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89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八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八十九卷目錄
徽州府部彙考三
徽州府山川考三
徽州府城池考
徽州府關梁考一
職方典第七百八十九卷
徽州府部彙考三 通志縣志合載
[編輯]徽州府山川考三
[編輯]祁門縣
祁山 ,在縣西北一里。三面石壁,上有棲真巖,旁有泉,甘而洌,冬夏不涸。
西峰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上有銅鼎鐵笛,勝跡甚多。宋顧士龍詩:「三十六溪清淺水,二十四重高下山。」
道人山 在縣北二十里。山半有巖,巖前有石。不老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多方竹,昔有彭公修煉其巔,能役鬼神。有金液池、丹泉亭、彭公池。石。新婦山 在縣北三十里,有石峰三,類人形。每霽色相映,如綵服靘妝,故名。
歷山 在縣西八十里,抵石埭縣界。山極高峻,巔有池,池有石馬。
主簿山 ,在縣西六十里。《方輿記》云:「昔黟有主簿隱居山中,故名。」
新安山 ,在縣西北十里。秀奇敻異眾山,郡名「新安」 ,取此。
赤嶺 在縣西一百里。嶺下有溪。《祥符經》云:「昔人為梁取魚,魚不得下,遂夜飛越嶺而去。人復張網於嶺上,其飛不過者化為石,其色赤。」 《吳都賦》云:「文鰩夜飛而觸綸。」 蓋此類也。
武陵嶺 在縣西四十里,始極險峻。唐縣令路旻鑿為盤道,至今便之。
閶門溪 在縣南三十里。眾水所注。有兩巨石,對峙如門,故名。其灘流常覆舟。唐縣令路旻開斗門以平其險,人呼「路公溪。」 後令相繼疏導,今為安流。
北港 :有大、小北港,咸利灌溉。
黟縣
《石盂山 》高五百仞,延袤三十里,為碧山屏障,多積雪。
《碧山 》高百仞,為黟之主山李白常棲此。東山 高數百仞。
章山 浙之源
石燕洞 ,可容百餘人。
石門山 、靄峰 、墨嶺。
《潯陽臺 》,李白垂釣處。
《漁亭山 》高二百五十仞,周三十里。
《復山 》一名「復岩」 ,一名「傅岩」 ,高二百六十仞,周三十里。
《戰兵山 》高百仞,周十里,舊名「石鼓山。」
《黃堆山 》高十餘里,有古柏五株,大數十圍,相傳「三大聖手植」 雲。
《牛泉山 》高九百五十七仞。
三姑山 :高三百三十仞,周三十里。天將雨,此山有鼓角之聲。
《林歷山 》,高三百仞,周三十里。
項游山 《南幹》之祖。
《武亭山 》高二百仞,周五十里。
《南屏山 》方整,儼若列屏。左項游右《林,歷》夾輔獨尊。
薛公泉 按城內有九井,唐少保薛稷所鑿,故名。
績溪縣
石照山 在縣東五里。有石壁立,方廣二丈,光可照物,故名。宋蘇軾詩:「陰嵓石照正新磨,鳥渡猿攀野老過。忽見塵空應笑我,年來底事白鬚多。」
龍鬚山 ,在縣東二十里。高五百仞,山頂有池,四時不竭。
大鄣山 ,在縣東六十里。秦立鄣郡,取此。唐金山 ,在縣東南九里。有泉出石穴,水極清洌,飲之可消煩止痢。
翠眉山 在縣西,兩山橫列如眉。
大會山 在縣西五十里。高聳特出,眾山環峙,陟其巔,可望宣池諸郡。
徽嶺山 「徽」 ,一作「翬」 ,在縣西北十里,西北連凜山、佛論嶺、新嶺,東連仙人嵓,抵叢山關,南接大鄣。山之陽水入於歙,山之陰水入於旌德,故有。
嶺南嶺北之分。宋王安石詩:「曉渡藤溪霜落後,夜過翬嶺月明中。」
大獒山 ,在縣北六十里。前踞潭水,其形似獒。山半有仙人喦,嶺下有白龍潭。
巃嵷山 ,在縣東北二十九里。中有道通寧國界,舊有寨,因呼為「叢山關。」
仙人巖 在縣北五十里,有煉丹石杵尚存。新嶺 在縣西南七十里。知縣唐勳禦饒寇於此有功,改名「太平嶺。」
蒼龍洞 ,在縣北十五里。有怪石,瀑布如簾。青苓洞 ,在縣西八十里,南北門相通,勝如靈喦。
揚之水 ,源出巃嵷山,西南流合大鄣山水入歙縣界,直抵府城,西合黃山諸水,是為「練溪」 ,南達於浦口。
績溪 在縣東。繞城而下,眾流分合,有如績焉,故名。
乳溪 在縣北十里。其流清淺,屈曲可愛,燕遊者多浮觴於此。溪畔有石列如座。又有石盆。五龍池 ,在縣西四十里。巉崖千仞,人跡罕到。歲旱禱雨輒應。
石印潭 :在縣治南。方廣十丈許,中有石痕如印文。
徽州府城池考 通志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歙縣附郭。〉
徽州府城池 在烏聊山麓。隋義寧中,唐越國公汪華築。東半抱山,西半據平麓。明總兵鄧愈加築,周圍九里七十步,高三丈二尺,廣一丈五尺。東西北三面有壕,闊一丈四尺,深一丈二尺。南及東、南以山險無壕。門五:東曰德勝,西曰潮水,南曰南山,北曰鎮安,東北曰臨溪。自北而東至南門為敵樓七。門內各設兵馬司房,窩鋪三十三。嘉靖間,知府何東序增修,加高三尺;西門外增築敵臺。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徽寧道黃懷玉、知府林國柱修。
葺
外縣
休寧縣城池 ,初置靈鳥山,再置萬歲山。古城舊市,其名猶傳。唐天寶中徙今治,迄宋始城焉。城袤九里三十步,闢門六:東迎春,西忠孝,南班政,北良安,東南敉寧,西南美俗。元因故址,至明初圮隳無存,乃循民居周垣為城,止闢四門,而改良安為松蘿。嘉靖乙卯,倭寇警迫,邑令林騰蛟倡議植城,乃北扆松蘿,踞天保為外蔽,曰蘿寧門,東跨東山之椒,曰萬寧門,南曰玉寧門,西曰齊寧門,取「四寧」 之義也。門各有樓,飛甍懸榭,屹然巨觀。而又闢三子門,啟賢當南之西,忠、孝當西之北,而鍾、秀又當東之南。城外引水為池,由忠、孝西流,以環鍾、秀,而匯汶江為外池焉。始於嘉靖丙辰。未幾,林令陞去,潘令清亶,相繼完繕。丁巳僝工,沿城浚壕,為一邑金湯。歷年既多,時圮時修,而城東北外傍高山,尚可攀援。曩時寇盜有警,居民湊聚於西北齊寧門至鳳凰街,可當一市;蘿寧門至良安鄉,居民鱗集。明季劇賊沿剽,各鄉之民,多擁貲入城居焉。
婺源縣城池 ,原為弦高鎮。唐天復元年,即鎮營為縣。向恃險不城,自北而東、而南、而西,皆深溪環抱。南唐昇元二年,加築城,周九里三步,啟昇、元二門。宋因之。元啟四門,立木柵為之。東迎恩,南望越,西臨江,北來蘇。至正十二年,兵燹,民逃山谷。明洪武十八年戊戌,因壘為城,周圍五百三十一丈,西湖以塞,啟四門。東天澤,南星溪,西臨江,北通濟,東南及西為池,闊二丈,深八尺。嘉靖乙丑,知府何東序議築石城,通判馮叔吉經營以董其成。東門曰錦屏,南門曰瑞虹,西門曰寶婺,北門曰璧月門,俱有樓,有月城。又從民便增四小門,曰「環帶」 ,曰嘉魚,曰保安,曰「絃歌」 ,亦有樓,亦間有月城。城共計九百餘丈,北東因山望之,若天府池,則因溪為繞,不事加鑿,視他邑最偉壯雲。
祁門縣城池 祁初置,時城無考。宋城周五里,四門:東曰迎仙,南曰朝京,西曰望雲,北曰「通黟。」 歷元及明,圮廢,惟東、南二門仍舊名。西更「寶林」 ,北「廣福。」 嘉靖丙寅,知府何東序以流賊營築,循石山嶺,跨龍岡、桃峰,繞朴墅並溪上至荷嘉塢,與石山會,延逶千六十丈,高二丈,廣七尺。大小門十:東曰祈春,西曰寶成,南曰文昌。有郭;北曰
鍾秀東偏曰上元,舊曰「三元」 ,以峙門有三解元坊。五門上俱崇樓。東偏為水門,人不得行。西偏水門,通行者北為阜安門。北折稍東,為潤澤門,下為迎暉門。迎暉、潤澤並小樓。
黟縣城池 。宋城周二里三百五十步,有六門,東曰「吉陽」 ,西曰「望仙」 ,南曰「通閶」 ,北曰「永寧」 ,東南曰「桃源。」 近縣治曰「景星。」 元仍舊。明廢,因民居周垣為治。成化間,知縣吳一貫復立四門,樓扁仍舊。嘉靖末年,知府何東序修築,復闢西南包羅、東嶽山,為門五,皆有樓。東曰「朝陽。」 又一小門曰「桃源。」 南一曰「明昌」 ,一曰「迎靄。」 崇禎七年,增築月城,西曰「環碧」 ,北曰「臨章。」 周圍七百三十餘丈,高二丈,厚一丈二尺。
績溪縣城池 ,宋築土城。元因之。明嘉靖中,知府何東序始築今城。周圍八百五十餘丈,高二丈,厚一丈三尺,以大河為池。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劉滋修葺。
徽州府關梁考一 通志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歙縣附郭。〉
漁梁 ,在縣南三里,即宋放生池也。豐樂富資布,射陽之水會流於此,瀉而不瀦,故為津梁,以緩水勢。宋紹興辛巳以來,急湍蕩決,六十餘年,火屢為災。形家謂「梁當修復蓄水,水勝則火息。」 嘉定辛巳,郡守宋濟即舊處聚石立柵。甲申秋,郡守袁甫謂非經久計,始議易以大石,未及興役而去,留錢萬五千緡,以俟繼者成其事。紹定二年,砌石八層。元及明初,圮壞。弘治十三年,知府張禎出帑葺之,加石為九層,高丈餘,遂成巨浸
河西橋 在郡西門外。宋端平元年,郡守劉炳於此創浮橋,亙五十丈,立東西津兩門,榜名「慶豐。」 元末兵毀,明初架木為之。弘治間,知府何歆始建以石。一名太平橋。上有太白舊酒樓。鎮安橋 在古城關西。
新民橋 在縣治西。傳雲「杏花村」 是也。
冕橋 在縣治西
萬年橋 在臨溪門外。明萬曆元年,知府崔孔昕、邑令姚學閔同建。
古虹橋 在古城關東,跨豐樂水之上,為水所圮。康熙三十年,邑人方如珽捐資四千餘金,鳩工甃石,行者德之。
七里橋 在古城關西
麻坑橋 在西關。舊名「通津。」
古巷口橋 在城南
大溪橋 在北關外。舊名「甘露。」
紫陽橋 在城南五里,即壽民橋。明萬曆間,知府楊松年、鄔元會、楊楷、洪有助,數年協事乃成,長數十餘丈。橋南沿溪作隄,直達霞山。又於橋北建鄔公祠。建橋時,有「紅暈」 之瑞焉。
浮子橋 在縣南
茶潭橋
寅賓橋 即德勝門外弔橋。
普照橋 在桃源口
回龍橋 在城南五里。明天啟間,知府劉尚信建。
望仙橋 在漁梁下。傳雲「李白訪許宣平於此。」 後圮里中朱氏女名「隱真」 者,將嫁而夫卒,以奩重建。
吸霞橋 在壽民橋南,歙浦東南。橋外爰有霞山,迤𨓦崎嶔,臨水帶溪,岩崖相映,舄奕江湄,即昔人所稱「赤城霞起」 以建標者。橋成而紫霧上河,絳氛下漢,赤蜺乍光,碧雲卷半。題曰「吸霞」 ,差可彷彿也。
練影橋 在張公堤東,右烏聊城壕決水注溪故道。橋左向有酒樓,聽鸝、折柳,壺觴咸集於此。黃古石橋 ,在五郎閣,里人丁勝建。
盤石橋
荊溪橋 在城東五里
飛輪橋 ,在霞山神柱塔下,以其柱得之浮木有神徵焉,剡之相輪飛於風雨,蓋類是耶。橋當其下,因以命之。
永濟橋 在古城關
東溪橋 在縣西
黃潭橋 在縣西五里
免輦橋 在百花臺。容成公訪軒轅至此,遙見黃山,下輦步行,故名「免輦。」
馮橋 在一都舊圮。明天順間,知府孫遇「重建。」 清化橋 在二都。
桂林橋 在七都
龍渡橋 在七都
竦川橋
河陽橋 在竦口
雲嵐橋 在八都
黃荊渡橋 在八都
登第橋 在八都。以宋時俞獻可兄弟登第得名。
汪村橋 在九都
濟陰橋 在九都
馬跡石橋 在九都
九如橋 在十都《富揭》。
跳石橋 在靈山
鄭翁橋 在十都
東流橋 在十一都
豐口橋 在十一都
樂濟橋 在長春里
聯棠橋 在十三都
環秀橋 在長春里
昇仙橋 在長春里。以羅文祐沖舉得名。隆興橋 在長春里。
興林橋 在十八都
三溪橋 在黃山
永濟橋 在黃山洽舍
水門橋 在十五都和睦里。阮水出焉,巨石夾之,宛若水門。
長虹橋 在溪南,凡十一洞,上有亭,喬木蓊鬱,蒼翠沾人。登橋遠望,儼若畫圖。
竦塘橋 在十七都
笙橋
琴溪橋 在十七都金竺。橫踞上流,縈巒帶阜,溪清如練,俯見遊鱗。一名「石橋。」
金墩橋 在傳桂里
龍塘橋 在傳桂里
臨河橋 在十九都
葛子橋 在信行。明成化間建。
藻川橋 在文幾山,里人佘文義建。北抵逍遙堤,水木明瑟,魚鳥依人,梵聲鈴鐸,時出林杪,最為幽逸之境。康熙戊申,佘文焯重建,而建亭於橋之北。舊名佘翁橋,後更名曰「藻川」 ,取《水經注》「芳風藻川」 以為名也。
通濟橋 在岩鎮。初架木,明成化年間易以石。「青雲橋 」 在岩鎮。
洪橋 在岩鎮,原名「洪福橋」 ,明成化間建。孫翁橋 在岩鎮豐樂溪上。向以木為橋,明弘治間易以石。
得濟橋 在岩鎮
龍坑橋 在十九都
攬勝橋 在逍遙堤。遠峰近巒,青翠若來沾人,遊者輒憩於此。
亢宗橋 「在文幾山麓。」
臨清橋 在十九都
大聖橋 在十九都。明正統二年建。
朱鄭橋 在岩鎮塔下邊。
思溪橋 在袞繡鄉
吳溪橋 在袞繡鄉
大富橋 :在大富山下。
長齡橋 在十八都
聯墅橋 在二十都
淳睦橋 在二十都
堨田橋 在二十都
普濟橋 :在堨田,凡七洞。里人鄭之藩於康熙十九年倡首重建,歷七載成功。橋亭題額,為「竺水先登。」
三元橋 在潭渡
潭渡橋 在二十三都
復古橋 在慈孝里
世濟橋 在二十三都
陳村橋 在明德鄉
利人橋 在二十三都
廣濟橋 在明德鄉
錢塘橋 在冷水鋪邊
沙溪橋 又名「新橋」 ,在冷水鋪。
高陽橋 在二十一都
良干橋 在新館
仙花橋 在新館,又有「金坑橋。」
相公橋 在篁墩。宋淳熙七年,知府曹耜建八柱橋 ,在漸江上。明萬曆丙辰,少司徒吳中明造舟為梁,即相公湖浮橋也。
環秀橋 在二十四都
靈陽橋 在靈山
通濟橋 在南鄉
盛田橋 在南鄉
五渡橋 去縣四十里。明成化五年,知府周正建。
坦坑橋 在二十五都
金山橋 在二十五都
黃賦橋 在二十五都
貴溪橋 在二十六都
太平橋 在富澤
古樓橋 在二十六都
活灘橋 在二十七都
小土橋 在三十都
小溪橋 在三十都
小溝口橋 在三十都
武陵橋 在三十三都
小溪橋 在三十四都
黃蔚口橋 在佳源
七賢橋 在三十四都。明嘉靖間,知府胡孝募建。
坑口橋 在三十五都
大佛橋 在三十五都
章干橋 在三十五都
鄭翫橋 在三十五都
汪邸橋 在三十六都
金雞橋 在三十七都
沙溪橋 宋隆興二年建。
胡干橋 在三十七都
凌村橋 在三十七都
雙溪橋 在沙溪水口
漁梁渡 在城南
岑山渡 在縣南十五里。
紫陽渡 、環溪渡 、上湧渡。
梅口渡 在縣南十三里。
古巷口渡
浦口渡 在縣南十里
小孤渡 在二十七都
犁耙渡 在上南鄉
義成渡 在義成村
下湧渡 在溪南
王家渡
富村渡 在二十七都
煙村渡 在縣南三十里。
何家渡
深渡 在縣南四十里
街口渡 在街口司
休寧縣
惠政橋 在今西街。宋淳熙,令邢越命僧募造。明洪武六年,知縣杜貫道更名「德澤。」 萬曆丁酉,邵都諫庶修。
化生橋 在中市。今鋪石為街。
三思橋 在縣門前。今鋪石為坦途。
「馬橋 」 、《三板橋 》,皆小存其名。
內翰橋 在今西門城河上。宋寶慶內相程珌䲽石架木為屋二十楹。明洪武間,里人蘇伯遠重建,並用石。
瀛州橋 在東門城河上,䲽石列欄,修廣倍他門,以餞送賓興者,故名。南、北、西南、西北門,各有橋,小不載。
夾溪橋 在縣西一里,近內翰橋。明嘉靖乙酉,令李升命耆民程一等募工卷石大建岸東碑亭,西鎮橋庵。
汶溪橋 原在縣南二里。明弘治間,令李華䲽石架木。嘉靖戊子,尉唐瀾募工卷石,後移下游,改用木。
皇清康熙戊辰,眾議「復建石樑」於舊址。
匯源橋 在縣南二里巽峰塔下。明天啟甲子,令侯安國以汶溪橋正當離位,沖射學宮,因改建。下游屬查孝廉應光董其事。崇禎丙子,侯令以方伯備兵徽寧,題名曰「匯源橋。」 趙太常時用有碑記。
斷石橋 、木橋會黟夾二水,元末刱修。明隆慶間,黃琛修。萬曆間金源金濂、黃雷繼修。
皇清康熙丙寅,汪檢討楫修。
富來橋 在縣東四里。納富源水。
余川橋 、小石橋「明宣德八年重造。」
流川橋 木橋在東南三里。有官夫。
南山橋 、木橋舊有官夫,今無。
「水南橋 」 木橋。近古城石橋。
古城橋 在萬歲山下。郡守高公命建,居安黃侃獨成,佐以亭榭。
觀音橋 在舊市。明天啟丁卯,里人趙廷賢重造。
皇清康熙辛未,曾孫給事中趙吉士修造,改名《海陽
橋
長虹橋 、小石橋在石嶺。宋令建。
阜通橋 在東南十五里,即潛阜。明嘉靖間,李令命建橋。
太平橋 小石橋在黃石里。
千秋橋 在東南二十里。范方伯淶倡,林塘居安同建。
雲溪橋 小石橋在牛坑口。
梅林橋 木橋在東南二十里。
隆阜橋 木橋在東南二十里。
新清橋 小石橋在十八都。
屯溪橋 在東南三十里。
屯溪東橋 小石橋在二十二都。
源口橋 小石橋在二十二都。上有亭。
由溪橋 在東南四十里。
石佛橋 在東南三十五里率口。以上東鄉共二十一橋。
閔川橋 在東南三十里。
高梘橋 木橋,在東南三十里。「臨溪橋 」 ,在東南四十里。
響山湖橋 去縣三十里。上有亭。
《清溪橋 》木橋,在黎陽。
巴陵橋 在南二十里,元建。
思仁橋 、清漪橋 、「湧橋。」
榴干橋 程衍護造
王孫橋 程文簡祖。初架木,後易以石。
大聖橋 在南三十里通衢。
泰和橋 在南三十五里。商山建。
小溪橋 在隔山鋪
汊口橋 在南三十五里,通遂安。
方原橋 在南五十里富溪。
龍灣橋 木橋在南四十五里。
清溪橋 木橋,去縣六十里。官夫二名。
渭東橋 在二十八都
三寶橋 在南八十里三寶寺前,元建。以上南鄉共二十一橋。
石人前橋 木橋,去縣三里,官夫一名。
三源橋 在三溪
蕃桂橋 小石橋,去縣四里,陽村東。
「陽渠橋 」 、「小石橋」 ,又「官坑」 ,並在陽村西。
藍渡橋 去縣十二里。明弘治間,令李華命募建。隆慶初,令王瑤重修造。
山頭橋 陳岩德建。康熙戊辰,陳維新重修,架木鋪石,廣倍於前。
雙溪橋 在西張村
魯班橋 在棠源。相傳周時建。
登封橋 在岩腳。明萬曆丁亥,郡守古命建。甲辰,圮令李重建,後復圮,前令張承采重建。南溪橋 、木橋在七都。
東亭橋 在四十里七都。
渭橋 小石橋,去縣三十五里。
引江橋 小石橋去縣三十五里,渠口。
上資橋 小石橋去縣三十里。
登瀛橋 、小石橋,僉事汪先岸「倡建。」
《西館橋 》《木橋遇洪水》,舟渡。
板橋 ,小石橋,去縣三十里。
《步雲橋 小石橋,上有愛日亭》。
方塘橋 去縣三十里
登龍橋 去縣三十里
藍湖橋 在西南五十里。宋令建。
深渡橋 在三十三都半流鋪。以上西鄉共二十二橋。
峽東橋 木橋,去縣三里。
堨田橋 木橋,去縣四里。
瑯斯橋 ,木橋。去縣十里。
龍源橋 去縣十三里
貴川橋 去縣四十里。以上北鄉共五橋。長干塝渡 在十六都,官夫一名。
高梘渡 去縣三十里。率口渡 去縣三十五里。官夫一名。
長干渡 去縣四十里。二十一都。
新渡 在南二十里
瑤溪渡 在南三十里
霞阜渡 在二十四都。官夫四名。
臨溪渡 在二十六都。官夫一名。
大商古渡 在二十六都。
上溪口渡 :距縣五十里。官夫一名。
陳村渡 在二十七都
倫堂渡 在二十九都
流口渡 在西南一百十里。
泰川義渡 在三十一都大溪。以上共十四渡。
渡夫共九名。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