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13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卷目錄

 安陸府部彙考一

  安陸府建置沿革考

  安陸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安陸府星野考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卷

安陸府部彙考一

[編輯]

安陸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編輯]

本府

《禹貢》
荊州之域漢濱之地跨潛沔雲夢滄浪三

[編輯]

澨諸藪澤。三代以來,如權國,即今荊門、當陽;如鄖子國,即竟陵、雲杜,總隸荊州。周成王封熊繹於荊,其後都郢,更名楚。相傳南郡、江陵有楚都舊址,蓋皆荊之封壤,春秋為郊郢,戰國曰郢中。秦置南郡,改郢都為郢縣。漢分南郡置江夏郡,以臨沮、當陽編都屬南郡,竟陵、雲杜屬江夏郡。魏改臨沮屬襄陽郡。晉初編都當陽,鄀縣屬南郡雲杜、竟陵、南新市屬江夏郡。太康九年,分江夏西界立竟陵郡,領長壽、竟陵、新市、霄城、雲杜治石城。隆安五年,以沮、漳降蠻立武寧郡樂鄉、長林二縣,又立長寧郡。後又改長寧郡為永寧郡,領長寧縣。南宋立馮翊郡,領蓮勺、高陸、鄀縣,又以竟陵郡屬郢州。齊以臨沮、當陽、編都屬南郡。竟陵雲杜霄城、長壽,新市屬竟陵郡,新市又與新陽屬安陸郡。編都新陽,又屬懷化郡。新市新陽又與武寧屬武寧郡。梁立北新州及梁寧郡,領長壽縣。景陵郡領梁安縣,武寧郡領縣如舊。安陸郡領南新市及新陽縣。建安郡領霄城縣,又置安居縣。沔陽郡。西魏置鄀州、基州及章山郡、上黃郡,以長壽隸安州。改馮翊郡為漢東郡,蓮勺縣為藍水縣,高陸縣為滶水縣。北新州曰溫州,新陽曰角陵,南新市曰富水。又置盤陂縣,而省州陵、惠懷二縣,置縣曰建興。改竟陵縣曰霄城,置竟陵郡。後周分置石城郡,又置平州,領漳州、安遠二郡。屬梁蕃。於建興置復州,霄城復曰竟陵。後於石城置郢州,廢竟陵郡。保定中,新州、梁寧等郡廢,入竟陵郡。隋開皇元年,廢石城、安陸、馮翊三郡,於竟陵縣置復州,後徙治沔陽。七年,改平州為玉州。九年,廢漳州、安遠、武寧、緣麻及玉州。十三年,省長林縣入長寧縣。十八年,復長林屬南郡。廢長寧,改安居曰昭丘。仁壽三年,復州復治建興。大業元年,復置竟陵郡,省滶水入藍水。廢溫州,改角陵曰京山,廢盤陂入焉;改昭丘曰荊臺,尋廢入當陽。廢復州,置沔陽郡。唐初,移復州治竟陵。武德四年,以京山、富水復置溫州,於長林東境立基州,並置章山縣。復置平州,並析置臨沮縣。以樂鄉置鄀州。五年,改沔陽郡為復州。六年,改平州為玉州。七年,廢基州,以漳山隸郢州。八年,省漳山入長林。廢玉州,省臨沮,以當陽縣屬江陵。貞觀元年,廢郢州,以長壽隸鄀州,漳山屬江陵郡,以鄀州領長壽,省上洪,又省藍水縣入焉。七年,徙沔陽郡怡沔陽鎮。八年,廢鄀州,以長壽、樂鄉、率道隸溫州。十七年,復置郢州,治京山。廢溫州,而以京山、富水屬焉。後改富水郡。天寶元年,更沔陽郡為竟陵郡。乾元元年,復改富水郡為郢州,還治長壽,又改復州為竟陵郡。寶應二年,竟陵郡復治竟陵縣。貞元二十一年,析長林縣置荊門縣。大中間,置征科巡院於白沙、白洑。後晉天福元年,改竟陵曰景陵,高季昌建荊門縣為荊門軍,治當陽等省。宋乾德二年,並富水縣入京山縣。三年,改白洑院為潛江縣,白沙院為玉沙縣,皆屬江陵府。開寶五年,復置荊門軍,領長林、當陽二縣,徙治長林。至道二年,以玉沙縣屬景陵郡。寶元二年,廢沔陽為鎮,併入玉沙。熙寧六年,廢復州,以景陵縣屬安州,併入玉沙。廢荊門軍,以荊門縣復隸江陵府。元佑元年,復置復州及玉沙縣,而以玉沙、景陵隸復州。三年,復置荊門軍。建炎十四年,廢當陽縣入長林縣。十六年,復置當陽,屬復州。端平三年,復州玉沙縣併徙沔陽荊門軍治當陽縣。元至元十二年,改復州為復州路。十四年,改荊門軍為荊門府。十五年,改郢州為安陸府,領長壽縣,隸河南行省。移荊門府治古城,領長林、當陽二縣。十六年,改復州「路為沔陽府,領玉沙、景陵二縣,隸河南行省。天曆元年,改荊門府為荊門州。」 明洪武八年,改安陸府為安陸州,領京山縣,以長壽縣省入,直隸湖廣布政司九。

年,改沔陽府為沔陽州,並入玉沙,領景陵縣,直隸湖廣布政司。十年省當陽縣入荊門州,並潛江縣屬荊州。十三年復置當陽,仍屬荊州府。嘉靖十年,以舊邸在安陸州,改為承天府,設鍾祥縣附郭,仍與京山並。割荊州府之潛江縣、荊門州當陽縣及沔陽州景陵縣皆增屬,隸湖廣布政司。

皇清順治二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所屬州、縣名號。

仍舊制

鍾祥縣:附郭。

春秋、戰國郊郢之地。屬楚,曰郢中。秦併天下,分荊州屬南郡,即今江稜縣。漢為雲杜地,屬江夏郡地,即今武昌。三國魏曰郢州。晉初屬江夏郡。元康九年,分江夏西界立竟陵郡,即今景陵縣,置長壽縣。宋齊仍為長壽縣,屬竟陵郡。梁立北新州,遺址在京山東北,置梁寧郡,領長壽縣。西魏以長壽改屬安州,今德安府。後周分置石城郡,後於石城置郢州。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復置竟陵郡。唐復立郢州,治長壽縣。貞觀元年州廢,以長壽縣隸鄀州。十七年,復置郢州,治京山,後改富水郡。乾元初,復改富水郡為郢州,還治長壽。梁、唐、晉、漢因之。後周廢富水入京山。宋為郢州,富水郡防禦,屬京西南路。元至元十五年,改郢州為安陸府,領長壽縣,隸河南行省。明初因之。洪武八年改安陸府為安陸州,領京山縣,以長壽縣省入,今之「元佑宮」 ,即其基也。嘉靖十年,改安陸州為承天府,設鍾祥縣附郭。十八年,巡撫都御史陸傑、巡按監察都史姚虞又奏割荊門州之馬良、望鄉來屬。

皇清順治三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鍾祥縣》仍附郭。

隸湖廣布政司,分隸荊西道。

京山縣

漢雲杜、安陸二縣地。東漢為雲杜、南新市二縣境。晉屬竟陵郡。宋、齊因之。梁立北新州,置安陸郡,領南新州及新陽縣。西魏改北新州曰溫州,新陽曰角陵,改南新市為富水縣,又置盤陂縣。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改角陵曰京山,廢盤陂入焉。唐初屬安州。武德四年,以京山、富水復置溫州。貞觀十七年,州廢,二縣皆屬郢州。宋乾德二年,廢富水入京山。元因之,屬安陸府,隸荊湖北道。兵亂,移治漢濱。至元十二年,還舊治。明因之,屬安陸州。嘉靖十年,改州為承天府

皇清順治三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縣仍屬焉。

按《縣志》,周《職方》,皆荊州之域。周為雲子之國,在楚為郊郢。秦為南郡地,漢為江夏郡之雲杜、安陸二縣境。後漢分安陸立新市縣,屬江夏之竟陵,魏因之。晉初亦為江夏郡之雲杜、南新市之疆域。惠帝時,二縣分屬竟陵郡,齊又分新市、新陽別屬安陸郡。梁普通末,乃以為新州,即梁寧郡治所。西魏以為溫州,又改新陽曰角陵,改南新市為富水郡,仍以縣屬焉。周因之。隋初郡廢,縣屬安陸,省盤陂縣,改角陵曰京山。大業初,以京山、富水屬安陸郡。唐武德初,以京山、富水隸安州。四年,又以二縣屬溫州。貞觀十七年,廢溫州,京山、富水屬郢州。五代仍唐制。

潛江縣

《禹貢》
荊州之域虞夏時貢道也禹貢浮於江沱

[編輯]

潛漢逾於洛,至於南河。秦併天下,分荊州置南郡。漢又分南郡置《江夏郡》。潛江,江陵地,屬南郡。

《爾雅》
水自漢出為潛蓋漢水自鍾祥北三十里

[編輯]

分流為蘆洑河,逕縣東南,復入於漢,故名。唐大中間,置征科巡院於白洑,屬荊南節度使。五代高季昌據荊南,沿漢築隄以防水患,改設安遠鎮。宋乾德初,改安遠鎮為潛江縣,屬荊湖北路。元改江陵府為中興路,領潛江。世祖至元二十七年,隄決,遷治於斗隄,後為偽漢所據。明洪武元年,改中興路為荊州府,潛隸之。嘉靖十年改《安陸州》為《承天府》。割潛江屬之

皇清改承天府為《安陸府》,縣仍屬焉。

沔陽州

春秋為楚地。秦屬南郡。二漢為南郡、江夏二郡地。晉分置竟陵郡。宋齊因之。梁置沔陽郡。西魏省州陵、惠懷二縣,置縣曰建興。後周置復州。隋煬帝初州廢,置沔陽郡。唐武德五年,改為復州,移治沔陽。乾元初,又改復州曰竟陵郡。宋初因之。乾德三年,以白沙院為玉沙縣,屬江陵府。至道三年,以玉沙縣來屬,領縣二。寶元二年,廢沔陽為鎮,併其地入玉沙。熙寧六年,州廢,以景陵縣隸安州,玉沙亦廢為鎮,屬監利。元祐元年,復置復州及玉沙縣,仍屬復州。端平三年,復州、景陵併徙治於沔陽鎮,以玉沙為附郭。元至元十

二年,改為復州路。十六年,陞為沔陽府,領玉沙、景陵二縣,隸河南行省。明初因之。洪武九年,改為沔陽州,並入玉沙縣,直隸湖廣布政使司。編戶四十里,領景陵一縣。嘉靖十年,陞安陸州為承天府,割沔陽隸,仍領景陵縣。

皇清改承天府為《安陸府》,州仍屬。

按《州志》:「秦郡縣,天下置南郡,沔為南郡地。漢更置江夏郡,竟陵為縣,西北為雲杜縣,沔為雲杜地。王莽改景陵曰守平。東漢竟陵雲杜如漢制。晉初,竟陵雲杜亦如漢制。元康九年,分江夏西部都尉置竟陵郡,治石城。領縣六:長壽、竟陵、新市、霄城、新陽、雲杜。南宋初,竟陵郡屬荊州,孝建元年,屬郢州,領縣同。晉梁武帝」 分竟陵郡置沔陽郡。西魏省州陵、惠懷二縣,置縣曰建興,改竟陵曰霄城。後周置復州,取復池湖為名,治建興,又省營陽、州城二郡入建興,復以霄城為竟陵。隋文帝開皇間,徙復州治竟陵。煬帝大業初,改沔州,又改建興曰沔陽,尋復沔陽郡。統縣五:沔陽監利竟陵甑山漢陽唐武德五年,改復州。屬山南道。領縣三:沔陽、竟陵、監利。是年,徙復州治竟陵。貞觀七年,仍徙治沔陽。天寶元年,改竟陵郡。乾元元年,改復州。寶應二年,徙治竟陵。後梁復州曰武威,以監利入江陵府。開平四年,分漢江南為白沙徵科院,屬江陵,玉沙始此。晉天福元年,改復州曰竟陵郡,竟陵曰景陵縣。周改沔州。宋建隆三年,改復州曰景陵郡,領縣二:景陵沔陽,乾德以後同。《府志》

景陵縣

古鄖子國地,後併於楚,大夫鬥辛封於此。秦白起攻楚,拔郢,東至竟陵,即此。漢始置竟陵縣,屬江夏郡。晉因之。西魏改曰霄城,置竟陵郡。隋開皇初,於此置復州,後徙治沔陽。仁壽三年,州復徙建興。唐初,移復州治竟陵。晉天福元年,改竟陵縣曰景陵縣。宋熙寧六年,隸安州。元祐元年,仍隸復州。端平三年,縣並州,徙沔陽鎮。後兵亂,徙治不常。元改復州路為沔陽府,縣還舊治。明初因之,後改沔陽府為沔陽州,縣仍屬。嘉靖十年改屬承天府。

皇清改承天府為《安陸府》,縣仍屬。

按《縣志》,皇古為風氏國。風氏,伏羲姓也,今邑有五華山,上有伏羲廟,其名風氏蓋由此。唐、虞、夏、商為荊州之域。荊州者,舉其概也。古竟陵實三澨故道。《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過三澨,入於大別。」 三澨水名三澨水,在江夏郡竟陵縣,春秋為鄖子國。鄖,楚屬國也,國在縣巾揚水西。巾水西逕竟陵縣北,西「逕揚水,謂之巾口水,其西有竟陵大城,古鄖子國也。鄖公辛所治,謂鄖國矣。」 戰國為竟陵地,竟陵名始此。秦使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遂東至竟陵。秦拔郢至竟陵,乃南郢,非北郢也。楚熊繹封於荊,在南郢丹陽地。楚文王都於郢,在荊州江陵地。是時秦拔楚都,近燒彝陵,所謂南郢也。今安陸府蕭、梁、唐、宋時俱稱郢州,去彝陵甚遠,謂之北郢。秦併天下,分荊州置南郡,有竟陵縣。南郡由荊州分置,竟陵為縣始此。漢興,高祖分南郡置江夏郡,統竟陵縣。漢江夏郡在安州雲夢東南六十里,非今之沙羨地也,置雲杜、竟陵二縣,俱屬江夏郡。江夏郡由南郡分置。晉以雲杜、竟陵、南新市屬江夏郡,後因「漢竟陵縣而屬竟陵郡。元康九年,分江夏西部置竟陵郡、竟陵郡。又江夏分置,治石城,領長壽、竟陵、新市、霄城、新陽、雲杜六縣。」 石城在今安陸府,晉羊祜鎮襄陽時所築。則今安陸亦古竟陵也。又《唐書樂志》曰:「《石城樂》者,宋臧質所作也。石城在竟陵郡。宋時臧質為竟陵守,於城上見群少歌謠作曲曰:『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隈』。」 今安陸府有石城驛、莫愁湖,即其地也。夫晉時竟陵郡治石城,領竟陵縣,則景陵隸安陸已見於此。齊以竟陵雲杜霄城、長壽、新市屬竟陵郡,梁因之而屬沔陽郡。沔陽郡由竟陵分置,胡三省《釋文辨誤》梁武帝置沔陽郡於竟陵縣,則今沔陽州亦古竟陵縣,仍置竟陵郡。梁立竟陵郡,領梁安縣;建安郡領霄城縣,竟陵、霄城未嘗相入也。西魏改竟陵縣曰霄城,仍置竟陵郡。晉元康時,原有霄城縣,魏或併竟陵入之。竟陵互名,霄城始見於此。後周復曰竟陵,於建興置復州,復州名始見此。霄城復曰竟陵縣。後於石城置郢州,郢州始見此。即今安陸府廢竟陵郡。保定中,新州及梁寧等郡廢入竟陵郡。隋初,於竟陵置復州,後徙治沔陽。復州由竟陵分置縣名《復州》始此。大業元年,復置竟陵郡,廢復州置沔陽郡。沔陽、復州二郡,互相廢置。唐初移

復州治竟陵。天寶元年,更沔陽郡為竟陵郡。乾元元年,又改復州為竟陵郡。寶應三年,竟陵郡復治竟陵縣。後晉天福元年,改復州曰景陵郡,竟陵曰景陵縣,縣名「景陵」 始此。宋改竟陵郡為復州,領景陵縣。至道二年,以玉沙屬景陵郡。熙寧六年,廢復州,以景陵縣隸安州。宋熙寧時,安州即今安陸府也,舊名安陸州。晉元康年,石城領竟陵縣。宋熙寧年,景陵隸安陸州。今安陸府轄景陵縣,猶沿晉宋故制也。元祐元年,仍置復州及玉沙縣,而以玉沙、景陵隸復州。端平中,景陵縣隨復州徙沔陽鎮,元還舊治景陵隸復州路沔陽府。至元十六年,改復州路為沔陽府,領玉沙、景陵二縣。明初為衛,後廢衛為縣。洪武初年,景陵為衛。三年,廢景陵衛為縣,調衛金州,以衛治為縣治。九年,改沔陽府為沔陽州,領景陵縣。嘉靖十二年,因世廟舊邸在安陸州,乃陞州為承天府,割沔陽州附屬之縣,隨州隸焉。景陵隸沔陽,非古也,始於至元後暨洪武初創制爾。夫晉領石城,宋隸安州,其制可考。景陵原隸安陸也,萬曆末漸不相屬。至天啟時,知縣程維英請《景陵》直隸本府,至今永為定製。

皇清改承天府曰《安陸府》,縣名如故,仍隸本府。《景陵》

「置縣以來,為郡屬者四,州屬者三,府屬者二,徙鎮者一,隸路者一,改名者三」 ,因時稱號,與時推移,不可不詳。

荊門州

古權國。漢臨沮、當陽、編鄀四縣地,屬南郡。魏改臨沮,屬襄陽郡。晉隆安五年,析置武寧郡,領樂鄉、長林。又立長寧郡,後改為永寧,領長寧縣。隋開皇十一年,省長林縣入長寧。十八年,復長林屬南郡。廢長寧唐武德四年,於長林縣東境立基州,並置章山縣。七年州廢,以章山隸郢州。郢州廢,又屬江陵郡。八年,省章山入長林。貞元二十一年,析長林置荊門縣。五代高季昌建荊門縣為荊門軍,治當陽。宋開寶五年,復置軍治,徙長林。熙寧六年,軍廢,縣復隸江陵府。元祐三年,復為軍。端平三年,又徙治當陽。元至元十四年,改為府。十五年,移治古城。天曆初,改為州。明初因之。洪武中,以長林縣省入,領當陽,屬荊州府。嘉靖十年、改屬承天府。仍領當陽

皇清改承天府為《安陸府》,州仍屬焉。

按《州志》:「州於春秋戰國為荊,於秦、漢為南郡,為編都,於魏立荊州,於吳立江陵,於晉為樂鄉,為武寧,為長寧,又為長林」 ,以其地有櫟林拱木,隱天蔽日也。隋唐又析為基州及章山縣,以房元齡父彥謙為基州行軍司馬,又為玉州,以卞和得玉於荊山也。又為荊門,以有東堡、西堡兩山相對,其勢如門也。五代為荊門軍。宋初為荊門鎮,後復為荊門軍,又廢荊門軍為荊門縣。元立為縣,又復為州,又為長林縣。明洪武為荊門州編戶六十九里,屬荊州府。故明嘉靖以興獻王封於安陸,入繼大統,遂改安陸為承天府,而以荊門屬之。

當陽縣

漢舊縣,屬南郡。《左傳》「楚攻王師於漳澨」 ,即此。宋、齊因之。梁又置安居縣。後周置平州,領漳川、安遠二郡。隋開皇七年,改平州為玉州。九年,州郡並廢。十八年,改安居曰昭丘。大業初,改曰荊臺,尋廢入。唐武德四年,復置平州,並析置臨沮縣。六年,改為玉州。八年廢,省臨沮,以縣屬江陵。高季昌置荊門軍於此。宋開寶五年,縣自江陵來屬荊門軍。熙寧六年,軍廢,縣復隸江陵府。元祐三年,復置軍。端平三年,軍移治此。紹興十四年,廢縣入長林。十六年,縣復置。元因之。明初,屬荊州府,後改屬荊門州。洪武十年,省入荊門州。十三年,縣復置,仍屬州。嘉靖十年,改屬承天府。

皇清改承天府為《安陸府》,縣仍屬焉。

按《縣志》,成周時有權國,蓋今邑分土之始。惠王元年,楚克權,遷於那處。杜預《左傳註》:權國在南郡當陽縣。桑欽《水經》:沔水自荊城東南流,逕當陽縣章山東,右會權口。酈道元《註》:章山即《禹貢》內方山,權水出章山,東南流,逕權城北,古之權國也。東南有那口城。權水又東入於沔。內方在荊門州東南。晉隆安以前,尚屬當陽,以楚嘗封越章王於此,因稱章山。唐司馬承禎煉丹於此,又稱曰馬仙山。秦為郡縣地。漢初為南郢、江陵地。景帝析江陵地置當陽縣,屬南郡。三國蜀以編鄀地為荊州,領當陽。時吳襲荊州,魏表孫權領荊州牧,又於襄郡置南荊州,蓋有三荊州雲。魏取編鄀、當陽屬南荊州。晉隆安五年,析當陽及編縣地置長林縣,此為《荊門州》之始。《荊門》之

考證

名始於唐末,立武寧郡領之。梁析當陽地置安居縣,時為西魏逼,遷都江陵,故取此名。此為荊臺鄉之始。西魏析當陽地置綠林縣,立上黃郡領之,別立章山郡於漢水東。後周以當陽及編縣地置平州,領漳川、遠安二郡。隋開皇七年,改平州曰玉州,屬荊州總管府。九年,廢玉州及所領二郡,改綠林曰章山。十八年,改安居曰昭丘。大業元年,改昭丘曰荊臺。今有荊臺鄉,尋廢入當陽縣,屬南郡。唐武德四年,以章山縣屬基州,復置平州,在臨沮境。初為平縣。六年,改玉州。八年州廢,以當陽縣屬江陵郡。貞元二十一年,以當陽併入荊門縣,屬江陵府。後晉天福元年,荊南節度使高季昌以荊門縣為荊門軍,移治當陽。宋開寶五年,復置當陽縣,屬荊門軍。熙寧六年,廢荊門軍,仍以當陽縣為荊門縣,屬江陵府。元祐三年,復於長林縣置荊門軍領之。紹興十四年,廢荊門縣,徙長林縣治當陽。十六年,復置當陽縣,屬復州,今沔陽州。端平三年,徙荊門軍治當陽。元仍置當陽縣,屬荊門府。至元十五年,移府治於古城。明洪武初,徙縣治方城,屬荊州。四年,復舊治,改屬《荊門州》。十年,省縣入州。十三年,仍置當陽縣,屬本州。嘉靖十年,改安陸州為承天府,當陽隨本州隸焉。

安陸府疆域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

安陸府疆域圖

安陸府疆域圖

本府。鍾祥縣附郭。

東至本府京山縣,百五十里。

西至本府荊門州,九十里。

南至本府潛江縣,二百一十里。

北至襄陽府宜城縣百八十里。

東南至本府景陵縣,百六十里。

西南至荊州府江陵縣二百七十里。

東北至德安府,隨州三百里。

西北至襄陽府南漳縣三百里。

東西延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三百一十里。去省城西北五百七十里,自縣治達

京師三千二百里

京山縣

東至楊家河德安府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盤石嶺鍾祥縣界,一百一十五里。

南至橫官路景陵縣界,六十里。

北至漢東橋隨州界一百二十五里。

東南至景陵縣九十里

西南至荊門州二百五十里。

西北至棗陽縣,三百三十里。

東北至德安府一百八十里。

自縣治至省會,陸路五百七十里、水路八百六十里至

京師,陸路二千七百里,水路六千七百七十里。

東西廣二百五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潛江縣》。

東至沔陽州之上西湖二十里。

西至江陵縣之「三湖」 ,一百二十里。

南至監利縣之蘇湖八十里。

北至京山縣之四㲼湖,六十里。《沔陽州》。

東至漢川縣界

西至潛江縣界

南至監利縣界

北至景陵縣界

景陵縣

東至漢陽府漢川縣界城隍臺九十里,至漢川縣治二百里。

西至本府界小河口九十里,至府城二百三十里。

南至沔陽州界剅河驛九十里,至州治一百八十里。

北至本府京山縣界淥水堰六十里,至京山縣治九十里。

西南至潛江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本府二百二十里。

自縣治至本省三百一十里。「至」

京師六千三百五十五里。

廣一百七十里,袤一百八十里。

荊門州

東抵本府界,原係九十里,因撥補鍾祥縣,後抵鍾祥止十五里,為鋪二。

西抵當陽縣界五十里,為鋪三。

南抵江陵縣界一百八十里,為鋪十三。

北抵宜城縣界一百八十里,為鋪十二。

東南至沙洋,抵漢水一百二十里,為鋪二。西北抵南漳界二百二十里。

自州治至本府九十里,至省城陸路六百六十里,水路八百二十里,至

京師,陸路三千二百里,水路六千七百里。

當陽縣

東至荊門州三塚界七十里,至州治一百二十里。

西至彝陵州土溪界七十里,至州治一百五十里。

南至枝江縣祐春坪六十里,至縣治一百八十里。

北至遠安縣之「深水橋」 八十里,至縣治七十里。南至荊州府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宜都縣,二百一十里。

西北至南漳之趙家河,一百八十里。

自縣治至本府二百一十里,至省城水路九百五十里、陸路九百里至

京師,水路六千一百三十里。陸路三千六百八十

廣袤皆一百五十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府。鍾祥縣附郭。

《楚辭》:「南郡之邑,沅湘之間。」

《唐劉丹記》:「西浮江漢,東馳京嶺。」

《風土考古記》:「舟車往來水陸之衝。」

《郡志》
上接漢江下通湘水

[編輯]

《富水志》:「東走江淮,西通梁漢。」

宋朱昂《賽廣澤廟序》:「襟帶隨郢,腹背吳楚。地窪而卑,水漾而瀦。」

《復州廳壁記》:「地濱江漢之茹。」

《輿地紀勝》。「惟茲七澤之南,實在重湖之右。」 京山縣

縣居眾山之中,路逕崎嶇,東、西北三路皆不通舟楫,惟縣南小河名「縣河」 ,春夏水溢,可通景陵、蒿臺湖,入漢江,形勢最為險隘。

潛江縣

西扼巴蜀之喉,北枕襄、鄧之臂,南亙洞庭之險,東連江、漢之會。三國關羽屯兵於俞潭,元季姜玨竊據於縣郭。胡文定曰:「欲固上流,必保漢沔。」 矧夫湖陂吞納,一葦四通,萑苻箐叢,突圍倏散。此亦形勝之最險者也。

沔陽州

《州志》
川澤之區

[編輯]

《宋朱昂序》:「環城皆水,因河為池。」

景陵縣

《古今傳》
形若螃蟹

[編輯]

張允之《焦侯德政頌》「夢澤之南,江流襄漢。是為景陵,東盡滄浪。」

《魯鐸記》
景陵為古荊州之域間乎雲夢之澤襟

[編輯]

帶義河三,澨在其南,沱、潛在其西,實亦江漢下流也。

荊門州

《古記》:「楚國山水之富,在大江之南,而江北翠巘清流,表裡城郭,莫如荊門。」

《荊門軍記》:「西控巴峽,扼其咽喉。東連鄢郢,為之襟帶。」

張師中《鼓角樓記》:「環列重山,帶繞大澤。距江陵以抵漢水,挾鄢郢而控巴蜀。」

《圖經》:俯雲夢,連巫峽,據襄、漢之沮,通沮漳之利。宋陸九淵《荊門軍記》:「居江漢之間,為四集之地。」 朱震《雙泉》詩:「控扼要衝,冠帶險阻。」

當陽縣

本邑地勢,西高東下,勢若建瓴。扼巴、蜀之吭,拊江陵之背,以襄、鄖為籓垣,以長林為唇齒。蓋自昔四戰之地雲。

安陸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

府總

《春秋元命苞》:「軫星散為荊州,江夏,入軫十二度。」 《史記天官書》:「二十八舍,主十二州,吳、楚之疆,候在熒惑,占於鳥衡。」 鳥衡,柳星也。

《石氏星經》:「南宮赤帝,其精朱鳥翼、翮軫、尾,皆嚴於巳,在天。北斗二星,主楚分。」

皇甫謐《帝王世紀》:「自張十八度至軫十一度,曰鶉尾之次。於辰在巳,謂之大荒落,於律為夷則。」 斗建在申,今為楚國分野。

《晉天文志》:「翼軫楚荊州,江夏入翼十二度。」 《新唐書》:「布太薇之政。而在巽維外者,鶉尾也,為烈山氏之墟。」

《宋天文志》:「三台下星,主荊州,天市西垣第二星曰楚五車,中央星曰司空,主鎮星楚。」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