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閨媛典/第00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閨媛典 第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卷
明倫彙編 閨媛典 第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閨媛典

 第二卷目錄

 閨媛總部總論一

  易經坤卦 蒙卦 恆卦 家人卦 姤卦 漸卦 歸妹卦

  禮記昏義

  孔叢子嘉言

  曹昭女誡卑弱第一 夫婦第二 敬慎第三 婦行第四 專心第五 曲從第

   六 和叔妹第七

  申鑒時事 雜言

  顏氏家訓兄弟篇 治家篇 風操篇

  宋尚宮女論語立身章第一 學作章第二 學禮章第三 早起章第四

  事父母章第五 事舅姑章第六 事夫章第七 訓男女章第八 營家章第九 待客章

  第十 和柔章第十一 守節章第十二

閨媛典第二卷

閨媛總部總論一

[編輯]

易經

[編輯]

《坤卦》

[編輯]

《文言》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 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大全中溪張氏曰:「弗敢雲者,非其才有所不足,於其分有所不敢也。凡地之於天,妻之於夫,臣之於君,其道皆當如是,則得以陰從陽之正,而能代上以終其事也。」

《蒙卦》

[編輯]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三以陰柔處蒙闇,不中不正,女之妄動者也。而應在上,不能遠從。近見九二為群蒙之歸,得時之盛,故捨其正應而從之,是女之「見金夫」也。女之從人,當由正禮。乃見人之多金,說而從之,不能保有其身者也,無所往而「利」矣。本義六三,陰柔不中不正,女之見「金夫」,而不能有其身之象也。占者遇之,則其取女必得。如是之人,無所利矣。《金夫》,蓋以金賂己而挑之,若魯秋胡之為者。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女之如此,其行邪僻不順,不可取也。本義「順」當作「慎」,蓋「順」、「慎」古字通用。

《恆卦》

[編輯]

六五:恆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

五應於二,以陰柔而應陽剛,居中而所應又中,陰柔之正也,故恆久其德則為貞也。夫以順從為恆者,婦人之道,在婦人則為貞,故「吉。」若丈夫而以順從於人為恆,則失其剛陽之正,乃「凶」也。本義以柔中而應剛中,常久不易、正而固矣。然乃婦人之道、非夫子之宜也,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凶也。

如五之從二,在婦人則為正而吉。婦人以從為正、以順為德、當終守於從一,夫子則以義制者也。從婦人之道則為凶也。

《家人卦》

[編輯]

《家人》,「利女貞。」

《家人》之道,利在女正。女正則家道正矣。夫夫婦婦而家道正,獨雲「利女貞」者,夫正者,身正也。女正者,家正也。女正則男正可知矣。本義《家人》者,一家之人。卦之九五、六二,內外各得其正,故為「家人。」「利女貞」者,欲先正乎內也。內正則外無不正矣。大全中溪張氏曰:《家人》之義,以內為主,六二居內而位正,故曰:「利女貞」,女正則家道成矣。或謂男女莫非家人,而獨曰「利女貞」者,何邪?蓋《家人》合《巽》離而成卦,巽長女而位四,離中女而位二,以柔居柔,各得其正,此亦「利女貞」之義。誠齋楊氏曰:正莫易於天下,而莫難於一家。莫易於一家之父子兄弟,而莫難於一婦。一婦正,一家正,一家正,天下定矣。故《家人》之卦詞曰:「利女貞。」雲峰胡氏曰:「『利女貞』,先正乎內也。天下以國為內,國以家為內,家以女為內。在咸之時,二女尚少,此中女與長女,則家道既成之象也。巽長女,一陰在下而順,今居上卦之下而得其正。離中女,一陰在中而明,今居下卦之中而得其正。此所以為」女之正。而其家無不正者。要之、家人內也。當以離內為主。

《象》曰:「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 大義也。

本義以卦體九五、六二釋「利女貞」之義。大全雲峰胡氏曰:《家人離》,多由女之不正,故言男之正,必先以女正言之。

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

以柔順處中正、婦人之道也。故在「中饋」則得其正而「吉」也。婦人居中而主饋者也、故云「中饋。」本義六二柔順中正,女之正位乎內者也,故其象占如此。大全進齋徐氏曰:遂,專成也。婦人無所專成,惟在主中饋而已,所謂「惟酒食是議者也。」漢上朱氏曰:「孟母曰:『婦人之禮,精五飯,羃酒漿,養舅姑,縫衣裳而巴,故有閨門之修,無境外之志,是也』。」胡氏曰:「《采蘩》《采蘋》之詩,以公侯夫人奉祭祀為不失職,大夫妻共祭祀為循法度。祭祀蓋饋事之大者,婦無遂事,惟在中饋可見矣。」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巽也。

二以陰柔居中正。能順從而卑巽者也。故為「婦人之貞吉」也。大全中溪張氏曰:六二得正而吉者,以其能順從九五之正應而卑巽之也。

《姤卦》

[編輯]

《姤》:女壯,勿用取女。

一陰始生,自是而長,漸以盛大,是女之將長壯也。陰長則陽消,女壯則男弱,故戒勿用取如是之女。「取女」者,欲其柔和順從,以成家道。垢乃方進之陰,漸壯而敵陽者,是以不可取也。女漸壯則失男女之正,家道敗矣。《姤》雖一陰甚微,然有漸壯之道,所以戒也。本義遇已非正,又一陰而遇五陽,則女德不貞,而壯之甚也。取以自配,必害乎陽,故其象占如此。

《彖》曰:「姤」,遇也,柔遇剛也。「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

一陰既生,漸長而盛,陰盛則陽衰矣。「取女」者,欲長久而成家也。此漸盛之陰,將消勝於陽,不可與之長久也。凡女子小人,勢苟漸盛,何可與久也?故戒勿用取如是之女。

《漸卦》

[編輯]

《漸》:「女歸吉」,利貞。

本義漸,漸,進也。為卦止於下而巽於上,為不遽進之義,有女歸之象焉。又自二至五位皆得正,故其占為「女歸吉」,而又戒以「利貞」也。大全中溪張氏曰:漸者,進以序而不迫之義。女,巽也。適人為歸,故曰「女歸。」以二體言,艮男下於巽女,亦為女歸之義。故聖人取女歸以明漸進之象,所以為吉。然女歸固以漸為吉,而其利尤在於得正也。以中四爻而觀,雖陰陽皆當位,惟三四相比,非正應也,惟二五相應為正,故曰「利貞。」漢上朱氏曰:女謂嫁曰歸,自內而外也。《漸》專以女歸為義,蓋禮義廉恥之重,天下國家之本,無若女之歸也。白雲郭氏曰:「女歸不以漸,則奔也。漸則為歸,故女歸以漸為吉。」臨川吳氏曰:「聘則為妻,奔則為妾。」自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禮備而後成婚,女歸之以漸如此。

《彖》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

如《漸》之義、而進乃女歸之「吉」也。謂正而有漸也。女歸為大耳、他進亦然。

《歸妹卦》

[編輯]

《歸妹》,女之歸也。妹,少女之稱。為卦震上兌下,以少女從長男也。男動而女說,又以說而動,皆男說女、女從男之義。漸女歸之,得其正也。男下女而各得正位,止靜而㢲順,其進有漸,男女配合,得其道也。《歸妹》,女之嫁歸也。男上女下,女從男也,而有說少之義。以說而動,動以說則不得其正矣,故位皆不當。初與上雖當陰陽之位,而陽在下,陰在上,亦不當位也,與《漸》正相對。《歸妹》為卦,澤上有雷,雷震而澤動,從之象也。物之隨動莫如水,男動於上而女從之,嫁歸從男之象。震長男,兌少女,少女從長男,以說而動,動而相說也。人之所說者少女,故云「妹」,為女歸之象。又有長男說少女之義,故為《歸妹》也。

《歸妹》:征凶,無攸利。

本義婦人謂嫁曰「歸。」妹,少女也。兌以少女而從震之長男,而其情又為以說而動,皆非正也,故卦為《歸妹》。而卦之諸爻,自二至五皆不得正。三五又皆以柔乘剛,故其占「征凶」,而無所利也。大全丹陽都氏曰:男女之相從,正則吉;而中爻之才,剛柔雜居,非所謂正,如是而有行,非禮法之所容也,故「征凶。」夫婦之相與,順則利;而六爻之才,柔上剛下,非所謂順,如是而有為,非室家之宜也,故「無攸利。」

《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交感,男女配合,天地之常理也。《歸妹》,女歸於男也,故云「天地之大義也。」男在女上,陰從陽動,故為女歸之象。

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

本義「歸」者女之終,生育者人之始。大全中溪張氏曰:「女子之嫁,子道終於此,母道始於此。」

「說以動」,所歸妹也。

朱子曰:「《歸妹》未有不好,只是說以動帶累也。」

「征凶」,位不當也

以二體釋《歸妹》之義。男女相感,說而動者,少女之事,故以說而動,所歸者妹也。所以征則凶者,以諸爻皆不當位也。所處皆不正,何動而不凶。大率以說而動,安有不失正者。

「無攸利」,柔乘剛也。

不惟位不當也,又有乘剛之過。三五皆乘剛,男女有尊卑之序,夫婦有唱隨之禮,此常理也,如《恆》是也。苟不由常正之道,徇情肆欲,惟說是動,則夫婦瀆亂,男牽欲而失其剛,婦狃說而忘其順,如《歸妺》之乘剛是也,所以「凶」,無所往而利也。夫陰陽之配合,男女之交媾,理之常也。然從欲而流放,不由義理,則淫邪無所不至。傷身敗德,豈人理哉。《歸妹》之所以「凶」也。本義男女之交,本皆正理;惟若此卦,則不得其正也。

《象》曰: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雷震於上,澤隨而動,陽動於上,陰說而從女從男之象也,故為「歸妺。」君子觀男女配合,生息相續之象,而以永其終,知有敝也。「永終」,謂生息嗣續,永久其傳也。「知敝」,謂知物有敝壞,而為相繼之道也。女歸則有生息,故有永終之義。又夫婦之道,當常永有終,必知有敝壞之理,而戒慎之。「敝壞」,謂離隙。歸妹,說以動者也,異乎《恆》之巽而動,《漸》之止而巽也。少女之說,情之感動,動則失正,非夫婦正而可常之道,久必敝壞,知其必敝,則當思永其終也。天下之反目者,皆不能永終者也。本義「雷動澤隨」,《歸妹》之象。君子觀其合之不正,知其終之有敝也。推之事物,莫不皆然。大全建安丘氏曰:「『雷震澤上,水氣隨之而升,女子從人之象也。『永終知敝』,謂婚姻之道,欲其永遠而有終也,必豫有以知其不終之敝。女子從人以說而動,至於失身敗德,不能永其所終者多矣,所謂華落色衰,復相棄背』者是也。而原其所以,則由奔誘而為夫婦,徇情肆欲之所致,而不知其敝之過也。向使於說動之時」而為「永終知敝」之戒。則無此失矣。

初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女之歸,居下而無正應,「娣」之象也。剛陽在婦人為賢貞之德,而處卑順,娣之賢正者也。處說居下,為順義,娣之卑下,雖賢何以能為,不過自善其身,以承助其君而已。如跛之能履,言不能及遠也。然在其分為善,故以是而行則「吉」也。本義初九,居下而無正應,故為娣象。然陽剛在女子為賢正之德,但為娣之賤,僅能承助其君而已,故又為「跛能履」之象。而其占則「征吉」也。大全蘭氏廷瑞曰:跛者不能以專行依人,乃可娣妾之道,承正室以行則吉。雲峰胡氏曰:卦辭「征凶」,初爻之辭征吉,何也?以一卦論,則以說而動,故其征也凶,即此一爻論,初以剛居剛,是女子而有賢正之德者,故「征吉。」然為女而在下無應,非匹也,媵也。為媵雖賢正,僅能承助其君,不能大有所行也,故有「跛能履」之象。象如此而占吉,以有德故也。

《象》曰:「歸妹以娣」,以恆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歸妹》之義,以說而動,非夫婦能常之道。九乃剛陽,有賢貞之德,雖娣之微,乃能以常者也。雖在下不能有所為,如跛者之能履然。征而吉者,以其能相承助也。能助其君,娣之吉也。本義《恆》謂有常久之德。大全建安丘氏曰:卦辭言「歸妹征凶」者,蓋《歸妹》以說而動,故征則凶也。初九《歸妹》以娣,反言「征吉」者,蓋初九以常德承君,故征則吉也。

九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

九二陽剛而得中,女之賢正者也。上有正應,而反陰柔之質,動於說者也。乃女賢而配不良,故二雖賢,不能自遂以成其內助之功,適可以善其身而小施之,如「眇」者之能視而已,言不能及遠也。男女之際,當以正禮。五雖不正,二自守其幽靜,貞正乃所利也。二有剛正之德,幽靜之人也。二之才如是,而言「利貞」者,言宜於如是之貞。非不足而為之戒也。本義「眇能視」,承上爻而言。九二陽剛得中,女之賢也。上有正應,而反陰柔不正,乃女賢而配不良,不能大成內助之功,故為「眇能視」之象。而其占則和,《幽人》之貞也。幽人亦抱道守正而不偶者也。大全誠齋楊氏曰:諸爻言《歸妹》,二獨不言者,以二下卦之尊,即《妹》之身也。「幽人」,賢德之稱,言少妹之幽貞也。幽則至靜而不可動,貞則至潔而不可渝,皆陽剛中正之德也。

《象》曰:「利幽人之貞」,未變常也。

守其「幽貞」、未失夫婦常正之道也。世人以媟狎為常、故以貞靜為變常不知乃常久之道也。大全潘氏曰:守其幽靜之正,以奉承乎五,可謂賢矣。幽,女德也;未變女德之常也。世之悍婦,庸奴其夫者,由有才而不知道也。建安丘氏曰:「娣之從嫡,必當如跛者之履,而不足以與行,則無僭上之疑而嫡

妾之分明,妻之從夫,必當如眇者之視,而不足以有明,則無「反目」 之嫌。而夫婦之倫,正是妾婦之常道也。

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

三居下之上,本非賤者,以失德而無正應,故為欲有歸而未得其歸。須,待也。待者,未有所適也。六居三,不當位,德不正也;「柔而尚剛」,行不順也。為說之主,以說求歸,動非禮也。上無應,無受之者也,無所適,故「須」也。女子之處如是,人誰取之?不可以為人配矣。當反歸而求為娣媵則可也,以不正而失其所也。本義六三,陰柔而不中正,又為說之主。女之不正,人莫之取者也,故為未得所適,而反歸為娣之象。或曰:須女之賤者。大全漢上朱氏曰:「《天官書》:『須女四星,賤妾之稱;織女三星,天女也』。」陸震云:「天文織女貴,須女,賤則須賤女可知。」

《象》曰:「歸妹以須」,未當也。

「未當」者,其處其德、其求歸之道,皆不當,故無取之者,所以「須」也。大全建安丘氏曰:「六三陰柔不正,而上無正應,無受之者,故以須而從二。然二剛中而應五,小君之貴也,而己乘之,如此,則是以卑賤之妾,驕而上僭,其為二所棄必矣。在三不若反歸於下,如初之為,以娣媵之禮事之,則為當位,而無驕僭之患。《象》言『未當者,以六居三,柔乘剛,賤陵貴,皆未當之義』。」

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

九以陽居四,四上體,地之高也。陽剛在女子為正德賢明者也。無正應,未得其歸也。過時未歸,故云「愆期。」女子居貴高之地,有賢明之資,人情所願娶,故其愆期,乃為有時。蓋自有待,非不售也,待得佳配而後行也。九居四,雖不當位而處柔,乃婦人之道。以無應故為「愆期」之義。而聖人推理,以女賢而愆期,蓋有待也。本義九四以陽居上體而無正應,賢女不輕從人,而愆期以待所歸之象,正與六三相反。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所以愆期者,由己而不由彼。賢女人所願娶,所以愆期,乃其志欲有所待,待得佳配而後行也。

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 吉。

六五居尊位,妺之貴高者也。下應於二,為下嫁之象。王姬下嫁,自古而然。至帝乙而後,正婚姻之禮,明男女之分,雖至貴之女,不得失柔巽之道,有貴驕之志,故《易》中陰尊而謙降者,則曰「帝乙歸妹」,《泰》六五是也。貴女之歸,惟謙降以從禮,乃尊高之德也。不事容飾,以說於人也。娣媵者,以容飾為事者也。衣袂,所以為容飾也。六五尊貴之女,尚禮而不尚飾,故其袂不及其娣之袂,良也。良,美好也。「月朢」,陰盈也,盈則敵陽矣。幾望未至於盈也。五之貴高,常不至於盈,極則不亢其夫乃為吉也。女之處尊,貴之道也。本義六五柔中居尊,下應九二,尚德而不貴飾,故為「帝女下嫁」,而服不盛之象。然女德之盛,無以加此,故又為「月幾望」之象,而占者如之則「吉」也。

《象》曰:「帝乙歸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正中,以貴 行也。

本義以其有「中德」之貴而行,故「不尚飾。」

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

上六,女歸之終而無應,女歸之無終者也。婦者,所以承先祖,奉祭祀,不能奉祭祀,則不可以為婦矣。筐篚之實,婦職所供也。古者房中之俎,葅歜之類,後夫人職之。諸侯之祭親割牲,卿大夫皆然,割取血以祭。又《禮》云:「女當承事筐篚而無實。」無實則無以祭,謂不能奉祭祀也。夫婦共承宗廟,婦不能奉祭祀,乃夫不能承祭祀也。故刲羊而無血,亦無以祭也。婦不能奉祭祀,則當離絕矣。是夫婦之無終者也,何所往而利哉。本義上六以陰柔居《歸妹》之終而無應,約婚而不終者也。故其象如此,而於占為無所利也。大全雲峰胡氏曰:《震》有虛筐象,《兌》羊象。上與三皆陰虛無應,故有「承筐無實」,「刲羊無血」之象。

《象》曰:上六無實,承虛筐也。

「筐無實」,是空筐也。空筐可以祭乎?言不可以奉祭祀也。女不可以承祭祀,則離絕而已,是女歸之無終者也。全董氏曰:「《象》不及刲羊無血」者,卦為《歸妹》設也。

禮記

[編輯]

《昏義》

[編輯]

《婦順》者,順於舅姑,和於室人,而後當於夫,以成絲麻 布帛之事,以審守委積蓋藏。是故婦順備而後內和 理,內和理而後家可長久也,故聖王重之。

集說鄭氏曰:「室人,謂女姑、女叔,諸婦也。當猶稱也,後

「言稱夫者,不順舅姑,不和室人,雖有善者,猶不為稱夫也。順備者,行和當事成,審也。孔氏曰:『以審守委積蓋藏者,言以此詳審保守家之所有。委積掩蓋藏聚之物。室人是在室之人,非男子也。女姑謂婿之姊;女叔謂婿之妹。諸婦謂娣姒之屬』。」 嚴陵方氏曰:「『上下相從謂之順,可否相濟謂之和,舅姑之禮至隆也,故可順而不可逆。《室人》之禮相敵也,故雖和而不必同,茲其別歟,絲所以成帛,麻所以成布,故曰以成絲麻布帛之事。」 「委』,言少而有所委,積,言多而有所積。物之在下者曰蓋,物之在內者曰藏,以成絲麻布帛之事者,婦功之本故也。內和而無乖,內理而無亂,然後家之道如天之長,如地之久也。聖王重之」 ,其以此歟?馬氏曰:「責婦順以順舅姑為重。順舅姑而不能和於室人,則不順乎舅姑矣;和於室人而不能當於夫,則不和於室人矣;當於夫而不能審守,委積蓋藏,則不當於夫矣。數者無不備,然後可以盡婦順之道也。」

孔叢子

[編輯]

《嘉言》

[編輯]

子張曰:「女子必漸乎二十而後嫁,何也?」孔子曰:「十五 許嫁而後從夫,是陽動而陰應,男唱而女隨之義也。 以為繢組紃織紝者,女子之所有事也;黼黻文章之 義,婦人之所有大功也。必十五以往,漸乎二十,然後 可以通乎此事。通乎此事,然後乃能上以孝於舅姑, 下以事夫養子也。」

曹昭女誡

[編輯]

序曰:「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餘寵,賴母師之典訓,年十有四,執箕帚於曹氏,於今四十餘載矣。戰戰兢兢,常懼黜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夙夜劬心,勤不告勞,而今而後,乃知免耳。吾性疏頑,教導無素,恆恐子榖負辱清朝。聖恩橫加,猥賜金紫,實非鄙人庶幾所望也。男能自謀矣,吾不復以為憂也。」 但傷諸女方當適人,而不漸訓誨,不聞婦禮,懼失容他門,取恥宗族。吾今病沉滯,性命無常,念汝曹如此,每用惆悵。間作《女誡》七章,願諸女各寫一通,庶有補益裨助。汝身去矣,其勗勉之。

《卑弱第一》

[編輯]

古者生女三日,臥之床下,弄之瓦磚,而齋告焉。「臥之 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磚,明其習勞,主執 勤也。齋告先君,明當主繼祭祀也。三者蓋女人之常 道,禮法之典教矣。謙讓恭敬,先人後己,有善莫名,有 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晚寢 早作,勿憚夙夜,執務私事,不辭劇易,所作必成,手蹟」 整理,是謂「執勤」也。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靜自守,無 好戲笑,潔齊酒食,以供祖宗,是謂「繼祭祀」也。三者苟 備,而患名稱之不聞,黜辱之在身,未之見也。三者苟 失之,何名稱之可聞,黜辱之可遠哉?

《夫婦第二》

[編輯]

夫婦之道,參配陰陽,通達神明,信天地之弘義,人倫 之大節也。是以禮貴男女之際,《詩》著《關雎》之義。由斯 言之,不可不重也。夫不賢,則無以御婦;婦不賢,則無 以事夫。夫不御婦,則威儀廢缺;婦不事夫,則義理墮 闕。方斯二者,其用一也。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婦之不 可不御,威儀之不可不整,故訓其男,檢以書傳,殊不 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禮義之不可不存也。但教男而 不教女,不亦蔽於彼此之數乎?《禮》八歲始教之《書》,十 五而至於學矣。獨不可依此以為則哉?

《敬慎第三》

[編輯]

陰陽殊性,男女異行。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以 強為貴,女以弱為美。故《鄙諺》有云:「生男如狼,猶恐其 尫;生女如鼠,猶恐其虎。」然則修身莫若敬,避強莫若 順。故曰:敬順之道,婦之大禮也。夫敬非它,持久之謂 也。夫順非他,寬裕之謂也。持久者,知止足也。寬裕者, 尚恭下也。夫婦之好,終身不離。房室周旋,遂生媟黷。 「媟黷既生,語言過矣。語言既過,縱恣必作。縱恣既作, 則侮夫之心生矣。此由於不知止足者也。夫事有曲 直,言有是非,直者不能不爭,曲者不能不訟。訟爭既 施,則忿怒之事也。此由於不尚恭下」者也。侮夫不節, 譴呵從之;忿怒不止,楚撻從之。夫為夫婦者,義以和 親,恩以好合。《楚撻》之行,何義之存?譴訶既宣,何恩之 有?恩義既廢,《夫婦離》矣。

《婦行第四》

[編輯]

「女有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 夫云:「婦德,不必才明絕異也,婦言不必辯口利辭也, 婦容不必顏色美麗也,婦功不必工巧過人也。清閑 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擇辭 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後言,不厭於人,是謂婦言。盥浣 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謂婦容。專心 紡績,不好戲笑;潔齊酒食,以奉賓客,是謂婦功。此四

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者也。然為之甚易,唯在存
考證
心耳。古人有言:「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此之謂

也。

《專心第五》

[編輯]

禮,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 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離也。行違神祇,天則罰之;禮義 有愆,夫則薄之。故《女憲》曰:「得意一人,是謂永畢;失意 一人,是謂永訖。」由是言之,夫不可不求其心,然所求 者,亦非謂佞媚苟親也。固莫若專心正色,禮義居潔, 耳無塗聽,目無邪視,出無冶容,入無廢飾,無聚會群 輩,無看視門戶,此則謂「專心正色」矣。若夫動靜輕脫, 視聽陝輸,入則亂髮壞形,出則窈窕作態,說所不當 道,觀所不當視,此謂「不能專心正色」矣。

《曲從第六》

[編輯]

夫得意一人,是謂永畢;失意一人,是謂永訖。欲人定 志專心之言也。舅姑之心,豈當可失哉?物有以恩自 離者,亦有以義自破者也。夫雖雲愛,舅姑雲非,此所 謂以義自破者也。然則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於曲 從矣。姑雲不爾而是,固宜從令;姑雲不爾而非,猶宜 順命。勿得違戾是非,爭分曲直。此則所謂曲從矣。故 《女憲》曰:「婦如影響焉不可賞。」

《和叔妹第七》

[編輯]

婦人之得意夫主,由舅姑之愛己也;舅姑之愛己,由 叔妹之譽己也。由此言之,我臧否譽毀,一由叔妹,叔 妹之心,復不可失也。皆知叔妹之心不可失,而不能 和之以求親,其蔽也哉!自非聖人,鮮能無過。故顏子 貴於能改,仲尼嘉其不貳,而況婦人者也。雖以賢女 之行,聰哲之性,其能備乎?是故室人和則謗掩,外內 離則惡揚。此必然之勢也。《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此之謂也。夫嫂妹者,體敵而分 尊,恩疏而義親。若淑媛謙順之人,則能依義以篤好, 崇恩以結援,使徽美顯章而瑕過隱塞,舅姑矜善而 夫主嘉美,聲譽曜於邑鄰,休光延於父母。若夫蠢愚 之人,於嫂則託名以自高,於妹則因寵以驕盈。驕盈 既施,何和之有?恩義既乖,何譽之臻?是以美隱而過 宣,姑忿而夫慍。毀訾布於中外,恥辱集於厥身。進增 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斯乃榮辱之本,而顯否之 基也。可不慎哉!然則求叔妹之心,固莫尚於謙順矣。 謙則德之柄,順則婦之行。凡斯二者,足以和矣。《詩》云: 「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其斯之謂也。

申鑒

[編輯]

《時事》

[編輯]

古有掌陰陽之禮之官,以教後宮,掌婦學之法,婦德、 婦言、婦功,各率其屬,而以時御序於王。先王禮也,宜 崇其教,以先內政。覽列圖,誦列傳,遵典行。內史執其 彤管,記善書過,考行黜陟,以章好惡。男女正位乎,內 外正家而天下定矣。故二儀立而大業成。君子之道 匪闕,終日造次必於是。

尚主之制,非古也,釐降二女,陶唐之典;「歸妹元吉」,帝 乙之訓;「王姬歸齊」,宗周之禮。以陰乘陽,違天;以婦凌 夫,違人;違天不祥,違人不義。

《雜言》

[編輯]

寵妻愛妾,幸矣,其為災也深矣。災與幸同乎?曰:「得則 慶,否則災。」戚氏不幸不人豕,趙昭儀不幸不失命,栗 姬不幸不廢,鉤弋不幸不憂殤,非災而何?若慎夫人 之知,班婕妤之賢,明德皇后之德,卲矣哉!

顏氏家訓

[編輯]

《兄弟篇》

[編輯]

《娣姒》者,多爭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歸四海, 感霜露而相思,佇日月之相望也。況以行路之人,處 多爭之地,能無間者鮮矣。所以然者,以其當公務而 執私情,處重責而懷薄義也。若能恕己而行,換子而 撫,則此患不生矣。

《治家篇》

[編輯]

婦主中饋,惟事酒食衣服之禮耳,國不可使豫政,家 不可使「幹蠱。」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 子,助其不足,必無牝雞晨鳴,以致禍也。

江東婦女,略無交遊,其婚姻之家,或十數年間未相 識者,惟以信命贈遺,致殷勤焉。「鄴下風俗,專以婦持 門戶,爭訟曲直,造請逢迎,車乘填街衢,綺羅盈府寺, 代子求官,為夫訴屈」,此乃恆代之遺風乎?

河北婦人織紝組紃之事,黼黻錦繡羅綺之工,大優 於江東也。《太公》曰:「養女太多,一費也。」陳蕃云:「盜不過 五女之門。」女之為累,亦已深矣。然天生蒸民,先人傳 體,其如之何?世人多不舉女,賊行骨肉,豈當如此而 望福於天乎?吾有疏親,家饒妓媵,誕育將及,使遣婚 豎守之。體有不安,窺窗倚戶,若生女者,輒持將去。母 隨號泣,莫敢救之,使人不忍聞也。

婦人之性,率寵子婿而虐兒婦。寵婿,則兄弟之怨生 焉;虐婦,則姊妹之讒行焉。然則女之行留,皆得罪於 其家者,母實為之。至有諺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報 也。家之常弊,可不誡哉

《風操篇》

[編輯]

凡言姑姊妹女子,子已嫁則以夫氏稱之,在室則以 次第稱之。言禮成他族,不得雲家也。蔡邕《書集》呼 其姑女為「家姑、家姊」,班固《書集》亦云「家孫」,今並不行 也。

宋尚宮女論語

[編輯]

曹大家曰:「妾乃賢人之妻,名家之女,四德粗全,亦通書史。因輟女工,間觀文字,九烈可嘉,三貞可慕,深惜後人,不能追步,乃撰一書,名為《論語》。敬戒相承,教訓女子。若依斯言,是為賢婦。罔俾前人,獨美千古。」

《立身章第一》

[編輯]

凡為女子,先學立身。立身之法,惟務清貞。清則身潔, 貞則身榮。行莫回頭,語莫掀唇,坐莫動膝,立莫搖裙; 喜莫大笑,怒莫高聲。內外各處,男女異群。莫窺外壁, 莫出外庭。出必掩面,窺必藏形。男非眷屬,莫與通名; 女非善淑,莫與相親。立身端正,方可為人。

《學作章第二》

[編輯]

「凡為女子,須學女工,紉麻緝薴,粗細不同。機車紡織, 切莫匆匆。看蠶煮繭,曉夜相從。採桑摘柘,看雨占風。 滓濕即替,寒冷須烘。取葉飼食,必得其中。取絲經緯, 丈疋成工。輕紗下軸,細布入筒。綢絹薴葛,織造重重。 亦可貨賣,亦可自縫。刺鞋作襪,引線繡絨,補聯紉綴, 百事皆通。能依此語,寒冷從容。衣不愁破,家不愁窮。」 莫學懶婦,積小痴慵。不貪女務,不計春冬。針線粗率, 為人所攻。嫁為人婦,恥辱門風。衣裳破損,牽西遮東。 遭人指點,恥笑鄉中。奉勸女子,聽取言終。

《學禮章第三》

[編輯]

「凡為女子,當知女務。女客相過,安排坐具。整頓衣裳, 輕行緩步。斂手低聲,請過庭戶。問候通時,從頭稱敘。 答問殷勤,輕言細語。備辦茶湯,迎來遞去。莫學他人, 抬身不顧。接見依稀,有相欺侮。如到人家,且依禮數 相見,傳茶,即通事故。說罷起身,再三辭去。主若相留, 禮筵待遇。酒略沾脣,食無叉著。退盞辭壺,過承推拒。 莫學他人,呼湯呷醋。醉後顛狂,遭人所惡。身未回家, 已遭點污。當在家庭,少游道路。生面相逢,低頭勿顧。 莫學他人,不知朝暮。」走遍鄉村,說三道四。引惹惡聲, 多招罵怒。辱賤門風,連累父母。損破自身,供他笑具。 如此之人,有如犬鼠。莫學他人,惶恐羞辱。

《早起章第四》

[編輯]

「凡為女子,習以為常。五更雞唱,起著衣裳。盥漱已了, 隨意梳妝。揀柴燒火,早下廚房。磨鍋洗鑊,煮水煎湯。 隨家豐儉,蒸煮食嘗。安排蔬菜,炮豉春薑。隨時下料, 甜淡韾香。整齊碗碟,鋪設分張。三餐飯食,朝暮相當。 侵晨早起,百事無妨。莫學嬾婦,不解思量。黃昏一覺, 直到天光。日高三尺,猶未離床。起來已晏,卻是慚惶。 未曾梳洗,突入廚房。容顏齷齪,手腳慌忙。煎茶煮飯, 不及時常。」又有一等,餟餔爭嘗,「未曾炮饌,先已偷藏。 醜呈鄉里,辱及爹娘。被人傳說,豈不羞惶。」

《事父母章第五》

[編輯]

女子在堂,敬重爹娘。每朝早起,先問安康。寒則烘火, 熱則扇涼。饑則進食,渴則進湯。父母檢責,不得慌忙。 近前聽取,早夜思量,若有不是,改過從長。父母言語, 莫作尋常。遵依教訓,不可強良。若有不諳,借問無妨。 父母年老,朝夕憂惶。補聯鞋襪,做造衣裳。四時八節, 孝養相當。父母有疾,身莫離床。衣不解帶,湯藥親嘗。 禱告神祗,保祐安康。「設有不幸,大數身亡。痛入骨髓, 哭斷肝腸。劬勞罔極,恩德難忘。衣裳裝殮,持服居喪。 安埋設祭,禮拜燒香。逢周遇忌,血淚汪汪。莫學忤逆, 不敬爹娘。纔出一語,使氣昂昂。需索陪送,爭競衣妝。 父母不幸,說短論長。搜求財帛,不顧哀喪。如此婦人, 狗彘豺狼。」

《事舅姑章第六》

[編輯]

「阿翁阿姑,夫家之主。既入他門,合稱新婦。供承看養, 如同父母。敬視阿翁,形容不睹。不敢隨行,不敢對語。 如有使令,聽其囑付。姑坐則立,使令便去。早起開門, 莫令驚忤。灑掃庭堂,洗濯巾布。齒藥肥皂,溫涼得所。 退步階前,待其浣洗。萬福一聲,即時退步。」整辦茶盤, 安排匙著。香潔茶湯,小心敬遞。飯則軟蒸,肉則熟煮。 自古老人,牙齒疏蛀,茶水羹湯,莫教虛度。夜晚更深, 將歸睡處。安置相辭,方回房戶。日日一般,朝朝相似。 傳教庭幃,人稱賢婦。莫學他人跳梁。可惡咆哮尊長, 說辛道苦。呼喚不來,饑寒不顧。如此之人,號為惡婦。 天地不容,雷霆震怒。責罰加身,悔之無路。

《事夫章第七》

[編輯]

『女子出嫁,夫主為親。前生緣分,今世婚姻。將夫比天, 其義非輕。夫剛妻柔,恩愛相因。居家相待,敬重如賓。 夫有言語,側耳詳聽。夫有惡事,勸戒諄諄。莫學愚婦, 惹禍臨身。夫若出外,須記途程。黃昏未返,瞻望思尋。 停燈溫飯,等候敲門。莫學懶婦,先自安身。夫如有病, 終日勞心。多方問藥,遍處求神。百般治療,願得長生莫學蠢婦,全不憂心。夫若發怒,不可生嗔。退身相讓, 忍氣吞聲。莫學潑婦,鬥鬧頻頻。粗絲細葛,熨帖縫紉。 莫教寒冷,凍損夫身。家常茶飯,供待殷勤。莫教饑渴, 瘦瘠苦辛。同甘同苦,同富同貧,死同棺槨,生共衣衾。 能依此語,和樂瑟琴。如此之女,賢德聲聞。

《訓男女章第八》

[編輯]

大抵人家,皆有男女。年已長成,教之有序,訓誨之權, 實專於母。「男入書堂,請延師傅,習學禮義,吟詩作賦, 尊敬師儒,束脩酒脯,五盞三杯,莫令虛度。十日一旬, 安排禮數,設席肆筵,施陳樽俎。月夕花朝,游園縱步, 挈榼提壺,主賓相顧。女處閨門,少令出戶,喚來便來, 喚去便去,稍有不從,當加叱怒。」朝暮訓誨,各勤事務, 「掃地燒香,紉麻緝薴。若在人前,教他禮數。遞獻茶湯, 從容退步。莫縱嬌痴,恐他啼怒。莫縱跳梁,恐他輕侮。 莫縱歌詞,恐他淫污。莫縱遊行,恐他惡事。堪笑今人, 不能為主,男不知書,聽其弄齒,鬥鬧貪杯,謳歌習舞, 官府不憂,家鄉不顧。女不知禮,強梁言語,不識尊卑, 不能針黹,辱及尊親,有玷父母。如此之人,養豬養鼠。」

《營家章第九》

[編輯]

營家之女,惟儉惟勤。勤則家起,懶則家傾;儉則家富, 奢則家貧。凡為女子,不可因循。一生之計,惟在於勤; 一年之計,惟在於春;一日之計,惟在於寅。奉箕擁帚, 灑掃灰塵,撮除㩉請幫助識別此字。「潔靜幽清。眼前爽俐,家宅光明。 莫教穢污,有玷門庭。耕田下種,莫怨辛勤。炊羹造飯, 饋送頻頻。莫教遲慢,有誤工程。積糠聚潲,隈養犧牲。 呼歸放去,檢點搜尋。莫教失落,擾亂四鄰。夫有錢米, 收拾經營。夫有酒物,存積留停。迎賓待客,不可偷侵。 大富由命,小富由勤。禾麻粟麥,成棧成囷。油鹽椒豉, 盎甕裝盛。豬雞鵝鴨」,成隊成群。四時八節,免得營營。 酒漿食饌,各有餘盈。夫婦享福,歡笑欣欣。㩉音拉請幫助識別此字。音雜。《潲》音 哨。豕食也。

《待客章第十》

[編輯]

大抵人家,皆有賓主。滾滌壺瓶,抹光橐子,準備人來, 點湯遞水。退立堂後,聽夫言語。「若欲傳杯,即時辦去, 若欲相留,待夫回步,細與商量。」殺雞為黍,五味調和, 菜蔬齊楚,茶酒清香,有光門戶。紅日含山,晚留居住。 點燭擎燈,安排坐具,枕席紗廚,鋪氈疊被。欽敬相承, 溫涼得趣。次早相看,客如辭去,別酒勤殷,十分留意。 「夫喜能家,客稱曉事。莫學他人,不持家務。客來無湯, 慌忙失措。夫若留人,妻懷嗔怒。有著無匙,有鹽無醋。 打男罵女,爭啜爭哺。夫受慚惶,客懷羞愧。有客到門, 無人在戶。須遣家僮,問其來處。客若殷勤,即通名字。 當見則見,不見則避。敬待茶湯,莫缺禮數。記其姓名, 詢其事務。等得夫婦,即當說訴。奉勸」後人,切依規度。

《和柔章第十一》

[編輯]

《處家之法》,婦女須能。「以和為貴,孝順為尊。翁姑嗔責, 曾如不曾。上房下戶,子姪宜親。是非休習,長短休爭。 從來家醜,不可外聞。東鄰西舍,禮數周全。往來動問, 款曲盤旋。一茶一水,笑語欣然。當說則說,當行則行。 閑是閑非,不入我門。莫學愚婦,不問根源。穢言污語, 觸突尊賢。奉勸女子,量後思前。」

《守節章第十二》

[編輯]

「古來賢婦。九烈三貞。名標青史,傳到而今。後生宜學, 初匪難行。第一守節,第二清貞。有女在室,莫出閨庭。 有客在戶,莫露聲音。不談私語,不聽淫音。黃昏來往, 秉燭擎燈。暗中出入,非女之經。一行有失,百行無成。 夫妻結髮,義重千金。若有不幸,中路先傾。三年重服, 守志堅心。保家持業,整頓墳塋。殷勤訓後,存歿光榮。」 此篇《論語》內範儀刑,後人依此,女德昭明。幼年切記, 不可朦朧,若依此言,享福無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