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第08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曆象彙編 歲功典 第八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八十六卷
曆象彙編 歲功典 第八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

 第八十六卷目錄

 仲冬部藝文一

  黃鍾十一月啟     梁昭明太子

  仲冬時令賦      唐叔孫元觀

  仲冬時令賦         蕭昕

  仲冬時令賦        張欽敬

 仲冬部藝文二詩詞

  大同十一月庚戌     梁簡文帝

  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    唐崔曙

  草堂即事          杜甫

  仲冬            呂渭

  十一月           劉蕃

  仲月賞花         韋同則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丙子仲冬紫閣寺聯句   宋蘇舜欽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

                蘇軾

  直玉堂十一月一日鎖院是日苦寒詔賜官燭

  法酒書呈同院        前人

  仲冬南樓野望       陳允平

  翰林三朝御容戊戌仲冬朔把香前宮

               元張翥

  丁酉仲冬即景二首    葉顒

  二年十一月和暖如春上遊觀上苑召侍臣危

  素宋濂詹同吳琳及觀等賜宴於奉天門東紫

  閣蒙御製一序賜之曰卿等各賦一詩以述今

  日之樂          明魏觀

  十一月十五日吳園見梅花有感以上詩

               汪道貫

  浣溪沙仲冬見花塢櫻桃花以上詞 宋毛滂

 仲冬部紀事

 仲冬部雜錄

 仲冬部外編

歲功典第八十六卷

仲冬部藝文一

[編輯]

黃鍾十一月,《啟     梁昭明太子》:

日往月來,灰移火變。暫乖語默,頓隔秦吳。既傳蘇李 之書,更共范張之志。冷風盛而結鼻,寒氣切而凝唇。 虹人漢而藏形,鶴臨橋而送語。彤雲垂四面之葉,玉 雪開六出之花。敬想足下世號冰壺,時稱武庫。命長 袂而留客,施大被以招賢。酌醇酒而據切骨之寒,溫 獸炭而祛透心之冷。某攜戈日久,荷戟年深。揮白刃 而萬定死生,引紅旗而千決成敗。退龍劍而卻步,月 下開營。進鯨鼓而橫行,雲前起陣。徒勞斬斫,豈用功 勳。諸不具陳,謹申微意。

仲冬時令賦以題為韻唐叔孫元觀

[編輯]

「乾知大始,變化惟眾。」白日貞輝,以著乎運行;素月虧 盈,以紀乎《孟仲》。陰既往而陽受,暑既驟而寒送。景長 而土圭可測,氣肅而玉律潛中。若乃搖落既謝,戚戚 無悰。霜雪凝凌以戒節,天地閉塞而成冬。羲和在茲, 敬授人時。周之正則建子為首,冬之夜則問如何其。 北斗闌干,乘招搖而直子;元堂在座,列群後以聽辭。 冬之日可愛,聞乎《魯史》。一之日觱發著於豳詩,其神 元冥,厥德在水,其器閎奄,事官有司。植元珪以絓櫝, 乘元輅以載旗。順物以終,乃安其性。因宜制節,用必 克正。使夫有為而天下御正,無事而天下分定。先王 以之狩田,孝子以之溫凊,萬人以之休息,群辟以之 殷聘。一以明國家之盛,再以昭誦事之令。夫唯敗度 起功,逆時興務,重其徭役,急彼征賦。動眾不隨其物 宜,馭人不以其寬裕。災異必降甲己之氣乘,《癘疾》必 行哭泣之哀聚則知邦國興否,噫時令之可懼。

仲冬時令賦以題為韻   蕭昕

[編輯]

歲杪星窮,時臨月仲。元冥氣肅,黃鍾律中。北陸陰凝, 西成物眾。觀四郊而息老,朝萬國而來貢。於是我皇 乃親帥百辟,觀隙三農。整六軍以耀武,肆大閱於仲 冬。然後乃即太廟,建元旗。事神率禮,撫俗觀詩。斥聲 色以不御,守和平而自持;山澤從宜,候飛霜而校獵; 川源有秩,因涸凍而沈祠。謹門閭而守法,慎蓋藏以 應期。斬木陽崖,采《周官》於是月;藏冰陰室,詠《豳詩》於 此時。然後受計郡國,大頒錫命。祭必先賢,室惟行慶。 駕鐵驪以軌物,居元堂而布政。因宜制變,必酌於古 文;授時鄉方,乃行乎夏令。爾其謀猷克臧,備物必具, 飭王政之禮,戒土功之務。天地既貞,陰陽乃裕。苟愆 伏之必節,豈雪霜之是遇?故當北辰正而眾星拱,東 海深而百川赴。既一人而作哲,惟四方之所注。撫空 懷以自憐,愧揚雄之《作賦》。

仲冬時令賦以題為韻  張欽敬

[編輯]

粵若大君光宅,海內文思,開帝王之洪緒,振皇紀之綱維。敷化布和,設明堂以聽政;發祥儲祉,坐宣室而 受釐。有典有則,念茲在茲。負扆恭己,凝旒肅祗。享會 必依乎是月,寒暑不易乎斯時。若乃睦以神人,施乎 政令。普惠澤以流渥,鼓薰風而入詠。日月唯朗,星辰 克正。調曆數之璿衡,葉乾坤之寶命。況乎陽氣告始, 豳歌御冬,惟時是恤,維政之雍。穆元堂以敷化,感黃 冠以勞農。命《魯史》之登臺,或書雲物;審《周官》之有祀, 時命秩宗。於是恆憲聿修,舊章遐布。飭蓋藏之是密, 警門閭而必固。一以永寧,各知攸措。滌器物之疏奄, 釐冰池之凝沍。休力役,省征賦。養國中之鰥寡,罷官 守之屍素。是使風雨丕順,曾不爽於豐年;霜露以時, 諒匪僭於歲暮。撫三五之遐軌,案道德之平裕。方見 與羲農而比崇,豈直等成周之景祚而已?顧慚眇質, 叨承選眾。神仙作尉,非漢氏之稱梅;孝友承家,媿詩 人之歌仲。謬昌言於聖德,豈緣情而有中。

仲冬部藝文二詩詞

[編輯]

大同十一月庚戌     ,《梁簡文帝》。

茲園植藝積,山谷久紆威。直興轉多緒,真事亦因依。 是節嚴冬景,寒雲掩落暉。遠聞風瑟瑟,亂視雪霏霏。 浪起川難渡,林深人至稀。山禽背逕走,野馬歷塘飛。

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    唐崔曙

[編輯]

東林氣微白,寒鳥急高翔。吾亦自茲去,北山歸《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蕭蕭過潁上,曨曨辨少陽。 川冰生積雪,野火出枯桑。獨往路難盡,窮陰人易傷。 傷此無衣客,如何蒙雪霜。

草堂即事          杜甫

[編輯]

「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雪裏江船渡,風前徑竹斜。 寒魚依密藻,宿鷺起圓沙。」「蜀酒禁愁得,無錢何處賒。」

仲冬            呂渭

[編輯]

江南仲冬天,紫蔗節如鞭。海將鹽作雪,山用火耕田。

十一月           劉蕃

[編輯]

憶《長安》,子月時。千官賀至丹墀。御苑雪開瓊樹,龍堂 冰作瑤池。獸炭氈爐正好,貂裘狐白相宜。

仲月賞花         韋同則

[編輯]

梅花似雪柳含煙,南地風光臘月前。把酒且須𢬵卻 醉,風流何必待歌筵。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編輯]

匝路亭亭艷,非時裛裛香。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丙子仲冬紫閣寺聯句   宋蘇舜欽

[編輯]

「白石。」《太古水》。才翁蒼崖六月冰,昏明咫尺變。子美身世逗 留增,橋與飛霞亂。才翁人間獨鳥升,風泉冷相搏。子美樓 閣暮逾澄,反覆青冥上。才翁「躋攀赤日稜」,唄音充別壑。 子美塔影弔寒藤,仙掌掛《太一》。才翁佛壇依古層,巖喧聞 《𩰚虎》。子美臺靜下饑鷹,晴檻通年雨。才翁濃羅四面罾,日 光平午見。子美霧氣半天蒸,潭碧寒疑裂。才翁《鐘清遠自 凝》,「陽陂冬聚筍。」子美陰壁夏垂繒,有客饒佳思。才翁高吟 出遠憑,雄心翻表裏。子美遠目著軒騰,岑寂來清夜。才翁 沈冥接定僧,宿猿深更杳。子美落水靜相仍,松竹高無 奈。才翁煙嵐翠不勝,甘酸收脫實。子美坳隩布清塍。北野 才沈著,南天更勃興。恣睢超一氣,才翁黤黕起孤鵬,並 澗寒堪摘。看雲重欲崩,行中向背失。子美呼處下高應, 庭樹巢金爵。樵兒弄玉繩,《斷香浮缺月》。才翁古像守昏 燈,乳管明相照。沙𩒹綠自矜,深疑嘯神物。子美請幫助識別此字。欲敵 《殽陵》。俯仰孤心撓,迴翔百感登。畫圖風動壁,詩句涕 霑膺。先公有留題在澄心閣歲月看《流矢》。才翁「心腸劇斷緪。」追攀 初有象。悲憤遂相乘,故賞知「無遁。遺靈若此憑,依然 忍回首。」子美愁絕下《崚嶒》。才翁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

[編輯]

蘇軾

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為魂。紛紛初疑月掛 樹,耿耿獨與參橫昏。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鶴棲 荒園。天香國艷肯相顧,知我酒熟詩清溫。蓬萊宮中 花鳥使,綠衣倒掛扶桑暾。抱叢窺我方醉臥,故遣啄 木先敲門。麻姑過君急灑掃,鳥能歌舞花能言。酒醒 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黏空樽。

直玉堂十一月一日鎖院是日苦寒詔賜官燭

[編輯]

《法酒,書呈同院        前人》

微霰疏疏點玉堂,詞頭夜下攬衣忙。分光御燭星辰 爛,拜賜宮壺雨露香。醉眼有花書字大,老人無睡漏 聲長。何時卻逐桑榆暖,社酒寒燈樂未央。

仲冬南樓野望       陳允平

[編輯]

繡幕香溫生暮寒,淡煙漠漠水漫漫。吟殘《庚嶺》梅千 樹,夢遶湘江竹萬竿。風捲亂鴉棲古塔,雪迷孤鴈落 前灘。一聲玉笛人何所,更上南樓獨倚闌。

翰林三朝御容戊戌仲冬朔把香前宮

[編輯]

元張翥

嘉禧殿前初日高,瑞光先映赭黃袍。雲間瑞露收金掌,仗外微風颺彩旄。黃鶴仙人周子晉,碧雞使者漢 王褒。禁園尚覺餘寒在,未放春紅上小桃。

丁酉仲冬即景二首      葉顒

[編輯]

煙梢深處隱棲翎,標格孤高迥出群。只恐聽琴驚夢 醒,踏翻鬆頃一巢雲。

樹頭清嘯兩三聲,紙帳梅花睡欲成。喚醒冷泉亭上 夢,嶺雲飛動月初明。

二年十一月和煖如春上遊觀上苑召侍臣危

[編輯]

素、宋濂、詹同、吳琳及觀等,賜宴於奉天門東紫閣。蒙御製一序賜之曰:「卿等各賦一詩,以述今日之樂          。」 明·魏觀

深冬晴暖動逾旬,內苑遊觀詔侍臣。五色慶雲開鳳 尾,九重麗日繞龍鱗。和鸞喜奉彤車御,式燕慚叨紫 閣賓。淑氣已從天上轉,人間無地不陽春。

十一月十五日吳園見梅花有感

[編輯]

汪道貫

獨樹梅花倍可憐,為傷遲暮得愁先。物華莫負登臨 興,時序頻催犬馬年。眼底雲光偷碧海,歌中雪色照 瑤篇。因君轉憶《揚州事》,官閣於今月正圓。

浣溪沙仲冬見花塢櫻桃花宋毛滂

[編輯]

小浦韶光不待邀。早通消息與含桃。晚來芳意半寒 梢。 含笑不言春淡淡,試妝未遍雨蕭蕭。東家小女 可憐嬌。

仲冬部紀事

[編輯]

《宋書禮志》:「高陽氏以十一月為正。」請幫助識別此字。玉以赤繒。 《國語》:「武王伐殷,星在天黿。」星,辰星也,天黿,次名。從 須女八度至危十五度為天黿。謂周正月辛卯朔,二 日壬辰,辰星始見,三日癸巳,武王發行,二十八日戊 午渡孟津,距戊子三十一日,二十九日己未晦冬至, 辰星在須女,伏天黿之首。

《詩經豳風七月章》:「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 《周禮地官》:鄉大夫之職,正月之吉,受教法於司徒,退 而頒之於其鄉吏,使各以教其所治。

州長,「正月之吉,各屬其州之民而讀法,以攷其德行 道藝而勸之,以糾其過惡而戒之。」

《山虞》仲冬斬陽木。訂義鄭康成曰:「陽木在山南者。」王昭 禹曰:「斬陽木必以仲冬,以水之盛氣養其堅,則齊諸 其陰也。」

《夏官》大司馬中冬教大閱。訂義鄭鍔曰:「《春秋》凡書大蒐、 大事、大閱,皆謂事之尤大也。左氏為之說曰:『大閱,簡 車徒也。以大司馬觀之,春教以鐃鼓,夏教以號名,秋 教以旗物,至冬農隙則合三時所教者大習之,故名 曰大閱,奚止簡車徒而已』。」

《秋官》:布憲掌憲邦之刑禁。正月之吉,執旌節以宣布 於四方,而憲邦之刑禁。訂義鄭鍔曰:「大司寇正月之吉 布刑於邦國都鄙,又縣刑象以示萬民,小司寇於正 歲帥屬觀刑象及宣布於四方,憲刑禁矣。布憲復掌 之者,蓋大司寇布之者舉其綱也,小司寇宣之者行 於朝也,四方萬里或未之知布憲執旌節,適四方而 宣布之,所至之處又從而表縣之,無有不明刑禁之 為不可犯也。」

《漢書高帝本紀》:「『元年十一月,詔諸縣豪桀曰:父老苦 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耦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 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 者死,傷人及盜扺罪,餘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 故。凡吾所以來,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 十二年十一月,行自淮南,還,過魯,以太牢祠孔子。」 《漢舊儀》:「惠帝三年,相國奏諸御史監察三輔郡,所察 者九條,監者二歲一更,常以十一月奏事。」

《漢書武帝本紀》:「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國舉孝 廉各一人。」

元鼎四年十一月甲子,立后土祠於汾陰脽上,禮畢, 行幸榮陽,還至洛陽,詔曰:「觀於周室,邈而無祀,詢問 耆老,迺得孽子。嘉其封嘉為周子南君,以奉周祀。」 子南,其封邑之號,以為周後,故總言周子南君。 《宣帝本紀》,地節三年十一月「詔曰,朕既不逮,導民不 明,反側晨興,念慮萬方,不忘元元,惟恐羞先帝聖德, 故並舉賢良方正,以親萬姓。歷載臻茲,然而俗化闕焉。《傳》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其令郡國舉孝弟 有行義聞於鄉里者各一人。」

《後漢書明帝本紀》:永平二年「十一月甲申,遣使者以 中牢祀蕭何、霍光,帝謁陵園,過式其墓。」

永平十七年冬十一月,初置西域都護、戊己校尉。 《章帝本紀》:建初四年「十一月壬戌,詔下太常將大夫、 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講議《五經》同 異,使五官中郎將魏應承制問,侍中淳于恭奏。帝親 稱制臨決,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議奏。」今 《白虎通》。

《和帝本紀》:永元三年「十一月癸卯,詔曰:『高祖功臣,蕭、 曹為首,有傳世不絕之義。曹相國後容城侯無嗣。朕 望長陵東門,見二臣之壟,循其遠節,每有感焉。忠義 獲寵,古今所同。可遣使者以中牢祀,大鴻臚求近親 宜為嗣者,須景風紹封,以章厥功』。」

永元十三年冬十一月,安息國遣使獻師子及條枝 大爵。丙辰,詔曰:「幽、並、涼州戶口率少,邊役眾劇,束脩 良吏,進化路狹。其令緣邊郡口十萬以上,歲舉孝廉 一人,不滿十萬二歲舉一人,五萬以下,三歲舉一人。」 《安帝本紀》:建光元年「十一月癸卯,詔三公、特進、侯、卿、 校尉,舉武猛堪將帥者,各五人。」

延光二年十一月甲辰校獵上林苑。

《順帝本紀》:陽嘉元年「十一月辛卯,初令郡國舉孝廉, 限年四十以上,諸生通章句,文吏能牋奏,乃得應選。 其有茂才異行若顏淵、子奇,不拘年齒。」

《玉海》:「黃初元年十一月,柴於繁陽,有黃鳥銜丹書,集 於尚書臺,於是改元。」

《晉書禮志》:「武帝泰始三年十一月,改宗聖侯孔震為 奉聖亭侯。詔太學及魯國四時備三牲,以祀孔子。」 《武帝本紀》:「泰始六年冬十一月,幸辟雍,行鄉飲酒之 禮,賜太常博士、學生帛、牛、酒各有差。」

咸寧四年十一月,太醫司馬程據獻《雉頭裘》帝以奇 技異服典禮所禁焚之於殿前。

傅咸《款冬賦序》:「予曾逐禽,登於北山,於時仲冬之月, 冰凌盈谷,積雪被崖。顧見款冬,煒然始敷。」

《孝子傳》:焦華,西秦時人,父病甚,仲冬思瓜,求之不得, 忽夢一人黃冠謂曰:「聞子父病思瓜,故送瓜以助子。」 華拜受之,及寤瓜在手,馨香非常,父食而愈。

《宋書符瑞志》:「孝武帝大明三年十一月己巳,肅慎氏 獻楛矢石砮,高麗國譯而至。」

李華《復練塘序》:「練湖幅員四十里。永泰元年十一月 二十三日,拜韋損為潤州,增理故塘,繚而合之,廣湖 為八十里。象月之規,儔金之固。灝灝如吞吐日月,沈 沈如韞蓄風雨。所潤者遠,原隰皆春。疏為斗門,河渠 通流。」

《魏書成淹傳》,顯祖於仲冬之月,欲巡漠北,朝臣以寒 甚固諫,並不納。淹上《接輿釋遊論》,顯祖覽之,詔尚書 李訢曰:「卿等諸人不如成淹論,通釋人意。」乃敕停行。 《北齊書文宣帝本紀》,天保九年,「詔陽仲冬一月燎野, 不得他時行火,損昆蟲草木。」

《北史周高祖本紀》:建德元年:「十一月景午,帝親御六 軍,講武於城南。」

《荊楚歲時記》:「仲冬之月,采擷霜蕪菁葵等雜菜乾之, 並為鹹葅。」有得其和者,並作金釵色。今南人作鹹 葅,以糯米熬搗為末,並研胡麻汁和釀之,石榨令熟, 葅既甜脆,汁亦酸美。其莖為金釵股,醒酒所宜也。 《北史婆利國傳》:祭祀必以月晦,盤貯酒殽,浮之流水。 每十一月必設大祭。

《舊唐書職官志》:「諸府折衝都尉,每歲十一月,以衛士 帳上尚書,省天下兵馬之數以聞。」

《六典》:「禮部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貢舉之政。凡舉試 之制,每歲仲冬,率與計偕。其科有六:一曰秀才,二曰 明經,三曰進士,四曰明法,五曰書,六曰算。凡此六科, 求人之本,必取精究理實而升為第。其有博綜兼學, 須加甄獎,不得限以常科。」

《集賢注記》:「自置院之後,每年十一月內即命書院寫 新曆日一百二十本,頒賜親王公主及宰相公卿等, 皆令朱墨分布,具注曆星,遞相傳寫。」謂集賢院,本 《通典》:唐貢士之科。每歲仲冬,郡縣館監課,視其成者。 長史會屬寮,設賓主,有鄉飲酒禮,歌《鹿鳴》之詩,既薦 而與計偕。

凡府,在赤縣為赤府,在畿縣為畿府。衛士以三百人 為團,團有校尉。五十人為隊,隊有正。十人為火,火有 長。火備六馱,馬、驢、米糧、介冑、戎器、鍋幕,貯之府庫,以 備武事。每歲十一月,以衛士帳上於兵部,以候徵發。 《中華古今注》: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詔:自今以後,天 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元年十一月己未,許子弟年十 九以下隨父兄之官所。」

《通鑑》:貞觀四年十一月,上讀《明堂鍼灸書》云:「人五臟 之系,咸附於背。」戊寅,詔自今毋得笞囚背《唐會要》:貞觀九年十一月,康國獻金桃、銀桃,詔命植 苑中。

《實錄》:「貞觀十一年十一月乙未,狩於濟源之陵山,親 御弓矢,以所獲鹿薦廟。」

《通鑑》:「貞觀十二年十一月丁未,初置左右屯營飛騎 於元武門,以諸將軍領之。又簡飛騎才力驍健善騎 射者,號百騎,衣五色袍,乘駿馬,以虎皮為韉,凡遊幸 則從焉。」

《唐會要》:「貞觀十三年十一月三日,揚州長史李襲譽 撰《忠孝圖》二十卷上之。太宗覽而稱善。」

《冊府元龜》:「貞觀十六年十一月甲子,幸慶善宮,召武 功之邰城立節三時豐義四鄉士女七十以上及居 宮側數百人,賜宴,父老爭上壽,賜帛有差。」

《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十七年十一月壬午,以涼州獲 瑞石,赦涼州。」

《唐會要》:貞觀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誕皇孫,宴宮 寮於弘教門。太宗幸東宮,自殿北門入,謂宮臣曰:「頃 來生業稍可,非乏酒食,而唐突公等宴會。朕有甲觀 之慶,故就卿等為樂耳。」

《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十八年十一月庚辰,遣使巡問 鄭、汝、懷、澤四州高年,宴賜之。」

《唐會要》:「永徽三年,詔律學未有定疏,宜廣名解律,人 修義疏。使中書門下監定,參撰律疏,成三十卷。四年 十一月九日上之,詔頒行天下。」

顯慶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講武滍水之南,行三驅 禮,設次於尚書臺以觀之。許州長史封道弘奏:「臺本 漢南郡太守馬融講《尚書》於此,因以為名。今陛下親 降此臺,以觀校習,請改為講武臺。」從之。

《玉海》:上元舞者,高宗所作也。舞者百八十人,衣畫雲 五色衣,以象元氣。其樂有上元、二儀、三才、四時、五行、 六律、七政、八風、九宮、十洲、「得一、慶雲」之曲,大祠享皆 用之。至上元三年十一月三日,詔「惟圜丘、方澤、太廟 乃用,餘皆罷。」

《唐會要》:儀鳳二年十一月六日,太常少卿韋萬石奏: 「據《貞觀禮》,郊享日,文舞奏《元和》《順和》《永和》等樂,舞人 著委貌冠,舞執籥翟;武舞奏《凱安》,舞人著平冕,執干 戚。」詔錄《凱安》《六變法象》奏聞。

「調露元年十一月十一日,於《陽城周公測景》所」得土 圭長丈二尺七寸。

《全唐詩話》:「景龍二年十一月十五日中宗誕辰,內殿 聯句,為《柏梁體》。」

《冊府元龜》:「景龍三年十一月庚子,幸兵部尚書章嗣 立莊舍,宴賜甚厚,特封谷為幽棲谷。」

《唐書武后本紀》:「天授元年以十一月為正月。」

《唐會要》:「聖曆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造三陽宮於嵩 陽縣。」

《玉海》:「開元十年十一月乙未。詔宰相共食實封三百 戶。以七丁為限。」堂封自此始。

《通鑑》:開元十三年十一月丙戌,至泰山。上問禮部侍 郎賀知章曰:「前代玉牒之文,何故祕之?」對曰:「或密求 神仙,故不欲人見。」上曰:「吾為蒼生祈福耳。」乃出玉牒 宣示群臣。太僕卿王毛仲以牧馬數萬匹從,色別為 群,望之如雲錦。上嘉毛仲之功。甲午,車駕發自泰山。 庚申,上還至宋州,宴從官於樓上,刺史寇泚預焉。上 謂張說曰:「曏者屢遣使臣分巡諸道,察吏善惡,今因 封禪歷諸州,乃知使臣負我多矣。懷州刺史王丘、魏 州刺史崔沔、濟州刺史裴耀卿三人者,不勞人以市 恩,真良吏矣。」顧謂寇泚曰:「比亦屢有以酒饌不豐訴 於朕者,知卿不借譽於左右也。」自舉酒賜之,宰臣率 群臣起賀,樓上皆稱萬歲。

《唐書明皇本紀》:「開元二十年十一月庚申,如汾陰,祠 后土,大赦,免供頓州今歲稅。賜文武官隆勳爵,諸州 侍老帛。武德以來功臣後及唐隆功臣三品以上 子官。」

《唐會要》:開元二十六年十一月十四日敕:「武貢以求 才實,比委郎官,未稱其事。今後令侍郎知武舉。」 開元二十九年十一月,陝郡太守李齊物鑿三門山 路通流,便漕運,開渠得古犁鏵三於石下,皆有文曰 「平陸。」遂妀河北縣為平陸。

天寶四載十一月十六日敕。「御史依舊置黃卷。書闕 失。每歲委知雜御史長官。比類能否。送中書門下。改 轉日褒貶。」

大曆二年,嶺南節度使徐浩奏:「十一月二十五日,當 管懷集縣陽鴈來,乞編入史。」從之。先是,五嶺之外,翔 鴈不到,浩以為陽為君德,鴈隨陽者,臣歸君之象也。 《實錄》:大曆六年十一月,文單國王來朝,獻馴象十有 一。宰臣上言曰:「《春秋》載異國之朝,《周書》美西旅之獻, 重其德化及遠也。」

《唐會要》:建中元年十一月二日,禮儀使顏真卿等奏, 「郡縣主見舅姑,請於禮會院過事。明日早,執笲,盛以 棗栗腶脩,奠於舅姑席前,赴光順門謝恩。駙馬加以璋,郡主壻加以璧,以代用焉。」 貞元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敕京官及京兆府縣官, 加給料錢。

《舊唐書德宗本紀》:貞元九年十一月「甲辰冬,制:薦官 宜令尚書丞郎於都堂訪以理術,論時務狀,考其通 否及歷任考課事跡,定為三等,並舉主姓名。仍令御 史一人為監試。如授官後,政事能否,委御史臺觀察 使以聞,而殿最舉主。」

《唐會要》:「元和七年十一月,梓州上言,龍州界嘉禾生, 有麟食之。每來,一鹿引之,群鹿隨之。使畫工就圖之, 並嘉禾一函以獻。」

《玉海》:十一月十四日,唐懿宗生,名延慶節。

《舊唐書東女國傳》:「東女國以十一月為正。」

《名畫錄》:「道士張素卿,性好畫,惟畫道門尊像。甲寅歲 十一月十一日,值蜀主誕生之辰,安公進素卿所畫 十二仙真形十二幀。蜀主耽玩,因命翰林學士歐陽 炯次第讚之。凡有醮奏,於玉局開懸供養。」

《宋史·禮志》:建隆二年,禮院准禮部貢院移按《禮閣新 儀》云:「舊儀無貢舉人謁先師之文。開元二十六年,詔 諸州貢舉人見訖,就國子監謁先師,官為開講,質問 疑義,所司設食。昭文、崇文兩館學士及監內諸舉人 亦準此。自後諸州府貢舉人,十一月朔日正衙見訖, 擇日謁先師,遂為常禮。」

《玉海》:「建隆三年十一月七日辛酉,以殿前侍衛諸軍 及京都兵從駕出元化門,大閱西郊。」

《宋史禮志》:「建隆四年十一月,詔以郊祀前一日遣官 奏告東嶽城隍、浚溝廟、五龍廟及子張、子夏廟,他如 儀。」

乾德元年,禮儀使陶穀言:「饗廟、郊天兩日行禮,從祀 官前七日皆合於尚書省受誓戒。自來一日之內受 兩處誓戒,有今虔潔。今擬十一月十六日行郊禮,望 依禮文,於八日先受從享太廟誓戒,九日別受郊天 誓戒,其日請放朝參。」從之。自後百官受誓戒於朝堂, 宗室受於太廟。

《玉海》:「乾德元年十一月甲子,南郊,將升壇,有司具黃 褥為道,上命徹之。」

《宋史禮志》:「開寶元年十一月郊,以燎臺稍遠,不聞告 燎之聲,始用爟火,令光明遠照,通於祀所。」

開寶四年十一月五日,江南李煜、吳越錢俶各遣子 弟來朝,宴於崇德殿。

《玉海》:「開寶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合祭天地於圜丘, 始用繡衣鹵簿。」

開寶九年十一月八日庚午,太宗命轉運:「以三科察 舉官吏政績尤異為上,恪居官次、職務粗治為中,臨 事弛慢、所蒞無狀為下,歲終以聞。」

《宋史選舉志》:「凡命士應舉,謂之鎖廳。試所屬先以名 聞,得旨而後解。既集,什伍相保,家狀並試卷之首,署 年及舉數、場第、鄉貫,不得增損移易,以仲冬收納,月 終而畢。將臨試期,知舉官先引問聯保,舉狀僉同而 定焉。」

《玉海》:「雍熙二年十一月戊子,以時雪未降,命群臣分 禱京師祠廟。是日雨雪,上大悅,製詩二首賜宰相等, 令屬和。」

《宋史禮志》:太宗雍熙二年十一月,詔曰:「夫順時蒐狩, 禮有舊章,非樂畋遊,將薦宗廟,久隳前制,闕孰甚焉。 爰遵時令,暫狩近郊,既躬獲禽,用以薦俎。其令月十 一日畋獵,親射所獲田禽,並付所司,以備太廟四時 薦享。著為令。」

《玉海》:雍熙四年十一月四日,禮儀使言:「御耒耜二具, 並縚並飾以青,准乾元故事。其制如農人所執者,不 加雕飾。事畢,內中尚收之,載以耕根車。」

端拱二年十一月九日,詔曰:「國家先定車服制度,聞 士庶尚有奢僭。」於是鞍轡服帶、愨頭、巾子並為條制, 復禁泥金、真珠服飾。

待制候對,唐制也。每正衙待制官兩員,正衙退後,又 令六品以下於延英候對,皆所以備顧問。其後每入 閤,即有待制次對官。後唐天成中廢。淳化二年十一 月一日,詔「復百官次對,每起居日,常參官兩人次對, 閤門受其章。」

淳化五年十一月十七日,上幸國子監,賜直講孫奭 五品服,復幸太學,賜群臣坐。時侍講李至執經,講《堯 典》一篇,未畢,令奭講《說命》三篇。帝曰:「《尚書》主言治世 之道,《說命》最備。文王得太公,高宗得傅說,皆賢相也。」 飲從官酒三行,賜奭帛三十匹。

至道元年十一月十七日,上閱武便殿,衛士挽弓有 及一石五斗者,矢二十發而綽有餘力,因謂近臣曰: 「事有奇異驚聽者,此是也。方今寰海無事,美才間出, 悉在我彀中矣。朕向於行伍中選氣質端謹、勇而知 禮、進退有度者,授以挽強之法,俾相講教,所以弧矢 之妙,敻古無比。」又令騎步兵各數百,東西列陣,發矢 如一,容止中節。上曰:「數百人猶兵威可觀,況堂堂之陣,數萬成列者乎?」

《宋史五行志》:「至道六年十一月,襄州民劉士家生木, 有文如魚龍鳳鶴之狀。」

《玉海》:「咸平三年十一月五日,上御崇政殿,閱捧日天 武右廂第一指揮使教戰,前列騎士,步卒次之。舉赤 旗則騎進,青旗則步進。弓弩齊發,矢下如雨,復以金 鼓節其進退,擢射御超倫者遞補軍職。」

《宋史·禮志》:「真宗咸平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御龍圖閣 曲宴,詔近臣觀太宗草行飛白篆籀,八分書及畫。」 《玉海》:「咸平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庚寅,校獵近郊,至 棘店頓,宴從臣。」

《宋史天文志》:「景德三年十一月,周伯星復見,在氐。自 是常以十一月長見東方。」

《玉海》:「景德四年十一月十八日雪,宴近臣於中書館 閣於崇文院。帝作瑞雪五言詩,令館閣即席和進。 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一日,幸曲阜縣,謁文宣王廟。 禮畢,於殿西序召見孔氏子孫,撫諭問宣尼墳隴所 在,令子孫前至孔林,以林木擁道,降輿乘馬,至墓設 奠,再拜,退坐北序,與從臣閱碑版。詔追諡曰元聖文 宣王。」

《宋史禮志》: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詔「天慶 節聽京城燃燈一晝夜。」

《玉海》:「大中祥符三年十一月三日,召輔臣至龍圖閣 觀銅渾儀。其制為天輪二,一平一側,各分三百六十 一度。又為黃赤道立管於側輪中,以測日月星辰行 度皆無差。」

十一月,庚子,陝州言寶鼎縣河清,遣官往祭,群臣稱 賀。

大中祥符四年十一月丁丑,出占城國所獻師子,命 近臣視之。上作七言詩,預觀者咸賦。又作《長歌》,命近 臣屬和。

《宋會要》:大中祥符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詔加上「東 嶽淑明後、南嶽景明後,西嶽肅明後,北嶽靖明後、中 嶽正明後」之號。

《玉海》:「大中祥符七年十一月十日,御乾元門觀酺者 五日。是日,近臣咸與宴京畿父老於樓下,賜錦袍茶 絹。日有五色暈,慶雲見。」

《宋史五行志》:「大中祥符八年十一月,通州軍言,醴泉 出汶山下,有疾者飲之皆愈。」

《玉海》:「大中祥符九年十一月壬寅,甘露降玉清昭應 宮太初殿檜柏,上作歌,群臣皆和。甲辰,降會靈觀柏 木,上作七言六韻詩,群臣咸和。」

天禧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召近臣至太清樓觀太宗 御書及聖製群書,賜宴樓下,上作《太清樓閱書歌》詩 二首。

天聖六年十一月癸卯,益州獻異花,似桃,四出。上異 之,目為「太平瑞聖花。」

天聖九年十一月十日癸未,翰林侍講學士孫奭知 兗州,賜近臣、館閣官餞於瑞聖園,帝作七言詩寵其 行,詔近臣皆賦。

景祐四年,詔禮部貢舉,舉人到,以十一月二十五日 為限。先是,崇政說書賈昌朝言:「舉人有親戚在本貫 守官及隨侍遠地,並發解官之親戚,令轉運司差官 類試,每十人解三人,其距本貫二千里內者,令歸赴 秋試。」學士丁度等議,謂二千里內舉人赴試不及,故 有是詔。

寶元二年十一月二日己丑,遣內侍就輔臣第賜御 飛白書各一軸。輔臣張士遜等入謝,奏曰:「陛下萬幾 之煩,翰墨不倦,神筆奇奧,曠古未有。」上曰:「朕聽政之 暇,無所用心,以此自娛耳。」

康定元年十一月十日,加封「四瀆。」

《燕翼詒謀錄》:慶曆元年十一月郊祀赦文,功臣不限 品數。詔「私門立戟,文武臣僚許立家廟,已賜門戟給 官修建。」

《玉海》:慶曆三年十一月壬辰,五星皆東方,占曰:「中國 安寧。」

慶曆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獵城南之東韓邨。初至 玉津園,降輦乘馬,分騎士四千為左右翼,節以旌鼓, 合圍場徑十餘里,部隊相屬。上按轡中道,親挾弓矢, 而屢獲禽。至棘店,御帳殿,召父老,問以「子孫供養幾 何,土地種植宜否」,慰勞久之。詔免所過民田租。獵城 南,還,次近郊,遣衛士更奏技於前,皆兩兩相當,掉鞅 挾槊,以相決勝。謂輔臣曰:「此可以觀才勇也。」

慶曆八年十一月癸亥,賜王貽永、李用和笏頭、金帶。 故事,非二府文臣不賜,惟張耆在密院兼侍中嘗賜 之。

嘉祐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置在京都水監,以呂景 初判監,罷河渠司。

《天中記》:嘉祐八年冬十一月,京師有道人遊卜於市, 莫知所從來,貌體古怪,不與常類,飲酒無筭,未嘗覺 醉。都人士異之,相與諠傳。好事者潛圖其狀。後近侍達帝,引見賜酒一石,飲及七斗。次日司天臺奏「壽星 臨帝座,忽失道人所在。」仁宗嘉歎久之。

《玉海》:治平二年十一月壬申,祀圜丘。故事,新祀皇帝 將就版位,祀官皆回班嚮上,詔勿回班。

治平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命韓琦判永興兼陝府西 路經略安撫使,賜手札,趣令治裝,並封示蔡挺、李肅 之所奏事。故事,節度使辭,賜窄衣、束帶、甲馬。上以琦 再世宰輔,位處三公,特賜對衣、笏頭、帶、鞍轡馬,仍令 常服引對。

元祐二年十一月壬申,詔講讀官遇不開講日,具漢 唐故事有益政體者二條進入,從蘇頌之請也。頌每 進可為規戒,有補時政者,述以己意,反復言之。 《道山清話》:元祐丁卯十一月雪中,予過范堯夫於西 府,先有五客在坐,予既見,因眾人論說民間利害,公 甚喜。書室中無火,坐久寒甚,公命溫酒來,公與坐客 各舉兩大白,公曰:「說得通透,復令人心神融暢。」 《東坡文集》:元祐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既雨,微雪,予 以寒疾在告,危坐至夜,與王元直飲薑蜜酒一杯,醺 然徑醉,親執鎗匕,作薺青蝦羹,食之甚美。他日歸鄉, 勿忘此味也。

蘇軾《聚星堂雪詩序》:「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禱雨,張 龍公得小雪,與客會飲聚星堂。忽憶歐陽文忠公作 守時,雪中約客賦詩,禁體物語,於艱難中特出奇麗。 爾來四十餘年,莫有繼者。僕以老門生繼公後,雖不 足追配先生,而賓客之美,殆不減當時。公之二子又 適在郡,故輒舉前令,各賦一篇:『窗前暗響鳴枯葉,龍 公試手行初雪。暎空先集疑有無,作態斜飛正愁絕。 眾賓起舞風竹亂,老守先醉霜松折。恨無翠袖點橫 斜,只有微燈照明滅。歸來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鈴 索掣。未嫌長夜作衣稜,卻怕初陽生眼纈。欲浮大白 追餘賞,幸有回飆驚落屑。模糊檜頂獨多時,歷亂瓦 溝裁一瞥。汝南先賢有故事,醉翁詩』」話誰續說。當時 號令君聽取,白戰不許持寸鐵。

辟寒東坡臥病逾月,請郡不許,復直玉堂,十一月一 日鎖院,是日苦寒,詔賜官燭法酒。

《玉海》:「元祐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南郊,蘇軾為鹵簿使 導駕,內中紅車爭道亂行,軾於車上草奏。明日,敕有 司嚴整仗衛,自皇后以下,皆不復迎謁中道。」

崇寧元年十一月十二日,「諸王宮置大、小二學,增置 教授二員,立考選法。」

崇寧三年十一月四日甲戌,幸太學、辟雍,手詔賜司 業吳絪等學官遷秩、賜章服,兩學授官、免舉賜帛。 《宋史·河渠志》:「『大觀元年十一月,詔曰:《禹貢》:三江既入, 震澤底定』。今三江之名既失其所,水不趨海,故蘇、湖 被患。其委本路監司,選擇能臣,檢按古蹟,循導使之 趨下,並相度圩岸以聞。」於是復詔陳仲方為發運司 屬「官再相度《蘇州積水》。」

《玉海》:「大觀元年,詔講求典禮,尚書省置議禮局。二年 十一月十七日,御製《冠禮沿革》十卷,付議禮局。餘五 禮令視此編次。」

大觀三年十一月,算學尊「黃帝為先師」,風后等配享, 商巫咸至周王朴七十人從祀。

《宋史禮志》:政和三年十一月五日,以修祀事天真示 見,詔為「天應節。」

政和七年十一月一日,上御明堂,南面以朝,百辟退 坐於平朔頒政。其禮,百官常服立明堂下,乘輿自內 殿出,負斧扆坐明堂。《大晟樂》作,百官朝於堂下,大臣 升階,進呈所頒布時令,左右丞一員跪請付外施行, 宰相承制可之。左右丞乃下,授頒政官,頒政官受而 讀之,訖,出閤門,奏「禮畢。」帝降座,百官乃退。自是以為 常。

《玉海》:政和八年著雍閹茂之歲,太一臨乾維,建北太 一宮於龍德宮後,直都城之西北隅,前殿曰黃祕,次 曰統元神貺,殿門曰黃祕之門。仲冬上辛蕆事。 紹興五年十一月庚午朔,初置節度使以下象牙牌。 其法自節鉞正任至橫行遙郡,第其官資,書之於牌, 御書押字,刻金填之,仍合同製造,一留禁中,一降付 都督府相臣主其事。緩急臨敵,果有建立奇勳之人, 量功勞先給賜,以為執守。

紹興六年十一月,上書大成殿牓,賜成都府學,用教 授范仲殳請也。學殿建於東漢之初平,漢人以大隸 記修築歲月,刻於東楹。至今九百四十三年。天下棟 宇之古,無過於此。

紹興十九年,太史令胡平言:「十一月十二日行禮景 靈宮,登輦出內,天氣開明,見帝座及三台星體明耀。 十三日,車駕至青城,陰霧收斂,登壇至禮畢,天氣澄 肅,星月明瑩,回鑾肆赦,有彩雲之瑞。乞宣付史館。」從 之。上因是親製《喜霽詩》,宰輔從臣皆和以進。

紹興二十三年十一月九日,賜講讀官御筵於祕書 省,就賜香茗,皆作詩以謝。自是為故事。

辟寒。宋王十朋《遊天衣寺序》「紹興戊寅冬十有一月己卯,日南至。後二日,遊天衣者八人,皆前進士宦遊 於越者。黎明成裝,集於賀監之故居。天氣既佳,愛日 初長。籃輿出蠡城之南,道乎稽山之陰,徜徉乎秦望 鑑湖,千巖萬壑之間。有松陰十里,林麓靜深。山轉徑 迂,煙靄出沒。初行若迷,俄有鐘磬聲出乎翠微之端。」 蓋天衣寺也。十峰堆秀,雙澗涵碧,朝陽、法華二峰,尤 蒼然嶄絕乎其中。寺有唐人李泰和、徐季海、元微之、 白樂天、李公華諸作者詩文,其碑刻尚無恙,有化身 普賢飛來銅像,蕭梁衣缽雙烏故事,緇徒頗能道之。 方杖屨尋幽,有府吏將使君之命,餉以百榼。既拜賜, 有舉杯而言者曰:「今日之集,葢不偶然也。昔王謝蘭 亭之游,群賢少長畢集,可謂雅會矣。然賦不就者十 有六人,豈若吾儕臭味之同,遊從之勝乎?白衣之來, 非王弘之酒,乃楚元之醴也。歡其可以不既乎!」於是 舉白飛觴,唱酬交作,雜以諧笑,咸有餘適。僧有勸游 雲門者,夕陽薄山,遂不果往。乃舍車聯騎,探梅而還。 《宋史·禮志》:隆興二年詔曰:「朕恭覽國史,太祖乾德詔 書有云:『務從省約,無至勞煩』。仰見事天之誠,愛民之 仁,所以垂萬世之統者在是。今歲郊見,可令有司除 禮物、軍賞,其餘並從省約。」初,降詔以十一月行事,以 冬至在晦日,以至道典故,改用獻歲上辛。遂改來年 元為乾道。

乾道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幸白石教場閱兵,皇帝 登臺,舉黃旗,諸軍皆拜。舉白旗,三司馬軍首尾相接。 舉紅旗,向臺合圍。射生官兵出馬射獐、兔,舉黃旗,射 生官兵就臺下獻所獲。帝遂慰勞,賜賚諸將鞍馬、金 帶以及士卒。諸軍懽騰鼓舞就列,百姓觀者如山。時 久陰曀,暨帝出郊,雲霧解駁,風日開霽。

《楓窗小牘》:「浙江石塘,創於錢氏,乾道七年十一月十 八日,帥臣沈敻修石隄成,增石塘九十四丈。」

《玉海》:「乾道九年十一月八日,太廟行禮,陰雲閣雨。既 成謁饗,瑞雪應時。」

《宋會要》:乾道九年十一月四日,詔郊祀免奏符瑞。九 日親郊。十一日,宰臣曾懷等奏:「郊祀禮成,兼以瑞雪 應時,未明而霽,以至青城宿齋,圜丘蕆事,天氣澄爽, 此皆聖德昭著,高穹降格。」上曰:「君臣之間,正當修飭, 以答天貺。」

《玉海》:嘉定二年十一月十六日,侍讀章穎等言:「前此 未有晚講坐講,自陛下始行之,書之國史,為法來世。 按講官十員,兩日一次,五人上講,早二、晚三早講殿 上,晚小衫坐講。」

《文獻通考》:「高句麗歲以建子月祭天。」

《康居國》,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交潑為樂。

《金史·食貨志》:泰和五年,簽南京按察司事李革言,「近 制,令人戶推收物力,置簿標題,至通推時止,增新強, 銷舊弱,庶得其實。今有司奉行滅裂,恐臨時冗併,卒 難詳審,可定期限以督之。」遂令自今年十一月一日, 令人戶告詣推收標附,至次年二月一日畢。違期不 言者坐罪。

《研北雜志》:「趙子昂學士言,嵇侍中廟在湯陰縣西門 外二里。延祐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彰德朱長孺道邦 人之意,求書『晉嵇侍中之廟』六字。敬其忠節,不辭而 書之。運筆如飛,若有神助。是夜京口石民瞻館於書 室,夢一丈夫云:『今日趙子昂為余書廟額,故來謝之』。」 《元史·祭祀志》:至順元年冬十一月望,曲阜兗國復聖 《公新廟落成》。

辟寒倪雲林云:「《十一月十七日,過與之洛澗山居留 宿,忽大雪作》,及明起視戶外嚴岫如玉琢削,竹柎壓 倒,逕無行蹤,飄瞥竟日,至暮未已,雪深尺《餘,因賦詩 留別》。」

《泊庵集》:「永樂十五年十一月,金水河太液池冰,凝結 眾像態狀奇巧。其時密雲亦獻瑞冰,如水晶含玉者 凡七,與金水河所結無異。」

《菊隱紀聞》:明慈聖太后事佛甚謹,宮中稱為「九蓮菩 薩。」每歲十一月十九日為其誕辰,百官率於午門前 稱賀,長安百姓婦孺俱於佛寺進香祝釐。

《北京歲華記》:「十一月,琢石如彈丸,置於地,童子以足 送之,前後交擊為勝。始擊羯鼓,鼓用鐵為圈,單皮覆 之,每十人五人聚擊,女子亦然。」

仲冬部雜錄

[編輯]

《詩經豳風七月章》曰:「為改歲,入此室處。」疏:以仲冬陽 氣始萌,可以為年之始,故改正朔者,以建子為正。從 養蠶而至此時,一歲之女功止,故告婦子令之入室 避寒也。

《公羊傳》「春王正月」疏:「凡草物皆十一月動萌而赤王 者,應以十一月為正。則命以赤瑞。」

《國語》:「辰在斗柄。」註:「辰,日月之會,斗柄,斗前也。」謂戊子 後三日,得周正月辛卯朔,於殷為十二月,夏為十一月。是日月合辰斗前一度。

《易通卦驗》:「十一月,廣莫風至,則蘭射干生。」射音亦即 今之「烏扇。」

《孝經援神契》:「仲冬,昴星中收莒芋。」

《史記天官書困敦》歲:「歲陰在子,星居卯,以十一月與 氐、房、心晨出,曰天泉。元色甚明,江池,其昌,不利起兵, 其失次,有應在昴。」

辰星,仲冬最出郊東方,與尾、箕、斗、牽牛俱西,為中國。 《漢書律歷志》:「太極元氣,函三為一。」極,中也;元,始也,行 於十二辰,始動於子。元氣始起於子,末分之時,天 地人混合為一,故子數獨一也。

《淮南子天文訓》:「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合子謀德。」 《後漢書。陳寵傳》:「冬至之節,陽氣始萌,故十有一月有 蘭、射干、芸、荔之應。」

《白虎通禮樂》篇:「壎在十一月,壎之為言勳,陽氣於黃 泉之下,默蒸而萌。」

《五行篇》十一月律謂之黃鍾何?中和之色。鍾者,動也, 言陽氣動於黃泉之下,動養萬物也。

《紼冕篇》:麻冕者何?周宗廟之冠也。《禮》曰:「周冕而祭。」十 一月之時,陽氣冕仰,黃泉之下,萬物被施,前冕而後 仰,故謂之冕。

《士冠經》曰:「委貌」,周道所以謂之委貌何?周統十一月 為正,萬物萌小,故為冠飾最小,故曰委貌。委貌者,委 曲有貌也。

《四民月令》:「冬十一月可釀醢。」

《廣雅》:「羊以仲冬產者為次羔。」

《西京雜記》:「純陰用事,未冬至前一日。」

《名醫別錄》:「莧實,一名莫實。細莧亦同,生淮陽川澤及 田中。葉如藍,十一月采。」弘景曰:「細莧即是糠莧,食之 乃勝,而並冷利,被霜乃熟,故云:十一月采。」

款冬花生常山山谷及上黨水旁,十一月釆花陰乾。 《三禮義宗》:「十一月大雪為節」者,形於小雪為大雪,時 雪轉甚,故以大雪名節。

《魏書律曆志》:次卦「十一月,《未濟》、蹇、頤、中孚、復。」

《齊民要術》:「《廣志》有冬李,十一月熟。」

《永嘉記》曰:「凡諸竹筍,十一月掘土取,皆得長八九寸。 十一月筍土中已生,但未出,須掘土取。」

《神仙服食經》曰:「七禽方:十一月采旁勃。旁勃,白蒿也。 白兔食之,壽八百年。」

《卓異記》:「憲宗皇帝朝,元和元年十一月一日,斬劉闢。 西川之亂,元和十二年十一月一日,斬吳元濟。淮西 之亂,元和二年十一月一日,斬李錡。浙西之亂。」憲宗 誅三賊,皆同月同日,自古無等。

《周易集解》:雨以潤之。荀爽曰:「謂建子之月,含育萌芽 也。」

坎為赤。孔穎達曰:「十一月一陽爻生在坎,陽氣初生 於黃泉,其色赤也。」

《唐會要》:《周禮》:太宰「正月之吉布政。」干寶注云:「周正建 子之月,告朔日也。」

《宋史河渠志》:「十一月,斷冰雜流,乘寒復結,謂之蹙凌 水。」

《成都古今記》:「十一月梅市。」

《花譜》:「盦芙蓉條,十一月斫舊枝條,盦稻草灰內,二日 乃種。」

《圖經本草》:蘘荷,荊襄江湖間多種之。《荊楚歲時記》云: 「仲冬以鹽藏蘘荷,用備冬儲,又以防蠱。」

楓香脂南方及關陝多有之。實大如鴨卵,曝乾可燒。 十一月採之,其皮甚澀,止水痢,水煎飲之。

《彰明附子記》其播種以冬盡十一月止。

《爾雅翼》十一月,「雷在地中,雉先知而鳴。」

蓴菜,十一月萌,在泥中,麤短,名「瑰蓴」,味苦體澀。取以 為羹,猶勝雜菜,宜雜鮒鯉為羹,又宜老人。

《便民圖纂》:十一月種大小麥稻,收割畢,將田鋤成行 壟,令四畔溝洫通水下種,以灰糞蓋之。諺云:「無灰不 種麥,須灰糞均調為上。」宜雪壓易長。

十一月壅椒,宜用焦土乾糞培壅,與草蓋,免致凍死。 遇旱用水澆灌,此物乃陽中之樹,所以不耐寒。 十一月羊羔酒,《宣和殿方》米一石,蒸熟後蒸羊肉七 斤,麪十四斤,將肉切四方,仍爛煮杏仁一斤同煮,留 汁七斗,將飯麪加木香一兩同醞,毋下水,十日成酒, 味極甘滑。

十一月香蘿蔔,切作骰子塊,鹽醃一宿,曬乾,薑絲、橘 絲、蒔蘿、茴香拌勻煎滾,常醋潑,用磁器盛,曝乾,收貯 之。

自冬至後,皆可醃鴨子。每鴨子一百個,用鹽十兩,灰 三升,米飲調成團,收乾甕內,可留至來年夏間食。 《農桑撮要》:「十一月修池塘,宜於農隙之時,填補圩岸 令高,中間要挑掘令深,則聚水寬廣,可以防有乾旱, 溉灌出禾。」

《家塾事親》:「十一月醃冬菜,取上好菜洗淨,用草束一 周時下缸。每百斤入鹽七斤,壓以石塊,三日後番一次,去石,待鹽水入菜,三日後仍以石壓,半月可食。每 株絞緊,入罎內納實,以原鹹水浸之,可至來夏不壞。」 《食物本草》:「雉肉,味酸寒,無毒。雖野味之貴,食之損多 益少。十一月食之,有補。」

兔肉:「味辛平,無毒,主補中益氣。孟詵云:『十一月可食, 服丹石人相宜,以其性冷故也。不宜與薑橘同食』。」 麞肉:「味甘溫,無毒,補益五臟。十一月食之甚美,餘月 食之動氣。」

《性理大全》:程子曰:「早梅冬至已前發,方一陽未生。然 則發生者何也?其榮其枯,此萬物一箇陰陽升降大 節也。然逐枝自有一箇榮枯,分限不齊,此各有一乾 坤也。各自有箇消長,只是箇消息。惟其消息,此所以 不窮。」

《缾史月表》「十一月,花盟主紅梅花,客卿楊妃,荼花,使 令金盞花。」

《花曆》十一月,蕉花紅,枇杷蕊,松柏秀,蜂蝶蟄,剪綵時 行,花信風至。

《月令》演十一月,懸土炭。至前三日迎長:至前一日《添宮線》:至日《妓 圍 黑金社》, 《天竺至節》。十六

《農政全書》:「採桕子在中冬,但以熟為候。採須連枝條 剝之,但留取指大以上枝,其小者總無子,亦宜剝去, 則明年枝實俱繁盛。」

《遵生八牋》治療牡丹法:「冬至前後,以鍾乳粉和硫磺 一二錢,掘開泥培之,則花,至來春大盛,種時以白斂 拌土欲絕。蠐螬土蠶食根,有蛀眼,以硫磺末入孔,杉 木削針針之,蟲斃。若有空眼,折斷捉蟲亦可。」

《本草綱目》:「夏枯草生平澤,冬至後生葉似旋復。」 《群芳譜》:「凡要菊盛花大,更無別法,十一月大小雪中, 分盆邊旺苗栽之。如未發苗,有青葉頭白芽者,種之。 遮霜雪,要見日色,開春花自盛。」

《草花譜》:茶梅花開十一月中,正諸花凋謝之候。花如 鵝眼錢而色粉紅,心黃,開且耐久,望之雅素,無此則 子月虛度矣。

《北京歲華記》:「十一月,人家墐戶藏花木於窖。」

《一統志》:「雷陽界稻,十一月下種,揚雪耕耘。」

仲冬部外編

[編輯]

《翰墨全書》:「十一月二十三日南斗六司星君奏上生 籍之辰。」

《真誥》:「萼綠華者,女僊也。年可二十許上下,青衣,顏色 絕整。以晉穆帝昇平三年己未十一月十日夜降於 羊權家,自雲是南山人,不知何僊也,自此一月輒六 過其家。」

《太平廣記》:「楊正見,通義縣民楊寵女,舅姑會親故市 魚,使正見為膾,正見憐魚之生,竟不忍殺。既晡,舅姑 促責,正見懼,竄野徑中見一女冠,具以其由白之,女 冠因留止山舍,常使汲澗泉,泉所有一小兒,潔白可 愛,正見因抱之歸,漸近家,兒已殭矣,視之如草樹之 根,女冠見而識之,乃茯苓也,命潔甑蒸之。會女冠出」 山,此夕大風雨,山水溢,道阻,十日不歸。正見饑甚,聞 甑中物香,因竊食之,數日俱盡。女冠歸,嘆曰:「此山有 人形茯苓,得食之者,白日昇天。吾伺之二十年矣,汝 今遇而食之,真得道者也。」自後正見容貌光彩,常有 群仙降其室,歲餘,白日昇天,即開元二十一年十一 月三日也。

《寶記》:「肅宗元年建子月十八夜,尼真如為神人召往 化城,見天帝授以八寶,俾獻於朝,以消沴氣。」

《續仙傳》:「馬湘有道術,嘗於江南刺史馬植坐上,仲冬 月以酒杯盛土種瓜,須臾引蔓生實,食之味甚美。」 《太平廣記》:「謝自然十一月二十日辰時於金泉道場 白日昇天,須臾五色雲遮亙一川,異香散漫,所著衣 冠簪帔一十事脫留小繩床上,結繫如舊。」

《感應經方》諸用:「十一月壬子日夜半時,鍊五色石為 之,狀如圬杯,向月即得津水。」

《湘山野錄》:向大資敏中,大中祥符四年為東嶽奉冊 使,奏「奉冊前十日,雨雪日甚,至十一月五日詣本廟 奉冊,艷陽忽至,景氣晴和,宛若春意。」又得兗州狀稱, 「據黃現鋪人員夏興狀,今月四日將兵巡至馬嶺,見 五人各服黃紫衣,執旛蓋。興等恐是冊使,向前迎接, 忽然氛霧漸起,即不見。」又得天貺觀道士孫守一狀, 「冊使詣本殿燒香畢,有皁鶴兩隻至殿,盤旋飛翥甚 久,詞臣各進頌。」

《西湖志餘》:辨才住天竺,善持咒水,飲病者輒愈。熙寧 九年,嘉興令陶彖有子,得疾甚異。辨才適至秀州,令 聞其名,即馳詣告曰:「兒始得疾時,見一女子自外來, 相調笑,久之俱去。行至水濱,遺詩曰:『生為木卯人,死 作幽獨鬼。泉門長夜開,衾幃待君至』。」且曰:「仲冬之月, 二七之間,月盈之夕,車馬來迎。今妖期逼矣,未知所 處。」辨才因至其家,除地為壇,取楊枝霑水,灑而咒之, 三遶壇而去。是夜,女子與兒舉觴為別,作詩云:「仲冬 二七是良時,江下無緣與子期。今日臨岐一杯酒,共君千里遠相離。」遂不復見。

《內觀日疏》:姚姥住長離橋,十一月夜半大寒,夢觀星 墜於地,化為水仙花一叢,甚香美,摘食之,覺而產一 女,長而令淑,有文,因以名焉。觀星即女史,在天柱下, 故迄今水仙名「女史花」,又名「姚女兒。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