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15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一百五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一百五十九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一百六十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一百五十九卷目錄

 勳爵部彙考三十一

  周十七

  越一

官常典第一百五十九卷

勳爵部彙考三十一[編輯]

周十七[編輯]

越一[編輯]

少康,五十有二歲,封庶子無餘于越,以奉先王墓祀。 按《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 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 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 按《吳越春秋》,越之前君無余者,夏禹之未封也。禹父 鯀者,帝顓頊之後。鯀娶於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 壯未孳,嬉於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為人所感,因 而妊孕,剖脅而產高密家於西羌,地曰石紐,石紐在 蜀西川也。帝堯之時,遭洪水滔滔,天下沈漬,九州閼 塞,四瀆壅閉。帝乃憂中國之不康,悼黎元之罹咎,乃 命四嶽乃舉賢良,將任治水。自中國至於條方,莫薦 人,帝靡所任,四嶽乃舉鯀而薦之於堯。帝曰:「鯀負命 毀族,不可。」四嶽曰:「等之群臣,未有如鯀者。」堯用治水, 受命九載,功不成。帝怒曰:「朕知不能也。」乃更求之,得 舜,使攝天子之政。巡狩觀鯀之治水,無有形狀,乃殛 鯀於羽山,鯀投於水,化為黃能。或作熊因為羽淵之神。 舜與四嶽舉鯀之子高密。四嶽謂禹曰:「舜以治水無 功,舉爾嗣考之勳。」禹曰:「俞,小子敢悉考績,以統天意。 惟委。」當有任字而已。禹傷父,功不成,循江泝河盡濟甄。疑暨 之誤淮,乃勞身焦思,以行七年,聞樂不聽,過門不入,冠 掛不顧,履遺不躡,功未及成,愁然沈思。乃案《黃帝中 經曆》,蓋聖人所記曰:「在於九山東南天柱,號曰宛委, 赤帝在闕,其巖之巔,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書金簡, 青玉為字,編以白銀,皆瑑其文。」禹乃東巡,登衡嶽,血 白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嘯,因夢見赤 繡衣男子,自稱元夷蒼水使者,聞帝使丈命於斯,故 來候之。非厥歲月,將告以期。無為戲吟,故倚歌覆釜 之山,東顧謂禹曰:「欲得我《山神書》者,齋於黃帝巖嶽 之下。三月庚子,登山發石,金簡之書存矣。」禹退文齋, 三月庚子,登宛委山,發金簡之書,案金簡玉字,得通 水之理。復返歸嶽,乘四載以行川。始於霍山,徊集五 嶽。詩云:「信彼南山,惟禹甸之。」遂巡行四瀆,與益夔共 謀,行到名山大澤,召其神而問之山川脈理,金玉所 有,鳥獸昆蟲之類,及八方之民俗,殊國異域,土地里 數,使益疏而記之,故名之曰《山海經》。禹三十未娶,行 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 矣。」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 尾者,王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庬庬我 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 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取辛壬癸甲。 禹行十月,女嬌生子啟。啟生不見父,晝夕呱呱啼泣。 禹行,使太章,步東西,豎亥,度南北,暢八極之廣,旋天 地之數。禹濟江南,省水理,黃龍負舟,舟中人怖駭,禹 乃啞然而笑曰:「我受命於天,竭力以勞萬民,生,性也; 死,命也。爾何為者?」顏色不變,謂舟人曰:「此天所以為 我用。」龍曳尾舍舟而去。南到計於蒼梧,而見縛人,禹 撫其背而哭。益曰:「斯人犯法,自合如此,哭之何也?」禹 曰:「天下有道,民不罹辜;天下無道,罪及善人。吾聞一 男不耕,有受其飢;一女不桑,有受其寒。吾為帝統治 水土,調民安居,使得其所,今乃罹法如斯,此吾德薄 不能化民證也,故哭之悲耳。」於是周行㝢內,東造絕 跡,西延積石,南踰赤岸,北過寒谷,徊崑崙,察六扈,脈 地理,名金石。寫流沙於西隅,決弱水於北漢;青泉赤 淵,分入洞穴;通江東流,至於碣石,疏九河於潛淵,開 五水於東北,鑿龍門,闢伊闕,平易相土,觀地,分州,殊 方各進,有所納貢。民去崎嶇,歸於中國。堯曰「俞,以固 冀,於此」乃號禹曰伯禹,官曰司空,賜姓姒氏,領州統 伯,以巡十二部。堯崩,禹服三年之喪,如喪考妣,晝哭 夜泣,氣不屬聲。堯禪位於舜,舜薦大禹,改官司徒,內 輔虞位,外行九伯。舜崩,禪位命禹。禹服三年,形體枯 槁,面目黎黑。讓位商均,退處陽山之南,陰河之北,萬 民不附。商均追就禹之所,狀若驚鳥揚天,駭魚入淵, 晝歌夜吟,登高號呼曰:「禹棄我,如何所戴?」禹三年服 畢,哀民不得已,即天子之位。三載考功,五年政定,周 行天下,歸還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一示中州 諸侯,防風後至,斬以示眾,示天下悉屬禹也。乃大會, 計治國之道,內《美釜山》,《州慎》當作鎮之功,外演聖德,以 應天心。遂更名茅山曰會稽之山,因傳國政,休養萬民,國號曰夏後。封有功,爵有德,惡無細而不誅,功無 微而不賞,天下喁喁,若兒思母,子歸父,而留越恐群 臣不從,言曰:「吾聞食其實者不傷其枝,飲其水者不 濁其流。吾獲《覆釜之書》,得以除天下之災,令民歸於 里閭,其德彰彰若斯,豈可忘乎?」乃納言聽諫,安民治 室,居靡山,伐木為邑,畫作印,橫木為門,調權衡,平斗 斛,造井示民,以為法度。鳳凰棲於樹,鸞鳥巢於側,麒 麟步於庭,百鳥佃於澤。遂已耆艾將老,歎曰:「吾歲晏 年暮,壽將盡矣,止絕斯矣。」命群臣曰:「五百世之後,葬 我會稽之山,葦槨桐棺,穿壙七尺,下無及泉。墳高三 尺,土階三等。葬之」後,田無改畝。以為居之者樂,為之 者苦。禹崩之後,眾瑞並去。天美禹德而勞其功,使百 鳥還為民田,大小有差,進退有行,一盛一衰,往來有 常。禹崩,傳位與益。益服三年,思禹未嘗不言。喪畢,益 避禹之子啟於箕山之陽。諸侯去益而朝啟曰:「吾君, 帝禹子也。」啟遂即天子之位,治國於夏,遵《禹貢》之美, 悉九州之土以種五穀,累歲不絕。啟使使以歲時春 秋而祭禹於越,立宗廟於南山之上。禹以下六世而 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絕祀,乃封其庶子於越,號 曰無余。無余始受封,人民山居雖有鳥田之利,租貢 纔給宗廟祭祀之費,乃復隨陵陸而耕種,或逐禽鹿 而給食。無余質朴,不設宮室之飾,從民所居。春秋祠 禹墓於會稽。無余傳世十餘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轉 從眾庶為編戶之民。禹祀斷絕十有餘歲,有人生而 言語,其語曰:「鳥禽呼,嚥喋嚥喋。」指天向禹墓曰:「我是 無余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復我禹墓之祀,為 民請福於天,以通鬼神之道。」眾民悅喜,皆助奉禹祭, 四時致貢,因共封立,以承越君之後。復夏王之祭,安 集鳥田之瑞,以為百姓請命。自後稍有君臣之義,號 曰《無壬》,《無壬》生無無。「專心守國,不失上天之命」, 「無」卒,或為《夫譚》。《夫譚》生元。當作允常元常立,當吳王 壽夢、諸樊、闔閭之時,越之興霸,自元常矣。

成王四年大會諸侯於成周越人入貢。

按:《汲冢周書》王會解:「姑於越納。」姑妹:

姑妹國,後屬越。

成王二十四年,於越來賓。

按:《竹書紀年》云云。

穆王三十七年,大起九師伐越。

按《竹書紀年》:三十七年,「大起九師,東至於九江,架黿 鼉以為梁,遂伐越,至於紆。」

景王八年「冬,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沈子、徐人、越 人伐吳。」

按:《春秋》昭公五年。

敬王十年,吳伐越。

按:《春秋》不書。

按《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允常之時,與吳王闔廬戰而 相怨伐。」按《吳太伯世家》:「王闔廬五年,伐越,敗之。 敬王十五年夏,於越入吳。」

按《春秋定公五年》。按《左傳》五年夏,「越入吳。」吳在楚 也。

敬王二十四年夏五月,於越敗吳於檇李,吳子光薨。 按《春秋》定公十四年。按《左傳》,十四年夏,吳伐越,越 子勾踐禦之,陳於檇李。勾踐患吳之整也,使死士再 禽焉,不動。使罪人三行,屬劍於頸而辭曰︰:「二君有治, 臣奸旗鼓,不敏於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歸死。」遂自 剄也。師屬之目。越子因而伐之,大敗之。靈姑浮以戈 擊闔廬,闔廬傷,將指取其一屨,還卒於陘,去《檇李》七 里。夫差使人立於庭,苟出入,必謂己曰︰:「夫差而忘越 王之殺而父乎?」則對曰︰:「唯,不敢忘。」三年乃報。越 敬王二十六年春,吳敗越於夫椒,越使大夫種行成 於吳。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哀公元年春,吳王夫差敗越 於夫椒,報檇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於會 稽,使大夫種因吳太宰嚭以行成。吳子將許之,伍員 曰︰:「不可。臣聞之: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昔有過澆 殺斟灌以伐斟鄩,滅夏後相。後緡方娠,逃出自竇,歸 於有仍,生少康焉,為仍牧正。惎澆能戒之。澆使椒求 之,逃奔有虞,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於是妻之以 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眾一旅,能布其德,而兆 其謀,以收夏眾,撫其官職。使女艾諜澆,使季杼誘豷, 遂滅過、戈,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今吳不如 過,而越大於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句踐能親而 務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於 是乎克而弗取,將乂存之。違天而長寇讎,後雖悔之, 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蠻夷而長寇讎, 以是求伯,必不行矣。」弗聽,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 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三月,越及吳 平。吳入越不書,吳不告慶越不告敗也。

按《越語》:越王勾踐棲於會稽之上,乃號令於三軍曰: 「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

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大夫種進對曰:「臣聞之賈人
考證
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 擇也。譬如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棲於會 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勾踐曰:「苟得聞子 大夫之言,何後之有?」執其手而與之謀。遂使之行成 於吳,曰:寡君勾踐,乏無所使,使其下臣種不敢徹聲 聞於天。王私於下執事曰:「寡君之師徒不足以辱君 矣。願以金玉子女賂君之辱。」請勾踐女女於王大夫, 女女於大夫士,女女於士,越國之寶「器畢從。寡君帥 越國之眾,以從君之師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國之 罪為不可赦也。將焚宗廟,係妻孥,沉金玉於江,有帶 甲五千人,將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帶甲萬人以事 君也,無乃即傷君王之所愛乎?與其殺是人也,寧其 得此國也,其孰利乎?」夫差將欲聽與之成,子胥諫曰: 「不可。夫吳之與越也,仇讎敵戰之國也,三江環之,民 無所移。有吳則無越,有越則無吳,將不可改」於是矣。 員聞之,「陸人居陸,水人居水。夫上黨之國,我攻而勝 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車。夫越國,吾攻而勝之, 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 滅之。失此利也,雖悔之,亦無及已。」越人飾美女八人 納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國之罪,又有美於此者,將 進之。」太宰嚭諫曰:「嚭聞古之伐國者,服之而已,今已 服矣,又何求焉?」夫差與之成而去之。 越王勾踐即 位三年,而欲伐吳,范蠡進諫曰:「夫國家之事,有持盈, 有定傾,有節事。」王曰:「為三者奈何?」范蠡對曰:「持盈者 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王不問,蠡不敢言。「天 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驕,勞而不矜其功。夫聖人隨時 以行,是謂守時。天時不作,弗為人客,人事不起,弗為 之始。今君王未盈而溢,未盛而驕,不勞而矜其功,天 時不作而先為人客,人事不起,而創為之始,此逆於 天而不和於人。王若行之,將妨於國家,靡王躬身。」王 弗聽。范蠡進諫曰:「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兇器也,爭者 事之末也,陰謀逆德,好用兇器。始於人者,人之所卒 也。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先行此者不利。」王曰:「無事 貳言也,吾已斷之矣。」果興師而伐吳,戰於五湖,不勝, 棲於會稽。王召范蠡而問焉,曰:「吾不用子之言,以至 於此,為之奈何?」范蠡對曰:「君王其忘之乎?持盈者與 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王曰:「與人奈何?」范蠡對 曰:「卑辭尊禮,玩好女樂,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與 之市。」王曰:「諾。」乃令大夫種行成於吳,曰:「請士女女於 士大夫,女女於大夫,隨之以國家之重器。」吳人不許。 大夫種來而復往,曰:「請委管籥,屬國家以身隨之,君 王制之。」吳人許諾。王曰:「蠡為我守於國。」范蠡對曰:「四 封之內,百姓之事,蠡不如種也;四封之外,敵國之制, 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也。」王曰:「諾。」令大夫種守於國, 與范蠡入官於吳。三年而吳人遣之歸,反至於國。王 問於范蠡曰:「節事奈何?」范蠡對曰:「節事者與地,唯地 能包萬物以為一,其事不失。生萬物,容畜獸,然後受 其名而兼其利,美惡皆成以養生」,時不至不可彊生, 事不究不可彊成。自若以處,以度天下。待其來者而 正之,因時之所宜而定之,同男女之功,除民之害,以 避天殃。田野開闢,府倉實,民眾殷,無曠其眾,以為亂 梯。時將有反,時將有閒,必有以知天地之恆制,乃可 以有天下之成利。事無閒,時無反,則撫民保教以須 之。王曰:「不穀之國家,蠡之國家也。蠡其圖之。」范蠡對 曰:「四封之內,百姓之事時節三樂,不亂民功,不逆天 時;五穀稑熟,民乃蕃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蠡不如 種也。四封之外,敵國之利,立斷之事,因陰陽之恆,順 天地之常;柔而不屈,彊而不剛,德虐之行,因以為常。 死生因天地之形,天因人,聖人因天。人自生之,天地 形之,聖人因而成之。是故戰勝而不報,取地而不反; 兵勝於外,福生於內,用力甚少,而名聲章明。種亦不 如蠡也。」王曰:「諾。」令大夫種為之。 按《吳語》:吳王夫差 起師伐越,越王勾踐起師逆之。江大夫種乃獻謀曰: 「夫吳之與越,唯天所授,王其無庸戰。夫申胥、華登簡 服吳國之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 百夫決拾,勝未可成。夫謀必素見成事焉,而後履之, 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設戎,約辭行成,以喜其民,以廣 侈吳王之心。吾以卜之於天,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 不吾足也,將必寬然有伯諸侯之心焉。既罷弊其民, 而天奪之食,安受其燼,乃無有命矣。」越王許諾,乃命 諸稽郢《行成》於吳曰:「寡君勾踐使下臣郢,不敢顯然 布幣行禮,敢私告於下執事曰:『昔者越國見禍,得罪 於天王,天王親趨玉趾,以心孤勾踐,而又宥赦之。君 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孤不敢忘天災, 其敢忘君王之大賜乎?今勾踐申禍無良,草鄙之人, 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邊垂之小怨,以重得罪於下 執事。勾踐』」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今君 王不察盛怒,屬兵將殘伐越國。越國固貢獻之邑也, 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軍士,使寇令焉。」勾踐請盟 一「嫡女執箕箒,以晐姓於王宮」《一》。「嫡男奉槃匜以隨諸御,《春秋》貢獻,不解於王府,天王豈辱裁之,亦 征諸侯之禮也。夫《諺》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 功』。今天王既封殖越國,以明聞於天下,而又刈亡之, 是天王之無成勞也。雖四方之諸侯,則何實以事吳? 敢使下臣盡辭,唯天王秉利度義焉。」吳王夫差乃告 諸大夫曰:「孤將有大志於齊,吾將許越成而無拂吾 慮。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申 胥諫曰:「不可許也。夫越非實忠心好吳也,又非懾畏 吾甲兵之彊也。大夫種勇而善謀,將還玩吳國於股 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故 婉約其辭,以從逸王志,使淫樂於諸夏之國以自傷 也。使吾甲兵鈍弊,民人離落,而日以憔悴,然後安受 吾燼?夫越王好信以愛民,四方歸之,年穀時熟,日長 炎炎,及吾猶可以戰也。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吳王 曰:「大夫奚隆於越?越曾足以為大虞乎?若無越,則吾 何以《春秋》曜吾軍士?」乃許之成。將盟,越王又使諸稽 郢辭曰:「以盟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結信矣; 以盟為無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臨使之,而胡重 於鬼神而自輕也?」吳王乃許之,荒成不盟。

按《吳越春秋》:越王勾踐五年五月,與大夫種、范蠡入 臣於吳。群臣皆送至浙江之上,臨水祖道,軍陣固陵。 大夫文種前為祝,其詞曰:「皇天祐助,前沉後揚,禍為 德根,憂為福堂。威人者滅,服從者昌。王雖牽致,其後 無殃。君臣生離,感動上皇。眾夫哀悲,莫不感傷。臣請 薦脯,行酒三觴。」越王仰天太息,舉杯垂涕,默無所言。 種復前祝曰:「大王德壽,無疆無極,乾坤受靈,神祗輔 翼,我王厚之,祉祐在側,德銷百殃,利受其福,去彼吳 庭,來歸越國,觴酒既升,請稱萬歲。」越王曰:「孤承前王 餘德,守國於邊,幸蒙諸大夫之謀,遂保前王丘墓,今 遭辱恥,為天下笑,將孤之罪耶?諸大夫之責也!吾不 知其咎,願二三子論其意。」大夫扶史記作逢同曰:「何言之 鄙也!昔湯繫於夏臺,伊尹不離其側;文王囚於石室, 太公不棄其國。興衰在天,存亡繫於人。湯改儀而媚 於桀,文王服從而幸於紂,夏殷恃力而虐二聖,兩君 屈已以得天道。故湯王不以窮自傷,周文不以困為 病。」越王曰:「昔堯任舜禹而天下治,雖有洪水之害,不 為人災,變異不及於民,而況於人君乎?」大夫苦成曰: 「不如君王之言,天有曆數,德有薄厚。黃帝不讓,堯傳 天子,三王臣弒其君,五霸子弒其父。德有廣狹,氣有 高下。今之世猶人之市,置貨以設詐,抱謀以待敵,不 幸陷厄,求伸而已。大王不覽於斯,而懷喜怒。」越王曰: 「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 端,傾敵破讎,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雲 「湯文困厄後必霸」,何言之違禮儀?夫君子爭寸陰而 棄珠玉,今寡人冀得免於軍旅之憂,而復反係獲。當作 於敵人之手,身為傭隸,妻為僕妾,往而不返,客死敵 國,若魂魄有。當有知字「愧於前。君其無知,體骨棄捐何大 夫之言不合於寡人之意?」於是大夫種、范蠡曰:「聞古 人曰:『居不幽,志不廣;形不愁,思不遠』。聖王賢主,皆遇 困厄之難,蒙不赦之恥,身居而名尊,軀辱而聲榮,處 卑而不以為惡,居危而不以為薄,五帝德厚而」當作無此 窮厄之恨。然尚有泛濫之憂。此下疑有闕文三守;暴困之辱, 不離三獄之困。涕泣而受冤,行哭而為隸。演《易》作卦, 天道祐之。時過於期,否終則泰。諸侯並救,王命見符。 朱鬣元狐,輔臣結髮,折獄破械,反國修德,遂討其讎, 擢假海內,若覆手背。天下宗之,功垂萬世。大王屈厄, 臣誠盡謀。夫截骨之劍,無削剟之利;舀鐵之矛,無分 髮之便;建策之士,無暴興之說。今臣「遂《天文》案墬籍, 二氣共萌,存亡異處,彼興則我辱,我霸則彼亡,二國 爭道,未知所就。君王之危,天道之數,何必自傷哉!夫 吉者凶之門,福者禍之根。今大王雖在危困之際,孰 知其非暢達之兆哉?」大夫《計𥓋》曰:「今君王國於會稽, 窮於入吳,言悲辭苦,群臣泣之。雖則恨悷之心,莫不 感動。而君王何為謾辭譁說,用而相欺?臣誠不取。」越 王曰:「寡人將去入吳,以國累諸侯。大夫願各自述,吾 將屬焉。」大夫皋如曰:「臣聞大夫種忠而善慮,民親其 知,士樂為用。今委國一人,其道必守,何順心?」佛命群 臣。大夫曳庸曰:「大夫文種者,國之梁棟,君之爪牙。夫 驥不可與匹馳,日月不可並照。君王委國於種,則萬 綱千紀無不舉者。」越王曰:「夫國者前王之國,孤力弱 勢劣,不能遵守社稷,奉承宗廟。吾聞父死子代,君亡 臣親。今事棄諸大夫,客官於吳,委國歸民,以付二三 子,吾之由也,亦子之憂也。君臣同道,父子共氣,天性 自然,豈得以在者盡忠,亡者為不信乎?何諸大夫論 事,一合一離,令孤懷心不定也?夫推國任賢,度功績 成者,君之命也;奉教順理,不失分者,臣之職也。吾顧 諸大夫以其所能而行,雲委質而已。於乎悲哉!」《計𥓋》 曰:「君王所陳者,固其理也。昔湯入夏,付國於文祀;西 伯之殷,委國於一老。今懷夏將滯,志在於還。夫適市 之妻,教嗣糞除,出亡之君,敕臣守禦,子問以事,臣謀 以能。今君王欲士之所志」,各陳其情,舉其能者,議其宜也。越王曰:「大夫之論是也。吾將逝矣,願」當有聞字《諸君 之風》,大夫種曰:「夫內修封疆之役,外修耕戰之備,荒 無遺土,百姓親附,臣之事也。」大夫范蠡曰:「輔危主,存 亡國,不恥屈厄之難,安守被辱之地,往而必返,與君 復讎者,臣之事也。」大夫苦成曰:「發君之令,明君之德, 窮與俱厄,進與俱霸,統煩理亂,使民知分,臣之事也。」 大夫曳庸曰:「奉令受使,結和諸侯,通命達旨,賂往遺 來,解憂釋患,使無所疑,出不忘命,入不被尢,臣之事 也。」大夫皓進曰:「一心齊志,上與等之,下不違令,動從 君命,修德履義,守信溫故,臨非決疑,君誤臣諫,直心 不撓,舉過列平,不阿親戚,不私於外,推身致君,終始 一分,臣之事也。」大夫諸稽郢曰:「望敵設陣,飛矢揚兵, 履腹涉屍,血流滂滂,貪進不退,二師相當,破敵攻眾, 威凌百邦,臣之事也。」大夫皋如曰:「修德行惠,撫慰百 姓,身臨憂勞,動輒躬親,弔死存疾,救活民命,蓄陳儲 新,食不二味,國富民實,為君養器,臣之事也。」大夫《計 𥓋》曰:「候天察地,紀歷陰陽,觀變參災,分別妖祥,日月 含色,五精錯行,福見知吉,妖出知凶,臣之事也。」越王 曰:「孤雖入於北國,為吳窮虜,有諸大夫懷德抱術,各 守一分,以保社稷,孤何憂焉?」遂別於浙江之上,群臣 垂泣,莫不咸哀。越王仰天歎曰:「死者人之所畏,若孤 之聞死,其於心胸中,曾無怵惕。」遂登船徑去,終不返 顧。越王夫人乃據船哭顧。烏鵲啄江渚之蝦,飛去復 來,因哭而歌之曰:仰飛鳥兮烏鳶,凌元虛號。當作兮翩 翩集洲渚兮優恣啄蝦,矯翮兮雲間《任厥》。「兮往還, 妾無罪兮負地,有何辜兮譴天。颿颿獨兮西往,孰知 返兮何年?心惙惙兮若割,淚泫泫兮雙懸。」又《哀吟》曰: 「彼飛鳥兮鳶烏,已迴翔兮翕蘇,心在專兮素蝦,何居 食兮江湖?徊復翔兮游颺,去復返兮於乎,始事君兮 去家,終我命兮君都,終來遇兮何幸。」當作辜「離我國兮 去吳,妻衣褐兮為婢,夫去冕兮為奴,歲遙遙兮難極, 冤悲痛兮心惻,腸千結兮服膺,於乎哀兮忘食。願我 身兮如烏,身翱翔兮矯翼,去我國兮心搖,情憤惋兮 誰識?」越王聞夫人怨歌,心中內慟,乃曰:「孤何憂?吾之 六翮備矣!」於是入吳見夫差,稽首再拜,稱臣曰:「東海 賤臣勾踐,上愧皇天,下負后土,不裁功力,污辱王之 軍士,扺罪邊境,大王赦其深辜,裁加役臣,使執箕帚, 誠蒙厚恩,得保須臾之命,不勝仰感俯愧。」臣勾踐𨙫 頭頓首。吳王夫差曰:「寡人於子亦過矣,子不念先君 之讎乎?」越王曰:「臣死則死矣,惟大王原之。」伍胥在旁, 目若熛火,聲如雷霆,乃進曰:「夫飛鳥在青雲之上,尚 欲繳微矢以射之,豈況近臥於華池,集於庭廡乎?今 越王放於南山之中,游於不可存之地,幸來涉我壤 土,入我梐梱,此乃廚宰之成事食也,豈可失之乎?」吳 王曰:「吾聞誅降殺服,禍及三世,吾非愛越而不殺也, 畏皇天之咎,教而赦之。」太宰嚭諫曰:「子胥明於一時 之計,不通安國之道,願大王遂其所執,無拘群小之 口。」夫差遂不誅。越王令駕車養馬,祕於宮室之中。三 月,吳王召越王入見,越王伏於前,范蠡立於後。吳王 謂范蠡曰:「寡人聞:貞婦不嫁破亡之家,仁賢不官絕 滅之國。今越王無道,國已將亡,社稷壞崩,身死世絕, 為天下笑,而子及主俱為奴僕,來歸於吳,豈不鄙乎? 吾欲赦子之罪,子能改心自新,棄越歸吳乎?」范蠡對 曰:「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將,不敢語勇。臣 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號,用兵與大王 相持,至今獲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鴻恩,得君臣相保, 願得入備掃除,出給趨走,臣之願也。」此時越王伏地 流涕,自謂遂失范蠡矣。吳王知范蠡不可得為臣,謂 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范蠡曰:「臣 請如命。」吳王起入宮中,越王范蠡趨入石室,越王服 犢鼻,著樵頭夫人,衣無緣之裳,施左關之襦,夫斫剉 養馬,妻給水,除糞灑掃,三年不慍怒,面無恨色。吳王 登高遠望,見越王及夫人范蠡坐於馬糞之旁,君臣 之禮存,夫婦之儀具。王顧謂太宰嚭曰:「彼越王者,一 節之人,范蠡一介之士,雖在窮厄之地,不失君臣之 禮,寡人傷之。」太宰嚭曰:「願大王以聖人之心,哀窮孤 之士。」吳王曰:「為子赦之。」後三月,乃擇吉日,而欲赦之, 召太宰嚭謀曰:「越之與吳,同土連域,勾踐愚黠,親欲 為賊。寡人承天之神靈,前王之遺德,誅討越寇,囚之 石室,寡人心不忍見,而欲赦之,於子奈何?」太宰嚭曰: 「臣聞無德不復,大王垂仁,恩加越,越豈敢不報哉?願 大王卒意。」越王聞之,召范蠡告之曰:「孤聞於外,心獨 喜之,又恐其不卒也。」范蠡曰:「大王安心,事將有意在 玉門第一。今年十二月戊寅之日,時加日出。戊,囚日 也;寅,陰後之辰也,合庚辰歲後會也。夫以戊寅日聞 喜,不以其罪罰日也。時加卯而賊戊,功曹為騰蛇而 臨戊,謀利事在青龍,青龍在勝光而臨酉,死氣也,而 剋寅,是時剋其日用又助之,所求之事,上下有憂,此 其非天網四張,萬物盡傷者乎?王何喜焉?」果子胥諫 吳王曰:「昔桀囚湯而不誅,紂囚文王而不殺,天道還 反,禍轉成福,故夏為湯所誅,殷為周所滅。今大王既囚越君而不行誅,臣謂大王惑之深也,得無夏殷之 患乎?」吳王遂召越王,久之不見范蠡。文種憂而占之 曰:「吳王見擒也。」有頃,太宰嚭出,見大夫種、范蠡而言 越王復拘於石室。伍子胥復諫吳王曰:「臣聞王者攻 敵國,克之則加以誅,故後無報復之憂,遂免子孫之 患。今越王已入石室,宜早圖之,後必為吳之患。」太宰 嚭曰:「昔者齊桓割燕所至之地,以貺燕公,而齊君獲 其美名;宋襄濟河而戰,《春秋》以多其義,功立而名稱, 君敗而德存。今大王誠赦越王,則功冠於五霸,名越 於前古。」吳王曰:「待吾疾愈,方為太宰赦之。」後一月,越 王出。當作坐石室,召范蠡曰:「吳王疾三月不愈。吾聞人 臣之道,主疾臣憂。且吳王遇孤,恩甚厚矣,疾之無瘳, 惟公卜焉。」范蠡曰:「吳王不死明矣,到己巳日當得瘳, 惟大夫留意!」越王曰:「孤所以窮而不死者,賴公之策 耳。中復猶豫,豈孤之志哉!可與不可,惟公圖之。」范蠡 曰:「臣竊見吳王真非人也,數言成湯之義而不行之, 願大王請求問疾得見,因求其糞而嘗之,觀其顏色, 當拜賀焉。言其不死,以瘳起日期之,既言信後,則大 王何憂?」越王明日謂太宰嚭曰:「囚臣欲一見問疾。」太 宰嚭即入言於吳王,王召而見之。適遇吳王之便,太 宰嚭奉溲惡以出,逢戶中越王因拜請嘗大王之溲, 以決吉凶。即以手取其便與惡而嘗之,因入曰:「下囚 臣勾踐賀於大王,王之疾至己巳日有瘳。」至三月壬 申病癒。吳王曰:「何以知之?」越王曰:「下臣嘗事師,聞糞 者順穀味,逆時氣者死,順時氣者生。今者臣竊嘗大 王之糞,其惡味苦且楚酸,是味也,應春夏之氣,臣是 以知之。」吳王大悅,曰:「仁人也。」乃赦越王,得離其石室, 去就其宮室,執牧養之事如故。越王從嘗糞惡之後, 遂病口臭。范蠡乃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亂其氣。其後 吳王如越王,期日,疾愈,心念其忠,臨政之後,大縱酒 於文臺。吳王出令曰:「今日為越王陳北面之座,群臣 以客禮事之。」伍子胥趨出,到舍上不御坐。酒酣,太宰 嚭曰:「異乎今日,坐者各有其詞,不仁者逃,其仁者留。 臣聞『同聲相和,同心相求。今國相剛勇之人,意者內 慚,至仁之存也,而不御坐,其亦是乎』?」吳王曰:「然。」於是 范蠡與越王俱起為吳王壽,其辭曰:「下臣勾踐從小 臣范蠡奉觴上千歲之壽,辭曰:『皇在上,令昭下,四時 並心,察慈仁者。大王躬親鴻恩,立義行仁,九德四塞, 威服群臣。於乎休哉!傳德無極。上感太陽,降瑞翼翼。 大王,延壽萬歲,長保吳國,四海咸承,諸侯賓服,觴酒 既升,永受萬福』。」於是吳王大悅。明日,伍子胥入諫曰: 「昨日大王何見乎?臣聞內懷虎狼之心,外執美辭之 說,但為外情以存其身。豺不可謂廉,狼不可謂親。今 大王好聽須臾之說,不慮萬歲之患,放棄忠直之言, 聽用讒夫之語,不滅瀝血之仇,不絕懷毒之怨猶縱。」 毛爐炭之上,幸其當作不「焦投卵,千鈞之下望必全,豈 不殆哉!臣聞桀登高自知危,然不知所以自安也;前 據白刃自知死,而不知所以自存也。惑者知返,迷道 不遠。願大王察之。」吳王曰:「寡人有疾三月,曾不聞相 國一言,是相國之不慈也。又不進口之所嗜,心不相 思,是相國之不仁也。夫為人臣不仁不慈,焉能知其 忠信者乎?越王迷惑,棄守邊之事親,將其臣民來歸 寡人,是其義也;躬親為虜,妻親為妾,不慍寡人,寡人 有疾,親嘗寡人之溲,是其慈也;虛其府庫,盡其寶幣, 不念舊故,是其忠信也。三者既立,以養寡人,寡人曾 聽相國而誅之,是寡人之不智也,而為相國怏意耶? 豈不負皇天乎?」子胥曰:「何大王之言反也?夫虎之卑 勢,將以」有擊也;狸之卑身,將求所取也;雉以眩移拘 於綢,魚以有悅死於餌。且大王初臨政,負《玉門》之第 九,誠事之敗,無咎矣。今年三月甲戌,時加雞鳴,甲戌 歲位之會將也。青龍在酉,德在土,刑在金,是日賊其 德也。知父將有不順之子,君有逆節之臣。大王以越 王歸吳為義,以飲溲食惡為慈,以虛府庫為「仁,是故 為無愛於人,其不可親面聽貌觀以存其身。今越王 入臣於吳,是其謀深也。虛其庫府,不見恨色,是欺我 王也;下飲王之溲者,是上食王之心也;下嘗王之惡 者,是上食王之肝也。大哉越王之崇吳,吳將為所擒 也。惟大王留意察之,臣不敢逃死,以負前王,一旦社 稷丘墟,宗廟荊棘,其悔可追乎?」吳王曰:「相國置之,勿 復言矣,寡人不忍復聞。」於是遂赦越王歸國,送於蛇 門之外,群臣祖道。吳王曰:「寡人赦君,使其返國,必念 終始,王其勉之!」越王稽首曰:「今大王哀臣孤窮,使得 生全,還國與種、蠡之徒願死於轂下。上天蒼蒼,臣不 敢負。」吳王曰:「於乎!吾聞君子一言不再,今已行矣。王 勉之。」越王再拜跪伏,吳王乃引越王登車,范蠡執御 遂去。至三津之上,仰天嘆曰:「嗟乎!孤之屯厄,誰念復 生渡此津也?」謂范蠡曰:「今三月甲辰,時加日昳,孤蒙 上天之命,還歸故鄉,得無後患乎?」范蠡曰:「大王勿疑, 直視道行,越將有福,吳將有憂。」至浙江之上,望見大 越山川重秀,天地再清,王與夫人歎曰:「吾已絕望,永 辭萬民,豈料再還,重復鄉國。」言竟,掩面涕泣闌於此時。萬姓咸歡,群臣畢賀。

按《越絕書》:勾踐與吳戰於浙江之上,石買為將,耆老 壯長進諫曰:夫石買,人與為怨,家與為仇。貪而好利, 細人也。無長策而王用之,國必不遂。王不聽,遂遣之。 石買發行至浙江上,斬殺無罪,欲專威服,中軍動搖 將卒,獨專其權,士眾恐懼,人不自聊。兵法曰:「視民如 嬰兒。」故可與赴深溪。士眾魚爛,而買不知,尚猶峻法 隆刑,子胥獨見可奪之證,變為奇謀,或北或南,夜舉 火擊鼓,晝陳詐兵,越師潰墜,政令不行,背叛乖離。還 報其王,王殺買謝其師號聲聞吳。吳王恐懼,子胥私 喜,越軍敗矣。胥聞之,「狐之將殺,噆唇吸齒。今越勾踐 其已敗矣,君王安意,越易兼也?」使人入問之,越師請 降,子胥不聽。越棲於會稽之山,吳退而圍之。勾踐喟 然用種、蠡計,轉死為霸。一人之身,吉凶更至。盛衰存 亡,在於用臣。治道萬端,要在得賢。越棲於會稽,日行 成於吳,吳引兵而去,勾踐將降,西至浙江,待詔入吳, 故有雞鳴墟。其入辭曰:「亡臣孤勾踐,故將士眾人為 臣虜,民可得使,地可得有。」吳王許之,子胥大怒,目若 夜光,聲若哮虎。此越「未戰而服,天以賜吳,其逆天乎? 臣唯君王急剬之。」吳不聽,遂許之。

敬王三十六年夏越子朝於吳。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哀公十一年夏,吳將伐齊,越 子率其眾以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饋賂。吳人皆喜,唯 子胥懼曰︰:是豢吳也夫』!諫曰︰: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壤 地同而有欲於我。夫其柔服,求濟其欲也,不如早從 事焉。得志於齊,猶獲石田也,無所用之。越不為沼,吳 其泯矣。使醫除疾,而曰『必遺類焉者,未之有也。《盤庚 之誥》曰:「其有顛越不共,則劓殄無遺育,無俾易種於 茲邑,是商所以興也。今君易之,將以求大,不亦難乎?」 弗聽。使於齊,屬其子於鮑氏為王孫氏。反役,王聞之, 使賜之屬鏤以死。將死,曰︰:「樹吾墓檟,檟可材也。」吳其 亡乎?三年,其始弱矣。盈必毀,天之道也。

按《吳語》:吳王夫差既許越成,乃大戒師徒,將以伐齊。 申胥進諫曰:「昔天以越賜吳,而王弗受,夫天命有反。 今越王勾踐恐懼而改其謀,舍其愆,令輕其征賦,施 民所善,去民所惡,身自約也。裕其眾庶,其民殷眾,以 多甲兵。譬越之在吳也,猶人之有腹心之疾也。夫越 王之不忘敗吳於其心也,戚然服士,以司吾閒。今王」 非越是圖,而齊魯以為憂。夫齊、魯譬諸疾疥癬也,豈 能涉江淮而與我爭此地哉?將必越實有吳土,王盍 亦鑑於人,無鑑於木。昔楚靈王不君,其臣箴諫以不 入,乃築臺於章華之上闕,為石郭,陂漢以象。帝舜罷 弊楚國以間陳蔡不修,方城之內,踰諸夏而圖東國, 三歲於沮汾,以服吳越。其民不忍饑勞之殃,三軍叛 王於乾谿。王親獨行,屏營傍偟於山林之中。三日,乃 見其涓人疇。王呼之曰:「余不食三日矣。」疇趨而進,王 枕其股以寢於地。王寐,疇枕王以墣而去之。王覺而 無見也,乃匐匍將入棘闈。棘闈不納,乃入芋尹申亥 氏焉。王縊,申亥負王以歸,而土埋之其室。此志也,豈 遽忘於諸侯之耳乎?「今王既變鯀、禹之功,高高下下, 以罷民於姑蘇。天奪吾食,都鄙薦饑,今王將狠天而 伐齊。夫吳民離矣,體有所傾,譬如群獸然,一個負矢, 將百群皆奔。王其無方收也,越人必來襲我。王雖悔 之,其猶有及乎!」王弗聽。十二年,遂伐齊。齊人與戰於 艾陵,齊師敗績,吳人有功。

按《吳越春秋》:夫差十二年,復北伐齊。越王聞之,率眾 以朝於吳,而以重寶厚獻太宰嚭。嚭喜受越之賂,愛 信越殊甚,日夜為言於吳王。王信用嚭之計。伍胥大 懼曰:「是棄吳也。」乃敢諫曰:「越在心腹之病,不前除其 疾。今信浮辭偽詐而貪齊破魯,譬由磐石之田,無立 其苗也。願王釋齊而前越,不然悔之無及。」吳王不聽, 使子胥使於齊,通期戰之會。未興師會,魯使子貢聘 於吳。十三年,齊大夫陳成恆欲伐魯,孔子遣子貢北 之齊,見成恆,謂成恆曰:「不如伐吳。」陳恆曰:「吾兵已在 魯城下矣,吾去之,吾大臣將有疑我之心,為之奈何?」 子貢曰:「君按兵無伐,請為君南見吳王,請之救魯而 伐齊,君因以兵迎之。」陳恆許諾。子貢南見吳王曰:「臣 聞王者不絕世,而霸者無彊敵,千鈞之重,加銖而移。 今萬乘之齊而私千乘之魯,而與吳爭彊,臣竊為君 恐焉。且夫救魯,顯名也;伐齊,大利也;義存亡魯,害暴 齊而威彊晉,則王不疑也。」吳王曰:「善。雖然,吾嘗與越 戰,棲之會稽,入臣於吳,不即誅之,三年使歸。夫越君 賢主,苦身勞力,夜以接日,內飾其政,外事諸侯,必將 有報我之心,子待我伐越而聽子。」子貢曰:「不可。夫越 之彊不過於魯,吳之彊不過於齊。主以伐越而不聽 臣齊亦已私魯矣。且畏小越而惡彊齊,不勇也;見小 利而忘大害,不智也。臣聞仁人不因居以廣其德,智 者不棄時以舉其功,王者不絕世以立其義。且夫畏 越如此,臣誠東見越王,使出師以從下吏。」吳王大悅。 子貢東見越王,王聞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問曰:「此 僻狹之國,蠻夷之民,大夫何率然?若不辱,乃至於此子貢曰:「君處故來。」越王勾踐再拜稽首曰:「孤聞禍與 福為鄰,今大夫之弔,孤之福矣,孤敢不問其說?」子貢 曰:「臣今者見吳王,告以救魯而伐齊,其心畏越。且夫 無報人之志而使人疑之,拙也;有報人之意而使人 知之,殆也;事未發而聞之者,危也,三者舉事之大忌 也!」越王再拜曰:「孤少失前人,內不自量,與吳人戰,軍 敗身辱遁逃,上棲會稽,下守海濱,唯魚鱉見矣。今大 夫辱弔而身見之,又發玉聲以教孤,孤賴天之賜也, 敢不承教!」子貢曰:「臣聞明主任人,不失其能;直士舉 賢,不容於世。故臨財分利則使仁,涉患犯難則使勇, 用智圖國則使賢,正天下定諸侯則使聖。兵強而不 能行其威勢,在上位而不能施其政令於下者,其君 幾乎難矣。臣竊自擇可與成功而致王者,惟幾乎!今 吳王有伐齊、晉之志,君無愛重器以喜其心,無惡卑 辭以盡其禮而伐齊,齊必戰不勝,君之福也。彼戰而 勝,必以其兵臨晉,騎士銳兵弊乎齊,重寶車騎羽毛 盡乎晉,則君制其餘矣。」越王再拜曰:「昔者吳王分其 民之眾,以殘吾國,殺敗吾民,鄙吾百姓,夷吾宗廟,國 為墟棘,身為魚鱉。孤之怨吳,深於骨髓,而孤之事吳, 如子之畏父,弟之敬兄,此孤之死言也。今大夫有賜, 故孤敢以報情。孤身不安重席,口不嘗厚味,目不視 美色,耳不聽雅音,既已三年矣。焦唇乾舌,苦身勞力, 上事群臣,下養百姓,願一與吳交戰於天下平原之 野,正身臂而奮,吳越之士繼踵連死,肝腦塗地者,孤 之願也。思之三年,不可得也。今內量吾國不足以傷 吳,外事諸侯而不能也。願空國,棄群臣,變容貌,易姓 名,執箕帚,養牛馬,以事之。孤雖知要領不屬,手足異 處,四支布陳,為鄉邑笑,孤之意出焉。今大夫有賜,存 亡國,舉死人,孤賴天賜,敢不待令乎?」子貢曰:「夫吳王 為人,貪功名而不知利害。」越王慥然避位。子貢曰:「臣 觀吳王,為數戰伐士卒,不恩大臣,內引讒人益眾。夫 子胥為人,精誠中廉,外明而知時,不以身死,隱君之 過,正言以忠君,直行以為國,其身死而不聽。太宰嚭 為人,智而愚,彊而弱,巧言利辭以內其身,善為詭詐 以事其君,知其前而不知其後,順君之過以安其私, 是殘國傷君之佞臣也。」越王大悅。子貢去,越王送之 金百鎰,寶劍一,良馬二,子貢不受。至吳,謂吳王曰:「臣 以下吏之言,告於越王,越王大恐,曰:『昔者孤身不幸, 少失前人,內不自量,抵罪於吳,軍敗身辱,逋逃出走, 棲於會稽,國為墟莽,身為魚鱉。賴大王之賜,使得奉 俎豆,修祭祀,死且不敢忘,何謀之敢』?」其志甚恐。將使 使者來謝於王子貢館。五日,越使果來,曰:「東海役臣 勾踐之使者臣種,敢修下吏,少聞於」左右。「昔孤不幸 少失前人,內不自量,抵罪上國,軍敗身辱,逋逃會稽, 賴王賜得奉祭祀,死且不忘。今竊聞大王興大義,誅 彊救弱,困暴齊而撫周室,故使賤臣以奉前王所藏 甲二十領,屈盧之矛,步光之劍,以賀君吏。若將遂大 義,敝邑雖小,請悉四方之內士卒三千人以從下吏, 請躬被堅執銳以前,受矢石,君臣死無所恨矣!」吳王 大悅,乃召子貢曰:「越使果來,請出士卒三千,其君從 之,與寡人伐齊,可乎?」子貢曰:「不可!夫空人之國,悉人 之眾,又從其君,不仁也。受幣許其師,辭其君即可。」吳 王許諾。子貢去晉,見定公曰:「臣聞慮不預定不可以 應卒;兵不預辦不可以勝敵。今吳、齊將戰,戰而不勝, 越亂之必矣。與戰而勝,必以其兵臨晉君,為之奈何?」 定公曰:「何以待之?」子貢曰:「修兵伏卒以待之。」晉君許 之。子貢返魯,吳王果興九郡之兵,將與齊戰,道出胥 門,因過姑胥之臺。忽晝假寐於姑胥之臺而得夢,及 寤而起,其心恬然悵焉,乃命太宰嚭告曰:寡人晝臥 有夢,覺而恬然悵焉,請占之,得無所憂哉?「夢入章明 宮,見兩䥶蒸而不炊,兩黑犬嗥以南,嗥以北,兩鋘殖 吾宮牆,流水湯湯,越吾宮堂,後房鼓震篋篋,有鍛工, 前園橫生梧桐。子為寡人占之。」太宰嚭曰:「美哉,王之 興師伐齊也。臣聞章者,德鏘鏘也;明者,破敵聲聞,功 朗明也;兩䥶蒸而不炊者,大王聖德,氣有餘也;兩黑 犬嗥以南,嗥以北者,四夷己服,朝諸侯也;兩鋘殖宮 牆者,農夫就成,田夫耕也;湯湯越宮堂者,鄰國貢獻, 財有餘也;後房篋篋鼓震,有鍛工者,宮女悅樂,琴瑟 和也;前園橫生梧桐者,樂府鼓聲也。」吳王大悅,而其 心不已,召王孫駱問曰:「寡人忽晝夢為予陳之。」王孫 駱曰:「臣鄙淺於道,不能博大,今王所夢,臣不能占,其 有所知者,東掖門亭長長城公弟公孫聖。聖為人,少 而好游,長而好學,多見博觀,知鬼神之情狀,願王問 之。」王乃遣王孫駱往請。公孫聖曰:「吳王晝臥姑胥之 臺,忽然感夢,覺而悵然,使子占之,急詣姑胥之臺。」公 孫聖伏地而泣,有頃而起,其妻從旁謂聖曰:「子何性 鄙,希睹人主,卒得急召。」涕泣如雨。公孫聖仰天嘆曰: 「悲哉,非子所知也!今日壬午,時加南方,命屬上天,不 得逃亡,非但自哀,誠傷。」吳王妻曰:「子以道自達於主, 有道當行,上以諫王,下以約身。今聞急召,憂惑潰亂, 非賢人所宜。」公孫聖曰:「愚哉,女子之言也!吾受道十年,隱身避害,欲紹壽命,不意卒得急召,中世自棄,故 悲,與子相離耳。」遂去,詣姑胥臺。吳王曰:「寡人將北伐 齊魯,道出胥門,過姑胥之臺,忽然晝夢,子為占之,其 言吉凶。」公孫聖曰:「臣不言身名全,言之必死百段於 王前。」然忠臣不顧其軀。乃仰天嘆曰:「臣聞好船者必 溺,好戰者必亡。臣好直言,不顧於命,願王圖之。臣聞 章者戰不勝,敗走傽偟也;明者,去昭昭,就冥冥也。入 門見䥶蒸而不炊者,大王不得火食也。『兩黑犬嗥以 南,嗥以北』」者,黑者,陰也;北者,匿也。「兩鋘殖宮牆」者,越 軍入吳國,伐宗廟,掘社稷也。「流水湯湯越宮堂者,宮 室虛也。後房鼓震篋篋者,坐太息也。前園橫生梧桐 者,梧桐心空,不為用器,但為盲僮與死人俱葬也。願 大王按兵修德,無伐於齊,則可銷也。」遣下吏、太宰嚭、 王孫駱解冠幘,肉袒徒跣,稽首謝於勾踐:「國可安存 也,身可不死矣!」吳王聞之,索然作怒,乃曰:「吾天之所 生,神之所使!」顧力士石番以鐵鎚擊殺之。聖乃仰頭 向天而言曰:「吁嗟,天知吾之冤乎!忠而獲罪,身死無 辜以葬我以為直者,不如相隨為柱,提我至深山,後 世相屬為聲響。」於是吳王乃使門人提之蒸丘:「豺狼 食汝肉,野火燒汝骨,東風數至,飛揚汝骸,骨肉糜爛, 何能為聲響哉?」太宰嚭趨進曰:「賀大王喜,災已滅矣!」 因舉行觴兵可以行。吳王乃使太宰嚭為右校,司馬 王孫駱為左校,乃從勾踐之師伐齊。伍子胥聞之,諫 曰:「臣聞興十萬之眾,奉師千里,百姓之費,國家之出, 日數千金,不念士民之死,而爭一日之勝,臣以為危 國亡身之甚。且與賊居,不知其禍,外復求怨,徼幸他 國,猶治救瘑疥而棄心腹之疾,發當死矣。瘑疥,皮膚 之疾,不足患也。今齊陵遲千里之外,更歷楚、趙之界。 齊為疾,其疥耳,越之率病,乃心腹也。不發則傷,動則 有死。願大王定越而後圖齊,臣之言決矣,敢不盡忠! 臣今年老,耳目不聰,以狂惑之心,無能益國。竊觀《金 匱》第八,其可傷也!」吳王曰:「何謂也?」子胥曰:「今年七月 辛亥平旦,大王以首事。辛,歲位也;亥,陰前之辰也,合 壬子歲前合也,利以行武,武決勝矣。然德在合,斗擊 丑,丑,辛之本也。大吉為白虎而臨辛,功曹為太常,所 臨亥,大吉得辛,為九醜,又與白虎並重,有人若以此 首事,前雖小勝,後必大敗,天地行殃,禍不久矣。」吳王 不聽,遂九月使太宰嚭伐齊。齊與吳戰於艾陵之上, 齊師敗績。吳王還讓子胥,子胥攘臂大怒,釋劍而對 曰:「昔吾先王有不庭之臣,以能遂疑計,不陷於大難。 今王播棄所患,外不憂此孤僮之謀,非霸王之事,天 所未棄,必趨其小喜,而近其大憂。王若覺寤,吳國世 世存焉;若不覺寤,吳國之命斯促矣!」員不忍,稱疾辟 易,乃見王之為擒。員誠前死,掛吾目於門,以觀吳國 之喪。吳王不聽,置酒文臺之上,群臣悉在,太宰嚭執 政,越王侍坐。王曰:「寡人聞之,君不賤有功之臣,父不 憎有力之子,今太宰嚭為寡人有功,吾將爵之上賞。」 越王慈仁「忠信,以孝事於寡人,吾將復增其國,以還 助伐之功,於眾大夫如何?」群臣賀,子胥據地垂涕曰: 「於乎哀哉,遭此默默!忠臣掩口,讒夫在側,政敗道壞, 謟諛無極,邪說偽辭,以曲為直,舍讒攻忠,將滅吳國, 宗廟既夷,社稷不食,城郭丘墟,殿生荊棘。」吳王大怒! 子胥歸謂被離曰:「吾貫弓接矢於鄭楚之界,越渡江 淮,自致於斯。前王聽從吾計,破楚見凌之讎,欲報前 王之恩,而至於此。吾非自惜,禍將及汝!」被離曰:「數諫 不聽,自殺何益?何如亡乎?」昌子胥曰:「亡臣安往?」吳王聞 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賜屬鏤之劍,子胥伏劍而死。 吳王乃取子胥屍,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江中。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