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大清一統志 (四庫全書本)/卷0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欽定大清一統志 卷一 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一
  京師
  京師形勝甲天下民俗樸淳土地深厚滄海環其東太行擁其西喜峯古北諸闗衛其北兗豫荊揚𬓛帯南服都㑹雄固無過於此在周為燕召公封國漢為要郡唐為重鎮遼㑹同初升為南京始建都焉金為中都元為大都明初為燕王封國永樂元年建北京稱行在十九年稱京師洪熙初復稱行在正統中始定為京師我
  世祖章皇帝統一寰區撫有九域聲教廣被靡逺弗屆幅員所暨東包朝鮮南越瀛海北抵大漠西踰流沙而定都
  京師宮邑維舊徳化聿新懷柔外藩亭育中夏
  皇上纘承
  列聖之志神武丕昭平定準夷綏靖回部拓新疆二萬餘里日淵月竁絡繹尊王如海朝宗如星拱極以道里逺近計之在古伊洛為九州之中今
  京師宅萬國之中重譯同文八維奉朔自虞夏以來未有若斯之盛者也卜世卜年斯萬斯億猗歟盛矣
  城池
  京城周四十里高三丈三尺五寸門九南曰正陽南之左曰崇文南之右曰宣武北之東曰安定北之西曰徳勝東之北曰東直東之南曰朝陽西之北曰西直西之南曰阜城 按遼史地理志南京析津府城方三十六里八門東曰安東迎春南曰開陽丹鳳西曰顯西清普北曰通天拱辰金史地理志燕城門十三東曰施仁宣曜陽春西曰麗澤顥華彰義南曰景風豐宜端禮北曰㑹城通元崇智光泰字文𢡟昭大金國志都城四圍七十五里陶宗儀輟耕録元至元四年於中都東北置京城方六十里分十一門正南曰麗正南之右曰順承南之左曰文明北之東曰安貞北之西曰建徳正東曰崇仁東之右曰齊化東之左曰光熙正西曰和義西之右曰肅清西之左曰平則明洪武九年徐達經理元都縮其城之北五里廢光熙肅清二門其九門俱仍舊尋改安貞曰安定建徳曰徳勝崇仁曰東直和義曰西直永樂七年為北京城十九年營建宮殿成乃柘其城周圍四十里正統二年修城樓四年工成乃改麗正曰正陽文明曰崇文順承曰宣武齊化曰朝陽平則曰阜成 本朝鼎建以來修整壯麗其九門之名則仍舊焉我世祖章皇帝於京師分列八旗拱衛
  皇居於是正黃旗居徳勝門內鑲黃旗居安定門內並在北方正白旗居東直門內鑲白旗居朝陽門內並在東方正紅旗居西直門內鑲紅旗居阜成門內並在西方正藍旗居崇文門內鑲藍旗居宣武門內並在南方各有定居分為左右二翼 又按城濠之水源出昌平州白浮村之神山泉通榆河㑹一畝馬眼諸泉滙為七里濼東流環都城曰玉河又西山之玉泉從水闗經銀錠橋流入西苑繞 宮禁自玉河橋入城濠合流至大通橋入漕河明嘉靖中工部尚書雷禮以外城濠池淺狹請悉深濬水乃自城西北隅環城東注歴九橋九閘從城東南隅流入大通橋
  皇城在 京城中周十八里有竒繚牆袤三千三百四丈有竒正南曰大清門少北曰長安左門曰長安右門東曰東安門西曰西安門正北曰地安門舊為北安門順治九年改今名自大清門之內曰天安門舊為承天門亦順治九年改名天安門之內曰端門端門之內左曰闕左門右曰闕右門
  紫禁城在 皇城中周六里繚牆南北各二百三十六丈二尺東西各三百二丈九尺南曰午門左曰左掖門右曰右掖門午門內為太和門左曰昭徳門右曰貞度門其東曰協和門西曰熙和門太和門內為太和殿大朝正殿也太和殿前東為體仁閣西為𢎞義閣醴仁閣之北曰左翼門𢎞義閣之北曰右翼門由太和殿入為中和殿保和殿左有中左門後左門右有中右門後右門保和殿之後為乾清門左曰內左門右曰內右門其東曰景運門西曰隆宗門景運門之東為
  寧夀宮乾隆四十年鼎新其正殿曰皇極殿隆宗門之西為
  慈寧宮又西為夀康宮每恭遇
  皇太后萬夀聖節及長至元旦皇上率王公大臣於此行朝賀禮自協和門出為東華門自熙和門出為西華門城之正北曰神武門文華殿在東華門內箭亭之南殿後為文淵閣以庋四庫全書設官掌之武英殿在西華門內南薰殿在武英殿南自乾清門以內殿廷之制度
  中禁嚴宻不敢詳載 按遼史地理志皇城在南京析津府西南隅大內門曰宣教外三門曰南端左掖右掖西曰顯西設而不開北曰子北又聖宗本紀統和二十四年八月改南京宣教門為元和外三門為南端左掖門為萬春右掖門為千秋宇文𢡟昭大金國志宮城周圍凡九里三十步自天津橋之北曰宣陽門過門有兩樓曰文曰武文之轉東曰來寜館武之轉西曰㑹同館正北曰千步廊東西對焉廊之半各有偏門向東曰太廟向西曰尚書省至通天門後改為應天樓高八尺朱門五東西相去一里餘又各設一門左曰左掖右曰右掖城之正東曰宣華正西曰玉華北曰拱辰陶宗儀輟耕録元宮城周圍九里三十步東西四百八十步南北六百十五步分六門正南曰崇天崇天之左曰星拱右曰雲從東曰東華西曰西華北曰厚載角樓四據宮城之四隅自大明門由日精月華二門以內皆元之宮闕諸門也明之燕王府建於元之皇城舊址即今之西苑門四東曰體仁西曰尊義南曰端禮北曰廣智至永樂十五年乃改建皇城於東去舊宮一里許時以東華門之外逼近居民喧囂之聲至逹禁籞宣徳七年乃加恢廊移東華門於河之東遷居民於灰厰之隙西地正陽門內曰棋盤街府部對列街之左右孫承澤春明夢餘録紫禁城門凡八曰承天門曰端門曰午門東曰左掖門西曰右掖門再東曰東華門再西曰西華門向北曰元武門蓋皇城自遼金以來逓經改徙至元明二代而制度乃備 本朝順治康熙間重建諸宮殿各門規模益宏整雲外城包 京城南靣轉抱東西角樓計長二十八里高二丈亦曰外羅城門七南曰永定門曰左安曰右安東曰廣渠西曰廣寧在東西隅而北向者東曰東便西曰西便 按羅城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先是成化十二年定西侯蔣琬言宜倣南京舊制築土城嘉靖二十一年都御史毛伯溫等言成祖遷都金臺當時內城足居所以外城未立今城外之民殆倍城中宜修築外城時以給事中劉養直言而止至是給事中朱伯辰復言四郊咸有土城故址環繞如規周可百二十餘里宜仍舊貫修築因命都督陸炳平江伯陳珪等相度京城四靣計當築外城約七十餘里因條上其規制已允行尋又以工費重大止築南靣四十一年添築永定等七門甕城至四十三年六月城始成
  壇廟
  天壇在正陽門外南郊按孫承澤春明夢餘録明嘉靖九年定分祀天地之制遂於大祀殿之南建圜丘後屢有修葺 本朝因之重加繕治乾隆十六年又修每年冬至大祀
  天於圜丘奉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世宗章皇帝
  聖祖仁皇帝世宗憲皇帝以配日月星辰雲雨風雷分四從壇其制三成南嚮第一成寛徑五丈九尺高九尺二成徑九丈三成徑一十二丈皆高八尺一寸其墁石皆按九九陽數周圍石欄四出陛各九級白石為之內壝圓牆牆瓦舊皆用黃色琉璃乾隆十六年改天青色琉璃櫺星石門四靣各三外壝方牆櫺星門制同壇之東為神庫神廚祭器庫宰牲亭壇之西為神樂觀犧牲所鑾駕庫墻之北為皇穹宇藏
  神版翼以兩廡藏從祀神牌前建三門又其外繞牆為方牆門四東曰㤗元南曰昭亨西曰廣利北曰成貞其西為 齋宮祀之前一日
  皇上親詣皇穹宇拈香齋宿以致昭祀之誠
  地壇在安定門外北郊按孫承澤春明夢餘録明嘉靖九年建方澤壇 本朝因之重加繕治乾隆十六年
  修毎年夏至大祀地於方澤奉

  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聖祖仁皇帝
  世宗憲皇帝以配五嶽五鎮四海四瀆分四從壇以 啟運山 天柱山 隆業山 昌瑞山 永寧山從祀五鎮之次其制二成北嚮第一成方六丈第二成方十丈六尺皆高六尺其墁石皆按六六陰數四出陛各八級周壇為水渠內壝方牆牆瓦皆用黃色琉璃櫺星門六正北三東西南各一外壝方牆亦如之壇之南為地祗室藏
  神版外為方牆壇之西南有神庫神廚樂器庫宰牲亭西北為 齋宮祀之前一日皇上敬宿於此如圜丘之儀又西北為鑾駕庫又外圍方牆惟西南三門其
  西石坊曰廣厚街

  祈穀壇
  天壇內明永樂中合祀天地建此殿曰大祀殿嘉靖九年分為北郊遂於其南 建天壇而此殿専以祈穀改名大享 本朝因之每年正月上辛恭祀上帝以祈年穀奉太祖髙皇帝
  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
  聖祖仁皇帝世宗憲皇帝以配乾隆十六年重修改名祈年殿殿制圓象天周十有二柱中柱四圓頂三簷用天青琉璃瓦殿陛三級䑓三成周以石欄前後三出陛東西一出陛上中二成九級下一成十級前廡九楹後廡七楹左右廡各五楹周以方牆南為大享門北為皇乾殿藏
  神版牆外東為神庫神廚宰牲亭
  朝日壇在朝陽門外東郊其制一成西嚮每年春分夘時祭遇甲丙戊庚壬年
  親祭餘年遣大臣攝祭
  夕月壇在阜城門外西郊其制一成東嚮每年秋分夘時祭遇丑未辰戌年親祭餘年遣大臣攝祭 按金史禮志朝日壇曰大明在施仁門外東南夕月壇曰夜明在彰義門外西北明洪武中以日月星辰從祀天地罷朝日夕月禜星之祭嘉靖九年既建南北郊始於東郊祭日西郊祭月 本朝順治元年罷八年復建  朝日壇制方廣五丈高五尺九寸四出陛九級圓壝內櫺星門六乾隆二十一年重修  夕月壇制方廣四丈高四尺六寸四出陛六級方壝內櫺星門亦六乾隆二十二年重修神庫神廚宰牲亭祭器庫俱在壇右 齋宮在壇左壇門外甬道舊俱曰禮神街雍正二年名  朝日壇之街曰景升夕月壇之街曰光恆壇內牆瓦皆緑琉璃
  太嵗壇在正陽門外之西故山川壇之內明嘉靖八年建 本朝因之乾隆十九年重修每年於正月
  上旬吉日十二月杪恭祀太廟日致祭  太嵗月將之神恭遇

  皇上行耕耤禮致祭  先農禮成詣  太嵗壇拈香正殿  太嵗兩廡月將壇正殿七楹南嚮東西兩廡各十一楹南為拜殿壇之東為齋宮西為神庫神廚祭器庫宰牲亭
  先農壇在  太嵗壇西南明嘉靖中建 本朝因之乾隆十九年重修制一成方廣四丈七尺高四尺五寸四出陛東為 齋宮乾隆二十年改為慶成宮享  先農前一日
  皇上敬宿於此又東為鑾駕庫東北為神倉東南為具服殿殿前為觀耕臺臺之南即耤田也
  世祖章皇帝順治十一年聖祖仁皇帝康熙十一年
  親享先農行耕耤禮世宗憲皇帝雍正二年詣壇
  親祀舉行躬耕禮遂為常例
  皇上御極嵗以季春吉亥躬行祀禮
  親御耒耜若遇  巡省之年則遣官致祭而令順天府尹率屬代耕 又按明嘉靖十年改耕耤壇後之神倉為天神地祗壇隆慶元年禮官議罷之本朝順治初復於  先農壇之南立  天神壇南嚮設雲師雨師風伯雷神位於  天神壇之西立  地祗壇北嚮設嶽鎮陵山海瀆神位凡祈雨於此分祭雨應則報祭而明建山川壇在正陽門南之右者省焉
  先蠶壇在西苑東北隅乾隆七年  敇建其制一成方四丈高四尺四出陛壇東南為  先蠶神殿壇之東為觀桑臺臺之前為桑圜嵗以季春吉已  皇后親祀行躬桑禮或遣 妃代行禮
  社稷壇在 皇城內午門之右北嚮明永樂八年建本朝乾隆二十一年因舊制重修每年春秋二仲月上戊日致祭異壇同壝  社以勾龍氏配稷以后稷配壇制二成上廣五丈下廣五丈三尺俱高五尺四出陛築以五色土色如其方壝垣四靣各有櫺星門飾垣亦各如其方之色壇北為祭殿又有拜殿俱南嚮其西為神庫神廚宰牲亭
  太廟在 皇城內午門之左南嚮每年四孟月時享嵗暮祫祭以親王及大臣之有功者配享廟制前殿九楹左右兩廡各十五楹中殿九楹左右両廡各五楹後殿九楹左右両廡各五楹南為廟門東為神庫宰牲亭西為神廚
  奉先殿在景運門之東前後殿各七楹中設暖閣寶床內安
  神龕順治十三年世祖章皇帝以
  太廟時享逾時稍逺思得朝夕奠獻以展孝思因建此殿自後每逢萬夀聖誕及 國家大典禮若乘輿出入則有告嵗時節序每月朔望則有薦忌辰則
  有祭供獻禮儀內務府掌儀司掌之

  壽皇殿在北上門內景山後
  聖祖仁皇帝常視射較士於此世宗憲皇帝因以奉安
  神御乾隆十四年重建中峯正午磚城㦸門明堂有九室一仿太廟之制而約之敬奉聖祖御容
  世宗御容遇聖誕忌辰俱
  親詣行禮有御製碑文
  雍和宮在安定門內國子監東
  世宗憲皇帝潛邸也雍正三年命名曰雍和宮十三年九月重修暫安奉
  世宗憲皇帝梓宮外有石坊前曰寰海尊親後曰羣生仁夀門曰昭㤗門其內曰雍和門前殿曰永祐殿七楹後殿曰綏成殿五楹殿之後為雍和宮七楹南北袤一百二十一丈東西廣四十九丈乾隆元年
  奉 安神御於此嵗時展禮洎重建
  壽皇殿落成遂移奉焉有御製碑文
  𫝊心殿在 文華殿東崇祀
  皇師伏羲神農黃帝帝師堯舜
  王師禹湯文武皆南嚮先師周公西嚮
  先師孔子東嚮每年春秋經筵日遣官告祭
  堂子在長安左門外玉河橋東每年元旦
  親祭凡厯國家有征討大事必親祭告
  厯代帝王廟在阜城門內大市街之西崇祀
  厯代帝玉每年春秋二仲月祭廟制殿九楹曰景徳崇聖之殿東西兩廡各七楹南為景徳門又南為廟門街曰景徳街舊止祀三皇五帝三王及漢唐宋遼金元明創業諸帝以厯代名 配享 本朝康熙六十一年詔厯代享國之君及名臣輔佐太平者俱宜配祀上自㐲羲下迄明代凡一百六十四帝名臣自風后力牧以下七十九人
  世宗憲皇帝常親詣致祭乾隆二十八年特命重修覆屋改用黃瓦
  皇上親詣行禮並御書報功觀徳匾額四十九年大學士九卿等遒㫖議定 帝王廟祀典遵入兩晉元魏前後五代創業守成諸帝自晉元帝至周世宗共二十三帝又増入唐太宗金哀宗撤去漢桓帝靈帝得㫖允行並
  命增飾廟貎五十年皇上親詣致祭
  文廟在安定門內國子監之東崇祀
  先師孔子每年春秋二仲上丁日致祭以先賢先儒配享兩廡廟制正殿七楹題曰先師廟中揭聖祖仁皇帝御書萬世師表
  世宗憲皇帝御書生民未有匾額東掖為祭器庫西掖為樂器庫東西兩廡各十九楹前為廟門門內左右列石鼓各五元虞集為大都路教授移置於此厯科進士題名碑列廟門外旁為持敬門殿後為
  崇聖祠初名啟聖祠雍正元年加封先師五代王爵改題今名 本朝順治九年及十七年
  世祖章皇帝兩詣文廟行釋奠禮雍正二年
  世宗憲皇帝釋奠講書改幸學之名為詣學增祀先賢先儒自後春秋丁祭嵗常親祭一次六年二月仲丁親詣行禮
  御製詩勒碑建亭乾隆三年皇上親詣釋奠先期飭新廟貎大成殿及門
  特命改覆黃瓦崇聖祠覆以緑瓦御書與天地參匾額並
  御製碑文三十二年復命重修四十八年二月仲丁
  親詣行禮奉㫖特建辟雍於彛倫堂前五十年二月仲丁
  皇上親詣釋奠臨辟雍講學規制詳見官署門
  山陵
  孝莊文皇后昭西陵在遵化州西七十里
  世祖章皇帝孝陵之南先是聖祖仁皇帝遵奉
  孝莊文皇后遺命以昭陵奉安年久未便合𦵏建造兆域必近
  孝陵乃擇地建暫安奉殿雍正二年
  世宗憲皇帝以暫安奉殿安奉三十餘年
  聖祖享國永久子孫蕃衍海宇昇平兆庶康阜爰恪遵文皇后慈㫖即暫安奉殿為昭西陵寳城前為享殿曰隆恩殿門曰隆恩門外為紅門世祖章皇帝孝陵在遵化州西七十里鳳臺山麓
  孝康章皇后端敬皇后同安地宮
  寳城前為享殿曰隆恩殿門曰隆恩門神道南為
  聖徳神功碑亭外為紅門康熙二年封鳳臺山為 昌瑞山從祀地壇自分水嶺起左山麓以南至鮎魚池口瞭馬臺以北河西岸山路以西右山路以南至寛佃谷以北河
  東岸山路以東俱屬陵寢重地

  孝恵章皇后孝東陵
  孝陵東殿宇制度仿昭西陵
  聖祖仁皇帝景陵在 昌瑞山之東
  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同安地宮
  敬敏皇貴妃祔葬殿宇制度悉凖孝陵
  世宗憲皇帝御製聖徳神功碑序述
  聖祖六十一年鴻猷盛烈昭示萬世凡數千餘言碑匾皆御筆親書
  妃園寢
  景陵之東
  世宗憲皇帝㤗陵在易州西三十里太平峪
  孝敬憲皇后同安地宮寳城前為享殿曰隆恩殿門曰隆恩門
  神道南為神享皇上御製
  聖徳神功碑序述世宗十有三年因時建極更化砥俗以成継志述事之大者凡數千言碑匾皆御筆親書亭之南為龍鳯門外為紅門繚垣長四千三百九十二丈界周一百五十二里乾隆元年封太平峪為 永寧山從祀
  地壇 謹按 永寧山勢來自太行巍峩聳抜脈秀力豐峻嶺崇山逺拱於外靈巖翠岫環衛其門前則白澗河旋繞而清𣸦沙滋諸水㑹之後則巨馬河瀠流而胡良琉璃大峪諸水㑹之信天設之吉地也以上陵寢各設總管一副總管二禮部工部內務府郎中員外郎主事筆帖式及雲騎尉世職八旗防禦等員東西兩陵設馬蘭秦寜二鎮總兵以下等官兵守䕶並
  特遣貝勒貝子一人承辦事務
  孝聖憲皇后泰東陵
  泰陵東殿宇制度仿孝東陵
  孝賢皇后陵寢在 昌瑞山右麓之勝水峪
  慧賢皇貴妃哲憫皇貴妃
  淑嘉皇貴妃令懿皇貴妃祔焉設奉祀禮部工部內務府官暨守衛官兵執事人役均如制
  苑囿
  太液池西華門之西為西苑入苑門即太液池池南北亘四里東西二百餘步其上源自玉泉山合西北諸水至地安門水門流入滙為太池元時亦名西華潭其上為瓊華島夾岸多槐栁池中蒲藻紛敷禽魚翔泳望之如仙洲勝地池上跨長橋坊楔對峙東曰玉蝀西曰金鼇橋北稱北海橋南稱中海瀛臺以南稱南海其中海之東岸有蕉園舊址稱南為萬善殿殿之西有亭出水中
  皇上御書石碣曰太液秋風即燕京八景之一盛夏芰荷如錦幾暇間亦臨幸泛舟冬月水澤腹堅命八旗官兵演氷嬉於此
  皇上臨觀分別賞賚所以習勞肄武且⿰氵専 -- 溥恵澤也有御製氷嬉賦紀其事瀛臺舊為南臺一名趯臺在太液池中由西苑門入度板橋有門曰徳昌中建殿五楹
  聖祖御書匾曰勤政殿之南石堤數十步過隄歴級而登為翔鸞閣𣷉元殿香扆殿迎薰亭而統名之曰瀛臺臺三靣臨水竒石森列花樹芬鬰有天然林壑之致
  聖祖時常為夏月聼政之所錫宴賦詩聿垂盛典
  皇上御極以後重加修葺珠榜璇題親揮宸翰每於此
  裁決幾務引見庶官即景隨時奎章炳煥乾隆十一年
  召宗室王公及公卿庶僚載賜曲宴
  御製詩以紀其事並有仿栢梁體聮句用唐臣李嶠侍宴甘露殿詩分韻賦詩臺之南對岸為寳月樓乾隆二十三年建御製文記之樓南臨 皇城俯視可見長安西街朝騎
  臺東南為同豫軒西南為茂對齊並下臨太液池淑清院在瀛臺之東院建池中流杯亭在其後又引水仿寒山千尺雪東北有室曰葆光院之左為韻古堂舊名蓬瀛在望乾隆二十四年冮右大吏以臨江所獲古鐘十一枚上於 朝皇上親加辨訂為周鏄鐘更補其一以成律呂之數因易堂名以貯之御製有記豐澤園在瀛臺西北門外一水橫帶前有稻畦數畝為
  聖祖世宗觀課農桑親御耒耜之地有
  聖祖御製豐澤園記皇上每嵗舉行耕耤皆先期演耕於此園內殿舊名崇雅乾隆十一年宴王公宗室百有三人於此殿聮句賦詩因易名惇敘殿後曰澄懐堂榜為
  聖祖御筆康熙初年詞臣常於此進講其西為春耦齊取重農寳穡之意有皇上御製春耦齊記紫光閣在太液池西岸豐澤園之北
  聖祖時集三旗侍衛大臣校射於此後於閣前殿試兵部中式武舉至今循以為例乾隆二十四年平定伊
  犁回部大功告成凱旋 京師皇上嘉在事諸臣之績葺紫光閣而新之

  錫宴閣中策勲飲至閣上圖畫功臣像其勲績尤赫者大學士一等忠勇公傅恆定邊將軍一等武毅謀勇公戶部尚書兆恵原定北將軍一等誠勇公兵部尚書班第原靖逆將軍三等義烈公工部尚書納穆扎爾定邊右副將軍親王品級超勇郡王策布登扎布定邊右副將軍一等靖逺誠勇侯理藩院尚書富徳原定邊右副將軍二等超勇伯內大臣薩扎爾原大學士三等忠勤伯陜甘總督黃廷桂㕘賛大臣和碩親王固倫額駙色布騰巴爾珠爾㕘賛大臣固山貝子扎拉豐阿叅賛大臣扎薩克多羅郡王羅卜藏多爾濟參賛大臣多羅郡王額敏和卓叅賛大臣工部尚書舒赫徳叅賛大臣一等果毅公兵部尚書阿里袞原𠫵賛大臣三等襄勤伯總督鄂容安叅賛大臣一等承恩毅勇公戶部侍郎副都統明瑞𠫵賛大臣工部侍郎副都統阿桂原𠫵賛大臣三等子戶部侍郎副都統三㤗原𠫵賛大臣前鋒統領騎都尉又一雲騎尉鄂寳領隊大臣內大臣博爾莽察原領隊大臣安西提督總兵官豆斌原領隊大臣甘肅提督總兵官高天喜領隊大臣副都統塔什巴圖魯端濟布領隊大臣䕶軍統領愛隆阿領隊大臣前鋒統領墨爾根巴圖魯瑪瑺領隊大臣內大臣副都統巴圖魯濟爾噶爾散秩大臣穆爾徳木圖巴圖魯齊凌扎布散秩大臣哈坦巴圖魯噶布舒副都統噶畢雅圖巴圖魯額爾登額郡王霍集斯貝子鄂對內大臣鄂齊爾散秩大臣喀喇巴圖魯阿玉錫原散秩大臣騎都尉達什䇿凌副都統鄂博什副都統圖布巴圖魯溫布副都統克特爾克巴圖魯由屯原副都統騎都尉又一雲騎尉三格原頭等侍衛舒布圖鎧巴圖魯竒徹布頭等侍衛博克巴圖魯老格頭等侍衛墨爾根巴圖魯達克塔納頭等侍衛薩穆坦原二等侍衛固濟爾巴圖魯雲騎尉璊綽爾圖二等侍衛哈朗圭巴圖魯塔瑪鼐原二等侍衛哈布台巴圖魯富錫爾二等侍衛額爾克巴圖魯海蘭察原二等侍衛雲騎尉富紹三等侍衛賽音博勒克巴圖魯扎竒圖三等侍衛什倫哈什哈巴圖魯阿爾丹察三等侍衛卓里克圖巴圖魯五十保凡五十人
  皇上御製像賛其次宣勤効命著有成勞者參賛大臣一等誠勇公都統巴祿𠫵賛大臣杭州將軍福祿原領隊大臣寧夏將軍一等子和起參賛大臣喀爾喀扎薩克和碩親王桑寨多爾濟參賛大臣喀爾喀扎薩克多羅郡王車木楚克扎布原領隊大臣都統滿福領隊大臣甘州提督閆相師領隊大臣哈宻郡王品級貝勒玉素富  御前侍衛副都統西朗阿巴圖魯查拉豊阿領隊大臣副都統瑚爾起原領隊大臣副都統阿敏道副都統墨爾根巴圖魯伍岱副都統觀音保領隊大臣肅州鎮總兵官五福回部公和闐阿竒木伯克阿什墨特回部公哈什噶爾阿竒木伯克噶岱墨特前鋒參領特古爾得爾巴圖魯艮音太署參領額爾克巴圖魯巴岱協領布彥圖巴圖魯布爾哈察哈爾總管蘇朱克圖巴圖魯納蘭圖原領隊大臣察哈爾總管坤都爾巴圖魯巴寧阿索倫總管齊達克齊巴圖魯阿爾哈爾沁索倫總管哈坦巴圖魯薩壘原索倫總管賽沙爾泰巴圖魯扎爾善索倫佐領克圖爾克巴圖魯諾璊察頭等侍衛什爾瑪海巴圖魯徳爾森保頭等侍衛塔蘇爾海巴圖魯占頗爾頭等侍衛固勇巴圖魯伊薩穆三等侍衛克什克巴圖魯伍克什爾圖三等侍衞克爾車赫巴圖魯沙津察三等侍衛坤都爾巴圖魯扎敦素頭等侍衛丹巴圖魯芥克察頭等侍衛布哈扎巴圖魯齊里克齊頭等侍衛卓里克圖巴圖魯額納慎三等侍衛庫爾察巴圖魯茂漢原二等侍衛克丑巴圖魯古禮原三等侍衛伊徳爾巴圖魯奎瑪岱原三等侍衛特通額原藍翎侍衛莫寧察二等侍衛丹巴巴圖魯那木查爾二等侍衛特古思巴圖魯塔尼布二等侍衛哈什哈巴圖魯瑪格原二等侍衛哈什哈巴圖魯達爾漢三等侍衛卓克托巴圖魯恩特三等侍衛西爾庫濟巴圖魯伊逹木扎布頭等侍衛呼爾查巴圖魯占音保三等侍衛舒都拉呼巴圖魯西爾庫爾原三等侍衛拜達爾原藍翎侍衛舒倫巴圖魯喀拉三等侍衛克達爾巴圖魯哈木圖庫亦五十人則
  命儒臣綴辭以彰竹帛丹青之盛並藏得勝靈纛及俘獲軍器以誌武成自四十一年兩金川大功告成並命圖繪諸功臣像於閣上自定西將軍一等誠謀英勇公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阿桂定邊右副將軍果毅繼勇公加一等子戸部尚書豐昇額定邊右副將軍一等襄勇伯成都將軍明亮大學士舒赫徳大學士一等輕車都尉于敏中兵部尚書一等忠勇公和碩額駙福隆安原參賛大臣固倫額駙贈和碩親王色布騰巴爾珠爾參賛大臣一等超勇侯都統海蘭察參賛大臣一等孄勇男䕶軍統領副都統額森特參賛大臣䕶軍統領舒常領隊大臣一等承恩武勇公加一等男都統奎林領隊大臣三等果勇侯都統和隆武領隊大臣內大臣都統戶部侍郎三等嘉勇男福康安領隊大臣副都統三等奮勇男普爾普領隊大臣荊州將軍輔國公興兆原𠫵賛大臣西安提督哈國興領隊大臣西安提督馬彪原領隊大臣冮南提督馬全領隊大臣廣西提督書麟領隊大臣副都統綽克托巴圖魯三保領隊大臣副都統法福星巴圖魯烏什哈達領隊大臣副都統多布坦巴圖魯瑚尼爾圖領隊大臣副都統扎克博巴圖魯珠爾格徳領隊大臣副都統咱爾親巴圖魯阿爾都領隊大臣副都統阿爾杭阿巴圖魯阿爾薩朗領隊大臣副都統穆騰額巴圖魯舒亮原領隊大臣副都統衝納親巴圖魯科瑪領隊大臣副都統銜扎濟克巴圖魯伊蘭保原領隊大臣副都統銜扎爾丹巴圖魯佛倫㤗領隊大臣副都統三等信勇公富興領隊大臣副都統徳赫布原領隊大臣副都統恭喀察領隊大臣直𨽻天津鎮總兵噶布什海巴圖魯海祿領隊大臣貴州鎮逺鎮總兵僧格巴圖魯敖成領隊大臣山西大同鎮總兵巴爾丹巴圖魯官達色領隊大臣四川川北鎮總兵賽尚阿巴圖魯成徳領隊大臣陜西固原鎮總兵法福里巴圖魯圖欽保原甘肅肅州鎮總兵扎親巴圖魯曹順領隊大臣陜西興漢鎮總兵三等義烈公保寜領隊大臣山西太原鎮總兵特成額原領隊大臣陜西延綏鎮總兵烏爾納原署福建建寜鎮總兵敦柱頭等侍衛扎卓穆巴圖魯額爾特頭等侍衛楊達克巴圖魯托爾托保二等侍衛拉布凱巴圖魯㤗斐英阿二等侍衛崇籛巴圖魯柏凌原二等侍衛額依巴爾巴圖魯達蘭㤗原二等侍衛善巴巴圖魯薩爾吉岱索倫佐領舒克丹巴圖魯特爾惇潵貴州副將奢特陳巴圖魯興奎以上五十人
  皇上御製像賛其次領隊大臣副都統奉恩將軍都爾嘉領隊大臣成都副都統奉恩將軍舒景安領隊大臣副都統墨爾根巴圖魯五岱領隊大臣副都統銜噶塔布領隊大臣副都統喀拉巴圖魯扎爾桑原領隊大臣副都統銜拉布巴圖魯瑪爾占原副都統加贈都統阿爾素訥原副都統加贈都統博靈阿雲南提督常青原署貴州提督牛天畀原頭等侍衛加贈副都統明仁四川松潘鎮總兵五福雲南永順鎮搃兵劉國樑雲南昭通鎮總兵巴克坦布甘肅寧夏鎮總兵斐慎原湖北襄陽鎮總兵馬虎原廣東高亷鎮總兵西爾努恩巴圖魯常祿保陜西興漢鎮總兵梁朝桂四川建昌鎮總兵靈山直𨽻正定鎮總兵嵩安甘肅延綏鎮縂兵納爾珠克巴圖魯三徳原甘肅寧夏鎮總兵劉輝祖乾清門頭等侍衛托克莫特巴圖魯彰靄乾清門頭等侍衛托克巴圖魯那木扎頭等侍衛扎拉克巴圖魯進財保頭等侍衛諾阿爾巴圖魯伊立布頭等侍衛布隆巴圖魯岱森保原二等侍衛巴爾丹巴圖魯穆哈納乾清門侍衛二等烏爾圖納遜乾清門二等侍衛竒徹伯巴圖魯富寧二等侍衛定凱巴圖魯明山二等侍衛伊史二等侍衞徳㨗特巴圖魯巴達瑪原二等侍衛朗勤巴圖魯庫爾徳乾清門三等侍衛噶布什克巴圖魯阿蘭保三等侍衛札努恩巴圖魯阿滿㤗䕶軍參領僧格巴圖魯新達蘇䕶軍參僧篤爾頗特巴圖魯富爾賽䕶軍參領甲圖布巴圖魯額爾伯克副䕶軍參領愛星阿原索倫佐領塔爾濟特巴圖魯巴西䕃江南漕標副將經勒巴圖魯許世亨原貴州參將圖多布巴圖魯國興太坪土司堅木參那木喀綽斯甲布土司雍中旺爾絬鄂克什土舍圖克則恩巴圖魯雅滿塔爾綽斯甲布土舍綽爾嘉木燦屯煉土都司舒克丹巴鄂巴圖魯阿忠保小金川賞給頭等侍衛穆塔爾布拉克底頭人阿爾莫巴鄂巴圖魯雍中爾結以上五十人並
  命儒臣製賛詞一如平定伊犁回部例閣中恭刻太宗
  聖祖世宗飭武備懲宴安諸寳訓於石壁間張
  御製平定凖噶爾及平定回部平定兩金川告成大學碑文並繪平定伊掣回部二圖及兩金川全圖閣後
  為武成殿壁間張御製西師詩開惑論兩廡石刻

  御製自乙亥軍興訖己夘成功諸詩承光殿在金鼇玉蝀橋之東圓城周數百步即元時儀天殿之舊也俗名圑殿舊有古栝三株傳為金時所植今存其一
  皇上有御製承光殿古栝行殿南石亭中有玉甕黒質白章大可盛酒三十餘石為金元舊物本貯殿中後移西華門外真武廟中道人以作菜甕乾隆十年復購置於此⿰釒𮥼 -- 鐫
  御製玉甕歌於上殿北圓城之外臨大石樑南北有坊楔曰積翠曰堆雲
  暢春園在 京城西直門外十二里地名海淀
  聖祖仁皇帝萬幾之暇駐蹕於此酌泉而甘因明武清侯李偉故園址少加規度周方十餘里禁宮設籞賜名暢春園時奉孝莊文皇后
  孝恵章皇后宴憇於此政事幾務即奏決其中且以遍覽田疇周咨稼穡有御製暢春園記以誌其勝雍正元年於園之東北隅敬建恩佑寺安奉聖祖御容今上御極葺新園亭敬奉
  皇太后宴憇以適溫清每三日躬詣請
  安園之西為大西門皇上常御以引見庶官並
  親試射於此嘗發矢二十中及貫的者十九御製詩紀其事其西南為討源書屋匾為
  聖祖御筆皇上問安視膳之暇即於此聼政焉有
  御製討源書屋記又西為西厰乾隆二十八年愛烏罕部遣使入覲曾於此設幄次賜宴並
  校閲軍容俾得與觀
  圓明園在 暢春園北
  世宗憲皇帝潛邸時賜園也
  御極後稍加修葺具朝署之規門曰出入賢良中曰正大光明殿東曰勤政殿為常時聼政之所有御製記文皇上御極後每嵗初春即
  駐蹕於此咨度幾務引對臣工日以為常有御製圓明園後記並四十景詩乾隆九年於月地雲居
  之後建安佑宮敬奉聖祖

  世宗聖容嵗時朔望於茲瞻禮有御製安佑宮碑文四十年於園中建文源閣以庋四庫全書有御製文源閣記又 長春園在 圓明園東垣之外乾隆三十五年
  靜明園在 圓明園西玉泉山下康熈十九年建初名澄心三十一年更名靜明
  聖祖世宗嘗閲武於此乾隆十八年重加修葺有
  御製靜明園十六景詩又玉泉之側搆精舍二間名竹鑪山房又於萬泉莊建泉宗廟皆有御製記及詩
  靜宜園在香山去 圓明園十餘里即香山寺故址我 朝
  聖祖仁皇帝於此置 行宮乾隆十年秋重加修葺既成賜名靜宜中有殿亦曰勤政為聼政之所有御製靜宜園記園之景二十有八各有御製詩
  清漪園在 圓明園西萬壽山乾隆十六年開濬西湖
  賜名昆明乃即堤岸為園曰清漪橋亭軒閣雲布繡錯正殿曰勤政乾隆二十五年宴安集延拔達克山入覲陪臣於此園內有恵山園園之景凡八並有
  御製詩
  南苑在 京城永定門外二十里方一百六十里元為下馬飛放泊明永樂中増廣亦名南海子本朝設總管防禦等官守之內有新衙門舊衙門南紅門三處 行宮周圍繚以垣牆四達為門麋鹿雉兎蕃育其中時命禁旅行園以肄武事乾隆四年十一月
  皇上大閲於此二十三年十一月右部哈薩克及塔什罕衆歸誠入覲亦於此大閲俾得與觀並於 行宮前賜觀燈火 按苑中有一畝泉經苑之東紅門由張家
  灣入北運河又有團河東南流為鳳河之上源





  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