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13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卷目錄

 安陸府部彙考二

  安陸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卷

安陸府部彙考二

[編輯]

 安陸府山川考一     府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鍾祥縣附郭。

城子山 在府城東百里,隨州大洪山之南。絕頂方池數頃,清澈異常。四面懸巖峭壁,惟一逕可登,上有古城。

黃仙洞山 在府城東百里。昔黃石公憩此,因名,即敖水發源處。洞內豁然明曠,有龍潭,深不可測。酈道元注《溳水》云:「洪山下有石門,幽穴潛遠」 ,即其處也。洞外一石壁立,高五尺許,上書「胡少際,少溢於此,飲水三旬。」 胡不詳何代人,其字皆以手畫,隨石形高下,而指絡之跡宛然如新。龍爬山 在府城北二十里,山有龍爬痕。純德山 在縣東十里許,舊名松林山。按《明一統志》:「即明睿宗顯陵也。隱隱隆隆,盤磅鬱蔥,是奠陵宮,肇錫嘉名,是曰純德。」

章山 在府治南半里。西魏平漢,東立基州,仍統「章山」 ,即此。

樠木山 在府治東。一名「武陵。」 楚武王伐隨,出師,自丹陽心蕩至樠木下而卒,即此。山有楚武王廟。

從岵山 在府城內,不甚高,昔多茂樹。明睿宗嘗登眺其上,製《漢江賦》。

清平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岳懷王、崇寧公主二墓在焉。

寶鶴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郢靖王墓在焉。瑜靈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梁莊王墓在焉。界山 在府城東北一百五十里,接隨州界。花山 在府城東一百里。舊傳靈濟祖師過此,時百草開花,故名。

焦山 :在府城北九十里。

雞籠山 :在郡東百里,高數百仞,與焦山對峙。山勢秀麗,周環二十里,四面俱山,八峰環抱,而此峰居中。

側山 ,在縣北百一十里。

周家山 ,在縣北百五里。

龜山 ,在縣東六十里。

子母山 ,在縣北百里。

石羊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

馬頭山 ,在縣東北百里。山形似馬頭,故名。火龍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

平頂山 :在縣東郭外七里。

聊屈山 在縣東七十里。突起縣城東南,綿亙數十里。曉出郭門,望之如雲,嵯峨聳秀,上有白鹿池,天旱不涸,下有龍窟,四時水清如注。鷹嘴山 在縣東五十里,一巖懸出,如鷹嘴狀。扁山 在縣東北百里。

九華山 在縣北百里。數峰高聳如九華,因名。歐家山 ,在縣東北百二十里。

翠屏山 在縣東六十里。山勢壁立,春夏翠屏千尺,因名。山腰有翠屏庵,清泉繞庵而下,灌田百畝,又名「萬壽山。」

龍鳳山 在縣東五十里。山頂可窺漢江。屏風山 在漢江西六十里,絕頂平衍,中有兩泉。宋開禧間,郡守李直炳徙居於此。

三尖山 ,在縣漢江西三十里。三峰插天,望長江如帶。上有祖師行宮,朝謁甚眾。

內方山 在漢江上,郡城西七十里,即《禹貢》所謂內方,一名章山,一名馬良山。三國馬良兄弟五人居此,並有才名。諺云:「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又名馬仙山,唐司馬子微煉丹於此。

撞鐘山 ,在縣漢江西四十里。

鹽山 ,在縣漢江西二十里。

關門山 ,在縣漢江西三十五里。

鷂子山 ,在縣漢江西二十里。

黃泉洞山 在府城東八十里。山有黃泉洞。仙澤山 在府治北百里,高數百仞,下有洞。獅子山 、象山 俱在府北百里仙澤口。二山對峙,若二獸蹲踞水中,鎖住水口,為郡城之鎖,稱奇勝雲。

白水巖 在鍾祥雞籠山南。洞壑瑩拔,有泉從

巖上飛瀑如練

孤樓巖 在郡城八十里。巖懸數十丈,樓構其上,攀援而登,四山峭壁如削,巖下有龍潭,春正月後,巖嘗動如地震狀,皆龍出入也。又有水乳滴成石佛像,鬚眉宛然。巖北有「雷打石」 ,相傳山麓有寺,一夜風雨大作,雷劈半山壓之。今陰雨夜尚聞鐃吹聲。

盤石嶺 在縣東三十五里。有上盤石、中盤石、下盤石,言其石路盤迴,故名。

九龍岡 在縣東三里

太子岡 在縣漢江西八十里。元文宗自潛邸歸,即位常住此岡,故名。

陽明洞 ,在雞籠山北。門如城,中有石屏洞,門外石峰如筍。

仙人洞 ,在郡東北,有石床石枕,深不可測,可避亂。

龜洞 ,在聊屈山下。有潭稱「龍窩」 ,水清如注,禱雨輒應。

華巖洞 在郡東七十里。成化初,山崩洞見,土人於其地得古佛一尊,因石巖空曠成殿,列佛像於中。洞在巖旁,極深杳,相傳有人秉炬而入,行數里,阻水隔岸似有人聲,懼而出。

丘公壋 在龍爬山南十里。明善化公主墓在焉。

溫峽口 在縣東七十里。兩山對峙,東山諸水俱由此出。

薰潭口 在縣東北九十里。內有龍潭水於此口出。

虎峪口 ,在縣東北七十里,九華山、荀家峪諸山水合流於此,出直河。

漢江 在縣西五里。按《水經》,沔水自武都至樂城稱沔,渡口至姚方稱漢;襄陽至沙羡又稱沔,其實一水也。今郢城上愬宜城,下至沔陽,東岸逕鍾、京、景三縣,西岸逕鍾、荊、潛、沔四州縣境。沔水逕故鄀縣南入境,今荊門界漢江北有縣故基。南岸有石崖,俗名石樑山。山上有臺,即《水經》所謂「南臨沔津」 ,津南有石山,上有古烽火臺。縣北有大城,楚昭王為吳所迫,絕郢徙都者也。豐樂河注之。又南經石城,即郡城。又南十里為刷馬灘,南與臼水合。東南流逕內方山東,又東會權口,即古之權國也。東南與陽口合,逕古雲杜縣東,夏水從西來注之。又東逕左桑,又東合區亮水口,又東得合驛口,又東謂之橫桑,又東謂鄭潭。又東得斷沔。又東與力口合。出境至漢陽,入於大江。

敖水 ,在縣東百里。源出黃仙洞,西流合枝水,逕洋、梓河、殷家河、直河注於漢,實曰「敖。」

枝水 在縣東北。出橫嶺,西北流逕古鄀縣界,西南逕秋城西南,左注敖水。

臼水 ,源出聊屈山下,合澨水注於沔。《魯定公四年》,吳師入郢,昭王奔隨,濟於成臼,謂此水也。權水 ,源出西蒙諸山,逕太子岡,會流為曹將軍港,逕內方山,東南流,逕古權國城,東南有那城,又東入於漢。

直河 在府城北一十五里。其水直注於大江。俗訛「直」 為「池」 ,故又名池河。

豐樂河 在府城北一百里。灌田甚廣,歲賴以豐。

龍母湖 在府治南三十里。水溢通漢江。舊傳嘗有龍馳騖於湖,名龍騖湖。俗訛「騖」 為「母。」 鞭屍灘 在漢江濱,伍貟鞭楚平王屍處。刷馬灘 在漢江南一十五里。舊傳關羽嘗刷馬於此,故名。

金港 :在府城南。源出樠木山,流一里入漢江。宋時,嘗於此披沙求金,今湮塞為民居。

龍鳳港 :在府城南四十里,本漢江支流。舊傳:楚王嘗乘綵舫,載嬪御往來游戲於此。

東港 :在縣南隄內五十里。

黃泥港 :在縣東十五里。

沙港 在縣南五十里

冷水港 :在縣江西三十里。

唐港 :在縣西三十里。

九渡港 :在漢江西北四十里。

洗羅陂 :在府城北三十里。

竹篠陂 :在府城南四十里。

五龍堰 在府城南二十里,溉田數百頃。蓮花堰 ,在府城北三十里。

插屏堰 在府城南四十里。

龜鶴池 在府治南。漢梅福養龜鶴之所。鹿湖池 在府城東六十里。深不可測。舊傳有白鹿入此,故名。

青泥池 在樠木山。《三國志》:「樂進與關羽相距青泥山」 ,即此。

曲水池 在府城小東門外。梁太清間,卲陵王綸守郡,雅好賓客,樂於詩酒,慕王右軍《蘭亭》「流觴曲水」 之興,故效焉。

楚賢井 在樠木山下,楚宋玉鑿,亦名宋玉井。宋郡守張孝曾建亭,名曰「楚賢。」

煉丹井 在府城東南。相傳漢梅福煉丹於此。兩河口 ,在漢江西北八十里。

利河口 在縣西北五十里。

從家口 即從家廟。明崇禎九年八月潰,知縣陳志廣築。

翟家口 明萬曆癸巳年潰,分守道薛三才、知府常裕、同知孫繼先分築。

金港口 接京山界

操家口 明萬曆癸巳年潰,薛三才等分築黃家灣 ,即杜公隄。

許家隄

皇清順治十五年九月潰,知府馬逄皋等修築。康熙

元年復潰,分守道馮右京等修築。

馬家嘴 明萬曆癸巳年潰,分守道薛等修築京山縣。

鳳凰山 :在縣治南百步許。相傳,虞帝時,有鳳凰集此,因名。今平衍不類山形,但視他處微隆起,其上為城隍廟。

禪房山 在縣東四十里。其上故有禪房院,宋程祁嘗遊之,有詩以唐詩「禪房花木深」 為韻。今廢。

大月山 ,在縣東五十里。望之正圓肖滿月,因名。

靈濟山 ,在縣東五十里,與大月對峙,其上有廟,其神靈濟。縣東大山盡此。

旂山 在縣東北八十里。

中盤山 在縣東。石徑盤旋若伏虎,因名。香山 ,在縣北八十里,高望數百里外,西下為竹畈,有「尚氏先塋。」

太陽山 ,即《水經註》所名,去縣北九十里。諸峰際空,登之則諸山又纍然俯挹。其上多猿鹿,其陰多黑鉛。

花山 ,相傳靈濟祖師過此,百草皆花。稍下有天師觀,即靈濟道場。

大洪山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周百里餘,其南面縣界也。《水經注》所謂「在隨郡之西南,竟陵之東北」 者。其上多古蹟,有寺可容數百僧。摩旗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上有觀。元揭徯斯、盧摰、程文海有記遊詩,有程文海碑。

雞籠山 :在縣西北九十里。形類雞籠。

霍口山 ,在縣西北一百里。有霍姓者居其下,因名。

虎爪山 ,在縣西三十里。相傳曾有異人驅虎過此,土宜治瓦器、石灰,資一縣。

五泉山 ,在縣西八十里。

聊屈山 在縣西九十里,杜元凱所名。山勢突起,綿亙數十里,一名「盧屈」 ,即古耶屈山。

沙子山 ,在縣西百一十里。其上有沙石,故名。石符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

磨石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俗傳「關將軍過此礪劍。」

馬鞍山 ,去縣南二十里。形類馬鞍,故名。天目山 ,在縣南三十里,有石磴紆,折而登,上有天目觀。

子陵山 ,在縣南六十里。相傳漢嚴子陵嘗隱此。

纂子山 在縣南六十里。

七寶山 在縣南五十里。其上產銅鐵。宋嘗於此爐鑄兵器,以礦色雜而止。

佛指山 ,在縣南七十里,狀類人指。

鴈鳴山 ,世傳光武夜過此,聞鴈聲,因名。火門山 ,在縣南八十里。世傳光武夜舉火度此,故名。唐陸羽廬火門山,荊南節度使成汭保火門山,皆此。

扈家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宋有扈姓者居此,因名。其上有砦,野人時獲砲斧之類。

聖境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峻聳俯諸山,其上多林木,前臨溪水,有觀據其巔。自冬徂春,禱祠傾潛景,佛號之聲,震撼山谷。

芭蕉山 在縣北六十里。上多芭蕉,因名。石人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山腰有石,狀類人。張良山 ,在縣北八里。峰巒高峻,草木秀美,峭壁間有一橫徑,多馬跡。山下有鐵彈丸如雞卵,後人多得之。相傳漢張良息馬於此,因名。

京源山 在縣東北一十里山窟下舊有石刻律詩十首,以「崖枯草莖瘦,水清魚影寒」 為韻。今為野火所燬。

潼泉山 在縣西六十里,以泉出山下,故名。城子山 ,在縣東二十里,遺址宛然。數年前土人猶掘得窖粟。

天門山 即西龍尾山,與火門相對。唐皮日休有《天門夕照》詩。

東龍尾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與西龍尾並蜿蜒象龍躍。

寶香山 ,在縣南九十里。北盡諸山,南望潛沔。舊傳慈忍過此,手焚異香,故名。

大脊山 ,去縣西南七十里。其上有大人蹟,故又雲「大蹟山。」

青山 ,在縣東南百里,望之若黛。

倪子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昔有倪姓者居其趾。

三州山 在縣南。登之可望隨、郢、復三州,故名惠亭山 ,去縣一里許。善興雲霧,每旱暵候之,得片雲擁其首,甘澍立降,故有廟。相傳宋王安石為縣尉,有惠政,後人思之而立廟。一名鴨嘴,其上有石肖鴨喙,故名富水。《郡志》云:「嘗竊食復州粟,遂鐫其喙。」 山形雖低於張良山,而瓌瑰特甚。

月掌山 去縣西南八十里而近,山形半類月,半類人掌。

「五寶巖 在京山千佛寺之背。山有五峰,上輊下軒,巉巖峻絕,樵人亦時躡之。多小石倒綴,採作假山,瑩秀可愛。穿洞裡許,一山蜿蜒東行,屈曲相對,劃為兩洞,皆透澈。山背兩洞之陰有陂,諸谷水所會,前後悉秔田土。人慾灌注,則決陂貫北洞而出。既足,又貫南洞而出,牧豎田叟往往行其中以為常。而上又為大道」 ,行旅駐足空中,亦異事也。

白水巖 ,在雞籠山南五里許。截山腹而立,高千餘丈,廣數百步。洞壑瑩秀,有泉從巖上飛流,望之高寒如百尺練。

青巖 ,在太陽山西北,有溪水逕其下,上多草木蒼璧,巉崖如堵牆,遠視之,形色正青。

觀音巖 在縣東二十里官道旁。泉經崖巔,分四派下注,飛瀑如練,溉田數千頃。其下石壁峭立,殊詭百狀。有巖洞數處,皆天然刓刻,略加結架,便成室屋。洞內一石,厥狀絕肖。觀音喬木叢篁,生石罅中,蔥蒨可愛。其最古者娑羅樹一莖大二十餘尺,葉如桂,朴實赤白相半,食之已腹疾。相傳宋、元時物。舊有佛舍,嘉靖四年,御史王秀改建館宇,迄今貴客多飧宿於此。參議陳良謨於崖端近娑羅樹間置龍吻,雕刻如真,引泉流注而噴之,下承以池。池北構亭曰爽心。每暑月憩坐,珠沫飄忽作雨聲,侵人衣裾,令有寒色。有使客命曰「石中水。」 館後石壁前有坊,大書「宦遊一快」 ,字殊遒勁,御史褒善之筆也。諸名士至者輒賦詩。嘉靖三十九年,巡撫劉崙垣其崖端易「龍吻」 而大之,其他館宇周牆,並加葺飾。

皇清順治十五年,縣令侯康民建《新亭》其旁。

滴水巖 去縣東北五里。其山與京源山並峙,而崖在其麓。劃為石屋,可容數榻。前臨溪水,亦擅花竹之勝。舊有道人張憨居之。郝楚望過訪,扁其洞曰「佳士巖。」 《因題十韻》。

扶兒嶺 去縣東北二十里。其上多蹲石,徑道攲仄,昔有老父扶兒過此,因名。

梅花嶺 在縣東五十里。

羅漢嶺 在縣北一百里。其上平如掌,有打毬場及故城壘。今有關王廟。

關王嶺 ,在縣治北。上平如掌,有打毬場及故城壘。

聖人嶺 在縣南五十里。相傳孔子適楚經此。子陵洞 在子陵山半,深數丈,寬可坐數十人。洞盡處有大石,方廣五六尺,世傳子陵嘗居之。又旁有井,嘗有一星,光芒見於中。

空山洞 ,去縣二十五里,山玲瓏通透,而「洞在山中,高廣如數間屋,門有石鼓,擊之鐺然,中有石鏡臺。昔有人秉燭入遊,約二里許,見大河,奔湍甚急,乃還。」

仙女洞 在縣東南四十里。喦谷競秀,泉脈交流,峭壁插天,水紋紆石如篆。洞有三門,中有石床、石枕、石鏡臺,相傳仙姊所遺。宋時有道者秉燭入游,數日而出,即隨州也。後有斷之者,即遇迅雷暴雨,不復可入遊者。或題長句云:「粧臺夜月空懸鏡,火窖春風不動煙。」

王莽洞 ,在縣南五十里,洞門南入北出其上。

有穴通明,可宴百客。凡洞皆有沁滴,惟此燥潔。冬帷帳而臥,不異堂室。因王莽經此,故名。黑龍洞 在京山趙橫洞西南,泉自洞中流出,外人呼之,應聲如在數十步外。

隍城洞 去縣西北二十五里。趙淳有《記》。高山洞 ,去縣東南四十里崇山之間,旁有門,上有穴,方廣數丈,向不知名。嘉靖戊申,有虎從溾南渡,土人逐至,南走入此洞,逐者以洞外石塞之,虎不得出,遂剌之,洞始著稱。

白谷洞 ,去邑西北五里。巖壑天然,兩洞嵌空,內有鐘乳,其天泉自頂上來,飛瀑百丈餘,匯於溾河。

穿洞 去五寶巖里許,一山蜿蜒東行,屈曲相對,劃為兩洞,皆透徹山背,長一箭許。兩洞之陰有陂,諸谷水所會,前後悉秔田。土人慾灌注,則決陂貫北洞而出。既足,又貫南洞而出,牧豎田叟往往行其中以為常。而上又為大道,行旅駐足空中而不知,亦東北一奇觀也。

常家洞 ,在穿洞東。深三丈,廣二丈,門愬清溪。有僧數輩,就洞架屋為廬。

小泉洞 在邑西五十里柳門口內。廣敞可容數千人,河自內出。崇禎九年,賊逼南境,生員李應命率土人避於其中,賊果不能問。積薪厝火熏焉。凡在洞中,俱斃至千數百人。有全宗俱絕者,書之以誌誡。

宋家坑洞 嶺岑峻嶮中腹竇而空。明末乙酉之難,自春徂夏,合五十里內外之家幾千人避焉。洞壁有詩句,漫漶不可讀,亦前代避兵處。若小泉諸洞,上無氣眼,後無洞口,弗便樵汲。青煙一炬,而生靈坐斃矣。

老龍洞 在縣北七十里。巖高洞敞,容數千人,水流經其中,深遠不可測。明末土人避兵於此,全活甚眾。

撒石坡 去縣五里

鹿角坡 ,去縣三十里,其上多怪石,似鹿角。《隋書地理志》京山縣下曰「有鹿角,今失其處」 ,疑即此。

大石口 ,石青色,瑩淨可愛,作碑礎甚佳。溾水 經縣城南,其源出縣西北六十里花石巖谷中。《富水郡志圖》曰:「回河」 ,《安陸志》曰:「縣河。」 今攷酈道元《水經註》力口下曰:「溾水」 ,其名始正。然謂出西南河地山,是指所合諸水,而未深考其源耳。

又水西北逕堰堤口諸泉入焉。又東南逕閤流鋪,為閤流河。又東南逕橫嶺鋪,北為姚家河,橫嶺及圓通寺水峽口諸水從南來注之。又西得花苑臺泉,其水發縣西北三十里,沸湧甚冽,溉田千頃。南流為葉公橋,過古文臺,東南逕靈覺廢寺,合容城河水及西十鋪河水入溾。又東會丁家沖泉,泉出縣西北十五里,東南流為七里橋河,入溾。又會五里橋水,水出沈家泉,逕惠亭山,山南北諸水注之。又會機坊橋水,東為漂絲潭,縣舊有絹役,明嘉靖初罷。又會三女橋水,水出縣西北十里馬跑泉。《富水郡志》曰:「虎跑泉,相傳關將軍於此駐兵,乏水,士卒渴甚,夜有虎跑哮,馬驚跑地,因得泉。」 東南流為司戶潭,去縣八里,界兩山間,深不可測。昔有曹司戶者,禱雨在此,弗應,司戶委身潭中,須臾雨降,故名。又東南與張良諸泉匯為河,逕縣西郊達溾。又東為多寶鐘潭,去縣南里餘,深數十尋,廣丈餘。宋時寺燬於盜,有鐘自烈焰中躍入,今河改潭湮。又東過縣城南,得會仙橋。水發源張良山,南流逕多寶寺下,歷縣東門數十步許為會仙橋河,又數十步屆於溾。又東為二龍潭,相傳宋時有兩龍躍此。又東受祈兒橋水,又東得塌橋水,又東南香山鋪、歐家沖諸水從南來注之。又東得八里頭、東十鋪諸山泉,又東受京源泉,泉出京源山。又東受湯頭泉,即《一統志》「溫湯水出縣東南十五里,溫沸可浴,氣如硫磺,內有小魚游泳其中,流稍遠,則冷若寒泉入溾。」 按《水經注》溳水下云:「溳水又東會溫水,出竟陵郡新陽縣東,口徑三丈五尺,其熱可以燖雞。」 蓋指此水也。應城之湯池,在縣東境,上熱視此更烈,然俱不入溳。又東南,龍王沖諸水從南來注溾。又東南觀音巖泉,泉出頂南流瀉溾。又東南為滾鐘潭,縣東南三十里。《富水郡志》云:在李家山後,耆舊相傳,昔有寺,鐘忽自樓出,滾入此潭,所歷草皆偃生。又東會苦竹泉,泉出苦竹山,南流為老女河,注溾。又東得盧家諸泉,同入於溾。又東南為三里壋、七里壋水注之。又東楊家沖泉,從南來注之。又東得石激河水,水出雷家沖、丁家沖、禪房山諸泉。

匯為河。《富水郡志》曰:「石激」,今訛「石橋。」流十餘里,又曰赤腳湊溾。又東得汪家泉,於是東流二十里,逕景陵縣楊須埠、皂角市,遶五華山,歷霄城畈,播為蒿臺湖入沔。按《水經注》云:溾水東南流,注霄城縣大湖,又南入干沔,是曰力口。霄城,古竟陵隸縣。齊以封劉懷珍、蕭寶弘,梁以封范雲,俱為食邑,曰笑城,傳呼乖實耳。《沔陽志》曰:「蒿臺湖達回河入漢。」回河一曰會河,即溾下流。《富水郡志》亦以溾為回河,溾與回聲相近。但《沔陽志》謂其河自安陸直河東經皂角市者,是以直河為溾之源,誤矣。或以溾為景陵城隍臺河,而別列會河,不知二水同出而異名,不可分言也。富水 ,在縣東北八十里,即《水經注》所謂「大富水、小富水」者也。又云:「俗謂之大泌水。」又云:「大富水出太陽之陽,南流而左合小富水。小富水出山之東,屈而西南流,右合大富水」,正符今水道。但二水不專出太陽,蓋並發大洪山白龍池,繞金剛坡分而東西流。東流者逕牛角尖,過小富街,東南逕天生堰。堰處四山中無泄處,其中多牙,牙魚善兒啼,人不忍捕,恐即《山海經》所謂人魚,《爾雅》所謂「鯢聲似小兒」者也。又東南逕查山廟,土人云「其神三王」,豈即漢三王之謂耶?又東南為漩潭。又南逕賀家畈、車灣泉水壋。又東南為獅子壋、龍王壋。又東南至青請幫助識別此字。口,與太陽山泉合。泉出山頂,下注但家沖,歷太陽畈,折而西南流,與東河會,即富水矣。小富水又東南,歷沙子畈、雷家港,至䨥河口而與大富水會。西流者過白巖山,東南得潮水泉,泉出金子山隱石間,日再潮,潮則有聲如雷,少頃汎濫,聲息乃退。又東逕黃金窪,得其泉水。又東南逕霍口及許家山,又東過紙廠,山中人善造紙。又東南過三步嶺,又東南逕羅漢嶺,俗傳張果曾經此,溲其土,野人取以造酒,可代麯。又東南逕五臺山,得其水。又東為冷水港,又東為大河頭,太陽南谷中水從北來注之,陡嶺及草鞋嶺諸水從南來注之,故名。大河,即大富水矣。大富水又東西逕潭濱河,至雙河口而與小富水會。二水既合,是曰富水河。土人又謂撞河,當繇雙流交撞也。富水東南逕鷂子巖,又東南得師故泉。泉出山頂,飛流聲聞四五里。相傳有僧結庵於此,坐斃,故曰師故。又東過石人山,又東得新羅泉,泉出山中。嘗有新羅僧居此,語眾欲歸,有神止之。僧言:「思鄉中水神。」指其地,泉即湧出。僧嘗之,味同故鄉。僧又言思故鄉魚。神復指水得魚,魚形皆纖細,色斑目赤,僧遂不思還。又東南得鮑家河水,出符驗山。又東為宋家河。又東為龍門潭。又東南逕富水寺東,寺即富水廢縣,《水經注》所謂「富水逕新市縣治」者是已。又東南過滴水坡,有小聚落。又東得魚子港水。又東逕東嶽觀,觀故元時旗山鎮巡簡司,今廢。又東南與鮮洪港水合,水出興陽諸山。又東南為許家壩。又東南逕三㲼,右合石板河。石板河即宋石底河。河出院山,東得長沖諸水。又東南逕聖境山,得水洋泉。泉出山下,至天王寺匯為河。東南逕界山坡。又東南得白牛泉、石家泉。二泉出山中,至屈家壋注石底。又東南得田家泉。又東南逕楊女臺,至三㲼,右合富水,以二水交流,故號「三㲼。」三㲼水東南逕七里畈,又東南,歷應城縣胡城畈,又東南,過胡壩巡簡司,又東南,過應城縣治西。又東南為黃家灘,至百步口注沔。

臼水 ,即昭王所涉成臼也,土人謂之曰「成河。」

《富水郡志》
謂有鹿湖池在耶屈山之麓其池深

[編輯]

「不可測。相傳昔有白鹿入水,歲或乾旱,禱之輒應。」 遂封其神龍為善利公。乾道二年,郡守王世顯以狀上於朝,加封善利顯祐公。即此。南流得柳門、松門二泉,又南與溫泉堰水合。水出青岡沖,又南至廖家嘴,右合長灘河,逕鷂子口、羅家堰、大湖口,至陸家寨,合司馬河水注小河。漢水 過縣界者,起舊口驛,北瀕縣界,東南逕茅草嶺、小河口、沙洋、新城、多寶灣、丁家河,凡九十里許,為潛江縣境。又東南至呂家灘,逕觀音寺,亦瀕縣界,凡十里許。

三澨水 發磨石山者,名司馬河,源出仙女洞山,泉匯為河。西南得倒灌溪水,水出牛筋陂北,四面俱山,略與天生堰同,遇水溢則其旁稻田皆沒,居民刑羊豕以禱之,立涸。有人以糠秕投之,則出仙女河也。仙女河又南逕纂子山,得卓錫泉,又南得龍泉庵,泉出庵後,遶西流,溉田百畝,注仙女河。仙女河又南過磨石山,屈而西流為司馬河,旁有司馬墓。又南逕蒲圻寺,又南為夏洋港,逕楊家浲,至陸家寨,合長灘臼水,名三

㲼河,注小河。此一澨也。馬溪河發源趙橫寺黑龍洞,迴而東流,灌注甚廣。南逕馬頭山、臨溪寺,又東南為官橋河,又東南為馬溪河,此一澨也。石家河發源空山洞如意寺甘家沖,南流為雙河口,為雷公潭,逕白土苑,又東南為石家河,此一澨也。合馬溪河至黃土灘,並注景陵縣河,景陵人亦謂之三㲼口,通上司馬河,名三澨。唐皮日休有《三澨漁歌》詩。《左傳》有「句澨雍澨,漳澨篴澨」 ,或以為即此。按杜元凱以句澨為楚西界,漳澨在漳水邊。夫春秋時京山非楚西界,漳又在當陽,似難強合。唯《左傳》「敵與楚戰,楚濟漢而陳,自小別至於大別,而敵兵大敗楚師於清溪,又破諸雍澨,遂入郢。」 及敵師還,楚左師司馬戍亦「敗敵師於雍澨。」 詳其師行之路,似與此合,則雍澨或三澨之數也。然《書》言「漢過三澨」 ,今三澨所入,特漢之支流,何耶?蓋禹時初脫沮洳,漢流猶廣,自小河以南,通謂之漢矣。又漢東諸水,可稱者眾,而《書》不言獨稱「三澨」 ,何歟?蓋水初平時,諸水猶未可辨識,唯此出叢崖中,顯敞易見,故耑揭之耳。

楊家河 ,去縣百餘里,在富水之北。水出大洪山黑龍池。東南逕隨州剩場,入縣界,逕平坂市。又東南逕號子嶺,土人善號歌,故名。又東南為翻車潭,相傳孔子適楚經此車翻,故名。又東南逕千鍾畈,為金鍾潭。又東南過陳子畈,至應城縣兩河口,左合溳水。又東南逕高樓山,至劉家隔新河口達沔,所謂溳口。唐人詩曰「暮兩不知溳口處」 是也。按《水經注》謂富水東流於溳,今入溳者楊家河,而富水與楊家河絕不相通,酈蓋未之深考矣。又《文獻通考》云:京山隋時有漳水,今不詳所在。惟沈存中《筆談》云:安州有漳水,雲漳、溳合流,今楊家與溳合。豈《通考》所指即此歟?寨子河 ,出縣西北八十里橫嶺,嶺有泉五泓,故謂「五泉。」 湧如鼎沸,灌田甚溥。南流匯為河,至耶屈山西北與官橋水合。水出路南諸山,逕官橋鋪西流,逕郢東驛,屈而西北,注寨子寨子。又東南逕耶屈山,西南為長灘河,左合臼水小河 ,漢支流東北入縣界者也。逕穴河寺、高家洪、楊家灣、紫荊潭。又東為南河,又東南逕拖船埠、鯉魚嘴,又東南逕青山,又東南為景陵縣魚新河,至景陵縣治南,謂之「義河」 ,東南復入漢。柳家河 在三澨東,河本在景陵界,而發源京山東南三十里湖山寺西北有泉,東南流十里許,會綠水堰泉。泉在兩山中,灌田數十頃。又東南過泉激寺,又東南過帥家泉,又東南為雲潭河,京山界盡此。又東南為柳家河,入風波湖,至圓湖口達漢小河。北有土橋港,水出大脊山,東南與珍珠泉合。泉出山中,沸如珠湧,聞人聲愈大,民資灌溉。

五龍河 在縣東。河本在應城界,而發源京山東六十里,有三水:一為王家泉,出大月山,東南匯為寺畈河,寺即舊天王保福院。又東為蘇家河、華家河;一為靈濟泉,出靈濟山,東南,匯為清水壋;一為梅花嶺諸水,及盤石寺諸泉,匯為石滾壋。又東南有四龍河,與華家河、清水壋二水合入應城,為五龍河,入三臺湖達漢。攷《唐書·地理志》,富水縣有白沙山,在磨旗山後。舊引《宋志》程演《職方機要》云:「白沙山即白沙水所出。」 而《水經》言「江水東得白沙口,謂白沙入江處。」 今攷《水經注》,白沙水本在蒲圻、江夏間,去此數百里。《沔陽志》又言,「白沙在其州北二里,為宋置玉沙所由得名。」 則知《機要》誤也。又《水經·敖水註》云:「水出新市縣東北,又西南太陽山,西南流,逕新市縣北,又西南而右合枝水。」 今攷敖水本出太洪山,西南流,合枝水入沔。鍾祥人謂之直河,實不於縣境經過,豈古新市疆域固出鍾祥外歟?然太陽固今縣山也,姑記以俟博物。

縣河 在縣治前。下流至景陵縣蒿臺湖入漢江。

撞河 在縣東北八十里。舊傳有白龍撞石開此河,故名。源發隨州洪山白龍池,下流至漢川入大江。

泗㲼湖 在小河南,去縣一百二十里。縣南諸水所聚,其中多魚,多菱荷,東南注於漢,曰「武當口。」

西陂湖 在小河北。去縣百里。有楊林湖,有布袋湖。去縣八十里。有古老湖,有鷺鷥湖,有赤馬野豬湖,去縣一百里。六湖俱東南入小河。土牆湖 ,在縣南七十里寶香山畔,俗呼呂王城。湖側有金雞塚,昔有金雞鬥其上,樵牧皆見之。

司戶潭 在縣北十里。深不可測。昔有曹司戶者,禱雨於此,遲其應,司戶委身潭中,少頃,甘澤大沛。

滾鍾潭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昔有寺,鍾忽自樓出,滾入於河,所歷處草木皆偃生。

多寶鍾潭 在縣南,深數十尋,方廣丈餘。宋時寺為火所燔,有鍾自巨焰中躍入此潭。

溫泉 ,在縣東南十里,沸甚可浴。其旁舊有振衣亭。晏殊《類要》云:「冬月有素氣如煙,昔有玉女乘車入於此泉。」

馬跑泉 在縣北十里。漢關羽駐兵於此。山無水,士卒渴甚,夜有虎跑哮,馬驚跑,地因而得泉。至今民資灌溉之利。旁有卓刀石尚存。

五泉 在縣西五十里。泉有五穴,湧如鼎沸,灌田甚溥。

新羅泉 在縣北七十里。相傳嘗有新羅僧修行於此。一日語眾欲歸,有神止之。僧言思鄉中水,神指其地,泉即湧出,僧嘗之,味同故鄉水。僧又言思故鄉魚,神復指水得魚,魚形皆纖細,色斑目赤,僧遂不復思還。其泉溉田,民甚便之。潮水泉 ,在縣北一百餘里。泉隱於石,一日兩潮,潮則有聲如雷,水即汛濫,俄頃聲息水退。珍珠泉 在大蹟山東,其水沸出如珠,聞人聲,其珠愈大愈多,泉有五穴,湧如沸鼎,人至沸止,既去復沸。

潛江縣

壽寧山 在縣西里許

潛江 在縣內。《爾雅》:「水自江出為沱,漢出為潛。」 今潛江、漢水循源而下,經本縣界入大江。潛水 即漢水分流,始入曰蘆洑河,逕縣界東南流為上新口、下新口,入沔陽界。又自排沙渡東流為深江,入沔陽界,南流為恩江,十里許復與潛合,縣令敖鉞所開。

「沱水 」 ,乃江水,自郝穴口溢入,東北逕三湖芝江湖,至縣

蘆洑河 在縣東三十里。漢水分流處。

太平湖 、鄭家湖 俱在縣北。

青陽湖 在縣西

東白湖 、西白湖 、陸家淵湖 俱在縣南。馬市潭 在縣南二里。

沱埠淵 在馬市潭北五里。

南池 、北池 俱在縣東。

高氏隄 在縣境內。相傳五代時高季昌所築。起自縣北祿麻山,至縣南沱埠淵,延亙一百三十里,以障襄、漢之水,民賴焉。

沔陽州

黃蓬山 在州南二百里。其山墳起江湖間,延綿環結。其支山曰香爐山,形似香爐,故名。俗曰望鄉,曰石靈,曰松林,磯,曰烏林。林俗作「陵」 ,與江南赤壁對,即周瑜破曹操處也。圻曰斑竹。統三百餘里,週二十里。前為江,左為菖蒲澥,右為蓬湖。上有魯公、魯㜑城,城外有臺,相傳魯肅屯兵於此。又有靈福觀、崇鳴寺。

三陽洞 在州西二里,東曰朝陽,南曰南陽,北曰水陽,故名「三陽。」

大隱林 、小隱林 《舊志》在州南,蓋楚漁父釣處也。

大江 在州南二百里,其源出岷山。《地誌》在蜀郡湔底道西徼外,今成都茂州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澧,今澧州江至此凡受水二十,詳見《水經》過九江,今洞庭凡受水九,故名九江。至於東陵,逕白螺山南,又逕止烏林南,東過茅埠口,又東過竹林灣,又東過新灘、水洪二口,又東北過沌口,沌水入焉。《水經注》:沌水通沔「陽之太白湖,東南通江,曰沌口。又東過漢口,與漢水合。襄河 在州西北,漢之潛也。」 《爾雅》:「漢別出為潛。漢水自安陸東播為蘆洑河,入於潛江。東南至於上新口,逕鯰魚套,逕白㲼口,逕三江口。又自上新播於下新口、逕伯口,復自柳口折於三江口,合流趨於白湖。又自柳口東播於蔞蒿汀,至直步,夏水」 從西夾注之,逕螺子瀆,逕渣潭,東北趨太陽入於襄河。又自渣潭東南逕小陽逕、張家池,逕壩港,入陽名湖,俱匯於白湖,出沌口入江。漢水又自蘆洑播於排沙逕、深江逕剅河逕范溉關,逕栗林逕、麻港,逕南灣,至黃荊口入下帳湖,東匯於白湖。又自范溉南播於劉家渡,入於三江口。又自栗林口播於「蔣家灣」 ,「逕蓮臺」 ,趨太湖口,合「黃荊口。」

漕河 ,自柳口環城西北達於三江口,《方輿勝覽》「宋紹興元年省劄江陵府漕河,晉建武初所鑿,自羅堰口出大漕河,由里社穴、沌口、沔水口。」

直通漢江。張孝芳《記》:端拱元年,閻文遜奏開東漕渠,自獅子口入於漢,達於襄陽。遂發丁夫治荊南漕河,可勝二百石舟,上遊之人利焉。按故《志》,潛江有里社穴,景陵有獅子河,俱通漕河之名,當以此也。又晉武初,杜預開揚口,通零桂之漕,起夏水達巴陵,則沔之有漕河,自預始也。長夏河 ,在州南四十里,即夏水江之沱也。《爾雅》:「江出為沱。夏水自監利入,東為太馬長川,過沙口,又東北過柴林河,至直步與漢水合。」 《水經》:「夏水出江,流於江陵東南,又東過華容南,又東至雲杜入沔。」 監利,古華容也。《禹貢蔡傳》:「夏水首出於江,尾入於沔。亦謂之沱。」 《通典》:「復州沔陽有夏水。」 《輿地廣記》:「夏水入沔,謂之曙口。冬竭夏流,謂之」 夏水。《漢志》江夏郡註謂夏水過郡入江也,即今漢口。然夏水至直步即合漢水,不當逆流至漢口入江。若雲夏流,則盛夏江漲,亦可漫衍而上也。曙口今亦失其處,豈漢濁易淤,遂致湮塞耶?又按《楚詞》「過夏首而西浮」 ,夏之首也。《左傳》吳伐楚,至於夏汭。沈尹射奔命於夏汭。薳射以繁楊之師會夏汭,夏之尾也。漢以前多言「夏」 ,言漢後多言「沔。」 漢。沔、夏一水異名,故漢口亦曰夏口,又曰沔口。

復車河 在州南百八十里。亦沱也。江自茅埠灌黃蓬湖,湖東為河,逕牛埠,逕三灣逕,平放東出新灘口。又自三灣逕斗湖至陽名,匯於白湖,出沌口入江。

太白湖 在州東一百五十里。《水經注》:「沌口通沔陽之太白湖。」 《漢陽志》:「李太白嘗遊於此,因名。一曰九真白湖,一曰土豬。其湖潛自西北注之,西湖、李老、泗港、沙湖諸水匯焉。沱自南注之,直步、黃蓬、陽名諸水匯焉。沔之巨壑也,週二百餘里,達於沌口入江,故屬沔。」 今半屬漢陽。

沙湖 ,去州二百四十里,其湖連太白。

陽名湖 ,去州百七十里。其湖受復車河張家池,逕崇陽潭,入蘆花瀆,匯白湖。

短汀湖 去州二百六十里,受張家壩港,接魯陽潭、逕麻汀,入白湖。

復池湖 在州境。後周武帝置《復州》,取此為名。白鷺湖 ,在州東一十五里。

鼉湖 在州東二十里

黃蓬湖 在州南百八十里。其湖納茅埠口、許家池,連大舍、白螺、上洪湖、蓮子潭,趨復車,達新灘入江,亦入白湖。江溢則溯洄入漢。

千金白螺湖 去州二百里,在監利白螺山下,曰塘陵大舍湖。

烏流湖 、龍巢湖 、雲泛湖 三湖皆距州二百里,俱達於「白湖。」

西湖 距州百五十里。其湖受燕子河,穿柳林合西洋湖入洪湖,逕太洪口,走黃蓬西之旁曰「鄭道」 、白涉、壩潭三湖,俱達於洪。

司馬小陽湖 距州百三十里。其湖合牛頭湖、烏林溝、斗口湖、逕張家池入陽,名湖。

直步湖 去州七十里。其湖受柳口、太馬河,逕明渭口、螺子瀆、逕渣潭、李二湖入陽名湖。百石湖 去州西五里,其湖中為長隄,為驛道,亙十餘里。舊多植柳,人馬往來其上,亦一景也。俗名「中埂。」 知州喬建亭其上,匾曰「止水。」 今遺址猶存。

三陽湖 去州十里。《方輿勝覽》:「東曰東陽,西曰西陽,北曰北陽」 ,故名。

角兒湖 ,去州西南五十里。其湖連枯柴湖、逕荻根、儲龍潭、段下港、達柳口。

官港湖 :去州治四十里。

賽港湖 :去州治五里。

馬骨湖 在州東北三十里。

泛有湖 ,在州東北三十里。

奠石湖 ,去州四十里,其湖磬折。

上下西湖 在州西北。其湖北受剅河,南出月湖口,入於漢。

塘林湖 、深水湖 俱去州百四十里。

下五湖 ,去州東南二百八十里。

西港湖 、鮀公湖 、土橋湖 、旱潭湖。

《沉槎湖 》:請幫助識別此字。潭湖 以上諸湖之水俱入於陽,名湖。

「李老湖 。」 「南灣湖 。」 汝灣湖 。雞頭湖。

圓昌湖 、三墩湖 以上諸湖俱距州治東北一百三十里。其水北流則入於漢,東流則入於白湖。

三澨水 在州東南。《禹貢》:「過三澨」 ,《左傳》有句澨、漳澨、雍澨、遠澨,大率皆水邊地名。

滄浪水 在州北。《禹貢》:「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

考證

之水,楚屈原逢《漁父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浮溝潭 去州四十里,逕橫㲼古村壩溝河,入陽名湖。

楊林港 、神臺港 、茅臺港 、清水港。

以上諸港,俱在州北百三十里。北入漢,東入白湖。

泗港 「有三十里曰上港,二十里曰中港,四十里曰下港」 ,皆湖也,俱入於河。

雲夢澤 在州東。《禹貢》雲:「土夢作乂。」 雲與夢本二澤而相連。《左傳》雲夢跨江之南北。又荊門州北有雲夢澤,接連德安府雲夢縣界。

七里沔 在州東北。《周地圖記》:「夏水合諸水同入漢,自漢入瀦,名七里沔。」 州名蓋取諸此。陽孟池 ,去州一百四十里,達於白湖。

蓮花池 在城東。其池南北相麗,中為橋,為通衢,多蓮,蓋沔之隹勝也。都指揮王閏即北池之濱為「兩松山閣」 ,故址尚存。

皇清康熙癸丑年,易橋為隄。

湧玉泉 在州治西北。相傳,古有泉流出漕河,有沙隨流而出,其白如銀,故名。

陸子泉 在州治西廣教院,一名文學泉。唐陸羽嗜茶,得井泉以試茶味,故名。唐裴迪詩:「竟陵西塔寺,蹤跡尚空虛。不獨支公在,曾經陸羽居。草堂荒產蛤,茶井冷生魚。一汲清泠飲,高風味有餘。」

滌塵井 在州治東南元妙觀。元末陳友諒居此。

景陵縣

天門山 在縣西六十里。唐《陸羽傳》:「負書於火門山,從鄒夫子學。」 即此。後因俗忌火字,改今名。每日將下舂,則落霞如綺。故皮日休有《天門夕照》詩。又按舊志,天門為火門。以俗忌火字,改為天門,非也。考地勢,天門在青山左,火門又在天門旁,二山自別,不得為一也。

青山 ,在縣西六十里。其山色多青,上有普濟寺。

火門山 去天門山數里,其勢差小,至今土人猶呼為「火門山。」 世傳漢光武兵夜舉火度此,因名。

五華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週九百丈,高十五丈,上有風城,有伏羲廟。其旁曰臨津門,有神農廟,有白龍寺,有仙真觀。陳陵《題五華風木圖》詩:「峨峨五華山,鬱鬱千章木。誰將毫素寫新圖,筆墨蒼蒼恆在目。五華山前親所營,手栽松柏經年青。伊人遊宦客兩京,丘木遠掛思親情。一官太學冷如水,回望五華幾千里。辭」 官歸去守舊廬,風木蕭蕭不堪倚。我今兩鬢垂素絲,聞君蹈此風木悲。強顏食祿縻舊職,何時得賦《歸來辭》。君今別去我心惻,一覽斯圖三歎息。知君到日掃松楸,來往五華看山色。

次華山 在縣東九十里。山嶺連屬,北接今府境。

巾戍山 在縣境。晉元熙二年,竟陵郡中巾水戍山得石銅鍾七口,言之上府者,即此也。按《水經注》,巾水出縣東一百九十里,西逕巾城下,即巾水戍。

白螺山 在縣西南地,其上舊有吳王廟。按邑有白螺湖,無山可見也。然考《地圖》,荊州監利縣有白螺山。太守孫存詩曰:「嘉魚東轉蘆溪河,南望山形似白螺,頗有草茅三百堵,半開湖地半漁蓑。」 蓋監利縣古玉沙鎮,宋至道二年,以玉沙屬景陵,故白螺山亦在景陵雲。

龍穴山 舊《志》又曰「龍尾」 ,其山旁有龍穴坡。按:龍尾山有石脊,蜿蜒如龍,約數里。又有石室二,曰前後觀,相去石堰不遠,在縣六十里。

見龍山 ,在城南,勢若層起環衛,其實本無山也。

惠亭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按:此山亦無可見也。攷京山縣有惠亭山,蓋京山古稱雲杜,隋治沔陽,省雲杜,入竟陵,故惠亭山互見雲。

諸葛嶺 在縣南二十里,世傳諸葛亮屯兵處。按《三國志》,「先主長坂之敗,與孔明、趙雲、張飛趨漢,濟沔與羽會」 ,且縣有先主留駕河,則屯兵此地,固其宜也。

東岡 在縣東七十里,夾松石、華巖二湖間。陸羽嘗居於此,號「景陵子」 ,又號東岡子,祭酒魯鐸世家焉。

漢江 ,在縣南五十里。一曰大襄河,其源出嶓冢山。今按《弇州集十道志》,「荊楚之地,水駕山而上者,皆呼為襄」 ,故襄水之上流亦名襄江,即書。

云:「懷山,襄陵之義也。」 今俗疑為襄陽而來,名為襄水。按陸澄《地里記》,襄陽無襄水。夫襄陽城枕大江,即漢江水,非襄水所自出也。

漾水 在縣南,合沔水,其源出狼谷中。《禹貢》「嶓冢導漾」 是也。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輿圖考》:安陸府城北有滄浪水,過三澨。三澨水在竟陵縣,入於大別雲。其水自安陸東逕漁泛、浲逕、葫蘆,三灣而下。又按:漢水分派諸河,東播為小河牛蹄、獅子、三㲼口,又東播為馬腸河,又東得橫鱗口,又東播為淘溪潭,又東得便河口,又東播為新沖河,又東逕乾鎮河,出漢口入於江。三澨水 ,在縣南五十里,其源自安陸達景陵,《書》曰「過三澨」 是也。今郢州長壽縣磨石山發源東南流者,名澨水,至復州竟陵縣。《左傳》「句澨、漳、澨、雍、澨、薳、澨」 ,皆水邊地。

西江水 在縣境西,乃襄江一派,從城下過,通雲、杜泉,約數十道雲。

縣河三:汊水 舊名汊水,以乾鎮亦有三汊,故以縣河別之也。其河西自南河入焉,南自黑流渡入焉,北自石家河入焉,故名「三漢」 雲。

巾水 《水經注》:「巾水出縣東百九十里,西逕巾城下,即巾水戍。」 又云:「竟陵水含巾吐柘」 ,是也。揚水 ,《水經注》:「龍陂水逕郢城東北流,謂之揚水。又北逕竟陵縣西,又北納巾吐柘。」 柘水即下揚水也。又北注於沔,謂之揚口,中夏口也。曹太祖遣劉備於當陽,備趨漢津,遂濟夏口,是也。今在江夏地。

巾揚二水 ,在縣西北三十里。按《水經注》,巾水西逕巾城下,城下有巾水戍。又巾水西逕縣北,西逕揚水,謂之巾口水,其西有古竟陵大城。以今地勢考之,則巾水當在石河、馬溪合流之南,故今巾港西有故城數區,即古巾城、竟陵大城與夫巾水戍也。舊《志》石家河即巾水,不待與馬溪合流後,方名巾港也。且馬溪河正在石家河之西,當即所謂揚水,而合流之處,當即所謂巾水者。蓋巾、揚二水交會之地,頗與《水經》合。臼水 ,《左傳》吳伐楚,戰於柏舉,鄖公辛與王出奔隨,涉於成臼。杜預《註》,「江夏竟陵縣有臼水,出聊屈山,西南入漢。」 按《京山志》有臼河,安陸亦有臼口驛,蓋郢本竟陵地也。晉石城治竟陵,故晉杜預註在「竟陵縣」 以此。

回河水 在縣東北七十五里。自今府治池河水東流至此。

寒河 在縣西南,漢北小河也。其北有寒嶺,邑解元譚元春結廬於其南,中有蓑橋、柳庵、「紅濕亭」 、「簡遠堂」 、「剪石臺」 諸勝景。

淘溪河 在漢南。河北出盧家埠,東出羊角入漢。又得新沖河,折旋十餘里,復入於漢。此河已淤。

便河 在漢北縣,與漢江遠。元知府白景亮開此,民便之,因名。時掘土得石,有《白公溝》三字,民咸異之。

留駕河 在便河右。按蜀先主敗於長坂,趨漢津,與關羽船會,得濟沔,留駕於此,因名。有先主廟。

義河 在城南,亦潛也。東距紅花港,西據捷河口,長五里。其河由三汊河逕楊林口,又東逕便河,又東逕板港,又東趨風門入於漢。又自楊林播為河,逕風波湖,又東逕沿湖,至回河東北合皂市水入漢。按:義河,世傳宋太祖微時嘗渡此,遺舟人錢不受,後特蠲漁課,賜今名。

石家河 在縣西北三十里。舊《志》石河為三澨之一,未有確據,且石河水不通漾水也。

馬溪河 在石家河西。二水俱出京山。

巾港河 在石家、馬溪二河之南,合流曰「巾港河」 ,其河南流入於三汊口,東流逕縣,至風門入於漢。

柳家河 在縣東北四十里。其河發源淥水堰,逕帥家泉雲潭河,入於風波湖。

回河 一曰「會河」 ,自安陸直河東流,逕皂市,南會楊林板港,西會風波,沿湖合流,趨風門,入於漢,名會河口。

東湖 在縣東城外。廣袤三里,中有洲,上有東禪寺。寺前為橋,覆以亭,又前為隄,殿「閣隱起,水竹縈紆,城廬環列,煙爨明滅,望之為一邑最勝之處。」

西湖 在縣西城外廣次東湖中有洲曰「覆釜」 ,唐太師積公陸羽所居,其後葬於此,即建塔焉,名為「西塔寺。」 寺有陸子茶亭,其西有新甃陸井,俱僉憲柯公喬所建。湖中菡萏迎風,芰蒲送雨,漁舟唱晚,農槔翻晝,其勝與東湖相上下焉。

南湖 在縣南城外,廣次西湖。其地中界民居、壇壝,析為兩湖。在橋東者,俗名「延家湖」 ,邑教授延鶴讀書其中,今已淤,僅可通舟。在橋西者,壇壝、民居、白馬廟俱列焉。

北湖 在縣北城外。舊《志》曰:「官池是也。」 東西通湖水,遞年水起傾城,知縣丘宜募民築其半而舍之,中界官道不相通也。近城西北隅官池內有陸文學井。

蒿臺湖 在縣東七十里,達回河入於漢。松石湖 ,在縣東七十里。邑司徒陳所學有「松石園」 ,嘗攜新安松羅茶種其地,併著《石園集》藏於家。

青山湖 在縣西三十里,近青山。相傳讖曰:「青風足下圓,景陵出狀元。」 或疑即青山、風波二湖也。

風波湖 在縣東七十里。其湖有安定黃林,納柳家河,達楊林口入漢,即古「大小十八里渡。」 上帳湖 在縣南七十里,其湖有紅花、魚腦、牛頭、黃沙、楊莊,自麻陽潭逕破江潭灣入下帳。下帳湖 在縣東南百里,其湖有范老反灣,有長洲、官洲、團洲,受黃荊口破江蓮臺,東合張池口,趨白湖。

請幫助識別此字。馬潭 在縣南三十里。有陡湖、河湖、雙湖、石泉、爛泥、三角、龔家諸湖、陳家濠、柏家灣、老鸛塌,其水皆達於漢。其地多淤為田。

車湘港 在縣東十里。一曰「車湘河。」

紅花港 在縣東一里東湖隄漏澤園前。西連河水,迴旋縣治,東出楊林溝復入河,遞年水漲河淤,今復通其半近民界河,築堤壅水南下,此港終當疏之。

板港 在縣東二十里。又名板港河。有大小二渡。

覆釜洲 :在縣治西,以形似名。相傳即唐陸羽隱居之地。

石堰渠 在縣北十里,唐咸通中,刺史董元素開。故《志》作「石渠堰。」 其流自五華山,西通巾水。按:縣北六十里石堰口,自龍尾,不自五華。

灌溉堰 在縣東南四十里。

葫蘆三灣 在縣西南五十里。有湖,曰白泛花臺、羅臺、蒿臺堰,曰「洪積淵」 ,曰桐樹浲、曰《漁泛港》,曰「月入於漢。」

甘魚陂 ,《志》引楚公子比次於魚陂。杜預註:「竟陵縣西北有甘魚陂。」 《水經注》:「在竟陵城旁有甘魚陂。」 《左傳》昭公十三年,「公子黑肱為令尹,次於魚陂者也。」 《玉海》曰:「戰國多以水攻,故楚守甘魚之口。」 今其地不知所在。

七里沔 《周地圖》云:「夏水合諸水同入漢,自漢入瀦,名七里沔」 ,州名故取諸此。《方輿勝覽》在復州,江、漢、夏三水所匯之處是也。或疑景陵有七里泛,即七里沔。

白雲三汊 ,在縣東南八十里。有泛曰「百步」 ,曰「蘇家」 ,有湖曰「白湖」 ,有河曰「拖鎗」 ,入於漢。

永豐堤 在縣東北,長四里。

班堤 舊傳為魯班所築。

《西湖堤 》即《鴈覆陸羽》處。

「洗墨池 」 ,有青錢亭在池中,李翱讀書之所。牛蹄口 ,在漢北,小河也。其河逕三汊口,出橫鱗口,入於漢。又分漁泛浲水,逕淘溪潭、白雲潭,入於漢。

玉真泉 在縣玉真觀內。

萬人井 在南門東二十步。口徑七尺五寸,可飲萬人,故名。

漁泛浲 ,獅子河 、馬腸河 、清水河 諸河,皆潛也,俱會潑江逕潭灣,由漢流達於江。諸河又逕張池口,會下帳湖,東南注於白湖,惟漁泛浲如故。其獅子、馬腸、清水等河故道已淤,由漢南為大河。。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