於橋北,深塹以遏敵衝,其舊建關王廟,並擴而大之。兵巡蔡,扁樓之南曰「幽壑岑樓」 ,其北曰「深溝固壘」 ,其西曰「右霍咽喉」 ,而知縣白夏則扁其橋為天險雲。

磨兒溝 俗呼磨子溝,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溝東西有墩臺二,在抱腹巖西北,與介休相接。中流砥柱橋 ,在南門外。昔以鐵索繫兩岸,鋪板其上,今廢。其中流臺址尚存。按《縣志》:在縣北門外,冬春石砌,上覆以木,夏初撤去。

天險橋 舊名惠濟橋,在縣南二十五里郭家溝上。明嘉靖間,知縣稍騰漢建木樑,歲久圮敝。萬曆初,知縣白夏易以磚石,仍建弔橋於橋北,深塹以遏敵衝,題曰「天險。」

仁義橋 仁義鎮上。按《縣志》,「冬春木石搭成,夏秋亦撤去。」

永固橋 冷泉鎮西北。明弘治間,知縣黃鑑建。今設。有船。

雙池橋 縣西雙池鎮

兩渡橋 曹村里

索洲渡橋 索洲鎮西

《船圪》塔渡橋 小水鎮西北。

《夏門渡橋 》夏門東。

《南關渡橋 》南關西。

石曲渡橋 在美里。以上諸渡口俱《汾河》經流處。冬春木石成橋,秋夏撤去。

蒲縣

黑龍關 南北依山,中建土城,開東西二門。按《縣志》:「舊設巡檢司一員,弓兵三十名,本縣十名,臨汾縣二十名,後設立防禦把總一員,領兵一百名,駐防於此。」

皇清順治初年,將巡檢裁,以把總駐防。

蒲州

蒲津關 黃河西岸。《水經注》曰:「《汲冢竹書紀年》:『魏襄王七年,秦王來見於蒲坂關』。《地理志》:河中府河西縣有蒲津關。」 據此,則唐以前皆以蒲坂、蒲津為名,故雖在西岸,猶必紀之。

風陵關 州南六十里。《水經注》云:潼關之直北,隔河有層阜,巍然獨秀,孤峙河陽,世謂之風陵,戴延之所謂風堆者也。按風后塚在堆之下,風陵或以此名。王司寇士禎詩曰:「風陵堆上隔風煙。」 即在蒲州渡河時詩。渡在今趙村南,距州六十里。唐聖曆初置關。明洪武初年,設巡檢司,屬潼關衛,今名風陵渡。

蒲津渡 州西門外,今名「大慶關。」

永樂渡 州東南一百二十里,黃河北岸。明洪武四年,設巡檢司,屬潼關衛。

蒲津橋 州西門外。橫跨黃河,即唐明皇所製浮橋。今廢。詳《古蹟》。

通濟橋 州南十里,鐵爐鋪前。

孟盟橋 州東十里。秦將孟明伐晉,濟河焚舟盟師處。

平政橋 州南五里

大市橋 迎熙門外,俗名「弔橋。」

廣濟橋 「彌勒洞前。」 舊有小橋。

皇清康熙元年,水漲橋潰。六年,郡人賈澄、賈濬捐貲。

施石重建

臨晉縣

吳王渡 縣西三十里黃河東岸。昔有吳、王二姓居此,故名。上有吳王寨,即韓信渡河襲魏王豹處。明洪武四年,置巡檢司,今裁。

「夾馬口」 渡 吳王寨南。

貫底橋 縣東南二十里,奉仙宮東。舊在稍東,以石建,制極工巧,因大水衝廢。明萬曆二十六年,稍移舊地,復以石建,係官路通衢。

涑水橋 縣東南坑頭村。舊為土橋。明洪武十六年,主簿張琛易置石橋。

城子埒橋 縣東南三十里中所,通運城鹽車官路。

水頭橋 縣東南二十三里,白社裡。

城東橋 縣東南二十里城鹽莊。

城西橋 縣東南十八里,令東里。

白坊橋

胥村橋 縣東南二十里,中所。

勃落橋頭 縣南三十里,勝光里。

杜家營橋 縣東南五十里,群牧里。

土橋 縣東南四十里,右所。

榮河縣

汾陰渡 縣北。「后土祠。」 後金南陽郡王代祀汾陰所設,今廢。

白馬渡 縣南十里。元尚書范國英因擊「逆黨」 設,今廢。

新渡口 縣北十里,廟前鎮西。

惠民橋 縣南百峪口。明正德十一年,知縣馬安建,今廢。

通濟橋 縣南十里番底村。知縣馬安建,今廢。猗氏縣。

永濟橋 縣西門外

廣惠橋 縣東門外。二橋俱明萬曆間,知縣黃道見磚修。

利民橋 縣西南十五里崔家灣,今廢。

杜村橋 縣南十里

涑水橋 縣東南八里,西北行鹽要路。明萬曆三十一年,巡道詹思虞建。

香落橋 縣西南十五里。

皇清順治九年,邑人陳適月重修。

原頭橋 :邑令陶自悅倡建。

萬泉縣

永利橋 縣西門外。唐時建。明嘉靖初,圮於水,知縣王大節重建,修撰呂涇野、副使秦昂記。後復頹。隆慶中,知縣李廷陳移建舊橋北,易之以石,行者便之。天啟初,知縣範文源擬迎門改建,未果。知縣劉鼎卿、劉大猷相繼完工,名曰「三賢橋。」 舉人王化淳記。

永安橋 縣西二里許。元泰定初,縣尹楊思聰建。明嘉靖初水圮,知縣王大節重修。

永濟橋 皇甫村。明嘉靖間,土人吳鶴齡建。《河津縣》。

龍門關 縣北二十里。北魏、唐並置關,後廢。明初置巡檢司。有渡。

修福渡 縣南八里

黃村渡 縣東南二十八里。

黃河渡 縣西十里黃河東岸。

夾間渡 縣西南五十里。夾間營故屯。

新莊渡 縣西南五十里,曹家莊西。

陶家營渡 縣西南三十里,平陽衛屯。

雙營渡 縣西南三十五里,平陽衛屯,俱黃河湖。潮渡 縣西南十里。

葫蘆灘浮橋 縣西南十里。知縣馬光遠捐工創建。以上諸渡,西通夏陽,即韓信「以木罌」 渡河處。明初大兵由葫蘆灘入關中,亦此渡。倉底渡浮橋 縣南八里。知縣崔鳴鷟重修。俱汾河。

解州

長樂鎮 東門外十里路村。明洪武八年置巡檢司。

通利橋 州西二里大水澗上。古有石版小橋。明弘治十六年,州人侯俊、閻清等改造大石橋。今被沙壓。

西門橋 州西門外,今廢。

南門橋 州南門外

皇清康熙初建。

鳳尾橋 州西十五里賈村後鳳尾堰,今廢。郇瑕橋 州北十五里,近郇瑕故城,故名。俗呼「羅乂橋。」

祥鸞橋 郇瑕故城東,即今橋頭。

金井橋 州西北十六里,俗名「侯村橋。」

麻村橋 州東北二十里。以上五橋,俱跨姚暹渠。

涑水橋 州西北三十里三婁村西北與臨晉坑頭鎮相接,常為水淤沒。明正德十六年,鄉民復修石橋。

安邑縣

聖惠鎮 縣西南二十里,明洪武間置巡檢司。通惠橋 縣東門外,明隆慶間知縣劉希孟建。弘濟橋 縣北門外,知縣劉希孟建。

北路村橋 運城北門外。明嘉靖間,鹽院曹邦輔建。

西石橋 運城西五里姚家莊。

大石橋 縣東十三里,苦池灘南。

小石橋 縣北三十里王范村。

夏縣

姚暹橋 縣南關外

涑水橋 縣西四十里曹張鎮東一里許。明知縣陳世寶重建。

皇清康熙四十七年,知縣蔣起龍重建。

水頭橋 去涑水橋西一里許。明正德間建。巫咸橋 縣南門外。明成化八年,縣丞朱圮建。隆慶間知縣陳世寶重修。萬曆十四年被水衝毀,十九年知縣高奎重建。今圮。

大南橋 南關覽勝樓下,係巫谷口,水漲易傾。

明隆慶間,知縣陳世寶建。萬曆十四年,大水衝毀,今廢。

禹城東石橋 縣西十五里禹廟前,橫落渠之經流也。明正德間建,萬曆二年知縣陳世寶重建。

卓義橋 縣南五里,舊名「五里橋。」 明嘉靖八年,邑人齊忠義募修,改今名。後因水圮,齊忠義復募修。隆慶四年復壞,知縣陳世寶仍命忠義募修。

弘遠橋 縣西南六里朱呂村,其岸即李綽堰。隆慶間,知縣陳世寶建。

聞喜縣

留莊隘 縣東南七十里中條山上,南通垣曲縣,北接絳縣冷峪口。

南橋 南門外,涑水上。明嘉靖元年,知縣張問行招僧可良募建。知縣李朝綱、閻卓、劉倌、史載德皆有力焉。萬曆間,知縣申田、徐明,增頂石,立柱欄。

皇清順治六年,僧道方、道忻募建。康熙四十年知縣。

佟國琪重修

小石橋 有二:一在大西門外,一在水西門外,東橋 東關外,涑水上。

西橋 縣西三里

《志》橋 縣西三里姚村。明崇禎十三年重建。東鎮橋 縣東南三十里兩鎮之中。明正德間知縣王琳建。

金稷橋 縣東五十里,蘭德鎮東。

橫水橋 縣東六十里,聞喜、絳縣之界。明正德十一年,兩縣協修。

平陸縣

茅津渡 縣東南二十里黃河北傅巖前。明洪武三年置巡檢司。《水經注》曰:「春秋文公三年,秦伯伐晉,自茅津濟,封崤屍而還。」 是也。按《縣志》,又韓信於此以木罌渡軍,襲安邑,虜魏王豹,悉定魏地,即此。

大陽渡 在縣南二里。晉人滅虢時渡河,即此。白浪渡 縣東南一百八十里黃河北。舊置巡檢司。

洪陽渡 縣西四十里葛趙村。

三門七津 縣東五十里。禹鑿砥柱,決三川,有上、中、下三門,上曰鬼門,中曰神門,下曰人門。七津即在砥柱之下,七眼盤旋,乃至險之處。八政橋 縣東北三十里八政村口。明萬曆間,鹽院吳楷、汪以時相繼修。

芮城縣

橫嶺 縣東北六十里,即直盆嶺,係中條山巔,路通解州郡省京畿必由之孔道。但村落遼遠,地最荒涼。明萬曆十四年,知縣趙庭琰創建關帝廟,招道流居之。

皇清順治六年,兵變以來,盜時竊發,要劫過客至十

八年,知縣王自修申請撫院,「撥蒲州營兵二十名防守其地」 ,於是造營房、砌石壘以安插之,屹然一關隘雲。

陌底渡 縣東南四十里王村,一名竇津渡,通河南靈寶縣。《水經注》曰:「漢武微行柏谷,遇辱竇門,又感其妻深識之饋,既返玉階,厚賞賚焉。賜以河津,命其鬻渡。」 今竇津者是也。宋時建都汴梁,條山北職貢部使者按行驛路由此,故邵伯溫築待濟亭於河干,以安賓旅。明天啟後,福藩分封於河南府,食河池鹽,歲用船二十隻運載,芮人苦之。今止存船二隻以濟人行及運商取鹽,馱達河南。舊設巡檢司,譏察非常,今仍之。《絳州》。

武平關 州西二十五里。北齊時屯田於此,防周。

南門浮橋 州南門外汾河上,舊以樁板成。明萬曆三十一年,監生許河施易浮橋船版,雖有損壞,隨時修補。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劉顯第捐造渡船四隻。本年九。

月修浮橋一座

澮水浮橋 城南五里西橫橋莊舊徵樁板於尉村等四里。明萬曆三十三年,橫橋莊義民賀守貴施易「浮橋。」

皇清康熙四年,知州劉顯第捐造新船。

澤掌橋 :城西北三十里澤掌鎮。

三林橋 :城西七里三林莊。

寨里橋 城北三里。明弘治十八年,知州徐崇德建。

王馬橋 有二,「城西八里,一在南王馬,一在北王馬。」

水西橋 城西北十二里。按《州志》,萬曆三十三

年暴水衝塌,今重葺,高闊堅固。

孚惠橋 :城西北二十里三泉莊。

周村橋 城西三十里周村。

隱身橋 北關閣下。俗傳宋太祖微時,曾隱身於此。

通津橋 城東北二十里龍香里。正德九年建。按《州志》:「又有通津橋,在南門外汾河上,舊以樁板成。萬曆三十一年,監生許河施易浮橋甚便。」 但船板雖有損壞,隨時修補。康熙六年五月,知州劉顯第捐造渡船四隻。本年九月,因舊橋板木樁損壞,捐資置買木植,添增樁板船隻,修搭浮橋一座。

稷山縣

玉壁渡 縣西南八里汾水之陰。元魏常置關,後以為渡,今廢。

荊平渡 縣南三里

楊村渡 縣西南十里

薛村渡 縣西南二十里。

苑曲渡 縣東南五里,有浮橋。

費村渡 縣東南十里

崔莊渡 縣東南二十里。

通濟橋 縣南三里汾河荊平渡口。明萬曆間,知縣薛承教創設。冬建夏拆,歲以為常,設老人專管。後知縣劉三錫捐俸造船十隻,民尢便之。利濟橋 縣東北二里。張廷贊《記》,史三省、史灼重修。

通峪橋 縣西北五里。知縣劉三錫修,改名永濟,久廢。按《縣志》,又名永濟橋。

廣濟橋 縣東二十里小杜村龍王溝。義民王三畏募建。

成夫橋 縣南二十五里修善莊。當稷王山水之衝。省祭文世興捐貲搆造,未完。歿。妻賀氏繼成夫志,因名。

永利橋 縣東北五里澗東村西。康熙三十二年,知縣侯文燦重修。

萬善橋 縣東五里魚兒灣。

皇清康熙四十六年,澗東村鄉耆張洪基等募修。

利涉橋 縣東北十五里,西舍村西。

復興橋 縣南三十里翟店鎮西南,邑人任振芳等募修。

普渡橋 縣西二十五里薛村。

汾陽橋 縣西十里吳城村東。邑人吳尊德募修。

汾河浮橋 有四,一在縣南二里許。

皇清康熙四十二年,邑人蘇騰「募修。」一在苑曲西,《一》

在苑曲村東。一在縣西十里李村,現在倡捐造船,以期永久。又一在下費村,今廢。

絳縣

通遠橋 縣東二十里李冊村。明萬曆中,知縣李大本建。

逆溝橋 縣東十里。明嘉靖間,鄉民王仲英建。萬曆中,知縣黃維翰修。

通濟橋 橫水鎮縣西南,孔道接聞喜。

皇清康熙三十九年,邑人王承祚募修。

城隅通衢 按《絳縣志》:「在城西北隅,古有大道,隆慶間,泉水浸崩,斷及城角。萬曆二十八年知縣王維翰修築。」

以下府志未載

雙濟橋 按《縣志》,在城西北。

鎮峰橋 按《縣志》,在縣東門外。

順聖橋 按《縣志》,「在鄭柴村西。」

趙村橋 按《縣志》,在治西十里。

義濟浮橋 按《縣志》,在冷口峪中。

保障橋 按《縣志》,在三間村西。

垣曲縣

橫嶺關 縣西八十里中條山,路通河南,為晉要隘。有巡檢司。

濟民渡 縣南三十里。黃河北,與沔縣南對,設舟以渡。

迎恩橋 縣西城

皋王橋 縣城北

南關橋 南關外半里。按《縣志》,規制闊大,上建元帝廟。

葛寨橋 縣南五里,近葛伯城。

五龍橋 縣西二十五里,交斜村南。

湯王橋 縣西十里,上亳城村。

王公橋 縣西三十里王茅里。孫彪修。

貫溝橋 縣北二十五里馬村。

皋落橋 縣西五十里,皋落鎮東。

霍州

鳳棲橋 州北郭門外。元初,元帥程榮建。

汾河橋 州西郭門外。每夏秋舟渡,入冬修架,春撤。知州陳嘉言立規,勒石於州。

鄭家溝橋 州南五里。明正德間建,嘉靖二十六年圮,知州褚相重修,有記。

吉州

烏仁關 州西六十里。西臨黃河,置巡檢司,今裁。

平渡關 州西北一百二十里。西臨黃河,置巡檢司。

龍門飛橋 州西七十里壺口石峽上。元末於石岸鑿孔,樹樁往返纏以鐵索,上架板橋以渡大兵。按《縣志》,今廢。

河東橋 州東通城隍、三官廟。

小水橋 州東門前。環門有流泉,入南澗。淇水橋 ,州街中。下有淇水,穿城入河。

旱水橋 州北關

鄉寧縣

龍尾磧 縣西一百里冬結水橋,路通陝西韓城縣。明洪武四年,置巡檢司,今裁。

香爐崖 南至師家灘二十里。

「師家灘 」 南至石鼻崖五里。

石鼻崖 南至李家集二十里。以上吉州營冬月防汛。

李家集 南至船窩鎮三里。

船窩鎮 南至高石崖五里。

高石崖 ,南至橋子溝二里。

橋子溝 ,南至乾柴坡三里。

乾柴坡 ,南至禹門三十里。以上《平陽城守》營,冬月防汛,俱係黃河一帶隘口。

惠民橋 縣西關外。明萬曆中,知縣焦守己改建。

永寧橋 在舊城門外

隰州

廣武莊 州西北一百二十里,置巡檢司。永濟橋 州東門外,明弘治初知州王彝建。龍泉橋 州南二里,相傳曾有龍見此。

通濟橋 州南三十里,蒲水之上。

橫水橋 州東北六十里,眾山之水會聚於此。賀家橋 州南十五里南峪村。義民賀廷玉建。官道橋 州北二十里蓬門村。

曹城橋 州南十五里

趨善橋 州西千佛庵下。按《州志》,「本庵僧隆鑑募建。」

大寧縣

馬𩰚關 縣西七十里。唐置關。明洪武二年設渡,通陜西榆林、延綏諸路,置巡檢司。按《縣志》,「後以民貧不能造舟楫,渡遂阻。」

上石橋 縣西關水門外,為縣城右臂。明崇禎六年,知縣劉丕聲為拒流寇,毀之。

皇清康熙十八年,知縣王維藩重修。按《縣志》,康熙乙

丑,僧人清來募財甃橋以磚告成,立碑記之。「《彝吾》橋 」 縣東一里,知縣韓士奎建。

下石橋 縣西關,通秦門外。

荷葉橋 縣西荷葉溝口。

麻束渡 縣東麻束溝口。

茨梅橋 縣西半里

龍泉橋 縣東半里

通濟橋 、廣濟橋 、弘濟橋 俱在縣東五里「小馮村。」

永和縣

永寧關 縣西北五十里,黃河岸,路通陝西興德關 ,縣西六十里,路通陝西延安府。有渡。羅關 ,縣西南七十里,路通陝西宜川,有渡,懸橋 縣北門外。

義橋 縣南門外

木橋 演武場前

獨木橋 縣西門外,芝水經流其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