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0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五卷目錄

 池州府部彙考一

  池州府建置沿革考

  池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池州府星野考

  池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八百五卷

池州府部彙考一

[編輯]

池州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

本府

《禹貢》
揚州之域春秋屬吳後屬越戰國屬楚秦

[編輯]

屬鄣郡。漢屬丹陽郡,石城、陵陽二縣屬之。東漢

  分隸宣城郡,《三國吳》屬丹陽郡。增臨城縣。晉平。

吳改屬宣城郡。宋、齊因之。梁析宣城置南陵郡,石城、陵陽並屬之,隸南豫州,並置石埭縣。陳改北江州。隋平陳,州郡俱廢,改石城曰秋浦,與陵陵同屬宣城郡。唐武德初,於宣之秋浦置池州,屬宣州都督,改屬江南道。貞觀初,州廢,以縣隸宣州。天寶初,析涇、南陵、秋浦置青陽。永泰初,復析宣之秋浦、青陽、饒之、至德置池州,又析青陽、秋浦,復置石埭縣,徙秋浦於貴池,立州治。五代楊吳改秋浦為貴池。南唐陞康化軍。宋復為池州,開寶中,益以昇之銅陵,太平興國中,復益以江州之「東流統焉。隸建康府路,後隸江南東路。元改池州路,屬江浙行省江南行御史臺。」 明改池州府,屬南直隸。

皇清因之,隸江南省「安徽布政使司。」領縣六:

貴池縣:附郭。

漢石城縣,屬丹陽郡。三國吳因之。晉屬宣城郡。南北朝、宋、齊、梁、陳皆因之。隋石城廢入南陵,以所廢地置秋浦縣。唐徙秋浦於貴池,立池州治。五代楊吳改秋浦為貴池縣。南唐置康化軍,屬昇州。宋池州治。元,池州路治。明,池州府治。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九里。

青陽縣

漢涇縣地。東漢陵陽縣。三國吳析石城、陵陽地,置臨城,俱屬丹陽郡。東晉避諱,改臨城為廣陽,屬宣城郡。南北朝、宋、齊俱因之。梁改勝遠軍。陳因之。隋併入南陵。唐天寶初,置青陽縣,以其地在青山之陽,故名。永泰初,屬池州。五代楊吳復改勝遠軍。南唐復青陽。宋屬池州。元屬池州路。明屬池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七里。

銅陵縣

南北朝梁南陵地。陳、隋因之。唐置義安縣,尋廢為銅官冶。五代南唐因冶置銅陵縣,屬昇州。宋改屬池州。元屬池州路。明屬池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五里。

石埭縣

漢陵陽、石城、涇三縣地。三國吳置石埭場。晉、南北朝、宋、齊俱因之。梁大同中,因場置石埭縣,以兩石橫亙溪上如埭,故名,屬南陵郡。陳屬北江州。隋省石埭入南陵、秋浦。唐永泰初,復置,屬池州。五代南唐屬康化軍。宋屬池州。元屬池州路。明屬池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一里。

建德縣

漢石城地。唐至德初,析鄱陽秋浦地置至德縣,因年號為名,屬饒州,後改屬池州。五代楊吳改「至德」 為「建德」 ,屬池州。南唐屬康化軍。宋屬池州。元屬池州路。明屬池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九里。

東流縣

漢彭澤地。唐置東流場。五代南唐保大間,建縣,以大江自湓城東注,故名「東流」 ,先隸江州。宋太平興國初,自江州來屬池州。元屬池州路。明屬池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七里。

池州府疆域考        府志

[編輯]

池州府疆域圖

池州府疆域圖
考證

本府

東至寧國府界一百五十里。

西至江西九江府界,二百四十里。

南至徽州府界二百二十里。

北至安慶府界十五里

東南至寧國府界二百里。

東北至太平府界二百里。

西南至江西饒州府界三百二十里。

西北至安慶府界

自府至

京師,陸路二千八百里,水路四千五十里。

東西廣三百九十里,南北袤四百里。

貴池縣

貴池,附邑也。東至青陽縣界五十五里。

西至東流縣界二百一十五里。

南至徽州府祁門縣界二百二十里。

北至安慶府桐城縣界十五里。

東南至寧國府太平縣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銅陵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建德縣,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安慶府懷寧縣,一百二十里。

東西廣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二百十五里。《青陽縣》。

府東八十里為「青陽」 ,東至寧國府南陵縣界六十里。

西至貴池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石埭縣界七十里

北至銅陵縣界,二十五里。

東南至寧國府涇縣界六十里。

東北至寧國府南陵縣界五十里。

西南至貴池縣界,四十里。

西北至貴池縣界一十五里。

自縣至

京師,陸路二千九百五十里,水路四千二十五里。

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九十里。

銅陵縣

府東北一百里為「銅陵」 ,東至寧國府南陵縣界九十五里。

西至廬州府無為州界二十五里。

南至貴池縣界,四十里。

北至太平府繁昌縣界八十里。

東南至寧國府涇縣界一百里。

東北至太平府繁昌縣,一百一十里。

西南至貴池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廬州府無為州一百三十里。

自縣至

京師。陸路二千八百四十四里。水路三千九百三

十五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石埭縣》。

府東南一百六十里為「石埭。」 東至寧國府界五十里。

西至貴池縣界,一百六十里。

南至寧國府太平縣界三十里。

北至青陽縣界,一十五里。

東南至寧國府太平縣界。

東北至青陽縣界九鳳嶺。

西南至徽州府祁門縣界。

西北至貴池縣界

東西廣一百一十五里,南北袤四十五里。《建德縣》:

府西南一百八十里為「建德。」 東至貴池縣界六十里。

西至江西彭澤縣界,二十里。

南至江西鄱陽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東流縣界四十里

東南至江西浮梁縣界九十里。

東北至東流縣界三十里。

西南至江西彭澤縣界六十里。

西北至東流縣界,四十里。

自縣至

京師,陸路二千九百八十里,水路四千四百三十

東流縣

府西一百八十里為「東流。」 東至貴池縣界七十里。

西至安慶府望江縣界,九十里。

南至江西彭澤縣界,九十里。

北至安慶府懷寧縣界九十里。

東南至建德縣四十里

東北至貴池縣,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安慶府望江縣六十里。

西北至安慶府潛山縣,二百一十里。

自縣至

京師,陸路三千二百八十里,水路四千二百六十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府。貴池縣附郭。

裴度《廳壁記》「依貴池之美,據石城之固。」

劉禹錫《九華山歌序》:「九華競秀,神采奇異。」 徐鉉《天慶觀記》:「浸以秋浦,鎮以齊山。北望陵陽,竇真人飛昇之地;南瞻九子,費徵君棲隱之鄉。」

《秋浦志》
山川清曠

[編輯]

李虛己《記》:「俯瞰大江,仰倚崇島。」

曾會《池州門樓記》,「江山千里,襟帶六朝。」

盛約《中和堂記》:「清溪南來,九華東引,洪流環繞,沃野彌望誠若蓮花出水之狀,天虹飲霧之形。郡治雄偉,於斯為盛焉。」

《翰苑新書》:「地形峻峙,前瞻廬阜之戰區;天塹橫陳,中接荊吳之聲援。」

貴池縣 「大江繞背,長湖盪胸。」

《青陽縣 九華競秀,神采奇異》。

銅陵縣 東西鵲岸、大小牛闌,為長江之津要。《石埭縣 》山城壁立,勢聳雲表。

《建德縣 》:「天馬南來,丹雲結秀;蚓河西繞,玉帶紆文。」

《東流縣 》北帶皖江,南控河口。

池州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

府屬總

舊志:池在《禹貢》為揚州之域。春秋時屬吳越,漢屬丹陽郡。《天文志》云:「斗牛星曰星紀,州曰揚漢。」 《地理志》云:「自斗十一度至婺七度曰星紀」 ,吳越分野。《宋天文志》云:「南斗六星:一吳,二會稽三丹陽四豫章五廬江,六九江。」 池在丹陽境,廬江、九江之間,入斗十六度,故分野以斗雲。

《貴池縣志》:「九江、丹陽隸吳地,屬斗分。」 《晉天文志》云:「九江入斗一度,丹陽屬斗十六度。」 《唐地理志》云:「以池州在九江、丹陽之間。」 則貴池分野當以斗雲。蓋斗之魁杓居北指南而運於中央,正當池州之域。

《青陽縣志》:青陽為揚州域,吳越地也。《帝王世紀》云:「自斗十一度至婺七度為星紀,屬吳越。」 《前漢·地理志》云:「吳地,斗分野。」 《後漢天文志》云:「玉衡第六星,主揚州。」 蔡邕云:「斗六度至須女二度,星紀為吳楚分野。」 《晉天文志》云:「九江入斗一度,丹陽入斗十六度。」 故《唐地理志》以池州在吳地九江、丹陽之間,青陽隸池分野,正當「南斗。」

《銅陵縣志》:「黃帝分星,次自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於辰在丑,屬揚州。」 《漢書》云:「吳地乃斗分野。」 《晉天文志》云:「斗十三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之分野,屬揚州。」

《石埭縣志》《帝王世紀》云:「自南斗十二度至婺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分野為揚州。」 《史記》云:「吳地鬥牛之分野,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諸郡。」 《晉書》云:「九江入斗一度,丹陽入斗十六度。」 《唐書》云:「池陽在吳地丹陽之間。」 然斗杓居北,指南而運於中。則埭之分野,正在於斗矣。

《建德縣志天文志》云:「自斗十二度至婺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屬揚州。」 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諸郡,隸吳地,屬斗分。九江入斗一度,丹陽入斗十六度。池州在吳地、九江、丹陽之間,而建德隸焉。

《東流縣志》東流在春秋時,雖以江皖間地曾入

於楚而古,固揚州域,即其後為彭澤境,或隸豫章,或隸九江,總之屬斗無疑矣。蓋吳越居山河之下,於天文則鬥牛之間,當雲漢之末,泒形與象實相符焉。若夫占驗之精,隨時因地,神而明之,則存乎其人耳。

池州府山川考一       府志

[編輯]

本府。貴池縣附郭。

齊山 在城南三里。山有十餘峰,高齊等,故名。又有妙空、武功、寄隱竇雲、玉桂、有待等嵓,九頂、圓頂、華蓋、蓮子、左史、石虎諸洞,極為奇勝。或云:山因唐刺史齊映名。唐杜牧《九日登高》詩:「江涵秋影鴈初飛,與客攜壼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宋吳中復詩:「當時齊映為州日,從此山因姓得名。卻自牧之賦詩後,每逢秋至菊含情。」 按《唐書》,映無刺池州事,其弟照嘗刺池州,或以此致誤。明黃道周稱為《池山告辭十八翁》,此其一也。

柯山 在縣治後

陶家山 :在城郭西街之南。

檀婆山 :在城西南二十里許。將雨,必雲翳其半焉;為府治地脈所自來。

太婆山 在城南二十里。山高百十餘丈,盤亙三十里許,山腰深邃,其半有西峰堂,下有龍池,旱禱每應。《南畿志》謂之「太村山。」

玉臺山 在城西郎家沖,郎氏世居於此。牛頭山 在舞上三保,瀕大江,五月出鰣魚。秀山 在城西南八十里。昭明太子冕服陵及祠在焉。

穿山 :在城西南九十里。有洞。

和龍山 :在城西南六十里。唐妙明守訥禪師道場。

石橋山 在城西九十里,西峰山之東。兩峰對峙,一石橫於上,廣數丈,袤十丈餘,天然一橋。橋之下,滴溜泐石,有泉奔流入,穿山洞而出焉。筆尖山 在舞上一保。明御史張廷瑞號「筆尖山人。」

江祖山 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有一石突然出水際,其高數丈,上有仙人跡,名曰「江祖石。」 烏石山 與姥山相對。

「全山 」 在豐泉山下有洞,有得全堂,為「陳桂書院。」

白雲山 ,在城西南一百里。唐因元魏好佛,有白雲宗教,故此山有白雲寺遺址,其洞有刻石詩存。

魯祖山 在仁三保

城山 :在城西南一百四十里。羅友賢砦址存焉。

饅頭山 在東一保

「高明山 」 ,上有高明洞。

城子山 :在城西七十里許,即古石城縣,立名雍山 。程氏有韓公庵,杉山僧普傳即其地重募建。

魚載山 ,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懸泉飛流,石壁三級,下各有潭。其上巨石如鯉,人跡之所罕游也。

古源山 在城西南二百二十餘里,今稱源頭。「吳山 」 ,在源頭山下。有五顯行祠,祈禱多應。「靈山 」 ,在城西南二百里,山之巔有田百畝,水泉不竭。

神山 在舞上一保,上有仙洞,雲興則雨。黃山 有二,一在義二下保。唐李白有《贈黃山胡公》詩。一在孝二保,二圖大剡阬。有古牛岡,可望匡廬。

孝娥山 在仙姑廟,瀕大江。

六峰山 在原三保。其山六峰,郡治望如畫屏。松寮山 在原四保。

雙峰山 :在六峰之外。劉廷鑾「《游考》記」 鯢魚甚詳。

「大尖 」 在興孝鄉高田。其下有洗耳泉,泉石有篆刻存。

水車嶺 在城西南六十里。唐李白、宋郭祥正有詩。

苦竹嶺 在原三保。古有李白讀書堂,久廢。碎石嶺 在城南五里。宋趙文節公夫婦墓在焉。

《回黃嶺 在原三保》。黃巢聞朝廷受降,遂勒部曲還

張仙嶺 在賢一保。世傳張果老游此,故名。渰鹿嶺 在賢一保。相傳盧公聖僧嘗有鹿運水至此,水渰之而沒,故名。

紫嵓 在城西南三十里,臨官道,有郵舍,其泉曰「紫泉。」

西峰嵓 ,在城南九十里,西峰山洞之北。嵓半有石臺,臺上有巨人跡。西峰聖者嘗掛錫於此,至今旱禱輒應。

金燈嵓 在城西六十里。相傳岳飛至此,鑿石之半。

春臺嵓 ,在石門,唐高霽新築,刻有詩句。「全碧洞 」 ,在城中,唐杜牧之有詩。

古仙洞 ,在原一保。洞中有古蹟,非古仙山之洞也。

「白雲洞 」 在白雲山寺址。

石橋洞 在豐泉

竹塘洞 在仁三保。前有雨神祠。

古溪葛仙洞 在《義二》上保。

西峰洞 ,在西峰山。山椒如盆,有龍池,流泉潛行。至劉村口,小澗仰噴而起,沙湧如沸,有李家堰及皂角堰岸。

穿山洞 在城南九十里。宋建隆中,有犬登木,化為龍,作雲穿山而去,有多福寺居焉。滕宗諒、梅聖俞並有詩。

小樓山洞 本名《齊羅洞》,今易。

官山洞 在峽川

何仙洞 在大坑

南山洞 ,在峽川,與牛避洞近。

相公墩 在城東湖心裡許。南唐湯悅,宋范仲淹讀書遊憩之地。宋黃太尉瘞於此。

紫芝墩 與相公墩相連。明知縣張燦坦創閣其上。

皇清順治間,推官戚良宰重修。

伍家墩 在西一保。唐伍喬故居。

西崖 在原二保。唐金地藏所游,常卓錫取泉處。

雪崖 在大剡阬口。明里人吳經邦取雪泉於此。

高廟,隴 漢高獲葬地,今有「清風亭。」

杜塢 ,在城西四里。杜牧之嘗遊,亦以「杜荀鶴別業」 名。

桃花塢 在石門。唐李太白竄夜郎時,有《憶秋浦桃花舊游》詩,即此。同游者高霽也。今石刻尚存。

「高枕石 」 在上清溪老步潭間,有石刻。

墮星石 在城南四十五里。相傳有星墮地,化為石。

江祖石 與萬羅山崎立。唐李白《秋浦歌》及與權昭遺詩,嘗及之。今石刻尚存,有宋政和年月題名。

金雞石 有三。《稗雅》載:「江南陳氏莊前一石,月下忽作雞聲。世傳宋靈田陳氏得金雞於石中。」 今官鋪名以此。

長灘石 在大剡阬口。石上有篆刻九字。「雪浪石 」 在谷潭之滸。鄭三俊有詩。

馬站坡 在故《秀山驛》地。

「御臨坡 」 ,近黃湓,相傳建文君臨此。

石排 在城西六十五里。即樊若水造浮橋處,今名闌江磯。明天啟中,江北縉紳潛立塔址於磯上,以阻池之形勝,諸生王雅志等建言禁止馬踏。石磯 在城西四十里。石刻有「浪立」 諸字。羅剎磯 在城西六十里。唐孟浩然詩曰:「不逢羅剎磯。」 蓋指此也。宋端平三年,移安慶府治於此。明建文四年,黃侍中觀募勤王師至此,聞變,即投水死。

黃龍磯 ,在城北五里,古有「貴池亭。」

劉婆磯 在清溪口下五里,亦名流波磯。大江 其界,上接東流,下抵銅陵,南北以中流為界。江之洲曰「古家」 ,曰「鳥落」 ,曰官,曰新,曰「上荷葉」 ,曰「武梁。」

黃湓 在城西九十里,其源三:一出貴池西溪,一出建德良禾沙,合於雙河,播於東流之張家灘,沿於田埠;一出貴池魯祖山,遶於唐田,注於石龍潭,會於沙溪,達黃湓以入於江。

新河 在城西六十五里。宋周湛役三十萬夫所鑿。明正德十一年,知府何紹正作隄。明隆慶中,知縣姚孟賢復濬,立碑河埠。近為居人所泐,搥去數字。

李陽河 在城西北六十里,一名「李王河。」 宋蘇舜欽有句,明詩尤多。

池口 在城北五里。古稱「貴口」,又稱請幫助識別此字。《口在趙

宋止稱「池口,進五里即杜塢湖,其源五:一出石埭之櫟山,至香口;一出古源,由大剡溪口匯櫟水於香口而達於七里。一出洘溪;一出石嶺,折於龍舒河;一出東源,經上溪眾流會於秋浦玉鏡潭,沿洄於殷家匯,達池口入江。」

殷家匯 在城西南六十里。浦水所匯,其地為鎮。

清溪口 在城北五里。其源二:西南出洘溪,一出石嶺,與蝦湖峽川交於白洋,匯於江祖潭,注於上清溪,沿流與上洛嶺水達於平天湖,湧於黃沙灘,過齊山湖,激於響水灘,東南出太婆山,流於白沙河,繞於東塘湖,合流至下清溪入江。宋太守張士詡嘗繪《清溪圖》。

梅根河 在城東北四十五里。其源二:一出九華山,瀉於五溪,至鬥龍折流於五埠河;一出太婆山,瀉於馬牙橋,遶龍潭與華流,交於雙河,達茲浦以入江。宋陳慶立砦於此。

大通河 在城東北八十里,為貴池銅陵界。其源自青陽者四:一出九華山,一出分流嶺,一出黃蘗嶺,一出水龍。會於銅阜。自銅陵者三:一出梅衢山,一出伏牛山,一出天門山,會於東橋河。與南水交於將軍灘,達茲以入於江。

《秋浦 》自池口以至石城間,皆秋浦也。唐李白詩甚多。

玉鏡潭 舊《志》:在桃胡陂下。今其地絕無陂也。山之趾有玉鏡潭,刻石砌於罅旁。周必大詩有「江祖移舟下鏡潭」 之句。按李白詩云:「溪當大樓南,溪水正南奔。」 迴作玉鏡潭,則玉鏡潭之當在清溪明矣。況潭之上二里許,且有所為陂者也。《舊志》稱:昔人言,月夜時,有物如白鵝自潭中出,則光照數十里。蓋自秋浦言之也。

江祖潭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潭上有石高數丈。

平天湖 在城西南十里。唐李白、宋朱熹俱有詩。

齊山湖 在城南,宋王十朋所謂「城南風物似西湖。」

蝦湖 在城南開元鄉「南姚」 之前,唐李白嘗宿其地。

南塘灣 在原三保

施家灣 :在城市心街之西,為元時泊舟之地。「泥灣 」 :在秋浦上流。吳應箕有詩。

青陽縣

九華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舊名九子山。李白以山有九峰如蓮華,更名九華。」 高數千丈,盤踞一百八十里,南望石埭,西望貴池,東望涇川,北望大江,池之鎮山也。有峰曰天柱,曰拱辰,曰雲,曰東,曰中,曰幘,曰雙,曰雲外,曰碧雲,曰雲門,曰升雲,曰獨秀,曰滴翠,曰翠微,曰綺霞,曰天池,曰枕月,曰石照,曰翠屏,曰翠蓋,曰展旗,曰《石碑》,曰《玉甑》,曰《覆甑》,曰《獅子》,曰《螺髻》,曰《野螺》,曰《鳳棲》,曰《蓮花》,曰《梅花》,曰《積稻》,曰煎茶」 ,曰《二神》,曰《五老》,曰《九子》,曰《列仙》,曰《真人》,曰《老人》,曰《文殊》,曰《羅漢》,曰《少微》,曰《招賢》,曰《會仙》,曰《安禪》,曰《古仙》,曰《香林》,曰《缽盂》,曰《仙姑》,又有巖,曰《思賢》,曰《清隱》,曰《處士》,曰《碧桃》,曰《宴坐》,曰《觀音》,曰《寶陀》,曰《拾寶》,曰《透碧》,曰《三斧,曰虎頭,曰滴水,曰雙石」 ,曰邃谷有洞」 ,曰金光」 ,曰三游」 ,曰十丈」 ,曰雲岩」 ,曰古仙」 ,曰有石」 ,曰果老」 ,曰金剛」 ,曰高僧」 ,曰老嫗」 ,曰浮山」 ,曰風輪」 ,曰花窗」 ,曰伏虎」 ,曰靈龜」 ,曰臥牛」 ,曰鬥雞」 ,曰沉機有臺」 ,曰〈普賢〉》,曰「逍遙,曰「釣魚,曰「春陽有嶺,曰「西洪,曰「歸雲,曰「鳳凰,曰「蜃蟠,曰「神光,曰「斧柯,曰「齊雲,曰「大返,曰「頭陀,曰「呈鳳,曰「天香,曰「摩空有泉,曰「龍女,曰「白龜,曰「碧玉,曰「煉丹,曰「戛玉,曰「溫岩,曰「虎跑,曰「瓔珞」 ,曰「巴字」 ,曰「翠瀑」 ,曰「甘露」 ,曰《七布》,曰雙,曰「派派」 ,曰「金沙」 ,曰「千尺。有澗」 ,曰「垂雲」 ,曰「石船」 ,曰「龍游」 ,曰「東陽」 ,曰「菖蒲」 ,曰「浮桃」 ,曰「花塘」 ,曰「南陽有池」 ,曰「嘉魚」 ,曰龍,曰「翠羽。」 「有潭曰濯纓」 ,曰「飲猿」 ,曰「百丈」 ,曰「弄珠」 ,曰「綠漪」 ,曰「雪有灘,曰『漱玉』」 ,曰「流觴」 ,曰《琉璃,有雜勝》,曰「天台」 ,曰「仙橋」 ,曰「天井」 ,曰「石室」 ,曰「小橋」 ,曰「茗地源」 ,曰「龍門」 ,曰「東崖」 ,曰「雙溪」 ,曰石墩,曰「東藏源」 ,曰《百丈箭》,曰「青哨灣」 ,曰「諫堂山」 ,曰「白蟮穴」 ,曰仙人塘,曰「黃瓠城。」 幘山 在縣南,與九華相接。

洪山 在縣南十里,一名「石門山。」

青山 ,在縣北五里。為縣治之枕。

峽山 去縣十里許

銅嶺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

天峰山 在縣東四十里。

北山 在縣東四十五里。

石龍山 在縣東四十五里。

西峰山

大有山 ,在縣東六十里。

招隱山 在縣東陵陽鄉之南,丫髻仙隱此。金山 在縣東六十里,為南陵界。

金霞山 在縣東六十里。

五溪山 ,在縣西二十里。

清泉嶺 在縣西十里許。

靈鶴山 ,在縣西南十里。

龍池山 ,在縣東南十里。

玉屏山 ,在縣西四十里,與九華並峙。

南陽山 ,在縣東南六十五里。

古長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有僧舍。宋范仲淹讀書其內,更名「讀山。」

真武山 在縣西四十里,龜蛇二山遶前。魚龍山 在縣南七十里,有小魚龍洞,「由深谷而下,有大魚龍洞。其洞凡七,流水相串,編筏秉火可入。中有綠魚白鳥。有洲渚喦壁嶙峋,如玉筍,如蓮花,如攢戟,有玉桂,有芙蓉碙,有鐘鼓石,有仙人棋盤,有出龕仙翁,有獅子仙蛙。奇形異狀,皆山川之氣融結而成者。」

五溪河 發源並自九華。一曰縹溪,出飲猿潭;二曰澗溪,出蓮花峰下;三曰雙溪,出上下華池;四曰曹溪,出鳳凰嶺;五曰澗溪,出龍池,會於六泉口,經五溪橋,達梅根入江。

雙河 其源有五:「一自大分流嶺;一自斜山。一自竹溪出黃池橋,入玉田埂。一自古田聖子,出蘭春河。一自龍池上出橫溪」 ,會於雙河口。橫橋河 其源有二:一自清泉嶺,一自查坑,俱經漪港合青山水會於分橋。以上諸河,統會峽山,北流達大通。

管埠河 發源有九:「一自蟹坑,一自葛村;一自水龍山出錢家橋;一自寨山出芭芒港;一自緣子澗出丁家橋,會於橫路港;一自橫架石出社橋,經青山橋;一自大遊山出平田;一自黃蘗嶺之巔合出烏潭橋;一自西坑出王獅橋,會於石堰,經木竹潭,與東河諸水總達大通入江。」 《銅陵縣》。

青山 在縣東二十里。一名「十里青山。」

杏山 在縣東三十里。傳雲葛仙寓此種杏。城山 與杏山鄰,平坦約數十畝,名「賽城。」 有井,不以旱雨為盈涸。其勢四壁峭立,西南僅通一徑,昔人恃以避寇。

葉山 在縣東五十里。唐真人葉靜修真於此。有蓮花峰,有靈寶泉。

貴山 在葉山東,有獅子、百丈、馬鞍三峰。宋羅京築堂讀書其上,後登第,因名。

鳳凰山 在貴山東,有泉一泓,相傳鳳凰翔飲於上。宋熙寧,賜道士趙然觀於此。

天王山 ,在縣西二百餘步,以有護法寺,故名。鼇首山 ,在城東二里,有關王廟。

五松山 在縣南四里。山舊有松,一本五枝,蒼鱗老幹,喬翠參天。

銅官山 在五松山南,南唐置銅官場,故名。石耳山 ,在五松山南,一石高丈餘,其上坦平,可容十數武,有巨人跡,又號「真人峰。」

鐵船山 :在五松山前湖田之下。首尾皆生鐵,如船形。

石門山 在縣南十五里,兩山石壁對峙如門。獨山 在石門南,其山挺然獨出,故名。

伏牛山  、羊山 ,俱在縣南三十里,各以形似得名。

翼龍山 在城南三十里,邑人佘敬中命名。山上有棲雲庵。

馬仁山 在縣南七十里。山石多肖馬人,名「馬人。」 唐德宗時,有石馬妖鳴,命斷其首以厭之,易今名。時陳商王沖霄隱此。

陶家山 ,在縣東北六十餘步。昔有陶姓者居焉。

學堂山 :在馬仁山側。宋邑人陳翥築室讀書其上。

金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有金牛洞。

長隴山 ,去大通十餘里。其山下建有茶亭,邑人畢應曉有詩。

天門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其勢聳插雲表。儀鳳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群巒喬聳,形如鳳儀。

龍宮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舊傳上有龍池,因名。下有福海寺。

雲谷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雲常冒其頂。龍口嶺 ,在縣南十里。

分鄉嶺 在龍口南,東鄧源,西大欄。

考證

上莊山 :在。請幫助識別此字。嶺東南五里,下有沃田數畝,為「上莊。」

鵲頭山 在縣北十里。高聳臨江,宛如鵲頭,與西岸鵲尾相對。六朝時為雄鎮。《宋書》:「劉胡率輕舸由鵲頭內路進錢溪。」 《梁書》:「王僧辯發鵲頭,中江而風浪。」

大江 在縣西一里。其界上接貴池,下抵繁昌。江之洲曰「下荷葉」 ,曰「橫港」 ,曰「曹韓」 ,曰白沙,曰「千斤」 ,曰「新湧」 ,曰「小蕪」 ,曰「錢家,曰丁家磯,曰羊山,曰石龍。」

河口河 在縣南百餘步。其源有三:一出天井湖,一出劉家港,一出周家橋,會茲以入江。荻港河 在縣北八十里,界抵繁昌。其源三:一出邵家澗龍洞泉,一出永城埭沸泉,一出寶山泉,會於三港口,西接鳳心閘,北接黃火河,匯茲河以入江。

夾河 ,在縣西十里。居曾韓、白沙二洲中,引大江。

大通河 在城南四十里,其源載《貴池山川》內。黃火河 在縣東北六十里,其水襟繁昌,至荻港入江。相傳黃巢軍此縱火,故名。

石埭縣

萬春山 在縣西五里。墩松可萬計。

金城山 ,在城西,勢如羅郭。

回驢山 在縣西十里。相傳羅隱跨驢訪杜荀鶴,抵嶺相值而返。

壩山 在縣西七十里舒泉鄉。有龍王洞,洞口有石壇,其平如掌,內有石鐘鼓、石棋局。又前有潭,雲氣出沒其上,旱禱輒應。

城子山 ,在縣西九十里。環遶如城,其山前有紫潭。

櫟山 ,在縣西一百六十里。高五百丈,周九十里。其山石壁峭挺,阿有龍池,澄澈如鑑。池右石高丈許,直裂為二,內夾一石如丸。

稠嶺 ,在縣北七十里。

魚龍山 在縣西三十里。有魚龍洞,其洞凡二,東西相望僅里許。

杉山 在縣西一百六十里。山之峰,曰時月,曰螺髻,曰寶柱,曰歸雲,曰雞足,曰「羅漢喦」 ,曰仙人,曰「南臺谷」 ,曰西峰,曰錦繡泉,曰許由,曰伏龍。鳳凰山 在縣南,群巒翼然,若鳳凰振羽之狀。蓋山 在縣南三十里,自黃山南來,屹立河濱,望之如蓋。

陵陽山 ,在縣北五里。自西北迤邐而來,高三百五十丈,廣二十五里。山三峰,竇子明煉丹所也。

五溪山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上有五溪,合流而下。

慈雲山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太平鄉。有慈雲洞。

喦潭 在佘溪楊村之南。高數十尋,三疊而下,深不可測,溉田數百畝,內有玉筍峰、千人石。舒溪 古名「涎溪」 ,迨前漢蓋山舒氏三女仙化於此,更名「舒溪。」 溪在廟下,環帶縣治舊學之南。源出湘源太平縣舒泉鄉,與蓋山佘溪、七龍泉、魚龍洞、雍溪諸水合流而東,派衍四注,由太平至涇縣,至蕪湖之魯港以入於江。

牧鴨湖 在縣南。相傳杜荀鶴幼時牧鴨之所。五溪 在縣西南。上五都之境,黟縣太平之東界溪上山延袤可百里,高可千仞。五水合流,同佘溪歸舒溪。

管溪 在縣西一百七十里。其源出太平鄉,歷山下,東北流三里至埭透坑八十里,併合貢溪達貴池池口入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