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93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三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三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三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三十七卷目錄

 杭州府部彙考三

  杭州府山川考二

職方典第九百三十七卷

杭州府部彙考三

[編輯]

杭州府山川考二    府縣志合載

[編輯]

海寧縣

花山 在縣治東五十里,高十五丈,周一里,坦夷盤礡,如岡如陀。山多白鷴火鳩,亦茂松竹。葛嶺山 在花山東三里,高四十丈,周迴四里,山形聳特。

箬帽山 去葛嶺山東一里。高五丈,周半里。石墩山 ,在縣東五十里。按《縣志》,「高十丈,周二里,海上要地,立巡檢司。土城周四十丈,營舍俱備。舊戍百人,今止巡卒五人,虛而不守。」

小尖山 ,在石墩山東一里,高五十五丈,上有烽堠。登此西望,則石墩僅丘阜耳。

黃山 在縣東五十二里。上有靈泉井,按《縣志》,高六十丈,周七里。巉巖峭拔,其植多楊梅山茶。許太守令典治,東西兩垞,為名流觴詠處。菩提山 在黃山東半里。按《縣志》,高六十丈,周七里。山頂有靈泉,其麓真如寺,即於寶故居。旁有張無垢讀書臺,最上為般若臺,無垢同刁令文叔所遊也。山多桂竹,鳥有鶬鶊文雉。

靈泉山 :在菩提山東里許。

黃陀山 在縣東五十里,高一丈,周二里。橫山 在黃陀山南二里,硤石山之北,高六十五丈,周八里。

大尖山 在橫山之南。按《縣志》,高九十九丈,周十里。去縣東六十四里,北距智河嶺。山有白鷴、文雉山,崒峍崛起,亞於金牛。南臨大海,上有高峰,周一里,最為險要。建烽堠墩臺於上。

錢山 在縣東六十里,高十二丈,周半里。舊多產水仙,今所植多翠竹蒼松,鳥有鶬鶊山雀。白鶴山 在錢山南二里,高十二丈,周半里。管山 在白鶴山之西不一里,高四丈,周半里。妙果山 在縣東六十里,高二十丈,周七里,其尾則袁花山,山因鑿斷判於妙果,又名龍尾,東去四里為夾山。

龍尾山 :即妙果山之尾,因鑿斷名「龍尾」 ,本名袁花。

夾山 在妙果山東四里。按《縣志》高三十五丈,南北較之,西長一里半。《嘉興志》:「山居金牛金粟之間,故名夾山。卉有菊,植有桃竹松檜,禽多文雉鸛鵲,獸有兔狸。」

贊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高五丈,周二里,深潭奧渫,俗稱「錢王磨劍之地。」

審山 在贊山東北一里。按《縣志》,高三十五丈,周七里,里人呼為東山。貝瓊曰:「北齊海鹽令周顒至此,謂其林境清麗,亞於鍾山山之北雲。」 北亞山,徐泰《志》:硤石鎮西有紫薇,東有沈山,夾水並峙,故名硤石。舊《圖經》云:「宋臨海、南陽二郡太守沈景葬於此,故名沈山。」 《杭郡志》以審食其墓,名審山,非也。上有崇惠庵,基土皆五色,有智標塔、「秦王磨劍石」 、「靈池」 水旱不盈涸。

紫薇山 在審山之西里許。按《縣志》:高三十丈,周一里,與東山對峙,市河貫其中,故名。硤石山有紫薇洞,深丈餘,廣四尺,馬自然煉丹處。丹井在山麓,名紫薇泉。《宋圖經》云:「唐中書省紫薇舍人。劉禹錫為刺史,嘗登此山,望硤石湖,因名曰紫薇山。」 《邑志》云:「白樂天嘗遊此,故名。」 即硤石山也。

硤石山 即紫薇山,上有寺。唐顧況詩:「家在雙峰蘭若邊。」 蓋指此山腳連東峰有磨劍池。蟹山 在縣東六十三里,高五丈,周半里。青陽山 在縣東六十五里,高十九丈,周三里。黃灣山 在青陽山西一里,高八十九丈,周九里。山形窿崇特峙,林木鬱蒼。按《縣志》,舊名盈山,立寨。

金牛山 在縣治東八十三里。崔嵬巀嶪,冠境內諸山。高三百丈,週迴十九里。《寰宇記》:「昔吳、楚間有金牛自毗陵奔此而沒,因以為名。」 山側有洞,深不可測。宋建炎初,避亂者多居之。稍北為廟山。廟山之西二里為鳳凰山。東去二里為崧山。崧山之東,又二里為望夫山。自廟山以下,諸

山無奇花異植,惟金牛蒼翠青蔚,多雉兔獐獾。按《縣志》,「昔村民皋伯通見有牛糞,金因與弟隨之牛穴此山而入。」

鳳凰山 按《縣志》,「高三十二丈,周五里,去金牛山西二里,下有烽堠山寨,山形如翠鳳之展翅,故名。」

崧山 按縣志,高三丈,周三里。金牛山東二里望夫山 按縣志,即廟山腳,高七十五丈,周四里,在崧山東一里,山形峭拔,立烽堠其上,山巔有石盤盤,側立石常棠《澉水志》:昔日海商失期不返,其妻登盤望夫泣隕,化而為石,因名。廟山 按縣志,高九十七丈,周九里。山形深窅迴曲,去縣六十八里金牛山北,東抵海鹽縣界。西為鳳凰山,下有烽堠,上有蘇皋將軍廟,宋敕賜曰「靈祐。」

談家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按縣志名譚山,高二十丈,周三里,五代南唐譚峭煉藥得道處,所著化書傳於世。《觀仙鑑》所載詩,亦其寄跡海嶠之證。《澉水志》云:「在永安湖西,紫雲山之南,有高嶺,入海寧縣界。」

烏龍山 在譚家山東二里。壁立昂起,若翱若翔。上有烏龍井。按《縣志》,舊名烏山,高六十丈,周二里,在譚山北二里。唐天寶五載置烏龍戍,宋時廢。下有烏龍井,大旱不竭,水清可鍳,祈禱輒應。宋朝敕賜崇祐廟。金昌引教諭題其廟云:「呼龍旋作雨,禱井忽聞雷。」

石棋山 ,在縣東北六十五里。高四十五丈,周四里,巖阻岑蔚,上有樵泉,冬夏不涸。

葛嶴山 在縣西南四十三里。

盤山 在葛嶴山東一里,高七丈,周二里。赭山 ,在盤山南八里。按《縣志》,高七十五丈,周三里二百步。西南界仁和,與紹興龕山南北相峙,是為江海門戶。海潮至此,與江流值,束不得溢,益激怒作勢。曹漢炎《赭山》詩:「江流曲似陽冰篆,山色丹如葛令砂。」

禪機山 在赭山西不一里。按《縣志》,「高五丈,周五里一百步,巔有禪師井。」

「文堂山 」,在赭山之東僅半里許。葛請幫助識別此字。以下諸山皆瀕海。按《縣志》:「明永樂初,以沿海扼要,徙赭山巡檢司於上。」

雷山 在縣西南四十三里。奔潮盪激,漸徙入海。按《縣志》,「高七丈,周一里。」

巖門山 在縣西南四十七里。高九十丈,周五里,穹窿峭拔,疊障蟠礡,號為主山。東十里則蜀山。西一里則河莊山。河莊東不一里為胡家山。按《縣志》,「巖門山上有塔,宋時設鹽場。」 山無佳植,獸有獐獾,鳥則文雉鴉雀。

河莊山 按《縣志》,高七丈,周八里,在巖門山西一里。

胡家山 在河莊東不一里。按《縣志》,舊名黃山,又稱越山。高五十丈,周六里二百步。《圖經》曰:「黃山一名越城山,其土色黃。」 縣西四十里有百尺浦,越王起百尺樓望海,疑即其處,故越城所自名耶?

蜀山 ,在巖門之東十里。按《縣志》,高五丈,周二里,在巖門東十里,去縣治二十七里。《隋書》鹽官縣蜀山,山有洞。宋紹興癸丑,慈元禪師結庵,後廢。

茗山 在縣治西北三十八里。按《縣志》,俗名隱山。高八丈,周二里六十步。植茂松竹,鳥有山雞雊雉。沈繼先詩:「九曲溪南訪茗山,茗山高臥水雲間。」 是其處也。

赤土嶺 :在縣治東六十里,長一里二百步。東南接靈泉井,西連黃山腳。按《縣志》名赤兔金牛洞 ,在金牛山側。

「蜀山洞 」 ,在蜀山之上。

紫薇山洞 ,在紫薇山後,深一丈一尺,闊四尺,馬自然煉丹之所,世稱為「神僊洞。」

秦王磨劍石 詳見《古蹟》。

望夫石 在廟山之上

「怪石 」 在真如禪院。

箭石 在徐王土穀神祠,出土二尺,周圍二尺,俗名「錢王箭。」

盤陀石 在硤石紫薇山後,神僊洞之左。海 在縣治南十里,西接浙江,潮汐往來,崩漲不一,捍築之功最難。按陳善《海塘考》:「海寧縣治南瀕海,海之上即塘,塘之距城百武而近,東抵海鹽,西抵浙江,相距延袤百里。塘西南數十里有赭山,其南有龕山相對峙,夾為海門,潮自海趨江,從茲入焉。始由廣衍進入隘口,橫流」 至此,束不得肆,輒怒而東返。東五十里,有山名「石墩」 ,

與赭山相望,而峙,若兩拳然。潮東返為此山所障,復怒而西,東西蕩擊,數十里間,一再往來,狂瀾駕風,若萬馬馳驟,即金石為塘,不能保其終古不敝。矧!木石蘆灰安所恃以能久耶?舊《志》:「塘外有沙場二十餘里,沙場內有稑地、草蕩、桑柘棗園一百六十七頃有奇。」 夫塘外有護,則海潮不至衝囓石堤內,固可以經久。「今沙場草蕩,悉淪入海,直以數尺之塘力,抗巨浸之瀰天,脫更內蝕,寧其危哉?宋元以前,海塘廢興,遼莫能紀。逮洪武以至萬曆,海凡五變,塘五修。永樂九年,海決民流,移田湮沒,朝廷遣保定侯孟瑛等盡役蘇、湖九郡之夫,貲累巨萬,積十三年堤成,其患始息。嗣後成化甲午、弘治壬子、嘉靖戊子,迄萬曆乙亥,海或溢或決,塘隨築隨圮,雖勞費不至如永樂之甚,然公私困於茲役亦屢矣。」 夫塘決海昌,患在一邑耳,往時顧役及外郡者,何哉?亦以地脈相因,其利害之所關大也。蓋海寧於吳為陲,於越為首,地形最高,故境內麻涇、洛塘、長水塘諸水皆北流,一從東北由淞泖趨滬瀆入海,一從正北過吳江,趨白茅入江,俗因指「吳江塔巔」 與長安壩址相並,則海寧之地高於他郡邑明甚。故海寧之每次決注彼諸處如建瓴然,然則障海昌者,亦所以障列郡也。塘之修廢,其有關於東南利害甚切,而當事者往往失於後時。及工役既興,則又計工惜財,苟且完事,是以此塘未成而彼堤又決。萬曆五年春,巡撫徐公拭顧瞻海塘傾圮廢缺,大駭曰:「失今不修,他日盡壞矣,將聽民之為魚乎?」 因與巡視水利陳詔翕謀修築,而以其役委縣尹薛湖。五閱月而塘成,波濤汨沒之區,今已起昏墊,登衽席矣。顧余觀海寧之塘,與海鹽異,鹽塘有大患,亦有大利。寧塘似無顯患,而實有隱憂。蓋鹽塘陂池相屬,有內河可開,故潮勢至此,既為分殺而引其流,更能使草場悉為膏腴,是大患弭而大利興也。若寧塘逼近城郭,無內河可開,幸潮水緩於鹽耳。設一旦海嘯直蕩邑治,其為隱憂可勝道乎!聞寧邑額設捍海塘夫二百名,每歲編派役銀四百兩。為令長者,誠能加意海防,每遇潮汐之月,遣官就塘「察視,一有崩圮,審取良民,佐以能吏,即時領銀修治,毋令後時。此亦未雨徹桑」 之計也。萬一天祜寧民,塘十年無患,則銀之積益富,即興大役,亦不必派及平民矣。至於築塘之法,余竊有取於《海鹽》。乙亥之決,海鹽為甚。其修築也,慮湍激為害,有盪浪木樁以砥之。慮直蕩堤岸,有斜階以順之。其累石下則五縱五橫,上則一縱二橫,石齒鉤連,若絚貫然,即百計撼之不搖也。修寧塘者,誠一準海鹽新塘之式,則是一勞永逸之計耳,安得實心任事之人而與之計海塘哉!

高湖 去縣東北十七里。東西二十八里,南北一里三步。

谷湖 去縣東北十七里。按《縣志》:「在縣東北四十六里,周四里,深五尺,勝八十斛舟,溉田百頃。」 月湖 去縣西南四十五里,赭山西側。周圍一百八十丈,其形如月,故名。深五尺,海潮崩潰,沙塗壅塞。

建興湖 去縣西北二十五里。吳建興中開,因名。按《縣志》,東西十里,南北六里,深五尺。《舊志》誤作建亭。

硤石南湖 去縣東北六十里,闊三十六丈。源自茶湖,南通麻涇港,迤西南流入洛塘河,東達海鹽縣界黃道湖。按《縣志》:「天目分流,正出其中,即谷水也。唐中書舍人白樂天嘗登硤山,望硤石湖」 ,即此。舊名上谷湖,後名硤川。徐泰《海鹽志》曰:「鸕鶿湖、長湖、上谷湖,俱西受硤川之流。湖水南分經市中,即名市湖,北注長水。」

茶湖 去縣東北六十里,周三里。源自吳姚塘河,南流入硤石南湖。

竹浦湖 去縣東六十里。周六里,深五尺。彭墩湖 去縣東北七十里,其源自石棋港,迤西南流入硤石南湖。按《縣志》,其水俱東北流,至白茆港入海。

縣市河 在縣城內。其源首自西湖,北通二十五里塘,自城北拱辰水門入,東南經勝安橋,過安肅水門,會淡塘河。

淡塘河 去縣西北二百步。宋嘉定間,海岸崩陷,築堤以障潮水。自市西至秧田廟,約長六七里。按舊《志》,其派自錢源來,今河尚存,東抵縣城壕,西則堙塞,北通運塘河。

郭店塘河 ,去縣北二里,其派自新塘河扺縣城壕,自請幫助識別此字。江塘河而南曰「止溪」,溪南曰「胭脂涇

相傳范蠡載西子泛舟處,

新江塘河 去縣東北二十里。此寧邑下塘水也。源自德清縣大麻溪之支派,由本縣莊婆堰西北,東流抵縣城壕,逶迤七十餘里,支港甚多,東北入嘉興境。其東南流,由渾水石橋注入袁花塘。《縣志》作「辛江塘河。」

二十五里塘河 自縣市河北出拱辰水門,過西南二十五里,會於運河而達長安壩。按《縣志》:舊名湖塘,以通湖水也。水源自西湖來,達於運河,自臨平至長安壩,過東二十五里。宋陳恕浚河築塘,加廣一尺,民甚利之,號甘棠堤。

洛塘河 在縣西北三十里,乃新江塘河支流,東入硤石南湖。旁有港通小河,迤北入嘉興界長水塘河。

袁花塘河 去縣東五十里,源自吳姚塘港,長六十里許,支港不一,南通白彈港,西流入縣城壕。按《縣志》云:「考吳姚塘港東北注黃道湖,白彈港注入嘉興境,舊志言西流,誤也。」 許令典曰:「袁花之名,不知所始。」 己未七月余,西垞東池涸,濬之二尺許,有甎,上鐫《唐故戚氏沈夫人墓誌》銘,文簡朴可百字。大中六年,葬於鹽官縣靈泉里金牛鄉,去袁花市南三里之原。此時鹽官尚稱縣不稱州,州名在唐後也。而袁花之為市,自唐宣宗以來有之。

硤石鎮市河 去縣東北六十里,乃浴塘河支流,東入嘉興縣長水塘河,南北舟航大道。放生池 在縣北一里,舊在延恩院東南二百五步,宋慶元四年,改鑿於此。

白洋池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週迴五十五丈八尺。發源新丘塘。

靈龜池 在縣東北六十里硤石鎮靈龜寺內。宋時廢,惟池尚存。按《通志》:名靈池。

夾山港 去縣東六十里,北流入彭墩湖,與下吳姚、石棋、秋門三港,皆袁花塘河支派。

吳姚塘港 去縣東六十五里,袁花塘河之支派,東北入海鹽縣界黃道湖。

石棋港 去縣東七十里,袁花塘河之支派,長十里許。北通彭墩湖,東入海鹽境,源出石棋山下。

秋門涇港 去縣東北五十二里,北入茶湖,袁花塘河之支派。

麻涇港 去縣東北五十八里,乃新江塘河支派,北入硤石南湖。按《縣志》:縣東北四十八里赭山港 ,去縣西四十五里,上塘運河之支派,南抵海塘岸。

東陳村港 去縣西北四十七里,係新江塘河之支派,南抵運塘岸。

中閘龍潭 在長安鎮中閘內,上有龍王祠。「雪峰泉 」 在縣東南五里壽聖院側。唐雪峰義存禪師結廬於此,手鑿一井,大旱不竭,井中常聞風濤之聲。元延祐間,海坍不存。

「紫薇泉 」 在硤山鎮紫薇山。

靈泉井 在縣東六十里黃灣真如寺傍。昔有操法師,夜與神講佛法,一日井涸,神告之曰:「當有泉發於山竇。」 已而果然,謂之靈泉。

市邑十井 ,相傳阮店村章仁蘊所開。今仁賢坊雙廟巷、安國寺巷三井皆是也。其在仁賢者,以白石為欄,上有刻云:「當邑章仁蘊開此義井第十四口,元豐壬戌歲記。」 以此觀之,則《舊志》所載市邑十井,又不止是數矣。餘井皆不復可攷矣。

《異井 》一在安國寺,深十三丈。本境土薄,凡浚井未三丈而泉出,故不能深,獨此井深,大旱賴以取汲。一在延恩寺,深七尺。一在尉廨舍內,味甚甘。石欄上有至和元年刻字,邑中第二水也。尉趙師羽立亭於上,曰「送雲。」 又丞廨東一井,其水在尉廨井下。

烏龍井 在縣東七十里,冬夏不竭。相傳皋蘇將軍黑馬跑於此地得泉,遂名。後果有龍,或時現爪。宋邑令胡堅常、陳恕元、州判申維賢,皆以旱禱獲應。

禪師井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禪機山。

義井 一在儒學儀門。一在縣西五里,邑人徐仲所鑿。一在阮墊灣,張泰鑿,井上有亭,邑令許題曰「惠津。」 一在孫家橋,邑人孫氏鑿。

石井 在縣西北一十二里。世傳,馬自然常入此井,有祠在塘畔,年久塌毀。弘治四年,邑人梁哲「修祠甃井。」

新塘 即「備塘」 ,在縣東,自天妃廟東抵黃山,長五十里。

六十里塘 在縣東至黃灣,長六十里。

范蠡塘 去縣西二十五里。

運塘 ,在莊婆堰北,崇德縣界牌起至許村,西至仁和縣界三十餘里。

湖塘 ,在縣西北一百五十步,谷昌鄉古塘行路。

冨陽縣觀山 在縣治東百餘步,又名鸛山。一峰高聳,橫截大江。《冨春志》云:「孫氏嘗於山頂建道觀,因名。」 又號石頭山,有亭曰勝覽。按《縣志》:縣東之水口,蕩滉無際,以此山襟抱懷合,邑賴以立。地舊屬居民,病於樵蘇,會真覺僧貿得之。宋縣令曾治鳳出公帑錢六萬易而屬之官。稠木傍生,綠篁茂鬱,凌空交合,疊翠堆青。一邑形勝,頓為改觀。山祠嚴先生。淳祐間縣令李迪更創。舊有石牌,上鐫「釣臺真蹟」 四字,今亡。下有四亭:曰逸雲,曰耕春,曰澄江,曰虛泉。下又立小庵,置僧以供灑掃。東有觀亭,嘉定中縣令程珌建。山頂舊為儒學,後改吉祥寺,久廢。洪武初因其故址建山川壇,未幾改文昌祠。後為雙明閣,改傳心堂,堂為四賢祠,東南為鐘樓,又東為待月橋,堂西南為管公祠,前為石岩,下有石洞,內有泉。岩前為玉虛殿,東為藥師堂、觀音閣,西為關壯繆祠,再西為靈官祠。山舊有大鐘,聲音清越,聞數十里。《八景》中所云「吉祥曉鐘」 ,其一也。其鐘本嘉靖中僧人方某自永安山妙智寺移來,後為方國安所毀。相傳鍾以白金雜赤銅為冶,國安利其資,故燬之。

吳鼻山 在縣東五里,俗名大嶺山。勢峭峻,下瞰大江,路狹而險,行者患之。宋乾道中,縣令程楠因邑士謝安頤請,鑿石欄護之,人以為便。嘉定癸酉,令程珌修。丙子,令曾治鳳增立石柱,百有七十,翼以欄楯。寶慶乙酉,令趙汝捍易石欄為石壁,仍置庵守之,名曰「惠民。」 淳祐戊申,令陳夢炎因旱禱雨,立麻源真君祠於山嶺。按《縣志》,「為惠民延壽寺」 ,今不存。萬曆四十年,張一鶚重修嶺路,嶺上建石亭,俾行者稍得憩息。久之,亭圮,路欹仄。今重建新亭,命工鏟平徑道如坦途,而體勢之奇不改。

赤松子山 在縣東九里,高一百五十丈,週迴四十里一百步,赤松子駕鶴時憩此山,形孤圓,望之如華蓋,又名華蓋山,一名赤亭山。《太平寰宇記》:「嚴光釣於赤亭。」 一名雞籠山。

梭山 在縣東二十里。高二十丈,周迴二里,中嶐外躲,望之若梭,故名。都輿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儀鳳村。高九十丈,廣三十五里,昂首奔蹄,有駃騠騰伏之態。以其狀類馬,又名「馬山。」

靈岩山 一名南山,在縣西三十里,高一百八十丈,峰巒秀麗,岩壑幽奇,林木蕭森,乃在霞氣之表。山下有池,名曰龍潭,有仁惠龍王廟。按《通志》:先有僧曇超居杭之靈苑山,有龍化為老人,詣曇超曰:「吾龍也,昆弟五人,吾處其長。邇者鄉民耕山,逼我居室,群龍怒,閉膏雨以害稼。吾不忍民之苦,聞師道行,必能化伏諸弟。」 師允其請,未即往。龍感夢於官民迎師至觀山,結壇戒眾,浮舟誦經,雨大霑足。群龍復請師居湖南山岩,山峻不能陟,龍化白馬,載師以登,至今石上馬跡尚存。岩下有池,歲旱禱之則雨,賜號靈悟大師,而龍以仁惠為額。

貝山 在惠愛村,去縣西三十里,西屬新城界。山頂有湖,泉源不竭,及蕭使君廟。新城旱則禱雨於此。

紫薇山 在縣西五十里。山崛起,東浸大江中。世傳吳紫薇黃門侍郎孫瑤葬此,因名。

陽平山 ,在縣南十五里。後漢孫鍾種瓜其上,有異兆。鍾卒,子堅因葬鍾於此。常有紫雲蔓延數十里,人謂「孫氏當興」 ,後果應。

天鐘山 在縣南十五里太平村。巨石軒舉,欲墜未墜,形態萬狀。石泉奔流,噴瀉懸崖,瀑有數道,若匹練然。飛雪濺沫,響若輥雷。中有潭,清澈見底,峭石環立,上有天鐘庵,稱「小天竺。」

亭山 在縣南十八里慶善村。高二百餘丈。晉處士孫文度建亭於頂,因名。山頂有石穴,清泉瀉下百丈,至左肩流注一灣,名「龍門灣。」 峰巒迴合,水分數派,懸流飛瀑,泉石奇勝,岩壑悠然。龍門山 ,在縣南四十里。山勢壁立,有泉自山頂懸石崖作瀑布,飛漱噴濺,非遇暑炎冬涸,殆不可近。山腹有上中下三潭,天然石泓,名曰「龍潭。」 其中、下二潭,蹤跡可至。上潭邈然無津可逮。間有遇者,去而復來,不可即矣。

永安山 在縣南五十里小剡村。山甚高,大石。

路數里,至平處,有妙智寺。群山迴繞,內有田六十畝。溪水環流,有橋曰「聖安」 ,因以名。溪水分兩處瀉下,前有方池,古木森蔚。

小隱山 在縣北一里三十步,縣治主山也。《一統志》云:為縣治鎮山即此。故不甚峻且奧,而地脈隱隆,孕奇胎秀,青厓翠發,遙同黛抹雲。樟岩山 在縣北五里。高出眾峰,岩有大樟,故名。又曰橫山岩背為舒姑坪,南為獅子岩。岩石奇峭,四顧皆虛,壁立峻絕,蔚蔚蒙蒙,雲氣若出其下,世傳赤松子煉丹之所。石岩中有龍西北穴中久晴起霧,乃雨候也。

白龍山 在縣北二十里,地屬開化村。山勢如屏,與姥岑相連,旁有小沼。故老云:「嘗有白蛇往來,樵者見蛇吐珠,捕而烹之,舉家皆斃。珠歸,里人楊氏有羽衣至其家,語及珠,求見而懷之,人忽不見,故以為名。」

姥岑山 在縣北二十五裏白昇村。一名「天姥峰。」 右石岩覆空如大廈,上有沼,赤萍生其中,映水如濯錦。下有廟為姥岑廟,歲旱禱之則雨。西巖山 在縣北三十里,岩下洞口有沼,與江潮應。

靈峰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高出眾峰,絕頂平衍,有田數畝,源泉不竭。世傳昔有宣氏兄弟三人耕山得泗州石佛,結庵奉之,至今尚存。歲旱禱雨即應,因號「靈峰。」

剡望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其山如仙人坐狀,從剡溪入。峰巒迴合,林樹蓊鬱。下有泉池,可溉田。

鹿山 在縣西南五里。東臨大江,俯瞰如縈帶。西則傍靈岩山,其形如鹿,因名。世傳嘗有群龍居此,旱潦頗為民患,因靈悟大師講經乃息。又名「降龍山。」

雙髻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雙峰並聳,其狀如髻。

胡洑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高三百丈,廣一百三十五里。上有石樓、石城、石佛。侯景之亂,里人李南峰率鄉鄰避此保固,全活萬計。父老傳石佛嘗見夢於章聖皇帝,朝廷因遣使致水旱之禱。

錦明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善政村。高二百餘丈,週迴二里,臨錦溪,石壁清峭,水光曜映,明若錦繡,因以名之。

申屠山 在縣西南五十餘里,高三百丈,世傳申屠氏結廬居此,因名。《野史》云:禪月大師貫休以詩見吳越王曰:「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萬山得得來。」 王悅之,館於羅隱舍。隱恨識之晚,復以詩遺王,有「寶劍霜寒十四州」 之句。王語之曰:「詩則美矣,若能改作四十州,當得相見。」 師喟然曰:「州不可添,詩亦不可改。孤雲野鶴,何天不可飛耶。」 遂杖錫去居此山。

鎖石山 在縣西北一里許。土岡石麓,橫於眾峰之前。其形平而長,有類乎鎖。上有泉。孤亭,俯望城郭,參差如繪。當秋風隕籜時,丹楓黃葉更為淒絕。

泉山 在江陰村,去縣二十里。山嘴一石,嵯峨如角,下有泉源。歲旱禱之,則泉溢出。世傳昔有三僊至山,曰犀牛落水形。里人立祠,三僊像在焉。

草鞋嶺 在惠愛村,去縣三十里,通新城縣。「桐嶺 」 在縣北三十五里開化村,通餘杭縣。宋都鳳凰山發脈於天目桐嶺,為過峽處,嶺南支龍,環抱開化里,人文為一郡之盛。

青草嶺 在善政村,去縣五十里,通桐廬縣。金沙嶺 在棲鶴村,去縣九十里,通浦江縣。舒姑坪 在縣北五里樟巖山後。昔舒氏二女得道於此,或曰思姑坪,以婦思姑而名也。坪高五里許,危巒插天,行者艱於登陟。褰裳攀磴而上,俯視大江,細如一線。春時邑人多來禮佛。富春江 按縣志,在縣南。《郡縣釋名》云:「即浙江之」 上流,邑以江名。按《水經》:「漸江出三天子都。」 漸江者,浙江也。《續文獻通考》曰:「源出歙縣玉山,過建德,合婺溪,自桐廬入錢塘。在本縣則為富春江。」 桑欽云:「浙江之源,西自嚴灘,東通海道。」 按:富春江在漢故屬富春,孫吳析富春為桐廬,在嚴灘之東,浙江之上流。

陽陂湖 在臨湖村。週迴六十里,溉田萬餘畝。《唐地理志》云:「萬歲登封元年,縣令李濬築堤,貞元七年,令尹鄭早增修。」 至洪武二十六年,令盧仁丈量湖面,計六百三十五畝,則民地科稅。按《明一統志》:唐貞觀間,縣令郝其開湖,並造水閘。小謝湖 在縣南二十里大江之陰,溉田二千。

餘畝

慶春河 縣東門內。自觀山達後河,西通莧浦,東會大江,即古縣濠,今湮塞。康熙元年,知縣朱永盛開濬東門一帶。

步溪 在縣西三十里。發源貝山湖,南入浙江。錦溪 ,在縣南五十里,舊名「善政溪。」 其水澄清滉漾,遇風清月明,波紋若錦,故名。

源溪 在縣東南二十里大江之陰,靈巖寺前。源深流衍,溉田數頃。

安吳川 在縣東南一十里,洄漩入江。舊《志》云:「吳之平陽也。」

龜川 在縣東觀山前。《舊志》:孫權時,永康樵人入山得大龜,名元緒,將獻之,夜泊舟於越石里桑木下。中夜聞木呼曰:「勞乎元緒,奚事乃爾?」 龜曰:「游不擇時,為人拘繫。」 木曰:「『將就烹也』。龜曰:『雖盡南山之木,不能爛我』。」 木曰:「諸葛元遜,博物士也。彼至則禍必及我。」 王。既得龜,烹之,積薪萬束,竟莫能爛。元遜曰:「宜用老桑木煮」 之。樵人因言越石所聞之語。「王伐桑木煮之立爛。」

王洲 在縣南五十里。其地宜橘,今洋漲是也。孫洲 ,在縣西南四十二里瓜橋村,周二十三里。《太平寰宇記》載《吳錄》云:「浙江經富陽,中有沙漲,吳武烈常為郡吏趨府,鄉人餞之沙上父老曰:『此沙狹而長,君當為長沙太守』。」 後果如其言,且從長沙舉兵,為吳世祖。後人遂名孫洲。又《吳興地理志》云:「西南八十里有洲,孫氏」 數百家居之。

桐洲 在縣西南五十里看潮村,有石瀨,世傳為子陵垂釣處。《臨安舊志》云:「桐江水東注,過孝子許彧故廬。」

莧浦 在縣西一里,闊六十步,東入浙江,一名關浦。俗謂「關」 為「莧」 ,即今恩波橋浦也。

楊橫《自己》浦 在春明里。其水無源,隨潮汐盈涸,不通舟楫。

蛇浦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普惠寺前。有溪入江。相傳昔有巨蛇出此,其地遂曲為浦。蛇沿山而下,其徑尚存,世稱為「蛇路灣浦。」 為龍溪。杜家浦 在望仙村。溉田三百畝。元時淤塞。明永樂九年,縣令王必寧修闢之。

新浦 在縣南五里。東西通江,舟楫來往。剡浦 在縣西南四十里慶護村。源出龍門,其流深廣,巨舟可入。

東梓浦 在縣西南五十一里。東入浙江,舊名「青草浦」 ,宋更此名。

放生池 舊在縣東丹霞觀。宋高宗紹興十八年,詔郡縣各置放生池一所。二十年,令孫徹建。「一時水族徜徉,吹蒲唼藻,足稱濠梁之樂國,觀者忘機。」 宋縣尉韓彥端為之記。

湖洑水 在縣西南九十里。《地理志》云:「湖洑水中有蜮,含沙射人,每遇夏秋,人不敢涉。」

私水 ,在縣西北。源自天目山來,默貫一百六十里,發於開化村靈泉,合流莧浦。

五泄 在縣東南八十里樓鶴村。上有泉水,自紫閬發源,順流數里,溉田百畝,下匯為溪,兩山夾之,壁立二百餘丈,溪流噴注,飛沫如雪,沿歷五級,下注溪壑,故名,俗呼小鴈蕩。上三泄地屬富陽,下二泄地屬諸暨。王十朋《會稽三賦》所稱「五泄爭奇於鴈宕」 者此也。按:泄或作洩。《水經注》:浙江又東經諸暨縣,與洩溪合,凡有三洩,洩懸三十餘丈,廣十丈,中二洩不可得至,登山遠望,乃得見之。下洩懸百餘丈,水勢高急,聲震水外,上洩懸二百餘丈,望若雲垂,土人號為洩也。梅梁潭 在縣東田疇間,水與潮消長,旁有山。唐咸通中,會稽建禹廟,嘗伐梅樹為梁。一夕風雨晦冥,梁忽不見。數日風雨又作,梁復在焉。視之赤萍滿腹。遂謂此梁為梅潭之龍,因以銅索纜之。嘉泰中,禱雨輒應。

缽盂潭 在縣南四十里慶善村龍門山。有瀑布注為潭,深窅莫測,又名龍潭。歲旱禱之即應。卓錫泉 在縣西二十里祥風村。萬齡山。石井 在縣南大源村。元時開甃,其水暗通江陰泉,潭冬夏不竭。

義井 在馴雉村。泉甘寒。舊屬居民有力者圖為己便,邑人何景明捐貲贖之。

餘杭縣

安樂山 在縣東三里。按《縣志》:高一百五十丈,周五里。《嘉靖志》曰:「吳越錢氏之子,築庵養病,遂安,故名。」 今遺塔現存。《萬曆志》曰:「邑人董欽加增。」 其下則桃源山。

桃源山 在安樂山之麓,高二十丈,旁有水源,流入官河。其地舊植桃花,開如錦繡,故名。《唐進》

士陳季卿遊青龍寺,觀《寰瀛圖》,心動,遇終南山老人折竹葉為舟,季卿登舟至桃源,倏忽不知所在。

馬鞍山 一名「玉幾山」 ,在縣南八里,高一百三十丈。

稽亭山 ,在馬鞍山之南一里,高九十丈,周一里,山頂舊有亭,相傳秦始皇至此,登亭以望會稽,因名「稽亭。」

烏龍山 ,在稽亭南三里,縣南十三里。

唐苑山 ,在烏龍山前一里,縣南十三里,高三十丈。

岑山 ,在唐苑之南二里,縣南十五里。高三十丈,周四里。《土風記》曰:「吳步兵校尉諸葛起,字岑,世居其旁,因以字名山。」

九隆山 ,在岑山之南四里,縣南十八里。高九十丈,周十五里,九峰聳拔,林木鬱茂。山下多危石,流泉注繞。山口又有巨石橫亙路旁,狀若屏障然。

長嶺山 ,在縣南二十二里。高一百五十五丈,週迴九里。山有嶺,崎嶇綿邈,旁多頑石,有流泉,春夏不竭。

由拳山 在長嶺南三里,高三百八十丈,週迴十五里,一名餘杭山。按由拳即嘉興縣名,吳大帝時,郭暨猷自由拳來,隱居於此,故名。《郡國志》:「餘杭有山,一名由拳,旁有由拳村,出藤紙。」 《晉書》:「郭文隱此,又曰郭公山。」

仇山 在縣北一十五里孝行鄉。按《縣志》,高三十五丈,周五里。自觀國山而下,眺越溪原,橫亙水口,石骨稜嶒,嶙峋如削。舊有仇王廟。唐杭州刺史白居易因猛虎為暴,為文禱於仇王之神,患遂息。亦莫知仇王是何神也。山下有洗馬池,相傳故仇王洗馬處。有廢堞,土垣摧頹,周繚隱屬。或以為仇王故城,或曰此宋、元「時父老避兵所築也。」 《通志》曰:「下有仇溪,溪源西出高陸山,東出獨松嶺,合流於山下,東流入於苕溪。」 《嘉靖志》曰:「一名白鹿山。故老相傳,宋晉陽太守嚴昆葬於此,有白鹿繞墳,刺史孔嚴以為異,表聞於朝,因以名山。有石柱,題『寧朔將軍墓』。」 又宋竟陵侯吳禱基在焉。《萬曆志》曰:「越西相望,有西仇山。」 按:西仇山亦名「王母山。」

鳳凰山 在東南五里。高一百九十丈,週迴二里。按《縣志》,舊名鳳凰墩山,形似鳳凰,故名。有東嶽廟,廟前古木蓊蒙,怪石森立,突兀嵌空,澗水迴環,深潭黝碧,郭公嗥亭故址在焉。邑孝廉何瑞圖疏剔巖壑,遍題泉石,錫以佳名。構嶼創亭其上,有詩賦銘諸篇,表為嶽潭,稱南湖第一勝蹟。《萬曆志》曰:「與縣相對為案,其山」 有奮翮飛舉之勢。面西為明鄒濟幹父子尚書墓。

護國山 :在鳳凰山稍東。按《縣志》,縣東三里有護國將軍廟。

宋家山 在護國之東南八里。按《縣志》,縣東十三里,高五十丈,周十里,多宋姓者居其前,故名。禪山 在宋家山東南一里,高二十丈,週迴五里。按《縣志》,挺峙平原,無岡隴相接,故俗呼為斷山。

青障山 在禪山東南一十六里,高二百五十丈,週迴三十里,林巒森茂,青若屏障,故名。崖山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高三十六丈。按《縣志》名白崖山,石崖瑩白,故名,有泉出焉。上有龍王祠,禱雨輒應。崖山外若望月山、裏盤山、外盤山、馬頭山、孔井山、妙山、芝山、大陸山,皆在縣東北隅。岡巒迤邐,綿亙相屬。

望月山 ,在縣北五十二里。雙溪地。

裏盤山 :在縣西北五十七里。

外盤山 :在縣西北五十五里。

馬頭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

孔井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上有井,故名。妙山 ,在縣北三十里。

大陸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

九鎖山 在縣西南一十八里洞霄宮前。高六百八十丈,週迴十里,其勢九折,縈紆相續,故名。一曰天關,二曰藏雲,三曰飛鸞,四曰凌虛,五曰通真,六曰龍吟,七曰洞微,八曰雲璈,九曰朝元。黃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洞霄宮後。高千餘丈,百里外皆望見之,左發於大滌,右發於天柱,其趾甚長,伏虎巖在焉。

戎山 在黃山西南三里。按《縣志》西二十四里,高一百丈,周四十里。舊傳有休村、李陂提莊在山蓄一戎犬守莊,犬死瘞於此山,故名。

顧望山 ,在戎山西南六里,舊名顧望峴。《十風記》云:「秦始皇至此,舍舟往會稽,登山顧望,因名。」

按《縣志》,在縣西南三十四里,高一百四十丈,周五里。

響山 在縣西北八里,呼則傳聲,故名。按《縣志》,「縣西七里,高一百八十丈。」

觀國山 在響山西北七里。相傳宋南渡時,兀朮兵迫於此,有盛姓者率鄉兵拒之,三日不得進。後官盛為保義郎,封觀國山為沂泊侯,立祠祀之。按《縣志》:在縣北十五里孝行鄉。自舟航而下,巃嵷秀拔,岡麓迴環,越澗為仇山,徑山大路繞其下。

舟枕山 在觀國山西北十里。按《縣志》作舟航山,在縣西北二十里。高一百七十丈,周十里。舊註:禹治水,維舟於此,故名。東坡詩:「看山識禹功」 ,蓋指此也。巍然聳拔,秀削干霄。上有石穴,潭水深不可測,隨潮消長,故知上古山臨浙江,至今水脈遙通,獲斯異名。近山有晉常山太守俞歸墓。

芝吳山 在舟枕山西北五里。按《縣志》,「縣北三十里名芝山。」

大滌山 ,一名垂霤山,在縣西南一十八里。高六百九十餘丈,週迴五十里。山居洞霄之左,穹窿峻絕,迥壓群巒。仙芝異草,人多不識。中有許邁丹竈遺址。或言此山清淨,大可洗滌塵心,故名。有七洞,中有一峰,曰白鹿山,右則天柱山,中突一峰,前則青檀山,其聯峙者曰乳山。按《縣志》:「下有九鎖山,縈紆凡九折,有撫掌」 翠蛟、桃花飛瀑諸泉,今洞霄宮在焉。漢元封三年,建宮壇大滌洞前。唐弘道元年,潘先生建天柱觀,四維之中,壁封千步,禁樵採為長生之林。《茅君傳》曰:「第三十四洞天,名大滌,元蓋之天,穹崇千丈,迥壓群巒。」 杜光庭記: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大滌、天柱皆在其中。誠神仙之窟宅,修煉之奧區。宋天聖四年,詳定天下名山洞府,以大滌洞為第五。於是洞霄宮提舉,用寵輔相,大臣之去位者,亦或以提舉超左相,地望重與昭應景靈、醴泉、萬壽、太乙、神霄寶籙為比,他莫敢望。南渡後,命世大賢往往狎至,大滌之名益彪炳於寰宇雲。白鹿山 按《縣志》即大滌山中峰,許真君邁上昇於此,天降白鹿下迎,故名。有昇天壇、丹竈遺跡。杜光庭《七十二福地記》曰:「白鹿山,在餘杭天柱山,吳天師所隱處。」

天柱山 按《縣志》:在洞霄宮右,高六百六十丈,與大滌山對峙。四隅陡絕,聳翠參天,丹泉自山頂下,殷殷若雷。按《舊志》,天有八柱,中國者三,一在壽陽,一在龍舒。此其一也。《武肅王記》:天柱風清氣和,土腴泉潔,神蛇不螫,猛獸能馴。其勝如此。

乳山 按《縣志》洞霄宮,前案山也,錢武肅王取增培障海。黃先生道周嘗習學於此,築書院曰「大滌山房。」

青檀山 按《縣志》,在宮前。勢不甚高,而泉石奇秀,甲於諸山,來賢、試劍二巖,月窟、鏡潭皆在焉。香爐山 按《縣志》,在宮前乳山後。其峰甚銳。青嶂山 按《縣志》,在宮西黃山趾,狀如屏嶂,與白鹿山相對。

青苕山 按《縣志》在宮西青嶂山,東達上塢路,西達棲真洞側。

丹山 按《縣志》「在黃山外,極高廣,綿亙十餘里,楊村在其下,後有響水石,溪流至此,輒逢逢有聲。」

將軍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廣千餘畝。又西北五里曰齊亨山。

齊亨山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高一千餘丈,週迴十五里。上接徑山,山有天井龍王潭,瀑布數十丈,下瀉於潭。潭東有石,號「龍舌」 ,人擲之潭,詰旦復出。下有斜坑,本名斜坑山,後改為「齊亨。」 徑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高三千餘丈,週迴五十里,乃天目山之東北峰,有徑通天目,故名。東西三徑,盤旋迂委,飛磴而上,各高十里許。層巒峭壁,聳秀環奇,篁木陰森,嵐霏杳幻,登者訝其非人世也。七峰羅列,內括一區,平林坦壑,左曰宴坐峰、朝陽峰,北曰天顯峰,前曰堆珠峰,又名缽盂峰,右曰鵬摶峰、御愛峰,宋高宗遊而愛之。凌霄峰最高,徑山之主也。按《縣志》:「山繞翠竹杉檉,陰岑蔽日月。地勢高望,浙西諸山皆羅伏在下,煙雲」 出沒,頃刻萬狀。絕頂瞰浙江,望溟海,觀日出景,最奇勝。寺在五峰中,創自唐國一禪師以後。禪宗相承,為天下巨剎冠。萬乘天子,聞風崇仰,龍章寶墨,炳煥山門。宋高、孝二宗,翠華行幸,徘徊玩賞。其他名公鉅卿,騷人才士,攀登題詠,不勝備錄。誠宇內之靈境,東南之神區也。

高陸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高二千五百丈,週迴五十里。舊有高、陸二氏居山側,名高陸村。按《縣志》:在縣西北七十五里,高三百丈,南界臨安,北界安吉,雙溪之源出焉。

金鵝山 《郡國志》云:「山鳴則出貴人山。」 傍支小隴,若散而實聚,若斷而實續,直扺錢塘,與龍門相接,古稱龍飛鳳舞,此其地也。按《縣志》,在縣南二十里。

南湖山 在縣南五里。舊《志》:晉隱士郭文舉,居大滌,採箬以貿鹽酪。每入縣,虎負箬隨之,至山麓,留虎道傍,躬詣縣。一日市藥歸,晚虎嗥。唐縣令盧鵬創亭於山頂,曰嗥亭,亦曰南亭,或呼為鼇亭,則聲訛也。

公山 在姥山之左,高八十丈。

姥山 在縣南十里。按《縣志》:「高六十丈。」 《嘉靖志》曰:「洞霄以東有公、姥二山,如雌雄相並。」 《萬曆志》曰:「在縣南六里。」

黃山 ,去縣東北三十餘里。唐柳公權書「黃山」 二大字刻於石,仆久,里人盛仁重立。

伏虎巖 在大滌洞西南峻壁間,若環堵之室。晉郭文舉伏虎於此,故名。按《縣志》:「其南有路,躋巖者攀登而上,旋下行,復陟崖磴,方至其所。藤蘿冥濛,窅窅晝昏,怪禽哀啼,鼯鼠棲竄,非有道之士不能處也。」

來賢巖 在大滌洞秀峰前。按《縣志》:在洞霄宮東南青檀山前。嵌空數丈,下有盤石可坐。叢篁美蔭,蒼翠靜娟,用資遊憩。宋熙寧間,東坡為郡倅,與蔡準、吳天常、樂富國聞人安道、俞康直、張日華皆幅巾藜杖,盤桓於此。坡公成七言近體一章,諸君和之,有「作者七人相對閒」 之句,來賢之名緣此。

仙跡巖 按《縣志》,「去洞霄宮一里,在隔溪崖石間。相傳秦始皇至海求三神山,將疊石為橋,振鐸驅山役鬼,移巖茲山,岌岌欲動。忽有仙人叱鬼,以身扼崖石,使不得去。至今崖上有遺蹟,儼然肩帔簪冠,略具溫潤瑩澤,苔蘚不生,以手摩拭良久,作古桂香雲。」

試劍巖 在青檀山。按《縣志》:「自來賢崖東行可二百餘步,有兩石亭削中分劃如剸割,故名。」 旁有巖隙,可憩數人。

湧翠石壁 ,在試劍巖後三十餘步,有峭壁,面北從地湧起,高可一二丈,廣二三十丈。其上蒼翠玲瓏,突兀萬狀,譎詭奇傑,盡態極妍。上有石乳,飲之芳香。有巖對峙,相去僅數尺,側足附巖,略得道步,有亭外向,曰「翠微。」

大滌洞 ,在大滌山頂,平如砥。按《縣志》,「洞霄宮西北半里,周迴凡四百里,與華陽林屋邃道暗通。相傳閭丘先生入遊,見龍鱗異境,花木鮮繁,自華陽而歸雲。洞門石鼓,廣尋丈,叩之逄逢然入洞,上下皆平如劃削,兩旁崖石委曲夾道,中間一石倒懸若柱,名曰隔凡。洞中行路詰曲,劣通人至隔凡而止,莫能進。過柱一」 穴如竇,內闊丈餘,有圓井無底,惟聞琅琅水聲,乃歷代朝廷遣使投龍以璧簡之處也。或命童子穿竇入,卒怖慄,云:「其中深窅不可測,常有白鼠長二尺許,遊行高崖。」 崖下產草名玉芝,餌之可長生,然希有見者。洞中石潤如玉,皆蒼黑色。

棲真洞 在大滌山前峻嶺上。舊《志》云:「大滌先生杜琛語弟子何法仁曰:『西洞尤廣,汝宜居彼,遯世成真。故名』。」 按《縣志》:天生罘罳石頂狀如寶蓋,龕室幽深,乳泉滴瀝。崖上有龍爪蟠拏蹴縮之蹟。或試以手漫之。明日視驗如初。一石枰如碁局,白石子如拳,委積其上。入洞門三丈許,有石仙為偃臥狀。宋大觀三年,山人胡直隱居之。一日,忽聞聲若鼉鼓數百,黑雲靉靆間,火毬相逐,奔出洞口。已而迅雷烈風,震撼山谷,移時乃止焉。

石室洞 ,一名藏書洞,在大滌山中。峰前有巖竇,石樑亙焉。洞外泉脈垂溜注石樑下。郭真君登山採藥,常濯於此,名洗藥泉。洞初未顯,唐天師吳筠解化於宣城,指示門人藏書劍處,尋訪果得。內有石洞,故又名石室洞。洞中有三穴,如「品」 字,上瞰天日,若四明天窗也。山腰有石窪尊,洞上有石茶竈,皆仙家遺跡。隱士陸遜之常築室於此,號「石室先生。」

鳴鳳洞 在大滌山洞霄宮外一里道旁。山上石門阻隘,童稚可入,雲窺其內。石室兩間,旁一小路,不知所極。上有泉穴,琅璫為環珮聲,下入方池,未嘗減溢。故老云:「錢氏時鳳凰來,因名。」 其地亦名為靈鳳鄉。

鳴鈴洞 在洞霄宮東山上多孔竇,風起則鳴。

又名鳴虛洞

龍蛻洞 在大滌洞東一里許,與鳴鳳洞相對,山崖中間可百步,喬林幽隱,巖穴巉峻,玲瓏嵌空,深可數丈,春夏多蛇虺潛伏。宋皇祐初,羽人於洞間獲龍骨,齒角皆具,因以名之。《記》曰:「五洞潛通」 ,此其一也。

白茆洞 在大滌西南十里。《舊志》云:晉有人遇一道士,衣巾爽麗,自洞而出。詢其氏,名曰:「吾白茆先生職此久矣」 ,因名之。其門如井,垂綆而下一二丈,至平地,可環坐二十人。復偃身下入。又二丈許,有石酒瓮、石碁。石上有一竅通明。仰窺日星,境界奇絕。第山高路阻,罕有至者。

歸雲洞 去大滌山洞霄宮五百步,棲真洞左偏半里許,西嶺外層岡上,即棲真之後門也。深百餘丈。《舊記》云:「神仙迴車,往來便道,故名。」 按《縣志》,「洞有罘罳,頂亞於前洞,常有雲氣往來洞外,故名。」 前有隙地,灌木修篁,蔽映谷口,洞門僅數尺,下入丈許,石壁光瑩如瑪瑙,或如玉色,紋理若刻畫,旋雲飛霞,自然成章。直下有方池,深不盈咫,廣可二尺,長三尺。池底色白,如累珠鏤玉,澄澈可愛,水盈涸不常。又下數十步,有白石如人者三。又下數步,左偏上陟有石盆,其上恰承滴水,涓涓細流入盆內,可盥灌也。四周石乳旋凝,若垂纓絡。右偏直下十四五步,闊二丈許,周迴平坦,可容三十人。

潮仙洞 《舊志》未採,邑孝廉何瑞圖披陟攀尋,始得。在縣南三十里,南接桐嶺,界於富春。岡脊之上,別開洞天。泉石靈秀,池水盈縮,呼吸之勢,實同溟渤,應乎潮汐,故名。

雷門新洞 ,邑孝廉何瑞圖經理「大滌書院」 ,因居焉。

皇清順治丁亥重九日,霆震一聲,書院之側崖崩石。

摧豁開洞天。深不可測,因名曰《雷門》。

雲根石 去大滌洞一里許,在路旁之西,與仙跡相並。其石狀如片雲,從地湧出,類飛而未起,故名。《萬曆志》作「苦竹塢。」

九曲嶺 在縣西二十里。九曲縈紆,故名。按《縣志》,「在縣西南十五里,高三十五丈,長五里,通洞霄宮。」

獨松嶺 在縣西北九十里,高四十二丈,去嶺二里有關,名獨松,因以為名。其關屬安吉州。按《縣志》,宋文信國天祥守隘於此,有集杜詩一首。其地險隘,止容一人一馬。元兵取宋,破此關而入。

鳳凰墩 巨石森立,流水潺湲,幾百餘折。遇山水驟發,聲如洊雷。其下澗中為「嶽潭」 ,乃一邑之勝也。

望牛堆 在縣南四里南湖間。四近牧童皆登堆而望,故名。

石灰堆 ,在縣東南三里。小阜龍起,林木森茂,土石皆粗白色,故名。「寶輪寺」 ,案山也。

南上湖 在縣南五里。塘高一丈五尺,上廣一丈五尺,下廣二丈。週迴三十二里,與下湖相接。今湮塞。

南下湖 在縣南二里。塘高一丈四尺,上廣一丈五尺,下廣二丈,週迴三十四里。湖東北隅有龜山書院,久圮,邑人修之合祀,有濬築功於湖者。漢陳渾、唐歸珧、宋時三令於其中,名「惠澤祠。」 北湖 在縣北五里,源出諸山,環六十里。塘高一丈,上廣一丈五尺,下廣二丈,亦唐令歸珧所開,溉田千頃。

查湖 在縣北三十五里,源出諸山,環三十里。塘高一丈二尺,上廣一丈七尺,下闊二丈二尺,即漢所封搖泰湖,溉田甚廣。

苕溪 在縣治前,闊六十餘步。《山海經》云:「天目山,一名浮玉山」 ,高遠闊深,苕溪出焉。在於潛、臨安兩縣界。東流百五十里,經本縣,又東流二十七里,至錢塘縣界。又東北流六十二里,入湖州德清縣界,而匯於具區。夾岸多苕花,每秋風飄散水上,如飛雪然,因名。又《輿地誌》云:「自縣之西名冷溪,蓋取清冷之意。乘舟至此」 ,輕若凌空。唐天授三年,敕錢塘、於潛、餘杭、臨安四縣租稅,徑取道於此,公私便之。其溪連雨,水盈可勝二百餘斛舟,晴久則涸不能行。

橫溪 在縣南一十里。舊名「雙溪。」

東溪 在縣西南二十里。發於由拳山,盤旋曲折,流二十二里,至橫溪,入石櫺橋,而納於餘杭塘河。其水歕高注下,堆積詰曲,不通舟楫。仇溪 ,在縣東北二十里,闊二十餘步,有二源,一出臨安高陸山,至伏山北;一出本縣獨松嶺,至仇山下,合流於盧公橋,又合苕溪入湖州德。

清縣界,以二水會流仇山,故名,可勝五十斛之舟。今按:杭水統歸苕溪,故土人有「三苕」 之名,此為中苕也。

雙溪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其源二:一出天目諸山,合古城、浮里諸水;一出高陸山,合上高、前喝諸水,至雙溪橋合流入徑山港,達於苕溪,故名。

餘杭塘河 在縣東南三里。闊三十步,深一丈許,連南渠河,自安樂橋四十五里至杭州之運河,通舟楫,水盈可勝三百斛以上之舟,遇旱水涸,亦可勝百斛舟。其河自郡北武林門外賣魚橋西至縣而止。

南渠河 按《縣志》:「縣南一里土城之南,闊十五步,深五尺,其源出於南上下湖,東連塘河閑林河 ,在縣東南二十六里,闊二十五步,深丈許,舊名五福渠,因岸有五福廟,故名。」 今閑林市居此河兩旁,遂改呼為閑林河,通錢塘,可勝百斛以上之舟。

尹公潮 在縣東二里通濟橋東苕溪內,每春風吹激,波瀾洶湧,水驟長數尺。父老相傳,昔有尹公,挾異術叱水成潮,故至今傳尹公潮。羅隱詩:「安樂塔崩丞相出,尹公潮動狀元生。」 留為他日之讖雲。

徑山港 在縣西北三十里。源出徑山諸山,自雙溪而來,流三十餘里,出苕溪,因源出徑山,故名。通舟楫,可勝二百斛舟。

凌湖潭 在縣東二里,地名白塘頭。

康胡潭 在縣西南十里。相傳,昔有康、胡二姓居此,家豪富皆以大秤小斗貿易取利,剋剝鄉人。一夕風雨晦暝,震陷其處,二家皆沒,因以成潭,故名。今溉田甚廣。

翠蛟泉 在洞霄宮洞天福地門外。以東坡「亭下流泉翠蛟舞」 之句而名。

撫掌泉 在洞霄宮龍祠前,可三尺許,清澈如鑑。古詩云:「卻疑三尺底,別是一壺天。」 其泉五色,變易不常,每變輒有吉祥。相傳錢王至此,有雙鶴飛舞其上,撫掌招之,鶴下泉湧,因名。熙寧初,有物如鰻,遶欄楯間,兩目如丹,人以杖撲之即隱。須臾,陰霧四匝,大水幾壞殿堂。或曰:龍之怒也。

「冷泉 」 ,在洞霄宮外元同橋三池上出石罅間,甚細,冬夏不竭。掬而飲之,毛骨清爽。炎月置熱物於中,至晚即冰。

丹泉 亦名「天柱泉」 ,發源最高。歷天柱山而下,始聞殷殷若雷。至大滌洞西百餘步乃出,甘冽不竭,有方池瀦焉。天宇清明,則有赤色,四旁苔蘚皆紫暈也。一境田疇,咸仰灌溉。

桃花泉 ,在龍蛻洞西,自石罅橫注入溪。昔人每見有桃花片流出,莫知從來。

子午泉 在縣東南十八里閑林界。五朝山巔,惟子、午二時發泉。然子時泉發有聲若輕雷,更異也。土人按時汲泉,非時不得。

明星瀆 在縣東一里二百步。自新堰以西,第三潭最深而闊者是也。宋時敕使者投龍簡於大滌洞,必先祭此瀆。相傳昔有人晝視水中,見星燦然,故名。南有女貞觀,以褻衣洗之,星不復見。

洗馬池 在縣北十五里仇山麓。仇王廟前。相傳仇王遺蹟,今湮塞。

明月池 在縣西北五十里徑山寺。宋紹興間,僧妙喜鑿於明月堂下。

洗硯池 在徑山寺,東坡常洗硯於此。

三池 在縣西南十八里洞霄宮門內路旁。唐末時錢王鑿疊石為暗溪,約里許,接天柱,流泉瀦之於中,左二右一,若「品」 字然。

獅子池 在縣東南五里獅子山西。內有青活巨石,水色瑩白,蠶月取水澡絲,最白且質重雲。「放生池 」 在縣東三里安樂山善法院前,後晉天福間所鑿。

《新池 》唐大曆中,縣令范愔鑿。

潛公井 在縣西十里丁橋東。宋咸淳間,邑人顧向榮以通蜀廣行者,盛夏無所飲,乃鑿以濟焉。刱之為浮圖者,名「普觀。」 又謀覆井以亭,且築庵其旁,以容憩者。府尹潛說友出緡錢三千助之。既成,縣令錢希白名之曰「潛公井。」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