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第02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邊裔典 第二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十八卷
方輿彙編 邊裔典 第二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

 第二十八卷目錄

 新羅部彙考一

  漢宣帝五鳳一則 平帝元始一則 淮陽王更始一則

  後漢世祖中元一則 章帝建初一則 安帝永初一則 順帝陽嘉一則 桓帝永壽

  一則 靈帝中平一則 獻帝建安一則

  魏明帝太和一則 少帝正始一則 少帝景元一則

  晉武帝太康一則 惠帝元康二則 懷帝永嘉一則 穆帝永和一則 安帝元興一則

  義熙一則

  宋孝武帝大明一則

  南齊高帝建元一則 廢帝永元一則

  梁武帝天監二則 普通一則 大同二則 元帝承聖一則

  陳廢帝光大一則 宣帝大建五則

  隋文帝開皇一則 煬帝大業一則

  唐高祖武德三則 太宗貞觀四則 高宗永徽三則 顯慶一則 龍朔一則 上元二

  則 開耀一則 中宗嗣聖二則 元宗開元八則 天寶三則 代宗大曆一則 德宗建

  中一則 貞元三則 順宗永貞一則 憲宗元和二則 文宗太和二則 開成三則 宣

  宗大中一則 懿宗咸通一則 僖宗乾符一則 光啟一則 文德一則 昭宗光化一則

邊裔典第二十八卷

新羅部彙考一

[編輯]

[編輯]

宣帝五鳳元年新羅始祖赫居世立

[編輯]

按《漢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始祖 赫居世立。」漢宣帝五鳳元年初,高墟村長蘇伐公得大卵於 蘿並林間,剖有嬰兒,養之,岐嶷夙成。朝鮮遺民,居東 海濱,分為六村。或曰六部皆異之,乃共立為君,號居西千, 方言王也。都《辰韓》地,國號徐羅伐,以朴為姓,俗以瓠 為朴所剖卵似瓠,故姓之。立《閼英》為妃。初,龍見閼英 井,右脅生女,老嫗養之,因以井名妃。能內輔,人謂之 「二聖王。」巡撫六部,勸督農桑。不伐馬、韓之喪,使民敬 讓。樂浪來侵,見夜戶不扃,服其有道,引兵退。東沃沮 稱為聖人。沃沮在麗之東,北連《挹婁》,南接《穢貊》。人性 強勇,今《咸鏡》地。遣使獻《馬》,《卞》《韓》,以國來降。《新羅》遣《瓠 公》聘於《馬韓》,《韓王》讓之,《瓠公》對曰:「我國自二聖肇興, 人事修,天時和,倉庾充實,人民敬讓。《辰韓》《卞韓》樂浪 《倭》人無不畏懷,而猶謙虛,遣下臣修聘,反怒卻之,何 耶?」《韓王》欲殺之,左右諫,乃聽還。《瓠公》本倭人,初以《瓠》 渡海來,故號焉。

平帝元始四年新羅王赫居世薨太子南解立號次次雄

[編輯]

按《漢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王赫 居世。在位六十一年薨。太子南解立。」漢元始四年號「次次 雄」,或雲慈充,方言巫,蓋神而敬畏之稱。新羅有《昔脫 解》者,身長九尺,風神秀朗,智識過人,精專學問,兼通 地理。王妻以女,以為大輔,委以軍國政事。《多婆那國》 王娶女,國女生大卵,置櫝中,浮海至阿珍浦,老嫗開 櫝,有兒,養之,以櫝來時,有鵲隨鳴,省鵲以昔為姓,以 解櫝而出,名脫解。倭侵《新羅》邊郡,自此屢犯邊境。

淮陽王更始二年新羅王南解薨太子儒理立分六部為二改立官制

[編輯]

按《漢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王南 解薨。遺命朴昔以年長相襲。太子儒理立。」漢更始二年號 尼師今儒理,讓昔脫解。脫解曰:「智人多齒。」以儒理多 齒,立之尼師。今方言齒理,分六部為二,賜姓。李崔孫鄭裴薛 二部有會蘇曲王女。每年自七月既望,率部內女子 會六部庭績府,夜分罷。至八月十五日,校功負者置 酒,謂之「嘉俳」,作《會蘇曲》歌之。《新羅》改官制,置十七品: 曰伊伐餐,曰伊尺餐,曰迎餐,曰波珍餐,曰大阿餐,皆 授直骨。王族曰阿餐,曰一吉餐,曰沙餐,曰級伐餐,曰 大奈麻,曰奈麻,曰大舍,曰舍知,曰吉吉,曰大烏,曰小 烏、曰「造位。」

後漢

[編輯]

世祖中元二年新羅王儒理薨壻昔脫解立按後漢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王儒理薨王存問鰥寡孤獨賑老病鄰國人聞而歸之

[編輯]

者眾。然從父亂命,卒傳之昔氏,非貽謀《燕翼》之道也。 在位三十四年。昔脫解立。漢中元二年《南解王》壻也。以《瓠 公》為太輔。遣宗戚《朴氏》分理州郡。號《州主郡主》。《新羅》 王得《閼智》。小兒之稱養之為子,姓金氏。其初,王夜聞金城 西始林間有雞聲,遣瓠公視之,有小金櫝掛樹梢,白 雞鳴於下。開櫝視之,有小兒,王喜,養為子,名閼智,姓 金氏。改「始林」為「雞林」,因以為國號。《權近》曰:「姦人見王 以神異得國,故亦神異。其子行詐而盜國,如黃歇、呂 不韋之尤者也。」

章帝建初五年新羅脫解王薨儒理王子婆娑王嗣立

[編輯]

按《後漢書》本紀及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 脫解王薨。王以南解之壻,不當立而立,又惑金櫝之 說,使重器卒歸之金氏。然傳於儒理之子則善矣。在 位二十四年。儒理王子婆娑王立。漢章帝建初五年王節儉 愛民,勸農桑,練兵甲,問高年。賜穀分遣十人「廉察州郡,有不勤職事者黜之。」築《月城》,移都之。

安帝永初六年新羅婆娑王薨子祗摩立

[編輯]

按《後漢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婆 娑王在位三十三年薨。太子祗摩立。」漢安帝永初六年

順帝陽嘉三年新羅祗摩王在位十三年薨儒理王子逸聖王立

[編輯]

按《後漢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云云。

桓帝永壽元年新羅王逸聖薨子阿達羅立置迎日縣開竹嶺路

[編輯]

按《後漢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王 逸聖薨。王置政事堂。修堤防。闢田野。又禁民用金銀 珠。在位二十二年。子阿達羅王立。」漢永壽元年《新羅》置《迎 日縣》,東海濱有二人,夫曰迎烏,妻曰《細烏》。《迎烏》漂至 《日本》國小島為主。其妻《細烏》尋其夫漂至其國,立為 妃人以迎烏。細烏為日月之精,至是置《迎日縣》。開《竹 嶺路》在《豐基縣》。

靈帝中平元年新羅阿達羅王薨脫解王孫伐休王立

[編輯]

按《後漢書》本紀及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 阿達羅王在位三十一年薨。無嗣。脫解王孫伐休王 立。」漢中平元年占風雨,預知水旱豐儉,又能知人邪正,人 謂之聖。

獻帝建安元年新羅伐休王薨奈解王立

[編輯]

按《後漢書》本紀。及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 伐休王在位十三年薨。奈解王立。」伐休王次子伊買 之子。漢建安元年《新羅》人《勿稽子》入隱於《師彘山》。《勿稽子》 嘗從太子於《老救伽羅國》有功,不見錄。及《竭火》之戰, 斬獲甚多,又不見錄。於是遂被髮攜琴,入《師彘山》而 不返。

[編輯]

明帝太和四年新羅柰解王薨助賁王立

[編輯]

按《魏志》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柰解王在位三十 五年薨。壻助賁王立。」魏太和四年助「賁《伐休王》太子《骨正》 子。」

少帝正始八年助賁王薨沾解王立

[編輯]

按《魏志》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助賁王在位十八 年薨。弟沾解王立。」魏正始八年封父《骨正》為《立神葛文王》。 《新羅》追封王皆曰《葛文王》。《倭國》主使《葛耶右》聘新羅。 王使昔《於老》儐之於老,戲言:「早晚以汝王為鹽奴,王 妃為爨婢。」倭主聞之,遣將伐《新羅》。《於老》以由己致寇, 單騎赴《倭》軍謝。倭人執之燒殺之。後倭使來,《於老》妻 請王私饗之。及其醉,使人執而焚之。

少帝景元二年新羅沾解王在位十五年薨味鄒王立

[編輯]

按《魏志》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沾解王在位十五 年薨。味鄒王立。」魏景元二年王姓《金閼智》七世孫《助賁王》 以女妻之。王薨無嗣。國人立之。《新羅》以伊餐良夫為 《舒弗邯》,兼知內外兵馬事。

[編輯]

武帝太康五年新羅王味鄒薨子儒禮立

[編輯]

按《晉書》本紀。及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味 鄒王在位二十三年。薨。儒禮王立。」晉太康五年《味鄒》問高 年,親政刑,訪民疾苦,不營宮室,有人君之德。

惠帝元康七年伊西故國攻新羅不克

[編輯]

按《晉書》本紀列傳不載。 按《朝鮮史略》,「伊西故國,今 清道郡。攻新國、金城,新羅禦之不能克。忽有異兵,皆 珥竹葉,助羅軍擊賊,破之,竟不知所歸。人或見竹葉 數萬積於味鄒王陵前,因號竹長陵。」史臣曰:「伊西國 已於漢建武十八年為新羅所滅,而復於晉元康七 年攻新羅、金城,豈滅而後起耶?」

《元康》八年,《新羅》《儒禮王》在位十五年薨。《助賁王》孫《基 臨王》立。

按《晉書》本紀、列傳俱不載。 按《朝鮮史略》云云。

懷帝永嘉四年新羅王基臨薨訖解王立

[編輯]

按《晉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王基 臨,在位十三年薨。訖解王立角於於老子。狀貌俊異, 心膽明敏。忘父之讎,聽昏島夷,終受侵辱。昔氏之祀, 於是絕矣。」

穆帝永和十二年新羅訖解王薨奈勿王立

[編輯]

按《晉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訖解 王在位四十七年薨。奈勿王立。奈勿姓金氏。味鄒弟 味仇子立金氏味鄒女為妃。」

安帝元興元年新羅王奈勿薨金閼智裔孫實聖立按晉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奈勿王在位四十七年薨嗣子幼國人立實聖王晉元興元年

[編輯]

《實聖金閼智》裔孫。王以未《斯品》為《舒弗》委以軍國事。 《新羅王》聞倭人置營於《對馬島》謀將襲之《未斯品》諫 而止。

義熙十三年新羅訥祗弒其王實聖而自立

[編輯]

按《晉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訥祗

王,柰勿王子,弒實聖王自立,號「麻立干」,取表位之稱
考證
初,奈勿王以實聖質於高句麗,實聖怨之。及為王,欲

害其子訥祗以報之,訥祗怨王,弒之。新羅歃良州干 朴堤上不屈,倭死之。初,訥祗王弟《卜好質》,《高句麗》未 《斯欣》質倭。及王立,思見二弟,聞歃良州干朴堤上勇 而有謀,召問之,堤上請行遊,往說《高句麗》王與卜好, 同還,又請囚家屬詐為叛者,入倭國。倭人不疑,使與 《未斯欣》同處。一日,堤上使《未斯欣》潛還,倭主乃怒,剝 足皮,刈蕪葭,使趨其上,更問之,答如故,乃燒殺之。王 聞之哀痛,贈大阿餐,使《未斯欣》妻其弟二女。王得見 二弟,置酒極歡,作憂息白堤上鴟《述嶺》,望《倭國》慟哭 而死。仍為《鴟述神》。始教民牛車之法。王親養老於南 堂。賜穀帛有差。

[編輯]

孝武帝大明二年新羅訥祗王在位四十二年薨子慈悲王立宋大明二年納未斯欣女為妃

[編輯]

按《宋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云云。

南齊

[編輯]

高帝建元二年新羅慈悲王薨子炤智王立

[編輯]

按《南齊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慈 悲王在位二十三年薨。子《炤智》王立。九年始置郵驛 市肆。十年幸天泉亭,得烏銜書射琴匣,妃及內殿焚 修僧伏誅。王幸天泉,有烏銜書來鳴,得其書,外面雲 開見二人死,不開一人死。日官奏云:「一人者君也。」王 開視之,書曰「射琴匣。」王入言,射之果有人,乃內殿焚 修僧王妃引與潛通者也,皆伏誅。自是國俗每歲是 日以糯飯祭烏,又以龍、馬、豬、鼠之異,每於歲首、辰午 亥子日設祭,禁百事,謂之「怛忉。」

廢帝永元二年新羅王炤智薨再從弟智大路立

[編輯]

按《南齊書》本紀列傳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王納 捺已郡女。即今榮州。初王幸郡,郡人波路獻其女碧 花。王不納。後追念,屢至其第幸之。路見老嫗問曰:「國 人以王為何如。」嫗曰:「眾以為聖。妾獨疑之。王於波路 女屢微服而行。夫龍為魚服,漁者所制。今王不自慎 重此而為聖,孰非聖乎。」王大慚,匿其女納宮中。是年 冬王薨。在位二十年,無嗣。再從弟《智大路》立。齊永元二年

[編輯]

武帝天監二年新羅始定國號稱王

[編輯]

按《梁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智大路在 位四年,始定國號,《新羅》稱王。前此,或稱新羅,或稱斯 盧,言新者,德業日新;羅者,網羅四方之意。禁殉葬。前 此王薨,殉以男女各五人,至是禁焉。親定州郡縣,以 金異夫為阿琴羅州軍主,伐于山國,在溟州正東海 島名鬱陵,降之。

《天監》十三年《新羅》《智大路》王薨子原宗立。

按《梁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智大路在 位十五年,薨,諡「智證。」新羅諡法始此元子原宗立。梁天監十三年是 為《法興王》《新羅》頒律令。始制百官公服。

普通二年新羅國遣使獻方物

[編輯]

按《梁書武帝本紀》云云。 按《新羅本傳》,新羅者,其先 本辰韓種也。辰韓亦曰秦韓,相去萬里。傳言秦世亡 人避役來適馬韓,馬韓亦割其東界居之,以秦人,故 名之曰秦韓。其言語名物,有似中國人,名國為邦,弓 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觴,相呼皆為徒,不與馬韓同。 又辰韓王常用馬韓人作之,世相係。辰韓不得自立 為王,明其流移之人故也。恆為《馬韓》所制。《辰韓》始有 六國,稍分為十二,《新羅》則其一也。其國在《百濟》東南 五千餘里。其地東濱大海,南北與《句驪》《百濟》接。魏時 曰新盧,宋時曰新羅,或曰《斯羅》。其國小,不能自通使 聘。《普通》二年,王名募,泰始使使隨《百濟》奉獻方物。其 俗呼城曰《健牟羅》。其邑在內曰《啄評》,在外曰《邑勒》,亦 中國之言郡縣也。國有六啄評,五十二邑勒。土地肥 美,宜植五穀,多桑麻,作縑布,服牛乘馬,男女有別。其 官名有子賁旱支、齊旱支、謁旱支、壹旱支、奇貝旱支。 其冠曰《遺子禮》,襦曰尉解,褲曰柯半,靴曰洗。其拜及 行,與《高麗》相類。無文字,刻木為信。語言待百濟而後 通焉。

按《朝鮮史略》,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國並遣使朝梁,新 羅始行佛法。初,訥祗王時,沙門墨鬍子自《高句麗》至 一善郡,即今《善山府》,郡人毛禮作窟室以居之。至炤 智王時,有僧阿道者,與其徒亦來毛禮家,往往有信 奉者。至是,王欲興佛教,群臣皆曰:「僧徒議論詭異,若 從之恐有後悔。」近臣異次頓獨曰:「佛法淵奧,不可不」 信。王以為異言,下吏異。次頓曰:「佛若有神,吾死必有 異。」及斬血從斷處湧,色白如乳。眾怪之,不復毀佛。《新 羅》以哲夫為上大等,總知國事。

大同六年法興王薨弟彡麥宗立按梁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駕洛國王金仇衡降於新羅駕洛亡自始祖至亡凡十王總五

[編輯]

百二十年。《新羅》《法興王》在位二十七年薨。王始建年 號曰「建元。」自國初行中國年號,至是南北朝分裂故 也。立外官挈家之法,直興王彡《麥宗》立。梁大同六年直興法興弟拜異斯夫,為兵部令,掌內外兵馬事。選童男 容儀端正者,號《風月主》,求善士為徒,以勵孝悌忠信。 大同 年,新羅擊取《高麗》十郡。

按《梁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金居 漆夫與百濟兵擊取《高句麗》十郡,以僧惠亮來王。以 亮為僧統,始置百座講會及八關之法。初,漆夫入高 句麗,詣亮聽法,因欲覘麗國強弱。亮曰:「汝容貌非常, 流恐見執,宜速返。」漆夫將還,亮曰:「子燕頷鷹視,他日 必為將帥,無貽我害。」漆夫與之相誓而來。至是,亮見 於道左,遂與之俱來。

元帝承聖三年百濟侵新羅敗之新羅命異斯夫討大伽倻滅之按梁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百濟王明

[編輯]

請幫助識別此字。帥兵侵《新羅》,軍主《金武功》擊殺之。梁承聖三年《新羅》王 命修國史,從《伊餐異斯夫》之請。命大伊餐《金居》《漆夫》 等集文士撰之。命伊《餐異斯夫》討《大伽倻》。即今高靈縣「滅 之。」軍副斯多舍年十六,先入旃檀門,立白旗,《異斯夫》 引兵臨之,遂滅其國。王賞以良田及所虜三百口。斯 多舍以其田分與戰士,生口放為良人。始與武官郎 約為死友,及武官死,哭之慟,七日亦卒。《新羅》烈女《際 厚》歸於白雪。初,一達官同里閈,一時生男女,男曰白 雲,女曰際厚,二家約為婚姻。白雲十五而盲,際厚父 母欲改聘李俊平,際厚密語白雲曰:「生同一辰,約為 夫婦久矣。」遂潛出,從俱行山谷間,忽為俠客所掠去。 白雲從《金闡》追殺俠客,奪際厚以還。事聞,王賜三人 爵。王舍新宮為皇龍寺,鑄丈六像。初,黃龍見其地,因 舍為寺。有畫工率居畫老松於壁上,鳥雀往往飛入, 蹭蹬而落。後畫色漫漶,寺僧丹青補之,鳥雀不復至。 廢源花,置花郎。初簡美女二人奉為源花,一曰南毛, 二曰俊貞,聚徒三百餘人。俊貞置酒勸南毛,醉,殺之。 其徒以告,俊貞伏誅。遂廢源花,更取美男子妝飾之, 名「花郎。」或道義相磨,或歌舞相悅,邪正自見,擇而用 之。

[編輯]

廢帝光大二年六月戊申新羅國遣使獻方物

[編輯]

按:《陳書廢帝本紀》云云。

宣帝大建二年六月戊子新羅國遣使獻方物

[編輯]

太建三年五月辛亥新羅國遣使獻方物。

按:以上《陳書宣帝本紀》云云。

太建八年。《新羅直興王》薨。《金輪》王立。

按《陳書》本紀及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新羅直 興王薨。在位三十七年。王改元鴻濟。及末年。剃髮被 僧衣。自號法雲妃。亦為尼。子金輪立。」陳太建八年以伊餐 金居漆夫為「上大等」,委以《車》國事。

太建十年七月戊戌新羅國遣使獻方物。

按:《陳書宣帝本紀》云云。

太建十一年,新羅金輪王薨,伯淨王立,是為真平王。 按《陳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金輪立四 年薨,諡真智太子。銅輪子伯淨立,是為真平王。王生 而有奇相,身體魁梧,志識沉毅明達,新羅兵部令金 后稷,《智證王》之曾孫。王好畋獵,后稷切諫不見聽。臨 死謂其子曰:「吾生不能匡救君惡,雖死思有以悟君。 須瘞我於王。遊畋路側。」其子從之。他日王出畋,中路 若有聲曰:「王毋去。」王顧問之,從者曰:「來自后稷墓也。」 仍陳臨死之言。王流涕曰:「天子生而忠諫,死而不忘, 其愛我深矣。」終身不復獵。《新羅》始置船府,署大監、弟 監各一員。又置禮部令二員,與兵部令同位。調府令 二員,一掌貢賦,一掌車乘。國西秋大水,漂沒人戶三 萬三百六十。新羅有大世者,少有方外志,嘗曰:「在此 山谷間以終,則無異池魚籠鳥。吾將航海至吳越」,尋 師訪道,遂與友人《仇漆》自南海乘舟而去,不知所終。 《百濟》使《解讎》攻《新羅》四城,小監《貴山》《箒項》死之。又陷 《椵岑城》,縣令《讚德》死之。後其子《金城》幢主《奚論》,又與 《百濟》兵戰於《椵岑城》,死之。《新羅》大饑,《沙梁》宮諸舍人 盜分倉穀。有《劍君》者,獨不受,曰:「苟非其義,雖千金豈 可動心。」退詣近郎,即花郎。諸舍人恐言漏,欲殺劍君 而召之。《劎君》欲往,花郎曰:「胡不白於有司?」曰:「畏我死 而抵人罪,所不忍也。」曰:「盍逃乎?」曰:「彼曲我直,而反自 逃,非丈夫。」遂往,被毒死。

[編輯]

文帝開皇十四年新羅遣使貢方物詔拜金真平為上開府樂浪郡公新羅王

[編輯]

按《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新羅傳》:「新羅在高麗東 南,居漢時樂浪之地,或稱斯羅。魏將毋丘儉討高麗, 破之,奔沃沮,其後復歸故國,留者遂為新羅焉。故其 人雜有華夏、高麗、百濟之屬,兼有沃沮、不耐、韓穢之 地。其王本百濟人,自海逃入新羅,遂王其國。傳祚至 金真平,開皇十四年,遣使貢方物。高祖拜真平為上 開」府、樂浪郡公、《新羅》王。其先附庸於百濟,後因百濟 征高麗,高麗人不堪戎役,相率歸之,遂致強盛,因襲 《百濟》附庸於迦羅國。其官有十七等,其一曰《伊罰千貴如相國》,次伊尺千,次迎千,次破彌千,次大阿尺千, 次阿尺千,次乙吉千,次沙咄千,次及伏千,次大柰摩 千,次柰摩,次大舍,次小舍,次吉土,次大烏,次小烏,次 造位。外有郡縣。其文字、甲兵,同於中國。選人壯健者 悉入軍,烽、戍、邏俱有屯管部伍。風俗、刑政、衣服略與 高麗、百濟同。每正月旦相賀,王設宴會,班賚群官。其 日拜日月神。至八月十五日設樂,令官人射,賞以馬 布。其有大事,則聚群官詳議而定之。服色尚素,婦人 辮髮繞頭,以雜綵及珠為飾。婚嫁之禮,唯酒食而已, 輕重隨貧富。新婚之夕,女先拜舅姑,次即拜夫。死有 棺斂,葬起墳陵。王及父母妻子喪,持服一年。田甚良 沃,水陸兼種。其五穀果菜、鳥獸物產,略與華同。大業 以來,歲遣朝貢。新羅地多山險,雖與百濟搆隙,百濟 亦不能圖之。 按《李子雄傳》,「子雄拜民部尚書,子雄 明辯有器」幹,帝甚任之。新羅遣使朝貢,子雄至朝堂 與語,因問其冠制所由。其使者曰:「皮弁遺象。安有大 國君子而不識皮弁也?」子雄因曰:「中國無禮,求諸四 夷。」使者曰:「自至已來,此言之外,未見無禮。」憲司以子 雄失詞,奏劾其事,竟坐免。

煬帝大業十一年春正月甲午新羅國遣使朝貢

[編輯]

按:《隋書煬帝本紀》云云。

[編輯]

高祖武德四年新羅遣使入朝

[編輯]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新羅傳》:「新羅,弁韓苗裔 也。居漢樂浪,地橫千里,縱三千里。東距長人,東南日 本,西百濟,南瀕海,北高麗。而王居金城,環八里,衛兵 三千人。謂城為侵牟羅邑」,在內曰啄評,外曰邑勒,有 啄評六邑,勒五十二。朝服尚白,好祠山神。八月望日 大宴,賚官吏射。其建官以親屬為上。其族名第一骨、 第二骨,以自別兄弟女,姑、姨、從姊妹,皆聘為妻。王族 為第一骨,妻亦其族,生子皆為第一骨,不娶第二骨, 女雖娶,常為妾媵。官有宰相、侍中、司農卿、太府令,凡 十有七等。第二骨得為之事,必與眾議,號「和白」,一人 異則罷。宰相家不絕祿。奴僮三千人,甲、兵、牛、馬、豬稱 之。畜牧海中山,須食乃射息。穀米於人,償不滿,庸為 奴婢。王姓金,貴人姓朴,民無氏,有名。食用柳桮若銅、 瓦。元日相慶,是日拜日月神。男子褐褲,婦長襦,見人 必跪,以手據地為恭。不粉黛,率美髮以繚首,以珠綵 飾之。男子剪髮鬻,冒以黑巾。市皆婦女貿販。冬則作 竈堂中,夏以食置冰上。畜無羊,少驢,騾多馬。馬雖高 大,不善行。長人者,人類長三丈,鋸牙鉤爪,黑毛覆身, 不火食,噬禽獸,或搏人以食,得婦人以治衣服。其國 連山數十里,有峽,固以鐵闔,號關門,《新羅》常屯弩士 數千守之。初,《百濟》伐高麗,來請救,悉兵往破之,自是 相攻不置。後獲百濟王,殺之,滋結怨。武德四年,王《真 平》遣使者入朝,高祖詔通直散騎侍郎庾文素持節 答賚。

按《朝鮮史略》,新羅王遣舒元等率兵攻高句麗娘臂 城,今清州,麗兵逆擊羅兵,兵失利。舒元子庾信為中 幢幢主,謂其父曰:「庾信平生以忠信自期,臨戰不可 不勇。」乃跨馬突陣,斬其將,提首而來。諸軍因奮擊,城 遂陷。舒元首露,王後裔也。潛通肅訖宗女萬明,後為 萬努郡守,欲與偕往,訖宗不許,囚萬明別室。忽震屋 門,守者驚亂,萬明逃出隨之。任舒元嘗於庚辰夜夢 熒惑鎮二星降於己,萬明亦夢童子衣金甲,乘雲入 堂,尋有娠,二十月而生庾信,背有七星文。舒元曰:「『庚 辰夜有吉夢,得此兒,宜以為名。」然《禮》不以日月為名, 今「庚』與庾字相似,辰與信聲相近,況古人有名庾信 者」,遂名焉。庾信見麗濟靺鞨侵軼國疆,慨然有前平 之志,獨入中嶽石窖,告天誓之。有老人來授祕訣,又 攜寶劍入咽薄山告天。夜有虛角一星,光芒下垂,劍 若搖動然。新羅上舍人《實弓》剛直,為下舍人珍堤所 讒謫冷林或謂曰:「何不自辨?」實弓曰:「昔屈原孤位而 見擯黜,李斯盡忠而被極刑。佞臣惑主,忠士被斥,何 足怪乎?」遂不言而往。

武德七年。拜新羅真平王柱國。封樂浪郡王。新羅王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云云。

武德九年《新羅》遣使朝貢。

按:《唐書》本紀、列傳俱不載。 按《冊府元龜》云云。

太宗貞觀五年新羅獻女樂遣歸之是歲真平王死女善德立

[編輯]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傳》:貞觀五年,獻女 樂二。太宗曰:「比林邑獻鸚鵡,言思鄉丐還,況人乎?」付 使者歸之。是歲,真平死,無子,立女善德為王,大臣乙 祭柄國。詔贈真平左光祿大夫,賻物段二百。 按《朱 子奢傳》,貞觀初,高麗、百濟同伐新羅,連年兵不解,新 羅告急,帝假子奢員外散騎侍郎,持節諭旨,平三國 之憾。子奢有儀觀,夷人尊畏之。二國上書謝罪,贈遺 甚厚。初,子奢行,帝戒曰:「海夷重學,卿為講大誼,然勿 入其幣,還當以中書舍人處卿。」子奢唯唯。至其國,為 發《春秋》題,納其美女。帝責違旨,而猶愛其才。以散官直國子學,累轉諫議大夫。

按《舊唐書新羅傳》:「貞觀五年,新羅王遣使獻女樂,二 人皆鬒髮美色。太宗曰:『朕聞聲色之娛,不如好德。且 山川阻遠,懷土可知。近日林邑獻白鸚鵡,尚解思鄉, 訴情還國。鳥猶如此,況人情乎!但愍其遠來,必思親 戚,宜付使者,聽遣還家』。」

貞觀九年。新羅真平王薨。遣使冊善德襲父封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傳》。貞觀九年。遣使 冊善德。襲父封。國人號聖祖皇姑。

按《朝鮮史略》,新羅真平王薨,在位五十四年,無子,國 人立王女德曼,唐太宗亦遣使加冊命,是為善德女 主,改元仁平。德曼寬仁明敏,唐帝賜牡丹花圖並花 子,德曼曰:「此花絕豔而無蜂蝶,是必無香種。」其子果 如其言。新羅烈女薛氏,破鏡相誓。初,父陽秋衰病,不 堪戍,薛氏自以婦人不得代,常憤鬱。有嘉實者願代, 父許之。薛破鏡為信,待戍還成禮。時國亂,代者不至, 嘉實六年不還。父欲改婚,薛不從,將逃。嘉實忽到,以 破鏡驗之,遂為夫婦。

貞觀十七年。《新羅》遣使乞師。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傳》:「十七年,新羅為 高麗、百濟所攻,使者來乞師。會帝親伐高麗,詔率兵 以披虜勢。善德使兵五萬入高麗南鄙,拔水口城以 聞。」

按《冊府元龜》:貞觀十七年九月,新羅遣使言:「高麗、百 濟侵陵臣國,累遭攻襲數十城,兩國連兵,期之必取, 將以今茲九月大舉,臣社稷必不獲全。謹遣陪臣歸 命大國,願乞偏師以存救援。」帝謂使人曰:「我實哀爾 為二國所侵,所以頻遣使人和爾三國。高麗、百濟旋 踵翻悔,意在吞滅,分爾土宇。爾國設何奇謀以免顛」 越?使人曰:「臣王事窮計盡,惟告急大國,冀以全之。」帝 曰:「我少發邊兵,總契丹靺鞨,直入遼東,爾國自解,可 緩爾一年之圍,此後知無繼兵,還肆侵侮,然四國俱 擾,於爾未安,此為一策,我又能給爾數」「朱袍丹幟, 二國兵至,建而陳之,彼見者以為我兵必皆奔走,此 為二策。《百濟》國負海之險,不修兵械,男女紛雜,好相 宴聚。我以數十百船,載以甲卒,銜枚汎海,直襲其地, 此為三策。爾國以婦人為主,為鄰國輕侮,失主延寇 靡歲休寧。我遣一宗枝以為爾國主,而自不可獨往, 當遣兵營護,待爾國安,任爾自守,此為四策,爾宜思 之,將從何事?」使人但唯而無對。帝難其庸鄙,非乞師 告急之才也。於是遣司農丞相里《元獎》齎璽書賜《高 麗》曰:「《新羅》委命國家,朝貢不闕,爾與《百濟》,宜即戢兵。 若更攻之,明年當出師擊爾國矣。」

按《朝鮮史略》,百濟既取新羅國西獮猴等四十城,又 與高句麗謀,欲取党項城,絕朝唐之路。羅主告急於 唐,百濟將軍允忠陷新羅大耶城,即今陝川都督金 品釋殺妻子自刎。舍知竹,竹閉城門拒之。舍知龍石 勸竹竹降,以圖後效。竹竹曰:「吾父名我以竹竹者,使 我歲寒不凋,可折而不可屈,豈可畏死生降乎?」遂力 戰,城陷,與龍石同死。王遣伊餐金《春秋》乞師於《高句 麗》,欲報之。品釋妻,乃《春秋》女,以故憤然有滅《百濟》之 志,與金庾信嚙指誓歸,期至麗國請師。麗王曰:「麻峴、 竹嶺,本我國地,地若還,兵可出。」《春秋》抗辭以對,王怒 囚之。春秋以青布賂寵臣先道解,道解喻《春秋》以龜 兔之說曰:「俗雲東海龍女病甚,欲得」兔肝。有一龜語 龍王曰:「吾能得之。」遂登陸見兔,極言海島安居之樂。 因負兔行峴三里,乃言其故。兔曰:「吾神明之後,能出 五臟,洗而納之。日者少覺心煩,遂出肝洗之,暫置岩 石之底而來。若歸取肝,汝得所求,吾雖無肝尚活,豈 不兩相宜哉。」龜信之,乃還。纔上岸,免脫入草中。《春秋》 悟,移書於王曰:「臣得歸,二嶺可還。」王信之,厚禮歸之。 貞觀二十一年,《新羅》女王《善德》卒,妹《真德》立。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傳》。「貞觀二十一年。 善德死。贈光祿大夫。而妺真德襲王。明年遣子文王 弟伊贊子春秋來朝。拜文王左武衛將軍。春秋特進。 因請改章服。從中國制。內出珍服賜之。又詣國學觀 釋奠講論。帝賜所製《晉書》。」辭歸。敕三品以上郊餞 按《朝鮮史略》。新羅大臣毗曇廉宗等欲廢主舉兵。屯 於明活城,王師營於月城,《金春秋》督將卒奪擊之,毗 曇等敗,伏誅。《新羅》主《德曼》薨,在位十六年。主有《知幾》 三事見畫花、知無香、聞蛙、知兵。宮西玉門池蝦蟆大 集,主謂左右曰:「蝦蟆怒目,兵上之象。嘗聞西南有玉 門谷,意有鄰兵至其地乎?」命閼川往搜之,果有《百濟》 兵至谷,掩擊盡殺之,預言死期。又作瞻星臺。及薨《真 德》主勝曼真平王弟《國飯女》立。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復伐 《高句麗》,以牛進達、徐世勣為將,攻南蘇、《石城》等,拔之。 《百濟》將軍《義直》圍《新羅》、茂山、甘勿、《洞岑》三城,金《庾信》 帥兵拒之,苦戰力竭。軍有《丕寧子》者,銳意力戰,庾信 謂曰:「今日事急矣,非子誰能奮勵出奇,以激眾心乎?」 丕寧子橫槊突陣,殺數人而死。其子《舉真》曰:「見父之

死,偷生苟存,可乎?」亦突陣死。其奴《合節》曰:「所天崩矣
考證
不死何為!」亦交鋒而死。三軍感激齊進,所向摧陷,義

直僅以身免。《新羅》王遣金庾信伐《百濟》,大破之,佐平 仲常言於王,乃櫝還品,釋夫妻之骨。新羅王遣伊餐 金春秋及其子文汪如唐太宗,見《春秋》儀表英偉,厚 待之,乃許詣國學觀釋奠及講論《春秋》。因請天兵伐 百濟。乃敕蘇定方帥師征《百濟》,《春秋》又請改章服,從 華制,留文汪以備宿衛。《春秋》還至海上,遇《高句麗》邏 兵,從者溫君解高冠大衣,坐於船上,邏兵以為《春秋》, 殺之,《春秋》乘小船得免。按唐書新羅傳文汪作文王

高宗永徽元年新羅遣使入朝

[編輯]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永徽元年,攻 百濟,破之。遣春秋子法敏入朝。真德織錦為頌以獻 曰:『巨唐開洪業,巍巍皇猷昌。止戈成大定,興文繼百 王。統天崇雨施,治物體含章。深仁諧日月,撫運邁時 康。旛旗既赫赫,鉦鼓何鍠鍠。外夷違命者,剪覆被天 殃。淳風凝幽顯,遐邇競呈祥。四時和玉燭,七燿巡萬 方』。」維嶽降宰輔,維帝任忠良。三五成一德,昭我唐家 光。帝美其意,擢法敏,大府卿。

按《朝鮮史略》,「新羅主遣金法敏,春秋子,如唐高宗告 破百濟,百濟將殷相攻陷新羅七城,金庾信擊破之, 斬殷相主。又自製《太平頌》,織錦為紋以獻。又遣波寶 餐金仁問,春秋第二子,如唐宿衛。仁問幼而就學,博 覽群書,兼涉莊老浮屠之說。工隸書,善射御,曉音律, 識量宏遠,時年二十三。」

永徽四年新羅遣使獻金總布。

按《唐書》本紀本傳俱不載。 按《冊府元龜》云云。 永徽五年真德死。遣使弔祭。以金春秋為新羅王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傳》。「永徽五年真德 死,帝為舉哀。贈開府儀同三司,賜綵段三百。命太常 丞張文收持節弔祭。以春秋襲王。」

按《冊府元龜》:「永徽五年,新羅女主金真德卒,以其弟 國祖金春秋為新羅王,繼真德之位,仍拜開府儀同 三司,封樂浪郡王,遣使持節備禮冊命。」

按《朝鮮史略》,新羅主勝曼薨,在位八年,初改元太和 後行永徽年號,始受百官朝賀。及薨,群臣立金春秋 為王。永徽五年,春秋真智王後孫,龍春子。唐遣使備 禮冊王,詔書有難解處,有名牛頭者能解之,王曰:「見 卿頭骨,可稱強首。」強首姓任,忠州人。使製謝表,文工 而意盡,王奇之。初,其母夢見人有角者,有娠,及生,首 角而黶。既壯,知讀書,通曉義理,不學佛而學儒。嘗娶 冶家女,父令改娶,終不聽。

顯慶五年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兵道行軍大總管新羅王金春秋為嵎夷道行軍總管率三將軍及新羅兵以伐百濟十一月俘百濟王以獻

[編輯]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按《新羅傳》。顯慶五年。百濟 高麗、靺鞨共伐取其三十城。使者來請救。帝命蘇定 方討之。以春秋為嵎夷道行軍總管。遂平百濟 按《朝鮮史略》。新羅金庾信攻百濟刀比川城。克之。先 是級餐未柙。被虜於百濟。在佐平任子家。後逃歸。庾 信知其可用。令反間於任子。曰:「兩國存亡。未可先知。 若子國亡,則子依於我;我國亡,則我依於子。」任子曰: 「子言已悉,可歸報庾信。」未柙,還言百濟事甚悉,於是 併吞之謀益急。《新羅》王以金《歆運》王壻《柰勿王》八世 孫,為郎幢大監,出屯《百濟》陽山下。《濟》人乘夜來襲,《羅》 軍驚駭,歆運橫馬握槊以待。大舍詮知曰:「賊起暗中, 雖死,人無識者。」歆運曰:「既以身許國,知與不知,一也。」 遂突陣殺數人而死。大監《穢破》、小監《狄得》亦相與戰 死。步騎幢主寶用那聞《歆運》死,曰:「彼骨貴勢榮,猶不 愛死,況予生而無益。」遂赴敵死。王聞而傷悼,各贈官。 時人作《陽山歌》以傷之。又有沙梁人夫果驟徒,兄弟 亦死於戰。新羅創漢山州壯義寺。羅王欲伐《百濟》,請 兵於唐,不報。憂形於色,若有長春罷郎者曰:「皇帝已 命蘇定方等領兵。將以明年五月伐《百濟》。」因忽不見。 王異之。創寺以資冥福。長春罷郎嘗戰死百濟者也。

龍朔元年新羅王春秋死法敏襲王

[編輯]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龍朔元年春 秋死,法敏襲王,以其國為雞林州大都督府,授法敏 都督。」

按《朝鮮史略》,「新羅王金春秋薨,在位八年,子文武王 立。」唐龍朔元年上諡曰武烈,廟號太宗。太宗統一三韓,時 和歲豐,京城匹布直租五十碩。民謂聖代,後曰文明, 即《金》庾信之妹。初,後姊寶姬夢登西兄山頂坐,旋流 遍國內。覺與後言,後戲曰:「願買兄夢。」因與錦裙為值。 後《武烈》納以為後。《耽羅國》主,徒冬音律。國主名來朝。《新 羅》初,《高厚》《高清》等渡海,泊《耽津》來朝。《新羅》時,客星見 南方,太史奏異國人來朝之象也。王嘉其來朝,稱長 子曰「星主」,其以動星象也。國號「耽羅」以來,時初泊耽 津故也。《唐》以《新羅》為《雞林州》大都督府,以《新羅》王為 大都督,是為《文武王》。諱《法敏》,《太宗》《武烈王》長子,母《文 明王》後《庾信》之妹,故《高句麗》大兄《劍牟岑》收合殘民, 迎致前王臧之庶子《安勝》於漢城,為王請附。王遣問為《高句麗》王後,封《報德王》,妻以外妹。彗星七出北方, 唐總管《薛仁貴》遣僧《琳潤》致書於王,責其異圖。王報 書歷陳唐時忠勤,明其不反。唐兵不信,進攻《平壤》,我 軍大敗,大監阿《珍含》死之。王遣級餐《原川》等上表乞 罪,太大舒《發翰》,古無是官。王以庾信功大,特設是官。 《金》庾信卒,年七十九。王震悼,贈賻甚厚,命有司立碑 紀功。初,《庾信》疾革,王親臨存問,王泣曰:「脫有不諱,柰 人民社稷何?」對曰:「今有三韓為一家,百姓無二心,可 謂小康。然自古繼體之君,鮮克有終,甚可懼也。願親 君子,遠小人,使朝廷和於上,民物安於下,則臣死且 無憾矣。」妻金氏,太宗王女,有子五人,次子元述,嘗獲 罪出亡。《平壤》之戰,元述軍敗欲死,其僕淡陵止之,乃 不死。庾信以負家訓白王,欲斬元述,元述慚懼,遁於 野。聞庾信卒,求見母,母曰:「爾既不得為子於先君,吾 焉得為爾母乎?」遂不見。元述嘆曰:「為淡陵所誤,乃至 於此!」遂入太白山。後唐兵來攻《買蘇州城》,元述欲雪 前恥,赴敵力戰有功,以不容於父母,不仕,終其身。後 庾信妻金氏為尼,《聖德王》封為夫人,歲賜租一千石, 改用新曆。奈麻德福入唐學曆術,而還用其法。

上元元年二月壬午劉仁軌為雞林道行軍大總管以伐新羅

[編輯]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按《新羅本傳》:「咸亨五年,納 高麗叛眾,略百濟地,守之。帝怒,詔削官爵。以其弟右 驍衛員外大將軍臨海郡公仁問為新羅王,自京師 歸國。詔劉仁軌為雞林道大總管,衛尉卿李弼右領 軍大將軍,謹行副之,發兵窮討。」

按《朝鮮史略》,「唐削王爵,遣劉仁軌來討。王納高句麗 叛眾,又據百濟故地。帝大怒,削王爵,以王弟仁問為 雞林州大都督,發兵討之。王遣使謝罪,獻方物。帝赦 之,復王官爵。仁問至中道還入唐阿餐。薛秀真獻《六 陣兵法》,頒百司及州郡銅印。」

上元二年二月。劉仁軌及新羅戰於七重城。敗之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按《新羅本傳》。上元二年二 月。仁軌破其眾於七重城。以靺鞨兵浮海略南境。斬 獲甚眾。詔李謹行為安東鎮撫大使。屯買肖城。三戰 虜皆北。法敏遣使入朝謝罪。貢篚相望。仁問乃還辭 王詔復法敏官爵。然多取百濟地。遂抵高麗南境矣。 置尚良、康、熊、全、武、漢、朔、溟九州。州有都督,統郡十或 二十。郡有太守,縣有小守。

按《朝鮮史略》,靺鞨寇阿達城,城主素那死之。素那,白 城郡蛇山人。其父沈那,膂力過人,百濟人指為飛將。 素那雄豪有父風,王遣素那於阿達城,俾禦北鄙。靺 鞨猝入城,素那奮力大呼突擊,矢集其身如蝟,遂死。 人有弔者,妻哭曰:「亡人常曰:大丈夫固當死於王事, 今死其志也。」王聞之流涕。

開耀元年新羅王法敏死子政明襲位

[編輯]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開耀元年。法 敏死。子政明襲王。遣使者朝。丐唐禮及它文辭。武后 賜吉凶禮並文辭五十篇。」

按《朝鮮史略》,「新羅王以僧信惠義安為政,官大書省, 又命僧儀相創建浮石寺於大白山。」寺在榮州,王在 位二十年薨。諡曰「文武太子政明立。」王姿表英特,聰 明多智略。始一三韓,克成前志。然納高麗叛眾,據百 濟故地,得罪於唐,幾不自保。又從西教。遺詔燒葬神 文。王諱政明,字日炤,文武王長子,母慈義後。王立國 學,納《金欽運》女為妃。《報德王安勝》族子《大文》據《金馬 渚》,謀復故國,王遣將討平之,以其地為《金馬郡》。是戰 也,柰馬驟福之子弟監逼實將行,語其妻曰:「二兄,夫 果驟徒,既死王事,吾何畏死苟存。」及戰,獨出奮擊數 十人而死,又級餐盤屈之子步騎監令引,嘗以名節 自許,及至《椴岑城》,賊將結陣待之,諸將皆引退,令引, 獨曰:「臨陣無勇,《禮經》所誡」,遂赴敵力鬥死。羅俗以進 死為榮,退死為辱。死於王事者,曰「貴山」、曰「箒項」、曰讚 德父子,曰「奚論」、曰「訥催」、曰「東所」、曰「竹竹」、曰「丕寧子父 子」,曰「金欽運」、曰「穢破」、曰「狄得」、曰「寶用那」、曰「盤屈」、曰「官 昌」、曰「匹夫」、曰「阿珍含」、曰「素那」、曰「金令撤」、曰「逼實」、曰「驟 徒」、曰「夫果」、曰「脫起」、曰仙白,曰悉毛,此其章章者也。《百 濟》之亡,只有《階伯》。《高麗》之亡,無一死節者也,安能敵 新羅哉?至於《新羅》之亡,效節不屈者,王子一人而已。 置州郡於《百濟》舊地,賜文武官僚田有差。王置《燕居》, 引《薛聰》曰:「子有異聞,為我陳之。」聰乃設《花王》《薔薇》《白 頭翁》之說以諷之。其略曰:「昔花王之始來也,有一佳 人名」曰薔薇,朱顏玉齒,鮮粧靚服,願薦枕香帷。又有 一丈夫,名曰白頭翁,布衣革帶,白髮持杖,傴僂而來, 曰:「不識王有意乎?」王曰:「丈夫之言,亦有道理,而佳人 難得,如之何?」丈夫曰:「凡為君者,莫不親近老成而興, 昵比妖艷而亡。然而妖艷易合,老成難親。是以夏姬 亡陳,西施滅吳,孟軻不遇以終身,馮唐即潛而皓首, 自古如此,吾其柰何?」王謝曰:「吾過矣。」王乃請書之以 為戒。聰字聰智。父元曉,為沙門,淹該佛書,既而反本, 自號小生居士。娶瑤石宮寡夫人,生聰。聰生而明銳既長博學,能以方言解《九經義》訓導後生。又善屬文。 沙餐任強首卒,強首始以文辭顯,用請唐兵平麗濟 之。時其往復之辭皆出其手。《文武王》以其功,特授沙 餐。及卒,其妻乏食,欲還鄉里,王賜租,辭曰:「夫在之時, 受國恩多矣,今縱未亡,豈敢再辱厚賜。」不受而去。

中宗嗣聖十年即太后長壽二年新羅王金政明死遣使祭弔冊其子理洪為新羅王

[編輯]

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長壽二年,新 羅王金政明卒,為之舉哀,遣使弔祭,冊其子理洪為 新羅王,仍令襲父輔國大將軍,行左豹韜衛大將軍 雞林州都督。」

按《朝鮮史略》,王在位十一年薨,太子理洪立。「孝昭王 諱理洪,神文王子,母神穆王后金氏。唐嗣聖九年,金 仁問卒於唐。仁問七入唐宿衛,凡二十二年。」

嗣聖十九年。即太后長安二年新羅王金理洪卒。弟興光立 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長安二年。新 羅王金理洪卒。則天遣使立其弟興光為新羅王。仍 襲兄將軍都督之號。

按《朝鮮史略》,王在位十年薨。王無嗣,立王弟隆基為 「聖德王。」按唐書王名興光此名隆基蓋犯元宗諱故唐改之或入貢表文自改之也王親 製《百官箴》示群臣。改詳文司為通文博士,掌詞命。又 始造刻漏,置刻漏典博士。又置典祀、典屬禮部太監。 守忠回自唐上文宣王十哲七十弟子畫像,置太學。

元宗開元十一年新羅遣使朝獻又遣子弟入太學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開元中數入朝獻果下馬朝霞紬魚牙紬海豹皮又獻二女帝曰

[編輯]

「女皆王姑姊妹,違本俗,別所親,朕不忍留,原賜還之。」 又遣子弟入太學學經術。帝間賜興光瑞文錦、五色 羅、紫繡紋袍、金銀精器,興光亦上異狗馬、黃金諸物。 按《冊府元龜》,開元十一年四月,新羅王金興光遣使 獻果下馬一匹及牛黃、人參、頭髮、朝霞紬魚牙紬、鏤 鷹鈴、海豹皮、金銀等。興光上言曰:「臣鄉居海曲,地處」 遐陬。元無泉客之珍,本乏賓人之貨。敢將方產之物, 塵黷天官;駑蹇之才,滓穢龍廄。竊方燕豕,敢類楚雞。 深覺靦顏,彌增戰汗。

開元十二年。賀正使《金武勳》還新羅。

按《唐書》、本紀、列傳俱不載。 按《冊府元龜》,開元十二 年,新羅賀正使金武勳還蕃,帝降書謂新羅王金興 光曰:「卿每承正朔,朝貢闕廷,言念所懷,深可嘉尚。又 得所進雜物等,踰越滄波,跋涉草莽,物既精麗,深表 卿心。今賜卿錦袍金帶及綵素共二千匹,以答誠獻, 至宜領之。」

開元十八年。新羅遣使來貢。

按:《唐書》本紀、列傳俱不載。 按《冊府元龜》,「開元十八 年,新羅王金興光遣姪志蒲獻小馬五匹,狗一頭,金 二千兩,頭髮八十兩,海豹皮十張。乃授志蒲太僕卿、 員外置同正員,絹一百匹、紫袍、銀鈿帶、魚袋,留宿衛。 開元十九年,新羅使金志良來賀正。」

按:《唐書》、本紀、列傳俱不載。 按《冊府元龜》,開元十九 年,新羅遣其臣金志良來賀,正授太僕少卿、員外置, 賜帛六十匹,放還蕃降。書與新羅金興光曰:「所進牛 黃及金銀等物,省表具知。卿二明慶祚,三韓善鄰,時 稱仁義之鄉,代著勳賢之業。文章禮樂,聞君子之風; 納款輸忠,效勤王之節。固蕃維之鎮衛,諒中外之儀 表,豈殊方悍俗,可同年而語耶?加以慕義克勤,述職 愈謹。梯山航海,無倦於阻修;獻幣貢琛,有常於歲序。 守我王度,垂諸國章,乃眷懇誠,深可嘉尚。朕每晨興 佇念,宵衣待賢,想見其人,以光啟沃,俟卿覯止,允副 所懷。」今使至,知嬰疾苦,不遂祗命,言念遐闊,用增憂 勞。時候暄和,想痊復也。今賜卿綵綾五「百匹,帛二千 五百匹,宜即領取。」

開元二十一年。新羅遣使來謝。

按《唐書》、本紀、列傳俱不載。 按《冊府元龜》,開元二十 一年十二月乙未,新羅王興光遣姪志廉來朝,謝恩 也。初,帝賜興光白鸚鵡雄雌各一隻,及紫羅繡袍、金 銀鈿器,瑞文錦五色綵羅共三百餘段。興光表曰:「伏 惟陛下,執象開元,聖文神武,應千齡之昌運,致萬物 之嘉祥。風雲所通,咸承至德;日月所照,共被深仁。臣 地隔蓬壼,天慈洽遠,鄉暌華夏,睿澤覃幽。伏睹瓊文, 跪披玉匣,含九霄之雨露,帶五彩之鵷鸞。辨惠靈禽, 素蒼兩妙,或稱長安之樂,或傳聖主之恩。羅錦彩章, 金銀寶鈿,見之者爛目,聞之者驚心。原其獻款之功, 實由先祖;錫此非常之寵,延及末孫。微效若塵,重恩 如嶽,循涯揣分,何以上酬!」詔饗志廉內殿。賜以束帛。 開元二十二年。新羅遣使來賀正。

按:《唐書》、本紀、列傳俱不載。 按《冊府元龜》,開元二十 二年正月壬子,新羅王興光、大臣金端竭丹來賀正, 帝於內殿宴之,授衛尉少卿員外,賜緋襴袍、平漫銀 帶及絹六十匹,放還蕃。又是年,新羅王興光從弟左 領軍衛員外將軍忠信上表曰:「臣所奉進止,令臣執 節本國,發兵馬討除靺鞨,有事續奏者。臣自奉聖旨誓將致命。當此之時,為替人《金孝方》身亡,便留臣宿 衛。臣本國王以臣久侍天庭,遣從姪志廉代臣,今已 到訖,臣即合還。」每思前所奉進止,無忘夙夜。陛下先 有制,加本國王興光寧海軍大使,錫之旌節,以討兇 殘。皇威載臨,雖遠猶近,君則有命,臣敢不祗?蠢爾夷 俘,計亦悔禍。然除惡務本,布憲惟新,故「出師義貴乎 三申,縱敵遺患於數代。伏望陛下因臣還國,以副使 假臣盡將,天旨,再宣殊裔。豈惟斯怒益振,固亦武夫 作氣。必傾其巢穴,靜此荒隅。遂夷臣之小誠,為國家 之大利。臣等復乘桴滄海,獻捷丹圍,效毛髮之功,答 雨露之施,臣所望也。伏惟陛下圖之。」帝許焉。

開元二十四年。新羅遣使賀獻。

按:《唐書》、本紀、列傳俱不載。 按《冊府元龜》,開元二十 四年,新羅王金興光遣使賀獻表曰:「伏奉恩敕,浿江 以南,宜令新羅安置。臣生居海裔,沐化聖朝,雖丹素 為心,而功無可效,忠正為事,而勞不足賞。陛下降雨 露之恩,發日月之詔,錫臣土境,廣臣邑居,遂使墾闢 有期,農桑得所。臣奉絲綸之旨,荷榮寵之深,粉骨糜 身」,無由上答。

開元二十五年,興光死,遣使弔祭。子承慶襲位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初渤海靺鞨 掠登州,興光擊走之。帝進興光寧海軍大使,使攻靺。 鞨二十五年死。帝尤悼之。贈太子太保。命邢璹以鴻 臚少卿弔祭。子承慶襲王。詔璹曰:「新羅號君子國,知 《詩》《書》。以卿惇儒,故持節往,宜演經誼,使知大國之盛。」 又以國人善棋詔率府兵曹參軍《楊季鷹》為「副。」「國」「高」 「弈」皆出其下。於是厚遺使者金寶。俄冊其妻《朴》為妃。 《承慶》死詔使者臨弔。以其弟《憲英》嗣王。按史略及元龜憲英之立

在天寶二年。《傳》連敘,乃失其年也。

按《朝鮮史略》,聖德王在位三十五年薨。王教百官進 言,屢遣使如唐輸款,巡問高年,給租賑民。諡曰「聖德。」 太子承慶立。聖德王第二子母昭德王后孝成王諱 承慶。唐開元二十六年唐元宗遣贊善大夫邢璹弔祭前王。 初,帝謂璹曰:「新羅號為君子國,頗知書記,宜演經義, 使知大國儒教之盛。」又以國人善碁,詔以參軍楊季 鷹為副。璹到國,獻《道德經》,王以伊餐信忠為中侍。初, 王在潛邸,嘗與信忠圍碁於柏下,謂不相負有如此 柏。未幾即位,錄功臣而遺信忠,信忠作歌貼柏,柏忽 枯。王怪,使審之,得歌大驚,召賜爵,柏乃蘇。

天寶二年新羅王金承慶死以其弟憲英嗣王

[編輯]

按《唐書本紀》列傳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寶二載正 月,新羅王金承慶卒,弟憲英襲位。制曰:『故開府儀同 三司、使持節大都督雞林州諸軍事兼持節寧海軍 使新羅王金承慶弟憲英,奕葉懷仁,率心嘗禮。大賢 風教條理,尤明中夏軌儀,衣冠素襲。馳海琛而遣使, 準雲呂而通朝。代為純臣,累效忠節。頃者兄承土宇, 沒而絕嗣;弟膺繼及,抑惟常經。是用賓懷,優以冊命。 宜因舊業,俾承蕃長之名;仍加殊禮,載錫漢官之號。 可襲兄新羅國王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大都督雞 林州諸軍事兼充持節寧海軍使』。」

按《朝鮮史略》:「六年,王薨,無嗣,弟憲英立。以遺命燒柩 於法流寺散骨。」東海景德王諱憲英。唐天寶二年以伊餐 金思仁為上大等。思仁以災異屢見。上疏極論時政 得失。旌孝子向德門。號「其地孝家裡。」向德。父母飢病 濱死。刲髀肉食之。又母發癰吮之。改執事省中侍為 侍中。置國學諸業博士助教。幸太學。命博士講《尚書》。 天寶五載。新羅王金憲英遣使賀正。兼獻方物 按《唐書》本紀列傳俱不載。 按《冊府元龜》云云。 天寶十載,元宗在蜀。新羅王遣使泝江至成都。朝正 月。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云云。

按《朝鮮史略》,「遣使朝帝於蜀。時元宗避祿山亂幸蜀, 使沂江,至成都,帝親製十韻詩,手扎賜王。王始置九 州,分統郡縣。」前此分十道改郡縣名,以《沙伐州》為《尚州》,《歃 良州》為良州,《箐州》為《康州》,《漢山州》為《漢州》,《首若州》為 《朔州》,《西州》為《溟州》,《熊川州》為《熊州》,《完山州》為《全州》,《武 珍州》為《武州》。又改官號,大雷電,震佛寺十六所,又震 真平王陵。始置貞察一員,糾正百官。大祭麻《李純》棄 官為僧,累徵不至,創「斷俗寺」居之。聞王好樂,詣宮門 極諫。王為之停樂,引至正室。論說數日。

代宗大曆元年新羅王憲英死子乾運立遣使入朝待命按朝鮮史略作永泰元年

[編輯]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傳》:大曆初,憲英死, 子乾運立。甫丱遣金隱居,入朝待命。詔倉部郎中歸 崇敬往弔,監察御史陸珽、顧愔為副,冊授之,並母金 為太妃。會其宰相爭權相攻,國亂三歲乃定,於是歲 朝獻。 按《歸崇敬傳》:大曆初,授倉部郎中,充弔祭冊 立新羅使。海道風濤,舟幾壞,眾驚,謀以單舸載而免, 答曰:「今共舟數十百人,我何忍獨濟哉!」少選,風息。先 是使外國多齎金帛,貿舉所無,崇敬囊橐,惟衾衣,東

夷傳其清德
考證
按《朝鮮史略》:二十三年王薨,王存問鰥寡孤獨,賜穀

老疾,納忠諫定州號太子乾運立惠恭王母滿月夫 人金氏。唐代宗永泰元年兩日並出,三星隕宮庭,相擊,其光 如火。遣《金岩》聘日本。岩,庾信後裔也,性聰敏,少入唐 宿衛,間就師學陰陽家術而還。嘗守良、康、漢三州,所 至盡心撫字。至是聘日本,其王欲留之,會唐使高鶴 林來,相見懽甚,以為大國所知,遣還金。庾信墓前風 忽起,至始祖陵,塵霧暗冥,不辨人物,若有哭泣悲歎 之聲。王懼,致祭謝過,始立五廟。《味鄒王》、大宗王、《文武 王》並祖禰為五廟,一年六祭。以《味鄒王》為「金氏始祖」; 《大宗王》《文武王》平《麗濟》有大功德,為不遷之主。

德宗建中四年乾運死無子國人共立宰相金良相嗣

[編輯]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云云。

按《朝鮮史略》:「王幼沖嗣位,母后臨朝。及壯,淫於聲色, 巡遊無度,綱紀紊亂,災異屢見。伊餐、志貞因聚眾作 亂。上大等金良相與伊餐、敬信舉兵討志貞,王與後 妃為亂兵所害,良相自立為王。」

貞元元年遣使冊金良相襲封是年良相死金敬信襲王

[編輯]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貞元元年,遣 戶部郎中蓋塤持節命之。是年死,立良相從父弟敬 信襲王。」

按《朝鮮史略》:「宣德王諱良相,奈勿王十世孫。五年,王 薨,國人立敬信,是為元聖王。」諱敬信,奈勿王十二世 孫。唐德宗貞元二年大舍武鳥獻《兵法》十五卷。花鈴圖二卷。 始定讀書出身科。前次。但以射選人。至是改之。 貞元十四年。新羅王敬信薨。無子。立嫡孫俊邕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云云。

「貞元十五年,遣使冊新羅王俊邕。未至死,子重興立。」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貞元十五年, 遣司封郎中韋丹持冊未至。俊邕死。丹還,子重興立。 按《朝鮮史略》。」「十三年,王薨。遺命燒柩。太子俊邕立。是 為昭聖王。」諱俊邕,元聖王孫。唐貞元十五年時有金生,父母 微,不知世系,少能書,平生不攻他藝,好佛,隱居不仕, 年踰八十,猶操筆不休,隸、行、草皆入神。高麗洪灌入 宋,以金生行、草示翰林楊球、李革二人,曰:「天下除右 軍,焉有妙筆如此哉!」趙孟頫跋金生《昌林寺碑》曰:「字 畫深有典刑,雖唐人名刻,未能遠過之。梁悅入唐宿 衛,德宗幸奉天,從難有功,帝授贊善」大夫。及還,王擢 用為《豆肹》小守。二年,王薨,太子《清明》立,是為《哀莊王》, 諱《清明》。後改重熙年十三,叔父彥昇攝政,以兵部令彥昇 為上大等,創伽倻山、海印寺。改五廟之制:「祖大王、高 祖明德王、曾祖元聖王、皇祖惠忠王、皇考昭聖王為 五廟,別立大宗王、文武王為二廟。」

順宗永貞元年詔兵部郎中元季方賜新羅冊命

[編輯]

按《唐書順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云云。

按《冊府元龜》,「順宗以貞元二十一年正月即位,三月, 立新羅嗣王金重熙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使 持節、大都督、雞林州諸軍事、雞林州刺史、兼持節、充 寧海軍使、上柱國,其母和氏為太妃,其妻朴氏為妃。 遣兵部郎中、兼御史大夫季方充使。」

按《朝鮮史略》,「帝遣使冊王,封太后叔氏為太妃。妃,柰 勿王後,孫金胡叔女,嫌於同姓,以父名為氏。」

憲宗元和四年新羅遣使來謝冊命

[編輯]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傳》:永貞改元後三 年,使者金力奇來謝言「往歲冊故主俊邕為王母申 太妃,妻淑妃,而俊邕不幸冊,今留省中,臣請受以歸。」 又為其宰相金彥昇金仲恭王之弟蘇金添明丐門 戟,詔皆可。凡再朝貢。

元和六年。《新羅》臣《彥昇》弒王而自立。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重熙七年死, 彥昇立,來告喪,命職方員外郎崔延弔,且命新王以 妻貞氏為妃。」

按《冊府元龜》,「元和七年,以新羅王金重熙卒,立其相 金彥昇,遣使來告。詔以彥昇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 太尉使持節大都督雞林州諸軍事兼持節充寧海 軍使上柱國,封新羅國王。妻貞氏冊為妃。仍令有司 準式,兼命職方員外郎攝御史中丞崔延充使。」 按《朝鮮史略》:「十年,兵部令彥昇弒王自立,是為憲德 王。諱」《彥昇》,《昭聖王》弟。唐元和六年王。命順天將軍《金雄元》 率甲兵二萬,應帝徵兵,助討唐叛臣李師道、上大等。 忠恭坐政事堂,注擬請托。坌至,忠恭莫能舉措,感疾 而退。醫診云:「病在心,須服龍齒湯。」遂杜門不接賓客。 侍郎祿真往見曰:「今公私愛憎,不得其正,取捨是非, 亂其心志,豈獨害於國事?為之者亦病矣。若當官清 白,蒞事恪恭,貨賄請托不得行,黜陟予奪必以公,則 國家和平,雖談笑自樂可也,又何區區於服餌,徒自 費日廢事為哉!」忠恭謝醫朝王曰:「臣聞祿真之言,同 於藥石,豈止飲龍齒湯而已哉!」王悅,使告太子。太子 入賀,命牛岑太守白永,發漢山北諸州郡人一萬,築浿江長城三百里。熊川州都督憲昌舉兵叛。宣德無 嗣,群臣欲立《周元》。因水漲不及渡。立《敬信》。《周元》退《溟 州》。《憲昌》乃叛。王遣《一吉餐》《張雄》討之。《憲昌》自殺。子《梵 文》與《高達》山賊《壽神》攻北漢。《山州》都督《聰明》擒誅之。

文宗太和元年彥昇死子景徽立

[編輯]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長慶、寶曆間 再遣使者來朝,留宿衛。彥昇死,子景徽立。」

按《朝鮮史略》,王薨,太子秀宗立,是為興德王。諱秀宗, 改景徽。憲德弟王無嗣,以為太子。唐太和元年大廉自唐 還,得茶種來,命植《智異山》。以張保皋為清海鎮大使。 保皋字弓福,入唐為徐州小將歸,請鎮清海,以鎮中 國。寇鈔人,王與卒萬人鎮之。賜孝子孫順家一區,歲 給米五十石。順,牟梁人,父沒家貧,傭作養母。有小兒 奪母食,掘醉山北郊。埋兒得石鐘,驚怪,將兒與鐘還 懸。撞之,聲聞王宮,有是命。以金陽為固城郡太守。尋 拜中原大尹武州都督。其祖宗基。父貞茹。皆為將相。 太和五年。以太子左諭德源寂冊弔新羅如儀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云云。

按《冊府元龜》:「太和五年,以新羅王金彥昇卒,詔其子 景徽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使持節雞林州諸 軍事,充雞林州大都督、寧海軍等使,仍賜上柱國,封 為新羅王;復封其母朴氏為太妃,妻貞氏為王妃,命 太子左諭德兼御史中丞源寂持節弔祭冊立。」

開成元年新羅王薨無嗣其堂弟之子悌隆立

[編輯]

按:《唐書》本紀、列傳皆不載。 按《朝鮮史略》:十一年,王 景徽薨,無嗣。其堂弟均貞及堂弟之子悌隆爭立。金 陽與均貞子祐徵等奉均貞為王,入積板宮,以族兵 宿衛。悌隆黨金明等來圍,陽突圍潛出,均貞遇害。明 等立悌隆,是為僖康王。諱悌隆,元聖王孫。唐開成元年 《開成》四年,《新羅》臣《金明》弒其主《悌隆》而自立。《金陽》奉 《景徽》堂弟《均貞》之子《祐徵》起兵討《金明》,依《張保皋》,《保 皋》與《鄭年》等佐之。明等伏誅,《祐徵》立為王。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新羅本傳》:「開成初,遣子 義琮謝,願留衛見聽,明年遣之。五年,鴻臚寺籍質子 及學生歲滿者一百五人,皆還之。」有張保皋、鄭年者, 皆善鬥戰,工用槍。年復能沒海履其地五十里,不噎 角,其勇健,保皋不及也。年以兄呼保皋,保皋以齒,年 以藝,常不相下,自其國皆來為武寧軍小將。後保皋 歸新羅,謁其王曰:「遍中國,以《新羅》人為奴婢,願得鎮 清海,使賊不得掠人西去。」清海,海路之要也。王與保 皋萬人守之。自太和後,海上無鬻新羅人者。保皋既 貴於其國,年饑寒,客漣水。一日,謂戍主馮元規曰:「我 欲東歸,乞食於張保皋。」元規曰:「若與保皋,所負何如, 奈何取死其手?」年曰:「饑寒死不如兵死快,況死故鄉 邪!」年遂去。至謁保皋,飲之極歡。飲未卒,聞大臣殺其 王,國亂無主。保皋分兵五千人與年持,年泣曰:「非子 不能平禍難。」年至其國,誅反者,立王以報王。遂召保 皋為相,以年代守清海。會昌後,朝貢不復至。

按《朝鮮史略》:「僖康王三年,金明忠恭子弒王自立,金 陽奉祐徵。祐徵懼禍,往依張保皋,起兵清海鎮,討金 明。張保皋以兵五千,授其友鄭年,年能行,水底五十 里不噎,與保皋角勇,保皋差不及,俱入唐為小將。保 皋還國鎮清海。年失職饑寒,往依保皋。至是,保皋遣 往助之,陽等晝夜兼行,至達伐丘,明遣兵拒之,戰大」 敗。奔入月遊宅。兵士追斬之。諡《閔哀》。立祐徵。是為《神 武王》。《元聖王》孫。《均貞》之子。唐開成四年

開成五年,《新羅》王祐徵薨,子慶膺立。

按《唐書》,不載。 按《朝鮮史略》,「神武王元年薨,太子慶 膺立,是為文聖王。」唐開成五年三日並出,殺海清鎮太使 張保皋。先是,王聞保皋怨王不納女,《神武王》約以保 皋女配子。至是,王欲納之,群臣以「海島人女,不宜納」, 王從之,據鎮叛。王遣刺客閻長殺之,罷鎮,徙其人於 《碧骨郡》。侍中《金陽》卒。

宣宗大中十一年新羅王慶膺薨弟誼靖立

[編輯]

按《唐書》不載。 按《朝鮮史略》:「十八年,王薨,弟誼靖立, 是為憲安王。」唐大中十一年

懿宗咸通三年新羅王誼靖薨壻膺廉立按唐書不載 按朝鮮史略四年王薨無嗣壻膺廉立王嘗宴群臣臨海殿膺廉以王族與宴王欲試其

[編輯]

志問曰:「汝見異人乎?」曰:「嘗見三人,一勳閥子弟而不 先人,一家富而被服不侈,一勢榮而驕氣不形。」王遂 以長女妻之,是為寧花大人。至是立為《景文王》。唐咸通三 年

僖宗乾符三年新羅王膺廉薨子晸立

[編輯]

按《唐書》不載。 按《朝鮮史略》:「十四年,王薨,太子晸立, 是為憲康王。」唐乾符三年王出遊鶴城,即今《符山郡》。還至 海浦,忽雲霧晦冥,迷失道路,禱於海神開霽,因名開 雲浦。有異人《處容》者,奇形詭服,詣王前歌舞,從王入 京,又有四人詣駕前歌舞,其歌有「智理多,都都破」等 語,謂以智理國者多逃,而都邑將破,故歌以警之。時 人不知,反以為瑞。王燕群臣於《臨海殿》,酒酣鼓琴,左右各進歌詞。崔致遠奉帝詔還自唐。致遠,沙梁部人。 年十二隨海舶入唐,尋師力學。至十八登第,為溧水 縣尉,遷侍御史內供奉。高駢討黃巢,辟為從事,其表 狀書啟,多出其手。黃巢見檄書,不覺下床,由是名振。 及東還,王留為侍讀。致遠欲展所蘊,而被疑忌不能 容,出為太山、富城等郡太守。真聖女主時,疏陳時務, 王喜,納之以為餐。致遠東還,值世亂,無復仕進意,自 放山水間。慶州南山、剛州冰山、陝州清源寺、「智異山」、 雙溪寺、合浦縣月影臺,皆其遊玩之所。挈家隱伽倻 山,與母兄浮圖賢俊及定元師結為道友以終老。

光啟元年新羅王晸薨弟晃立

[編輯]

按《唐書》不載 按《朝鮮史略》:「十二年,王薨。王性聰敏, 看書一覽輒誦。弟晃立,是為定康王。」唐光啟元年

文德元年新羅王晃薨女弟曼立

[編輯]

按《唐書》不載。 按《朝鮮史略》,二年王薨,無嗣,女弟曼 立,是為真聖女主,定康王之女弟。唐僖宗文德元年, 主素與魏弘通,弘死,潛引年少美丈夫私之,授以要 職。由是佞倖肆志,紀綱壞弛。時有人譏謗時政,榜於 路,主疑隱者王巨仁所為,命下獄,將誅之。巨仁憤怨, 作詩書獄壁,詩曰:「於公慟哭三年旱,鄒衍含愁五月 霜。今我幽愁還似古,皇天無語但蒼蒼。」是夕,忽震雷 雨雹,主懼,釋之。

昭宗光化元年新羅女王曼死子嶢立

[編輯]

按《唐書》不載 按《朝鮮史略》,「孝恭王諱嶢,憲康王庶 子,真聖封為太子,唐昭宗光化元年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