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4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四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四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五十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四十九卷目錄

 南昌府部彙考三

  南昌府城池考

  南昌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八百四十九卷

南昌府部彙考三

[編輯]

南昌府城池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南昌、新建二縣附郭。

南昌府城池 即江西會省併南昌、新建二縣附。漢潁陰侯灌嬰築豫章郡城。廣十里八十四步,闢六門:南曰南門、松陽門,西曰皋門、昌門。東、北二門各以方隅為名,見雷次宗《豫章記》。晉咸安中,豫章太守范甯更闢東、北、西、北二門,合前八門。唐初築西、南隅四之一,即府治。垂拱元年,洪州都督李景嘉修築,凡八門。題額「俱吏部侍郎越州徐浩書。」 元和四年,刺史韋丹更築城東北隅,廓二十一里,置敵樓於上,又改建東南敵樓。宋洪州城周三十一里,門十六直南曰撫州。繚而西轉,曰官步,一名遵道,曰寺步,曰柴步,曰井步,一名德遂,曰章江,曰倉步,一名惠庠,曰觀步,曰洪喬,曰廣恩,曰北郭。十門皆濱江。繚而東轉,曰「琉璃」 ,曰「壇頭」 ,曰「故豐」 ,曰「望雲」 ,五門皆平陸。紹興六年,廣豐、北郭、「廣恩」 、故豐四門廢,凡十二門。明初壬寅歲,大都督朱文正改築官步、井步、倉步、觀步、洪喬五門,廢建七門。東曰「永和」 ,又名「澹臺」 ,以門內有澹臺墓,舊名「壇頭」 ,有仙人黃紫廷之壇在焉。東南曰「順化」 ,舊名「琉璃」 ,以門內延慶寺有琉璃佛像。南曰「進賢」 ,舊名「撫州」 ,俱以道路相通得名。又曰「望仙」 ,以漢梅尉故廨在門外。又南曰「惠民」 ,運米惠民倉由此,舊名「寺步」 ,以近隆興寺。西南曰「廣潤」 ,舊名「柴步」 ,又名「橋步。」 西曰「章江」 ,以在江濱,故名。舊曰「昌門」 ,孫策遣虞翻與郡守華欣交語於此。北曰「德勝」 ,舊曰「望雲門」 ,李綱移築於此。又名新城門。樓、七角樓四,鋪七十座,陴堞共二千六百八丈,分永和、章江、德勝三門,屬新建治。餘俱南昌治。明初壬寅浚壕,長三千四百丈有奇,闊一十一丈,深一丈五尺。水關閘在城南、廣惠二門之間,城內東西湖之水於此出焉。湖水出閘口,流城壕,壕外別有閘,以蔽江水。

外州縣

豐城縣城池 ,「晉太康中始置。唐永徽初,遷於章水之東。元延祐初,知州汪從善創築土城。明正德間,知縣吳嘉聰重修。」 嘉靖四十年,知府韓弼率知縣王徽猷「更築甎城,周一千三百六十丈有奇,崇一丈七尺五寸,厚六尺,建門七,樓七。萬曆間,知縣韓文、張廷拱先後復修之。」 壕池北臨劍江,東過洪橋,歷折桂門而南,「入於湖;西繞城歷登仙門而南,入於湖。」 按《府志》:「元延祐初,知富州汪從善創築土城,下甃以石,闢六門,東曰正信,西曰折桂,南曰劍池、天寶,北曰通江、望仙。內有子城一里二百步,歲久圮壞。明正德五年,華林寇警,知縣吳嘉聰更築,後圮且盡。嘉靖四十年,有廣閩寇,知府韓弼詣縣相度,率知縣王徽」 猷更築磚城,周一千三百六十丈有奇,崇一丈七尺五寸,厚六尺,東西南北各一門,門各有樓。又小門並樓七:曰「折桂」 ,曰「廣益」 ,曰「登仙」 ,曰「皇華」 ,曰「望仙」 ,曰「江關」 ,曰「小東。」 萬曆十四年城傾,知縣韓文修築。三十六年,知縣張廷拱、申允復修四十餘丈。城南有陡門石閘,洩城內水出於壕。壕水東自洪河洪橋歷折桂門而南,入於坪港湖。自石橋湖、任家湖、沙湖歷登仙門而南,入於坪港湖。北臨劍江,石堤險峻。按《縣志》,「崇禎己卯,知縣郝錦奉旨修增城堞,拓四門,踰舊制有半。」

皇清順治乙未,霪雨壞東門、廣益門、耿家湖一帶。知

「縣宗彝補修。」 己亥春閏三月雨,壞城一百三十五丈有奇,垛口六百三十。庚子春雨,壞小東門內城一丈五尺。辛丑春二月,雨,壞小東門塗家屋背城六丈二尺,沙湖下內城三丈六尺。三月,壞耿家湖外城四丈,腰帶湖內城五丈五尺,大東門內城六丈,皆知縣何士錦捐修。內城六十二丈五尺。甲辰,復奉文幫闊修「砌,並周圍城垛。」 進賢縣城池 ,明正德五年,署篆同知汪潁始議築城,知縣王紀興築土城。嘉靖三十八年知縣程光甸更築磚城,周一千三十丈有奇,崇一丈七尺,厚一丈,門六,皆建樓。萬曆間,知縣周光

祖重修

皇清康熙四年,巡撫部院董衛國檄知縣聶當世、大

加捐築城壕。縣南九曲水折東流,環遶東北,由青龍橋出,繞城北注於青嵐湖。按《府志》,「宋元以前未設。」 明正德五年,江西盜起,署篆府同知汪穎建築城,知縣王紀創築土城,闢六門,門各有樓。十二年,知縣劉源清議加磚石,未果。嘉靖三十八年,知縣程光甸更築址以石,覆以石,中壘以磚,周一千三十丈有奇,崇一丈七尺,厚一丈。門井、樓仍六:東曰「啟和」 ,西曰「迎恩」 ,南曰「來撫」 ,北曰「拱極」 ,東南曰「文明」 ,西南曰「田洽。」 鋪二十四座。萬曆三十六年大水,城傾一百四十丈,知縣周光祖申允重築。縣南九曲水折東流,從城東南新橋入城,過大石橋,又折而北,東從縣左青龍橋出,繞城北注青嵐湖。

奉新縣城 ,唐「長慶三年,縣令劉正一築土城。明正德七年,知縣鄒緄修繕。隆慶五年,知縣陳雋復修。萬曆十一年,知縣朱南英、前縣金應徵協築磚城。」

皇清康熙四年,院部董衛國捐貲,檄縣黃虞再築浚。

城壕,外臨馮水。按《縣志》:唐神龍二年,縣丞高良弼遷新吳縣治於馮水之北,故無城。長慶三年,縣令劉正一築土城,周五里,南北二門,歲久圮廢。明成化二十二年,縣令鄧誠命鄰近富民蓋造五門。徐南暘造東門,在迎恩坊,今之老東門是也。梁公賢造西門,在縣西北天津橋處。徐君彥造南門,在儒學右。周雲龍造北門在龍山左,僧王覺智造;「建昌」 門在寶雲寺右。正德五年,華林寇起,副使吳一貫督兵至縣,同知縣鄒緄重築。南盡河岸,皆以磚壘,北抵山麓,東西廣益倍之,皆以土築,覆以椽瓦。立四門,置廂樓,周迴鑿池,以限衝突。嘉靖元年,洪潦泛漲,城多衝塌,縣令朱雲鳳復修如舊。自後五十餘年,倒塌愈甚。隆慶五年,縣令陳雋申請修築院道,行委贛州府薛、推官臨縣,公同將前項磚十城垣,逐一勘量,週迴八百八十二丈五尺,動道府縣紙贖銀二百九十九兩七錢八分。隨集在城義民自列等第:「一等徐六七、廖八十等二十二名,每名領銀一十一兩七錢四分。修砌沿河磚城圩崖,各三丈九尺八寸。」 二等陳坎三、甘信六等五十名,每名一兩六錢,築土城七尺,蓋舊土城七丈,至萬曆元年九月工竣。萬曆九年,知縣朱南英詳請加甓嶺北道前奉新縣令金應徵議,以南豐羨銀九百餘兩轉給本縣,兵備僉事石漢力贊成之。遂築磚城,諭僉各鄉富民及當年裡役,派領鍰銀計丈分築東門垛一百七十座,計八十五丈;南門垛三百座,計一百八十五丈;西門垛五百座,計三百二十丈;北門垛三百一十七座,計一百九十五丈。共垛一千二百八十七座,共圍長七百八十五丈。其東南至西北,收狹五六百步,圍長較前遂少一百餘丈。東門曰「賓暘」 ,西門曰齊霞,南門曰迎薰,北門曰拱辰;南門左右開有水門、左水門。萬曆四十七年,縣令袁化墐;迤東門開馮田門,萬曆三十年,縣令陳鎮墐。凡八閱月而工竣,縣冢宰蔡國珍為之「記。」 崇禎十三年,四郊多警,縣令李允佐詳請增高城堞,督撫解學龍題請允議,將本縣當年裡長、經催免其充役。里長每名納銀一十二兩,經催每名納銀八兩,陶磚增壘,稱雄壁焉。

皇清順治九年間,縣令王家楨因城後「《獅山高》瞰城。」

內,詳請修建砲臺八座,每臺上建敵樓一所,巍懸城外,無遠弗見,每臺計費百金,家楨悉捐己俸,餘皆紳衿,市民樂助,凡四閱月而臺成。今巡夜擊柝者,賴有所棲宿而資守御也。順治十八年,縣令黃虞再復因舊東城收退二百餘步,所遺之地平坦遼闊,訪諸故老,遂捐俸倡率,沿舊城土阜壙築長堤,上植柳,中建文昌閣、魁星樓,規模崢嶸,有裨風氣。康熙二年,縣城復圮,縣令黃虞再行詳請修砌。總督部院張朝璘發銀五百兩、米二百石,撫院董衛國亦發銀四百兩、米二百石,太守葉舟亦發銀五百兩,虞再自捐銀六百二十兩、米三百石,鄉紳衿民樂助有差。始工於康熙二年八月,告竣於三年二月,較前更加高廣堅實。四城城樓悉選材新創,稱形勝壯觀焉。

靖安縣城池 南唐創縣城,周二里。明正德六年,知縣萬士賢新築土城。嘉靖四十三年,知縣趙公輔更築磚城,周五百一丈,崇一丈七尺,厚八尺。城外壕池與清湖雙溪合,四周遶環縣城。按《府志》,「南唐創縣以後,有城周二里,莫詳所自,歲久圮廢。」 明正德六年,瑪瑙寇發,按察副使吳

一貫、知府李承勛檄知縣萬士賢新築土城,立四門,各有樓,又敵樓一。嘉靖四十三年,知縣趙公輔更築磚城,甃之以石,周五百一丈,崇一丈七尺,厚八尺。門各有樓,南曰望斗,北曰拱極,西曰應垣。東門樓近廢,從東南水門出,入水門。城樓在儒學前,額題「文昌閣。」 城外四周有壕,壕水西入於清湖,與雙溪合,環遶縣城,城內水俱由水門出,門外有石橋一,

武寧縣城池 唐天寶四年縣令范建殊築。明洪武三年,知縣饒永謙更築。弘治十八年,知縣毛騤增修。嘉靖四十四年,知縣葉棣創建磚城,周七百二十丈,崇一丈五尺,厚八尺。萬曆三年,知縣胡東暘重修。按《縣志》:「唐天寶四年,縣令范建殊築,建縣遷城,歲久圮廢。元至正間,賊張普憲來寇,無城可守,官民皆為所殘。」 明洪武三年,知縣饒永謙因故址築後圮。弘治十八年,知縣毛騤築城,惟南即江為險,自油榨嘴延西而北而東,計二里餘,令民均丁糧,出力期月城成。覆以甓閣,間以堞樓,巡以冷鋪,守以機兵,一時之備稱嚴。嘉靖四十一年,奉綸音修治四方郡縣城垣。知縣吳思齊白諸上臺,下令修砌,而吳以轉官去。四十四年,知縣葉棣委用黨正汪蓬山等經理修砌,始用磚城,週七百二十餘丈,高一丈五尺,深厚八尺,四門樓臺水關,一皆肇之。萬曆三年,知縣胡東暘重修城垣,並四門樓臺。萬曆三十一年,知縣李呈芳因見城垣數有傾圮,修費未經額編,議將南路簡僻山頭、茅坪等四鋪,每鋪減兵一名,每年共減銀二十五兩六錢,詳允扣存,聽候修城支用。三十六年,知縣周道昌奉文每年扣存自理紙贖銀一十五兩登報,專備修城,不許別動,並前議減銀仍徵貯,俱聽修城之用。崇禎十四年,因流氛孔棘,輔臣楊嗣昌以修儲、備練四事,請旨通行,知縣璩伯崑奉文而艱於費,議以一甲里長免役,出費修城。申上報「可。」 分度丈尺。令各里增厚加高。經兩載報竣。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馮其世奉文修城,由是垛加高。

樓,加飾內道,砌磚石。東西關增建敵樓。功成,葉知府隨特詳報,有「山縣金湯」 之文,其守具不備載矣。城門四:東曰賓陽,西曰慶豐,南曰嚮明,北曰拱辰,後更名東曰迎恩,西曰暎暉,南門曰宣和,北曰拱極,小南門曰映川,南上曰小西門,南下曰通濟門。今塞。

寧州城池 明洪武三年,知州項仲宣因故址修築。正德六年,知州林文琛更築。萬曆三年,知州陳以忠甃之以石,周一千一十八丈有奇,門並樓四:東曰迎恩,西曰通遠,南曰廣魁,北曰鳳巘。城北負山無壕,東西南三面臨河為池。按《州志》:舊志,「城郭,開創之初無考,歲久圮毀,遺址尚存。其郭東至浮橋渡,西至西郭渡」 ,南至上坑渡,北至鳳凰山,東西相距四里,周圍一十八里。正德三年,建箭樓十二所。

南昌府關梁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南昌、新建二縣附郭。

躍龍橋 在府城南南昌縣學右,新建縣學前,跨東湖,亙三十丈。舊名「高橋」 ,以近徐高士宅,故名。萬曆十五年,知縣何選、余夢鯉增築,護以石欄,改名「躍龍。」

洪恩橋 在東湖同仁祠左。唐貞元十五年,觀察使李巽建。宋治平中,少府監杜植復修,故又名為「杜公橋。」

百花橋 在東湖百花洲,舊閱武亭西。

南浦橋 「在南塘灣之西南,通蓼州路。明洪武初,大都督朱文正創立,尋燬。永樂十八年重造,凡五洞,上覆以屋二十八間,列為市肆。」

水關橋 在廣潤、惠民二門之間。有內外閘,乃塘堘之水口。順治間,居民重建。望仙橋 在進賢門外望仙寺側,跨舊壕。艾溪橋 在府城鍾陵鄉之十一都,跨艾溪。今以舟渡。

萬石橋 在府城西鄉六十三都,因萬石圩而名。俗曰「塔田。」

熊家橋 在府城忠孝鄉三十都,熊三建。游溪橋 在府城三十七都。明萬曆元年邑人萬恭建。

大豅通濟橋 在府城四十一都。宋邑人李誼建。

程公橋 在府城西山雙嶺崇勝院前。宋嘉祐中,知洪州程師孟至院盤桓,僧因造橋溪上,故

金堂橋 在府城西北八十里儀鳳鄉,杜策造。策原四川金堂縣人,故名。

洪崖橋 在府城西翠巖寺側洪井之上。一名「徵君橋。」

龍岡橋 在府城忠孝鄉二十都。傍有岡,蜿蜒若龍,故名。

遊仙橋 在府城遊仙鄉十五都。世傳旌陽曾遊於此,故名。

龍瑞橋 在府城洪崖鄉。通高安、奉新縣路。濟民橋 在府城北鄉二十二都。邑人鄒奎造。大同橋 在府城松湖。舊名「櫟木橋。」 邑人魏良弼重建。

義橋 在府城黃溪,知府祝瀚建。

廣濟橋 在府城石頭岡,邑人熊曦建。

溪源橋 在府城。上通七源、三洞,下接瑞河港口。羅顯造。

賜金橋 在府城洪崖鄉三十都,邑人李遷建。「湖中」 橋 ,在府城,距賜金橋五里。邑人李遷、李遜同建。

石鎮橋 在府城西北十里,舊名石頭渡。春夏水漲,直至冷井,行者病涉。明邑人張位首倡造橋,名曰「石鎮。」 復築堤七里,接章江寺。

雲塘橋 在城西忠信鄉十七都,《二圖》跨潭源口。

廣濟橋 在永寧寺前

算子橋 在孺子亭東

歲稔橋 在伍諫鄉。相傳創橋後輒歲稔,故名。馬坊橋 ,在水次倉南。

純陽橋 在灌城鄉一都玉清觀南。

孟母橋 在灌城鄉一都。

定山橋 在灌城鄉二都,一名「陳家橋。」

朱姑橋 在灌城鄉二都。

四霸橋 在灌城鄉四都。

大城橋 在灌城鄉六都。

大沈橋 在灌城鄉五都。

黃城橋 在灌城鄉六都灌嬰故城之東。新林橋 在西鄉六十二都。

江家橋 在桃花鄉

湖南橋 在南鄉五十一都。

周家橋 在桃花鄉

石橋 在南鄉五十五都。

顧母橋 在遊仙鄉十六都。

熊里橋 在北鄉四十七都。

霞源橋 在遊仙鄉十六都。

旌陽橋 在北鄉五十都。

報慈橋 在五諫鄉十八都,《三圖》。

斗門橋 在北鄉五十二都。

金塘橋 在儀鳳鄉四十五都。《一圖》。

魏五師橋 在長定鄉四十二都。

阿里橋 在忠信鄉十八都。

石礱橋 在長定鄉四十三都。

洗藥橋 在北鄉二十二都,《一圖》土名杉木橋。漆家橋 在長定鄉四十三都。

蛟橋 在三十二都。一名「通濟橋。」

官路橋 在長定鄉四十四都。

雷坊橋 在忠孝鄉

鎮川橋 在府治北池江,舊名「池江橋。」 景泰二年重建,易今名。

赤岡橋 在忠孝鄉

桃花橋 在灌城鄉九都。

李家橋 在忠孝鄉三十三都。

觀音橋 在灌城鄉瀝山。

大虛橋 在南岡

攔馬橋 在順化門外

廖家橋 在二十一都。廖復修。

當門橋 在鍾陵鄉一都。

鳳凰橋  寶獅橋 俱在三十九都。

塔子橋 在南關東

西瀝橋

徐家橋 在鍾陵鄉十二都。

烏橋 在忠孝鄉十九都。

龍眼橋 在東鄉

華嚴橋 在五諫鄉新興驛上十里,為南北孔道。

西洛橋 在東鄉五十八都。

大花橋 在忠信鄉十七都。

烏龍橋 在善政鄉

柏湖義橋 在忠孝鄉二十一都五圖胡婆山下。

樂仙橋 在洪崖鄉二十八都《四圖》坽口。大學。

士張位建,將軍劉綎修。康熙己未,里人共重修令君橋 在忠孝鄉二十一都《三圖》戴令君重建,俗名「羅家橋。」

使君橋 在忠孝鄉二十一都,《三圖》陳太守重建,邑喻均記。

吳溪橋 在忠孝鄉二十一都三圖路,當南瑞要衝,春夏水漲,行旅病涉,里人喻棟捐貲建。潘源橋 在遊仙鄉十六都,天寶洞源出其下。鄧大橋 在遊仙鄉十六都。邑人鄧大建。天官橋 在桃花鄉赤谷山下文昌閣之側。熊文舉初任銓部時建。往來利涉,故名。

司馬橋 在桃花鄉張仙步,跨吳源大港,為八九區通衢。舊名「南坪橋」 ,久圮。熊少宰補司馬時建。

穀城橋 在北鄉二十五都。譚允叔建。

蛟溪橋 在伍諫鄉四十一都《二圖》。邑人吳桂芳建立。

南東橋 在伍諫鄉四十都「一圖橋。」 久圮。康熙己未,知縣楊周憲捐貲重建石橋。

東港橋 上通七源、三洞,下接瑞河。港口在北鄉。

文筆橋 在北鄉二十二都《一圖》。明崇禎時,巡道潘曾紘重修,有記。

甘竹石橋 在遊仙鄉十五都。康熙己未,里人重修。

豐城縣

南湖橋 在仙音巷,通西南各渠水,上架天卿坊。

象牙橋 在象鼻湖旁,通東南各渠水。韓太守建。

虹橋 在東門外,跨洪壕。

昌溪橋 去邑二十里,跨昌溪水。

赤石橋 :距邑二十五里。跨槎水。

楂陂橋 :距邑六十里,跨楂水。

《點山溪》石橋 ,長六丈。

柿頭陂石橋 長四丈,邑人袁伯明建。

固寨橋 :距邑七十里。跨藻陂。

黃沙橋 :距邑六十里。

文岡橋 :距邑八十里。跨槎水。

李家橋 :距邑五十里。跨沇江小溪。

雙乘橋 :距邑六十里,跨富水。

潘橋 :距邑八十里,跨角溪。

永安橋 :距邑九十里。鄉人孫世慶等建。斗門橋 :在南門外,跨坪港湖。

荷塘橋 :距邑十里。跨豐富水。

中溪橋 距邑十五里,跨豐水。明宣德年中,邑人羅懷憲、懷玉修。

石灘橋 :距邑二十五里,跨富水。三橋俱至元僧嚴約庵建。

小橋 :距邑三里,跨小溪。邑人李緯建,學博梁大廈為之記。

丁橋 :距邑五十里,跨小溪。

洑溪橋 :距邑六十里,跨豐水。

石橋 在邑西門外,跨湖。

蓮花橋 去邑五里,跨蓮花湖。

田南橋 去邑五十里,跨南溪。

熊莊橋 :去邑六十里,跨熊溪。

洪石橋 去邑五十里,跨洪石溪。

洛溪橋 去邑四十里,跨洛溪。

旗塘橋 去邑十里,跨旗川。邑人胡文穆、施貲修。

太平橋 ,在豐城縣洛溪,郡人魏良弼造杭橋 ,去邑四十里,跨杭溪。

花橋 在邑中觀音閣,通西北各渠水達仙音巷。

朱坊大橋 :距邑三十里。跨斜溪。

三溪津橋 在豐城縣南十里。舊三谿渡,跨豐水。

進賢縣

小石橋 在縣東。宋淳祐間邑人吳修伯造。青龍橋 在縣東北新興街。明永樂間邑人王志善造。

百丈隴橋 在縣東。元大德間,縣尹趙銓造。鎮東橋 在縣東。縣尹趙銓造。

官圳橋 在縣東十里。明正德初,邑人熊允敬造。

周溪橋 在縣東四里。宋淳祐中,邑人吳修伯造,即「鰍皮橋。」

鐘陵橋 在縣東五十五里。相傳元初累修累圮,鄉人埋小鐘於橋側以厭之,遂不圮,故名。池陂橋 在縣十五里。明正統間,知縣張沖造。

皇華橋 在縣十五都。舊名「小橋」 ,以元翰林蔡伋士安過此,改今名。

岐田橋 在縣西七里。明正統間,知縣張沖造羅溪橋 在縣西二十里欽風鄉。跨羅溪水,以鄱湖為匯。每春夏淫潦,撫水壅贛水,奔會於此,一望漭泱,渡者有風濤之險。明正德間,知縣張沖「築羅溪堤,延袤二里而遠,中造橋以通溪流。正德己卯之變,守者斷橋,毀堤以截省城來路,後屢修屢圮。」 萬曆三十年,知縣黃汝亨倡募重造石橋「六孔堤二百七十五丈,護以椿木,植柳環之。橋頭構小閣一座。」 功成,尋為洪水衝齧,堤稍潰。三十六年,知縣周光祖復築,崇、廣更加丈尺。其北岸盡砌以紅石,仍用石墁之。井修石橋,自今孔道益固。

託固橋 在縣歸仁鄉一都,舊名「港南橋。」 明正統間,知縣張沖造。萬曆三十年,知縣黃汝亨重修。尋遭水圮。三十一年,知縣周光祖更修石橋,並增築堤八十七丈。

架橋 在縣西三十六都。明弘治間,邑人王緝造。

通濟橋 在縣治東,一名「大石橋。」

少府橋 在縣治西

木橋 在縣治東

白石陂橋 在縣西三里。

魏亭橋 在縣西社學側。

安山橋 在縣南十里

白石橋 在縣東七里

熊家橋 在縣北七里

三馬橋 在縣東真隱鄉三馬山。

捍界橋 在三十五都

獨木橋 在二都

夾圳橋 在邑東,去周溪橋百步。

行者橋 在八都

翁家橋 在邑東,與周溪橋峙。

木架橋 在十都

四顏橋 在邑東五里

河湖橋 在十都

王家橋 在邑東十里。萬曆間,邑民趙義相造。棗木橋 在十七都。

李家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架木為之。

潤陂橋 在十七都,抵餘干界。

水北橋 在十九都

塔橋 在二十都。二橋今入「東鄉。」

上坪橋 在邑東北八都。

徐家橋 在三十四都

瀝墈橋 在邑東北七都。

白田橋 在縣南七里

彭家橋 在縣西三十五都。

流陂橋 在縣西十里

盧家橋 在縣東八里

棚家橋 在邑東七十里東鄉界。

繁詞橋 在縣治東

思悔橋 在縣治前,宋嘉定中造。

玉帶橋 在縣學泮宮南。明成化初,知縣李聲造。

中橋 在縣南三里

雲橋 在縣西二里

徐橋 在邑東十三四都,有公館。明萬曆間,尹周光祖重修,邑人樊兆程記。

臧溪橋 在縣治三十里真隱鄉。舊架木為之。明天啟間,尹梁應材興功砌石。

梘橋 在縣治東南十都。明天啟四年,邑民趙義相修。

池溪橋 在邑東四十里十五都。明正統間尹張沖造,覆以屋。成化末,邑民車鑾重建。今為市百丈、鎮東二橋 相去百步,縣東通衢。元大德中縣尹趙銓石其址。明永樂間邑人顏本貞建。正統間尹張沖、弘治間尹吳璉、正德間尹王紀重修,歲久傾壞。嘉靖壬戌尹程光甸重修。新橋 在縣東稍南。舊為築城議建,邑人難之。明嘉靖乙巳,巡撫都御史傅鳳翔發撫州府官銀八百兩,責委縣丞丁任督工修建。

壽山橋 在縣壽山港。明萬曆三十一年,知縣黃汝亨造。

洪源橋 在縣崇信鄉界日月湖上下。明萬曆三十四年,知縣周光祖創造,並築堤,延袤二里。奉新《縣》

馮川橋 在縣南惠政門外。舊名「義濟橋。」 明弘治間,邑人徐金創造,後圮。萬曆二十二年,知縣馮烶倡監生胡士琇捐貲,移造於舊橋百步之下。今改名為「馮川。」

龍洲橋 在縣西三里

通化橋 在縣治前街之西。宋元祐間,知縣廖擇創造。覆石其上,列肆。

南津浮橋 舊名「安固」 ,又名「惠政。」 宋太平興國中,邑人胡用之創,楊億為之記。元末戊子,洪水泛漲,石樑皆沒。後改建馮川橋,南津橋遂廢。馮田橋 在縣治東二里馮田岐山下。明正德十五年,縣令率邑民吳德清等創造石樑。嘉靖十五年,縣令胡億增砌,規制闊廣。

登仙橋 在縣治河南市登仙坊。相傳劉真君於此上昇,故名。

楊公橋 在河南市登仙橋之南。宋邑令楊萬里創建,故名。

澄心橋 楊公橋之南,邑人王景彝修。

富家腦橋 在奉新鄉,去縣治南五里許。邑人潘履道修建,俗呼為「潘家橋」 ,居黃沙上流。山水傾漲,今石墩仍存,架木樑以渡。

櫪榔橋 在同安鄉,去縣治南十里,因地得名。至元間,被水衝沒,知縣張吉省給船濟。

大陂橋 在南鄉,去縣治南二十里。里人胡正德雅德修砌。

京思陂橋 在縣治北二里。里人鄭啟清募眾重修砌。

赤郭橋 在建康鄉。去縣治東北二里。里人孟珣修創,尋廢。正德十年,市民徐若彥伐石重修。深水橋 在建康鄉,去縣治東北五里。綠溪舒偃募眾伐石甃砌修建。

綠溪橋 在建康鄉,去縣治東北十里。里人舒德彰修。後傾圮,鄉人徐姓修建。

界竹橋 在建康鄉,去縣治北十里。里人鄭啟清募眾創建。順治十三年,乞民陳富十捐所丐錢穀重建。訓導程良佐為「之《記》。」

鳳凰橋 在建康鄉,去縣治東北十五里。陽烏橋 在北鄉,去縣治東二十里。明正統間,知縣袁彰修,歲久傾塌。弘治九年,按察僉事沈清建。

廣陽橋 在北鄉,去縣治東二十七里。

乾州橋 在從善鄉,去縣治三十里。里人余葛周模倡募眾修理。

通城橋 在龍山之西。市民周應南修,今廢。龍珠橋 在奉新鄉,去縣西三十里。明正德元年,市民徐若彥捐貲伐石修砌。知縣王翊立碑。「黃土」 橋 在建康鄉,去縣治五里。舊架木為梁。明景泰二年,鄉人易以石橋。

遐富港口橋 在奉新鄉,去縣治西七里。藏溪橋 在奉新鄉,去縣治西十里。正德間凃氏建。隆慶間廖邦全重修,縣令陳嶲為之記。溫子橋 在建康鄉。里人溫子鏜募人修砌。述濟橋 舊名車坪橋,去縣治二十五里。里人余琬伐石重建,未竟,次子鎮武繼成之,故改名「述濟。」

冷溪橋 在法城鄉,去縣三十里。鄒姓伐石鼎建。

渣村中港橋 在法城鄉,去縣治四十里。昔為木樑。元至元二十年,新興鄉鄒伯舉砌以石,後衝陷,今仍木樑。

碧溪橋 在法城鄉,去縣治四十里。里人劉元軒伐石創建,劉正三重修。

南溪橋 在法城鄉,去縣治四十里。義民鄒伯璣捐貲伐石創修。

厚田橋 在新興鄉,去縣治四十里。

中會橋 :在新興鄉,去縣治四十里。

陽塘橋 :在新興鄉,去縣治四十五里。

洛覺橋 在新興鄉,去縣治五十里。樂安人李興五伐石創建。

三版橋 在進城鄉,去縣治五十里。明洪武二十九年,主簿邢敬率眾甃砌以石。

古港橋 在進城鄉陰村,去縣治五十里。黃花橋 在進城鄉陰村,去縣治五十五里。里人劉《坎八》建。

三仙橋 在進城鄉羅坊,去縣治六十里。順治十六年,羅坊、嚴、羅、鄧、王、金五姓修。

治城永濟橋 在進城鄉,去縣治六十五里。福惠通仙橋 ,在奉化鄉下保,去縣治七十餘里。成化六年本縣僧會圓軝修砌。

富溪橋 在奉化鄉。去縣治七十里富溪里。民伐石修建。

天津橋 在縣治宣化鄉,知縣璩《鎮海》建,舊名「鎮城橋」 ,俗呼為「上市橋。」

通濟橋 在縣招賢坊,通靖安、武寧、寧州路。明正統間,邑人周節建,俗呼「中市橋。」

和豐橋 在縣東北,通建昌縣路。明正統間,邑人熊蘭芳造,俗呼「下市橋。」

藍溪橋 在縣東,宋邑人王度造。

橫石橋 在縣奉化鄉。因石脈過水處架橋。通和橋 在奉化鄉。距橫石橋百步。里人李正通、正和伐石修建。

畦日橋 在奉化鄉右溪,去縣治一百二十里。官生蔡輔伐石創建。

黃沙港橋 在縣東二里馮田岐嶺下。

版橋 在建康鄉四十都。

靖安縣

東關 齊頭山,是山去縣四十里,亦平小無林木,更係靖安、安義遞驛,是關蔽所在。

「西關 毛竹山」 是山界於寧州,去縣一百四十里。樹木茂密,地勢高險,以下陟上,若登天然,往來者不無疑畏。明嘉靖縣簿閩莆黃應徵詣寧州,目擊其山叢石巨木,有藏惡傷民之憂,令鄉民斫斬其木,削平其路,後頗夷坦,過者少釋其懼。

南關 烏嵐山,是山亦平平濯濯,去奉新晝夜可行,謂之「險」則未焉,但亦關隘屯寨處所。北關 白崖山、洪屏山諸山石勢壁立,四面如屏,有凌霄氣象。其岑請幫助識別此字。之處,林木叢盛,人但得視而不得取;間亦盜賊出沒,雖官兵亦無如之何。此四險,皆四境關蔽所在也。

錦橋 亦名繡谷橋,距縣北三百步。

黃石橋 在縣西六十里,原書「堂庵」 僧修,後廢。嘉靖二十三年,富仁都道人劉智惠、劉傳明、余圓珊、道淨等,募修石墩木橋。旁創庵院,置袁洞山一片。至羅宅山,南至尖潭,西至騎崙,北至老路。上栽杉木千餘根,以備緝修之計。其修橋頗多,久而不壞,其亦善心之所積也。

瓦橋 在縣南十里夏陂都。

長安橋 ,即安定橋。在縣十五里夏陂都。張婆橋 ,在縣西二十里新興都。

通化橋 在縣南十里夏陂都。

沙港橋 在縣西十里盆田都。弘治間,知縣張伯祥命書堂庵僧孫明清募修。幾三年,洪水衝發,知縣張伯祥重修。嘉靖元年後水復發,至嘉靖四十年,道人劉智惠等募民財重修。

臨清橋 在縣東南。明洪武中,知縣曾允中造。市橋 在縣西南,即花橋,又名「雷洞橋。」 宋邑人舒邦佐妻閔氏造。

北津橋 在縣北一里。宋邑人舒蓬造。

南港橋 在縣南。宋嘉定中,閔氏造。

登高橋 在縣東南。宋邑人舒選造。

清湖橋 在縣西一里。宋邑人舒逸造。

長坑橋 :距縣八十里。通武寧縣路。

春雲橋 在縣南門外。明嘉靖末,知縣方懋伐石重建。

高湖橋 在縣西三十里新興都。

塘埠橋 在縣北八十里忠夏都。

登瀛橋 在縣新興都韶里。陳孝子立。

石橋 在承恩坊

白魚橋 在夏陂都

武寧縣

「貞節」 橋 在縣治西,跨腰帶水後街。張節婦尚氏建立。

西門橋 在縣西門外,跨官塘源水。

沙田木橋 在縣治南三里,跨斜灘水。

清隱橋 在縣南新開嶺。鄒喜陽建。

潘步橋 在縣南上南鄉。葉坤滔造。

「建富」 木橋 在縣西四十里,跨太平山,水盛三吉新建。

新學前橋 在櫺星門南。

昇平橋 在下南鄉四十四都。

匡溪橋  壟口橋

臥象橋 在縣治西五百步。

登仕橋 在縣治東南

看鶴橋 在縣治東二百五十步。世傳丁令威留跡於此。臨溪有樹,上有仙鶴,月夜映《水中八景》載《鶴橋明月》。康熙四年,知縣馮其世建亭於上。

步雲橋 在縣治西,跨腰帶水。

玉印橋 在儒學前。知縣胡東陽闢「青雲街」 建,今廢。

望遠橋 在縣西門外,跨官塘源水,一名「西關橋。」

磧溪橋 在縣東,跨磧溪水,一名「東門橋。」 五公橋 在縣年豐鄉高坪市,跨嵒前坑水。陳公橋 在縣順義鄉,跨臺坑水。

西莊橋 在縣順義鄉,跨婺源水。

潭埠橋 在縣江陰鄉,跨東源水。

上書橋 在縣江陰鄉,跨下源水。

冠蓋橋 在縣治南三十步,跨腰帶水。

林家橋 在縣昇仁鄉,跨仙人石水。

黃沙橋 在縣治,跨塔頭水。

黃橋 :在縣治,跨苦田水。

七里橋 :跨七里山中水。

下溜橋 在縣下南鄉,跨楊港水。

清漪橋 在縣順義鄉,跨港西水。

萬峰橋 在縣上南鄉,跨小坑水。

永濟橋 在縣下南鄉,跨白石山水,舊名「黃婆橋。」 明成化十九年,知縣馮琦伐石重造,郡人張元禎《記》。

楊柳橋 「在縣治」 ,跨艾冢豅水。

龍牙橋 在縣治,跨南皋水。

譚田橋 在縣治,跨三山水。

雙版橋 :在縣治,跨雙喬山水。

苦竹橋 在縣昇仁鄉,跨苦竹水。

楊安橋 在縣昇仁鄉,跨黃土嶺水。

上坪橋 在縣江陰鄉,跨許家源水。

雙溪橋 在縣順義鄉,跨白石源水。

張公橋 在縣順義鄉,跨大塘源水。

鳳口橋 在縣治,跨鳳口水。

寧州

伏龍橋 在州治泰市鄉,跨秀水。許旌陽逐蛟至此,伏其下,故名。

羅橋 在州治泰市鄉。跨下坑水旁有石狀若羅盤。橋通奉新縣路。宋咸淳元年,里人朱太源造。

清水橋 在州治泰市鄉,跨下坑水。宋咸淳六年,朱太源造。

林橋 在州治泰市鄉,跨下坑水,通武寧縣路。元至正二年,里人林良造。

杭口橋 在州治高鄉,跨上坑水,亦名「杭溪橋。」 宋丞相章鑑世居此。

桃溪橋 在州西鄉,跨黃橋山,水達通城縣路。溪畔古多桃樹,故名。

留仙橋 在州西鄉,跨黃橋山水。相傳晉葛仙翁嘗憩於此。

金雞橋 在州治武鄉,跨武鄉山水,通瀏陽。元里人榮公益造。

玉溪橋 在州治武鄉,跨玉峽水。

黃沙橋 在州治安鄉,跨里源村,水通毛竹山,歷奉新縣至本府路,地多黃沙,故名。

鸚鵡橋 在州治西高市,跨秀水南旋。

玉峽橋 在州治南一百七十里武鄉。跨山源水。

官橋 在州治高鄉,宋王昭造。

郭城橋 在州治泰市鄉,跨郭城水。

跨鼇橋 在州治西二里。跨鼇坑之水。下有數石崛突若鼇頭,故名。

望蓮橋 在州治泰市鄉,跨秀水登橋可望蓮池,即放生池也。

市南橋 在州治南三十步,跨秀水。

夏公橋 「在州治南五十步」 ,跨秀水。

昇仙橋 在州治南四十步,跨秀水。

高家橋 「在州治東南五十步」 ,跨秀水。

跨浦橋 在南山寺前

行春橋 在泰鄉

龍蟠橋 在泰鄉

白鷴橋 在泰鄉

石株橋 在泰鄉

螽斯橋 在泰鄉

高橋 在泰鄉

袁坑橋 在泰鄉

護仙橋 在州治東南二十里,安鄉十三都。路通奉新,跨仙源,水屋六間,長六丈,廣一丈。晉許遜逐蛟至此,吳猛助之,故名。洪武二十九年,主簿陳德進修。正德二年,南山寺僧明正重修。彭橋 在州治東南三十里,安鄉十三都,跨彭源水長三丈,廣一丈一尺。路通奉新。其水流經湘竹,合安坪港水。

棲霞橋 在州治南七十五里,安鄉十四都。跨毛竹山源水石柱高四尺,路通奉新。其水流至長溪,合安坪水。宋時有僧夢牛募緣造橋。乏砥石,晝夜焚香祝天。忽一夕風雨掣送一巨石於江心,霞光隱映,久而方散,遂為橋柱。長二十丈,廣一丈五尺,上建屋二十八間。永樂八年火。《修江八景》,此其一也。

上坑橋 在州治南二里。相去半里,復有一橋。

渡仙橋 在州治南四十里奉鄉十五都。扶同橋 在州治南六十里奉鄉,跨峽水接兩山。

溫湯橋 在州治西南一百四十里武鄉二十四都。跨溫湯水,路通瀏陽。元至正間,土人萬信可建,長二丈,廣一丈。

普庵橋 在州治西南五十里。

東滸橋 在武鄉

東橋 在武鄉

大感橋 在武鄉

天螺坑橋 在高鄉

酋坑橋 在高鄉三十五都,今廢。

上洋橋 在高鄉

南姑橋 在高鄉

查林橋 在高鄉

上坑橋 在高鄉

陂坑橋 在高鄉

白土橋 在崇鄉

馬坳橋 在州治西崇鄉四十七八都。弘治年間土人重修。

攝坑橋 在崇鄉

黃沙大橋 在州治西一百二十里仁鄉六十一都。宋咸淳間建。路通平江,跨黃龍山,水流至草鞋港,出平江。長三丈,廣一丈,多黃沙,故名。「大石橋 」 在仁鄉。

漿泉橋 在州治西一百二十里西鄉六十八都,跨黃龍山,水長三丈,高廣一丈,路達通城。宋淳祐壬子,王姓者建。其水下合秀水,旁有迸漿泉,甚清,故名。弘治八年重修。

綰龍橋 在州治西一百三十里西鄉七十都,跨黃龍山水,路通平江。洪武三十年,土人潘得源建。其水縈迴,中跨一橋,如綰龍然,故名。。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