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259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卷目錄
常德府部彙考五
常德府風俗考
常德府祠廟考〈寺觀附〉
常德府驛遞考
常德府兵制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九卷
常德府部彙考五
[編輯]常德府風俗考 府志
[編輯]本府。〈武陵縣附郭。〉
《漢書地理志》云:「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 又云:「飲食還給,不憂凍餒,亦無千金之積。」
《武陵記》:「人氣和平,多淳樸,少宦情,有虞夏遺風。」 《楚辭九歌註》:「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覡。」 按:楚開文字之始者屈子,其所稱帝稱神者不一,如湘君、湘夫人、東皇、太乙、司命、山鬼、國殤之類,皆從俗以為詞者也。屈子猶且不免,況其他乎?謂之信鬼好巫,或亦其有之者。宋鍾蜚英《學記》:「常武為守節禮義」 之國。
《元志》:「居民務本,勤於耕織。」
《元史節翁樂記》:「鼎城為文物之邦。」
武陵古望邑,衣冠禮樂為名區,文物甲湖。右《玉海鎮節賦》「武陵桃源」 ,是謂有常之域。
關尊德《燕賢序》:「文物之風再行,吚唔之聲盈耳。」 《周瑛學記》「人才為湖南之冠。」
元旦 ,是日,男女晨興,各盛服拜祖先畢,拜父母及以次尊長,然後出謁親戚鄉黨不相見者投刺。大約三五日與他方略同,出必擇吉方與吉時,三日不掃除舍。
立春 ,觀土牛。以牛首紅白等色占水旱等災。以勾芒鞋帽占寒暑晴雨。人家近有以生菜作春盤,茹春餅,親友會飲,謂之「春臺席。」
上元 剪紙為燈,糊以竹格,飾以五彩,有繡毬、走馬、蓮花諸類,雖無閩浙刻絲等項,亦頗精巧。好事者作成燈謎,夜則相聚以猜,名曰「打古燈」 ;婦女成隊宵行,名曰「走百病。」 各家以椒為湯,入虀菜諸果物,人至而飲之,謂之「時湯。」 又作麪窩,如雞子大者十二,以象十二月。每窩標記某月,用甑蒸之,如炊飯然。久之,取視水淺深有無,以稽某月之水旱,悉多有驗。至十九夜,燒燈社日 ,鳩錢買牲醴賽會,相飲而罷。鄉村即以是月浸破種穀。
清明 插柳於門,人簪一嫩枝,謂能辟邪。具酒食掃墓。以竹枝懸紙錢而插之,謂之「標墳。」 端午 俗重此節,是日懸艾於戶,食角黍,切菖蒲和雄黃泛酒飲之。又以雄黃噴室,塗小兒耳鼻。舊相沿有泛龍舟之戲。其初不過鄉人習為競渡,近則角勝負,竟有毆傷溺死之異,搆訟無休,反為俗累,今已禁止。
中元 ,各家備牲醴以祀祖先。
中秋 設酒果,對月飲之,名曰「賞月。」 即以月之明暗占湖魚之有無;暗則有魚,且卜來歲元宵之晴雨。諺曰:「雲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燈。」
重陽 「飲茱萸酒,蒸菊花糕」 ,相約登高,效孟嘉《龍山落帽》故事。
冬至 俗以為重,每作米麪食相餽,及坊衢中交賀,略如元旦儀。
歲除 歲將盡數日前,鄉村多用巫師,朱裳鬼面,鑼鼓喧舞,竟夜不止,名曰「還儺。」 此亦信鬼好巫之一驗也。二十四日,掃除舍宇祀竈。除日易門神桃符春帖。姻友之家,以酒果之類互相餽送,作米麪食,以為迎新聚飲之儲。至夜,燒爆竹辟瘟丹,飲分歲酒,或竟夕不成寐,曰「守歲。」 《桃源縣》。
晉《桃花源》詩:「俎豆猶古法,衣冠無新製。」
《舊志》:民性質朴,郊野事漁獵,嫁娶不親迎,喪事用浮屠,疾病用鬼巫。少服藥藝,不求工商,不致遠。士少宦情,不好詞訟,素號「易治。」
龍陽縣
元納《加臺亭記》視鼎、澧諸邑文學為盛。
《舊志》:「地瘠民貧,風俗淳樸。山野之中,以農桑為本;水澤之中,以網罟為業。」
《新縣志》:楚俗信鬼好巫,龍陽為甚。鄉市每歲首數日,遊儺索祭,人有疾則曰降神,吉則曰還願。城市尚奢,餉客每豐簋,亦好施與,如募修之類。西南山村耕織販負相半,頗稱勤樸。惟服毒輕生為惡耳。
親迎禮,廢喪事,尚酒,宴饗友朋,樂義舉。凡居父
母喪不能成禮者、男女不能成姻者,咸出貲助之。曰「孝友會」 ,曰「喜會」 ,輪次相償。
沅江縣
《舊志》:「地僻民稀,田低土瘦,人性愚懦,懼於爭鬥。湖汊為居,網罟是利,歲時所尚,頗同」 本府。附《清陵亭長》《武陵競渡略》。
競渡事本《招屈》,實始沅、湘之間。今洞庭以北,武陵為沅;以南長沙為湘也。故划船之盛甲海內,蓋猶有周、楚之遺焉。宜諸路倣傚之者,不能及也。
舊制,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月一日新船下水,五月十日、十五日划船賭賽,十八日送標訖,便拖船上岸。今則興廢早晚,不可一律。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標者。或官府先禁後弛,民情先鼓後罷也。俗語好事失時者云:「打得船來,過了端午。」 至今不足為誚矣。
船一,以杉木為之,取其性輕,易劃得燥木,為龍骨尤妙。一船司命,全在龍骨。生硬橈軟,使船不進,皆龍骨病也。其次在䉡𥰓,以麻札竹相續為之,繞船首尾,急束數十番,然後互相穿度,勾絞為織。此一船之筋,以前後促緊如弓梢,船行身不動為良,否即嚲水易敗也。
船式長九丈五尺,最為中制。過長有十一丈五尺者,短至七丈五尺止。此武陵郡中船也。俗說「長船短馬」 ,大意以坐橈多者為勝,實不盡然。有長之駑緩,不及短之精悍者。其他湖泊溪港,所在有船,短不及式,或時飾他船水嬉而巳,賭賽無取焉。
凡船決賭,以選橈為第一義。橈手俱出江南打魚家,以姓著者曰「段家」 ,「芮家」 以地著者曰「德山。」 德山港其人謂之「水老鴉」 ,狎巨浪如枕席者也。凡散橈皆以銀米先期占募健兒,至期挑選用之。有畏生事不上船,及婦惜夫不聽募者,須紅布三五尺可得,亦猶款胡用脂粉之屬焉。一種江頭給艓之人,抱甕灌園,不以漁為業。其橈輕少無力,謂之《菜橈子》。咸黜不用。
凡選橈法:先遣兩橈共一船相背而劃,以知強弱,謂之「兩頭忙。」 復合十餘橈,分左右翼,急劃數轉,如盤蟻封,以觀整亂,謂之「渦兒漩。」 大抵左橈難於右橈,猶射左右開弓之有鈍利也。
「船,以䉢為中線,虛縛船上。䉢前後立者頭梢二人,䉢中立者旗鼓拍板三人。和䉢不拘人數,多不過四五,少或無之。䉢下施橫木,約二尺許,一枚如梯,桄子相次,左右坐橈處也。船過十一丈,可坐八十橈,九丈者六十餘橈,七丈者四十餘橈。行船以旗為眼,動橈以鼓為節,橈齊起落,不亂分毫,亂者黜之。」 謂攪槳手與「橈相應,唯拍板聲最妙,如出橈間,響戞空水。」 諸處不用拍板,唯武陵為然。或代以金,失之愈遠。
和䉢一名和橈。劉禹錫《競渡曲註》曰:「競渡始於武陵,至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義。」然則和䉢亦疑和楫之訛也。古漸遠不聞何在之聲,第相呼曰「拏橈。」拏橈,《莊子·漁父》「杖拏而引其船。」陸游《老學庵筆記》:鼎澧謂拏子為橈,義兼諸此。
划船,當郡城之中,遠者自漁家港來,沿流十五里;自白沙渡來,泝流三十五里。計一日之間,五十里內,旗鼓鬨然,而徘徊往還與賭賽之地,不過十里間耳。江南上至段家觜,下至青草觜;江北上至上石硊,下至下石硊,面勢闊遠,堪為賽場。南則芳草茂林,雪沙霞岸,北則危樓畫檻,古堞重城,觀者於此鱗集。劉禹錫詩:「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 斯實錄矣。
賽船,雖有上下長江、南北分江之名,然不足為準。惟自北而南,橫江互競,兩船約略齊驅,須到彼岸與否,為輸贏的據。范慥《競渡賦》曰「聿來肇自於北津,所屆眇期於南浦」 ,殆謂是也。五月沅江漲落,不時隔岸,迂捷俄異。慣船者皆深識水候,兼船所直之方,不差毫末,先勝而後戰焉,否即浪戰敗矣。記船以鼓,大約橫江漲時,三百六十槌,逐岸增損,不能悉載。
凡船賭賽,雖一江之中,彼己形見,猶狙詐百端。或前驅中流,整陣待敵;或卷旗臥鼓,發伏爭先;或乍進乍止以屢出相疲;或一縱一橫以分途並扼;或甲與乙賽,丙先為誘迨;甲乙成賭,丙旋抽回,謂之「送船」 ;或甲強乙弱,讓乙先行,卻後追去,謂之「趕船計路。」 以船有趕半船、一船路,甚至五船、十船者。贏亦如之,謂贏半船一船路,甚至五船、十船也。又或量力不進,遇敵先迯,謂之「怯船」 ;本無鬥心,優游竟日,謂之「演船」 ;其人久習船事,足智多姦,謂之「老水」 ;後生輕銳,不測成虧,謂
之新水雖勝亦倖也
武陵唱《山歌》,多《竹枝》遺意。白居易詩:「江上何人唱《竹枝》,前聲曳斷後聲遲。」 唯武陵人歌「曳後斷,斷後遲」 為備。其體亦時有新語,出漁翁、馬隸口中,奇快可賞。《龍船歌》則不然,兒童所傳,終老無異。每唱四聲,前聲畢餘,耶野二音,後聲畢餘,阿、妸二音而已。亦有相沿套頭,如《石榴花》、葉兒青之類,為起興語。臨時撰足四句,彼此相嘲,鄙俚無足道。抵暮散船,則必唱曰:「有也回,無也回,莫待江邊冷風吹。」 其來甚遠。按《隋書地理志》:「屈原以五月朢日赴汨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湖大船小,莫得濟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爾鼓棹爭歸,競會亭上』。」 斯則有也回,無也回之義,乃數千年之語也。
武陵東門外舊有招屈亭,劉禹錫詩:「昔日居鄰招屈亭。」 《競渡曲》云:「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 斯《隋志》競會亭上之驗。其地本名屈原巷,近有小港名三閭河,蓋原生平所遊集也。俗傳競渡禳災。《風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綵繫臂,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 亦因屈原《荊楚記》曰:「五月五日,並蹋百草,採艾為人,懸門戶,禳毒氣。」 又曰:「屈原以是日死,並將舟楫拯之。」 蓋兩事合為一耳。梅堯臣譏原好競渡,使民習尚之,因以鬥傷溺死,一歲不為,輒降疾殃,失愛民之道。劉敞作《屈原嘏辭》,言競渡非原意,以曉聖俞,辯說蜂起。余謂楚俗尚鬼,原生時放逐沅湘,親睹淫祀,山鬼國殤,何與人事?而皆為之辭,蓋其俗有不可變者也。況原以忠直憤塞,蹈身洪流,民秉之良,目謀憔悴,耳屬牢騷震駴,未有憑一葉之舟,墮千古之淚,亦何傷乎!江南卑濕,溫暑司辰,王侯駕言,士女於邁,抑亦山陰之「禊竹」 ,汝南之「插萸」 也。使其可已,何俟今日?
今俗說,禳災於划船將軍具牲酒黃紙錢,直趨下流,焚酹詛咒,疵癘夭札,盡隨流去,謂之「送標。」 然後不旗不鼓,密划船歸,拖置高岸,搘閣苫蓋,以待明年,即今年事訖矣。爾時,民間設醮,預壓火災,或有疾患,皆為紙船,如其所屬龍船之色,於水次燒之。此本韓愈《送窮具》車與船之意,亦非苟作。
桃符、兵罐二物,船人臨賽擲之以祈勝,非也。桃符能殺百鬼,乃禳災之具。兵罐中所貯者,米及新豆之類。按《續齊諧記》:楚人哀屈原,每至五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教回以楝葉塞筒,五綵絲縛免,為蛟龍所竊。自是世有楝葉粽,並帶五色絲。此兵罐盛米,乃竹筒之訛,未有角黍以前之遺制也。
「划船,不獨禳災,且以卜歲。俗相傳歌花船贏了得時年。」 只此一句,無上下文,不知所自始,而頻有其驗。儲光羲《觀競渡》詩曰:「能令秋大有,鼓吹遠相催。」 然則其來已久,蓋未有好事划船,非樂歲者也。《龍船歌》耶野阿妸餘音唯武陵為然,諸處不爾。一雲其音為些些,本《招魂》《楚些》之遺,弔屈意也。按宋玉《招魂》,帝告巫陽:「有人在下,我欲輔之。魂魄散失,汝筮予之。」 蓋原已死時語。今划船用巫寔始於此,說者乃謂玉徇楚俗,生用此法,於原似未為得。
划船用巫陽為厭勝,或走聘名巫於萬山中,謂之「山老師」 ,法力尤高。大約划船,先夜頭人具牲酒,倩巫作法,從船首打觔斗至尾,撒蕎燃火,名曰《亮船鼓》,徹旦不懈,以防敵巫偷作幻術,或捕得之,捶死無悔。
划船之日,巫舉油火發船,以其紅黑高下占船之勝負,歷歷不爽。巫所奉神,名西河薩真人,詛咒,有蠻雷猛火燒天等術。手訣有收前龍,息陰兵,移山倒海等術。卷褌露足,跳罡七步,持水激火,火起船行。咒詞有「天火燒太陽,地火燒五方。雷火執常法,燒死諸不祥。龍舟下弱水,五湖四海任飄揚」 云云。船底在水中,用白茅從首至尾,順拂一過。亦防敵人暗繫諸物,以成滯澀。餘法祕妄,不能悉知。
划船擇頭人必有身家拳勇者為之。前數日,刊梨棗一片,上畫龍舟,下書詞,調蒸麪為餅餌,遍送所隸地方索報,以金錢。親戚或有力之人派供酒飯,以供具盛者為平生有行止之人,亦有尋常許願供酒飯者。其日江中小艓揭「黃錢」 二樹彩聯,鼓吹而往,即供飯船也。
凡供酒飯,雖船人醉飽,必強飲食之,顆瀝不留餘,則撒江中,盤箸亦擲諸水,不復攜去。至晚散船,人家競取船倉中水,雜百草為浴湯,雲「可辟惡」 ,斯皆祓禳之類也。
船人無不習水善游,惟頭旗鼓拍四人,不必善水,則皆寄命橈手。是日,划船悉頂「巫師符篆」 ,及製黃赤小旗,取鷺鷥毛插鬢間,厭勝物也。觀者樹紅綠彩,或製句彩上,俟船過賞之。凡船所經,係其隸地,放爆竹、黃煙,揮扇喝采相和,否則群聲合譟以揶揄之,怒者掣屋瓦飛擊如雨,船人橫橈舞掌,作勢相應雲。
花船廟神曰梁王。其像冕服侍衛兵仗甚嚴,乃東漢梁松代馬援監軍征五溪夷者也。土人祀之。陽山,劉禹錫詩:「漢家都尉舊征蠻,血食於今配此山。」 又曰:「梁國三郎威德尊」 ,即此。江南有廟,郡人祈嗣踏青,桃李甘菊花時,率往遊焉。劃花船則有事茲廟。刻神像於龍之首,塗其鱗尾,五色兩旗,白質龍文,或刺或繪,五色頭梢,旗鼓和拍之人,服黃白色。所隸地曰神鼎、清平、常武三門及七里橋。賽花船,鱗尾、旗服多同花船,其廟神曰「靈官。」 所隸地曰漁家港、竹笮灣等處,紫船鱗尾,旗繪皆紫,服黃白色。廟神曰「李才將軍,手赤棒」 ,典江湖舟簰,未詳所出。所隸地曰槐花堤、清泥灣。白船鱗尾,旗服純白,廟神曰老官,曰羊頭三郎、竹馬三郎,皆一手操橈,一手或拳,或弄綵毬。古有竹郎神,未知是否。所隸地,曰拱辰、永安二門及善德山。烏船鱗尾皆烏,紅船鱗尾皆紅,旗皆赤色,服皆純青,諸船橈服雜色,此兩船橈亦純青。廟神曰黃公、大伯、二伯、三伯,黑面,手操橈。相傳兄弟皆靛客,溺水為神者也。所隸地曰臨沅門、大河街、德山港、蘇家渡、白沙村。大抵廟神多不經,莫由釐革,姑紀其寔如此。
諸船分界,唯士民割據,勝負囂爭,兒童婦女,無肯遜人一語。或祖居此船、遷居彼船,只認祖居者過半。或居此船而不爭船。其黨人憎之,謂沒志氣,納《降書》,攥桶子。凡與人手談,拇陣角飲,爭言勝;或口稱「鼕鼕」 ,打鼓聲也;或張兩袖舞,稱贏了,贏了,和橈勢也。流俗酷溺如此。若榮府建邦啟土,道府縣公署臨民,雖在諸船界中,無屑屑分畛之理,俗兒亦以市井見分之細甚矣。船中兩旗,方幅各尺五寸,以布為之。《楚辭》:「乘回風兮載雲旗。」 韓愈《羅池廟碑》曰:「侯之來兮兩旗,度中流兮風泊之。」 此亦迎神之物也。
划船招屈,良有深意,不獨感興汨羅。《楚辭》:「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而擊汰。」 「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 此原生平遭遇,掩抑迍邅。後人寫之疾鼓輕橈,轟霆捲雪,庶一洗其不平之氣耳。又曰:「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 沅與枉渚,皆武陵水名。
龍船不施頭角,或試施之,一再行即取去。唯刻木鱗三尺豎船首,謂之鵝項頭,人所倚立者也。相傳:昔河洑龍本造黃龍船,施頭、角、鱗爪,體似真龍,鼓行沒水,百無一人出者,故皆以為戒。亦云:「橈出德山龍井中」 ,黃船用是始廢,不誣也。青船舊隸清平門外,謂之「青竹標」 ,不知何時廢。今小廟存焉。
「《江上看船》。北岸樓有三四層,自清平門至下石硊,其長五六里,皆前期爭納僦直多至數百文,緩即為人占去。至日提壺挈榼,馬步魚軒,肩摩道上,巳牌則畢集矣。盤中佳果,有韓家李麥黃桃新味,有鰣魚蓴菜。嘗鼎一臠,下鼓千里。方共清談浪笑,忽聞船賽。莫不停杯變色,倚檻瞪眸,是耶非耶?若得若失,元黃自戰」 ,勝負俄分於時。或「氣湧如山」 ,可以踏江穿屋;或「顏灰若死」 ,不知「下殿辭樓。」 「鷹飛天」 而「雉伏蒿」 ,「龍為魚」 而「鼠變虎。」 殆未足以極其情狀也。
看船僦樓,亦各有域。花白諸船人不入烏船域,「烏紅」 船人不入花船域。有互入者,非忘情不能,若非鬥不敢,亦往往凶,終,不如不入之為愈也。人眾樓少,故有江南之食單。江中之舲艦,水陸蔽虧,莫可算數。在江南者,看橫渡到岸極審,然船將到岸,非其隸地,則岸頭飛礫擊之,船人或揮橈挺鬥,玉石莫分。居江中者,易礙諸船往來之路,或正當賭賽之衝,引避不及,立成泥矣。若取其點綴江南果蓏觴豆,滿眼可沽。江中落日,金鼓喧闐,瓜瓢舴艋,皆揚袂折柳,危足踏舷而舞,亦諸方未有之盛觀矣。
凡官府看船,往時多在寓賢閣、神鼎樓、縣麗譙、臨沅樓等處結綵張筵。諸船始至,必參嚴鼓,勒橈急劃搶岸頭人轉面,鵝項跂足,點頭拍岸,仍登樓遍叩,官給花紅賞之,後至者有鞭撲之懼。今寓賢閣圮久矣,寓賢者誰?本朝薛文清為御史,監沅州銀場,往來巡寓。王文成迕逆瑾,謫赴龍場,旅寓處也。
凡船賽勝,則以梢為頭,倒轉劃之,人皆豎橈舞。
柳,鳴金,鼓吹船中,過所勝之船,地方掩抑數四,負者或勉為之,而神不王,或不相及,遠則真服輸寂寂然矣。日晚,散船頭,家具酒飯,滿船俱集,勝者加豐,鄰里親知踵門稱賀。明日,結綵於門,開尊演戲,或書對聯小令於城門縛狗懸龜,繫芎藭草果諸物,以嘲負者。負者地方之人偶過其下,則垂首去,或親友封致前物以相謔云:「自四月說船,便津津有味。五月劃後,或勝或負,談至八九月間,沾沾未厭也。」
或曰:《划船》之說備矣。梅聖俞云:「鬥傷溺死,其能免乎?」 則應之曰:「龍船不易溺於諸船也,鬥則溺耳。於競渡時而莫鬥船,中禁藏竹竿、鵝子石,兩岸禁擲磚瓦,一捕尉力何難焉?若尋其本限為小船,長不滿五尺,橈不過三十人,寧以一船之費為兩三船,恣其戲而殺其力,勢自不至於鬥矣,不鬥亦不溺矣。前不云乎,使其可已,何俟今日。」 如欲已之而未可得是說而存之,其庶幾乎。
常德府祠廟考 府志
[編輯]本府。〈武陵縣附郭。〉
山川壇 在府東門外二里,舊同社稷壇,「洪武二年改遷。正德四年移遷榮府城內,後廢。知府胡向華仍重建於東門外。」
社稷壇 在府西門外二里。明洪武二年,知府張子俊創砌。正德四年,移遷於榮府城內,後廢。
皇清康熙七年,知府胡向華重修,擇地於府城西門。
外建壇一所
郡厲壇 在府北三里黃華橋畔。洪武二年,知府張子俊建。正德二年,以城南之養濟院併入是壇。知府陳希文、知縣應能相繼建廳五間,及廂房各三間。
皇清康熙七年,知府胡向華重修。
里社鄉厲二壇 在府城西門外,各縣鄉保俱有。
旗纛廟 在府治南
城隍廟 「去府治一里。洪武二年,知府張子俊建正殿五間,穿堂二間,後殿三間,東西兩廊六間,大門三間。洪武時,以助國有功,敕建書樓一座於會仙橋畔。右有火神祠,成化間,知府楊宣葺修。正德十四年,郡人李文重修。嘉靖六年,知府方仕復修。萬曆年間,頹敗不堪,郡人龍德孚捐貲倡修。丙寅年以火,祠廟俱毀」 ,郡人羅尚質捐金合郡助修,後兵火丘墟。
皇清康熙七年,知府胡向華鼎建。
伏波廟 在府城南江滸。伏波將軍馬援征五溪蠻有功,因祀之。俗稱「馬王廟」 ,址存。今改為「三賢祠。」
關公廟 在治西北。三國時,羽仗義歸蜀,安集南郡,故郡人祀之。天啟丁卯,火燬,郡人楊鶴捐貲倡修。
張公廟 ,在新街口東。扁題「雙忠祠。」 相傳以祀張巡、許遠。
忠佑廟 在府境內。宋刺史程昌寓有弭盜安民之功,故立廟祀之。
英佑侯廟 有二:一在東門外,一在清泥灣,皆先年商民建之,以祀蕭、晏二神。蕭名天任,晏名戊仔,俱江西臨江人。生有異相,沒後著靈於江湖間,蕭累封為「水府靈通英佑侯」 ,晏為平浪侯。五顯廟 在縣學後,即華光廟。賓興年,兩學赴試,於此祈福。
朱三廟 在府西
陽山廟 舊《志》:漢時郡人建,以祀陽山之神,在府城東北三十里陽山之嶺,後因展祭不便,又建行祠於府治東北,以每年十月祀。今廢址存。四賢祠 ,在府學泮宮坊前。嘉靖十六年建,以祀楚大夫屈原、漢將軍馬援,宋前武陵尉唐介,湖北制置使岳飛。後知府陸垹拓前隙地,構祠堂三間,翼以廂房,前為大門,後為曠感堂,三間。善卷祠 在德山上。有善卷先生古壇並讀書臺,即今之孤峰頂。
二妃祠 ,在府治西。二妃,娥皇、女英也,即屈原《九歌》中湘君、湘夫人。
屈原祠 :在府東二里。每年五月五日,競渡以祀。
三閭祠 在府東二里。五月五日競渡,以祀屈原。
張虛白祠 在天慶觀後,今廢,僅遺斷碑,其字浸滅,不可讀。
都土地祠 :在府治後。
文昌祠 在縣學東南
烈士祠 在善濟山上。祀唐人袁映。有《闢邪崇》。
正之功
「天王堂 」 一在清平門內,一在常德衛壯國坊前。
桃源縣
山川壇 在縣東二里
社稷壇 在縣西三里
邑厲壇 在縣北二里
城隍廟 在縣東一里
伏波將軍廟 在縣南三里。嘉靖十年,知縣汪洋重修。
關公廟 在縣東三里。明隆慶五年,洪水漂沒,知縣張植重修。明末廢。
皇清順治十五年,所存土像白晝動搖數日,觀者如
《堵辰常》鎮標將領親見請於主帥,捐費以兵力蓋造。
東嶽廟 在縣東一里
蘇公祠 在關王廟旁。明萬曆四年,知縣鄭天佐為本縣耆老蘇彬創建。今廢。
龍陽縣
山川壇 在縣南一里龍潭門外。
社稷壇 在縣西一里。明洪武初,知州段旻建。成化間,知縣周泰「重修。」
邑厲壇 在縣北。洪武初,知州段旻建於城東北。成化十四年,知縣周泰遷建今處。
城隍廟 在縣東。宣德二年知縣韓瑄建。嘉靖十一年知縣黃豫重修。按《龍陽縣志》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縣李滋奇捐資重修。
張大帝廟 在縣南一里,祀漢張渤。渤字伯奇,本縣人,生而神異,長而奇偉,後有功茲土,故邑人祀之。
潘將軍廟 在縣西半里。祀吳將軍潘濬。濬常駐軍是邑,有功於民,有司歲時致祭。
洪沾水神廟 在縣東一百八十里洞庭湖西。洪沾州上。里人相傳雲「祀漢柳毅。」 廟側亦有柳毅井。凡舟楫往來過湖者,輒乞靈焉。
東嶽廟 在縣東,久經圮壞。
皇清康熙十八年,僧照緣修。二十四年,復修後宇,並
新樓二層制甚弘敞
洪山廟 在縣南一里
忠惠祠 在縣東二百步。祀本縣典史青文勝。洪武間,文勝常上疏捐軀以免租,有惠於民。成化十一年,知縣周泰建祠祀之。正德三年,巡按御史翁理「以祠地狹隘,重給存留倉」 空地,以益其祠。知縣韓光表建,立正堂三間,大門一間。嘉靖八年,知縣黃豫重修。
皇清順治年間燬。康熙九年,知縣王萃又重修之。
仙翁祠 ,在縣南六十里金牛山上。
沅江縣
山川壇 在縣東半里
社稷壇 在縣東。舊在縣北半里,嘉靖十四年,知縣鄭珊遷建今處。
邑厲壇 在景星寺畔,舊在縣北一里。其各鄉「厲土穀壇」 ,隨里多寡設之,創建無攷。嘉靖十四年,知縣鄭珊總遷今處。
城隍廟 在縣東一百步。
蠡山廟 在蠡山上。相傳唐光宅間建,以祀越相范蠡。其女稱「武陵娘子」 ,亦有祠。
湖西廟 在縣西岸大悲寺遺址,改建以祀水神。
東嶽廟 在縣東一里,重修。
南嶽廟 在縣南,重修。
景公廟 在沈家陂上
水府廟 在縣東二里。前後高樓。節年大水洗崩。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成明瑞捐俸鼎建。
黑衣廟 在縣西五里
五嶽廟 在縣西二里。即古大悲寺。
楠母廟 在縣東小江口。
張公廟 在角碧口
郭公廟 在角碧口。祀郭子儀也。
許先鋒廟 :在水廟側。
土地祠 :在典史門左。
「五顯祠 」 在縣儀門外,即寅賓館。
沅公祠 在縣西
姚公祠 在縣東
寺觀附
[編輯]本府。〈武陵縣附郭。〉
大善寺 在府治東北一里。宋熙寧間建,後燬。郡人楊鶴重修。
皇清總鎮楊遇明又重修之。
乾明寺 ,在府治德山上。唐咸通間建。第五十
三福地也。又山上有孤峰臨江,郡中勝概。一源寺 在府治十里車橋村,梁普通二年建,明末焚燬,今復重修。
二聖寺 在府治清平門外。唐同光間,副將沈如常疊砌石櫃,上設《觀音》二聖,以鎮水勢。宋乾道間重建,永樂六年重修,今復重修。
彰法寺 在府治七里橋東。周顯德五年建,明洪武元年修,後廢。
迴峰寺 :在府治東十里,為本郡,即《下關》石基上。
真覺寺 即「圓通寺」 ,在府治河水驛西三十步,唐同光元年建,今重修。
光福寺 在府治西南五里。宋建炎年間建。內有《沈公臺》石碑。
高陂寺 在府治西十五里竹灣邊。
木瓜寺 在府治東七里,元時建。
神鼎寺 在府治西三十里,郡人楊嗣昌重修。南湖寺 在府治西二十里,宋乾道四年建。道林寺 在府治南三十里,唐龍紀元年建。金剛寺 在府治西四十里。
觀音寺 :在府治北陽山東側,晉白鹿建,今重修。
洞泉寺 在府治陽山西側,今重修。
興國寺 在府治北大龍站。提督楊遇明重修。《後保寺 》在府治東三十里。宋淳熙間建,名「報恩寺。」 洪武初重建,改今額。
甘泉寺 在府治東六十里。宋寇萊公題三十字云:「庚申年秋九月,平仲南行至甘泉院。僧以詩板示征途,不暇吟詠,代記年月。」 後丁謂過此,有詩云:「翠影人疏度,波光琴瑟凝。帝家金掌露,仙署玉壺冰。曉井侵星汲,宵廚向月澄。豈惟蠲沛渴,灌頂助三乘。」
菩提寺 :在府治東北七十里,元時建。
崇福寺 在府治北七十里永受北村。
成都寺 「在府治北七十里。」
靜居寺 在府治北六十里。
法洪寺 在府治北八十里下新村。
永壽寺 :在府治北七十里,元時建。
馬照寺 在府治北八十里。元時建,明洪武二年重修。
文殊寺 在府治北八十里,今重修。
藥山寺 「在府治北九十里。」 今重修。
佛光寺 在府治西南五里,有沈約嘯臺。慈化寺 在府治西十里。
天慶觀 在府治西一里。唐時建,名「乾明。」 元末兵燹。今為道紀司。
報恩觀 在府治東一里。唐時建,宋高宗賜號「天寧萬壽宮」 ,孝宗改「報恩。」
光孝觀 元宋兵燹,明洪武甲辰年重建,正德十年重修。今有《道藏經》並《白玉蟾文集》版。修真觀 在府治西南一里,宋祥符間建,明洪武癸卯年重建,嘉靖十二年重修。
開元觀 在府治南五里。宋咸淳間建,明洪武間重修。
善德觀 在府治潛水橋南,宋嘉定間建。神仙觀 在府治北七十里洩陂村,唐時建,明洪武初重建。
道德觀 在府治河洑山,上臨大江,今改「太和觀。」
元妙觀 按《一統志》在府城北。
洞陽觀 在府治東三十里,宋咸淳間建。靈芝觀 在府治東七十里,梁大同七年建,以產芝而名。明洪武間重修。
修真庵 在縣內珠履坊。
桃源縣
勸善寺 在縣治東一里。宋乾道三年建。元末兵燹,明時間復修。
觀音寺 在縣治西一里。宋乾道間建,明洪武二年重修。
華嚴寺 在縣治東四十里末塘村。宋乾道間建,明洪武五年重修。
西禪寺 在縣東四十里鄒溪市後。
雙泉寺 在縣北七十里。
白崖寺 在縣西五十里。
茅葉寺 在縣西六十里,俱高橋村。
慈光寺 、餘仙寺 ,俱在縣西四十里。沙蘿村。鹹泉寺 ,在縣西六十里。
芭蕉寺 在縣西五十里。
巖溪寺 在縣西五十里。《俱土》東村。
象林寺 在縣西九十里西東村。
古城寺 ,在縣北一百里。
長塔寺 ,去縣九十里。
普濟寺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
雲岩寺 在縣北一百十里。俱上「蘇村。」
長灘寺 、龍池寺 俱在縣北九十里黃沙村。湧泉寺 在縣北七十里黃溪村。
龍興寺 在縣北七十里水田村。
興國寺 在縣東四十里杜青村。
馬頭寺 在縣北五十里馬頭山。
真如寺 在縣北七十里莫林村。
永興寺 在縣北八十里高橋村。
羅漢寺 在縣北一百里上蘇村。
香山寺 在縣北一百里香山村。
龍昌寺 在縣北五十里莫溪村。
龍車寺 在縣北六十里。
寶圓寺 在縣南一百四十裏白石村。
靈峰寺 在縣南七十里鄭家驛後。
紅蓮寺 在縣南五十里沉溪渡。
青林寺 在縣東十里古司鋪。
麻谿觀 在縣北一百里高都村。
真源觀 在縣西,又名「蟠桃觀。」 晉太始間建,明洪武三年修。
黃龍觀 在縣北六十里。東晉建武元年建,明洪武七年重修。
遊仙觀 在縣淥羅岩下。
靈應觀 ,在縣北八十里硤州村。
桃川萬壽觀 在縣西南二十八里。晉人建。宋政和間,轉運副使張莊奏請重修,敕賜「萬壽宮。」 元嶽行觀 在萬壽宮後。宋淳祐元年,龍陽富民文必勝者建,施田一百畝,給與道士。後廢龍陽縣。
南禪寺 在縣南三里
皇清康熙元年,洞庭水師協鎮華承恩建為學宮。《巽》。
方議者欲移《文峰》共處。
滄溪寺 在縣西滄港。枕江帶湖,久委榛莽。
皇清康熙年間,衲僧雄峰復修。
義興寺 在縣西北大汎洲。康熙四年重修。潭明寺 ,在縣西潭明湖。明末兵燹,康熙六年修。
鎮龍寺 在縣東二里,臨大江。明萬曆庚戌年建。
上林寺 在縣西上小江口。
西林寺 俱明末兵燹
皇清順治十二年復修。
淨照寺 在縣西一里。東晉時建,號香積寺。唐咸亨間重建。宋淳熙間賜額「淨照寺。」 明洪武二十五年,以本寺為叢林。康熙二十二年重修。仁王寺 又為古佛寺,在縣東攀桂坊。唐開元間建,明洪武重修。康熙二十一年,知縣李滋奇、洞庭水師協鎮張世捷、守備戴明幹仝建,邑民張仲、陳嗣昌等募化。
龍安寺 在縣南六十里金牛山。唐乾明建,為「大叢林。」 明洪武十九年重修,經兵燹廢。
皇清康熙十一年,禪僧上崇率眾度址經營,漸次修
復闢山門
崇福寺 在縣南小安村,宋紹興間建,明永樂四年重修。
白華寺 在縣東二里,臨大江。明萬曆庚戌年建,今廢。
大富寺 在縣南四十里。康熙十九年,僧照緣募化重修。
「白鷺寺 」 近金牛山。
楓林寺 、東華寺 ,今俱重修。
景星觀 在縣南半里,宋紹興間建,明洪武九年修。
雞鳴觀 在縣西文昌坊,宋紹興間建,明洪武十一年重修。
乘虛觀 、遊仙觀 俱廢。
沅江縣
景星寺 、明王寺 俱在縣北。
滄浪寺 在縣南三十里。
烏龍寺 在縣西四十里,內有臥龍墨池。
常德府驛遞考 府志
[編輯]武陵縣
府河水馬驛 原止名水驛,後歸併,故名水馬驛。縣東南一里大江岸。明洪武四年,知縣張子源建正廳三間,儀門三間、大門三間,廂房六間。成化八年,知縣徐必斆於廳後建水亭三間。成化九年,知府楊瑄遷舊亭於西北,鼎建正廳五間,扁曰「皇華。」 後為「退居」 ,翼以寢室。弘治九年,知縣應能增修。嘉靖八年,奉例將和「豐馬驛」 歸併。
乃改本驛為「水馬驛」 ,甚為省費。但地瀕大江,居雜商市,無芻牧餘地,今館舍盡廢。
和豐馬驛 在縣北二里。洪武四年,知縣張子源建。嘉靖八年裁革。
大龍馬驛 在縣北六十里。舊在蹇家坪。洪武十五年,馬夫文祖等告以「風水不便」 ,遂遷今處。嘉靖八年,知府方士重修。
總鋪 在府前
毛公鋪 ,馬步鋪 ,杜木鋪。
白沙鋪 在東路,四鋪達龍陽縣。
佛子鋪 南湖鋪 ,在西路,二鋪達桃源縣。石橋鋪 ,清泉鋪 ,陽山鋪。
韓僧鋪 ,折橋鋪 ,大龍鋪。
馬鞍鋪 、柿子鋪 ,在北路八鋪,達澧州桃源縣。
桃水馬驛 在縣西南二里。明洪武十四年建,今修。
淥蘿水驛 在縣南半里。嘉靖七年,併於桃源驛。
鄭家馬驛 在縣西南七十里。洪武四年建,今重修。
新店馬驛 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按桃源鄭家、新店初制,原設三驛,後歸併煙莊,每站程途百有餘里,人馬疲於奔命。康熙二年,巡撫周召南題請復興舊制,每驛相去六十里。鄭新重整,招集居民,接應稍便。但可虞者,每驛人戶寡小,驛遞往來不絕。宜思永久之計,使驛不困乃可耳。
高都水驛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舊在縣南三十里烏水村故鄉驛,明洪武二年改此,更今名。總鋪 在縣前。
古師鋪 ,延泉鋪 ,鄒溪鋪。
高吾鋪 ,呂真鋪 ,在東路,五鋪達本府淥蘿鋪 、白馬鋪 ,桃川鋪。
烏頭鋪 、唐林鋪 、沉溪鋪。
竹瓦鋪 ,吉陽鋪 ,《燕莊鋪》。
長版鋪 、「竹老鋪 」 、「唐地鋪。」
新店鋪 ,太平鋪 ,蘇坊鋪。
寧鄉鋪 ,楊家鋪 ,末濁鋪 ,在西路十八鋪,達辰州府。
龍陽縣
河池水馬驛 在縣江北。明洪武三年建,舊為水驛,嘉靖九年改為水馬驛。萬曆三十八年,本府署印推官智幾先改建西關外,其故址猶存。龍潭驛 在縣南七十里,即名龍潭橋。原龍陽、益陽相隔一百三十里,驛遞最遠,難於應遞。議於橋邊添設本驛,兩縣各加夫五十名,馬二十五疋,在驛應遞往來夫馬人等,庶可答應而民力不疲矣。
武口水驛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吳元年創建。明成化七年,知府楊宣改遷,以避水患。知縣周建重修,仍築基高四尺有餘,而水患可免。總鋪 在縣前。
張家鋪 、南彊鋪 ,在東路,二鋪達沅江縣。
滄口鋪 黃鎮鋪 宣布鋪 在西路,三鋪達本府。
「押東鋪 」 ,「望城鋪 」 ,「小塘鋪。」
東倉鋪 、毓德鋪 、常崙鋪。
澄清鋪 軍山鋪 在南路,八鋪達益陽縣。
沅江縣
按《縣志》,邑治極僻,不設驛。其驛站紅船銀兩,每年協濟。桃、鄭二驛,已全解驛道,止有縣前鋪、馬公鋪、河渡鋪、白駝鋪,送縣下行上申公文。每鋪額設鋪司、鋪兵、總領工食,載在全書。惟縣治濱江驛路,鞍馬勞苦,多從水路需應差船,民甚苦之。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蒙憲給示禁止,稍稍斂輯矣。
總鋪 在縣前
馬公鋪 河渡鋪 ,白駝鋪 ,在西路,三鋪,達龍陽縣。
常德府兵制考 府志
[編輯]本府。〈武陵縣附郭。〉
守備一員 ,總理一衛屯政,掌印《左漢》、右滿。俸銀每年二十七兩三錢九分四釐,薪銀每年七十二兩,蔬菜、燭炭八兩,案表傢伙八兩,心紅紙張八兩。書辦、門子、快手、牢役、傘馬夫等工食,通計年終共銀二百二十二兩九錢九分四釐。此酌定經費額數也。至於內奉裁減書辦名數等項,不悉詳扣數目,以竢後復焉。
千總三員 ,其俸薪、書辦、門子、牢役、傘馬夫,共銀一百一十五兩九錢六釐。本衛「奉例」 一名員,今裁。
拖沙喇哈番二員 應襲。原駐入鑾儀衛、改駐常德衛。各食俸銀八十八兩。
經歷司一員 。其俸薪等項,共銀一百五兩九分六釐。今併缺俱裁。
《桃源縣志》
[編輯]演武場 在縣東門外半里。
操演民壯一百七十名
團堡 :在上、下坊,設立兵器未定數。
「冷鋪 」 在上下坊,設立火夫,遇夜看守。
按:冷鋪之設,本為巡警,明末多為奸猾侵占。民壯之設,本防寇盜,亦止供勾攝差遣之用。又市棍包攬,人少數多,故武備廢弛。近演武場、團堡冷鋪俱廢。
《龍陽縣志》
[編輯]順治十一年,增設「洞庭」 水師副將一員。原駐湘陰三峰窯。是年移龍陽
康熙九年,安插投誠海兵於縣東龍潭橋等處開墾荒蕪田地,另名「建陽村」 ,欲籍為民。嗣遭吳逆變亂,遷徙不定,故迄今尚未起科。
《沅江縣志》
[編輯]沅邑僻壤,在洞庭西㲼,湖溝逶迤,漁艇出沒,四郊盡白蘆荒草,居民落落晨星。有文事必有武備,有疆隅要害,必有資於防禦。明常德衛委點哨官分哨防守,即以本衛千百戶充其選至。
皇清廢衛,哨官亦裁,乃於縣治設水塘三,屬「龍陽水。」
師營。設旱塘二,屬常德協鎮營旱汛一駐縣市,一駐毛角口耑,管旱路在縣,防守倉庫。縣治在鄉,防禦四鄉九保,各委百總一員,論季踐更。水塘一駐白沙,冬移駐富池,一駐大神潭,一駐瓦石磯耑,管江湖防守巡汛。三塘內二塘皆常德境洞庭湖界,惟瓦石磯一塘為長沙協鎮交界之所,龍陽水師營以瓦石磯為頂塘,長沙協鎮營以八字哨為頂塘,適中有彭池港,為交界會巡之地,前此互諉不決。至康熙二十四年,立界牌於港口。二十五年,又奉委署常德府張,檄益陽知縣邸仲、沅江知縣顧智,公同踏驗彭池,確為適中之地。奉憲文兩營汛防乃定。。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