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98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九十八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九十八卷目錄
寧國府部彙考四
寧國府關梁考
寧國府封建考
職方典第七百九十八卷
寧國府部彙考四
[編輯]寧國府關梁考 通志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宣城縣附郭。〉
雲深橋 在城內鰲峰山下。
遇仙橋 在城內世德坊。
鳳凰橋 在泰和門外,跨宛溪。明正統中,郡守袁旭建,廣二丈六尺,長三十丈。
濟川橋 在府治陽德門外。宛溪有兩橋,上曰鳳凰,下曰「濟川。」 舊為浮橋,隋開皇中,刺史王選建。濟川舊名「永安」 ,宋元符間,郡守劉珵重修。明正統中,郡守袁旭易以石,廣如鳳凰橋之數,長損六之一。
皇清康熙八年,郡守孔貞來、莊泰弘、參將韓自隆捐。
募重修
宛津橋 在泰和門外,通演武場。明萬曆中,邑人參政梅守德倡建。
皇清康熙八年,郡守孔《貞來》、孝廉梅清倡募重建。
郭門橋 在南直街南,一名「衍水橋。」 明洪武中,知縣蕭吉建。
皇清康熙八年,郡守孔《貞來》、孝廉梅清倡募重建。
下郭門橋 在陽德門東街。
政通橋 初名「宛水橋」 ,唐垂拱中建。明嘉靖癸巳圮,通判李默重修,改定今名。萬曆中,知府陳俊、通判石玉銘重修。
小鳳凰橋 在南直大街。其水從珍珠塘達宛溪,與大鳳凰橋水合流。
玉山橋 在城東玉山下,邑人劉昺建。
蔣家橋 在雙溪東北
直溪橋 在直溪鋪。里人王昌齡、楊廷美建。大成橋 ,舊名「破成橋。」 明知縣蕭吉建。
皇清康熙八年,知縣李文敏重建,改定今名。
父子橋 在城東三十里寺溪。里人知府徐鴻起、子貢士徐肇芳相繼各建一橋,土人因名之「計家橋 」 在雙橋東北。
貍頭橋 在蔣山。里人徐鳳建。
折山橋 在折山寺旁。里人王廷宏建。
洪林橋 在城東六十里。明洪武戊申建,宣德戊申修。隆慶中,參議沈寵重修。萬曆中,祭酒湯賓尹重建。
花橋 在洪林東十里。邑人陳叔貞重建。「西溪橋 」 :里人湯僖建。
福田橋 在陽德門乾明寺前。
永豐橋 在陽德門永豐寺前。
觀音橋 在城南五里。明嘉靖中,邑人梅守益修。
趙家橋 在城東南筲箕灣,邑人知府趙瑞建。朱武橋 ,在深溝,邑人知府吳宗周建。
新安橋 一名「阮翁橋」 ,在城南十里夏家渡,明弘治中,歙人阮輝、阮傑建。
皇清順治十年,傑孫知州阮士鵬重修。
橫澗橋 即橫板橋,距城十三里。康熙丙寅年,里人侍御梅鋗倡募重修。
長安橋 王子榮建
永豐橋 湯文質建。二橋水自橫山、逕岩、臺山來。
嶧陽橋 在郡南嶧山下,邑人通判梅繼勳建。城林橋 在烏木溪,邑人進士趙孟爚建。「義濟橋 」 在黃渡,今廢。行人病之。
鳳村橋 在城南二十五里,道入華陽。
雙廟岡橋 在城南三十五里許村山。里人同知梅守立建。
九里橋 在九里山。里人湯昺建。
飛橋 即「引虹橋」 ,在柏梘山,飛流界道,跨岫為梁。宋淳熙中,梅文明鳩族人建。明洪武中,梅清四修。萬曆間,中書梅振祚改建高廣,構亭其上,凡七楹。
顏家橋 在城南一里
柏山橋 在城南溪頭一十里。梅共建。
綠錦橋 在綠錦鋪。康熙二年,僧性佛募建。河沙橋 在城南十五里。邑人徐瑀建,後裔徐自佳相繼重修。
鼓城橋 在城南十里。水從孔家沖逕此入張家湖。
高橋 :在高橋鋪,距城五十里。
五里橋 在寶城門外五里。
陶公橋 在苦竹山
寒亭橋 在城西四十里。有寒亭鋪。
通津橋 在通津渡,從寒亭支流入青弋江。邑人祭酒湯賓尹建。
祝公橋 在雙牌鋪西
蕭公橋 在五花渡
鎮寧橋 、豐樂橋 二橋俱在拱極門直街。明永樂中,邑人湯文政建。嘉靖中,知府尹宇重修,亦名「尹公橋。」
七里橋 :在城北十里,當孔道。
佇雲橋 在敬亭南麓。里人汪泓慶建。
峽石橋 在城北十三里峽石山下。
竹塘橋 在城北五十里,近豹山。
仙人橋 :在野貓溝。仙人渡小河出口。
宋興橋 在郡北七十五里東山左。明益藩舍人張相建。
餘含橋 在餘含溪。里人濮鎬建。又別有鳳凰橋,里人濮鏞建。
寺左橋 在水陽鎮空相寺左。
水碧橋 在水陽東岸,北界高淳。
橫堽橋 在城北百里橫堽山。明宣德中,知縣蕭吉建。
玉溪橋 在黃池鎮,當驛道。明知府袁旭建。浮橋 在城北一百有十里,境分寧、太,地接江湖,乃上下之要津,水陸之總口也。舊設渡船二隻,人馬叢舟,每多沉溺之患。其最甚者,漲盈港汊,盜舟出沒,無從盤詰。康熙二十一年,知縣袁朝選相形繪圖,會宣、當兩邑設造浮橋一座,凡為斗船十二隻,渡夫改為橋夫,日司啟閉,夜則寧、蕪兩營撥兵汛守。浮橋既設,不獨便旅通商,實可消姦弭盜。地雖界限宣當即高、溧、徽、蕪等邑均沾永濟,其利普矣。
新城渡 在城北館驛前。三汊河宛句合流之所。
句溪渡 在城東三里。渡口有塔影。
下西渡 在華陽溪,與大河合流處。
黃渡 在邑南四十里。舊有義津橋,今廢為渡。後潭渡 :在後潭,近安山。
戴村渡 在水東
中洲渡 在水東
廟埠渡 在城北十里
油榨溝渡 :在城北二十五里。
新河渡 :在城北五十里,塞口山南,湖水出此匯大河。
環橋渡 在城東北四十里。
沈村埠渡 在城東北五十里。
掘港渡 在南湖口
東門渡 :由野貓溝通西河。
沙石渡 在沙石灣塞口山。
牛港渡 在慈谿
方家渡 在慈谿
龍興渡 在水陽鎮東西兩岸。舊設浮橋,今廢為渡。
管家渡 在城北五十五里。大河左分流,由小河西達黃池。
仇公渡 。季家渡 。束家渡。
《楊絲渡 四》渡由丁家灣達黃池。
玉溪渡 在黃池鎮南北二岸。舊時與當塗縣分造浮橋,久廢。後知縣袁朝選仍設。
楊家渡 在方山
周思渡 、鹽官渡 、南莊渡。
陳灣渡 俱寒亭境,由行廊山入青弋江。青弋江渡 在城西六十里,宣城、南陵分界。麻馬渡 在渾水港。
馬三埠渡 :在南湖,當白魚嶺之麓。
曲河渡 在南湖口
仙人渡 在野貓溝
寧國縣
孔夫關 在縣東南一百一十里。宋南渡時建。夫子入吳時適此,故名。關廢址存。明正德丁丑,孝豐湯九毛寇聚撫按以事聞,本府同知魏浚、推官萬潮、知縣王廷相奉檄率眾守禦。時六月雪深三尺,湯寇就擒。比奏祈感龍王之應,敕孝豐縣春秋祀之。此關在本縣十三都,《三圖通》:孝豐章陳村。
千秋關 ,在縣東百二十里。《雲梯》通於潛縣六都阮村。
豪塹關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十三都,通於潛縣「一都天目山。」 今關廢址存。
唐舍關 在縣東一百里八都,通孝豐縣上梅、西溪。
銅嶺關 在縣治東一百二十里十二都,通於潛縣「石佛殿。」 今關廢址存。
白沙關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十四、五都,通昌化、於潛二縣界。今關廢址存。
馬嶺關 在縣南八十里十七都,通昌化縣界。董嶺關 在縣東八十里七都,通孝豐、廣德二州縣界。
長洪關 在縣東三十里,通廣德、上沖。
楓樹嶺哨臺 :在縣西五十里二十四都。林密險隘之地,所當防守。
獨蛇關 在縣西四十五里三十三都西塢村,通宣城輔堂山、東溪,皆茂林險隘之地,所當防守。
盤坑嶺關 在縣西三十里濟坑進十五里,即獨蛇關。
伏嶺關 在縣西七十里三十二都。《一、二圖》新坑,源通宣城、密壟,寇盜出沒不常,所當防守。關廢址存,亟宜建立。
分水嶺關 在縣西南八十里西坑山之上,通宣城盤嶺,華陽西境之大要害,當與千秋關、長洪關並加意防禦焉。
叢山關 在治西一百三十里,績溪、寧國分界之處,寧遠、績近,近有徽兵防禦。
西津渡橋 在縣西三里。明嘉靖中,鄉紳楊求吾募建。
城東獅子橋 在東城門外,明景泰甲戌胡文通建。
城南附郭橋 在縣西南街口,即名「南塘橋。」 東郭橋 在縣東一里。一名「觀音橋。」
薛家橋 在縣東一十五里。明景泰庚午胡文通建。
薛公橋 在縣西二十里。明洪武間建。
祿青橋 在縣東一百一十里,左青山,右萬祿山,因名焉。明崇禎間,仙中丞建。有碑記。
三台橋 在縣西六十里牛頭嶺下。
大橋 在縣西七十里環溪。章氏合族建小橋 ,在環溪大橋之上。
通濟橋 在縣西四十里蟠龍鋪。
赤坑口橋 在縣西五十里羊灣之上。官埧溝水從橋過,關係甚大,近被水衝,黃族重修。金華橋 在縣西六十里殿基水口。
八畝橋 在縣西六十里殿基村裏。
泗沿橋 在縣西六十里。
朋坑橋 在縣西一百里。
竹坑橋 在縣西一百里。
關英橋 在縣西一百一十里。明洪武中建,歲久傾圮。弘治元年,饒佐重建。
金坡橋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義民胡廣建。跨龍橋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明洪武初建。成化間圮於水,邑人饒養滋復建。
白石橋 在縣南五里,明洪武中建。
南郭橋 在縣南二百八十步。明弘治甲子,歙人程榮華建。
西灣橋 在縣南二十里。明永樂癸未,章捨保建。
牡丹橋 在縣南五十里,明洪武中建。
奚頓橋 在縣南五十里。元至正中建。至明永樂癸未,葉氏重建。
鳳凰橋 在縣南五十里,明洪武中建。
何村橋 在縣南八十里。元至正中建。明洪武中,楊民慶重建。
前鶴橋 在縣南八十里。元至正中建。明洪武中,金三保重建。
冷渡橋 在縣東南九十里。明洪武中建。正德間,里人仙志睿、朱文熙易以石。嘉靖十年,奚聞禮募眾復建。有《記》。
福源橋 在縣東五十里。土名「六都橋頭。」 宋建後水衝倒。明嘉靖中,奚文顯重建。
寶石橋 在縣東一百五里。明正德間,義民朱文榮建,有《記》。
太山橋 在縣東七十里。土名「七都播狼。」 明洪武中建,有《記》。後水衝倒。成化中舒洪重建。利市橋 在縣南一百里。明洪武中建。
雙溪橋 在縣北一十里。
斜橋 在縣北一里。明正德中,邑人章麋建。澳渡橋 在縣南一百一十五里。仙志睿建。繼祖橋 在縣東三十里。邑人胡紹昌建,又名
塔里橋
澄清橋 在縣北三十里。徽人胡榮募建。亭三楹,可避風雨。明崇禎中,水傾一洞。
永寧橋 在縣西三十里。明弘治中,更名「金鳳橋。」
楊裏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葉莊橋 在縣西四十里。明天順中,邑人唐峰、洪永春建。
將軍橋 在縣西五十里。
周易橋 在縣西七十里,明洪武中建。
洪嶺橋 在洪嶺殿旁,知縣范鎬建。
太廟橋 在縣西五十里。明洪武中建。
平王橋 在縣西七十里。明正德戊寅,周興嵩重建。
楊鼎橋 在縣西八十里。明正德戊寅,歙人程華榮募建。
環溪大橋 參軍章夢麟首倡合族建橋五洞,費緡萬金。左接大士閣、水月臺。
萬春橋 在縣西八十里。
蜀洪橋 在縣西南九十五里。元至正中建,明永樂甲午重建。
胡樂橋 在縣西九十里。胡樂巡檢司今圯。王墓橋 在縣西九十五里。明正德戊寅建。長楓橋 在縣北一十里。
河瀝溪橋 在縣東五里。明嘉靖壬午,義民胡珂捐金二千,建為九洞。丙戌夏,為洪水所泛。辛卯冬,珂復建之,後又倒壞。萬曆戊申,知縣陳伯龍募民重建,堅固視昔,倍加利賴,永久,寧民,至今頌之。
波羅溪渡 在縣南四里。入於潛、孝豐必經於此。
長墩溪渡 在縣南一十里。
五河渡 在縣北一十里。
港口渡 在縣西北三十六里。
西潯渡 在縣北二十五里。
胡樂溪渡 在縣西九十里。
汪村渡 在縣西二十五里。
東山渡 在縣南四十里。
涇縣
崇慶橋 在縣西五里。明正統丁卯,寶勝寺僧道權重建。
賞溪橋 在縣西五里舊治之側,為往來之衝,風物清麗。後溪徙於東,而橋猶存,今則以南門外之石橋為「賞溪橋」 矣。
通濟橋 在縣西五里。自縣渡溪詣靈惠祠下者,必由此。後山塘水出其下。
回隆橋 在縣西五里。明景泰間,僧道權重建。斗門橋 在縣西七里。其上有冷水橋,楓坑水出其下。
三齊橋 在縣西丁家渡。里人張一文捐貲創建。蛟汎橋墮。
鎮定石橋 在縣西二十里,地名「店裏。」 邑人丁暹捐貲重建。
來龍橋 在縣西二十有五里,地名「下丁村。」 鄉民丁氏、徐氏伐石重建。
黃坑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榔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管林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小澗口橋 在縣西四十里田中都。義官董九秀建。
馬家橋 在縣西四十五里。鄉民馬武聰伐石創建。
沙波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尹村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雙澗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風光橋 在縣西北一里。
胡陂橋 在縣北二里下幕。
幕溪石橋 在縣北二里。明隆慶戊辰,知縣劉世亨檄義民王汝濟等建。未幾傾圮,義民王鏶又捐巳貲重建。
幕溪通濟橋 明奉政大夫趙士際創建。下坊橋 在縣西北七里,路通南陵,蓋昔年溪流未徙,實市廛之所也。今廢。
響山橋 在縣西北十里。路通南陵新村,澗水出其下。
昌埧橋 在縣北十五里。地名「麻園」 ,黃埭澗水出其下。
麻園橋 在縣北二十里。俗謂即「麻源」 者,誤也。殿頭橋 在縣北二十里,跨永豐陂之上,有蔣氏居其側。
琴溪石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明萬曆間知縣。
何廷魁建,後知縣李邦華成之。
洗馬澗橋 在縣北三十里。舊傳黃巢洗馬於此。
左家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通濟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上覆以屋。跨虹橋 在縣西北六十五里,地名梅村。興賢橋 在縣西北。明景泰甲戌,邑人王鳳建。石橋 在縣東一里。
三橋 在縣東七里。三橋相望,故名。
清潭街橋 在縣東十五里。
鄭家橋 在縣東二十里。
佛子溪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義官趙重器建。慈坑石橋 在縣東四十里。邑人通判王鑑費巳貲千金建。
白花橋 在縣東四十五里。
顏洪橋 在縣東四十五里。
茶溪橋 在縣東五十里。
深渡橋 在縣東五十里。土名「三接水」 ,當太平鋪官道。彼有一溪,自旌德至此,盤旋者三,其涉之者亦三,故名「三接水。」 每溪潦泛漲,往來難濟。明景泰庚午,大安寺僧景貺沿山飛道,鼎建三橋。
石鼓橋 在縣東南五十里定業寺前。明正統庚申,僧景貺新建。
榔橋河石橋 在縣東六十里,邑人胡佳費己貲造。
寅新橋 在縣東南七十里。明景泰癸酉,新安指揮劉瀆、本邑縣丞郭冥督民姚觀生等重建。鎮涇橋 、永定橋。
欽賢橋 在縣南市河邊,宋建。
低橋 在縣南三里
葉家橋 在縣南五里
平村橋 在縣南五里
萬壽橋 在縣南五里萬壽寺。僧法浩伐石創建。
汪陂橋 在縣南十里
官莊橋 在縣南三十里。
皇甫橋 :在官莊橋之南。
藍石橋 在縣南三十五里石溪陂。承流徐氏創建。
莫兒橋 在縣南四十里。
鳳凰橋 在縣南五十里。元至正間,里人鳳雲友建。
金雞橋 在縣南六十里潘吳村。世傳金雞現形於彼,及捕,則隱而不見。
花林橋 在縣南六十里。
仙人橋 在張香都。昔有仙人渡此,故歲久不壞。
黃印橋 在張香都。上鐫「政和二年建。」
高橋 在縣南七十里
耿姥渡 在縣西北。在下者為下坊渡,在上者為上坊渡。本川介萬山之中,至此盡合上游支流,而獨趨於江,來多去緩。或當霪潦暴漲,湍流駛急,水勢不測。舊有官渡朽壞,民多病涉。知縣習全史下車,隨捐俸造新船,往來便之。
高灘渡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章家渡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安吳渡 在縣西南五十里。
麻溪渡 在縣西南一百里。自萬家樓泝流而上,六十里至麻溪。山環水會,江左勝地。李白、杜荀鶴各有詩。
紀村渡 在縣北五里
赤灘渡 在縣北二十里柏山之下。
馬頭渡 在縣北三十五里。
江村渡 在縣南五里
岩潭渡 在縣南十里
太平縣
仙源橋 舊名富溪橋,在南門外。宋紹興十三年,知縣張綸建。明正德三年,知縣張珪改造石橋。四年水崩,知縣施用重建。萬曆四十六年,蛟發復崩。崇禎三年,邑人方文述捐貲重建,有「《張萬壽助資》十之一。」
三思橋 源出三門嶺,下經縣治西街,民常病涉。邑人方必通捐貲造石橋以濟。時有兄弟爭訟過此,必通諭之,各自悔悟而返。此謂觀水之清,思事之終必白也;觀水之深,思險之不可涉也。又思造橋之意,原欲坦易以相與也,故以「三思」 名。
黃板橋 「在文昌閣下。」
麻千橋 在南水關內,通邑人往來。
眾安橋 在縣治西北。宋淳祐庚戌年建。
西橋 在縣西絃歌門外,宋紹定四年建。梅溪橋 在縣治東北拱極門外,通重興寺、厲壇。
夏家埠橋 崔兆建,有橋亭一所,又田六畝,為修橋費。
津梁橋 在縣西三十里。湖深潭,山徑險仄,水勢迅激。每春夏間多為橫流所阻,行者維艱。僧人非藏廣和募造橋梁,以濟往來,行旅便之。並建庵其上。
石村橋
東溪渡 :在朝宗門下。歲編渡夫二名。
松岩渡 在縣南三里,即今之夏家渡,歲編渡夫一名。
龍門渡 在縣西北五十里龍門鄉。舊名「何家渡。」
安仁渡 在縣西五十里涇陽鄉。舊有十六渡,水源出黃山,曲折亂流,凡十有六節。唐李白有「瀠迴十六渡」 之句。
穰溪渡 在縣西六十里長壽鄉界,即陳村渡水出黃山,至安仁渡口合舒水東北流。
石村渡
《凌灘渡 》,水涸搭木橋。
旌德縣
淳源橋 在縣上東門外。當闤闠往來之衝,跨越徽水,舊名「平政。」 宋元豐中,令馬譓所造。淳熙中令金㒜、紹熙中令李瞻修。開禧中令李延忠重建,易名「淳源。」 嘉定中修,易名「跨雲。」 寶祐中,令趙崇涉修,易名「瑞虹。」 元至元中達魯花赤阿禿歹兒重修,易名「永安。」 元貞中令王禎修,仍易名「淳源。」 明永樂四年毀,十年,知縣譚青移下水三十步建橋,名曰「駕虹橋。」 移橋之後,邑中多事,詞訟蜂起,官吏不久,民不安業。陰陽家言:「此橋接本縣青龍脈,建之則官民皆安。」 於是邑人王永常、馮仁為倡,仍以板為橋,然後邑中清寧。正統末,令馮本修。正德十年,邑人周旭等募緣重修,後衝敗。嘉靖壬辰更修。萬曆乙酉,知縣樂元聲增修。天啟四年,比丘真宿募疏改建。
駕虹橋 在中東門外。明永樂中,知縣譚青造。舊以石為朵,以木為梁,屢壞屢修。至嘉靖時,造今石橋。
黃濟橋 在北門。黃氏建。
惠濟橋 在東溪
隱仙橋 在縣治東
隱梅橋 在縣東南五十步。
三仙橋 在南門裏。元郭放齋居士、僧無懷、新安虛谷居士同遊之處。
集賢橋 在南門西
慶豐橋 在小西門象山下。
萬翠橋 在縣東北萬翠亭旁。
霞溪橋 在護國寺後。饒姓造。
惠濟橋 在東溪,一名「楊下溪橋。」
廣平橋 元至正年間,里人程德仁、德義捐貲造。
九間橋 在八都。宋咸淳時,俞成儀、俞宅壽造。長橋 。在五都。周旭建。
折桂橋 、丹桂橋 、永福橋 俱在六都。程德義孫建。
吳興橋 在六都。舊名「板橋。」 宋紹興中,姚鵬飛建。
晝錦橋 在六都。姚八二建。
崇德橋 在六都。姚懋等建。
興義橋 在六都錢村。姚八二孫建。
歇口橋 在九都永慶庵南。山水幽雅,鮑氏建。衍慶橋 在十都。汪開應建。
好里橋 在十都。明成化中,汪志義建。
鳳凰橋 在鳳凰嶺下,東北路通寧國。
汝南橋 在十三都、七都之界。梅昂建。
鳧舄橋 在十三都鳧溪。郭某建。
鳧濱橋 在十三都。郭氏建。
嗣洪橋 在十三都。明成化元年劉本良建。肖星橋 在十四都。東北鄉之大橋。明萬曆十五年裡人湯宥建。
梯雲橋 在十一都。張永昕建。
授書橋 在十一都。張友海建。
元亨橋 洪元亨建
橫鳧橋 在三都,距縣西十里,通太平。
東固橋 在縣西三十里。西通黃華嶺,南通太平。
玉溪橋 在十八都
化龍橋 在十八都
萬歲橋 在十八都。任銳建。
雙溪橋 在十八都。戴永昌建。
呂公橋 在琢木嶺,呂氏建。
孫村橋 在縣西三十里。
隆興橋 在孫村。汪元等建。
管家橋 在十八都。明天順中,管驂修。
永便橋 在十八都。管驂建。
高橋 在三都,通西鄉大路,距縣十里。
豐溪橋 在二十都
郭公橋 在二十都
貴興橋 在二十都。呂政妻汪氏建。
宋村橋 在二十都。明弘治中,王滿宗建西鄉村橋。
上虹橋 在十九都王井裡。
瑞龍橋 在十九都厚儒里。
桃環橋 在十九都。有高山流水之趣。
往南橋 在二都南長嶺下。
安豐橋 在南門外。元至正中,宋伯明建。雙慶橋 在南門外東沙園。呂深建。
黃干橋 在縣東,通徽過河處。
桂枝橋 在縣南六里。僧大千募建,通徽大路。隱龍橋 距縣十里。
鳳仙橋 在方家村口
攀桂橋 在一都後林
重新橋 在一都流灘溪。程珙建。
新橋 在縣北,通涇縣大路,司理楊光溥重葺。跳仙橋 在北境十一里鳧山南面水口處。槁口橋 在縣北一十里鳧山北流出口之處。石壁橋 距縣二十五里天井水之處。戰樓跨造其上。
南河橋 在十七都三溪,距縣三十里,縣中諸水會聚之所。河闊橋長,歙北境,太平人濟渡。明嘉靖癸卯年,知府羅汝芳鼎建。
安陽橋 在十都。汪福裔建。
社壇橋 在十都
永濟橋 在十都
南陵縣
籍山橋 在縣東一百五十步,建立最久。《前志》俱未詳年代。知縣林鳴盛建關王樓於上,今廢。玉帶橋 在籍山橋北。知縣林鳴盛建。
惠民橋 在縣北門外。宋淳熙十六年,知縣郭嶢重建。明成化間,知縣孔公《巨𤣱》重修。龍會橋 在縣北一里。明萬曆甲申,知縣沈堯中建。縣治東南西北諸水俱會於此,取「兩龍交會之義,故名。」 東通大路街費田地係鄉紳管橘捨橋西碑亭地,邑民章廷傑獻上有「奎星閣」 ,係知縣徐調元建,宋朝儒重修。
箭塘橋 在縣北十里,民方秀建。
平溝橋 坐繁昌界,知縣錢照建。
紫衣橋 在縣北二十里。
麻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張鏜建。
後港橋 在縣西北一里。明嘉靖間,邑民張俶建。
黌塘橋 舊名「西溪」 ,張績建。明萬曆甲申,知縣沈堯中重建。
上港橋 在縣西五里,知縣孔公𤣱建。戴塘橋 在縣西七里。張績全造。
楊干橋 在縣南四十里。
澄清橋 在縣南三十里。
鵝嶺橋 在縣南二十里。明嘉靖間,知縣錢照建。
獅子橋 在縣南六十步。
降仙橋 在縣東南一里,承天觀前。
思古橋 在縣東南二里。邑民劉時潤建,劉淠修。
通濟橋 在縣東六百步,舊名青陽橋。宋元祐三年,邑民羅顯、童應之建,里人劉摭「記。」 明天順戊寅,知縣劉紀修。隆慶年間,知縣丁應詔重修。橋西頭牌坊一座。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宋朝儒重建。
通涇橋 在縣東二十里。
筦湖橋 民王奇彥建
沿墅橋 在縣東一十五里。明隆慶間,知縣丁應詔重建。
蒲橋 在縣東二十里
荻塘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知縣錢照建。潘家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源潭渡橋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邑民周應聘造。
戴村橋 在三十七都。明崇禎十二年建。利往橋 在三十七都。邑進士張貞建。
春六橋 在中朱村。明萬曆二十九年,朱春六
建
《柿樹溝橋 》徐成造。
車步渡 在縣東北三十里。
盆步渡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清弋江渡 在縣東三十里。
沿觀渡 在縣東北四十里。
中渡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金家閣渡 在縣東北三十里。
文公渡 在縣北二十五里。
於村渡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姚蔣渡 在縣東北三十里。
章公渡 在縣東北十五里。
龍潭渡 在縣東北四十里。
染村渡 在縣北五十里。
三丫渡 在縣東北十里。
馬人渡 在縣北二十五里。
黃墓渡 在縣北三十五里。
郭公渡 在縣北四十五里。
黃公渡 在縣北六十里。
小淮渡 在縣北六十五里。
三不管渡 在縣北七十里。
螺螄渡 在縣北七十二里。
魯兒渡 在縣北七十五里。
桃木渡 在縣北八十里。
寧國府封建考 通志
[編輯]漢
楚厲王 英,光武子。建武十五年封楚公,十七年進爵為王,後徙丹陽涇縣,賜湯沐邑五百戶。丹陽侯 馬遵,永元四年,以程鄉侯徙封。三國吳。
「瑯琊王 休」 ,字大烈,大帝第六子。大元元年封。權薨,亮立,徙封丹陽郡。後即位。
丹陽侯 應,建安二十四年,以錄其父皎《從定荊州》功封。卒,無子,弟晞嗣侯,有罪自殺,國除。宣成侯 諸葛瑾,字子瑜,建安二十四年,以《從襲荊州》功封。
宣城侯 蔣壹,九江壽春人,欽之子。建安二十四年,吳襲荊州,欽督水軍入沔,還,道卒。錄父功封壹。大帝黃武元年,與魏人戰歿,無嗣,國除。晉。
宛陵侯 陶璜秣陵人初仕吳歷顯位皓既降璜歸晉武帝詔復其本職封宛陵侯。
宣城郡公 裒,元帝渡江,封子裒為宣城郡公,置內史理郡。後為瑯琊王食邑,內史攝事如故。瑯琊王 昱,元帝永昌元年,以皇幼子封,食邑宣城、會稽二郡。太和六年,繼帝奕即位,是為簡文帝。
南齊
宣城侯 劉懷珍,與齊高帝布衣交。高帝建元元年封。
宣城王 蕭子琳,《齊武帝》第十九子。武帝永明元年封。後以郡隸揚州,近畿,不置王國。改封南康。
唐
宣城郡王 誦,代宗大曆中以皇嫡長孫封後。十四年六月,進封宣王。十二月,德宗立為皇太子,後即位,是為順宗。
五代
齊公 徐溫
齊王 徐知誥,俱楊吳封,昇宣隸之。後知誥受禪,改姓李,名昇,為「南唐烈祖。」 「昇宣」 ,今寧國地,明
宣城伯 衛潁,華亭人。英宗天順間,以奪門「復辟」 功封。。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