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681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八十一卷 |
第六百八十一卷目錄
蘇州府部彙考十三
蘇州府物產考
職方典第六百八十一卷
蘇州府部彙考十三
[編輯]蘇州府物產考 府志
[編輯]稻屬
箭子稻 :粒瘦長雪,色味香甘。晚熟稻品之最高者。
《紅蓮稻 》:芒紅粒大,有早晚二種。唐陸龜蒙句「近炊香稻識紅蓮。」
䆉稏稻 ,色班,粒微長。雪裏揀 稈,軟有芒,粒大,色白。
師姑秔 即「矮稻」 ,無芒,粒白。早白稻 五月種,八月熟,皮芒白,米赤。又一種九月熟,曰「晚熟」 ,又曰「蘆花白。」
《麥爭場 》,「三月種,六月熟。」
六十日稻 ,四月種,六月熟。米小色白,又名「早蓮紅」 ,又名「救工饑。」
《百日赤 》,四月種,六月熟。芒赤,米白而小。金成稻 。四月種,七月熟。米紅而尖,性硬。烏口,稻 再蒔,晚熟。下品稻也。
再熟稻 :一歲兩熟。《吳都賦》有「鄉貢再熟之稻。」 宋蔣堂《詩經》:「秋田熟,再生孫。」
早稻 :即占城稻,二、三月種,八月熟。
中秋稻 四月種,八月熟。
紫芒稻 :五月種,九月熟,紫殼白粒。張方平詩:「鱸鱠飯紫芒。」
枇杷紅 :皮薄色如枇杷。
下馬看 秀時,最易一名《三朝齊》。
《天落黃 香》黃蓮 二,並色黃而香。
「黃梗秈 」 「嘉興黃 紅芒」
「梗」 「殺蟛。」 「《蜝 芒》綠,鴨嘴黃 。銀杏白 ,靠山青。」
《瓜熟稻 》:一粒《珠 香子》米。
《麻皮》秔 作飯,粒長薄十分 。煮作粥,最易饑。
「八月白 。」 「丈水紅 。」 老來紅。
《五石稻 包》十石 《累泥烏》。
土塘青
「金釵糯 粒長。」 唐劉夢得句。酒法得傳吳米好,閃西風 。一名《早中秋》。
羊脂糯 色白
青稈糯 稃黃,芒赤,早熟而稈微青。
秋風糯 一名「瞞官糯。」
《趕陳糯 》四月種,七月熟,粒最長。
矮糯 :一名「矮兒糯」 ,粒白而大。
《鵝脂糯 》張方平句:「鵝脂酒清醥。」
川梗糯 粒大無芒
虎皮糯 色斑
羊鬚糯 穀多芒長
《臙脂糯 》:「殼紅粒白。」
蘆黃、糯 恍、雄雞 紅芒。
豬騣糯 黑芒
觀音糯 梗鮮糯 無芒。
《小孃糯 》「不耐風雨。」
靠山糯 晚熟
「《香子》糯 。野人糯 。」 榧子糯。
佛手糯 、蟹殼糯 、《喜珠糯》。
珠子糯 、《鴨嘴糯 》《水晶糯》、
麥屬
大麥 皮厚。按《長洲縣》夏日以之泡湯,甚溫補,碓碎與米粞釀成糖。
小麥 、𥣬麥 、蕎麥、舜哥麥 、紫稈麥、
西番麥 :形似稷,枝葉大,子如芡實。
花豆屬
棉花 ,草本,高者四五尺,花如黃葵而小,結實名「花鈴。」 元至正間,偶傳此種,太倉東鄉土高宜此,今訛稱「木棉」 ,非也。木棉出交廣,大木本名「吉貝。」
黃豆 黑豆 水白豆 大青豆 赤豆紫羅豆 青黑花紋。
《僧衣豆 》《香珠豆》。
扁豆 :太倉者最佳,俗名延籬豆,諺雲「延籬花。」
《開挾》纊子來。言寒候也。
豌豆 一名「寒豆」 ,蜀中以此豆之不寔者,雜彘肉作籠餅。
江豆 又名「沿江」 ,十八粒。
刀豆 以形名,其莢可食,醬瓿有髮,入豆可化。《雲南》豆 :似扁豆大而長。
佛手豆 。賊懊惱 。羊眼豆 。菉豆。蟹眼豆。
瓜屬
西瓜 ,出吳縣薦福山,曰薦福瓜,太倉東鄉曰雙鳳瓜,崑山曰楊莊瓜,圓瓜,嘉定曰橄欖瓜,香瓜 又名甜瓜。庾信句「甘瓜開蜜筩」 ,即此。《述異記》云:「吳威王時,會稽生五色瓜。」 梁時亦充貢,然非佳品。
醬瓜 :出嘉定者尤堅脆。
《王瓜 》一作《黃瓜》。
生瓜 、絲瓜 、東瓜
南瓜 一名番瓜
匏 細腰名葫蘆
瓠 亦匏類,銳上而豐下。
蔬屬
菘菜 性耐寒,不凋,有松之操,故字從松,見《埤雅》。唐人謂之闊葉吳菘。范成大句撥雲:「挑來塌地菘。」
藏菜 :即箭稈菜。經霜煮熟甚美。冬日醃藏以備歲,故名。
烏菘菜 春末最盛,根盤尺餘,葉幹粗闊。塌科菜 冬月蒸芼極佳。
《羊角菜 臺菜 冬種春生,臺可食。四月收其子壓油,又名油菜》。
芥菜 似菘而有毛,三月間臺,長尺餘,亦可醃藏,其子如粟粒,收以搗汁,味極辛。又一種曰黃農芥,又曰雞腳芥,形矮味辣,又曰白芥,可入藥。甜菜 《本草》作「菾菜」 ,葉厚而圓活。
菠菜 :種來自《菠稜國》,因名。北人名「赤根菜。」 薺菜 俗名「野菜。」
莧菜 :《韻會》云:「莖葉高大而見,故字從見,《爾雅》」 所謂蕢也。有一種曰灰藋。
春菜 俗名《水白菜》。
萵苣 俗名苣筍
蘆菔 黃白二種。出太湖濱,一名「蘿蔔」 ,詩人呼為「土酥。」
蔞蒿 生水邊
韭 冬末春初卷茁者,名「韭芽」 ,產崑山者為勝。蒜 出崇明者佳。
蔥 :有「龍爪蔥」 、綿蔥、胡蔥諸種。
落蘇 俗名茄子
胡荽 俗名芫荽
蕈 即菌,多生西山中。二月生者名「雷驚蕈」 ,色赤者名「豬血蕈。」 其他梅蕈、松蕈、桑蕈皆可食,然亦有毒。
薤 韭葉蒜根
《山藥 》古名「薯蕷」 ,出茜涇者為佳。
芋 即蹲鴟,有水旱二種,小曰芋艿,大曰芋魁。又一種名波羅芋,一枚重四五觔,出茜涇。香芋 蔓生。
《落花生 》花脫,落地即結子。
蘘荷 俗名「甘露子」 ,狀如蠶蛹。冬月與菜並藏,可辟蠱疾。
薇 芽初生如小兒拳,可醃為蔬,葉如鳳尾草。鬻。楊梅者取以承筐。
水實之屬
菱 王氏《武陵記》曰:「兩角為菱,四角、三角為芰。其花晝合夜開,隨月轉移,猶葵之向日也。有紅白二種,白者為餛飩菱」 ,惟長洲一種,紅菱綠蔕,鮮色可愛,特大而美,出顧姚蕩蕩係兩姓合有崑山一種似之,味略減,謂之「婁縣菱。」
芡實 葉似荷而大,俗名「雞頭」 ,狀類雞首也。蓮 實可食。
藕 出吳縣黃山南塘者佳,名「傷荷藕。」 他產不滿九竅,此獨過之。唐蘇州進藕。
葧臍 即鳧茨。出長洲華林村者,色紅味美,不耐久。出吳江陳灣村者,色黑帶泥,可致遠,性可軟銅。
茨菇 《本草》名「烏芋。」 生水田中。
溪毛之屬
蓴菜 ,出吳江,味滑。四月生葉似鳧葵,莖如釵股,短長隨水淺深,即張翰所思者。洞庭舊無蓴,明蔡以寧、鄒勝五始種之太湖,今最盛。兩山家家食之。
茭白 ,即菰也。中心生臺,如小兒臂,名茭。手有
黑點者名「茭鬱」 ,各縣有之。惟吳縣梅灣村一種,四月生,名「呂公茭」 ,茭中有米,可作飯。然今未有作飯者。
荇菜 似蓴,結子。煮之味甘,名荇酥。野人多食之。
芹 味香潔,文廟祭丁用之。
花之屬
梅 ,花以驚蟄為候,白者有二種,一名江梅,即直腳梅,花疏瘦而早。一名官城梅,取江梅以佳本栽接之,花敷腴而遲,各縣皆有,惟光福鄧尉山間香雪萬重,幾三十里,洞庭、長圻亦盛。又一種名百葉緗梅,花葉至二十餘瓣,差小而繁密,不結實。又一種綠萼梅,色綠,比之九華仙之萼綠華也。又一種紅梅,花類杏。《西清詩話》云:「承平時,紅梅獨盛於姑蘇,晏元獻公始移植西岡圃中,貴游賂園吏,得一枝分接,由是都下有二本矣。」
蠟梅 ,與梅類,開在梅前,色似蜜脾,香又相近,故名。凡三種,以子種不經接者,花小香淺,名「九英梅」 ,俗訛為「狗蠅梅。」 經接花疏,開常半含,名「磬口」 ,佳者為「檀香梅」 ,色深黃如檀。
山茶 深紅者名「寶珠」 ,淡紅者名「楊妃」 ,白色者更韻。又一種名「蜀茶。」
桃 有單葉,有千葉,有碧桃、緋桃,隨處有之。蟠螭山中最盛。《蘇臺十景》有蟠螭春色。
李 杏
海棠 皆單葉,別有蓮花。海棠重葉豐腴,俗名「西府海棠。」 常熟文村有樹,高二丈餘,幹盈抱,花最艷,雲種出海東。
《木蘭 》「唐時有,今無。」
木筆 葉如柿,花白蔕紫,初開如筆,故名,又名「迎春。」
《牡丹 王志》有觀音紅、崇寧紅、壽安紅、王希紅、疊羅紅、風嬌紅、一捻紅、朝霞紅、綎紅、雲葉紅、茜金毬紫、中貴牛家黃,舊傳朱勔園內萬本,皆以飾金牌記其花名,今諸種皆不傳,近時有玫瑰紫、慶雲紅、玉樓春、傳家白、新紅、嬌艷、西瓜瓤、綠牡丹等名。
丁香 有紫白二種
瑞香 紫白二種,又一種名「結香。」
梨
紫藤 常熟有藤谿太倉學山園最繁盛。梔子 ,佛書名薝蔔花,《謝靈運賦》稱為「林蘭。」 山礬 一名玉蕊花。
榴 :有紅、白、粉紅、千葉、單葉諸種。
《木槿 詩》曰「舜華。」
紫薇 一名百日紅,又有紅、黃、藍、白四種桂 。《吳郡志》云:「桂本嶺南木,吳地不常有,唐時尚有植者。樂天守郡日,謂蘇之南城有桂一枝,惜其不得地,賦詩唁之。近世以木樨為巖桂,非是。」 按此,則桂與木樨,當是二種。
芙蓉 一名「木蓮」 ,又名「拒霜」 ,多生水旁,一種名「三醉」 ,自晨至夕,色有深淺。以上並木本。
薔薇 ,紅白雜色,別有金沙寶相刺、紅紫玫瑰、金櫻子、《佛見笑》,皆其類也。又黃色者,格韻尢高。玫瑰 一種有刺無香者,名「刺蘼。」
月桂 四時開不絕
金絲桃 ,花黃色,狀如桃,五六月開。
錦帶花 ,俗名「麻葉海棠。」 長枝密,花如錦帶,在處有之,吳中者獨香。
《七姊妹 楊基詩》:「紅羅𩰚結同心小,七蕊參差弄春曉。」 即此。
郁李 小花,繁縟可愛。
《木香 》細朵,淡黃色,垂條匝地。
《酴醾 》本酒名,其色相似,故名。
柳穿魚 花串生如貫魚,紅、紫二種。
棣棠
「凌霄 」 附木而生,花能墮胎。以上亦木本,但微弱耳。
芍藥 范成大過維揚,買栽於石湖,有深紅、紫、白、千葉、重臺數種。
朝鮮牡丹 ,一名「靈妃珮。」 葉似牡丹,《花串生,如錦包》。
罌粟 「即米囊花」 ,有千葉、單葉之異。成畦種之,五色爛然,殼可入藥。
《虞美人 》,單葉千葉,無定,種亦隨變。
長春 一名「金盞花。」 四時相繼開。
蛺蝶 花,黃者莖長,白者莖短。
箬蘭 花紫葉類蒲
高良姜 花色青,多植之牆頭。
剪春蘿 又一種大紅者名「剪秋紗。」
金雀 ,色黃,形似雀。
《洛陽 》一名「瞿麥」 ,一種名「石菊。」
石竹 狀如金錢
萱 :有金萱、朱萱、麝香萱,又名忘憂草。王子年《拾遺記》云:「吳中書生呼為療結花,又名宜男草。」 山丹 :即渥丹,有紅、黃、白三種色。
蜀葵 :五色各異。《爾雅》名「翼荍。」 又有向日葵、錦葵,秋開者名秋葵,色黃。
百合 有紅、白二種,紅者名「虎皮」 ,白者名「檀香。」 二至花 ,花甚細,色微紺。開於夏至,斂於冬至,又名如意花。
躑躅花 ,花黃色,春時遍開山徑。
《淡竹葉 翠如蛺蝶》。
玉簪 ,一名「白萼紫」 ,花名「紫萼黃」 ,花名「黃萼紫。」 《茉莉 》一名「狀元紅」 ,亦有白色者。
《金鳳 》俗名《鳳仙子》,又名《急性子》。
米蘭 :一名鈴兒草,花如小鈴,一縷下垂滴滴金 。陶弼句:「九秋珠露滴成芽」 ,言其珠露滴地復生也。
《鼓子 》皮日休云:「鼓子花開白日,岸即牽牛。夜落金錢 花似錢。朝開暮落。」
金燈 俗名《忽地笑》。
秋海棠
雞冠 種色各異,絕矮小者名壽星雞冠菊 ,《王志》有勝金黃、疊金黃、棣棠黃、疊羅黃、麝香黃、千葉小金錢、太真黃、垂絲菊、金盃玉盤、鴛鴦菊、喜容千葉、毬子、金鈴等名。今時命名益多西施、褒姒、楊妃、二喬、松子、絡索、蜜撞、蟹爪、黃白鶴翎、金鳳毛、海日紅等種,揣色侔稱,惟鶴翎為第一。太倉、崇明、嘉定,尤工於種植,種類既多,沙土潮潤,葉色花光,迥異他處。又單葉旅生者,曰「野菊」 ;可供蔬茹湯藥者,曰「甘菊。」 花枝倒垂,捲如髮鬈者,曰「波斯菊。」 紫瓣黃心,茸茁微香者,曰「藍菊。」 形如僧鞋者,曰「僧鞋菊。」 皆東籬之附見者也。水仙 、單葉、千葉二種,單葉者更佳。以上並草本。
荷 有紅、白、黃、碧、錦邊並頭諸種,惟大紅十八瓣最勝。
蓼 大紅者名「觀音蓼。」
「蘋 藻 」 已上俱水生。
果屬
梅 大者名「官城梅」 ,晚熟者名「時梅。」 又鬆脆無滓者,名「消梅」 ,最大者名「金剛拳。」 又實大而皮紅者,名「鶴頂梅。」 又一蔕雙梅者,名「鴛鴦梅」 ,多葉紅梅也。
杏 :《地理志》云:「范蠡宅在湖中,有杏,大如拳,今亡。」
桃 :有金桃、銀桃、五月桃、半觔桃、李光桃、壽星桃、盒盤桃、鷹嘴桃、水蜜桃、十月桃、茄桃、扁桃、灰桃諸種。
柰 花似李實,皮青肉紅。
櫻桃 :即含桃,有尖圓二種。出常熟者,色微黃,名蠟櫻。範文穆公云:「自唐已有吳櫻之名。」 林檎 俗名花紅,即來禽。
枇杷 出洞庭東山者,名「白沙」 ,味大甘。蟠螭石壁者亦佳。初接則核小,再接則無核。《頂山上方院》有一種無核。
《楊梅 》吳中名品,味配閩之荔枝。出光福,銅坑第一,聚塢次之。
李 有青脆、紫粉二種,小者為「嘉慶子。」
石榴 :單葉者,結實子色淡紅,味甘;鮮紅者味酸。
柿 :有「海門」 、糖罐、圓珠、「方蔕」 諸種。
梨 ,出洞庭西山,有十種:蜜梨、林梨、張公梨、白梨、黃梨、消梨、喬梨、鵝梨、大柄金花梨、太師梨,出常熟韓墩者名「韓梨。」
栗 ,出常熟頂山,味香而美,比常栗小,名「麝香囊。」
橘 ,「洞庭東西山俱有,大而深綠色,未霜,臍間一點先黃者為綠橘。」 又有平橘、蜜橘、塘南橘、朱橘、洪州橘、襄橘、匾橘、脫花甜、早紅橘、漆楪紅諸種。唐時,蘇州貢橘。
銀杏 即鴨腳子,俗名「白果」 ,多出洞庭。
橙 木有刺,可以漬蜜成膏。
香櫞 :粗皮者名「春櫞」 ,最隹。
金柑 圓者為「金豆」 ,稍長者曰「牛妳柑」 ,常熟沙頭最盛,宋汴京最貴之,以溫成。後所嗜,藏於菉豆中則經久。
真柑 其木畏霜,又不宜旱,故不多植。
棗 俗名白蒲棗
葡萄 紫白二種
核桃
木屬
松 有「剔牙松」 、「羅漢松」 、「括子松。」
柏 有「扁柏、側柏、纓絡柏。」
檜 柏葉松身
梓 赤者名楸
楮 :俗名「榖樹」 ,汁可描金。
檉 俗名西河柳
椐
榆 有榆錢
槐 花可染黃一種盤結如虯名「盤槐。」
「楓 葉作三脊,霜後色丹。」 《崔信明》句。「楓落吳江冷。」
冬青 子名「女真。」 實可取蠟。
皂莢 通身皆刺,入藥莢可去膩。
黃連 其苗可食
「《黃楊 》歲長一寸」 ,閏年則否。
烏桕 :質鬆可雕板。棕櫚 一名「蒲葵」 ,又名「栟櫚。」
石楠 :「冬則葉紅。」
樸 屈幹粗質,僅可作俎。
桑 柘 檀
椿 葉香者名「香椿」 ,可入烹飪。
「梧桐 有桐棉」 ,桐淚子可食。
《楊柳 》「吳中常得鳳洲種」 ,婆娑可愛。
烏絨 楝
杉 虞山丘壟間多樹之。
竹屬
金竹 色如蒸栗
哺雞竹 :范成大云:「以其蔓延如雞之哺子也。一名護居竹。」
燕竹 以燕來時生筍,故名。
鳳尾竹
桃枝竹 :皮日休詩:「桃枝竹覆翠嵐溪。」
慈姥竹 :叢生,俗名「慈孝竹。」
斑竹 。《粉金竹 》。《紫竹》。
《瀟湘竹 》《毛竹》
方竹 :每節微有方楞。
黃金間碧玉 ,黃節間青。又有青節間黃者,即名「碧玉間黃金。」
水竹 又有「小水竹。」 高不及尺,細如針。種盆中石竹 。粘竿竹。
草屬
蒲 粗葉作包,細葉作扇。
薜荔 附壁而生
《雪裏珊瑚 》,結子經霜。紅如珊瑚。
老少年 紅者,名「鴈來紅。」 黃者名「滿庭芳。」 「鳳尾草 」 ,根即貫仲。
《吉祥草 》冬夏常青。
《翠雲草 》生陰濕處,
佛頭青 《千年蒕苔 。一名垣衣」 ,又名「水衣》。
階沿草 根即麥門冬
葦 初生名葭,稍大為蘆,長大為葦。又一種名菼,似蘆而小,俗名「烏蓲。」
蘭草 :俗名「醒酒草。」
藜 一名「灰藿。」 嫩苖可食,老可作杖。
雜植屬
扶芳 初生,纏繞他木,葉圓而厚。夏月取葉,火炙香,煮以為飲,碧綠而香。隋大業五年,吳郡貢二百本入洛京,植之西苑。時尚食直長謝諷造《食經》,具四時飲,春有扶芳飲,今不知為何物。茶 出吳縣西山穀,雨前採焙,爭先騰價,以雨前為貴也。昔洞庭水月院茶嘗入貢,載《圖經續記》。又虎丘西山地數畝產茶極佳,烹之色白,香氣如蘭。但每歲所採不過二三十觔,止供官府採取,吳人嘗其味者絕少。
木瓜 多產洞庭山,清香可供幾席。
藍 ,崇明東沙最盛,四月下子,五月剪葉,浸水三兩日,去渣,攪之成青靛。歲常三四收。出郡城者為「杜藍。」
杞柳 ,出楓橋及橫塘,其條柔為栲栳,細為箱筐。
蓆草 ,出甫里。冬月種,小暑後收刈。
燈草 :種法與「蓆草」 同,出郭巷。五月刈,曝乾,以刀劃開其心,作燈炷。入藥皮製雨蓑。
《薴蔴 春種秋收可為布。黃草 如葛,性脆可為布》。
菅草 生沙塗上,似藺,織捆為屨。
天藍 苖若苜蓿,三四月間碎藍花,土人以其子布於麥地,刈麥後翻入土中,最肥田。
天燭 一作「天竹」 ,出嘉定。有粳、糯二種,鬼面者隹。
「煙草 」 向無此種,明季始種植。
芭蕉
藥屬
白芷 一名葯香草也。《本草》云:「出吳地者良,故名吳白芷。」 陸龜蒙撰《採藥賦》。
薄荷 :出府學前南園者,名龍腦薄荷,歲貢。
京師
紫蘇 :出府學前,其葉面背俱紫。
《蛇床子 》生太湖旁。
牽牛 黑白二種
《枸杞 一名「仙人杖。」 根即地骨皮》。
香附子 即莎草,根出梅李鎮岡身路者為佳。「天南星 」 ,出虞山。
《麥門冬 》即沿階草。
《長春藤 生太湖,一名「千歲藟。」 青色者佳。絡石草 ,即薜荔》。
香薷 、荊芥 、吳茱萸。
王不留行
天花粉 即「瓜蔞根。」
《馬兜鈴 》根為木香。
陳皮 出洞庭
澤蘭 :開白花,葉似大麻,其根名「地筍。」
兔絲子 :苖名「黃絲草。」
《鼠粘子 》一名《牛旁子》。
「鬼箭草 」 ,出穹窿山,莖有箭翎。
鐵腳草 即葳靈仙。出虞山。
豨薟草 :俗名大杴草。按《縣志》:「春生苗,葉似芥,秋有花如菊。益元氣,治瘡疾。」
《牛順頭草 》,出西山黃堰嶺。
藿香 :有大、小葉二種。
甘菊 :《說文》作「蘜。」
忍冬藤 即金銀花
《益母草 》:詩名蓷,即茺蔚子。
紫葳 一名凌霄
車前子 :詩名「芣苢。」 俗名「蝦蟆衣。」 《穀精草 。莖端有星》。一名「戴星草。」
商陸 按:《常熟縣志》:「一名樟柳。其根像人者,刻樟柳。人取根莖,去諸毒。」
五茄皮 、桔梗 、蒼耳子 、山梔、烏頭 俗名《僧鞋菊》。
《決明子 》,能明目。
地膚子 莖名「落箒母。」 出常熟縣。莖可為箒,子可治風。
何首烏 :一名「交藤。」
紫花地丁 一名見《腫消》。
菖蒲 葉粗者為「菖陽。」
夏枯草 :《內經》名乃東,又名夕勾。稟純陽之氣,夕則屈首。
薏苡 按《常熟縣志》,「東鄉多種之。」
《天明精 》俗名「杜牛膝」 ,又名「鶴蝨。」
《鯉腸草 》:即旱蓮草。
蒲公英 按《常熟縣志》:「苗如菊黃,花亦名黃花地丁。能消諸腫乳癰,用之尤妙。」
大黃 俗呼《杜大黃根》。
《山茨菇 葉似羊躑躅》,結子三稜。解諸毒。鱗屬。
鱸魚 出吳江長橋南者味美,即四腮鱸。出橋北者三腮,味鹹肉慢。隋煬帝謂「金虀玉膾,東南佳味也。」
鱖魚 狀如鱸
鯿魚 出太湖。銀魚 出太湖,上,人多鱐以致遠。宋張子野詩:「春後銀魚霜下鱸。」
白魚 :俗呼「時裏白。」
鮆魚 俗名湖鱗
《鱠殘》魚 ,狀如銀魚而大,出太湖。相傳吳王江行食鱠,棄魚而化。冬月帶子者名「《挨冰嘯》鯉魚 」 ,魚中惟鯉最壽且大,當脊有三十六鱗,得陽數。
鯽魚 冬月味美,吳人有「寒鯽、夏鯉」 之稱。有青鯽,出光福渰中。
石首魚 :出海中,俗名黃魚,夏初則至。諺云:「棟子開花石首來。」 《吳地記》:「城下水中有石首魚,秋化為鳧。」
鱧魚 即黑頭魚,有七竅如北斗,夜半仰首向北而拱。
《鯧魚 一名鯧鯸》。身匾而小。
鰳魚 頭骨,可裝鶴形。
鰣魚 。《魚, 鱓
針口魚 :口有骨半寸許,土人多取為鱐。推車魚 :一名「插船釘」 ,冬月見於冰間。
鰱魚 皂白二種
《斑魚 》形似《河魨》而小。
鯖魚 常熟名為《菜花鯖》。
黃鱨魚 身狹小
箭頭魚 ,出新洋江,形如箭簇。
《鯷魚 一名鯰魚》,無鱗、大頭,口上有肉,鬚食小魚。
箬魚 形如箬葉,俗名《箬鰨》。
吹沙魚 俗名沙魚,即《詩》鱨沙。
《土附 》,附土而行,不似他魚浮水,故名。
蝦虎 類土附而腮紅,善食蝦如虎,俗名「新婦魚。」 又一種麥吹風,麥熟時出。
河魨 一作豚,有毒,烹調失宜,能殺人。吳人甚珍之,謂其脅為西施乳。諺云:「蘆青長一尺,莫與河魨作主客。」 言二月初可食,過時則有毒,不可食也。
《鯸鮧 》,俗名「淡水河魨」 ,出太湖。「黃額 」 ,一名「黃顙」 ,似鯰而小,額脊俱可戟刺。鰻 有雄無雌,以影漫鱧而生子,故名。
鰌 似鱓而短,朱魚 赤、白花三種,蓄之盆盎為珍玩。
魚秧 東鄉,蓄以販鬻。
介屬
鱉 :陶朱公呼為「神首」 ,蓄之池,使魚不散。《小八珍》有鱉裙。
蚌 龜 螺螄 田螺 蝦 海螄
蟹 出太湖者,曰「湖蟹。」 大而色黃殼軟,冬月益肥美,謂之「十月雄。」 出崑山蔚州者,曰「蔚遲蟹」 ,出吳江汾湖者,曰「紫鬚蟹。」 出常熟潭塘湖者,曰「潭塘金爪蟹。」 又江蟹、黃蟹,出諸品下。
蟛蜞 :似蟹而小,吳人語譌為「蟛蚏。」 蛤蜊 ,產於海口,有紫綠者佳。
「沙裏勾 」 蟹屬,出嘉定高橋鎮。
蝨蟹 有蟹形而小如豆,中涵紅膏。出嘉定楊涇者佳。搗汁濾滓,煎成為腐,味佳。
蜆 出白蜆江
蟶 :出海邊,似蜆而長。
《小娘蟶 》,出嘉定高橋鎮沙中,其形似婦人羽屬。
鵁鶄 ,水禽,黑襟青脛,丹爪,噣色及項。
雉 以漢呂后諱稱「野雞。」
鸛 鷺鷥
鴛鴦
《黃鶯 》一名《鶬鶊》。
「布穀 」 即《戴勝》。
鴝鵒 :俗呼八𪃿鳩 ,俗名鵓鴣。諺云:「天欲雨,鳩逐婦。」 蓋雨則逐,晴則喚歸也。鳩乃不噎之鳥。《周禮》:「獻鳩以養國老」 ,取祝噎之意。
鴿 喜合故名
鵲 一名乾鵲」 ,一種「《山鵲,色藍而小,最小者為石鵲》。
烏 鴉之別名。腹白喙小,能反哺者為慈烏。黃雀 ,出海邊,冬初西風急,千百成群,自江外飛至,食稻而肥。又名稻頭雀。
蛓毛鶯 ,出崑山,或雲即桑扈。張南郭云:「即催耕鳥。」 入秋食蛓毛,味極膩。
鶩 俗名野鴨
百舌 立春則鳴
《百勞 》即《百趙》,立夏則鳴。
《山鷓 》:青色長尾,棲於林木。
鵪鶉 :《本草》言「蝦蟆所變」 ,《素問》言「田鼠化鴽」 ,即此。
鴨媒 :似鴨而小,弋人蓄之,以捕野鴨。
《啄木 》,以嘴畫符於木,木中蟲自出,因取食櫻桃鳥 ,紅嘴,白頭,黑身。
偷倉 本名禿倉。梅聖俞詩「禿倉尚欲遠飛去」 ,即鷃也。
告天 野田間愈鳴,飛愈高,力盡始墮。
採桑子 ,形如白頭桑椹,熟時有之。
青。 《集澤中竹》嘈 一名「鶻鵃。」尾短多聲。
《白頭翁 》「八月能化為鷹。」
練雀 尾長
《繡眼 》最小而巧,眼筐如繡。
蠟嘴 《白𪅃 》鶺鴒。畫眉 《子規 》竹雞。
團尾 ,形似盧甲而尾圓,四月化生。出太倉鵝 純白者,味最美。
鴨 出崇明者曰「沙鴨」 ,味最美。
雞 《嘉定三黃》雞,啄足皮俱黃,有重八、九觔者,毛屬。
牛 ,馬 犬 ,貓 ,黃鼠。
羊 嘉定有艾祈羊,四耳,不羶而甘肥。艾祈,地名。
豕 《前漢地理志》:「揚州畜宜,六擾,六物為人所馴善也。」
貛 :有豬貛、狗貛二種。穴古塚中。貍 俗名「香貍。」
獺 、獐 、兔 ,竹、狗
刺蝟 俗名《偷瓜窅》,入藥止心痛。
松鼠 大者名「松狗。」
老鼠 俗名老蟲
《青狼 穴居》似犬,能以足揚塵。
蟲屬
蠶 ,近湖諸山鄉,畜養繰絲。
蜂 一種竹蜂,名笛師。一種蜜蜂,採花成蜜蜂有兩衙,早衙朝其主方出採花,暮衙畢方入房。蜂王所居,疊積如山,名蜂臺蜂,釀蜜,其形如脾,謂之蜜脾。又一種螟蛉,《鄭康成詩註》云:「蒲盧即果贏,取桑間小青蟲,負之煦嘔,以成其子。」 又小蜂,作房小樹上,倒懸其房,蔕固似漆。又露蜂,形與房俱大。又土蜂,地中作房。又壺蜂,形如壺,黑色。
《蜻蜓 》一名「負勞。」
蟬 。大而黑色者,蚱蟬也。又曰:馬蜩頭上有花冠曰螗蜩;具五色者曰蜋蜩;小而紋者曰螓;小而色青綠者曰茅蜩;秋月鳴而色青紫者曰蟪蛄;小而色青赤者曰寒蜩,曰寒螿,未得秋風瘖不能鳴者曰瘂嘽。今俗俱呼蜘蟟。螢 ,一名宵飛,腹下有光,乃茅根所化,《呂氏月令》所謂「腐草化為螢」 是也。一種長如蛆蠋,尾後有光,不能飛,乃竹根所化,又名馬蠲。《明堂月令》所謂「腐草化蠲」 是也。一種水螢,居水中。唐李子卿所賦所謂「彼何為而化草?此何為而居泉」 是也。
蛾 俗名「撲燈蛾」 ,一名「暮光蛾」 ,與螢為牝牡。蛾以螢為牝,見火疑螢光,故赴之而死。
蝴蝶 蝶嗅花香以鬚,俗呼鬚為「胡」 ,故以胡名。大而五色者,俗呼「梁山伯。」 《祝英臺》
螳螂 :兩臂如斧,一名「巨斧」 ,子名「螵蛸。」 生桑樹上者佳。
絡緯 :俗名「紡車婆」 ,秋夜作聲徹曉,與紡車無異。
蜈蚣 支硎山最大,入藥煎膏。
《蚱蜢 》:跳躍有翅。
蝦蟆
蝌虯 即蝦蟆子。月大盡生前兩足,月小盡生後兩足,又名「活東。」
蛙 長踦,瞋目如怒。越王揖怒蛙,而武士歸之。以其聲「蛙淫」 ,故曰「蛙。」
蟋蟀 :一名促織。《詩》云:「促織鳴,懶婦驚。」 其性嗜𩰚,吳中少年蓄之磁盆,以金錢角勝。明宣德中,有朱鎮撫者進蟋蟀得寵,遂加秩。
蠹魚 一名《蟫書中蟲》,一名衣魚,一名蚋魚。《壁錢 》俗名《壁喜》小而捕蠅者名《蠅虎》。微細可憎者,不盡載。
石屬
太湖石 ,出洞庭西山,生水中,歲久為波濤所衝,皆成嵌空,鱗鱗作靨,名「彈窩」 ,實水痕也。沒人縋下鑿取,不易得。石性溫潤,扣之鏗然。在山上者名「旱石」 ,雖奇巧,不甚貴。牛僧孺好石,以太湖為甲。宋朱勔進太湖石役夫,皆官承節郎,賜金帶,封石為磐固侯。
《黿山》:石 出洞庭,黿山充碑碣柱礎之用。「村石」, 出靈岩山下,可為硯。「堯峰石」, 出堯峰山,天然蒼翠古樸,取以疊山,更佳。
砂石 諸山俱出,獨天池者質細。
揭黃石 理粗發墨不滲,類夔石。土人刻成硯,以草朿燒過,仍用慢灰火煨之,色遂變紫。《米氏硯史》云:「蘇州揭黃石硯」 是也。
崑山石 出馬鞍山,色白,嵌空玲瓏,土人探穴得之。質小,可置盆盎,供幾席之玩。宋陳止菴恐傷山脈,曾立碑禁鑿。取山下亂石,可以取火,名「火石。」
「苑山石 」 ,出常熟縣,亦可為硯。
錦峰石 ,出錦峰山,色紫,充雜器用。明永樂間造南京報恩寺塔,取此石刻佛像,以其當陰雨,不潤濕,可采。
赤石脂 ,出秦餘杭山,有五色者,《蘇州土貢》,有赤、白二色。
白墡 ,出陽山,白如粉,可用塗堊,亦堪入藥。山之東北坑深,轉為隧道,土人鑿而取之,以充造作之用。
帛屬
錦 ,五色眩耀,花樣有海馬、雲鶴、寶相、球門之類。明宣德間,嘗織《晝錦堂記》,如畫軸,或織詞曲聯為帷帳。又有紫白落花流水充裝潢。卷軸用紵絲 ,出郡城,有素、有花紋,有金縷,其製不一,《禹貢》所謂「織文」 是也。上者曰「清水」 ,次曰「兼生」 ,以生絲雜織之。次帽料,又次丈八頭,皆以漿粉塗飾,品最下。織造府所製,上供平花雲蟒諸緞,尤極精巧,幾奪天工。
羅 有花素,別有《刀羅》《河西羅》。
紗 素者,名「銀條」 ,即漢所謂「方空」 也。花紋者,名「夾織。」
綾 唐時充貢,謂之吳綾。《舊唐書》:「天寶中,吳郡貢紡綾。大曆六年,禁織龍鳳、麒麟等紋,其薄而鸞鶴紋者,充裝飾書畫之用。」
絹 《左傳》杜預註:吳地貴絹,鄭地貴紵。有生絹,有熟絹。又有白生絲,織成縝密如蟬翼,幅廣至四尺者,名畫絹。又有羅底絹,稍厚而密。織造府製上貢絹,另置機杼三人運梭,有闊至二丈者。紬 即繒也。絞絲織者曰線紬,撚綿者曰綿紬。攢絲而成者曰絲紬。粗絲織者俗呼杜織紬。又有綾機紬、縐紬、紋紬、春紬、捺紬諸樣。
《秋羅 》有《遍地錦》。
縐紗 有花素二樣
布屬
棉布 東鄉最盛
藥斑布 ,出嘉定及安亭鎮。宋嘉泰中,有歸姓者創為之,以布抹灰藥而染青,候乾,去灰藥,則青白相間,有人物、花鳥、詩詞各色,充衾幔之用。刮白布 太倉二三月間,婦女取上等苧麻,擇清池漚之,曝晴日中,用蝸殼就水洗刮,使白澤有光,然後績之以布,細如羅縠,瑩白可愛,亦曰「腰機布。」 明弘治初,州人以之諂中貴致上用。歲取三千疋,民力不堪。弘治十六年,給事中王縝清理屯田,按州疏乞停免,上允其奏。
飛花布 細軟如綿
官機布 ,真色不漂洗,出《徐王廟》者佳。
縑,絲布 合薴與絲比而成之。
棋花布 ,用青白縷相間織成。
「斜紋布 」 ,出嘉定。
麻布 :績麻為之,精粗不等。
《黃草布 縷》黃草為之品最下。
剪綵屬
灑線
絨繡 生動如畫,不減松江露香園。顧《繡堆紗 》,以縐紗刺成花瓣人物。
刻絲 ,五色相錯,間以金縷。
網繡 絲線布網,填以花朵。
挑花 布地線花
《刷絨 》綵絨用膠刷成花朵。
《點翠 》用翠羽點染作花。
「彈墨 」 ,噀五色於素絹,錯成花鳥宮錦。
《結串 》絲線辮成,綴以流蘇。
器用屬
金扇 ,有毛金。《紅地》金。雨雪金,熏金。
扇骨 ,粗者出齊門,其精工者,有馬勳、蔣三,大小圓頭、玉臺直根、王梅溪雕邊,傳為珍玩箋 。唐有《魚子箋》。宋顏方叔嘗創製諸色箋,有杏花露、桃紅、天水碧,俱砑花竹、山林人物,鱗羽精妙如畫,亦有金縷描成者。范成大云:「蜀中粉箋,正用吳法。」 元有春膏、冰玉二箋,魫色尤奇。又以繭紙作蠟色,兩面光瑩,多寫大藏經。故世有「元箋」 、「宋箋」 之稱。已後所造,幅小於昔,雖便於用,而無古法。
燈 。宋時萬眼羅、琉璃球二燈最奇。一種柵子燈,在魚行橋,盛氏造,今不傳,即「雲雨繚絲燈」 也。以紙為之者,有花草、人物、鳥獸之狀,及滾地球燈、走馬影戲燈。以麥稈為之者,名「麥柴燈。」 明神宗張燈後院,以麥燈居中,以五色紙鐫細巧人物者,出梅里,名「梅里燈。」 以剡紙刻花竹禽鳥,用輕綃夾之,名「夾紗燈。」 以明角染五色作花者,為「魚魫燈。」 又山東「珠燈」 、「連珠燈」 ,丹陽「繚絲燈」 ,杭州「羊角燈」 ,雖非土產,賈人爭集於市。燈市在郡城吳趨坊。
蓆 出《虎丘》,其次出《滸墅》。
「銅香爐 」 ,出郡城福濟觀,前間有名手倣造宣。
銅乳爐、鰍耳、魚耳、戟耳、馬蹄法盞壓經井口等款,以藥煮,藏金栗殼等色。
《麻手巾 》。《出齊門外陸墓》。
蒲鞋 ,細邊深面,款製極雅,又一種「秋涼鞋」 ,出嘉定。
「竹著 閶」 ,門外有「削著墩。」
藤枕 ,治藤為之,出齊門外,粗者出《梅里》。「蠟牌 」 ,出郡城《桃花塢》。
木梳 :有黃楊、石楠二種。
「斑竹器 」 ,出半塘,椅棹、香幾、書架、床榻之類,填以銀杏板,製造極精。
書畫卷軸 出閶門專諸巷春。贗筆臨摹,止供販鬻。
《提琴弦子》、笙簫管笛 吳人善音律,故製器亦精。
絹器 內用堅厚隔帛,飾以綾錦,製香盒、臺幾及扇、硯、圖書、窯器等匣。
崑刀 ,出崑山文房剪裁之屬,裝貯匣內,有七事件:「二十八宿」 等名。
「竹筆筒 」 ,出嘉定,刻成人物山水,朱小松擅名。又臂閣酒盞及竹根大蝦蟆,中藏小者百枚,以為猜枚之戲。
《紙帳 》以涇縣綿紙製成,畫大枝梅花。
羊毫筆 ,其法傳自吳興,狼毫水筆尤健,金線 以粉緯為骨,外用切金條撚成。
竹絲盤盒
醞釀屬
煮酒 唐有五酘酒。宋天祐中,學士孫冕為知州,傳釀於木蘭堂,謂之「洞庭春」 、「白雲泉。」 今其法不傳。惟煮酒以臘月釀成,煮過泥封,經兩三歲最醇。或加木香、砂仁、金橘、女真子、松、針、梅、蘭諸品,味更香冽。其釀而未煮,旋即沽賣,謂之「生泔酒。」
三白酒 :以白麪造麴,用泉水浸白米釀成,故名。
白酒 以草藥釀成,斗米可得酒三十甌。置壁間,月餘色清味冽,謂之「靠壁清」 ,又名「竹葉清」 ,又名「秋露白」 ,鄉間人謂之「杜茅柴」 ,賣者束草為標,以十月造者尤佳,名「十月白。」
燒酒 取糟粕蒸之,滴水成酒,名「滴花」 ;加以香料,名「五花燒」 ,色如琥珀。
蜜林檎 以生泔酒浸秫米飯釀成,味極厚而甜,又名「狀元紅。」
大酒糟
《酒娘糟 》又名「浮籽糟」 ,即白酒未漉者。
麯 ,菉豆和麪為之,有粗細二種。醋 、米麪、餳酒皆可造,紅色者名「神仙醋。」 糟油 用白酒腳,入粗麯、椒、鹽,經冬即化成酒藥 。郡城造者為官料。
品饌屬
炙魚 :《吳越春秋》云:「吳王僚嗜炙魚,子胥薦專諸於公子光。專諸去從太湖學炙魚,三月得其炙法,因刺王僚。」吳人善治食品,其來久矣。水晶 以赤尾鯉淨洗去涎,用新水漫火熬濃,去鱗滓,待冷即凝,縷切之,沃以五辛。俗雲「䐑子。」
魚鮓 出吳江,以荷葉裹而熟之,名荷包酢,或就池中荷葉包之。白樂天詩:「乾荷葉上包魚鮓」 ,蝦鯗 煎鯗,以蝦子塗蒸熟,小瓶貯之,可以餉遠。
蝦米 出茜涇。取海蝦小而白者,曬乾,挼去殼。肉白者名「銀鉤」 ,色黃者名「鷹爪。」
風雞 ,出太倉,稻熟後,以赤穀飼之,極肥。法用椒鹽乾醃之。
牛乳 ,出吳縣西山,田家蓄乳牛,取乳如菽乳法點之,名「乳餅。」 抽其精者為酥,名「乳酪」 ,或作泡螺、酥膏、酥花,惟《太倉》乳餅不去酥。
蜜煎 出郡城,以果品蜜漬。
糖楊梅 以糖霜拌楊梅,封貯磁瓮,經年尤鮮,熏者亦佳。
松花餅 春夏之交,山人取松花調蜜作餅,頗佳。
製陳皮 、青鹽,雜參、貝等物,郡城造者佳。豆豉 即古所謂「配鹽幽菽」 也。
米元糖 元,富室何氏製,用「糯米飯曬乾,夾砂炒虛,去砂,用飴糖煎過,入薄荷拌和,切方片,後傳其法。」 出太倉《直塘市》。
《桂花餅 》碓搗極堅,出《嘉定》。
查膏
橙膏 煎熟,入糖霜搗成。
橄欖脯 用《青鹽法》製。
棗脯 :用白蒲棗,去核,烘乾壓扁。
工作屬
裱褙作 宋《南宮畫史》,有「蘇州裱褙」 之名,擅能已久。
銀,作 元朱碧山蟹盃,甚奇,法不傳。
漆作 有退光、明光、剔紅、剔黑、綵漆,皆精。鐵作 自歐冶子鑄劍,吳中鐵工不絕。今靈岩山下數家,能煉鐵成鋼。
錫作 ,舊傳朱象鼻所製為佳。
銅作 ,舊傳木瀆王家,香毬及鎖皆精。又嵌銀壺瓶、香爐諸品,出常熟。
木作 ,出吳縣香山。明永樂時造北京宮殿,有蔡某官至司丞,蒯祥官至侍郎。
「窯作 出《齊門陸墓》」 ,工部用官磚於此燒造。染作 出婁門外維亭。。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