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第021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二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
第二十一卷目錄
元旦部彙考一
後漢〈總一則 安帝永初一則 順帝永建一則〉
晉〈武帝咸寧一則〉
南齊〈總一則〉
梁〈總一則 武帝天監一則〉
陳〈總一則〉
北魏〈高祖太和一則〉
北齊〈總一則〉
隋〈總一則〉
唐〈元宗開元一則〉
遼〈總一則〉
宋〈太祖建隆一則 乾德一則 太宗淳化一則 仁宗天聖一則 神宗元豐一則 哲
宗元祐一則 徽宗政和一則 高宗紹興一則 孝宗淳熙二則〉
金〈總一則 世宗大定一則〉
元〈總一則〉
明〈太祖洪武一則 世宗嘉靖一則〉
歲功典第二十一卷
元旦部彙考一
[編輯]後漢
[編輯]《後漢》天子元旦幸德陽殿,受朝賀,大宴群臣,賜觀諸 伎樂。
按《後漢書禮儀志》,「每月朔、歲首為大朝受賀。其儀,夜 漏未盡七刻,鐘鳴,受賀及贄公侯璧,中二千石、二千 石羔,千石、六百石雁,四百石以下雉。百官賀正月,二 千石以上上殿稱萬歲,舉觴御坐前,司空奉羹,大司 農奉飯,奏食舉之樂。百官受賜宴饗,大作樂。」其每朔 唯十月旦從故事者,高祖定秦之月元年歲首也。 按《禮儀志注》:蔡質《漢儀》:「正月旦,天子幸德陽殿,臨軒, 公卿、將大夫、百官各陪朝賀,蠻貊、胡、羌朝貢畢見,屬 郡計吏皆陛覲庭燎。宗室諸劉雜會萬人以上,立西 面,位定公納薦,太官賜食酒,西入東出。既定上壽,計 吏中庭北面立,太官上食,賜群臣酒食。貢事御史四 人,執法殿下,虎賁、羽林、弧弓、撮矢、陛戟,左右,戎頭偪 脛,陪前向後。左右中郎將住東西,羽林虎賁將住東 北,五官將住中央」,悉坐就賜,作《九賓徹樂》,舍利從西 方來,戲於庭極。乃畢,入殿前,激水化為比目魚,跳躍 嗽水,作霧障。日畢,化成黃龍,長八丈,出水遊戲於庭, 炫耀日光。以兩大絲繩繫兩柱中,頭間相去數丈,兩 倡女對舞,行於繩上,對面道逢,切肩不傾。又蹋踘出 身,藏形於斗中,鐘磬並作。樂畢,作魚龍曼延,小黃門 吹三通,謁者引公卿群臣以次拜,微行出罷,卑官在 前,尊官在後。德陽殿周旋容萬人,陛高二丈,皆文石 作壇,激沼水於殿下。畫屋朱梁,玉階金柱,刻鏤,作宮 掖之好,廁以青翡翠,一柱三帶,韜以赤緹。天子正旦 節會朝百官於此。
安帝永初四年春正月元會徹樂
[編輯]按:《後漢書安帝本紀》:永初四年「春正月元日,會徹樂, 不陳充庭車。」
〈注〉每大朝會,必陳乘輿法物車輦於庭,故曰「充庭車」也。以年饑故不陳。
順帝永建四年春正月元旦詔赦天下下寬和之令按後漢書順帝本紀永建四年春正月丙寅詔曰朕託王公之上涉道日寡政失厥中陰陽氣隔寇盜肆
[編輯]暴,庶獄彌繁,憂悴永歎,疢如疾首。《詩》云:「君子如祉,亂 庶遄已。」三朝之會,朔旦立春,嘉與海內,洗心自新。其 赦天下。從甲寅赦令以來復秩屬籍,三年正月已來 還贖。其閻顯、江京等知識婚姻禁錮,一原除之。務崇 寬和,敬順時令,遵典去苛,以稱朕意。
晉
[編輯]武帝咸寧 年定元會之儀
[編輯]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禮志》,「《漢儀》有正會禮,正 旦夜漏未盡七刻,鐘鳴受賀,公侯以下、二千石以上, 升殿稱萬歲,然後作樂宴饗。」魏武帝都鄴,正會文昌 殿設百華燈。晉受命,武帝定元會儀,《咸寧注》是也。 《咸寧注》:「先正一日,有司各宿設,夜漏,未盡十刻,群臣 集到,庭燎起火,上賀起謁報,又賀皇后還,從雲龍東 中華」門入,詣東閤下,便坐。漏未盡七刻,百官及受贄 郎官以下至計吏,皆入立其次。其陛衛者如臨軒儀。 漏未盡五刻,謁者、僕射、大鴻臚各各奏群臣就位定。 漏盡,侍中奏:「外辦」,皇帝出,鐘鼓作,百官皆拜伏。太常 導皇帝升御坐,鐘鼓止,百官起。大鴻臚跪奏:「請朝賀。」 掌禮郎讚「皇帝延王登」,大鴻臚跪。讚:「藩王臣某等奉 白璧各一」,再拜賀。太常報,「王悉登。」謁者引上殿,當御 坐。皇帝興,王再拜;皇帝坐,復再拜,跪置璧御坐前,復 再拜。成禮訖,謁者引下殿,還故位。掌禮郎讚「皇帝延 太尉等。」於是公特進、匈奴南單于金紫將軍當大鴻 臚西,中二千石、二千石、千石、六百石當大行令西,皆 北面伏。鴻臚跪讚太尉、中二千石等奉璧、皮、帛、羔、鴈、 雉,再拜賀。太常讚「皇帝延公等登。」掌禮引公至金紫將軍上殿,皇帝興,皆再拜。皇帝坐,又再拜,跪置璧、皮 帛御坐前,復再拜。成禮訖,謁者引下殿,還故位。公置 璧成禮。時大行令並讚殿下中二千石以下同成禮 訖,以贄授贄郎,郎以璧、帛付諸謁者,羔、鴈、雉付太官。 太樂令跪奏《雅樂》,樂以次作。《乘黃令》乃出車,皇帝罷 入,百官皆坐。晝漏上水六刻,諸蠻夷胡客以次入,皆 再拜訖,坐。御入後三刻又出,鐘鼓作,謁者僕射跪奏 「請群臣上。」謁者引王公二千石上殿,千石、六百石停 本位。謁者引王詣樽酌壽酒,跪授侍中,侍中跪置御 坐前。王還,王自酌置位前。謁者跪奏「藩王臣某等奉 觴再拜,上千萬歲。」四廂樂作,百官再拜已,飲,又再拜。 謁者引王等還本位。陛下者傳就席,群臣皆跪諾。侍 中、中書令、尚書令各於殿上上壽酒,登歌,樂升,太官 又行御酒。御酒升階,太官令跪授侍郎,侍郎跪進御 坐前,乃行百官酒。太樂令跪奏,奏登歌,三終乃降。太 官令跪請具御飯,到階,群臣皆起。太官令持羹跪授 司徒,持飯跪授大司農,尚食持案並授持節,持節跪 進御坐前,群臣就席,太樂令跪奏「奏食舉樂。」太官行 百官飯案遍。食畢,太樂令跪奏「請進樂,樂以次作。」鼓 吹令又前跪奏「請以次進眾妓。」乃召諸郡計吏前受 敕戒於階下。宴樂畢,謁者一人跪奏「請罷退。」鐘鼓作, 群臣北面再拜出。然則夜漏未盡七刻,謂之「晨賀」;晝 漏上三刻更出,百官奉壽酒,謂之「晝會。」別置女樂三 十人於黃帳外,奏《房中之歌》。江左多虞,不復晨賀,夜 漏未盡十刻,開宣陽門,至平旦始開殿門。晝漏上五 刻,皇帝乃出受賀。皇太子出會者,則在三恪下王公 上。正旦、元會,設白獸樽於殿庭,樽蓋上施白獸。若有 能獻直言者,則發此樽飲酒。案《禮》「白獸樽」,乃杜舉之 遺式也。為白獸,蓋是後代所為,示忌憚也。
南齊
[編輯]齊循宋舊,元旦朝會,多仍東晉、江左之禮。
按《南齊書禮志》,漢末蔡邕立《漢朝會志》,竟不就。秦人 以十月旦為歲首。漢初習以大饗會,後用夏正饗會, 猶未廢十月旦會也。東京以後,正旦夜漏未盡七刻, 鳴鐘受賀,公侯以下,執贄來庭,二千石以上升殿稱 萬歲,然後作樂宴饗。張衡賦云:「皇輿夙駕,登天光於 扶桑。」然則雖雲夙駕,必辨色而行事矣。魏武都鄴,正 會文昌殿,用漢儀,又設百華燈。後魏文修洛陽宮室, 權都許昌,宮殿狹小,元日於城南立氈殿青帷以為 門,設樂饗會,後還洛陽,依漢舊事。晉武帝初,更定朝 會儀,夜漏未盡十刻,庭燎起火,群臣集。傅元《朝會賦》 云:「華燈若乎火樹,熾百枝之煌煌。」此則因魏儀與庭 燎並設也。漏未盡七刻,群臣入白;賀未盡五刻,就本 位。至漏盡,皇帝出前殿,百官上賀如漢儀。禮畢,罷入 群臣坐,謂之「晨賀。」晝漏上三刻,更出,百官奉壽酒,大 饗作樂,謂之「晝會。」別置女樂三十人於黃帳外,奏《房 中之歌》。江左多虞,不復晨賀。夜漏未盡十刻,開宣陽 門,至平旦始開殿門。晝漏上五刻,皇帝乃出受賀。宋 世至十刻乃受賀,其餘升降拜伏之儀,及置立后妃, 王公已下,祠祀、夕牲,拜授、「弔祭」,皆有儀注,文多不載。
梁
[編輯]《梁元會》損益魏晉之禮。
按《隋書禮儀志》:「梁元會之禮,未明,庭燎設,文物充庭, 臺門闢,禁衛皆嚴,有司各從其事。太階東置白獸樽, 群臣及諸蕃客並集,各從其班而拜。侍中奏中嚴,王 公卿尹各執珪璧入拜,侍中乃奏外辦。皇帝服袞冕, 乘輿以出,侍中扶左,常侍扶右,黃門侍郎一人執曲 直華蓋從。至階,降輿,納舄升坐。有司御前施奉珪藉」, 王公以下至阼階,脫舄劍,升殿席南奉贄珪、璧畢,下 殿納舄,佩劍詣本位。主客郎徙珪、璧於東廂,帝興,入, 徙御坐於西壁下,東向。設皇太子、王公已下位。又奏 《中嚴》,皇帝服通天冠,升御坐,王公上壽。禮畢食。食畢, 樂伎奏,太官進御酒。主書賦黃甘,逮二品已上。尚書 騶騎引計吏郡、國各一人,皆跪受詔。侍中讀五條詔。 計吏每應諾訖,令陳便宜者聽詣白獸樽,以次還坐。 宴樂罷,皇帝乘輿以入。皇太子朝則遠遊冠服,乘金 輅,鹵簿以行。預會則劍履升坐,會訖先興。 又按《志》, 東宮元會儀注,太子升崇正殿,不欲東西階,責東宮 典儀列云:「太子元會升自西階。」此則相承為謬。請自 今東宮大公事,太子升崇正殿,並由阼階。
武帝天監六年始改元日宴會東向之禮為南向更定受玉及乘輿升殿之制
[編輯]按《梁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隋書禮儀志》,天監六年 詔曰:「頃代以來,元日朝畢,次會群臣,則移就西壁下 東向坐。求之古義,王者讌萬國,唯應南面,何更居東 面?」於是御座南向,以西方為上。皇太子以下在北壁 坐者,悉西邊東向;尚書令以下在南方坐者,悉東邊 西向。舊元日御座東向,酒壺在東壁下,御座既南向, 乃「詔壺於南闌下。又詔元日受五等贄珪璧,並量付 所司。」周捨案:《周禮冢宰》,「大朝覲贊玉幣。《尚書》,古之冢
宰。頃王者不親撫玉,則不復須冢宰贊助。尋尚書主客曹郎,既冢宰隸職,今元日五等奠玉既竟,請以主客郎受。鄭元注《覲禮》云:『既受之後,出付玉人於外』。漢 時少府職主珪璧,請主客受玉,付少府」掌。帝從之。又 尚書僕射沈約議:「《正會儀注》,御出,乘輿至太極殿前, 納舄升階。尋路寢之設,本是人君居處,不容自敬宮 室。案漢氏則乘小車升殿。請自今元正及大公事,御 宜乘小輿至太極階,仍乘板輿升殿。」制可。
陳
[編輯]陳朝會多依梁制,令宮人得隔綺疏而觀。
按《隋書禮儀志》:「陳制,先元會十日,百官並習儀注,令 僕已下悉公服監之。設庭燎街闕,城上殿前皆嚴兵, 百官各設部位而朝,宮人皆於東堂,隔綺疏而觀。宮 門既無籍,外人但絳衣者,亦得入觀。是日上事,人發 白獸樽,自餘亦多依梁禮雲。」
北魏
[編輯]高祖太和元年春正月元旦下詔改元
[編輯]按《魏書高祖本紀》:太和元年春正月乙酉朔,詔曰:「朕 夙承寶業,懼不堪荷,而天貺具臻,地瑞並應,風和氣 晼,天人交協,豈朕沖昧所能致哉!實賴神祇七廟降 福之助。今三正告初,祗感交切,宜因陽始,協典革元。 其改今號為太和元年。」
北齊
[編輯]《北齊》以元會日慰勞郡國計吏,試其優劣,大饗群臣, 中宮朝會、賜食如外朝禮。
按《隋書禮儀志》:「後齊正日,侍中宣詔慰勞州郡國使, 詔牘長一尺三寸,廣一尺,雌黃塗飾,上寫詔書。三:計 會日,侍中依儀勞郡國計吏,問刺史太守安不,及穀 價、麥苗善惡,人間疾苦。又班五條詔書於諸州郡國, 使人寫以詔牘一枚,長二尺五寸,廣一尺三寸,亦以 雌黃塗飾,上寫詔書。正會日,依儀宣示,使人歸以告」 刺史、二千石。一曰政在正身,在愛人,去殘賊,擇良吏, 主決獄,平徭賦。二曰人生在勤,勤則不匱。其勸率田 桑,無或煩擾。三曰六極之人,務加寬養,必使生有以 自救,沒有以自給。四曰長吏華浮,奉客以求小譽,逐 末捨本,政之所疾,宜謹察之。五曰人事意氣,干亂奉 公,外內溷淆,綱維不設。所宜糾劾。正會日,侍中黃門 宣詔勞諸郡上計,勞訖,付紙遣陳土「宜」字有脫誤者, 呼起席後立,書跡濫劣者,飲墨水一升;文理孟浪無 可取者,奪容刀及席。既而本曹郎中考其文跡,才辭 可取者,錄牒吏部,簡同流外三品敘。元正大饗,百官 一品已下、流外九品已上預會一品已下、正三品已 上、開國公侯伯、散品公侯及特命之官下逮刺史,並 升殿。從三品已下,從九品已上及奉正使人比流官 者在階下;勳品已下端門外。 又按《志》:「後齊元日,中 宮朝會陳樂,皇后褘衣乘輿以出,於昭陽殿坐定,內 外命婦拜。皇后興,妃主皆跪,皇后坐,妃主皆起。長公 主一人前跪拜賀。禮畢,皇后入室,乃移幄坐於西廂。 皇后改」服《褕狄》以出。坐定,公主一人上壽訖,就坐,御 酒食賜爵,並如外朝會。
隋
[編輯]隋元會悉如後齊制,又定「皇后受賀之禮。」
按《隋書禮儀志》:「隋制,正旦及冬至,文物充庭。皇帝出 西房,即御座。皇太子鹵簿至顯陽門外入賀,復詣皇 後御殿拜賀訖,還宮。皇太子朝訖,群官客使入就位, 再拜。上公一人詣西階解劍升賀,降階帶劍,復位而 拜。有司奏諸州表,群官在位者,又拜而出。皇帝入東 房,有司奏行事訖,乃出西房。坐定,群官入就位,上壽」 訖,上下俱拜。皇帝舉酒,上下舞蹈,三稱萬歲。皇太子 預會,則設坐於御東南,西向。群臣上壽畢,入解劍以 升,會訖先興。 又按《志》:「隋儀如後齊制。」又有皇后受 群臣賀禮,則皇后御坐,而內侍受群臣拜以入,承令 而出,群臣拜而罷。
唐
[編輯]元宗開元 年定元旦朝賀之禮
[編輯]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禮樂志》:「皇帝元正受群 臣朝賀而會。前一日,尚舍設御幄於太極殿,有司設 群官客使等次於東西朝堂,展縣置案,陳車輿,又設 解劍席於縣西北橫街之南,文官三品以上位橫街 之南道東。襄寧侯位三品之下,介公、酅公位於道西, 武官三品以上位介公之西少南;文官四品、五品位 於」縣東,六品以下位橫街之南。又設諸州朝集使位, 都督、刺史三品以上位文武官三品之東西,四品以 下分方位,文武官當品之下,諸州使人又於朝集使 之下。諸親於四品、五品之南,設《諸蕃方客》位三等以 上:東方、南方在東方朝集使之東,西方、北方在西方 朝集使之西。每國異位,重行北面。四等以下分方位 於朝集使六品之下。又設門外位:文官於東朝堂,介 公、酅公在西朝堂之前,武官在介公之南,少退,每等 異位,重行。諸親位於文武官四品五品之南。諸州朝 集使東方、南方位宗親之南,使人分方於朝集使之 下。諸方客,東方、南方在東方朝集使之南,西方、北方在西方朝集使之南,每國異位,重行其日,將士填諸 街勒所部列黃麾大仗屯門及陳於殿庭。群官就次。 侍中版奏:「請中嚴。」諸侍衛之官詣閤奉迎。吏部、兵部、 主客、戶部贊群官、客使俱出次。通事舍人各引就朝 堂前位,引四品以下及諸親客等應先置者入就位。 侍中版奏:「外辦。」皇帝服袞冕,冬至則服通天冠、絳紗 袍。御輿出自西房,即御座南向坐。符寶郎奉寶置於 前,公王以下及諸客使等以次入就位。典儀曰:「再拜。」 贊者承傳,在位者皆再拜。上公一人詣西階席,脫舄, 跪,解劍,置於席,升當御座前,北面跪賀,稱:「某官臣某 言:元正首祚,景福惟新。伏惟開元神武皇帝陛下與 天同休。」乃降階詣席,跪佩劎,俛伏,興,納舄復位,在位 者皆再拜。侍中前承詔,降詣群官東北,西面稱:「有制。」 在位者皆再拜。宣制曰:「履新之慶,與公等同之。」在位 者皆再拜舞蹈,三稱萬歲,又再拜。初,群官將朝,中書 侍郎以諸州鎮表別為一案,俟於右延明門外,給事 中以祥瑞案俟於左延明門外。侍郎、給事中俱就侍 臣班。初入,戶部以諸州貢物陳於太極門東東西廊, 禮部以諸蕃貢物可執者,蕃客執入就位,其餘陳於 朝堂前。上公將入門,中書侍郎、給事中皆降,各引其 案入,詣東西階下立。上公將升賀,中書令、黃門侍郎 俱降,各立,取所奏之文以次升。上公已賀,中書令前 跪奏《諸方表》,黃門侍郎又進跪奏「祥瑞」,俱降,置所奏 之文於案。侍郎與給事中引案退至東西階前,案出。 初侍中已宣制,朝集使及蕃客皆再拜。戶部尚書進 詣階間,跪奏稱:「戶部尚書臣某言,諸州貢物請付所 司。」侍中前承制,退稱:「制曰可。」禮部尚書以次進詣階 間,跪奏稱:「禮部尚書臣某言,諸蕃貢物請付所司。」侍 中前承制,退稱:「制曰可。」太府帥其屬受諸州及諸蕃 貢物,出歸仁、納義門,執物者隨之。典儀曰:「再拜。」通事 舍人以次引北面位者出,侍中前跪奏稱:「侍中臣某 言,禮畢。」皇帝降坐,御輿入自東房,侍臣從至閤,引東 西面位者以次出,蕃客先出。冬至不奏祥瑞,無諸方 表。其會則太樂令設登歌於殿上,二舞入立於縣南。 尚舍設群官升殿者,坐文官三品「以上於御座東南, 西向;介公、酅公在御座西南,東向;武官三品以上又 於其後。朝集使、都督、刺史、蕃客三等以上座如立位, 設不升殿者座各於其位。又設群官解劍席於縣之 西北,橫街之南。」尚食設壽尊於殿上東序之端,西向, 設坫於尊南,加爵一。《太官令》設升殿者酒尊於東西 廂近北,設在庭群官酒尊,各於其座之南,皆有坫冪, 俱障以帷。吏部、兵部、戶部主客贊群官、客使俱出次。 通事舍人引就朝堂前位,又引非升殿者次入就位。 侍中版奏:「外辦。」皇帝改服通天冠、絳紗袍,御輿出自 西房,即御座。典儀一人升就東階上。通事舍人引公 王以下及諸客使以次入就位。侍中進,當御座前,北 面跪奏稱:「侍中臣某言,請延諸公王等升。」又侍中稱: 「制曰可。」侍中詣東階上西面稱:「制延公王等升。」殿上 典儀承傳,階下贊者又承傳,在位者皆再拜。應升殿 者詣東西階,至解劍席,脫舄,解劎,升上公一人升階 少東,西面立於座後。光祿卿進詣階間,跪奏稱:「臣某 言,請賜群臣上壽。」侍中稱:「制曰可。」光祿卿退,升詣酒 尊所,西向立。上公詣酒尊所,北面。尚食酌酒一爵授 上公,上公受爵進前,北面授殿中監,殿中監受爵,進 置御前。上公退,北面跪稱:「某官臣某等稽首言元正 首祚,臣某等不勝大慶,謹上千秋萬歲壽。再拜。」在位 者皆再拜,立於席後。侍中前承制,退稱:「敬舉公等之 觴。」在位者又再拜。殿中監取爵奉進,皇帝舉酒,在位 者皆舞蹈,三稱萬歲。皇帝舉酒訖,殿中監進受虛爵 以授尚食,尚食受爵於坫初,殿中監受虛爵。殿中典 儀唱:「再拜。」階下贊者承傳,在位者皆再拜。上公就座 後立。殿中典儀唱:「就座。」階下贊者承傳,俱就座。歌者、 琴、瑟升坐,笙管立階間。尚食進酒至階,殿上典儀唱: 「酒至,興。」階下贊者承傳,坐者皆俛伏,起,立於席後。殿 中監到階省酒,尚食奉酒進,皇帝舉酒,太官令又行 群官酒。酒至殿上,典儀唱:「再拜。」階下贊者承傳,在位 者皆再拜。搢笏,受觶。殿上典儀唱:「就座。」階下贊者承 傳,「皆就座。」皇帝舉酒,尚食進受虛爵,復於坫觴,行三 周。尚食進御食,食至階,殿上典儀唱:「食至,興。」階下贊 者承傳,坐者皆起,立座後。殿中監到階省案,尚食品 嘗食訖,以次進置御前。太官令又行群官案。設食訖, 殿上典儀唱:「就坐。」階下贊者承傳,皆就坐。皇帝乃飯, 上下俱飯。御食畢,仍行酒,遂設庶羞,二舞作。若賜酒, 侍中承詔詣東階上,西面稱:「賜酒。」殿上典儀承傳,階 下贊者又承傳。坐者皆起,再拜,立受觶,就席坐飲,立 授虛爵,又再拜。就座。酒行十二遍,會畢殿上典儀唱: 「可起。」階下贊者承傳,上下皆起,降階,佩劍,納舄,復位。 位於殿庭者仍立於席後。典儀曰:「再拜。」贊者承傳,在 位者皆再拜。若有賜物,侍中前承制,降詣群官東北, 西面稱:「有制。」在位者皆再拜。侍中宣制,又再拜。以次 出。侍中前跪奏稱:「侍中臣某言,禮畢。」皇帝興,御輿入自東房。東西面位者以次出。
遼
[編輯]遼以元旦受群臣朝賀,仍率群臣詣皇太后行禮。 按《遼史禮志》正旦朝賀儀,臣僚並諸國使昧爽入朝, 奏班齊。皇帝升殿坐。契丹舍人殿上通訖,引契丹臣 僚東洞門入,引漢人臣僚並諸國使西洞門入,合班, 舞蹈,五拜,鞠躬,平身。引親王東階上殿欄內褥位,俛 伏跪。自通全御臣某等祝壽訖,伏,興,退。引東階下殿, 復位,舞蹈,五拜畢,鞠躬。宣徽使殿上鞠躬,奏臣宣答 稱「有敕」,班首以下聽制訖,再拜,鞠躬。宣徽傳宣云:「履 新之慶,與公等同之。」舍人贊謝宣諭,拜,舞蹈,五拜。贊 各祗候,分班引出,引班首西階上殿,奏表目訖,教坊 起居賀,十二拜畢,贊各祗候。引契丹、漢人臣僚並諸 國使東西洞門入,合班再拜。贊進酒,引親王東階上 殿,就欄內褥位,搢笏,執臺琖進酒訖,退復褥位置臺, 出笏,少前俯跪。「自《通全》御臣某等謹進千萬歲壽酒。」 俯伏,興,退復褥位,與殿下臣僚皆再拜鞠躬,候宣徽 使殿上鞠躬奏,臣宣答稱「有制」,親王以下再拜如初 儀。傳宣云:「飲公等壽酒,與公等內外同慶。」舍人贊謝, 宣諭如初。贊各祗候。親王搢笏執臺,殿下臣僚分班。 皇帝飲酒,教坊奏樂,殿上下臣僚皆拜稱「萬歲。」贊各 祗候樂止,教坊再拜。皇帝卒飲,親王進受琖,復褥位, 置臺琖,出笏揖臣僚合班,引親王東階下殿,復位,鞠 躬,再拜。贊「各祗候」,分班引出。皇帝起詣皇太后殿,臣 僚並諸國使皆從。皇太后升殿,皇帝東方側坐,引契 丹、漢人臣僚並諸國使兩洞門入班稱賀、進酒,皆如 皇帝之儀。畢,引出。教坊入起居、進酒亦如之。皇太后 宣答稱:「聖旨。」契丹班謝,宣宴,上殿,就位立。漢人臣僚 並諸國使東洞門入,丹墀東方,面西鞠躬。舍人鞠躬, 通文武百僚宰臣某以下謝宣宴,再拜。出班致詞訖, 退復位,舞蹈,五拜。贊「各上殿祗候。」引宰臣以下並諸 國使副方裀朵殿,臣僚西階上殿,就位立,不應坐臣 僚並於西洞門出。二人監琖,教坊再拜,贊各上階下 殿謝宴,如皇太后生辰儀。 又按《樂志》,「正月朔日朝 賀,用宮懸雅樂,元會用大樂,曲破後用散樂,角觝終 之。是夜,皇帝宴飲用國樂。」
宋
[編輯]太祖建隆二年正月朔上詣太后宮門稱慶始受朝賀於崇元殿
[編輯]按《宋史太祖本紀》,「建隆二年春正月丙申朔,上詣太 後宮門稱慶」 按《禮志》,「太祖建隆二年正月朔,始受 朝賀於崇元殿,服袞冕,設宮懸,侍衛如儀仗。退,群臣 詣皇太后宮門奉賀。帝常服御廣德殿,群臣上壽,用 教坊樂。」
乾德四年春受朝賀群臣上壽始用樂歌二舞
[編輯]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禮志》,「乾德四年,於朝元 殿賀畢,常服御大明殿,群臣上壽,始用雅樂,登歌二 舞,群臣酒五行罷。」
太宗淳化三年春正月朔命有司定上壽儀
[編輯]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太宗淳化三年正 月朔,命有司約開元禮定上壽儀,皆以法服行禮,設 宮縣萬舞,酒三行,罷。」
仁宗天聖五年春正月朔率百官上皇太后壽酒畢乃受朝天安殿
[編輯]按《宋史仁宗本紀》,天聖五年春正月壬寅朔,初率百 官上皇太后壽於會慶殿,遂御天安殿受朝 按《禮 志》,仁宗天聖四年十二月,詔明年正月朔先率百官 赴會慶殿上皇太后壽酒畢乃受朝天安殿。仍令太 常禮院修定儀制。五年正月朔曉漏未盡三刻,宰臣 百官與遼使諸軍將校並常服班會慶殿。內侍請皇 太后出殿後幄,鳴鞭,升坐。又詣殿後皇帝幄,引皇帝 出。帝服靴袍於簾內北向褥位,再拜,跪稱:「臣某言:元 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尊號皇太后陛下膺時納祜, 與天同休。」內常侍承旨答曰:「履新之祜,與皇帝同之。」 帝再拜,詣皇太后御坐稍東,內給侍酌酒授內謁者 監進,帝跪進訖,以盤興。內謁者監承接之。帝卻就褥 位,跪奏曰:「臣某稽首言:元正令節,不勝大慶,謹上千 萬歲壽。」再拜。內常侍宣答曰:「恭舉皇帝壽酒。」帝再拜, 執盤侍立,教坊樂止,皇帝受虛醆,還幄。通事舍人引 百官橫行。典儀贊:再拜,舞蹈,起居。太尉升自西階,稱 賀。簾外降,還位,皆再拜,舞蹈。侍中承旨曰:「有制。」皆再 拜。宣曰:「履新之吉,與公等同之。」皆再拜舞蹈。閤門使 簾外奏:「宰臣某以下進壽酒。」皆再拜。太尉升自東階, 翰林使酌御酒盞授太尉,執盞盤跪進簾外,內謁者 監跪接以進。太尉跪奏曰:「元正令節,臣等不勝慶忭, 謹上千萬歲壽。」降還位,皆再拜。宣徽使承旨曰:「舉公 等觴。」皆再拜。太尉升,立簾外,樂止。內謁者監出簾授 虛盞,太尉降階橫行,皆再拜舞蹈。宣徽使承旨宣群 臣升殿,再拜升及東西廂坐,酒三行,侍中奏「禮畢」,退。 樞密使以下迎乘輿於長春殿,起居稱賀。百官就朝 堂易朝服,班天安殿朝賀。帝服袞冕受朝。禮官、通事舍人引中書令、門下侍郎,各於案取所奏文,詣褥位, 脫劍舄,以次升,分東西立。諸方鎮表祥瑞案,先置門 外,左右令使絳衣對舉,給事中押祥瑞,中書侍郎押 表案入,分詣東西階下對立。既賀,更服通天冠、絳紗 袍,稱觴上壽,止舉四爵。乘輿還內,恭謝太后如常禮。
神宗元豐元年命定元會儀注
[編輯]按《宋史神宗本紀》。「元豐元年十一月己丑。命龍圖閣 直學士宋敏求等詳定正旦御殿儀注」 按《禮志》:「神 宗元豐元年,詔龍圖閣直學士、史館修撰宋敏求等 詳定正殿御殿儀注。敏求遂上朝會儀二篇,令式四 十篇,詔頒行之。其制:元正大朝會,有司設御坐大慶 殿東西房於御坐之左右少北,東西閣於殿後,百官 宗」室、客使次於朝堂之內外,五輅先陳於庭,兵部設 黃麾仗於殿之內外。《大樂》令展宮架之樂於橫街南, 鼓吹令分置十二案於宮架外,協律郎二人,一位殿 上西階之前楹,一位宮架西北,俱東向。陳輿輦、御馬 於龍墀,繖扇於沙墀,貢物於宮架南,餘則列大慶門 外。陳布將士於街左右。金吾六軍諸衛勒所部列黃 麾大仗於門及殿庭。百僚、客使等俱入朝,文武常參 官朝服,陪位官公服,近仗就陳於閣外。大樂令、樂工、 協律郎入就位,中書侍郎以諸方鎮表案、給事中以 祥瑞案俟於大慶門外之左右。諸侍衛官各服其器 服,輦出至西閣,降輦。符寶郎奉寶詣閤門奉迎。百官、 客使、陪位官俱入就位。侍中版奏:「中嚴」,又奏「外辦。」殿 上鳴鞭,宮縣撞黃鐘之鐘,右五鐘皆應。內侍承旨索 扇,扇合,帝服通天冠、絳紗袍,御輿出。協律郎舉麾,奏 《乾安樂》,鼓吹振作。帝出自西房,降輿即坐。扇開,殿下 鳴鞭,協律郎偃麾,樂止,爐煙升。符寶郎奉寶置御坐 前,中書侍郎、給事中押表案、祥瑞案入,詣東西階下 對立。百官、宗室及遼使班分東西以次入,《正安樂》作, 就位樂止。押樂官歸本班。起居畢,復案位。三師、親王 以下及御史臺外正任遼使俱就北向位。典儀贊「在 位者皆再拜。」起居訖,太尉將升,中書令、門下侍郎俱 降西階下立。太尉詣西階下解劍脫舄,升殿中書令、 門下侍郎各於案取所奏之文,詣褥位,解劍脫舄,以 次升,分東西立。太尉詣御前北面跪奏:「文武百寮,太 尉具官臣某等言:元正啟祚,萬物咸新。伏惟皇帝陛 下,應乾納祜,與天同休。」俛伏,興,降階佩劍,納舄還位。 在位官俱再拜,舞蹈,三稱萬歲,再拜。侍中進當御前 承旨,退臨階,西向稱制。宣答曰:「履新之慶,與公等同 之。」贊者曰:「拜,舞蹈三稱萬歲。」橫行官分班立。中書令、 門下侍郎升詣御坐前,各奏諸方鎮表及祥瑞訖。戶 部尚書就承制位,俛伏跪奏「諸州貢物,請付所司。」禮 部尚書奏諸蕃貢物如之。司天監奏「雲物祥瑞,請付 史館。」皆如上儀。侍中進當御坐前,奏禮畢。殿上承旨 索扇,殿下鳴鞭,宮縣撞蕤賓之鐘,左五鐘皆應。協律 郎舉麾,宮縣奏《乾安樂》,鼓吹振作,帝降坐,御輿入自 東房,扇開偃麾,樂止。侍郎奏「解嚴」,百官退還次,客使、 陪位官並退。有司設食案。太樂令設登歌殿上,二舞 入立於架南。預坐當升殿者位御坐之前,文武相向, 異位重行,以北為上。非升殿者位於東西廊下。尚食 奉御設壽尊於殿東楹少南,設坫於尊南,加爵一。有 司設上下群臣酒尊殿下,東西廂侍衛官及執事者 各立其位,仗衛仍立俟上壽百官立班如朝賀儀。侍 中版奏:「中嚴外辦。」聞鳴鞭索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 御輿出東房,樂作,帝即坐,扇開,樂止。贊拜畢,光祿卿 詣橫街南跪奏:「具官臣某言,請允群臣上壽。」興。侍中 承旨稱:「制可」,少退,舍人曰:「拜。」光祿卿再拜訖,復位。三 師以下就位,贊者曰:「拜」,在位者皆拜舞,三稱萬歲。太 尉升殿,詣壽尊所,北向。尚食奉御酌御酒一爵授太 尉,搢笏,執爵詣前跪進。帝執爵,太尉出笏,俛伏,興,少 退,跪奏:「文武百寮太尉具官臣某等稽首言:『元正首 祚,臣等不勝大慶,謹上千萬壽』。」俛伏,興,降復位。贊者 曰:「拜」,在位者皆再拜,三稱萬歲。侍中承旨退,西向宣 曰:「舉公等觴。」贊者曰:「拜。」在位者皆再拜,三稱萬歲,北 向,班分東西序立。太尉自東階侍立,舉第一爵,《和安 樂》作,飲畢,樂止。太尉受虛爵,復於坫,降階。三師以下 贊拜,舞蹈稱萬歲,如上儀。侍中進奏:「侍中具官臣某 言,請延公王等升殿。」俯伏,興,降復位。侍中承旨退稱: 「有制。」贊者曰「拜」,在位者皆再拜。宣曰:「延公王等升殿。」 贊者曰:「拜」,在位者皆再拜。公王等詣東階,升,立席後。 尚食奉御進酒,殿中監省酒以進,帝舉第二爵,登歌 作《甘露》之曲,飲訖,殿中監受爵,樂止。群臣升殿,就橫 行位。舍人曰:「各賜酒。」贊者曰:「拜」,群官皆再拜,三稱萬 歲。舍人曰:「就坐。」太官令行酒,搢笏受酒,宮縣作《正安》 之樂,文舞入,立宮架北,觴行一周。凡行酒訖,並太官 令奏巡周,樂止。尚食進食升階,以次置御坐前,又設 群官食訖,太官令奏食遍,太樂丞引《盛德升聞》之舞 入,作三變止,出。殿中監進第三爵,群官立席後,登歌 作《瑞木成文》之曲,飲訖,樂止。殿中丞受虛爵,舍人曰: 「就坐。」群官皆坐。又行酒作樂、進食如上儀。太樂丞引《天下大定》之舞作三變止出。殿中監進第四爵,登歌 奏《嘉禾》之曲,如第三爵。太官令行酒又一周,樂止,舍 人曰:「可起。」百寮皆立席後,侍中進御坐前跪奏禮畢。 俛伏,興,與群官俱降階復位。贊者曰:「拜。」皆再拜,舞蹈 三稱萬歲,起,分班立。殿上索扇,扇合,殿下鳴鞭。太樂 令撞蕤賓之鐘,左右鐘皆應。協律郎俯伏舉麾,太樂 令令奏《乾安》之樂,鼓吹振作,帝降坐御輿,入自東房, 扇開樂止。侍中奏「解嚴」,所司承旨放仗,百寮再拜,相 次退。
按《東京夢華錄》:「正旦大朝會,車駕坐大慶殿,有介冑 長大人四人立於殿角,謂之『鎮殿將軍。諸國使人入 賀,殿庭列法駕儀仗,百官皆冠冕朝服。諸路舉人解 首,亦士服立班,其服二梁冠,白袍青緣。諸州進奏吏 各執方物入獻諸國使人。大遼大使頂金冠,後簷尖 長如大蓮葉,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帶,如漢』」 服。大使拜,則立左足,跪右足,以兩手著右肩為一拜。 副使拜,如漢儀。夏國使、副皆金冠,短小樣製,服緋窄 袍,金蹀躞、弔敦,皆叉手展拜。高麗與南番、交州使人, 並如漢儀。回紇皆長髯高鼻,以疋帛𦆑頭,散披其服。 于闐皆小,金花氈笠,金絲戰袍,束帶,並妻男同來,乘 駱駝氈兜銅鐸入貢。三佛齊皆瘦脊𦆑頭緋衣,上織 成佛面。又有南蠻五姓番,皆椎髻烏氈,並如僧人。禮 拜入見,旋賜漢裝錦襖之類。更有真臘、大理、大石等 國,有時來朝貢。其大遼使人在都亭驛,夏國在都亭 西驛,高麗在梁門外安州巷、同文館,回紇、于闐在禮 賓院,諸番國在瞻雲館或懷遠驛。唯大遼、高麗就館 賜宴。大遼使人朝見「訖,翼日詣大相國寺燒香,次日 詣南御苑射弓。」朝廷旋選能射武臣伴射,就彼賜宴, 三節人皆與焉。先列招箭班十餘於垛子前,使人多 用弩子射,一裹無腳小愨頭子、錦襖子,遼人踏開弩 子,舞旋搭箭過與使人。彼窺得端正,止令使人發《牙 例》。本朝伴射用弓箭中的,則賜鬧裝、銀鞍馬、衣著、金 銀器物有差,伴射得捷,京師市井兒遮路,爭獻《口號》, 觀者如堵。翼日,使人朝辭。朝退,內前燈山已上綵,其 速如神。
哲宗元祐八年春正月元會改立御馬於庭
[編輯]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元祐八年,太常博 士陳祥道言:「貴人賤馬,古今所同。故覲禮馬在庭,而 侯氏升堂致命;聘禮馬在庭,而賓升堂私覿。今元會 儀,御馬立於龍墀之上,而特進以下立於庭,是不稱 尊賢才,體群臣之意。請改儀注,以御馬在庭,於義為 允。」
徽宗政和 年定皇太子元正受賀之禮
[編輯]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皇太子元正冬至 受群臣賀儀。《政和新儀》:前一日。有司於東門外量地 之宜。設三公以下文武群官等次如常儀。典儀設皇 太子答拜褥位於階下。南向。又設文武群官版位於 門之外。其日禮直官舍人先引三公以下文武群臣 以次入就位。立定。禮直官舍人引左庶子詣皇太子 前跪請內嚴。少頃,又言外備。」內侍褰簾,皇太子常服 出次,左右侍衛如常儀。皇太子降階,詣南向褥位。典 儀曰「再拜。」贊者承傳曰:「再拜。」三公以下皆再拜。皇太 子答拜。班首少前稱賀云:「元正首祚,景福維新。伏惟 皇太子殿下與時同休。」賀訖,少退復位。左庶子前承 命,詣群臣前答云:「元正首祚,與公等均《慶。典儀》曰:「再 拜。」班首以下皆再拜,皇太子答拜訖,禮直官、通事舍 人引三公以下文武百官以次出。內侍引皇太子升 階還次,降簾侍衛如常儀。少頃,禮直官舍人引知樞 密院官以下入就位,立定,內侍引皇太子降階,詣南 向褥位,樞密以下參賀如上儀訖,退。次引師、傅、保、賓 客以下入就位參賀如上儀。師、傅、保以下以次出。內 侍引皇太子升坐,禮直官引文武宮官入,就位,重行 北向立。典儀曰「再拜」,在位官皆再拜。左庶子少前,跪 言:「具官某言,元正首祚,伏惟皇太子殿下,與時同休。」 俛伏,興,復位。典儀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分東西序 立。左庶子少前,跪言「禮畢。」左右近侍降簾,皇太子降 坐,宮官退。左右侍衛以次出
高宗紹興十五年春正月始復御大慶殿受朝賀如儀
[編輯]按《宋史高宗本紀》。紹興十五年春正月丁未朔。御大 慶殿。初行大朝會禮 按《禮志》。紹興十二年十月「臣 僚言竊以元正一歲之首。冬至一陽之復。聖人重之。 制為朝賀之禮焉。自上世以來未之有改也。漢高祖 以五年即位。而七年受朝於長樂宮。我太祖皇帝以 建隆元年即位。受朝於崇元殿。主上臨御十有六年。 正至朝賀,初未嘗講,艱難之際,宜不遑暇。茲者太母 還宮,國家大慶,四方來賀,亶惟其時。欲望自今元正、 冬至舉行朝賀之禮,以明天子之尊,庶幾舊典不至 廢墜。」禮部、太常寺考定朝會之禮,依國故事,設黃麾 大仗、車輅、法物、樂舞等。百寮服朝服,再拜上壽,宣王 公升殿,間飲三周。詔自來年舉行。十一月,權禮部侍郎王賞等言:「朝會之制,正旦、冬至及大慶受朝、受賀, 係御大慶殿,其文德、紫宸、垂拱殿,禮制各有不同。月 朔視朝,則御文德殿,謂之前殿,正衙仍設黃麾半仗。 紫宸、垂拱皆係側殿,不設儀仗。元正在近,大慶殿之 禮事務至多,乞候來年冬至,別行取旨。」詔從之。明年, 閤門言:「依汴京故事,遇」行大禮,則冬至及次年正旦 朝會皆罷。十四年九月,有司言:「明年正旦朝會,請權 以文德殿為大慶殿,合設黃麾大仗五千二十七人, 欲權減三分之一,合設八寶於御座之東西,及登歌、 宮架、樂舞、諸州諸蕃貢物、行在致仕官、諸路貢士舉 首,並令立班。」詔從之。十五年正旦,御大慶殿受朝,文 武百官朝賀如儀。
孝宗淳熙八年春正月御殿引見金使始率皇后皇太子至德壽宮行朝賀禮
[編輯]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辟寒》。淳熙七年十二月 廿八日。南內遣御藥井後苑官。管押進奉兩宮守歲 合食劇金銀錢、消夜歲軸果兒錦曆鍾馗爆仗羔兒 法酒春牛花朵等。就奏知太上元日欲先詣宮朝賀。 然後還內引見大金使人。太上不許。傳語官家。「至日 可先引見使人訖。卻行到宮禮。」正月元日。上坐紫宸 殿引見使人訖,即率皇后、皇太子、太子妃至德壽宮 行朝賀禮,進呈畫本使人面貌、姓名及館伴問答。是 歲,太上聖壽七十有五,舊歲欲行慶壽禮,太上不許, 至是乃密進黃金酒器二千兩,上侍太上於欏木堂 香閣內說話,宣喚棋待詔並小說人孫奇等十四人 下棋兩局,各賜銀絹供泛。索訖,官家恭請太上太后 來,就南內排當。初二日早,進膳訖,遣太子到宮恭迎, 兩殿並只用轎兒,禁衛簇擁入內官家,親王殿門恭 迎,親扶太上降輦,至損齋進茶訖,至清燕殿看書畫 翫器。約午初刻,後苑供進酥酒十色,熬煮。午正三刻, 就凌虛閣排當三盞。後至萼綠華堂看梅,上進銀三 萬兩,會子十萬貫。太上云:「宮中無用錢處,不須得。」再 三奏請,止受三分之一。未初刻,雪大下,正是臘前。太 上甚喜,謂官家云:「今年正欠些雪,可謂及時,卻甚好, 但恐長安有凍者。」上奏云:「已令有司比去歲倍數支 散。」太上方命提舉官於本宮支犒官會,照朝廷之數, 命近侍進酒,宮裏上壽。近臣獻詞云:「紫皇高宴仙臺, 雙成戲擊瓊苞碎。何人為把銀河水。將甲兵都洗玉 乾坤,八荒同色,了無塵翳。喜冰消太液,煖融鳷鵲,端 門曉,班初退。聖主憂民深意。轉鴻鈞、滿天和氣。太平 有象,三宮二聖,萬年千歲。雙玉杯深,五雲樓迥,不妨 頻醉。看來不似飛花,片片是、豐年瑞。」太上大喜,賜鍍 金酒器二百兩,細色叚疋,復古殿香羔法酒。太后命 本宮歌板色歌此曲進酒,太上盡醉。至更深,宣轎兒 入便門,上親扶升輦還宮。
淳熙十三年春正月。帝率群臣詣德壽宮行禮 按《宋史孝宗本紀》。淳熙十三年春正月庚辰朔。率群 臣詣德壽宮。行慶壽禮。大赦。文武臣僚並理三年磨 勘。免貧民丁身錢之半。為一百一十餘萬緡。內外諸 軍犒賜共一百六十萬緡 按《禮志》。淳熙十三年春 正月朔。以太上皇帝聖壽八十。帝率群臣詣德壽宮 行禮。其儀注恩赦並如淳熙二年典故。
按《乾淳歲時記》:「朝廷元日冬至行大朝會儀,則百官 冠冕朝服,備法駕,設黃麾仗三千三百五十人。」〈視東京已 減三之一〉用太常雅樂、宮架登歌,太子、上公、親王、宰執並 赴紫宸殿立班進酒。上《千萬歲壽》,上公致辭,樞密宣 答,及諸國使人及諸州入獻朝賀,然後奏樂、進酒賜 宴。此禮不能常行,每歲禁中,止是以三茅鐘鳴,駕興, 上服愨頭、玉帶、靴袍,先詣福寧殿、龍墀及聖堂炷香。 〈用臘沈腦子〉「次至天章閣祖宗神御殿行酌獻禮。」次詣東 朝奉賀。復回福寧殿,受皇后、太子、皇子、公主、貴妃至 郡夫人、內官、大內已下賀。賀畢,駕始過大慶殿。御史 臺、閣門分引文武百僚追班稱賀,大起居,十六拜,致 辭上壽,樞密宣答。禮畢,放仗。是日,後苑排辦御筵於 清燕殿,用插食盤架。午後,修內司排辦晚筵於慶瑞 殿,用煙火進市食賞燈。並如元夕。
金
[編輯]金以元旦受皇太子及臣僚、客使朝賀,上壽賜宴。 按《金史禮志》元日聖誕上壽儀,「皇帝陞御座,鳴鞭報 時畢,殿前班小起居,各復侍立位。舍人引皇太子並 臣僚使客合班入,至丹墀,舞蹈,五拜,平立。閤使奏諸 道表,自皇太子以下皆再拜。」引皇太子升殿褥位,搢 笏,捧盞盤進酒,皇帝受,置於案。皇太子退復褥位,轉 盤與執事者出笏,二閤使齊揖入欄子內,拜跪致詞 云:「『元正啟祚,品物咸新。恭惟皇帝陛下與天同休』。若 聖節則云:『萬春令節,謹上壽巵,伏願皇帝陛下萬歲 萬歲萬萬歲』。」祝畢,拜,興,復褥位,同。殿下群僚皆再拜。 宣徽使稱:「有制」,在位者皆再拜。宣答曰:「履新上壽,與 卿等內外同慶。」聖節則曰:「得卿壽酒,與卿等內外同。」 慶詞畢,舞蹈,五拜齊立。皇太子搢笏,執盤,臣僚分班。 教坊奏樂,皇帝舉酒,殿上下侍立臣僚皆再拜。皇太子受虛盞,退立褥位,轉盤盞與執事者,出笏左下殿, 樂止。合班在位臣僚皆再拜。分引與宴官上殿,次引 宋國人從至丹墀,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再拜。唱 「有敕賜酒食」,又再拜。各祗候平立。引左廊立,次引高 麗、夏人從,如上儀畢,分引左右廊立。御果床入進酒, 皇帝飲則坐宴,侍立臣皆再拜。進酒官接盞還位,坐 宴官再拜。復坐行酒,傳宣立飲訖,再拜坐,次從人再 拜。坐三盞,致語,揖臣使並從人立,誦《口號》畢,坐宴,侍 立官皆再拜,坐,次從人再拜。坐。食入七盞,曲將終,揖 從人立,再拜畢,引出。聞曲時,揖臣使起,再拜下殿,果 床出,至丹墀,合班謝宴,舞蹈五拜,各祗候分引出。
世宗大定二年定皇太子正旦生日受賀之儀
[編輯]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大定二年,命有司 議親王百官妃、主命婦見皇太子禮。有司按唐宋舊 儀,擬親王宗室賀皇太子依冊畢受賀禮。然唐禮元 正復有降階見伯叔答群官再拜之文,又無妃主命 婦見太子之禮。稽古令文,應致參之官相見,或貴賤 殊隔,或長幼親戚,任從私禮。自今若在東宮候皇太 子「便服,則當從私禮接見。若三師以下,遇皇太子誕 日在御前,則候皇太子先進酒畢,百官望皇太子再 拜,班首跪進酒,又再拜。若賜酒,即當殿跪,飲畢,又再 拜。以為定製。」命頒行之。十二月晦,皇太子奏狀曰:「按 《禮》文,親王井一品宗室皆北面拜伏,臣但答揖而已。 雖曰尊宗子,而在長幼惇敘之間,誠所未安。當時遽 蒙頒降,未獲謙讓。明日元正,有司將舉此禮,伏望聖 慈許臣答拜,庶敦親親友愛之義。」上從其請,命尚書 省頒下所司。若皇太子生日,則公服,左上露臺欄子 外先再拜,二閤使齊揖入欄子內拜跪。祝畢,就拜,興, 復位,再拜,又再拜。棲臺進酒,退,跪候飲畢,接盞復位, 轉臺與執事者再拜。宣徽使以酒進,皇帝親賜酒,接 盞稍退,跪飲畢,宣徽使接盞,復位,再拜。復揖入欄子 內,跪,搢笏,受賜物畢,出笏興,復位,再拜。退,更衣,入殿 稍東,西向立。皇妃等進勸生日酒,皇太子跪,皇妃等 亦跪,飲畢,各再拜。群官致賀,則其日質明皆公服集 於門外。少詹事奏「請內嚴」,又奏「外備。」典儀引升座。文 武宮臣入就庭下,重行北向立,典儀曰「再拜」,在位官 皆再拜。班首稍前跪奏:「元正首祚,生日則雲『慶誕令 辰,伏惟皇太子殿下福壽千秋』。」賀畢復位。典儀曰:「再 拜」,宮臣皆再拜,坐受,分東西序立。次引東宮三師於 殿上,三少於殿柱外,北向東上立。皇太子詣南向褥 位,典儀曰「再拜」,師、少皆再拜。班首同前稱賀復位。執 事者酌酒一巵,班首奉進,樂作,飲訖樂止。回勸師少 畢,各復位。典儀贊:「師少再拜」,皇太子答拜,師少出,皇 太子就坐。次引親王入欄子內,一品宗室於欄子外, 餘宗室序班庭下拜,致賀、進酒如上儀。皇太子答拜 畢,就坐。復引隨朝三師、三公、宰執於殿上,三品以上 職事官於露階上,四品以下於庭下北向,每等重行, 以東為上立。皇太子詣褥位,典儀曰「再拜」,上下皆再 拜。畢,班首少前致賀,復位。執事者酌酒一巵,班首奉 進,樂作,飲畢,樂止。如有進獻,如常儀。回勸三師、三公。 餘殿上群官,則令執事者以盤行酒。飲畢,典儀曰「再 拜」,上下皆再拜,乃答拜。引群官以次出。少詹事跪奏 「禮畢。」自是歲賀為定製。
元
[編輯]元以元日受群臣朝賀、上壽,賜宴四品以上於殿,五 品以下於門。
按《元史禮樂志》:元正受朝儀,前期三日,習儀於聖壽 萬安寺,前二日陳設於殿庭。至期大昕,侍儀使引導 從、護尉,各服其服,入至寢殿前,捧牙牌跪報外辦。內 侍入奏,出傳制曰「可。」侍儀俯伏興。皇帝出閤,陞輦,鳴 鞭三,侍儀使並通事舍人分左右引擎,執護尉劈正 斧中行,導至大明殿外。劈正斧直正門北向立,導從 倒卷序立,惟扇置於錡。侍儀使導駕時,引進使同內 侍官引宮人擎執導從,入至皇后宮庭,捧牙牌跪報 外辦。內侍入啟,出傳旨曰:「可。」引進使俯伏興,皇后出 閤陞輦。引進使引導從導至殿東門外,引進使分退 押直至堊塗之次,引導從倒卷出。俟兩宮升御榻,鳴 鞭三,劈正斧,退立於露階東。司晨報時,雞唱畢,尚引 引殿前班,皆公服,分左右,入日精、月華門,就起居位 相向立。通班舍人唱曰:「左右衛上將軍兼殿前都點 檢臣某以下起居。」尚引唱曰:「鞠躬」,曰:「平身」,引至丹墀 拜位,知班報班齊,宣贊唱曰:「拜」,通贊贊曰:「鞠躬」,曰:「拜」, 曰:「興」,曰:「拜」,曰:「興」,曰:「都點檢。稍前」,宣贊報曰:「聖躬萬福。」 通贊贊曰:「復位」,曰:「拜」,曰:「興」,曰:「拜」,曰:「興」,曰:「平身」,曰「搢笏」, 曰「鞠躬」,曰「三舞蹈。」曰「跪左膝」,三叩頭,曰:「山呼」,曰:「山呼」, 曰「再山呼」,曰:「出笏」,曰:「就拜」,曰:「興」,曰:「拜」,曰:「興」,曰:「拜」,曰:「興」, 曰:「平立。」宣贊唱曰:「各恭事。」兩班點檢,宣徽將軍分左 右陞殿,宿直以下分立殿前,尚廐分立仗南,管旗分 立大明門南楹。俟后妃、諸王、駙馬以次賀獻。禮畢,典 引引丞相以下皆公服,入日精月華門,就起居位。通 班唱曰「文武百僚開府儀同三司、錄軍國重事、監修國史右丞相臣某以下起居。」典引贊曰:「鞠躬」,曰:「平身」, 引至丹墀拜位,知班報班齊。宣贊唱曰「拜」,通贊贊曰: 「鞠躬」,曰「拜」,曰:「興」,曰:「拜」,曰:「興」,曰:「平身」,曰:「搢笏」,曰:「鞠躬」,曰: 「三舞蹈」,曰:「跪左膝、三叩頭」,曰:「山呼」,曰:「山呼」,曰「再山呼」, 曰「出笏」,曰「就拜」,曰「興」,曰「拜」,曰「興」,曰「拜」,曰「興」,曰「平身。」侍 儀使詣丞相前請進酒,雙引升殿前行,樂工分左右, 引登歌者及舞童、舞女,以次升殿門外露階上。《登歌 之曲》,各有名,音中本月之律。〈先期儀鳳司運譜翰林院譔詞肄之〉丞相 至宇下褥位立,侍儀使分左右,北向立。俟前行色曲 將半,舞旋列定。通贊唱曰:「分班。」樂作。侍儀使引丞相 由南東門入,宣徽使奉隨至御榻前。丞相跪,宣徽使 立於東南。曲終,丞相祝贊曰:「溥天率土,祈天地之洪 福,同上皇帝、皇后億萬歲壽。」宣徽使答曰:「如所祝。」丞 相俛伏,興,退詣進酒位。尚醞官以觴授丞相,丞相搢 笏,捧觴,北面立。宣徽使復位,前行色降,舞,旋至露階 上,教坊奏樂,《樂》舞至第四拍,丞相進酒,皇帝舉觴。宣 贊唱曰:「殿上下侍立臣僚皆再拜。」通贊贊曰:「鞠躬」,曰: 「拜」,曰:「興」,曰:「拜」,曰:「興」,曰:「平身。」丞相三進酒畢,以觴授尚 醞官,出笏。侍儀使雙引,自南東門出,復位,樂止。通贊 贊曰:「合班。」禮部官押進奏表章禮物二案至橫階下。 宣禮物舍人「進讀《禮物目》。」至第二重階、俟進讀表章 官等〈翰林國史院屬官一人〉至宇下,齊跪。宣表目舍人先讀中 外百司表目,翰林院官讀《中書省表》畢,皆俛伏,興,退 降第一重階下立。俟進讀禮物舍人陞階,至宇下,跪 讀《禮物目》畢,俛伏,興,退,同降至橫階,隨表章西行,至 右樓下,侍儀仍領之。禮物東行,至左樓下,太府受之。 宣贊唱曰「拜」,通贊贊曰「鞠躬」,曰「拜」,曰「興」,曰「平身」,曰「搢 笏」,曰「鞠躬」,曰「三舞蹈」,曰「跪左膝。」三叩頭,曰「山呼」,曰「山 呼」,曰「再山呼」,曰「出笏」,曰「就拜」,曰「興」,曰「拜」,曰「興」,曰「拜」,曰 「興」,曰「平立。」僧道、耆老、外國藩客以次而賀。禮畢,大會 諸王、宗親、駙馬大臣,宴饗殿上,侍儀使引丞相等陞 殿侍宴。凡大宴,馬不過一,羊雖多,必以獸人所獻之 鮮及脯鱐,折其數之半。預宴之服,衣服同制,謂之「質 孫。」四品以上,賜酒殿上;典引引五品以下,賜酒於日 精、月華二門之下。宴畢,鳴鞭三。侍儀使導駕,引進使 導後,還寢殿,如來儀。
明
[編輯]太祖洪武二十六年定元正朝賀之禮
[編輯]按《明會典》:「洪武二十六年定,凡正旦前一日,尚寶司 陳御座於奉天殿,及寶案於御座之東,又設香案於 丹陛之南。教坊司設《中和韶樂》於殿內之東西,北向。 其日清晨,錦衣衛陳鹵簿儀仗於丹陛及丹墀之東 西,設朋扇於殿內東西,列車輅步輦於丹墀東西相 向,鳴鞭四人左右北向。教坊司陳大樂於丹陛之東」 西,北向。儀禮司設《同文》玉帛案於丹陛之東。金吾衛 設護衛官於殿內及丹陛之東西,陳甲士於午門外、 奉天門外及丹墀東西。錦衣衛設將軍於奉天門外 丹陛,丹墀及奉天門列旗幟於奉天門外東西。典牧 官陳仗馬、犀象於文武樓南,東西相向。欽天監設司 晨郎報時位於內道東,近北,立糾儀御史二人於丹 墀北,東西相向;內贊二人於殿內,外贊二人於丹墀 北,東西相向。設傳制、宣表等官位於殿內,東西相向。 鼓初嚴,文武官具朝服,齊班於午門外。鼓次嚴,引禮 引百官由左右掖門入,詣丹墀東,西北向立。鼓三嚴, 執事官詣華蓋殿伺候。內官跪奏「皇帝具袞冕陞座。」 鐘聲止。儀禮司官跪奏「各執事官行禮。」贊「五拜。」禮畢。 贊「供事、執事官各就位。」儀禮司官跪奏「請陞殿。」駕興, 《中和韶樂》奏《聖安之曲》。尚寶官捧寶前行,導駕官前 導。扇開、簾捲。尚寶官置寶於案。樂止。鳴鞭報時。雞唱 曉對。贊唱「排班。」班齊。贊禮唱「鞠躬。」大樂作。贊「四拜、平 身。」樂止。典儀唱「進表」,大樂作。給事中二人詣同文案 前導引序班舉案,由東門入置殿中,樂止。內贊唱:「宣 表目。」宣表目官跪宣訖,俯伏,興。唱「宣表。」展表官取表, 宣表官至簾前,外贊唱:「眾官皆跪。」宣表訖,內外皆唱: 「俯伏,興,平身。」序班即舉表案於殿東外贊唱眾官皆 跪。代致詞官跪於丹陛中。致詞云:具官臣某等,茲遇 三陽開泰,萬物咸新。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納祜,奉天 永昌。」賀訖,外贊唱眾官皆俯伏,興,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傳制官詣御前跪奏傳制,俯伏興,由東門靠東 出,至丹陛之東,西向立,稱有制。贊禮唱「跪」,百官皆跪, 宣制云:「履端之慶,與卿等同之。」贊禮唱「俯伏」,典平身, 樂止。贊搢笏,鞠躬,三舞蹈。贊跪,唱山呼,百官拱手加 額曰「萬歲」,唱山呼曰「萬歲」,唱再山呼曰萬萬歲,凡呼 萬歲,樂工軍校齊聲應之。贊出笏,俯伏,興。大樂作。贊 四拜平身,樂止。儀禮司官跪奏禮畢,《中和》樂作。奏《定 安》之曲。駕興,尚寶官捧寶,導駕官前導,至華蓋殿,樂 止。引禮官引百官以次出。 又按《明會典》:凡正旦日, 典壐官設東宮座於文華殿中。錦衣衛設儀仗於殿 外東西。教坊司陳大樂於文華殿內東西北向。府軍 衛列甲士旗幟於門外。錦衣衛設將軍十二人於殿 中門外及文華門外,東西相向立。儀禮司官設箋案於殿東門外,設文武官拜位於文華殿門外,設傳令 宣箋等官位於殿內東西。執事官先行四拜禮訖,各 就位。引禮引各官詣文華門外北向立。儀禮司官啟 「請陞座。」導引官奉迎東宮具冕服出,樂作。陞座樂止。 贊禮唱「班齊鞠躬」,樂作,四拜興、平身,樂止。唱「進箋。」給 事中前導箋案由殿東門入,置殿中。內贊唱「宣箋目。」 宣訖,俯伏,興、平身。唱「宣箋。」外贊唱「跪、展」箋官詣案前 取箋。宣箋官宣訖,內外皆贊俯伏,興、平身。即舉案於 殿東外。贊唱,眾官皆跪,代致詞官中道跪,致詞云:「具 官臣某等,茲遇三陽開泰,萬物咸新,敬惟皇太子殿 下,茂膺景福。」賀畢,唱,眾官皆俛伏,興,平身。傳令官跪 啟:「傳令」,由東門左出,至丹陛東,西向立,稱「有令。」贊眾 官皆跪,宣令云:「履端之節,同臻嘉慶。」贊俛伏,興,樂作, 四拜,平身,樂止。《儀禮》司官跪啟「禮畢。」
世宗嘉靖十六年更定元旦朝會之儀
[編輯]按《明會典》:「嘉靖十六年更定,元旦前一日,尚寶司設 寶案於奉天殿寶座之東。鴻臚寺設表案二於殿之 東中門外。禮部主客司設番國貢方物案八於丹陛 之中道左右。欽天監設定時鼓於文樓之上。教坊司 設中和韶樂於奉天殿內,東西設大樂於奉天門內, 東西俱北向。至期,錦衣衛陳鹵簿儀仗千,丹陛及丹」 墀東西。設朋扇於殿內,東西陳車輅、步輦於奉天門 丹墀中道,北向。金吾等衛列甲士軍仗於午門外,奉 天門外丹墀東西,旗手衛設金鼓於午門外,列旗幟 於奉天門外。御馬監設仗馬,錦衣衛設馴象於文武 樓南,東西相向。欽天監設報時位於丹陛之東。鼓初 嚴,百官具朝服,齊班於午門外。鼓次嚴,引班官引百 官並進表人員及四夷人等,次第由左右掖門入,詣 丹墀序立。欽天監雞唱官「司晨一員於文樓下西向; 錦衣衛將軍六員於殿內之南,北向;將軍四員於丹 陛四隅,東西相向;鳴鞭四人於丹墀中道左右,北向; 金吾等衛護衛官二十四員於丹陛之南,六員於丹 墀之北,俱東西相向。」陳設方物。鴻臚寺司賓署丞一 員徹方物案鴻臚寺序班十六員於丹陛中道左右。 外贊鴻臚寺鳴贊等官十二員於丹陛及丹墀東西。 糾儀御史十二員於丹墀之東西。殿前侍班錦衣衛 千戶六員光祿寺署官四員、序班二員傳呼鳴鞭錦 衣衛百戶四員俱於殿中門外東西相向。導表六科 都給事中二員、序班二員,於表案左右;掌領侍衛官 三員於殿內東西相向,錦衣衛正直指揮一員於簾 右東向,百戶二員於簾下左右相向,各豫立以俟。鼓 三嚴,執事禮部堂上官並內贊鳴贊一員,陳設表案 並舉案序班五員。典儀鴻臚寺司儀署丞一員;捧表 禮部儀制司官四員。展表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 寺堂上官二員,宣表致詞並傳制等項。鴻臚寺堂上 官五員,捧寶尚寶司官二員。導駕六科給事中十員, 殿內侍班翰林院官四員,中書官四員,糾儀御史四 員,序班二員及各遣祭官,俱詣華蓋殿外。候上具袞 冕陞座,鐘聲止,入序立。遣祭官以次復命訖,各趨入 丹墀班。禮部堂上官跪奏方物,並請上位看馬,候得 旨復位。鴻臚寺卿跪奏,「執事官行禮。」贊「五拜。」叩頭畢, 贊各供事。鴻臚寺卿跪請陞殿。駕興,導駕官前導,尚 寶官捧寶前行,《中和》樂作,奏《聖安之曲》。上御奉天殿 陞座,導駕官立於殿內柱下,東西相向。侍班翰林院 官立於東導駕官之後,中書官立於西導駕官之後, 糾儀御史、序班分立於侍班官之下,尚寶官置寶於 案,分立於導駕官之上,樂止。鳴鞭報時。雞唱訖,外贊 唱「排班」,班齊,鞠躬,大樂作,四拜興,平身,樂止。內贊贊 「進表」,大樂作。導表官導表案至殿東中門止。序班舉 案入置殿中,退立於東西柱下,樂止。贊宣表目、禮部 堂上官並宣表目官詣殿中跪,宣畢,各叩頭退。贊宣 表,展表官取表,同宣表官詣殿中跪。外贊贊「跪」,眾官 皆跪。宣畢,展表官分東西先退,內外皆贊「俯伏。」大樂 作,興,平身,樂止。宣表官退,序班舉案置殿東外。贊贊 跪,眾官皆跪。代致詞官跪於丹陛中道,致詞云:「公侯、 駙馬伯、文武百官某官臣某等賀訖。」外贊贊「俯伏」,眾 官皆俯伏。大樂作,四拜興,平身,樂止。傳制官詣御前 跪奏傳制,俯伏興。由東門靠東出,至丹陛之東,西向 立,稱有制。外贊贊跪,眾官皆跪。宣制宣訖,外贊贊俯 伏,大樂作,興,平身,樂止。贊搢笏,鞠躬,三舞蹈。贊跪,唱 《山呼》,百官拱手加額曰萬歲,唱山呼曰萬歲,唱再山 呼曰萬萬歲。贊出笏,俯伏,大樂作,四拜興,平身,樂止。 鴻臚卿詣御前跪,奏:禮畢。鳴鞭,《中和》樂作,奏《定安之 曲》。駕興,尚寶官捧寶,導駕官前導,至華蓋殿,樂止。引 班官引百官人等以次出。序班徹方物案,所司設黃 幄於丹陛上,陳王府及勳臣、總兵官、外夷所進馬匹 於丹墀內。禮部並鴻臚寺官立於丹墀東,候上易便 服御黃幄。甲士行禮畢,禮部官詣御道中跪,奏「御馬 過」,奏畢,復位。候馬過詣御道中跪奏馬過畢,駕還宮。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