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第12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經濟彙編 樂律典 第一百二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二十三卷
經濟彙編 樂律典 第一百二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

 第一百二十三卷目錄

 笛部雜錄

 笛部外編

 橫吹部彙考

  隋書音樂志

  遼史樂志

  宋史儀衛志

  陳暘樂書大橫吹 小橫吹

  金史樂志

 橫吹部藝文

  橫吹賦          梁江淹

 橫吹部紀事

樂律典第一百二十三卷

笛部雜錄

[編輯]

《籟紀》巷笛者,村巷吹笛聲也。

《續博物志》:「𥯨竹堪作笛。」 《酉陽雜俎》:「有人以猿臂骨為笛,吹之,其聲清圓,勝於 絲竹。」

《管絃記》:「馬融狀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五孔,一孔出 其背,似今之尺八也。」

《夢溪筆談》:「馬融《笛賦》云:『裁以當簻便易持』。」李善注謂: 「簻,馬策也。裁笛以當馬簻,故便易持。」此謬說也。笛安 可為馬策?簻,管也。古人謂樂之管為簻,故潘岳《笙賦》 云:「修簻內辟,餘簫外逶。」裁以當簻者,餘器多,裁眾簻 以成音。此笛但裁一簻,五音皆具,當簻之上,不假繁 猥,所以便而易持也。

笛有雅笛,有羌笛,其形制所始,舊說皆不同。《周禮》笙 師「掌教箎篴。」或雲漢武帝時,丘仲始作笛。又雲起於 羌人。後漢馬融所賦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孔,五孔, 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為之。注云:「七孔,長 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橫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謂之橫 吹,非融之所賦者。融賦云:「易京君明識音律。」故本四 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後出,是謂商聲五音畢。沈約 《宋書》亦云:京房備其五音。《周禮笙師注》,杜子春云:「笛 乃今時所吹五孔竹笛。」以融、約所記論之,則古笛不 應有五孔,則子春之說亦未為然。今《三禮圖》畫笛亦 橫設而有五孔,又不知出何典據。

《聞見前錄》:真宗咸平、景德閒,兵革不用,家給人足。以 洛中言之,民以車載酒食聲樂,遊於通衢,謂之「棚車 鼓笛。」

《碧雞漫志》:「河濫堆,《中朝故事》云:『驪山多飛禽,名河濫 堆。明皇御玉笛,採其聲,翻為曲子名,左右皆傳唱之, 播於遠近。人競以笛效吹,故張祜詩云:『紅樹蕭蕭閣 半開,玉皇曾幸此宮來。至今風俗驪山下,村笛猶吹 河濫堆』』。」

《老學庵筆記》:魯直在戎州,作樂府曰:「老子平生,江南 江北,愛聽臨風笛。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予在蜀 見其稿,今俗本改「笛」為「曲」,以協韻,非也。然亦疑「笛」字 太不入韻。及居蜀久,習其語音,乃知瀘戎閒謂笛為 曲,故魯直得借用,亦因以戲之耳。

《後村題跋:明皇聽笛圖》,張祜所謂「閒把寧王玉笛吹」 者,虢韓兩姨也。安敢當御榻而坐乎?此背面橫笛,三 郎曲肱而聽,幡綽執板立其旁而節之者,其為玉環 無疑也。

《容齋隨筆:逸史》云:「開元末,一狂僧住洛南回向寺,一 老僧令於房內取尺八來,乃笛也。謂曰:『汝主在寺,以 愛吹尺八,謫在人閒,此常吹者也。汝當回,可將此付 汝主』。僧進於元宗,持以吹之,宛是先所御者。」《呂才傳》: 貞觀初,祖孝孫增損樂律,太宗詔侍臣舉善音者。王 珪、魏徵盛稱才製尺八,凡十二枚,長短不同,與律諧 契。太宗召才參論樂事,尺八之所出,乃見於此,無由 曉其形製也。《爾雅》《釋樂》亦不載。

《鶴林玉露》:唐子西云:「夕陽在山,紫綠萬狀,變幻頃刻, 恍可人目。牛背吹笛,兩兩來歸,而月印前溪矣。」 《野客叢談》《容齋續筆》:明皇兄弟五王,天寶初已無存 者。楊太真以三載方入宮,而元稹《連昌宮詞》云:「百官 隊仗避岐、薛,楊氏諸姨車鬥風。」笑之也。《唐史》:申王以 開元十二年薨,岐王以十四年薨,薛王以二十二年 薨,寧王、邠王以二十九年薨,而楊妃以二十四年入 宮,號太真,遂專房宴。是時,申、薛、岐三王雖已死,而寧、 邠二王尚存,是以張祜目擊其事,繫之樂章。有曰:「日 映宮城霧半開,太真簾捲畏人猜。黃番綽指向西樹, 不信寧王迴馬來。」又曰:「虢國潛行韓國隨,宜春小院 映花枝。金輿遠幸無人見,偷把邠王小管吹」,蓋紀其 實也。惟容齋認楊妃為天寶三年方入宮,所以有是失。不知天寶初太真進冊貴妃,非入宮時也。集中謂 虢國竊邠王玉笛,而《百斛明珠》乃謂妃子竊寧王笛, 此說不同。

《春渚紀聞》:東坡先生和「岡」字詩云:「一聲吹裂翠崖岡。」 薳家藏公墨本,詩後注云:「昔有善笛者,能為穿雲裂 石之聲,別不用事也。」

《貴耳集》東坡《水龍吟》笛詞八字諡:「楚山脩竹如雲,異 材秀出千林表」,此笛之質也。「龍鬚半翦,鳳膺微漲,玉 肌勻繞」,此笛之狀也。「木落淮南,雨晴雲夢,月明風嫋」, 此笛之時也。「自中郎不見,將軍去後,知負秋多少」,此 笛之事也。「聞道嶺南太守,後堂深,綠珠嬌小」,此笛之 人也。「綺窗學弄,涼州初試,霓裳未了」,此笛之曲也。「嚼 徵含宮,泛商流羽,一聲雲杪,此笛之音也。『為使君洗 盡,蠻煙瘴雨,作霜天曉』」,此曲之功也。五音已用,其四 乏一角字,《霜天曉》歇後一角字。

《潛居錄》:「崔文子能吹反潮之笛,吹已積潮橫下,險於 廣陵之濤。」

《丹鉛總錄》:「簫管之制六孔,旁一孔加竹膜焉,足黃鐘 一均聲,或謂之尺八管。」《容齋隨筆》引《逸史》及孫夷中 《仙隱傳》《呂才傳》,皆有尺八事文。《醉鄉日月》:唐人酒令 云:「遠望漁舟,不隔尺八。憑闌一吐,已覺空喉。」

鼉采清課鼉采湖中,余置舟一,以淡勝南園置舟一, 以濃勝南園命棹,輒鼓吹行酒,余惟攜筆床茶竈,令 童子吹短笛而已。興致不同,亦各言其適也。

《玉澗雜書》:「癸卯七月十二日夜,天氣稍涼,月色如霜 雪。余寓居溪堂,當苕、霅兩溪之會,適自山中還,葛魯 卿亟相過,因同泛舟掠白蘋亭,度甘棠橋,至魚樂亭。 少留,步而叩門,呼莫彥平,尚未寢,復拉彥平刺舟逆 水而上,月正午,徐行,抵南郭門而還。魯卿得華亭客 餉白酒,色如潼乳,持以飲我,旋呼兵以小舟吹笛相」 尾,道旁居人聞笛聲,亦有起而相應者。酒盡抵岸,已 四鼓矣。

《弇州山人稿》有尺八者,小說所載《酒令》遙望漁舟,不 隔尺八。又有明皇在仙宮,以好吹尺八謫人閒。沈括 云:馬融《笛賦》:「空洞無底,剡其上五孔,一孔出其背。」正 似今之尺八。楊用修云:「六孔,旁一孔,加竹膜,足黃鐘 一均,或謂之尺八管。」然則尺八亦笛類也。

《銷夏》黃魯直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贈以詩 云:「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在月明中。何時為洗秋 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辟寒王山農以小詞約蘇養直赴溪堂夜雪,蘇報云: 「今某已裝酒上船,來日若晴,須有月。若溪堂,聞人橫 笛聲,即我至矣。」所謂「月滿前村,莫揜溪門,尚恐有扁 舟」乘興人也。

《太平清話》:楊鐵崖云:「往年與大癡道人扁舟東西泖 閒,或乘興涉海,抵小金山,道人出所製小鐵笛,令予 吹《洞庭曲》,道人自歌,小海和之。不知風作水橫舟楫, 揮舞魚龍悲嘯也。道人已仙去,余猶墮風塵澒洞中 便若此境,與世相隔,今將盡棄人閒事,追遊洞庭耳。」

笛部外編

[編輯]

《續搜神記》:合肥口有一大舶船,覆在水中,雲是曹公 舶船。嘗有漁人夜宿,以船繫之,聞箏笛絃節之音,漁 人夢人驅遣云:「勿近官妓。」此人驚,即移去。相傳雲,曹 公載妓船覆於此,猶存焉。

《嫏嬛記》:綠珠為梁伯女,生而奕偞好音。伯嘗至山中, 聞吹笛異於常聲,覓之弗得,忽聞空中語云:「汝女好 音,欲傳一曲遠歸乎?」伯以為神仙,遂下拜,因語曰:「汝 即歸,芟取西北方草,結一人形,被以褂服珠翠,設杯 酒盂飯,命女呼我名曰茵於,至三更,我當至矣。」伯歸 如法。至時果至空中吹笛,音極要眇,綠珠聽之,得十 五曲,一字不差,因名笛曰《茵於》,又曰《遠歸仙》。笛名 《幽明記》:永嘉中,泰山巢氏先為相縣令,居住晉陵。家 婢採薪,忽有一人追尋,隨婢還家,不使人見,見形者 唯婢而已。每與婢飲宴,輒吹笛而歌,歌曰:「閒夜寂以 清,長笛亮且鳴。若欲知我者,姓郭名長生。」

代郡界有一亭,常有怪,不可詣。忽有諸生壯勇,行歌 止宿。鬼吹五孔笛,有一手都不能得攝。諸生不耐,忽 便謂:「汝止有一手,那得遍笛?我為汝吹來。」鬼云:「為我 少指耶?」乃數十指出。諸生知其可擊,拔劍斫之,得一 老雄雞,從者並雛雞。

《靈怪錄》:太原姚康成奉使汧隴,假邢某舊宅就寢,後 見三人賦詩,其一長細而黃,面多孔,詠曰:「當時得意 氣填膺,一曲君前直萬金。今日不如亭下竹,風來猶 得學龍吟。」候曉視之,乃見破笛一管。

《咸寧縣志》:鍾馗,唐武德中應舉不第,觸階死。後明皇 晝寢,夢一小鬼盜玉笛,上叱之,忽有大鬼破帽藍袍角帶,提小鬼刳其目,擘而啖之。上問,對曰:「臣終南進 士鍾馗。」帝寤感,命吳道子圖其像,儼如夢中所見。 安祿山亂,梨園弟子笛師竄中南,倚古蘭若寓焉。每 清宵朗月,哀怨多思,拔笛而吹,聲嘹唳徹山谷。俄閒 有物,虎頭人形,著白布單衣自外入,曰:「美哉笛乎,可 復吹。」師大懼,撩奏五六終曲,虎頭人忽寐,《咍嘻》大鼾。 師懼覺,乃抽身出,避高樹枝葉密處。及覺,不見笛,師 懊嘆曰:「不早食,被其逸也。」立而長嘯,有虎十餘至,狀 如朝謁。語曰:「適有吹笛小兒,乘我寐竄去,可分路四 遠取之。」各散去。少頃復曰:「遍覓無獲所。」時月落,斜照 樹閒,虎頭人仰視,笑曰:「謂爾雲行電滅,乃在茲耶?」率 諸虎攫取,不可及,復自跳躍,亦不至,遂散去。須臾人 行笛,師得返。

《綠珠傳》:牛僧孺《周秦行紀》:「夜宿薄太后廟,見戚夫人, 王嬙太真妃、潘淑妃,各賦詩言志。別有善笛女子,短 髮麗服,貌甚美而且多媚,與潘妃偕來,太后接坐居 之,時令吹笛,往往亦吸酒。太后顧而問曰:『識此否?石 家綠珠也。潘妃養作妹,故潘妃與俱來』。太后因曰:『緣 珠豈能無詩乎』?綠珠乃謝而作詩曰:『此日人非昔日』」 人,笛聲空怨趙王倫。紅殘翠碎花樓下,金谷千年更 不春。

《青瑣高議》:范敏下第,往鄆州訪故人。暑月夜行,至一 田舍,遇一婦人,自稱唐莊宗內樂部笛首,為敏吹笛, 敏問其曲,雲名《清秋月》,莊宗自製者也。帝最愛月,夜 自橫笛吹數典故為曲名,明視之,則一孤塚也。 《眹車志》:有人夜行,一彩禽觸馬首。翌日遇鬼,乃莊宗 時女樂笛部頭,雲「已遣錦羽兒相迎。」

《春渚紀聞》:餘杭沈野,字醇仲,權智之士也。嘗於錢塘 與一道士楊希孟醇叟相遇,喜其開爽善談,即與同 邸而居。楊復善笛,蓄鐵笛大如常笛,每酒酣必引笛 自娛,聽者莫不稱善。一日與沈飲於娼樓,月色如晝, 而笛素不從客,舉酒而言曰:「『今夕月色佳甚,杯酒之 樂至矣,獨恨不聞笛聲也』。楊徐笑曰:『俟令往取,實無』」 所遣也。酒再行,忽引袖出笛,快作數弄,客皆不知笛 所從來。徐叩之,云:「小術耳,乃某左右常驅役使鬼也。 俾之取物,雖千里外可立待,但不使盜取耳。」

《遊宦紀聞》:沙隨先生嘗云:「頃於行在見一道人,以笛 拄項下吹曲,其聲清暢而不近口,竟不曉所以然。」此 說已在三十年前。嘉定庚辰,先兄岳翁趙憲伯鳳自 曲江攜一道人歸三衢,亦喉閒有竅,能吹簫。凡飲食 則以物窒之,不然,水自孔中溢出。每作口中語,則塞 喉閒,作喉閒語,則以手掩口。先兄之所目睹。但不知 「沙隨先生昔所見有似此人否。」

《羅湖野錄》:蜀僧普首座,自號性空菴主,參見死心禪 師,居華亭最久,雅好吹鐵笛,放曠自樂,凡聖莫測,亦 善為偈句開導人。既而欲追船子和尚故事,乃曰:「坐 脫立亡,不若水葬。一省燒柴,二免開礦。撒手便行,不 妨快暢,誰是知音?船子和尚高風難繼,百千年,一曲 漁歌少人唱。」仍別眾曰:「船子當年返故鄉,沒蹤跡處」 妙難量。真風偏繼知音者,鐵笛橫吹作散場,即語緇 素曰:「吾去矣。」遂於青龍江上乘木盆,張布帆,吹鐵笛, 泛遠而沒。

《湖廣通志》:平章忽剌䚟夫人禿蒲倫氏患頭風,日夜 望仙禱祈,已而聞笛聲,皆曰:仙笛也。公曰:「仙有靈,當 再聞。」及夜,笛聲起牆外,自是夫人起居如初。

《荊州府志》:李子牟,蔡王第七子。嫺音律,尤善吹笛。江 陵元夕張燈,士女喧闐縱觀。子牟遊荊門,適逢其會, 因謂朋從曰:「吹笛一曲,能令萬眾寂爾無譁。」於是登 樓臨軒,清聲一發,百戲皆停,行人駐憇,坐者起聽,曲 罷良久,眾聲復喧,忽有白衣叟自樓下拏小舟行吟 而至,謂子牟曰:「向者吹笛,豈非王孫乎?天格絕高,惜 樂器常常耳。」子牟曰:「笛中此為至寶,而叟以為常乎?」 叟曰:「吾少而習焉,老猶未倦,當為一試。」子牟以笛授 叟,引氣發聲,聲成笛裂。子牟因叩求珍異,叟對曰:「吾 之所貯,君莫能吹。」即令小童自舟中齎至。子牟親視, 乃白骨耳。強吹之,氣力殆盡,纖響無音。叟乃接之微 弄,坐客心骨冷然,清音激越。曲未終,清濤噴騰,雲雨 昏晦。少頃開霽,則不知叟之所在矣。

《朝鮮志》:新羅神文王時,東海中有小山浮來,隨波來 往,王異之,泛海入其山,見有一竿竹,命以作笛。吹此 笛則兵退病癒。旱雨雨晴,風定波平,號「萬波息笛。」歷 世寶傳之。至孝昭王,加號「萬萬波波息笛。」

橫吹部彙考

[編輯]

《隋書》。

《音樂志》

[編輯]

大駕鼓吹凱樂及節鼓,飾以羽葆。其長鳴、中鳴、橫吹, 皆五采衣幡,緋掌,畫交龍,五采腳。小鼓、中鳴,吳橫吹 工人,青地苣文。

皇太子鼓吹,並朱漆,長鳴、中鳴、橫吹,五采衣幡,緋掌 畫蹲獸,五采腳。大鼓、長鳴、橫吹工人,紫帽,緋褲褶。 正一品鼓吹,並朱漆,長鳴、中鳴、橫吹工人,紫帽,赤布褲褶。

《大橫吹》二十九曲供大駕,九曲供皇太子,七曲供王 公。其樂有角節鼓、笛、簫、篳篥、笳、桃皮篳篥。《小橫吹》十 二曲供大駕,夜警則十二曲俱用。其樂器有角、笛、簫、 篳篥、笳、桃皮篳篥。

《遼史》

[編輯]

《樂志》

[編輯]

橫吹亦軍樂,與鼓吹分部而同用,皆屬鼓吹令 前部。大橫吹百二十,節鼓二,笛二十四,觱篥二十四, 桃皮觱篥二十四,掆鼓十二,金鉦十二,小鼓百二十; 中鳴百二十,羽葆十二,管二十四,簫二十四,笳二十 四。

後部小橫吹百二十四,笛二十四,簫二十四,桃皮觱 篥二十四。

百官鼓吹橫吹樂,自四品以上,各有增損,見《儀衛志》。 自周衰,先王之樂寖以亡缺,周南變為秦風。始皇有 天下,鄭、衛、秦、燕、趙、楚聲迭進,而雅聲亡矣。漢、唐之盛, 文事多西音,是為大樂、散樂;武事皆北音,是為鼓吹、 橫吹樂。雅樂在者,其器雅,其音亦西雲。

《宋史》

[編輯]

《儀衛志》

[編輯]

長鳴、次鳴、大小橫吹,五色衣旛,緋掌畫交龍。樂令三 品已上,緋掌畫蹲豹。

《陳暘樂書》

[編輯]

《大橫吹 小橫吹》

[編輯]

古者更鹵簿,作鼓吹。鼓吹之樂,在魏、晉則輕,在江左 則重。至隋,始為四等:一掆鼓,二鐃鼓,三大橫吹,四小 橫吹。唐又別為五部:一鼓吹,二羽葆,三鐃吹,四大橫 吹,五小橫吹。大駕則晨嚴夜警,施之鹵簿,為前後部。 皇后、皇太子以下,咸有等差。迨於宋朝,總號鼓吹。 大橫吹、小橫吹,並以竹為之,笛之類也。《律書樂圖》云: 「橫吹,裔樂也。昔張博望入西域,傳其法於西京,得《摩 訶兜勒》一曲。李延年因之,更造新聲二十八解,乘輿 以為武樂。漢時常給邊將。魏、晉以後,二十八解又不 復存,其所用者,唯《黃鵠》《壟頭》」、《出關》《入關》《出塞》《入塞》《折 楊柳》《黃覃子》《赤之楊》《望行人》十四曲也。唐樂所載大 橫吹部,有角、鼓、角笛、簫、笳、觱、篥七色。小橫吹部,有角、 笛、簫、笳觱篥,六色。惟大橫吹三十四曲,內三曲「馬上 警嚴」用之。

一曰《懽樂樹》,二曰《空口蓮》,三曰《賀六渾》。其餘二十一曲,備擬所用:一曰《靈泉崔》,二曰《達和若輪空》,三曰《白淨王子》,四曰《它賢逸勒》,五曰《鳴和羅純羽》。請幫助識別此字。六曰《歎度熱》,七曰《吐九利純北倫》,八曰《元比敦》,九曰《植普離》,十曰《胡笛爾笛》,十一曰《鳴羅特罰》,十二曰《比人伏大汗》,十三曰《於理真觔》,十四曰《素和斛律》,十五曰《鳴纜真》,十六曰《烏鐵甘》,十七曰《特介漢》,十八曰《度賓哀》,十九曰《阿若於樓達》,二十曰《大賢真》,二十一曰《破陣樂》。

《金史》

[編輯]

《樂志》

[編輯]

天子鼓吹、橫吹,各有前、後部。前部鼓吹大橫吹一百 二十;後部鼓吹小橫吹,百二十。

橫吹部藝文

[編輯]

《橫吹賦》
有序      梁江淹

[編輯]

驃騎公以劍卒十萬,禦荊人於外郊,「鐵馬煩而人聳色,綵旄耀而士銜威,軍容有《橫吹》」 ,僕感而為之賦云:

「北陰之竹兮,百尺而不見日。石硿礱而成象,山沓合 而為一。雲遙遙而孤去,風時時而寒出。木斂柯而攢 抏,草騫葉而蕭瑟。故左崎嶬,右硱磳,樹巖崿,水泓澄。 鎮雄蛟及雌虺,颭獨鴟與單鷹。白山顥,赤山赩,匝流 沙,經西極,原陸窈,灌莽深,人聲絕,馬跡沈。寂然四顧, 增欷累吟,雖欲止而不能禁。此竹方可為器,乃出天」 下之英音。於是帶以珉色,扣以瓊文,潤如瀋水,華若 浮雲。赤請幫助識別此字。紫駮,星含露分。其聲也,則鞅鬱有意,摧萃 不群。超遙衝山,崎曲抱津;綿羃順序,周流銜呂。故西 骨秦氣,悲憾如懟;北質燕聲,酸極無已。斷絕百意,繚 繞萬情。吟黃煙及「白草」,泣鹵軍與漢兵。於是海外之 雲,處處而秋色;河中之鴈,一一而學飛。素野黯以風 暮,金天赩以霜威。衣袂動兮霧入冠,弓刀勁兮馬毛 寒。五方軍兮出不及,雜色騎兮往來還。旃如雲兮幟 如星,山可動兮石可銘,功一豎兮跡不奪,魂既英兮 鬼亦靈,奏此吹兮有曲,和歌盡而淚續,重一命而若 煙,知半氣之如燭,美人戀而嬋媛,壯夫去而躑躅。故 感魂傷情,獲賞彌倍。妙器奇製,見貴歷代。所以韻起 西國,響流東都,浮江繞泗,歷楚傳吳。故函夏以為寶 飾,京關以為戎儲。至於貝胄象弭之威,織文魚服之 容。鄞山錫刃,耶溪銅鋒。皆陸斷犀象,水斬蛟龍。載雲 旗之逶迤,扈屯騎之溶溶。啾寥亮於前衡,嘒陸離於後陣。視盼眩而或近,聽嘹嘵而遠震。奏《白登》之二曲, 起關山之一引。吐哀也則瓊瑕失綵,銜樂也則鉛堊 生潤。採菱謝而自罷,綠水慚而「不進。」代能識此聲者, 長滅淫而何吝。

橫吹部紀事

[編輯]

《南史齊東昏侯本紀》:永元三年「二月壬午,始內橫吹 五部於殿內,晝夜奏之。」

帝於後堂戲馬,鼓譟為樂。合夕,便擊金鼓吹角,令左 右數百人叫,雜以橫吹諸伎。

《隋書律曆志》:「梁武帝時有汲冢玉律,宋蒼梧時,鑽為 橫吹。」

《東京夢華錄》:「駕詣郊壇行禮,壇前設宮架樂,有截竹 如簫管,兩頭存節而橫吹者。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