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02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十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十四卷目錄

 溫州府部彙考二

  溫州府關梁考

  溫州府公署考

  溫州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溫州府戶口考

  溫州府田賦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十四卷

溫州府部彙考二

[編輯]

溫州府關梁考        府志

[編輯]

本府。永嘉縣附郭。

新橋 在府治前

華蓋橋 「在府治東。」

惠民橋 在府治西

五福橋 在譙樓前

梯雲橋 在永寧門內

學前橋 在府學前

第一橋 在孝睦坊

五馬橋 在五馬街口

文湍橋 在縣學前,又名「洞橋。」

洗馬橋 在府治西

木施橋 在悟真觀前

蜃川橋 在平水廟西

上安橋 在象門

青雲橋 在來福門外

行春橋 在西山下

狀元橋 在六都

永鎮橋 在九都

《千秋橋 》即「賣茅橋。」

車橋 在瑞安門外

永泰橋 在永寧門外

社壇橋  、廣濟橋  、浦橋。

新埭橋 俱在迎恩門外。

南新橋  、「大郎橋  」 、「鍾橋。」

釣橋 俱在一都

東引橋  、英橋   、橫塘橋。

章家橋 俱在二都

百姓橋 在三都

金嶴橋  杜瀆橋 俱在四都。

大巖橋  濟川橋  、廣渡橋 俱在五都。上江橋  徐家橋 俱在八都。

瞿嶼橋  、小壩、節橋 、大壩節橋 俱在九都。

文新橋   、「潮嶼橋   。」 「御帶橋。」

吳橋    、盧浦橋   、礱坊橋。

劃龍橋   、地藏橋 俱在十都。

杜嶴橋 在十一都

白塔橋   清瀆橋   帆遊橋 俱在十三都。

德政橋   新橋 俱在十四都。

淨水橋 在十五都

玉野橋 在十六都

仙門橋   「任橋    」 、「潘橋。」

韓丈新橋  馬橋    亭山橋 俱在十七都。

黃橋 在十八都

鄭橋 在二十都

雙瑞橋   蘇橋 俱在二十一都。

竹浦橋 在二十二都

方隆橋 在二十四都

殷溪橋   桑溪橋 俱在二十六都。荊溪橋 在三十三都。

下塘橋  、中塘橋 俱在三十八都。

上塘橋 在三十九都

海壇渡 在望京廂

羅浮渡 在拱辰門外

河田渡 在永清門外

寧村渡 在三都

新建渡 在六都

任洲渡 在七都

上戍渡 在二十四都

高洋渡 在二十七都

千石渡 在三十四都

蘆田渡  黃嶼渡 俱在三十五都。

江頭渡 在三十六都

潮際渡 在四十都

金車渡 在四十七都

港頭渡  、鑑湖渡 俱在五十一都。

瑞安縣

飛雲關 在東山隘

太平橋 在縣治前

宮瀆橋 在儒學東

廣濟橋 在東門內廣濟廟前。

西河橋 在北水門

望仙橋 在魚行街

通濟橋 在望仙橋西,舊名「通津橋。」

錦湖橋 在北湖,為競渡處。

新渡橋 原在永安市,洪水衝坍。明萬曆間,邑令章有成改築清風山畔,行入便焉。

百間橋 在曹村,連亙數里。曹氏家建於浦中,今浦湮,橋址尚存。

「尉衙橋  」 、「濟民橋  。」 「寺角橋。」

「宋都橋  」 、「范大橋  」 、「南堤橋。」

小虹橋  、大虹橋  、望江橋 俱在縣城中。

通濟橋 在東門外

東安橋 在永豐街

高橋   、「留賢橋  。」 「木家橋。」

「竹浹橋  」 、「周湖橋  」 、「西壽橋。」

鳳林橋  、《篔簹》橋  、中祿橋。

東福橋  。「華表橋  。」 「岱石橋。」

湖埭橋 俱在清泉鄉

仙居橋  。「葑村橋  。」 「錦川橋。」

魚潭橋  、帆遊橋 俱在帆遊鄉。

「岑崎橋  」 、「塘口橋  。」 「穗豐橋。」

雙橋   前澤橋 俱在崇泰鄉。

「平安橋  」 、「吳橋   」 、「蓀橋。」

「蔡大橋  」 、「卓嶴橋  。」 《柏樹橋》。

宋埭橋  、湖上橋 :俱在南社鄉。

仙岡橋  。登龍橋  。大賢橋。

洪橋   、塘角橋 俱在漲西鄉。

「青石橋  。」 「丁嶴橋  。」 「桐溪橋。」

黃監橋  、「雙橋   。」 「金獅橋。」

望仙橋  、雷橋 俱在集善鄉。

通駟橋  、湖嶴橋  、魏嶴橋 俱在來慕鄉。

九間橋  青石橋 俱在安仁鄉。

新埭橋 一名《大魁》。

梅浦橋 在廣化鄉

湖嶴橋 在嘉嶴鄉

飛雲渡 在城南門外

中洲渡 在橫山

寶香渡 在白塔

師姑渡 在下灣

程頭渡 在程川

三漳渡 在三漳

長分渡 在長分

青蛙渡  、龜巖渡 俱在龜巖。

南口渡 在南口

虞渡 未載處所

馬嶼渡 在馬嶼

䃮石渡 在䃮石。三港渡 在三港。

冠巖渡 在冠巖

魚濯渡 在魚濯

金洋渡 俱屬嘉嶼鄉

樂清縣

惠政橋 在縣治前。上有亭。元至正間寇燬,明洪武五年,邑令鄔玨重建。

寶帶橋 在儒林坊。舊有吳家橋,在東七八步。宋令王傅以橋北民居塞縣治前,乃以橋址易民居,增築大橋,接前郭路,名「市心橋。」

姜公橋 在澄清坊。邑令姜光建,有《三山黃詵記》。

孫家橋 在太平坊。明洪武間,邑丞白文秀建,又名「白公橋。」

望來橋 在狀元坊,一名「港橋。」

文峰橋 在東山下

迎恩橋 在西皋驛路,又名「壽寧。」 明嘉靖間,里人趙景非重建。

胡公橋 在縣治西南

前郭橋 在潛昭坊南。御史陳亶重建。

平橋 在前郭,宋尚書趙立夫建。

文昌橋 :在鎮海門外。

萬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宋萬規建,有記。鎮東橋 ,義民朱間建。

西湖橋 在南閤。章恭毅建。

十里橋 在十二都。邑人鄭晉之等改為東安、西寧二橋。

鄧公橋 在十二都。太守鄧淮建。

清遠橋 在窯嶴。邑人朱守宣建。

塋外橋 在拱辰門外。趙性聰建。

瑤田橋  。「靈瑞橋  。」 芝璋橋。

新鳴陽橋 :在縣治東。

金溪橋  宣化橋

簫臺橋 一名「郭公橋。」

下馬橋  、倉橋 :俱在縣治西。

清遠橋 通鎮海門

白沙橋  、「三鳳鄉橋 。」 「陡門橋。」

沙角橋 俱在縣東

河西橋   、下塘橋 俱在竹嶼。

金家橋   、賈家橋   、解家橋 俱在永康鄉。

雙橋    、「孝義橋   」 、「新市橋。」

虹橋    、「鄔家橋   」 、「石埭橋。」

陳家橋 俱在縣東

「蓋竹橋   」 、「萬嶴橋   」 、「峽門橋。」

湖潢橋   河嶴橋 俱在一都。

法燈橋   南山橋 俱在二都。

長山橋   、安豐橋   、大安橋 俱在五都。

「朝宗橋   」 、「沙浦橋   」 、「臥龍橋 」 ,「王亮建。」

八華橋   翁洋橋 俱在六都。

《林監橋   》龍首橋 胡昆建。

百岱橋 陳經「重建。」

曹田橋   太平橋 俱在七都。

柳市橋   。趙莊橋   。陳渡橋。

蔡嶴橋   。「陳蕩橋   」 、「昇仙橋。」

合湖橋   、通仙橋   、寶固橋。

蔣家橋   、「景清橋   」 、「通津橋。」

仙洋橋 俱在十都

「李博橋   。」 「香山橋   。」 「八仙橋。」

新城橋   、大港橋 俱在十一都。

「白塔橋   」 、「雙廟橋   」 、「吳橋。」

新橋 俱在十二都

蔣家橋 在十四都

文光橋 一名《馬郎》。

「感祝橋   」 、「山門橋   」 、「崇福橋。」

塔橋 俱在十五都

高橋    烏石橋 俱在十六都。

孝善橋   雙源橋 俱在十七都。

崇義橋 吳巘建

驛頭橋 俱在二十都

自然橋   劉家橋 俱在二十七都。檉岡渡 在十六都。即清江。本名纜嶼渡,明嘉靖間改於山內十里。曰金沙渡,郡守洪垣有《記》。石門渡 在縣東百里石門潭。去潭百步,溪淺可涉。或遇暴漲,則令溪旁居民以竹筏濟之。館頭渡 在館頭,舊名橫春渡。

江頭渡 明萬曆間,署縣事推官王蔭麟開新路,自館頭達羅溪,過江至府,以免風濤之險。新渡 :在縣治東八十裏白溪港。

平陽縣

江口關   。鎮下關   。分水關。

縣前橋 在縣治前,即州橋。

弓橋 在縣治西北

杭雲橋 在縣治北,即鼓樓橋。

文昌橋 在儒學南,《七絃水》經其下,舊名「蕩橋。」 飛龍橋 在縣學前,夾嶼橋下,邑令胡賓造。接龍頸山,瀠洄學前去水。

西浦橋 在前倉鎮南。此係浙閩通津,潮勢迅疾,屢築屢圮。明成化間,令王岳修,萬曆間,令朱邦喜重修,有記。

所前橋 在所前

白石橋 在西門外

南門弔橋 :在南門外。

北門弔橋 :在北門外。

東門弔橋  、八角橋 :俱在東門外。

鳴山橋 在一都

金橋    章嶴橋 俱在三都。

萬安橋 在四都

靈波橋   練川橋   、塔橋 俱在五都。

雅洲橋   陡門長橋  、鄧林橋 俱在六都。

聚星橋 在宋川

新瀆橋 在七都

「羅洋橋   。」 「豐山橋   。」 「鸛巢橋。」

安仁橋 俱在八都

方師橋 在十二都

垂楊橋 在十三都

《八詠》橋 在十八都。

大驛橋   錢倉橋   蕭渡橋 在十九都。

松山八角橋 在三十七都。

高橋 在四十一都

跨湖橋 在四十二都

壽安橋 在四十四都

長橋   、將軍橋 俱在金鄉衛。

平安渡 在九都,即江口渡。元大德六年,滕天驥修築,改今名。此渡風潮險駛,議者欲改從錢家浦,以避其險。

東津渡 :在鳳林鄉前倉鎮。

蕭家渡 在十九都,近前倉鎮,是為要津。宋侍郎蕭振創,故名。

錢家浦渡  三洋渡 俱在十四都。

黃浦渡   繆程渡   、梧梅渡 俱在十六都。

漁塘渡 在四十五都

樓石渡   度龍渡 在二十八都。

灃瀆渡 在十九都

麻步渡 在二十都

湯家渡   適尾渡   、小峰渡 在二十九都。

詹家渡   象口新渡 在三十都。

馬湖渡

泰順縣

羅陽第一關 在洪口西渡之西,明隆慶二年建。

桂峰東南關 在西都,路通閩括,設之以防不虞。

武嶺頭鎮南關 在七都。

分水關 在八都

太平橋 在縣治東。明正德間,洪水衝壞,邑令劉桐重建。嘉靖間,邑令蔡芝復建。

愛薰橋 在迎薰門外,舊名「平溪。」 明嘉靖間,邑令區益重建。

文昌橋 在縣南關外

仙居橋 在縣東十五里。明邑令郭顯宗建。成化間、嘉靖間,相繼重建。

東渡橋 在縣東四十里。明嘉靖間,倭毀,邑令王克家重建。

靖安橋 在城隍廟側

鎮南橋 在迎薰門外

泮洋橋 在拱辰門外

南洋橋 在受成門外

鎮東橋 在宣揚門外

洪溪雙渡橋 在城東二十五里。

洪坑雙渡橋 在城東四十三里。

象地橋 在一都

橫溪橋 在二都

際下橋 在三都

「桂峰橋   。」 「葛溪橋   。」 「珠嶺橋。」

石鏡橋   南院。「水尾橋 。」 「猿嘯橋。」

石門橋 俱在四都

戩洲橋   、石噉橋 俱在五都。

錦溪橋   、溪東橋   、三魁橋 俱在七都。

金獅橋   大鵬橋 俱在八都。

洪口渡 在縣東四十里。

方村渡 在縣東七十里。

龍關渡 在三都

東溪渡 在縣南八十里。

溫州府公署考        府志

[編輯]

本府。永嘉縣附郭。

溫州府治 創於晉太寧間,歷唐至元,悉仍故址。舊治在譙樓正北,即今衛治也。明洪武元年,改建於西南隅之東,為今府治。嘉靖戊午重建。

皇清中重修。

海防廳 在府治東

管糧廳 在平定倉

巡捕廳 在譙樓東,今移理刑廳。

理刑廳 在府治西,今裁。

經歷司  照磨所

司獄司 在府治西

都察院 在府治西

察院 在城隍廟西

分巡道 在城西南隅

分守道 在舊分巡道西,今圮。

鹽運分司 在衛治東

西司 在譙樓東,久圮。

稅課司 在竹馬坊街東。

陰陽學  、醫學 俱在府治前。

僧綱司 在普覺寺

道紀司 在真華觀

批驗所 在「拱辰門外。」

「平定倉 」 「在《棠陰坊》」 ,今圮。

永嘉縣治 在東南隅遺愛坊。唐上元二年,置溫州,立縣治於州治東,在華蓋山之西。宋嘉泰間,徙治於丞廳。嘉定間,再徙於郡之行衙,即舊黃華館,續又修舊郡治居焉。元至元間,以縣治為織染局。二十七年,復以舊黃華館創縣治。二十九年,縣徙於舊酒務。元貞元年燬。大德元年,復為縣治。明洪武元年,仍舊為今治。

縣丞署 在正堂旁

典史署 在正堂旁

永嘉場鹽課司 在二都。

柟溪稅課司 在三十四都。

中界山巡檢司 在二都。

廣豐三倉 在寧村所內。

鎮標中營遊擊公署

左營遊擊公署 右營遊擊公署

協鎮府 ,係溫州衛治。明洪武元年,改舊《溫州府》為衛。

皇清順治十七年,改總督衙門。康熙十二年,改為協。

鎮府

中軍都司僉書廳

溫州衛屯田守備廳

外縣

瑞安縣治 在邵嶼之旁。吳時,羅陽縣治在北湖魯嶴。晉太寧間遷今址,歷代因之。宋端拱間,始葺新之。元至正乙未復燬。明洪武乙未,始重加增建。

皇清十一年重修。

東、西廡儀門、外門、修整譙樓。

縣丞署 在正堂旁

典史署 在正堂旁

察院 在儒學西

按察分司 在東北隅,集真觀西。

陰陽學 在縣東

醫學 在縣西

僧會司 在悟真寺

道會司 在集真觀

梅頭巡檢司 在十一都。

廣豐四倉 :在海安所城內。

協鎮府

中軍守備廳

右營守備廳

樂清縣治 在翔雲峰下,建自晉寧康二年,唐、宋皆因之。元至正壬辰火,甲午宋令彥寵重建。明成化十三年,令徐頤復鼎新之。

皇清康熙四年,縣令竇三聘重葺。至十二年,始建大

縣丞署 在正堂旁

典史署 在正堂旁

察院 在縣治東隅澄清坊。

布政分司 ,康熙元年,知縣李鳳翔重修。按察司 俱在姜公橋北。

陰陽學 在城隍廟東

醫學 在城隍廟西

僧會司   。道會司。

館頭巡檢司

北監巡檢司 在窯嶴

長林場鹽課司 在塔頭。

天富北監場鹽課司 在白沙,久廢。

廣豐一倉 :在盤石衛城內。

廣豐二倉 在蒲岐所城內。

廣豐五倉 在後所城內。

副總府 邑內,原無公署,康熙九年,副將雷孚言擴前荒址,建堂及轅門、鼓亭、衙門,尚未創建。中軍守備廳:

盤石營遊擊署 在西門內。

大荊營參將署 舊大荊驛基,康熙元年建。平陽縣治 在南「門。晉太寧中置,唐、宋仍之。紹興間重建,後燬。元至元十八年重修。元貞元年,陞縣為州,復加修治。明洪武二年,改州為縣。十六年火,萬曆中重修。」

縣丞署 在正堂旁

典史署 在正堂旁

布政分司 在城隍廟東。

按察分司 在城隍廟西。

督糧館 在縣治東,今圮。

考證

證真公館 在寺西

金鄉公館 在衛治東

《蒲門》公館 在蒲門所。

雙牌公館 在五十二都。

分水公館 今圮

虎洋公館 在三十七都。

陰陽學 在葛仙祠

醫學 在嶺門

僧會司 在興業院

道會司 在「廣福宮。」

仙口巡檢司 今革

舥艚巡檢司 在十二都。

龜峰巡檢司 在五十三都,裁革。

雅陽巡檢司

三魁巡檢司 景泰三年改隸「泰順。」

常豐倉 在縣治西

廣濟倉 三所在各鄉內。

預備倉 「在常豐倉」 內。

稅課司 在嶺門,今革。

河泊所 在九都,今革。

天富南監場鹽課司 在十一都「南監。」

總鎮府

鎮標中營遊擊公署

防守金鄉左營遊擊公署。

右營遊擊公署

城守參將公署

中軍守備廳

泰順縣治 在鳳凰山下。明景泰三年立。成化十八年重創,弘治七年修葺。

典史署 在贊政廳右

陰陽學 在公館左

醫學 在公館右

《倉廒 》廣豐、預備二倉原在縣治後,明嘉靖改遷拱辰門內岡上。

公館 在縣治受城門內。

皇華館 在東門外

龍谿公館 在方嶴鋪

洪溪公館 舊為「洪溪鋪。」 明隆慶六年,令王克家改修。

池村巡檢司 在縣北一都寨前,舊屬瑞安,駐防把總署。

溫州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府志

[編輯]

本府。永嘉縣附郭。

溫州府儒學 。東晉置。宋紹興十年重建,嘉定七年重修。元延祐元年火,三年重建。明洪武四年重建。

皇清康熙十一年重修。

永嘉縣儒學 在城東南華蓋山之麓。宋元祐三年建,紹定間改建。明洪武、正統、成化、弘治中繼修。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重修。

永嘉書院 在城西南淵源坊。

東山書院 在華蓋山上。

浮沚書院 在謝池

鹿城書院 在郡城東北隅。

雞鳴書院 在縣學

「芙蓉書院 」 在開元寺。

敕建忠義書院 在五都姚溪。

「松臺書塾 」 在榮恩堂。

《德新塾 》「在郡城德新坊。」

「《雅俗》塾 」 :在《雅俗坊》。

外縣

瑞安縣儒學 在縣治東。宋崇寧間,南徙江濱。政和六年復故址。乾道間圮,淳熙十二年重更作之。元元貞初改州學。至正末兵燹。明洪武二年建,嘉靖丙午重修。

心極書院 在崇泰鄉仙巖。

仙巖書院 在崇泰鄉

「華陽精舍 」 在仙巖寺左。

梅潭塾 在仙巖。宋木礪建,延陳止齋設教,學者景從。

南山塾 在帆遊鄉。宋鄭士華好學尚義,建精舍,延師儒以訓鄉里。年 百十歲。咸淳中,郡守鮑成祖為立「南山坊。」

社學 四所。西峴山、永豐廂、南社山、嘉社山。樂清縣儒學 ,在「寶帶橋南。唐時在望來橋東。宋崇寧三年遷橋西。紹興五年遷於臥龍坊」 ,即

今址也。明洪武元年重建。永樂十六年、嘉靖二十年,隆慶五年、萬曆間,皆相次修葺。

梅溪書院 在縣東隅

宗晦書院 在縣治東溪。

鴈山書院 在西內谷

平陽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三里鳳凰山下。宋建。元元貞元年,陞為州學。明洪武三年,復為縣學。嘉靖間重修。

正學書院 在嶺門

會文書院 在南鴈蕩

社學 五十九所在城隅。《六》在鄉五十三。泰順縣儒學 在鳳凰山縣治之左。舊創在縣西,明弘治乙酉改遷三峰寺右。嘉靖十年以舊軍營地易太平橋基,遷學。三十三年以學地為三峰寺,易寺為學宮。隆慶三年重修。

霞陽社學 在迎薰門內。

士林坊社學 、溪坪社學 俱在東隅。

泮陽社學 在西隅

交洋社學 、仙居社學 俱在東隅。

嶺北社學 在西隅。邑令吳敦本建。

永安坊社學 在西隅

墩頭社學 、魏垟社學 、小峴社學 ,俱在一都。

莒岡社學 在二都

庫村社學 、曉峴社學 俱在三都。

華峰社學 、南院社學 俱在四都。

戩州社學 在五都

錦溪社學 南溪社學 在橋頭。

三魁社學 、高洋社學 俱在七都。

山洋社學 在八都

溫州府戶口考        通志

[編輯]

府總

原額戶口人丁三十二萬一千一百一丁口內,除瑞安縣優免竈食鹽鈔丁八百九丁外,又康熙六年為清查各省之地等事,清出戶口人丁二千八百九十四丁口內,除順治十八年遷棄人丁一十三萬四千三百七十七丁七分八釐七絲九忽。又

康熙六年,續遷人丁二千四百六十二丁。又逃亡人丁三千八百二十四丁。五分加

「康熙九年展界招回人丁二千七百四十三丁五分。」 又

「康熙十年展界招回人丁二千二百九十二丁五分。」 又

康熙十一年「展界招回人丁」 一千一十丁六分七釐五毫六絲七忽。又

康熙十二年,招回人丁二千六百九十二丁。又

康熙十六年,招回人丁五百六十二丁。

康熙二十年分,實在人丁一十九萬一千八百二十二丁四分六釐六毫八絲八忽。內竈不成丁六十丁五分全免外,於

康熙十八年招回人丁一百六十八丁,奉文六年後起科,應於

康熙二十四年起科

永嘉縣

原額「人丁」 一十萬三千七百二十九丁,內除順治十八年遷棄人丁一萬三千六百四十二丁,加

康熙九年,展界招回人丁五百四十六丁。康熙十年,展界招回人丁八百八十八丁。康熙十一年,招回人丁六百七十六丁。

康熙十二年,招回人丁五百九丁。

康熙十八年,招回人丁一百六十八丁。

康熙二十年,實在人丁九萬二千八百七十四丁口。內:

康熙十八年招回人丁一百六十八丁,奉文六年後起科,應於

康熙二十四年起科

瑞安縣

原額「戶口人丁」 四萬五千八百六十四丁,內除「紳衿」 丁八百九丁,順治十八年遷棄人丁一萬一千三百六十六丁,加

康熙九年,招回人丁一百九十四丁口。又康熙十年,招回人丁一百二十四丁口。

康熙二十年,實在人丁三萬四千七丁口。樂清縣

原額戶口、人丁七萬九千七百一十四丁口加康熙六年清出人丁二千八百九十四丁五分除。

康熙六年逃亡人丁二千七百九十五丁五分。順治十八年棄置人丁六萬九千六百三十六丁加。

「康熙九年展界招回人丁一千七百七十七丁五分。」 又

康熙十年,招回人丁一千一百一十六,丁口五分。又

康熙十一年,招回人丁一百九十九丁。又康熙十二年,招回人丁二千一百八十三丁。又康熙十六年,招回人丁五百六十二丁。

康熙二十年,實在人丁一萬六千一十四,丁口五分。內竈不成丁六十丁五分,全免。《平陽縣》:

原額「戶口人丁」 八萬六千七百七十九丁口,內,除順治十八年遷棄人丁三萬九千七百三十三丁七分八毫七絲九忽。又

康熙六年續遷人丁二千四百六十二丁口。又康熙六年逃亡人丁一千二十九丁口。加康熙九年展界招回人丁二百二十六丁口。又康熙十年招回人丁一百六十四丁。又

康熙十一年,招回人丁一百三十五丁六分七釐五毫六絲七忽。

康熙二十年,實在人丁四萬四千七十九丁九分六釐六毫八絲八忽。

泰順縣

原額人丁五千一十五丁口。

康熙二十年,實在人丁五千一十五丁口。

溫州府田賦考        通志

[編輯]

府屬總

原額、田一萬一千三百一十三頃六十七畝五分九釐一毫一絲六忽

康熙六年丈出抵補丈缺外,實丈出田二百六十三頃二十四畝二分八釐五毫六絲九忽;該田一萬一千五百七十六頃九十一畝八分七釐六毫八絲五忽。

共除荒棄田五千二百二十二頃四十九畝四分二釐八毫七忽。

共增開墾田一千三百八十頃六十三畝五分七釐九毫九絲。

康熙二十年分,見在田七千七百三十五頃六畝二釐八毫六絲八忽。

共實徵銀三萬八千二十七兩三分四釐六毫一絲四忽四微四纖四沙五埃三渺一漠。共實徵米一萬四千五百九十三石六斗二升九合八勺五抄九撮八粟四粒九黍四粞六糠九秕。

原額田地、園一萬二千七百八十六頃七十畝一分六釐六毫九絲九忽

共除荒棄田地、園五千九百一十三頃四畝六分九釐九毫九絲四忽。

共增開墾田地九百一十六頃六十三畝六分八釐二毫九絲八忽。

康熙二十年分,見在田地、園七千七百九十頃二十九畝一分五釐三忽。

共實徵銀三萬七千二百三十八兩一錢八分七釐八毫三絲八忽四纖六沙六塵六埃三渺四漠。

共實徵米二萬九百二十五石七斗四升九合五勺三抄九撮七圭八粟二粒三黍三粞六糠六秕。

原額、地、一千五百一十二頃七十九畝五釐六絲九忽

康熙六年,丈缺地一百八十七頃五十三畝二分七釐八毫二絲五忽。該地一千三百二十五頃二十五畝七分七釐二毫四絲四忽。

共除荒棄地三百八十七頃九十二畝三分六釐九絲四忽;

共增開墾地三十七頃二十二畝一分八釐。康熙二十年分見在地九百七十四頃五十五畝六分一毫五絲。

共實徵銀三千二百八十三兩七分八釐二毫二忽四微六纖五沙七塵九埃。

共實徵米一千一百九十五石三斗五升三合四勺七抄八撮三圭四粟三粒二黍一粞原額屯地園塘一十六頃一畝二分二釐七毫一絲四忽。

共除荒棄園地、塘三頃三十畝二分一釐;康熙二十年分,見在屯地園、塘一十二頃七十一畝一釐七毫一絲四忽。

共實徵銀七十四兩九錢一分二釐九絲五忽四微七纖三沙九塵三埃八渺五漠。

共實徵米一十六石六斗三勺二抄八撮六圭六粒六粞一糠五秕。

原額、「山池塘」 四百八十九頃六十三畝三分四釐八毫三忽。

康熙六年丈缺山二十八頃二十二畝九分二釐六毫三忽;該山池塘四百六十一頃四十畝四分二釐二毫。

共除荒棄山池塘八十三頃三十六畝二分五釐八毫五絲四忽。

共增開墾山池塘二十七畝二分九釐七毫。康熙二十年分,見在山池塘三百七十八頃三十一畝四分六釐四絲六忽。

其實徵銀一百九十四兩一錢八分七釐三毫七絲八微四沙。

原額、「池塘」 八頃四十三畝一分七釐五毫八絲一忽。

康熙六年丈缺池塘一頃二十九畝四分七釐四毫八絲,該池塘七頃一十三畝七分一釐一忽。

共除荒棄池塘一頃九畝三分九釐六毫三忽。康熙二十年分,見在池塘六頃四畝三分七毫九絲五忽。

共實徵銀二十一兩四錢八分六釐九毫七絲六忽八微四纖八沙三塵三埃六漠。

共實徵米一十石七斗一升七合四勺二抄五撮二圭五粟一粒六黍六粞九糠四秕。

原額《蕩坦》。請幫助識別此字。《演水浹》等項二十二頃六十六畝三分五釐三毫五絲七忽,例不起科。

奉裁金鄉衛歸併平泰二縣帶種屯田八十五頃六十一畝四分五釐六毫六絲六微。

園二十七畝八分五釐

共除荒棄屯田六十八頃一十六畝四分二釐九毫二絲四忽。

共增開墾屯田六十八畝六分一釐。

康熙二十年分,見在屯田園一十八頃四十一畝四分八釐二毫四絲二忽。

共實徵:銀一百一兩七錢八釐八毫九絲二忽八微。

原額「民人帶種屯田地園」 一十四頃九十八畝五分六釐。各案除荒棄無存。

原額《人丁》三十二萬一千一百一丁口。

康熙六年,清出人丁二千八百九十四丁口,該人丁三十二萬三千九百九十五丁。

共除遷棄人丁一十四萬一千四百七十三丁二分八毫七絲九忽。

共增招回人丁九千三百丁六分七釐五毫六絲七忽。

康熙二十年分,見在人丁一十九萬一千八百二十二丁四分六釐六毫八絲八忽。外有康熙十八年永嘉縣招回人丁一百六十八丁,奉文於六年後起科。

共實徵銀一萬六千四百四十二兩二錢九分六毫三絲四忽一微四纖四沙。

共實徵米一千二百五十四石三斗五升七合九勺。

以上田地、山蕩、池塘園、人丁等項,應共徵銀九萬五千三百八十二兩八錢八分七釐四毫三絲五忽二纖六沙七塵七埃五渺六漠。

加孤貧米易銀三百四十三兩八錢收零,積餘米易銀二十四兩四錢六分六釐九毫六微九纖四沙三塵七埃四渺三漠。顏料、蠟茶新加銀一百七十二兩二錢二分九釐九毫七絲一忽六微二纖九沙九塵六埃七渺五漠。補徵鹽課棄置銀二百八十四兩九錢九釐八毫九絲四忽二微八纖二沙八塵三埃四渺一漠。

共該徵銀八百二十五兩四錢五釐八毫七絲五忽六微七沙一塵七埃六渺九漠。

又加外賦不入地丁料徵銀四千三百六十八兩七錢四分六毫四絲六忽五微五纖八沙三塵四埃三渺二漠。

以上地丁併外賦等項,通共實徵銀一十萬五百七十七兩三分三釐九毫五絲七忽一微九。

考證

纖,二沙,二塵,九埃五渺,七漠。

通共應徵米三萬七千九百九十六石四斗八合五勺三抄一撮六粟八粒二黍二粞四、糠四秕。

除孤貧積餘米三百六十八石二斗六升六合九撮六圭九粟四粒三黍七粞四糠三秕。通共實徵米三萬七千六百二十八石一斗四升二合五勺二抄一撮三圭七粟三粒八黍五粞一秕。

遇閏地丁加閏,應徵銀三千六百五兩二錢六分一釐八毫六忽三微八纖九沙四塵九渺二漠。

共除荒棄銀一千一百七十一兩四錢六分四釐九絲二忽四微一纖六沙六塵五埃五渺。共增開墾銀二百六十八兩三錢七分五釐三毫二絲六忽九微九纖一埃二渺。

共實徵銀二千七百二兩一錢七分三釐四絲九微六纖二沙七塵六埃六渺二漠。

外賦不入地丁加閏科徵銀五十七兩三錢八釐一絲七微八纖一沙二塵五埃三渺四漠。地丁加閏實徵米六百三十三石六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