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96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九十六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九十六卷目錄
西安府部彙考六
西安府山川考四〈水利附〉
職方典第四百九十六卷
西安府部彙考六
[編輯]西安府山川考四〈水利附〉
[編輯]通志州縣志合載
本府。〈長安、咸寧二縣附郭。〉
漆渠 在府城西三十里。秦胡亥將運南山之漆而開此渠。
漕渠 在府城西一十五里。漢武帝元光六年春,穿渠通渭。
清渠 ,在長安縣西五十里,自鄠縣界來,經縣界一十里入渭。
清明渠 在府治。隋開皇三年引潏水入城。永安渠 在府城南。隋開皇三年開,引交水西北流入城。
香積渠 ,在長安縣。隋開皇三年引北水西北流入城。
通濟渠 在府城西南。明成化初,知府余子俊以居民苦城中水鹹,飲輒病,為開新渠,引交、潏二水行地中,匝遍城市,人得戶汲。明末,寇踞渠塞。
皇清巡撫賈漢復捐俸修濬,仍復其舊。
灃水 在府城西南四十里,北流入渭。《括地誌》曰:「灃水渠,今名賀蘭渠,東北流注交水。」
鎬水 在府城西北一十八里。《鎬池廟記》曰:「長安城西有鎬池,在昆明池北,周匝二十一里,溉地二十三頃。」
渭水 ,在府城北三十里。《淮南子》云:「渭水多力,宜黍。」
太平河 在長安縣
《高官河 》在長安縣。
滮池 在府城西北二十里。《詩》:「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是也。亦名聖女泉。
石闥堰 在府城西南三十二里。漢武帝元狩三年,穿昆明池所造。
「私泉 」 ,在長安縣南二十里。
龍首渠 在府城東南。隋開皇三年,引滻水北流入苑。五代後廢。宋大中祥符七年,知永興軍陳堯咨修復。
「明渠 」 在咸寧縣東,漢時渠也。
黃渠 在咸寧縣。堰水上少陵原,東流入滻水。滻水 ,在府城東一十五里,合金谷水,北流入渭。
灞水 在府城東二十里。合藍谷、傾谷諸水入滻水,北注於渭。
暖泉 在咸寧縣。以上諸水,見資灌溉。
永通渠 隋開皇四年開。縣西北渭水興城堰,初名「富渠」 ,仁壽四年改永通。
碌。渠, 溉地一百餘畝。西馬房水渠, 溉地一百餘畝。
閻家古渠 溉地三百餘畝。
「國草渠 」 ,溉地一百餘畝。
古渠 ,溉地九十餘畝。
龍首堰 ,在川。馬頭空。香積堰, 《古志》:「通交水,達長安城中」,今廢,其地屬長安。
咸陽縣
興成渠 在縣西一十八里。秦漢疏濬,以通漕運,可罷車輓之勞。唐李石為相,奏「咸陽令韓遼治之。」 今廢。
灃水 ,在縣東南三里。詳見前。
東泉頭 在縣西十里
西泉頭 在縣西十五里。
中泉頭 在縣西十里
馬跑泉 在縣西二十五里。
李村泉 在縣西
下村泉 :以上諸水,見資灌溉。
漢漕渠 ,孝文時鄭當時奏「引渭穿渠。」 上以為然,令水工徐伯表率卒數萬穿之,二歲而通,以便民灌田,且漕運。今廢。
隋漕渠 開皇四年,作興成堰,引渭水至都,名「富渠。」 仁壽四年,改曰「永通渠。」 今廢。
唐漕渠 ,天寶二年,京兆尹韓朝宗引渭水入。
金光門,置潭於西市曰「廣通」 ,以貯材木,今廢。渭水 西通材木,東泛商船,是天地間自然之漕運也。而米粟入晉,雖遇凶荒,亦不能閉。糴泥渠 ,在縣南十五里,出鄠縣化羊谷。《十道志》名扈水,上承扈陽池,經釣魚臺入渭。
東泉頭 在縣西十里,灌田二頃五十畝。西泉頭 在縣西十五里,灌田二頃七十五畝。中泉頭 在縣西十里,灌田三頃三畝零。興平縣
成國渠 在縣北一里。魏尚書右僕射衛臻征蜀所開。上承汧水,合韋川、莫谷、香谷、武安四水,溉武功、興平、咸陽、高陵等縣田二萬餘頃,俗號為「白渠」 ,言其利與涇、白二水相埒也。
五泉渠 ,在縣西一十二里。隋文帝葬三畤原上,因絕此水。
昇原渠 ,在縣南一十五里,溉田七十餘頃。以其昇原而流,故名之。
普濟渠 在縣南一十里,溉田七十餘頃。清渠 ,在縣南二里。以上諸渠,今俱涸。
湯臺泉 在縣西一十五里。
板橋泉 在縣西一十七里。
馬嵬泉 ,在縣西二十五里,溉田二十餘頃。史家泉 ,在縣西三十五里。
徐洪泉 一名「永濟泉」 ,在縣西南二十里,即古清水泉。湮沒久遠,變為桑田。順治十五年,知縣徐開熙、典史洪廷憲開,故名。灌溉七村一十餘里。
朱章隄 在縣東一十五里。明嘉靖年,知縣朱文修。四十二年,知縣章平又修,故名。
宋泊 ,在縣西二十里,周四十里。
百頃泊 ,在縣西二十五里,周四十里。
曲泊 在縣西南一十五里。自宋泊而下,並有捕魚之利。隋開皇十五年,各築隄防護,今俱廢。馬牧澤 ,在縣東南二十里,南北廣四里,東西袤二十一里。
臨潼縣
新豐渠 ,在縣東二十里。灌劉朝宗等田三頃八十餘畝。
清渠 ,在縣西,耀州青野谷水下流。
白渠 ,在縣西北六十里。
五渠 在縣西
「中白渠 」 別見《高陵》。
「中南渠 」 別見《高陵》。
折波渠 ,在《中南渠》北。
「高望渠 」 別見《高陵》。
隅南渠 ,在高望渠南。
戲水 ,在縣東二十五里。出驪山鴻谷中有二,一灌馬聰等田一十三頃餘畝,一灌王居豐等田二十餘頃。
石川河 ,在縣東一百八里,見溉田數千畝。溫泉 ,在縣南驪山下,灌何朝宗等田四頃九十餘畝。
寇公渠 在縣北七十里,自富平繞斷原而南,蓋寇萊公堰漆沮水以灌民田者也。今尚有殘碑。
陳家溝水 灌靳應詔等田四頃二十餘畝。陰盤阿姑泉 灌王十等田一頃餘。
《陰盤》東水 灌許天祐等田五頃餘。
冷水 灌孫現,等田二頃餘。
七里鋪水 灌姜爵等田二頃餘。
斜口水 灌吳現等田三頃餘。
東西行者,橋水 一灌劉三兒等田二頃;餘一灌拜孟現等田二頃二十餘畝。
蒼坡底水 灌喬守忠等田一頃五十餘畝。《清水溝水 》灌范十五等田四頃八十餘畝。《高陵縣》
白渠 ,自涇陽縣界至縣界彭城,兩下分為四渠,井溉民田,名「劉公渠」 、「彭城堰。」
中白渠 自彭城閘東流至櫟陽,北入清河,袤三十里。
中南渠 在中白渠南七里,經孝義坊入清河,袤五十五里。
高望渠 在中南。渠南至臨潼境入渭,袤五十五里。
隅南渠 以上四渠,皆唐高陵令劉仁師開昌連渠 ,即中南渠支流。元至元七年,高陵令王珪引渠入城中。以上諸渠,見資灌溉。
鄠縣
澇水 在縣西二里
栗谷口水 ,在縣南。源出於清涼山,入於澇,又修入白公河。《皂谷口水》亦然。
阿福泉水 ,在縣南,入呂公河。
太平谷水 ,在縣東南三十里,即清水渠之上流也。今分為眾流,以灌稻田。
檀谷水 ,在縣南,長樂渠之上流也。
灃水 在縣東。詳見前。以上諸水,見資灌溉。呂公河 在縣南。明初知縣呂仲信開。
白公河 在縣南,即呂公舊河。知縣張宗孟增開,西南二面引澇水入焉。秋冬灌田,任民自便。三里河 在縣北。知縣張宗孟開,灌中原、渭曲、興仁三里地。
胡公泉 在縣西南十里。昔虞胡公引以灌田。白沙泉 ,在縣西。
冷泉 :以上三泉見資《灌溉》。
渼陂 ,在縣西五里,周一十四里。今其地為百姓水田。
藍田縣
石門峪水 ,在縣西南四十里。合荊峪、廣峪諸水,自白鹿原東流入滻。
玉山水 ,在縣西三十里。
木峪溝水 在縣西二十里,居民引以灌田。雙溪水 ,在縣西二十里,灌田數百畝,利與諸河水同,而無奔騰漂蕩之患。
土膠河水 在縣東半里。以其混濁不清,故名之。明嘉靖二年,知縣王科鑿渠引水入城。《灞水 》,在縣東南二十里,即古滋水。
輞谷水 ,在縣南八里。
庫峪水 ,在縣西南五十里,北流合滻入灞。採峪水 ,在縣西南三十里。
清河 在縣東南,即古藍水,西北流入灞。焦岱河 在縣西三十里,北注於灞。以上諸水,有通渠灌田之利,近有衝崩之患,所宜疏濬。市北里薛家等村水渠 八道,共灌地八頃七十四畝,退灘地二百四十七畝八分。
青侯里羅李等村水渠 十道,共灌稻地十五頃四十六畝一分,退灘地六十九畝。
侯村里杜榜堰等村水渠 十道,共灌稻地十頃九十三畝三分,退灘地六十二畝五分。留慶里馬家灣水渠 十道,共灌稻地八頃六十畝五分,退灘地七十畝三分。
東西里穆家堰等村水渠 八道,共灌稻地三頃五十九畝。
吳留里西寨等村水渠 十道,共灌稻地三頃七十八畝。
幵張里席家等水渠 二道,共灌稻地五十二畝,退灘地六十四畝。
岳坊里咽瓠等村水渠 五道,共灌稻地二頃九十八畝五分,退灘地十畝。
故景里雙水磨等村水渠 二道,共灌稻地三頃一十一畝,退灘地五十五畝。
樊王里陽空寺等村水渠 三道,共灌稻地一頃一十三畝。
黃甫里真武等村水渠 七道,共灌稻地一十七頃三十七畝九分,退灘地七十七畝五分。翟馬里湯浴川等村水渠 四道,共灌稻地五頃三分,退灘地八十五畝。
焦吳里蘆子溝等村水渠 三道,共灌稻地六十八畝六分,退灘地七十畝。
涇陽縣
鄭國渠 在縣西南七里。秦時,韓命水工鄭國間說秦,「鑿引涇水,自仲山西抵瓠口,傍北山,東注洛,二百餘里,溉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 ,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
六輔渠 漢元鼎間,倪寬為左內史,奏穿此渠以益溉鄭國旁高仰之田,今廢。
白渠 ,自縣西北六十里,引涇水南行,至縣北五里,立三限閘以分水,北曰大白渠,中曰中白渠,南曰南白渠。大白渠之下為刑堰,刑堰之上,渠分為二,北曰務高渠,南曰平皋渠。中白渠之下二十里為彭城閘。渠分為四:北曰中白渠,南曰中南渠,又南曰高望渠,又南曰隅南渠。中南渠之下,北分者曰折波渠,南分者曰昌運渠,獨南白渠無分。其分水以三限及彭城為要地,北限入三原、櫟陽、雲陽,中限入高陵、三原、櫟陽,南限入涇陽,立斗門以均水,凡為斗門一百三十有五。太始中,趙中大夫白公開在鄭渠上流。豐利渠 ,宋大觀中,詔開石渠,疏引涇水,下與白渠會,溉田三萬五千餘頃,所謂「洪堰」 是也。新渠 ,元至大元年,西臺御史王琚建言,「更於宋渠之上開石渠五十丈,下入故道。」
「廣惠渠 」 明成化中巡撫項忠開鑿,在新渠北,今用之。以上諸渠,名雖數更,然實止一渠,故自
漢至今皆稱曰「白渠」 雲。
上王公渠 ,在縣西北。
磨渠 在縣西北
下王公渠 ,在縣西北。
上北泗渠 ,在縣西北。
仙里渠 在縣西北
天津渠 在縣西北
高門渠 在縣西北
廣利渠 在縣西北
海河渠 在縣西北
暢公渠 在縣西北。明弘治初,知縣暢亨開,故名。以上引冶谷水。
原成渠 在縣北
公進渠 在縣北
下五渠 在縣北
木丈渠 在縣北
廣濟渠 ,在縣北。以上引清谷水。
涇水 在縣南
冶谷水 在縣西北五十里雲陽北勢高仰,涇水不及,遂引此水築為七堰,以溉近山之田。清谷水 ,在縣北六十里。
三原縣
鄭國渠 自涇陽來。詳見前。
六輔渠 詳見前
中白渠 詳見前
北白渠 二渠自涇陽界來,穿城流往東南,見資灌溉。
毛坊渠 在縣北三十五里。見溉毛坊、陽杜二里田。
公進渠 在縣北。首起谷口,尾抵本縣,溉長孫等里田。
原城渠 在縣北。見溉閭村等田。
五渠 在縣西北。上五渠溉留官、東陽、武官、杜村四里,及涇陽、太陽、丁糧、西朱、坊南等村田。下五渠灌小眭、唐村、張村三里田。
木帳渠 ,在縣西北一十四里。以上五渠引清谷水。
清谷河 在縣北十五里。出谷口,西南與冶谷水合,經縣北門外,東流至臨潼縣界,入於渭。濁谷河 ,在縣北。東流溉民田,其水峻急渾濁,故名。
五龍泉 在縣東北三十里。五泉合流,民引灌田。
白馬泉 在縣東北四十里。亦名「神泉。」
長孫堰 ,在縣北二十里。
馬牌堰 在縣北二十里。
木王堰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以上引濁谷水,凡三堰。
邢堰 在本縣西陽里邢村,不知防於何時。蓋為白渠北限,地高水勢不能及,遂引清、冶二峪水於此,截河為防堰,其水與涇合流,以溉本縣櫟陽井渭南屯所之田。其堰長四十餘步,其下水分為二渠,北曰務高渠,南曰平皋渠,中有深溝一道,蓋古白渠之故道也。至今人名其溝曰「乾溝。」 又本縣西北一里許清河南岸有古渠一道,南抵白渠岸上流轉灣處,亦有古渠一道,繞北關迤邐東北而去。宣德間,完然具在,後被人侵占,存者不多。渠首之地,人亦謂之「邢堰。」 蓋邢村堰廢之後而作此堰,故仍稱舊名,今亦廢。今清河深浚,其水東南流至臨潼界入渭河,不與白渠水合流。白渠水在清河之南,不復過河北,止溉本縣清河南地方田地一千四百一十三頃二畝一分五釐。
盩厔縣
靈軹渠 在縣界,漢武帝穿。
韋谷渠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自南山流經清化店溉田,北入於渭。一名「廣積渠。」
漆渠 詳見前
渭水 ,在北五里。漢武帝元光中,大司農鄭當時建言,「引渭起長安,東至河三百餘里,可灌渠下民田萬餘頃。」 及渠成,民頗得其利。
黑水 ,在縣東十五里。
田谷水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白龍泉 在縣北城下。以上諸水,各灌田百餘頃,久為民利。
車谷水 ,東正流經棗園寨、昌谷坊、七渠灣、侯家廟北,散漫民田,支流為紅龍渠、堡子頭、棗園寨、關河、陳家村,入澇池。
強谷水 ,出谷五里,至史務歡樂陽化,東北入渭。
稻穀水 出谷灌田十餘畝,經史務入強谷水。
四里,經耐山寺,寺前有泉,至袁家舍,合暖泉水,經師家巷、陳谷坊,至中望渠,散漫民田,巡道袁養和爭之,與南望處分灌
西:駱谷水 ,東正流為沙河,經雷神寨南太平村北人遠村南合新口谷水,西支流為廣濟渠,經坡下傅家磨、商家磨、南神寨、盧家村、小麥屯、黃傅寨、新寺頭,至西關入城隍,東西分流,至厲壇合馬家河,北入渭。
清涼寺東泉 流至滹沱寨,合嶺東時家山泉入沙河。
「竹谷泉 」 北流轉西南橫嶺,下有竇水直下,灌田百畝。
曲泉 名「曲連屯」 ,今名「鐵鐮屯」 ,騰湧激湍,數沒民田。
新口谷水 ,西正流經馮家山棗林村,至人遠村合沙河,至千旗寨、新軍寨,至縣二里尖角村入渭。東支流經四女塚、火燒莊汲食。
熨斗谷水 ,北流棗林村馬洮,北合虎谷水,火燒莊,北合新口渠,經大寨、祁家寨西、窩店子,北入盧家河。
「白龍泉」 ,水 與玉女泉通,上擊鐘聲,自泉中出。韓谷 ,在黑水谷內三里,入黑水谷。
黃谷 在黑水谷外
玉皇閣谷 在黑水谷南八里。水入黑河,至紅崖頭分為盧家河。西岸有五堰,灌紅岸頭「西姚村、馬家村、李家村、郭家寨、張野狐村、上下高村、祁家寨、崖頭地。東岸八里為一堰,灌上下沙谷堆地。」 北至高店,東北入渭。東岸一堰,灌上下姚村地。東南北三清店地,周旗剛旗寨地。北經泥河、東司竹局、阿岔村、黑河灣入渭。西岸至沙谷堆分為泥河,經紅花鋪東里黃寨西北入渭,就谷水 東正流,北至東三清殿軍寨東為沙河,經送賓村、淇水、新莊、大堅社入黑河。西支流為渠,灌李家莊、何家村地,北注於渭。
《飛昇谷水 》,經魯馬村焦家巷,西入就谷沙河。《西觀谷 》,經魯馬村、焦家巷,東至大谷村,北入就谷沙河。
《東觀谷 》,東為臥牛池,西為化女泉,東北經樓觀村、宗聖宮、玉華觀、省村,入磨渠。
聞仙谷水 東流,自顯靈山經洪妙庵、會靈觀,至樓觀村,入磨渠。
赤谷漏水 ,西、正流,東支流為渠,俱灌水田軍寨地。又北經六曲馬蓬頭合牛谷水,至南寨澗裏為澗河。經馬村臨川里神策莊,東北入渭牛谷 。東北至南集賢合壇谷水。經六渠東馬蓬頭合赤谷水。
壇谷 南有紅石洞,洞中有山泉,谷水自上直下,衝二石壇,至南集賢西,合牛谷水。
耿谷水 名白馬河,離谷口三里,分為二道,一從正北行,經馮尚鋪、唐家村、宮家莊、張家屯,至臨川寺西北三里入渭;一從東北行,經千戶村、懷道村、胡家村、晉家莊、水雲屯,至臨川寺東北五里入渭。又東西二支流為二磨渠,西渠至砠磑孫家寨,東渠至千戶馬營倉,俱灌溉軍民田。按《水經注》:耿秉以章和二年為征西將軍,封美陽侯。邑曾屬美陽。
《六耳泉 》惟一泉存,五淤塞矣。
甘谷水 正流至李家寨東,分東西二支,西經雙溪鎮西為沙河,至原馬店宋村東北入渭,東經雙溪鎮中為瑞福河,至成道宮北灌田。《石鏡谷》水 東流經曹村、晏家莊,汲食灌田。澇谷 岸西為本縣界,東為鄠縣界,水正流經鄠地,支流為渠,至侯王村,以渠為界,北歸渭。《廣濟渠 》:明知縣鄭達疏自駱谷至城西,循郭而東,合白龍、五花、張家河、馬家河以溉民田,日久淤塞。
皇清知縣駱鍾麟重疏,水大通濬,民甚利之。
《興龍渠 》,知縣梁克順疏。「係廣濟渠支流」 ,溉新寺頭南望處田數頃,今淤。
白馬河 知縣鍾麟修。先是,水東北行者霪雨,岸圯衝決為害。癸卯歲,知縣率紳衿耆庶督修《通利》。水循故道,其正北行者,至宮家莊,淤塞衝決二十餘年。知縣現經營修築,疏濬通復,一如前法,沿河俱免崩蕩。又有龍灣渠、阿岔渠、新興渠、大堅渠、羅山渠、天井渠、蘿葦渠,皆知縣梁克順修,今灌田十之七。
倉。谷水 出谷灌田百畝,今淤西正流經郿地,東引支流為葦谷渠,北經塌廟渠頭至青化鎮,散沒縣界。巡道王三聘修之,始免沮溺之患。渭南縣
漕渠 ,在縣北一里。來自臨潼,東入鄭縣,今涸。
杜花谷水 ,在縣西南一十里。
東陽谷水 ,在縣東一十五里。
西陽谷水 在縣西一十里。二水北流,至分水嶺分東西流,利灌溉。
天應水 在縣東南
小谷水 在縣東南
清水河 在縣東二十里。即赤水河。
《義隄 》,史義伯築以障渭河者。在渭河北。龍泉 ,灌田宜稻。
瑞泉 在縣境
金氏陂 唐武德三年引白渠溉之,以置監屯。《富平縣》。
鄭國渠 來自涇陽界,東流至縣,民獲其利。北白渠 ,來自三原界,溉脾陽、大澤、豐潤三鄉田四十里。有斗門一十五所。其水東入漆沮河。官渠 溉田一十里。
文昌渠 ,溉田一十五里。
永濟渠 ,溉田二十五里。
順陽渠 ,溉田一十里。
石水渠 ,溉田一十里。
永潤渠 ,溉田三十里。
白馬渠 ,溉田二十里。
永興渠 ,溉田二十里。
洞子渠 ,溉田一十里。
永壽渠 ,溉田一十里。
長澤渠 溉田八里
陽九渠 ,溉田二十里。
金定渠 溉東西渠村。以上引石川河水堰武渠 ,溉田八里。
小白馬渠 溉田五里
中渠 溉田一十里。以上引梁家泉水。
懷德渠 ,溉田一十五里。
直城渠 ,溉田一十五里。
順城渠 ,溉田一十里。
玉帶渠 在縣北門外。分懷德渠水,由溫泉石橋槽水,南至縣隍。以上俱引溫泉,澤多泉水。順陽渠 ,灌田一十五里。
薛家渠 灌田二十里,俱引東河水。
孫家渠 溉小惠村等田。
朝陽渠 灌鄒村等田,俱引河水。
漆沮河 又名「石川河」 ,自耀州華原縣界流入縣內。
金定河 在縣西,即澗谷河下流。
溫泉河 在縣北門外
潼河 在三尺嶺。北導由趙老峪入順、薛二渠,可灌山前田一、二千頃。明知縣時泰將議疏鑿,會陞去,不果。
澤多泉 在縣北
澗泉 在縣北
石川堰 在縣南五里
常川堰 ,在縣一十五里。
龍門堰 在縣南二十里。
富平堰 「後周賀蘭祥拜大將軍太祖以涇渭灌溉之處渠堰久廢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引水東注於洛用溉民田甚獲其利。」
判官渠 ,起岔口迄紀家灣,灌田十里。
通鎮渠 即老永濟渠也。初灌田三里,後湮。知縣劉兌疏之,由莊里鎮尾接遞鋪東,溉灌田十五里。
白石渠 起壇山寺,至張家河三里。
「新渠 凡三起西魏頭」 ,灌澗裏地五里。
寇萊公渠 起閻良村,經華陽張橋,灌渭南田有故跡。世傳萊公修者,灌河東田。洞子渠 起十八坊,灌鐵佛寺田十里。
《普濟渠 》在聖佛寺。明隆慶間,楊士廉告穿縣西之中山,引溫泉水灌縣之南郭田也。
東河 自趙老峪出,分而為二派:東曰順陽渠,西曰薛家渠。
西河 合盆傾三泉二峪水,南至河東。
醴泉縣
白渠 ,在縣東北七十里。
洪口堰 在縣東北四十里,灌仁義等里田。元英宗至治初,陝西屯田府言:「自秦、漢至唐、宋年例」 ,八月,差使水戶自涇陽西仲山下截河築洪堰,引涇水入白渠,溉田七萬餘頃。
商州
商顏渠 在州東,引洛水至商山下。
普濟渠 在州北,引黃沙溪及少谷、西平二泉入城,以資日汲。
丹水 ,在州東二十里。見灌張村、龍車寨田數百頃。
山泉渠 舊灌田三十七頃四十畝六分零。明初,新修泉渠,陵谷變遷,人無遺力,地無餘利。州、河之支,委潤之源,春夏蓄水,砂石障流,開墾田一千九百六十五頃二十七畝七分零,遇大旱多涸。
鎮安縣
乾祐渠 ,在縣北九十里。
鎮安河 在縣南門外
乾祐河 在縣東三里
永安川 ,在縣東五十里。
秋林川 ,在縣東七十里。以上四水,俱資灌溉。《雒南縣》。
大渠 在縣南
小渠 在縣西。二渠今廢。
雒南河 ,在縣南二百餘步。
南河 在縣東南九十里。以上二水見資灌溉山陽縣。
花水 ,在縣南一百里。
青崖水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灃水 在縣南
甲水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
箭水 ,在縣東南一百一十里。以上五水,可資灌溉。
商南縣
兩河 ,在縣南四十里。
冰河 在縣東門外
清油河 在縣西三十五里。以上三水,見資灌溉,亦有衝崩之患。
同州
洛河 ,漢武帝時,嚴熊言:「臨晉民願穿洛以溉重泉以東田萬餘頃,可令畝十石。」 於是發卒萬餘人穿渠,自澂引洛水至商顏下,乃鑿井行水。井渠之生實自此。
龍首渠 漢時穿
《臨晉陂 》,魏青龍元年司馬懿所築,引洛溉舄鹵之地數千頃。
九龍泉 在州南八里
蘇村泉 在州西南五十里。明嘉靖中,修渠,導水灌田。
紅喜泉 在州西南四十里。平地湧出,溉田百餘頃。
「坡底泉 」 :見《資灌溉》。
馮村泉 :見「資《灌溉》。」
北莊泉 :在州西,灌田宜稻。
朝邑縣
沮水 ,在縣北,可資灌溉。
金水河 在縣北五十里。源出郃陽,流入本縣,民受水利。
苦泉 在縣三十里
通靈坡 在縣北四十里。唐開元中,姜師度為同州刺史,引洛水溉朝邑、河西二縣,又閼河以溉通靈坡,收棄地二千餘頃為上田。今廢郃陽縣。
白泉 在縣東南
溫泉 在縣東南
灰泉 在縣東南四十里。以上三泉,今沒入河。臨晉陂 ,魏司馬懿所築,引洛溉舄鹵之地數十頃,今廢。〈按:陂與「同州」 相連,故並載之。〉
鯉瀵 在縣東
東鯉瀵 在縣東
王村瀵 在縣東
渤池瀵 在縣東
夏陽瀵 在縣東。以上五瀵,瀕河,平地湧出,其大如輪。水清洌,民資灌溉之,利甚溥。
陽班湫 ,在縣東南五十里。唐貞元四年,堰洿谷水以溉田。今廢。
澄城縣
洛水 ,在縣西二十里。
澂水 一名「官水」 ,在縣西三里,人多資汲。泉河 ,在縣西二里。
三泉 ,在縣東北十五里。其源有三,復合為一,足為民利。
玉泉 在縣西北五十里。引流灌溉。
芳泉 縣井深三百六十尺,苦無水,遠汲三里澗中。明弘治間,知縣徐政即預備倉旁鑿一井,自扁曰「芳泉。」
徐公井 明嘉靖丙午,知縣徐效賢擇城中隙地鑿四井,以戒不虞,取汲稱便,名曰「徐公井」 「雙泉 。」 明嘉靖庚戌,知縣敖佐因城中水鹹,即社稷壇鑿二井,清且甘,祭祀飲食,神人共賴。《白水縣》。
鐵牛河 ,在縣北三十里。皆遶五泉,東入洛。《韓城縣》。
濬水河 在縣南一里。隄為五堰,溉田四十餘頃。
華州
敷水渠 在州東南四十里。唐開元中,姜師度疏鑿以洩水害。刺史樊忱復鑿之,使通渭漕。源出大敷峪,支分灌田,雨澇時,為害亦大。
利俗渠 在州西南二十三里。唐開元四年,詔陝西刺史姜師度開華州鄭縣二渠,曰「利俗」 ,引喬谷水以灌田。
羅汶渠 ,在州東一十五里。引小敷谷水以灌田。
東溪水 旁有泉,以益溪流支分灌田,經灌之村,稱曰「水莊。」
西溪水 分流灌田
石橋河 在州西一十里。
海眼泉 一名「五眼泉。」 在州西南一十五里。見資灌溉,大旱不竭。
白龍渠 在州東
天鵝池水渠 在州西
磨渠 在州東,土人行水磨於沿溪下。
「甘泉 」 在學宮右柳巷街側,深四、五尺。甘洌殊常,古今無盈歉之時,亦地氣之良源也。
華陰縣
磨渠 ,在縣東二十五里,灌定城公莊田近百頃,水分四十一溝,凡四十一日一周。分水多寡,以修廟出金為率。有碑記之民得出券相售,澇則歸於溝河。
靈應泉渠 ,在縣東二十里,灌泉店、定城及花家寨田約五十餘頃,水分三十六渠,凡三十六日一周。
醴泉渠 在縣東南觀北里。水清甘。《古志》稱其「屢招鳳飲」 ,莫可攷也。經華嶽觀馬蹄村北,瀦嶽廟魚池與竇谷之水,計日逓入,餘日則灌民田。敷水渠 在縣西三十里,源出大敷谷。明萬曆二十三年,知縣韓應奎開渠經理,民獲其利。水漲則盈溢為害。
蒲谷渠 沿水崖分為二,東渠灌爨家村,北至賀家村;西渠灌蒲谷屯、蔡家村、嚴家池及馬村。段明渠 引潼谷之水,循山麓而西北,由馬頭澗入吳村,分為二渠,西灌義賈段明坡頭,東灌員莊。
惠民渠 明正德壬申華州知州桑漙所開渠有三:第一渠在構谷,自彭村抵孟村入渭;第二渠在方山界,自孫莊至西灘入渭;第三則為縣之蔥谷渠。是二當在州,一乃在縣也。後皆淤塞,州人遂開東西一渠,一遇水潦,直以縣之拖定、普落等里為壑矣。縣令王九疇曰:「權利害之,別修南北渠,州縣並獲其利。」 修東西渠,縣民獨承其害。酌難易之分,修南北渠,是謂因勢利導,理順而易行;修東西渠,是謂壅流激水,逆理而難徇。斯事理之大也。
黃神渠 ,在縣東南十里,上多水磨,下溉民田。《蒲城縣》。
平路渠 ,在縣東南二十里。
常樂渠 ,在縣東南四十里。
半坡塞渠 在縣東南
溫湯泉 在縣東六十里。
白馬泉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以上諸水,見資灌溉。
漫泉 在縣西一十五里。
浩泉 :在縣西北一十五里,今涸。
蓮子池 在縣西北三十里。
山陽堰 在縣北一十里。舊《圖經》曰:「唐置陵寢,修此堰。」
耀州
漆渠 在州東南
退灘渠 在州東南。以上二渠,明成化時,知州鄧真開灌州城東南,附郭田俱漆水。
「偃武渠 。」 「小白馬渠。」
中渠 大白馬渠 以上四渠,自越城渠至西乳山,皆引梁家泉水,灌富平嶺南橫水田十里。大白馬渠過乳山南,又兼引石川河水,見資灌溉。
煙霧渠 在州西北
甘家渠 在州西北
通城渠 在州西北三十里。明永樂四年修,通澆灌附郭,分其流於城中。
水磨渠 在州西北
越城渠 在州西北,灌城西南附郭田。以上五
渠。俱引沮水,見資灌溉。
同官縣:〈無考。〉
乾州
莫谷水 ,在州西五里。
甘谷水 在州東北二十里。以上二水,可資灌溉。
沙溝泉 在州東十里。見資灌溉。
武功縣
成國渠 ,在縣南十三里。
五泉渠 詳見前
良溝渠 在縣北一十五里。明永樂二年,湧出,灌溉田園,民獲其利,入武功河。
滸西溪 :在縣南五里。見資灌溉。
《六門堰 》唐李頻為武功令,有「六門堰」 ,廢已百五十年。方歲饑,頻發官倉,傭民浚渠,按故道廁水溉田,穀以大稔。懿宗嘉之,擢侍御史。
永壽縣
莫谷水 ,在縣北,源出高泉山。
武亭水 在縣西
分水 在縣北七十里。以上三水,可資灌溉。《益民》泉 在縣西北三里,今廢。
呂公泉 一名「呂公渠」 ,在縣北五里。宋嘉祐六年,呂大防疏引入城,以資灌溉。
邠州
洪龍河 在州西,即「過澗。」
南河 在州東,即皇澗。
大谷河 在州東三十里。
水簾河 在州西十里。以上四水,皆可灌田。修築無方,反為民害。
惠濟泉 在州東五里,四時常溢,水甘美,民資汲之。
三水縣
三水河 一名「汃水」 ,在縣西南。明總兵官杜應奎教民疏引,灌稻田數十頃。
淳化縣
姜嫄河 ,在縣北四十里。
長武縣。〈無考。〉
潼關衛
潼水 ,在城南三十里。
蒲峪水 :在城南三十里。
禁峪水 :在城南三十里。
麻峪水 :在城南三十里。
大峪水 在城南四十里。
潼峪水 在城南四十里。
水峪 在城南三十里。以上諸水,可資灌溉。「四眼泉 」 ,在城中。其水清甘,居民資汲。
周公渠 從南水關引潼水入城,沿象山折西北,入道治,以達學之泮池。池滿出,經府部街入河渠,深七尺,寬四尺,上盡覆以石條。每百步鑿孔,任民汲水稱便。明兵備道周相建也,故稱「周公渠」 雲。
張公堰 「明大理張惟仁建。」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