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第210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二百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
第二百十卷目錄
敦部彙考
禮記〈內則 明堂位〉
周禮〈天官 夏官〉
儀禮〈士昏禮 特牲饋食禮 少牢饋食禮〉
三禮圖〈敦圖考〉
博古圖〈敦總說 商己丁敦圖考 周散季敦圖考 周毀敦圖考 周仲駒父敦圖
考 周敔敦圖考 周姜敦圖考 周宰辟父敦圖考 周兕敦圖考 周刺公敦圖考 周
雁侯敦圖考 周師望敦圖考 周雁敦圖考 周毛父敦圖考 周孟姜敦圖考 周仲奠
父敦圖考 周虔敦圖考 周史張父敦蓋圖考 周仲酉父敦蓋圖考 周虎耳敦圖考
周夔足敦圖考〉
古器評〈商父乙敦蓋 弡生敦 商己孫敦 周宰辟父敦 周季姬敦 周刺公敦
周寶敦 周父乙敦 周饕餮敦 周弡生敦 周蒯仲奠父敦 周仲申敦蓋 周敦蓋〉
廣川題跋〈蜼敦 紀城敦銘 銅敦銘 秦公敦銘〉
敦部藝文
商素敦說 宋黃伯思
敦部紀事
考工典第二百十卷
敦部彙考
[編輯]《禮記》
[編輯]《內則》
[編輯]父母舅姑之《敦牟》《巵匜》,非餕莫敢用。
〈陳注〉敦與《牟》,皆盛黍稷之器。
《明堂位》
[編輯]有虞氏之兩敦。
〈陳注〉《少牢禮》曰:「執敦黍有蓋。」又曰:「設四敦,皆南首。」敦之為器,有蓋有首也。禮之有器,時王各有製作,故歷代寶而用之。但時代漸遠,則古器之存者漸寡,此魯所有之數耳。
《周禮》
[編輯]《天官》
[編輯]《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
〈訂義〉鄭康成曰:「敦、槃類珠玉以為飾。」王昭禹曰:「珠槃以盛牛耳,玉敦以盛血。」黃氏曰:「珠槃、玉敦用於盟歃,玉府供之。盟所以結信,信必自上之人先之,故用天子寶藏之器。」
《夏官》
[編輯]《戎右》盟,則以玉敦辟盟,遂役之。
鄭司農曰:「敦,器名。」 鄭鍔曰:「會同或盟,其不協者用血以為歃。戎右則執其玉敦,而開盟載之書,遂充盟事之役,取其勇足以禦侮,使不協者有所畏。《玉府》:言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槃盛牛耳,而敦以盛血。以玉敦而辟盟者,奉血以告神,乃辟開盟載之書也。」
《儀禮》
[編輯]《士昏禮》
[編輯]期初昏,饌於房中,黍稷四敦皆蓋。
〈注〉蓋為尚溫。
《特牲饋食禮》
[編輯]《兩敦》在《西堂》。
《少牢饋食禮》
[編輯]主婦自東房執一金敦黍,有蓋,坐設於羊俎之南。婦 贊者執敦黍以授主婦,主婦興受,坐設於魚「俎南;又 興受贊者敦黍,坐設於稷南;又興受贊者敦稷,坐設 於黍南。敦皆南首。」
〈注〉「敦有首」者,尊者器飾也。飾蓋象龜。周之禮,飾器各以其類。
司士進一敦黍於上佐食,又進一敦黍於下佐食。
《三禮圖》
[編輯]敦圖
敦圖考
[編輯]舊圖云:「敦受一斗二升,漆赤,中大夫飾口以白金。」臣 崇義按:《九嬪職》云:「凡祭祀,贊玉齍。」〈音咨〉注云:「玉齍,玉敦 也,受黍稷器。」然則天子八簋之外,兼用敦也。又《少牢 禮》曰:「主婦執一金敦,黍有蓋,凡設四敦,皆南首。」注云: 「敦有首者,尊器飾也。飾象龜形。周之禮,飾器各以其 類。」賈疏云:「鄭必知飾象龜形者,以其經雲『敦皆南首, 明象蟲獸之形,以龜有上下甲,故知敦蓋象之,亦取 其類也』。」又《司尊彝》敘雞鳥虎蜼之等,「《梓人職》說:『外骨內骨』,註:『鳴、旁鳴之類,謂之小蟲之屬,以為雕琢刻畫 祭器,以博庶物』。是周之禮飾器,各以其類者也。又《明 堂位》曰:『有虞氏之兩敦,夏后氏之四璉,殷之六瑚,周 之八簋』。鄭注云:『皆黍稷器制之異同,未聞其瑚、璉與』?」 牟案諸圖形制既同於簠簋,故略而不取。其敦今依 《孝緯》說,與簠簋容受並同,上下內外,皆圓為異。九嬪 主婦,贊執有儀,故特圖之,次於簠簋。
哀十一年《傳》「杜預以瑚為夏之禮器。」 杜既不信《禮記》,未知別有何據。
《博古圖》
[編輯]《敦總說》
[編輯]「厥惟禮初,汙尊杯飲,蕢桴土鼓惟時,通誠導和,而鬼 神可致。若乃後世,烝享盡九州之味,《韶》《濩》備九成之 舉,然後視《禮初》之制者,為不足施於今,是豈古拙而 今乃工耶?」此製作之君與時為損益,五帝不相沿,三 王不相襲,亦非好異而作古也,時異則跡異耳。若乃 敦者,以製作求之,則製作不同,上古則用瓦,中古則 用金,或以玉飾,或以木為。以形器求之,則形器不同。 設蓋者以為會,無耳足者以為廢,或與珠槃類,或與 簠簋同。以名求之,則名不同。或以為土簋,或以為玉 齍。以用求之,則用不同。或以盛血,為屍盟者之所執, 或以盛黍稷,為內宰之所贊。以數求之,則數不同。《明 堂位》曰:「有虞氏之兩敦」,小宰則曰:「主婦執一金敦黍。」 此敦之制,故不可以類取之也。今歷觀其器,書畫蟲 鏤,因時而制,踵事增華,變本加麗,求合於古,則不可 得而定論。故今所見形器一體而類多者,有若鼎三 足,腹旁有兩大耳,耳足皆有獸形,其蓋有圈足卻之 可置諸地者,如:敦、伯庶父敦、「宰辟父敦」之類是也。 其間形器不一,方之敦,諸器小異而無蓋,若哆口 圈足,下連方座者,毀敦是也。上釴兩耳者,周姜敦是 也。耳有珥,足作圈者,《伯敦》。敦,周虔敦是也。自毀敦 而下四器,雖形器不一,終不失敦制,而又皆銘之為 「敦」,因以附諸敦之末,豈古人制器與時為宜,而有所 不同耶?抑道衰禮壞,度數與之為因革也?於是若稽 上古,而議禮之臣因茲以成一代之典。由是禮文燦 然,革弊陋於前古,可謂盛矣。彼若《禮圖》之制,鏤龜為 蓋,繪形赤中,與古制無略似者,殆亦學《禮》之士沿襲 傳注之謬。補遺完缺,止能傳其所聞,使夫觀乃器,稽 乃時,雖俟百世,其無惑矣。
商己丁敦圖
商己丁敦圖考
[編輯]右通蓋高七寸一分,深四寸六分,口徑四寸二分,腹 徑六寸六分,容五升三合,共重六斤十有二兩。兩耳。 蓋與器銘共六字,蓋曰「孫己丁」,器曰「己孫丁。」按商之 君有以己為號者,有以丁為號者,然不應並銘其器, 則己丁者當是其享祀之日,故於是又以「孫」銘之。且 享祀者,孫子之職也。蓋先言孫,後言己丁,明是器孫 所自致也。器以孫居己丁之中,又以言孫,用其日而 祀之耳。觀其蓋、足純緣周以夔龍,又著兩螭以聳其 耳,通腹皆作饕餮之紋,比之他敦尤為特異。
周散季敦圖
周散季敦圖考
[編輯]右通蓋高八寸四分,深四寸一分,口徑七寸三分,腹 徑九寸一分,容六升七合,共重十有三斤二兩,兩耳 有珥、三足。蓋與器銘共六十六字。攷其銘,乃散季為 王母叔姜作也。昔之人神祀饗之禮,其彝器食飲,每 通用之。既以人道事乎神,又以神道饗乎人,此家廟 中與夫平日燕居之器,皆得銘而用之,初無別也。《散 季之銘、叔姜敦,必有一於是矣。當商之末世,周之盛 德,文王在下,遵養時晦,於是四方之賢者盍歸乎來? 如太公望、散宜生之徒,莫不咸在。文王者得此數臣 以為之輔,故不顯之謨足以貽於初,丕承之烈得以 繼於終。迨夫天之歷數有歸於周,武王作〈太誓〉》以告 於眾,則太公望有鷹揚之從,散宜生有執劍之衛,事 業昭昭,載之史冊。蓋彼皆以文王舊臣,受顧命之託, 而成此武功焉。今觀是敦,考諸款識,在惟王四年八 月也。且文王之世,散季已為之輔,而歷數猶未歸,則 知所紀之四年肇而作此者,蓋武王時明矣。
周毀敦圖
周毀敦圖考
[編輯]右高八寸一分,深四寸三分,口徑七寸五分,腹徑七 寸四分,容五升有半,重十有二斤,兩耳銘一百一十 三字。且敦之名見於虞氏之時,而特無其制。至周兼 用四代之禮,而敦亦不廢。然而時不相襲,故形器類 皆不一。此器圈足而下連方座,比他器為稍異。且銘 「伯和父」者,和,衛武公也。衛自康叔有國,至武公已三 世矣。武公能修康叔之政,平戎有功,故周平王命之 為公。今觀銘文著伯和父稱「若曰」,則知代王而言者 也。其謂「師毀乃祖考婚於我家」,則知為周室之姻婭 舊族耳。方茲時,師毀治其東偏、西偏,為有功焉。故銘 厥功而錫是敦,以章其善。且復見兼戈矛錞鐘之物 不一等,可謂盛矣。然《世系》所出,則前「史既闕,無所考 證,不得其傳」焉。
周仲駒父敦蓋圖
周仲駒父敦圖二
{{{2}}}
周仲駒父敦圖考
[編輯]第一器,通蓋高九寸一分,深四寸三分,《口徑》六寸五 分,腹徑九寸六分,容七升九合,共重一十七斤六兩, 兩耳有珥,三足。蓋與《器銘》共三十六字。
第二器,通蓋高八寸九分,深四寸一分,口徑六寸六 分,腹徑八寸九分,容七升五合,共重一十七斤,兩耳 有珥,三足。蓋與《器銘》共三十六字。
第三器,高二寸八分,口徑七寸七分,重二斤十有四 兩,銘一十八字右三器皆曰仲駒父,其國氏及世次皆未詳。《功臣表》 有騏侯駒,《左傳》有駒伯,為卻克軍佐,則駒其姓也。若 曰齊景公卒,冬十月,公子駒奔衛,則駒其名也。豈非 公子駒以伯仲稱,而曰仲駒父耶?《檀弓》云:「幼名冠字, 五十以伯仲稱,周道也。子生三月,父名之。二十而冠, 尊其名而立其字。五十為大夫,則尊其字而呼以伯 仲也。」仲姜者,蓋仲駒父之母,或祖也。或以為仲駒父 妻,則《禮》曰「夫不祭妻」,是以知為母或祖也。按《春秋》凡 婦人皆以字配姓,伯姬、仲子、季姜之類是也。仲姜亦 字配姓也。齊、許、申、呂皆姜姓,此則未詳其何國女。夫 器有用器,有祭器,凡銘有享孝、追孝、祀禪者,皆祭器。 《九嬪職》云:「凡祭祀,贊玉齍。」而玉齍之制不見於傳注。 今宗廟中迺與瑚璉遂為闕器,豈鄭元所謂敦、瑚璉、 簋,皆黍稷之器者歟?噫兩漢去聖未遠,煨燼之餘,禮 樂度數所泯絕者,眇邈已不可追。當是時,綴學之士 所得斷簡遺編,補緝詁訓,斷以臆說,故三代禮文,雜 以漢儒之學,由是後世祖述者,異端紛糾,無所指歸。 今復得見三王之完器,乃可以知聖人製作之旨,俾 有志於古者有所考信,豈小補之哉?
周敔敦圖
周敔敦圖考
[編輯]右高五寸八分,深四寸,口徑六寸三分,腹徑七寸九 分,容六升,重八斤一十兩。兩耳有珥,三足,闕。蓋銘一 百四十字。首曰「惟王十月」,猶《春秋》之言「春王正月」之 意。蓋言王所以尊主,言月所以謹時也。曰「王在成周」 者,猶《詩》之言王居鎬京,周公既成洛邑,明天下之所 歸往也。曰「及內伐浪、昴」,猶《詩》之所謂「薄伐玁狁,至於」 太原者矣;曰「王命敔追迎於上洛」,猶《詩》之「出車以勞 還,杕杜以勤歸」者矣。《執傒》曰「雜孚人三百」,泮宮之執 訊,獲醜之意也;曰「十有一月,格於成周」,「大廟」,「告厥成 功於廟」之意也;曰「敔,告禽馘百傒曰」者,有同乎「獻囚」、 「獻馘」、曰「尹氏受釐」,有若乎告廟之終並受其福;曰「圭 鬲幣貝五十朋」者,蓋「錫以圭璧,以作」爾寶;鑄以鼎彝 以著其功;與之幣帛以將其意,而其數之多至五十 朋足矣。猶以為未也,又錫以土田之衍,則受錫者豈 得傲然自居其寵耶?宜乎對揚天子之休命而歸美 以報其上焉,亦猶《詩》所謂「虎拜稽首,天子萬年」之意 歟!是敦也,不惟製作精工,而又字畫奇古;其間辭意 與商、周之書、《雅》《頌》之文,相為表裡。揚雄言:「《周書》噩噩 爾,殆有見於茲也。」
周姜敦圖
周姜敦圖考
[編輯]右高四寸,深三寸,口徑六寸七分,腹徑六寸七分,容 二升五合,重二斤有半。兩耳圈足,銘一十六字。此敦 上釴其耳,下圈其足,銘之曰寶敦,作者伯景父也。且 《書景命》曰:「予命女作大正,正於群僕侍御之臣。」則伯 景周僕卿也。按《史記年表》,自厲王以上,有世次而無 年數,共和以後,接乎《春秋》,年數乃詳。蓋自《穆王傳》共、 孝、懿、夷、厲五王,而至於共和,至今蓋千有九百餘年, 斯敦之作,在穆王時也。古之人慾存乎久遠者,必託於金石。然岐陽十鼓,今雖皆在,而文字剝闕者已十 三四,惟古器銘在者皆完,則石之堅又不足恃。是以 古之君子必用銅,取其不為燥濕寒暑所變為可貴 者。且古之賢臣名見《詩》《書》者,常為後世想望。矧得其 器,讀其文,自可寶而藏之矣。
周宰辟父敦圖三
周宰辟父敦圖二
{{{2}}}
周宰辟父敦圖考
[編輯]第一器,通蓋高八寸三分,深四寸二分,口徑六寸七 分,腹徑八寸五分,容七升二合,共重八斤有半,兩耳 有珥,三足。蓋與《器銘》共一百五十字。
第二器,通蓋高七寸三分,深四寸一分,口徑六寸六 分,腹徑七寸六分,容六升六合,共重九斤六兩,兩耳 有珥。蓋與《器銘》共一百五十字。
第三器,高六寸一分,深四寸三分,口徑六寸七分,腹 徑八寸六分,容七升二合,重七斤二兩,兩耳有珥,三 足闕。蓋銘七十五字。
右三器,形制款識悉同,乃一時物也。其銘曰「周」者,公 子周悼公也。悼公,文襄之後,故有「用作文考寶敦」之 辭。古者錫有功,必有彝器,以紀其事,且以告於家廟 焉。如秬鬯一卣,告於文人是也。卣,飲器。敦,食器。宜其 為銘一也。是敦之銘亦曰「用養乃祖考」者,謂此。
周兕敦圖三
周兕敦圖二
{{{2}}}
周兕敦圖考
[編輯]第一器,通蓋高一尺二寸,深四寸四分,口徑七寸五 分,腹徑八寸二分;足自方七寸六分,高三寸九分,容 七升,共重二十一斤,兩耳有珥,蓋與器銘共二字。 第二器,通蓋高一尺一寸九分,深四寸二分,口徑七 寸四分,腹徑八寸;足自方七寸五分,高三寸八分,容 六升八合,共重二十一斤九兩,兩耳有珥,蓋與器銘 共二字。
第三器,高八寸六分,深四寸四分,口徑七寸三分,腹 徑七寸七分,足自方七寸四分,高三寸八分,容六升 三合,重十有八斤,兩耳有珥,闕。蓋銘一字。
右三器,製作一律,皆以雲雷為飾。其銘上為屋室之 狀,而下一字曰「兕」,蓋薦之宗廟之器也。前二器乃頃 所藏者,蓋上各有犀兕之形,故皆以「兕」名之。後一器 近得於長安水中,但恨闕其蓋耳。
王黼曰:「周兕敦款識一,上為屋室之狀,下一字曰兕,蓋宗廟之器,御府所藏,與近獲於長安水中者。其制度款識與此一同,實周敦雲。」
周刺公敦圖二
{{{2}}}
周刺公敦圖考
[編輯]第一器,高六寸四分,深四寸二分,口徑六寸八分,腹 徑八寸,容八升,重十斤四兩,兩耳有珥,三足闕。蓋銘 二十八字。
第二器,高六寸四分,深四寸二分,口徑六寸八分,腹 徑八寸,容七升六合,重十斤十四兩,兩耳有珥,三足 闕。蓋銘二十八字。
右二器,其文曰:「作皇考剌公敦且。」敦曰:「刺祖乙伯。」 按太公望子丁公伋,伋子乙公得,是知刺公乃乙公 族也。二器銘款悉同,亦一時宗廟之器,故皆曰「用享 用孝。」
周雁侯敦圖
周雁侯敦圖考
[編輯]右通蓋高六寸一分,深四寸一分,口徑六寸,腹徑七 寸七分,容六升,共重七斤。兩耳有珥。蓋與器銘共二 十八字,曰「雁侯作姬邍母尊敦。」按周室武王第四子 曰雁侯,其後乃有雁姓,則雁者,周武王之子,曰作姬 邍母敦尊於是又言邍者,武王之姬,雁侯之母也。「邍」 字與原同義,且同音,蓋古之姓氏耳。
周師望敦圖
周師望敦圖考
[編輯]右高五寸,深三寸九分,口徑六寸二分,腹徑八寸,容 六升有半,重一十斤四兩。兩耳有珥,闕。蓋銘九字。純 緣與足皆飾蟠夔,間以雲紋,耳為螭形。按《史記齊世 家》,太公望呂尚,東海人。其先祖嘗為四嶽,佐禹平水 土有功,或封於申,或封於呂。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 曰呂尚。尚年老窮困,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 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獵 至渭陽,得尚,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言,當有聖 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太 公望。載與俱歸,遂立為師。其銘曰太師者,蓋紀其官 也,望則稱其號耳。是器與《周師望簋銘》文政相同,殆 一時物邪?
周雁敦圖
周雁敦圖考
[編輯]右高六寸五分,深四寸三分,口徑七寸,腹徑九寸五 分,容八升一合,重十有二斤二兩。兩耳有珥,三足闕。 蓋銘三十九字。按此器乃敦,而銘文謂之彝者,舉器 之總名,故不言敦。雁必諸侯也,故祭及四世。蓋以古 之諸侯有五廟,大夫有三廟,而《傳》言學士、大夫,則知 尊祖,謂過祖則無及矣。武伯、龔伯以諡配字為言,如 文仲、穆伯之類。益公、文公則言其爵,蓋不沒其實也。 如周有天下,至於「不窋」,古公亦或不以爵稱,又況於 諸侯哉?
周毛父敦圖
周毛父敦圖考
[編輯]右高五寸二分,深四寸,口徑五寸六分,腹徑七寸三 分,容四升九合,重四斤九兩。兩耳有珥,三足闕。蓋銘 四十七字,曰「大室。」大室,廟中之室。言大以別其次者, 如魯有世室是也。《戠敦》云:「王格於大室。」《牧敦》云:「格大 室。」蓋周之時,受四方諸侯之朝,必於其廟,示不敢專 耳。《詩》言「嗣王朝於廟」者,此也。是廟皆謂室也。曰毛父, 則史稱武王克商,毛叔奉明水,蓋史稱叔者,字也。《春 秋》書毛伯者,爵也。《敦》亦云「毛伯內門,立中庭佑。」則 毛父其人歟?以古者始字之曰伯仲,及其德卲,則又 言父焉。若夫言內史冊命者,以內史凡命諸侯及孤 卿大夫,則冊命之耳。
周孟姜敦圖
周孟姜敦圖考
[編輯]右高六寸二分,深四寸五分,口徑六寸八分,腹徑八 寸七分,容七升八合,重十有二斤。兩耳有珥,三足闕。 蓋銘二十八字。曰「叔孫」者,蓋叔孫氏出於桓公之後, 曰「父」者,尊之也。曰「作孟姜尊敦。」姜,齊姓也。齊,魯婚姻 之國,孟則長矣,以別於仲季之稱,與《詩》所謂「孟姜」同 意。
周仲奠父敦圖
周仲奠父敦圖考
[編輯]右高五寸六分,深四寸,口徑六寸,腹徑八寸,容六升 一合,重五斤有半。兩耳有珥,三足闕。蓋。銘一十七字, 曰「仲奠父」者,其字也。上言「蒯」者,恐言其姓,又恐言其 名。春秋之時,有曰蒯聵是,有以蒯為姓者,有曰南蒯 是,又有以蒯為名者。此敦耳足皆狀獸形,純緣之下 雷紋為飾,腹間純素,其形制與《伯庶父敦》大概相類, 但闕蓋耳。
周虔敦圖二
{{{2}}}
周虔敦圖考
[編輯]第一器高四寸三分,深三寸五分,口徑五寸三分,腹 徑七寸九分,容四升,重四斤四兩,兩耳、圈足,銘「六」字。 第二器高五寸六分,深四寸一分,口徑七寸六分,腹 徑六寸,容三升七合,重三斤十有四兩,兩耳有珥、圈 足,銘「六」字。
右二器,夫《師》之出征,則有宜社、造禰之事,而奉齋車 以行。是敦銘之以「旅車」,則必旅之所用以舍奠於齋 車者。且師行一軍,而為旅者已眾,故其敦不一,則一 二以數之,此特得其二而已。其曰「虔」者,必當時主將 之名,蓋不可得而考矣。
周史張父敦蓋圖
周史張父敦蓋圖考
[編輯]右高二寸三分,圜徑六寸二分,重一斤十有四兩。銘 一十二字。「史張父作尊敦,其萬年永寶用」,曰「史」,著其 官也;曰「張」,稱其氏也;而父,又見其尊焉。純素無紋,形 若疊環而為之,製作純古,土花青紫相間,粲然瑩目, 惜乎不得其全者
周仲酉父敦蓋圖
周仲酉父敦蓋圖考
[編輯]右高二寸一分,口徑六寸四分,重一斤三兩有半,銘 六字。其曰「仲酉父」,經傳無所見,而曰「旅敦」者,與周虔 作旅車敦同,蓋旅取其眾耳。《叩弡》伯旅匜,叔作旅匜, 審其皆非一器耳。
周虎耳敦圖
周虎耳敦圖考
[編輯]右高五寸二分,深三寸九分,《口徑》六寸一分,腹徑八 寸二分,容六升二合,重五斤有半,兩耳有珥,三足闕。 蓋無銘。是器耳飾虎形,通體純素,略無設飾,製作質 朴,頗有商之遺風,然周器之至佳者也。
周夔足敦圖
周夔足敦圖考
[編輯]右高五寸六分,深四寸,口徑五寸六分,腹徑七寸四 分,容五升四合,重五斤四兩。闕蓋無銘。虎耳夔足,飾 以雷帶,比他器文鏤簡古,製作去商為未遠,蓋周初 器也。
《古器評》
[編輯]《商父乙敦蓋》〈銘五字〉
[編輯]上為孫形,中畫為兩冊,下言父乙。古者人君錫有功, 彰有德,必有冊命以書之,故商之彝器,凡著此象者, 皆所以紀君命也。
《弡生敦》〈銘十八字〉
[編輯]弡者,恐其姓也。如曰弡仲作寶簠,弡伯作旅匜」,則又 知其為一族耳。皆周物也。稱「生」者,亦猶《韐敦》曰「屈生」、 「《龍生鼎》曰「龍生」之類歟?
《商己孫敦》〈銘二字〉
[編輯]按:商十世君曰「雍已」,故凡言「己」者皆雍己也。此曰「己 孫」者,有以見其孫之所作耳。孫可以為王父屍,則又 知其為祭享之用。商之銘文言簡而易備,大率如此。 是器足與純緣,周以夔龍,又著兩螭以聳其耳,通腹 列饕餮之形,文鏤形質,悉與《丁己敦》同,但款識欠一 「丁」字耳。當是一時物也。
《周宰辟父敦》〈銘七十五字〉
[編輯]按:晉有公子周,是為悼公。此曰周者,必悼公也。悼公, 文襄之後,故有用作《文考》之辭。古者錫有功,則必紀 於彝器,且以告於家廟。知秬鬯一卣,告於文人是也。 故敦之銘亦曰「用養乃祖考」者,謂此。
《周季姬敦》〈銘十一字〉
[編輯]按:晉文公重耳母曰季姬。齊悼公娶季康子妹亦曰 季姬。而文母乃翟狐氏女,太史公嘗以「狐季姬」稱之, 則此曰季姬者,必有一於斯也。
《周刺公敦》〈銘二十八字〉
[編輯]刺公雖不載於經傳,然考諸彝器,則有《刺祖乙伯》見 於敦之銘,按太公望子丁公伋,伋子乙公得,以是 推之,刺公必乙公族也。曰「用享用孝」,則又知其為宗 廟之器耳。
===以常法為貴耳。觀其製作精巧,文鏤精華,非周盛時 不能有此也。
《周父乙敦》〈銘六字〉
[編輯]世人但知十干為商號,遇款識有十干者,皆歸之商, 誤矣。如周召公尊曰王,大召公之族作父乙寶尊彝, 而謂之商器,可乎?蓋父者所以尊稱,「乙」者乃其名耳。 而太公望再世有乙公得,得之子曰癸公慈母,然則 此言父乙者,豈癸公為其家廟而作耶?
《周饕餮敦》
[編輯]夫敦之名,見於虞氏之時,而特無其制。至周兼用四 代之禮,而敦亦不廢。然而時不相襲,故器形類皆不 一。此器圈足而下連方座,通體飾以饕餮,足有著夔 龍,考其製作,皆周物也。
《周弡生敦》〈二銘一十八字〉
[編輯]弡生者,恐其姓也。如曰「弡仲作寶簠,弡伯作旅匜」,則 又知其為一族耳,皆周物也。稱生者,亦猶《韐敦》曰「屈 生」,《龍生鼎》曰「龍生」之類。考二器銘載,制度文鏤,略無 少異,當是一時所作也。
《周蒯仲奠父敦》〈銘十七字〉
[編輯]蒯仲奠父,不載於《史》。至晉始有大夫蒯得,漢有齊辯 士蒯徹,豈其苗裔乎?
周仲申敦蓋〈二銘皆十三字〉
[編輯]仲申《經傳》無所見,而曰「旅」者,蓋取其旅眾之義,以明 非一器也。考諸彝器,如甗曰旅甗,匜曰旅匜,簋曰旅 簋,彝曰旅彝,義率如此,但惜乎二器皆不見其口耳。
《周敦蓋》〈銘九字〉
[編輯]《彝器銘》載,「凡曰寶鼎、寶尊、寶彝、寶敦」之類,而不銘功 不載誓者,皆自寶用之器耳。此器既自寶用,又欲遺 之後世,使子孫傳守之不失,然則古人制器,豈徒為 觀美而已哉!
按:此敦與卣同制同文,則知古人作器勒銘,非一物, 器皆有是銘也。邢,周大夫也,有功錫命,為古考作祭 器也。「宣榭」者,蓋宣王之廟也。
《廣川題跋》
[編輯]《蜼敦》
[編輯]祕閣有敦,其實鼎也。政和三年,內降《宣和殿古器圖》 凡百卷,考論形制甚備。於是館下以藏古器,別為書 譜。上校書郎黃伯思以圖示余曰:「商素敦者,其高五 寸五分,深四寸一分,口徑六寸七分,其受八升,重六 斤有七兩,皆今之權量校也。其制兩蜼首,耳下有珥, 蓋其尾岐出。」且曰:「古敦之存於今者,若周宰辟父敦、 散季敦。」牧敦、戠敦、虢姜敦,皆有款識。此器特異,疑 為商人製也。余考之,蜼,寓屬,其尾岐出,古之宗彝也。 自虞舜已然,豈特商邪?於是定以為蜼鼎。
《紀城敦銘》
[編輯]紀城在齊之東,古裂繻之國。齊桓公既滅之矣,崇寧 元年,民有得古器數十於城者,惟敦之制異甚,其大 若盤,可受今二斗二升者。嘗考之鄭康成,以敦為槃 類。賈公彥曰:「以木為之。」今世所得古敦,制形大類鼎 高鬴甗。乃知其說異也。盟會玉敦,當以玉為之,不在 飾也。且祭祀之時有黍稷,故以敦盛黍稷。若合諸侯 盟誓,則不用黍稷矣,故「敦中盛血。」夫以銅為敦,用以 烹飪也,則其制宜與鼎鼐類。若以玉為敦,則不可以 爨矣,當謂有待於盛血者是也。然則其形制自當相 類,不然,則不可以敦名也。
《銅敦銘》
[編輯]楊氏《圖》古器有銅敦,銘曰:宰辟父,右周立王冊命周, 周頓首,奉揚王休命,用作文考。寶敦,其制與周姜敦 異,蓋圜不作龜形,亦無刻飾,著耳附腹,不與簠簋形 同,亦不為蟲獸狀,而揜至上飾畫雷火。今既受命於 王,為文考廟器,此必考於制度,不敢遺舊章也。其制 如此者,疑禮文散缺,不能盡考《傳》《禮》曰:「有虞氏之敦, 周士製得用之。」又曰:「諸侯飾以象,大夫刻以龜,天子 飾以玉而還象其形。」則敦雖通於上下,惟其刻飾異 爾。豈其為此圖者不識當時蟲獸文而誤為草木之 英華者邪?周之世有太宰、內宰、宰夫,在《禮》、在《春秋》皆 書曰宰。若宰、周公、宰、孔父、宰、文公宰,皆官也。譙周曰: 「成王作辟宮」,其言王在於此,則既異於夷宮、武宮矣, 蓋王之法宮也。《肆命》王臣,必親即辟宮,則其禮重矣。 錫戈琱《華菜》《絲衣》,此命大夫賜,非士得受之,其制 則與禮不合。蓋享敦、登敦,制度不同,故上得以兼下, 其形制則亦已辨也。
《秦公敦銘》
[編輯]商人堌中得敦,銘曰「秦公作敦。」其制簋也。當秦之世, 敦制尚存,可以考之。按《禮器》有敦,謂有虞氏之制也。 周制則士用之,大夫以上則簠簋矣,皆黍稷器也。楊 氏圖古敦與簋無辨,異矣。將周人所為,不得盡用有 虞氏之制耶?敦音頓,漢人謂頓,設也。《玉府》讀如對,今 轉為平聲,非也。先秦古器與此圖敦皆無,蓋《傳》曰:「敦
有首」者,尊者器飾也。飾蓋象龜,故《經》曰:「敦南首」,明象龜蟲獸之形,則古者形制亦不一,特尊者有飾,故與簋類。其無飾者,則不以龜為蓋,知為上士之器也。
敦部藝文
[編輯]《商素敦說》宋·黃伯思
[編輯]按:古敦之存於今者,若周宰辟父敦、散季敦、牧敦、戠 敦、虢姜敦之屬,率皆有款識,言時稱伐,比他器為詳, 大抵皆周器也。此敦中無款識,外無文鏤,質古不華, 疑若商器然。又諸敦之有銘者,往往皆宗器也。此既 無銘,豈非燕饗所用,與周《大方鼎》同義乎?其制,為兩 蜼首,以吞吐雙耳,下有兩珥承之,猶其尾然。蓋若宗 彝之章,以智為義。《傳》曰:「知人者智。」夫智足以灼見俊 心而知之,故得忠臣嘉賓而饗之,然後得盡其心而 成其禮。然則燕饗之敦,設飾以蜼,其意或寓於斯。
敦部紀事
[編輯]六一題跋終南古敦銘大理評事蘇軾為鳳翔府判 官,得古器於終南山下。其形制與今《三禮圖》所畫及 人家所藏古敦皆不同,初莫知為敦也。蓋其銘有「寶 尊敦」之文,遂以為敦爾。
張邦基《墨莊漫錄》:「宣和中,予客唐州外氏吳家,時兗 陽府光化縣村人耕穴一冢,得一器,類鼎而有蓋,蓋 及鼎腹皆雷紋,中有虯形,兩耳為饕餮,足為蚩尤,制 作甚精,一足微蝕損,尚可立也。表舅唐悊端仲數十 得之,以與舅氏。順圖好古博雅,乃以歸之,而強名曰 『虯鼎,且作歌以記之。予得熟觀焉,予以為古之鼎鼐』」 皆無蓋,而足皆圓直,無作獸形者,此乃敦耳。端仲以 其腹高如鼎,而敦乃形匾,故名之為鼎耳。其饕餮、蚩 尤,與李伯時《古器圖》所畫小敦耳足正同,但小敦耳 之兩獸間,口有飾玉處,古之玉敦多如此也。而此器 乃無飾玉之狀狀,復無款識耳。有按《呂氏春秋》云:「周 鼎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此蓋周器也。 古器多為饕餮,蚩尤者,深戒於貪暴也。兩舅皆以予 言為然,乃祇名曰虯敦,極寶惜之。時京西漕時道陳 聞有此器,諷太守王來取之。舅氏祕而不出。後欲 自攜往京師,並關中侯金印獻之上方。未幾而俶擾 外氏避地湘潭。平時玩好書畫寶玉,悉為賊有。不知 此器存亡何所,惜哉!
《節略》:「紹興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供進 御筵。張俊進奉古器周敦二。」
《雲煙過眼錄》:「張受益所藏兩耳彝爐,下連方座,四周 皆作雙牛,文藻並起,朱綠交錯。」葉森按:此制非名彝 爐,當是敦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