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3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三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三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三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三十八卷目錄

 興安州部彙考二

  興安州城池考

  興安州關梁考

  興安州公署考

  興安州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興安州戶口考

  興安州田賦考

  興安州風俗考

  興安州祠廟考一

職方典第五百三十八卷

興安州部彙考二

[編輯]

興安州城池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州。按本州無附郭之縣。

興安州城池 :宋、元以來,金州並為土城。明洪武四年,指揮李琛始甃以甎。東西一里三百五十三步,南北三百一步。周六里二十八步,高一丈七尺,門五:東朝陽,南安康,西寧遠,北通津、臨川。東西、南三面鑿池,闊五尺,深九尺,池各有橋,歲久傾圮。成化間,巡撫藍章命漢中推官趙清重修,高二丈,池深一丈,門構一樓,曰「朝陽」 、「鎮遠」 、「丹鳳」 、拱宸、「撫江。」 萬曆十一年大水,全城坍塌。守道劉致中請築新城於趙臺山下,易名興安州。東西二百九十五步,南北三百五十三步,周三里一百一十六步,高一丈八尺,門四。東喬遷,南阜民,西安堵,北拱宸,四面鑿池,池各有橋。崇禎間,流寇橫行,謂新城逼近南山,難守。守道張京復循舊城,未及竣工。

皇清順治三年,李自成餘黨圍新城,破之,平其城隍。

四年,知州楊宗震、總鎮任珍仍舊城擴充之。西門移入蕭家巷口,周七百二十八丈,高二丈二尺,闊一丈二尺,女牆高六尺,垛口六百七十二。窩鋪四十,門四。「東仁壽,南嚮明,西康阜,北拱宸門」 ,各有樓。城四角亦各有樓。東南二面就舊壕而濬之,西面另鑿新壕。十年,總鎮趙光瑞增四角敵樓。十五年,守道曹葉卜、知州王章築四門甕城。康熙四年,知州王章撤東、南二門木橋,並甃以石。五年,於通津門左另闢小北門。六年,總鎮喻明簡、知州王章。二十四年,總鎮王福亮、知州李翔鳳,相繼修葺。二十八年,知州李翔鳳、副將黃燕贊於南門外築長堤,旁植桃柳,以為城中居民避水之路,名「萬柳堤。」 三十二年癸酉五月十七日,漢水暴漲,直入城中,城不沒者三版。北面堤岸崩塌,全城俱傾,民居賴萬柳堤存活甚眾。三十三年,知州王希舜修葺之。

外縣

平利縣「城池 ,唐初改建,東西阻水,南北倚山,周六里。明正德五年,知縣李瑚重修,建四門樓。隆慶元年,知縣馬雲改築,約三分之一,悉甃以石,高一丈二尺。」

洵陽縣城池 因高阜而立,四面俱下,周三里有奇,孔道所由,建六門。

白河縣城池 ,明成化十二年建,周一百一十二丈,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

「紫陽縣城池 ,明正德辛未設在紫陽灘之左,是為舊縣,無城垣。嘉靖丙辰,知縣張亨甫築城於紫陽灘之右,是為新城。城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二尺,東西相距六百餘步,南北相距八百餘步,周六百四十丈,門三,各建層樓。北倚高嶺,不便通門,豎戍屋,令兵快守禦。崇禎七年,失守之後,累經殘破,城垣頹廢,曠無民居。」 十一年,署縣事漢陰令張鵬翱築小堡,周僅三百六十丈,

皇清順治七年,又復傾圮。守將汪鴻程修築之,周止。

五百一十步,建東、西、北三門。八年,知縣董巽祥始設縣治於堡內。康熙二十五年,知縣沈麟、典史李《開大》奉

旨:「捐俸修補。」

石泉縣城池 ,明成化十七年,知縣張祥「築,倚山阻水為固,東北城覆以甎石。正德四年有蜀寇,副使來天球令四面築城,尋圮。十三年,知縣盧繡復加完繕,周三里,高一丈五尺,池深一丈。」 漢陰縣城池 ,「明成化元年,典史徐鐸始築牆建門,東西三百八十步,南北一百五十步二十」

三年,知縣張大綸始置四門樓。弘治九年,知縣唐希介拓其地,周四里。正德七年,知縣丁珣築,高二丈,厚一丈八尺,砌以甎石。嘉靖十四年,知縣李時秀題其門,東曰「迎暉」 ,西曰「承恩」 ,南曰「南薰」 ,北曰「拱宸。」 池闊一丈,深半之。萬曆十二年,知縣袁一翰重修。四十六年,知縣張啟蒙拓開馬道,豎立橋梁。崇禎十四年,知縣張鵬翱較舊治增高濬深。又培築裏城六百四十餘丈,下栽柳樹一千二百餘株。又重建四門樓各三間,守城窩房五十間。土築外城四圍六百四十丈。東西復築羅城,豎柵欄門,題曰「重關保障。」 又建東北角樓一間,西北角樓一間,年久俱崩頹毀爛,西南水衝一角。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縣趙世震修築完好。

興安州關梁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州。按本州無附郭之縣。

東津關 ,在州東四里,漢江北。即老君關。西津關 ,在州西四里,漢江南。

白馬關 在州東北三十里古墓嶺下。

越嶺關 在州北一百三十里。或曰即古鐵嶺關。

爛柴關 在州東北七十里,通鎮安、商州。盤河關 ,在州西南三百里,通四川界。

搆坪關 在州西南四百里,通四川界。

寺溪關 在州西南四百里,通四川界。以上三關,路俱荒廢。

仁壽橋 在東門外。康熙三十二年大水,橋壞,知州王希舜重建。

向明橋 在南門外

康阜橋 在西門外。順治十七年,知州王章建木橋。康熙三十二年大水,橋壞,總鎮萬永祺命中營遊擊胡愷重建,甃以甎石。是年,並建虹橋於西城壕。

會源橋 舊名「安康橋」 ,在南門外,昔壞於水,明萬曆甲辰年,守道李天麟修築。

靜寧橋 :在東關南街。

萬春橋 在萬春堤

木竹橋 在州南五里

元白橋 在州東五里,今廢。

甎橋 ,在州東五里。長春橋 ,在長春堤。

義橋 在秦郊西。明成化間,里人募修,壞於水。

皇清康熙三十三年,生員羅尚綸重募修。

石梯渡 在州東三十里江濱。石崖連亙,遇渡處鑿為磴如梯,故名。

平利縣

鄖關 在縣境。《史記》:「南陽西通鄖關。」

木瓜溝橋 在縣西境

洵陽縣。《關梁》:無考。

漢江渡 ,在縣南一百一十步。

白河縣

感仇橋 、臨江橋 俱在縣北一里之長春溝,臨漢江。

白石水渡 在縣東一里。

漢江渡 在縣北二里

月潭渡 吳家渡 俱在縣西境。

紫陽縣

毛壩關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任河內。雙河關 ,在縣南八十里汝河內。

㢲橋 在縣東南。明萬曆戊辰歲建。聳翠橋 在城隍廟西,典史李《開大》倡建。通濟橋 在縣南一百八十里。目連洞之下,水聲如雷。橋畔水口夾峙峭壁數仞,丘壑幽深,洵稱奇觀。

新橋 即廢縣址,跨溝南北。知縣張麟化倡修。中沙渡 在縣東十五里。

雙水渡 在縣南一里

石泉縣

饒峰關 在縣西五十里。宋吳玠拒金兵於此。「遲水橋  」 、珍珠水橋。

大壩橋 俱在縣西

漢江渡 在縣南五十步。

漢陰縣

方山關 ,在縣西三十二里。唐貞觀二年置。北阻方山,南臨漢水,當東西驛路。

興安州公署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州。按本州無附郭之縣。

州治 舊在十字街西。明洪武四年,知州馬大本改建於十字街東報恩寺故址。成化十四年,知州鄭福「重修。」 正廳之左為庫,右為幕廳。知州廨舍居中儀門,左建鼉樓以懸鼓,右建鯨樓以懸鐘。萬曆十一年大水,州治盡壞,移治新城,負南向北。四十五年,知州許爾忠重修。

皇清順治三年,城廢。四年,復還舊城,知州楊宗震建。

廳事於舊址。康熙元年,知州王章重修,建正廳於前。三十二年大水,州治盡圮。次年,知州王希舜重修。題正廳為大觀堂、三堂為靜觀堂,左建退思堂、采山亭。自是漸次修復。

同知署 在州廨右。明弘治十六年,添設撫民巡撫判官,於是改於左。

判官署 明弘治十六年添設,在州廨右。後還舊城,改於儀門內之左。州判石瀟重修。

吏目署 在州廨左。明弘治十六年,添設撫民巡撫判官,於是改於同知署之南。後還舊城,改於儀門內之右。州吏目魯仁埰重修。

分守關南道署 明嘉靖十八年建於十字街之西,後移新城。中建親民堂,前建「姚墟」 、宣德坊,左為《撫綏》、南漢坊,右為《屏藩》、西秦坊。

皇清順治四年,復還舊城,仍建於舊址,前為《江漢雄》

藩坊:候見廳在左。中軍廳在右。土地祠在大門內左。寅賓館在大門內右。康熙三十二年,大水傾圮,今議修葺。

察院行臺 原在州治之西。順治四年,移州治之後,改建於安康街,考棚建於其西。先是,新城考棚在按察分司行署,守道李天麟建。城破焚毀,復還舊城。學道以試士無地,康熙五年,知州王章始建瓦棚於察院之西。康熙三十二年大水,察院考棚復圮。

布政分司行署 明洪武八年,同知郝承建。東抵稅課司,南抵大街。後移新城,遂廢。

按察分司行署 明洪武間,同知郝承建。東抵營房,南抵大街,西抵魁樓巷,北抵蕭千戶宅,後廢。

府行署 在州治前。明成化間,知州鄭福建。今久廢。

總鎮帥府 新設,在迎仙街之南。順治四年,總鎮任珍建。康熙三十二年,大水後,總鎮萬永祺重修。

城守副帥府 新設,在朝冠石街北。順治七年,副將於奮起始建。康熙三十二年,大水後,副將郭元章重修,規模有加於昔。

中營遊府 在迎仙街之北。順治五年,遊擊白守榮建,遊擊陳其棟、李奉雲、胡愷相繼重修。左營守府 在崇道街南。

右營守府 在朝陽街北。

城守營守府 ,在朝冠街南。

陰陽學 東抵州獄,南抵大街,西抵醫學,今廢。醫學 東抵陰陽學,西南抵街。二學俱明洪武七年建,尋為居民侵占。成化十五年,知州鄭福籍出,今廢。

僧正司 ,在天聖寺,明洪武七年建,東西廣一百三十步。南抵西城山麓,北抵漢江,今為禪院。道錄司 今在城隍廟。

公館 凡三處:一在石梯鋪,一在恆口鋪,一在秦郊鎮,俱久廢。順治十二年,知州王章重建「恆口秦郊公館」 ,康熙元年再修,今復圮。

官亭 凡二處:一在西津渡南,今為知州李翔鳳祠;一在東郭門內,今廢。

預備倉 在州治西七十步。明正德間,遷於州治大門內,廒房三十二間。有酇侯廟,城破,俱廢。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州王章重建於故處,而廟猶未

立。康熙三十二年大水,倉復圮,次年知州王希舜重修。

備荒倉  、常平倉 俱在新城,被焚。

金盈倉  、義儲倉 俱在舊城,久廢。

分貯倉 :在察院基之右。康熙三十四年,知州王希舜捐建。

廣受庫 在州治大堂東。康熙元年知州王章建。三十二年大水毀,次年知州王希舜重修。軍器庫 在州治內。

儀仗庫 「在州治內」 ,俱廢。

青碌局  稅課司 俱在州治西,久廢。養濟院 在州東郭門外,明正德五年,巡撫藍章建,久廢。

皇清順治間,知州王章重建。康熙十五年,漢水衝沒。

二十二年,知州李翔鳳重建。三十二年,大水,復。

圮知州王希舜議修

漏澤園 在郊外

外縣

平利縣治 在城內近西,明洪武五年建鎮平巡檢司 ,在縣東南六百里。

陰陽學 在縣治左

醫學 在縣治東

洵陽縣治 在城內西北。明成化十年建。三岔巡檢司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東

白河縣治 在城中之東面,明成化十二年間建。

陰陽學  醫學

紫陽縣治 ,舊縣衙在東北隅,即今之「大名寺。」 明嘉靖丙辰,知縣張亨甫遷於新縣城西北隅。殘破之後,毀廢無遺。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董巽祥建正堂三楹,居宅三楹。

儀門三座。十一年,知縣李如桂於正堂左添庫房一間,右添書房一間,居宅前添東西廂房各二間。康熙二年,知縣李允治於正堂前東西各建吏書房三間,又設土地祠於堂左、監於堂右。五年,又於居宅之西擴闢基址,添書房及家人房舍數楹。八年,知縣張麟化又於居宅之西築基另為居宅。正室三楹,東西廂房各三楹,再西為書房三楹,小亭一座,小屋二間。蒔花種竹,引水栽荷,頗為幽勝。

典史署 ,在正堂之東。後火災,知縣朱允治、典史樓懷璉重建。正廳三楹,居宅三楹,東西廂房各二間,門一座。康熙二十六年,典史李開大於宅後置草房三間。

察院 舊址在堡內,今為駐防公署。順治十一年,知縣李如桂另建察院於西門外,正廳三楹,東西廂房各二間,儀門一座。知縣朱允治重修。遊擊署 在縣衙西,即察院舊址。順治八年,遊擊仰《九明》建。

中軍千總廳 在西門內,順治八年,錢必秀建。醫學  、陰陽學。

僧會司  、道正司 ,今俱廢。

預備倉 在堡外西北隅。正廒三間,東西房二間。知縣李如桂建,今廢。

石泉縣治 在城內正中。明洪武六年建。饒峰嶺巡檢司 在縣治東南六百里。

醫學 在縣治東

陰陽學 ,在縣治西北。

漢陰縣治 在城內西北。明洪武五年建。成化二十一年災,二十二年重修。正堂三間,二堂三間,後堂三間,大門三間,俱知縣趙世震改修。二門三間,庫房二間,寅賓館三間,今廢。土地祠一間,書吏房十八間。旌善亭、申明亭在大門外。典史署 廳三間,住宅三間。

察院 在縣治西南。正堂三間,後堂三間。關南道署 在察院西。

槐棘館 在察院東

醫學 在治西

陰陽學 在治西

僧曾司 今廢

倉五間 ,今廢;糧房二間,亦廢。

養濟院 在東城外

漏澤園 凡二,一在縣東二里,一在雲門鋪西,冉家壩  、石園子  、螞蝗灘。

《木子河  》,《漩窩   》《春樹塢》,

平溪溝  、漢陽坪  。黃家坪。

《丫角漩  》、鐘家店  、《漂草溝》。

小觀子  虎溪河  下冉家壩。

以上崇禎十四年知縣張鵬翱捐資三十兩,買地十五處,為窮民葬所。坐落不一,各立石地旁,以垂永久。

興安州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編輯]

通志州縣志合載

本州。按本州無附郭之縣。

興安州儒學 在州治之南崇道街。前代無所考。元知州唐天驥建。至正十年庚寅,達魯花赤重修,鄭均為《記》。明洪武五年,知州馬大本重建。永樂十四年,漢水壞廟。成化四年,知州高嵩修大成殿、戟門、左右角門、櫺星門,兩廡各九間。又三年,知州王坪再加修葺。八年五月,漢水泛漲。

廟廡漂毀,僅存大成殿、戟門。十三年,知州鄭福建東西廡各十間,及神廚、神庫、文昌祠。提學伍福為記。正德十五年,守道呂和重修,知州鄭琦復修廡庫、神廚。萬曆十一年大水,僅存大成殿,居民蟻附殿上者以數百計。十八年,知州姚鳳翔建櫺星門、戟門扁曰「大成門。」 二十二年,知州陳秉仁建兩廡各九間。四十三年守道楊楷重修。明倫堂在大成殿後。成化八年,知州王坪遷於廟之西,堂東西進德、修業二齋,前為大門、儀門,直達崇道街。十五年,知州鄭福建退思軒於堂後兩齋,南建東西號房各九間。建饌堂於大成殿後,庖廚在饌堂東。啟聖祠在大成殿後東北隅,知州王章、王希舜修建。文昌祠舊在戟門西。正德元年,學正張謨遷於射圃之北,今廢。名宦祠在戟門東。知州王章建,州同知陳維顯重修。鄉賢祠在戟門西,王章建。後大水,俱圮廢。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州王章,康熙七年知州牟文龍。

十二年,總鎮王懷忠、署州篆漢陰令吳佳蔭相繼修葺,規制略備。三十二年,漢水湮沒,州城坍塌殆盡,知州王希舜重修。敬一亭、尊經閣俱久廢。學正、訓導宅俱在退思軒後。明嘉靖間,大水圮後,守道李天麟、知州郭倫重建。

社學 凡四所一在城內,一在西關,俱舊置。一在東關,一在秦郊鎮,明知州鄭琦創設,今俱廢。義學 在東關朝陽閣,知州王希舜捐資延士教之。

學田 石廟溝地四十畝,在州治五里,明弘治間置。嘉靖間,守道丁致祥給本學取租,以助科舉之費,每年納銀二兩。

黃洋河地二十七畝五分。每年納租銀二兩三錢二分。

娘娘廟地三十畝。明萬曆十九年,鄉官劉宇輸每年納租銀四兩五錢零。

龍池溝地三十四畝。明萬曆十九年,鄉官劉宇輸每年納租銀四兩五錢零。

大石溝地三十五畝,每年納租銀三兩二錢零。西關上壩地二十四畝二分,每年租銀七兩二錢六分。

觀音堂地四十畝,每年租銀八兩一錢零。大沙溝地六畝一分零,每年租銀二兩一錢二分零。

楊峪溝地十二畝,每年租銀二兩九錢。

龍池溝地十九畝八分。每年租銀二兩八錢一分。

大沙溝梁家河地一段,王道榮輸每年租銀六錢三分。

赤崩灣地五十八畝,每年租銀六兩九錢六分;傅家河六壋溝地四十五畝,明萬曆三十二年,守道李天麟捐俸五十兩,置為諸生課業,紙筆供饌之費。每年租銀五兩四錢一分零。

菜地六畝,在南門內之東,原公祠之西。明正德十六年,守道呂和置,今廢。

外縣

平利縣儒學 在縣治西。明隆慶間,知縣羅珼建。

洵陽縣儒學 在縣治西。明成化間,知縣杜彬建。

白河縣儒學 在縣治北。明成化十二年,知縣普暉建。

紫陽縣儒學 。舊縣廟與儒學廡祠、明倫堂基址久廢。明嘉靖丙辰,縣移於西廟學如故。萬曆三十五年,知縣張繼芳重建。明末殘毀。

皇清順治間,草創殿宇未備。十年,知縣李如桂重建。

大殿三楹,東西廡各三間,大成門三間,「啟聖祠」 三間。康熙十二年,知縣張麟化增修及東西廡。二十七年,知縣沈麟、典史李《開大》、訓導袁逢年修補,並重修啟聖祠三間於廟北。而舊啟聖祠為明倫堂。學署在縣東門內,原係舊日官商鹽店,於康熙十九年,詳准為「儒學公署。」

學田 明萬曆二十五年,提學道薛捐銀置「戴天爵、賈學登、班希仕等地三分。又提學道郝捐銀置李成德、李廷儒、王畸、雒可進、胡宗周等地五分。每年共徵租銀三兩一錢。」

石泉縣儒學 在縣治東,明洪武四年建。漢陰縣儒學 在縣治東。明洪武五年訓導鄭守方創建。永樂五年教諭梁萼重修。明倫堂三間,成化三年西鄉縣典史柴嵩建。兩齋:東曰《博文》,西曰《約禮》,各三間。十年知縣劉明建。

文廟。弘治間,知縣張大綸增修。嘉靖間,巡茶御史

盛汝謙重修。萬曆十二年,知縣袁一翰重修正殿、兩廡,戟門外鑿泮池,建石橋、三洞,建儀門一。

間:「角門」 二間。二十七年,知縣周之光重修。「明倫堂」 舊在廟後,改於廟西。東西兩廡拓為十間。崇禎十年,流寇焚燬,止存明倫堂五間,並戟門、櫺星門。十二年,知縣張鵬翱重建兩廡六間,並「十哲神龕。」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楊六德移明倫堂於廟之東,改

修正殿,榱桷稍易,規模反不如昔,年久風雨傾頹。康熙二十六年,知縣趙世震捐修棟宇,補葺宮牆,廟貌,煥然聿新。啟聖祠舊在廟東,後移廟後。名宦祠在戟門左。鄉賢祠在戟門右。文昌宮明萬曆間,知縣張啟蒙改建於學宮前。敬一亭在舊明倫堂後,今廢。尊經閣在敬一亭後,亦廢。

興安州戶口考        通志

[編輯]

州總。按:「州縣志」 缺略不備,故止採《通志》載入。《實在》戶、二千四百二十三戶:

原額丁一十四萬一千九百七十二丁並匠價共銀二萬三千二百五十四兩九錢二分九釐八毫五絲二忽七微八纖。內除優免匠價並逃亡外。

實活丁三萬八千五十六丁,該徵銀五千六百三十六兩二錢三分六釐二絲二忽四微一纖。原額均徭銀九千三十五兩三錢三分二釐九毫二絲八忽二微三纖。除荒外,

實徵銀四千九百三兩四錢七分一釐一毫四絲四忽六微四纖八塵六渺。

外遇閏地丁,內加銀一千八百九十六兩五分一釐二毫九絲九忽一微六纖六塵。除荒外,實徵銀六百五十一兩六分一釐四毫一絲六忽六微九纖一塵五渺。

原額屯丁三百六十丁,額徵銀七十一兩七錢。除優免外,康熙元年新增丁二十五丁,額徵銀五兩。除逃亡外。

共實在屯丁二百七十丁,應徵銀五十三兩三錢五分。

興安州田賦考        通志

[編輯]

州總。按:「州縣志」 缺略不備,故止採《通志》載入。原額民地一萬八千七百四十六頃六十一畝四分八釐二忽六纖六塵。並紫陽縣山坡難以丈量畝數、共

額徵本折糧七千八百五十一石三斗四升八合三勺九抄九撮六圭。內

本色糧一十四石五斗二升六合七勺。折色糧七千八百三十六石八斗二升一合六勺九抄九撮六圭。並

石泉縣棉花地,共額徵銀一萬七千六百三十一兩七錢二分二釐五毫四絲五忽六微九纖七塵一渺。除荒外,

實熟地二千二百三十八頃三十九畝六分六釐六毫四絲二忽八微,該

本折糧四千一百一十石三斗八升四合四勺四抄一撮二圭七粟七粒。內

本色官學倉糧,一十石一斗八升五合五勺四抄四撮。該

折徵銀八兩一錢四分八釐四毫五絲八忽。折色糧四千一百石一斗九升八合八勺九抄七撮三圭七粟七粒。該

《折徵》銀九千二百三十四兩一錢四分五釐四毫六絲七忽七微八纖八塵八渺。

原額屯田地二百八十頃二畝,額徵糧二千五百五十二石二斗七升。除拋荒水崩沙壓外,實熟田地二百四十五頃七十八畝九分五釐二毫六絲一忽七微六塵,該徵糧二千二百六十四石八斗一升五合四勺九抄七撮二圭七粟八粒。內應徵本色糧一千二百六十三石六斗四升八合。

每石折徵米五斗,共徵米六百三十一石八斗二升四合。折色糧一千一石一斗六升七合四勺九抄七撮二圭七粟八粒。

每石折徵銀五錢五分,共徵銀五百五十兩六錢四分二釐一毫二絲三忽五微二塵九渺。

原額、屯田三百六十分。每分六十畝,歲徵子粒六石。萬曆四年,丈地均糧,丈為三則,共二百七十六頃七十三畝二分五釐

徵本色糧二千五百六十八石七斗九升九合二勺。

給所軍月糧。田在恆口及漢陰界,地在黃洋河。軍糧本色稻米一千石。正德十六年,華州災傷,奉文將糧折銀一千五百兩,代華州解韓、慶二府王糧

軍需:每年本州銀二十二兩一錢八分。

所,銀二十兩四錢四分零。

石、漢、洵平四縣,銀六十六兩六錢二分零,俱貯州庫。

鹽法附

興安州屬、額銷鹽引二千二十二引

本州額銷引八百四十八引,每引鹽二百觔。元制,陝西運司官每年預期差人分道齎引,遍散州縣。後因關陝旱饑,減免鹽課。帖木兒不花及廉訪使胡通奏准以黃河為界,陝西之民從便食韋、紅二鹽,解鹽依舊西行,紅鹽不許東渡。後於河東行西鳳、漢三府,陜西行鞏、臨、延三府。茶法附。

興安州屬共該實徵茶課銀二百四十七兩。本州實徵茶課銀四十七兩一錢一分二釐九毫。《雜項附》:

原額地稅銀四十兩。於二十六年奉文,「地稅不宜定額、儘收儘解」

課程銀一十三兩七錢

學租銀六兩九錢八分五釐八毫,先充兵餉,於二十三年准給廩生、貧士各半。

興安州風俗考     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州

《東漢志》:「君子精敏,小人勇悍。」

《寰宇記》:「漢高祖發巴蜀,伐三秦,遷巴中七姓,居商洛。其俗多獵山伐木,深有楚風。」

宋陳彭年《奏劄》:「本州諸縣,人戶蕭條,路岐荒僻,詞訟絕少,租賦甚微。」

《舊志》:「鄉民刀耕火種,聘娶以布帛為禮。」

錯居多,諸方之人聲音五方皆備。

城市逐末者,無三年之蓄。山野之民質樸,男女布巾裹頭,不冠不髻。

《紫陽縣志》:「僻處山中,多五方之民流寓入籍。山居力穡者,椎魯無文。惟士大夫家崇禮義以訓子弟,無囂陵誇競之風。蓬門柴戶,不務蓋藏,不恣口腹。」

《漢陰縣志》:「民皆樸實節儉,勤於農,不作商賈,衣履布素,屋宇陋質,翁婦非禮不見,伯氏與弟婦,雖禮問不通,朋類稱呼,率皆以字。」

正月元旦 ,五鼓焚香燭拜親友,五日汛掃室中,謂之「送窮」 元宵,人皆剪紙為燈、插竹為架,鼓樂喧闐,放花炮,扮儺,簫鼓滿城,名曰「鬧元宵。」 各送燈於祖先墓前。十六日,男女折柏枝遊寺觀,出郊踏青,謂之「遊百病。」

立春 前一日,官僚迎芒神,土牛、綵仗悉備,樂伎扮毛女,兒童扮社虎,老幼聚觀。

二月二日 ,傾國皆赴《藥王山》拈香。

三月 ,清明日設牲醴詣墓祭奠,添土掛紙,名曰《拜掃》。

四月 ,居人遊江上,遇葛纏草木解之,謂之「解繳。」 八日,折皂莢戴之。

五月 端午日,晨起採艾懸門畢,置雄黃酒,彼此邀飲,官員率僚屬觀競渡,謂之《踏石》。

六月六日 五更,滌甕取水,以造麯合醬,至午曬衣。

七月七夕 ,婦女設牛郎織女香案,具祭品禮拜,名曰「乞巧。」 中元日,設酒餚祭奠祖先。

八月中秋 夜置果餅邀飲,名曰《賞月》。

《九月重陽 ,蒸糕餽遺》登高飲酒士人亦賞月登高。

十月朔 暮祭祖先,焚紙於門外,名曰「送寒衣。」 冬至 ,士大夫朝賀畢,謁官師,彼此相拜,民間不行。

十二月 八日,謂之「臘八日」 ,以米合肉煮粥相餽。二十四日祭竈。除夕貼門神桃符,設天地祖先位,陳列祭品,焚香燒紙畢,士大夫家行《辭歲》。

《禮》置酒餚,家人享之,夜半不寐。謂之「團年守歲。」 士尚禮儉而少積。書

農任耕穫而少水田

工不淫巧

商鮮奇贏

婚禮:媒妁既通,則送盒酒及幣帛、釵環以締盟,然後納采。隨力厚薄,勿尚奢侈。士大夫家行親迎禮,亦有贅壻喪禮,斬衰三年。歲時祭奠,盡其哀敬。崇修佛事。清明詣墓,叩奠添土。十月朔,則焚紙錢於門外,舉葬具,宴賓客,雜優樂,以為不敢儉薄。其親病,先巫後醫。

興安州祠廟考一  通志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州。按本州無附郭之縣。

社稷壇 原在城西一里許。明萬曆十一年大水,壇廢,改建於新城西官堰。三十三年,守道李天麟移置建廟,左八蜡廟三間,右致齋房三間,置贍廟地八畝。四十五年,守道吳愈以廟非制,命知州許爾忠改建,築壇如式,設壇戶守之。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王章委吏目林正台移建於萬

春隄之西,附建「八蜡廟」 三間,從舊制也。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州城南門外。明知州鄭福建,贍壇地三十一畝七分,歲徵糧九石五斗一升。後移於新城南門外。萬曆四十五年,守道吳愈、知州許爾忠復改建,設壇戶守之。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王章與社稷壇並移置城內。舊

厲壇 在城東北。明成化十五年,知州鄭福遷於東郭門外。萬曆十五年,知州許爾忠修葺。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王章重建。

城隍廟 在州治東南。明洪武八年,建正殿。成化十五年,知州鄭福建拜庭,並東西十二司及大門、重門。萬曆十一年,大水傾毀。十七年,知州高東光重建。十九年,百戶郭經建「顯祐坊。」 二十四年,守道李瑱、知州姚鳳翔重修。郡人副使劉卿建寢宮,郡人屠治為《記》。三十七年,百戶張心銘建壁門,劉卿復建「奠安社稷坊。」

皇清順治十七年,重加修葺。康熙三十二年,大水頹。

壞,三十四年知州王希舜修之。

東嶽廟 在城南二里。宋紹興二年,宣撫使張浚重修,郡守王彥、西城,知縣高楫董其役,承議郎金均、房鎮撫使續觱為《記》。明洪武十一年重修,明末盡毀。

皇清順治間,重建正殿、拜庭。康熙七年,復建樂樓。

關帝廟 在西津渡之南,與𢘆口鎮之北者,皆古廟也。明洪武四年,設守禦所,始建新廟於西門內。嘉靖四十年重修,即今西關之廟是也。八蜡廟 在州西二里,今廢。

舜帝廟 在漢江北岸。明隆慶中建。正殿五間,大門、重門各三間,年久傾廢。萬曆四十五年,守道吳愈、知州許爾忠重建。今廟後毀,惟存《許公碑記》。

忠惠王祠 ,祀唐刺史崔堯封也。廟在州城北牛山之巔。其在萬春隄之南者,為王行祠,創建於宋,有元人二碑在焉。其一字多磨滅,中有可辨認者,有雲「神之功績,宋已刻石,嘉定五年重加封號。至正改元,辛巳十一月重修行祠」 ,金州吏目康道積撰文,儒學學正徐汝一書丹,鄉貢進士許應奇篆額。其一則興元學正黃理仙所撰文也。明正德二年,知州王溥於萬春隄之北首建「牛山行祠。」 兵火後,廟毀,香火不繼。後總鎮程福亮捐資修建,香火復振。

太公廟 總鎮於奮起建。

王忠植祠 史稱為宋太行義士。紹興中知代州,統制河東忠義軍馬。金人圍慶陽,宣撫副使胡世將檄忠植以所部救援,行次延安,為叛將趙惟清執送金人遇害。事聞,贈奉國軍節度使,諡「節義。」 祠在城西,今不可考。

蕭公廟 名伯軒,字蘭芳,江西臨江太陽州人也。宋咸淳間,以神道顯於鄉曲,奉為水神。元時其子祥叔死而有靈。永樂中,裔孫蕭大任啖白石一拳,端坐而沒。明文皇封英祐侯。廟在城西北,只神像一軀,相傳元人所塑。

皇清順治中重修,土人呼為「老官廟」焉。

「楊四將軍廟 」 ,神名輝,令公楊繼業之四子也。

「死於王事,廟食以報之。」 其在神灘者,古廟也。明崇禎元年,瑞藩分封就國漢中,舟經神灘,捐金重修。其在州城東西者,則諸商所建也。

藥王廟 ,祀孫真人思邈。思邈嘗採藥往來山中,後人因立廟城西五里土阜之上以祀之。殿前黃楊一本,陰垂滿院,相傳已數百年矣。火神廟 先建廟於城隍廟之東,中塑女像,不知其所始,累歲回祿,遂於城西別建新廟,其神朱衣南面,俗呼「神官廟」 是也。

馬神廟 ,祀天駟《房星》也。在城西郊關內。五瘟廟 在城隍廟東。

土地祠 :先是,城隍廟正殿左右有社令土地之像。康熙六年,知州王章守郡時,有神降乩云:「姓田字德,位上帝命為土地之神。」 遂建祠於城隍廟之東偏。

漢高祖廟 在城南三里,今久失其處。

郭少保祠 在城西,祀宋郭浩。浩以安撫使知金州,有惠政,卒於官,贈少保。其祠久廢,今失其處。

漢「酇侯廟 」 今久廢,失其所。

唐王廟 凡二處,久廢失其所。

三賢祠 在城南隅。祀明巡撫原傑、藍章,少保洪鍾。今久廢。

劉公祠 在新城東門外。祀明守道劉致中,今久廢。

忠烈祠 :在州治西。祀守道袁生芝、知州屈良貴、判官孫佳蔭。今久廢。

平利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城隍廟

東嶽廟

關帝廟 以上在縣內,俱未詳方向。

女媧廟 在縣東十五里女媧山。

洵陽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城隍廟

東嶽廟

關帝廟 以上在縣內,俱未詳方向。

帝嚳廟 在南山下

禹廟 ,在縣東二百三十里。

漢高帝廟 在縣南山下。

白河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城隍廟

關帝廟 以上在縣內,俱未詳方向。

紫陽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八蜡廟 按《縣志》,「紫陽自創設縣治以來,社稷、山川以及邑厲,向未築壇,八蜡亦無廟,皆於東西郊外搭廠以祀。」

城隍廟 在縣外東南隅。正殿三楹,獻殿三楹,昭格坊一座,大門三間。

關帝廟 :在堡東門外。

東嶽廟 在舊縣東隅

元嶽宮 在神峰山

真慶宮 在神峰山

火神廟 在城隍廟左

五瘟殿 :在火神廟右。康熙五年,知縣朱允治同駐防遊擊徐基隆重修。

文昌閣 在舊縣東隅,今廢。訓導袁逢年倡率重肖像於東門樓。

水府廟 在舊縣南隅,今廢。

楊四將軍祠 一在巽橋石岡南,一建漢江南中宮灘之上。

原公祠 在縣治西,今廢。

羅侯祠 在城隍廟東隅。明嘉靖間,為知縣羅珼建,今廢。

遺愛祠 在縣治西。明天啟三年,為興安州刺史馮珣、本縣知縣周宗懿、鄧朝佐、戴文亨建,今廢。

石泉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厲壇

城隍廟

關帝廟

東嶽廟 以上在縣內,俱未詳方向。

漢陰縣

社稷壇 :在縣西門外。春秋上戊祭。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城東隅,春秋上戊祭,厲壇 在縣北門外。三月清明、七月望日、十月朔日祭。

鄉厲壇 凡二,一在縣東三十五里,一在縣西十五里。

城隍廟 在縣治東。明成化年,徐鐸創建。後焚。張鵬翱復建。

關帝廟 在縣治東。明永樂年,知縣王凱建。萬曆年,加封帝號。張啟蒙、張鵬翱相繼增修八蜡廟 明萬曆間,張啟蒙建。春秋上戊祭。今廟廢。

原公祠 祀大司馬原傑。傑,山西陽城人,撫治鄖陽,招集流移。明成化十五年,知縣駱聰建祠於東門外,春秋上戊祭。今祠廢祭存。。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