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8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八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八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八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八十一卷目錄

 安慶府部彙考九

  安慶府驛遞考

  安慶府兵制考

職方典第七百八十一卷

安慶府部彙考九[編輯]

安慶府驛遞考     府縣志合載[編輯]

懷寧縣

同安驛 在西門外天柱閣後。設紅槳船一十二隻。水手三十九名,歸懷寧縣走差。又水夫六十名,歸經歷司兼理。

懷寧縣驛 附縣署東偏。本縣兼攝驛務,原設驛馬四十五匹,馬夫四十五名,走差夫二十名。練潭驛 在桐城界。康熙十四年立。驛共馬四十五匹,馬夫共四十五名,差夫共二十名。本縣董理驛務,自康熙十五年以後,逐年奉文增減不一。康熙二十四年,本縣並練潭驛,共見在驛馬九十匹,馬夫九十名,差夫四十名。

總鋪 在府前,置郵之所始也。

雷店鋪 在府北十里。俗呼為「十里鋪。」

張店鋪 在府北二十里。桐潛自此分途,有公館,俗呼為「總鋪。」

泠水鋪 在府北三十里。有公館。

沿山鋪 在府北四十里。有公館。

源潭鋪 在府北五十里,達桐城界,近練潭。蓮花鋪 在府西北三十里。

下青石鋪 在府西北四十里。

上青石鋪 在府西北五十里。

碎石鋪 在府西六十里。有公館。

觀音鋪 在府西北七十里。

三橋鋪 在府西八十里。

沙橋鋪 在府西九十里。

羊鬚鋪 在府西北一百里,達望江路。

瓦窯鋪 在府西北一百十里,達潛山路。三丫鋪 在府西北一百二十里。

騰雲鋪 在府西北一百三十里,達潛望大路。堆穀鋪 在府西北一百三十里,北達徐渫鋪、潛望路。

迎江鋪 在府東二十里。

拱虹鋪 在府東三十里。

漪秀鋪 在府東四十里。

長楓夾鋪 在府東五十里,新造公館達池州路,自此渡江。

桐城縣

呂亭驛 在縣北十五里。呂亭,初為北峽驛。明洪武壬戌,兵部差行人王溫踏勘道里均勻,改置。《城塚記》云:「呂亭在縣十五里呂亭山下。」 《吳志》:「呂蒙代魯肅,督西陵屯軍於此。」 《南畿志》云:「桐城東有呂亭左縣,今呂亭驛是也。」

陶沖驛 在縣西南四十里三安坂。初在沙口坡,後改置。

縣前鋪 在縣治東

崆口鋪 在縣西南一十里。

石井鋪 在縣西南二十里。

新莊鋪 在縣西南三十里。

老林鋪 在縣西南四十里。

棠梨鋪 在縣西南五十里。

野狐鋪 在縣西南六十里。

雙港鋪 在縣西南七十里。

橫山鋪 在縣西南八十里。

山西鋪 在縣西南九十里。以上路達懷寧。陸家山鋪 ,在縣北二十里。

下梨橋鋪 在縣北三十里。

卓家山鋪 在縣北二十里。

泉水市鋪 在縣北四十里。

北峽關鋪 在縣北五十里。以上路達舒城。撩風鋪 在縣西三十里。

牛欄鋪 在縣西四十里。

三安坂鋪 在縣西五十里,路達潛山。以上各鋪,順治七年,知縣龔景運重建。康熙九年,知縣胡必選重修。

潛山縣

青口驛 在縣東北十五里。有館,有亭,有門、有樓。明洪武壬戌,知縣朱明德創。萬曆戊子,知縣王士昌重修。明末寇燬。

皇清順治年重修

縣前鋪 在縣前。改為新察院,今改為「李操撫生祠。」

虎頭鋪 在縣西四十里。

黃泥鋪 在縣西二十里。

桃花鋪 在縣西三十里。以上路達太湖。方家鋪 在縣西南十里。

八字鋪 在縣西南二十里。以上路達望江。沙灣鋪 ,在縣東十里。

陶埠鋪 在縣東二十里。

朱沖鋪 在縣東三十里。

源潭鋪 在縣東四十里。

沙河鋪 在縣東五十里,達桐城。以上諸鋪,明末盡廢。

皇清順治庚寅,操撫李日芃命知縣鄭遹元重建。咸

有堂亭門柵,責司兵居住,日夜傳遞。又每兵置鎗刀衣甲,以禦賊盜。委推官黃敬璣專董其事,誠千古郵傳良法也。

太湖縣

小池驛 ,原設增協,共馬九十匹,馬夫七十二名。於康熙十五年四月內奉文於「敬陳減差等事」 案內酌裁差馬三十匹,馬夫二十名,止留差馬六十匹,馬夫六十名。續於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遵照欽奉。

恩詔復二案。內增復馬二十二匹。夫二十二名。見在

實共設馬八十二匹,馬夫八十二名。

本縣額設差夫四十名,於康熙十五年四月奉文於《敬陳減差》案內酌裁差夫十名,止留差夫三十名,歸併小池驛。續於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遵照欽奉。

恩詔案內、在於本驛增設差夫四十名。見在實共設

差夫七十名

縣前鋪 在縣治東南

棠梨鋪 在縣西十里

汪洋鋪 在縣東北十里。

劉家山鋪 在縣東北二十里。

楓香鋪 在縣東北三十里。

小池鋪 在縣東北四十里。

無相寺鋪 在縣南五十里。

宿松縣

楓香驛 在縣北五十里棠梨坂。明崇禎八年,流賊入境,站毀,移縣北關,深為不便。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孫繼文、令驛丞黨《克先》仍闢。

舊基創置傳署,接遞無闕。

見設差馬八十二匹,見設差夫七十名,見設草夫八十二名。

縣前鋪

韭山鋪 在縣北十里

酒房鋪 在縣北二十里。

赤土鋪 在縣北三十里。

楓香鋪 在縣北四十里。

寨子鋪 在縣西十里

墨煙鋪 在縣西二十里。

鳳凰鋪 在縣西三十里。

酆家鋪 在縣西四十里。

長嶺鋪 在縣東十里

赤岡鋪 在縣東二十里。

望江縣

雷港驛 :歲泒支應銀三百六十兩。水夫七十名,工食五百零四兩。皂隸十名,吹手八名,工食銀一百零八兩。舊有船十三,久廢。舊在縣東三十里,今移。「華陽鎮」 在縣南十五里。順治四年,驛丞張國英葺。

縣前鋪 在縣門外

十里鋪 在縣西十里

涼泉鋪 在縣西二十里。

蘆橋鋪 在縣西北二十里。

雅灘鋪 在縣西北三十里。

石橋鋪 在縣西北五十里。

安慶府兵制考    通志府志合載[編輯]

本府

總鎮一員。順治四年,改鎮為協。設副將。七年,移鎮潛山。

本年移操江鎮安慶帶標下左右二營,共馬步戰守官兵二千餘員名。其江汛仍屬守備專管水兵五百名。

康熙元年,裁撤操江,其官兵歸併江寧總督。五年,總督郎廷佐更定營制,以安慶重地,兵單

仍改「副將。」 其原設官兵八百名,以四百名為城守,作左軍守備一員領之;以四百名並《李陽營》四百名,共八百名,作右軍守備一員領之;統轄沿江遊擊,奇兵營遊擊,瓜洲營參將,又增轄潛山營遊擊。

十一年,因增改營制,其瓜洲營參將裁改守備,水陸營汛官兵共五千二百餘員名,所以重江防也。

十三年,增設左營遊擊一員,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右營遊擊一員,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官兵二千名。

懷寧縣

民壯五十名  ,馬快八名  。巡檢司弓兵十二名。

「閱武臺 」 在樅陽門外。

舊「小演武場 」 在樅陽門內,今廢。

新演武場 在城中

舊演武場 在集賢門外,今廢。

「火藥局 」 ,在樅陽門內,舊為「新塘」 ,宛在亭居池水之中。

操撫部院李日芃,環幕府立營舍,建演武場。前立大屏,後為戟門五楹。門內東西倚垣,為箭房二十四楹,銃房十楹,鼓棚六楹,旗臺一座,正堂三楹,左右耳房六楹,後樓五楹,廂房二楹。堂左為旗纛祠,週以堅垣。

桐城縣

民壯五十名  ,馬快八名  。巡檢司弓兵十二名。

演武場 在東門外一里。舊有廳,今廢。每歲霜降,知縣率民壯操練於此。

本縣城守汛

北峽關汛  樅陽汛  、湯家溝汛。

老關嶺汛

潛山縣

遊擊一員 。順治七年,設副將,彈壓桐、潛、太、宿、望五邑汎地。康熙元年,改為潛山營。三年,改設遊擊

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戰兵七十七名,步戰兵一百三十七名,守兵五百二十一名。

戰馬七十七匹,官自備馬二十二匹。

民壯五十名  ,馬快八名  。巡檢司弓兵十二名。

演武場 舊在北門外乾河北,新設東門外,有堂臺。

太湖縣

民壯五十名  ,馬快八名  。巡檢司弓兵十二名。

演武場 在西門外

宿松縣

總司營 在城北。順治六年,操撫李日芃委撥潛山營把總一員,帶兵防守茅廳土垣。康熙十一年,知縣朱維高、千總梁寬重建。

民壯五十名  ,馬快八名  。巡檢司弓兵,歸林司十二名,涇江司十二名,小孤司十二名。演武場 今廢。

望江縣

民壯五十名  ,馬快八名  。巡檢司弓兵十二名。

演武場 舊在南門外,後遷於東。。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