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第153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五十三卷 |
第一百五十三卷目錄
儀仗部彙考六
宋四〈孝宗隆興二則 乾道三則 淳熙三則 寧宗慶元一則 理宗寶慶一則 淳
祐一則〉
考工典第一百五十三卷
儀仗部彙考六
[編輯]宋四
[編輯]孝宗隆興元年詔有司討論德壽宮輿輦儀衛
[編輯]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儀衛志》太上皇儀衛,隆 興元年孝宗嗣位,詔有司討論德壽宮輿輦儀衛。先 是,紹興三十二年六月詔上皇日常朝殿差御龍直 四十三人執仗排立,並設繖扇鳴鞭。宰執退朝仍赴 德壽宮起居,如遇行幸令禁衛所隨以祗應。兩奉上 皇旨,卻而不受。故復有是詔。尋有司上言:「漢之未央, 唐之興慶,其車輦儀衛,不載今父堯子舜事親典禮, 凡往古來今所未備者,當以義起,極其尊崇,為萬世 法。」遂定宰執百官詣德壽宮起居,則禁衛所依後殿 坐儀,排列禁衛二百九十七人。祗應行幸,則禁衛所 差行門禁衛諸班直、天武親從官及繖扇、鳴鞭、燭罩 等合五百人隨行。扈從前引七十人,內行宮殿前崇 政殿親從一十人,都下親從二十人,快行親從二十 人,殿前指揮使二十人,中道六十人,編排禁衛行子 一十人,執從物。御龍直三十人,執繖扇;天武一十人, 崇政殿親從攔前一十人,禁衛圍子四重四百人。第 一,崇政殿親從一百人;第二,御龍直、骨朵直弓箭直 三十人,東西班七十人;第三執燭罩。都下親從一百 人,第四,內殿直一十人。散員散指揮、散都頭、散祇候, 金鎗、銀鎗班各一十人,後從殿前指揮二十人。 隆興二年,詔以鹵簿勞民,特令減省。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儀衛志》:「孝宗隆興二年 正月,以鹵簿勞民,乃令有司條奏其可省者。次年郊 祀,止用六千八百八十九人,蓋減紹興二十八年人 數之半也。」
按《文獻通考》:「孝宗隆興二年,將行郊祀,詔遵藝祖典 故,省約儀衛除玉輅、逍遙平輦外,八寶下人數及車 輦儀仗皆令減損,視紹興二十八年之數權減其半, 用六千八百八十九人。鼓吹、警場舊用一千一百五 十九人,亦三分減一。」
按《玉海》,「隆興二年二月,詔遵太祖典故,省約儀仗減 半,用六千八百八十九人,鼓吹警唱三分減一,省四 輅祀回,止乘平輦。」
乾道元年紫宸殿望參詔依儀制設仗
[編輯]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乾道元年十月十 八日,皇太子受冊畢,稱謝紫宸殿望參官赴起居,依 儀制設仗。兵部言,「紹興十三年六月六日,紫宸殿望 參設黃麾角仗一千五十六人。」從之。
乾道四年,更定車駕詣德壽宮、景靈宮儀仗人數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乾道四年,中 書門下奏,「車駕詣德壽宮,用殿前司六百二十九人, 皇城在內巡檢司三百九十一人,崇政殿四百四十 九人,凡一千四百六十九人。四孟詣景靈宮,用殿前 司八百七十五人,皇城在內巡檢司五百二十八人, 崇政」殿五百二十一人,凡一千九百二十四人。以左 藏南庫絹二千匹下文思院製其衣服。
乾道六年,詔「郊祀用五輅大安輦」如舊儀。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儀衛志》,乾道六年之郊, 雖仍備五輅大安輦、六象,而人數則如舊焉。自後終 宋之世,雖微有因革,大抵皆如乾道六年之制。若明 堂則四輅大安輦皆省,止用三千三百十九人。故事, 祀前二日詣景靈宮,皆備大駕儀仗乘輅。中興後,以 行都與東都不同,前二日止乘輦。次日,自太廟詣青 城,始登輅,設鹵簿,自紹興十三年始也。車駕遇雨,玉 輅施障,從駕臣僚賜雨具,中道。遇晴則撤。郊壇,遇雨 則就青城放御仗。《逍遙子》還宮,導駕官免步導 大 駕。鹵簿象六,中道分左右,次六引中道第一,開封令; 第二,「開封牧。」
駕從餘州縣出者,所在刺史縣令導駕準此。
第三「太常卿」;第四「司徒」,第五《御史大夫》;第六《兵部尚 書》。
以上各用本品鹵簿
次纛十二。
每纛一人持,一人托,四人撦騎,二人押。
次犦槊,騎八。
押衙四人騎引
左右金吾上將軍四人,將軍四人,大將軍各一人,折 衝都尉一人
大將軍、都尉,並夾以犦槊二。每槊一人執,二人夾纛槊皆中道。
次《清游》隊。
左右道
「白澤」旗二:
一人執,二人引,二人夾,左右金吾折衝都尉各一人領。
弩八,弓箭三十二,槊四十。次左右金吾十六騎。
左右道主帥,各一人分領。
弩八,弓箭十二,槊十二。次夾道佽飛,騎。
「左右金吾果毅都尉」 各二人分領。
虞候佽飛四十八人,鐵甲佽飛二十四人。次前隊殳 仗。
左右道
左右領軍衛將軍各一人,犦槊四人,主帥四人,殳八 十,義八十,相間。「左右武衛」、屯衛主帥各四人,殳五,各 十人,義各五十人。左右驍衛主帥四人,殳四十,義四 十。次朱雀旗一。
中道,一人持,二人引,二人夾。
弩四,弓箭十六。次龍旗十二。
中道,並一人執,二人引,二人護後。副竿二,皆騎。左右金吾果毅都尉各一人領。
風伯、雨師旗各一,《雷公》、電母旗各一,木、火、土、金、水星 旗各一,左、右攝提旗各一,北斗旗一。次《指南》《記里鼓》 《白鷺》、鸞旗,《崇德皮軒車》。
「左右金吾衛果毅都尉」 各一人,來往檢校。
次引駕,十二里。
中道並騎
弩八,弓箭八,槊八。次太常前部鼓吹令二人。
府史四人從
掆鼓十二,在左。
主帥四人騎領
金鉦十二,在右。
主帥四人騎領
大鼓百二十,
主帥二十人騎領
《長鳴》百二十。
主帥六人騎領
鐃鼓十二,
主帥四人騎領
歌二十四,拱宸管二十四,簫二十四,笳二十四,大橫 吹百二十。
主帥十人騎領
節鼓二,笛二十四,簫二十四,觱篥二十四,笳二十四, 桃皮觱篥二十四,掆鼓十二,在左。
主帥二人騎領
金鉦十二,在右。
主帥二人騎領
小鼓百二十,
主帥十人騎領
中鳴百二十,
主帥六人騎領
羽葆鼓十二,
主帥四人騎領
歌二十四,拱宸管二十四,簫二十四,笳二十四,次司 天監一人騎,引《相風刻漏》。
中道,令史一人,排列官二人騎從。
「相風烏」輿一。
匠人一
交龍鉦鼓各一。
司晨典事各一人,騎從。
鐘樓、「鼓樓各一,行漏輿一。」
漏刻生四人從
清道二人,十二神輿一。
司天官一人押
次持鈒前隊。
中道
左右武衛果毅都尉各一人分領,校尉二人。絳引幡 一,金節十二:䍐一在左,罼一在右,朱雀幢一。
義一
青龍、白虎幢各一,分左右。
義各一
導蓋一。
義一
稱長一人,鈒戟二百八十人,分左右。左右武衛將軍 各一人,校尉四人,分左右。次殿中侍御史二人,黃麾 一。
騎二夾
次前部馬隊。
左右隊
第一隊:角宿、亢宿、斗宿、牛宿旗各一;
執次同龍墀旗,角亢在左,鬥牛在右,餘隊同此。
左右金吾衛折衝都尉各一人分領弩十,弓箭二十, 槊四十。
並分左右餘隊皆同
第二隊,氐宿、房宿、女宿、虛宿旗各一,左右領軍衛果 毅都尉各三人分領;
兼第三第四隊
第三隊心宿、危宿旗各一;第四隊尾宿、室宿旗各一; 第五隊箕宿、壁宿旗各一,左右領軍衛折衝都尉各 一人分領;第六隊奎宿、井宿旗各一,左右屯衛折衝 都尉各一人分領;第七隊婁宿、鬼宿旗各一,左右武 衛果毅都尉各三人分領。
兼第八第九隊
第八隊胃宿、柳宿旗各一;第九隊昴宿、星宿旗各一; 第十隊畢宿、張宿旗各一,左右驍衛折衝都尉各三 人分領。
兼第十一十二隊
第十一隊,觜宿、翼宿旗各一;第十二隊,參宿、軫宿旗 各一。次步甲前隊。
左右道
犦槊四,左右領軍衛將軍各一人,檢校。第一隊《鶡雞》 旗二。
引執同馬隊
左右領軍衛折衝都尉各一人分領赤鍪甲弓箭六 十;第二隊貔旗二,左右領軍衛果毅都尉各一人分 領赤鍪甲刀盾六十;第三隊玉馬旗二,左右領軍衛 折衝都尉各一人分領青鍪甲弓箭六十;第四隊三 角獸旗二,左右領軍衛果毅都尉各一人分領青鍪 甲刀盾六十;第五隊黃鹿旗二,左右屯衛折衝都尉 各一人,分領黑鍪甲弓箭六十;第六隊,《飛麟旗》二,左 右屯衛果毅都尉各一人,分領黑鍪甲、刀盾六十;第 七隊,《駃騠旗》二,左右武衛折衝都尉各一人,分領白 鍪甲弓箭六十;第八隊,《鸞旗》二,左右武衛果毅都尉 各一人,分領白鍪甲、刀盾;六十;第九隊,《麟旗》二,左右 驍衛折衝都尉各一人,分領黃鍪甲弓箭六十;第十 隊,《馴象旗》二,左右驍衛果毅都尉各一人分領黃鍪 甲、刀盾六十;第十一隊,《玉兔旗》二,左右衛折衝都尉 各一人,分領黃鍪甲、弓箭六十;第十二隊,《辟邪》旗二, 左右衛果毅都尉各一人分領黃鍪甲、刀盾六十。次 前部黃麾仗。
左右道
絳引幡二十,第一部,左右領軍衛大將軍各一人檢 校。
兼檢校第二部
折衝都尉各一人分領:
主帥二人
龍頭竿赤氅二十,揭鼓二,儀鍠五色幢二十,龍頭竿 小孔雀氅二十,小戟二十,揭鼓二,龍頭竿五色鵝毛 氅二十,弓箭二十,龍頭雞毛氅二十,朱縢盾二十,龍 頭竿繡氅二十,弓箭二十,槊二十,揭鼓二,綠縢盾二 十。第二部,左右領軍衛折衝都尉各一人分領。
「主帥」 及氅鍠等,並同第一部,餘準此。
第三部,左右屯衛大將軍各一人檢校;果毅都尉各 一人分領;第四部左右武衛大將軍各一人檢校;折 衝都尉各一人分領;第五部,左右驍衛大將軍各一 人檢校。
兼檢校第六部折衝都尉各一人分領。
第六部、左右衛果毅都尉各一人,分領次六軍儀仗。
中道右殿中黃麾後
「左右神武軍」統軍各一人,本軍旗二。
一人執,一人引,二人夾,都頭,各一人騎押。
吏兵、力士旗各五,白榦槍五十,《柯舒》十,鐙仗八,相間 排闌旗二十,掩尾天馬旗二,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 軍,並同神武軍。
惟羽林用赤豹、黃熊旗各五,龍武用「龍君、虎君」 旗各五。
次引駕旗十六。
中道執人同六軍旗
十二辰旗各一,天王旗四。
排仗通直官二人騎領
次龍墀旗十三。
中道:各一人執,二人引,二人夾,排仗將二人騎領。
天下太平旗一,青龍、赤龍、黃龍、白龍、黑龍旗各一,金 鸞、金鳳旗各一,獅子旗二,日旗、月旗各一,《君王萬歲》 旗一。次御馬二十四匹。
中道,並以天武官二人執轡。
尚乘奉御二人從。次《日月合璧》旗一,次《苣文》旗二,次 《五星連珠》旗一,次《祥雲》旗二。
以上並一人執,二人引,二人夾,佩橫刀,執弓箭。
次長壽幢一。次青龍、白虎旗各一。
左右道
左右衛果毅都尉各一人,分領七十,騎,弩八,弓箭二十二,槊四十。次班劍、儀刀隊。
左右道
左右衛將軍各一人,親衛郎將各二人,班劍二百二 十為第一;第二行,勳衛郎將各二人,班劍二百二十 為第三;第四行,翊衛郎將各三人,儀刀三百七十八 為第五、第六、第七行,左右驍衛翊衛郎將各一人,儀 刀一百三十四為第八行,左右武衛羽衛郎將各一 人,儀刀一百三十八,為第九行,左右屯衛羽衛郎將 各一人,儀刀一百四十二,為第十行。左右領軍衛翊 衛郎將各一人,儀刀一百四十六,為第十一行。左右 金吾衛翊衛郎將各一人,儀刀一百五十,為第十二 行。次五仗。
左右道
左右衛供奉中郎將各二人,親勳翊衛各二十四人, 左右衛郎將各一人,散手翊衛各三十人,左右驍衛 郎將各一人,翊衛各二十八人。次左右驍衛翊衛三 隊,第一隊,《花鳳旗》二,大將軍各一人,弩十,弓箭二十, 槊四十;第二隊,飛黃旗二,將軍各一人。
弩、弓箭槊同第一隊。下準此。
第三隊,吉利旗,二,郎將各一人。次金吾細仗,殿中繖 扇千牛。
中道
青龍、白虎旗各一。
一人執,三人引騎,二人押當。
五嶽神旗各一,五方神旗各一,五方龍旗二十五,五 方鳳旗二十五,四瀆神旗各一。
各一人執,二人引,二人夾,四旗屬兵部,每行次五方鳳旗。
援寶三十二人,香案一,符寶郎一人,寶案一,寶輿一。
輿士十二人
碧襴二十四人,騎。
內十四人執儀刀
方繖二,雉扇四,四色官六人,押仗二人,金甲天武官 二人,進馬四人,千牛將軍一人,千牛八人,中郎將二 人,長史二人,引駕官四人,天武官三百人。次毬仗供 奉官一百人。次左右衛夾轂隊。
左右道
第一、第四隊,朱鍪甲、刀、盾各六十,折衝都尉各一人 檢校;第二、第五隊,白鍪甲、刀、盾各六十,果毅都尉各 一人檢校;第三、第六隊,黑鍪甲、刀、盾各六十,果毅都 尉各一人檢校。次《捧日》《奉宸》隊:
左右道
捧日三十五隊,隊四十人,騎;《奉宸》二十五隊,隊四十 人。
並五重相間
次導駕官。
中道
通事舍人八人,分左右;侍御史二人,分左右;御史中 丞二人,分左右;正言二人,分左右;司諫二人,分左右; 起居郎二人在左,起居舍人二人在右;諫議大夫四 人,分左右;給事中四人在左,中書舍人六人在右;散 騎四人,分左右;門下侍郎二人在左,中書侍郎二人 在右;侍中二人在左,中書令二人在右。次鳴鞭二。
中道
次宮苑馬二:
中道
次殿中省仗。大繖二,方雉尾扇四,腰輿一。
排列官一人騎領
小雉尾扇四,方雉尾扇十二,華蓋二,香鐙一,次誕馬 二,玉輅。
皇帝升輅,則太僕卿御千牛大將軍二人,夾輅將軍二人陪乘。前有誕馬二,教馬官二人。
次「諸司隨駕供奉。」次《大輦》。
掌輦四人導,尚輦奉御二人騎從。
殿中少監二人,騎。
本省供奉二人騎從
次御馬二十四:
並以天武官二人執轡,尚輦直長二人騎從。
次持鈒後隊。
中道
左右武衛旅師各一人。大繖二
大雉尾扇二夾
大雉尾扇四,小雉尾扇十二,朱團扇十二,華蓋二。
義二
睥睨十二,御刀六,元武幢一。
義一
絳麾二,細槊十二,次大角百二十。
左右金吾果毅都尉各一人,騎從。
次《後部鼓吹》:
中道
「鼓吹」丞二人,騎。典事四人騎從
羽葆鼓十二,
主帥四人騎從
歌二十四,《拱宸》管二十四,簫二十四,笳二十四。
主帥二人騎領
鐃鼓十二,
主帥四人騎領
歌二十四,簫二十四,笳二十四,小橫吹百二十。
主帥八人騎領
笛二十四,簫二十四,觱篥二十四,笳二十四,桃皮觱 篥二十四。次黃麾幡二。
騎二夾
殿中侍御史二人,騎。
令史四人騎從
次芳亭輦一,鳳輦一,小輿一,尚輦直長二人,騎,檢校。
書令史四人騎從
次《五牛旗》輿各一,左右屯衛隊正各一人,騎,檢校。
並執銀裝長刀
次乘黃令,丞二人。
府史四人騎從
次金、象、革、木輅。次五副輅。次「耕根車,次《進賢》《明遠》」羊 車。次屬車十二。次中書、門下、祕書、殿中省局官各一, 騎。次黃鉞、豹尾車。次「後部黃麾仗。」
左右道,與殿中黃麾相並。
第一部。左右驍衛將軍各一人,檢校,折衝都尉各一 人分領。
主帥氅鍠等並同前部。下皆準此。
第二部左右武衛將軍各一人,檢校折衝都尉各一 人分領;第三部左右屯衛將軍各一人,檢校折衝都 尉各一人分領;第四部左右領軍衛折衝都尉各一 人分領;第五部左右驍衛折衝都尉各一人分領;第 六部左右驍衛折衝都尉各一人分領。《絳引》幡二十, 護後主帥二十人。次步甲後隊。
左右道
第一隊貔旗二:
執引並同前
「左右衛果毅都尉」各一人分領。
鍪甲、弓盾同前隊第十二。
第二隊鶡雞旗二,左右衛折衝都尉各一人分領;
鍪甲弓箭同前隊第十一。
第三隊,仙鹿旗二,左右驍衛果毅都尉各一人分領;
鍪甲刀盾同前隊第十
第四隊,金鸚鵡旗二,左右驍衛折衝都尉各一人分 領;
鍪甲、弓箭同前隊第九。
第五隊,「瑞麥」旗二,左右武衛果毅都尉各一人分領;
鍪甲刀盾同前隊第八
第六隊,孔雀旗二,左右武衛折衝都尉各一人分領;
鍪甲刀箭同前隊第七
第七隊,野馬旗二,左右屯衛果毅都尉各一人分領;
鍪甲刀盾同前隊第六
第八隊,犛牛旗二,左右屯衛折衝都尉各一人分領;
鍪甲、弓箭同前隊第五。
第九隊,甘露旗二,左右領軍衛果毅都尉各一人分 領;
鍪甲刀盾同前隊第四
第十隊,網子旗二,左右領軍衛折衝都尉各一人分 領。
鍪甲、弓箭同前隊第三。
第十一隊,鶡雞旗二,左右領軍衛果毅都尉各一人 分領。
鍪甲刀盾同前隊第二
第十二隊,貔旗二,左右領軍衛折衝都尉各一人分 領。
鍪甲、弓箭同前隊第一。
次後部馬隊:
左右道
第一隊,《角𧤗》旗二,左右衛折衝都尉各三人分領;
兼第二、第十隊,每隊弩、弓箭槊並同前隊。
第二隊赤熊旗二,第三隊兕旗二,左右驍衛果毅都 尉各三人分領。
兼第四隊
第四隊太常旗二;第五隊馴象旗二,左右武衛折衝 都尉各三人分領。
兼第六第七隊
第六隊鵔鸃旗二;第七隊騼䮷旗二;第八隊騶牙旗 二,左右屯衛果毅都尉各二人分領;第九隊蒼烏旗 二;第十隊白狼旗二;第十一隊龍馬旗二,左右領軍 折衝都尉各二人分領;第十二隊金牛旗二;次後隊 殳仗
左右道
左右領軍衛主帥四人,殳八十,義八十。左右武衛主 帥四人,殳五十,義五十。左右屯衛、驍衛主帥各四人, 殳四十,義四十。次掩後隊。
中道
左右屯衛折衝都尉各一人,大㦸五十,刀盾五十,弓 箭五十,槊五十。次《真武隊》。
中道
金吾折衝都尉一人,《仙童》《螣蛇》《真武》神龜旗各一。
十人執,二人引,二人夾。
槊二十五,弓箭二十,弩五。
車駕至青城,則周衛行宮及壇內外。其青城坐甲布 列三百三十六鋪:「殿前指揮使二十四鋪,四百七十 七人;內殿直一十鋪,一百四十一人;散員一十鋪,一 百四十二人;散指揮一十鋪,一百四十一人;散都頭 一十鋪,一百四十三人;散祗候一十鋪,一百四十人; 金槍一十鋪,一百五十人;銀槍一十鋪,一百五十人; 東第一班三鋪,五十二人;東第二班三鋪,五十三人; 東第三班六鋪,九十一人;東第四班五鋪,八十四人; 東第五班二鋪,二十二人;下茶酒班一鋪,三十一人; 散直一十鋪,一百四十九人;鈞容直一十鋪,二百人; 御龍直二十二鋪,三百八十五人;御龍骨朵子直一 十二鋪,二百一十二人;御龍弓箭直一十八鋪,二百 九十六人;御龍弩直二十二鋪,三百五十六人;把天 門天武一鋪,八人;駕頭、扇筤天武」一鋪,三十二人;禁 衛天武六鋪,三百一十人;約攔天武三十鋪,三百一 十人;方圍子親從三十四鋪,三百六十人;禁衛崇政 殿親從四十鋪,並提舉人員共四百六十三人;行宮 司親從一十二鋪,一百八十人;快行親從四鋪,八十 六人;行宮殿門崇政殿親從四十六人;行宮殿門親 從並提舉人員二百四十人,「把街約攔親事官貼諸 處齪門一十隊及提舉人員一百三人,殿前指揮使 已下看守馬火甲隊一千一百七十一人。」右禁衛諸 班共六千七百二十有四人。圜壇東門外,中道夾立 諸班直、主首引駕人員九人,御龍四直門旗六十人, 御龍仗劍六人,天武把門長行八人。大次前,外圍親 從四隊,三十八人,執燭親從八十六人,行宮殿門一 十二人,御龍直四十人。大次後,把街約攔執事官五 十一人。大次,兩壁快行六十九人,於禁衛外排立,壇 周圍守踏道。裡圍親從十將,節鈒二十二人,壇從裡 第二重方圍親從三百二十四人,大次及外壝外諸 門行宮司共一百六十人,宮架及壇東幄幕、宰臣百 官幕次共六十人。右自大次前、外圍至百官幕次共 八百六十二人,凡詣小次行禮,不須隨從。《大次》前裡 圍並攔前一百七十一人,執燭一百二十九人,外圍 一百八十人,行宮門及快行二十四人。
右自「裡圍」 至「行宮快行」 共五百四人。
凡詣小次行禮,隨從祗應。圓壇從外壝下分作九重, 從中第一重,殿前指揮使等七百四十四人;第二重, 御龍直等六百九十五人;第三重,散員等六百四十 二人;第四重,散都頭等七百一十人;第五重,《天武骨 朵》《大劍》約攔五百八十一人;第六重,御營四面巡檢 下步軍八百六十七人;第七重,御營四面並青城圓 壇巡檢下步軍八百六十七人;第八重御營四面巡 檢下馬軍四百三十三人;第九重御營四面巡檢及 青城圓壇巡檢下馬軍四百三十四人。壇四門殿前 指揮使行門二十五人,內人員一十五人。壇東門夾 立擎鞭長行一十人。
右自青城赴壇諸班親從文武及御營、圓壇巡檢下,總七千四百六十七人。
駕至太廟,環衛如郊壇,坐甲布列二百六十三鋪;「殿 前指揮使二十四鋪,四百七十七人;內殿直、散員、散 指揮、散都頭、散祗候、散直各一十鋪」,一百二十人共 六十鋪,七百二十人;金槍一十鋪,一百五十人;銀槍 一十鋪,一百五十人;東第一、第二班各二鋪,三十人 共四鋪,六十人;東第三、第四班各四鋪,六十人共八 鋪,一百二十人;東第五班二鋪,二十二人;下茶酒班 一鋪,三十一人;御龍直八鋪,三百八十五人;御龍骨 朵子直四鋪,二百一十二人;御龍弓箭直六鋪,二百 九十六人;御龍弩直八鋪,三百五十六人;把行門天 武一鋪,八人;駕頭、扇筤天武一鋪,三十二人;禁衛天 武六鋪,三百一十人;禁衛崇政殿親從四十鋪,並提 舉人員共四百六十三人;行宮司親從一十二鋪,一 百八十人;快行親從四鋪,八十六人;方圍親從二十 四鋪,三百六十人;約攔天武三十鋪,三百一十人;行 宮殿門崇政殿親從及提舉人員二百八十六人;把 街約攔親事官貼諸處齪門一十二隊,並提舉人員 一百三人;御營四面巡檢六員下步軍九百一十八 人,親從四十人。青城內至圜壇巡檢下親從四十人。 右禁衛諸班直等御營四面巡檢軍兵,及青城至圜 壇巡檢下親從,總六千一百四十五人
左山商氏家藏宋人「《青城》《圜壇》《太廟三圖》」 ,其布置行列,極為詳備,因附「鹵簿」 之後,庶覽之者可以考一代之制雲。
淳熙元年詔定正至朝賀之儀
[編輯]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淳熙元年正旦稱 賀。依紹興十三年文德殿視朝之制,用黃麾半仗二 千四百十五人。殿門外設大旗三十四。十一月九日, 詔冬至朝賀用黃麾角仗一千五十六人。
淳熙十四年,詔「引呈射殿公事,殿門外排立御馬,如 後殿之儀。」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儀衛志》云云。
淳熙十六年,更定正、至朝賀之儀。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儀衛志》,「淳熙十六年正 旦,行稱賀禮。比政和五禮月朔視朝儀,皇帝御大慶 殿,服靴袍即御坐,皇太子文武百僚常服稱賀,而設 黃麾半仗二千四百十五人。及冬至朝賀,設黃麾角 仗一千五十六人。著為令。」而大明會儀,自紹興十五 年以後不設。
年,定「行幸《御教儀衛》」 之制。
按《儀衛志》:「南渡後,乘輿出入,初未有儀。高宗將迎韋 太后於郊,因製常行儀仗,用黃麾仗二千二百六十 五人。孝宗朝,德壽宮減黃麾仗一千人,用殿前司六 百二十九人,皇城在內,巡檢司三百九十一人,崇政 殿四百四十九人,凡一千四百六十九人。四孟詣景 靈宮,用殿前司八百七十五人,皇城在內,巡檢司五」 百二十八人,崇政殿五百二十一人,凡一千九百二 十四人。
按:《乾淳御教記》,「御教儀衛次第」,文物儀衛並同四孟 駕出,今止添入後項。
彈壓前隊侍立使臣都轄。
執黃龍旗使臣, 執繡《龍旗使臣》。
帶弓箭汗胯豹尾使四員:
帶汗胯員,騎劍使臣十員。
彈壓後隊侍立使臣都轄。
黃羅戲珠龍旗, 黃繡龍旗二。
豹尾使臣四 員,騎劍使臣十人。
供進馬四匹, 帶甲御馬:
御前全裝甲馬 管押使臣幕士。
內中正供馬 獸醫押槽。
黃繡龍傳宣旗二, 小龍傳宣旗十。
隨逐巡視官 《馬院禁衛官》。
引馬監官二員, 供馬監官二員。
聖駕供鞭通管二員。 掇梢提轄二員。
日烏獨腳旗。 挾駕指揮四十二人, 綃金龍旗二, 犀皮御座椅。
鈐鎚刀子。〈左〉 匙著刀子。〈右〉
青氈御笠, 《褐氈御笠》。
《金鳳瓶》: 絲鞋篋子。
御膳篋子、 玉靶于闐刀
「瑪瑙於《闐刀》」, 水晶於《闐刀》,
《金洗嗽》 皂白御靴。
「通犀於《闐刀》」, 角靴於《闐刀》。
《酒鱉子》。〈大小〉 白虎皮杖榼。
《白豹皮》杖榼, 《梳刷》馬盂袋。
黑漆套盤、 圭木套盤
銷金弓箭葫蘆 虎豹皮弓箭袋葫蘆 《飲水角》 拍板二。
哨笛四 番鼓二十四人。
彈壓樂器使臣, 「管押訓練官。」
杏黃龍旗二, 觱篥二。
《札子》九, 《大鼓》十。
龍笛四。 臨安府彈壓官屬。
從駕官宰臣已下並如常日。
寧宗慶元二年詔定皇后受冊之儀
[編輯]按《宋史寧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慶元二年,皇 後受冊寶,排設逍遙平輦人員各一人,輦官二十七 人,人員帽子、宜男纈羅衫、鍍金銀括扳帶。輦官幞頭、 白師子纈羅衫、鍍金海捷帶。」
理宗寶慶三年郊祀鹵簿儀仗用六千四百九十六人
[編輯]按《宋史理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云云。
淳祐十一年明堂用四千一百四十八人
[編輯]按《宋史理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云云。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