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07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七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七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八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七十九卷目錄

 興化府部彙考一

  興化府建置沿革考

  興化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興化府星野考

  興化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七十九卷

興化府部彙考一

[編輯]

興化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編輯]

本府

本秦閩中郡地。吳屬建安,晉屬晉安,梁屬南安。陳光大二年,始置莆田縣,屬閩州。隋改閩州為泉州,又為建安郡。唐武德五年,析南安別置豐州,即今泉州,復置莆田屬之。聖曆二年,改豐州為武榮州,析莆田縣增置清源縣,並屬之。景雲二年,復故泉州為閩州,以武榮州為泉州。天寶元年,改泉州為清源郡,改清源縣為仙遊縣,屬並仍舊。五代時,王審知、留從效、陳洪進相繼據其地。宋乾德二年,授洪進觀察使,改清源郡為平海軍,縣仍屬之。太平興國二年,洪進納土。四年,太宗閱《圖志》,念游洋鎮地險,欲以德化之,乃即其地立興化縣,建太平軍以領之。尋改為興化軍,以莆田、仙遊二縣來屬。八年,從轉運使楊「克讓議,始移軍治於莆田,初隸江南東路。雍熙二年,改隸福建路。宋末,改為興安州。元改為興化路,領錄事司一,縣三。莆田、仙遊、興化。至皇慶中,遷興化縣於廣業里,湘溪為新縣。明洪武二年,改興化路為興化府,革錄事司,領縣如故。正統十三年省興化縣,以其地分隸莆田、仙遊。」

皇清因之。

莆田縣:附郭。

古為揚州域。周為七閩地。春秋、戰國為越地。秦屬閩中郡。西漢屬閩越國。至武帝時,屬會稽郡,後置冶縣。東漢屬南部都尉。獻帝時屬候官縣。吳屬建安郡。晉屬晉安郡。宋屬晉平郡。梁屬南安郡。陳屬閩州。隋開皇九年,始置莆田縣。唐復為莆田縣。宋太平興國四年,析置興化縣,建太平軍於興化縣,尋改興化軍。八年,移軍治於莆田。元改興化軍為興化路。皇慶二年,遷興化縣於廣業里《湘溪》。明洪武二年,改興化路為興化府。正統十三年,革興化縣,析長樂、武化二鄉六里入莆田,為廣業里;析永貴一鄉五里入仙遊,為興泰里。

皇清順治三年,大師入閩,福建版圖悉內附。府一、縣

二俱仍其舊

仙遊縣

周為七閩地。秦隸閩中郡。西漢隸閩、粵,為東冶縣地。東漢隸會稽郡,為南部都尉地。吳隸建安郡。晉隸晉安郡。梁隸南安郡。陳永定初,合建安、晉安分南安升為閩州;光大二年改豐州;隋開皇九年,改豐州為泉州。此皆合全閩之地言之。唐武德五年,析南安別置豐州,領縣二,曰南安、莆田。此莆田置縣之始也。貞觀元年,廢豐州,以其地屬泉州,今福州聖曆二年,復以豐州地為武榮州,尋析莆田為清源縣,此清源置縣之始也。天寶元年,改泉州為清源郡,別駕趙頤正以縣名同郡非便,奏請改之。因考故事,謂縣有九仙人,姓何,以兄弟九人登仙得名,遂改為仙遊縣,此仙遊名縣之始也。隸清源郡。乾元元年,以清源郡為泉州。南唐保大二年,升為清源軍。後王審知、留從效、陳洪進相繼據其地。宋乾德二年,授洪進觀察使,改清源軍為平海軍,而縣亦隨隸焉。太平興國二年,洪進納土。四年,太宗閱

《圖志》
念游洋洞地險欲以德化之乃即其游洋

[編輯]

及百丈二鎮,立興化縣,此興化置縣之始也。建太平軍,尋改興化軍以領之。五年,以莆田、仙遊來屬,縣始立興化軍,仍析仙遊縣來蘇里入興化縣,析泉州德化縣九座山入仙遊縣,定為四鄉二十六里。唐為中縣。宋為望縣。元隸興化路。明洪武元年正月,執陳友定。明年改路為府,定為屬縣,仍四鄉二十六里。永樂以後,民漸消乏。正統十三年,裁省興化縣,以興化縣長樂、武化二鄉六里屬莆田,以永貴一鄉四里併興泰里屬仙遊縣,編戶一十四里。

興化府疆域考        府志

[編輯]

興化府疆域圖

本府

東出鎮海門,由塘頭東南行,吉了、莆禧由塘頭東行至平海衛,計九十七里。

西出永清門,至興化縣西辜嶺平坡鋪,界永福縣,計一百四十里。

南出迎和門,由瀨溪南行至楓亭七里庵,界惠安縣,計六十七里。

北出拱辰門,至江口橋中,界福清,計四十五里。西北由瀨溪至仙遊縣白隔嶺,界永春縣,計一百二十里。由府治至

京師六千四百三里

延袤四百二十五里。從,一百四十五里;衡,二百一十五里。

莆田縣:附郭。

東南俱至海

西至仙遊縣,以俞潭為界。

北至福清縣,以上陽橋之中為界。

延袤二百八十四里;從,一百一十里;衡,一百三十里。

仙遊縣

東抵俞潭鋪莆田縣界,四十里。

西抵白隔嶺永春縣界,五十里。

南抵白水坑惠安縣界七十五里。

北抵小辜山永福縣界,一百五十里。

東南抵長嶺莆田縣界,五十里。

西南抵白塔嶺北南安縣界,三十五里。

東北抵石門、莆田縣界一百里。

西北抵磨石寨德化縣界一百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三百五十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府。莆田縣附郭。

《九域志》:「北枕陳巖,南揖壺公,東薄寧海,西縈石室,木蘭、壽溪,環流左右,山川人物,獨甲他郡。」 《一統志》:「介泉、福之間,海道舟車所會,山川之秀,甲於閩中。」

仙遊縣

姚珤《主簿題名記》據莆上游。陳讜《縣尉題名記》。「西北接泉、福,南距大海。」 朱晦翁《歸樂堂記》。林壑美泉石,饒國

真德秀《送王邁序》「山川峻秀雄麗。」

鄭良士《迎賓亭記》「藪澤襟連,原隰鱗次。」

林文編修《重修縣治記》「山高而水清,地固而田沃。」

仙遊連山距海,踞一方之勝,故孕毓人傑,洵乎「望縣」 之稱。

興化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

府總

《周禮保章氏》
辨九州之分野吳越屬星紀後漢

[編輯]

志及《晉志》,皆屬鬥牛、須女之度,於辰在丑。按《周禮》鄭京註:「星紀,吳、越也。」 《後漢志》,星紀起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蔡邕志:星紀起斗六度,終婺女二度。班固志:「吳,斗分野。越牽牛,婺女分野。」 《春秋元命苞》:「牽牛流為揚州,分為越國。」 虞翻曰:會稽上應牽牛之宿,下當少陽之位。陳卓曰:會稽入。

牛,一度吾郡古閩越,屬會稽。以曆家仰儀之理推之,則星紀在北而光燭於南。其以吳、越當之者,從星紀之所燭也。

興化府山川考一       縣志

[編輯]

本府。莆田縣附郭。

烏石山 一名麟山,在城西北隅,自太平山分脈而過。明洪武初,闢城,踞山之半,始在城內。上有東巖寺。山半有唐林氏先墓,墓前石笏拱立,環山蒼鬱,埤堄周遭,亦佳景也。有「左丞雨」 、「右丞雨」 二石刻。嘉靖初,知府朱袞構三峰亭,今圮。山麓多荔枝樹。《宋志》載:莆田荔枝為天下第一,烏石荔枝又為莆田第一。宋鄭伯玉、陳琪芳、方孝寧皆居近此。雅有詩名,時人彙其詩為一集,號《烏山三賢》。明布衣林兆恩有祠其下,為郡丞林應采留雲閣、御史林銘幾枕煙閣、東山草堂。距山之西數十武,有石嶐然,名「小柯山。」 正德間,知府柯英自鄉柯山徙此。

鳳山 在城中左廂。由梅峰分脈而來,永福寺在焉。山形甚隱,有石刻八天王塔。明四明豐學士熙以議禮謫戍鎮海衛,過莆憩此,與方簡肅良永、鄭司馬岳、林大理茂達共為山澤之遊。石室山 在城西三里,僧涅槃舊隱於此,號伏虎巖。《鉗記》云:「石室巖頭,現時人多改變。」 《舊志》云:「山在府酉方,坎水沐浴之地,於天星為」 文曲,法不宜露。大略郡治龍弱虎強,此山太迫,郡治露則為害。上有浮屠九級,又有二石室、仙跡石、蓮峰石。邑人提學陳伯獻記。

太平山 :在城西一里。由雞足峰過脈而生,莆邑主山也。康熙十五年,「海寇」 劄營於此,沿山掘塹,深丈餘,周圍數里,大傷龍脈。

北亭山 在城東北。宋時有將迎亭,今廢。天馬山 ,在城西三里,自龜山發脈而來。其形腰陷,首昂如馬。山之東麓,即鳳凰山。

鳳凰山 在城西南三里。舊名「南湖。」 梁陳間,邑儒鄭露家於此,後以其地讓浮屠。今廣化寺中鄭氏祠堂在焉。又普門庵、中藏庵,皆有唐御史黃滔祠,以滔嘗讀書於此。

浮蘆山 ,《前志》載,鳳凰山中,支折而東,由涅槃臺過,突起一阜,曰浮蘆山。

棠坡山 :詳見《里圖》東埔內。

龜山 ,此中部初入首山也。在城西二十里。山如龜形,蓋合紫帽山尖,而形始見,產茶。《紹熙志》曰:「僧無了山行,遇六眸巨龜,躡四小龜,俯首作禮者三,遂作庵於此,名其地曰龜洋山。前有六眸池。」

紫帽山 :與龜山相附著,而生。奇石崇聳,頂尖圓如帽,四時色紫。其西又有雲峰、雲平三山駢峙,人呼「三臺山。」

雲平山 :在雲峰之西,亦名「紫雲。」

小壺山 :由龜山而分,形類壺山而小。

新亭山 原名「石鼓山」 ,由龜山紫帽、石門而來。天壺山 在縣西四十里莒溪之南,上有天壺巖。

三仙山 在天壺山之前。

馬齒山 :在龜山之北。

象山 在馬齒山東北,金井泉在焉。

九華山 ,此北部第一支,為城中之後屏山也。在城北五里。由興化縣崇仁里諸山發脈而來,至延壽溪止,九峰攢簇如蓮花,故名。昔有陳仙隱此,亦名陳巖山。上有仙篆石,有粘蠔石。楊慎《丹鉛錄》云:「莆田陳巖山有自然仙篆,以紙摹,形類禹篆。」 併錄宋正字方翥「蟲文鳥篆」 二句,志異也。山高數百丈,距海七十里。蠔殼「何緣粘石上?」 又一異也。又有紫雲巖、桃花塢、燕子洞。山之巔石洞廣可數丈,旁有巨人跡,石茶竈、石棋枰存焉。琉璃院舊據巖側,山之麓又有淘金井,深纔二尺,泉甘而清,舊傳陳仙淘金於此。

苦竹山 在九華山後,有苦竹院。

高陽山 《通志》作「果陽」 ,在九華山西北,其山高大,由松嶺過妙寂院前橋,入興化縣。

方山 在縣西常泰里

暢山 亦曰跳山,此係羅星。《前志》謂「烏山一脈過綬溪,伏而復跳,起為圓橋」 ,誤矣。

浮山 ,在紫霄東下五六里許。山側懸崖掛瀑,有智泉、鐘潭之勝,而瑩清幽潔,更非凡境。石上

有無名氏詩

尖山 由崇仁里諸山延迤而來。在眾山中,尖如卓筆,亦呼「高山。」

崇聖山 下有「崇聖院」 ,由尖山而來,太和陂水道其東。

福平山 一名北平山。由尖山發脈而來,至北螺村止。唐四門博士歐陽詹別墅在焉。按詹與林蘊同讀書,後詹在蜀有寄蘊詩。按《宋志》,蘊初居山之北螺村,後徙澄渚。今福平山有林氏九侯墓在焉。墓前為積翠庵,左為鳳林寺,有連理甘棠、赤松,棫樸抱之,其大數十圍。邑人知府林鳴盛刻石曰:「三壽作朋。」

三山 突起平田中,亦由尖山發脈。《宋志》作烽火山,今呼三山。

澄渚山 自三山分脈而來,本作「陳渚。」 《宋志》「林蘊徙自北螺村,就鄉人陳暄市地,因改澄渚。」 舊有梯雲齋。

囊山 山形如懸囊,故名。脈自澳嶺聯絡而來,上有慈壽院,唐異僧黃涅槃塔在焉。山之巔有辟支巖。按《宋碑》:涅槃中和間隱此,趺坐不食,行隨兩虎,九座見之,曰:此辟支佛也,故名。巖虛敞,可容數榻,旁有八小石負之,玲瓏如窗櫺。棐幾間有小竅徑寸,時產異香,樵者間得之。前有二巨石,對峙如門,右有石,高廣可五丈,因創為藥爐茗碾。下稍平處,有石坦可八尺,臥草間。黃卷山 自九峰山迤邐而東五里為此山。產火山,早荔為莆中冠。唐校書黃璞自三山移居於此。黃巢兵入閩,焚蕩室廬,至璞居,曰:「此儒者家」 ,滅炬而過。

佛日山 在囊山東三里,高聳與囊山並峙。山之麓為聖壽寺,有「聖壽塘」 遺址,今為放生池。雙魚山 在迎仙港上,下為子魚潭。

香山 一名鳧山,與靈峰相對,有古刻「妙高峰」 三字。又有金雞玉犬石。有天然井在石盤中,方廣丈餘,泉極清冽,號香泉。又有嘯月臺、九仙巖諸勝,詳見《寺觀》香山巖。

戴帽山 在迎仙橋之西北,與福清接界。上有鴝鵒巖,舊傳「地暖,鴝鵒棲焉。」

駟馬山 山之址有駟馬橋,故名。

東山 在故興化縣西,旁有仙巖,甚幽勝,其山多異產,山之麓曰「仙鄉。」

薌林山 在新縣南,有薌林寺。鄭夾漈樵與從兄厚讀書處。有修史堂、幻住庵、「通遊」 、「宴寂」 二閣。陳正獻、龔莊敏、林艾軒皆嘗登焉。

百丈山 在新縣東。唐會昌中,僧崇演避地辟穀於此。山極幽致,延袤百里,上有六巖,一曰客廳,二曰「古仙」 ,三曰石塔,四曰石傘,五曰石樓,六曰「重元。」 千奇萬狀,窮目力不可盡。

大帽山 在長壽峰西北,狀如席帽。其下有爵山,南有大湖坑、石門、馬尾漈、綠榕橋。

祺山 在新縣西南。山有五奇,一曰仙掌峰,二曰文筆峰,三曰香爐峰,四曰仙人峰,五曰「出風穴。」 處士陳易、左司林迪及方公袞皆有題詠。唐樞密副使詹萬鍾故居。

西臺山 在祺山旁。有瀑水高掛三十尺,瀦為小潭,餘流潺潺鳴石間,有石如室,深廣一二丈。相傳五代時有隱者居此,地爐尚存。

蔣山 在新縣北。其山磅礡廣袤,石上有巨人跡,石棋枰。又有石泉,下接溪橋。宋方氏作「蔣山堂其麓。」

石梯山 ,此南部入首第一山也。自仙遊九座山發脈,歷南鄉梅嶺諸山而來。由此出為南部諸山。其山盤礡峭拔,高千餘仞。上有建福禪寺,絕頂有香爐巖,南望海潮,如在腳下。莆諸山產茶,龜山第一,此為第二。

浮山 :自石梯山發脈,南行分至海邊為山小而圓秀。元時有陳紹叔者居此,製璿璣玉衡以測乾象,因號曰「小天。」

將軍山 一名「將軍巖。」 在瀨溪上。其山自長嶺而來,上有廣福院。

湯亭山 :此山與紫帽山對。

鼓角山 在南曰白沙之南,由石梯而生。蓋壺山之來脈數峰,高出天表,即鼓角山也。自錦亭南望,風景宛然。鼓山在九龍山之南,其形如鼓。九龍山在北,自南觀之,則尖聳如角。二山合看,《鼓角》較明。

九龍山 、鼓角山北行至溪潭,截然而止,分為九條,故曰「九龍。」

《木蘭山 》,其下有《木蘭溪》。

橫山 由鼓角山過寶勝,再起為雲洞山。由雲洞出為龍泉山。橫抽一枝繞其前,為「上橫山。」 在

考證

南隔溪有小山曰下橫山,在北乃羅星也。《前志》以為開渠鑿斷,誤矣。

香山 在上橫山。山脈自鼓角山過雲洞,分為此山。錢女赴水,屍浮山下香七日,因名。民立廟曰「香山宮」 ,為羅漢出洞形。每風雨夕,隱隱見二燈自山往木蘭,故老相傳為四娘巡陂,雲王倉山 。其山由深瀆諸山發脈東行,勢長而形狹,亦起峰巒。林少保俊先墓在焉,改名「雲莊」 ,晚以自號。

蓮峰山 在壺山南。小山疊出,狀如蓮花。壺公山 在城南二十里,由九座石梯而來,蟠踞數十里,其高千仞,如正人端士,垂紳搢笏而立,蓋郡之朝山也。與府龍分支三四百里,至此結為懸天蓋,特朝郡治。按《九域志》:昔有隱者遇老人於絕頂,見宮闕臺殿,似非人間,曰「此壺中日月也,故名。」 《前志》謂:古有陳、胡二仙,陳隱北山呼陳巖,胡隱南山呼胡公,後人改胡為「壺。」 相傳朱晦翁赴同安簿過此,謂莆田多人物,乃此公作怪古讖:「水遶壺公山,此時正好看。」 比事云:自木蘭陂成疏渠,引流南遶壺山,而族望益顯。按:壺山自石梯過蓮峰山,舊有蓮峰院,大斷矗起。先為靈雲巖,乃妙應靜室,所謂虎丘巖、盤陀石,法流泉,濯纓沼、石壁峰、碧漢灣,皆靈雲左右景也。李習之云:「凡山居以怪石奇峰,走泉深潭,老木,佳草新花,視遠為幽。」 著作徐師仁謂:「虎丘巖殆兼此景。」 循靈雲而南,有西雲巖、中和院、南泉巖、靈從巖上至絕頂,兩峰相附而平。南向稍下為真淨巖。北向自絕頂陡險而下數百步,為龍王廟。石屋深廣未及丈,有洪武十三年祈雨碑在焉。蟹井在其中,無井也,惟廟後石壁有濕泉,掘地及尺,便有泉出,潮長則滿,潮退則涸,氣與海通,即所謂蟹眼泉也。《宋志》謂石穴中有雙蟹,旱歲見蟹,即可得雨,誤矣。西數武有泉岳蒙泉,正鐫「仁泉」 二大字,乃莆陽第一泉也。旁有日觀庵址,昔人觀日出處,下為潮海院廢基,至山腰為白雲院。宋陸秀夫扶二帝南行,宿此一夕。院後澗中有郭滄洲舊隱基,從白雲西上數里,山石皆紅,有石刻大字曰:「紅石。」 嶺上里許,至巔有壺洞,為胡公修煉處。更西下為風澤洞,舊有居民曰范宅。寶勝、太平、西平、靈鷲、中峰諸院在其西,石泉、翠峰在其東南,竹峰在其西北。舊傳壺山八面,計十八院,三十六巖,今唯白雲、中和再建,餘俱無一存者。《前志》載有柏花石。宋彭乘《墨客揮犀》載「壺山有柏一株,長數尺,半化為石,半猶是堅木。蔡君謨見而異焉,因運置私第。」 城山 ,黃石,主山也。由壺公發脈,東北行特起。

《宋志》
縣東南三十里舊傳有蜘蛛結網如圓城

[編輯]

故名。《弘治志》以此山在國清塘上,本名國清山,好事者以其北有黃石,乃改為糓城山,皆臆說也。山頂舊有石城四,方廣可三四十丈,舊址猶存,有古石刻「城山」 二大字,如箕山之名,當以此。上有松隱、梅隱、竹隱三巖,林光朝嘗講學於此。宋郡守林希逸建祠祀艾軒於巖之東,以林亦之、陳藻配,扁曰三先生祠。又有興雲洞、呼月臺、小有洞、仙跡、棋盤諸石。舊讖云:「城山青黃,石出公卿前。」 時松皆合抱,故俗皆謂之青山。康熙壬寅年遷民,一日悉赭,其山至今風水猶難復也。塔山 在塘東,由雙髻山發脈西行,至此而止。一名天馬,鞍鬣首尾備具,有行空之勢。又名文峰巖,巖下舊有伏龍穴。

瓊山 :在後洋。由雙髻山發脈西行,岡阜聯絡,有松萬株。

蔡山 在橫塘後,由壺山而來。

白塔山 ,即三台山。由壺公山發脈東北行,城山之來脈也。其山小而圜秀,下為東州,南為橫塘,北為小橫塘。

萬玉山 在馬峰街後,一名周坑山。多奇石。給事黃謙有《萬玉山莊》。

雙髻山 在壺公山東北。此山積石巉巖,上摩霄漢。山有五峰,側視之二,故呼「雙髻。」 正視之五,故呼「五侯。」 自郡視之三,又呼「筆架。」 山有湧泉巖、大雲院,今廢。

金山 :在雙髻山東麓。林光朝序走金溪,得蒲弄一席地。

留仙山 :在雙髻山西麓。上有石碁枰。

竹嘯山 《宋志》:在興福寺。翁諫議承贊有「泊舟南匿,遙望竹嘯舊山」 詩。

天龍山 由雙髻山發脈,北行轉東,其勢騰驤。山下有塘,方廣四十畝,號「吳塘。」 有天龍庵,中有甘井。

東山 :由雙髻山發脈北行西轉為榜頭山。又

西為東山,一名象峰。有象峰巖,劉孝子閔廬墓於此,下為斗南。又南一支狀如屏,為屏山,有玅泉庵舊址。又有東山,後北趨至海,有水則有澳翁厓長者李宏墓在厓下。持久山 發脈,自雙髻崒嵂,蜿蜒數里許入海。石牛山 由壺山東南行,形勢雄壯,上有石,作牛形。旁有石,方廣如印,高數丈,下有小石閣。羊眠山 在石牛西。《弘治志》作「揚名。」

梅花山 在壺山之左,其麓為「梅壟。」

柯山 ,由壺山東南行,至海而止,舊名「松山」 ,以狀元柯潛生此,遂姓其山。

石馬山 有石如馬,下有「石馬宮。」

芝山 峭石巑岏,草樹蓊鬱,為海濱勝處。山之嶺,舊有庵曰萬機狀元柯潛嘗讀書於此。《岳香山 ,舊志》云:山有香氣。

《金山 》上有金山院,院前有塘,夜靜見壺山倒影。

嵩山 在海濱,其山峭拔,上有嵩山院,院後有石壁,苔紋成文,「筆峰」 三字,宛然如書,刮去復然。吳山 :其山頗大,原有崇福院。

銅山 ,《弘治志》稱「山產自然銅,間有掘得者。」 礪山 ,在海中,山石如礪,舊作「蠣山。」

鶻宿山 宿讀作秀,舊有鶻巢,故名。《通志》作嶽秀。

籜龍山 《宋志通志》載:「有龍崆井在山下。」 林蒙亨《螺江風物賦》:「大海迎其潮兮,支分於籜嶽。」 秀瓊山 ,瓊山有二,皆潔白如瓊瑤。大瓊山在百丈沙中,其北舊有金沙院。小瓊山在沙盡處。龜山 ,山如龜形。

門夾山 近莆禧城,兩山相夾如門,故名。後改「文申」 ,非是。

《塔林山 》《與》請幫助識別此字。嶼相對,人家稠密,舊有塔林院。華胥山 在極丁莆地,至此而極,復崛起為此山,豐隆突兀,下有東西二澳,閭市輻輳。吉了巡司,南日山水寨在焉。其山與湄洲嶼隔海相望。

《前志》
稱時有蜃樓隱見類仙鄉

[編輯]

鯽魚山 南渚林後山。由雙髻山東行,下有潭。石鼓山 有石數塊,扣之聲如鼓。

《鏡石》,山 上有圓石,闊丈餘,曉起視之,光瑩如鏡。

石海山 :在石鼓山之前,上產白石。

龍舌山 在前蔡

印山 :由雙髻山南行,有石如印,舊刻「印山」 二字。

九跳山 :《通志》作九潮。在南渚林山,自南逆行而北,凡九跳。

柯山 《通志》作爛柯山。

赤崎山 :在海中,土色赤。

大蚶山 在城東七十里大海上。其山崒嵂,環翠如障。舊志:上有巖洞,十里之內,水草皆香。《泉南錄》載:海溢,有物如瓦屋,乘潮至。郡人異之,為立祠。《一統志》載:有蚶田百頃。《海物異名記》:蚶為瓦屋子,故名。山上有大動石、小動石、石船、石獸之屬甚奇。有考亭書院,有羅隱廟,曾副使光魯建。有清水巖,林進士嵋建。

青山 有巡檢司在

南日山 舊名「南匿」 ,在平海衛東大海中,與琉球相望。明初設寨於此,後徙入內地。山為會哨之處。右自靈川里石梯山至此,俱屬南部。梅峰 在城西,由太平山來,入城,與烏山相對。其上有望海亭,宋正字方翥有記。

州峰 在梅峰西南偏,上為春臺,宋時有共樂亭,右為陳宗伯經邦西巖別墅。

大象峰 在城西三里,與石室山連,上有天泉巖。鄭力行詩:「客至禪師尚未闌,上方心似白雲閑。經樓勢倚青天外,煙磬聲沉碧樹間。馴鳥多情啼石澗,小童無事掃松關。我今為愛招提境,更欲三年不下山。」

雞足峰 ,在城西三里,華嚴寺後。自大象發脈而來,岐而為三,如雞足然。唐為玉澗北巖。黃裏行滔有《送僧歸北巖》詩。

月峰 在鳳凰山之左,有月峰院。院之巔為法堂,堂前辛夷最古,壁間有陳伯獻畫達摩像。羅漢峰 ,在廣化寺右麓。《宋志》謂:「有僧南遊,薄暮過此,見樓閣層出,鐘鼓鏗然,榜曰羅漢院。入宿且失所在,因以名山後造石塔於此。」

雲峰 舊有雲峰院,邑人提學黃仲昭有《訪雲峰詩》。

文筆峰 西向,為龜山院。案山東向,與城中天妃宮正對,故俗呼「天妃宮」 為「文筆宮。」

九峰 在囊山西。《宋志》「上有九峰院」 ,徐著作師

《仁記》云:「院之左右,峰巒連屬,有類香爐之九疊、衡陽之九疑,故名。」

「靈峰 」 ,其山五峰環立,形勢特異。

文筆峰 一名「石峰」 ,在新縣後。層峰疊壁,高插雲漢,新縣主山也。

盧峰 在新縣北。昔有盧姓者煉丹其上,故名。越王峰 ,在新縣東南,又名「越王臺。」 礎石巖然,旁有三遂峰。詳見《古蹟》。

仙臺峰 ,《一統志》《通志》皆云在郡城西。攷《游洋志》,在興化新縣西。上有碁枰馬蹄跡及石上有字光如鐫勒。遠視字畫分明,近則不可別,其文曰:「日月逝酒漿。」 前有石罅,深不可測,投石其中,隱隱有聲,久而乃息。

瑞雲峰 在新縣西。石壁峭立,有雲覆其巔即雨。旁一里許有奇石,上圓下銳,卓立如香爐,頂有轉水巖。舊《志》云:「陸禪師喝石回流之處。」 西偏有泉一泓,歲旱禱之則應。左側有神祠。相傳周顯德中,居民見長人衣白衣入祠,急就之不見,但見金書滿壁,中可讀者二句云:「瑞雲山下出三元。」 東西二里人皆傳至乾道丙戌,西里永福蕭國梁。己丑,東里鄭僑。壬辰,西里永福黃定相繼及第。

仙壽峰 在新縣西。絕頂有平地,周圍十餘丈。登高遠眺,則游洋諸峰,盤伏回護,奇狀畢獻。舊傳有修真於此者。山之陰有寒泉,號仙人井。長壽峰 在新縣西。《舊志》:何氏兄弟先隱此,得不老之術,故名。峰之旁有馬鞍山、文筆、天馬、鼓角、雙箭諸峰,奇秀羅列。東北有金鐘潭。

螺峰 在新縣西南。與越王山相連。有石狀如立笏,下有螺峰寺,今廢。林光朝《豐登樓記》:「有走螺峰,過百丈溪,登轉水臺,披榛刜草,槃姍而來。」 彌陀巖 在石室巖後,智泉之水出焉。洪武初,僧非幻建道場,後廢。郡人督學方沆復之。紫霄巖 在九華山東北。上有精舍,曰迎福院,特為幽勝。初入有雷轟石,有琉璃峽,宋蘇舜欽書。「有天臺橋,有羅漢洞,洞前有石鼓,大可五六尺,考擊有聲。有石門,有仙人橋、仙人塚。」

望江巖 在大帽峰南叢山中。層崖千仞,東望滄海,風檣浪舶,宛在目睫。下有靈漈,石龜,間有龍見。

永興巖 在清源西里,一名「鬼巖。」 削壁可三十丈,上有飛瀑,霏霏承霤,春夏間若曳練然。舊有洞可炬行。宋紹興中,山鬼為厲,張真君以巨石封之,患息。今無敢發者。前即祀張公。巖左有石獅、石象、香爐、玉女諸峰,前有將軍石門峰,皆極形似,非他山可比。

白龍巖 在新縣西。有上下二巖,內極寬廣,仰視之,有石龍騰驤,糾纏其上,長可丈餘,頭角爪牙,鱗鬣皆具,苔花布滿,龍身色白,有泉自爪牙中出,如吐沫然。紹熙間,復於右側起一石龍,盤旋相向,頭角已露,餘尚隱然,疑為雌雄二龍雲。鄉人祀之,禱雨最應。

龜紋嶺 在城西二里,亦名「歸雲嶺。」

俁嶺 在縣西七里松嶺之左。

松嶺 在縣西十里,舊有佛庵,其下三里為「茅洋。」

勸耕嶺 《宋志》載在囊山東,舊出迎仙大路。楓嶺 在新縣南,嶺上有亭,元縣尹常瓚題曰「阜民。」

百丈嶺 在新縣東,福清縣界。

大松嶺 在新縣西

平床嶺 在新縣西南,盤繞十餘里。鄭樵嘗種杉松於道旁,行者德之。

澳嶺 在新縣南,其下為澳村。

大孤嶼 :平田中突起一阜如龜形,又呼大龜嶼。其山之東有大石盤,上有巨人跡。

小孤嶼 在黃石後。朱尾視大孤嶼為小,二嶼皆壺山餘氣,水口之羅星也。尚書翁世資賜塋在焉。按《宋志》,大孤嶼、小孤嶼在縣東七十里。赤嶼 在持久山外。海中突起二嶼,一色青蒼,一色紅赤,皆狀如覆釜。居郡之水口。林兆恩建塔其上。

小嶼 在海中,潮退有石橋可渡,居民千家。舊有巡檢司,嘉靖間,徙民自築城為衛。《宋志》作「猴嶼。」 按嶼上有柳侯廟,宋余宗簿謙一記:蓋唐觀察使柳侯冕監群牧之所,有馬廠尚在。「猴」 當作侯後廟。倭寇燬。今里民以其地建秀峰庵。湄洲嶼 中有黑、白團石,可為碁子,在大海中,與琉球相望,天后廟在焉。洪武、永樂中,兩加封號,香火甚盛。廟其故居地也。林艾軒《與林晉仲書》:海中一山,名「湄洲」 ,隔岸視之,約五七里許,一

水可到此洲乃合兩山蜿蜒之狀。有田數千頃,可耕可食,魚米極易辦,可以卜室讀書,隔絕人世,無賓客書尺之擾。島居之樂,惟某為知之。石鼓 、石鑼 《通志》載:平海衛前小澳,四面皆石,二石懸倚沙磧上,一如鼓,周三丈;一差小如鑼,扣之各如其聲。

小西湖 本城北舊壕,界梅峰、烏石間。洪武初,闢城,越寧真門外,跨烏石前後埭,而壕乃在城中央。有源出北澗,由西水門入,攔以石盾,極低小,僅一泓衣帶而已。且直趨而下,無停泓含蓄之勢,歲久湮塞。成化三年,知府岳正始命工疏之,築石堰三:一在明宗書院前,曰上堰;一在城隍廟旁,曰「中堰;一在元妙觀前,曰『下堰』。」 中堰之上,湖廣十五丈,其規如鏡,匯烏石、梅峰之水,咸瀦於此,故亦名「鏡湖。」 下堰之水為兼濟河,東出水關,與城外水合,上有橋三間,故寧真門河橋也。闢而加砌焉,水盛則舟楫可至橋下。橋之上有亭,護以疏欄。南建坊曰「忠貞」 ,北建坊曰「壽康。」 南北堤左右路各建坊以表之,曰河北堤,曰「河南」 堤。湖成時,荷花盛發。岳公邀賓朋泛棹其中,喜曰:「此莆中小西湖也。」 於湖中得石一塊,甚光滑,自書「小西湖」 三大字,刻置湖傍。弘治十三年,知府陳效、同知談經重修。隆慶元年,御史胡維新檄知縣徐執策重修。萬曆四年,知縣李時榮撤中堰湖畔一帶酒肆。四十七年,分守徐良彥大興工重濬。下令曰:「興郡人文之盛,甲於海內。蓋山川毓秀,故賢哲挺生。惟是郡城之有西湖,為一城之血脈。通則氣舒,而呼吸自如;塞則氣壅,必受其病。」 於是邑人主事方承郁先撤青蓮閣之跨湖側岸者,知府林鳴盛亦撤其漁隱。前臨湖水榭,眾翕然望風而從。沿湖侵舍,盡自撤去。山色湖光,上下掩映,頓復舊觀。中堰下原有岳公祠,弘治甲寅,知府王弼改祀於玉虛觀,撥廢寺田二十五畝餘,以供春秋之祭,邑人提學黃仲昭「記。」 壬戌倭變,祠俱燬。萬曆庚申,分守徐良彥因中堰舊址重建,並清復祭田之乾沒者。下堰南岸有林尚書「雲同讀書園。」

白湖 海自上黃竿入三江口,歷寧海至此。宋熙寧間,設浮橋,紹興間,易以石。古讖曰:「白湖腰欲斷,莆陽朱紫半。」 比事載:白湖自熙寧斷水為橋,莆之登第者倍昔,一名玉湖。

鐘湖 在越王峰東南。每雲雨晦冥,則鐘或隱隱然有聲。舊傳越王金鐘飛落於此。

凝翠湖 與清江相襟帶,上有周氏延綠亭、歸來亭。湖水繚繞,長百餘丈,迤南有木綿樹百餘章,湖光動盪,亦呼「翠渠。」

鵝湖 在東山下。方廣三百畝許,南洋眾水所匯,舊有鵝湖亭。

漁滄溪 :在縣西北十二里。

八瀨溪 在縣西北十里。傍有九龍廟,中多奇石,圓轉滑膩,色澤紺碧,光潔蒼翠,嵌透玲瓏。延壽溪 ,出北郭五里,詳具延壽陂中。亦曰綬溪。滄洲郭完有《綬溪漁詩》。

迎仙溪 :由荻蘆溪合桃源、白石諸水東流會迎仙港以入於海。

湘溪 一名上溪,在新縣前。發源石竹峰,縈紆數里,瀦為龜潭,南注張洋,逾碣石達於荻蘆陂,合於江以入於海。

䂬溪 接湘溪水經荻蘆溪入海。《通志》載:在溪下流十里許,其上有仙人巖,巖上野橘,其實無時,得者以為瑞。元祐間,方亞夫、薛蕃皆以九日遊巖,人得一橘,並登第。後鄭厚、鄭樵繼之。厚試魁南省,樵以草澤召。

薸湖溪 在新縣東南。水接大松溪,過馬洋,合洙溪以達於江。

百丈溪 在新縣東。發源兜率山,經報親橋,又一支出瓊峰入福清界,為崔洋溪。

大松溪 在新縣西。發源大松嶺,下接薸湖,過洙溪合流於江。

吉宦溪 在新縣西。發源黃渡,疏為黃漈溪。逾鳳摶嶺南,始為吉宦溪。南流過百俊,與䂬溪會於東鎮。

杉溪 「杉」 古作「檆」 ,在新縣西北,發源長壽峰下,接大松溪,過薸湖以達於荻蘆陂。

鳳摶溪 在新縣西。發源自羨山,南流入䂬溪。澳溪 在新縣南。發源自澳嶺山下出洙溪,逾荻蘆,朝宗於海。蓋蘇溪、吉宦、鳳摶合流處。北:荻蘆溪 在澳溪下流至荻蘆陂,岐而為二:左行者歷萬安溪、迎仙橋,會蒜溪之水以達江口;右行者過漏頭以達新港。各入於海。

洙溪 ,在新縣南,一名蘇溪五百里。《蘇坡舊經》

云:「大溪之中,有溫泉數眼,百沸如湯,混以溪流,不能止其沸。居民三五十家沐浴烹飪,日取給焉。」

白沙溪 發源於鼓角諸山,至古山西合流,縈紆北行,與大溪合。

木蘭溪 :接瀨溪水,跨海為陂,分溪流入南、北洋。溪面曠闊,眾水洄流,群山環翠:為城南一勝境。

寶勝溪 發源寶勝山,合楊園山流水,北流與大溪合。

梁溪 在壺山下,靈雲巖諸水注此。循山北流至新塘,與溝水合。溪山清邃,樹木陰森。

上溪 即北摩溪,發源林葬坑,南流至南門第二橋,與木蘭溪水合。

瀨溪 在文賦里南。其源自德化、永春、仙遊合澗谷之水,至木蘭陂入海。溪淺而流急曰「瀨。」 莒溪 在縣西五十里,首受游洋、蔡溪、九鯉湖諸水,東會荻蘆、漁滄入瀨水,以達於延壽溪。南:荻蘆溪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北水之至大者,發源游洋分一枝,南經常泰里可畝陂,過妙寂橋,又五里為漁滄溪,歷使華陂會延壽溪入海。

鐘潭 在錦亭南。西去二里許至水磨坑,石壁峻峭,下為潭,古有鐘飛入,故名。自龜山歷平洋來注,懸崖千仞,湍流激石,亦奇觀也。郭尚書應聘別墅在焉。

石龜潭 在瀨溪之南。有石盤橫溪上,形如龜。徐潭 在延壽溪橋下,北有石微露,號釣磯。龍潭 在囊山東里許,水自山凹出,懸瀑丈餘,其下為潭,深綠如澱。循潭上東行三里許,有桃源洞,石壁峭列,洞出其底,從隙窺之,目境頓別。子魚潭 亦名小姑潭,即通應港也。詳具《物產子魚》中。

烈女潭 在館後山之下。王氏女紿賊自投,遂以名。

龍潭 在新縣西,旁有神女祠。宋紹熙四年,縣令詹卓然祈雨潭中,龍見,雷雨隨作。

靈龜潭 在薌林山下,一名「霞溪。」 石樑跨其上,上有石如砥,可坐數十人,清泉環繞。歲旱禱之,龜浮即雨。

瑞雲潭 在新縣南,上即夾漈先生廬。夾漈未聘時,每夜有雲起觸天。

九龍潭 在九龍山下。溪水會流成潭。

龍潭 在壺山西范宅,《弘治志》稱「故老相傳,元時范氏養馬潭邊與龍交生,龍馬事聞,詔取之。」 清江潭 水由木蘭溪而來,其勢縈紆曲折,有三大潭:杜家潭、清浦宮前潭,上廊、周家潭,大旱不涸,舊有觀光亭。

佛腸坑 在羅漢院南《宋志》:「廣化開山僧吐腸而洗於此。」

白水塘 跨墓兜洋尾鎮前三境,浩蕩萬頃,莆之勝境也。人士秋夜玩遊,必集於此。

國清塘 一名「姑青塘」 ,唐貞觀五年鑿,周迴三十里。元廢,即林氏宅前濯纓池是也。水與木蘭相灌注,澄碧百頃,《壺公》《穀城》倒影其中,亦佳境也。

賢良港 :在莆禧千戶所前。有山如象形,橫亙港上。居民數百家,俗呼「黃螺港。」

俞泉 在北門路旁。其水甚甘。

智泉 源發彌陀巖,出三溪口,舊名梅花漈。相傳:雞峰人陳清牧牛於此,有白衣老人叱之曰:「此仙人菜園也,勿飲牛,污吾水。」 正德間,提學陳伯獻隱此,名之曰智泉。

信泉 在白湖海浦上湧出清泉。

溫泉 在上杭橋西北岸淤泥中,潮漲泉沒,潮退則見,浴之愈瘡。

西宗瀑布泉 ,在龜山東南。懸崖萬仞,飛流如練。

觀音泉 :在松嶺之半。

葆光泉 在巖潯,去佘埔東里許。循崖巨石下盤,有窪泉湧其中,久旱不竭。林光朝為命,是名乳泉 。在清源中里張蓋山,色白而香,特重他水,蘇東坡所謂「得天一真香」 者。

溫泉 在洙溪

「大泉 」 :在平海城東二里許,泉脈自石罅中湧出。

薛公池 詳具《縣學志》。

雙池 在龍坡社後,壺山文會有宋貴誠宅、《雙池喬木詩》。

印斗池 在東里黃氏祠前。其池甚小,方正如印。

方池 ,在萬壽宮內,元延祐初,郡人方廣翁開,方廣數十步,疊石其中。

「放生池 」 ,在廣化寺中,跨以石橋,引山泉作龍口注之。

桃源溫湯池 在錦江之西。宋林大鼐《賦》:「浴桃源之湯者多年壽。」

鑑池 在鳧山下,廣可十畝。宋特魁王聲叔建清遠亭其上。

《浴雲池 》,在翠湖之上,方伯周瑛作。

琳井 在黃石亭上。《前志》載唐古田令朱機鑿,有石刻。

惠井 在平海城內西南。景泰間,指揮戴瑄鑿。梅峰井 ,在光孝寺內,最深,《岳志》謂得泉正脈。義井 ,在永福寺左,廣幾及丈,大旱不竭。按莆邑有五泉,一曰仁泉,在壺山蟹井之左數武,石壁上刻「仁泉」 二大字,岳《正義》書。二曰義泉,即此。三曰禮泉,即醴泉里。四曰智泉,縣令何南金構亭處。五曰信泉,在闊口溪海會源處有井泉,半甜半鹹,故謂之信。後人訛指路傍之井曰「聖井」 ,謂其能愈疾,誤矣。

「福泉井 」 ,在後街。又有「壽泉井」 ,在大道街。「祿泉井」 ,在長壽社邊。俱有石刻。

梅井 在城西平海衛學前。泉甘而重,深可八尺,雖旱不竭。《舊經》云:「昔有叟梅姓者,指以示人,因名。」 林大鼐賦「飲梅山之井者無廢疾」 ,是又以山得名也。

留公井 舊有石刻云:「知縣留居道重新。」 按:留,建隆三年以泉州招討使知縣事,井在今郡治東。

「石幢井 」 ,在石幢市。又有「四穿井」 ,在古棠市。「龍井 」 ,在烏石山下。

洪井 在後塘。元至正間,得雙鯉一躍入井。明洪武十一年六月十五夜,雷雨化為龍,去屋下水痕及尺。又有興賢井,在館驛內。龍津井在太平社內。《鋪前》井在總鋪內。東井、西井在譙樓左右。

靈惠泉 在白湖之側。環境斥鹵,而井居其間獨甘。《舊記》云:時疫,有夢神示一井,鑿而飲之,無不愈,是歲神始封靈惠,故井亦名靈惠泉。施水亭井 即今錦亭。昔僧涅槃嘗於此鑿井。施水路南三石駢立,名摩香石。每大比年,南人應舉者,以手摩石,聞桂花香則中選。又石上有字曰《閩越心銘》,其文曰:昔我閩人,御冤茹苦,公來育之。旱歲沛雨,山海肅清,瘡痍以愈。磯感銘心,揭示萬古。乃本路教授某為閩僉事京兆張一齋述作。

元豐橋側井 ,《舊記》云:「妙應師自南鄉歸,同船者渴,問師乞水,師登岸駐鍚,飛泉以飲之,冬夏不枯,號涅槃井。」 上三井,相傳皆妙應鑿。

徐井 在延壽橋西。其井八角,內橫截一石,左濁右清,相傳徐尚書鐸家井。

方公井 在白杜路左,宋方峻鑿。

黃井 在江口,日給千家,大旱不竭。

張井 在下。《張僧涅槃》鑿。

仙人井 在杉溪之西,有盤石凸出溪中,方十餘丈,上列三井,水清而泉冽,旱禱輒應。

醴井 在廣業里。舊傳有醴泉出於中,故名。郭陂井 在新縣北。

《雙慶井 》在黃石西街,大旱不竭。

「東井 」 在紅泉宮內,今紅泉宮內池水常紅。舊為唐裴觀察廟,明闢為「水南書院。」

莫公井 在黃石上。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