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154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卷目錄
襄陽府部彙考四
襄陽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襄陽府驛遞考
襄陽府兵制考
襄陽府物產考
襄陽府古蹟考〈陵墓附〉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四卷
襄陽府部彙考四
[編輯]襄陽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府志
[編輯]本府。〈襄陽縣附郭。〉
隆慶寺 在城內,舊名「圓通」 ,唐開元初建。明洪武間重修,設僧綱司。正德間,都綱真順重修大佛殿一座。隆慶間,都綱廣能重修山門兩廊,建公廨一所。崇禎辛巳賊燬。
皇清順治間,都綱元第重建。
興隆寺 在城東南隅
衍恩寺 :在城南三里,即古「金鼠寺」 ,後廢。順治中,副將封雄修復。
鐵佛寺 在城西,唐貞觀中建。明崇禎甲申賊燬,鐵佛獨存。順治庚寅修復。
石門寺 今廢
華嚴寺 在蔡家坑
仁皇寺 在樊城,宋景定初建。崇禎辛巳,賊燬。今知府杜重修。
檀溪寺 在縣西
甘泉寺 在縣西六里
峴石寺 在縣西八里
須彌寺 ,在萬山上,舊名「幽蘭寺」 ,即保堤寺,今癸丑修復。
大承恩寺 ,在縣西八十里,隋開皇中建。臥佛寺 ,在縣西南五里。
穀隱寺 在縣南十里
廣德寺 在「隆中書院旁。」
長興寺 在縣東北四十里。
鹿門寺 在縣東南五十里。舊名「萬壽寺」 ,西晉時建。
龐居寺 在縣南五十里。
鳳林寺 在縣南
雲居寺 今廢
黃龍寺 在縣南四十里。
興國寺 ,在縣南五十五里。元至正中建。樂善寺 ,在縣西六十里。襄府建。
梅林寺 在縣北七十里。
法龍寺 在縣南八十里。
萬安寺 在縣北七十里。
白蓮寺 古剎,去縣八十里。
華嚴寺 在縣北九十里。
宇寧觀 在縣南車湘腦。
火星觀 在樊城西,洪武初建。
會仙觀 在王府東。嘉靖三十五年,癱瘓何道人遇呂仙。石,一藥而起。襄莊王為建此樓居之,因名《會仙》。萬曆三年燬於火。是年復有癱瘓人小彭夜遇呂仙於南關,亦一藥而起。襄王因舊址復建樓居之。今存。
迴龍觀 在盧家門外
真武觀 ,在縣北六十里,地名雙溝鎮。
宏慶宮 在城內,舊名「元都觀。」 明宣德中,自縣治西遷此。成化中,襄王重建,設道紀司,此宮獨全。
三教庵 在縣北六十里。
清虛庵 在縣東南六十里,即徐庶故里,地名「甘耳沖。」
淨信庵 在長門內。南漳舉人方叔壯捨宅治院。徐起元、趙兆麟、胡全才、總鎮張士元相繼修補刻石。
普濟庵 在縣城北八十里。古剎久廢。
千佛樓 、水陸樓 俱在隆慶寺內。
「藏經樓 」 亦在隆慶寺內,副將陳啟棟重修。「觀音閣 」 在習家池南,今順治庚寅,都督張士元重建。
宜城縣
報恩寺 ,在縣西門內。洪武間建,設僧會司。萬壽寺 ,在縣南四十里。明天順八年襄王重修。
含珠寺 在縣西四十里。
嘉山寺 ,在縣東七十里,居萬山中。
菖蒲寺 ,在縣東四十里,有泉水四遶。
東蓮寺 在縣南九十里。
白雲寺 有二,一在縣南五十里石子湖之南,一在縣西南四十里,多產果品。
竹林寺 在縣西三十里牛心山後。
圓覺寺 在縣西五十里。
龍潭寺 ,在縣東二十五里。泉水從佛殿下湧出,遍遶寺中,經朱旗岡入河,即清水港。
靈濟寺 在縣東南二十里。
清溪寺 在縣東南六十里。
華嚴寺 在縣東六十里。
龍興寺 在縣南四十里。
重興寺 在縣西二十里。
杜平寺 在縣西二十里。
上峰寺 在縣北二十里。
下峰寺 在縣北二十里。
明月寺 在縣東二十里。
黃龍寺 在縣北一百里,洪武間建。
雲臺寺 在縣東八十里。
蓮花寺 在縣南五十里龍王洲。
火星觀 廢
紫陽觀 在縣西。嘉靖間,知縣馬文祥重建,縣北半里。
勝因庵 在縣北二十里。
上下圓通庵 在縣南五里。
菩提庵 在城內東南隅。
五印庵 在鯉魚橋西
觀音堂 在縣西三里,今廢。
南漳縣
普濟寺 在縣東,宋建。明洪武設僧會司。靈泉寺 ,在縣東南五十里。即靜林寺。晉隆安初建。
古老寺 ,在縣東南六十里,元至正初建。石門寺 ,在縣北四十里,天順間建。
明教寺 在縣東北七十里。
雙池寺 距縣三十里
洪山寺 距縣六十里
法華寺 :距縣六十里。
關山寺 距縣十里
聖定寺 距縣二十里
清涼寺 距縣五十里
定慧寺 距縣八里
傳燈寺 在縣南
冰壺寺 距縣三十里
一山寺 距縣六里
惠濟寺 :距縣一百五十里。
寂照寺 距縣二百里
福勝寺 距縣二百里
靈溪寺 距縣三百里
陽覺寺 距縣一百里
刻木觀 在縣西北,丁蘭所居。
真靜觀 在縣西南,宋端平中建。
白雲觀 距縣百里
棗陽縣
報恩寺 ,在縣東北一里。宋建,設僧會司。興國寺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
清涼寺 一在縣東四十里。一在縣北四十里。椒山寺 在縣東北七十里,宋延祐中建。寶林寺 在縣東六十里,明宣德中建。
廬陂寺 在縣西七十里。
資山寺 在縣東南七十里,明洪武初建。瀴源寺 ,在縣西北七十里,元至正初建。甘泉寺 在縣東北八十里甘泉山,元至正初建。
雞籠寺 在縣西北七十里。
呂家寺 在縣北七十里。
華嚴寺 一在縣西十里,一在縣南八十里,一在縣北八十里。
崇興寺 一在縣西五十里。一在縣東五十里。泉水寺 ,在縣北五十里。
白水寺 ,在縣南四十里,內有光武像。
吉祥寺 在縣北五十里。
竹林寺 在縣東十里
茅岡寺 在縣北三十五里。
淨山寺 在縣東五十里。
迴龍寺 在縣東南五十里。
大過寺 在縣東南八十里。
普照寺 在縣西北五十里。
泉橋寺 在縣南五十里。
紅巖寺 在縣南五十里。
彰孝寺 在縣南三十里。
大佛寺 在縣南九十里清潭鎮之南里許。《千佛寺 》,在縣北五十里。
黃村寺 在縣南四十里。
玉石寺 在縣北五十里。
觀音寺 一在縣西北四十里,一在縣東北三十里,一在縣西七十里。
龍興寺 在縣西四十里。
廣濟寺 在縣南九十里清潭鎮之西。
法華寺 在縣西北三十里。
鐵佛寺 在縣西北七十里。
雲峰寺 在縣西北十五里。
丈人寺 在縣東北七十里。
靈通寺 在縣南十五里。
鍋河寺 在縣西五十里。
蓮花寺 在縣北七十里。
清風寺 在縣西七十里。
古塔寺 在縣西
洞陽觀 在縣西南隅,設道會司。
通真觀 在縣東南三十里。
泰山觀 在縣東北二十里。
穀城縣
崇寧寺 在縣東南半里。設僧會司。
玉林寺 在縣西北五里。
唐德寺 ,在縣東九十里。隋大業中建。胡濙《記》:演教寺 ,在縣西六十里。
古嶺寺 在縣西南三十里。
彌陀寺 ,在縣西北三十里,唐貞觀中建。臥佛寺 ,在縣西六十里。
不二寺 ,在縣南七十里。梁太清中建。
金牛寺 在縣東南八十里,宋宣和中建。洞山寺 ,在縣西二十里,唐貞觀中建。
崇興寺 在縣西八里
古樂寺 在縣東南五十里。
古靈寺 在縣東南五十里。有古靈泉。
務德寺 在縣東五十里。
高山寺 在縣北八里。元至正中建,後有「穀伯塚。」
迴龍寺 在縣西北三十里。
風山寺 在縣西北四十里。
龍池寺 在縣西一百里。
輝祿寺 在縣西北三十里。
佑聖觀 在縣治東。元至正間建,設道會司。真武觀 在縣西四十里。
聖母觀 在縣南八十里薤山上。宋大中年建。迎恩觀 在縣西八里過山之麓,弘治間建。真武觀 一在縣西三十里古山嶺。一在縣東四十裏白鹿山角。
三教堂 在縣西三里
光化縣
福嚴寺 在縣東,設僧會司。
清涼寺 元大德間建
月燈寺 ,在縣東北三十里。元至正中建。龍泉寺 ,在縣東北三十里。洪武間建。
龍興寺 「永樂間建。」
功德寺 、普照寺 俱正統間建。
登雲寺 在烏窟山頂,弘治間建。
萬山寺 在五龍州尖角山,弘治間建。
觀音寺 在縣西,正德間建。
寶林寺 在縣南,宋、元前建。
乾興寺 ,一名「蕭寺」 ,張士遜歸老有《題壁詩》。元妙觀 ,在縣西南半里,設道會司。
「太極觀 」 在《泥河洲》。
均州
報恩寺 ,在州東北一里。唐時建,設僧正司。龍泉寺 ,在州北二十五里。上有巨無霸寨。平陽寺 ,在州北七十里。
觀音寺 一在滄浪亭,一在城南五里。
界山寺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古剎。
青石寺 去城南一百里。
五龍行宮 在城東,即道正司,一在茅阜峰。龍興宮 在州南。
淨樂宮 在州東北隅
太嶽太和宮 ,在太和山天柱峰,銅殿,金飾。玉虛宮 ,在太和山紫霄展旗峰北。
興聖五龍宮 在太和西北。
大聖南岩宮 在天柱峰北。
紫霄宮 在展旗峰北。順治辛卯、壬辰年,都御史趙兆麟、都督同知張士元重修。
遇真宮 ,去玉虛宮八里,在仙關外。
純陽宮 在太和山磨針井處。巡撫林天擎等同建,知州黨居易作《碑記》。
清微宮 在《大頂》西南。
朝天宮 ,在大頂一天門外。
迎恩宮 在石板灘
王母宮 在大頂南
瓊臺宮 在大頂東
「清微行宮 」 在絞口東南。
「紫虛宮 」 、「紫極宮 」 ,俱在《太和山》。
元和觀 ,在迴龍觀之下。
復真觀 ,去太元觀五里。
迴龍觀 在元和觀之上。
仁威觀 ,在五龍宮北。
威烈觀 在紫霄峰通會橋東。
八仙觀 :在《大頂》東北。
龍泉觀 ,去復真觀三里。
太常觀 ,在展旗峰北。
太上觀 、三茅觀 ,俱在太上岩。
修真觀 在遇真宮東
明真觀 在太上岩東南。
雲霞觀 在欻火岩右
佑聖觀 在《大頂》東南五十里。
王仙觀 、紫霞觀 俱在太和山。
真常觀 ,在太和山北。
仙桃觀 在玉虛宮左五里。
「自然庵 」 ,在五龍宮左。
會真庵 在遇真宮東
清水庵 在州東九十里江口。
襄陽府驛遞考 府志
[編輯]襄陽縣
漢江水馬驛 原在縣南五里。知府何源遷城西,副使楊一魁等又建察院於驛南,設驛丞一員。
潼口水驛 在縣南五十里,設驛丞一員。呂堰馬驛 在縣北七十里,設驛丞一員。驛站夫馬,協濟支應館夫等項。原額銀一萬四百九十二兩七錢三分五釐四毫,自
皇清定鼎起、至康熙十一年止,除荒外實徵銀六千。
六百三十三兩一分九釐三毫一絲七忽八微六塵九纖。
本府遞運所聽差紅船水手並修船額銀六十兩八錢。自
皇清定鼎起,因紅船廢圮無存。奉更定改協驛站,除
《荒外》實徵銀四十兩五錢三分九釐七毫一絲一忽八微。
原協「江南江濟」 水夫正扛額銀八十六兩七錢六分八釐九毫五絲五忽。自
皇清定鼎起奉,更定改協驛站,除荒外實徵銀五十。
四兩一錢一分一釐四毫二絲九忽四微八纖八塵五渺七漠。
以上三項,共實徵銀六千七百二十七兩六錢七分四毫五絲九忽一微五纖七塵五渺七漠。內:
一、本縣原額排夫四百三十二名,額支工食銀三千一百六十二兩二錢四分;今止設夫一百六十名,除荒實支工食銀一千一百六十三兩一錢。
一、本縣原額腳馬一百二十匹。額支工料等銀三千七百六十兩。
漢江驛原額驛馬九十二匹,額支工料等銀二千八百六兩。今縣驛合併,止設馬一百一十匹,除荒實支工料等銀二千六百一十一兩四錢。本府遞運所原額扛夫二百二十名,額支工食銀一千四百九十九兩七錢。今止設夫一百五十名,除荒實支工食銀一千七十一兩。
呂堰驛原額驛馬九十四匹,額支工料等銀二千八百六十七兩。今設復額馬九十四匹,除荒實支工料等銀二千二百三十五兩八分八釐七毫二絲六忽三纖八塵。
漢江驛支應額銀一千一百兩。今除荒,實支銀五百七兩七分二毫七絲八忽七微。
漢江驛館夫八名,工食額銀四十兩六錢六分六釐。今除荒,實支工食銀一十五兩一錢五分七釐七毫二絲四忽。
呂堰驛支應額銀五百四十五兩,今除荒,實支銀二百四十二兩七錢一分三毫八絲一微。呂堰驛館夫六名,工食額銀三十兩五錢。今除荒,實支工食銀一十八兩八錢六分八釐四毫一絲六忽八微。
潼口驛支應額銀四百兩。今除荒,實支銀二百四十七兩四錢五分四釐六毫四絲六忽七微。潼口驛館夫二名,工食額銀一十兩一錢六分。
六釐六毫。今除荒,實支工食銀六兩二錢八分九釐四毫三絲一忽。
總鋪 在舊府門前
白馬鋪 去府前總鋪一十五里。
楊家鋪 去白馬鋪十里。
土城鋪 去楊家鋪十里。
沙河鋪 去土城鋪十五里。
石橋鋪 ,去沙河鋪二十五里。以上往宜城路。砲石鋪 ,去總鋪十里。
團山鋪 去砲石鋪十五里。
陳莊鋪 :去團山鋪十五里。
柳堰鋪 去陳莊鋪十里。
紅林鋪 去柳堰鋪十五里。
呂堰鋪 去紅林鋪十二里。
破碑鋪 ,去呂堰鋪十五里。
黃渠鋪 ,去破碑鋪十九里。以上往河南南陽府新野縣路。
七里店鋪 去總鋪十里,西南往南漳縣路柿子鋪 ,去總鋪一十五里。
竹篠港鋪 去柿子鋪二十里。
黃水鋪 去竹篠港鋪二十里。以上西北往穀城縣路。
東津鋪 去總鋪十里
槐樹鋪 ,去東津鋪二十里。以上東往棗陽縣路。
宜城縣
鄢城水馬驛 宋元以前為蘇湖驛,在縣東南五里許。明改建鄢城驛,在縣西七十步。萬曆十二年,縣令張鳴岡以城西架岡勢雄,而城東獨曠,乃卜於城外東北隅而遷驛焉,設驛丞一員。其宅舊在驛左,今遷西街。
驛站夫馬協濟等項,原額銀七千二百五十一兩八錢八釐三毫。自
皇清定鼎起、至康熙十一年止,除荒外實徵銀二千。
六百一十六兩八錢三分一釐四毫九絲。本府遞運所聽差紅船水手並修船額銀六十兩八錢,自
皇清定鼎起,因紅船廢圮無存。奉更定改協驛站,除
《荒外》,實徵銀二十一兩九錢三分六釐三毫零。原協江南江濟水夫正扛額銀三十三兩五分四釐八毫四絲。自
皇清定鼎起奉,更定改協驛站,除荒外實徵銀一十。
一兩九錢三分四釐八毫三絲二忽有奇。以上三項,共寔徵銀二千六百五十兩七錢二釐六毫八絲二忽八微八纖六塵。
一、本縣原額排夫四百名,額支工食銀二千九百二十八兩;今止設夫一百三十名,除荒實支工食銀九百五十一兩六錢。
一、本縣原額腳馬一百匹。額支工料等銀三千五十兩。
鄢城驛「原額驛馬八十八匹,額支工料等銀二千六百八十四兩,今縣驛合併設馬一百一十匹,除荒實支工料等銀二千六百一十兩四錢。」 鄢城驛支應額銀七百五十兩,今除荒,實支銀二百二十七兩八錢一分五釐八毫一絲三忽。館夫三名,工食額銀一十五兩二錢五分,今除荒,實支工食銀五兩四錢四分四釐九毫三絲。總鋪 在縣治東。
迎恩鋪 去總鋪十五里。
通濟鋪 ,去迎恩鋪十五里。以上北通襄陽路「孝友鋪 」 ,去總鋪十五里。
磚橋鋪 去孝友鋪十五里。
龍王鋪 去磚橋鋪二十里。以上俱南通安陸路。
高觀鋪 去總鋪十里
金家鋪 去高觀鋪十里。
蠻河鋪 去金家鋪十里。
八里鋪 ,去蠻河鋪二十里。以上通荊門州路南漳縣。
驛站協濟等項,原額銀二千六百七十八兩二錢三分四釐八毫。自
皇清定鼎起、至康熙十一年止,除荒外實徵銀六百。
四十七兩八錢六釐九毫五絲六忽。
本府遞運所聽差紅船水手並修船額銀一百二十一兩六錢。自
皇清定鼎起,因紅船廢圮無存。奉更定改協驛站,除
《荒外》實徵銀二十九兩四錢一分二釐四毫五忽。
以上二項,共實徵銀六百七十七兩二錢一分九釐三毫六絲一忽。
一、本縣原額排夫三十五名,額支工食銀二百。
三十一兩八錢自
皇清定鼎起因本縣山僻奉更定,「除荒徵熟撥協沖。」
途
一、本縣原額腳馬一十九匹,額支工料等銀四百六十三兩六錢。自
皇清定鼎起因本縣山僻奉更定,「除荒徵熟撥協沖。」
途
總鋪 在縣前
永泉鋪 去總鋪二十里。
黃水澗鋪 去永泉鋪二十里。
舊縣鋪 去黃水澗鋪二十里。
石牌鋪 ,去舊縣鋪二十里。以上東通宜城路「貿平鋪 」 ,去總鋪三十里。
長坪鋪 ,去貿平鋪七十里。以上西通房縣路,棗陽縣。
驛站夫馬協濟等項,原額銀三千七十四兩七錢五分三釐。自
皇清定鼎起、至康熙十一年止,除荒外實徵銀一千。
九百五十一兩八錢四釐三毫八絲六忽。本府遞運所聽差紅船水手併修船額銀六十兩八錢,自
皇清定鼎起,因紅船廢圮無存。奉更定改協驛站,除
《荒外》實徵銀三十九兩一錢九分二釐七毫六絲三忽。
以上二項,共實徵銀一千九百九十兩九錢九分七釐一毫四絲九忽。
一、本縣原額排夫七十三名,額支工食銀五百三十四兩三錢六分;今止設夫十名,除荒實支工食銀七十三兩二錢。
一本縣原額腳馬五十一匹。正閏額支工料等銀一千四百二十八兩,今更定裁協無存。總鋪 在縣前。
土橋鋪 去總鋪二十里。
蔡陽鋪 去土橋鋪五十里。
梅程鋪 ,去蔡陽鋪三十里。以上西通襄陽路穀城縣。
驛站夫馬協濟等項,原額銀一千八百二十五兩六錢四分五釐二毫二絲五忽。自
皇清定鼎起、至康熙十一年止,除荒外實徵銀三百。
二十六兩五分八釐三毫六絲一忽六微。本府遞運所聽差紅船水手並修船額銀六十兩八錢,自
皇清定鼎,因紅船廢圮無存;奉更定改協驛站除荒。
外實徵銀四兩一錢四分三釐七毫四絲九忽七微。
以上二項,共實徵銀三百三十兩二錢二釐一毫一絲一忽三微。
一、本縣原額排夫一百五十五名,額支工食銀一千一百三十四兩六錢。自
皇清定鼎起因本縣偏僻奉更定,除荒徵熟撥協沖。
途
一、本縣原額腳馬七十三匹,額支工料等銀二千六十一兩二錢。自
皇清定鼎起因本縣偏僻奉更定,除荒徵熟撥協沖。
途
總鋪 在縣前
新設鋪 ,去總鋪十五里。
柴店鋪 去新設鋪十五里。
毛家鋪 去柴店鋪三十五里。
磚橋鋪 ,去毛家鋪十里。以上東通襄陽府路。新店鋪 ,去總鋪二十五里。
石花鋪 去新店鋪二十里。
黃谿鋪 去石花鋪三十里。
昝家鋪 去黃谿鋪二十里。
王家鋪 去昝家鋪十里。
界山鋪 去王家鋪三十里。以上西通均州路光化縣。
驛站夫馬協濟等項,原額銀一千五百九十二兩七錢六分四釐六毫。自
皇清定鼎起、至康熙十一年止,除荒外實徵銀四百。
七十五兩七釐三毫七絲二忽有奇。
原協「江南江濟」 水夫正扛額銀四十一兩三錢一分八釐五毫五絲。自
皇清定鼎起奉,更定改協驛站,除荒外實徵銀一十。
二兩二錢四釐八絲五忽有奇。
以上二項,共實徵銀四百八十七兩二錢一分一釐四毫五絲七忽有奇。
一、本縣原額排夫七十四名,額支工食銀五百四十一兩六錢八分;奉更定除荒徵熟,撥協沖途。
一、本縣原額腳馬二十八匹,額支工料等銀六。
百七十二兩自
《皇清定鼎》起,止設馬十匹。除荒,實支工料等銀二百。
二十四兩五錢七分四釐七毫。
總鋪 在縣前
楊林鋪 去總鋪十五里。
陡溝鋪 ,去楊林鋪十五里。以上南通穀城路,均州。
均陽水驛 ,在南門外街西,設驛丞一員。界山馬驛 ,在州南百二十里,設驛丞一員。驛通鄖陽,有撫治軍門,當秦楚沖,又近太嶽,四方朝山者所必經。原設有夫馬,編在南漳棗陽協濟之。隆慶間,陳按院始裁,故此驛有供應而無夫馬,徒驛名耳。
《驛站夫馬》等項,原額銀四千八百四十八兩五錢二分二釐。自
皇清定鼎起、至康熙十一年止,除荒外實徵銀六百。
一十八兩五錢一分九釐二毫。內:
一本州原額「排夫一百九十四名,額支工食銀一千二百七十八兩七分二釐。今止設夫四名,除荒實支工食銀二十六兩三錢五分二釐。」 一本州原額「腳馬九十六匹,正閏額銀二千七百五十一兩二錢。今止設馬十匹,除荒實支工料等銀二百二十七兩七分五毫。」
總鋪 在南門外
雙栗鋪 去總鋪二十五里。
清微鋪 去雙栗鋪二十五里。
土陂鋪 去清微鋪二十五里。
窯子鋪 去土陂鋪二十五里。
青石鋪 去窯子鋪二十五里。
界山鋪 去青石鋪二十里。以上南接穀城縣界。
石河鋪 在州西,去總鋪十五里。
黃洋鋪 去石河鋪二十里。
遠河鋪 去黃洋鋪二十五里。以上西接鄖陽府界。
府屬七州縣驛站夫馬協濟支應館夫等項,原額銀三萬四千七百六十四兩四錢六分三釐三毫二絲五忽。自
皇清定鼎起、至康熙十一年止,除荒外實徵銀一萬。
三千二百六十九兩四分七釐八絲三忽九微七纖七渺。
原額本府遞運所聽差紅船六隻,水手工食修船額銀三百六十四兩八錢。自
皇清定鼎起,因紅船廢圮無存。奉更定改協驛站,除
《荒外》實徵銀一百三十五兩二錢二分四釐九毫八絲九忽五微。
府屬原協江南江濟水夫,正扛額銀一百六十一兩一錢四分二釐三毫四絲五忽。自
皇清定鼎起奉,更定改協驛站,除荒外實徵銀七十。
八兩二錢五分三毫四絲七忽七微二纖二塵七渺二漠。
以上三項,共實徵銀一萬三千四百八十二兩五錢二分二釐四毫二絲一忽一微三纖三塵四渺二漠。
府屬均、襄、棗、宜、南、光、穀七州縣並遞運所,原額排扛夫一千五百八十三名,額支工食銀一萬一千三百一十兩四錢五分二釐。自
皇清定鼎,起因南光穀偏僻裁協外襄宜均棗四州。
縣並遞運所奉條議酌量沖僻,共設長養排扛夫四百五十四名,除荒實支工食銀三千二百八十五兩二錢五分二釐。
府屬均、襄、棗、宜、南、光、穀七州縣,原額腳馬六百六十七匹,額支工料等銀二萬二千五百四十三兩。自
皇清定鼎,起因南穀棗偏僻裁協外襄宜均光四州。
縣奉條議酌量沖僻,共設腳驛馬三百三十四匹,除荒實支工料等銀七千九百零九兩五錢三分三釐九毫二絲六忽三纖八塵。
襄陽府兵制考 通志
[編輯]府總
襄陽府總兵一員 ,遊擊四員
守備四員 ,千總八員。
把總十六員 ,城守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四員
屯田一千二百七十二頃二十畝七分五釐一毫。
屯糧一萬五千三百七十三石六斗八升八合。均州屯田一百九頃三十六畝六分二釐二絲,屯糧六百三十二石二斗六升九合零。
襄陽府物產考 府志
[編輯]府總
穀屬
粘穀 、糯糓 、畹糓 、粟、糓 、茅糓、大麥 、小麥 、蕎麥 、芝麻 、菉豆、豌豆 、黃豆 、黑豆 、紅豆 、黍《蔬屬》:
青菜 、白菜 、芥菜 、莧菜 、萵苣、蔓菁 、葫蘆 、王瓜 、茄子 、冬瓜菜瓜 、芋頭 、番瓜 、豆角 、蔥、蒜 、韭 、甜瓜。
果屬
桃子 ,杏子 ,李子 ,菱芰 ,棗子,蓮蓬 ,栗子 ,白果 ,柿子 ,石榴花,紅 柑子 ,橙 ,梨。
藥屬
梔子 杏仁 紅花 荊芥 百合茴香 斑貓 黃柏 茱萸 蒼耳細辛 獨活 地丁 桔梗 半夏蒼朮 連 遠志、 花椒、 山查、石菖蒲、 何首烏、 天花粉、 地骨皮、 黃精、兔絲子。
木屬
松 柏 椿 楸 槐楝 柳 榆 桑 柏桐 杉 《榔 芳騫》。
竹屬
茅竹 、「青竹 、水竹 、紫竹 、斑竹、叢竹 、家竹。」
花屬
榔梅 ,牡丹 ,芍藥 ,紫薇 ,紫荊,木槿 ,梔子 ,海棠 ,山茶 ,水仙,木香 ,迎春 ,素馨 ,玫瑰 ,鳳仙,龍爪 ,雞冠 ,臘梅 ,紅梅 ,桂花,蘭花 ,菊花 ,秋葵。
草屬
菖蒲 ,芭蕉 ,荻 茅 ,艾蒿。
禽屬
鴛鴦 鷺鷥 錦雞 練鵲 野雞,鴿 ,鴉 鳩 我師《禽 半部》樂獸屬。
虎 ,豹 ,狐 ,狸 ,兔,麋鹿 ,豺,狼 ,野豬 ,竹,鼬。
鱗屬
鯉 鯽 鰔 鰱 鱔鯶 鯿 ,黿 鱉 龜蚌 蝦 蟹 螺。
蟲屬
蜻蜓 蝴蝶 蜈蚣 螳螂 ,蝦蟆,蟋蟀 螻蟻 蚯蚓 蜾臝 蜘蛛蠍。
貨屬
綿布 、棉花 、桐油 ,石灰 ,蜂蜜,木炭 ,麻 靛。
襄陽府古蹟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襄陽縣附郭。〉
夫人城 在府治西北二里。晉朱序守襄陽,苻堅入寇,母韓氏謂「城西北角必先受敵。」 率百餘婢及城中婦女,於西北隅築城二十餘丈。後兵至西北角,果潰,移守新城,賊遂引去。襄人因名夫人城。
鄧城 在城東北二十里,春秋鄧國地。按《明一統志》,「南齊將曹虎鎮此」 ,元魏孝文圍之,經月不
下。唐於此置臨沮縣,又改鄧城縣。宋廢入襄陽。其旁近又有牛首、安陽、古城、紅崖、白河、沙河、漁蘭、新城、淳河、滾河十城。宋末元兵圍襄陽,築此於要津以絕其援,故址尚存。
鄾城 在鄧城南八里,古鄾子國。按:《明一統志左傳》桓公九年,「楚師圍鄾」 ,即此。
樊城 在城北三里漢江上,與襄陽對峙,即周仲山甫所封樊國。按《明一統志》,關羽圍曹仁於樊,即此。西魏於此立安養縣,唐改為臨漢縣。廢樂鄉縣 ,在城南二百二十里。春秋鄾國地。按《明一統志》本春秋鄧國地。西魏以縣置鄀州。隋屬郢州,唐屬襄州,五代周併入宜城縣。獅子橋 在檀溪北,通響水洞,每遇濠竭,從橋下引溪水灌入。
大堤 在城外。按《明一統志》:「漢水橫襄陽,花開大堤暖。」 劉禹錫詩:「酒旗相望大堤頭。」 即此。《文選》樓 在縣東南昭明臺上。梁昭明太子建,聚學士劉孝威、庾肩吾、徐防、江伯操、孔敬通、惠子悅、徐陵、王囿、孔爍、鮑至十餘人著《文選》於此。明崇禎辛巳,賊燬。今都御史趙兆麟重建之,仍名古昭明臺。有記。
雄覽堂 宋時建,又有雅歌、「籌邊」 二堂,久廢。漢廣亭 在郡南。群山環繞,漢水映帶,久廢。按《明一統志》,「一名北顧亭。」
孟亭 在郡西南隅。唐王維建,名浩然亭。刺史鄭誠謂賢者不宜斥名,改之,久廢。按《明一統志》:「在府治南,畫浩然像於上。」
聞喜亭 在郡南三里,久廢。按《明一統志》:「唐太守裴坦建,趙璘撰記」 ,歐陽修有詩。
「湧月」 亭 在峴山,今廢。
峴山亭 在峴山上,今廢。按《明一統志》:「宋熙寧初,史中輝因舊址重建,歐陽修記。」
峴首亭 在峴山上,今廢。
望海亭 在習池臥龍山,今廢。按《明一統志》,「唐李紳有詩。」
翊襄亭 在真武廟西,嘉靖間知府呂顒建,廢。漁樂亭 在城南。按《明一統志》:「竹柳陰森,清流貫其間。」
呼鷹臺 在郡東二十里。漢劉表好鷹鳴,登此臺,歌《野鷹來曲》。
劉琦臺 ,在郡東二里,即劉表子琦與諸葛亮謀自安計,登樓去梯處。
將臺 在郡南二里。相傳宋末,元將阿里海牙築此,以指揮三軍。
避暑臺 在隆中山,諸葛亮宅西。
習池館 在郡南八里
鳳泉館 「在習家池」 ,今廢。
《磨石碑 》歲久碑廢字缺,無稽。
文筆峰 在峴山東。隆慶間,都御史汪道昆建。《藏龜誌 》:「在峴石下。」
鐵窗口 在郡北二里樊城西。晉人鑄鐵櫺列樹堤岸,以通水道,如窗櫺然。
的盧塚 在檀溪西
金牛池 在牛首北
宜城縣
楚王城 在縣東北三十三里。《括地誌》云:「楚昭王故城在襄州樂鄉縣東北三十三里,故都城東五里,即楚國故城。」 蓋昭王徙都都城也。按縣志,在縣東十二里。白起灌鄢,楚王因城於此。羅川城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古羅國地。按《縣志》有熊氏之後。
黎丘城 在縣東。岑彭擊秦豐於鄧,進圍黎丘,即此。按:《一統志》《後漢書》邔縣下有此城。
宜城故城 在縣南九里。本楚鄢縣。漢改宜城,屬南郡。其地出美酒。梁元帝詩:「宜城醞酒今朝熟,倚鞍繫馬暫棲宿。」 明英宗皇帝《寄襄惠王歌》:「適情細膾槎頭鯿,洽歡滿泛宜城酒。」 故襄城 在縣南十五里,即古郾子城。三國魏徙荊州,治宜城,以城在襄水之陽,故名襄陽。《縣志》:或曰:「兩山駕水為襄,內有小城,即王居也。」 烏耳城 在縣北四十五里,地名圓通寺。觀林城 在縣南五十五里。地名王城。港。城蹟猶存。
故宜城 在縣北三十里。漢置宜城縣,即此。後山水沖崩,遂遷郾子。國蹟存,蕭穎士有賦,今失。豐樂鄉縣,按《縣志》,在縣南九十里,本春秋鄧國地。西魏以縣置鄀州。隋屬郢州。唐屬襄州。五代周併入縣,即今豐樂河,屬安陸鍾祥縣。廢宜城驛 ,在縣西三十里。驛前有水,傳是白起決西山下澗,灌此城,城壞,楚人多死流城東陂,臭聞遠近,號曰「臭陂。」 陂有蛟害。
善謔驛 在縣北。《史記》云:淳于髡獻鴿於楚王,至此放鴿,挈空籠見王曰:「臣不忍鴿之渴,出飲之,俄飛去,吾欲死,恐人議王以鳥獸之故,令士自殺,將欲買而代之,是欺王也。」 楚王曰:「齊有信臣若此。」 厚賜而歸。
段成式宅 在縣西六十里,即「木香村。」
王逸宅 ,在故宜城縣西北二十步,俗呼為「王家屋場。」
宋玉宅 在縣南三十里,宋玉墓之南。
舊站園 在縣南三十五里。唐時於太傅遷縣於南境,多驛此站,路通宜城,驛蹟尚存。《縣志》作「舊店園。」
楚王宮 ,韓愈《驛記》云:「昭王井東北數十步,古昭王廟,古木萬株,多不得其名,尤多古松大竹,莫敢伐。於太傅鎮襄陽伐之,建城驛,舊廟弘盛,今為草屋。廟後小城,蓋王居也。其內偏高廣圓,方八九十畝,號殿城,當是王朝內之所也。其磚可為硯。」
打鼓臺 在縣南八里,地名「圓蒼白」 ,起,操軍於此,臺下有走馬堤。
杜康臺 在縣治東。昔杜康造酒於此。臺下有井堙塞,相傳有酒味香,人莫敢聞。按《縣志》童謠云:「杜康臺卸,狀元生明。」 邑令朱崇學立臺曰「杜康臺」 ,結亭臺上。邑令張相建,圍以石欄,額曰「杏花樓、狀元亭。」 萬曆三十年,邑令胡明佐復高而大之,左右各設有門,仍於臺左築一廚舍。崇禎壬午後,臺卸,僅存石欄。
古城堤 在縣北三十里,地名「東洋」 ,古城蹟尚存。
走馬堤 有三,一在故襄城東,抵果合口,楚人走馬之地;一在蘇家湖驛傍,白起攻楚走馬之地;一在縣北十五里,自故宜城抵漢江三十餘里,亦古走馬之地。
浣紗嘴 在縣東南六十里。春秋時有浣紗女於此,遇子胥亡命渡漢,疑之,女抱石投江,以明不泄,即此地也。
破河腦 在縣南四十五里。春秋時,楚平王殺伍奢,子員出奔,曰:「吾必覆楚。」 平王卒,國人因葬於石子湖水中,作虛塚於江南岸上。後員以吳兵入楚,遂破河車水,取平王屍鞭之,故名操軍場 ,有二:一在黃憲塚南,白起操軍之地;一在縣東南六十里,關羽操軍之地。
《賁於園 》在縣西街。明鄖陽撫治王世貞曾遊此,有題,今失之。
夫子崖 在縣南四十里。相傳夫子曾遊此。按楚昭王興師迎孔子至楚,而楚都在鄢,則夫子轍蹟之至鄢審矣。《府志》據此,另為《聖蹟志》,則夫子崖之說當可信也。
釣魚洞 ,在練港。相傳太公曾釣於此,燈煙蹟猶存。
冠蓋里 在縣北。漢宣帝末,有卿士、刺史、二千石數十家,朱軒華蓋,連延掩映。荊州刺史行部見之,嘆其盛,曰「冠蓋里。」
木里溝 在縣西北,即東渠。漢王寵為刺史,鑿廣之,與木里溝灌田六十頃。宋縣令陳表臣復修之,起水門四十六,通舊陂六十有九。
長渠 在縣西十餘里。荊及康狼,楚之西山,水出二山之間為「沔水。楚屈瑕伐鄢,亂次以濟」 ,是也。秦白起攻楚,去鄢百里,立堤壅是水為渠以灌鄢,遂拔之。
南漳縣
臨沮城 在縣境。漢置縣,屬南郡。東漢為侯國。晉屬襄陽郡。
中廬城 在縣東五十里。漢為縣。東漢為侯國。按《一統志》云:「在府城南。」 隋改次廬。宋省入南漳。羅國城 ,在縣東南八十里。《春秋》楚使莫敖伐羅,即此。
山都城 在中廬鎮。秦置縣,屬南陽郡。東漢為侯國。
御書閣 「在縣儒學內。」
分經臺 在明教寺。梁昭明太子同隱士劉虯、法慧註《經》之所。
刻木谷 ,在縣南十五里。漢孝子丁蘭所居。三股松 ,在雙池寺東。相傳昔松顯靈異,封護國將軍,賜金牌掛枝上,年久枯而不朽。
《石爐瓶 》,在靈惠寺北,有二石並列塔前,高丈餘,若爐瓶。
棗陽縣
土城 在縣傍,未詳何時築址尚存。
岑彭城 ,在縣北三十里。漢岑彭牧馬處。舂陵城 ,在城南三十里。漢元朔元年封長沙
王子買為舂陵侯,至戴侯仁請徙南陽,元帝時,乃徙蔡陽白水鄉為春陵侯。望氣者蘇伯阿見舂陵城,嘆曰:「氣佳哉!鬱鬱蔥蔥。」 及光武即位,改曰章陵。按《一統志》,蔡陽漢屬南陽郡,今屬棗陽。南陽城 在縣東南三十二里。晉司馬周偘築臥牛臺 在縣境,漢光武嘗騎青牛於此。三臺 在報恩寺後,各塚突起,高丈餘,為縣治後枕。
無梁臺 在縣南二十里。臺殿皆磚石,不用寸木,因名「無梁。」
「地藏臺 」 ,在縣小東門內報恩寺。
「勤民樓 」 即元時所置花縣譙樓。縣有八景,此其一。
漢光武宅 ,在縣東南四十里。宅南有「白水。光武幸舂陵祠園廟,因置酒舊宅,大會父老故人」 ,即此地。
夕陽館 在縣東
廣昌館 在縣北
穀城縣
穀城 ,在縣西北五里。即古穀國。
延岑城 ,在縣西八里。岑漢南陽人,起兵武當,於此築城。
洛陽城 在縣東十三里,不知何時築址尚存。張飛城 ,在縣西南五里,相傳張飛築址尚存。廢筑陽縣 ,在縣東四里,漢為縣。蕭何之子封筑陽侯,即此。按《明一統志》:「梁置郡,隋廢郡,改縣曰穀城。」
廢乾德縣 在縣北。《明一統志》:在穀城縣。宋分穀城置此縣,後改為光化縣。
水南寨 前後莊 俱在縣境。
格壘 在縣南十二里岡上,東臨漢水。漢末,劉表將李氏甚富,有僕數百,以其奴戶立筑陽縣,率眾保此,因號「格壘。」
磨兜鞬石 在縣城門外道傍石人,其腹上有銘雲「磨兜鞬慎勿言」 六字,鞬刻傳作堅。又距縣西四十五里,有二石人相偶而立,腹上一刻雲「已及」 ,一刻雲未匝。莫曉其義。
光化縣
酇城 秦置酇縣,漢封蕭何於此。《明一統志》:「梁立酇城郡,後周廢入陰城,址有二墩在舊縣前,今傾入漢水矣。」
順陽王城 ,在固封山下。
空城 在縣北五里
古陰城 即陰城鎮,為「北集街。」 萬曆間遷城,改為「西集街。」
古城 ,在縣東北三十里,基塹尚存。
千歲堂 宋張士遜建
霽景樓 在舊縣前
毓秀閣 、仰賢閣 、臨漢閣 俱在縣境內。豐功閣 在舊城上,廢。
草書閣 「在舊城東北門」 ,廢。
金雞塚 ,在縣東北五里。
均州
三王城 ,漢末王莽支庶王康、王常、王鳳,各築一城,志在不軌,佯城此以禦侮。光武興,皆墮址。一在州東北,一在州東南,一在州西南城隅。濮王宮 在州內,今報恩寺即其址。按:《明一統志》:「唐太宗第三子泰,初封魏王。太宗廢太子承乾欲立泰,長孫無忌請立晉王治,改封泰濮王居此」 ,即乾明寺址。
巨無霸寨 在州東十五里。龍泉寺即其址。滄浪亭 ,在州東北三里濱。漢江孺子歌處。又「屈原遇漁父歌處。」
尹公亭 在州境,宋尹洙謫居時建。
禹蹟池亭 在禹蹟池上,昔禹治水時至此。「臥雲亭 」 ,在龍山上。
井泉亭 在州南赤山東。
紫雲亭 在凈樂宮內。按《明一統志》:「宋晁端夫云:『面迎武當之疊嶂,左瞰漢江之巨浸』。明永樂十七年,奉敕重建。」
宗海樓 在州東一里。宋陸凱有記。按《明一統志》:「下臨清漢,江山映帶,景物之變無窮。」
《帝舜耕蹟 》在土陂窯子鋪,去州九十里。《舜碑》僅存螭首,不知何代立。
「舜子井 」 在姚子鋪,即浚井出處。
舜子床 在州南葫荻山,舜耕歷山處。距州一百三十里。
社柏樹 ,《水經》:「南陽武當有社柏樹,大四十圍。梁蕭欣為守,伐之。忽有一大蛇從樹中出,群蛇隨之入南山,聲如風雨之撼樹,人皆驚異。」 舊志:「樹在州前。」
榔梅 ,在太和山。真武折梅寄榔樹之上,祝曰:「若道成則花開果結。」 後竟如其言。今樹尚在。
《府志未載古蹟 明一統志》
[編輯]本府。〈襄陽縣附郭。〉
牽羊壇 在府城中。舊傳,刺史初至,必牽一羊詣壇遶之。以其所遶之數驗治州之年多寡。晉文帝為刺史,羊行六次不止,果八年。
銅鞮坊 在府城山南東道樓左。楚人好唱《白銅鞮》詞,因以名坊。唐李白詩:「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江城迴綠水,花月使人迷。」 宋查道詩:「白銅鞮側花迷塢,解珮江邊柳拂青。」
諸葛亮宅 在府城西二十二里隆中山下,蜀漢諸葛亮所居,宅西有避暑臺,因昭烈三顧亮於草廬,有「三顧門。」
宋孝武宅 在府治東南馬鞍山。劉宋孝武帝所生處。
龐德公宅 在峴山南廣昌里。
孟浩然故居 在府城東南鹿門山。浩然嘗自賦詩云:「山水觀形勢,襄陽美會稽。」 唐白居易詩:「南歷鹿門山,藹若有餘香。舊隱不知處,雲深樹蒼蒼。」
杜甫故里 ,甫《迴棹》詩云:「清思漢水上,涼憶峴山巔。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
張柬之園 在府治南五里。柬之,唐相也,園址尚存。
桃林 在府城南六里。晉桓沖北伐,屯軍於此。是時食桃,至春,其核萌生,遂成茂林。
墮淚碑 在府治東九里。晉羊祜鎮襄陽,有功德於人。百姓於峴山建碑立廟,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墮淚碑。唐李白詩:「空思羊叔子,墮淚峴山頭。」
晉柏 在峴山下,有小碑,題曰《晉柏》,其柯幹如鐵石。
山南東道樓 舊府治,有唐李陽冰篆「山南東道」 四大字並碑文。宋端平間,襄陽失守,碑蕪沒。淳祐間,高達復襄之後,程士元復創層樓,下跨市路,南觀群山,北望中原,為一郡之勝。
南平樓 在府治前。元守帥楊珪建,姚燧為之銘。
獅子樓 在縣西南。洪武初建,繪獅子於上,以鎮楚山,故名。後燬。今置石獅於上,作亭覆焉。愛峴閣 在府城舊漕治,占三峴之勝,得中峴為多。
學業堂 在府治南。舊傳漢諸葛亮讀書之所。「樂善堂 」 在府治。梁簡文為晉安王鎮襄州日,畫前刺史李陽等十三人像於堂,因名。
光祿堂 在府治南。《宋史》中輝光祿卿守襄陽時建,故名。
南漳縣
御書閣 在縣學,貯《御書》。
光化縣
霽景樓 在縣內。宋李豸詩:「層樓壓清漢,初上便忘歸。夕靄藏平野,晴煙漏翠微。」
均州
望仙亭 在州境。《舊記》云:「西南絕勝之境飛昇臺 ,即真武飛昇之所。」
「元始臺 」 、「禮斗臺 」 ,俱在太和山。
陵墓附 府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襄陽縣附郭。〉
春秋楚昭王墓 在習家池北。南齊建元中,盜伐塚,得古書竹簡、青絲編簡。後沈約亦得數簡以示劉繪,繪曰:「《周禮》逸篇。」
楚莊王墓 在北鄧城鎮鄾城內,俗呼莊家塚。按《明一統志》「春秋楚王旅葬於此。」
漢劉表墓 ,在府城東。
南頓君墓 ,在郡東七里,光武父南頓令欽也。「習郁墓 」 ,在習家池上。
晉王叔和墓 在峴山南。
宋「武昌王《劉渾》」 墓 失其處。
唐孟浩然墓 在鹿門山。按《明一統志》:宋顏君詩:「可憐垂世詩千首,換得荒墳數尺碑。」
劉言史墓 ,在郭外五里。
「盧多遜墓 」 ,失其處。
明襄憲王墓 ,在府城西永安山,即五朵山。襄定王墓 ,在府城西久安山。
襄𥳑王墓 在府城西隆中山。襄懷王墓 在府城西豐樂山。
襄康王墓 在府城西柏香山。
襄莊王墓 :在府城西龍泉山。
襄靖王墓 在府城西青安山。
襄忠王墓 在府城西青安山。
任亨泰墓 在南鳳山。亨泰,狀元,官禮部尚書,敕葬。
王忠墓 在鳳凰山。忠,王信,父死國難,母岳氏守節。詔旌忠為「忠臣」 ,贈都督,岳為「節婦」 、太夫人,敕葬。
宜城縣
楚平王墓 ,在縣南四十五里。春秋時,楚平王葬於水,作虛塚於岸上,有廟在塚前。
楚昭王墓 ,在故襄城內,有碑存。
金汁墓 ,在縣南六十里。春秋時浣紗女墓。伍子胥移葬於此,以鐵汁灌墓。
淳于髡墓 在縣西北十七里善謔驛西,即放鵠所,名侯堂營。正德間,知縣朱崇學立碑於縣西官路四里,雲「辯士淳于髡之墓。」 仍立小碑於墓前。
宋玉塚 在縣南三里。有三塚,在宋玉宅後。正德間,知縣朱崇學立碑曰:「楚大夫宋玉之墓。」 嘉靖間,撫治路迎建祠堂門宇,置守塚一人。向寵墓 在毛家港一里,有石羊存。
黃憲墓 在縣西北十五里舊官路東,俗呼雲「黃連塚。」 正德間,知縣朱崇學立碑今縣北官路五里,雲漢處士黃憲之墓。仍立小碑於墓前。馬王塚 在縣南四十里馬王沖南,疑即馬良塚。
七十二塚 自縣北至潼口,大塚七十二,相傳漢、唐、宋、元名臣塚。
「匡王塚 ,去縣東七里。」 未詳何代。
歐陽國公塚 在縣東曾公沖,有三塚,世失其名。
南漳縣
周卞和墓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抱玉岩之東。
棗陽縣
漢章陵 ,在縣南。光武祖舂陵節侯諸墓。岑彭墓 ,在縣東北四十里。
劉琦墓 ,在縣東五里,高二丈,劉琦曾屯兵於此。
穀城縣
周穀伯墓 在穀山。《春秋》「穀伯綏卒,葬於此。」 唐王陵 ,在縣西南五十里望成岡,有翁仲,見存。
宰相張柬之墓 在涓口都。
宋崇寧王妃墓 在崇寧寺東。
明衛國公鄧愈墓 在縣西四十里。
光化縣
夫子塚 在舊學廟基。先是,夫子有塑像。嘉靖間毀像易木主,有司不忍撤,為設障蔽。萬曆間遷學,遂葬像於《桫欏》樹下。
伍舉墓 在富鄉村
漢婁壽墓 ,在縣東南十八里。有碑,漢熹平中立,題雲《先儒婁先生碑》。
宋張士遜墓 在紅巖,仁宗御篆其碑曰「舊德之碑,半崩漢水。」
李仲芳墓 ,在遵教鄉友於村。歐陽修撰《墓表》。歐陽慶墓 ,在廣節山之原。歐陽修撰《墓表》。元張良弼墓 ,在杏花山。
均州
江元帥墓 ,在州東馬鞍山,有墓碑。
梁王墓 ,在州西北一百里。有人入其墓,寬敞,有鐵柱四,繫硃棺。
雙塚 在州南十五里。有二大塚盤踞里許,地名「雙塚屯」 ,碑沒,僅遺一石人。以上俱失世代。韋公墓 ,在州城南七里,屯有墓碑。
姜公墓 ,在州城南七里屯,有《太常墓碑》。。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