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祥刑典/第07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經濟彙編 祥刑典 第七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七十五卷
經濟彙編 祥刑典 第七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祥刑典

 第七十五卷目錄

 律令部彙考六十一

皇清康熙一則

祥刑典第七十五卷

律令部彙考六十一[編輯]

皇清[編輯]

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編輯]

上諭內閣:「拐賣人口者,從重治罪,於理極當。但買主」

不治重罪,則人何由知警?拐賣之事亦何由止息?嗣後有買主審實知情者,或併妻子解京,或充發遠省,則買人者知所畏懼,必細察來歷始買,而拐賣之事亦決少矣。可令該部定例通行。

《吏部則例》
康熙四十六年三月十九日准咨一
[編輯]

吏部為題明事:考功清吏司案呈,查得直撫趙咨稱,「《東安縣趙明高等射死賀仲玉》一案,署東安縣事固安縣知縣張安世,於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十七日署任,於本年十二月初三日離任。新任東安縣知縣周士璵,於四十五年十二月初六日甫經到任。承審此案,均未滿限。應以新任東安縣知縣周士璵,於四十」 五年十二月初六日到任,未經限滿,應俟限滿補參,到日再議可也。

又四月十四日,准咨:一、刑部為呈報事:先據直撫趙咨稱,「行劫宛平縣韓守貴家盜犯馬四等,請於檄發保定府會審之日,扣限查審」 等因。本部因承審例有定限,不便照另批發審、扣限駁行去後。今據該撫咨稱,「通州張祚昌之母周氏被賊毆死一案,曾准部覆,以委發冀州承審之日扣限。今此案應援張祚昌之案,會審之日扣限查審」 等因前來。查承審宛令已經別案降調,今該撫既稱馬四等已另發保定府等會審,應准以發審之日扣限可也。

又五月一吏部咨:查得直撫趙《咨》稱,「懷安縣張漢扎死李朴一案,不能依限審結,即照例揭報遲延,俟吏部回咨到日,再扣四個月部限審題。擬合咨部,將命案二參之限,照從前吏部回咨之日扣限。」等因前來。應移咨該撫,凡有承審命案,以本部文到之日扣限審結可也。查此案先經直撫咨,於本年二月初六日,准吏部咨稱:「查承審命案初參,俱以告發之日扣限,如參後二次復參,即以具題之日扣限,並未准有吏、刑二部咨到之日扣限題參之例。此咨無庸議。」 到院後又奉前咨,以部文到日扣限。

又五月十七日,准咨:「一、吏部為呈報越獄事:考功司案呈,查得直撫趙咨稱,安平縣典史雷君義因疏防越獄,脫逃行劫石廷銓家案內賊犯張旺山一案,准部咨革職戴罪,勒限一年督緝。今年限已滿,而疏脫賊犯未獲,該縣因新選典史甘如鼎領憑赴縣,若令新典史到任,則舊典史尚未奉有部文,行知離任。擬合咨明部示」 等因前來。查安平縣典史雷君義,因賊犯張旺山越獄脫逃,一年限滿未獲,照例降一級調用,無級可降,革職在案,現在彙題,相應知照該撫,將雷君義離任可也。

又六月二十日,准咨:「一刑部為報明事:河南清吏司案呈,據直撫趙咨稱,張三麻子係同張德林、張二禿子於康熙四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夜,行劫大興縣屬鐵匠營居民張籲才家一案。張二禿子於康熙四十五年三月二十四日出首,應以張三麻子到案之日起,至四十六年四月二十日,年限已滿。但正署各官均未滿限,應以大興縣新任知縣曹彥栻,於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六日到任,承審之日扣起限年審結」 等因前來。據此,應令該撫照定限速行審結具題可也 。附院道詳批:「該巡道李毓柱查得大興縣賊犯王二等行劫旗人邵文忠家一案,自康熙四十五年九月初九日,蒙憲准吏部咨,以知縣李錦已於別案革職,應毋庸議之日起,除去封印日期,扣至四十六年二月初五日正限已滿。」 查署大興縣事順天府治中祁國祚,自四十五年七月初一日到任署事,即於本年十二月初五日離任,新任知縣曹彥栻於四十五年十二月初六日甫經到任。是承審此案均未滿限,遽以遲延揭參,似屬冤抑。伏查從前寧津縣《楊文舉家被盜》一案,正署各官承審均未滿限,經陞道梁參政援引行唐縣宇文存等《被殺命案》之例,以犯證俱齊,官員承審之日起扣限審。

結緣由,詳蒙陞憲咨請部覆允准在案。今此案事同一例,擬合仰請憲臺俯賜照例咨明,以新任知縣曹彥栻於四十五年十二月初六日到任,承審之日起,扣限審結,實為恩便等因。於康熙四十六年二月十五日詳蒙撫院趙批:「仰候咨明。」繳。無咨覆。

又九月十三日,准咨:「一、刑部為發審事:陜西司案呈,先準直撫趙咨稱,奉部發審鑲紅旗老哥子控告滄州官役侵蝕盜贓一案,隨委理事同知提犯審解。茲據該廳申稱:案內郝士龍係武定州衙役,因老哥子赴京,郝士龍守候無期,私歸取費,患病在家。將伊子郝永禎代解質審,終難完結。除移咨山東撫院拘解」 士龍外應以士龍到案之日扣限審結等因。本部以士龍係挐住賊人楊保善之妻得珍珠銀錢與滄州官役等通同入己之要犯斷無敢行回籍之理明係滄州知州私行放回,而武定州知州因有失察之咎捏稱士龍患病將伊子塞責仍令該撫速提士龍審擬具題去後。今准該撫咨稱:「據武定州詳稱,郝士龍於三月十三日病故,在商河縣地方張璞玉家,應將現在各犯,以滄州於本年七月初一日申報理事廳之日扣限審結。」 等因前來。郝士龍既經身死,應令該撫將現在各犯嚴加推鞫,務期究出真情,按律妥擬,依限題結外查原告老哥子於本年二月二十五日到案,迨武定州將郝永禎代解之時已屬兩次行提往返程途勢必在於三月十三日之後至稱郝士龍患病在家鑿鑿可據且又何以病故在商河縣地方明係該州見必提正犯審理恐失察事發將士龍致死滅口賄通商河縣文詞飾非情弊顯然。相應行令該撫轉行山東巡撫將武定州知州等職名速行查送並將參革各官職名一併題參,到日再議可也。

《戶部則例》
康熙四十六年二月一戶部覆淮鹽
[編輯]

曹疏稱,「私販之害官引,俱係積梟巨囤,冥頑所致,若不繩之以法,則罔知畏懼。且奉部議,又以鹽學關差,俱不准動刑,若鹽差不准動刑,私販何能斂跡,官引日致壅滯。請將私販按法究處」 等語。應如所題,兩淮鹽法衙門將私販之棍,准其用刑,除正罪外,其餘禁不許妄用刑法。奉

旨:「依議。」

「一、吏部會覆御史王奐曾條奏,各省虧空之案,有承追十餘年至二三十年不結者,應如該御史所題,行令各該撫逐案查明,勒限追比。如果家產盡絕者,取具該地方官印甘各結保題。如將家產未絕,捏稱已絕,混行保題者,或被傍人告發,或被科道糾參,將保題出結官員嚴加治罪。所欠錢糧,著落保題,出結官」 員分賠可也。康熙四十六年七月十一日奉。

旨:「依議。」

又十二月,一刑部等衙門會議,「山西巡撫噶,以潞安府知府白邦傑借欠鑲黃旗下買賣人顧成官銀一年,限滿未完,題參。」 吏部議覆:奉

旨凡借用官銀、地方官員因銀兩不能還完處分、仍

「留任還完。借用官銀初次逾限不能完者即令其離任還完必希圖完銀以致剋民。嗣後凡管民官員開復,若不能還完者即著落家產還完。如此則官銀不致空缺亦無剋民之事。著九卿定例具奏。欽此。」 查潞安府知府白邦傑所欠銀兩係借用官銀並非承追督催之雜項錢糧可比若仍留任還完必希圖完銀以致剋民。應將潞安府知府白邦傑、令其離任。未完銀兩限一年還完開復。若年限內不能還完革職未完銀兩交與該屬。著落家產催令還完嗣後凡管民地方官員。借用官銀不能依限還完者該督撫題參、俱照此例處分。若旗員交與該旗、催令還完。漢官交與該督撫催令還完可也。奉

旨:「依議。」

一刑部為請

旨事。四川清吏司案呈准內務府咨稱、「會議得三旗」

買賣人洪七兒等呈稱:「我們買賣人等蒙」

「皇上洪恩」,領借庫銀,轉借給旗民人等、共銀四十三。

「萬餘兩,俱有文約帳簿。不意借去銀兩人等,欺心誆騙不還。先經我們控告,行文刑部催追,因在承審官面前,俱認還銀,所以在部承追時,尚少償還。自去歲十二月內,蒙大人啟奏,將借銀人等俱行文五城八旗各省催追。後因承追官員俱徇情面,藐視部文,不肯用力催追,至今一年有餘,分文未給。伏乞大人等將我等苦情具題,勒限嚴追,如借銀人等推諉不認,將我們與伊等質審。若控告有少虛之處,情願認罪」 等語。

「買賣人所借銀兩,俱係庫銀,關係甚要,原領借時,指伊等所有買賣家產,並所放帳目,借領銀兩。今旗民人等借買賣人銀兩,恃強不還,承追官員徇情催追不力,俱未可定。」 據此,買賣人銀兩,有旗民人等借去者,按買賣人控告之處,交送刑部,查明《文約》帳目。若在京城周圍居住之民,不交坊官,交與掌印兵馬司「催追」 ,係旗人,交與該旗;「催追」 ,係各省人等,由刑部驗看《文約》帳目,傳喚保人查明移咨該撫按其所咨,交與地方官催追。凡此俱於刑部交到之日,勒限六個月催追。追得銀兩,不交買賣人本身與刑部,該司官一同解送內庫。若逾限六個月,將承追官罰俸六個月。若逾限九個月,將承追官罰俸一「年。若逾限一年,將承追官降一級,罰俸一年。又勒限六個月催追不完者,將承追官著該管官題參,從重治罪。若買賣人混行謊告,枷號三個月,鞭一百」 等因。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題,本日奉:

旨:「依議。欽此。相應移咨」等因前來。准此。相應移咨吏

兵二部、並知照各該督撫將軍府尹八旗五城兵馬司、大宛二縣、將所追取銀兩不得交與買賣人,應彙解本部同批差轉交內庫。此係奉

旨案件、逐一查核、一體遵行可也

《禮部則例》
一康熙四十六年十月內部覆御史
[編輯]

趙:嗣後一應壇廟等祭祀齋戒,滿漢官員問,其有病症痔癤、病故不能齋戒者,各該部院衙門堂官詳查,出具印文,送移都察院太常寺。如咨送內有捏報情由發覺,將保送堂司官一併察議。又將孟冬不到官吏部尚書宋犖等,各罰俸六個月,奉:

旨:「依議。」

《兵部則例》
康熙四十六年二月一兵部題為謹
[編輯]

陳海洋等事。議得福督梁等疏稱,「閩、浙兩省海洋輪流分巡,不照平時盜案議處」 等語;應如該督等所題,嗣後兩省海洋行船有被劫者,閩省以總兵官為統轄,分巡之參、遊、守為兼轄;浙省以總兵官為統轄,本標之遊、守為兼轄。如有盜案,該督、撫題參到日,將兩省分巡、委巡各官降一級留任;統轄官罰俸一年,俱限一年緝獲。如不獲,題參到日,將分巡、委巡之參、遊守等官降一級調用。統轄之總兵官降一級,罰俸一年。再,巡哨期內,本汛並無失事,而別能拿獲奸艘一隻者,兼轄官紀錄一次。拿獲二隻者,統轄之總兵官准紀錄一次。如有多者,照數遞加。俟

命下之日,載入《例冊》,通行閩浙督、撫遵行可也。奉 旨:「依議。」

一、康熙四十六年三月內,兵部題為《海洋歷歲情形》等事。議得福督梁疏稱:「切惟前以粵東一、二鼠賊伺劫商船,閩省遂將商船造船給照具題,請定漁船止用單桅,不許越出本省境界。自題定至今,有禁之名、無禁之實。不若竟寬其途,使與商船一體往來。欲出外洋者,令十船編為一甲,應取連環保結。一船為非,餘船並坐而桅之。用雙用單,順從其便。」 再,嗣後造船,其責令歸船主取澳甲戶族裡長鄰佑保結,倘有作奸事發,船戶同罪。而查驗柁水保結等事,並屬可免。其船隻掛號,止嚴出入汛口。如由閩往浙,定於閩省出口處,將船照例呈驗蓋印放行;至浙,則於入口處呈驗掛號蓋印。其下至廣東者照此。倘有貿易遠去數省者,如由閩往江南,於浙江適中要汛,加掛一號;往山東,則於江南適中要汛,再加掛一號。再有遠去者,總計經過省分,一省必掛一號。返棹日,原從原處復驗,掛號而回。統於抵家日,將照送本籍印官查驗。如有漏掛與無故遲延及逾三月以外者,提拿問罪。再有出久不歸,與不「將照票送驗、拘查保結之澳甲等究問。」 漁船有出境捕魚者,與此一例驗號。至洋船往各番生理,於出口處掛號;回時於入口處比號,亦送本籍官驗照;有逾違者,治罪如例。其一切汛口,疊疊盤查掛驗,俱可不用再一船、一主。若船隻出洋有事,惟船主是問,亦不必計其船之租人與不租人也。其餘俱照定例而行。謹題請

旨:「奉」

旨:「該部議奏,欽此」欽遵。該臣等議得:該督既稱閩省

一切漁船,應與商船一體往來,欲出外洋者,將十船編為一甲,取具連環保結;一船為非,餘船並坐而桅之。用雙用單,並從其便。嗣後造船,其責全歸船主,取澳甲、戶族裡長鄰佑保結。倘有作奸事發,船戶同罪。至一船自有一主,若本主在籍,而船隻出洋有事發,惟本主是問。其船隻

出入洋面,令各省沿海沿口各官查驗掛號。如有違禁,照例治罪等語。均如所題,載入《例冊》可也。奉

旨:「依議。」

又六月一兵部咨:「查奉」

旨「限七日遞至偏沅巡撫、並湖廣提督」公文。遲誤一

案直撫趙將《良鄉》等一十五站遲誤職名提參,內有「新樂縣知縣張曾裕因公出境免揭,咨准部覆,免其議處」 在案。

又七月,一兵部題《為嚴飭驛站事》:「照得州縣驛遞額設驛馬,原係供應」

欽差大人官員及傳遞緊急公務而設,務期臕壯足

數,隨到隨應,庶公務不致遲誤。近奉直郡王諭,蘇松江西等省

「欽差到驛,不即應付、以致遲誤」等語。行查此案皆驛

馬倒缺不補,冒領錢糧,或疲瘦傷殘,不行更換,不堪馳騁。該員不即親身應付,以致遲誤者,議處之例甚明。應行文各省督撫、驛傳道,嚴行州縣驛遞,如有倒斃馬匹,不即照數買補;疲傷馬匹不即更換,留於驛站充數。仍前怠玩廢弛者聽。

「欽差官員報部、定將該管官員指名題參可也。」奉 旨「依議。」

一、康熙四十六年九月,內部覆廣督趙查「海洋形勢,各省不同。閩省商船仍照福督梁所題外,其粵東漁船仍照原式在於本境海南採捕閩省雙桅漁船,不得至粵混雜商船。至於商漁船隻出入本境口岸,遵照新例飭行沿海、沿口各官掛號;如有違禁,照例治罪可也。」 奉。

旨:「依議。」

一、吏部咨為咨查事:查得兵部咨稱,「直隸巡撫趙弘燮,以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二十日,浙撫拜進題本四箱,至良鄉縣固節驛馬夫許三,遺失一箱,將署固節驛事良鄉縣典史周讜指參,交與吏部議等因前來。應將署固節驛事良鄉縣典史周讜,照例罰俸一年。」

一、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內,部覆「直撫《趙涿鹿驛》失鈐遞解倉米火牌」 印信,應將驛丞顧顯貴罰俸六個月。奉

旨:「依議。」

《刑部則例》
康熙四十六年正月一刑部覆直撫
[編輯]

趙題、吳昌奉等毆逼弟婦姜氏、媳趙氏、女二姐自縊身死」 一案,昌奉合依凡因事威逼致死一家三命以上者,應僉妻發邊衛永遠充軍,至配所折責四十板。吳先合依「卑幼威逼期親以上尊長致死《為從減等律》、僉妻流三千里至配所責四十板。吳雯若聽從伊父昌奉指使代寫不嫁誓約合依不應重律責三十「板,仍於昌奉等名下追埋葬銀三十兩,給付死者之家」 等因彙題奉

旨:「知道了。」

一、刑部為《漏網旗逃等事,湖廣清吏司》案呈:該本部會同院寺會看得:強盜陳五等截劫東便門外小半璧店地方行客銀兩一案,據直撫趙審擬斬徒,分別援

赦具題前來。查旗人陳五於康熙二十一年間,曾

同賊夥張二等,在遼陽筆管兒鋪地方截劫客人銀兩,發往船廠當差。於三十四年逃回至京,訛詐民人王樂山,被控潛遁。於三十六年十一月十二日,陳五探知通州民何振宇糧食鋪內,有山西米客在京賣米得銀,遂邀逸賊常老兒並朱明德截劫銀兩分散。三十七年二月內,陳五因捕役張彪緝拿甚嚴,將張彪賺去揉瞎雙目,併拿假物騙人,被獲治罪,仍發船廠。後四十四年十月內,復又逃回,強詐通州民康文舉銀四十兩,被文舉奔控。於四十四年四月十二日將陳五拿獲解審,適夥賊朱明德看見,遂在理事廳衙門出首截劫之事。該撫歷審,各認情真。除陳五從前截劫銀兩等案已經審結,其訛詐康文舉係輕罪不議外,合依「強盜已行而但得財者,不分首從皆斬」 律,係旗人解部應斬立決。朱明德合依「知人慾告而自首者減罪二等」 律,應減二等,杖一百、徒三年。但事犯在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赦前應免罪陳五、朱明德名下贓銀並強詐銀兩。

應著落各犯家屬分別照追入官給主。逸賊常老兒嚴緝獲日另結。再,該撫既稱「前任內南路捕盜同知陳堯策疏防之處」 事,在

赦前應免議「再陳《五揉瞎》、捕役張彪雙目」 之案;從

前承審各官將陳五發遣逃回之處,並未審出,相應查議,亦在

「赦前毋庸議」 康熙四十六年二月十六日題。《二十》

四日奉

旨:「陳五著即處斬,餘依議。」

一、刑部為呈報事。該本部會同院寺會看得高計成毆死孟可將一案,據直撫趙審擬絞戍杖罪,具題前來。查康熙四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高計成甥女刨取孟可將地內蔓青,可將看見喝罵,又報明地方。計成聞知,即邀郝文竹同往理論,互相角口,當被孟選吉勸散。可將心猶不甘,欲赴縣控理,行至中途,撞遇「計成,復行爭鬧,計成即奪在傍陳二小鐵鋤毆傷可將太陽等處,復喝令郝文竹持磚毆傷兩腰眼,可將傷重當晚身死。」 該撫歷審,各認情真。據此,高計成合依共毆人因而致死者,以致命傷為重下手者絞,律應擬絞監候,秋後處決。郝文竹合依共毆人執持兇器亦有致命傷痕,律應僉妻發邊衛「充軍。至配所杖一百,折責四十板,妄報韓束曾在場同毆之鄉保郭三保,合依不應重律杖八十,折責三十板。段百宜獲日另結。韓束曾審係無干,無庸議。此案承審遲延之官,已經該撫參處在案,亦無庸議」 等因。康熙四十六年二月十八日題,二十八日奉。

旨:「高計成依擬應絞,著監候秋後處決,餘依議。」

一、刑部議覆貴州巡撫陳題「普安州民黃之英《自戳身死》」 一案。查王世爵頂名,龔正之同王國柱、吳希之,各詐黃之英贓銀三兩,索討餘銀,復行鎖拿,逼勒致死,係衙役不便,止責四十板完結。查並無衙役訛詐索取財物,逼人致死之條。據此,將王世爵、王國柱、吳希之,應比照姦徒串結衙門人役,陷害良善,詐騙財物者,枷號兩個月發落。律應各枷號兩個月,責四十板,仍追埋葬銀四十兩給付死者之家。其私撥王世爵頂替龔正之名字,執票提人之差頭劉天吉,合依《不應重杖律》杖八十,均革役。再該撫《疏》稱「普安州知州陳萬選、普安縣知縣熊永亮衙役勒詐,難免失察之咎。」 安順知府張宗彝,不將龔正之等真情審出,咎亦難辭等語。除陳、張俱經大計革職,均無庸議外,應將熊永亮照例降二級調用。查已經大計降調,應於補官日再降二級調用。嗣後衙役詐贓威逼人致死者,照此案治罪可也。康熙四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奉。

旨:「依議。」

一、康熙四十六年二月內,部覆江撫於題,「錢考致死金從雲」 一案,審擬絞罪,具題部,一議照覆。一議錢考與從雲素無仇怨,緣從雲之兄金陸森有蕩柴賣與錢考,價值未清,兩相爭論,從雲袒護伊兄,偶爾手推,不意跌在檻鐵扣上致死。據此,錢考情本理論,原無鬥毆,從雲死由誤跌,並非毆打致傷正律。註所云初「無害人之心,而偶至殺傷人者,皆準贖罪錢」 考相應。比依過失殺人准鬥毆殺律,收贖銀十二兩四錢二分給與營葬是否相符。伏候。

上裁。奉

旨:「依議。」

一、康熙四十六年二月內三法司覆直撫趙報明事,「宗大等毆死趙二」 一案。查宗大與趙二素無嫌怨,四十五年四月三十日晚,趙二欲取秫鞂炤火吃煙,張三回子向趙二說,風大恐致火燭,趙二輒加謔詈,又以煙管戳張三回子之口,將趙二撞倒。趙二怒詈,趕毆張三回子,腳踢趙二右腿,拳毆左右肋,宗大聞聲出勸,因趙二詈罵,遂拳毆劃破趙二右眼胞。後趙二因眼胞抽風,醫治不痊,越十日身死。該撫歷審情真,宗大合依鬥毆殺人律,擬絞監候,秋後處決。張三回子雖毆有致命傷,並未執有兇器,合依餘人律,杖一百。具題奉:

旨:「宗大依擬應絞,著監候,秋後處決,餘依議。」

一、康熙四十六年三月初三日,戶部咨:「為請」

旨事、先經臣部具題、「八旗司旗、民為地畝房產人口」

互相爭告,並主僕互相爭告事件,審質原無定限。此後臣部所審事件、照刑部例、限一月內完結。有提人行查之處、以到部之日扣限。奉

旨「依議」在案。但今在各州縣提人、並不依限解部。嗣

後一應行提事件,直撫嚴飭各州縣,限文到二十日內,即行申覆解部。如不依限申覆解部,將州縣官指名題參。相應知照直撫可也。

一、康熙四十六年三月內,刑部會覆江撫於題,「山陽縣賊犯宋九錫、徐壽、吳泰來、江弘遠、汪尿子同夥六人,共謀行竊生員孫鼎家一案。各賊挖洞,留汪尿子、江弘遠在外接贓。宋九錫等四賊,由洞而入,遭事主家人周三驚起,九錫以刀。」

轉授徐壽架於周三頭上,恐嚇眾賊燃燈進房,席捲衣資,由洞而出。宋九錫等四賊,共謀為竊行者,為強盜律擬斬立決。汪尿子、江弘遠,照《不行》之人擬竊具題奉:

旨、「這事情原審並未明晰、人命所關。著九卿、詹事、科」

道會議具奏。欽此。駁行覆審。復經江撫以宋九錫等雖未傷人。而強劫顯著。似應照律擬以駢斬。但強盜未經傷人。

特恩免死、減等發遣。各犯、原欲行竊、與預謀強劫者

有間,宋九錫等應照免死減等之例,發與黑龍江新滿洲為奴。汪尿子江弘遠仍擬竊具題。奉部照覆。

旨:「依議。」

又三月一三,法司議覆偏撫趙題《李鳳生毆死胞兄李茂生》一案,奉:

旨:「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具奏。欽此。」查李茂生扭打鳳

生不放鳳生情急還毆,原無殺兄之心。且《鳳生》父母俱亡,兄弟三人已死,皆無子絕嗣。應將李鳳生免死,枷號兩個月,責四十板等因。奉

旨:「依議。」

一、刑部為回明閱究事。會看得:越獄賊犯趙三等行竊內黃縣賈耀龍牛驢,並趙六紮死劉天祿一案,據直撫趙弘燮審擬絞流徒杖,具題前來。查趙三知賈耀龍家畜有牛驢,糾合現獲賊犯范鴨子等同夥五人,於康熙四十四年七月初七日夜,越牆進院,偷竊牛驢而逸。失主。賈耀龍按蹤追尋至趙三門首,遂赴縣報告,該縣差役董英赴清豐縣關緝趙三,清豐縣復添差劉天祿等。趙三聞知,即令嫂兄潘太迎阻,伊即越牆躲入鄰居王次吾家。天祿等帶住潘太,向次吾索捕,因次吾抗拒不發。」 董英先將潘太管押赴縣,天祿等即在王思家莊安歇。趙三欲行奪回,潘太糾合伊弟趙六等七人,是夜各持械去。時天祿出問,趙六戳傷天祿左乳肚腹等處,次日殞命。於本月二十三等日將趙三等緝獲。趙三於八月初四日越獄脫逃,該撫歷審,各認情真,除已死禁卒張增福、崔進不議外,趙六合依「聚眾中途奪罪人殺人下手者絞」 ,律應監候秋後處決。岳群僧、孫五、范鴨子,除竊賊輕罪不議外,俱合依《為從》律杖一百,僉妻流三千里,至配所各折責四十板。王次吾合依不應重律杖八十折責三十板。禁卒安玉、劉新、呂文廣,俱合依「《獄卒不覺失囚律》杖一百、徒三年,至配所各折責四十板:均革役。刑書宗鑣,合依不應重律杖八十折責三十板。脫逃之趙三、張二傻、劉三嚴,緝獲日另結。再該撫《疏》稱「監斃張增福之管獄官,係內黃縣典史何宗海,相應附參。查《定例》:州、縣監獄吏目、典史專管獄內,監斃一人者罰俸三個月」 等語。應將內黃縣典史何宗海照例罰俸三個月等因。康熙四十六年四月十五日題,二十六日奉。

旨:「趙六依擬應絞,著監候,秋後處決,餘依議。」 《附道》。

詳「巡道李毓柱看得內黃縣賊犯趙三等行竊賈耀龍家牛驢,並扎死清豐縣捕役劉天祿及《趙三越獄脫逃》」 一案。緣趙三居住清豐縣之石村,與內黃縣段家莊居民賈耀龍家相近。三素行不軌,瞷知耀龍家蓄有牛驢,遂起意行竊。糾合現獲賊犯范鴨子、岳群僧、孫五與未獲賊犯張二共夥五人,俱未持械,於康熙四十四年七月初七日,在趙三家取齊。時至三更,咸登事主之門,范鴨子在外瞭望。趙三等四人踰牆進院,開門竊其牛驢而歸,分賣與韓玉書、蘇國祚,得銀入己。當行竊之時,耀龍聞聲起視,賊已遠颺,遂持燈按牛驢之蹄蹤,尋至石村趙三門首,不復再有蹤蹟,知為趙三所窩。彼時內邑高令入簾公出,因於初九日稟報縣丞差役董英赴清豐縣關提添差劉天祿、劉標、尚文彩三人慣捕,於十二日同至石村。趙三知而欲逸,令其嫂兄潘太出門攔阻,互相爭鬧,而劉天祿乘空驟入,趙三遂踰牆越至鄰居王次吾之家,求其救援。天祿等即至次吾家索人,次吾藏匿,趙三復率子王四等持械抗拒。天祿等知趙三不可復得,遂拘潘太而行。中途盤結潘太,將行竊之五人姓名並賣牛與韓玉書情由,一一告知。而董英往喚事主賈耀龍前來認牛。劉天祿等管押潘太行至王思家莊,適董英、耀龍中途相遇,時已薄暮,耀龍即邀天祿等同至伊表弟王光喜家,宿於空房之內。十三日黎明,劉天祿、董英、賈耀龍同往韓玉書家認牛,尚文彩、劉標押潘太在莊等候。迨晚,天祿等將贓牛起回,董英先押潘太赴縣。賈耀龍、劉天祿因起贓往返步履維艱。

與尚文彩、劉標仍宿於王光喜空莊房內。斯時潘太已去在,劉天祿等自料高枕無憂。豈期日間潘太之母前來送飯,因思為趙三所累,回至三家吵鬧,三詢知潘太尚在王思家莊,遂起意劫奪,糾合伊弟趙六,並夥賊岳群僧、范鴨子、張二傻、孫五以及劉三,一共七人,乘夜持械,偕至王思家莊,分佈把風入室。斯時尚文彩等聞呼潘太」 ,俱各畏避,獨天祿一人挺身出詢,適遇趙六持鎗當門站立,正觸鎗鋒,受傷退轉,因聞屋內有人,不敢復入,隨又出門,被趙三迎扎一鎗,於是天祿之左乳肚腹受傷兩處,從轉身北走,趙六紮其脊背。天祿奔至北豁口,又遇岳群僧棍擊其頂心,復回身南走,又被趙六紮其肚腹。天祿孤身莫敵,復奔北豁口,踰牆遁出,因受傷深重,越宿殞命。當據《開州代驗》通報。」 而潘太亦將行竊之趙三等出首,移關清豐縣,將趙三、趙六等,於七月二十三日移解內邑收禁。詎趙三詭計百出,假裝病狀,愚惑禁卒。至八月初四日,禁卒張增福等見其飲食少進,信為真病,未免少弛防守。時至「晌午。因係白晝,增福等均往南屋吃飯,豈趙三乘間越獄脫逃,及至追尋,祗於後園牆下拾其所帶扭鎖。」 當據縣丞等詳報追緝,杳無弋獲。曾將《越獄疏防》揭參,復又駁審在案。茲據該縣府審明招解前來。本道覆鞫之下,各犯供吐如繪,且贓經主認,傷杖相符,其為此案真賊真兇無疑。除竊盜輕罪不議,其劫奪潘太係逃犯趙三為首,趙六等為從,而趙六鎗刺劉天祿致死,合依「聚眾中途打奪殺人下手致命」 律,絞扺不枉。岳群僧孫五、范鴨子,均合依「為從減一等」 律,杖流允宜。王次吾藏匿竊賊趙三,若照「《藏匿罪人律》計贓減等,罪止笞五十,未免情重法輕,應照縣擬予以不應重杖,庶足蔽辜。次吾之子王四、王士爵、王士祿,合依「《家人共犯律》免科。至買牛之韓玉書、蘇國祚,及說合之岳煩,審不知情誤買,相應免議。除韓玉書之銀已經退還外,蘇國祚之銀應於范鴨子名下追給起獲牛驢,給主收領。再,趙三越獄脫逃,嚴審禁卒,雖堅稱並無受財故縱情弊,但疏忽之咎,實所難辭。除禁卒張增福、崔進取供後病故不議外,安玉、劉新、呂文廣俱合依獄卒不覺失囚者減囚罪二等律,各杖一百,徒三年革役。刑書宗鑣據供,不過晚間在監提牢守宿,日間放風,驗明肘鎖之後,監門封鎖,不敢擅入,只顧在房辦事,白日看守人犯,實係禁卒專司,且稱自從《趙三》一案賊犯進監之後,惟恐疏虞,又經回明捕衙,將在外伺候提牢禁卒撥入一名進內,同行看守,則是刑書之防範各犯,既詳且慎矣。今若以白晝越獄之案,遽坐宗鑣,以常律杖徒,又未免法重情輕,但既名刑書,不應重杖,亦所難辭。逃犯趙三、張二傻、劉三等,嚴緝獲日另結,餘審無干,亟請省釋。是否允協,統候憲裁。至監斃張增福之管獄官,係內黃縣典史何宗海,相應開揭,同送到圖結,呈詳憲臺,隨招附參。其崔進病故圖結,擬合一併呈送。但該犯係解審途斃,並非在監病故,所有管獄官職名,無從查揭。再此案承審遲延職名,業經參展在案,合併聲明。一、刑部《為飭查事:貴州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刑科抄出直撫趙題前事。該本部看得,先準直撫今陞大學士李疏參「打死李三」 一款,臣部行令該撫另審題結去後。今據直撫李疏稱:「康熙四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保定縣參革貢生馮鋐,將銀三百兩交與鹽店掌櫃人曾岱買糧,岱又將銀轉交與劉茂盛代買。」 是年九月二十五日,有李三攜豆赴集貨賣,為茂盛「給帖收下,繼即交價,忘掣其帖。三復持帖向鹽店支銀,岱復憑帖又給其價。茂盛惡其重支,出言恥辱。李三乘醉怒罵不已,適見僱工人黃二,又故為牽罵。二聞言欲鬥,經眾人拉勸出店,距三仍行跳罵,失足跌倒台階,磕傷腦後致命,次日殞命。」 當據屍妻楊氏控縣,該縣驗係跌傷是真。氏旋因窮苦,與屍兄李重富央同里之肉張三轉煩生員李元之求給棺布息事。曾岱因事由買糧而起,致字與鋐,鋐令給銀十兩。《肉張三等》又募湊銀七兩一錢,給付屍親,赴縣求息。經陞任知縣鄭富民因驗非毆打之傷,即嚴訊馮鋐亦供稱「是日並未在店。將劉茂盛等擬以杖罪,馮鋐等擬以笞罪」 等因具題前來。查該撫既稱李三失足跌倒台階之下,遂傷腦後身死,但召釁實始於茂盛。據此,召釁之劉茂盛,與不行勸阻之曾岱,並先欲毆三,復經勸止之黃二,控告在官之後,得銀領埋。李三之妻楊氏,李三之兄李仲富,均

「《合依不應重律》杖八十,各折責三十板,出湊銀兩給付屍親之馮鋐、李元之肉。《張三合依不應輕律》笞四十,各折責十五板;馮鋐係參革貢生、李元之係生員、楊氏係婦人,俱照例折贖。楊氏等所得銀兩既為李三備棺埋葬應免查追。至此案該撫審係李三自跌身死、陞任三河縣知縣鄭富民不行通報之處無庸」 議等語。據此,應將鄭富民無庸議,其承審遲延之官,該撫既稱疏參在案,亦無庸議等因。康熙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彙題,五月初五日奉。

旨:「知道了。內邦哈布甚屬兇惡。著再嚴挐究審具奏。」

欽此

一、刑部咨開,李自玉係正法韓起龍謀死杜三為從擬絞,四十五年秋審免死減等擬流之犯,查原疏內並無「父母衰老,家無次丁」 之語,今忽稱「家無次丁,准其留養,不便遽結」 等因到縣。該職查得四十五年秋審可矜人犯,李自玉之父李文新,年逾八旬,家無次丁,隨經照例出具印甘結,申請咨部存留養親去後。今奉院准刑部咨,以原疏內並無父母衰老,家無以次成丁之語,不便遽結等因。伏查律載,若犯死罪非常,赦所不原,而祖父母、父母老疾應侍,家無以次成丁者,開具所犯罪名奏聞。取自

「上裁」等語,則《初招》內非常赦所不原之罪,方可聲明。

奏請而罪在不赦者。似未便違例瀆陳。查李自玉係同韓起龍謀殺杜三案內為從之犯。夫謀殺人之首從。罪非應赦故定擬之時雖知自玉之父衰老應侍家無次丁不敢入招擅請留養者良有以也今起龍久經正法。自玉緩決數年。去年幸獲矜宥之

特恩,應邀留養之曠典。況查現行例內,九卿詹事科

「道會議,軍流人犯存留養親之例,其原疏未經聲明,及發遣時有控告者,嚴行確查,取該地方官印結,准其留養」 等語。查自玉之父母,老邁龍鍾,殘喘一息,經卑職驗看情真,復嚴查家無次丁,適與定例相符。是以出具印、甘各結,申請留養。若因原疏未經敘明,遵照部文,竟將自玉投畀遐荒,恐文新桑榆晚景,奉養「無人。」 行見饑寒交迫,必作「饑殍」 ,殊非。

聖天子矜老宥罪之隆恩。理合備敘前由、再行申請

俯賜鼎詳,咨部仍予留養,俾文新不即遽填溝壑,則

「皇仁憲德、並垂不朽矣。」嗣於四十六年七月二十六

日,准刑部咨,「以謀殺人係常赦所不原,其存留養親之處,不便遽准,應移咨該撫具題,到日再議」 等因。道詳:該巡道查得豐潤縣免死減等流犯李自玉,蒙院准咨,以謀殺人係常赦所不原,其存留養親之處,不便遽准,應具題到日再議等因。第查康熙四十六年五月十七日,蒙院准刑部咨開為欽奉:

上諭事:「廣西清吏司案呈準直撫趙咨稱流犯高燦」

行令僉妻發遣去後。嗣據棗強縣申稱:「高燦之父高強已故,伊母劉氏年逾六旬,家無次丁,與留養之例相符,取有地方官印甘各結」 等因,咨請前來。查高燦係同高正全謀殺為從加功擬絞秋審二年緩決免死減等之流犯。今該撫既稱高強已故,伊母劉氏年逾六旬,家無次丁,咨請留養,與例相符。應將高燦照「例枷號兩個月,責四十板,准其存留養親可也」 等因。康熙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彙題,五月初九日奉。

旨:「知道了」等因,咨院行道轉行欽遵在案。今《豐潤縣》

李自玉係謀殺人,為從秋審緩決免死減等之犯,與棗強縣高燦情罪相符。彼案既沐矜全,則李自玉一犯,亦應詳請咨覆大部,一視同仁,免投遐荒,俾伊父李文新不死於饑寒,實為恩便。又四月一刑部覆廣撫梁《疏》稱,粵東起解免死減等人犯,經督臣郭具奏照逃人例遞解,已蒙

俞允欽遵在案。今粵西地處邊末,比廣東離京更遠。

亦請照逃人例遞解前來。應如所題,嗣後粵西起解免死減等盜犯,悉照逃人之例遞解可也。奉

旨:「依議。」

一、康熙四十六年四月內,部覆浙撫王題「為《寧邑鄉村被盜》」 等事。會看得:盜犯高敬廷等行劫海寧縣鄉民王君徵家一案,據護撫審擬斬流,分別援

上諭:「具題前來。查在逃盜首周四,起意行劫王家遂。」

與顧大商量,約同高敬廷、周六等坐船一隻,令姚大引路,於四十三年九月三十日夜至事主之家附近上岸。姚大隨即回家,各盜同往掘牆,事主知覺喊叫,各盜奔逸。周四復欲行劫敬廷。

同周六回船未去,餘盜復往打門入室,劫取財物而去。鄰人姚惠生等聞知起救,俱被顧大打傷。顧大當即被獲,周四各盜未曾分贓拏獲船戶顧錫臣供認送周四逃往吳江縣地方,無獲。將現獲賊高敬廷等,該撫歷審情真,顧大、周八病故不議」 外。查高敬廷、周六先因事主知覺,即奔回船,並不同行,又未分贓。今承審各官不行詳審,照強盜得財律擬斬,與律不符,應改照「凡強盜已行而未得財者」 律,杖流。姚大合依「《窩主既不同行又不分贓律》,杖流。顧錫臣合依「知人犯罪事發,送令隱避」 減一等杖流。事犯,在

上諭:「以前均免一等錯擬,承審各官查參,到日再議。」

可也奉

旨:「依議。」

一、刑部「為《欽奉》」

上諭事:「廣西清吏司案呈準直撫趙咨稱流犯高燦」

行令僉妻發遣去後。茲據棗強縣申稱:「高燦之父高強已故,伊母劉氏年逾六十,家無次丁,與留養之例相符,取有地方官印甘結」 等因,咨請前來。查高燦係同高正全謀殺人為從加功擬絞,秋審三次,緩決免死減等之流犯。今該撫既稱高燦之父高強已故,伊母劉氏年逾六旬,家無以次成丁,咨請留養,與例相符。應將高燦照例枷號兩個月,責四十板,准其存留養親可也。康熙四十六年五月初九日奉

旨:「知道了。」

又五月一三,法司核覆江撫於題「劉玉節誤毆大功兄劉仁遠致死」 一案,擬定決斬。奉:

旨:「人命關係重大。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具奏。欽此。」該

臣等查玉節與伊堂兄仁遠素無嫌怨,因姪國瑚見仁遠居坐不起被罵,國瑚見節父奮翀辨白,兩相爭論。玉節護父持棍擊瑚,誤傷仁遠偏左眉梢殞命,依律應斬決,但係救父情迫所致。劉玉節應改擬「免死減等」 ,僉妻流三千里,折責四十板,仍於玉節名下追埋葬銀二十兩,給付死者之家。奉。

旨:「依議。」

又六月,一刑部咨:「據直撫趙咨稱,直屬旗民雜處,如有債租田土鬥毆細事,旗人動輒駕捏虛詞,赴部控告,將毫無干涉愚民牽連詞內,奉部提訊,下司不敢不遵,廢時失業,無辜拖累。除干連職員或緊要當差之人外,其一切債租田土細事,仍照例批發理事同知、通判查審,庶民人無廢時失業拖累之苦」 等因前來。查該撫既稱一切債租鬥毆等事照例批發理事同知、通判查審,應知照該撫可也。

一、康熙四十六年六月內,刑部覆「江撫於劉三等《行竊致死張應壽、汪朋九二命》」 一案,照竊盜威逼人致死律擬斬。援。

赦減等三次,具題部覆,以劉三等如果,竊是真慮

「失主擒拏擊艙,恐嚇上岸,即應逃避;復行上船號聲,招回同夥四人,肆行搜劫。」 揆此,劉三等將失主打落水中,強劫顯然,駁令嚴審。遵即覆審,劉三等被失主驚覺,先行躲避,慮其追拏,就船恐嚇,原為脫身之計。伏地良久,因不聞喊叫,竊意復萌,拍手為號,招回同夥上船,攫取衣資。其失主實係落水身死。今擬以強盜立決,不特劉三無承認之供,即失主亦具呈認竊。如竟照《竊盜》援

赦!又恐賊忍刑求生,不吐真情,亦未可定。應將劉

三,仍照《竊盜律》擬罪援

赦監候彭美照《竊盜為從援》。

赦免罪前來。查此案不便。即照竊盜完結。劉三著

監候彭美。著保釋石守印、周老兒。獲日審明強竊之處。具題到日再議可也。奉

旨:「依議。」

一、康熙四十六年六月奉

旨、「嗣後口外地方、如有人命事情、該部即差司官、前」

往察審驗明啟奏

又七月二十一日,戶部咨開:「查四十四年九月內,本部以八旗司旗民互告事件質審,原無定限,承審官不行速結外,州縣提來人民,候審苦累。此後本部所審事件,限一月內完結。有提人行查之處,以人文到部之日扣限。」 等因具題。於十月初四日奉:

旨「依議在案。相應行令該撫,如旗民互訐事件在外。」

官控告者,令外官審報巡撫完結。有在部控告,經本部行提行查者,應照《本部題定之例》遵行可也。

又八月,一刑部議覆浙撫王疏稱,起解免死減等各犯,以及軍流人犯,覆江撫於請照逃人之

例遞解部覆奉

旨俞允欽遵在案。今浙江較之江南更覺稍遠。宜與

江南一體,自後應將浙省地方起解免死減等各犯以及軍流人犯,俱照逃人例一體遞解等因前來。應如所題,自後將免死減等盜犯以及軍流人犯俱照逃人例遞解可也。奉

旨:「依議。」

一、刑部堂牌為知照事開內隨咨:據正黃旗三都統覆稱,「本旗並無逃人李重官姓名之人」 等語。查例內,「一、凡各處解送逃人,未經到部,審明真假,逃人在途脫疏者,暫免議,俟得獲逃人之日再議」 等語。據此,應行該縣將逃人李重官嚴緝務獲解部,到日再議。康熙四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萬全縣奉到前件,嗣蒙巡撫揭參萬全縣知縣崔赫,僉差不慎,奉

旨「議處。」抄到刑部,咨送吏部,部議「將崔赫革職」在案。

嗣於康熙四十六年八月初十日,直撫趙准刑部咨為陳情復職事督捕清吏司案呈:看得:據直隸萬全縣詳稱,拿獲賊犯李重官,供係正黃旗包衣牛彔下李穩泰家人。卑職遵例選差,於正身中有家產,解役謝存福、曹應舉,押解大部至沙家屯地方,扭鎖脫逃。夾訊謝存福等,僉供並無賄縱情弊。申報大部。又蒙部示咨:查正黃旗三都統,並無李重官姓名之人逃去。查《例》內逃人未經到部,審明真假,逃人在途疏脫者暫免議,俟得獲逃人之日再議等因在案。卑職已差捕役四方按緝矣。驚讀邸抄,蒙吏部將所參僉差不慎之處,竟議革職。查《例》內,如逃人一名,差有家產正身,解役二名,押解途中脫逃,地方官免議革等語。且本省撫憲所參疏內亦已聲明遵例選差,並無有非正身,無家產解役字樣,卑職處分,例應免議,冤枉革職,情實堪憐,懇恩察例,會同吏部合詞具題,照例開復等因前來。查開復官員緣由,該撫具題,事隸吏部。本部不便遽議,應知會該撫可也。

一、吏部題為《盜案之稽延日甚,承審之議處宜嚴事,會》議得:先經九卿議覆江撫於《條奏疏》稱,以承審盜案再有不結,復參遲延者,承問官各照承審人命新例議處。如有捕役誣良及帶銷別案,初次不能審出,被司道等官指駁之後自行審出者,免其處分。其有鍛煉失實者,另行嚴處等因。吏部以人命盜案各有處分今又以承審盜案請照《人命》新例誠恐地方官員冀免議處、誣拿良民草率定案、使無辜之人致受冤抑亦未可定應將該撫所題之處毋庸議等因具題奉。

旨:「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具奏。欽此。」查得已獲盜案,承

審遲延者不嚴定處分,恐地方官任意遲延及司道府徇庇屬員,以致盜案遲久不結。嗣後已獲盜犯,贓證明確,不速行完結,任意遲延者,應如該撫所題,照《人命新例》,將承審官及該管上司議處。其盜案如果有贓證未明,尚須質審者,該督撫另行題明,俟

命下之日,通行各省遵行,載入《例冊》可也。康熙四十

六年九月奉

旨:「依議。」

一、刑部覆《直撫趙咨》稱:「真定縣禁卒徐昌齡同張成在監守宿,至四更睡熟底二張三扭脫鐐。」挖牆而遁。審無賄縱情弊,將徐昌齡等擬徒杖前來。徐昌齡、張成,合依「《獄卒不覺失囚》減囚罪二等」,律應徒三年;刑書黃興業,合依《司獄官典》減獄卒罪三等,律應徒年半;更夫王邦定等,合依不應重律杖八十。再該撫咨稱,黃興業之母彭氏,年老孀居,止生興業一子,家無次丁,與留養之例相符。取具印甘各結,咨請留養。查《例》內「凡徒罪犯人祖父母老疾無倚,家無以次成丁,准其存留養親」等語,黃興業應照例杖一百,餘罪收贖,准其存留養親。康熙四十六年十月十六日彙題,十九日奉。

旨:「知道了。」

一、直隸大名府開州王二格賴姦五歲幼女直撫趙擬絞罪具題部覆照光棍例擬斬立決。康熙四十六年十月內奉。

旨:「王二格賴著即處斬,餘依議。」

一、刑部為活殺姪命事。會看得耿惠等毆死吳成之一案,先據護理浙江巡撫印務按察司武國楹疏稱,係朱彥英山上桃樹被人砍伐,即勒朱元琛指扳成之等同砍。成之隨與理論《角口》。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初一日,成之撞遇彥英,互相毆打。彥英聲喊「有張國祥。」 耿惠公聞知出視。張國祥執棍先毆成之太陽,耿《惠公棍毆成之》。

肐肘、臁肕、骨折。嚴三才棍毆成之臀膝,成之傷重,至十四日殞命。歷審情真,將耿惠公等擬以絞戍,杖罪具題。臣部等衙門以毆傷太陽致命之張國祥擬軍毆傷肐肘、臁肕,非致命之耿惠公,擬絞,與律不符。行令確審定擬具題去後。今據浙江巡撫王《疏》稱:「張國祥棍毆成之太陽,雖屬致命,僅止皮破傷輕;耿惠公棍毆成之肐肘臁肕骨折傷重,耿惠公等仍照前擬。」 等因,具題前來。據此,耿惠公合依共毆人因而致死,下手傷重者絞律,應擬絞監候,秋後處決。張國祥合依共毆之人執持兇器,亦有致命傷痕者,發邊衛充軍,律應僉妻發邊衛充軍。至配所杖一百,折責四十板。朱彥英、嚴三才,俱合依餘人律杖「一百,各折責四十板」 等因。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題,二十一日奉

旨:「耿惠公依擬應絞,著監候秋後處決,餘依議。」

一、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刑部會同九卿議覆李三元毆死小功兄李柄權一案。查李三元罵柄權家僱工人李進才強嘴,三元酒醉,拿門傍木棍要打進才,進才向三元背後跑去,三元趕打,誤中柄權頂心,越四日殞命。三元與柄權素無讎隙,因趕打進才,誤中柄權打死,原無欲殺之心,改為「免死減等」 ,僉妻,發烏喇當差,至配所鞭一百,仍照例追埋葬銀,給付死者之家。奉

旨:「依議。」

一、刑部「為《欽奉》」

《上諭》事:「雲南清吏司案呈據直撫趙咨稱:流犯李自」

「玉之父李文新年逾八旬,家無次丁,取有該地方官印甘各結准其存留養親」 等因前來。查李自玉係同正法韓起龍謀殺杜三為從擬絞,四十五年秋審免死減等流犯。今該撫既稱李自玉之父李文新年逾八旬、家無次丁。取具印甘各結咨送前來與留養之例相符。應將李自玉照例枷號兩個月責四十板准其存留養親等因。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彙題,十六日奉

旨:「知道了。」

一、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內,部覆「豫撫汪除免死減等盜犯仍僉差解部外,其一應軍流人犯照閩粵等省之例,逐程遞解,仍給兵牌護送可也。」 奉

旨:「依議。」

一、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九卿會覆「偏撫趙打死父命事」 一案,三法司議覆,照律決斬具題奉:

旨:「人命關係重大,著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具奏。欽此。」

查謝宗仕等祖在時,有田六十二畝,已售胡姓。宗仕之父名揚贖回。宗孔藉為祖業,希圖分佔,攜妻子持小刀赴名揚家鬧嚷,刀傷名揚手背,疾呼救命。其子宗仕臥病在室,聞喊急持棍奔救,毆死宗孔。其宗孔持刀傷叔手背,亦應死罪。宗仕救父情切,改擬免死,枷號兩個月,責四十板。謝宗蘭亦因救父助毆,應免徒罪,責四十板,仍照例追埋葬銀二十兩給付死者之家,餘照《三法司原議》奉

旨:「依議。」

一、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內,直撫趙題「曲陽縣《王之綱致死楊進甫》」 一案,將之綱審擬絞抵。僱工人楊獻雲,雖聽主使令,將進甫拴於窗上,但縛手繫頸,俱出之綱、之手。獻雲並無下手致命,應照餘人律滿杖。

一、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內,部覆直撫趙咨稱:「白四係行劫真定縣周進江並槁城縣趙興朝、無極縣張進楨及路三家案內之賊犯。彼三案聲明白四俟無極縣張進楨之案審明,仍於路三殺人案內從重歸結。其周進江等三案已俱奉有回咨,將各盜轉行分別發落在案。」 今張進楨一案亦奉有部咨,雖雲白四「於《路三》案內決斬梟示」 ,但未奉。

旨明示,「未敢冒昧自專,咨請部示發落」等情前來。查

白四,先經本部等衙門議覆,俟無極縣張進楨家盜案審明,仍於《路三家案》決斬梟示。雖未奉

旨。明示而

旨意有「餘依議」三字,況各案題稿分晰甚明,已經移

咨該撫在案。相應仍咨該撫遵照各案題稿,將《白四》歸於劫殺路三案內決斬梟示可也 。又案內賊犯劉黑子,因有打死無極縣范三之案,亦聲明應於《路三》案從重歸結,決斬梟示。奉

旨:「依議院行竟處決訖。」

一康熙四十六年廣平府成安縣民人何興之妻聶氏「被曹秀等拐賣」 一案。緣聶氏屢被伊翁與夫責罵因而夤夜逃走至賈秀之家被秀等

領去,賣與人為妾,並非秀等拐誘同逃,應比照收留在逃子女不送官而私賣者杖徒律准行。一,康熙四十六年刑部「《為監斃主命事》。豐潤縣旗人赫慎,打死家人老哥,其開戶人老哥之姪虎什巴,將赫慎父子綁送到縣監斃」 ,律無正條,應比照奴婢毆家長律,應擬斬立決。牛張為從杖流,該縣將打死家人,另戶旗人不行詳問,即擅行監禁致斃。查律內,將囚不應禁而禁致死者,問發為民。知縣王夢麟應照此律革職。一康熙四十六年刑部議:「原任通州知州許毓芳,以張祚昌之妻張氏串張三毆死伊姑周氏,詳報後未審擬成招,即告病離任。嗣後經署官審出,係捕役任三唆誣,招內將該州未經成招,免議」 《題請奉部覆》,以「該州雖未成招,但不能審出真情,仍降一級調用,《已經休致,照例註冊》。」 一、康熙四十六年刑部為欽奉

上諭:「事覆廣撫梁咨,應移咨該撫:嗣後如有病故,流」

犯所遺妻子有情願攜骸回籍者,即令地方官給文放還,統於年終彙造清冊,報部存案,並通行各省可也。

又四十六年,平山縣民賈四同任氏「謀死親夫楊天龍」一案,賈四與任氏通姦,懷孕謀死天龍棄屍河內,屍兄於七月內告發。與前案略同。前案康熙四十四年任丘縣民王守貴「因姦謀死陳進孝」 一案。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